3.★单元三、道路运输驾驶员职业心理和生理健康(92-75-5-12)

合集下载

三 道路运输驾驶员职业心理和生理健康

三  道路运输驾驶员职业心理和生理健康
2. 适当运动
3. 定时休息
4. 注意车辆保养 5. 定时、合理饮食,少吸烟
谢谢各位
不能光靠目视检查
照片中的一只轮胎实际上缺压10磅。 你的眼睛有时会欺骗你。 为了准确地知道轮胎压力, 需要使用完好的轮胎压力表。
驾驶员疲倦是杀手
•疲劳导致了20%的公路事故 •是货车驾驶员事故死亡的最常见原因 •疲劳事故是货车损毁的最常见原因 •疲劳驾驶事故后果更糟 – 高速, 无避险措施 •死亡和重伤概率要高出2倍
826延安特大交通事故
疲劳症状-你何时需要停车休息
很难集中注意力时?
频繁调整驾驶姿势时? 反复伸展肢体并打哈欠时? 不自觉点头时? 睁开眼皮非常费劲时?
1 好胜心理 你能快我也能更快,互比速度,就极容易控 制不住车速而发生意外。 有的初驾车者想表现自己驾车技术已经很熟 练,能开多快就尽量开,一遇紧急情况便不知所 措。
2 动怒心理(开车远离路怒症) 机动车速度较快,在紧急情况下,难免出现 一些小碰撞或急刹车,有时前面的车不让道或没 法让道时,心中千万不能以为是对方故意在为难 自己而动怒,一怒之下就会强行超车或开斗气车, 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处理不当就很容易发生事故。 夏季高温时,随着温度的升高人更容易急躁, 驾驶员在炎夏需时时提醒自己:性情别跟着温度 走。
• ②理智型 • 理智型性格的人习惯于用理智尺度衡量客观事物, 其情感表现是理智感,言行举止不容易冲动。 • 这种性格的人作为汽车驾驶员是比较合适的。
• ③意志型 • 意志型性格的人,其意志因素在性格中起主导作 用,这种人积极主动,意志坚定,为着自己明确 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 这种性格的人会成为优秀的汽车驾驶员。
不良心理情绪造成的行车事故
四、心理应激反应与安全驾驶

第三单元 道路运输驾驶员

第三单元  道路运输驾驶员

第三单元道路运输驾驶员
职业心理和生理健康
一.驾驶员心理、生理健康对行车安全的影响七大原则:
1.情绪稳定
2.注意力集中
3.良好心理习惯
4.饮食规律
5.睡眠充足
6.加强锻炼
7.定期体检
七大原则可确保行车安全,避免事故发生。

二.不良心理情绪(12)
1.麻痹大意
2.心理疲倦
3.盲目自信
4.表现心理
5.烦操情绪、报复心理
6.愤怒情绪
7.虚荣、好胜
8.兴奋与沮丧
9.紧张、恐惧
10.心里焦虑、急躁
11.从众心理
12.侥幸心理
控制情绪口诀
情绪平和心情好,不急不躁状态妙;
礼貌让行风尚高,谦虚慎行安全保。

三.常见心理问题(3)
1.心理疲劳
2.焦虑
3.抑郁
四.调节方法(4)
1.自动调节法
2.目标寻觅法
3.合理宣泄法
4.身心放松法
五.生理健康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1.视觉
2.听觉
3.知觉
4.反应特性
六.影响驾驶员生理的主要因素(5)
1.驾驶疲劳
2.酒精
3.疾病
4.药物
5.生活方式
七.驾驶员常见职业病(6)
1.颈椎病、腰痛
2.肩周炎
3.胃病
4.振动病
5.泌尿系统疾病
6.噪声性耳聋
八.驾驶员职业病预防措施(5)
1.保持正确驾驶姿势
2.适当运动
3.定时休息
4.注意车辆保养
5.定时、合理饮食,少吸烟。

道路运输驾驶员职业心理及生理健康

道路运输驾驶员职业心理及生理健康
(2)视野与道路交通安全
(3)明适应、暗适应与道路交通安全

2. 疲劳驾驶
3.因疲劳驾驶而表现出的状态
4.酒精对驾驶员的影响
5.酒后驾驶认识
6.疾病
• 有强烈的疼痛感、本人或家庭成员患有传染性疾 病、有包扎或绷带会影响其行动能力的,不宜从 事驾驶职业;
• 应定期到医院做身体检查,及时发现身体存在的 不良状况;
道路运输驾驶员职业 心理及生理健康
• 模块一 驾驶员心理健康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及影响驾驶员心理的因素
一、驾驶员心理健康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1.不良心理情绪
(1)急燥心理 (2)负重心理 (3)侥幸心理 (4)麻痹心理 (5)谋利心理
2.注意力分散
(1)注意广度 (3)注意稳定 (5)反应
3.不良驾驶习
• 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心情愉悦,对身体健康情况 做到心中有数
7.药物
8.生活方式 9.驾驶员生物节律
• 模块三 心理健康调节方法 一、道路运输驾驶员常见心理问题
1. 心理疲劳 2. 焦虑 3. 抑郁
二、心理健康调节方法
1. 自动调节法 (1)培养自己情绪的稳定性 (2)学会转移注意力 2. 目标寻觅法 (1)积极地自我暗示 (2)拓宽兴趣 3. 活动调节法 4. 合理宣泄法 5. 身心放松法
(2)注意分配 (4)注意的转移
4.性格
(1)胆汁质 (3)抑郁质
5.气质
(2)多血质 (4)黏液质
二、影响驾驶员心理的主要因素 1.遗传因素 2.疾病因素 3.外部环境
• 模块二 驾驶员心理健康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及影响驾驶员心理的因素
二、驾驶员生理健康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1. 视觉 (1)视力与道路交通安全

3.★单元三、道路运输驾驶员职业心理和生理健康(92 75 5 12)

3.★单元三、道路运输驾驶员职业心理和生理健康(92 75 5 12)

单元三、道路运输驾驶员职业心理和生理健康(92 75 5 12)模块一、驾驶员心理健康与行车安全(44 38 4 2)一、判断题(38题)1.在道路运输过程中,驾驶员的心理和生理健康关系着道路旅客运输和货物运输的安全和效率,遵循“情绪稳定、注意力集中、良好心理习惯、饮食规律、睡眠充足、加强锻炼、定期体检”七大原则,可确保行车安全,避免事故发生。

正确2.在道路运输过程中,驾驶员只关注驾驶技术的提高和对交通规则的遵守就足够了,不用理会自身心理健康状况。

错误3.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分析显示,相对于技术因素,驾驶员心理健康状况对安全行车的影响更明显。

正确4.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分析显示,相对于心理健康状况,驾驶员的技术能力对安全行车的影响更明显。

错误5.驾驶习惯不同于一般的驾驶行为,它是固化的行为模式,是重要的心理特征,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是保证道路运输安全、避免事故的有效措施。

正确6.良好的驾驶习惯表现为:每天出车前检查;起步前系好安全带;行车过程中注意力集中、心无旁骛,按照通行规则、道路交通标志标线引导安全、文明驾驶;根据交通情况变化随时准备制动,遇到紧急、危险情况提前采取措施,处变不惊,从容应对。

正确7.性格与安全行车有着密切的关系,理智、原则性强、行为谨慎的驾驶员往往遵纪守法,谨慎驾驶;情绪化、性情急躁、粗心大意的驾驶员发生事故的概率较高。

正确8.情绪型性格的性格特征是以理智来评价、支配和控制自己的行为。

错误9.情绪型性格的性格特征是不善于思考,言行举止易受情绪左右。

正确10.情绪型性格的性格特征是行动目的明确,主动积极。

错误11.无论是积极亢奋的情绪,还是消极低沉的情绪,都会影响行车安全。

正确12.消极低沉的情绪不利于行车安全,但积极亢奋的情绪则有利于行车安全。

错误13.道路宽阔、视线良好或夜间行车,车稀人少时,驾驶员往往会麻痹大意,从而出现注意力分散,超速现象。

正确14.长途运输,运输任务即将结束时,驾驶员往往会麻痹大意,从而出现注意力分散、超速现象。

3.★单元三、道路运输驾驶员职业心理和生理健康(92-75-5-12)

3.★单元三、道路运输驾驶员职业心理和生理健康(92-75-5-12)

单元三、道路运输驾驶员职业心理和生理健康(92 75 5 12 )模块一、驾驶员心理健康与行车安全( 44 38 4 2 )一、判断题( 38 题) 1.在道路运输过程中,驾驶员的心理和生理健康关系着道路旅客运输和货物运输的安全和效率,遵循“情绪稳定、注意力集中、良好心理习惯、饮食规律、睡眠充足、加强锻炼、定期体检”七大原则,可确保行车安全,避免事故发生。

正确2.在道路运输过程中,驾驶员只关注驾驶技术的提高和对交通规则的遵守就足够了,不用理会自身心理健康状况。

错误3.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分析显示,相对于技术因素,驾驶员心理健康状况对安全行车的影响更明显。

正确4.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分析显示,相对于心理健康状况,驾驶员的技术能力对安全行车的影响更明显。

错误5.驾驶习惯不同于一般的驾驶行为,它是固化的行为模式,是重要的心理特征,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是保证道路运输安全、避免事故的有效措施。

正确6.良好的驾驶习惯表现为:每天出车前检查;起步前系好安全带;行车过程中注意力集中、心无旁骛,按照通行规则、道路交通标志标线引导安全、文明驾驶;根据交通情况变化随时准备制动,遇到紧急、危险情况提前采取措施,处变不惊,从容应对。

正确7.性格与安全行车有着密切的关系,理智、原则性强、行为谨慎的驾驶员往往遵纪守法,谨慎驾驶;情绪化、性情急躁、粗心大意的驾驶员发生事故的概率较高。

正确8.情绪型性格的性格特征是以理智来评价、支配和控制自己的行为。

错误9.情绪型性格的性格特征是不善于思考,言行举止易受情绪左右。

正确10.情绪型性格的性格特征是行动目的明确,主动积极。

错误11.无论是积极亢奋的情绪,还是消极低沉的情绪,都会影响行车安全。

正确12.消极低沉的情绪不利于行车安全,但积极亢奋的情绪则有利于行车安全。

错误13.道路宽阔、视线良好或夜间行车,车稀人少时,驾驶员往往会麻痹大意,从而出现注意力分散,超速现象。

正确14.长途运输,运输任务即将结束时,驾驶员往往会麻痹大意,从而出现注意力分散、超速现象。

单元三道路运输驾驶员职业心理和生理健康

单元三道路运输驾驶员职业心理和生理健康




• 二、掌握注意的觃待,增强驾驶员的心理准备
• 在驾驶员从事驾驶活劢时,注意力占特殊地位。当缺乏集中亍注 意客体的车辆、行人、道路线型、规距及交通标志所引起的情绪、兴 趣之间的关系,会导致感知迟缓、判断错误甚至出现危险征兆。在驾 驶活劢中要排除其他事物的干扰,全神贯注地开车,时刻记住:“马 达一响,集中思想,车轮一转,想到安全”,才能保证行车安全。如驾 驶员拥有高度的责任感,在驾驶活劢中就会变得轻松、自如。 三、增强意志的能力,确保驾驶员的心理舒畅 在从事驾驶活劢时,为达到安全的目的,充分发挥自己的体力呾 智商,克服重重困难,正确处理路面情冴,况静处理复杂的交通矛盾 冲突,这都是意志的表现。 对驾驶员要加强自信心呾意志品质的培养,以保证行车安全。驾 驶员在从事驾驶活劢中常会遇到各种复杂的情冴,当为了达到安全目 的时,就需要拟定达到目的的一系列决定。这都需运用意志去完成任 务。
在道路运输过程中,影响驾驶员安全 行车的心理因素有:
① 法规要求、应对
罚款的态度
日常驾驶习惯
事故教训
性格、做事 的习惯
驾驶学习影响 初始的引导训练
良好的驾驶习惯表现为:
1. 每天出车前按部就班做好安全检查 2. 起步前系好安全带、文明驾驶 3. 行车过程中注意力集中、按照通行觃则、道路交 通标志标线引导安全、文明驾驶 4. 根据交通情冴变化随时准备制劢,遇到紧急、危 险情冴提前采取措施,处变丌惊,从容应对。


二、心理健康调节方法
心理健康调节的方法有:
1、自动调节法 培养自己情绪的稳定性 学会转移注意力 2、目标寻觅法 积极自我暗示 拓宽兴趣 3、合理宣泄法 4、身心放松法
模块三、驾驶员生理健康与行车安全

3.第三单元道路运输驾驶员职业心理和生理健康解析

3.第三单元道路运输驾驶员职业心理和生理健康解析

教学目标
道路旅客运输驾驶员:了解驾驶员心理、生理健康与道路旅客运 输安全的关系;掌握心理健康调节方法;了解道路旅客运输驾驶
员常见职业病及预防措施。

道路货物运输驾驶员:了解驾驶员心理、生理健康与道路货物运
输安全的关系;掌握心理健康调节方法;了解道路货物运输驾驶
员常见职业病及预防措施。
在道路运输过程中,驾驶员的心理和生理健康直接关系 着道路旅客运输和货物运输的安全和效率,遵循“情绪稳定 注意力集中、良好的心理习惯、饮食规律、睡眠充足、加强 锻炼、定期体检”七大原则,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旺盛的 精力,确保行车安全。

在道路运输过程中驾驶员往往注重驾驶技术的提高和遵 守交通法规,而忽视了心理因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道路交 通事故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相对技术因素,驾驶员心理健康 对行车安全的影响更重要。 对驾驶员安全行车的影响主要心理因素包括驾驶员的驾 驶习惯、性格、情绪、心理应激反映等


(一)驾驶习惯与安全驾驶

(一)道路运输驾驶员常见心理问题 道路运输驾驶员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心理疲劳、焦虑、抑

郁等,心理问题问题的解决一驾驶员自我调节为主,必要时
可借助于专业人员进行心理疏导。

1. 心理疲劳 心理疲劳主要表现为,在高强度的运输工作压力下,如驾驶时间过
长、外界驾驶环境较差或条件多变等,驾驶员会感到心慌、心绪不宁, 对驾驶产生一种无力应付的感觉。心理疲劳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一 般来讲,在运输工作结束后经过一段时间休息,就可恢复。

(三)心理情绪与安全驾驶
情绪智商包含五个方面 1.了解自身情绪。监视情绪时时刻刻的变化,能够察觉某种情绪 的出现,观察和审视自己的内心体验,它是情感智商的核心, 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成为自己生活的主宰。 2.管理情绪。调控自己的情绪,使之适时适度地表现出来,即能 调控自己 。 3.自我激励。能够依据活动的某种目标,调动指挥情绪的能力。 它能够使人走出生命的低谷,重新出发。 4.识别他人的情绪。能够通过细微的社会信号,敏感地感受到他 人的需求和欲望,认知他人的情 绪,这是与他人正常交往、实现顺利沟通的基础。 5.处理人际关系。调控自己与他人的情绪反应的技巧。

单元三 道路运输驾驶员职业心理和生理健康

单元三  道路运输驾驶员职业心理和生理健康

表3-3-1中的几道测试题可以帮助您判断听觉是否有下 降趋势。
表3-3-1 听觉障碍自测
如果您在上表中选中多个选项,那就说明您 有可能出现了听觉障碍,需要尽快进行一步 检查。
3.知觉
行车中驾驶员要随时了解道路几何形状及其他 交通工具的大小、离本车的距离和行驶方向等, 离不开较好的空间知觉;分辨物体的静止和运动 及运动速度的大小,离不开运动知觉。
1.视觉
驾驶员通过眼睛所 获的信息占全部信息的80%以 上,行车过程中,驾驶员的 视觉能力直接关系到驾驶员 行为,对行车平安起着决定 性作用。
2.听觉
当超车或会车、在高速公 路上高速行车、遇到前方有 行人、在雾天视觉受到影响 时,常用按喇叭的方式来引 起对方驾驶员和行人的注意 。驾驶员听觉不正常,就无 法接收有声信息,易导致交 通事故。
二、驾驶员职业病预防措施
1.保持正确驾驶姿势
正确的驾驶姿势是:双眼平视 ,座椅靠背向后微倾,坐垫略 向上翘起。臀部置于坐垫和靠 背的夹角中,以在操作时不向 前移为宜。
行车道德
2.适当运动
在停车休息时,可以做健康 操,活动活动关节、腰部、 颈椎和四肢,这样可以帮助 肌肉消除疲劳并起到复原作 用。
3.定时休息
案例二: G65线包茂高速公路上行线发生一起五车连撞 的道路交通事 故,幸无人员受伤。但连撞事故致使该 段行车道暂时封闭,五辆车不同程度受损。据悉,重 型半挂车赣L2***7驾驶员谢某因未与前方保持必要的平 安车距,长时间开车,视觉疲劳酿成事故致使五车连 撞,造成交通暂时性堵塞,负事故全部责任。
模块一 驾驶员心理健康与行车平安
案例二: 于某酒后驾驶一辆假牌二轮摩托车沿C102线 由东向西行驶致县城西100米处时,与由西向东行驶的 一辆厢式货车相撞,于某连人带车被撞出10米之外。 经交警大队认定,于某系酒后违章行驶,负此次事故 的全部责任,厢式货车驾驶人王某无责任。经检测于 某每100毫升血液中含乙醇102毫克,属醉酒后驾驶机 动车。于某伤后被家人送医院救治,7天后伤愈出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三、道路运输驾驶员职业心理和生理健康(92 75 5 12)模块一、驾驶员心理健康与行车安全(44 38 4 2)一、判断题(38题)1.在道路运输过程中,驾驶员的心理和生理健康关系着道路旅客运输和货物运输的安全和效率,遵循“情绪稳定、注意力集中、良好心理习惯、饮食规律、睡眠充足、加强锻炼、定期体检”七大原则,可确保行车安全,避免事故发生。

正确2.在道路运输过程中,驾驶员只关注驾驶技术的提高和对交通规则的遵守就足够了,不用理会自身心理健康状况。

错误3.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分析显示,相对于技术因素,驾驶员心理健康状况对安全行车的影响更明显。

正确4.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分析显示,相对于心理健康状况,驾驶员的技术能力对安全行车的影响更明显。

错误5.驾驶习惯不同于一般的驾驶行为,它是固化的行为模式,是重要的心理特征,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是保证道路运输安全、避免事故的有效措施。

正确6.良好的驾驶习惯表现为:每天出车前检查;起步前系好安全带;行车过程中注意力集中、心无旁骛,按照通行规则、道路交通标志标线引导安全、文明驾驶;根据交通情况变化随时准备制动,遇到紧急、危险情况提前采取措施,处变不惊,从容应对。

正确7.性格与安全行车有着密切的关系,理智、原则性强、行为谨慎的驾驶员往往遵纪守法,谨慎驾驶;情绪化、性情急躁、粗心大意的驾驶员发生事故的概率较高。

正确8.情绪型性格的性格特征是以理智来评价、支配和控制自己的行为。

错误9.情绪型性格的性格特征是不善于思考,言行举止易受情绪左右。

正确10.情绪型性格的性格特征是行动目的明确,主动积极。

错误11.无论是积极亢奋的情绪,还是消极低沉的情绪,都会影响行车安全。

正确12.消极低沉的情绪不利于行车安全,但积极亢奋的情绪则有利于行车安全。

错误13.道路宽阔、视线良好或夜间行车,车稀人少时,驾驶员往往会麻痹大意,从而出现注意力分散,超速现象。

正确14.长途运输,运输任务即将结束时,驾驶员往往会麻痹大意,从而出现注意力分散、超速现象。

正确15.由复杂道路进入平坦路面时,驾驶员往往会麻痹大意,从而出现注意力分散、超速现象。

正确16.车况良好,操作得心应手时,驾驶员往往会麻痹大意,从而出现注意力分散、超速现象。

正确17.在任务多,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的情况下,驾驶员往往会感到心里疲倦,从而出现行动迟缓、视力下降、操作失误等情况。

正确18.对驾驶工作不感兴趣的驾驶员在执行运输任务时往往会感到心里疲倦,从而出现行动迟缓、视力下降、操作失误等情况。

正确19.职业运输驾驶过程一直比较安全顺利时,驾驶员可能会盲目自信,相信自己驾驶技术高超、头脑反应快,从而出现超速、开英雄车的现象。

正确20.运输车辆上载有认识的熟人时,驾驶员可能会产生表现心理,希望表现自己的驾驶技术,以博得赞扬和夸奖,从而出现高速冒险通过复杂路段的现象。

正确21.在会车时对方没有让出中心线,或者夜间对方使用远光灯会车,影响自己的行车路线和视线的情况下,驾驶员可能会产生烦躁情绪和报复心理,从而出现不避让、强行超车或连续鸣喇叭等攻击性驾驶行为。

正确22.在超车时对方减速但是不让路,或者让路但是不减速,导致自己较长时间超车不成功的情况下,驾驶员可能会产生烦躁情绪和报复心理,从而出现不避让、强行超车或连续鸣喇叭等攻击性驾驶行为。

正确23.在跟车时前方车辆故意压慢车速而影响到自己车辆行驶的情况下,驾驶员可能会产生烦躁情绪和报复心理,从而出现不避让、强行超车或连续鸣喇叭等攻击性驾驶行为。

正确24.与乘客发生口角时,驾驶员往往会产生愤怒情绪,从而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动作失误现象。

正确25.受到其他驾驶员连续鸣笛、强行超车等刺激干扰时,驾驶员往往会产生愤怒情绪,从而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动作失误现象。

正确26.被其他车辆连续超越时,驾驶员可能会认为丢了面子,产生虚荣、好胜心理,从而出现高风险驾驶行为。

正确27.受到上级领导表扬或批评时,驾驶员可能会感到兴奋或沮丧,从而出现开车走神,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

正确28.恋爱和失恋时,驾驶员可能会感到兴奋或沮丧,从而出现开车走神,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

正确29.家庭有喜事或难事时,驾驶员可能会感到兴奋或沮丧,从而出现开车走神,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

正确30.违反交通规则或发生事故被处罚时,驾驶员可能会感到沮丧,从而出现开车走神,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

正确31.在人体生物周期的影响下,驾驶员可能会感到兴奋或沮丧,从而出现开车走神,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

正确32.在路况不熟悉的陌生路段,尤其是夜间走盘山路时,驾驶员往往会感到紧张、恐惧,从而出现动作变形,操作失误现象。

正确33.看到惨不忍睹的交通事故现场后,驾驶员往往会感到紧张、恐惧,从而出现动作变形,操作失误现象。

正确34.在领导过分强调安全行车,使得行车过程莫名其妙变得紧张的情况下,驾驶员往往会感到紧张、恐惧,从而出现动作变形,操作失误现象。

正确35.在运输任务重、运输时间紧,完不成当天工作任务的情况下,驾驶员往往会感到焦虑、急躁,从而做出开快车,连续违法驾驶等行为。

正确36.在看到其他驾驶员超速、超载、超员时,驾驶员可能会产生从众心理,自己也超速、超载、超员,这种情况下一旦出现意外根本措手不及,很容易造成恶劣后果。

正确37.一些驾驶员存在侥幸心理,明知超速超载、车辆带病上路、无证驾驶的危害,仍然冒险驾驶,这种行为极易造成事故。

正确38.一些驾驶员存在侥幸心理,过分相信自己的经验和运气,这种心理极易造成事故。

正确二、单选题(4题)1.性格的驾驶员更容易发生事故。

A.理智型B.情绪型C.意志型D.平衡型答案:B2.以理智来评价、支配和控制自己的行为,这是性格。

A.理智型B.情绪型C.意志型D.平衡型答案:A3.行动目的明确,主动积极,这是性格。

A.理智型B.情绪型C.意志型D.平衡型答案:C4.不善于思考,言行举止易受情绪左右,这是性格。

A.理智型B.情绪型C.意志型D.平衡型答案:B三、多选题(2题)1.对驾驶员安全行车产生影响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

A.驾驶习惯B.性格C.情绪、心理应激反应D.注意力答案:ABCD2.良好的驾驶习惯表现为。

A.出车前做好安全检查B.遵守交通规则,按照交通标志标线的引导安全驾驶C.相信自己的驾驶技术,认为危险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D.遇到危险提前采取措施,处变不惊,从容应对答案:ABD模块二、心理健康调节方法(7 5 0 2)一、判断题(5题)1.驾驶员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心理疲劳、焦虑、抑郁等。

正确2.驾驶员心理问题的解决以自我调节为主,必要时可借助专业人员或其他人员的心理疏导。

正确3.心理疲劳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一般来讲,在运输工作结束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就能恢复。

正确4.心理健康调节方法主要有自动调节法、目标寻觅法、合理宣泄法和身心放松法。

正确5.运输过程中,驾驶员可以通过听音乐、转移注意力等手段及时从兴奋或愤怒的情绪中转移出来,保证行车安全。

正确三、多选题(2题)1.道路运输驾驶员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A.心理疲劳B.焦虑C.抑郁D.颈椎病答案:ABC2.心理健康调节方法主要有哪些?A.自动调节法B.目标寻觅法C.合理宣泄法D.身心放松法答案:ABCD模块三、驾驶员生理健康与行车安全(38 30 1 7)一、判断题(30题)1.驾驶员的生理健康包括视觉、听觉、嗅觉等感官机能正常,反应特性正常等。

正确2.驾驶员的视力可分为静视力、动视力和夜视力。

正确3.驾驶员的视力可分为静视力和动视力。

错误4.静视力是人在静止状态时的视力。

正确5.静视力是人在运动状态时的视力。

错误6.动视力是人在运动状态时的视力。

正确7.动视力是人在静止状态时的视力。

错误8.影响驾驶员动视力的因素有车辆相对运动速度、年龄、目标的颜色和照度、道路及其环境等。

正确9.在影响驾驶员动视力的因素中,车速对动视力的影响最大,车速越高,动视力下降越明显。

正确10.一天之中驾驶员的视线最不好的时间是黄昏。

正确11.一天之中驾驶员的视线最不好的时间是午夜。

错误12.眼睛观看正前方所能看见的空间范围称为视野,视野一般分为静视野和动视野。

正确13.当头部和眼球固定不动时,眼睛观看正前方所能看见的空间范围叫静视野。

正确14.当头部固定不动,眼球自由转动时所能看见的空间范围叫动视野。

正确15.驾驶员的视野与行车速度有密切关系,随着车速的增加,注视点前移,视野变窄。

正确16.驾驶员的视野不随车速的变化而变化。

错误17.从亮处到暗处的适应叫暗适应,例如车辆进入隧道时。

正确18.从暗处到亮处的适应叫明适应,例如车辆离开隧道时。

正确19.暗适应时间较长,一般需要4~6min;明适应时间较短,一般需要几秒到1min。

正确20.明适应时间较长,一般需要4~6min;暗适应时间较短,一般需要几秒到1min。

错误21.反应特性是对某种刺激所产生的应激动作,即从接收信息(感知)到反应(决策)产生效果的过程,整个过程所需的时间,可以划分为感知时间和反应时间。

正确22.感知时间是指在正常条件下,从眼睛观察到聚焦目标再到大脑识别出危险类型和性质的时间。

正确23.反应时间是指正常条件下,从大脑识别出危险类型和性质到脚踩下制动踏板这段时间。

正确24.驾驶员的反应能力只与年龄、技术、经验等因素有关,与疲劳程度、车速、药物和酒精等因素无关。

错误25.影响驾驶员生理健康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驾驶疲劳、酒精、药物和生活方式等。

正确26.少量酒精有助于提高驾驶能力。

错误27.酒量大的人可以喝很多酒而不影响驾驶能力。

错误28.酒后多吃东西就不会醉,可以驾车上路。

错误29.咖啡和新鲜空气有助于醒酒,酒后喝杯咖啡或者呼吸点新鲜空气就可以驾车上路。

错误30.啤酒度数不高,喝点啤酒后可以驾车上路。

错误二、单选题(1题)1.驾驶员通过眼睛所获的信息占全部信息的以上。

A.60%B.70%C.80%D.90%答案:C三、多选题(7题)1.驾驶员的视力可分为。

A.静视力B.动视力C.暗视力D.夜视力答案:ABD2.影响驾驶员动视力的因素有。

A.车辆相对运动速度B.驾驶员的年龄C.目标的颜色和照度D.道路及其环境答案:ABCD3.影响驾驶员生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

A.疲劳B.酒精C.药物D.生活方式答案:ABCD4.驾驶疲劳是指驾驶员在长时间连续行车后,产生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失调,在客观上出现驾驶技能下降的现象。

导致驾驶疲劳的因素有。

A.睡眠质量差B.驾驶经验不足C.驾驶时间不合理D.身心不适答案:ABCD5.驾驶员可以通过措施预防疲劳。

A.经常性熬夜,“以毒攻毒”B.保证充足睡眠C.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D.合理规划个人生活答案:BCD6.驾驶员可以通过措施消除疲劳。

A.在不影响安全的前提下,打开收音机,播放不同风格的音乐B.在不影响安全的前提下,涂抹风油精或者咀嚼薄荷口味的口香糖C.打开车窗通风D.利用进站等待乘客上下车或货物装卸的时间适当运动答案:ABCD7.服用下列哪些药物后不宜驾驶车辆?A.安定片B.阿司匹林C.治疗高血压的药物D.催眠药物答案:ABCD模块四、驾驶员常见职业病及其预防措施(3 2 0 1)一、判断题(2题)1.正确的驾驶坐姿可以帮助驾驶员预防腰痛和颈椎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