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概率问题中的基本事件

合集下载

概率的基本概念与计算方法

概率的基本概念与计算方法

概率的基本概念与计算方法概率是数学中重要的概念之一,用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在日常生活和各个学科领域,概率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概率的基本概念以及常用的计算方法。

一、概率的基本概念1.1 事件与样本空间在概率论中,事件指的是可能发生的某种结果或者一组结果。

样本空间是指所有可能结果的集合,通常用Ω表示。

1.2 事件的概率事件的概率是指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用P(A)表示。

概率的取值范围在0到1之间,其中0表示不可能事件,1表示必然事件。

1.3 古典概型古典概型适用于所有等可能发生的情况,如掷骰子、抽牌等。

当样本空间Ω中的事件数为n时,事件A发生的概率可以用下式计算:P(A) = m / n,其中m表示事件A所包含的有利结果的个数。

1.4 几何概型几何概型适用于空间上的事件,如点、线、面等。

当事件A为几何图形时,可以通过几何方法计算其概率。

二、概率的计算方法2.1 加法法则加法法则是计算两个事件之并集的概率的方法。

设事件A和事件B为样本空间Ω中的两个事件,则其并集为A∪B。

根据加法法则,事件A和事件B的概率之和等于事件A∪B的概率,即P(A∪B) = P(A) +P(B) - P(A∩B)。

2.2 乘法法则乘法法则用来计算两个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

设事件A和事件B为样本空间Ω中的两个事件,则事件A和事件B同时发生的概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P(A∩B) = P(A) * P(B|A),其中P(B|A)表示在事件A发生的条件下,事件B发生的概率。

2.3 条件概率条件概率用于计算在某一条件下事件发生的概率。

设事件A和事件B为样本空间Ω中的两个事件,其中P(B)≠0,事件A在事件B发生的条件下发生的概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P(A|B) = P(A∩B) / P(B)。

2.4 独立事件与互斥事件独立事件指的是两个事件的发生与否相互独立,即事件A的发生不影响事件B的发生。

当事件A和事件B为独立事件时,P(B|A) = P(B)。

求解概率问题中的事件概率

求解概率问题中的事件概率

求解概率问题中的事件概率概率理论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中涉及了事件概率的计算。

本文将介绍如何求解概率问题中的事件概率,以及一些常见的概率计算方法。

一、事件与概率的基本概念在概率论中,我们将可能发生的结果称为事件。

事件可以是简单事件,即只包含一个结果,也可以是复合事件,即包含多个结果的集合。

事件的概率表示了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它的取值范围在0到1之间。

二、概率计算方法1. 经典概率在一些等可能性的试验中,我们可以使用经典概率来计算事件的概率。

经典概率的计算公式为:事件的概率=事件发生的次数/总的可能结果的个数。

例如,一个标准的骰子有6个面,每个面上的数字是等可能出现的,所以投掷骰子得到1的概率为1/6。

2. 几何概率几何概率适用于连续型的事件。

对于一个连续区间内的事件,其概率可以通过计算该事件所占区间长度与总区间长度之比来得到。

例如,一个圆上的某点落在一个扇形区域内的概率,可以通过扇形弧度与圆的周长之比来计算。

3. 条件概率条件概率指的是在给定某一事件发生的条件下,另一事件发生的概率。

条件概率的计算公式为:事件A与事件B同时发生的概率=事件B 发生的概率 * 在事件B发生的条件下,事件A发生的概率。

例如,已知某一箱子中有白球和黑球,从中抽取两次球,第一次抽到白球的概率为1/2。

如果第一次抽到的是白球,则第二次抽到白球的概率为1/3(因为第一次已经抽走了一个白球,箱子中剩下的球有3个,其中一个是白球)。

4. 独立事件的概率计算对于两个独立事件A和B,其同时发生的概率等于事件A发生的概率乘以事件B发生的概率。

即,事件A与事件B同时发生的概率=事件A发生的概率 * 事件B发生的概率。

例如,抛掷一枚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为1/2,同时抛掷两枚硬币,两枚硬币都正面朝上的概率为1/2 * 1/2 = 1/4。

5. 加法法则和乘法法则加法法则适用于互斥事件,即两个事件不可能同时发生。

对于互斥事件A和B,其发生的概率等于事件A发生的概率加上事件B发生的概率。

概率中事件及其简单运算

概率中事件及其简单运算
概率中事件
事件的概率
事件的概念及表示
事件的定义
事件的表示方法
符号表示:使用大写字母表示事件,如A、B、C等 集合表示:使用集合表示事件,如{A, B, C} 文字描述:使用文字描述事件,如“当且仅当A发生时,B发生” 概率表示:使用概率表示事件,如P(A)表示事件A发生的概率
可加性:两个互 斥事件的概率等 于它们各自概率 的和
乘法定理:两个 独立事件的概率 等于它们各自概 率的乘积
事件的简单运算
事件的交集
01
定义:两个或多 个事件的交集, 是指这些事件同 时发生的概率。
02
计算方法:用事 件A和事件B的交 集概率表示为 P(A ∩ B),计算 公式为P(A ∩ B) = P(A) * P(B)。
并集概率: P(A∪B)=P(A)+P(B)P(A∩B),即并集概率等 于两个事件概率之和减
去它们的交集概率
事件的补集
01
定义:事件A的补集是指与事件A不发生 相同的事件,记为A'
03
运算:事件A与A'的并集为全集,即 A∪A'=Ω
02
性质:事件A与A'互为补集,即A'=Ac
04
应用:在概率计算中,可以利用事件的补 集来简化计算过程,提高计算效率。
事件的概率
概率的定义
01
概率是度量随机事 件发生可能性的数 值
02
概率值介于0和1之 间,0表示事件不 可能发生,1表示 事件必然发生
03
概率的性质:非负 性、规范性、可列 可加性
04
概率的计算方法: 古典概率、相对频 率、主观概率等
概率的性质
01
02
03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简单事件的概率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简单事件的概率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简单事件的概率初中数学中,简单事件的概率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简单事件指的是只有一个结果的事件,概率则是指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在简单事件中,概率的计算可以通过统计频数来得出。

下面将对初中数学中的简单事件的概率进行总结。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概念。

在概率中,我们常用的概念有样本空间、事件和概率。

样本空间是指一个试验中所有可能结果的集合。

在投掷一枚骰子的例子中,样本空间为{1,2,3,4,5,6}。

事件是指样本空间中的一个子集。

例如,投掷一枚骰子得到偶数的事件可以表示为{2,4,6}。

概率是指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通常用P(A)表示。

在投掷一枚骰子的例子中,得到偶数的概率可以表示为P(A)=3/6=1/2在计算概率时,有几个重要的概念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进行计算。

1.等可能原则:在样本空间中,所有的结果都是等可能发生的。

在投掷一枚均匀的骰子的例子中,每个数字出现的概率都是1/62.频率和概率的关系:频率是指一个事件在试验中出现的次数除以总的试验次数。

当试验次数足够大时,频率会逐渐趋近于概率。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实验的频率来估计概率。

3.概率的性质:-对于任意事件A,0≤P(A)≤1,即概率的取值范围在0到1之间。

-对于样本空间S,P(S)=1,即样本空间中的所有结果发生的概率之和为1-对于两个互斥事件A和B(即A和B不可能同时发生),P(A∪B)=P(A)+P(B)。

4.互斥事件的概率计算:两个事件A和B不可能同时发生,即A和B 是互斥事件。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直接计算事件A和事件B的概率,并将它们相加。

例如,在投掷一枚骰子的例子中,得到偶数的事件A和得到奇数的事件B是互斥事件,因此P(A∪B)=P(A)+P(B)=1/2+1/2=15.非互斥事件的概率计算:当两个事件A和B可能同时发生时,我们需要使用概率的加法原理来计算它们的概率。

根据加法原理,P(A∪B)=P(A)+P(B)-P(A∩B)。

随机事件及其概率知识点总结

随机事件及其概率知识点总结

随机事件及其概率一、随机事件1、必然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必然会发生的事件叫作必然事件.2、不可能事件在一定条件下,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叫作不可能事件.3、随机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叫作随机事件,一般用大写字母,,来表示随机事件. CBA4、确定事件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统称为相对于随机事件的确定事件.5、试验为了探索随机现象发生的规律,就要对随机现象进行观察或模拟,这种观察或模拟的过程就叫作试验.【注】(1)在一定条件下,某种现象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事先并不能判断将出现哪种结果,这种现象就叫作随机现象. 应当注意的是,随机现象绝不是杂乱无章的现象,这里的“随机”有两方面意思:①这种现象的结果不确定,发生之前不能预言;②这种现象的结果带有偶然性. 虽然随机现象的结果不确定,带有某种偶然性,但是这种现象的各种可能结果在数量上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规律性,我们称这种规律性为统计规律性. 统计和概率就是从量的侧面去研究和揭示随机现象的这种规律性,从而实现随机性和确定性之间矛盾的统一.1.(2)必然事件与不可能事件反映的是在一定条件下的确定性现象,而随机事件反映的则是在一定条件下的随机现象.(3)随机试验满足的条件:可以在相同条件下重复进行;所有结果都是明确可知的,但不止一个;每一次试验的结果是可能结果中的一个,但不确定是哪一个. 随机事件也可以简称为事件,但有时为了叙述的简洁性,也可能包含不可能事件和必然事件.二、基本事件空间1、基本事件在试验中不能再分的最简单的随机事件,而其他事件都可以用它们进行描述,这样的事件称为基本事件.2、基本事件空间所有基本事件构成的集合称为基本事件空间,常用大写字母来表示,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是一个基本事件,并且中包含了所有的基本事件. ?【注】基本事件是试验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的最小单位,它不能再分,其他的事件都可以用这些基本事件来表示;在写一个试验的基本事件空间时,应注意每个基本事件是否与顺序有关系;基本事件空间包含了所有的基本事件,在写时应注意不重复、不遗漏.三、频率与概率1、频数与频率nn次试验中是否出现,则称在次试验,观察某一事件在相同条件下进行了SAn A n?)(fA为事件事件出现的次数事件出现的频数;为事件出现的比例AAA An n 出现的频率. A2.2、概率f(A)稳的增加,对于给定的随机事件,如果随着试验次数事件发生的频率n AA n 定在某个常数上,则把这个常数称为事件的概率,简称为的概率,记作. )(AP AA3、频率与概率的关系(1)频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但频率并不是一个完全确定的数. 随着试验次数的不同,产生的频率也可能不同,所以频率无法从根本上刻画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但人们从大量的重复试验中发现:随着试验次数的无限增加,事件发生的频率会稳定在某一固定的值上,即在无限次重复试验下,频率具有某种稳定性.(2)概率是一个常数,它是频率的科学抽象. 当试验次数无限多时,所得到的频率就会近似地等于概率. 另外,概率大,并不表示事件一定会发生,只能说明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但在一次试验中却不一定会发生.四、事件的关系与运算1、包含关系一般地,对于事件与事件,如果事件发生时,事件一定发生,则我们称BAABB?AA?B).(或(或称事件事件包含事件包含于事件),记作BBAA2、相等关系一般地,对于事件与事件,如果事件发生时,事件一定发生,并且如果BBAAB?AA?B,则我们称事件事件发生时,事件且与事件一定发生,即若AAB相等,记作. BAB?3、并事件如果某事件发生当且仅当事件或事件发生,则我们称该事件为事件与事件AAB,记作(或). 的并事件(或和事件)B??ABAB3.4、交事件如果某事件发生当且仅当事件发生且事件也发生,则我们称该事件为事件ABA与事件的交事件(或积事件),记作(或). BAA?B?B5、互斥事件如果事件与事件的交事件为不可能事件(即),则我们称事??A?BBAAB?件与事件互斥,其含义是:事件与事件在任何一次试验中都不会同时发BBAA生.6、对立事件如果事件与事件的交事件为不可能事件(即),而事件与?A?B?ABB?AA事件的并事件为必然事件(即),则我们称事件与事件互B?A?B?B?ABA为对立事件,其含义是:事件与事件在任何一次试验中有且仅有一个发生. BA【注】事件的关系与运算可以类比集合的关系与运算. 例如,事件包含事件BA类比集合包含集合;事件与事件相等类比集合与集合相等;事件AAABBAB与事件的并事件类比集合与集合的并集;事件与事件的交事件类比BBBAA集合与集合的交集……BA五、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是今后考察的重点,因此关于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我们很有必要再作进一步的说明.1、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的关系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都反映的是两个事件之间的关系. 互斥事件是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而对立事件除了要求这两个事件不同时发生以外,还要求这两个事件必须有一个发生. 因此,对立事件一定是互斥事件,而互斥事件不一定是对立事件. 例如,掷一枚骰子,事件:“出现的点数是1”与事件:“出现的点数是偶数”是互斥事件,但不是对立事件;而事件:“出现的点数是奇数”与事件:“出现的点数是偶数”既是互斥事件,也是对立事件.4.2、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1)两个互斥事件的概率之和如果事件与事件互斥,那么;)B)?P(A?B)?P(AP(BA(2)有限多个互斥事件的概率之和AAA?A?L?AA发生”一般地,如果事件两两互斥,那么事件“,,…,nn1221AAA中至少有一个发生)的概率等于这,…,,个事件分别发生(指事件n n21P(A?A?L?A)?P(A)?P(A)?L?P(A).的概率之和,即nn2211【注】上述这两个公式叫作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 在运用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时,一定要首先确定各事件是否彼此互斥(如果这个条件不满足,则公式不适用),然后求出各事件分别发生的概率,再求和.3、对立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对于对立的两个事件与而言,由于在一次试验中,事件与事件不会同时BABA发生,因此事件与事件互斥,并且,即事件或事件必有一个BB??AAB?A发生,所以对立事件与的并事件发生的概率等于事件发生的概率与ABBAA?事件发生的概率之和,且和为,即B1,或. )(B)?1??)?P(B)1PP(A(BP(P?)?(A?)?PA【注】上述这个公式为我们求事件的概率提供了一种方法,当我们直接)(AP A求有困难时,可以转化为先求其对立事件的概率,再运用公式)BP(P(A)B即可求出所要求的事件的概率. )AP()?AP()?1P(B A4、求复杂事件的概率的方法求复杂事件的概率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将所求事件转化为彼此互斥的事件的和,然后再运用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进行求解;另一种是先求其对立事件的概率,然后再运用对立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进行求解. 如果采用方法一,一定要准确地将所求事件拆分成若干个两两互斥的事件,不能有重复和遗漏;如果采用方法二,一定要找准所求事件的对立事件,并准确求出对立事件的概率.5.六、概率的基本性质1、任何事件的概率都在之间,即对于任一事件,都有. 1)??P(A01:0A2、必然事件的概率为,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为. 013、若事件与事件互斥,则. )(B(A)?PP?P(AB)?BA4、两个对立事件的概率之和为,即若事件与事件对立,则. 1B)?(?AP()P BA16.。

基本事件名词解释

基本事件名词解释

基本事件是概率论中的概念,指的是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再分解的事件。

在概率论中,基本事件是构成样本空间的最基本的单位,通常也是最简单的事件。

基本事件有如下特点:
1. 它是不能再分解的简单事件,所以它是不能再拆分的一个具体的小点;
2. 在一定的条件下,由基本事件构成的事件是最基本的,因为它不能再拆分,也不能与其他事件等价合并;
3. 基本事件有确定的概率,概率P(A)为0或1;
4. 基本事件可以是一个单一的结果,也可以是一组互斥结果中的一个。

如抛掷一颗骰子出现的结果可以视为一个基本事件,因为它的结果不能被拆分或与其他结果等价合并,而且每一面出现的概率都是确定的。

随机事件与概率知识点

随机事件与概率知识点

随机事件与概率知识点随机事件和概率是概率论中的基本概念,它们揭示了不确定性现象背后的规律性。

本文将介绍随机事件的定义及性质,以及概率的概念、性质和计算方法。

一、随机事件的定义随机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不确定性的事件。

简单来说,就是不知道会发生什么的事件。

一个事件发生与否,可以用0或1表示,其中0代表事件不发生,1代表事件发生。

这种不确定性使得我们需要运用概率论的知识来描述和研究。

对于一个随机试验,其样本空间为Ω,由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组成。

样本空间中的每一个元素称为一个样本点,记作ω。

而样本空间中的子集,称为事件。

简单来说,事件就是样本空间的一个子集,用来描述某些结果的集合。

二、随机事件的性质1. 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必然事件是指在所有可能的结果中,一定会发生的事件。

记作Ω,其对应的概率为1。

例如,在一次掷骰子的实验中,必然事件就是出现的点数在1至6之间。

不可能事件是指在所有可能的结果中,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

记作∅,其对应的概率为0。

例如,在一次掷骰子的实验中,不可能事件就是出现的点数为7。

2. 事件的互斥与对立:互斥事件是指两个事件不能同时发生的情况。

例如,掷骰子出现的点数为奇数和出现的点数为偶数就是互斥事件,因为在一次实验中,掷出奇数的点数和掷出偶数的点数不可能同时发生。

对立事件是指两个事件必定有一个发生,但不能同时发生的情况。

例如,掷骰子出现的点数为奇数和出现的点数为偶数就是对立事件。

三、概率的概念与性质概率是描述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值,通常用P(A)表示。

概率的取值范围在0到1之间,其中0代表不可能事件,1代表必然事件。

1. 古典概型:古典概型是指所有样本点出现的概率相等的情况。

例如,在一次掷骰子的实验中,每个点数出现的概率都是1/6。

2. 几何概型:几何概型是指样本空间是一个有限的几何图形的情况。

例如,在一个正方形平面内随机选择一个点,那么点落在正方形的某个子区域中的概率就可以通过计算子区域面积与正方形面积的比值得到。

九年级简单事件概率知识点

九年级简单事件概率知识点

九年级简单事件概率知识点概率是数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件,有些是随机事件,而有些则是确定性事件。

对于随机事件,我们往往需要用概率来描述其发生的可能性。

本文将针对九年级简单事件概率的知识点进行探讨。

一、概率的定义与表示方法概率可以理解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在数学上,我们用P(A)来表示事件A发生的概率。

当P(A)为0时,表示事件A不可能发生;当P(A)为1时,表示事件A肯定会发生;当0<P(A)<1时,表示事件A发生的可能性介于0和1之间。

二、样本空间与事件的关系在概率论中,我们常常需要描述事件的全体情况,这就是样本空间。

比如,我们投掷一颗骰子,样本空间就是{1,2,3,4,5,6}。

事件是样本空间中的某个子集,也就是我们想要研究的一个具体情况。

三、概率的计算方法1. 等可能概型事件的概率计算如果一个事件中的每个元素在样本空间中出现的可能性相同且排列均匀,我们称之为等可能概型事件。

对于这类事件,我们可以直接通过计数的方法来计算概率。

比如,投掷一颗骰子,出现1的可能性就是1/6,即P(1)=1/6。

2. 两个事件的和事件的概率计算当我们想要计算两个事件A和B同时发生的概率时,我们可以用加法法则来计算。

加法法则的公式为P(A∪B) = P(A) + P(B) -P(A∩B)。

其中,P(A∩B)表示事件A和事件B同时发生的概率。

3. 互斥事件的概率计算互斥事件指的是两个事件不可能同时发生。

如果两个事件A和B是互斥事件,那么它们的交集为空集,即A∩B=∅。

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直接使用加法法则来计算概率,即P(A∪B) = P(A) +P(B)。

四、条件概率和独立事件1. 条件概率的概念与计算方法条件概率是指在给定某个前提条件下,事件A发生的概率。

条件概率的计算方法为P(A|B) = P(A∩B) / P(B)。

其中,P(A∩B)表示事件A和事件B同时发生的概率,P(B)表示事件B发生的概率。

数学高考复习必修3事件与概率知识点

数学高考复习必修3事件与概率知识点

数学高考复习必修3事件与概率知识点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具有某种规律性的事件叫做随机事件。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事件与概率知识点,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

1.事件的概念:(1)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出现的试验结果,叫做事件。

一般用大写字母A,B,C,表示。

(2)必然事件:在一定条件下,一定会发生的事件。

(3)不可能事件:在一定条件下,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4)确定事件: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统称为确定事件。

(5)随机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

2.随机事件的概率:(1)频数与频率:在相同的条件下重复n次试验,观察某一事件A是否出现,称n次试验中事件A出现的次数An为事件A出现的频数,称事件A出现的比例nnAfAn)(为事件A出现的频率。

(2)概率:在相同的条件下,大量重复进行同一试验时,事件A发生的频率会在某个常数附近摆动,即随机事件A发生的频率具有稳定性。

我们把这个常数叫做随机事件A的概率,记作)(AP。

3.概率的性质:必然事件的概率为1,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为0,随机事件的概率为0()1PA,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看作随机事件的两个极端情形4.事件的和的意义: 事件A、B的和记作A+B,表示事件A和事件B至少有一个发生。

5.互斥事件: 在随机试验中,把一次试验下不能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叫做互斥事件。

当A、B为互斥事件时,事件A+B是由A发生而B不发生以及B发生而A不发生构成的,因此当A和B互斥时,事件A+B的概率满足加法公式:P(A+B)=P(A)+P(B)(A、B互斥). 一般地:如果事件12,,,nAAA中的任何两个都是互斥的,那么就说事件12,,,nAAA彼此互斥如果事件12,,,nAAA彼此互斥,那么12()nPAAA6.对立事件: 事件A和事件B必有一个发生的互斥事件. A、B对立,即事件A、B不可能同时发生,但A、B中必然有一个发生这时P(A+B)=P(A)+P(B)=1 即P(A+A)=P(A)+P(A)=1 当计算事件A的概率P(A)比较困难时,有时计算它的对立事件A的概率则要容易些,为此有P(A)=1-P(A)7. 事件与集合:从集合角度来看,A、B两个事件互斥,则表示A、B这两个事件所含结果组成的集合的交集是空集. 事件A的对立事件A所含结果的集合正是全集U中由事件A所含结果组成集合的补集,即AA=U,AA=对立事件一定是互斥事件,但互斥事件不一定是对立事件最后,希望小编整理的事件与概率知识点对您有所帮助,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概率的基本性质(经典)

概率的基本性质(经典)
一次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是0.498.
规律方法总结
随堂即时巩固
课时活页训练
学习目标研读
课前自主探究
课堂互动讲练
第 三 章 概 率
温故知新
当几个集合是有限集时,常用列举法列出集 合中的元素,求集合A∪B与A∩B中的元素个 数.A∩B中的元素个数即为集合A与B中____ 公共___元素的个数;而当A∩B=Ø时, A∪B中的元素个数即为两个集合中元素个数 __之和____;而当A∩B≠Ø时,A∪B中的元 素个数即为A、B中元素个数之和_____减去 __A∩B中的元素个数.本节要学习的互斥事 件和对立事件与集合之间的运算有着密切的 联系,学习中要仔细揣摩、认真体会
上 页
下 页
规律方法总结
随堂即时巩固
课时活页训练
学习目标研读
课前自主探究
课堂互动讲练
第 三 章 • 某班有50名同学,其中男女各25名,今有这个班的一个学 生在街上碰到一个同班同学,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概 • A.碰到异性同学比碰到同性同学的概率大 率 上 • B.碰到同性同学比碰到异性同学的概率大 页 • C.碰到同性同学和异性同学的概率相等 • D.碰到同性同学和异性同学的概率随机变化 下
规律方法总结
随堂即时巩固
课时活页训练
学习目标研读
课前自主探究
课堂互动讲练
第 三 章 概 率
被调查者不必告诉调查人员自己回答的是哪一个问题,只需要 回答“是”或“不是”,因为只有被调查者本人知道回答了 哪个问题,所以都会如实回答.如果被调查者中的600人 (学号从1到600)中有180人回答了“是”,由此可以估计 在这600人中闯过红灯的人数是( ) 上 页 A.30 B.60 C.120 D.150 下 [答案] B 页

概率论必备知识点

概率论必备知识点

概率论必备知识点概率论是一门研究随机现象数量规律的数学分支,它在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统计学、物理学、工程学、经济学等。

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些概率论中的必备知识点。

一、随机事件与概率随机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而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具有某种规律性的事件。

比如抛硬币时,正面朝上就是一个随机事件。

概率则是用来衡量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值。

概率的取值范围在 0 到 1 之间。

如果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为 0,表示这个事件几乎不可能发生;如果概率为 1,则表示这个事件一定会发生。

计算概率的方法有很多种。

比如古典概型,假设样本空间中的基本事件总数为 n,事件 A 包含的基本事件数为 m,那么事件 A 发生的概率 P(A) = m / n 。

二、条件概率与独立性条件概率是指在已知某个事件发生的条件下,另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

比如已知今天下雨,明天晴天的概率就是一个条件概率。

如果事件 A 的发生与否不影响事件 B 发生的概率,反之亦然,那么我们就说事件 A 和事件 B 相互独立。

独立性在概率论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如果两个事件相互独立,那么它们的联合概率等于各自概率的乘积,即 P(AB) = P(A)P(B) 。

三、随机变量随机变量是用来描述随机现象结果的变量。

它可以是离散的,比如抛骰子的点数;也可以是连续的,比如某地区一天的气温。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可以用概率质量函数来描述,而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则用概率密度函数来描述。

常见的离散型随机变量有二项分布、泊松分布等。

二项分布适用于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成功的次数,比如抛硬币 n 次,正面出现的次数。

泊松分布常用于描述在一定时间或空间内稀有事件发生的次数。

常见的连续型随机变量有正态分布,也称为高斯分布。

它在自然界和社会现象中非常常见,比如人的身高、体重等很多指标都近似服从正态分布。

四、数学期望与方差数学期望是随机变量取值的加权平均值,反映了随机变量取值的平均水平。

概率论-事件的概率

概率论-事件的概率
从3个同学选出2个同学的组合可以为:甲 乙,甲丙,乙丙.即有C32个选法。
从3个同学选出2个同学当班长和书记,则有顺序的, 可以为:甲乙,乙甲,甲丙,丙甲,乙丙,丙乙。 即有A32个选法。
Anm n(n 1)(n 2)....(n m 1)
Ann n(n 1)(n 2)....3 2 1 n!
则称该试验为等可能概型,也称为古典概型。
概率的古典定义:若古典概型E中基本事件的总数为n,
事件A包含其中的m个,则定义事件A的概率为
P( A)
A包含的基本事件数
=m
E的样本空间中基本事件总数 n
例子:骰子
基本计数方法:加法原理、乘法原理
加法原理:完成一件事,有n类方式,第一类方式中有
m1 种不同的方法,在第二类方式中有 m2 种不同的方法, .....,在第n类方式中有 mn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 这件事共有 (m1 m2 ... mn ) 种不同的方法。
组合:从n个不同的元素中取出 m (m n) 个元素成为一 组,称为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组合。
排列(组合)数:从n个不同的元素中取出m (m n)个元素
的所有的排列(组合)的个数,记为:Anm (Cnm )
例 判断下列问题哪个是排列问题哪个是组合问题: (1)从甲、乙、丙三个学生中选出2个人; 组合 (2)从甲、乙、丙三个学生中选出2个人担任班长 和团支部书记. 排列
则事件A的概率为
P(
A)
( A) ()
说明
当古典概型的试验结果为连续无穷多个时, 就归结为几何概型. (因为古典也是等可能的)
例1 某班级为活跃联欢会气氛,设置了一个刻度平均 的转盘,刻度区间为[0,100],当转针停止在区间[15,25] 可得一等奖,停止在区间[50,70]可得二等奖,试问:

对基本事件的再认识

对基本事件的再认识

对基本事件的再认识作者:鲁林富来源:《数学教学通讯(教师阅读)》2009年第01期浙江省衢州高级中学324006摘要:本文通过概率问题中基本事件的课堂教学,结合学生的学习反馈,针对教师教与学生学中产生的困惑,对比几种不同教材关于基本事件的论述,经探讨提出两点教学思考. 从集合论的视角看:基本事件是元素,不是集合;从实验的视角看:基本事件应遵循概念,从试验可能出现的结果来获取.关键词:基本事件;集合;元素;集合论的视角;实验的视角通过古典概型的教学,对基本事件的认识还有困惑.针对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反馈,结合教师间的探讨与反思,对基本事件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本文从集合论和实验的视角,结合教学谈点个人看法,与同行交流. 为叙述方便称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数学》第二册(下A)为“旧教材”,称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3(必修)为“新课程”.[⇩]比较新旧两种教材对基本事件的定义[旧教材\&新课程\&“一次试验连同其中可能出现的每一个结果称为一个基本事件,通常此试验中的某一事件A由几个基本事件组成.如果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有n个,即此试验由n个基本事件组成.”“在一次试验中,等可能出现的n个结果组成一个集合I,这n个结果就是集合I的n个元素.”“各基本事件均对应于集合I的含有1个元素的子集.”\&“考察两个试验:……我们把这类随机事件称为基本事件.”“基本事件有如下特点:(1)任何两个基本事件是互斥的;(2)任何事件(除不可能事件)都可以表示成基本事件的和.”\&]从“旧教材”对基本事件论述的前两句可以看出:把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称为“基本事件”,把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称为集合的“元素”,可是后一句却又把“基本事件”对应成“子集”.从“新课程”关于基本事件的论述以及学生对前一节“事件的关系与运算”知识的掌握,不难看出教材把试验“结果”称“基本事件”并已看作“集合”.事件的互斥关系与事件的和,从集合论观点分析,它们是集合与集合之间的一些对应关系.那么,从集合论观点看,“基本事件”到底是“元素”还是“集合”?[⇩]从集合论的视角看:基本事件是元素,不是集合高等学校试用教材《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对基本事件有如下论述:“随机试验产生的每一个可能的结果,称为基本事件.因为随机试验的所有结果是明确的,从而所有的基本事件也是明确的,它们的全体,称作样本空间,通常用字母Ω表示. Ω中的点,即基本事件,有时也称作样本点,常用ω表示.”“又因为Ω是所有基本事件所组成,因而在任一次试验中,必然要出现Ω中的某一基本事件ω,即ω∈Ω. 也就是在试验中,Ω必然会发生,所以今后又用Ω来代表一个必然事件.相应地,空集可以看做是Ω的子集,在任何一次试验中,不可能有ω∈,也就是说永远不可能发生,所以是不可能事件.”据上所述,从集合论的观点来看,基本事件ω是必然事件Ω的元素,不可能事件是不含任何基本事件ω的事件,任何事件A都是Ω的子集. 这一点在《数学》3(必修)教师教学用书第102页也有相同的表述:“教科书第120页的‘探究’,要求学生找出事件与集合之间的一些对应关系.运用集合论的观点来处理事件,可以给出下面的对比表:”[符号\&概率论\&集合论\&Ω\&必然事件\&全集\&\&不可能事件\&空集\&ω\&试验的可能结果\&Ω中的元素\&A\&事件\&Ω的子集\&……\&]例如,抛掷一个骰子,它落地时向上的点数可能是情形1,2,3,4,5,6之一,即可能出现的结果有6种,因而有6个基本事件.若用“i”表示“出现的点数是i”,则必然事件Ω可简记为Ω={1,2,3,4,5,6},如事件A={1},表示事件A只含有一个基本事件的事件,是单元素集. 旧教材中“各基本事件均对应于集合I的含有1个元素的子集”的说法把“基本事件”和“只含有一个基本事件的事件”混称;新课程中“基本事件有如下特点:(1)任何两个基本事件是互斥的;(2)任何事件(除不可能事件)都可以表示成基本事件的和”的描述已把基本事件作为集合.这些都与元素和集合间的关系不符. 因此,笔者认为,从集合论观点看,新课程对基本事件特点的表述欠妥,可作如下描述:“基本事件有如下特点:(1)任何两个基本事件在一次试验中不可能同时出现;(2)任何事件(除不可能事件)都可以由基本事件组成.”(注:不可能事件可看成是不含任何基本事件的事件.)[⇩]从实验的视角看:基本事件应遵循概念,从试验可能出现的结果来获取例1从字母a,b,c,d中任意取出两个不同字母的试验中,有哪些基本事件?分析为了得到基本事件,我们可以按照某种顺序,把所有可能的结果都列出来.解析所求的基本事件共有6个:A={a,b},B={a,c},C={a,d},D={b,c},E={b,d},F={c,d}.在教学本例时学生多有疑问,为什么从4个字母中任意取出两个不同字母的试验“按照某种顺序”所列出的结果只有6种?“先取到a后取到b”与“先取到b后取到a”是相同的结果吗?笔者认为,新课程把概率安排在“排列、组合”前学习,其目的是让学生能在“随机试验”中学习随机事件的概率,并从中体验“试验”结果出现的随机性和规律性,掌握统计的数学思想.根据《数学》(必修)第二册(下A)对基本事件的定义,“一次试验连同其中可能出现的每一个结果称为一个基本事件”,可见确定基本事件应以试验可能出现的每一个结果为依据.由此分析本例,其试验方法为“从4个字母中任意取出两个不同的字母”,是如何“任意取出”?采用“一把抓取”,还是“无放回地逐个抽取”?从学生现有的知识(刚刚学了随机抽样)要从4个字母中任意取出两个不同的字母,由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可知,对每个字母采取无放回地逐个抽取.从该试验的角度出发,取出的元素间有顺序关系,是属于“排列”问题. 学生可以通过画树状图或列表的方法列出(a,b),(a,c),(a,d),(b,a),(b,c),(b,d),(c,a),(c,b),(c,d),(d,a),(d,b),(d,c),共有12个基本事件;分析教材中的解法,从4个字母中任意取出两个不同字母是采用一把抓取的方法进行试验,把取出的两个不同字母作为一组,取出的元素间没有顺序关系,是属于“组合”问题. 由此看来试验所采取的方法不同所构建产生的基本事件便不相同.笔者从学生的反馈中感受到,新课程例1的解题表述,致使学生在学习本节例3、例5时产生极强的矛盾冲突.学生对“将一颗骰子先后抛掷2次产生36个基本事件”容易理解,对例3中“同时抛掷两个骰子产生36个基本事件”不易理解,为什么要给两颗相同的骰子分别标上1,2的记号,以示“有顺序”所得的不同结果方为正确?学生对例5中“从6听饮料中随机抽取2听,全部基本事件总数为30”产生疑问.该题能否采用“一把抓取”的方法确定基本事件?如果可以这样取出样本,那么从6听饮料中随机抽取2听饮料的全部基本事件总数为15,从解决问题的角度看并不影响概率的求解. 但由于题意已指明随机抽出样本用于质量检测,故应考虑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确定基本事件.笔者认为获取基本事件应从实验出发,遵循试验可能出现的结果,倡导数学实验.经备课组讨论认为,新课程例1对基本事件的描述给后续例3、例5的学习产生负迁移,教学时可作如下处理:解析从4个字母中无放回地逐个取出两个不同字母的基本事件共有12个:(a,b),(a,c),(a,d),(b,a),(b,c),(b,d),(c,a),(c,b),(c,d),(d,a),(d,b),(d,c).《数学》3(必修)教师教学用书指出,“由于排列组合的内容已放在《选修2-3》中,所以在古典概型的例题和习题中,仅限于能用列举法列出全部基本事件的问题”. 目前还有许多教辅用书,在求古典概型问题时,人为增加难度,并且,为图分析方便,常常借用取排列数、组合数的方法来确定基本事件,而不是遵循概念,从试验可能出现的结果来获取基本事件. 仍有“穿新鞋走老路”之嫌,教学中理应避之.以上所述,仅为笔者从两个视角对基本事件的浅见,如有谬误,敬请同行指正.。

中考数学考点:简单事件的概率

中考数学考点:简单事件的概率

2019中考数学考点:简单事件的概率2019中考数学考点:简单事件的概率一、可能性:1. 必然事件:有些事情我们能确定他一定会发生,这些事情称为必然事件;2.不可能事件:有些事情我们能肯定他一定不会发生,这些事情称为不可能事件;3.确定事件: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都是确定的;4.不确定事件:有很多事情我们无法肯定他会不会发生,这些事情称为不确定事件。

5.一般来说,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二、概率:1.概率的意义:表示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这个数叫做该事件的概率。

2.必然事件发生的概率为1,记作P(必然事件)=1;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记作P(不可能事件)=0;如果A为不确定事件,那么03.一步试验事件发生的概率的计算公式是P=k/n,n为该事件所有等可能出现的结果数,k为事件包含的结果数。

两步试验事件发生的概率的发生的概率的计算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列表法,另一种是画树状图,利用这两种方法计算两步实验时,应用树状图或列表将简单的两步试验所有可能的情况表示出来,从而计算随机事件的概率。

常见考法(1)判断哪些事件是必然事件,哪些是不可能事件;(2)直接求某个事件的概率。

误区提醒对一个不确定事件所有等可能出现的结果数做了重复计算或漏算。

【典型例题】(2019福建宁德)下列事件是必然事件的是( ).A.随意掷两个均匀的骰子,朝上面的点数之和为6B.抛一枚硬币,正面朝上C.3个人分成两组,一定有2个人分在一组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

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

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

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随机事件的概率与应用知识点总结

随机事件的概率与应用知识点总结

随机事件的概率与应用知识点总结随机事件的概率是概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通过计算事件的概率可以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行估计和预测。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随机事件,如抛硬币的正反面、掷骰子的点数、开车遇到红绿灯等等。

而了解随机事件的概率与应用知识点,对我们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有很大的帮助。

本文将对随机事件的概率与常见应用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概率的基本概念概率是指某个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常用的概率表示方式是以一个介于0和1之间的数值表示,0表示不可能事件,1表示必然事件。

而对于一个随机事件A,一般用P(A)表示事件A发生的概率。

二、事件的互斥与独立性互斥事件是指两个事件不可能同时发生,即事件A和B的交集为空集。

而独立事件是指事件A的发生与否不会影响事件B的发生。

三、加法法则加法法则是计算事件的概率之和的方法,在满足互斥条件下,两个事件A和B的概率之和等于事件A和B的并集的概率。

即P(A∪B) = P(A) + P(B)。

四、乘法法则乘法法则是计算事件连续发生概率的方法,在满足独立条件下,两个事件A和B同时发生的概率等于事件A发生的概率乘以事件B在事件A发生条件下的概率。

即P(A∩B) = P(A) × P(B|A)。

五、古典概型古典概型是指随机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都是等可能发生的情况。

在古典概型下,事件A发生的概率可以通过计算事件A包含的基本事件数目与所有基本事件数目之比来求解。

六、排列组合排列组合是概率论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用于计算事件的样本空间的数量。

在排列组合中,常用的计算方式有排列、组合和重复排列。

七、条件概率与贝叶斯定理条件概率是指事件B在事件A发生条件下发生的概率。

贝叶斯定理是根据已知条件下反向计算条件概率的方法,在实际问题中常用于进行概率的推断和预测。

八、概率分布概率分布是指随机变量各取值或取值范围与其对应的概率之间的联系。

常见的概率分布包括离散分布和连续分布,如二项分布、正态分布等。

高中概率问题

高中概率问题

高中概率问题3.1.随机事件的概率3.1.1 随机事件的概率1、必然事件:一般地,把在条件S 下,一定会发生的事件叫做相对于条件S 的必然事件。

2、不可能事件:把在条件S 下,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叫做相对于条件S 的不可能事件。

3、确定事件: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统称相对于条件S 的确定事件。

4、随机事件:在条件S 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叫相对于条件S 的随机事件.5、频数:在相同条件S 下重复n 次试验,观察某一事件A 是否出现,称n 次试验中事件A 出现的次数n A 为事件A 出现的频数。

6、频率:事件A 出现的比例()=A n n A nf . 7、概率:随机事件A 的概率是频率的稳定值,反之,频率是概率的近似值。

3。

1。

2 概率的意义1、概率的正确解释:随机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发生与否是随机的,但随机性中含有规律性。

认识了这种随机中的规律性,可以比较准确地预测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游戏的公平性:抽签的公平性。

3、决策中的概率思想:从多个可选答案中挑选出正确答案的决策任务,那么“使得样本出现的可能性最大"可以作为决策的准则。

--极大似然法、小概率事件4、天气预报的概率解释:明天本地降水概率为70%解释是“明天本地下雨的机会是70%"。

5、试验与发现:孟德尔的豌豆试验。

6、遗传机理中的统计规律。

3.1。

3 概率的基本性质1、事件的关系与运算(1)包含.对于事件A 与事件B ,如果事件A 发生,则事件B 一定发生,称事件B 包含事件A(或事件A 包含于事件B ),记作(B A ⊇⊆或A B)。

不可能事件记作∅.(2)相等。

若B A A B ⊇⊇且,则称事件A 与事件B 相等,记作A=B.(3)事件A 与事件B 的并事件(和事件):某事件发生当且仅当事件A 发生或事件B 发生。

(4)事件A 与事件B 的交事件(积事件):某事件发生当且仅当事件A 发生且事件B 发生。

(5)事件A 与事件B 互斥:A B 为不可能事件,即=A B ∅,即事件A 与事件B 在任何一次试验中并不会同时发生。

概率中事件的定义

概率中事件的定义

概率中事件的定义概率是概念中数学的一个分支,用于描述随机事件的可能性。

而事件则是指某个特定结果的发生。

在概率论中,我们将事件分为两类:样本空间和事件。

我们来了解一下样本空间。

样本空间是指一个试验中所有可能结果的集合。

例如,掷一枚硬币的样本空间就是{正面,反面}。

掷一个骰子的样本空间就是{1,2,3,4,5,6}。

样本空间中的每个元素都代表了试验的一个可能结果。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事件的概念。

事件是样本空间的一个子集,它包含了我们关心的结果。

我们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事件,例如A、B、C等。

事件的发生取决于试验的结果。

如果一个结果属于事件A,我们就说事件A发生了;如果一个结果不属于事件A,我们就说事件A没有发生。

在概率论中,我们用概率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概率是一个介于0和1之间的数,表示事件发生的相对可能性。

概率为0意味着事件不可能发生,而概率为1意味着事件一定会发生。

在0和1之间的概率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介于不可能和必然之间。

我们可以通过样本空间和事件的关系来计算事件发生的概率。

如果事件A包含了样本空间中的n个元素,而样本空间中的元素总数为N,那么事件A发生的概率可以表示为P(A) = n/N。

例如,如果掷一个骰子,事件A为“出现偶数点数”,样本空间为{1,2,3,4,5,6},那么事件A发生的概率就是P(A) = 3/6 = 1/2。

概率的计算方法还包括加法法则和乘法法则。

加法法则用于计算两个事件中至少一个发生的概率。

如果事件A和事件B互斥(即不能同时发生),那么它们的概率可以通过P(A∪B) = P(A) + P(B)来计算。

例如,如果事件A为“掷一个骰子出现奇数点数”,事件B为“掷一个骰子出现偶数点数”,那么它们的概率可以通过P(A∪B) = P(A) + P(B) = 3/6 + 3/6 = 1来计算。

乘法法则用于计算两个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

如果事件A和事件B 独立(即一个事件的发生与另一个事件的发生无关),那么它们的概率可以通过P(A∩B) = P(A) × P(B)来计算。

如何确定概率问题中的基本事件

如何确定概率问题中的基本事件

如何确定概率问题中的基本事件作者:董裕华来源:《新高考·高二语数外》2008年第10期在处理概率问题时,许多同学感到最困难的是确定基本事件(即同一次随机试验中可能出现的所有基本的不可分解的结果)。

这是解决概率问题时,最不可少、也最关键的一步。

我们知道,基本事件具有两个特点:(1)同一次试验中,任何两个基本事件都是互斥的;(2)同一次试验中,任何事件(除了不可能事件)都是某个基本事件或可以表示成某些基本事件的和(至少有一个发生)。

当某次试验中,基本事件只有两个时,它们是对立的。

确定基本事件的关键是还原试验过程并弄清楚变化(即不确定)的是什么,可能出现的情况(结果)有哪些。

如果一次试验中,所有基本事件的发生都是等可能的(即概率一样大),且所有基本事件只有有限个,则称此模型为古典概型。

由此定义不难得出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P(A)=A包含的基本事件数这次试验包含的基本事件总数。

从集合的角度看,在一次试验中,等可能出现的有限(设为n)个基本结果组成一个集合(设为I),事件A包含的所有基本结果组成一个集合(设为A′),则A′是I的子集,事件A的概率就是集合A′的元素个数与集合I的元素个数的比值。

用集合的观点看随机事件,比较容易确定基本事件,有利于理解和求解古典概型问题。

于是,古典概型问题实质上就是确定基本事件并对其计数的问题。

解决计数问题的方法很多,但最基本的是一一列举出来,一个一个地数。

例1 从含有两件正品a1,a2和一件次品b1的三件(参考答案见第40页)产品中,每次任取一件。

(1) 每次取出后均不放回,连续取两次,求取出的两件产品中恰有一件次品的概率;(2) 每次取出后均放回,连续取两次,求取出的两件产品中恰有一件次品的概率。

解析 (1) 每次取一件,取后不放回,且连续取两次,则这次随机试验中可能出现的所有基本结果,即基本事件共有6个,分别是:(a1,a2),(a1,b1),(a2,a1),(a2,b1),(b1,a1),(b1,a2)((a1,a2)表示第一次取出的是a1,第二次取出的是a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