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痈肛周脓肿中医诊疗方案
中药内服外洗治早期肛痈(肛周脓肿)
中药内服外洗治早期肛痈(肛周脓肿)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是发生于肛门直肠周围组织间隙的化脓性疾患的总称,简称肛周脓肿,中医称之为肛痈。
本病初发时只感肛周局限性硬结,疼痛轻微,有时肛内有坠胀感;若此阶段未能有效治疗,即会很快形成脓肿。
若能有效把握早期肛周脓肿(炎症期)的治疗机会,许多肛周脓肿就可免除手术之苦。
治则当以解毒调血顺气为要中医认为,本病多因外感邪气,客于经络,蕴结肛门,阻滞气血;或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辛辣,醇酒厚味等物,湿热内生,下注大肠肛门,毒阻经络,瘀血凝滞所致。
早期肛周脓肿只是红肿热痛,未及波动感或穿刺无脓液,尚未化脓。
此时采用中医理论辨证施治,往往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古代医家主张以清热祛毒、凉血散瘀的治疗原则来治疗痔疾。
如《丹溪心法》中说:“治法总要,大抵以解毒调血顺气先之。
盖热则血伤,血伤则气滞,气滞则气不运行,气与血俱滞,乘虚而坠入大肠,此其所以为痔也,诸痔久不愈,必至穿穴为漏矣。
”肛周脓肿以患部红肿热痛,舌红、苔黄、脉数有力为主症,多因热毒蕴结,气血壅滞而成。
热毒蕴结则红肿;气血郁滞,壅塞不通则疼痛。
笔者临床以自拟消痈止痛汤治疗,即金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乳香、没药、赤芍、穿山甲、当归、陈皮、白芷、川贝、防风、川牛膝、甘草;痛甚者加元胡、连翘,便秘者加大黄。
上述诸药放入药锅中加水500ml浸泡20分钟,武火煮沸后改为文火煎煮15分钟,留取药汁;另取300ml水倒入药锅仍用同方法提取药汁,并与前次药液混合分为两份,早、晚饭后各服一份。
同一剂药分别两次加水1000ml 煎取药汁,分早晚用肛周多功能熏洗仪熏洗坐浴15~20分钟。
每日1剂,连续治疗1周。
消痈止痛汤中金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清热解毒、消散痈肿,为治痈要药;辅以乳香、没药、赤芍、当归活血散瘀止痛;穿山甲解毒透络以消肿溃坚;陈皮理气行滞以消肿;川贝清热排脓以散结;白芷防风畅行营卫,疏风散结以消肿;甘草清热解毒;川牛膝引药下行直达病所共为佐使。
2022年版肛痈病(直肠肛管周围脓肿)中医临床路径
2022年版肛痈病(直肠肛管周围脓肿)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该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成脓期的住院患者。
一、肛痈病(直肠肛管周围脓肿)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诊断为肛痈(TCD编码:BWG04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直肠肛管周围脓肿(ICD-10:K61.001)行肛周脓肿根治术(ICD-9-CM-3:49.0400x)(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7-94)。
局部症状:起病急骤,肛周肿痛,便时痛剧,继而破溃流脓经久不愈。
全身症状:头身痛,乏力,大便秘结,小便黄赤。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外科学》第九版(陈孝平、汪建平、赵继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年)。
2.疾病分期急性期成脓期溃破期3.疾病分类(1)低位脓肿:包括肛周皮下脓肿,坐骨直肠窝囊肿、肛管后脓肿。
(2)高位脓肿:直肠后间隙脓肿、骨盆直肠间脓肿、黏膜下脓肿。
2.证候诊断参照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中医外科学》第十一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陈红风主编,2021年)。
肛痈病(直肠肛管周围脓肿)临床常见证候及诊断:1.火毒蕴结证:肛门周围突然肿痛,持续加剧,伴有恶寒、发热、便秘、溲赤。
肛周红肿,触痛明显,质硬,表面灼热。
舌红,苔薄黄,脉数。
2.热毒炽盛证:肛门肿痛剧烈,可持续数日,痛如鸡啄,夜寐不安,伴有恶寒发热,口干便秘,小便困难。
肛周红肿,按之有波动感或穿刺有脓。
舌红,苔黄,脉弦滑。
3.阴虚毒恋证:肛门肿痛、灼热,表皮色红,溃后难敛,伴有午后潮热,心烦口干,夜间盗汗。
舌红,少苔,脉细数。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001.7-94)、《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中医外科学》第十一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陈红风主编,2021年)、“十三五”规划全国高等教材《外科学》第九版(人民卫生出版社,陈孝平、汪建平、赵继宗主编,2018年)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肛痈(直肠肛管周围脓肿)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西医治疗。
肛痈肛周脓肿中医诊疗方案
肛痈(肛周脓肿)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7-94)。
局部症状:起病急骤,肛周肿痛,便时痛剧,继而破溃流脓,经久不愈。
全身症状:头身痛,乏力,大便秘结,小便黄赤。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外科学》第七版(吴在德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1)肛门烧灼痛或跳痛,排便或行走时加重,少数患者伴有排尿困难。
(2)可伴有发冷、发热、全身不适等症状。
(3)肛周超声检查可测及脓腔。
(4)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可有不同程度的增多。
(5)肛门周围有硬结或肿块,局部温度增高、压痛或有波动感。
(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肛管直肠周围有硬结或肿块形成,疼痛,坠胀,呈持续性加重;2、成脓期:疼痛剧烈,肿块增大,红肿发热,中心波动感,坠胀不适,伴发全身症状,如发冷发热,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大便秘结,小便黄赤;3、溃破期:肿块缩小,形成硬结,逐渐软化或脓肿破溃,形成瘘管,经久不愈。
(三)疾病分类1、低位脓肿(肛提肌以下脓肿):包括肛周皮下脓肿、坐骨直肠窝脓肿、肛管后脓肿。
2、高位脓肿(肛提肌以上脓肿):直肠后间隙脓肿、骨盆直肠间隙脓肿、粘膜下脓肿。
(四)证候诊断1、火毒蕴结证:肛门周围突然肿痛,持续加剧,伴有恶寒、发热、便秘、溲赤。
肛周红肿,触痛明显,质硬,表面灼热。
舌红,苔薄黄,脉数。
2、热毒炽盛证:肛门肿痛剧烈,可持续数日,痛如鸡啄,夜寐不安,伴有恶寒发热,口干便秘,小便困难。
肛周红肿,按之有波动感或穿刺有脓。
舌红,苔黄,脉弦滑。
(五)鉴别诊断1、肛周毛囊炎、疖肿:病灶仅在皮肤或皮下,发病与肛门括约肌和肛提肌的关系。
2、骶骨前畸胎瘤继发感染:有时与直肠后部脓肿相似。
肛门指诊直肠后有肿块,光滑、无明显压痛,有囊性感。
X 线检查可见骶骨与直肠之间组织增厚和肿物,或见骶前肿物将直肠推向前方,肿物内有散在钙化阴影,骨质,牙齿。
肛周脓肿的中西医治疗
肛周脓肿的中西医治疗肛周脓肿在临床上指的是发生于肛管、肛门和直肠周围的一种急性化脓感染性疾病。
肛周脓肿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肛周持续性剧烈疼痛。
肠道细菌进入肛窦导致肛腺感染是导致脓肿患者发病的主要原因。
男性与女性相比较患肛周脓肿的概率更高。
我国肛周脓肿发病率整体上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
中医与西医在该类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均发挥着极为显著的作用。
那么,关于肛周脓肿这一疾病,中医与西医是如何治疗的呢?1.西医治疗肛周脓肿手术治疗。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应对其展开常规消毒,而后进行麻醉,在排脓切开后应当对内口进行寻找,并确定手术切口的位置。
医生应当在患者脓肿波动明显的位置做弧形或放射状的切口,在排脓充分后运用食指将脓腔间隙分离,运用刮匙刮除坏死组织。
然后运用生理原水与双氧水将脓腔彻底清洗,并将切口修剪成梭形,以保持引流的通畅性。
将球头银质软针从切口插入,沿着脓腔的底部运用轻柔的手法探查。
在此期间可运用另一只手的食指伸入肛内,通过指针结合的方式寻找内口。
在找到内口后可运用脓腔牵出切口,再运用10号丝线将两端收拢,最后结扎。
在手术后应当给予患者适量的抗生素辅助治疗,以降低患者感染的几率。
同时可给予患者润肠剂,以实现对便秘的预防。
抗生素治疗。
经过大量的临床实践研究可以发现,导致肛周脓肿发病最为主要的病原菌是大肠埃希菌。
与此同时,表皮葡萄球菌、微球菌、链球菌均会导致肛周脓肿发病。
在治疗肛周脓肿患者过程中,应将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低毒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相结合。
如若患者感染症状严重,则应将第三代头孢与庆大霉素、妥布霉素联合使用。
2.中医治疗肛周脓肿中医内治。
中医在治疗肛周脓肿患者的实践中强调对患者展开分期治疗。
患者在患病初期其会出现气血凝滞、经络阻滞的情况。
故在治疗患该类患者的过程中应以消为原则,适宜该类患者的药方主要有黄连解毒汤加减。
基本组成药方为10克黄连,9克栀子,6克黄柏、黄芩,用水煎煮,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随着患者病程的推进,在肛周脓肿中期即会出现肉腐成脓、瘀久化热的症状,所以在该阶段治疗主要秉持的原则是托。
治疗肛周脓肿的土方法
治疗肛周脓肿的土方法
首先,可以使用盐水热敷。
将适量的盐加入温水中,用棉球浸湿后轻轻挤干,然后放在患处进行热敷。
盐水热敷可以帮助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加速脓肿的排出,缓解疼痛和肿胀。
其次,可以尝试用生姜治疗。
生姜具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帮助消肿止痛。
将生姜切成薄片,然后敷在患处,每日数次,持续一段时间,可以有效缓解肛周脓肿的症状。
另外,中药熏洗也是一种常见的土方法。
选择一些具有消肿散结、清热解毒功效的中药材,如黄连、黄柏等,煎煮后用药水进行熏洗。
中药熏洗可以帮助清洁患处,促进脓肿的排出,有助于肛周脓肿的愈合。
除了以上土方法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需要注意饮食调理。
多食用一些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功效的食物,如黄瓜、冬瓜、苦瓜等,有助于加速康复。
同时,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以免加重肛周脓肿的症状。
最后,保持局部卫生也是治疗肛周脓肿的重要一环。
患者需要
保持肛门周围的皮肤清洁,避免局部感染的加重。
定期更换内裤、
保持通风干燥,有助于减少细菌的滋生,有利于肛周脓肿的康复。
综上所述,治疗肛周脓肿的土方法包括盐水热敷、生姜治疗、
中药熏洗、饮食调理和保持局部卫生等。
患者在尝试这些土方法时,应注意方法的正确使用,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同时,如果症状
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还是建议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治疗。
希望
患者能够早日康复,重拾健康。
『肛门集』中药方--肛周脓肿:肛门周围皮下脓肿治方
『肛门集』中药方--肛周脓肿:肛门周围皮下脓肿治方
肛周脓肿:肛门周围皮下脓肿,多由肛腺感染经外括约肌皮下部向外或直接向外扩散而成。
常位于肛门周围皮下部,一般不大。
主要症状是肛周持续性剧痛,受压或咳嗽时加重,行走不便,坐卧不安,全身感染症状不显。
局部检查:肛旁皮肤有明显红肿,局部皮肤温度高于周围正常皮肤,伴硬结和触痛,可有波动感,必要时可行穿刺证实。
将鲜马齿苋捣烂,分别于午休前和晚睡前贴敷在洗净的肛门患处(无需胶布固定),每天换敷2次即可。
临床贴敷了1天后已感到肛门松弛了许多,到了第三天肛部不痛不痒了,1星期后可治愈。
中医认为,马齿苋味酸性寒,归大肠经和肝经,马齿苋,最善解痈肿热毒,亦可作敷药,《蜀本草》称其酸寒,寇宗奭谓其寒滑,陈藏器谓治诸肿,破痃癖,止消渴,皆寒凉解热之正治。
马齿艾辛寒能凉血散热,故主症结,痈疮疔肿,白秃,及三十六种风结疮,捣敷则肿散疔根拔,绞汁服则恶物当下,内外施之皆得也。
秋冬季节,由于气持续干燥,加上个人饮食保健不当,近日,肛窦炎、肛周脓肿等肛周常见疾病患者迅速增多。
专家提醒市民,深秋正是肛周常见疾病高发期,发现身体不适或者患有肛肠疾病的患者一定要及早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肛痈
年月日 第3-5天(术后第2-4天)
管 直
□询问病史与体格检查 主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要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完成手术治疗 □完成手术记录 □完成术后首次病程
□上级医师查房, 制定术后治 疗方案
肠
诊 □实施各项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记录
□观察术后生命
周 围
疗 □术前讨论,确定手术方案,完成术 □观察术后生命体征
二、治疗方案
(二)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l,中药汤剂 (1)火毒蕴结证 治法:清热泻火解毒 推荐方药:仙方活命饮加减,白芷、贝母、防风、赤芍药、当归尾、甘草节、 皂角刺(炒)、穿山甲(炙)、天花粉、乳香、没药、金银花、陈皮。 (2)热毒炽盛证 治法:清热败毒透脓 推荐方药:透脓散加减、黄芪、山甲(炒末)、川芎、当归、皂角针。 (3)阴虚毒恋证 治法:养阴清热解毒 推荐方药:青蒿鳖甲汤加减,:青蒿、鳖甲、生地、知母、丹皮。 2.中成药 (1)栓剂纳肛:可选用马应龙麝香痔疮栓、肛泰栓、痔疮宁栓普济痔疮栓等。 (2)中药膏剂外用:可选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龙珠软膏、肛泰软膏等。
□根据橡皮筋松动情况紧线
临
□术后康复、健康教育
床
主要 护理
□术后饮食指导 □协助患者生活护理
□术后康复、健康教育 □术后饮食指导 □协助患者生活护理
□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进行术后卫生 宣教
□指导出院带药的用法
路
工作 □晨晚间护理、夜间巡视
□晨晚间护理、夜间巡视
□协助办理出院手续 □送病人出院
径
病情 □无 □有,原因:
2.疾病分期 (1)急性期 (2)成脓期 (3)溃破期
3.疾病分类 (1)低位脓肿(肛提肌以下脓肿):包括肛周皮下
肛周脓肿怎么治疗好—民间治疗肛周脓肿偏方
肛周脓肿怎么治疗好—民间治疗肛周脓肿偏方
肛周脓肿是发生于肛门、肛管和直肠周围的急性化脓感染性疾病,属于细菌感染,是肛瘘的前身;该病症的症状一般表现为肛周持续性剧烈疼痛呈逐渐加重;那么肛周脓肿怎么治疗好呢?下面给大家推荐特效民间治疗肛周脓肿偏方:
特效民间治疗肛周脓肿偏方:
1.清肠饮仙人掌
【组成及用法】金银花30克,当归15克,地榆15克,玄参15克,薏苡仁15克,枳实9克,黄芩9克,西大黄9克。
清肠饮煎汤内服,仙人掌茎削去刺皮,捣成泥状,装入无菌纱布缝制的袋中,袋口用线缝,压平半指厚,贴患部,药干换新鲜的。
【评注】本方清热解毒、清肠,治疗肛周脓肿药证相符。
2.香油绿豆
【组成及用法】将绿豆粉用锅炒成黄色,晾凉,用香油调匀,敷患处。
【评注】香油清凉消炎,绿豆具有解毒的功效,两者搭配可治脓肿流黄水。
3.香油槐米
【组成及用法】将槐米炒黄研末,用香油调敷患处。
【评注】香油清凉消炎,槐米具有清热、利湿的功效,敷在脓肿处,局部用药,效果良好。
4.香油大黄
【组成及用法】将大黄9克研成细末,加香油适量外敷。
【评注】本法适用于脓肿水疱期。
5.香油紫草
【用法】将香油烧热,紫草过一下油,然后再用滤过的香油涂患处,也很有效。
【评注】紫草清热凉血,能有效缓解脓肿,本法应该有效。
以上就是有关特效民间治疗肛周脓肿偏方的全部内容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其次,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自身卫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方面多食果蔬,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几个中医方法控制肛周脓肿
几个中医方法控制肛周脓肿中医治疗肛周脓肿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通过中药泡脚、中药熏洗、中药外敷等方法,起到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的作用,从而缓解肛周脓肿的症状。
中医治疗具有疗效稳定、副作用小的特点,中药泡脚、中药熏洗等治疗方法不会对身体产生负面影响,适合长期治疗。
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局部组织的新陈代谢,加速炎症的吸收和排出,从而缩短肛周脓肿的病程。
而且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机体抵抗病菌的能力,从而预防肛周脓肿的复发。
肛周脓肿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中医有多种方法可以控制肛周脓肿,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方法:1中药熏洗将中药煎煮后,用药水进行熏洗,可以起到消炎、止痛、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常用的中药有黄连、黄柏、苦参等。
以下是中药熏洗的流程和注意事项以及常用的药物:1.流程:(1)将中药煎煮,煮至药水颜色变深。
(2)将药水倒入盆中,水温以能承受为宜。
(3)将盆放在马桶上,坐在盆上,将肛门浸泡在药水中,每次15-20分钟。
(4)每天进行2-3次,连续使用3-5天。
2. 注意事项:(1)药水的温度不宜过高,以免烫伤肛门。
(2)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影响局部血液循环。
(3)使用过程中应保持局部清洁卫生。
3.常用药物:(1)黄连: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的作用。
(2)黄柏:具有清热解毒、收敛止泻的作用。
(3)苦参:具有清热解毒、杀菌消炎的作用。
(4)地榆:具有清热解毒、止血生肌的作用。
(5)白芷:具有祛风散寒、活血止痛的作用。
2中药外敷肛周脓肿中药外敷是一种中医治疗方法,常用的中药有黄连、黄柏、苦参等。
以下是中药外敷的流程和注意事项,:1.流程:(1)将中药煎煮,煮至药水颜色变深。
(2)将药水倒入盆中,水温以能承受为宜。
(3)将纱布或棉布浸泡在药水中,拧干后敷在肛周脓肿处。
(4)每天进行2-3次,每次敷20-30分钟。
(5)敷完后用温水清洗肛周脓肿处,保持局部清洁卫生。
2.注意事项:(1)药水的温度不宜过高,以免烫伤皮肤。
肛周脓肿医案配方
肛周脓肿医案配方肛周脓肿表现为一般的炎性反应,具有红、肿、热、痛四大症.但由于本病发病部位特殊,又有其特殊的临床表现:肛门部或直肠下部有沉重和坠胀感,钝痛局部一小硬块触痛后逐渐疼痛加重,肿块增大.如位置低,脓肿较小,全身症状不明显;如位置高,脓肿较深大,则出现较重的全身症状,肛门部疼痛较重,坐卧不安,行走困难,夜不能寐,发热、恶寒,倦息不适,食欲不振,大便秘结,排尿不畅,舌红、苔黄腻、脉弦滑.局部肿块增大,弥漫性肿胀,触痛明显,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增高.但以20~40岁青壮年发病较多见本病病机为火毒蕴结,下迫肛门,经络阻隔,气血凝滞,不通则痛,壅遏则热,热盛则红肿.治宜内消,使脓肿消散于无形.【临床应用】李氏采用仙方活命饮内服外洗治疗肛痈72例,男48例,女24例;年龄18~45岁57例,46岁以下15例;病程最短1天,最长15天,平均5天;皮下脓肿14例,坐骨直肠窝脓肿12例,黏膜下脓肿9,直肠后间隙脓肿11例,肛门后间隙脓肿8例,肛管黏膜下脓肿8例,其他10例.治疗方法:以仙方活命饮为基础方,随证加减.红肿热痛较甚加黄苓、黄连、黄柏,大便实加大黄,苔黄腻加苦参,疼痛较甚加元胡,肿胀甚加荆芥.1日1剂,水煎服,1日2次药渣再煎500ml,先熏后洗,或用毛巾蘸药汁趁热敷患处.治愈51例,有效1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1.67%.治疗结果:治疗时间最长5天,最短3天.张氏2总结出一套中西医结合治疗肛周脓肿的治疗方法.即采用口服仙方活命饮加减与外敷配合切开、引流、结扎、高位挂线等方法治疗肛周脓肿,采用本法治疗本病263例,都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且出院后无复发病例发生,可以在患者痛苦小、损伤小、后遗症少的情况下完成对肛周脓肿的临床治疗.熊氏自1992年6月~1996年8月用加味仙方活命饮内服配合祛毒汤外洗治疗肛管直肠周围脓肿41例.41例中,男24例,女17例;年龄16~79岁;病程2~9天.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局部肿胀疼痛、硬结触痛、充血发热等症状,部分患者伴有畏寒、纳差、便秘、头痛及全身不适等症状.随症加减:口渴烦热者重用天花粉,加玄参;初起肿块范围不大未化脓时,可去穿山甲、皂角刺;脾虚纳差去乳香、没药;便秘者须加大黄.常规水煎服.治疗结果:经过5~12天的治疗,41例中除7例无效而改用西药抗生素外,其余34例全部治愈,无1例形成肛疹,总有效率达82.9%.肖氏4于1980~2006年临床工作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肛提肌上多间隙脓肿38例,其中男26例,女12例;年龄最小者18岁,最大者54岁,发生率以21~50岁的青壮年为主(92.11%).具体治法为: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应用切开挂线引流的手术方法配合静脉滴注抗感染药物,以及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散结的治疗大法为理论指导进行辨证施治内服仙方活命饮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高位多间隙脓肿.结果:本组38例均全部临床治愈,疗程最长者56天,最短者20天,平均约34.5天;挂线脱落短者8天,长者15天.1例患者术后第12天挂线脱落时,创面有渗血,经压迫止血后上述症状未再出现.经1~3年随访,未见伤口肿痛流脓及肛瘘形成无明显肛门功能减退现象.王氏5等自2004年6月~2006年4月运用仙方活命饮配合西药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未成脓期60例,观察病例共120例.其中男104例,女16例;年龄17~72岁,平均43.37±10.58岁.12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经统计学处理,2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症状和体征等方面均无显着性差异(P>0.5),有可比性.对照组口服头孢拉定胶囊0.5g,每天3次,甲硝唑片.4g,每天3次.外敷鱼石脂软膏.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另外方取仙方活命饮方裁而成.处方:白芷10g,浙贝母10g,防风10g,赤芍10g,当归尾10g,甘草5g,皂角刺10g,穿山甲5g,天花粉10g,乳香4.5g,没药4.5g,金银花20g,陈皮9g.若发热寒战者,加柴胡4.g,黄芩10g,黄连4.5g若硬结范围较大者,加全蝎3g,僵蚕10g;若红肿较重者,加蒲公英30g,连翘10g,紫花地丁30g,半枝莲30g便秘者加麻仁9g,大黄4.5g;血热盛者加丹皮9g;痛甚者加乌药10.2组均服用7天,或用药至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成脓期,此时改用排脓引流手术治疗.结果:疗组总有效率80.0%,对照组总有效率58.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从临床观察来看,仙方活命饮对本病局部红肿热痛体征和全身症状的改善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抗菌治疗,可使局部炎症消散或局限.而且本方的软坚散结作用更是单纯西药抗菌所不具备的,而这对后期手术效果有着重要影响.麻氏多年采用仙方活命饮随症加减治疗各类肛周脓肿110例,每获良效.尤其在脓肿早期尚未形成应用,效果更佳.临床使用本方剂根据患者病情及局部体征随症加减屡屡获效免除了患者刀针之苦.孙氏自1990年以来,采用中药仙方活命饮汤剂内服,配合黄连膏外敷治疗80例,经临床对比观察,具有使早期脓肿消散吸收快,中期脓肿范围迅速局限、溃脓快,深部脓肿由深变浅迅速、不扩散,后期创口愈合时间短、斑痕形成少的优点.吴氏1自1998年6月~2005年9月用仙方活命饮合五味消毒饮加减配合祛毒汤外洗治疗肛周脓肿52例,2例中,男33例,女19例;年龄17~73岁;病程2~7天;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肛周局部疼痛、硬结触痛、红肿发热等症状,部分患者伴有畏寒、纳差、便秘、肛门坠胀、坐卧不安及全身不适等症状.治法:用仙方活命饮合五味消毒饮加减内服(药用金银花30g,生甘草6g,防风10g,白芷10g,天花粉15g,当归尾10g,赤芍15g,浙贝母15,陈皮6g,乳香6g,没药6g,穿山甲10g,皂角刺10g,野菊花30g,蒲公英30g,连翘30g口渴烦热者重用天花粉,加生地黄、玄参;初起肿块范围不大未化脓时,可去穿山甲、皂角刺;脾虚纳差去乳香、没药;便秘者加大黄、枳实.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服,3天为1个疗程,一般服用2~4个疗程).外用祛毒汤洗剂(组成:马齿苋瓦松、甘草各15g,川文蛤、川椒、苍术、防风、葱白、枳壳、侧柏叶各10g,芒硝30g)惠洗坐浴.局部切开排脓及挂线疗法.经过7~14天的治疗,52例中除9例无效而改用西药抗生素外,其余43例全部治愈,无1例形成肛瘘,总有效率达82.69%【病案举例】1.韩某,男,52岁,2002年3月以'肛周脓肿'收住,人院时症见:肛门左前方坠胀疼痛2天,局部见一硬结,约3.0cm×3.0cm大小,质硬,触痛,表面无破溃,皮色稍红.伴发热、恶寒、大便干燥、小便色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滑.其病机为热毒壅聚,气滞血瘀,治宜清热解毒,活血止痛,消肿溃坚.给予仙方活命饮:金银花30g,防风15g,白芷15g,当归15g,赤芍15g,乳香9g,没药9g,贝母15g,天花粉15g,穿山甲15g,皂角刺15g,大黄1g,甘草1g日煎服,1日1剂,分2次服,药法再煎500ml,坐浴先熏后洗,每次熏洗15分钟,连服3剂,症状缓解,肛门硬结减小变软,继服2剂,症状体征消失.按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过食肥甘辛辣、醇酒等物,湿浊不化,热邪蕴结,下注大肠,发为肛窦炎、肛腺炎炎症向周围走散,毒阻经络,瘀血凝滞,热胜肉腐成脓而发为痈.其病机为热毒聚,气滞血瘀,故治则为清热解毒,活血止痛,消肿散结方中金银花清热解毒;防风、白芷疏散外邪,使热毒向外透解当归、赤芍、乳香、没药活血散瘀,消肿止痛;贝母、天花粉清热散结;穿山甲、皂角刺通行经络,透脓坚,山甲能软坚,性善走窜,可透过经络,直达病所以消肿排脓,是外科良药;陈皮理气,行滞以消肿胀,甘草化毒和中若红肿热痛较重,可重用银花,加黄芩、黄连、黄柏以增强清热解毒功效;大便加大黄以清热通便;肿胀甚加荆芥以消肿止痛;苔黄加苦参以清热利湿;疼痛较甚加元胡以增强止痛的功效综上配伍意义,是以清热解毒,活血止痛,溃坚消散为主,以使毒祛疾散,坚溃、肿消对痈疡未成脓者,用之可使其消散.内服以内祛病邪,外用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红肿处,直达病所,内外合用增强了疗效,疗效较为满意.2.廖某,男,32岁.该病员因肛门红肿疼痛2天来院求诊,门诊以'急性肛周脓肿'收入院治疗.人院后查血常规WBC12.0×10L,体温36.9℃.病员烦躁,精神萎靡不振.专科检查见:截石位下距肛缘约2cm,1~5点位处红肿、皮温高、压痛明显,但未打及波动感.红肿范围约3cm×2cm,指检、镜检未见特殊.处以仙方活命饮加白酒少许,水煎服.局部用我院痔洗散加入白糖或蜂蜜调匀,并再加庆大霉素80万U外敷,每12小时更换1次.5天后红肿消失,疼痛减轻,追加1个疗程的外敷药物后痊愈.按方中金银花清热解毒为治疮疡之要药;乳香、没药、当归尾、赤芍洁血化瘀;浙贝母、天花粉化痰散结防风、白芷除湿排脓;陈皮理气除胀;穿山甲、皂角刺穿透经络直达病所以排脓消肿;甘草清热解毒.3.李某,男,34岁,工人.左臀部近肛门处持续性隐痛3日,加剧1日.伴发热(T37.9℃)畏寒,全身不适.检查:一般情况良好,局部轻度肿胀,触痛明显,无波动感.肛诊:患侧直肠壁触痛(+++),无波动.化验:白细胞总数16.110/L,中性粒细胞0.79诊断:左侧坐骨直肠窝脓肿(瘀滞期).治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处方:金银花、蒲公英、野菊花、连翘各30g,天花粉、浙贝母、赤芍各15g,防风、白芷、当归、炙山甲、炒皂角刺、生大黄各10g,制乳没、生甘草各6g.每日1剂,水煎服.外用荆芥、防风、秦艽、薄荷、地骨皮、白芷各10g,芒硝、苦参各30g,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作3次,加开水稀释后,趁热熏洗坐浴,每次20~30分钟.嘱患者进清淡饮食,卧床休息.3日后复诊,疼痛明显减轻,发热畏寒等全身症状消失,局部肿胀及触痛亦基本消退.原方去穿山甲、皂角刺、制乳没,续服4剂,配合原外洗方坐浴,治疗1周,临床痊愈出院.按在原方基础上加入野菊花、蒲公英、连翘,以加强其清热解毒之力,同时配合祛毒汤洗剂局部熏洗坐浴,早期患者多能很快消退.对晚期或感染较重的患者,则需配合局部切排方法,但术后需继续服用本方去山甲、乳香、没药,加黄芪,有促进炎症消退和加速伤口愈合作用.4.闫某,女,43岁.因肛旁肿痛3日,不能平坐,前来就诊.大便较干,排出不畅,小溲短赤.舌质偏红,舌苔黄腻,脉弦滑.肛检:截石位6点齿线外2cm处有一2cm×3cm大肿块,充血,质地较硬,无波动感,触痛剧烈.诊断为肛周脓肿.系湿热下注,雍滞魄门,气滞血瘀所致.治宜清热除湿,行气活血,解毒消肿.方拟仙方活命饮加减:穿山甲15g,皂角刺12g,银花15g,紫花地丁15g,蒲公英15g,连翘15g,乳香12g,没药12g,当归12g,天花粉20g,防风7g,白芷7g,陈皮10g,生甘草5g,大黄10g,川牛膝12每日1剂,水煎3次,前二煎分早晚服,三煎加水约1000ml,外用坐浴20分钟.上药经治3天,肛痛减轻,大便通畅,舌质正常,苔黄微腻,脉弦滑.上方去大黄,原法再施3剂,肛痛消失,苔薄微黄肛检:肛旁红肿已退,皮肤尚有1cm×1cm×0.5cm大小硬结,按之微痛.继以前方去蒲公英、紫花地丁,加三棱、莪术、丹皮12g,原法再治5天,肛部硬结全部消失.随访5年未见复发.按肛周脓肿由肛腺感染所致,中医称为肛.因血结痰滞,蕴聚.,热毒为患,而仙方命饮有散毒和血、溃坚之奇功.以穿山甲、皂角刺攻坚,白芷、防风、陈皮、大黄通经理气而疏其滞,乳香、没药、归尾破血散结以定痛.佐以贝母、天花粉、银花、紫花地丁、蒲公英、连翘、甘草清热泻火,化痰解郁;使以川牛膝引药直达痛所.诸药相辅相成,故能于肛痈未成脓时消而散之.。
科普一下肛周脓肿的中医药治疗
科普一下肛周脓肿的中医药治疗近几年来,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与进步,医学技术越来越高超,医疗设备也越来越先进,各大医院对医学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等,正是由于这些现象的出现,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某一些疾病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如肛周脓肿疾病,采用中药进行治疗,效果更加显著,这主要是因为中药内服外洗(熏)能促进术后创面愈合,降低术后感染率,并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具有易操作、疗效佳、疗程短且安全可靠等优点。
1.肛周脓肿如何进行中医药治疗1.1肛周脓肿是什么在临床医学上,肛周脓肿是肛肠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肛门周围疼痛、肿胀,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不易消退,溃后容易成为肛瘘。
肛周脓肿疾病的发展过程一般为多种致病因素导致肛管直肠周围间隙感染,为疾病初期;感染后易形成脓液,脓液聚集,为酿脓期;脓成后自行溃破或者手术切开,为溃脓期;脓溃后或者手术后,创口愈合阶段,为恢复期。
1.2造成肛周脓肿病因机制是什么中医学认为,火邪、热邪随血下行,结于肛门,瘀血凝滞不通,阻隔其经络,从而热盛肉腐以致成脓。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经常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及生冷的食物,都有可能导致该疾病更加严重,如果长时间吃高油脂、含盐量比较高的食物,会伤及脾胃,脾胃既伤,则易酿生湿热之毒,裹邪下注于大肠,致气血壅结于肛门则成肛痈。
若阴虚为久,则肺、脾、肾三脏虚损,水液运化失调,湿热瘀毒夹杂,下注魄门,经络阻滞而致肛痈等。
1.3肛周脓肿该如何进行中药治疗在中医学上,对于肛周脓肿疾病来说,中医治疗主要是分期论治,早期多为实证进行,可以清热透脓解毒,化瘀祛风,活血消肿治之;当该疾病若脓成时,应尽早切开,引流出脓液以使毒外泄,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避免邪毒内陷,从而加重病症;当该疾病若脓已溃时,主要采取辨其寒热虚实,或用清热解毒,凉血止痛,或用补托透脓补益生肌;若病为虚实夹杂,较为复杂者,应采用清热及补托之药物共奏良效。
肛痈术后多为虚症,机体气血耗伤,元气损伤,局部腠理失于濡养,因此术后以凉血止痛、燥湿清热、生肌消肿为主的诊疗过程中,可酌情加入少许健脾养胃益气、调和气血之品进行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肛周脓肿
中西医结合治疗肛周脓肿【概述】肛周脓肿是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或间隙内发生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常为肛腺感染所致。
破溃或切开引流后多发展为肛瘘,为门诊常见病种。
【诊断步骤】 1.问诊要点(1)肛周疼痛的时间、部位、范围,有无红肿、发热、畏寒、周身不适等。
(2)是否伴会阴、直肠坠胀感、里急后重、排便或排尿困难等。
(3)既往有无肛周外伤、感染或相关手术病史。
2.体检要点(1)观察双臀是否对称,检查肛周肿痛的部位、范围,有无局部发红肿胀、皮温升高、压痛、硬结、波动感、破溃流脓等。
(2)直肠指诊可触及硬结、肿块并有压痛。
3.辅助检查(1)一般检查 1)血常规:全身感染症状较重者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
2)直肠指诊:可触及压痛性硬结或肿块,脓肿形成时可触及波动感,穿刺可抽出脓液。
3)肛镜(或乙状结肠镜)检查:可发现相应的肛窦凹陷、充血和肿胀,挤压肿块时,有脓液由该处或皮肤破溃处流出。
黏膜下脓肿可见直肠黏膜局限性隆起,充血或有脓性物附着。
(2)选择性检查 1)直肠内超声:可发现脓腔并协助穿刺定位。
2)脓肿穿刺:复发感染或伤口长期不愈时可抽出脓液行细菌培养和药敏,指导抗菌治疗。
3)CT:明确深部脓肿或小脓肿,在诊断难以明确时可选用。
4)三维立体超声、磁共振成像:适用于复杂性肛周脓肿和怀疑存在高位复杂性肛瘘者。
4,要点(1)肛周皮下脓肿:特点为肛周持续性剧烈疼痛、明显红肿和触痛。
位于肛门前方可致尿潴留,位于肛门后方可致骶尾部胀痛。
脓肿形成后有波动感,一般无全身感染症状。
(2)坐骨肛管间隙脓肿:表现为肛门一侧的持续性胀痛逐渐发展为剧烈的持续性跳痛,活动和排便时加重。
视诊患臀红肿,双侧不对称,可有排尿困难。
(3)骨盆直肠间隙脓肿:主要表现为全身感染症状如高热、畏寒、周身不适。
局部症状为直肠坠胀感、里急后重,常伴排尿困难。
5.鉴别诊断要点(1)与化脓性汗腺炎相鉴别:化脓性汗腺炎好发于肛周皮下,多个汗腺感染后造成多个皮下瘘管相互贯通而形成。
肛痈中医诊疗方案
肛痈(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肛痈是指直肠周围间隙发生急慢性感染而形成的脓肿。
一、诊断标准1.局部症状:起病急骤,肛周肿痛,时痛、继而破溃流脓经久不愈。
全身症状:头身痛,乏力,大便秘结,小便黄赤。
2.位于肛提肌以下的脓肿,局部红、肿、热、痛症状较重而全身症状较轻;位于肛提肌以上的脓肿,局部症状较轻而全身症状较重,直肠指检可触及压痛性肿块,肛周穿刺可抽出脓液。
二、术前中医治疗方案:l.中药汤剂内服(1)火毒蕴结证:肛门周围突然肿痛,持续加剧,伴有恶寒、发热、便秘、溲赤。
肛周红肿,触痛明显,质硬,表面灼热。
舌红,苔薄黄,脉数。
治法:清热泻火解毒推荐方药:仙方活命饮加减白芷、贝母、防风、赤芍药、当归尾、甘草节、皂角刺(炒)、穿山甲(炙)、天花粉、乳香、没药、金银花、陈皮。
(2)热毒炽盛证;肛门肿痛剧烈,可持续数日,痛如鸡啄,夜寐不安,伴有恶寒发热,口干便秘,小便困难。
肛周红肿,按之有波动感或穿刺有脓。
舌红,苔黄,脉弦滑。
治法:清热败毒透脓推荐方药:透脓散加减黄芪、山甲(炒末)、川芎、当归、皂角针。
(3)阴虚毒恋证: 肛门肿痛、灼热,表皮色红,溃后难敛,伴有午后潮热,心烦口干,夜间盗汗。
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养阴清热解毒推荐方药:青蒿鳖甲汤加减青蒿、鳖甲、生地、知母、丹皮。
2.中成药(1)栓剂纳肛:可选用马应龙麝香痔疮栓、肛泰栓、天和痔疮栓等。
(2)中药膏剂外用:可选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黄连润肌膏、肛泰软膏等。
三、术后中医治疗方案(一) 术后内服中药同术前辨证用药。
(二)痔浴液熏洗疗法:根据病情辨证使用痔浴液熏洗。
(1)术后每日熏洗坐浴2次,或在每次排便后要熏洗坐浴。
(2)创面每日换药1~2次。
(三)针刺疗法、理疗:(1)疼痛:针刺长强、承山、足三里、环跳穴、或用普鲁卡因,长效止痛,长强穴封闭。
(2)尿潴留:针刺关元、十极、气海、三阴交、水道、阳陵泉透阴陵泉。
(3)粪嵌塞:针刺支沟、足三里、气海、合谷、曲池。
优势病种肛痈肛漏中医诊疗方案
优势病种肛痈肛漏中医诊疗方案
肛痈是肛管直肠周围间隙发生急、慢性感染而形成的脓肿。
相当于西医学的肛门直肠周围脓肿。
由于发生部位不同,可有不同的名称,如肛门旁皮下脓肿、坐骨直肠间隙脓肿、骨盆直肠间隙脓肿。
中医学对本病也有不同的称谓,如脏毒、悬痈、坐马痈、跨马痈等。
其特点是发病急骤,疼痛剧烈,伴高热,破溃后多形成肛漏。
一、诊断
中医诊断标准:参考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第六版《中医外科学》。
西医诊断标准:参考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第七版《外科学》。
二、治疗:肛痈早期多为实证和热证,治宜清热解毒、凉血祛瘀、软坚散结、以消法为主。
中期脓成邪留,治宜扶正托毒,以托法为主。
后期毒尽体虚,治宜补养气血、健脾渗湿、滋补肝肾,以补法为主。
、如脓已成,应尽早切开排脓。
1.治疗原则:①不要过于依赖抗生素的作用,坐浴、理疗、局部用药等均可对症治疗;②成熟时应及时切开排脓,防止脓液向其他间隙扩散;③麻醉应充分;④齿线下脓肿行放射状切口,齿线上脓肿应距肛门
2.5cm行弧形切口或直切。
肛周脓肿的中医药治疗方法
肛周脓肿的中医药治疗方法肛周脓肿又被称作肛门直肠周围脓肿,主要发生于肛门以及直肠周围,是一种急性化脓感染性疾病,如不加以重视,严重可能会导致引发脓毒血症。
发作时,患者会感觉剧烈疼痛感,而这种疼痛感发作并无时间规律,对于患者的生活造成了负性影响,为社会以及家庭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负担。
这种疾病在各个年龄段均有发病概率。
随着医疗行业发展,临床上对于该疾病通常采取手术治疗方法,可以很快达到效果,但是缺点是存在创伤,预后时间较长,少部分体弱患者不能选择此项方法进行治疗。
研究表示,中医学在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方面主要以口服加外治,近年来取得了许多优异成果。
绝大部分患者近年来,随着医疗行业发展,人们开始逐渐重视起自身健康水平。
接下来,本文将就该疾病的中医药治疗方法进行深入剖析:肛周脓肿是什么疾病?肛周脓肿在中医方面属于肛痈的范畴,认为主要发病机制是由于体内存在许多的湿热邪气,聚积其中,导致气血产生阻碍,血行不畅,经过长久发展,从而导致外感引起热毒,最终阻滞于肛门内,使得体内热盛,最终致使成脓。
如若此时进食辛辣刺激的食物,长久以往,将会对脾胃产生损害,容易产生湿热之毒,湿邪与热邪一起侵犯下焦,阻碍气血,最终引发肛痈。
如若机体发生长期的精血和津液亏损,则将会影响到肺部、脾部、肾脏等产生虚损,影响水液代谢情况,湿邪与热邪共同在体内发生瘀滞,直至肛门,经络发生阻滞,最终可导致发生肛痈。
中医药治疗主要是根据患者不同的时期进行对应治疗,该疾病在早期多为实证,对此应当以清热解毒、化瘀祛风、活血等为重点医治方向。
如若脓肿已经长成,应当及早进行切开,将脓毒引流出体外,避免邪毒长久聚积体内,使病情加重。
如若脓肿已经发生破溃,应当对其辨证,分辨寒热虚实,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
如若辨证为虚实相交,病情较为复杂,对其应当选择清热药物,同时辅佐补益气血的药物双管齐下。
肛周脓肿的治疗方法有哪几种?中医药对于肛周脓肿的治疗方法主要以内治与外用两种。
中医外科指导:肛痈的辨证论治
(1)内治
①热毒蕴结证
证候:肛门周围突然肿痛,持续加剧,伴有恶寒、发热、便秘、溲⾚;肛周红肿,触痛明显,质硬,⽪肤焮热;⾆红,苔薄黄,脉数。
治法:清热解毒。
⽅药:仙⽅活命饮、黄连解毒汤加减。
若有湿热之象,如⾆苔黄腻、脉滑数等,可合⽤萆薢渗湿汤。
②⽕毒炽盛证
证候:肛周肿痛剧烈,持续数⽇,痛如鸡啄,难以⼈寐;伴恶寒发热,⼝⼲便秘,⼩便困难;肛周红肿,按之有波动感或穿刺有脓;⾆红,苔黄,脉弦滑。
治法:清热解毒透脓。
⽅药:透脓散加减。
③阴虚毒恋证
证候:肛周肿痛,⽪⾊暗红,成脓时间长,溃后脓出稀薄,疮⼝难敛;伴有午后潮热,⼼烦⼝⼲,盗汗;⾆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养阴清热,祛湿解毒。
⽅药:青蒿鳖甲汤合三妙丸加减。
肺虚者,加沙参、麦冬;脾虚者,加⽩术、⼭药、扁⾖;肾虚者,加龟板、⽞参,⽣地改熟地。
(2)外治
①初起实证⽤⾦黄膏、黄连膏外敷,位置深隐者,可⽤⾦黄散调糊灌肠;虚证⽤冲和膏或阳和解凝膏外敷。
②成脓宜早期切开引流,并根据脓肿部位深浅和病情缓急选择⼿术⽅法。
③溃后⽤九⼀丹纱条引流,脓尽改⽤⽣肌散纱条。
⽇久成漏者,按肛漏处理。
肛周脓肿(肛痈)中医诊疗方案
肛痈(肛管直肠周围脓肿)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7-94)。
局部症状:起病急骤,肛周肿痛,便时痛剧,继而破溃流脓经久不愈。
全身症状:头身痛,乏力,大便秘结,小便黄赤。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外科学》第七版(吴在德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1)肛门烧灼痛或跳痛,排便或行走时加重,少数患者伴有排尿困难。
(2)可伴有发冷、发热、全身不适等症状。
(3)肛周超声检查可测及脓腔。
(4)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可有不同程度的增多。
(5)肛门周围有硬结或肿块,局部温度增高、压痛或有波动感。
位于肛提肌以下的脓肿,局部红、肿、热、痛症状较重而全身症状较轻;位于肛提肌以上的脓肿,局部症状较轻而全身症状较重,直肠指检可触及压痛性肿块,肛周穿刺可抽出脓液。
必要时辅助直肠腔内超声检查,CT或MRI检查发现病灶可以确诊。
(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肛管直肠周围硬结或肿块形成,疼痛,坠胀,呈持续性加重;2.成脓期:疼痛剧烈,肿块增大,红肿发热,中心波动感,坠胀不适,伴发全身全身症状,如发冷发热,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大便秘结,小便黄赤等;3.溃破期:肿块缩小,形成硬结逐渐软化或脓肿破溃,形成瘘管,经久不愈。
(三)疾病分类1.低位脓肿(肛提肌以下脓肿):包括肛周皮下脓肿、坐骨直肠窝脓肿、肛管后脓肿。
2.高位脓肿(肛提肌以上脓肿):直肠后间隙脓肿、骨盆直肠间隙脓肿、粘膜下脓肿。
(四)证候诊断1.火毒蕴结证:肛门周围突然肿痛,持续加剧,伴有恶寒、发热、便秘、溲赤。
肛周红肿,触痛明显,质硬,表面灼热。
舌红,苔薄黄,脉数。
2.热毒炽盛证:肛门肿痛剧烈,可持续数日,痛如鸡啄,夜寐不安,伴有恶寒发热,口干便秘,小便困难。
肛周红肿,按之有波动感或穿刺有脓。
舌红,苔黄,脉弦滑。
3.阴虚毒恋证:肛门肿痛、灼热,表皮色红,溃后难敛,伴有午后潮热,心烦口干,夜间盗汗。
肛周脓肿的中西医治疗
肛周脓肿的中西医治疗肛周脓肿是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临床疾病,此病症对患者身心健康、日常生活与工作均产生严重影响。
患者急需接受高效临床治疗措施,针对此病症临床治疗措施具有多样性特点,临床中主要分为中医治疗与西医治疗2种,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安全性等也存在显著差异,为促使患者病症可高效改善,本文将对2种治疗方式进行具体性分析。
一、肛周脓肿的简要介绍导致肛周脓肿病症产生的主要因素为肛窦感染,此病症不仅可导致患者肛周产生剧烈疼痛,同时还可导致患者产生直肠周围脓肿、局部坠胀、明显便意感、身体发热等症状,对患者身体造成严重影响,同时患者通常因剧烈疼痛感、肿胀感等进而坐立难安,对其饮食、睡眠等造成严重影响,促使患者内心崩溃,进而患者急需接受高效治疗措施。
二、肛周脓肿的中医治疗肛周脓肿病症在中医中隶属于“肛痈”范畴,导致患者产生此病症因素主要包含长久咳嗽促使痰火之毒聚于肛周、三阴亏虚促使湿热毒邪聚于肛周、过度劳累或努力妊娠促使气陷血瘀及湿热毒邪、外感风邪入内化热进而下注与肛周、饮食不节促使内生湿热进而下注肛周等。
针对此利用中医进行治疗时,常见治疗方式主要有内治、熏洗治疗、灌肠治疗、贴敷治疗等。
1、中医内治在进行中医内治过程中主要可将患者病症划分为初期、脓期、溃后期等3个阶段,不同阶段,治疗方式也存在一定差异性。
由于初期患者肛周有脓肿现象产生但未化脓,进而在治疗时通常以活血、消肿、止痛、清热解毒为基本原则,以“消法”为基线,进而对患者进行具体治疗,清化肛宁汤、清热解毒肛痈汤等皆对患者病症具有显著改善效果,可促使患者肛周脓肿症状高效改善,促进其常规生活有效恢复。
针对成脓期肛周脓肿已有明显脓肿症状产生,在对其进行治疗时还需对患者具体症状进行深入分析,若患者隶属于邪盛正虚,可实施以“补托法”为基线对患者进行具体治疗,反之则以“透托法”为基线对患者进行具体治疗,通过对患者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可促使其病症有效改善。
当患者病症发展至溃后期时,其脓肿症状已溃破、溢出,针对此医生可以以“补法”为基线对患者进行具体治疗,临床中补中益气汤的作用性较为显著。
中医怎么样治疗肛周脓肿张晓娇
中医怎么样治疗肛周脓肿张晓娇发布时间:2023-06-07T10:14:12.024Z 来源:《健康世界》2023年5期作者:张晓娇[导读]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中医医院 620500肛周脓肿是指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内发生化脓性感染,并形成脓肿,常常伴随剧烈疼痛、发热、局部红肿等症状。
传统中医认为肛周脓肿的形成与人体的脾胃、气血运行不畅、局部阴虚湿热等因素有关,因此中医治疗肛周脓肿注重通过调理全身气血、调理脾胃功能和清热解毒等方法来改善患者的症状和恢复健康。
1中药治疗中药治疗是中医治疗肛周脓肿的重要方法之一,中药可通过口服、外敷、熏洗等多种方式进行治疗。
1.1口服中药口服中药是中医治疗各种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是以中草药为主要治疗手段,通过口服剂量适当的草药制剂来调节人体内环境,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肛周脓肿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中医认为其病因多与湿热毒邪、气滞血瘀等有关,而口服中药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改善这些病理变化,进而缓解患者的症状。
常用的方剂包括桃红四物汤、清热解毒汤、薏苡降脂汤等。
这些方剂可通过调理脾胃、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作用来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促进肿块消散。
桃红四物汤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由桃仁、红花、当归、川芎四味中草药组成,具有活血化瘀、调理气血的作用。
这种方剂可以改善肛周脓肿患者的局部炎症反应,促进坏死组织的清除和新生组织的生长,从而缩小肿块体积,减轻疼痛。
清热解毒汤是一种清热解毒的中药方剂,由黄芩、黄连、连翘、知母等草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凉血解毒的作用。
这种方剂可以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促进病菌的清除,从而缓解炎症反应,减轻肛周脓肿的症状。
薏苡降脂汤是一种降脂消肿的中药方剂,由薏仁、茯苓、白术、甘草等草药组成,具有清热利湿、消肿止痛的作用。
这种方剂可以促进肛周脓肿患者体内湿气的排出,降低局部组织的水肿程度,从而缓解肛周疼痛和块肿。
1.2外敷中药外敷中药是中医治疗肛周脓肿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将中药煮热后用纱布包裹敷在患处,将中药成分直接作用于局部肿痛的部位,起到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肛痈(肛周脓肿)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7-94)。
局部症状:起病急骤,肛周肿痛,便时痛剧,继而破溃流脓,经久不愈。
全身症状:头身痛,乏力,大便秘结,小便黄赤。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外科学》第七版(吴在德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1)肛门烧灼痛或跳痛,排便或行走时加重,少数患者伴有排尿困难。
(2)可伴有发冷、发热、全身不适等症状。
(3)肛周超声检查可测及脓腔。
(4)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可有不同程度的增多。
(5)肛门周围有硬结或肿块,局部温度增高、压痛或有波动感。
(二)疾病分期
1、急性期:肛管直肠周围有硬结或肿块形成,疼痛,坠胀,呈持续性加重;
2、成脓期:疼痛剧烈,肿块增大,红肿发热,中心波
动感,坠胀不适,伴发全身症状,如发冷发热,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大便秘结,小便黄赤;
3、溃破期:肿块缩小,形成硬结,逐渐软化或脓肿破溃,形成瘘管,经久不愈。
(三)疾病分类
1、低位脓肿(肛提肌以下脓肿):包括肛周皮下脓肿、坐骨直肠窝脓肿、肛管后脓肿。
2、高位脓肿(肛提肌以上脓肿):直肠后间隙脓肿、骨盆直肠间隙脓肿、粘膜下脓肿。
(四)证候诊断
1、火毒蕴结证:肛门周围突然肿痛,持续加剧,伴有恶寒、发热、便秘、溲赤。
肛周红肿,触痛明显,质硬,表面灼热。
舌红,苔薄黄,脉数。
2、热毒炽盛证:肛门肿痛剧烈,可持续数日,痛如鸡啄,夜寐不安,伴有恶寒发热,口干便秘,小便困难。
肛周红肿,按之有波动感或穿刺有脓。
舌红,苔黄,脉弦滑。
(五)鉴别诊断
1、肛周毛囊炎、疖肿:病灶仅在皮肤或皮下,发病与肛门括约肌和肛提肌的关系。
2、骶骨前畸胎瘤继发感染:有时与直肠后部脓肿相似。
肛门指诊直肠后有肿块,光滑、无明显压痛,有囊性感。
X 线检查可见骶骨与直肠之间组织增厚和肿物,或见骶前肿物
将直肠推向前方,肿物内有散在钙化阴影,骨质,牙齿。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分型论治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中药汤剂
(1)火毒蕴结证:
治法:清热泻火解毒。
方剂:仙方活命饮加减。
常用药物:白芷、贝母、防风、赤芍、当归、甘草、皂刺、天花粉、乳香、没药、金银花、陈皮。
中成药:牛黄解毒丸
(2)热毒炽盛证:
治法:清热败毒透脓。
方剂:透脓散加减。
常用药物:黄芪、山甲、川芎、当归、皂刺。
2、中成药
(1)栓剂纳肛:可选用马应龙麝香痔疮栓等。
(2)中药膏剂外用:可选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等。
(二)外治法
1、急性期:可用拔毒膏外敷。
2、成脓期:宜早期切开排脓,根据脓肿部位、深浅和病情缓急,选择适当的术式。
3、溃破期:宜先用拔毒膏提脓、化腐,待疮面新鲜、
肉芽生长良好,再改用九华膏以生肌敛口,如日久成肛瘘,则按肛瘘处理。
(三)手术治疗
1、治疗原则:脓肿一旦形成,及时切开引流,以防感染向深部和周围组织蔓延。
2、手术方法:
(1)切开引流术:适用于体质虚弱或不愿住院的高位深部脓肿。
(2)根治术:适用于肛门皮下脓肿,肛管后间隙脓肿,粘膜下脓肿。
(3)切开挂线术:适用于高位肌间脓肿,骨盆直肠间隙脓肿,直肠后间隙脓肿,马蹄形脓肿。
3、手术的注意事项
(1)定位要准确,一般在脓肿切开引流前,先定位,再进行切开引流。
(2)浅部脓肿可行放射状切口,深部脓肿应行弧形切口,避免损伤括约肌。
(3)脓肿引流要彻底、通畅。
切开脓肿后,要用手指去探查脓腔,分开脓腔内的纤维间隔,以利引流。
引流口要里小外大,以防皮肤过早愈合而影响引流。
(4)术中应切开或切除原发感染的肛窦,即内口,预防肛瘘形成。
4、术后处理
(1)在辨证基础上酌情应用清热解毒、托里排脓的中药汤剂口服。
(2)术后每次大便后坐浴。
(3)创面每日换药1-2次,保证创口引流通畅,酌情选用拔毒膏、九华膏等。
三、难点分析及解难措施
难点分析:手术前后患者肛门部疼痛及出血是治疗的难点。
解难措施:1、我们应用中药熏洗法:适用于手术前后,以缓解症状。
治法: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方药:马齿苋,野菊花,三颗针,鱼腥草,芒硝。
水煎先熏后坐浴15—20分钟。
2、中药外敷法:肛痈手术前后肛门部疼痛、便血,中药熏洗后可选用消肿膏等外敷以清热凉血、理气止痛,生肌敛疮。
四、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症状、体征消失,创口愈合。
好转:症状、体征改善,创口基本愈合。
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