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学专业考研整理讲解
资源环境科学专业考研方向
资源环境科学专业考研方向介绍资源环境科学专业考研方向是指在资源环境科学领域深入研究和探索的一种学术方向。
该方向主要研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环境的保护与治理,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研究内容资源环境科学专业考研方向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资源开发与利用资源开发与利用是该方向的核心研究内容之一。
研究人员通过对矿产资源、水资源、能源等各类资源的开发、提取、利用和管理,探索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和策略。
2. 环境保护与治理环境保护与治理是资源环境科学专业考研方向的重要内容之一。
研究人员关注环境问题的根源,探索环境保护的技术和政策手段,研究环境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环境监测等方面的技术和方法。
3. 资源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资源与环境之间存在密切的相互关系,资源的开发利用必然会影响环境,而环境的变化也会对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
研究人员通过分析资源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探索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点,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4.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在资源环境科学中的应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是资源环境科学中重要的技术手段,可以对资源和环境进行精确的监测和分析。
研究人员通过使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对资源变化、环境变化进行实时监测和预测,提供科学决策支持。
就业方向资源环境科学专业考研方向的毕业生可以在以下领域找到就业机会:•政府部门:环境保护部门、资源管理部门等;•科研机构:大学、科研院所等;•企事业单位:环境咨询公司、能源公司、矿业公司等;•国际组织:联合国、世界银行等。
发展前景随着资源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资源环境科学专业考研方向的发展前景广阔。
毕业生可以从事资源开发与管理、环境保护与治理、新能源开发利用等工作,为推动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在资源环境科学中的应用将会得到进一步拓展,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
总结资源环境科学专业考研方向是一个综合性、前沿性的学科领域,涉及资源开发与利用、环境保护与治理等方面的研究。
左玉辉《环境学》(第2版)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大气环境)【圣才出品】
第二章 大气环境2.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 一、大气环境概述 1.大气的成分 大气是由多种气态及悬浮其中的液态和固态物质所组成的混合物,其中包含有N 2、O 2、Ar 、CO 2等各种气体,以及水汽、水滴、冰晶、尘埃和花粉等,大气中除固态、液态物质 大气的成分 大气的分层 大气环境概述 湍流运动大气边界层主要特征 风温度的垂直分布大气污染源及主要污染物煤烟型污染几种典型的大气污染 交通型污染大气污染 酸沉降污染空气污染的危害 空气质量基准 空气质量 空气质量标准 空气质量指数常规能源的清洁利用清洁能源 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节能绿色交通烟尘治理技术大气污染控制 二氧化硫治理技术末端治理 氮氧化物治理技术氟化物治理技术环境自净大气环境及水汽之外的全部混合气体称为干洁空气(见表2-1)。
表2-1 大气的各成分2.大气的分层(1)各层的特点(见表2-2)表2-2 大气各层特点(2)大气层状结构(见图2-1)图2-1 大气的层状结构3.大气边界层主要特征在对流层下部靠近下垫面的1.2~1.5km范围内的薄层大气称为大气边界层,因为贴近地面,大气运动受到地面摩擦作用影响,又称摩擦层。
(1)湍流运动在大气边界层中,由于下垫面粗糙度的影响,风速越靠下层变得越小,因而产生了风速的垂直梯度,形成湍流。
(2)风在大气边界层中,由于越往高处摩擦力越小,因而风速随高度增加明显变大。
(3)温度的垂直分布(见表2-3)表2-3 温度的垂直分布规律近地面温度的垂直梯度比上层大气要大得多,而且太阳辐射越强,云量越少,风速越小,土壤导热性越差则气温的垂直变化越大。
二、大气污染1.大气污染源及主要污染物(1)污染源分类①天然源,是指自然界自行向大气环境排放污染物的污染源。
②人为源,是指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所形成的污染源。
(2)大气污染物大气污染物是指由于自然过程或人类活动排入大气,并对人和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物质。
环境工程学蒋展鹏第三版知识点考研
环境工程学蒋展鹏第三版知识点考研
(原创版)
目录
一、蒋展鹏《环境工程学》第三版的特点和内容
二、蒋展鹏《环境工程学》第三版在考研中的应用
三、如何有效利用蒋展鹏《环境工程学》第三版进行考研复习
四、蒋展鹏《环境工程学》第三版的优势和不足
正文
一、蒋展鹏《环境工程学》第三版的特点和内容
蒋展鹏的《环境工程学》第三版是一本非常全面且具有权威性的环境工程学教材,它覆盖了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固体废物处置与资源化、物理性污染等多个方面,为学生提供了全面的环境工程学知识体系。
这本书的出版,对于广大环境工程学领域的师生来说,是一份难得的学术资源。
二、蒋展鹏《环境工程学》第三版在考研中的应用
蒋展鹏的《环境工程学》第三版在考研中被广泛应用,很多高校的环境工程专业都将其作为指定的考研参考书。
这本书不仅是理论知识的宝库,而且它还包括了大量的实例和案例分析,对于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也大有裨益。
三、如何有效利用蒋展鹏《环境工程学》第三版进行考研复习
要想有效地利用蒋展鹏的《环境工程学》第三版进行考研复习,首先要做的就是深入理解这本书的内容。
只有在理解了书中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后,才能真正做到活学活用。
其次,就是要多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和真题,这对于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非常重要。
四、蒋展鹏《环境工程学》第三版的优势和不足
蒋展鹏的《环境工程学》第三版在教学和考研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它的优势在于内容全面、理论严谨、实践性强。
浙大855环境学考研经验及公共课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环境科学考研经验考研科目:政治英语一数学二专业课(855环境学)初试经验&复习书推荐政治:肖秀荣全套政治的考研辅导书很多,令人眼花缭乱,大家只要跟着一个老师的书,从头开始一步一步的复习下去就可以了,不用贪多,我选择的是肖秀荣老师的书,出一本买一本,肖秀荣的考研政治书一整套已经足够进行很系统的政治复习了。
《知识点精讲精练》和《命题人1000题》是用来打基础的,必须要过一遍,是对付选择题的利器,先分章节通读《知识点精讲精练》,再合上书,凭记忆做《命题人1000题》的相关章节,实在没记住的再去翻《知识点精讲精练》,这样可以加深对书本上知识的印象,帮助记忆。
《命题人讲真题》有时间的可以做做选择题,看一看往年的论述题答案,这本书我复习的时候没有作为重点,没有多看,所以不作评价。
9月份开始肖秀荣会陆续出一些书,如《形势与政策》、《考点预测》等,有时间的就都看一看。
等到临近考试的时候,肖秀荣老师出的《8套卷》和《4套卷》必做,大题必背,这两套试卷中的选择题可以拿来查漏补缺,有哪部分知识点没有记牢的赶紧翻书多看看;试卷中的大题则要用心背,一是要通过这些题总结出政治论述题的答题规律技巧,二是记下很多东西用政治的语言去如何表述,三是这些论述题涉及的知识点是考试很可能会出到的点,所以用心背总没错,要是临近考试没有那么多时间,则以背诵《4套卷》为主。
英语一:《新东方考研英语词汇》(绿皮),张剑黄皮书系列,《何凯文考研英语阅读思路解析》英语的复习,开始的时候要放在英语词汇上,单词关要过,《新东方考研英语词汇》这本书很厚,一共50个list,囊括的考研词汇绝对是够的,对于英语基础还不错的同学,一天背一个list没有问题,这样50天单词就可以过一轮,英语基础不是很好的同学也不要着急,可以3天2个list,要是还觉得接受不到那么快,可以再放慢一点,打基础的时候急不得,每天或者每周,抽时间把之前的一些不熟悉的单词再温习一遍,加深记忆。
环境科学专业考研方向
环境科学专业考研方向引言环境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及环境保护的学科,近年来备受关注。
环境科学专业考研方向是培养具备环境保护理论和技术应用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以满足社会对环境保护人才的需求。
本文将就环境科学专业考研方向的内容、考试内容和备考建议进行详细介绍。
环境科学专业考研方向的内容环境科学专业考研方向的内容主要包括环境科学与技术、环境工程和环境生态学三个主要方向。
1.环境科学与技术方向:主要研究环境监测与评估、污染控制与修复、环境保护政策与管理等相关内容,培养学生具备环境监测、环境评估和环境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2.环境工程方向:主要研究污染控制工程、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大气污染控制与治理等相关内容,培养学生具备环境工程设计、污染治理技术应用等方面的能力。
3.环境生态学方向:主要研究生态系统功能与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相关内容,培养学生具备生态环境保护和生物资源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考试内容环境科学专业考研方向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综合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1.综合基础知识:综合基础知识考查主要涵盖环境科学与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包括环境科学与工程概论、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物理学等方面的内容。
2.专业知识:专业知识考查主要涵盖环境科学与技术、环境工程和环境生态学方向的核心内容,考生需要具备相应方向的专业知识,包括环境监测与评估、污染控制与修复、环境保护政策与管理、污染控制工程、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大气污染控制与治理、生态系统功能与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等方面的内容。
备考建议为了更好地备考环境科学专业考研方向,考生需要掌握以下几点备考建议。
1.系统学习:首先需要系统地学习环境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考试要求的综合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有深入的理解。
2.多做题:通过做题和做真题可以帮助考生熟悉考试形式和题型,提高解题技巧和应变能力。
3.积累实践经验:参与实践与科研项目,亲身参与环境科学与工程的实践活动,积累实践经验,并将实践经验与理论知识相结合。
环境工程考研资料
本研究方向主要从事除尘技术、烟气脱硫技术、挥发性有机物(vocs)生物处理技术、 城市易散性粉尘控制的研究,目前利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其它省部级项目资助,在大 气污染控制理论和技术方面全面展开研究工作。 (3)水污染控制 带头人:彭党聪教授
B+等(44 个):南昌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河海大学、厦 门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西安理 工大学、江苏大学、安徽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江南大学、东北大学、兰州 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长安大学、广东工业 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北电力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北京航空 航天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郑州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暨南大学、苏州科技 学院、浙江工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广西大学、中南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北 京交通大学、江苏工业学院、复旦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南 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北师范大学
排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环境工程
等 排 学校名 等 排
等
学校名称
学校名称
级名 称 级名
级
南京大
北京工业
清华大学 A+
A
A
11 学
21 大学
山东大
北京师范
同济大学 A+
A
A
12 学
22 大学
哈尔滨工
华中科
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考研方向
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考研方向引言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是指波及海洋科学、海洋环境保护、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专业方向。
随着人类对地球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和环境污染的加剧,海洋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
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考研方向的学习,将为学生提供深入了解海洋资源、环境问题和保护策略的机会。
学习内容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考研方向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海洋科学、环境科学、资源利用等方面的知识。
其中,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的学科:1.海洋科学:学习海洋地质学、海洋生物学、物理海洋学、海洋化学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海洋科学,可以了解海洋的形成演化、海洋生物和海洋地球化学过程。
2.环境科学:学习环境基础知识、环境监测技术、环境评价与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掌握环境科学的基础知识,可以对海洋环境进行评价、管理和保护。
3.资源利用:学习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洋能源开发等方面的知识。
了解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可以为海洋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学习方法在进行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考研方向的学习过程中,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以下是几点建议:1.注重理论学习:掌握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了解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2.多实践锻炼:学习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不仅仅需要理论知识,还需要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实践项目、实验等方式,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3.积极参与学术讨论:参与学术讨论、交流会议等,与同行专家和学生交流,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
4.多阅读相关文献:通过阅读相关领域的学术文献,了解前沿研究进展和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
就业前景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在未来的就业前景广阔。
以下是几个主要的就业方向:1.政府机构:海洋环境保护、海洋资源管理等相关政府部门。
2.科研院所:从事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的科研院所。
3.环境保护企业:从事海洋环境监测评价、环境治理等相关工作。
4.海洋能源行业:从事海洋能源的开发利用和技术研究等工作。
5.教育机构:从事高等院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环境学概论》考研知识要点03
第四章土壤环境一名词解译1.原生矿物:是直接来源于岩石受到不同程度的物理风化作用的碎屑,其化学成分和结晶构造未有改变。
2.次生矿物:岩石风化和成土过程中新生成的矿物,包括各种简单盐类,次生氧化物和铝硅酸盐类矿物等统称次生矿物。
次生矿物是土壤矿物质中最细小的部分(粒径<0.001mm)具有胶体特性,影响土壤许多物理化学特性。
3.土壤质地(土壤的机械组成):自然界的土壤都是由很多大小不同的土粒,按不同的比例组合而成的,各粒级在土壤中所占的相对比例或重量百分数称为土壤的机械组成,也叫做土壤质地。
4.土壤结构:一般把土壤颗粒的空间排列方式及其稳定程度,孔隙的分布和结合的状况称为土壤的结构。
5.土壤胶体:土壤中颗粒直径小于2微米或1微米,具有胶体性质的微粒。
6.土壤污染: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质量恶化的现象。
具体地说,污染物质是指与人为活动有关的各种对人体和生物有害的物质,包括化学泻药、重金属、放射性物质,病原菌等。
7.土壤净化:是指土壤本身通过吸附、分解、迁移、转化,氧化—还原、络合-螯合作用及化学沉淀等作用而使进入土壤的污染物的浓度降低,形态改变,难以被植物所吸收而暂时退出生物小循环,脱离食物链或被排出土壤之外的过程。
8.溶胶:胶体微粒分散在水中成为胶体溶液称为溶胶。
凝胶:胶体微粒相互凝聚呈无定形的凝胶。
凝聚作用:由溶胶凝聚成凝胶的作用。
分散作用:由凝胶分散成溶胶的作用。
9.环境背景值:是指环境中诸因素,如大气、水体、土壤以及植物、动物和人体组织等在正常情况下,化学元素的含量及其赋存形态。
10.土壤环境中重金属元素背景值:是指一定区域内自然状态下未受人为污染影响的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正常含量。
11.活性酸度:由土壤溶液中的H+所引起的酸性和活性酸底。
酸度大小取决于溶液中的[H+ ]。
土壤胶体所吸附的可交换性H+及A13+水解所产生H+总称为潜在酸度(包括交换酸和水解酸)。
何强《环境学导论》(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目 录第1章 环境与环境科学及环境学1.1 复习笔记1.2 课后习题详解1.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2章 当代世界环境问题2.1 复习笔记2.2 课后习题详解2.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3章 生态学基础3.1 复习笔记3.2 课后习题详解3.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4章 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4.1 复习笔记4.2 课后习题详解4.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5章 城市生态系统5.1 复习笔记5.2 课后习题详解5.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6章 人口的增长与控制6.1 复习笔记6.2 课后习题详解6.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7章 粮食问题7.1 复习笔记7.2 课后习题详解7.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8章 能源与环境8.1 复习笔记8.2 课后习题详解8.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9章 未来的能源供应9.1 复习笔记9.2 课后习题详解9.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0章 我国的能源供应与环境保护问题10.1 复习笔记10.2 课后习题详解10.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1章 水资源及其利用与保护11.1 复习笔记11.2 课后习题详解11.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2章 海洋污染12.1 复习笔记12.2 课后习题详解12.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3章 大气的污染13.1 复习笔记13.2 课后习题详解13.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4章 大气污染气象学14.1 复习笔记14.2 课后习题详解14.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5章 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的形成机制及其防治对策15.1 复习笔记15.2 课后习题详解15.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6章 噪声公害与微波污染16.1 复习笔记16.2 课后习题详解16.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7章 固体废物与危险废物的污染及控制对策17.1 复习笔记17.2 课后习题详解17.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8章 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18.1 复习笔记18.2 课后习题详解18.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9章 当代世界环境问题变化的趋势19.1 复习笔记19.2 课后习题详解19.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20章 环境经济学概论20.1 复习笔记20.2 课后习题详解20.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章 环境与环境科学及环境学1.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环境及其组成1.人类的环境(1)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人类出现之前就存在的,是人类目前赖以生存、生活和生产所必需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称(或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类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能量和自然现象的总体)。
《环境学概论》(刘培桐)考研知识点归纳
《環境學概論》知識總結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整体,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2、聚落环境:是人类有计划、有目的地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而创造出来的生存环境。
3、城市环境:是人类利用和改造环境而创造出来的高度人工化的生存环境。
4、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的影响问题。
包括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
5、环境保护: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和潜在的环境问题,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具体实践活动的总称。
6、环境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活动与环境演化规律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寻求人类社会与环境协同演化、持续发展途径与方法的科学。
7、环境自净能力:当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因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要素的扩散、稀释、氧化还原、生物降解等物化和生化作用,使污染物的浓度和毒性逐渐自然降低的现象称为环境自净能力。
二、简答1、环境科学的主要任务:①探索全球范围内环境演化的规律,了解人类环境变化的过程、环境的基本特性、环境结构和演化机理等,以便应用这些认识使环境质量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避免对人类不利的变化;②揭示人类活动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以便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使人类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③探索环境变化对人类生存的影响,发挥环境科学的社会功能,探索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危害的机理及环境毒理学研究, 为人类正常、健康的生活服务;④研究区域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
2、环境科学的基本任务:揭示人类-环境系统的实质,研究人类-环境系统之间的协调关系,掌握它的发展规律,调控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以改善环境质量,造福人民,促进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
3、理论环境学的主要任务」用有关的现代科学理论,总结利用和改造环境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继承和发展有关的环境科学理论,以建立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
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专业考研方向
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专业考研方向简介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专业是近年来兴起的一个新兴学科领域,其主要研究内容为人类生活与工作环境的改善与优化。
本文将介绍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专业考研方向的相关内容。
考研方向介绍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多学科综合交叉的领域,主要包括建筑学、城乡规划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室内设计等相关学科的知识。
考研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建筑环境与节能技术该方向研究建筑物的设计、施工及运行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和节能技术。
主要内容包括建筑结构与材料、建筑热工学、建筑能源系统等。
城市规划与设计该方向研究城市的功能布局、城市规划与设计原则以及城市建设中的环境问题。
主要内容包括城市规划理论与方法、城市设计原理与实践、景观设计等。
室内环境与人性化设计该方向研究室内环境的设计和改善,注重人类在室内环境中的舒适感和健康。
主要内容包括室内环境理论与分析方法、室内设计原则与实践、室内灯光与声学设计等。
城市环境与生态设计该方向研究城市环境保护与生态恢复,通过合理设计和规划来解决城市环境问题。
主要内容包括城市生态学、环境污染控制、生态建筑设计等。
就业前景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广泛的就业前景和发展空间。
他们可以从事以下职业:1.建筑设计师:负责建筑物的设计,包括建筑结构、外观和室内环境的规划与设计。
2.城市规划师:参与城市规划与设计工作,负责城市的功能布局和城市建设中的环境问题。
3.环境工程师:负责环境监测、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等工作。
4.室内设计师:负责室内环境的设计和改善,注重人性化设计和室内环境的舒适度。
5.建筑节能工程师:参与建筑节能设计和工程实施,提高建筑物的节能性能。
研究生培养目标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掌握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体系。
2.具备跨学科综合研究的能力,能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
3.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开展具有重大实际意义的科研工作。
环境学概论刘培桐考研知识点归纳
环境学概论刘培桐考研知识点归纳一、环境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环境概念:环境指各种外部客观条件和要素对人类生活和活动的影响。
2.环境学定义:环境学是研究环境演变规律、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的一门综合性科学。
3.环境学的特点:综合性、应用性、实践性、系统性。
二、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1.环境问题:主要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
2.环境保护目标: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3.环境保护的原则:预防原则、治理原则、控制原则、资源化利用原则。
三、环境科学与环境管理1.环境科学:研究环境的组成、结构、功能和动态变化规律,为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环境管理:通过规划、组织、协调、控制等手段,对环境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
3.环境管理的基本原则:可继续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协调性原则和预防性原则。
四、环境评价与环境影响评价1.环境评价:对环境质量、生态效益、资源利用、社会经济等因素进行定量和定性评估。
2.环境影响评价:评估计划和政策、计划和项目、规划和设计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五、环境规划与环境政策1.环境规划:对环境保护的目标、任务、措施进行科学的组织和安排,实现可持续发展。
2.环境政策:政府为解决环境问题而制定的方针、原则、目标和措施。
六、生态学与生态系统1.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包括物种、群落、生态圈等级别的研究。
2.生态系统:生物组合与其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所构成的功能单位。
七、气候变化与全球变暖1.气候变化:长期的气候状况变化,主要包括温度变化、降水模式变化等。
2.全球变暖: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加,导致地球气候变暖。
八、环境法律与环境治理1.环境法律:为保护环境和生态,规定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2.环境治理:通过制度建设、法规管理、技术手段等手段,保护环境和改善生态。
九、环境教育与公众参与1.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培养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环保行为。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考研指南选学校各大名校研究方向分析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考研指南-选学校_各大名校研究方向分析
环境专业名校研究方向偏重点分析
浙江大学环境工程:研究植物、土壤(小我私人感觉这两个方向前途欠好)、遥感(这个方向不太清晰就业怎么样)
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工程:城市管理工作与环工的联合方向(就业可能比力好)
同济大学环境工程:首要研究水方向
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工程:微有生命的物质、膜技术、环境化学、化工、电子电工在水、大气、固废措置惩罚中的应用
西安修建科技大学环境工程:城市管理工作与环工的联合方向
湖南大学环境工程:环境体系工程、大气污染节制工程、水污染节制工程、固体废料与乐瑟资源化、环境毒理与生活习性工程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首要研究大气方向
南京大学环境科学:环境化学(环境污染化学、环境分析化学、污染生活习性化学)、环境有生命的物质学(生活习性毒理学、有生命的物质监测、环境有生命的物质技术)、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规划与评价、环境管理与政策、环境基本规律、环境信息体系)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环境污染与防治化学、有机污染物环境化学、绿色化学、生活习性及毒理学、高浓度有机废水措置惩罚技术、大气颗粒物源剖析技术、微污染水体治理、环境评价与管理、环境与社会形态成长、城市公共安全规划、循环经济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水环境历程与效应、水生活习性历程与效应、城市生活习性摹拟与调节控制、湿地生境摹拟与调节控制、流域环境
修复与生活习性恢复等方向
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环境动力学、环境生活习性学
厦门大学环境科学:海洋有生命的物质(感觉这个方向比力入时)清华环工的研究方向不太清晰,当然还有一些学校的环境专业比力好,在这里就不逐一枚举了。
左玉辉《环境学》(第2版)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物理环境)【圣才出品】
第五章 物理环境5.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 一、声学环境 1.噪声概述 (1)声音与噪声 ①声音 声音是物体的振动以波的形式在弹性介质中进行传播的一种物理现象。
②噪声 噪声概述噪声来源声学环境 噪声危害噪声控制电磁辐射的来源电磁辐射 电磁辐射的危害电磁污染的控制放射性污染的来源放射性污染的危害和影响放射性污染 放射性污染的分类 放射性污染的控制 光污染及其来源光污染 光污染的危害光污染的控制定义热污染的类型热污染 热污染的危害热污染控制 物理环境从广义上来讲,凡是人们不需要的,使人厌烦并干扰人的正常生活、工作和休息的声音统称为噪声。
(2)噪声的主要特性①噪声是一种感觉性污染,在空气中传播时不会在周围环境里遗留下有毒有害的化学污染物质,对噪声的判断与个人所处的环境和主观愿望有关;②噪声源的分布广泛而分散,但是由于传播过程中会发生能量的衰减,因此噪声污染的影响范围是有限的;③噪声产生的污染没有后效作用。
(3)噪声评价方法在噪声的评价方法中,最常用的是等效连续A声级。
它表示为L,单位为dB。
其定义公式为:式中,T1为噪声测定的起始时刻;T2为噪声测定的终止时刻;L p为声级,一般为A声级;L cq为等效连续A声级。
如果测得的数据符合正态分布,其累积分布在正态概率纸上为一直线,则可用下面近似公式计算:式中,L10为测定时间内,1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级,相当于噪声的峰值;L50为测定时间内,5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级,相当于噪声的平均值;L90为测定时间内,9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级,相当于噪声的本底值。
L10、L50、L90为累积分布值。
2.噪声来源噪声主要来源于交通运输、工业生产、社会生活和建筑施工。
(1)交通运输噪声交通运输噪声是指各种交通运输工具,在行驶过程中会发出的喇叭声、汽笛声、刹车声、排气声等各种噪声。
行驶速度越快噪声越大,由于此类噪声源具有流动性,因此它的影响范围广,受害人数多。
北京大学第四纪环境学专业考研介绍-新祥旭考研辅导
北京大学第四纪环境学专业考研介绍第四纪环境是中国地球科学研究在国际上最有影响的方向之一,北京大学从20世纪50年代起开始招收这一领域的研究生,已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北京大学第四纪研究的特色之一是第四纪环境变化与地表过程的紧密结合.从地球环境系统的角度,研究第四纪不同时空尺度上过去全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
从陆地与海洋沉积物中提取环境演变信息,建立高分辨率的地层层序,利用地貌学证据以及多种物理、化学、生物代用指标,揭示从晚第三纪到人类纪各时期地球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及机制。
北京大学第四纪研究的特色之二是注重精确年代标尺和古环境重建方法的基础研究.近年来,新建了用于第四纪古全球变化研究的光释光年代学、生物遗存、环境磁学和沉积光谱学等实验室。
利用北京大学在仪器设备和交叉学科的优势,与物理学院和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联合开展了宇宙成因核素Be-10在第四纪地层学和地表演化研究中应用以及高精度同位素示踪在全球环境变化研究中应用的探索,并与物理学院和考古文博学院合作,引进了C-14专用加速器质谱计,为北大和国内其他科研单位考古和环境变化研究的年代学工作提供了保障.北京大学第四纪研究的特色之三是强调与国内外一流科研单位的交流与合作,与国内的中科院和社科院的相关研究所、国外的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和东京大学等保持实质性的合作关系.北京大学第四纪研究的特色之四是注重学科交叉和科研方法的培养,使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既具有较精的专业技能又在基础研究和应用领域具有较广的就业前景。
目前的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科技部973课题,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等。
近年的主要研究方向主要包括(1)全球环境变化与人类生态环境。
着重利用第四纪古生态学和地球化学的方法研究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历史,为认识不同尺度的气候变化过程和规律,预测未来人类生存环境提供依据;(2)第四纪地表过程与年代学。
着重研究多种基于物理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的测年与示踪方法及其在第四纪地表演化和考古研究中的应用。
《环境学概论》考研知识点归纳
《环境学概论》考研知识点归纳
一、环境学的基本概念
1.环境学的概念和特点
2.环境和生态的定义
3.环境学的发展历程
二、环境要素与资源
1.大气环境
-包括大气组成、大气层结构、大气环境污染等内容
2.水环境
-包括水的物理、化学、生物特性、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污染治理等内容
3.土壤环境
-包括土壤的形成、分类、性质、土壤退化、土壤污染等内容
4.生物资源与生态系统
-包括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物资源利用与保护等内容
三、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
1.环境问题的分类与评价
-包括环境质量评价、环境风险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等内容
2.环境保护的基本理论和原则
3.环境法规与环境管理
-包括环境法律法规体系、环境管理与监测、环境规划与评价等内容
4.环境保护技术与工程
-包括环境监测与分析、废物处理与处置、环境修复与治理等内容
四、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生态足迹与生态延续能力
3.循环经济与生态城市
4.绿色发展与环境可持续性
五、环境伦理与环境教育
1.环境伦理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2.环境伦理与道德责任
3.环境教育的目标和方法
4.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
以上是《环境学概论》的主要知识点归纳,考生可以根据这些知识点进行系统学习和备考。
除了理论知识,考生还应该关注环境问题的最新动态和研究进展,了解国内外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的变化,以及环境保护技术与工程的最新发展。
希望以上内容对考生在《环境学概论》的备考过程中有所帮助。
环境卫生学第7版考研复习笔记
:土壤胶体、腐殖质的吸附和螯合作用,土壤pH的影响,土壤氧化还原状态的影响。
、土壤污染对健康影响:重金属污染、农药污染、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生物性污染。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i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是指能持久存在于环境中,并可借助大气、水、生物
:垃圾的压缩、粉碎和分选,垃圾的卫生填埋,垃圾的焚烧。(3)有害工业废渣的处理措施:安全土地填
(4)污水灌溉的卫生防护措施:灌田污
、土壤卫生监督与控制:预防性监督、经常性卫生监督、土壤卫生监测。
4种主要类型:区域土壤环境背景监测、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建设项目土壤环境评价监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由于地壳表面化学元素分布的不均匀性,使某些地区的水和(或)土壤中某些元素过多
绪论
、环境卫生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环境卫生学: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
基本任务:阐明环境与机体间的相互作用。
研究对象:人类及其周围的环境,环境由环境介质和环境因素组成。
包括大气、水、土壤(岩石)以及包括人体在内的所有生物体。
以保护人群健康为直接目的,对环境中有害因素提出的限量要求以及实现这些要求所规定的相应措施。它是评价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危害的尺度
标准的科学依据 基准内容的实际体现
无 有
、环境与健康关系的研究方法:环境流行病学和环境毒理学
环境暴露与健康效应的测量:
:外剂量、内剂量和生物有效剂量。人体接触某一有害环境因素的过程称之为暴露。环境暴露水平是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考研方向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考研方向简介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是研究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学科领域。
考研方向则是为了培养具有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研究能力和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
本文将介绍该专业考研方向的内容和应考重点。
考研科目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考研方向主要包括以下科目: 1. 微观经济学 2. 宏观经济学3. 数量经济学 4. 统计学 5. 环境经济学 6. 资源经济学 7. 可持续发展考研内容和要求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是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基础,主要研究个体或者个体群体如何进行决策以及市场的均衡与失衡等问题。
考生需要熟悉供求关系、市场结构和市场失灵等相关理论与模型,具备解析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运行的规律和机制,对资源配置和环境影响也具有重要意义。
考生需要掌握国民经济核算、经济增长理论、货币与银行等知识,并能够分析宏观经济政策对资源配置和环境的影响。
数量经济学数量经济学是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中的一门重要工具,主要研究经济现象的数值测度和量化分析方法。
考生需要熟悉使用数学和统计学方法进行经济问题建模和实证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统计学统计学在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研究中的应用广泛,考生需要掌握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基本理论,熟悉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并能够运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环境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研究环境问题与经济活动的相互关系,考生需要了解环境污染的经济原理、环境财务和资源评估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分析环境政策的经济效果和社会影响。
资源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研究资源配置和利用的经济行为和规律,考生需要了解自然资源的特性、开发利用的经济模式和资源约束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具备资源管理和评估的能力。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目标和方向,考生需要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和评估方法,并能够分析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复习建议1.提前规划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每天的复习时间,并注重基础知识的查漏补缺。
《环境学概论》考研知识要点05
第六章环境质量评价一名词解释1、环境质量:是环境素质好坏的表征。
一种认为环境质量是环境状态惯性大小的表现,即环境从一种状态变化到另一种状态,其变化难易程度的表示;另一种认为环境质量是环境状态品质优劣的表示。
2、环境质量评价:是认识和研究环境的一种科学方法,对是环境质量优劣的定量描述。
是指一切可能引起环境发生变化的人类社会行为,包括政策、法令在内的一切活动,从保护环境的角度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定。
从更广泛的领域理解,环境质量评价是对环境的结构、状态、质量、功能的现状进行分析,对可能发生的变化进行预测,对其与社会、经济发展活动的协调性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评估等。
3、等标污染指数:是指排放的某种污染物污染物超过该种污染物的评价标准的倍数,也称污染物的超标倍数。
4、等标污染负荷:是对环境产生影响的污染物排放总量的表示。
5、污染负荷比:是指某种污染物或某个污染源的等标污染负荷在总的等标污染负荷中所占的比重,是确定某种污染物或某个污染源对环境污染贡献顺序的特征量。
6、积分值法:根据每一个污染因子的浓度,按照给定的评价标准确定一个评分值,根据各因子的总评分值来进行环境质量评价。
7、环境影响评价:一般是指建设项目、区域开发计划实施后可能给环境带来的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价。
应同时提出防治对策,为决策部门提供科学依据,为设计部门提供优化设计的建议。
广泛的含意:人类进行某项重大活动(包括开发建设、规划、政策、立法)之前,采用评价方法预测该项活动可能给环境带来的影响。
二、简答1、简述环境质量变化的特性表现。
答:一、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质量变化,有直接的、间接的作用,而环境质量影响则具有正负反馈效应和时滞性。
二、环境质量的变化是一个自然过程,即使没有人为的活动的扰动,在自然环境演变过程中也会出现环境质量的变异。
三、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质量变化,通常分为人为作用、环境参数变化、环境质量变异三个阶段。
只有染污各种环境参数的变化超过人体适应有力时,才有可能造成危害,产生环境质量变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造成的影响。
人类在改造自然环境和创建社会环境的过程中,自然环境仍以其固有的自然规律变化着。
社会环境一方面受自然环境的制约,也以其固有的规律运动着。
人类与环境不断地相互影响和作用,产生环境问题。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ecosystem)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不断演变,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平衡状态。
生态系统的范围可大可小,相互交错,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最为复杂的生态系统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人类主要生活在以城市和农田为主的人工生态系统中。
生态系统是开放系统,为了维系自身的稳定,生态系统需要不断输入能量,否则就有崩溃的危险;许多基础物质在生态系统中不断循环,其中碳循环与全球温室效应密切相关,生态系统是生态学领域的一个主要结构和功能单位,属于生态学研究的最高层次。
总悬浮颗粒物:TSP,英文total suspended particulate的缩写,即总悬浮微粒,又称总悬浮颗粒物。
指悬浮在空气中的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μm的颗粒物。
水的自然循环:自然界中的水并不是静止不动的,在太阳辐射及地球引力的作用下,水的形态不断发生由液态-气态-液态的循环变化,并在海洋、大气和陆地之间不停息地运动,从而形成了水的自然循环。
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是指在分子水平上不同粒径分子的混合物在通过半透膜时,实现选择性分离的技术,半透膜又称分离膜或滤膜,膜壁布满小孔,根据孔径大小可以分为:微滤膜(MF)、超滤膜(UF)、纳滤膜(NF)、反渗透膜(RO)等,膜分离都采用错流过滤方式。
温室效应:指星球的大气层透过捕捉辐射使不同部分地区的气温相对稳定的效应。
酸沉降:酸雨正式的名称为酸性沉降,它可分为“湿沉降”与“干沉降”两大类,前者指的是所有气状污染物或粒状污染物,随着雨、雪、雾或雹等降水型态而落到地面者,后者则是指在不下雨的日子,从空中降下来的落尘所带的酸性物质而言。
pH值小于5.6的降水。
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
它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湿地:湿地指天然或人工形成的沼泽地等带有静止或流动水体的成片浅水区,还包括在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在世界各地分布广泛。
湿地生态系统中生存着大量动植物,很多湿地被列为自然保护区。
赤潮:赤潮(akashiwo,red tide,red water,dis-colored water)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
赤潮是一个历史沿用名,它并不一定都是红色。
环境:环境是相对于某一事物来说的,是指围绕着某一事物(通常称其为主体)并对该事物会产生某些影响的所有外界事物(通常称其为客体),即环境是指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
环境污染: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
具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等。
环境承载力:指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
BOD5:英文: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是一种用微生物代谢作用所消耗的溶解氧量来间接表示水体被有机物污染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其定义是:在有氧条件下,好氧微生物氧化分解单位体积水中有机物所消耗的游离氧的数量,表示单位为氧的毫克/升(O2,mg/l)。
主要用于监测水体中有机物的污染状况。
一般有机物都可以被微生物所分解,但微生物分解水中的有机化合物时需要消耗氧,如果水中的溶解氧不足以供给微生物的需要,水体就处于污染状态。
土壤背景值:未受人类污染影响的自然环境中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含量,称之为土壤背景值。
生物富集:生物富集(bio-concentration),又称生物浓缩,是生物有机体或处于同一营养级上的许多生物种群,从周围环境中蓄积某种元素或难分解化合物,使生物有机体内该物质的浓度超过环境中的浓度的现象。
固体废物: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清洁生产:指既可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可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并保护环境的实用生产方法和措施,其实质是一种物料和能耗最少的人类生产活动的规划和管理,将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或消灭于生产过程之中。
同时对人体和环境无害的绿色产品的生产亦将随着可持续发展进程的深入而日益成为今后产品生产的主导方向。
环境要素:环境要素也称作环境基质,是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
分为自然环境要素和人工环境要素。
氧垂曲线:在河流受到大量有机物污染时,由于有机物这种氧化分解作用,水体溶解氧发生变化,随着污染源到河流下游一定距离内,溶解氧由高到低,再到原来溶解氧水平,可绘制成一条溶解氧下降曲线,称之为氧垂曲线。
大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环境污染的现象生态破坏:指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造成森林、草原等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从而使人类、动物、植物的生存条件发生恶化的现象。
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等。
化学需氧量:水样在一定条件下,以氧化1升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为指标,折算成每升水样全部被氧化后,需要的氧的毫克数,以mg/L表示。
面源污染:指溶解和固体的污染物从非特定地点,在降水或融雪的冲刷作用下,通过径流过程而汇入受纳水体(包括河流、湖泊、水库和海湾等)并引起有机污染、水体富营养化或有毒有害等其他形式的污染可持续发展: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
土壤矿物质:土壤矿物质是岩石经物理风化作用和化学风化作用形成的,占土壤固相部分总重量90%以上,是土壤的骨骼和植物营养元素的重要供给来源。
按成因分为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
声强:声波平均能流密度的大小。
生物浓缩系数(富集因子):生物体内某些元素或难分解化合物的浓度同他所生存的环境中该物质的浓度比值可用于表示生物浓缩的程度,简称BCF。
环境背景值:环境背景值亦称自然本底值。
是指在不受污染的情况下,环境组成的各要素,如大气、水体、岩石、土壤、植物、农作物、水生生物和人体组织中与环境污染有关的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及其基本的化学成份。
它反映环境质量的原始状态。
环境规划: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把“社会-经济-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依据社会经济规律、生态规律和地学原理,对其发展变化趋势进行研究而对人类[2]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
城市热岛效应:指城市因大量的人工发热、建筑物和道路等高蓄热体及绿地减少等因素,造成城市“高温化”。
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
在近地面温度图上,郊区气温变化很小,而城区则是一个高温区,就象突出海面的岛屿,由于这种岛屿代表高温的城市区域,所以就被形象地称为城市热岛。
PCBs:PCBs即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是化学物质多氯联苯的英文简称。
该物质呈流动的油状液体或白色结晶固体或非结晶性树脂状,燃烧具有一定毒性。
绿色GDP:指用以衡量各国扣除自然资产损失后新创造的真实国民财富的总量核算指标。
简单地讲,就是从现行统计的GDP中,扣除由于环境污染、自然资源退化、教育低下、人口数量失控、管理不善等因素引起的经济损失成本,从而得出真实的国民财富总量。
噪声:凡是妨碍到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混凝:混凝现象是指微粒凝结现象。
凝聚和絮凝总称为混凝。
凝聚是指在水中加入某些溶解盐类,使水中细小悬浮物或胶体微粒互相吸附结合而成较大颗粒,从水中沉淀下来的过程。
絮凝是指由高分子物质吸附架桥作用而使微粒相互黏结的过程;脱稳的胶粒相互聚结,称为凝聚。
生化需氧量:指在一定期间内,微生物分解一定体积水中的某些可被氧化物质,特别是有机物质所消耗的溶解氧的数量。
以毫克/升或百分率、ppm表示。
致突变物质:能够导致或诱发突变的发生及其过程的物质的统称。
环境多样性:环境多样性是环境的基本属性之一,是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中的基础规律。
环境多样性包括自然环境多样性、人类需求与创造多样性以及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多样性。
土壤自净:指土壤本身通过吸附、分解、迁移、转化等自然作用,使土壤中污染物的浓度降低直至消失的过程。
光化学烟雾:又称光化学污染(photochemical pollution)。
参与光化学反应过程的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所形成浅蓝色有刺激性的烟雾污染现象叫做光化学烟雾。
洁净煤技术:指从煤炭开发到利用的全过程中旨在减少污染排放与提高利用效率的加工、燃烧、转化及污染控制等新技术。
包括:选煤,型煤,水煤浆,超临界火力发电,先进的燃烧器,流化床燃烧,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烟道气净化,煤炭气化,煤炭液化,燃料电池。
“三同时”制度:单位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保部门验收合格后,该建设项目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生态位: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
废水的可生化性:也称废水的生物可降解性,即废水中有机污染物被生物降解的难易程度,是废水的重要特性之一。
一般考虑废水的B/C,如果在0.3以上,可认为可生物处理,如果低于0.2,基本可不用考虑生化处理,在0.2~0.3之间尝试如何提高B/C——水解酸化,高级氧化等。
山谷风:由于山谷与其附近空气之间的热力差异而引起白天风从山谷吹向山坡,这种风称“谷风(valley breeze)”;到夜晚,风从山坡吹向山谷称“山风(mountain breeze)”。
山风和谷风总称为山谷风。
高锰酸钾指数:指在一定条件下,以高锰酸钾(KMnO4)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
表示单位为氧的毫克/升(O2,mg/l)。
简答题1、为什么说人口增长对环境造成压力?1)人口增长对土地资源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