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射频消融治疗现状与进展

合集下载

肿瘤消融治疗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展望

肿瘤消融治疗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展望

29(21): 201603917.[38] Cheng X, Sun R, Yin L, et al. Light-triggered assembly of gold nanoparticles for photothermal therapy and photoacousticimaging of tumors in vivo[J]. Advanced Materials, 2017, 29(6):201604894.[39] Xia H, Gao Y, Yin L, et al. Light-triggered covalent coupling of gold nanoparticles for photothermal cancer therapy[J].ChemBioChem, 2019, 20(5): 667-671.[40]Cheng X, Sun R, Xia H, et al. Light-triggered crosslinking of gold nanoparticles for remarkably improved radiation therapyand computed tomography imaging of tumors[J]. Nanomedicine,2019, 14(22): 2941-2955.[41]Ding J, Mao Q, Zhao M, et al. Protein sulfenic acid-mediated anchoring of gold nanoparticles for enhanced CT imaging andradiotherapy of tumors in vivo[J]. Nanoscale, 2020, 12(45):22963-22969.肿瘤消融治疗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展望吴颖1,2,3 范卫君1,2,31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微创介入科,广州 510060;2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060;3肿瘤医学协同创新中心,广州 510060通信作者:范卫君,【摘要】 肿瘤消融技术具有创伤小、安全、疗效好、操作相对简单、适应证较广等优势在实体肿瘤的治疗中逐步得到推广应用。

射频消融治疗肺癌的现状及前景

射频消融治疗肺癌的现状及前景

射频消融治疗肺癌的现状及前景近年来,射频消融治疗肺癌已经成为临床上广泛应用的肺癌治疗方法之一。

这是一种非手术治疗方法,通过局部热疗的方式来消灭肿瘤细胞。

与传统的开胸手术相比,射频消融治疗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治疗效果好等优势,被越来越多的医生和患者所认可。

射频消融治疗肺癌的原理是利用高频电磁波产生的热能,使肺部患病组织受到高温的热损害,最终达到消融肿瘤的目的。

射频消融治疗具有创伤微小的优势,能够有效地减少患者的疼痛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它还可以在局部附近同步治疗多个小肿瘤。

然而,射频消融治疗肺癌并不适合所有肺癌患者。

这种治疗方法对于较小的肺癌,已经被证明可以获得很好的临床疗效。

但是,对于更大的肺癌或者是晚期肺癌的治疗,还需要更多的临床数据和严格的治疗指南。

目前,射频消融治疗肺癌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医院的肿瘤科。

治疗效果得到了不少患者和医生的肯定。

然而,射频消融治疗肺癌仍需要在技术上不断完善和改进。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射频消融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也将会更加广泛。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射频消融技术的成像技术一直是一个瓶颈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目前很多医院都在加快发展起一批新型的成像设备,如多普勒超声透视系统和立体成像设备。

这些设备的出现将会为肺癌患者提供更加准确的治疗方案和更加有效的治疗方式,从而提升治疗效果和生存期。

此外,射频消融治疗肺癌的普及,还需要相关医疗保障政策的推动。

在国家相关的医保政策支持下,这种非手术治疗方式的普及将更加快速和广泛。

政府也应该加强对射频消融治疗肺癌的宣传和推广,让更多的患者知晓这种治疗方式,并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总体来说,射频消融治疗肺癌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治疗方式。

尽管还存在一些技术和政策上的问题,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政策的支持,相信这种治疗方式的普及率将会逐渐提高,为肺癌治疗带来更加乐观的前景。

肺癌射频消融

肺癌射频消融
肺癌射频消融
汇报人:XX
目录
添加目录标题
01
肺癌射频消融概述
02
肺癌射频消融的过程
03
肺癌射频消融的效果
04
肺癌射频消融的适用 人群
05
肺癌射频消融的并发 症及注意事项
06
添加章节标题
肺癌射频消融概 述
肺癌射频消融的定义
肺癌射频消融是 一种非手术的肿 瘤治疗方法,利 用射频能量对肿 瘤进行热消融, 从而达到治疗目
肺癌射频消融后的随访
随访时间:在 射频消融后第1、 3、6个月进行 随访,之后每
年1次
随访内容:检查 肿瘤有无复发、 转移等情况,了 解患者身体状况
和恢复情况
注意事项:随 访期间应注意 观察患者症状 和体征,如有 异常及时就医
பைடு நூலகம்
随访建议:建议 患者在随访期间 保持健康的生活 方式,如戒烟、
限酒等
肺癌射频消融的 发展前景
肺癌射频消融后的护理
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感染
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 戒烟、限酒等
肺癌射频消融的 效果
肺癌射频消融的治疗效果
肺癌射频消融是一种有效的局部治疗方法,能够摧毁肿瘤组织,减小肿瘤体积,缓解 症状。
肺癌射频消融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尤其是对于早期肺癌患者。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XX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患有严重心肺疾病,无法耐受麻醉 和手术的患者
患者有强烈的治疗意愿,但身体状 况不允许手术的患者
肺癌晚期患者的姑息治疗
肺癌晚期患者的 特点:病情严重, 治疗难度大
姑息治疗的目的: 减轻患者痛苦, 提高生活质量

射频消融治疗肺癌的现状及前景

射频消融治疗肺癌的现状及前景
效应 ” 。 阁 2 RF 技 术现状 A
21单 电 极 .
究 , A治疗 2 RF 8只 兔 子 ,其 中 1 9只 肿 瘤 完 全 毁 损 ( 占 6 .%)9只 出 现局 部 复 发 和 纵 隔 淋 巴结 及 胸 膜 转 移 ( 79 , 占 3 .%) 1 出现并 发症 。张卫强 等[利 用兔 肺 进行 射频 消 21 。7只 1 q 融术, 探讨 R A对 正常肺 组 织 的生 物学 效应 和作 用方 式 。射 F 频灭 活后 即刻 镜 检 , 可见 毁 损灶 发 生凝 固性 坏 死 ; 7天 , 第 坏 死 灶 开 始 出现 纤维 组织 增 生 ; 月 时支 气 管上 皮 肺 泡上 皮 1个
Sen e  ̄ 道 了对 2 tik t报 = 0例 4 个 肺转 移结 节 在 C 1 T引导 下
进行 RF A治疗 和 随访 的结 果 。治 疗 时 。T下 可见 到 围 绕 电 C
极形 成 的球形 阴影 , 体积 超 过病 灶 , 治疗 3个 月 后 , 形 阴影 球
Mc a al [ 道 了双 电极 技 术 进 行 R A 实验 研 究 结 G hI等 5 】 报 F 果 ,将 正极 和负 极 同时插 入离 体 动物 肝 脏 内进行 热 损 毁 , 同 时对 各 自周 围组织 进 行加 温 , 使热 损 毁 的范 围较 单 电极 扩 可 大 ,但在 两个 电极 间 的 区域损 毁形 状 是椭 圆形而 不是 圆形 , 使其 临床 应用 价值 受 到 限制 。
增 生 , 泡 开始 重建 :— 肺 2 3个月 恢复 正 常 的组织 结构 。电极位
于 肺 门 部位 治 疗 时 , 疗 时 间 、 治 阻抗 与 电极位 于外 周 部 位 时 比较 均有 显 著性 差 异 。顾 莹莹 等 『发 现 肺 癌 RF 治疗 后癌 1 l 】 A 组 织 免 疫 组 化 表 型 : 殖 细 胞 核 抗 原 ( C A) 性 8 % , 增 PN 阳 1 血 管 内皮 生 长 因子 ( E F 阳性 5 % , V G ) 2 B细胞 淋 巴瘤 抗 体 ( c一 B l

2024年射频消融仪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射频消融仪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射频消融仪市场分析现状引言射频消融仪作为一种常用的医疗器械,广泛应用于肿瘤治疗、心血管介入等领域。

尤其在肿瘤治疗方面,射频消融仪具有操作简单、治疗效果好等优点,被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采用。

本文将对射频消融仪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其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问题。

市场规模据调研数据显示,射频消融仪市场规模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健康问题的重视,射频消融仪的需求逐渐增加。

截至目前,全球射频消融仪市场规模已达到数十亿美元,并且预计在未来几年内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市场驱动因素射频消融仪市场的快速增长,与以下几个因素密切相关:1.人口老龄化问题: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老年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尤其是肿瘤等恶性疾病的发病率显著上升,这为射频消融仪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2.医疗技术进步:射频消融仪在肿瘤治疗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相比传统的手术方法,射频消融仪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因此备受医疗机构的青睐。

3.政策支持:政府对医疗器械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增加,为射频消融仪市场提供了有利条件。

政策的鼓励和监管的严格执行,也为企业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市场竞争格局射频消融仪市场竞争激烈,主要厂商包括国内外医疗器械巨头以及一些中小型企业。

市场上的主要竞争策略包括技术创新、产品差异化、渠道拓展等。

此外,射频消融仪市场还存在一些挑战,主要包括价格竞争、市场准入壁垒较高、产品标准不统一等问题。

尤其是在新兴市场,价格竞争激烈,企业需要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和技术水平,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

市场前景尽管射频消融仪市场面临一些挑战,但由于其在肿瘤治疗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市场前景仍然十分广阔。

预计未来几年内,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健康问题的重视,射频消融仪市场将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

结论综上所述,射频消融仪市场在当前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尽管市场竞争激烈,但随着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具备优质产品和技术优势的企业仍然具备较大的发展潜力。

射频消融治疗恶性肿瘤现状

射频消融治疗恶性肿瘤现状

射频消融治疗恶性肿瘤现状
郭颖;乔正荣
【期刊名称】《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年(卷),期】2006(13)9
【摘要】目前,恶性肿瘤的治疗多强调以手术切除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而对于一些不能手术切除的肿瘤患者,微创介入疗法是一种较好的肿瘤姑息治疗手段。

射频
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是一种针对肿瘤局部的微创介入性疗法,已被
证实是一种有效、安全、并发症少、定位准确的治疗恶性实体肿瘤的微创技术。

近年来,此项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种恶性肿瘤,如肝癌、肺癌、乳腺癌等。

随着RFA 治疗原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射频消融技术的不断改进,局部肿瘤治疗的疗效将进一
步提高,但仍需要随机化的研究和长期的随访来证实RFA在肿瘤治疗中的重要意义。

【总页数】4页(P703-706)
【关键词】射频消融;肿瘤/治疗;综述文献
【作者】郭颖;乔正荣
【作者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重庆市普外科学重点实验室);重庆市第八人民医院肿瘤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0.5
【相关文献】
1.放射免疫治疗联合射频消融治疗恶性肿瘤的新进展 [J], 皈燕谢力赵妍丽谭榜宪侯敏蒋琳;
2.高温射频消融治疗肺部恶性肿瘤的现状 [J], 程庆书;马连君;张卫强;刘锟;王云杰
3.肺恶性肿瘤射频消融治疗现状 [J], 邹旭公;李晓群
4.射频消融与乙醇化学消融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 [J], 蔡政;万里新;管培杰;古莉
5.经皮射频消融与手术射频消融术治疗肝脏恶性肿瘤长期疗效的比较 [J], 张伟;耿小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肿瘤射频消融治疗

肿瘤射频消融治疗
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
个体化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 化的射频消融治疗方案,以最大
程度地提高治疗效果。
临床应用拓展
适应症扩大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肿瘤射频消融治疗的适应症范围 可能会进一步扩大,包括更多的肿瘤类型和部位。
联合治疗
未来肿瘤射频消融治疗可能会与其他肿瘤治疗方法(如手术、放疗、 化疗等)联合应用,以提高治疗效果。
经皮射频消融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总结词
非手术、无创、局部消 融
详细描述
经皮射频消融是一种非 手术、无创的肿瘤治疗 方法,通过在肿瘤病灶 内插入射频针,利用射 频波产生的高热使肿瘤 组织凝固坏死,从而达
到局部消融的目的。
适用范围
适用于肝脏、肾脏、肺 部等实质脏器的小肿瘤
治疗。
技术特点
具有微创、安全、恢复 快等优点,但需根据肿 瘤大小、位置等因素选
康复指导
对患者进行康复指导,包 括术后护理、生活调整等 方面,帮助患者尽快恢复 健康。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Hale Waihona Puke 的观看射频消融联合其他治疗
总结词
综合治疗、提高疗效
适用范围
适用于多种肿瘤的治疗,尤其是一些难以单纯依靠射频消 融治愈的病例。
详细描述
射频消融联合其他治疗是指将射频消融与其他肿瘤治疗方 法(如化疗、放疗、免疫治疗等)相结合,以达到综合治 疗、提高疗效的目的。
技术特点
能够发挥不同治疗方法的优势,提高肿瘤治疗的整体效果 ,但需注意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患者的耐受能力。
与放疗的比较
放疗主要针对局部肿瘤控制,而肿 瘤射频消融治疗在局部控制肿瘤的 同时,还能提高整体生存率。

射频消融治疗肺癌的现状与进展

射频消融治疗肺癌的现状与进展
t e e p rme t lrs a c i l dig c e to fe e to e ne dl h xe i n a e e rh ncu n r ai n o l cr d e e, t e r d or q n y tc i ue a lnc l h a if ue c e hn q nd ci ia e a ppl a ins i to .Thi ril v r iwst e e p rme t lr e r h, ci iala lc to c sa t e o e ve h x e c i n a es a c ln c pp ia in, c re tsa u n u u e u r n t t s a d f t r
【 关键词 】 射频消融 ; 肺癌 ; 治疗 ; 体层摄影术 , x线计算机
中 图分 类号 : 7 57 文献 标 识 码 : 文 章 编 号 :0 87 4 20 )1-7 10 R 3. A 10 —9 X(0 7 一10 8 —4
Cu r n t t s a d a v c so a i f e u n y a l to o u g c c r S N h — h o, XI a g r e tsa u n d a e fr d o r q e c b a i n f r l n a e U Z i a n n c A 0 Xin -
组 ) 随访 7个 月 , 进 行 了疗 效 对 比观 察 , 定 了 , 并 肯
R A的治疗 效 果 , F A组生 存 率为 6个 月 , 明显大 于 B
组 ( <O.1 。 P 0 )
1 R A治 疗 肺癌 的原 理 F
通 常 医 用 组 织 热 灭 活 的射 频 波 频 率 为 3 5~ 7

肺恶性肿瘤射频消融进展及规范化探讨

肺恶性肿瘤射频消融进展及规范化探讨
李 家开 , 张金 山
【 摘要 】 射频消融( R F A) 是利 用热 能导致肿瘤组 织凝 固坏死 。经皮途径 R F A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
成功 , 促 进 了射 频 消 融 在 肺 等 其 他 软 组 织 肿 瘤 的应 用 。近 年 来 . 许多研究证实 了 R F A是 原 发性 肺 癌 和 有
介入放射学杂 志 2 0 1 4年 2月第 2 3卷第 2期
JI n t e r v e n t R a d i o l 2 0 1 4. V o 1 . 2 3 .N o . 2
.--—

1 7 5. - - — —



G e n e r a l r e v i e w・
肺恶性肿瘤射频 消融进展及规范化探讨
限 的肺 转 移 瘤 的 安 全 有 价 值 的 治疗 技 术 , 临床 应 用 也 逐 渐 增 多 。理 论上 , R F A 更 适 合 于肺 肿 瘤 的 治疗 , 因
为 肿 瘤 周 围 正 常 肺 实 质 内 的 气 体 能 起 到 一 种 所 谓 的绝 缘 效 应 , 提 高 能 量 在 肿 瘤 内 的 沉 积 。然 而 , 和 其 他 器 官相 比 , 肺消融存在很多不同。本文对肺肿瘤 R F A的一些关键问题 , 包括适应证 、 围手术期准备 、 技术 要求 、 并 发 症 防治 、 影 像 学 随访 、 以及 疗 效 评 价 等 进 行 讨 论 。 目前 , 不 能 手 术 治 疗 的早 期 肺 癌 和有 限 的周 围 肺 组 织 的转 移 瘤 是 R F A 的最 佳 适 应 证 。 肺 组 织 的 特异 性 要 求 使 用 不 同 的能 量 。 电极 针 的 准 确 释放 和 消 融 过 程 的细 心 操 作 是 提 高 疗 效 和避 免 非 靶 点 重 要 结 构 损 伤 的关 键 。P E T / C T是 最 准 确 的术 后 影 像 学 随访 方法 , 但 是 术后 早 期 判 断 肿 瘤 局 部 进 展 仍 需 进 一 步 验 证 。 对 于 I期 非 小 细 胞肺 癌 和 有 限 的肺 转 移 瘤 . R F A 术 后 生 存 率 比较 满 意 。

2024年射频消融仪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射频消融仪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射频消融仪市场发展现状前言射频消融仪是一种用于医疗领域的设备,通过利用射频能量对组织进行热消融,从而实现治疗目的。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扩大,射频消融仪市场也在快速发展。

本文将介绍射频消融仪市场的发展现状,包括市场规模、市场竞争格局以及市场趋势等方面的内容,以便读者对该市场有更全面的了解。

市场规模射频消融仪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射频消融仪市场规模达到XX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增长至XX亿美元。

射频消融仪在肿瘤治疗、心脏病治疗、神经外科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这推动了市场的增长。

市场竞争格局射频消融仪市场竞争激烈,主要厂商包括A公司、B公司和C公司等。

这些企业通过不断研发和推出新产品来增强自身竞争力。

此外,市场上还涌现出一些新的公司,它们通过创新技术和合理定价来争夺市场份额。

在市场竞争格局中,A公司是市场领导者,其凭借多年的经验和技术优势,以及广泛的销售网络,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

B公司和C公司通过不断追赶,也在市场中取得了一定的地位。

市场趋势射频消融仪市场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明显的趋势。

首先,技术不断创新。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射频消融仪的技术也在不断改进,更加精确和安全。

例如,一些新型射频消融仪采用智能化控制系统和高频电流输出,能够减小手术风险,提高治疗效果。

其次,市场应用领域不断拓展。

射频消融仪在肿瘤治疗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但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它还在心脏病治疗、神经外科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为射频消融仪市场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此外,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服务的普及,射频消融仪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需求也在增加。

尤其在肿瘤治疗领域,射频消融仪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

总结2024年射频消融仪市场发展现状持续向好,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场竞争格局趋于激烈。

随着技术的创新和应用领域的拓展,射频消融仪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肺癌射频消融技术的研究进展

肺癌射频消融技术的研究进展
维普资讯
88 8
实用 医学 杂志 20 _ 2 卷第 6 08 年第 4 期
肺癌射频消融技术 的研究进展
王 栋 黄 乃祥
间质组 织, 甚至血管 内血栓 形成, 造成肿瘤细胞 内环境 的紊乱 , 加速肿瘤细胞的死亡或损伤修 复。已有研 究表 明:高热不仅能 诱导 正常细胞凋 亡,且有更强的诱 导肿 瘤细胞 凋亡的能力 ; 其
期 失去 根 治 性 切 除 机 会 , 而 非 小 细 胞 肺 癌 对放 化 疗 又 不 甚敏
感, 所以肺 癌 已经严 重影响 着人们的 生命健康。 目前恶性肿瘤
的 治 疗 强调 多学 科 综 合 治 疗 原 则 。采 取 以根 治 性 手 术 切 除 为 主, 辅以放 疗、 疗及微创介 入手 术等治 疗方 法 , 化 以延缓病 情
发现无 活性癌 细胞 , 无明显并发症。 a 等 对兔 的肺癌( ) Mi o ] V【 2
癌 细胞 ) 模型经 R A治疗 , F 组织学观 察将其损伤分为 5个典型
的等 中心 区, 区为针道 区, 区为癌性凝 固区, A B c区为肺 实质 凝 固区。 D区为外周 出血 区。 E区为 炎性层 区。Le等[对 R A e ] F 治 疗肺 癌的 并发症 进行研 究 , F R A治疗 2 8只兔 子 中 1 9只肿
23 动物试验 方面 ,
在 R A应用于 临床之前 . 内外专 家都 F 国
进行 了大量的动物试验 。例如 , o b rt曾先后对 V 2兔肺 Gl e s d g X
癌行 R A治疗. F 除消融 区外未明显破坏邻近肺 实质 , 活杀动物
其 临床适应证广 、 并发症 少、 实验研 究证 实有效 , 已成 为重要的
导 . 电能 的 沉 积 范 围扩 大 。 阻抗 的作 用则 相 反 , 电 能 沉 积 使 高 使

化疗联合射频消融毁损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

化疗联合射频消融毁损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
N C C患 者 提 供 了一 种 新 的治 疗 手 段 。 SL
【 关键 词】 射频消融 ; 化疗 ; 非小细胞肺癌
中 图分 类号 : 7 4 2 R 3 . 文 献 标 识 : A 文 章 编 号 :0 9— 6 4 2 1 ) 4— 3 6— 3 10 6 0 (0 2 0 0 7 0
如何 提高 晚期 N C C患者 的临床治疗 效 果 , SL 延长 生 存 时 间 , 高生存 质量 , 目前 医疗工 作 者及患 者最 提 是 为关 注 的 焦 点 。射 频 消 融 (a irq ec ba o , rdo e un ya l i f tn R A) 近年 来 开展 的治 疗 中晚期 或 因各 种 原 因不 F 是 能手 术 的原发 及转 移 性 肺 癌 的新 技 术 , 临床研 究 证 实有 效 , 已成 为 晚期 N C C患者 重要 的微 创治 疗 手 SL 段 。R A联合 化 疗 能 提高 晚 期 N C C患 者 的生 存 F SL
疗。 2 2 远 期疗 效 .
L nin 等 ¨ 道 R A治 疗 肺 癌 的前 瞻 性 多 ec i o 报 F 中心 临 床 研 究 , 人 组 1 6例 肺 癌 , 中 3 共 0 其 3例 为 N C C,3例 为 直 肠癌 肺 转 移 ,0例 为其 他 部 位 的 SL 5 2
晚期 N C C多采用 以铂 类 为 基 础 的联 合方 案 进 行 SL 治 疗 。新 药联 合 铂 类 是 晚 期 N C C患 者 的 标 准 治 SL 疗 方案 , 但药 物 的敏感 性及 严 重 的 毒 副作 用 仍 制 约 着 其治 疗效 果 。近年 来 , 癌 分 子 靶 向治疗 使 部 分 肺
期 N C C 可 提 高 近 期 疗 效 , 低 局 部 复 发 SL 降

肺癌射频消融术

肺癌射频消融术

合适的消融范围
温度监控
实时监测消融区域内的温度,控制消 融过程,避免对正常组织造成过度损 伤。
根据肿瘤大小和位置,确定合适的消 融范围,确保肿瘤完全被消融。
03
肺癌射频消融术的优势与 风险
优势分析
微创手术
精准治疗
肺癌射频消融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具有创 伤小、恢复快的优点,能够减轻患者痛苦 。
肺癌射频消融术通过精确的定位和消融技 术,能够针对肿瘤进行精确治疗,减少对 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
并发症风险
肺癌射频消融术可能引起一些 并发症,如胸痛、气胸、出血 等。
死亡风险
肺癌射频消融术是一种有创手 术,存在一定的死亡风险。
风险应对措施
01
02
03
04
严格掌握适应症
在选择肺癌射频消融术时,应 严格掌握适应症,确保患者符
合手术条件。
精确的定位和操作
医生应具备丰富的经验和技能 ,确保手术定位准确、操作熟
高效治疗
并发症少
肺癌射频消融术能够迅速降低肿瘤负荷, 控制病情发展,提高患者生存率。
肺癌射频消融术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 全性较高。
风险评估
肿瘤残留
由于肺癌射频消融术只能针对 肿瘤进行局部治疗,因此可能
存在肿瘤残留的风险。
复发风险
虽然肺癌射频消融术能够控制 病情发展,但并不能完全治愈 肺癌,因此存在一定的复发风 险。
临床效果评估
01
肿瘤控制
评估肿瘤缩小或消失的情况,以及 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
生活质量
评估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包括呼吸 功能、活动能力等。
03
02
生存率
统计患者的生存率,评估手术对生 存期的影响。

中晚期肺癌的介入治疗现状及进展

中晚期肺癌的介入治疗现状及进展

动 脉 等体 循 环 分 支 参 与 肺 癌 供 血 , 动 脉 一 般 不 参 与 供 血 。 肺 支气 管 动 脉灌 注 化 疗 ( A ) 应 用 最 早 、 是 目前 临 床 应 用 B I是 也
最 为广泛 的方 法 , 实验结 果表 明动脉灌 注时靶 器官 的药物 浓
度 为 静 脉 给药 的 2~ 6倍 , 血 液 循 环进 入 血 液 的药 物 可 再 次 随
B I 患 者 。但 对 于肺 癌 伴 咯 血 的 患 者 , 塞 是 十 分 有 益 , A组 栓 一
创 伤 小 且 可 重 复 性 和安 全 性 较 高 等 特 点 , 而 越 来 越 被 广 泛 因 地应用于临床 , 患 者的生存 率及 生活质 量均得 到提 高及改 使
善 。 现 就 中晚 期 肺 癌 的 介 入 治 疗 方 法 及 现 状 作 一 概 述 。
脉 将 稀 释 好 的抗 肿 瘤 药 缓 慢 推 人 , 注 完 毕 即 拔 出 导 管 。持 灌 续 性 灌 注 化 疗 多 行 经 皮 动 脉 导 管 药 盒 系 统 ( C ) 入 , 药 P S植 经
癌的局部 治疗 。临床上 多采用 c T作为肺 癌 R A的导 引 F 设备。治疗前扫描确定肿瘤 的位置和范 围 , 表标记确定 穿 体 刺点 , 选取恰 当的穿刺路径 , 沿肋骨 的上缘刺人 以免损伤肋 间
神经 和 动 静 脉 ; 照 测 量 的进 针方 向 和 深 度 将 R A 电 极 针 穿 按 F 刺肿块 , 行 C 复 T扫 描 见 针 尖 达 到 预 定 位 置 时 , 可 行 消 融 治 即 疗 。肺 癌 R A 的 并 发 症 主 要 为 气 胸 、 血 及 术 后 疼 痛 , 部 F 出 肺 感 染 、 嗽 、 血 等 。经 过 对 症 治 疗 多 可 较 好 恢 复 。R A后 4 咳 咯 F

肺部肿瘤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应用与进展

肺部肿瘤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应用与进展

肺部肿瘤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应用与进展张勇【摘要】肺癌是全世界因肿瘤死亡的首位原因.近年来,射频消融作为一种微创治疗方法在原发性和继发性肺部肿瘤治疗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并取得了较大进展.射频消融术后的疗效评价并不简单,推荐使用CT、MRI和PET综合评价.本文对其原理、基础研究、临床应用、疗效、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期刊名称】《中国肺癌杂志》【年(卷),期】2010(013)011【总页数】6页(P1064-1069)【关键词】肺部肿瘤;射频消融;临床应用【作者】张勇【作者单位】528403中山,中山市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射影像中心介入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4.2目前,肺癌是人类因肿瘤死亡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根据肺癌的生物学特性与治疗方法的不同,肺癌被分成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 SCLC)和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两类,其中NSCLC占75%-80%,治疗采用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但包括手术在内的多种治疗方法疗效皆不尽人意。

而且80%的肺癌患者在明确诊断时已失去手术机会,这时需要有其它治疗方法来替代手术治疗。

同时,肺脏是实体肿瘤第二位易转移的器官,紧跟在淋巴系统之后[1]。

尸检显示,多达25%-30%的肿瘤患者有肺转移[2]。

外科手术治疗常用于转移瘤数量有限及局限的患者,且手术需要切除一部分有正常功能的肺组织,因此,也需要新的治疗手段来替代手术。

而最近二十年发展起来的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 RFA)技术有望能扮演这一角色。

自从2000年Dupuy等[3]首先报道应用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肺部肿瘤后,此技术已经在国内外广泛开展应用,并取得了很大进展。

1 射频消融原理射频消融术通过插入肿瘤组织中的电极针和患者大腿表面粘贴的电极板构成电流回路,开启射频发生器之后,电极尖端的高频交流电射入靶组织,使组织中的离子发生震荡,随之摩擦生热,使电极周围的靶组织内细胞死亡并发生凝固坏死,同时使肿瘤周围的血管组织凝固形成一个反应带,使之不能向肿瘤继续供血,并且可防止肿瘤转移。

射频消融治疗肺癌的研究进展

射频消融治疗肺癌的研究进展

[2 李 莉 , 兰 . c一2与 细 胞 凋亡 [] 国外 医学 临 床 生物 化 学 与 2] 周 Bl J. 检 查 学分 册 。9 9 2 ( ) 22—2 4 1 9 , 0 6 :7 7.
[ 3 谢平, z] 阮秋蓉, 李军川 .uv i B l 2在乳 腺癌 中的表 达及 S r v , c一 in
[ 稿 日期 ]2 0 —0 收 0 8 5—0 7
[ 4 王岭, 2] 负军, 马福成 .a 一1 bl bg 及 c一2基 因产物在乳腺 癌组织 中的表达及意义 [] 第四军 医大 学学报, 0 3 2 ( ) 6 5 J. 20 ,47 :5 —
【 作者简 介 ]张 春丽 ( 9 1一) 女 , 北 省馆 陶 县人 。医学 16 , 河
用微 创介 入疗 法来提 高患者 的生 活质 量 已受到 广泛 的青睐 。其 中, 频 消融术 以 其安全 、 射 有效 、 并发 症少 、 定 位 准确 等特 性 已在临床 上取得 显著 的疗 效。 随着 射频 消 融术 治疗 原理 研 究 的 不 断深 入 、 频 消融技 术 的 不 射 断 改进 。 部肿 瘤治疗 的疗效 将进 一 步提 高, 局 它将 成 为肺癌 治疗 中不 可或 缺的 手段 。 [ 关键 词 ] 射频 消融 ; 癌 ; 肺 治疗 ; 进展
dorq e c bai ( F h s otnteeie t h rp ui e etb cue t s sf1sf,ouigpei — if u n yal o R A) a t vd n eae t f c,ea s ueu.aefc s rc e e tn g e h t c f iia n s
维普资讯
内蒙古医学杂志 InrMog l dJ 0 8年第 4 n e n oaMe 2 0 i 0卷 第 8期

2024年射频消融仪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射频消融仪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射频消融仪市场环境分析1. 概述射频消融仪是一种医疗设备,常用于介入性手术中的心脏和肿瘤治疗。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医疗水平的关注日益增强,射频消融仪市场需求逐渐增加。

本文将对射频消融仪市场环境进行分析。

2. 市场规模据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射频消融仪市场从2015年开始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

预计到2025年,全球射频消融仪市场规模将达到X亿美元。

3. 市场驱动因素3.1. 人口老龄化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心脏疾病和肿瘤的患病率也在增加。

射频消融仪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受到了老年人群体的青睐。

3.2. 医疗技术进步射频消融仪在医疗技术上的不断创新和进步,使其在心脏病和肿瘤治疗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开始采用射频消融仪进行手术,进一步推动了市场的增长。

3.3. 政府政策支持一些国家和地区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规定,鼓励和支持射频消融仪的研发和使用。

这些政策的出台为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4. 市场竞争态势4.1. 主要厂商射频消融仪市场存在着较高的竞争,主要厂商包括: - 美敦力(Medtronic) - 简易科技(Boston Scientific) - 爱尔兰股份有限公司(Abbott Laboratories) - 立飞医疗(St. Jude Medical) - 罗氏诊断(Roche Diagnostics)4.2. 品牌影响力上述厂商在市场中具有较强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

它们通过产品创新、市场推广和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进一步巩固了自身在市场中的地位。

4.3. 市场份额分布按照地区划分,射频消融仪市场份额主要集中在: - 北美地区 - 欧洲地区 - 亚太地区其中,北美地区是射频消融仪市场的主要消费地区,占据了全球市场份额的40%以上。

5. 市场挑战5.1. 高价格射频消融仪的价格较高,限制了一些患者和医疗机构的采购能力,影响了市场的发展。

5.2. 临床使用限制射频消融仪在临床使用上有一定的限制,需要专业医生操作,并且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局部晚期肺癌的近期疗效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局部晚期肺癌的近期疗效
P b No 4 L o u .1 5, y n:I ARC, 9 8 2 —3 19 .7 5.
本文 中男女性相对生存率十分接近, 5 男性 年相对生存率 为 2 .9 , 99 % 女性 5年相对 生存率 为 3 .2 。总体 来说 , 24 % 女
[ ] 项永兵. 2 相对生 存率 的统 计学检 验[ ]9 9 2 2 12—14 2.
性的生存率略优于男性 , 但差异无 显著性 。 胃癌生存 率随年 龄增长呈下降趋势 , 提示 要重 视老 年人 胃癌 的诊治 、 心老 关 年 胃癌患者的预后 。江苏扬 中、 福建 福州及长乐 报道 一 胃
癌 5年 生存率分 别为 3 .5 、3 0 %和 1 .0 , 20 % 2 .5 18 % 本文结果 略低于扬中而明显高于福州及长乐 。分性别 、 分年龄 计算 胃 癌的生存率显示 , 别 之间 的生存 率差 异无显 著性 , 各年 性 而 龄组之间的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 , 明 胃癌 生存预后状 况 的 说 性别差别不大 , 与发 病年龄有关 , 与文献 但 这 观点一致 。 从本地区历史资料 提示 , 启东 市 胃癌 5年生存 率有较
囹论 著 摘登 囹
超 声 引导下 射 频 消 融治 疗 局 部晚 期 肺癌 的 近 期 疗效
孙开宇, 谭 薇, 甄永 强 , 谭 强 , 乐强 王
【 关键词 】 超声引导下 ; 频消融 ; 射 晚期肿瘤 【 中图分 类号 】 742 R 3. 【 文献标 识码】 A 【 文章编 号】62— 92 21 )1 23 — 4 17 49 一(0 1 1 — 30 0

23 3 0・
孙开宇 , 等
超 声 引 导 下 射 频 消 融 治 疗 局 部 晚期 肺 癌 的 近 期 疗 效

2024年射频消融装置市场调查报告

2024年射频消融装置市场调查报告

2024年射频消融装置市场调查报告1. 引言射频消融装置是一种医疗设备,用于治疗心脏疾病和癌症等疾病。

在过去几年中,射频消融装置市场呈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

本报告旨在对射频消融装置市场进行调查和分析,以了解市场的现状、发展趋势和潜在机会。

2. 市场概况2.1 市场定义射频消融装置是一种使用射频能量来消除异常组织的医疗设备。

它通过射频能量产生热量,将异常组织破坏,并使其失去功能。

2.2 市场规模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射频消融装置市场在过去几年中保持了稳定的增长。

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2.3 市场驱动因素射频消融装置市场的增长得益于以下几个主要因素: - 心脏疾病和癌症等疾病的高发率,促使需求增加; - 射频消融装置的技术进步,提高了治疗效果; - 医疗设备市场的不断发展与增长。

3. 市场分析3.1 市场分段射频消融装置市场可以按照应用领域划分为心脏疾病治疗和癌症治疗两个主要分段。

3.1.1 心脏疾病治疗心脏疾病是射频消融装置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

射频消融装置通过破坏异常心脏组织,恢复心脏正常功能。

心脏疾病治疗市场占据了射频消融装置市场的大部分份额。

3.1.2 癌症治疗射频消融装置在癌症治疗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可以通过消融肿瘤组织来达到治疗癌症的效果。

射频消融装置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有望在未来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3.2 市场竞争格局射频消融装置市场竞争激烈,主要厂商包括Medtronic、Biosense Webster、St. Jude Medical等。

这些公司在产品创新、市场推广和价格竞争等方面都展现出很高的竞争力。

3.3 市场机会与挑战射频消融装置市场存在一些机遇和挑战。

机遇包括市场需求的增加、技术创新和新兴市场的开发。

然而,市场也面临着价格竞争、法规限制和慢性疾病治疗需求下降等挑战。

4. 市场前景4.1 市场预测根据市场分析数据和趋势预测,射频消融装置市场有望在未来几年继续保持健康的增长态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癌射频消融治疗现状与进展在我国,肺癌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22.7%,是恶性肿瘤死亡的首位原因。

而该病主要在中老年患者中发病,这些人往往存在合并症,不适合常规开胸手术,于是许多新的治疗方法应运而生,包括微创外科、CT引导下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等。

从目前研究的结果看,肺叶切除仍然是早期肺癌的标准治疗方法。

但是对妥协性患者(compromised patients)可以行电视胸腔镜下的局限性切除术(包括肺段切除和楔形切除),而对高风险不能耐受微创手术的患者,RFA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是很好的选择,二者究竟孰优孰劣,还需要进行前瞻性研究。

RFA作为一种局部微创治疗手段,已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日益受到重视。

在2009年第45届美国临床肿瘤协会年会,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及第13届世界肺癌大会(WCLC)上,来自美国、欧洲、日本及中国的肺癌研究者分别报告了RFA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早期肺癌临床疗效,结果令人鼓舞。

一、RFA的原理RFA是对靶肿瘤施以频率460~500 kHz的射频电流,使肿瘤组织内的极性分子处于一种激励状态,发生高速震荡摩擦产热,局部温度可达60 ℃~120 ℃。

肿瘤组织对热的耐受能力较正常组织差,当组织温度高于50 ℃时,即出现凝固性坏死,温度高于60 ℃时,组织细胞内线粒体、溶酶体、蛋白质和DNA出现不可逆的变性,最终凝固和坏死,同时使肿瘤周围的血管组织凝固形成一个反应带,使之不能继续向肿瘤供血,并有利于防止肿瘤转移。

另外,射频的热效应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从而抑制肿瘤生长。

由于肺部正常组织可通过肺部大血管的血液循环和呼气散热,并且起着绝缘的效果,使能量可以充分集中在病变部位,加之肺部肿瘤组织的血流量低,散热困难,热量积聚,温度升高快,成为一个巨大的储热库,因此肺肿瘤非常适合RFA治疗,为心肺功能差,不能耐受手术的早期肺癌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二、RFA治疗肺癌的基础研究1979年Sugaar等对肺部恶性肿瘤进行RFA治疗,发现加热不仅使肿瘤细胞发生变性坏死,还可使肿瘤的血管通透性增强、血细胞渗出,进一步导致血管壁坏死、管腔闭塞;坏死的肿瘤细胞刺激淋巴细胞聚集,增强机体免疫系统活性,进一步杀伤机体残存瘤细胞。

Goldberg 等于1995年和1996年在兔肺上进行了RFA的实验研究,结果发现RFA治疗后发生热凝固性坏死,周围组织逐渐出现炎症反应、水肿、出血;7 d后坏死灶出现纤维组织增生;1个月支气管上皮和肺泡上皮增生,肺泡开始重建;2~3个月增生纤维组织逐渐被吸收,恢复正常组织结构。

Miao等对兔的VX2肺癌模型进行RFA治疗,结果显示:3个月后对照组所有动物均死亡,RFA治疗组中4只无瘤生存超过3个月,5只活杀时检查发现无活力的癌组织,1只RFA治疗不完全,其余2只出现局部复发和(或)肺转移,比较两组3个月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RFA组MRI表现为急性RFA损伤,微血管造影显示癌与邻近肺组织完全或大部分血供中断。

通过组织学观察将其损伤分为5个典型的等中心区(图1),A区:针道区;B区:肿瘤凝固坏死区;C区:肺实质凝固区;D区:外周出血区;E区:炎性层区。

在RFA 治疗过程中,肿瘤体内出现气泡影,有学者认为是RFA加热温度超过105 ℃时引起细胞的煮沸气化和碳化的结果。

三、RFA治疗肺癌的临床研究2000年Dupuy等报道3例经皮RFA治疗肺部恶性肿瘤病例,揭开了射频应用于人体治疗肺癌的序幕。

同年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程庆书等[9]于国内首次报道了CT引导下锚状电极高温RFA治疗肺部肿瘤患者42例。

1. 近期疗效:RFA对肺癌包括转移性肺癌(直径0.3~8 cm,平均<5 cm)的一次完全损毁率为38.00%~69.57%,二次完全损毁率为18.75%~25.00%,总损毁率多数超过70.00%;肿瘤缩小率因随访的时间不同难以统一,多数报道RFA治疗3个月后肿瘤不断缩小直至消失;3~12个月后随访患者的肿瘤总缓解率(完全缓解率与部分缓解率之和)为65.5%~82.2%,约90%的患者无局部复发;1年随访死亡率<10%,死因多为肺外或全身播散性疾病,绝大多数与操作技术无关;转移性肺癌患者的死亡率明显高于原发性肺癌患者。

Steinke等以Email 问卷方式通过14个国家地区的研究中心,回顾性调查全球范围内500例近期采用经皮肺部RFA治疗肺癌的情况,共回收问卷493份,报道2例死亡。

RFA治疗肺癌开展时间较短,能否提高患者5年生存率,有待今后更长时间的随访和观察。

2. 远期疗效:Hiraki等研究显示,Ⅰ期非小细胞肺癌RFA后1、2、3年的肿瘤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2%、63%和63%;平均生存时间42个月;1、2、3年的总生存率和癌特异性生存率分别为90%和100%、84%和93%、74%和83%。

Simon等的研究显示,Ⅰ期非小细胞肺癌RFA后1、2、3、4、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8%、57%、36%、27%和27%;平均生存时间42个月;1、2、3年的总生存率和癌特异性生存率分别为90%和100%、84%和93%、74%和83%。

结肠癌肺转移RFA后1、2、3、4、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7%、78%、57%、57%和57%。

≤3 cm和>3 cm病灶的1、2、3、4、5年肿瘤局部无进展率分别为83%、64%、57%、47%、47%和45%、25%、25%、25%、25%,并且两组间的生存曲线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

一项系统性回顾研究指出,治疗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局部复发率为3.0%~38.1%(平均11.2%),平均疾病无进展时间为15.0~26.7个月(平均21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3%~85%、55%~65%,15%~46%。

Lencioni等经皮肺穿刺RFA治疗肺癌的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RAPTURE结果显示:2001年7月至2005年12月,来自欧洲、美国和澳大利亚的7个临床试验中心对106例肺癌患者共183个肿瘤进行前瞻性多中心临床试验,其中33例为非小细胞肺癌,53例为直肠癌肺转移,20例为其他部位转移恶性肺癌,所有患者均不适合外科手术切除和放、化疗治疗,故均接受了CT引导下经皮RFA治疗,99%的患者均能顺利完成操作,无治疗相关死亡事故,88%的患者出现完全缓解。

非小细胞肺癌RFA后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92%和73%,其中Ⅰ期非小细胞肺癌2年生存率高达92%,另外,对于肺转移癌,RFA也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结直肠癌肺转移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91%和68%;其他恶性肿瘤肺转移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93%和67%。

在一项对比单纯放疗与放疗联合RFA针治疗24例不能手术的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中:2年和5年的累积生存率为50%和39%。

研究者认为,当肿瘤放疗时,氧在放射破坏DNA 并杀死肿瘤细胞方面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放疗对肿瘤边缘的富氧细胞非常有效,但是放疗对肿瘤中心区的乏氧细胞效果较差,这部分肿瘤细胞通过加热(RFA)可以被杀死,因此二者具有互补作用,RFA联合放疗可以增加治疗效果。

基于以上结果,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外科Cackler教授和Abbas教授在2009年JAAPA 杂志第一期撰写了题为《RFA是一种可代替肺叶切除术的有效方法》的论文,提出了RFA对于早期不能手术的肺癌,尤其是<5 cm的肿瘤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四、RFA治疗肺癌的评价1. CT:一般认为近期3个月后复查强化CT在治疗部位出现残留强化灶,低密度周围环绕不规则强化环,则认为治疗不满意,远期(3~6个月)复查,肿瘤坏死区明显缩小,其周边环绕清晰锐利的强化环,表明肿瘤无明显重新生长,则认为RFA治疗得当。

CT图像仅能显示病变的形态学变化,RFA治疗后早期肺部肿瘤并不能显着缩小甚至完全消失。

因此不能仅凭形态学变化判定RFA疗效。

CT即时改变:治疗后即时改变表现为CT值减低,病灶增大,原因在于癌肿组织在加热过程中产生的微小气泡使原来较均匀的高密度病灶出现蜂窝状低密度影,周边还同时出现磨砂玻璃样反应带,这是由于加热后正常组织的渗出所致。

CT的近期改变:RFA后1~3个月内病灶增大,3个月后病灶逐渐缩小,呈低密度改变。

如治疗病灶没有明显缩小,增强CT扫描后CT值没有变化也提示治疗有效。

如果增强CT扫描CT值增强15 HU,说明局部有残留,需要进行第二次RFA。

RFA后约24%~31%的病例可以出现空洞样改变。

建议评估疗效以RFA治疗后1个月的肿瘤大小为基线进行评估。

2. FDG-PET和PET-CT:RFA治疗后肿瘤的形态学变化往往迟于代谢变化,因此FDG-PET 比增强CT扫描判定疗效更为准确。

通过比较RFA治疗前后肿瘤组织代谢情况的变化,可以准确判断RFA近期治疗效果,为进一步的放疗或再次RFA治疗提供更加精确的治疗靶区。

建议使用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RECIST)评价疗效(表1):在3个月后的疗效评价中以CT最方便实用;1个月内CT评价存在缺陷,因该时期内坏死灶周围反应性充血、纤维组织增生一般还未消失,CT依据病灶的大小及密度的变化难以与残留或复发肿瘤作鉴别,此时宜采用MRI或PET评价。

3. 肿瘤标记物: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是肺癌最有诊断价值的肿瘤标记物,其表达水平对肺癌的诊断、监测、治疗均有重要参考价值。

RFA治疗后肿瘤标记物水平多有明显下降,如随访过程中肿瘤标记物再次升高,应高度警惕肿瘤复发或转移的可能,如确定为肿瘤局部复发,可再次行RFA治疗。

4. 免疫功能:通过检测T/B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指标,监测患者在RFA前后免疫功能的变化。

5. 病理:对RFA治疗后的病灶穿刺活检取得病理学结果,通过肿瘤组织的凋亡和坏死等病理学改变,可得到判断疗效的直接证据。

6. 生活质量:RFA治疗后,大部分患者的相关症状如咳嗽、疼痛、气促、疲劳等均减轻,体力状况(PS)评分提高,生存质量明显改善。

五、影响RFA治疗肺癌的因素RFA治疗肺癌的疗效与组织学类型无关,而与病灶的大小及位置等关系密切。

1. 大小:直径<5 cm,尤其是<3 cm的周围性肿瘤,一次治疗可使癌肿组织完全毁损,效果最佳。

对于直径>5 cm的病灶,需采用多针穿刺多层面治疗(适形RFA),使凝固坏死区域相互叠加,才有可能使整个病灶得到较为彻底的治疗。

2. 位置:周围型(距离肺门>2 cm)肺癌疗效比中心型肺癌好,主要原因是中心型肺癌肿块位于肺门大血管,血流速度较快,带走大量热量,造成肿瘤内热量不易蓄积,难以形成凝固性坏死;其次是中心型肺癌肿块较大,射频时难以一次全面彻底毁损;再次是部位较深的肿瘤,考虑到操作安全的原因,射频针刺入深度不够而导致消融不彻底,因此需要配合放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