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非线性系统中的混沌第一章
非线性动力学中的混沌与分岔现象
非线性动力学中的混沌与分岔现象混沌现象的介绍混沌现象是非线性动力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它描述了一种似乎随机的、无规律可循的运动状态。
在混沌现象的研究中,人们发现了一些特征,如灵敏依赖于初始条件、无周期运动和封闭轨道等。
混沌现象的研究对于理解自然界中的复杂系统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
混沌现象最早是由美国数学家Edward Lorenz于20世纪60年代发现的。
他在研究气象学中的大气运动方程时,意外地发现了不确定性的现象。
这个发现被称为“蝴蝶效应”,即当一个蝴蝶在巴西振动翅膀时,可能引发一系列的气流变化,最终导致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个龙卷风的形成。
这个例子说明了混沌现象中初始条件的微小变化可能引起系统运动的巨大变化。
混沌现象的数学表示混沌现象可以用一些非线性动力学方程描述。
这些方程通常包含了一些非线性项,使得系统的演化不再是简单的线性叠加。
一个经典的混沌系统方程是Lorenz方程:\\frac{{dx}}{{dt}} = \\sigma(y - x),\\frac{{dy}}{{dt}} = x(\\rho - z) - y,\\frac{{dz}}{{dt}} = xy - \\beta z其中,x、y和z是系统的状态变量,t是时间。
σ、ρ和β是一些常数,它们决定了系统的性质。
这个方程描述了一个三维空间中的运动,这种运动就是混沌现象。
分岔现象的介绍分岔现象是混沌现象的一个重要特征,它描述了系统参数发生微小变化时,系统行为的剧烈变化。
简单来说,分岔现象就是系统从一个稳定的演化状态变成多个稳定状态的过程。
分岔现象的经典例子是Logistic映射。
Logistic映射是一种常用的非线性映射,它用于描述生物种群的增长。
Logistic映射的公式为:x_{n+1} = r \\cdot x_n \\cdot (1 - x_n)其中,x_n是第n个时刻的种群密度,x_{n+1}是下一个时刻的种群密度,r是系统的参数,它决定了种群的增长速度。
混沌理论概述
第一章混沌理论概述引言混沌是指确定动力系统长期行为的初始状态,或系统参数异常敏感, 却又不发散, 而且无法精确重复的现象, 它是非线性系统普遍具有的一种复杂的动力学行为。
混沌变量看似杂乱的变化过程, 其实却含有内在的规律性。
利用混沌变量的随机性、遍历性和规律性可以进行优化搜索, 其基本思想是把混沌变量线性映射到优化变量的取值区间, 然后利用混沌变量进行搜索。
但是, 该算法在大空间、多变量的优化搜索上, 却存在着计算时间长、不能搜索到最优解的问题。
因此, 可利用一类在有限区域内折叠次数无限的混沌自映射来产生混沌变量,并选取优化变量的搜索空间, 不断提高搜索精度等方法来解决此类难题。
混沌是非线性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它是非线性动力系统的一种奇异稳态演化行为, 它表征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复杂现象的本质特征。
因此, 混沌科学倡导者Shlesinger和著名物理学家Ford 等一大批混沌学者认为混沌是20 世纪物理学第三次最大的革命, 前两次是量子力学和相对论, 混沌优化是混沌学科面对工程应用领域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它的应用特点在于利用混沌运动的特性, 克服传统优化方法的缺陷, 从而使优化结果达到更优。
1.混沌的特征从现象上看,混沌运动貌似随机过程,而实际上混沌运动与随机过程有着本质的区别。
混沌运动是由确定性的物理规律这个内在特性引起的,是源于内在特性的外在表现,因此又称确定性混沌,而随机过程则是由外部特性的噪声引起的。
混沌有着如下的特性:(1)内在随机性混沌的定常状态不是通常概念下确定运动的三种状态:静止、周期运动和准周期运动,而是一种始终局限于有限区域且轨道永不重复的,形势复杂的运动。
第一,混沌是固有的,系统所表现出来的复杂性是系统自身的,内在因素决定的,并不是在外界干扰下产生的,是系统的内在随机性的表现。
第二,混沌的随机性是具有确定性的。
混沌的确定性分为两个方面,首先,混沌系统是确定的系统;其次,混沌的表现是貌似随机,而并不是真正的随机,系统的每一时刻状态都受到前一状态的影响是确定出现的,而不是像随机系统那样随意出现,混沌系统的状态是可以完全重现的,这和随机系统不同。
流体的非线性变形和混沌现象
流体的非线性变形和混沌现象流体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物质,它的变形和流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非线性现象和混沌行为。
这些现象在流体力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了解流体的行为和性质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流体的非线性变形和混沌现象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流体的非线性变形在流体的力学性质中,非线性变形是一种重要的现象。
传统的弹性体力学理论主要研究线性弹性体的变形行为,即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变形与所受力的关系呈线性关系。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流体的变形行为不遵循线性关系,就会出现非线性变形。
非线性变形的一个典型例子是黏弹性流体。
黏弹性流体是介于固体和流体之间的一种特殊物质,它在受力时既有像固体一样的弹性变形,又有像流体一样的黏性流动。
黏弹性流体的变形行为往往不符合线性弹性体力学的规律,而是表现为非线性的力学特性。
这种非线性变形的黏弹性流体在工程和生物领域有广泛应用,例如在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加工和生物细胞的力学特性研究中。
此外,液滴的变形行为也是一种典型的非线性现象。
当一个液滴受到外部作用力时,其形状会发生变化,但这种变形不一定与作用力成线性关系。
液滴的变形行为受到表面张力、粘性阻力和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变形过程呈现出非线性特性。
这种非线性变形的液滴行为在微流体技术和液滴微操控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例如在微液体透镜的制备和微流控芯片的设计中。
二、流体的混沌现象混沌是一种看似无序却又有规律的行为,它在流体力学中也常常出现。
混沌现象指的是一种在非线性系统中非常敏感于初始条件的长期行为,即微小的扰动可能会引起系统的巨大变化。
流体作为一种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在流动过程中常常表现出混沌的行为。
一个经典的流体混沌现象是雷诺数的变化引发的流动状态的转变。
雷诺数是描述流体流动性质的重要参数,当雷诺数超过一定的临界值时,流动状态会发生剧变,由层流变为湍流。
这种由层流到湍流的转变过程中,流体流动呈现出复杂、无规律的混沌行为。
混沌现象的出现导致了流体力学的难题,也为流体力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挑战。
非线性科学中的混沌理论研究
非线性科学中的混沌理论研究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研究范围越来越广泛,包括非线性科学这一领域。
非线性科学涉及的研究对象有很多,而混沌理论则是其中的一个热点话题。
本文将探讨混沌现象的本质及其在非线性系统中的应用。
一、混沌现象的定义和特征混沌现象最早被人们发现于1960年代,这一时期,计算机的发明使科学家得以对复杂系统进行模拟和研究。
混沌是指一种表现为复杂、不可预测的系统行为的现象,它是一个动态系统经历了一系列非线性作用后的结果。
混沌系统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 敏感依赖:混沌系统对初始条件敏感,微小的初始差别会导致系统行为的巨大差异。
2. 突变:混沌系统行为经常突变且难以预测,哪怕是微小的变化也会使系统的行为几乎完全不同。
3. 持续不变:混沌系统常常不断变化,但在适当的参数范围内,其总体上呈现出稳定的态势。
由于混沌现象的规律性一般很难被准确地描述,因此比较难以对其中的特征进行量化分析。
二、混沌理论的研究意义混沌现象虽然被认为是复杂、混乱的特征,但实际上它具有深刻的意义。
首先,混沌现象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其涉及的许多问题都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相关。
其次,混沌现象的存在对线性系统控制理论提出了挑战,让人们认识到人类对于自然规律的掌握仍有很多不足之处。
最后,混沌现象也为人类带来了新的科学思想,即“复杂系统”的概念。
在实际应用方面,混沌理论的研究成果在通信、物理、生物、经济等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信息保密通信方面,混沌技术可以使密码更安全可靠;在科学研究中,混沌系统可以被用来模拟气象系统、生物系统,从而更准确地预测系统的变化趋势。
三、混沌理论的数学基础混沌理论是非线性科学中的一部分,其数学基础主要来自于微积分和动力学理论。
在微积分中,混沌现象可以用微分方程来描述,而在动力学中,混沌现象可以用相空间中的相轨迹来表示。
1. 非线性微分方程非线性微分方程是研究混沌现象的基础。
它通常描述了一个动力系统中的状态。
非线性混沌动力系统的鲁棒性分析
非线性混沌动力系统的鲁棒性分析第一章: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非线性动力系统成为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
非线性动力系统在物理、化学、生物、经济等不同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和研究,在工程技术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混沌现象作为非线性动力系统中的特殊现象,更是吸引了许多学者的关注。
然而,非线性混沌动力系统中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和扰动,这些都会对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控性造成影响。
因此,深入研究非线性混沌动力系统的鲁棒性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第二章:非线性混沌动力系统的基本概念2.1 非线性动力系统非线性动力系统是指系统中存在着非线性关系,在系统中存在着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导致系统的运动规律具有不可预测性和复杂性。
2.2 混沌现象混沌现象是指系统运动的非周期性和无序性,系统的初始条件稍有变动,都会导致系统的演化结果截然不同。
2.3 鲁棒性鲁棒性是指系统在面临外界干扰或者不确定性的情况下,能够保持稳定的性质。
非线性混沌动力系统的鲁棒性分析是针对系统中存在的各种不确定性和干扰,研究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第三章:非线性混沌动力系统的鲁棒性分析方法3.1 鲁棒控制方法鲁棒控制方法是指在系统受到外界扰动和不确定性时,通过控制系统的状态变量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鲁棒控制方法在非线性混沌动力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常用的方法包括自适应控制、反馈线性化控制、滑模控制等。
3.2 鲁棒分析方法鲁棒分析方法是指在非线性混沌动力系统受到外界扰动和不确定性时,通过对系统的鲁棒性进行分析,来研究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鲁棒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的方法、基于能量函数的方法等。
第四章:非线性混沌动力系统的鲁棒性分析案例研究4.1 Van der Pol混沌电路的鲁棒性分析Van der Pol混沌电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子电路的非线性混沌系统,具有较高的实际意义。
在该混沌电路中应用反馈线性化控制方法进行鲁棒性分析,通过对系统的状态变量进行控制,使系统在外界扰动和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保持稳定。
复杂系统中的混沌理论
复杂系统中的混沌理论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深入研究,有些自然现象被发现是具有一定规律性的,但又有不可预测的性质,这就是混沌现象。
混沌现象在许多自然现象中都会出现,如天气、流体力学、生态系统、股市等,今天我们就来深入研究一下复杂系统中的混沌理论。
一、什么是混沌理论?混沌理论,又称为混沌动力学,是一种研究非线性系统的数学理论。
非线性系统是指系统的输出不随着输入的线性变化而发生的系统,也就是说,非线性系统具有输入输出之间的非线性关系。
而混沌现象就是非线性系统中的一种行为。
混沌现象表现为一种看似无规律但又具有一定规律性和重复性的现象。
混沌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才被发现和研究。
研究混沌现象需要使用复杂的数学方法,如微积分、微分方程、拓扑学等。
但它的突破性发现是由美国的三位著名学者洛伦兹、费根鲍姆和曼德勃洛特在研究大气气象方面的问题时引起的。
二、为什么产生混沌现象?产生混沌现象的原因是因为非线性系统中处于初值极其微小的两个相似系统,在演化中会发生巨大的差别,这种微小差异会被系统倍增放大。
这使得系统的行为变得难以预测,因为小的初值误差会在一定时间内呈现指数增长的趋势。
以上是混沌现象的数学解释,但从实际角度来看,混沌现象在很多系统中都出现了,如生态系统、股市、人口增长等等。
这些系统之所以出现混沌现象是因为它们都是非线性系统,从而使得输出变得更加复杂、不可预测。
三、混沌现象的特征?混沌现象的特征是对初始条件极其敏感、指数级敏感度和同时具有理论可再现性。
对初始条件极其敏感,是指在初始条件微小的偏差情况下,后续状态会完全不同。
这意味着对于混沌系统,重复试验可以得到完全不同的结果。
这是非线性系统行为的关键特征之一。
指数级敏感度是混沌现象的第二个特征,即当微小初始条件的偏差受到系统倍增放大时,它的敏感度呈指数级增长。
这也意味着,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来微小的初始值差异会变得越来越大。
同时具有理论可再现性,是指混沌现象是可以通过一组数学公式来模拟和复现的。
非线性动力学中的混沌现象
非线性动力学中的混沌现象物理学中的混沌现象是指一个系统虽然是确定性的,但由于微小的初始条件差异会导致结果的巨大差异,表现出不可预测性。
混沌现象是由于系统的非线性行为引起的,在非线性动力学的研究中广泛存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混沌现象的原理和应用,以及如何在非线性系统中应对混沌现象的挑战。
非线性动力学中的混沌现象的起源非线性动力学是研究非线性系统演化行为的学科。
我们知道,在线性系统中,输出是输入的一种缩放,而非线性系统中则不然。
非线性系统不会按照线性关系的方式响应任意输入,而是具有更为复杂的特征。
这种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系统表现出混沌现象。
混沌现象最早是由美国的工程师爱德华·洛伦茨在1963年发现的。
他发现,在具有非线性行为的系统中,一个微小的初始条件差异会导致结果的巨大不同,这意味着无法预测这个系统的演化。
他发现的这个现象被称为燥动现象,后来被广泛认识到是混沌现象。
非线性系统中的混沌现象可以被看做是一个自组织的有序性,这种有序性不是像普通的周期性运动那样可预测的,而是具有随机性和复杂性。
这种复杂性涉及到许多要素,包括吸引子、分叉、倍增、条纹、密度波、涡旋等。
非线性动力学中的混沌现象的应用混沌现象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在天文学、气象学、生物学以及金融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发展。
例如,在天气预报中,混沌理论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大气环境的变化规律,从而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
在气象学中,通过对大气环境中一些元素的混沌特性研究,可以预测气候变化的趋势。
在金融学中,混沌现象的应用于交易量的预测。
在分析金融市场时,我们常用技术分析来试图预测股票价格的变化。
但由于股票市场是高度非线性的,这样的预测并不可靠。
但是,如果我们能够了解系统的混沌特性,就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的基本运作方式,并采取相应的投资策略。
非线性动力学中的混沌现象的挑战混沌现象对于非线性系统的设计和控制,都是相当大的挑战。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对非线性系统的微小变化进行精细的控制,以避免混沌现象对输出的影响。
非线性动力学中的混沌现象分析
非线性动力学中的混沌现象分析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系统在现实中被建立和研究。
而系统的复杂性增加,非线性动力学中的混沌现象也就显示出了特殊的表现。
在本文中,我们将主要介绍非线性动力学中的混沌现象以及相关的分析方法。
一. 混沌现象及其表现方式混沌现象是指一种非周期而又具有明显连续性的运动状态,它的变化看似毫无规律,但又似乎有着一定的规律可循。
混沌现象常常出现在一些比较复杂的系统中,例如气象系统、流体动力学、化学反应系统以及经济市场等。
混沌现象具有以下的表现方式:1. 敏感依赖性:混沌现象中微小的初始条件变化,往往会带来显著的结果差异。
2. 周期模糊性:混沌现象中周期的边界变得模糊不清,因为在不同的时间尺度上,周期的长度是不同的。
3. 统计规律性:混沌现象中有一些统计特性,例如自相似性、分形性等。
二. 分析混沌现象的基本方法针对混沌现象,人们提出了很多不同的分析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分析方法。
1. 动力学系统的非线性微分方程建模:混沌现象常常可以从非线性动力学微分方程模型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周期行为、混沌现象等。
2. Poincare截面方法:该方法定义了一个截面,并将系统的运动状态在这个截面上投影,从而观察系统的周期性、混沌性等特征。
3. Lyapunov指数方法:该方法可以量化混沌现象中的灵敏度依赖,用于对比不同的混沌现象。
4. 分岔图法:该方法用于分析系统中出现的状态转换和稳定性变化。
5. 局部方差方法:该方法用于检测时间序列中的小尺度混沌性,并可以对其进行定量分析。
三. 混沌现象在实际中的应用混沌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下面主要介绍一些例子。
1. 加密传输:混沌信号可以用于加密通信,这是因为混沌信号的本性可以使得被传输的信息难以被窃取。
2. 噪声控制:利用混沌现象控制系统中的噪声,可以提高系统信噪比和精度,从而增强该系统的可靠性。
3. 脑电信号分析:可以运用混沌现象对脑电信号进行分析,以提高对脑部疾病和认知状态的诊断和研究。
非线性振动系统中的混沌现象及其特征
非线性振动系统中的混沌现象及其特征在自然界和人工系统中,存在着许多非线性振动系统,比如简单摆、双逆摆、电路振荡器等。
这些非线性振动系统中,由于系统的复杂性和动力学特征,可能会出现混沌现象。
混沌现象是指系统在长时间演化过程中,出现非周期性、随机性的运动状态。
本文将从混沌现象的定义、产生原因、特征以及应用等方面来探讨混沌现象在非线性振动系统中的表现及其特性。
I. 混沌现象的定义与起源混沌现象是指一种非周期性、高度随机化的动态现象,由于其高度随机化和复杂性,因而难以用常规的预测方法来描述其运动规律。
混沌现象早在19世纪末期即被研究学者发现,但直到20世纪才被正式命名为混沌现象。
混沌现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非线性振动系统中的动力学方程。
非线性振动系统中,当重要参数经过一定范围的变化时,它的解会由周期性运动变成不规则的混沌运动。
这种变化是由小扰动逐渐放大而引起的,其过程是非线性的。
II. 混沌现象的特征混沌现象在非线性振动系统中表现出一些特殊的运动特征,下面列举几个典型的特征:a. 看似随机的运动状态:混沌运动的运动状态看似随机,但实际上,这种运动状态是在某种随机规律的控制下进行的。
比如,一些可控的晶体管电路中的混沌运动,看似不规则,但是经过分析,可以发现其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b. 高灵敏度依赖于初始条件:混沌运动在初态条件下,存在着高度的灵敏度。
也就是说,初始条件稍稍有所不同,系统就会出现不同的运动模式。
这种灵敏度强化了混沌现象难以预测的特征。
c. 系统的长期稳定性不确定:在混沌运动状态下,系统的长期稳定性是不确定的。
尽管系统在某一时刻表现出某种稳定状态,但它的稳定性不一定会一直保持下去。
III. 混沌现象的应用尽管混沌现象看似随机性极高,但实际上它有着一定的应用价值。
在实际生产中,利用混沌现象,在制造高速钻床、麻花钻等工业设备中,可以实现重要参数的控制和改善;在医疗健康方面,混沌现象被运用在医学体检中,改进了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在信息加密方面,混沌现象被应用在密码学中,保障了信息的安全传输。
非线性动力系统在混沌理论中的应用
非线性动力系统在混沌理论中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自然界规律的进一步探索,非线性动力系统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
非线性动力系统是一类复杂的系统,其中包含许多相互关联的变量,其行为表现出非线性特征。
在这些复杂系统中,混沌现象的出现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兴趣。
本文将探讨非线性动力系统在混沌理论中的应用。
一、混沌理论简介1. 定义:混沌是指一种对初试条件极其敏感的、表现出看似随机无规则的行为的动态系统。
混沌的产生不是由于系统内部的声音或干扰引起的,而是由系统本身内在的非线性特征所带来的。
2. 特征:混沌系统具有不可预测性、灵敏依赖于初试条件、长期无周期性等特征。
3. 应用领域:混沌理论的应用已扩展到许多学科领域,包括物理学、生物学、化学、经济学等。
二、非线性动力系统与混沌1. 非线性动力系统:非线性动力系统是指在系统的描述中包含了非线性关系的动力学系统。
相比于线性系统,非线性动力系统表现出更复杂、更多样化的行为。
2. 混沌现象的起源:在20世纪60年代,物理学家Lorenz通过对大气对流模型的研究发现了混沌现象。
他发现通过微小的条件改变,系统的演化路径会有巨大的差异,即著名的“蝴蝶效应”。
三、非线性动力系统在混沌理论中的应用1. 混沌密码学:混沌理论在信息安全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混沌系统的随机性和不可预测性使其成为数据加密和解密的有效工具。
2. 混沌控制:混沌理论的研究还包括对混沌系统的控制。
通过合适的控制方法,可以调节系统参数,使其从混沌状态逐渐转变为稳定状态。
3. 混沌引子:混沌引子是指通过一个混沌系统来驱动另一个混沌系统,以实现对其行为的控制。
这种方法在通信、图像处理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4. 混沌时间序列分析:通过对混沌系统生成的时间序列进行分析,可以揭示系统内部的结构和动力学特征,帮助我们对系统的行为进行理解。
5. 混沌天气预测:混沌系统的初始条件敏感性使得天气预测成为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
流体力学中的非线性问题和混沌现象
流体力学中的非线性问题和混沌现象流体力学是研究流体运动行为和性质的学科,涉及广泛的物理现象和工程应用。
在流体力学中,非线性问题和混沌现象引起了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探讨流体力学中的非线性问题和混沌现象,并讨论其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中的重要性。
一、非线性问题的定义与特点在流体力学中,非线性问题指的是流体运动方程存在非线性项的情况。
一般来说,非线性问题的解析解难以得到,需要借助数值模拟等方法进行研究和求解。
非线性问题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非线性项引起的混合效应:流体运动方程中的非线性项会引起不同物理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耦合效应,使得流体运动的预测变得更加困难。
2. 非线性项的不可忽略性:在某些情况下,非线性项对流体运动行为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对于精确预测和分析流体运动具有重要意义。
3. 非线性问题的复杂性:非线性问题的求解往往需要借助高级的数值方法和计算技术,涉及到大规模的计算和复杂的数值求解算法。
二、非线性问题的研究与应用非线性问题在流体力学研究和应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天气预报、气候模拟和自然界环境研究中,非线性问题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大气运动和涡旋的形成机制,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和精度。
此外,非线性问题的研究还在航空航天、海洋工程和环境科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通过研究非线性问题,我们可以深入探究流体运动的特性和规律,为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指导。
三、混沌现象的出现和原理混沌现象指的是在动力系统中出现随机、不可预测、复杂甚至混乱的运动行为。
在流体力学中,混沌现象是由于非线性项引起流体运动方程无法用简单的数学公式来描述和解析的情况。
混沌现象的出现主要由以下几个原理解释:1. 灵敏依赖于初值条件:在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的微小变化会导致系统演化出完全不同的轨迹,这种现象被称为灵敏依赖于初值条件。
2. 神经网络的局部性质:由于流体力学系统的复杂性和非线性特点,局部扰动可以导致整个系统的混沌行为。
非线性微分方程的分岔和混沌现象
非线性微分方程的分岔和混沌现象非线性微分方程是自然科学中经典的研究对象之一。
在广泛的自然现象和实验研究时,非线性微分方程都是用来描述这些现象的数学工具。
但是,非线性微分方程的动力学特性非常复杂,包括分岔、混沌等现象。
这些现象对于科学家而言是非常重要而且有很多有趣的数学理论成果与实际应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非线性微分方程的分岔和混沌现象的一些基本概念与数学理论。
一、非线性微分方程的分岔现象分岔现象是指一个系统中的某些参数发生变化时,该系统的稳定性质发生变化。
特别是当这些参数逐渐变化到一定的“临界点”时,系统的稳定性质突然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分岔。
通常,这个临界点称为临界参数值。
分岔现象是非线性微分方程的一个根本动力学现象,在自然科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 常见的分岔类型非线性微分方程的分岔有许多类型,其中比较常见的有:鞍点分岔、极小极大分岔、超过阈值分岔、分支分岔等。
鞍点分岔是指由一个稳定的状态发生分裂从而出现两个不同状态的现象。
这种分岔是由一个简单稳定节点与一个鞍点相遇时产生的。
极小极大分岔是指当参数发生微小的变化时,极小值点和极大值点突然出现的现象。
超过阈值分岔是指当参数超过某些阈值时,系统从一个极限环突变到一个新的解的现象。
分支分岔是指在参数空间中出现分支条件,这通常在响应系统行为的外部变量出现周期性变化时会发生。
2. 分岔的重要性分岔现象对于非线性微分方程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揭示系统的稳定性和动力学性质。
而且,正是由于分岔现象才使得非线性微分方程在自然科学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物理领域中,分岔现象可以帮助我们研究光学、空气动力学、气象学等领域中的不同系统。
在生物学领域中,分岔现象可以帮助我们研究細胞過程中的周期性行为、神经行为、化學反應等。
在经济学领域中,分岔现象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市場泡沫、动态平衡等问题。
二、非线性微分方程的混沌现象混沌现象是指某些动力学系统(如非线性微分方程)的随时间演化的状态具有无限的、不可预测的细节。
非线性系统混沌现象研讨论文
非线性系统混沌现象研讨论文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引言;混沌电路;EWB仿真分析;硬件电路调试;结束语进行论述。
其中,主要包括:非线性系统的性能是复杂多变的、混沌是非线性动力系统在一定参数条件下产生的对初始条件具有敏感依赖性的随机运动、电路理论分析、混沌现象在非线性电路中也普遍存在、二阶或二阶以上的强制系统、至少有一个非线性器件、构造非线性电阻电路、用EWB(ElectronicsWorkbench)软件对图3电路进行计算机模拟仿真分析、电路中电容电压和电感电流出现类似噪声的无规则振荡、示波器屏上可观察到一条直线、利用这个电路,还可以观察到周期性窗口、混沌现象不仅存在于电路中等,具体请详见。
1引言非线性系统的性能是复杂多变的。
长期以来,人们对非线性电路中的平衡状态和周期振荡状态研究较为充分,取得了许多有用的结果。
直到40多年前的一次重要模拟结果出现后,使非线性领域的研究进入了新纪元。
1963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著名的气象学家洛伦兹(E.N.Lorenz)在研究一个气象学模型时,发现了异常的情况。
洛伦兹经过长时间反复地在计算机上试验,其结果都是一样与经典认识不同。
它的特点是响应一直出现类似随机的振荡,状态轨迹在一个区域内永不重复地运动着,这一现象后来被称之为混沌[1][2]。
混沌是非线性动力系统在一定参数条件下产生的对初始条件具有敏感依赖性的随机运动。
混沌运动的根本原因是运动方程的非线性;混沌运动具有内在随机性,对初值非常敏感,若两次运动的初值有微小差别,长时间后两次运动会出现较大的、无法预知的偏差。
混沌现象是自然界的普遍现象,也是非线性系统所特有的复杂状态。
2混沌电路2.1电路理论分析混沌现象在非线性电路中也普遍存在,电路呈现混沌现象,原则上应考虑两个条件[3][4]:(1)二阶或二阶以上的强制系统;三阶或三阶以上的自治系统;(2)至少有一个非线性器件。
图1所示的三阶自治电路由四个线性元件(两个电容、一个电感、一个线性电阻)和一个非线性电阻所组成。
非线性动力学系统中的混沌行为
非线性动力学系统中的混沌行为引言混沌是指非线性系统在确定的初始条件下呈现出具有随机性、无规则性和复杂性的行为。
在许多动力学系统中,混沌行为的出现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文将介绍非线性动力学系统中的混沌行为,并探讨混沌现象的产生机理和应用。
一、混沌现象的基本特征混沌是一种混乱的、无规律的运动形式,其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 灵敏依赖于初始条件:在混沌系统中,微小的初始条件变化可能导致巨大的结果差异。
这种灵敏依赖使得混沌行为难以预测和控制。
2. 迭代和周期性:混沌行为通常通过迭代(即系统的输出作为下一时刻的输入)产生。
在某些情况下,混沌系统可能会出现周期解,即系统在一定时间间隔内重复相同的轨迹。
3. 唯一性:对于给定的动力学规律和初始条件,混沌系统的演化是唯一确定的。
这一特性使得混沌现象有一定的可预测性。
二、混沌行为的产生机理混沌行为主要源于非线性动力学系统的复杂性和敏感性。
在非线性系统中,微小扰动可能导致系统的演化路径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从而产生混沌行为。
这种非线性性质使得系统在规律性和随机性之间不断变化,使其行为变得难以预测。
例如,著名的洛伦兹吸引子就是一个非线性动力学系统的典型示例。
洛伦兹吸引子是由三个偏微分方程描述的,该方程描述了流体中的对流现象。
微小的变化可能导致系统演化路径从一个吸引子切换到另一个吸引子,或形成周期解,或产生混沌行为。
三、混沌现象的应用混沌行为不仅仅是一种理论现象,还在许多实际应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应用领域:1. 通信加密:混沌序列具有高度随机性和无规则性,可以用于数据通信的加密和解密。
通过混沌序列对数据进行加密,可以有效防止信息的被窃听和破解。
2. 生物医学:混沌行为在生物医学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混沌理论可以用来分析心电图和脑电图等生物信号,帮助医生诊断疾病和监测病情。
3. 金融市场:金融市场中的价格变动往往具有一定的混沌特征。
混沌理论可以用于预测股票价格的波动和市场风险的评估,为投资者提供决策依据。
非线性电路混沌现象研究
混沌的产生
混沌的产生
奇异吸引子
英国的海岸线地图
自然界中的分形
山
星 云
星
云
天空中的云朵 植物的叶子
毛细血管分布
视乳头旁毛细血管瘤 视网膜中央动脉颞上支阻塞
河流分布图
自然界中的分形
• 股票价格曲线 • 岩石裂缝 • 金属损伤裂缝 • 道路分布 • 神经末梢的分布 …………
3、当代科学对混沌的研究(主要研究通向 混沌的途径)。
后来洛伦兹发现两次计算的差别只是第二次 输入中间数据时将原来的0.506127省略为 0.506。洛伦兹意识到,因为他的方程是 非线性的,非线性方程不同于线性方程, 线性方程对初值的依赖不敏感,而非线性 方程对初值的依赖极其敏感。正是初始条 件的微小误差导致了计算结果的巨大偏离。 由此洛伦兹断言:准确地作出长期天气预 报是不可能的。对此,洛伦兹作了个形象 的比喻: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一下翅膀会 在美国的得克萨斯州引起一场龙卷风,这 就是蝴蝶效应。
• 逻辑斯蒂映射的形式为
xn1 axn (1 xn )
• 以参数a为横坐标、以x的稳定定态 (stable steady states)为纵坐标作图, 得到1、图2等。从图中可以看出开始是 周期加倍分岔(也称周期倍化分岔或周期 倍分岔),然后是混沌,混沌区中又有周 期窗口。窗口放大后又可见到同样结构 的一套东西。此 所谓无穷自相似结构。
⑴倍周期分岔进入混沌 一个系统,在一定条件下,经过周期加倍,会逐步 丧失周期行为而进入混沌。例如,一个非线性电子电路 (混沌仪),当我们观察它的输出交变电压随输入电压 大小的改变而变化的规律时,可以发现:开始输入电压 较低时,输出电压的频率与输入电压的频率一样,而随 着输入电压的增加,输出电压的频率经过二分频(具有 输入频率及其1/2频率,共两个频率)、四分频、八分 频……,最后进入混沌(具有各种各样频率的输出电 压)。这就是倍周期分岔进入的混沌,是一种典型的非 平衡过程产生的混沌。
北航基础物理实验之【非线性电路中的混沌现象】
非线性电路中的混沌现象一:数据处理:1.计算电感L本实验采用相位测量。
根据RLC 谐振规律,当输入激励的频率LCf π21=时,RLC 串联电路将达到谐振,L 和C 的电压反相,在示波器上显示的是一条过二四象限的45度斜线。
测量得:f=32.8kHz ;实验仪器标示:C=1.095nF 由此可得:mH C f L 50.21)108.32(10095.114.34141239222=⨯⨯⨯⨯⨯==-π估算不确定度: 估计u(C)=0.005nF ,u(f)=0.1kHz 则:32222106.7)()(4)(-⨯=+=C C u f f u L L u 即mH L u 16.0)(=最终结果:mH L u L )2.05.21()(±=+2.用一元线性回归方法对有源非线性负阻元件的测量数据进行处理: (1)原始数据:(2)数据处理:根据RU I RR=可以得出流过电阻箱的电流,由回路KCL 方程和KVL 方程可知:RR R R U U I I =-=11由此可得对应的1R I 值。
对非线性负阻R1,将实验测得的每个(I ,U )实验点均标注在坐标平面上,可得:图中可以发现,(0.0046336,-9.8)和(0.0013899,-1.8)两个实验点是折线的拐点。
故我们在V U 8.912≤≤-、8V .1U 9.8-≤<-、0V U 1.8≤<-这三个区间分别使用线性回归的方法来求相应的I-U 曲线。
使用Excel 的Linest 函数可以求出这三段的线性回归方程:⎪⎩⎪⎨⎧≤≤≤≤+-≤≤= 0U 1.72- 0.00079U - -1.72U 9.78- 30.000651950.00041U - 9.78U 12- 20.02453093-0.002032U I经计算可得,三段线性回归的相关系数均非常接近1(r=0.99997),证明在区间内I-V 线性符合得较好。
三自由度复杂非线性系统的混沌与分岔
第3
报
V0 . 1 No 3 I3 .
21 0 2年 6 月 文 章 编 号 :0 14 7 (0 2 0 -180 10 -3 3 2 1 ) 30 5 -3
J u l fL nh uJatn ies y o ma o a z o i o gUnv ri o t
—
T
√
一
(,,) 123 () 4
z =丽 i , = XK1 =
用 — P表示 振动 系统 的周 期运 动 , 示 力 周 表 期数 , P表示 碰撞 次 数 . 0一 c,选 择 P icr 取 o, t ona6截
面:
一
{ ,1 ,2z ,3 ) R  ̄S : ( 1主 ,2x , 3主 , ∈ 6 1 l
吕 1 Th d l ft r e— e r e— f f e d m e mo e h e d g e o - r e o o
v b o—i p c y tm ir m a ts s e
1 系统 的动力学模型
图 1 一 个 三 自由度碰 撞 振 动 的力 学 模 型 , 为 质
19 5
一
一+
s 一
3 。 3 3 +
一T 娶 十 1 1 娶。 一 3 一
一
1 — 1 I
( 0 3 )
无量 纲量 如下 :
M
一 , 女 一
K。
, c 一
(,
, c 一
x 2
一
,
一
一
n
,
a o= .9 J 33 3
数 ;卜,H 和 主 ,计 分别 表示 振子 M】 m 碰 撞 立 主 卜 主 和 前 后 的瞬时 速度 ; 为恢 复系数 . R 由式 () : 2得
非线性电路中的混沌现象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非线性电路中的混沌现象实验报告篇一:非线性电路混沌实验报告近代物理实验报告指导教师:得分:实验时间:20XX年11月8日,第十一周,周一,第5-8节实验者:班级材料0705学号20XX67025姓名童凌炜同组者:班级材料0705学号20XX67007姓名车宏龙实验地点:综合楼404实验条件:室内温度℃,相对湿度%,室内气压实验题目:非线性电路混沌实验仪器:(注明规格和型号)1.约结电子模拟器约结电子模拟器的主要电路包括:1.1,一个压控震荡电路,根据约瑟夫方程,用以模拟理想的约结1.2,一个加法电路器,更具电路方程9-1-10,用以模拟结电阻、结电容和理想的约结三者相并联的关系1.3,100khz正弦波振荡波作为参考信号2.低频信号发生器用以输出正弦波信号,提供给约结作为交流信号3.数字示波器用以测量结电压、超流、混沌特性和参考信号等各个物理量的波形实验目的:1.了解混沌的产生和特点2.掌握吸引子。
倍周期和分岔等概念3.观察非线性电路的混沌现象实验原理简述:混沌不是具有周期性和对称性的有序,也不是绝对的无序,而是可以用奇怪吸引子等来描述的复杂有序——混沌而呈现非周期性的有序。
混沌的最本质特征是对初始条件极为敏感。
1.非线性线性和非线性,首先区别于对于函数y=f(x)与其自变量x的依赖关系。
除此之外,非线性关系还具有某些不同于线性关系的共性:1.1线性关系是简单的比例关系,而非线性是对这种关系的偏移1.3线性关系保持信号的频率成分不变,而非线性使得频率结构发生变化1.4非线性是引起行为突变的原因2.倍周期,分岔,吸引子,混沌借用T.R.malthas的人口和虫口理论,以说明非线性关系中的最基本概念。
虫口方程如下:xn?1xn(1?xn)μ是与虫口增长率有关的控制参数,当1 1?,这个值就叫做周期或者不动点。
在通过迭代法解方程的过程中,最终会得到一个不随时间变化的固定值。
复杂系统的控制——混沌理论与控制
复杂系统的控制——混沌理论与控制近年来,人类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迅速,不断涌现出各种复杂系统,如交通、通讯、金融等都包括在内。
复杂系统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不仅影响了科技进步,也影响了生活和环境。
因此,清晰正确的了解复杂系统的特性和行为将是人们不断进步的关键之一,混沌理论因此应运而生,成为掌握和控制复杂系统的有力工具之一。
一、什么是混沌理论?混沌理论是研究非线性动力学的一种数学工具。
与传统线性动力学相比,线性动力学是接受量和输出量之间的线性关系,而混沌理论则是接受量和输出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因此表现出复杂和难以简化的行为。
二、混沌系统的特点混沌系统有三个重要特点:1.混沌系统是确定系统,其演变过程是从初始状态出发经过一系列可预测的规则而发展演化的。
2.混沌系统敏感依赖于初始条件。
只要微小变化,就可能会导致这个系统激烈的演化、发生不可预测的行为。
3.混沌系统存在简单的发生器:混沌发生器。
它可以利用混沌系统的自发性而生成不可预测的信号。
三、混沌控制混沌控制是对混沌系统行为的控制和预测方法。
其目的是在特定条件下,通过不同的施加控制策略来控制和改变混沌系统的特殊行为。
现在有几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混沌系统的控制:开环和闭环控制、线性和非线性反馈控制等。
其中,非线性反馈控制是混沌控制的一个重要方法。
四、混沌控制实际应用混沌控制已经应用于很多领域,如通信、机械控制等领域。
例如,主要的手机制造商都使用了混沌控制方法来设计手机的天线,以减少电磁干扰和提高通信质量。
在机械控制领域中,混沌理论的应用非常广泛,因为机械振动现象会导致许多问题,如噪声、磨损和结构疲劳。
五、总结总之,复杂系统的研究和控制将是我们未来社会的一个重要议题,而混沌理论为掌握和控制复杂系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和方法。
研究混沌理论和混沌控制将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复杂系统的行为,并为我们创造更加安全、高效和环保的新技术。
非线性电路中的混沌现象
非线性电路中的混沌现象实验指导及操作说明书北航实验物理中心2013-03-09教师提示:混沌实验简单,模块化操作,但内容较多,需要课前认真预习。
5.2 非线性电路中的混沌现象二十多年来混沌一直是举世瞩目的前沿课题和研究热点,它揭示了自然界及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复杂性,有序与无序的统一,确定性与随机性的统一,大大拓宽了人们的视野,加深了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许多人认为混沌的发现是继上世纪相对论与量子力学以来的第三次物理学革命。
目前混沌控制与同步的研究成果已被用来解决秘密通讯、改善和提高激光器性能以及控制人类心律不齐等问题。
混沌(chaos)作为一个科学概念,是指一个确定性系统中出现的类似随机的过程。
理论和实验都证实,即使是最简单的非线性系统也能产生十分复杂的行为特性,可以概括一大类非线性系统的演化特性。
混沌现象出现在非线性电路中是极为普遍的现象,本实验设计一种简单的非线性电路,通过改变电路中的参数可以观察到倍周期分岔、阵发混沌和奇导吸引子等现象。
实验要求对非线性电路的电阻进行伏安特性的测量,以此研究混沌现象产生的原因,并通过对出现倍周期分岔时实验电路中参数的测定,实现对费根鲍姆常数的测量,认识倍周期分岔及该现象的普适常数费根鲍姆(Feigenbaum)常数、奇异吸引子、阵发混沌等非线性系统的共同形态和特征。
此外,通过电感的测量和混沌现象的观察,还可以巩固对串联谐振电路的认识和示波器的使用。
5.2.1 实验要求1.实验重点①了解和认识混沌现象及其产生的机理;初步了解倍周期分岔、阵发混沌和奇异吸引子等现象。
②掌握用串联谐振电路测量电感的方法。
③了解非线性电阻的特性,并掌握一种测量非线性电阻伏安特性的方法。
熟悉基本热学仪器的使用,认识热波、加强对波动理论的理解。
④通过粗测费根鲍姆常数,加深对非线性系统步入混沌的通有特性的认识。
了解用计算机实现实验系统控制和数据记录处理的特点。
2.预习要点(1)用振幅法和相位法测电感①按已知的数据信息(L~20mh,r~10Ω,C0见现场测试盒提供的数据)估算电路的共振频率f。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单性与复杂性的统一、稳定性与不稳定性的统 一、完全性与不完全性的统一、自相似性与非相 似性的统一的世界。 混沌运动产生出各种巧夺天工的图形,成功模拟 和创造出足以乱真的“实景”,获得意想不到的 结果。对简单、纯一、和谐的有序性美和静态美 的追求被多样性美、奇异性美、复杂性美和动态 美所取代,这就是混沌美。 混沌研究的重要特点就是跨越了学科界限。混沌 学的普适性、标度律、自相似性、分形、奇怪吸 引子、重整化群等概念和方法,正超越原来数理 学科的狭窄背景,走进化学、生物学、地学、医 学及至社会科学的广阔天地。
复杂非线性系统中的 混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作者:王兴元
第一章 绪 论
1.1 1.2 1.3 1.4 1.5 混沌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混沌理论对现代科学的作用和影响 混沌的研究工具与研究方法 混沌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本书研究的基本特征
1.1 混沌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非线性混沌与分形理论的基本思想起源于20世纪 初,发生于20世纪60年代后,发展壮大于20世纪80 年代。这一理论揭示了有序与无序的统一、确定性与 随机性的统一,并成为正确的宇宙观和自然哲学的里 程碑。混沌与分形理论被认为是继相对论、量子力学, 20世纪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最富有创造性的科 学领域的第三次大革命。
1.1.3 混沌研究的意义与发展前景
混沌不同于宇宙早期热力学平衡态的混沌,它是 有序和无序的对立统一,既有复杂性的一面,又 有规律性的一面。 混沌科学最热心的倡导者、美国海军部官员 Shlesinger说:“20世纪科学将永远铭记的只有 三件事:相对论、量子力学与混沌。”物理学家 Ford认为混沌是20世纪物理学第三次最大的革命, 与前两次革命相似,混沌也与相对论及量子力学 一样冲破了牛顿力学的教规。 混沌学改变了科学世界的图景,认为世界是一个 有序与无序的统一、确定性与随机性的统一、
经济模式中高低收入的分布图与利塔沃经济中 心 大厦黑板上棉花价格变动图一样。 “英国的海岸线有多长”的问题 :任何一段 海岸线 都是无限长的。虽然一条曲折的海岸线长度不 能 精确测量,但它却有某种特征量,就是分形所揭 示的分数维数,可以对分形对象内部的不均匀 性、层次结构性的整体数量特征进行刻画。 分形的意义在于摸索自相似,自相似是跨越不 同尺度的对称性,图案之中套图案。
美国数学家Smale发明了被称做“马蹄”的 一种结构,可比喻为在一团橡皮泥上任意 取两点,然后把橡皮泥拉长,再折叠回来, 不断地拉长、折叠,使之错综复杂的自我 嵌套起来。 1975年,T. Y. Li(李天岩)和J. A. York提 出“周期3蕴含混沌”的思想,被认为是混 沌的第一次正式表述,Chaos一词也自此正 式使用 。
粒子的位置与速度,那么就可以预测宇宙 在整个未来中的状况”。 “混沌者,言万物相混成而未相离”(《易 经》),“窈窈冥冥”、“昏昏默默”(《庄 子》)
Einstein(爱因斯坦)也曾表态说:“我无论如何深 信上帝不是在掷骰子”。 19世纪末20世纪初 ,人们发现,微观粒子的运动并 不遵守Newton力学的规律,在微观世界中应当用量 子力学的薛定谔方程来代替Newton力学方程。 20世纪后半叶 ,物理学在非线性方面所取得了两大 进展:非平衡物理学和始于混沌概念的不稳定系统动 力学,使Newton力学受到了更大的冲击。 非平衡物理学研究远离平衡态的系统,这门新学科产 生了诸如自组织和耗散结构这样一些概念,它们描述 了单项时间效应,即不可逆性。经典科学强调有序和 稳定性,以Newton理论为代表的近代科学创造了一 种能够精确刻划必然性或确定性的方法。然而人们在 研究非线性系统时却发现了分岔、突变、混沌等现象 。
1.1.2 混沌理论的发展过程
Poincare猜想。三体问题中,在一定范围内,其解是随 机的。一种保守系统中的混沌,世界上最先了解混沌存 在的可能性的第一人。经典牛顿理论用一层厚实而不易 觉察的帷幕把混沌现象这块丰饶的宝地给隔开了,但 Poincare在这道帷幕上撕开一条缝,暴露出后面未开发 “西部世界”。 1963年美国数学家E. N. Lorenz的在美国《大气科学杂志》 上发表的文章“确定性的非周期流”:Lorenz用计算机 模拟天气情况,他发现了天气变化的非周期性和不可预 言性之间的联系。在他的天气模型中,Lorenz看到了比 随机性更多的东西,看到了一种细致的几何结构,发现 了天气演变对初值的敏感依赖性。提出“蝴蝶效应” 。 1964年,M. Henon等人以KAM理论为背景,发现了1个 二维不可积Hamilton系统中的确定性随机行为,即 Henon吸引子。D. Ruelle和F. Takens提出 “奇怪吸引 子”Strange attractor的名词。
1.1.1 混沌理论的产生 混沌最初进入科学是与以精确著称的数理科 学无缘的,混沌主要来源于神话传说与哲学思辨。 在现代,混沌被赋予了新的涵义,混沌是指在确 定性系统中出现的类似随机的过程,其来自非线 性。混沌的理论基础可追溯到19世纪末创立的定 性理论,但真正得到发展是在20世纪70年代,现 在方兴未艾。 18世纪 ,Laplace:“如果已知宇宙中每一
1.1.4 分形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另外,混沌的出现与“分岔”紧密相关,混沌集 又 常常具有分数维特征,所以也与“分形”有关。 分形 理论是非线性科学研究中十分活跃的一个分支, 它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和非线性系统中出现的不 光滑和不规则的几何形体。分形理论的数学基础 是分形几何 。 混沌集具有分数维特征,与“分形”有关。 1975年Mandelbrot出版了杰作《分形对象——形、 机遇和维数》、《分形——形、机遇和维数》、 《大自然的分形几何学》专著。第一次系统阐述 了分形几何的思想、内容、意义和方法。标志着
现如今,混沌已成为各学科竞相注意的一个学 术热点。确定性系统的混沌使人们看到了普遍 存在于自然界而人们多年来视而不见的一种运 动形式。混沌无所不在,它存在于大气中,海 洋湍流中,野生动植物种群数的涨落中,风中 飘拂的旗帜中,水流缭乱的旋涡中,心脏和大 脑的振动中,还有秋千、摆钟、血管、嫩芽、 卷须、雪花……世界是混沌的,混沌遍世界! 目前,许多科学家都在利用非线性动力学的方 法来研究混沌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