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课件 平面
合集下载
高一数学(人教A版)8.5空间直线、平面的平行习题课-ppt课件
E B
⑤当容器倾斜如右图所示时,BE×BF是定值.
G D H
C
其中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为什么?
①有水的部分始终呈棱柱形;②没有水的部分始终呈棱柱形;
分析:如何判断有水部分呈棱柱形?棱柱的定义是什么?
一般地,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 A1
D1
各面都是四边形,并且相邻两个四边形 B1
C1
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由这些面所围成
⑦
① ②
线线平行
③ ④
线面平行
⑤ ⑥
面面平行
例题 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是AD1,BD的
中点,求证:EF//平面CD1.
⑦
① ②
线线平行
③ ④
线面平行
⑤ ⑥
面面平行
线线平行
线面平行
如何在平面CD1内得到 一条直线,使得这条直
线与直线EF平行?
例题 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是AD1,BD的
C
因此命题③错误.
④棱A1D1始终与水面所在平面平行;
解析:因为BC//FG,
根据基本事实4可得,FG//A1D1, 又因为A1D1不在平面EFGH内, FG在平面EFGH内,
所以棱A1D1始终与水面所在平面平行, 所以命题④正确;
A1 B1
FE A
B
D1 C1
GH D
C
⑤当容器倾斜如右图所示时,BE×BF是定值.
此题通过线面平行得出线线平
b
行,再由基本事实4得出另一组线线平 β a
行,最后得到线面平行.方法是通过
a′ α
“由已知想可知,由求证想需知”来实
现线线平行与线面平行关系的转化.
人教A版必修2高一下学期数学平面(四点共面、三点共线、三线共点) 课件
因为//
所以和确定一个平面,记作平面
则∩ =直线
因为∩ = 所以∈
又因为∈ 且 ⊆ 所以 ∈
由公理3可知在两个平面的交线上
所以∈直线
即, , 三点共线
6
2. 三点共线
(1)找两个平面的交线(公理一、公理二)
(2)证明点是这两个平面的公共点(公理一)
同理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C1
所以//且 =
又// ,且 =
F
所以 // , =
C
D
B1
E
A
B
所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
即 //
所以, , , 四点共面
2
1. 四点共面
找两条相交直线或两条平行直线
因此与重合 同理 ∈
,,,,,共面
5
(1)找两个平面的交线(公理一、公理二)
(2)证明点是这两个平面的公共点(公理一)
2. 三点共线
(3)即点在交线上(公理三)
若直线与平面相交于点,有, ∈ ,, ∈ 且//,则, ,
三点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
:
(1),, ,四点共面;(2),
,三线共点
由于 ∥ 且 = 所以四边形 是梯形
延长和 交于点
由图可知,面 ∩ 面 =
又 ∩ = 故有 ∈
且 ⊆ 面
进一步有 ∈ 面
所以,, ,四点共面
3
1. 四点共面
找两条相交直线或两条ຫໍສະໝຸດ 行直线如图,平面 ⊥平面,四边形与都是直角梯形,
∠ = ∠ = , ∥ 且 = , ∥ 且 = .
求证:, , , 四点共面。
所以和确定一个平面,记作平面
则∩ =直线
因为∩ = 所以∈
又因为∈ 且 ⊆ 所以 ∈
由公理3可知在两个平面的交线上
所以∈直线
即, , 三点共线
6
2. 三点共线
(1)找两个平面的交线(公理一、公理二)
(2)证明点是这两个平面的公共点(公理一)
同理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C1
所以//且 =
又// ,且 =
F
所以 // , =
C
D
B1
E
A
B
所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
即 //
所以, , , 四点共面
2
1. 四点共面
找两条相交直线或两条平行直线
因此与重合 同理 ∈
,,,,,共面
5
(1)找两个平面的交线(公理一、公理二)
(2)证明点是这两个平面的公共点(公理一)
2. 三点共线
(3)即点在交线上(公理三)
若直线与平面相交于点,有, ∈ ,, ∈ 且//,则, ,
三点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
:
(1),, ,四点共面;(2),
,三线共点
由于 ∥ 且 = 所以四边形 是梯形
延长和 交于点
由图可知,面 ∩ 面 =
又 ∩ = 故有 ∈
且 ⊆ 面
进一步有 ∈ 面
所以,, ,四点共面
3
1. 四点共面
找两条相交直线或两条ຫໍສະໝຸດ 行直线如图,平面 ⊥平面,四边形与都是直角梯形,
∠ = ∠ = , ∥ 且 = , ∥ 且 = .
求证:, , , 四点共面。
平面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
练习
- - - - - - - - - - 教材128页
2. 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D ).
(A) 三点确定一个平面.
(B) 一条直线和一个点确定一个平面.
(C) 圆心和圆上两点可确定一个平面.
(D) 梯形可确定一个平面.
3. 不共面的四点可以确定经过平面.
P
4个
C A
B
练习
- - - - - - - - - - 教材128页
下面三个推论: 推论1 经过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论2 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论3 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A a α
b αa P
b a α
练习
- - - - - - - - - - 教材128页
1. 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画“√”,错误的画“×”.
平面: 几何里所说的“平面”就是从这样的一些物体中抽象出来的.类似于 直线向两端无限延伸,平面是向四周无限延展的.所以平面无厚薄,大小之分.
2. 平面的画法及表示 问题2 类比点和直线,我们如何画平面和表示平面呢?
(1)画平面:如图示,与画出直线的一部分表示直线
D
一样,我们也可以画出平面的一部分来表示平面. 通常 用矩形的直观图,即平行四边形表示平面. 当平面水平 α 放置时,常把平行四边形的一边画成横向;当平面竖 A 直放置时,常把平行四边形的一边画成竖向.
P ,且P l,且P l
如无特殊说明,本 章中的两个平面均指 两个不重合的平面.
我们在画两个平面相交时,如果其中一个平面被另一个平面遮挡,通 常把被遮挡的部分化成虚线或不画,以此增强图形的立体感.
4. 平面的基本性质的推论 利用基本事实1和基本事实2,再结合“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可以得到
高一数学必修二完整2.1.1平面ppt课件
完整版PPT课件
8
平面的概念
光滑的桌面、平静的湖面、镜面和黑板面等 都给我们以平面的印象。
几何中的“平面”是现实平面加以抽象的结果。
完整版PPT课件
9
立体几何中的平面的特点:
1.平的 2.四周无限延展 3.不计大小 4.不计厚薄
不是凹凸不平 没有边界
无所谓面积 没有体积
完整版PPT课件
10
平面的表示方法
2.可以用来判定点在平面内,即如果直线在平 面内、点在直线上,则点在平面内。
3.表明平面是“平的”。
完整版PPT课件
17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直线l在平面α内:记为:l∈α
直线l不在平面α上:记为:l α
l ll
α
完整版PPT课件
18
思 考
生活中,我们常看到用三脚架固定相机 等物品。这样做有什么原因吗?
示,如:平面ABCD,平面AC,平面BD。
D
A
C B
完整版PPT课件
13
点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点A在平面α内:记为:A∈α
点B不在平面α上:记为:B α
B αA
完整版PPT课件
14
考思
若一条直线l与平面α有一个公共点,直线l是否 在平面α内?若直线l与平面α有两个公共点呢?
把直尺和桌面分别Biblioteka 做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 (1)若直尺上的一个点在桌面内,直线可能不在面 上。(2)若直尺上有两个点放在桌面上,整个直尺 就落在了桌面上。
几何画法:通常用平行四边形来表示平面。
D
A
C B
通常把平行四边形的锐角画成45°,横边画 成邻边长的2倍。
完整版PPT课件
11
【课件】平面课件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
元素
点的集合
点的集合
可以用集合语言表述点、直线、平面之间的关系
点与直线
图形
A
a
A
点与平面
α
文字语言(读法)
a
A
点在直线上
A a
点在直线外
A a
点在平面内
A
点在平面外
A
A
α
符号语言
直线与平面
图形
文字语言(读法)
l
α
l
l
α
α
符号语言
直线l在平面α内
l
直线l在平面α外
l
l
P l1
④空间图形中,后作的辅助线都是虚线.
④
.
二、三种语言的相互转化
用符号表示下列语句,并画出图形.
(1)平面 α 与 β 相交于直线 l,直线 a 与平面 α,β 分别相交于点 A,B;
(2)点 A,B 在平面 α 内,直线 a 与平面 α 交于点 C,点 C 不在直线 AB 上.
解析 (1)用符号表示:α∩β=l,a∩α=A,a∩β=B.如图所示.
推论2: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如图2)
推论3: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如图3)
图1
图2
图3
(导学案106页例1)
(2)下图中的两个平面相交,其中画法正确的是
【巩固训练】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②
.
①平面的形状是平行四边形;
②任何一个平面图形都可以表示平面;
③平面 ABCD 的面积为 100 cm2;
所以直线 AB,BC,AC 共面.
二、线线共点问题
如图,已知平面 α,β,且 α∩β=l.设梯形 ABCD 中,AD∥BC,
人教版高一数学《2.3.4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课件
2.长方体ABCD-A1B1C1D1中,平面A1ADD1与 平面ABCD垂直,平面A1ADD1内的直线A1A 与平面ABCD垂直吗?
D1 A1
D
A
C1 B1
C B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1. 两视个察平实面验垂直,则一
个平面视内察垂两直垂于直交平线面的直
线中与,另一个一平个面平内面的垂直直线.
l
与符另号一表个示平:面的有哪
例1 如下图所示,P是四边形ABCD所在平面外的一点,
ABCD是∠DAB=60°且边长为a
的菱形.侧面PAD为正三角形,
其所在平面垂直于底面ABCD.
(1)若G为AD边的中点,求证: BG⊥平面PAD; (2)求证:AD⊥PB.
分析:①ABCD是边长为a的菱形;
②面PAD⊥面ABCD.
解答本题可先由面⊥面得线⊥面,再进一步得出线⊥线.
面面垂直
性质定理 判定定理
线面垂直
巩固提升:
1. 如图,已知平面 , , ,直线a满足
a , a ,试判断直线a与平面 的位置关系。
解:在 内作垂直于 与 交线的直线b,
因为 ,所以 b .
因为 a ,所以 a // b . 又因为 a ,所以a // .
a
b
即直线a与平面 平行
变式1 如图所示,α⊥β,CD⊂β,CD⊥AB, CE、EF⊂α,∠FEC=90°.
求证:面EFD⊥面DCE.
证明:∵α⊥β,CD⊂β, CD⊥AB,α∩β=AB,∴CD⊥α. 又∵EF⊂α,∴CD⊥EF. 又∠FEC=90°,∴EF⊥EC. 又EC∩CD=C,∴EF⊥面DCE. 又EF⊂面EFD,∴面EFD⊥面 DCE.
(2) 当 F 为 PC 的 中 点 时 , 满 足 平 面 DEF⊥ 平 面 ABCD.取PC的中点F,连接DE、EF、DF,
D1 A1
D
A
C1 B1
C B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1. 两视个察平实面验垂直,则一
个平面视内察垂两直垂于直交平线面的直
线中与,另一个一平个面平内面的垂直直线.
l
与符另号一表个示平:面的有哪
例1 如下图所示,P是四边形ABCD所在平面外的一点,
ABCD是∠DAB=60°且边长为a
的菱形.侧面PAD为正三角形,
其所在平面垂直于底面ABCD.
(1)若G为AD边的中点,求证: BG⊥平面PAD; (2)求证:AD⊥PB.
分析:①ABCD是边长为a的菱形;
②面PAD⊥面ABCD.
解答本题可先由面⊥面得线⊥面,再进一步得出线⊥线.
面面垂直
性质定理 判定定理
线面垂直
巩固提升:
1. 如图,已知平面 , , ,直线a满足
a , a ,试判断直线a与平面 的位置关系。
解:在 内作垂直于 与 交线的直线b,
因为 ,所以 b .
因为 a ,所以 a // b . 又因为 a ,所以a // .
a
b
即直线a与平面 平行
变式1 如图所示,α⊥β,CD⊂β,CD⊥AB, CE、EF⊂α,∠FEC=90°.
求证:面EFD⊥面DCE.
证明:∵α⊥β,CD⊂β, CD⊥AB,α∩β=AB,∴CD⊥α. 又∵EF⊂α,∴CD⊥EF. 又∠FEC=90°,∴EF⊥EC. 又EC∩CD=C,∴EF⊥面DCE. 又EF⊂面EFD,∴面EFD⊥面 DCE.
(2) 当 F 为 PC 的 中 点 时 , 满 足 平 面 DEF⊥ 平 面 ABCD.取PC的中点F,连接DE、EF、DF,
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2课件:2.1.1平面 教学课件
定一个平面,设为α.
因为 l∩a = A , l∩b = B ,所以 A∈a , B∈b ,则 A∈α , B∈α. 又因为 A∈l , B∈l,所以由公理1可知l⊂α. 因为b∥c,所以由公理2可知直线b与c确定一个平面β,同理可知l⊂β. 因为平面α和平面β都包含着直线b与l,且l∩b=B,而由公理2知:经过两条
“∈”或“∉”表示.
(3)直线和平面都是点集,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看成集合与集合的关系,故用 “⊂”或“⊄”表示.
3.公理1
文字语言 如果一条直线上的________ 两点 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 此平面内
图形语言
l⊂α 符号语言 A∈l,B∈l,且 A∈α,B∈α⇒_______
判断点在平面内 作用 判断直线在平面内 用直线检验平面
记法
用三角形、圆或其他平面图形表示平面.
2.点、线、面的位置关系的表示
A是点,l,m是直线,α,β是平面.
文字语言 A在l上 A在l外 A在α内 A在α外 符号语言 图形语言
A∈l ____________ A∉l ____________ A∈α ____________ A∉α ____________
又AC∩BD=M,∴M∈平面BC1D且M∈平面A1C.
又C1∈平面BC1D且C1∈平面A1C, ∴平面A1C∩平面BC1D=C1M,∴O∈C1M,即C1、O、M三点共线.
命题方向3 ⇨点线共面问题
求证: 如果两两平行的三条直线都与另一条直线相交, 那么这四条 直线共面. 导学号 09024243
[解析] 已知:a∥b∥c,l∩a=A,l∩b=B,l∩c=C. 求证:直线a、b、c和l共面. 证明:如图所示,因为a∥b,由公理2可知直线a与b确
2022-2023学年高一数学:空间中直线、平面的平行教学课件
l1
l2
2
思考2:如何由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
量表示直线与平面平行关系?
l
设u是直线l的方向向量,
n是平面的法向量,
l , 则l // u n u n 0.
n
思考3:由平面与平面的平行关系,可以得到
平面的法向量有什么关系?
设n1 , n 2分别是平面,的法向量,则
则点 N,E 的坐标分别是
所以 = -
2
2
,-
2
2
2
2
,
2
2
,0 ,(0,0,1).
,1 .
又点 A,M 的坐标分别是( 2, 2,0),
所以 = -
2
2
,-
2
2
2
2
,
,1 .
所以 = ,且 A∉NE,所以 NE∥AM.
又因为NE⊂平面BDE,AM⊄平面BDE,
所以AM∥平面BDE.
则 P(3,0,1),Q(0,2,2),R(3,2,0),S(0,4,1),=(-3,2,1),=(-3,2,1),
∴ = ,∴ ∥ ,
即 PQ∥RS.
(方法 2) = +
1
1
=2 − + 2 1 ,
1
1
= 1 + 1 = 2 1 + 2 − ,
人教A版2019选修第一册
第 1 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1.4.1 空间中直线、平面的平行
(第2课时)
目
录
01证明面面平行
02证明线面平行
03证明线线平行
学习目标
1、掌握用方向向量,法向量
2、证明线线、线面、面面间的平行关系.
高一数学平面向量 PPT课件 图文
解: ka+b=k(1, 2)+(-3, 2)= (k-3,2k+2)
a-3b=(1, 2)-3(-3, 2)= (10, -4)
(ka+b)∥(a-3b)
-4(k-3)-10(2k+2)=0
K=- 1
3
∵
ka+b=
10 3
,
4 3
=-
1 3
(a-3b)
∴它们反向
例2
思考:
此题还有没有其它解法?
分析 要证A、B、D三点共线,可证 AB=λBD关键是找到λ
解: ∵BD=BC+CD= 2a + 8b+ 3(a b)=a+5b
∴AB=2 BD
AB∥ BD
且AB与BD有公共点B
∴ A、B、D 三点共线
例3
知识结构
平面向量小 复习
知识要点 例题解析 巩固练习
课外作业
练习5 已知a=(1,0),b=(1,1),c =(-1,0) 求λ和μ,使 c =λa +μb.
新课标人教版课件系列
《高中数学》
必修4
2.6《平面向量-复习》
平面向量复习
知识结构 要点复习 例题解析
巩固练习
制作:曾毅 审校:王伟
知识结构
平面向量 复习
知识要点 例题解析 巩固练习
课外作业
表示 向量的三种表示
平
三角形法则
面
向量加法与减法
向
平行四边形法则
量
向量平行的充要条件
运算 实数与向量的积
知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点 例题解析 巩固练习
课外作业
a-3b=(1, 2)-3(-3, 2)= (10, -4)
(ka+b)∥(a-3b)
-4(k-3)-10(2k+2)=0
K=- 1
3
∵
ka+b=
10 3
,
4 3
=-
1 3
(a-3b)
∴它们反向
例2
思考:
此题还有没有其它解法?
分析 要证A、B、D三点共线,可证 AB=λBD关键是找到λ
解: ∵BD=BC+CD= 2a + 8b+ 3(a b)=a+5b
∴AB=2 BD
AB∥ BD
且AB与BD有公共点B
∴ A、B、D 三点共线
例3
知识结构
平面向量小 复习
知识要点 例题解析 巩固练习
课外作业
练习5 已知a=(1,0),b=(1,1),c =(-1,0) 求λ和μ,使 c =λa +μb.
新课标人教版课件系列
《高中数学》
必修4
2.6《平面向量-复习》
平面向量复习
知识结构 要点复习 例题解析
巩固练习
制作:曾毅 审校:王伟
知识结构
平面向量 复习
知识要点 例题解析 巩固练习
课外作业
表示 向量的三种表示
平
三角形法则
面
向量加法与减法
向
平行四边形法则
量
向量平行的充要条件
运算 实数与向量的积
知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点 例题解析 巩固练习
课外作业
平面与平面垂直 课件-高一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
类似地,我们需要
先引进二面角的概
念,用角刻画两个
相交平面的位置关
系,进而研究两个
平面互相垂直.
二面角
1. 二面角
直线上的一点将直线分割成两部分,每一部分都叫做射线.
(1)半平面:平面上的一条直线将平面分割成两部分,每
一部分叫半平面.
射线
射线
半平面
半平面
(2)二面角的定义: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
B 直二面角
l
O θ=0oα(β)
B
l
O
A
l
A
A
B
β
l
O
O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α
θ =180o
二面角的平面角θ的取值范围为
0o≤θ≤180o.
钝二面角
B
l
O
A
注意区分各种角的取值范围:
(0°, 90°]
[0°, 90°]
异面直线所成角:___________,线面角:____________.
作出下列各图中的二面角的平面角:
∴AB=AE,即A′B=A′E.
∴A′N⊥BE.∵A′C=A′D,∴A′M⊥CD.
在四边形BCDE中,CD⊥MN,
又∵MN∩A′M=M,
∴CD⊥平面A′MN,∴CD⊥A′N.
1
∵DE∥BC 且 DE=2BC,
∴BE必与CD相交,
又∵A′N⊥BE,A′N⊥CD,
∴A′N⊥平面BCDE.
又∵A′N⊂平面A′BE,∴平面A′BE⊥平面BCDE.
置关系。思考: 如何去刻画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我们先回忆一下直线与直线垂直的研究思路。
先引进二面角的概
念,用角刻画两个
相交平面的位置关
系,进而研究两个
平面互相垂直.
二面角
1. 二面角
直线上的一点将直线分割成两部分,每一部分都叫做射线.
(1)半平面:平面上的一条直线将平面分割成两部分,每
一部分叫半平面.
射线
射线
半平面
半平面
(2)二面角的定义: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
B 直二面角
l
O θ=0oα(β)
B
l
O
A
l
A
A
B
β
l
O
O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α
θ =180o
二面角的平面角θ的取值范围为
0o≤θ≤180o.
钝二面角
B
l
O
A
注意区分各种角的取值范围:
(0°, 90°]
[0°, 90°]
异面直线所成角:___________,线面角:____________.
作出下列各图中的二面角的平面角:
∴AB=AE,即A′B=A′E.
∴A′N⊥BE.∵A′C=A′D,∴A′M⊥CD.
在四边形BCDE中,CD⊥MN,
又∵MN∩A′M=M,
∴CD⊥平面A′MN,∴CD⊥A′N.
1
∵DE∥BC 且 DE=2BC,
∴BE必与CD相交,
又∵A′N⊥BE,A′N⊥CD,
∴A′N⊥平面BCDE.
又∵A′N⊂平面A′BE,∴平面A′BE⊥平面BCDE.
置关系。思考: 如何去刻画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我们先回忆一下直线与直线垂直的研究思路。
人教版高一下数学《平面的基本事实与推论》课件
法三 因为A∉直线BC, 所以过点A和直线BC确定平面α(推论1). 因为A∈α,B∈α. 故AB⊂α, 同理AC⊂α, 所以AB,AC,BC共面.
变式:
三条直线两两相交,可确定
个平面.
解析:当三条直线共点时可确定三个或一个,当三条直 线不共点时可确定一个平面. 答案:一或三
方法技巧:
解决共面问题的基本方法是: (1)由条件确定一个平面,然后再由公理1证明其余的 线也在该平面内; (2)由一部分线确定一个平面,由另一部分线确定另一 个平面,然后证明两个平面重合.
练习:
1.下面是一些命题的叙述语(A,B表示点,a表示直线,α,β表示平面):
①∵A∈α,B∈α,∴AB∈α; ②∵A∈α,A∈β,∴α∩β=A; ③∵A∉α,a⊂α,∴A∉a; ④∵A∈a,a⊄α,∴A∉α.
其中命题和叙述方法都正确的个数是( ) A.0 B.1 C.2 D.3 解析:③正确.①错,其中的AB∈α应为AB⊂α.②错,其中α,β应该交于 一条过A点的直线.④错,因为点A可能是直线a与平面α的交点. 答案:B
2.平面基本事实的推论
文字语言
图形语言
推 论
经过一条直线 与直线外一点, 有且只有一个
1 平面
推 经过两条相交
论 直线,有且只有 2 一个平面
推 经过两条平行 论 直线,有且只有 3 一个平面
符号语言
点 A∉直线 BC⇒存在唯一 的平面 α,使 A∈α,直线 BC⊂α
直线 AB∩直线 AC=A⇒存 在唯一的平面 α,使直线 AB⊂α,且直线 AC⊂α
第十一章 立体几何初步
11.2 平面的基本事实与推论
(一)
学习目标 1. 掌 握 平 面 的 画 法 及 表 示 方
变式:
三条直线两两相交,可确定
个平面.
解析:当三条直线共点时可确定三个或一个,当三条直 线不共点时可确定一个平面. 答案:一或三
方法技巧:
解决共面问题的基本方法是: (1)由条件确定一个平面,然后再由公理1证明其余的 线也在该平面内; (2)由一部分线确定一个平面,由另一部分线确定另一 个平面,然后证明两个平面重合.
练习:
1.下面是一些命题的叙述语(A,B表示点,a表示直线,α,β表示平面):
①∵A∈α,B∈α,∴AB∈α; ②∵A∈α,A∈β,∴α∩β=A; ③∵A∉α,a⊂α,∴A∉a; ④∵A∈a,a⊄α,∴A∉α.
其中命题和叙述方法都正确的个数是( ) A.0 B.1 C.2 D.3 解析:③正确.①错,其中的AB∈α应为AB⊂α.②错,其中α,β应该交于 一条过A点的直线.④错,因为点A可能是直线a与平面α的交点. 答案:B
2.平面基本事实的推论
文字语言
图形语言
推 论
经过一条直线 与直线外一点, 有且只有一个
1 平面
推 经过两条相交
论 直线,有且只有 2 一个平面
推 经过两条平行 论 直线,有且只有 3 一个平面
符号语言
点 A∉直线 BC⇒存在唯一 的平面 α,使 A∈α,直线 BC⊂α
直线 AB∩直线 AC=A⇒存 在唯一的平面 α,使直线 AB⊂α,且直线 AC⊂α
第十一章 立体几何初步
11.2 平面的基本事实与推论
(一)
学习目标 1. 掌 握 平 面 的 画 法 及 表 示 方
【高中数学】平面 课件 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
四、平面的基本性质
思考:两点可以确定一条直线,那么几个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呢?
自行车着地 “站稳”,三脚架
支撑照相机…….由这些事实和
类似经验说明什么?
平面的基本事实1
文字语言: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也可以简单说成:“不共线的三点确定一个平面”.
图形语言:
C
α A
B
符号语言: A,B,C不共线=>存在唯一的平
α
M ,M a
β
题型三:确定平面个数问题
1.【见课本第132页,第7题】
三条直线两两平行且不共面,每两条直线确定一个一个平面,
一共可以确定几个平面?如果三条直线相较于一点,它们最
多可以确定几个平面?
3
A
3
2.不共面的四点可以确定几个平面?
4
D
B
3.空间有5个点,其中有四个点在同一平面内,
但没有任何的三点共线.这样的5个点确定平面
的个数最多可以确定几个平面?
7
C
题型四:点共线、线共点、点共面、线共面问题
1.【见课本第132页,第6题】
如果一条直线与两条平行直线都相交,那么这三条直线共面吗?
题型四:点共线、线共点、点共面、线共面问题
例1.如右图在空间四边形ABCD中,
A
若直线EH和FG相交于K,则K点在
BD上吗,为什么?
E·
H
·
B
F·
D
·
G
C
K
推论1
基本事实1给出了确定一个平面的一种方法,
利用基本事实1和基本事实2,再结合“两点
确定一条直线”,你还能得到一些确定一个
人教A版高一数学必修2人教版精品课件第2章 2.1 2.1.1《平面》
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2课件
2.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C ) A.因为直线向两方无限延伸,所以直线不可能在平面内 B.如果线段的中点在平面内,那么线段在平面内 C.如果线段上有一个点不在平面内,那么线段不在平面内 D.当平面经过直线时,直线上可以有不在平面内的点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两个平面相交有两条交线 B.两个平面可以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C.如果一个点在两个平面内,那么这个点在两个平面的交 线上 D.两个平面一定有公共点
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2课件
例 4:如图 5,在正方体 ABCD-A′B′C′D′中,E、F 分别是 AA′、AB 上一点,且 EF∥CD′,求证:平面 EFCD′、 平面 AC 与平面 AD′两两相交的交线 ED′、FC、AD 交于一点.
图5
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2课件
错因剖析:遇到此类证明多线共点问题,找不到解决问题 的突破口.
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2课件
正确地用图形和符号表示点、直线、平面以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点看成是元素,线、面看成是点的集合, 所以点与线、面的关系用“∈、∉”表示,线与线、线与面及面 与面的关系用“⊂、⊄”表示.
1-1.试用集合符号表示下列各语句,并画出图形: (1)点 A 在平面α内,但不在平面β内; (2)直线 l 经过平面α外一点 P,且与平面α相交于点 M; (3)平面α与平面β相交于直线 l,且 l 经过点 P.
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2课件
高中数学课件
(金戈铁骑 整理制作)
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2课件
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2.1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2.1.1 平面
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2课件
1.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C ) A.画一个平面,使它的长为 14 cm,宽为 5 cm B.一个平面的面积可以是 16 m2 C.平面内的一条直线把这个平面分成两部分,一个平面把 空间分成两部分 D.10 个平面重叠起来,要比 2 个平面重叠起来厚
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二课件:2.1.1 平面
一二三四
知识精要 思考探究 典题例解 迁移应用
空间两两相交的三条直线,可以确定的平面数是 ( ) A.1 B.2 C.3 D.1或3 答案:D
解析:两两相交不共点的三条直线,可确定一个平面;两两相 交且共点的三条直线若在一个平面内,可确定一个平面;若三 条直线不在一个平面内,每两条可确定一个平面,共确定3个平
一二三四
知识精要 典题例解 迁移应用
如图,已知△ABC在平面α外,它的三边所在的直线分别交平 面α于点P,Q,R,求证:P,Q,R三点共线.
证明:∵AB∩α=P,AB⊂平面ABC, ∴P∈平面ABC,P∈α.
∴点P在平面ABC与平面α的交线上.
同理可证,点Q和R均在这条交线上.
一二三四
知识精要 典题例解 迁移应用
【例2】 过直线l外一点P引两条直线PA,PB和直线l分别相 交于A,B两点,求证:三条直线PA,PB,l共面.
思路分析:根据条件P,A,B确定一个平面,再证直线l,PA,PB在 这个平面内.
证明:如图,∵点P,A,B不共线,
∴点P,A,B确定一个平面α.
一二三四
知识精要 思考探究 典题例解 迁移应用
一二三四
知识精要 思考探究 典题例解 迁移应用
二、点线共面问题 解决点线共面问题的基本方法
一 二三四
知识精要 思考探究 典题例解 迁移应用
怎样证明多点或多线共面? 提示:要证明多点或多线共面,首先根据确定平面的条件找 到平面,再结合公理1证明其余的点或线也在这个平面内.
一二三四
知识精要 思考探究 典题例解 迁移应用
案例探究 误区警示 思悟升华
易错考点:共面问题判断中的解题误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空间不同的三点确定一个平面 B.空间两两相交的三条直线确定一个平面 C.空间有三个角为直角的四边形一定是平面图形 D.和同一条直线相交的三条平行直线一定在同一平面内
高一数学平面向量的概念及线性运算PPT优秀课件
a+b=λLeabharlann a-b),即(λ-1)a=(1+λ)b,
∴ λ-1=0 1+λ=0
,λ 无解,故假设不成立,即 a+b 与 a-b 不平行,故选 D.
错源二:向量有关概念理解不当
【例2】 如图,由一个正方体的12条棱构成的向量组成了一个集合M,则集合M的元 素个数为________.
错解:正方体共有12条棱,每条棱可以表示两个向量,一共有24个向量.答案是24. 错解分析:方向相同长度相等的向量是相等向量,故AA1―→=BB1―→=CC1―→ = DD1―→ , AB―→ = DC―→ = D1C1―→ = A1B1―→ , AD―→ = BC―→ = B1C1―→=A1D1―→.错解的原因是把相等的向量都当成不同的向量了. 正解:12条棱可以分为三组,共可组成6个不同的向量,答案是6. 答案:6
错解分析:错解一,忽视了 a≠0 这一条件.错解二,忽视了 0 与 0 的区别,AB―→+
BC―→+CA―→=0;错解三,忽视了零向量的特殊性,当 a=0 或 b=0 时,两个等号同时
成立.
正解:∵向量 a 与 b 不共线,
∴a,b,a+b 与 a-b 均不为零向量.
若 a+b 与 a-b 平行,则存在实数 λ,使
∴|AM―→|=12|AD―→|=12|BC―→|=2.故选 C.
【例2】 (2010年安徽师大附中二模)设O在△ABC的内部,且OA―→+OB―→+ 2OC―→=0,则△ABC的面积与△AOC的面积之比为( ) (A)3 (B)4 (C)5 (D)6
解析:由 OC―→=-12(OA―→+OB―→),设 D 为 AB 的中点, 则 OD―→=12(OA―→+OB―→), ∴OD―→=-OC―→,∴O 为 CD 的中点, ∴S△AOC=12S△ADC=14S△ABC,∴SS△△AAOBCC=4.故选 B.
8.5.3平面与平面平行课件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4
例3 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E,F,G分别为B1C1,A1B1,AB的中点. (1)求证:平面A1C1G∥平面BEF;
∵E,F分别为B1C1,A1B1的中点,∴EF∥A1C1, ∵A1C1⊂平面A1C1G,EF⊄平面A1C1G,∴EF∥平面A1C1G, 又F,G分别为A1B1,AB的中点,∴A1F=BG, 又A1F∥BG, ∴四边形A1GBF为平行四边形,则BF∥A1G, ∵A1G⊂平面A1C1G,BF⊄平面A1C1G,∴BF∥平面A1C1G, 又EF∩BF=F,EF,BF⊂平面BEF, ∴平面A1C1G∥平面BEF;
√D.α内的任何一条直线都与β平行
(2)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为棱DD1,CC1的中点, 求证:平面AEC∥平面BFD1.
连接EF, ∵ABCD-A1B1C1D1为正方体,E,F分别为DD1,CC1的中点, ∴AB∥DC∥EF,AB=DC=EF,ED1∥CF,ED1=CF, ∴四边形ABFE,ED1FC为平行四边形,则AE∥BF,EC∥D1F, ∵AE⊄平面BFD1,EC⊄平面BFD1,BF⊂平面BFD1,D1F⊂平面BFD1, ∴AE∥平面BFD1,EC∥平面BFD1, ∵AE⊂平面AEC,EC⊂平面AEC,AE∩EC=E, ∴平面AEC,求证:H为BC的中点.
∵平面ABC∥平面A1B1C1,平面A1C1G∩平面A1B1C1=A1C1, 平面A1C1G与平面ABC有公共点G, 则有经过G的直线,交BC于点H, 则A1C1∥GH,得GH∥AC, ∵G为AB的中点, ∴H为BC的中点.
8.5.3 平面与平面平行
对于直线、平面的平行关系,我们已经研究了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 质,接下来要讨论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同样地,现研究判定在研 究性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又∵a∩l=A,b∩l=B, ▪ ∴A∈a,B∈α,∴l⊂α.
▪ 因此直线a,b,l都在平面α内,即三线共 面.
▪ 证法二:(同一法)∵a∩l=A, ▪ ∴直线a与l确定一平面α.
▪ 又∵a∥b,∴直线a和b确定一平面β.
▪ ∵b∩l=B,∴B∈β且B∉a. ▪ 又∵a⊂α,a⊂β,
▪ ∴α和β有公共的一条直线a. ▪ 又∵B∈α,B∈β,B∉a, ▪ ∴由推论可知,α和β重合. ▪ ∴直线a,b,l共面.
▪ ∵l∩a =A , l∩b= B , ∴ A∈a, B∈b, 则 A∈a,B∈α.
▪ 而A∈l,B∈l,∴由公理1可知:l⊂α.
▪ ∵b∥c,∴直线b与c确定一个平面,设为β,
▪ 同理可知l⊂β. ▪ ∴平面α和平面β都包含直线b与l,
▪ 且l∩b=B,
▪ 又∵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 面,
▪ 3.立体几何体中的平面与平面几何中的平 面图形是有区别的:平面图形如三角形, 正方形,梯形等它们有大小之分;而平面 是无大小、无厚薄之分的,它可以无限延 伸,它是不可度量的.
▪ 例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 由.
▪ (1)平行四边形是一个平面.
▪ (2)任何一个平面图形都是一个平面.
▪ (3)空间图形中先画的线是实线,后画的线 是虚线.
▪ 变式1 在下列命题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
▪ ①书桌面是平面 ▪ ②8个平面重叠起来,要比6个平面重叠起
来厚
▪ ③有一个平面的长是50 m,宽是20 m
▪ ④平面是绝对的平,无厚度,可以无限延 展的抽象的数学概念
▪ A.1
B.2
▪ C.3
D.4
▪ 解析:平面具有无限延展性,且无薄厚之
分.
▪ 答案:A
▪ 3.假设不共面,结合题设推出矛盾,用 “反证法”.
▪ 例2 求证:两两平行的三条直线如果都与 另一条直线相交,那么这四条直线共面.
▪ 已知:a∥b∥c,l∩a=A,l∩b=B,l∩c=C.
▪ 求证:直线a、b、c和l共面. ▪ 【分析】
▪ 【证明】 ∵a∥b,∴直线a与b确定一个
平面,设为α,
▪ 变式3 如图,已知△ABC在平面α外,它 的三边所在直线分别交α于P,Q,R,求证: P,Q,R三点共线.
▪ 证明:∵A,B,C为α外的三点, ▪ ∴△ABC所在的平面β与平面α不重合. ▪ ∵P=AB∩α,∴P为平面α与β的公共点,
▪ 同理可证:R,Q也是平面α与β的公共点, 由公理3知,P,Q,R三点共线.
▪ 【规律方法】 (1)在立体几何中,我们 通常用平行四边形表示平面,但绝不是 说平行四边形就是平面.
▪ (2)要严格区分“平面图形”和“平面” 这两个概念.
▪ (3)在平面几何中,凡是后引的辅助线都画 成虚线,在立体几何中却不然.
▪ 有的同学在学习立体几何时,对此点没有 认识,必将影响空间立体感的形成,削弱 或阻断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 要点三 共线问题
▪ 利用公理3证明三点共线:两个平面的公共 点在交线上.
▪ 如图,E、F、G、H分别是空间四边形AB、 BC、CD、DA上的点,且直线EH与直线FG 交于点O.
▪ 求证:B、D、O三点共线.
▪ 【分析】 解答本题只要证明点O在平面 ABD与平面CBD的交线BD上即可。
▪ 【证明】 ∵E∈AB,H∈AD, ▪ ∴E∈平面ABD,H∈平面ABD.∴EH⊂平面
2.1.1 平 面
▪ 要点一 平面概念的理解
▪ 1.平面是一个不加定义,只须理解的最基本 的原始概念.常见的桌面、黑板面、平静 的水面等,都给我们以平面的形象.
▪ 2.立体几何里所说的平面就是从生活中的 平面抽象出来的,生活中的平面是比较平、 且有限的,而立体几何中的平面是理想的、 绝对的“平”并无限延展的.
▪ ∴平面α与平面β重合,∴直线a,b,c和l共 面.
▪ 【规律方法】 在证明多线共面时,常用 “纳入法”或“同一法”(如本例)来证明.
▪ 变式2 已知直线l与两平行直线a和b分别 相交于A,B两点.求证:三条直线a,b,l 共面.
▪ 证明:证法一:(纳入法)如下图所示.
▪ ∵a∥b,∴直线a,b确定一个平面α.
▪ 要点二 共面问题
▪ 某些点或线在同一个平面内,称之为这些 点、线共面.
▪ 证明点、线共面问题的理论依据是公理1和 公理2,及其推论,常用方法有:
▪ 1.先由部分点、线确定一个面,再证其余 的点、线都在这个平面内,即用“纳入 法”;
▪ 2.先由其中一部分点、线确定一个平面α, 其余点、线确定另一个平面β,再证平面α 与β重合,即用“同一法”;
【证明】 连结 EF,D1C,A1B.
∵E 为 AB 的中点,F 为 AA1 的中点,∴EF∥12A1B. 又∵A1B∥D1C,∴EF∥D1C,
∴E,F,D1,C 四点共面,且 EF=12D1C, ∴D1F 与 CE 相交于点 P.
▪ 又D1F⊂平面A1D1DA,CE⊂平面ABCD. ▪ ∴P为平面A1D1DA与平面ABCD的公共点. ▪ 又平面A1D1DA∩平面ABCD=DA, ▪ 根据公理3,可得P∈DA,即CE、D1F、DA
相交于一点.
▪ 【规律方法】 证明三线共点的基本方法 是:(1)先说明两条直线共面且相交于一点, 然后说明这个点在两个平面内,于是该点 在这两个平面的交线上,从而得到三线共 点.(2)也可以先说明a,b相交于一点A,b 与c相交于一点B,再说明A、B是同一点, 从而得到a、b、c三线共点.
▪ 变式4 如图三个平面α、β、γ两两相交于 三条直线,即α∩β=c,β∩γ=a,γ∩α=b, 若直线a和b不平行.
ABD. ▪ ∵EH∩FG=O,∴O∈平面ABD. ▪ 同理O∈平面BCD,即O∈平面ABD∩平面
BCD, ▪ ∴O∈BD,即B、D、O三点共线.
▪ 【规律方法】 证明多点共线通常利用公 理3,即两相交平面交线的惟一性,通过证 明点分别在两个平面内,证明点在相交平 面的交线上,也可选择其中两点确定一条 直线,然后证明其他点也在其上.
▪ 要点四 共点问题
▪ 利用公理3证明多线共点:任意两条直 线的交点是两个平面的公共点,两个平 面的公共点在两个平面的交线上.
▪ 例4 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 A1B1C1D1中,E为AB的中点,F为AA1的中 点.求证:CE、D1F、DA三线交于一点.
▪ 【分析】 因为CE⊂平面ABCD,D1F⊂ 平面ADD1A1,且平面ABCD∩平面 ADD1A1=AD.所以可证明D1F与CE的交 点在直线DA上.
▪ 【分析】 解答本题可先考虑平面的性质 及其画法,然后依次解决。
▪ 【解】 (1)不正确.平行四边形它仅是平 面上四条线段构成的图形,它是不能无限 延展的.
▪ (2)不正确.平面图形和平面是完全不同的 两个概念,平面图形是有大小的,它是不 可能无限延展的.
▪ (3)不正确.在空间图形中,我们一般是把 能够看得见的线画成实线,把被平面遮住 看不见的线画成虚线(无论是题中原有的, 还是后引的辅助线).
▪ 求证:a、b、c三条直线必过同一点.
▪ 证明:∵α∩γ=b,β∩γ=a,∴a⊂γ,b⊂γ. ▪ 由于直线a和b不平行,∴a、b必相交. ▪ 设a∩b=P,则P∈a,P∈b. ▪ ∵a⊂β,b⊂α,∴P∈β,P∈α. ▪ 又α∩β=c,∴P∈c 即交线c经过点P. ▪ ∴a、b、c三条直线相交于同一点.
▪ 因此直线a,b,l都在平面α内,即三线共 面.
▪ 证法二:(同一法)∵a∩l=A, ▪ ∴直线a与l确定一平面α.
▪ 又∵a∥b,∴直线a和b确定一平面β.
▪ ∵b∩l=B,∴B∈β且B∉a. ▪ 又∵a⊂α,a⊂β,
▪ ∴α和β有公共的一条直线a. ▪ 又∵B∈α,B∈β,B∉a, ▪ ∴由推论可知,α和β重合. ▪ ∴直线a,b,l共面.
▪ ∵l∩a =A , l∩b= B , ∴ A∈a, B∈b, 则 A∈a,B∈α.
▪ 而A∈l,B∈l,∴由公理1可知:l⊂α.
▪ ∵b∥c,∴直线b与c确定一个平面,设为β,
▪ 同理可知l⊂β. ▪ ∴平面α和平面β都包含直线b与l,
▪ 且l∩b=B,
▪ 又∵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 面,
▪ 3.立体几何体中的平面与平面几何中的平 面图形是有区别的:平面图形如三角形, 正方形,梯形等它们有大小之分;而平面 是无大小、无厚薄之分的,它可以无限延 伸,它是不可度量的.
▪ 例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 由.
▪ (1)平行四边形是一个平面.
▪ (2)任何一个平面图形都是一个平面.
▪ (3)空间图形中先画的线是实线,后画的线 是虚线.
▪ 变式1 在下列命题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
▪ ①书桌面是平面 ▪ ②8个平面重叠起来,要比6个平面重叠起
来厚
▪ ③有一个平面的长是50 m,宽是20 m
▪ ④平面是绝对的平,无厚度,可以无限延 展的抽象的数学概念
▪ A.1
B.2
▪ C.3
D.4
▪ 解析:平面具有无限延展性,且无薄厚之
分.
▪ 答案:A
▪ 3.假设不共面,结合题设推出矛盾,用 “反证法”.
▪ 例2 求证:两两平行的三条直线如果都与 另一条直线相交,那么这四条直线共面.
▪ 已知:a∥b∥c,l∩a=A,l∩b=B,l∩c=C.
▪ 求证:直线a、b、c和l共面. ▪ 【分析】
▪ 【证明】 ∵a∥b,∴直线a与b确定一个
平面,设为α,
▪ 变式3 如图,已知△ABC在平面α外,它 的三边所在直线分别交α于P,Q,R,求证: P,Q,R三点共线.
▪ 证明:∵A,B,C为α外的三点, ▪ ∴△ABC所在的平面β与平面α不重合. ▪ ∵P=AB∩α,∴P为平面α与β的公共点,
▪ 同理可证:R,Q也是平面α与β的公共点, 由公理3知,P,Q,R三点共线.
▪ 【规律方法】 (1)在立体几何中,我们 通常用平行四边形表示平面,但绝不是 说平行四边形就是平面.
▪ (2)要严格区分“平面图形”和“平面” 这两个概念.
▪ (3)在平面几何中,凡是后引的辅助线都画 成虚线,在立体几何中却不然.
▪ 有的同学在学习立体几何时,对此点没有 认识,必将影响空间立体感的形成,削弱 或阻断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 要点三 共线问题
▪ 利用公理3证明三点共线:两个平面的公共 点在交线上.
▪ 如图,E、F、G、H分别是空间四边形AB、 BC、CD、DA上的点,且直线EH与直线FG 交于点O.
▪ 求证:B、D、O三点共线.
▪ 【分析】 解答本题只要证明点O在平面 ABD与平面CBD的交线BD上即可。
▪ 【证明】 ∵E∈AB,H∈AD, ▪ ∴E∈平面ABD,H∈平面ABD.∴EH⊂平面
2.1.1 平 面
▪ 要点一 平面概念的理解
▪ 1.平面是一个不加定义,只须理解的最基本 的原始概念.常见的桌面、黑板面、平静 的水面等,都给我们以平面的形象.
▪ 2.立体几何里所说的平面就是从生活中的 平面抽象出来的,生活中的平面是比较平、 且有限的,而立体几何中的平面是理想的、 绝对的“平”并无限延展的.
▪ ∴平面α与平面β重合,∴直线a,b,c和l共 面.
▪ 【规律方法】 在证明多线共面时,常用 “纳入法”或“同一法”(如本例)来证明.
▪ 变式2 已知直线l与两平行直线a和b分别 相交于A,B两点.求证:三条直线a,b,l 共面.
▪ 证明:证法一:(纳入法)如下图所示.
▪ ∵a∥b,∴直线a,b确定一个平面α.
▪ 要点二 共面问题
▪ 某些点或线在同一个平面内,称之为这些 点、线共面.
▪ 证明点、线共面问题的理论依据是公理1和 公理2,及其推论,常用方法有:
▪ 1.先由部分点、线确定一个面,再证其余 的点、线都在这个平面内,即用“纳入 法”;
▪ 2.先由其中一部分点、线确定一个平面α, 其余点、线确定另一个平面β,再证平面α 与β重合,即用“同一法”;
【证明】 连结 EF,D1C,A1B.
∵E 为 AB 的中点,F 为 AA1 的中点,∴EF∥12A1B. 又∵A1B∥D1C,∴EF∥D1C,
∴E,F,D1,C 四点共面,且 EF=12D1C, ∴D1F 与 CE 相交于点 P.
▪ 又D1F⊂平面A1D1DA,CE⊂平面ABCD. ▪ ∴P为平面A1D1DA与平面ABCD的公共点. ▪ 又平面A1D1DA∩平面ABCD=DA, ▪ 根据公理3,可得P∈DA,即CE、D1F、DA
相交于一点.
▪ 【规律方法】 证明三线共点的基本方法 是:(1)先说明两条直线共面且相交于一点, 然后说明这个点在两个平面内,于是该点 在这两个平面的交线上,从而得到三线共 点.(2)也可以先说明a,b相交于一点A,b 与c相交于一点B,再说明A、B是同一点, 从而得到a、b、c三线共点.
▪ 变式4 如图三个平面α、β、γ两两相交于 三条直线,即α∩β=c,β∩γ=a,γ∩α=b, 若直线a和b不平行.
ABD. ▪ ∵EH∩FG=O,∴O∈平面ABD. ▪ 同理O∈平面BCD,即O∈平面ABD∩平面
BCD, ▪ ∴O∈BD,即B、D、O三点共线.
▪ 【规律方法】 证明多点共线通常利用公 理3,即两相交平面交线的惟一性,通过证 明点分别在两个平面内,证明点在相交平 面的交线上,也可选择其中两点确定一条 直线,然后证明其他点也在其上.
▪ 要点四 共点问题
▪ 利用公理3证明多线共点:任意两条直 线的交点是两个平面的公共点,两个平 面的公共点在两个平面的交线上.
▪ 例4 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 A1B1C1D1中,E为AB的中点,F为AA1的中 点.求证:CE、D1F、DA三线交于一点.
▪ 【分析】 因为CE⊂平面ABCD,D1F⊂ 平面ADD1A1,且平面ABCD∩平面 ADD1A1=AD.所以可证明D1F与CE的交 点在直线DA上.
▪ 【分析】 解答本题可先考虑平面的性质 及其画法,然后依次解决。
▪ 【解】 (1)不正确.平行四边形它仅是平 面上四条线段构成的图形,它是不能无限 延展的.
▪ (2)不正确.平面图形和平面是完全不同的 两个概念,平面图形是有大小的,它是不 可能无限延展的.
▪ (3)不正确.在空间图形中,我们一般是把 能够看得见的线画成实线,把被平面遮住 看不见的线画成虚线(无论是题中原有的, 还是后引的辅助线).
▪ 求证:a、b、c三条直线必过同一点.
▪ 证明:∵α∩γ=b,β∩γ=a,∴a⊂γ,b⊂γ. ▪ 由于直线a和b不平行,∴a、b必相交. ▪ 设a∩b=P,则P∈a,P∈b. ▪ ∵a⊂β,b⊂α,∴P∈β,P∈α. ▪ 又α∩β=c,∴P∈c 即交线c经过点P. ▪ ∴a、b、c三条直线相交于同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