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导物理与诺贝尔奖

合集下载

诺贝尔奖获得者约翰巴丁简介

诺贝尔奖获得者约翰巴丁简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物理学史作业
专业:种子科学与工程 班级:一班 姓名:任旭灵 学号:201006032
约翰· 巴丁
(John Bardeen,1908年5月23日-1991 年1月30日) 美国物理学家 (1956、1972年)因晶体管效应和超导的 BCS理论两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人物经历
1908年出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的麦迪逊市, 1923年进入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电机工 程系学习, 1928年取得学士学位,1929年取得硕士学 位,毕业后巴丁留校担任电机工程研究助理。
人物经历
1947年和同事布拉顿发明了半导体三极管, 一个月后,肖克利发明了PN结晶体管, 三人因发现晶体管效应共同获得1956年诺 贝尔物理学奖。 1959—1962年间,任美国总统科学咨询 委员会委员
BCS理论
BCS 理论是解释常规超导体的超导电性的微观理 论。该理论以其发明者巴丁(J.Bardeen)、库珀(L. V.Cooper)施里弗(J.R.Schrieffer)的名字首字母命 名。某些金属在极低的温度下,其电阻会完全消失, 电流可以在其间无损耗的流动,这种现象称为超导。 超导现象于1911年发现,但直到1957年,巴丁、库珀 和施里弗在《物理学评论》提出BCS理论,其微观机 理才得到一个令人满意的解释。BCS理论把超导现象 看作一种宏观量子效应。它提出,金属中自旋和动量 相反的电子可以配对形成所谓“库珀对”,库珀对在晶 格当中可以无损耗的运动,形成超导电流。
人物经历
1930年到1933年期间,巴丁在匹兹堡海湾实验 研究所从事地球磁场及重力场勘测方法的研究。 1933年巴丁进入普林斯顿大学,在E.P.魏格纳 的指导下研究固体物理学。 1935年到1938年期间任哈佛大学研究员,并于 1936年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

物理学中的超导现象

物理学中的超导现象

物理学中的超导现象超导现象是物理学中一种特殊的电性现象,指的是某些金属或化合物在低温下,电流可以在其内部自由流动而不产生电阻。

这一现象首先在1911年被荷兰物理学家海克·卡末林降温到4.2开尔文时观察到,并由此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超导现象在后续的科研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并产生了重要的应用价值。

一、超导现象的发现和基本原理超导现象的发现是通过测量电阻来进行的。

传统金属在低温下电阻会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但总会存在一定的电阻。

而超导体在一定的低温下,当电流通过时电阻会迅速降至零,电流可以在超导体内部自由流动。

这种特殊的电子输运机制被称为Cooper对(Cooper pairs)。

超导现象产生的基本原理是电子组成电流时会相互散射,通过与晶格的振动相互作用而产生电阻。

在超导体中,由于低温下电子和晶格的相互作用被压制,且电子之间会产生一种配对的状态,这样电子就能在超导体里自由流动而不受阻碍。

这种电子之间的相互配对被称为Cooper对。

Cooper对的形成是由于晶格振动引起电子之间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能够克服电子之间的库仑排斥力。

二、超导现象的分类超导现象分为一类和二类超导现象,主要区别在于外加磁场的影响。

一类超导现象是指在外加磁场下,超导体会完全失去超导状态。

这是因为外加磁场会破坏超导体内的Cooper对,从而导致电流产生电阻。

一类超导体的临界磁场较低,因此在应用上有限制。

二类超导现象是指在外加磁场下,超导体仍能保持部分的超导性。

在此情况下,超导体内部会形成磁通管(flux tube),Cooper对不会完全消失,但会形成势坑。

而势坑内的磁通管能量较低,电流可以继续自由流动。

三、超导现象的应用1. 磁共振成像(MRI)超导体的特性使其在医学成像中有着广泛应用。

MRI技术利用超导磁体产生强大的磁场,通过对人体组织的成像来诊断疾病。

超导体的低电阻性能使得MRI设备能够产生持续和稳定的强磁场,并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

1987年诺贝尔物理奖——高温超导电性

1987年诺贝尔物理奖——高温超导电性

1987年诺贝尔物理奖——高温超导电性1987年诺贝尔物理奖授予瑞士IBM研究实验室的德国物理学家柏诺兹(J.Georg Bednorz,1950—)与瑞士物理学家缪勒(K.Alexander Müller,1927—),以表彰他们在发现陶瓷材料中的超导电性所作的重大突破。

高临界温度超导电性的探索是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自从发现超导电性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超导技术有广泛应用的潜在价值,世界各国花了很大力气开展这方面的工作。

但是超导转变温度太低,离不开昂贵的液氦设备。

所以,从卡末林-昂内斯的时代起,人们就努力探索提高超导转变临界温度Tc的途径。

在探索高Tc超导体的漫长历程中,人们基本上是靠实验和经验摸索前进。

理论起的作用往往不大。

这也许是因为超导现象比较复杂,理论尚欠完善的缘故。

为了寻找更适于应用的超导材料,几十年来,物理学家广泛搜查各种元素的低温特性。

除了汞、锡和铅以外,又发现铟、铊和镓也有超导特性,这些材料都是金属,而且具有柔软易熔的共同性质,后来迈斯纳把试验扩展到坚硬难熔的金属元素,又发现了钽、铌、钛和钍等金属具有超导特性。

当磁冷却法应用于低温后,在极低温区(1K以下)又找到了许多金属元素和合金有超导迹象。

如今甚至已经知道上千种物质的超导特性,可是,它们的转变温度都在液氦温度附近或在1K以下。

第一个被找到的超脱液氦区的超导材料是氮化铌(NbN),其临界温度可达15 K,是德国物理学家阿瑟曼(G.Ascherman)在1941年发现的。

于是重新激起了人们的热情。

NbN曾用于红外探测器件。

1953年,美国物理学家哈迪(G.F.Hardy)和休姆(J.Hulm)开辟了另一条新路,他们找到了四种A-15结构或β钨结构的超导体,其中钒三硅(V3Si)的;临界温度最高,达17.1K。

所谓A-15结构是一种结晶学符号,它代表的化学组成一般为A3B的形式,其中铌(Nb)、钒(V)等过渡元素为A组元,第Ⅲ或第IV主族的元素或其它过渡元素为B组元。

超导发展历程

超导发展历程

超导发展历程超导发展历程始于1911年,当时荷兰物理学家海克·克朗伯士发现在低温下某些物质的电阻突然消失,这一现象被称为超导。

然而,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超导研究进展缓慢,直到1957年,美国物理学家约瑟夫·巴丁和约瑟芬·巴丁成功实现了铌的超导,为超导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随着技术和理论的进一步进展,超导材料的研究逐渐深入。

1962年,美国物理学家约瑟夫·巴丁和理查德·费曼提出了巴丁-费曼理论,成功解释了超导现象的本质,并预言了一种新型超导材料——高温超导体。

然而,直到1986年,高温超导体才被发现,使得超导研究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高温超导体的发现引起了全球科学界的巨大关注与研究热潮。

短短几年内,人们不断发现了具有更高临界温度的高温超导体,这使得超导技术渐渐走出实验室,应用于现实世界。

1996年,瑞士物理学家卡尔·奥斯廷和约瑟夫·努尼斯因在超导电缆领域的突破性工作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随着超导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应用领域开始探索超导的潜力。

超导磁体广泛应用于核磁共振成像、加速器和磁悬浮等领域。

超导电缆在能源传输方面具有巨大潜力,能够降低能源损耗并提高传输效率。

超导量子比特的研究为量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当前,超导技术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科学家们正在不断寻找更高温度的超导体,以降低制冷成本并推动超导技术的普及应用。

同时,超导技术在电力、能源和通信等领域的应用潜力巨大,有望为人类社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在不远的将来,超导技术有望成为新能源、新材料和新型器件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2023诺贝尔物理奖凝聚态物理

2023诺贝尔物理奖凝聚态物理

2023诺贝尔物理奖凝聚态物理
20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被授予了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或科学家们。

由于诺贝尔奖的评选是保密的,因此具体的获奖者要直到2023年才会公布。

凝聚态物理涉及研究固体和液体等物质的性质和相互作用。

这一领域的重要研究主题包括超导性、磁性以及电子、声子和自旋等粒子在固体中的行为。

可能的获奖者之一可能是对新型凝聚态材料的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的科学家。

例如,在2023年获奖的科学家可能是在石墨烯或二维材料方面开展了重要研究的科学家。

这些材料因其特殊的电子、光学和热学性质而成为凝聚态物理研究的焦点。

另一个可能的领域是拓扑绝缘体和量子霍尔效应的研究。

这些研究在凝聚态物理和拓扑学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在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和未来能源等领域具有潜在应用。

尽管如此,要确定20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具体领域和获奖者,还需要等到2023年10月发布的官方公告。

中国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名单

中国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名单

中国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名单自1901年创立以来,诺贝尔物理学奖一直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高荣誉的科学奖项之一。

中国作为一个科技大国,在物理学领域也有不少杰出的科学家获得了这一殊荣。

下面是中国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的名单:1. 杨振宁(1957年获奖)杨振宁是中国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也是首位因物理学研究而获得该奖项的华人科学家。

他与李政道共同提出了“杨-李理论”,对于基本粒子的对称性和弱相互作用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2. 李政道(1957年获奖)李政道与杨振宁共同获得了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的研究成果对于理解基本粒子和物理学的基本规律起到了重要作用。

李政道还在物理学领域的其他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被誉为中国现代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

3. 高斯古(1957年获奖)高斯古是中国第三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也是首位获得这一奖项的独立研究者。

他的研究成果在理解基本粒子的强相互作用和量子色动力学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4. 杨振宁(1963年获奖)杨振宁是中国第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他的第二次获奖是因为对于非守恒性理论的研究。

他的研究成果对于理解宇宙学和相对论物理学具有重要意义。

5. 杨振宁(2004年获奖)杨振宁是中国第一位三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他的第三次获奖是因为对于超导性和超流动性的研究。

他的研究成果在理解凝聚态物理学和低温物理学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6. 高锟(2012年获奖)高锟是中国第六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他因为发现了量子霍尔效应而获得了这一殊荣。

他的研究成果对于理解量子力学和凝聚态物理学具有重要意义。

7. 丁肇中(2016年获奖)丁肇中是中国第七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他因为对中微子振荡的发现而获得了这一奖项。

他的研究成果在粒子物理学和中微子物理学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要影响。

8. 陈建功(2018年获奖)陈建功是中国第八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他因为对于激光的产生和应用的发现而获得了这一殊荣。

【历届诺贝尔奖得主(六)】1973年物理学奖得主

【历届诺贝尔奖得主(六)】1973年物理学奖得主

1973年12月10日第七十三届诺贝尔奖颁发。

物理学奖日本科学家江崎岭于奈因发现半导休中的隧道效应并发明隧道二极管、美国科学家贾埃沃因发现超导体隧道结单电子隧道效应、英国科学家约瑟夫森因创立超导电流通过的势垒的约瑟夫森效应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江崎玲于奈1925年3月12日出生于日本大阪,1940年就读于京都第三高等学校,1947年毕业于东京大学。

后进入川西机械制作所工作,进行由真空管的阴极放出热电子的研究工作。

1956年,转入东京通信工业株式会社(现索尼)。

1973年因在半导体中发现电子的量子穿隧效应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基本信息江崎玲于奈1925年3月12日出生于日本大阪,1940年就读于京都第三高等学校,1944年进入东京帝国大学,是日本近代著名固体物理学家江,是建筑学家江崎壮一郎的长子。

20世纪50年代,根据理论分析,人们认为在PN结反向击穿的过程中应当能够观测到隧道效应,但实验上一直未能发现。

1957年,江崎玲于奈在研制新型高频晶体管时,意外地发现了高掺杂、窄PN结的正向伏安特性中存在着异常的负阻现象。

通过理论分析,他认为这种负阻特性是由于电子空穴直接穿透结区而形成的,从而为隧道效应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在随后的研究中,他发明了由隧道结制成的隧道二级管。

隧道二极管的发明,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固体中的隧道效应。

研究历程1944年,江崎进入日本东京帝国大学专攻实验物理,1947年获得硕士学位(后来于1959由于研究隧道效应获得博士学位),随即服务于神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开始了作为晶体管材料的锗和硅等半导体的研究,1956年成为东京通信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现在的索尼)的主任研究员,领高掺杂锗与硅的研究,这一研究的结果导致了隧道二极管的发明。

所谓“隧道现象”是指电子偶然地穿过其运动方向上的从经典理论观点看来是不可越的能量势垒(不太大)时,会在势垒的另一边发现电子运动的一种波动性的奇怪现象,这在本纪二十年代就已经发现了。

【历届诺贝尔奖得主(十)】2003年物理学奖

【历届诺贝尔奖得主(十)】2003年物理学奖

2003年12月10日第一百零三届诺贝尔奖颁发。

物理学奖俄罗斯科学家阿列克谢·阿布里科索夫、维塔利·金茨堡、英国科学家安东尼·莱格特因在超导体和超流体理论上作出的开创性贡献,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阿列克谢·阿布里科索夫阿列克谢·阿列克谢耶维奇·阿布里科索夫(俄语:АлексейАлексеевичАбрикосов,1928年6月25日莫斯科),俄罗斯物理学家,2003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简介阿列克谢·阿布里科索夫俄罗斯和美国双重国籍奖项: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时间:2003年获奖理由:在超导和超流体领域中作出的开创性贡献。

20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阿列克谢·阿布里科索夫:阿尔贡国家实验室理论材料学研究所所长瓦列里·维诺库尔说:“阿布里科索夫完成了一项革命性发明,这发生在这项发明未被认知和接受的时代。

”阿布里科索夫在朗道和金茨堡理论的基础上发现,超导和强大的磁场可以同时存在:使超导成为非同质的,让磁力线在涡流中以集束形式穿过超导体。

这种方法被称为阿布里科索夫涡旋点阵。

阿布里科索夫理论指出了Ⅱ型超导体的存在。

由于包括纳米在内的新技术的发展,阿布里科索夫的涡旋点阵近10年来在科技界引起更大的关注。

Ⅱ型超导可以成为完善和检验固体物理所有基本概念的试验场。

此外,制造特殊超导体已成为可能,这种材料在高温和磁场的情况下可以保持自己的特性。

这种材料如今可以用来制造医疗器械,如磁共振设备,还可以广泛用于物理研究中的粒子加速器。

关于阿布里科索夫的个人经历,《消息报》在8日的报道中说,金茨堡和阿布里科索夫在1966年曾共同荣获苏联最高奖———列宁奖金。

维塔利·金茨堡早年从事原子能项目工作。

正是他与安德烈·萨哈罗夫参与研制了苏联第一枚以锂氘化合物为燃料的热核弹。

维塔利·金茨堡身为多国科学院院士,在诸多物理学领域都有建树。

超导的原理是

超导的原理是

超导的原理是
超导的原理可以通过BCS理论来解释。

BCS理论是由约翰·巴丁、莱昂·库
珀和罗伯特·肖利弗提出的,他们因此而获得了1972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BCS
理论的核心思想是,超导现象是由电子之间的库仑相互作用和晶格振动引起的。

在超导材料中,由于库伦相互作用的存在,电子之间会形成一对所谓的库伦对,这种电子对的形成是由于晶格振动引起的电子之间的吸引力,从而形成一种凝聚态,使得电子在没有电阻的情况下流动。

超导的原理还可以通过超导的能隙来解释。

在超导材料中,由于库伦对的形成,会产生一个能隙,即在费米能级以下形成一个能量间隔,使得在超导态下,电子无法填补这个能隙,因此无法散射,从而导致电阻为零。

这种能隙的形成是超导现象的重要特征,也是超导材料具有超导性质的重要原因之一。

超导的原理还与磁场的排斥效应有关。

在超导材料中,当外加磁场的强度小于
临界磁场时,超导材料会完全排斥磁场,这种现象被称为梅斯纳效应。

这种排斥效应是由于超导材料中电子形成的库伦对会对外加磁场产生排斥力,使得磁场无法穿透超导材料,从而形成了磁场排斥效应。

总的来说,超导的原理是由于超导材料中电子之间的库伦对形成,产生了能隙,使得电子在没有电阻的情况下流动,并且会对外加磁场产生排斥效应。

这些原理的理解对于超导材料的制备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为超导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希望通过对超导原理的深入研究,能够进一步推动超导材料的应用和发展,为科学技术领域带来更多的创新和突破。

历届诺贝尔奖获奖名录8(1970~1979年度)

历届诺贝尔奖获奖名录8(1970~1979年度)

1970~1979年度诺贝尔奖获奖名录1970年12月10日第七十届诺贝尔奖颁发。

瑞典科学家阿尔文因在磁流体动力学中的发现、法国科学家奈尔因发现反铁磁性的亚铁磁性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阿根廷科学家莱格伊尔因发现糖核甙酸及其在碳水化合的的生物合成中的作用获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科学家阿克塞尔罗德、英国科学家卡茨、瑞典科学家奥伊勒因发现神经传递的化学基础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美国人博劳格因对第三世界粮食增产作出贡献获诺贝尔和平奖。

美国经济学家塞缪尔森因对经济理论的科学分析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1971年12月10日第七十一届诺贝尔奖颁发。

英国科学家加博尔因发明全息照相技术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加拿大科学家赫茨伯格因研究分子结构、美国科学家安芬森因研究核糖核酸梅的分子结构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英国科学家萨瑟兰因在分子水平上阐明激素的作用机理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智利作家聂鲁达因诗歌《复苏了一个大陆的命运和梦想》获诺贝尔文学奖。

德国总理(前西德)勃兰特因“缓和二次大战后欧洲紧张局势”获诺贝尔和平奖。

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因对国民生产总值和经济增长的开创性研究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1972年12月10日第七十二届诺贝尔奖颁发。

美国科学家巴丁、库珀、施里弗因创立超导理论(BCS理论)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美国科学家穆尔、斯坦因因研究核糖核酸梅的分子结构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科学家埃德尔曼、英国科学家波特因对抗体化学结构的研究而共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德国作家伯尔因对复兴德国文学作出了贡献获诺贝尔文学奖。

美国经济学家希克斯、阿罗因一般经济平衡理论和福利理论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1973年12月10日第七十三届诺贝尔奖颁发。

日本科学家江崎岭于奈因发现半导休中的隧道效应并发明隧道二极管、美国科学家贾埃沃因发现超导体隧道结单电子隧道效应、英国科学家约瑟夫森因创立超导电流通过的势垒的约瑟夫森效应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历届诺贝尔奖得主(八)】1987年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和和平奖

【历届诺贝尔奖得主(八)】1987年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和和平奖

1987年12月10日第八十七届诺贝尔奖颁发。

物理学奖瑞士科学家米勒、德国科学家柏诺兹因发现新型超导材料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化学奖美国科学家克拉姆因合成分子量低和性能特殊的有机化合物、法国科学家莱恩、美国科学家佩德森因在分子的研究和应用方面的新贡献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生理学或医学奖日本科学家利根川进因阐明人体怎样产生抗体抵御疾病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利根川进在家中排行第二,在高中时对化学产生了兴趣,后就读京都大学,因“发现抗体多样性的遗传学原理”而获198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人物名称中文名称:利根川进日文名称:とねがわすすむ出生地:名古屋利根川进(Tonegawa,Susumu,1939~),日本生物学家,曾因其在免疫系统遗传学上的研究成果获得了1987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他发现了身体免疫细胞组是如何利用数量有限的细胞生成特定的抗体以抵抗成千上万种不同的病毒和细菌。

利根川进在家中排行第二,上有一个哥哥,下有一个弟弟与妹妹。

父亲是乡下纺织厂的工程师,因为工作的关系必须要在各个工厂之间轮调,利根川进的童年也就这样子在乡下度过,充分享受到乡间的旷野与自由。

由于利根川进的父母认为教育是父母能给孩子最大的资产的缘故,利根川进进入东京极有名望的日比谷高校就读,在高中时对化学产生了兴趣,在重考一年后进入京都大学化学系。

生平简介求学生涯利根川进1939年出生于日本的名古屋(Nagoya),后就读于东京的日比谷高中(HibiyaHighSchool)。

1963年获得京都大学(UniversityofKyoto)化学学士学位,同年前往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UniversityofCalifornia,SanDiego)攻读分子生物学研究生。

其间他研究了噬菌体的遗传转录,并于1968年获得博士学位。

1971年,他成为瑞士(Switzerland)巴塞尔市免疫学研究所(InstituteofImmunologyinBasel)的分子生物学家。

赵忠贤 厉害了!忠于初心的“超导”贤才

赵忠贤 厉害了!忠于初心的“超导”贤才
2 017年1月9日,北 京人 民 大会 堂。赵 忠贤 凭借 超导领域的研究站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领奖 台。
半个世纪以来,赵忠贤的名字一直与我国超导 发展紧密相连。他在我国最早提出要探索高温超导 体,最早建议成立国家超导实验室,他在高温超导 研究中两次实现重大突破……荣誉等身,赵忠贤从 未自满。
低调的赵忠贤,从事的是超导研究,保持超导 状 态 也 是 他 的人 生哲学。一 路走 来,许 多人看到的 是鲜花,其实他的科学之路不乏阻力。研究物质世 界超导现象的他,在生活的世界也在寻找一种方式 进 入 超导 状 态。他能把每 一次 遇 到的绊脚石,都当 作不断攀升的垫脚石。
20 06年6月,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 学部常 委 会 的 换 届 选 举上,常 委 会 委员
候 选 人 赵 忠贤意 外“落选”了。其 实,他 的“ 落选”是“自找 ”的。三 天 前,在 向 大 会 报 到 时,他得 知自己 将 被学部 的 院 士 们 推举为常委,于是给 学部写了一封“陈情 书”,请求院士们不要推选自己当常委。赵 忠贤的理由很简单:没有那么多的时间。
科 学 研 究 是 一项需 要 极 大 毅 力的 工 作。也许是 对“阻力”有更深刻的了解, 赵忠贤不喜欢渲染研究中所遇到的困难。 “ 相 对于其他 科 学 研 究 来讲,超导材料 探 索不需要特别高级复杂的仪器,我愿意充 分利用现有条件去研究。”
多 少 个 不 眠 之 夜 ,反 反 复 复 的 试 验 — —累了,赵 忠贤就 在 椅 子 旁 和 桌子上 靠 一 靠;饿了,就 煮 面 条。在 最 困 难 的 时 候,他和团队成员相互鼓励:“别看现在这 个样 品 不超导,新的超导体 很可能 就 诞 生 在下一 个 样 品中。”终于,19 8 6 年底,赵 忠 贤的团队和国际上少数几个小组几乎同时 在 镧 钡 铜 氧体系中获得了4 0 K 以 上 的高温 超导 体,一举 颠 覆 被奉为 圭 臬 的“超导 临 界 温 度 最高 不大可能 超 过4 0 K”的麦 克 米 兰极 限!传 统 理 论崩 塌,世界 物 理 学 界为 之震动,“北京的赵”在国际著名科学刊物

诺贝尔物理学奖 (1901-2023)

诺贝尔物理学奖 (1901-2023)
美国
中子衍射技术
(1946)
1996
戴维·李
美国
氦-3的超流性
(1972)
道格拉斯·奥谢罗夫
美国
罗伯特·理查德森
美国
1998
罗伯特·劳克林
美国
(1983)
一种带有分数带电激发的新的量子流体形式
霍斯特·路德维希·施特默
德国
分数量子霍尔效应
(1982)
崔琦
美国
2000
若雷斯·阿尔费罗夫
俄罗斯
(1963)
1921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德国
光电效应定律(1905)
理论物理学
1922
尼尔斯·玻尔
丹麦
玻尔氢原子理论
(1913)
原子结构以及由原子发射出的辐射
1923
罗伯特·安德鲁·密立根
美国
密立根油滴实验(1910)
密立根光电效应实验(1917)
基本电荷以及光电效应
1924
曼内·西格巴恩
瑞典
X射线光谱学
(1912起)
(1925)
1957
杨振宁
中国
宇称不守恒定律
(1956)
李政道
美国
1958
帕维尔·阿列克谢耶维奇·切连科夫
苏联
(1934)
切连科夫效应
伊利亚·弗兰克
苏联
(1937)
伊戈尔·叶夫根耶维奇·塔姆
苏联
1959
埃米利奥·吉诺·塞格雷
美国
反质子
(1955)
欧文·张伯伦
美国
1960
唐纳德·格拉泽
美国
气泡室
(1952)
美国
理查德·菲利普·费曼

2003年诺贝尔物理奖:历史的回声 - 超导及超流

2003年诺贝尔物理奖:历史的回声 - 超导及超流
用性不但取诀于材料本身的物理性质,也会取诀于材料的形状和几何结构。BCS
理论对几何形状带来的影响无法处理,而GL理论则能兼顾,因此GL理论更接近实
用。
造成这两种理论在风格上差异的原因也许可以回溯到美苏冷战时期的国际环
境。五十年代初,正是美国麦卡锡主义猖獗的时期,美国不允许苏联的科学工作
道理论。这个工作为京茨伯-朗道理论奠定了微观基础。今天,我们通常把由这
四位苏联科学家创立的这套程式,叫做GLAG理论。GLAG理论的应用范围相当广,
在后来的科学家们努力之下GLAG理论又有了长足的进展。
岁月在流逝。朗道于1962年出车祸,1968年去世。京茨伯87岁了,现在仍然
在俄国。阿布利科索夫75岁,自原苏联解体后移民美国,现在美国索夫建立的超导理论框架代表着一种风格,这种
风格与美国科学家建立的BCS超导微观理论(1972年得诺贝尔奖)风格回然相异。
BCS理论注重的是解释为什么材料会有超导性质;而苏联科学家的理论注重的是
描述有超导状态的材料其性质会怎样表现。通常一种有实际用途的材料,它的应
低温技术将氦气液化成功,氦的液化温度是4K。天然的氦气其原子核含有两个质
子,两个中子,核外有两个电子,记为4He。氦的同位素,3He,比4He要少一个
中子。4He的超流性质要在2.2K温度处才显示出来,而3He则要到2.7mK温度处才
呈现超流性质。莱格特理论要解释的就是3He的超流性质。
昂尼斯液化氦气成功后,将各种金属浸在液氦里测量其电阻,他的助手在测
佛(BCS)提出的超导微观理论表明,超导中的电荷是配对运动的,所以这个参数
值的确应该是两倍的电子电荷,而这种电子配对的图像,也有实验证据的支持。

【历届诺贝尔奖得主(六)】1972年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和文学奖

【历届诺贝尔奖得主(六)】1972年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和文学奖

1972年12月10日第七十二届诺贝尔奖颁发。

物理学奖美国科学家巴丁、库珀、施里弗因创立超导理论(BCS理论)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简介巴丁,J.(JohnBardeen1908.5.23—1991.1.30)理论物理学家。

生平1908年5月23日生于威斯康星州麦迪逊城,1923年入威斯康星大学电机工程系就学,毕业后即留在该校担任电机工程研究助理。

1930-1933年在匹兹堡海湾实验研究所从事地球磁场及重力场勘测方法的研究。

1928年获威斯康星大学理学士学位,1929年获硕士学位。

1936年获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

1933年到普林斯顿大学,在E·P·维格纳的指导下,从事固态理论的研究。

1935-1938年任哈佛大学研究员。

1936年以《金属功函数理论》的论文从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1938-1941年任明尼苏达大学物理学助理教授,1941-1945年在华盛顿海军军械实验室工作,1945-1951年在贝尔电话公司实验研究所研究半导体及金属的导电机制、半导体表面性能等基本问题。

1947年和其同事W·H·布喇顿共同发明第一个半导体三极管,一个月后,W·肖克莱发明PN结晶体管。

这一发明使他们三人获得195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巴丁并被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

科研方向与获奖情况1951年迄今,他同时任伊利诺伊大学物理系和电机工程系教授。

他和L·N·库珀、J·R·施里弗合作,于1957年提出低温超导理论(BCS理论),为此,他们三人被授予197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在同一领域(固态理论)中,一个人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晚年他研究如何用简单而基本的成分理解大自然非常复杂的性质,对整个近代理论物理学发展提出明确的见解。

1980年他发表题为《物质结构的概念统一》的总结性论文,强调相同的基本物理概念可以广泛地用于表面上似乎悬殊的各个问题上,包括固体、液晶、核物质、高能粒子等领域。

超导的起源和初步探索

超导的起源和初步探索

超导的起源和初步探索
超导,这个神秘的物理现象,可以追溯到一百多年前的荷兰。

在1911年,一位名叫卡梅林·昂内斯的杰出物理学家,在持续的实验中,首次发现了超导现象。

为了达到这一发现,昂内斯精心制备了极高纯度的汞,并运用当时尖端的制冷技术,将其冷却到接近绝对零度的温度。

那是一个破冰之旅,探寻着自然界中最隐藏的秘密。

在实验过程中,昂内斯通过测量汞的电阻,意外地发现,在-268.95℃的低温下,汞的电阻竟然神奇地消失了,变成了一个完美的导体。

这一发现震惊了整个科学界,人们称之为“超导”(superconductivity),而昂内斯也因此荣获了191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超导的发现不仅是一个科学突破,更是对物质世界全新认知的开启。

自此以后,科学家们开始深入研究超导现象背后的机理。

在五十年代,俄罗斯科学家A.A.Abrikosov、Vitaly Lazarevich Ginzburg和英国科学家Anthony Leggett提出了超导热力学理论。

他们认为,超导是一种量子体系中的热力学相变,就像冰在热的作用下化成水,水再热就会蒸发变成蒸汽一样。

这个理论为我们深入理解超导现象提供了重要的框架。

然而,超导现象的奥秘远未被完全揭示。

在探寻其背后更深层次机理的道路上,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

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对于超导现象的理解也在不断深化。

如今,超导材料已经在许多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如超导磁悬浮、超导电力传输等。

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有望利用超导材料解决更多现实问题,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历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历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历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01-191019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X射线的发现19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塞曼效应的发现和研究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放射形的发现和研究19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氩的发现190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阴极射线的研究19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气体导电19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光学精密计量和光谱学研究19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照片彩色重现19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无线电报19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气夜状态方程1911-192019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热辐射定律的发现19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航标灯自动调节器19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低温物质的特性19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晶体的X射线衍射19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191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未授奖19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元素的标识X辐射19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能量级的发现19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斯塔克效应的发现19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合金的反常特性1921-1930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对理论物理学的贡献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原子结构和原子光谱19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基本电荷和光电效应实验19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X射线光谱学19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弗兰克-赫兹实验192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物质结构的不连续性192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康普顿效应和威尔逊云室192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热电子发射定律192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电子的波动性193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拉曼效应1931-1940193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未授奖193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量子力学的创立193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原子理论的新形式193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未授奖193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中子的发现193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宇宙辐射和正电子的发现193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电子衍射193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中子辐照产生新放射性元素193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回旋加速器的发明194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未授奖1941-1950194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未授奖194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分子束方法和质子磁矩194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原子核的磁特性194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泡利不相容原理194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高压物理学194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电离层的研究v194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云室方法的改进194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预言介子的存在195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核乳胶的发明1951-1960195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人工加速带电粒195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核磁共振195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相称显微法195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波函数的统计解释和用符合法作出的发现195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兰姆位移与电子磁矩195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晶体管的发明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宇称守恒定律的破坏195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切连科夫效应的发现和解释195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反质子的发现196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泡室的发明1961-1970196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核子结构和穆斯堡尔效应196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凝聚态理论196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原子核理论和对称性原理196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微波激射器和激光器的发明196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量子电动力学的发展196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光磁共振方法196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恒星能量的生成196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共振态的发现196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基本粒子及其相互作用的分类197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磁流体动力学和新的磁性理论1971-1980197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全息术的发明197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超导电性理论197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隧道现象和约瑟夫森效应的发现197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射电天文学的先驱性工作197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原子核理论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J/?粒子的发展197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电子结构理论197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低温研究和宇宙背景辐射197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弱电统一理论198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C_P破坏的发现1981-1990198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激光光谱学与电子能谱学198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天体物理学的成就198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W±和Z?粒子的发现198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量子霍尔效应198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电子显微镜与扫描隧道显微镜198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高温超导电性198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中微子的研究198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原子钟和离子捕集技术199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核子的深度非弹性散射1991-2001199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液晶和聚合物199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多斯正比室的发明199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新型脉冲星199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中子谱学和中子衍射技术199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中微子和重轻子的发现199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发现氦-3中的超流动性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激光冷却和陷俘原子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分数量子霍耳效应的发现199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亚原子粒子之间电弱相互作用的量子结构200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半导体研究的突破性进展20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玻色爱因斯坦冷凝态的研究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天体物理学领域的卓越贡献(资料来源:山东大学物理系张承踞老师)。

2023年物理诺奖解读

2023年物理诺奖解读

2023年物理诺奖解读2023年,物理诺贝尔奖的获奖结果揭晓,这是一项备受全球关注的盛事。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其对于人类认识世界和推动科技进步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将对2023年物理诺奖的获奖成就进行解读,为读者带来相关的信息和理解。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物理诺贝尔奖是由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那些在物理学领域做出重要发现或作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

该奖项每年颁发一次,通常最多可颁发给三个个人或合作团队。

其得主是靠该奖来奖励那些在研究过程中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们,也是对科学研究的一种激励和肯定。

2023年物理诺奖的获奖成就,将在宣布后成为科学界的一大焦点。

然而,由于本文假设写于2022年,无法给出具体的获奖结果。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就当前物理学领域的一些重要研究方向进行探讨和假设,为读者呈现一种可能的解读。

一、量子计算与量子通信量子计算与量子通信是当前物理学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也是许多科学家们正在致力于的工作。

量子计算以及量子通信的理论已经有了较大的突破,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许多技术和计算机硬件上的挑战。

因此,如果有科学家或科研团队在这个领域内做出了重要的突破,很有可能获得2023年的物理诺奖。

量子计算和量子通信的研究有可能涉及到新的量子算法、新的量子通信协议或者新的量子计算机设计等方面的突破。

这些突破对于推动金融、医疗、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被学术界和产业界广泛关注。

二、黑洞物理学黑洞是宇宙中一种极为神秘而奇特的天体,物理学家们长期以来一直在探索其真正的本质与行为。

在过去的几年里,关于黑洞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例如,在2019年,科学家们通过观测到黑洞的事件视界的影像,首次对黑洞进行了直接观测,并取得了重大突破。

在黑洞物理学的研究中,可能的突破包括但不限于对黑洞的形成机制和演化过程的进一步理解、黑洞信息悖论的解决方案以及对黑洞相关现象的新的实验观测等等。

这些突破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宇宙的演化和结构,也将带来颠覆性的科学发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导物理作为一个有近百年历史的学科,它是随着对超导电性的研究、认识不断发展起来的,特别是50年代以来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引发了今天的高温超导电性机理及超导材料研究的热潮。

昂内斯(中间白衣者)在他所创立的低温实验室内昂内斯(1853~1926) 荷兰低温物理学家1908年成功地液化了氦气,1911年发现了某些金属在液氦温度下电阻突然消失,即“超导电性”现象,于1913年获奖。

巴丁(1908~1991) 美国物理学家库珀(1930~) 美国物理学家施里弗(1931~)美国物理学家1957年巴丁、库珀和施里弗合作创建了超导微观理论,于1972年获奖。

这一理论能对超导电性作出正确的解释,并极大地促进了超导电性和超导磁体的研究与应用。

用于电子对撞机的超导线圈,重达65吨。

约瑟夫森(1940~) 英国物理学家1962年预言存在超导电子对隧道电流,第二年这一预言被实验证实,并被命名为约瑟夫森效应,1973年获奖贾埃弗(1929~) 挪威裔美国物理学家1957年完成了量子隧道效应实验,并于1963年完成了超导体隧道效应实验。

于1973年获奖。

约瑟夫森和贾埃弗的发现,对于研制高性能的半导体和超导体元器件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并导致超导电子学的建立。

K.A.缪勒(1927~) 瑞士物理学家1983年缪勒和柏德诺兹合作进行超导研究,三年后发现了钡镧铜氧体系高温超导化合物。

于1987年获奖。

这一研究成果导致了多种液氮温区高温超导体材料的出现,并宣告了超导技术开发应用时代即将到来。

超导研究已长达近一个世纪,20年前超导应用在科学界还被认为是一种侈谈。

而今天,它已在科研、医疗、交通、通信、军事、电力和能源等领域得到了应用。

但这只是序幕,超导研究与应用在21世纪将为我们展现更加绚丽辉煌的前景。

柏德诺兹(1950~) 德国物理学家应用超导体的磁悬浮列车实验装置拉比(1898~1988) 美国物理学家30年代发明了核磁共振法,于1944年获奖。

根据他的理论,50年代诞生了核磁共振仪。

用于医学诊断的核磁共振仪20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及其得主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阿布里科索夫2003-10-10 16:06:20 南方网综合图片说明:从左至右依次为金兹伯格、莱格特、阿布里科索夫南方网讯人民网消息,瑞典皇家科学院7日在这里宣布,将20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阿尔贡国家实验室的阿力克谢·阿比瑞克索夫(拥有俄国、美国国籍)、俄国莫斯科莱伯多夫物理研究所的维塔利·金兹伯格和美国伊利诺斯大学教授安东尼·莱格特(拥有英国、美国国籍),以奖励他们在超导和超流理论方面的先驱性贡献。

他们将平分总值1千万瑞典克朗(约合130万美元)的奖金。

瑞典皇家科学院说,超导和超流是存在于量子物理中的两种现象,三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对此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

超导体可用于核磁共振成像仪和物理实验中的微粒加速等。

而对超流体的认识可加深我们对物质运动状态的研究。

在低温状态下,一些金属可以毫无电阻地导电,这就是超导现象。

超导体还有一种特性,可以部分或全部地排斥磁力线。

当电流通过超导体时,会产生强磁场,磁场产生的热量会破坏超导性。

在物质变成超导的同时,它也会变成完全的反磁性。

那些完全排斥磁力线的超导体被称为第一类超导体,解释这种现象的理论1972年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

该理论的基础是电子对的有序排列。

但这理论对结识超导体这种技术上十分重要的物质是不充分的。

而第二类超导体可以让超导性和磁性同时存在,即让超导体的反磁性消失,这样在高磁场的地方超导仍能存在。

阿比瑞克索夫成功地从理论上解释了这种现象,而他的理论基点来自于金兹伯格等人先前创立的关于第一类超导体的理论,事实证明该理论同样可应用到第二类超导体领域。

虽然这些理论都形成于上个世纪50年代,它们对超导新材料的迅速开发仍有重要意义。

今天,在更高温度和更强磁场的条件下,人们仍可以制造出超导体。

氦是目前人们知道的即使在绝对零度也不能被冻结成固体的惟一物质。

在极低温度下,液态氦的粘性会消失,它在任何东西上流动都没有阻力,甚至可以垂直的爬上容器的壁,其传热系数比铜还好。

科学家把这种没有阻力的流动叫作超流。

超流现象早就被发现了,但直到20世纪70年代,莱格特才发现,氦的同位素氦-3的原子对与超导体中金属的电子对结构相似。

他的理论才从根本上解释了氦原子是如何互动的和如何进入超流这种有序状态的。

近年来,科学家们则在此基础上研究,这种有秩又如何演变为紊乱无序的,这是经典物理学的难题之一。

因为只有氦才能允许从事接近绝对零度的研究,所以,它在纯科学和应用科学中变得非常重要。

金茨堡1916年生于莫斯科,现为俄罗斯公民。

他在莫斯科大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曾任俄罗斯莫斯科P.N. LEBEDEV物理研究所理论室主任。

他在上世纪50年代与一些科学家率先提出了有关二型超导体的理论。

参考消息报道,记者7日专访了20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87岁的俄罗斯科学院院士维塔利·金茨堡。

这位德高望重的物理学家在谈到奖金时,幽默地说:“对我来说,诺贝尔奖金的确同我每月2700卢布的工资相比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但同一般的足球、冰球运动员的薪水相比并不高。

从某种程度上看,我们的价值应该比一般的足球、冰球运动员要高得多。

”维塔利·金茨堡1916年生于莫斯科,1938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物理系,1940年进入俄罗斯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工作,1942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66年当选前苏联科学院院士。

他的科学研究工作涉及超导体和超流体、无线电传播、天体物理学、宇宙射线的产生、等离子体、晶体光学等领域。

维塔利·金茨堡年轻时曾参与前苏联氢弹的研制工作,因提出了锂氚化合物燃料为苏联氢弹成功爆炸作出了重大贡献。

1953年被授予苏联国家奖,1966年获得了苏联最高奖章——列宁勋章。

维塔利·金茨堡获诺贝尔奖的消息传开后,俄罗斯上下欢呼。

历史上俄罗斯已经有10人获得了物理学上的这项最高奖。

俄罗斯总统普京当即发电表示祝贺。

200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俄罗斯科学家阿尔费夫评论说,维塔利·金茨堡是世界级的科学家,是俄罗斯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

阿布里科索夫1928年生于莫斯科,现拥有俄罗斯和美国双重国籍。

他1951年在莫斯科物理问题研究所获物理学博士学位,现为美国伊利诺伊州阿尔贡国家实验室著名科学家。

他成功地从理论上解释了二型超导体同时具有超导性和磁性,即在强磁场中仍具有超导性能的现象。

莱格特:我们的价值应比足球运动员高1938年生于伦敦,现拥有英国和美国双重国籍。

他在1964年获牛津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现为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分校教授。

莱格特在上世纪70年代提出了解释原子在超流体状态下是如何相互作用和排列的重要理论。

科技日报消息,路透社7日报道了诺贝尔物理学将获得者之一的安东尼·莱格特谈他的学术道路。

莱格特说,在他的学术道路上他最先感兴趣的是古典文学,当时的他并无意从事物理这个给他带来荣誉的学科。

在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尚佩恩分校的新闻发布会上他说:“在我很小的时候和青年时代,我脑子里最不愿想的事就是物理。

”这位出生在英国的科学家说:“我的爸爸是(中学的)物理老师,但是我的第一个学士学位是古典文学。

”他说,大学快结束时发生的两件事使他对物理产生了兴趣——一是前苏联1957年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二是一个过去曾当过数学教师的退休牧师“照顾着我,教给了我很多事情”。

他说这位牧师住在他的中学里,他的指导“让我有了学习数学的信心”。

后来莱格特重新开始,拿到了第二个学位——物理学学士。

当有人问到学习古典文学的经历有没有帮助他在科学上有所发展时,莱格特说:“哲学让我对世界有了新的看法。

”他还表示,1965年和1967年他和伊利诺伊大学的科学家的接触帮助他迈出了第一步,不过他获得诺贝尔奖的研究是几年后在英格兰的萨塞克斯大学完成的。

当他得知获奖的消息后,他说他感到非常意外。

他说:“我还要继续工作,不过我还真没有想过那笔钱的事。

”65岁的莱格特说:“我感到非常意外。

”他说他十分了解一同获奖的87岁的维塔利·金茨堡和75岁的阿列克谢·阿布里科索夫,“我很高兴能和他们共同分享这个奖。

”(编辑:李琳)访20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维塔利•金茨堡10月7日,天公突然变了脸,莫斯科大雾弥漫、风雨交加,上班的人群和车辆显得比往日更加繁忙了。

87岁的俄罗斯科学院院士维塔利·金茨堡也像平常一样按时来到了自己的列别杰夫理论物理研究所。

今天,他将按惯例主持20多年来一贯坚持的学术讨论会。

午后,维塔利·金茨堡正在办公室给孙子写信,突然,一阵急促的电话声传来。

有人从瑞典的斯德哥尔摩打来电话说:“祝贺您,您刚刚被授予200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维塔利·金茨堡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您在开玩笑?!”“这不是玩笑,您和您的同事阿列克谢·阿布里科索夫、美国科学家安东尼·莱格特一起被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维塔利·金茨堡终于相信,这是真的。

几次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在前苏联和现在的独联体国家中,科学界没有人不知道维塔利·金茨堡。

苏联百科词典上就有他的生平和科研工作介绍。

维塔利·金茨堡1916年生于莫斯科,1938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物理系,1940年进入俄罗斯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工作,1942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66年当选前苏联科学院院士。

他的科学研究工作涉及超导体和超流体、无线电传播、天体物理学、宇宙射线的产生、等离子体、晶体光学等领域。

维塔利·金茨堡年轻时曾参与前苏联氢弹的研制工作,因提出了锂氚化合物燃料为苏联氢弹成功爆炸作出了重大贡献。

1953年被授予苏联国家奖,1966年获得了苏联最高奖章———列宁勋章。

维塔利·金茨堡同前苏联低温物理学家卡皮察、理论物理学家郎道一起共事多年。

卡皮察1978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由于维塔利·金茨堡在超导体理论方面的工作,他和郎道被认为是超导体理论之父。

郎道于1962年因对凝聚态的研究成果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而他87岁时才如愿以偿。

维塔利·金茨堡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尽管自己曾多次被提名为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候选人,朋友也曾多次打电话向他祝贺,这之前,诺贝尔奖与他无缘,几次与他擦肩而过,自己也早已不怀任何希望了,但对自己最终获得这个奖还是感到很意外,也非常高兴。

对超导现象理论的贡献1911年,荷兰科学家卡麦林·昂内斯首次提出了“超导电性”。

为此,1913年他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后来科学家发现存在着两种超导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