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典型锑矿区

合集下载

中国锑矿资源研究报告

中国锑矿资源研究报告

中国锑矿资源研究报告中国是锑矿资源的大国,锑矿是一种重要的稀有金属矿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报告就中国锑矿资源的研究进行分析,总结了中国锑矿资源的特点和分布情况。

中国锑矿资源主要分布在湖南、云南、贵州等地区。

其中,湖南省是中国锑矿主产区,拥有丰富的锑矿资源储量。

根据统计数据,湖南省的锑矿资源储量约占全国总量的60%以上。

云南和贵州等地区也具有丰富的锑矿资源,储量较大。

中国锑矿资源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国锑矿资源储量大。

根据调查数据,中国锑矿资源的储量约为3300万吨左右,占全球储量的近50%。

其次,中国锑矿矿石品位较高。

中国的锑矿矿石品位普遍在1%以上,有的高达10%左右,这为锑的提取和利用提供了便利。

再次,中国锑矿资源分布广泛。

除了湖南、云南、贵州等主产区外,还有部分锑矿分布在广东、江西、陕西等地。

最后,中国锑矿资源探明储量大。

在中国锑矿资源储量中,探明储量约为1000万吨,较高的探明储量为锑矿开采提供了稳定的供应。

中国锑矿资源的开发利用存在一定的问题和挑战。

首先,中国的锑矿资源开采利用技术相对滞后,缺乏大规模、高效率的开采设备和技术手段。

其次,锑矿的提取和冶炼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比较严重,需要加强环境保护措施。

此外,中国锑矿的开采企业规模较小,缺乏整合和协作,导致资源的浪费和低效利用。

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中国的锑矿资源,我们需要加强科研和技术创新,提高开采和冶炼的技术水平;加大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加强企业间的合作和整合,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同时,我们还可以积极发展锑矿的综合利用技术,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节约资源,减少浪费。

综上所述,中国锑矿资源丰富,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开发利用过程中,我们需要加强科研和技术创新,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通过这些努力,中国的锑矿资源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国锑矿资源分布情况及特点

我国锑矿资源分布情况及特点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上海明工重型设备有限公司
上海明工重型设备有限公司始建于1956 年(原上海大明铁工厂),是一家出口企业。

公司以生产大、中型系列矿山机械、冶金机械、建材设备为主,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股份制企业。

70 年代,公司参加了我国首次运载火箭研制工作,攻克了钢铝合金的焊接难关,试制成功火箭燃料箱,获得上海市重大科技进步一等奖,周恩来总理曾高度赞扬:“大明、大明,大名鼎鼎”。

2005 年,为配合市政建设,公司在上海嘉定马陆高科技园区置地50 余亩,新建厂房18000 平方米,资产1.5 亿,员工400 多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70 多人,中、高级工程师20 多人的专业技术队伍,拥有一支训练有素的铆工和焊工队伍。

公司注重基础管理,建有企业管理网络,工作现场实现定置管理,物流实现ABC 管理,公司内部实行计算机信息化,生产技术进行微机管理,产品开发工艺采用CAD、CAPP 技术,公司不断坚持新产品研发和研制,投入技改资金,完善产品开发,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公司将继续高举“实业报国、振兴中华民族经济”的旗帜,将一如既往地发挥长期的技术优势,在设备精良、设计能力高强、生产队伍宏大的前提下,实现与国际水准接轨,竭诚与四海宾朋携手再创辉煌、共同托起中华民族工业的太阳。

经营信条:创民族名牌,让用户满意是我们永久的追求。

公司产品包括大型球磨机、大型回转窑、烘干机、成套水泥生产线、鄂式破碎机系列、反击式破碎机系列、制砂机(冲击式破碎机)系列、振动给料机系列、振动筛系列、洗砂机系列、皮带输送机等几十种系列、数百余种规格的煅烧、破碎、制粉成套设备,广泛适用于矿业、化工、冶金、建材、煤炭、耐火材。

中国锑矿储量分布

中国锑矿储量分布

中国锑矿储量分布
我国锑矿分布从大区来看,以1996年保有储量统计,主要集中在中南区,占全国锑矿储量的68.7%,居首位。

其次是西南区占21.3%,西北区占8.3%,华东、东北、华北的锑矿很少,3个区合计占1.7%。

就各省区来看,储量占有依次为:广西115.57万t、湖南56.21万t、云南28.46万t、贵州23.93万t、甘肃15.29万t,5省区合计储量239.46万t,占全国锑矿总储量的86.1%。

其次,广东12.2万t、陕西7.87万t、河南5.14万t、西藏4.43万t,这4个省区合计储量29.64万t,占10.7%。

内蒙古、吉林、黑龙江、浙江、安徽、江西、湖北、四川、青海等9省区的储量很少,合计仅占3.2%。

表3.16.1和图3.16.1示出我国主要的锑矿床储量及其开发利用情况和主要矿产地的分布。

表3.16.1中国锑矿主要产地一览表
图3.16.1 中国锑矿分布图。

中国锑工业简史

中国锑工业简史

立志当早,存高远中国锑工业简史中国是世界主要产锑国.早在20 世纪50 年代以前,我国的锑产量就占世界上锑产量的50%以_L。

1994 年,中国的矿产锑量占世界总产量的50% o 2004 年,我国的锑产量为12.49 万t,占全球锑产量的80%以上,居世界第一位。

我国锑矿资源丰富,主要分布于湖南、广西、贵州、云南、陕西、广东、河南、甘肃、西藏、新疆等地区,其中湖南省的锑矿资源尤为丰富。

湖南冷水江锡矿山是世界著名的锑都,发现和开采的年代可以追溯到明代,但当时人们以为采出的是锡矿石,锡矿山也由此得名。

清光绪二十二年(18%年),当发现益阳板溪锑矿后,才知道锡矿山采出的其实是锑矿。

其后清政府设湖南矿务局,开采锡矿山和板溪的锑矿。

当时仅开采高品位锑矿石(俗名青砂)供出口,由于没有选矿工序,因而低品位锑矿无法利用。

1905 年,曾在锡矿山附近的冷水江设炼锑厂。

1908 年,湖南省的华昌公司在长沙建立了冶炼厂,开始生产纯锑,开创了我国金属锑的生产历史,该厂当时设有赫氏挥发焙烧炉24 座,用以冶炼三氧化锑,焙烧炉15 座,用以焙烧生锑生产四氧化锑,反射炉19 座,用以将三氧化锑及四氧化锑炼成纯锑。

当时华昌公司的炼锑设备禁止仿造,经人们的探索实践,不久即建成中国式的挥发焙烧炉(俗称直井炉),其后,全国许多地区都办起了锑的采矿和冶炼企业,尤以湖南为盛。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锑工业得到快速发展,在采、选、冶方面均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锑矿石的选矿回收率逐步提高,尤其在氧化锑矿石及多金属复杂矿石的选矿回收技术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如云南木利锑业有限公司,其矿石的氧化率大于50%,过去的选矿回收率仅40%左右,通过技术改造,采用联合流程,目前选矿回收率大于70%。

我国锑矿石的冶炼技术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开。

河南南召响水河锑矿床特征及找矿标志

河南南召响水河锑矿床特征及找矿标志

河南南召响水河锑矿床特征及找矿标志河南南召响水河锑矿床是我国一处富有的锑矿床,地处南召县境内,是南召县的一处重要矿产资源。

该矿床的形成与沉积、改造岩浆热液活动有关,下面对南召响水河锑矿床的特征及找矿标志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河南南召响水河锑矿床特征1.地质情况:南召响水河锑矿床位于黄河流域南缘山区,主要由变质岩、角闪岩、黑云母片麻岩、石英岩组成。

2.矿物组成:南召响水河锑矿床的矿物主要为锑矿、方铅矿、蚀锌矿等。

其中锑矿为主要矿物,占矿石总量的90%以上。

3.矿床类型:南召响水河锑矿床为岩浆热液型矿床,矿体主要分布在变质岩、角闪岩等中。

4.构造特征:南召响水河锑矿床的构造特征主要表现为中深成岩作用。

通过对矿床地质构造分析可以得知,这一矿床的成因主要是由于地壳构造运动和地质环境的变化所引起的。

5.矿床分布特征:南召响水河锑矿床的分布特征主要集中在南召县东南部的响水河流域中。

矿床呈带状分布,长度约5公里,宽度150米~300米,矿体走向为东北-西南,倾角70度以上。

二、南召响水河锑矿床找矿标志在进行锑矿床勘查时,通过矿床的特征来找到发矿迹象,从而找到矿体。

在南召响水河锑矿床勘查过程中主要有以下找矿标志:1.地质标志:南召响水河锑矿床主要在不同类型变质岩体内分布,在进行勘探时,应当针对这些地质特征,进行矿床勘查。

另外,需要认真分析矿床分布情况,找出矿床的走向、厚度、岩性等特征。

2.地球物理标志:南召响水河锑矿床的地球物理勘探标志主要是重力异常、磁异常。

在勘探过程中需要通过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找到这些物理标志,为锑矿床的勘查提供有力的支持。

3.微地形标志:微地形的变化对于锑矿富集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在南召响水河锑矿床中,矿体的分布与微地形有一定的关系,通常在构成微凹陷地形的岩石中较易发现锑矿体。

4.矿体表面变化标志:锑矿在地表上的反映是相当微弱的,但有些矿体在地表上也有不同程度的表现。

在进行矿床勘查时,需要认真分析矿石体表面的变化,找到可能的矿床迹象,进行进一步勘探。

湖北咸宁市桃花尖锑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湖北咸宁市桃花尖锑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湖北咸宁市桃花尖锑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摘要:湖北省是我国重要的锑矿产区,锑矿总量丰富且质量较高,其中桃花尖锑矿是储存总量最大的锑矿之一。

桃花尖锑矿位于湖北省咸宁市大幕山北锑矿田中,矿体位于震旦系陡山沱组层间破碎带内,其主要受到山层和地质构造的双重影响。

为了促进桃花尖锑矿产量提高,必须明确其成矿地质特征,从而对其找矿方向进行的分析,从而获取更加完善的找矿资料。

因此,本文将对湖北咸宁市桃花尖锑矿成矿地质特征及其找矿方向进行深入地研究与分析,并提出一些合理的意见和措施,旨在进一步明确有利找矿区域。

关键词:湖北咸宁市;桃花尖锑矿;成矿地质特征;找矿方向;优化措施桃花尖锑矿地处咸宁市咸安区的横沟桥镇内,在1950年后经过地质勘察发现该地区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找矿前景较为广阔。

1984年由鄂东南地质勘探队伍在大幕区域对其地面进行勘察,在桃花尖区域发现锑矿体。

本文按照湖北省地质局所开展的桃花尖锑矿普查项目,依据其勘察资料对桃花尖锑矿成矿的地质特征进行分析,并对该区域内控框因素进行研究,从而能够为桃花尖锑矿后续的勘探以及开发工作提供帮助。

1桃花尖锑矿区域地质背景分析桃花尖锑矿处于鄂东南大幕山和药姑山两断轴穹隆复背所构成的东西向次级隆起构造带和新华夏系鄂城大木山—北北东向次级隆起带的复合区域。

在该区域中,地层为扬子地区层和下扬子地层分区,上元古界及下古生界地层,集中分布地层包括上元古界青白口系冷家溪群、南华系一二叠系以及中生界晚白垩系到古近系,整体呈现连续露出状态。

在桃花尖锑矿区域内,具有大量的褶皱和断裂复合结构,构造整体呈现东西向走势,断裂发育为南北向和北北东向,大木山斜北部的东西向构造中为控矿构造[1]。

桃花尖锑矿区域内同时还存在火山岩发育,整体为杏仁状玄武岩,在部分区域存在煌斑岩发育特征,但是规模较小;该区域内的主要矿产为锑、磷、石煤和石灰岩等,锑矿主要位于大幕背斜北侧东西向断裂构造带中,包括桃花尖锑矿点、大幕山下锑矿点等。

中国锑矿的现状和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中国锑矿的现状和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中国锑矿的现状和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锑矿生产和消费国家。

锑矿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矿产资源,广泛应用于军事、化工、建筑、医疗等领域。

本文将对中国锑矿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一、中国锑矿的现状中国锑矿资源丰富,分布广泛。

根据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中国主要的锑矿矿藏分布在湖南、广东、贵州、云南等地。

其中,湖南是中国最大的锑矿资源省份,拥有较高品位的锑矿矿产储量。

中国的锑矿开采主要集中在中小型矿山,大型矿山较为稀少。

锑矿的开采主要以露天开采和井筒开采为主。

在提炼锑的过程中,中国锑矿还生产了大量的锑精矿。

根据统计数据,2019年中国锑矿产量约为12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80%以上。

二、中国锑矿的发展现状中国的锑矿行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在技术和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下,锑矿的开采和提炼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

中国的锑矿企业注重技术创新,通过引进和消化国外先进技术,提高了生产工艺和设备品质。

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中国锑矿企业将发展焦炭法和湿法提炼技术,并加大锑矿深加工的力度。

除了生产锑精矿外,还开始生产锑合金、锑粉等深加工产品,满足更多领域的需求。

中国锑矿产业发展还受到政策环境的影响。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来支持锑矿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

此外,中国持续加大对环保的投入,加强环境保护监管力度,将环境保护作为锑矿企业发展的重要考虑因素。

这些政策和措施为中国锑矿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中国锑矿的未来趋势分析1. 锑矿供应链优化随着中国矿产资源的日益减少和对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未来中国的锑矿供应将面临一定的压力。

为了保障锑矿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供应,中国需要加大锑矿勘查和开采的力度,优化供应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 锑矿深加工能力提升中国锑矿企业在锑精矿的生产方面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未来应进一步提升深加工能力,开发更多锑合金、锑粉等价值链产品。

通过深加工,可以提高产品附加值,减少对原料矿的依赖。

3. 促进行业协同发展中国的锑矿产业还需要加强与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

湖南锡矿山超大型锑矿介绍.

湖南锡矿山超大型锑矿介绍.

五:成因分析
由于深部老地层(主要是指前泥盆系地层)中有丰富的以活化形式存在的Sb元 素物质源,印支晚期,区内发生的大规模构造-岩浆活动又提供了充足的热源,下渗地下 水经热烘烤加速溶解萃取了地层中的Sb等成矿元素,形成含矿地下热水溶液。温差 和在加里东期就已形成的桃江—城步断裂带产生的压力差使热水溶液反复循环,溶液 中Sb等成矿物质的浓度不断升高。燕山早期,经历了印支期强烈构造-岩浆活动的湘 中地区已隆起为陆地,形成较多的层间滑动、层间破碎带。尤其在D2q、D3s层位 中,因长时间的地下水溶解、侵蚀等作用,这些构造部位已经形成了岩溶层间裂隙带等 极为有利的成矿空间。成矿热液通过桃江—城步断裂带迁移,当矿液进入到Z、∈层 位的断裂破碎带时,形成脉状锑矿,如大乘山仙人岩锑矿,矿液进入到D2q灰岩中则形 成层控型锑矿(目前尚未找到),受空间的限制,部分含矿热液沿通道继续上侵到D3s灰 岩中,此时的能量经过多次释放后,液压显著降低,无法透过D3s3和D3x1的页岩段, 因此,含矿热液主要在D3s3之下的层位中沉淀成矿。故本区锑矿的成因类型属异地 沉积-改造型中低温锑矿床。
前泥盆系地层锑含量较高大乘山区和相连的白马山东缘相比对应层位的锑含量前者高出后者几倍十几倍具明显分区性且变幅很大说明这些老地层中的锑元素应是以易活化形式存在的受物化温压因素的影响易发生物质的迁出迁入活动它们应是锡矿山超大型锑矿的主要矿源层
资源学院020021班矿床学作业
湖南锡矿山超大型锑矿介绍
老师:吕 新 彪
六:成矿流体
结合各种资料得到了关于成矿流体的结论: (1)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 (2)成矿物质Sb、S来源于前泥盆系地层,硅质可能来源于前泥盆系地层; (3)成矿溶液是一富含Sb、S、Si的中低温(100~300°C)、低盐度的偏碱性 真溶液; (4)该偏碱性真溶液沿F75运移至浅部时,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特别是温度、 pH值的下降导致硅质沉淀及锑沉淀成矿。

国际上70%的辉锑矿,从他这里流出

国际上70%的辉锑矿,从他这里流出

国际上70%的辉锑矿,从他这里流出作者:刘许生来源:《国土资源导刊》2011年第04期从外表,谁也看不出谢刚毅是世界闻名的“辉锑矿王”。

一件土黄色的夹克衫,格子针织衫,浅蓝色牛仔裤,叼着一根蓝软芙蓉王,边看马刺对火箭,说:“我先说说我个人的收藏经历吧,然后随便你问。

”一场关于“世界辉锑矿王”的访问就此开始。

谢刚毅,娄底冷水江人,1995年开始从事矿物宝石的开采和买卖,拥有世界上最好的辉锑矿矿山。

16年来,卖出的辉锑矿达4万余件,其中,有80%卖到了国外。

但是,他从未出过国,是湖南宝玉石市场里唯一一个没有出过国的人,因为“觉得会不习惯”。

他绝大部分货物都是通过电话和E-mail让老外来到长沙交易,属于坐地收钱一族。

“别人说,这个可以卖钱,我就跑到了河南”谢刚毅是典型的矿山子弟,他的父亲是锡矿山的一个分厂的党委书记。

从小,就在矿山里满山跑,对矿物有着比别人更多的亲近感。

1995年,年近30的谢刚毅第一次看到矿物晶体——在锡矿山看到了一簇簇如花朵般绽放的辉锑矿。

他觉得非常神奇,以前看到的黑不溜秋的矿石怎么可以长出这么美丽的花朵。

可惜,这些辉锑矿晶体被当做一般的矿石给熔毁了。

谢刚毅感到心痛,当时他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去改变这样一个事实。

不久,一个已经玩矿物晶体多年的朋友告诉他,这些辉锑矿可以卖出比一般矿石高很多的价钱。

当时正愁没事做的谢刚毅立马就打定主意去倒腾这些辉锑矿了,既可以赚钱,又可以保护好这些美丽的辉锑矿。

他的第一站当然是从小生活的锡矿山。

锡矿山产的不是锡,而是锑。

这里面有个非常有趣的典故。

明朝末年(1541年),中国发现了世界最大的锑矿产地——湖南锡矿山。

但当时把锑误认为锡,故命名锡矿山,至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经化验始知是锑。

当年,中国是世界上发现、利用锑较早的国家之一。

另据《汉书·食货志》记载:“王莽居摄,变汉制,铸作钱币均用铜,淆以连锡。

”《史记》记载:“长沙出连锡。

”秦墓出土文物的秦代箭,经光谱分析含锑,由此可知中国对锑的利用很早。

主题报告 湖南锡矿山锑矿

主题报告 湖南锡矿山锑矿

湖南锡矿山锑矿0前言锑是一种银灰色的金属,在常温下是一种耐酸物质,其比重 6.68、熔点630.5℃、沸点1590℃,性脆,无延展性,是电和热的不良导体,在常温下不易氧化,有抗腐蚀性能。

湖南锡矿山锑矿位于湖南中部冷水江市,是一座超大型锑矿床, 其锑的储量达211万t,超出国外锑矿的总储量(200万t),被誉为“世界锑都”。

1锑矿的形成1.1地质背景锡矿山锑矿田位于湘中盆地北部,为一向南、北两端倾伏的端州背斜,其轴向为北东30°,长9公里,宽3公里。

背斜核部由上泥盆统奈田桥组、锡矿山组组成,其四周分布为下石炭统岩关阶、大圹阶等。

端州背斜核部被纵贯全区的西部大断层顺轴向切割成东西两部分。

西翼(上盘)下降,背斜核部仅露出东半部分。

图表1锡矿山锑矿田构造地质图1.2含矿岩系上泥盆统奈田桥组为锡矿山锑矿田的含矿岩系,厚度340米。

根据岩性特征及古生物组合,由上而下划分为四个岩性段。

即:第一段为砂岩段,厚45米;第二段为灰岩段,厚227米;第三段为砂岩灰岩段,厚38米;第四段为泥灰岩段,厚30米。

其中第三段为本矿田的含矿层。

1.3含矿层由一套石英粉砂岩、纹层状粉砂岩、钙质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生物灰岩及少量粉砂质泥岩等组成,以粉砂岩为主。

平均厚38米,其中粉砂岩厚24米,占含矿层总厚度的63%。

锑矿主要赋存与含矿层上部及中部的石英粉砂岩中,灰岩及泥岩中不含矿。

粉砂岩含锑最低0.04%,最高0.45%,平均01.7%。

1.4成因探讨晚泥盆世早期,湘中盆地及其周边古陆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易于形成古风化壳,岩石及原生矿床中的锑聚集在古风化壳中,造成了锑质在进入海盆之前即已先期富集。

随后,古陆相对抬升,剥蚀加剧,地面径流将大量分化物质及先期富集在古风化壳中的锑较快的搬运至海盆内沉积,从而造成锑质在沉积物中,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高度集中。

由于锑在氧化条件下的产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可能主要以氧化物的形式呈悬浮态(不排除其他搬运形式)搬运,伴随泥沙碎屑沉积在三角洲前缘相带中,这就表明了水动力条件和地球化学环境对锑质沉积和富集的控制作用。

2023年中国主要锑矿总览:锡矿山保有储量最多、达30万吨

2023年中国主要锑矿总览:锡矿山保有储量最多、达30万吨

锡矿山发展策略
锡矿山保有储量最多
据最新数据,锡矿山拥有全球最多的矿产储量,这使得该地 区在全球矿产行业中具有重要地位。其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 锡、锌、铅、铜、铁等,这些资源在电子、建筑、航空航天 和国防等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
为了充分利用锡矿山的丰富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提 出以下发展策略: 首先,加强资源勘探,以发现更多有价值的矿产资源。 其次,推动技术创新,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对环境 的影响。
锡矿山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为其未来 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目前,当地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 的政策和措施,包括加大对矿产资源的保护力度、加快矿山的 治理和转型升级、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等,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可 持续发展。未来,随着国家对矿产资源的重视和保护力度的加 大,以及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锡矿山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 阔。
储量简介
锡矿山位于中国湖南省中部,拥有全球最 大的锑矿储量,超过100万吨,是全球最重 要的锑资源供应地之一。锑是一种有重要 工业价值的金属,用于生产阻燃剂、玻璃、 电缆等产品。此外,锡矿山还含有丰富的 金、银、铜等有色金属资源,为当地经济 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源保障。由于其独 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矿产资源,锡矿山 被誉为“中国有色金属之乡”。
锡矿山资源开发
锡矿山保有储量最多
锡矿山位于中国湖南省中部,拥有 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煤炭、石灰 岩、石膏、耐火黏土等。其中,煤 炭储量最多,占全国煤炭总储量的 1.1%,是中国南方重要的煤炭生产 基地之一。
锡矿山发展前景广阔
锡山凭借其丰富的矿产资源,具有良好的发展 前景随着国家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煤炭作 为主要能源之一,其市场需求也将持续增长同 时,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煤炭开采技术和环 保技术的不断升级也将为锡山带来新的发展机 遇此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和建材 行业也将持续发展,为锡山的石灰岩开采和生 产带来新的商机

甘肃崖湾锑矿区域地质

甘肃崖湾锑矿区域地质

崖湾锑矿区位于甘肃省西和县城西南71km处,为西北地区的大型锑矿,累计探明锑储量14.94万t。

矿区锑矿的发现,1958年当地群众找矿炼铁,在崖湾上玄沟采掘铁帽,于深部发现辉锑矿。

1974年由西北冶金地质勘探公司二队提交了《西和县崖湾锑矿床地质勘探总结报告》,探明为大型锑矿床。

“七五”期间,由甘肃省自筹资金建矿开采。

矿床处于西秦岭印支褶皱带的东段,秦岭锑汞矿带西部。

矿区地层为中三叠统三渡水组,是一套浅变质岩系,主要由板岩、灰岩及少量砂岩组成。

矿区构造为单斜构造(有的认为是背斜),断裂构造发育且与成矿关系密切(下图)。

岩浆岩不发育,仅有闪长岩脉及长英岩脉,且与成矿无关。

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及脉状,产于中三叠统三渡水组薄层灰岩夹中厚层灰岩或其与钙质板岩的
接触(破碎)带中。

区内矿床已控制矿体42个,其中以6号矿体规模较大,占矿床中锑储量的78%,矿体长50~1000m,延深70~515m,厚1.0~33.24m。

矿石矿物组成较简单,主要矿石矿物为辉锑矿,次为黄铁矿、白铁矿;次生氧化矿物有锑赭石、黄锑华、白锑华、褐铁矿等。

矿石主要成分为Sb,平均品位为2.86%,并伴生Se、Ag、Ca、Ge、In、Te等。

其中,以Se、Ag含量较高,可综合利用。

矿床围岩蚀变较简单,有硅化、方解石化、黄铁矿化、萤石化等,其中以硅化为主,与矿化关系密切。

矿床类型为浅变质岩型沉积-改造层控锑矿床。

中国锑矿资源研究报告

中国锑矿资源研究报告

中国锑矿资源研究报告
中国是锑矿资源丰富的国家,在全球锑矿储量中占有很大的比例。

锑是一种重要的有色金属,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电子、国防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中国锑矿资源的研究报告。

根据研究报告的数据,中国的锑矿资源主要分布在江西、云南、贵州等地。

其中,江西是中国最大的锑矿资源产地,占国内总产量的80%以上。

江西的锑矿矿床主要以石英脉型和石灰岩
型为主,有较高的品位和较大的储量。

云南和贵州的锑矿资源也较为丰富,以辉锑矿和锑银矿为主要矿种。

这些地区的锑矿矿床分布广泛,多产于褶皱带和断裂带附近。

由于地质条件的限制,这些地区的锑矿资源开发难度较大,但资源潜力巨大。

锑矿的开发利用主要通过选矿、冶炼等技术手段实现。

研究报告指出,目前中国的锑矿资源开采技术相对滞后,存在着资源低品位、选矿工艺不完善等问题。

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提高锑矿资源的开发利用技术水平,以实现高效、低耗的锑矿资源开发。

此外,研究报告还指出,中国的锑矿资源存在着一定的环境问题。

锑矿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尾矿和废水,其中含有一定的有毒物质。

目前,中国在锑矿开发过程中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环保措施,以减少环境污染的影响。

然而,仍需要进一步完善环保技术,以确保锑矿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综上所述,中国的锑矿资源研究报告指出,中国拥有丰富的锑矿资源,主要分布在江西、云南、贵州等地。

然而,锑矿资源的开发利用技术水平相对滞后,存在着资源低品位和环境问题等挑战。

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锑矿资源的开发技术,以实现可持续的资源利用和保护环境。

中国精锑供需态势及重点企业分析

中国精锑供需态势及重点企业分析

中国精锑供需态势及重点企业分析一、概况锑金属元素它是一种有金属光泽的类金属,在自然界中主要存在于硫化物矿物辉锑矿中。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锑及其化合物生产国,而其中大部分又都产自湖南省冷水江市的锡矿山。

锑的工业制法是先焙烧,再用碳在高温下还原,或者是直接用金属铁还原辉锑矿。

我国是世界上锑资源储量最多的国家。

我国现已探明的锑矿主要分布在湖南、广西、西藏、云南、贵州和甘肃。

锑资源储量最大的省份是湖南,该省冷水江市锡矿山是全球最大的锑矿,锑年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

湖南湘西的辰州矿业紧随其后,精锑以及氧化锑产量位居全国第二。

此外,贵州的万山、务川、丹寨、铜仁、半坡;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大厂矿山;甘肃省崖湾锑矿、陕西省旬阳汞锑矿等也均为我国主要的锑矿产区。

锑不仅是生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的稳定剂和催化剂,还是去除玻璃中显微镜下可见气泡的澄清剂,主要用于电视屏幕的制造。

锑也用于制造子弹和子弹示踪剂;锑-124和铍一起用于中子源;锑的硫化物已被证实可以稳定汽车刹车片材料的摩擦系数。

二、产销量和进出口全球锑主产国包括中国、俄罗斯、玻利维亚、塔吉克斯坦、南非等,其中中国为全球最大的锑生产国。

2018年中国锑产量19.16万吨,同比下降 3.91%;2019年中国锑产量24.06万吨,较上年增长4.9万吨,同比增长25.61%。

由于多年过度开采,目前我国锑矿产资源的数量已经大幅度减少,再加上其他相关部未能及时调整政策,近几年锑及锑制品出口情况不容乐观,形势严峻。

2018年中国精锑进口数量0.11万吨,出口数量0.53万吨;2019年中国精锑进口数量0.17万吨,出口数量1.3万吨。

《2020-2026年中国锑行业市场运行潜力及投资趋势预测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精锑进口金额0.05亿美元,出口金额0.44亿美元;2019年中国精锑进口金额0.09亿美元,出口金额0.84亿美元。

中国锑消费的主要领域是橡胶及纺织制品阻燃剂用氧化锑、蓄电池用铅锑合金、日用搪瓷制品用锑釉氧化锑、涤纶聚酯、氟里昂催化剂用氧化锑、显象管澄清剂和脱色剂用锑酸钠以及烟火和火柴用硫化锑等。

广西锑矿预资源

广西锑矿预资源

广西锑矿预资源广西有保有资源储量的锑矿矿产地20处,主要分布在河池市和百色市,保有资源储量分别占全区的83.93%和12.03%。

1988年以来,勘查锑矿11处,其中5处为单一矿产的锑矿床。

茶山锑矿:位于南丹县车河镇茶山。

为岩浆热液裂隙充填型矿床,地处丹池褶断带中部,出露地层有泥盆系—三叠系碎屑岩和碳酸盐岩,成矿与燕山期黑云母花岗岩有关。

矿床产于呈单斜构造产出的中上泥盆统碎屑岩夹碳酸盐岩中,锑钨石英脉有南北向和北东向两组,其中南北向矿脉受断裂控制,主矿脉长3800米,厚0.5—10米,延深大于800米,其中有矿体3个,呈透镜状、薄板状,长145—849米,水平厚0.58—1.82米,平均垂深99—243米。

矿石品位锑2.79%—14.07%,三氧化钨0.03—0.58%,银9.51—46.14×10-6。

北东向矿脉30余条,长200—420米,厚0.2—0.67米,矿体呈薄板状。

矿石品位锑2.27%,三氧化钨0.19%,金属矿物有辉锑矿、辉铁锑矿、白钨矿、黑钨矿、毒砂、闪锌矿、黄铁矿、方铅矿、硫锑铅矿、车轮矿、银黝铜矿、黄铜矿、磁黄铁矿等,脉石矿物有石英、方解石、萤石、蒙脱石、伊利石等。

矿石具自形—他形晶粒、固熔分离、压碎、双晶、交代等结构,块状、角砾状、细脉状、浸染状、晶洞和条带状等构造。

矿床储量规模达到中型。

已开采。

小型锑矿床一览表此外,在勘查南丹县大厂100号矿体、105号矿体和车河响水湾以及宾阳县黎塘镇镇龙山等锡多金属、钨、银矿床时,对共、伴生锑矿进行了综合评价,其中大厂100号、105号矿体伴生锑矿资源储量规模均为大型矿床,响水湾钨矿、镇龙山银矿共生锑矿为小型矿床。

(资料来源:《广西地质矿产志》)。

中国十二大矿都,您知道几个?又有多少走向”衰亡“?

中国十二大矿都,您知道几个?又有多少走向”衰亡“?

中国十二大矿都,您知道几个?又有多少走向”衰亡“?1.钨都:江西大余大余县位于江西省南部,赣江西源章水上游。

面积1368平方公里,人口24.3万。

该县历史悠久,秦代属南埜县地,隋属南康县,唐置大庾县。

宋后历为南安军、路、府治。

1957年改为大余县。

因地处大庾岭北麓而得名。

大余县钨矿资源极富,素有“钨都”之称,是我国最大的钨矿基地。

用途:钨,金属元素,硬而脆的结晶,耐高温,用途广泛,是钢铁、电器、化工和国防工业的重要原料,特别在近年来,钨在尖端科技领域内更加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

我国是钨矿储量和产量最多的国家,有“产钨王国”之称。

据1977年有关资料证明,在世界钨的储量中,中国居首,约占53.6%。

2.锡都:云南个旧举世闻名的锡都。

个旧地处祖国西南边陲,因锡矿开发历史悠久(2000多年)、储量丰富、冶炼技术先进、精锡纯度高而闻名国内外,享有“锡都”美誉。

新中国建立后,累计生产有色金属192万吨,其中锡92万吨,约占全国锡产量的70%以上。

是全国最大的锡现代化生产加工基地。

用途:锡在冶金工业中主要用于生产镀锡板(马口铁)和各种合金。

镀锡板是锡的主要消费领域,约占锡的消费量的40%左右,它可以用作食品和饮料的容器、各种包装材料、家庭用具和干电池外壳等。

锡在化工方面主要用于生产锡的化合物和化学试剂。

锡的有机化合物主要用作木材防腐剂、农药等,锡的无机化合物主要用作催化剂、稳定剂、添加剂和陶瓷工业的乳化剂。

3.锌都:云南兰坪兰坪的矿藏资源得天独厚,早已名扬中外。

目前已探明和发现的矿藏有铅、锌、铜、银、盐、锶、汞、锑、硫、铁、石膏、云母、叶腊石、冰洲石、水晶石等十多种矿,150多个矿床点。

其中金顶凤凰山特大型铅锌矿,以储量大,品位高,成矿集中,易开采等特点,荣居全国之首世界之二,储量达1429万金属吨,潜在价值可达2000多亿元。

用途:锌具有良好的压延性、抗腐性和耐磨性,是10种常用有色金属中第三个重要的有色金属,目前,锌在有色金属的消费中仅次于铜和铝,广泛应用于有色、冶金、建材、轻工、机电、化工、汽车、军工、煤炭和石油等行业和部门。

中国典型锑矿区

中国典型锑矿区

中国典型锑矿区(锑矿区床)案例(一)湖南锡矿山锑矿锡矿山锑矿田位于湖南省冷水江市(原属新化县)东北约15km处,是我国超大型锑矿,驰名中外。

1949年以来探明锑储量85.9万t(包括矿田内的南区、北区及童家院3~6线的储量)加上1949年以前采出的矿量,共约计锑储量达200多万t(《中国矿床发现史·湖南卷》),至今找矿还有较大的潜力。

锡矿山锑矿开采历史悠久。

从清·光绪23年(1897)实行民采官收官炼以来已有百年开采历史,也是近代矿产地质调查最早的矿区之一。

1914~1948年曾有不少中外地质学家来此调查。

较系统的地质矿产调查和大规模地质勘探始于1955年。

由湖南地质勘探公司进行勘探工作。

1959~1989年间提交锡矿山矿田飞水岩、物华、童家院等矿床地质勘探报告和补充勘探报告以及科研报告等,至今找矿又有新的重大进展。

图3.16.2锡矿山锑矿田构造地质图锡矿山矿田处于南岭东西向构造带中段北侧,祁阳弧形构造带的北西冀。

矿田呈北北东向展布,长9km、宽2km、面积18km2。

赋矿层位为上泥盆统佘田桥组,矿体赋存于佘田桥组灰岩上部的硅化岩(体)中,成矿受地层、背斜、断裂联合控制(图3.16.2)。

矿田由南、北两区组成。

南区为飞水岩矿床、物华矿床;北区为老矿山矿床、童家院矿床。

其中,飞水岩和童家院两个矿床规模巨大。

飞水岩矿床的锑储量占全矿区的53.1%,有4个主要矿体,呈层状、似层状、扁豆状、透镜状、个别的为陡斜脉状等。

其中,Ⅰ号矿体沿走向长600m,倾向长1800m,平均厚度2.5m,锑品位4.5%;Ⅱ号矿体沿走向长600m,倾向长1300m,平均厚度7m,锑品位4%。

童家院矿床也有4个主要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串珠状、透镜状、条带状、侧羽状、陡倾斜脉状等。

其中,Ⅰ号矿体沿走向长440m,倾斜长260m,平均厚度2m,锑品位5.7%;Ⅱ号矿体沿走向长800m,倾向长260m,平均厚度8m,锑品位4%。

西藏车穷卓布锑矿床特征及成因探讨

西藏车穷卓布锑矿床特征及成因探讨

矿床地质西藏车穷卓布锑矿床特征及成因探讨*范文玉1,朱华平1,高建华1,严军2,米玛次仁2(1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四川成都;2 西藏自治区地质调查院,西藏拉萨580000)车穷卓布锑矿位于西藏自治区措美县措美镇雪拉村以西约8 km处,是藏南地区的典型锑矿床,总结其成矿特征对藏南地区的锑矿乃至整个西藏地区锑矿的研究和找矿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1 区域地质概况藏南地区地处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南缘, 是特提斯喜马拉雅被动大陆边缘的一部分。

已发现的锑、金矿床(点)主要分布特提斯喜马拉雅带北亚带, 即由藏南拆离系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所夹持的呈东西向展布的狭长地带,矿床受层位和岩性的控制显著。

区内出露地层以侏罗系为主,并有大量辉长辉绿岩脉,为成矿提供了部分矿质和热源条件。

区内褶皱和断裂构造均较发育,其中断裂构造主要有EW向和SN向2组,是本区含矿热液上升、循环、迁移的通道和矿质沉淀、富集的空间和场所,尤其是近SN向堑式构造控矿特征极其明显(图1)。

图1 措美县车穷卓布--勇日地区堑式构造剖面图2 矿区地质车穷卓布锑矿区出露地层为侏罗系的一套浅海-滨海相泥砂质沉积夹碳酸盐岩和火山岩建造。

构造以断裂构造为主,主干断裂(F3)属高角度正断层,沿走向呈舒缓波状,构造岩为硅化碎裂岩、硅化角砾岩,具强的辉锑矿化,是矿床主要的控矿构造。

其余断裂规模较小,主要沿断裂带呈串珠状发育断层泉。

矿区中部分布的细晶岩脉和辉绿玢岩脉,侵入于侏罗系地层中,岩脉走向以EW向为主。

*本文得到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编号:1212011220907)资助第一作者简介范文玉,男,1962年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矿产资源评价及矿床研究工作。

Email:929717730@1020 矿 床 地 质 2012年图2 车穷卓布锑矿矿石类型及分布关系素描图 3 矿床地质车穷卓布锑矿体分布于车穷卓布-勇日堑式构造西部F 3断裂中,严格受NNE 向张性构造控制,矿体空间形态呈大脉状,有局部膨大增厚或缩小变薄现象。

别盯着稀土了,湖南又发现30万吨宝藏,储量位居世界第一

别盯着稀土了,湖南又发现30万吨宝藏,储量位居世界第一

别盯着稀土了,湖南又发现30万吨宝藏,储量位居世界第一图为锑单质提到中国储量占优势的自然资源,很多人第一时间可能想到的就是稀土,但实际上还有一种资源,中国的储量是真正的世界第一,近期中国又火了,湖南发现30万吨宝藏,这种金属要比稀土还珍贵,大洋彼岸的美国对此眼红不已,因为这种资源美方只能依靠大量进口来获取,别盯着稀土了,这些金属锑矿直接让中国储量位居世界第一,锑是重要的工业原材料,自20世纪末以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最大的锑及其化合物生产国。

图为锑矿石金属锑是一种带有银色光泽的灰色金属,莫氏硬度达到3,因此不能用于生产一些硬度较高的金属零部件,不过这种材料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会出现热缩冷胀的特殊性质,古代人类对其认识并不充分,因此将其作为药物和化妆品来使用,而在近代科学家对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之后,才发现这种金属和它的化合物具备阻燃的特性,因此在阻燃剂和搪瓷以及武器装备的制造领域都能用到这种关键性的金属。

只不过和现代社会的巨大需求不同的是,这种金属的储量相当稀少,据统计目前世界范围内总计的已知锑储量只有150万吨,然而每年人类却需要消耗掉13万吨这种金属,可见这种金属的稀缺程度,除此之外,中国也是这种金属储量最大的国家,根据相关统计数据,中国所拥有的储量高达48万吨,达到全球总储量的1/3。

图为锑虽然各国在这种金属的勘探上都抱有相当积极的态度,在开采这一金属时则相当地谨慎,这不仅仅是因为全球范围内的总储量都相当稀少,更是因为这种金属的开采对周边的环境会造成较大的损害,少量的这种金属就能够刺激人体的呼吸道,皮肤黏膜以及消化道,如果将其吸入肺中,甚至有可能会造成肺水肿,更严重时甚至会侵入心脏,肝脏和生殖系统,并对其产生毒害,甚至有可能导致人体产生基因突变,进而导致患者身亡。

以中国冷水江市的生态环境为例,由于国家在这一地区拥有储量较大的锑金属矿,并且对其进行了规模较大的开采活动,该矿山附近的水源中这种金属的浓度高达7502微克每升,并且还曾对当地造成过重金属污染,尾矿堆积和水土流失等危害,因此中国虽然在这种基础的储量上达到全球第一,在开采它时却相当的慎重,并不会开采过多的产量,这样一来不仅能够维持当地的生态环境,还能够使得这种金属的价格维持在相对较高一些的水平,让中国的金属锑出口能够赚取更多的经济收入,进而帮助国家的社会和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典型锑矿区(锑矿区床)案例(一)湖南锡矿山锑矿锡矿山锑矿田位于湖南省冷水江市(原属新化县)东北约15km处,是我国超大型锑矿,驰名中外。

1949年以来探明锑储量85.9万t(包括矿田内的南区、北区及童家院3~6线的储量)加上1949年以前采出的矿量,共约计锑储量达200多万t(《中国矿床发现史·湖南卷》),至今找矿还有较大的潜力。

锡矿山锑矿开采历史悠久。

从清·光绪23年(1897)实行民采官收官炼以来已有百年开采历史,也是近代矿产地质调查最早的矿区之一。

1914~1948年曾有不少中外地质学家来此调查。

较系统的地质矿产调查和大规模地质勘探始于1955年。

由湖南地质勘探公司进行勘探工作。

1959~1989年间提交锡矿山矿田飞水岩、物华、童家院等矿床地质勘探报告和补充勘探报告以及科研报告等,至今找矿又有新的重大进展。

图3.16.2锡矿山锑矿田构造地质图锡矿山矿田处于南岭东西向构造带中段北侧,祁阳弧形构造带的北西冀。

矿田呈北北东向展布,长9km、宽2km、面积18km2。

赋矿层位为上泥盆统佘田桥组,矿体赋存于佘田桥组灰岩上部的硅化岩(体)中,成矿受地层、背斜、断裂联合控制(图3.16.2)。

矿田由南、北两区组成。

南区为飞水岩矿床、物华矿床;北区为老矿山矿床、童家院矿床。

其中,飞水岩和童家院两个矿床规模巨大。

飞水岩矿床的锑储量占全矿区的53.1%,有4个主要矿体,呈层状、似层状、扁豆状、透镜状、个别的为陡斜脉状等。

其中,Ⅰ号矿体沿走向长600m,倾向长1800m,平均厚度2.5m,锑品位4.5%;Ⅱ号矿体沿走向长600m,倾向长1300m,平均厚度7m,锑品位4%。

童家院矿床也有4个主要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串珠状、透镜状、条带状、侧羽状、陡倾斜脉状等。

其中,Ⅰ号矿体沿走向长440m,倾斜长260m,平均厚度2m,锑品位5.7%;Ⅱ号矿体沿走向长800m,倾向长260m,平均厚度8m,锑品位4%。

原生矿石为单一硫化锑矿石,几乎全部为辉锑矿,仅有少量黄铁矿、磁黄铁矿等。

氧化矿石主要为黄锑华、锑华、锑赭石等。

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与成矿关系极为密切,其次为黄铁矿化、重晶石化和碳酸盐化。

矿床类型为碳酸盐岩型沉积-改造层控矿床。

(二)广西大厂锡多金属伴生锑矿大厂锡多金属矿田位于广西南丹县境内。

矿区发现、开采,历史悠久,唐、宋、明、清年间均有采炼活动。

唐朝产银,宋朝开始产锡。

地质调查始于1928年,丁文江等曾来此调查。

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广西地质勘探公司二一五队即在大厂地区进行大规模地质勘探工作,从过去只有3条小矿脉的矿山,经过30多年来研究和大量地质勘查工作,探获了举世瞩目的超大型锡多金属矿田,其中探明锑储量82万t。

于五六十年代建设成投产以锡为主、综合回收铅锌锑银等多金属的采选冶大型联合企业。

图3.16.3广西丹池多金属矿带构造地质图1.三叠系;2.二叠系;3.石炭系;4.泥盆系;5.黑云母花岗岩;6.花岗斑岩;7.背斜轴;8.向斜轴;9.断裂;10.地质界线图3.16.4大厂矿床网格构造示意图(严云秀,1980)1.泥盆系;2.北西向压性、压扭性断裂;3.北东向张扭性断裂;4.背斜轴;5.向斜轴;6.黑云母花岗岩;7.花岗斑岩脉;8.锡石磁黄铁矿矿体;9.夕卡岩化锌矿体;10.夕卡岩化锌铜矿体;11.锡石铅锌硫盐矿体;12.辉锑矿矿脉矿田处于广西南丹-河池多金属矿带中部,呈北西向展布(图3.16.3)。

矿田地层为泥盆系—三叠系均有出露。

岩性为细碎屑岩、硅质岩、碳酸盐岩等。

含矿岩系为硅质岩和礁灰岩。

矿田构造具网格构造特征(图3.16.4)。

大厂矿田中的锑矿床及锑矿体按形态划分为两种类型:①似层状整合型锑铅硫盐类矿床,如长坡-巴力-龙头山式(简称龙头山式);②脉状交错型锑钨矿床,如茶山式。

龙头山式锑矿床。

现已探明大小矿体11个。

其中最大是70年代末探明的100号矿体,Sn、Pb、Zn、Sb储量:锡13.68万t,其他3种金属储量130多万t。

主矿体长900m,宽60~230m,平均厚12.61m。

矿体形态较复杂,纵向较稳定,横向变化大,似弯曲状莲藕。

矿体品位:Sb 3.69%,Sn 1.53%,Zn 3.44%,Pb 4.28%。

1996年新上全国储量表的大厂巴力-龙头山多金属矿锑储量为50.78万t,锑品位4.72%。

主要矿石矿物为锡石、毒砂、磁黄铁矿及脆硫锑铅等,共有34种硫盐类矿物。

礁灰岩中常有退色化、弱硅化、大理岩化等,矿体产于蚀变带中。

茶山式锑钨矿床位于南丹县车河乡西偏南2.5km处,属大厂矿田的一部分,探明锑储量10.53万t,具大型规模。

已知矿脉有42条,单脉长300~500m,厚0.23~0.67m,品位:Sb为0.35%~5.53%,WO3为0.08%~1.49%。

其中28号脉组为主矿脉,地表断续出露长3800m,延深大于800m,厚0.5~10m,以锑、钨为主,伴生有银、铅、锌、铜、金等。

主要矿石矿物为辉锑矿、黑钨矿、白钨矿,矿体呈透镜体、薄板状。

近矿围岩蚀变为硅化、碳酸盐化等。

矿床类型为岩浆期后中低温热液充填矿床。

(三)贵州半坡锑矿半坡锑矿区位于贵州省独山县城东约14km处,矿区面积2km2,为大型锑矿床,累计探明锑储量14.31万t。

地质工作始于1959年。

从1974年起由贵州地质勘探公司三队和物探队进行地质勘探工作。

1981年完成初勘,1986年提交详勘报告。

图3.16.5半坡锑矿床地质略图1.中泥盆统;2.下泥盆统;3.地质界线;4.断裂;5.锑矿体;6.富锑矿体据张洪实验资料1985年修改矿床处于湘黔汞矿带与广西丹池锡锑多金属矿带之间,具有区域性成矿特征,属于两者之间的过渡型锑矿带。

矿区地层主要为泥盆系下、中统。

主要赋矿层位为泥盆系下统丹林群,假整合于志留系翁顶群之上,为灰色厚层状中细粒石英砂岩。

矿区内北北西向断裂发育,辉锑矿充填其中(图3.16.5)。

在该区域100km范围内未见岩浆岩。

区内辉锑矿体呈脉状产于半坡断裂破碎带中。

共有工业矿体9条,沿赋矿断裂呈斜列展布。

其中Ⅰ号矿体为主要矿体,占半坡锑矿床总储量的77%,其余矿体规模较小。

Ⅰ号矿体呈不规则脉状,膨缩明显,长1220m,延深约500m,南宽、北窄,厚度由0.98~4.49m,最厚达26.45m,锑品位1.24%~6.66%,最高达22.29%。

Ⅱ至Ⅸ号矿体也产于断裂带内,呈大脉状、长条状和透镜状产出,长120~550m,宽45~260m,厚0.34~9.3m,锑品位1.17%~10.07%。

矿石矿物成分简单,以辉锑矿为主,次为黄铁矿、锑华及锑赭石。

矿区围岩蚀变常见有硅化、碳酸盐化、重晶石化、黄铁矿化及绢云母化。

其中硅化与成矿关系密切,常与辉锑矿伴生产出。

矿床类型属碎屑岩型沉积-热液改造锑矿床。

(四)贵州晴隆锑矿晴隆锑矿区位于贵州省晴隆县大厂乡,故也称晴隆大厂锑矿,是西南地区的大型锑矿之一,累计探明锑储量19.96万t。

大厂锑矿于明末清初即已发现、开采和土法冶炼。

1953年,开展普查找矿工作。

1956年后由贵州省地质局一一二队、一○五队等在矿区及外围开展普查找矿和勘探工作,探明了这一大型锑矿,已构成一个锑矿田,包括大厂、西舍、水井湾、固路、后坡、支氽、黑山箐、沙家坪、银厂坪等矿段或矿床,并与其南部放马坪组成矿田,东西长26km,北西-南东宽16km,总面积达420km2。

矿田位于黔西南拗陷带北部,碧痕营背斜(轴向北东)的南东翼部位。

矿田出露地层主要有下二叠统茅口组、大厂层、峨眉山组玄武岩及上二叠统龙潭组等(图3.16.6)。

褶皱为宽缓的短轴背斜与向斜,轴向北东。

断裂较发育,沿断裂带见有硅化、萤石化和锑矿化。

矿田由100多个大小矿体组成了20多个含矿体。

工业锑矿体大部分产于“大厂层”中,占矿田锑储量的97%。

矿体呈层带状、似层状及凸透镜状产出,一般长由300~1200m,宽100~500m,厚2~20m。

区内最大的矿体为大厂矿床的200m,宽400~500m,平均厚12m,最厚达27m。

图3.16.6晴隆锑矿床地质略图①1.上二叠统峨眉山组玄武岩;2.上二叠统大厂层(含矿层);3.下二叠统茅口组(灰岩);4.逆断层;5.背斜轴;6.锑矿床;7.地质界线;①据1979年资料修改矿石中有益组分有Sb、S、F、Se。

其中,Sb为主要组分,Sb品位1%~40%,矿床平均品位2.8%~5.5%。

Se于1958年在冶炼纯锑的同时回收Se成功。

矿石矿物主要为辉锑矿,次为黄铁矿、黄铜矿、斑铜矿、辉铜矿以及锑华、锑赭石等。

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次为粘土化,局化有黄铁矿化、方解石化、高岭石化等。

矿床类型属海相火山岩型火山沉积-构造改造锑矿床。

(五)云南木利锑矿木利锑矿区位于云南省广南县南东东,直距32km的河谷南坡,是西南有色地质勘查局于“七五”期间探明的大型富锑矿床,累计探明锑储量17.39万t。

矿区位于右江褶皱带西端,文山-广南-富宁弧形褶断带北东侧。

矿田出露地层主要为寒武系、泥盆系及二叠系,赋矿层位为下泥盆统坡脚组中段强硅化(礁)灰岩,区内褶皱、断裂十分发育,展布方向与主构造线方向基本一致。

矿区工业矿体主要分布在木利矿段及三家村矿段,除局部有所出露外,一般均呈隐伏矿赋存于木利背斜之中。

已知矿体断续分布在长2270m,宽68.5~241m,海拔标高由665~832m的空间范围内。

木利矿段,已查明工业矿体5个,以产于背斜核部的Ⅰ号矿体规模最大,探明储量占全区锑储量的99.2%。

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于下泥盆统坡脚组中段硅化礁灰岩之中。

矿体连续长1397m(往南东延至三家村矿段),宽68.5~309m,平均厚7.9m(核部平均厚10.5m),锑平均品位5.36%(核部平均6.45%)。

三家村矿段,位于木利矿段南东端,属木利背斜东延部分,全长2500m。

已查明45~75线之间有工业矿体6个。

其中,以Ⅰ号矿体规模最大,长694m,矿体呈似层状产于背斜核部硅化礁灰岩之中,矿体厚0.55~14.1m,平均厚3.28m,锑平均品位5.58%。

区内矿石矿物组成简单,主要为辉锑矿、黄铁矿、锑赭石、黄锑华及红锑华。

围岩蚀变主要是硅化,与锑矿化关系密切,次为方解石化、黄铁矿化。

矿床类型为碳酸盐岩型沉积改造锑矿床。

(六)甘肃崖湾锑矿崖湾锑矿区位于甘肃省西和县城西南71km处,为西北地区的大型锑矿,累计探明锑储量14.94万t。

矿区锑矿的发现,1958年当地群众找矿炼铁,在崖湾上玄沟采掘铁帽,于深部发现辉锑矿。

1974年由西北冶金地质勘探公司二队提交了《西和县崖湾锑矿床地质勘探总结报告》,探明为大型锑矿床。

“七五”期间,由甘肃省自筹资金建矿开采。

矿床处于西秦岭印支褶皱带的东段,秦岭锑汞矿带西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