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标准产业分类法
国际标准行业分类
国际标准行业分类国际标准行业分类(ISIC)是联合国统计部门为了统一国际上的经济统计而制定的标准。
该分类系统将经济活动分为不同的行业,便于国际间的经济数据比较和分析。
国际标准行业分类对于了解全球经济结构、制定经济政策、开展国际贸易以及进行跨国投资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标准行业分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48年,当时第一版国际标准行业分类被制定出来。
此后,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变化,国际标准行业分类也经历了多次修订和更新。
目前最新的版本是国际标准行业分类第四版(ISIC Rev. 4),它于2008年发布,取代了之前的第三版。
国际标准行业分类主要是根据经济活动的性质和特征来划分的。
它将所有的经济活动划分为21个部门,每个部门下又有多个类别和子类别。
这种层次结构使得国际标准行业分类能够对各种经济活动进行细致的分类和编码。
国际标准行业分类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首先,它被广泛应用于国际间的经济比较和分析。
各国可以根据国际标准行业分类的编码对自己的经济活动进行分类,然后将数据报送给联合国或其他国际组织,以便进行国际比较和统计。
其次,国际标准行业分类也被用于制定经济政策。
政府可以根据不同行业的发展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以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此外,国际标准行业分类还对于开展国际贸易和进行跨国投资具有指导作用。
在进行国际贸易时,各国可以根据国际标准行业分类的编码对进出口商品进行分类,以便进行统计和监管。
在进行跨国投资时,投资者可以根据国际标准行业分类的编码来了解不同行业的发展情况和投资机会。
总的来说,国际标准行业分类作为一个统一的分类标准,在国际间的经济比较、政策制定、贸易统计和投资决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不仅为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提供了共同的语言和基础,也为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国际标准行业分类也将不断进行修订和更新,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和需求。
三次产业分类法和联合国标准分类法
三次产业分类法和联合国标准分类法三次产业分类法与联合国标准分类法:洞悉经济结构的两种重要工具导语:在讨论和研究经济结构时,我们常常会涉及到三次产业分类法和联合国标准分类法这两种重要的概念和工具。
它们被广泛运用于经济学、统计学和宏观经济政策的领域。
本文将围绕这两种分类法展开,探讨它们的意义、优缺点以及如何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它们。
一、三次产业分类法的基本概念和意义(提及主题文字)第一节:概述和发展历程三次产业分类法,顾名思义,将经济活动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它是描述经济结构的基本工具,通常用于区分、研究和比较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构成。
该分类法的概念最早由经济学家柯克·亨德森(Kirkaldy)于1913年提出,并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完善和被广泛采用。
第二节:分析各产业的含义和特点第一产业是指从事自然资源开发和采集的产业,例如农、林、牧、渔等;第二产业代表着工业生产、制造和建筑业,是一种加工和转化原材料的经济活动;第三产业是指提供服务和消费相关的活动,例如商业、金融、交通运输、教育、医疗等。
第三节: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三次产业分类法具有直观、简单明了的特点,易于理解和应用。
它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的基本状况,以及各产业之间的相对重要性。
然而,该分类法的缺点也不容忽视,它不能反映出各种产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依赖关系,也不能准确描述新兴产业和经济转型的特点。
二、联合国标准分类法(ISIC)的概念和应用(提及主题文字)第一节:ISIC的背景和定义联合国标准分类法(International Standard Industrial Classification,简称ISIC)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一种行业分类体系,由联合国统计司于1948年首次发布。
它以经济活动为主线,将各类产业分门别类,以促进各国统计数据的比较和国际交流的便利。
第二节:ISIC的结构和层级ISIC分类法包含四个层级,分别是部門(Section)、类(Division)、组(Group)和类(Class)。
三次产业分类法和联合国标准分类法
文章标题:深度解读三次产业分类法和联合国标准分类法在经济学中,产业分类是对经济活动进行的一种重要分类方法。
产业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分析不同行业的经济活动,帮助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指导企业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的稳定和增长。
目前,常见的产业分类法主要有三次产业分类法和联合国标准产业分类法。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对这两种产业分类法进行全面评估和解读。
一、三次产业分类法1. 农业农业是指以耕作、畜牧、渔业、林业为主要内容的生产活动。
在三次产业分类法中,农业是第一产业,占据了经济总量中的一部分。
农业的发展水平不仅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也与国家整体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对国家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2. 工业工业是指通过对自然资源的加工和制造,生产各种商品和产品。
在三次产业分类法中,工业是第二产业,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部分。
工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和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
3. 服务业服务业是指以为人们提供各种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活动。
在三次产业分类法中,服务业是第三产业,是国民经济中的后备力量。
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对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联合国标准产业分类法1. 农业、林业和渔业联合国标准产业分类法将农业、林业和渔业合并为第一大类,反映了这些领域在全球产业中的重要性。
这种分类法更细化、更贴合实际,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这些领域的经济活动。
2. 采矿和采石业联合国标准产业分类法将采矿和采石业归为第二大类,这反映了矿产资源对全球经济的重要性。
这种分类方法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和监测全球采矿和采石业的发展状况。
3. 制造业制造业是联合国标准产业分类法中的第三大类,涵盖了各类商品和产品的制造活动。
这种分类方法更系统、更全面,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和分析全球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4. 服务业服务业是联合国标准产业分类法中的第四大类,反映了服务业在全球产业中的重要地位。
这种分类方法更准确、更清晰,有助于更好地分析和监测全球服务业的发展情况。
标准行业分类法
标准行业分类法行业分类是对不同行业的企业进行归类和划分的一种方法,它可以帮助政府、企业和研究机构更好地了解和分析不同行业的发展状况,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战略。
行业分类法的制定需要考虑到行业的特点、发展趋势和产业链关系,以及国家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在国际上,行业分类法通常由国家统计局或相关政府部门负责制定和发布,以便于统计和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数据。
标准行业分类法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对各个行业进行分类和编码的体系。
它旨在建立一个统一的、标准的行业分类标准,以便于各个部门和机构在统计、分析和研究时能够使用相同的分类标准,从而保证数据的可比性和准确性。
标准行业分类法通常包括行业分类的编码体系、分类原则和分类标准等内容。
行业分类的编码体系是行业分类法的核心部分,它通过为每个行业分配一个唯一的编码来实现对行业的精确分类。
通常情况下,行业分类的编码体系采用多级分类结构,即从大类到小类逐级细化,以便于更准确地描述和区分不同的行业。
例如,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采用了三位数字的编码体系,其中第一位数字表示大类,第二位数字表示中类,第三位数字表示小类,从而实现了对不同行业的精细分类和编码。
行业分类的编码体系是根据一定的分类原则和分类标准来制定的。
分类原则是指对行业进行分类和编码时所遵循的一般规则和原则,它通常包括产业链关系、生产经营活动和技术特点等方面的考虑。
分类标准是指对各个行业进行具体划分和编码时所遵循的具体标准和规定,它通常包括行业的主营业务、技术特点、产品特征和市场需求等方面的考虑。
标准行业分类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为国家统计局和相关部门提供了统一的行业分类标准,从而保证了统计数据的可比性和准确性。
其次,它为企业和研究机构提供了参考依据,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分析不同行业的发展状况和趋势。
最后,它为政府制定产业政策和发展战略提供了重要参考,帮助其更好地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总的来说,标准行业分类法是对不同行业进行分类和编码的一种标准化方法,它通过制定统一的分类标准和编码体系,帮助政府、企业和研究机构更好地了解和分析不同行业的发展状况,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国际标准产业分类
2 ISIC 与其它国际标准分类 编码系统 产品总分类 标准国际贸易分类 保持着完 好的对应性
说到 ISIC 的在国际标准分类系列中的地位 我们想起了在国际经济与社会分类专家小 组报告 ISIC50 年 历史与未来 中提到的一个细节 这个细节微小到只有对战后统计思 想发展史感兴趣的学者才会注意到 但是用它来对 ISIC 的地位做一个注释也许比洋洋洒洒 的大论还有份量 在 1947 年联合国统计委员会召开的第一次会议上就成立了产业分类委员 会 考虑到产业分类与职业 产品或商品以及其它分类之间的密切联系 联合国统计委员将 产业分类委员会重新确认为统计分类委员会 意即不只注重产业分类 而要同样关注职业 产品等等的分类 然而 令细心的统计史学家感到有趣的是 尽管分类委员会是通过人口普 查中对职业的问答来进行经济活动分类 而统计委员会自己最终却不再讨论职业与经济活动 之间的联系 而把注意力几乎完全集中到了经济活动分类上 可见 自 ISIC 酝酿之日起 它已是举足轻重了
我们看到 联合国统计司于 1948 年设计了全部经济活动国际标准产业分类的最初方案 并于 1958 年 1968 年和 1990 不定期对这一标准分类了进行了三次修订 第二次和第三次 的修订索引分别于 1971 年和 1994 年公布 目前 正在酝酿着对 ISIC 进行新一轮的修订 现在 在使用国际标准产业分类的 142 个国家中 有 93 个国家使用第三次修订的 ISIC 其 余 49 个国家仍在使用第二次修订的 ISIC 联合国 国际劳工组织 粮农组织 教科文组织 工发组织 经合组织等国际机构均采用 ISIC 公布和分析统计数据
国际标准行业分类
国际标准行业分类国际标准行业分类(ISIC)是国际劳工组织(ILO)制定的一套用于统计和分析各种经济活动的标准分类体系。
该分类体系被广泛应用于全球范围内,用于对不同行业进行统一的识别和比较。
国际标准行业分类的编制是为了便于各国对经济活动进行比较和分析,为国际贸易、投资和政策制定提供统一的参考标准。
国际标准行业分类体系主要由四级分类组成,分别是部门(Section)、大类(Division)、组(Group)和类(Class)。
部门是最高级别的分类,包括一些广泛的经济活动,如农业、制造业、建筑业等。
大类是对部门的进一步细分,而组和类则是对大类的更详细分类。
这种四级分类的设计使得国际标准行业分类体系既能够对经济活动进行宏观的整体描述,又能够对各种具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详细的分类和比较。
国际标准行业分类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不仅被用于统计和分析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还被广泛应用于国际贸易、投资、产业政策、劳动力市场分析等领域。
在国际贸易中,国际标准行业分类被用来统计和比较各国的进出口商品,为国际贸易的监管和谈判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在投资和产业政策领域,国际标准行业分类则被用来分析各种产业的发展趋势和结构特征,为政府和企业的决策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国际标准行业分类的编制和修订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各国和国际组织都在不断地对国际标准行业分类进行修订和完善,以适应经济发展的变化和新的统计需求。
近年来,随着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全球产业结构的变化,国际标准行业分类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际标准行业分类需要不断地进行更新和完善,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和统计需求。
总的来说,国际标准行业分类是一个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应用的统计分类体系,它为各种经济活动的统计和分析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标准。
国际标准行业分类的编制和修订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它需要不断地进行更新和完善,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和统计需求。
国际标准行业分类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它不仅被用于统计和分析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还被广泛应用于国际贸易、投资、产业政策、劳动力市场分析等领域。
中国标准产业分类法和国际标准产业分类
中国标准产业分类法和国际标准产业分类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比较引言:中国标准产业分类法(GB/T 47542017)和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是两种重要的产业分类体系,它们在统计、经济分析以及制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产业的分类(即国民经济部门分类)
产业的分类(即国民经济部门分类)又称国民经济部门分类。
按照一定的原则对经济活动进行分解和组合而形成的多层次的产业概念。
由于研究问题的角度不同,产业分类也不一样,目前常见的分类有:(1)联合国产业分类法又称联合国标准产业分类法,是联合国为了统一世界各国产业分类而制定的标准产业分类法。
它把国民经济分为十个部门:农林渔猎;矿业;制造业;电力、煤气、供水;建筑业;批发、零售、旅馆、饭店;运输、储运、通讯;金融、保险、不动产;政府、社会与个人服务;其他经济活动。
每个部门下面分成若干小项,再将小项分解为若干细项,大、中、小、细共四级,并对各项都规定了统计编码。
这种产业分类将全部经济活动不遗漏地给以分割,并使之规范化。
基于这种分类法所作的统计有很高的可比性。
联合国产业分类法的显著特点是和三次产业分类法保持着稳定的联系,其分类的大项,可以很容易地组合为三部分,从而同三次分类法相一致。
(2)三次产业分类法把全部经济活动划分为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和第三次产业。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两名词最早流行于20世纪20年代的新西兰和澳大利亚。
当时把农业、畜牧业、渔业、林业和矿业称为“第一产业”,把制造业称为“第二产业”。
1935年新西兰奥塔哥大学教授阿伦·格·费尔希提出了第三产业的概念。
1940年英国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科林·克拉克在其著作《经济进步的条件》中运用三次产业分类法,研究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变化之间的规律,把全部经济活动划分为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和第三次产业。
由于研究产业结构的角度和目的多种多样,各国对三次产业的划分不完全一致,归纳起来有三种分类办法:(1)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分类办法。
第一产业包括农业、畜牧业、渔业、林业、矿业;第二产业包括制造业、运输业;第三产业包括商业、金融和保险、不动产、个人服务业。
(2)日本1947年《经济白皮书》的分类办法。
第一产业包括林业、渔业、水产养殖业;第二产业是制造业、包括矿业、制造业、建筑业、电力、煤气、自来水、运输业和通讯;第三产业指服务业,包括质量、金融、不动产、个人服务、商业、家务、职业服务、政府和国防。
国际标准行业分类
国际标准行业分类国际标准行业分类(ISIC)是联合国统计部门制定的,用于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活动进行分类的标准。
该分类系统旨在提供一个统一的框架,便于不同国家和地区进行经济数据的比较和分析。
国际标准行业分类对各种经济活动进行了详细的分类,涵盖了各种行业和产业,为统计、研究和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国际标准行业分类将经济活动分为21个部门,每个部门下面又细分为若干个类别。
这些部门和类别根据其所涉及的经济活动的性质和特点进行了划分,以便更好地反映出各个行业的特点和特征。
这种分类方式不仅便于对经济活动进行统计和分析,还有助于对不同行业的发展趋势和特点进行研究。
国际标准行业分类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不仅可以用于国家和地区的宏观经济统计,还可以用于企业的行业分类和市场分析。
在国际贸易和投资中,国际标准行业分类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企业和政府部门更好地了解国际市场的情况,为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国际标准行业分类的制定和更新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变化,各个行业的特点和特征也在不断变化。
因此,国际标准行业分类需要不断进行修订和更新,以适应经济的发展和变化。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标准行业分类的统一和标准化显得尤为重要,它为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和交流提供了基础和保障。
总的来说,国际标准行业分类是一个重要的经济统计工具,它为各国和地区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框架,便于对经济活动进行分类和比较。
它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不仅可以用于宏观经济统计,还可以用于企业的行业分类和市场分析。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标准行业分类的统一和标准化将更加重要,它将为全球经济合作和交流提供重要的支持和保障。
国际标准行业分类的建立和完善需要各国和地区的共同努力,只有通过各方的合作和协调,才能更好地适应经济的发展和变化,为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好的统计基础和决策支持。
希望各国和地区能够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国际标准行业分类的建设和完善,为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
【知识解析】产业类型的划分
三次产业分类法
标准产业分类法
生产要素集约 程度分类法
两大部分分类法
产业类型的划分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三大产业分类法:是以社会生产发展阶段为划分依据, 世界各国不完全一致,但基本均划分为三大类: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广义上的农业):是以利用自然力为主, 生产不必经过深度加工就可消费的产品或工业原料的部门。
三次产业分类法
标准产业分类法
生产要素集约 程度分类法
两大部分分类法
产业类型的划分
国家标准分类 国际标准分类
标准产业分类法是出于统计和管理方便,由权威部门 按统一口径进行的产业分类。可以分为国际标准产业分类 法、国家标准产业分类法或地区标准产业分类法。
特点: 一是权威性。产业分类标准一般应是国际上大多数国 家公认或由某国权威机构编制和颁布; 二是完整性。产业分类标准应尽可能详尽,不能造成 产业遗漏; 三是适应性。掌握这项标准的机构应根据经济发展的 新动向及新产业的出现和发展,对标准产业分类能适时增 添和调整; 四是可比性。产业分类必须便于进行各种目的的分析、 研究和比较,以判明产业结构的诸种变化,并有利于对这 种变化实行控制或诱导。
我国的第一产业一般包括:农、林、牧、副、渔等。 第二产业(广义上的工业):源自英国的第一产业革 命。包括各类专业工人和各类工业或产品 我国的第二产业一般包括: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 以及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第三产业(广义上的服务业):非物质的生产部门, 是第一、二产业以外的行业,是为第一、二产业提供基本 服务的产业部门。 我国的第三产业一般包括:商业、金融、服务、保险、 运输和其他公益事业等。
产业类型的划分
三次产业分类法
国标产业的分类
国标产业的分类国际标准产业分类法是一种四级产业分类方法,将全部经济活动分为10个大类,在每个大类下面分成若干中类,每个中类又分解为若干小类,进而又将小类分解为若干细目。
具体分类如下:A 农、林、牧、渔业+ 01 农业+ 02 林业+ 03 畜牧业+ 04 渔业+ 05 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B 采矿业+ 06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07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08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09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10 非金属矿采选业+ 11 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12 其他采矿业C 制造业+ 13 农副食品加工业+ 14 食品制造业+ 15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16 烟草制品业+ 17 纺织业+ 18 纺织服装、服饰业+ 19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20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21 家具制造业+ 22 造纸和纸制品业+ 23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24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25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 26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7 医药制造业+ 28 化学纤维制造业+ 29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30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31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32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33 金属制品业+ 34 通用设备制造业+ 35 专用设备制造业+ 36 汽车制造业+ 37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38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39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40 仪器仪表制造业+ 41 其他制造业+ 42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43 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D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44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45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46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以上是国标产业的分类,如需更多信息,建议到相关网站查询或咨询专业人士。
国际标准产业分类法
国际标准产业分类法国际标准产业分类法(International Standard Industrial Classification of All Economic Activities,ISIC)是国际贸易中使用的一种世界范围内的统一分类系统,它将世界上所有的经济活动分为六大组:A~F,每个组又包括几个小组(divisions)。
这种分类可以使每个国家,在统计不同行业和企业的经济活动时,更好地对其进行类别和统计分析,以便在进行经济研究时使用。
A)农业:指从事农业生产活动(Agricultural Production)、森林业(Forestry)和渔业(Fishery)的人员以及基于农业机械、农产品的制造业()的经营活动。
B)工业:指从事冶炼业(Smelting)、制造业(Manufacturing)、生产工业(Production Industry)、工程业(Engineering)等经营活动的人员及企业。
C)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指从事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经营活动,包括熔铸业、木材加工业、水泥生产业、橡胶制品制造业等。
D)建筑:指从事建筑、装饰及装修等经营活动的人员及企业。
E)批发和零售贸易:指向消费者出售商品、服务的活动(Wholesale and Retail Trade)、餐饮业(Catering)、住宿业(Accommodation)等经营活动。
F)金融贸易:指货币、股票、黄金等金融工具的买卖活动(Financial Intermediation)、财产保险(Insurance)、技术服务(Technical Services)等。
国际标准产业分类法为世界范围内各国家统计分析经济活动提供了一套综合的统一分类体系,可以更好地获取国际经济现状及国家各经济行业发展情况。
同时,ISIC也是实施经济政策时重要参照物,帮助政府有效地构建有利的经济政策。
国际标准产业分类新版_ISICRev_4_的信息产业分类分析_李国秋
知识、学习与管理Knowledge ,Learning &Managem ent[基金项目]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基于ICTS 核心信息能力的信息化测度研究”(05BTQ012)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李国秋,博士、教授、研究生导师,出版专著2部,发表论文50余篇;吕斌,博士、教授、研究生导师,出版专著4部,发表论文60余篇。
国际标准产业分类新版(ISIC Rev .4)的信息产业分类分析An Analysis to the Inform ation In du stry Sector of Up dated Intern atio nal Sta ndard Ind ustrial Classificatio n of all Econ om ic Activities (ISIC Rev .4)李国秋1 吕 斌2(1.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上海,200062; 2.上海大学图书情报档案系,上海,200444)[摘要] 国际标准产业分类的最新版(ISIC REV .4)新设了信息与通信门类,并对信息经济部门进行了总体定义,给出了一个信息产业的全面分类体系。
本文分析了该门类的原则、结构,探讨了其对北美分类体系和OE CD 研究成果的借鉴;涉及的信息产业划界等理论问题。
[关键词] 信息产业 分类 产业分类标准[中图分类号] G 25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2797(2010)05-0118-07[Abst ract ] ISIC REV .4has set the inform ation and com munication sector newly ,carr ied on the overal l definition to the in -formation economy departm ent ,given an information industry comprehensive classified system .This article analyze the prin -ciple ,the structure of this sector ;discusses its relation to N orth Am erica classification system and OECD res earch res ults .and talk about theory questions about the boundary of information indus try .[Key words ] Information industries Classification Industry classification standard 2008年,联合国统计委员会公布了《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 第四版[1],在这一最新版本中,不仅借鉴了北美产业分类的经验,新设立了J 门类(信息和通信业)作为最高级别的产业分类类别,列为21个门类之一;而且吸收OE CD 的WPIIS (信息社会指标工作组)[2]自1997年以来长达十多年对信息经济和信息社会测度研究的成果,对信息经济部门进行了总体定义,给出了一个信息产业的全面分类体系。
国际产业划分标准
国际产业划分标准
国际产业划分标准是联合国制定的《全部经济活动国际标准产业分类》,将产业划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产业包括农、牧、林、渔业,主要涉及直接利用自然资源进行的产品生产;
第二产业包括采矿和采石,制造业,水、电、燃气供应,污水处理、废物管理,建筑业,主要涉及加工和制造产品;
第三产业包括批发和零售,汽车和摩托车修理,运输和存储,住宿和餐饮服务,信息和通信,金融和保险,房地产业,科学和技术,行政和辅助,公共管理,国防,社会保障,教育,人体健康和社会工作,艺术、娱乐和文娱,其他服务,家庭作为雇主的家庭自用、未加区分的物品生产和服务,国际组织和机构等,主要涉及提供服务。
这种产业划分标准有助于各国对经济活动进行统计和分析,促进国际间的经济交流和合作。
国际产业统计方法
国际产业统计方法主要有:
1.全部产业分类法,这是将产业部门按照经济活动的性质划分为三次产业部门的
方法,也称三次产业分类法。
这种分类法把全部经济活动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包括农业、畜牧业、渔业、林业等直接以自然物为对象的产业;第二产业是加工产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等以处理自然物的形式提供使用价值的产业;第三产业是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产业。
这种分类法包括所有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甚至不产生物质产出的商业饮食业、公用事业等也被列入。
2.联合国标准产业分类法,这是联合国为了统一各国产业分类而制定的标准产业
分类法。
它把国民经济分为10个部门,即农业、畜牧兽医、林业、采矿、制造、建筑、
运输邮电、贸易、财政金融和其他服务业。
每个部门下面分成若干行业,行业下面再分成若干子行业。
此外,还把混合了不同行业属性的业务活动归纳为综合企业部门,作为一个独立的部门来处理。
3.行业分类法,这是根据生产资料不同性质和产品的不同用途及其与国民经济的
联系而划分的,将整个国民经济划分为工业、农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金融业和其他服务业等部门。
4.职业分类法,这是根据人们所从事的工作性质和特点而划分的,将整个国民经
济划分为10大类:农业和畜牧业职员、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办公室职员和秘书、服务性行业职员、商业人员、公务人员、文化艺术工作者等。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果您还有疑问,建议咨询专业人士。
国际标准产业分类
国际标准产业分类国际标准产业分类将各种经济活动划分为21个部门,每个部门下面又细分为若干类别。
这种分类方法既考虑了各个行业的生产特点,又兼顾了各个国家的国情和产业结构。
国际标准产业分类的编制原则包括,综合性原则、专业性原则、实用性原则和稳定性原则。
这些原则保证了国际标准产业分类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使其成为国际上公认的产业分类标准。
国际标准产业分类的应用对于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国际标准产业分类可以帮助政府了解国民经济的总体情况,包括各个行业的产值、就业人数、投资规模等,为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依据。
其次,国际标准产业分类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各个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为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市场定位提供参考。
再次,国际标准产业分类可以帮助学者和研究人员进行产业分析和比较研究,为学术研究和决策咨询提供依据。
国际标准产业分类的应用还可以促进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交流和合作。
通过国际标准产业分类,各个国家可以比较自己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水平,了解各自的优势和劣势,找到合作的领域和方式。
同时,国际标准产业分类也为国际贸易和投资提供了依据,促进了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和交流。
总的来说,国际标准产业分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统计工具,它对于国民经济的统计、分析和比较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政府决策、企业发展和学术研究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国际标准产业分类的应用可以促进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交流和合作,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因此,各个国家都应该重视国际标准产业分类,加强对其应用的研究和推广,提高国际标准产业分类的质量和效益,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分类标准
分类标准为了方便统计数据的编译和比较不同国家,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统计局已经制定一个“所有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所有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被称为“国际标准产业分类”,建议所有国家采用。
它将国民经济分为10类,再细分为大、中、小类。
标准产业分类法(International Standard Industrial Classification of All Economic Activities)是指为统一国民经济统计口径而由权威部门制定和颁布的一种产业分类方法。
全面的、精确的、统一的经济活动统计对经济理论的探讨和整个国民经济问题的研究,对政府制定经济政策和进行国民经济的宏观管理都是十分必要的。
国民经济管理的经济统计的基础就是产业分类的标准化,即进行标准产业分类。
2008年8月11日发布了最新的第四版A—农、牧、林、渔业•01—作物和牲畜生产、狩猎和相关服务•02—林业与伐木业•03—渔业与水产业B—采矿和采石•05—煤炭和褐煤的开采•06—石油及天然气的开采•07—金属矿的开采•08—其他采矿和采石•09—开采辅助服务C—制造业•10—食品制造•11—饮料制造•12—烟草制品制造•13—纺织品制造•14—服装制造•15—皮革和相关产品制造•16—木材、木材制品及软木制品的制造(家具除外)、草编制品及编织材料物品制造•17—纸和纸制品制造•18—记录媒介物的印刷及复制•19—焦炭和精炼石油产品制造•20—化学品及化学制品制造•21—基本医药产品和医药制剂制造•22—橡胶和塑料制品制造•23—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制造•24—基本金属制造•25—机械设备除外的金属制品制造•26—计算机、电子产品和光学产品制造•27—电力设备制造•28—未另分类的机械和设备制造•29—汽车、挂车和半挂车制造•30—其他运输设备制造•31—家具制造•32—其他制造业•33—机械和设备的修理和安装D—电、煤气、蒸汽和空调供应•35—电、煤气、蒸汽和空调供应E—供水;污水处理、废物管理和补救•36—集水、水处理与水供应•37—污水处理•38—废物的收集、处理和处置;材料回收•39—补救和其他废物管理服务F—建筑业•41—楼宇建筑•42—土木工程•43—特殊建筑G——批发和零售业;汽车和摩托车修理•45—批发和零售业;汽车和摩托车修理•46—汽车和摩托车外的批发贸易•47—汽车和摩托车外的零售贸易H—运输与存储•49—陆路运输与管道运输•50—水上运输•51—航空运输•52—储存和运输辅助•53—邮政和邮递I—食宿服务•55—住宿•56—食品和饮料供应服务J—信息和通信•58—出版•59—电影、录像和电视节目制作、录音及音乐作品出版•60—电台和电视广播•61—电信•62—计算机程序设计、咨询及相关•63—信息服务K—金融和保险•64—保险和养恤金之外的金融服务•65—强制性社会保障除外的保险、再保险和养恤金•66—金融保险服务及其附属L—房地产•68—房地产M—专业、科学和技术•69—法律和会计•70—总公司的;管理咨询•71—建筑和工程;技术测试和分析•72—科学研究与发展•73—广告业和市场调研•74—其他专业、科学和技术•75—兽医N—行政和辅助•77—出租和租赁•78—就业•79—旅行社、旅游经营者、预订服务及相关•80—调查和安全•81—为楼宇和院落景观提供的服务•82—为办公室行政管理、办公支持和其他企业辅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农业、狩猎业、林业和渔业
2).矿业和采石业
3).制造业
1.食品、饮料、烟草
2.纺织、服装、制革
3.木材与木制品
4.造纸与纸制品、印刷与出版
5.化工产品和药品、石油加工、煤炭加工、塑料制品、橡胶制品
6.非金属矿产品(除石油、煤炭加工产品以外的)
7.冶金工业
8.金属制品、机械和工业设备
∙除机械和工业设备以外的金属制品
∙电气机械以外的机械
∙电机、电器及供电设备
∙运输工具
o造船及修理
o铁路机车与车辆
o汽车;
o摩托车与自行车
o航空工业
o其他运输工具
∙不包括在以上行业的科学仪器、测试仪器、控制仪器、感
光和光学器材。
9.其他制造业。
4).电力、煤气、供水业;
5).建筑业;
6).批发与零售业、餐馆与旅店业;
7).运输业、仓储业和邮电通信业;
8).金融业、不动产业、保险业及商业性服务业;
9).社会团体、社会及个人的服务;
10).不能分类的其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