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妇女之美
从唐诗中领略唐代女性服饰之美
从唐诗中领略唐代⼥性服饰之美作者:唐思⼥摘要: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盛时期,其政治、经济⾼度发展,⽂化、科技繁荣昌盛。
其中以唐诗和服饰的发展最为灿烂辉煌。
唐代⼥性服饰,博采众长、推陈出新,呈现了风格各异的服饰风貌,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本⽂透过唐诗中对于⼥性服饰细致形象的⽣动描写,通过宫廷和贵族⼥性、平民⼥性、少数民族⼥性的不同阶层⼥性的服饰阐述,从中领略⼤唐王朝的⼥性服饰之美。
关键词:唐诗,⼥性服饰,美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空前统⼀强⼤的封建王朝,其盛世不仅仅在政治、经济、军事、⽂学中,⽽且在⼥性服饰上也充分体现,尤其是在武则天当政时期,伴随着⼥权意识的崛起,⼥性地位的明显提⾼,⼥性服饰有了极⼤的发展,整体有⼀种盛世霓裳之感。
为此,⽂⼈墨客驻⾜其间,挥笔吟诵,留下千古诗篇。
《全唐诗》这本共收录唐代诗⼈⼆千五百⼆⼗九⼈的四万余⾸诗作,可以说是⼏乎囊括了唐代所有诗歌的总集,⽽其中涉及⼥性题材的作品有近两千⾸,诗中有出现“裙”、“襦”、“履”等相关⼥性服饰的词的诗作有1500余⾸,在这些诗作中,涉及的诗⼈有百余名,绝⼤多数都是男性诗⼈创作的,如王建91⾸、⽩居易263 ⾸等,但是也不乏有⼥性诗⼈的作品,如上官昭容3⾸等。
⽽从这⼀⾸⾸的唐诗中,仿佛能看见在千年前等级制度严明的封建社会⾥,⾝处各个阶层的⼥性⽤她们的智慧和双⼿创造出的服饰盛会。
这些服饰可以说是⼀件件技术精湛的艺术品,它们不是简单直⽩的组装、数量上的堆砌,⽽是在服装、发饰、妆容的巧妙搭配下散发出⼀种惑⼈⼼神的艺术美感,让⼈能够体会到其中含有的意境美、⾃然美、造型美等。
可见这些服饰如同唐诗般的雍容华贵、风格多样、绚烂夺⽬,且呈现出了⼤胆开放、欣欣向荣、华丽丰美与清秀典雅交相辉映的异彩纷呈的服饰风貌,这是唐代⼥性⾃⾝对⽣活的热爱、对爱情的渴求和对美的极致追求。
可以说唐代的⼥性服饰是中国服饰⽂化历史上⼀朵绚丽夺⽬的瑰丽之花,⽽从唐诗中细细领略其所体现的宫廷贵族、平民阶层、少数民族的⼥性服饰的各种美,更是别有⼀番风味。
看《唐宫夜宴》,领略中华服饰之美
风流一代·青春44传承·国学看《唐宫夜宴》,领略中华服饰之美■文/刘永加一种俏丽修长的感觉,胸部半袒在外,凸显了女性的丰满之美。
从唐壁画中可以看到唐女子穿衫襦长裙、亭亭玉立的秀美形象。
还有一种是多幅裙,大多以六幅巾帛拼制而成,因而有“六幅罗裙”“裙拖六幅”的说法,其宽度应该有三米以上。
也有用七幅、八幅,甚至十二幅的,可见那时的裙子多宽大。
这样肥大宽松的裙子穿起来走路十分不便,孟浩然写过“坐时衣带萦纤草,行即裙裾扫落梅”的诗句。
为了显示裙子的修长,长安的女子们会把裙腰束得很高,多束至胸部或腋部,且有裙束在外露腰或裙腰上半露胸者。
这种宽大的裙装虽然大气好看,但费料费工,穿着时头上还要戴假发,梳高大的发髻,插很多金钗、银篦、金步摇之类的头饰,才能协调,这说明当时豪华侈糜的社会风尚。
朝廷甚至一度出面干涉,严格限定妇女裙装的宽度和长度,规定“妇人裙不过五幅,曳地不过三寸”。
唐文宗时公主曾因为穿这种肥大的裙子,受到了惩罚。
据《旧唐书•文宗纪》载,至开成四年(839)正月,文宗在咸泰殿观灯时,看到延安公主穿了十分肥大的衣裙走来,非常生气,立即将她斥退,并下诏对驸马窦澣进行经济处罚,罚了这位驸马两个月的工资。
石榴花染出了石榴裙长安的女性对裙装的色彩要求也很丰富。
当时的裙子颜色种类不少,以红、紫、黄、绿居多,其中用石榴花染色的红裙最受女子们喜爱,流行甚广。
因红裙色彩艳丽,灿烂如石榴花,故称为“石榴裙”。
也有用茜草染成绛红色的,叫作“茜裙”,李群玉《黄陵庙》诗云:“黄陵庙前莎草春,黄陵女儿茜裙新。
”长安妇女为了使裙装鲜艳芳香,还常用芳草染裙。
黄裙是用郁金香所染成的悦文今年河南卫视春晚中一档名为《唐宫夜宴》的舞蹈节目突然爆红,该节目以夜宴的乐师们为主角,展示了少女们从准备、整理服饰妆容到夜宴演奏的全过程,其中女演员们衣袂飘飘的齐胸衫裙引起了广泛关注。
唐代的服饰到底有多美?不妨穿越一下去看看。
公主穿着肥大的齐胸裙曾受罚的确,在繁荣发达的唐京城长安,女性们享受着发展带来的成果,她们特别喜欢穿着宽博冗长、装饰华丽的裙装。
唐代女子妆容
• 花钿的起源有一说出自于南朝宋皇帝之女寿阳公 主,她一日倦卧在殿庭屋檐下,有一朵梅花飘落 在额上印出了花瓣形状,洗都洗不掉,宫人们竞 相仿效,制成花子贴面,这种花子叫「梅花妆」。
• 一说是唐代上官婉儿所创,她触怒武则天,在额 上留下伤痕,后来用花子掩饰。
五、点面靥
• 面靥,也称「妆靥」,是施于面颊 酒窝处的一种妆饰。据说原本是宫 廷生活中的一种特殊标记,当某一 后妃例假来临,不能 接受帝王御 幸又难于启齿时,祗要在脸上点上 两个小点,女史见之,即不列其名。 以后这种作法被传到民间,逐渐变 成为一种妆饰。
唐代女子妆容
前言
• 唐代经济兴盛,国家与民族之间交流频繁, 其服装与妆容成为亚洲国家仿效的对象, 唐代女子也热衷于追求流行。如同现代时 而流行粗眉、时而流行咬唇妆一般,不同 的时期,唐代女子的妆容也有不同变化。
以胖为美,崇尚富丽
• 唐代女子以珠圆玉润、丰满为美,从唐代 壁画、雕塑及各类艺术品中可以看出,唐 代女子脸蛋圆润、妆容精致。
• 为了使阔眉画得不显得呆板, 妇女们又在画眉时将眉毛边缘 处的颜色向外均匀地晕散,称 其为「晕眉」。还有一种是把 眉毛画得很细,称为「细眉」, 至今已知的眉型就超过10种!
• 黛眉一词的「黛」,指的是画眉的材料, 类似于现代的石墨,古人画眉时喜欢剃掉 原本的眉毛,重新画上符合当时流行的眉 型。
• 部落客Gatita示范的唐朝眉型
• 通常用胭脂点染,妆靥的具体形状, 在盛唐以前,一般均作成黄豆般的 两颗圆点。盛唐以后,面靥的范围 有所扩大,式样也更加丰富。有的 形如钱币,称为「钱点」;有的状 如杏桃,称为「杏靥」。讲究的在 原来面靥的周围,还饰以各种花卉, 俗称「花靥」。多用朱红色,也有 黄色、墨色。
从唐三彩女俑看唐代妇女之魅力
AppreciatION 对于唐代妇女的了解,如果没有图像资料,仅仅依靠文献的描述,现代人在脑海中要想对千年以前古人的形象有个清晰的认知是很困难的。
幸运的是除了文献外,关于唐代妇女还有大量的壁画、绘画和陶俑等实物资料,给我们提供了较为详实的第一手材料,尤其是唐代墓葬中出土的三彩女俑千姿百态,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立体标本,她们的容貌、服饰和曼妙身姿真实地再现了唐代妇女的形象,其形象或雍容华贵,或婀娜多姿,或安详自在,而极具时代感的华彩服饰,更是洋溢着青春之美和生命的活力,表现出唐代妇女的迷人风采,纵是时过境迁已千年,还是让我们这些现代人叹服和沉醉,是我们了解她们外表、服饰甚至进一步发掘她们内心的活化石。
本文就是依据洛阳出土的唐三彩女俑,对唐代的三彩女俑做一个简单梳理,从中发现唐代妇女特有的气质和魅力,并试图借助这些静止的唐代物态形象来了解当时妇女的审美和她们的内心世界,从而引起现代人从唐三彩女俑看唐代妇女之魅力孙章峰的内省和共鸣。
一自唐代起有大量的文献记载唐代妇女是以身体丰腴作为审美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宋《宣和画谱》记载:“周昉为贵游子弟,多见贵而美者,故以丰厚为体。
”宋人董逌《广川画跋》曰:“周昉画按筝图,或问曰,人物丰穰,肌胜于骨,盖画者自有所好哉。
余曰,此唐世所好,尝见诸说,太真妃丰肌秀骨,今见于画,亦肌胜于骨。
昔韩公言曲眉丰颊,便知唐世所尚,以丰肌为美。
”上述描述都是关于周昉的著名绘画《簪花仕女图》的论述,从《簪花仕女图》(图1)的画中可见,从嬉戏的贵族妇女到侍立的侍女无不身体丰硕,与魏晋时期纤弱的病态之美形成强烈的反差,而唐三彩女俑则是从另一个角度来印证了文献记载。
尤其是出土的唐三彩贵妇俑,从以“瘦”为美的今人眼光来看,编辑|刘 玉鉴赏AppreciatION 鉴赏唐代的女人太“胖”了。
这种胖可以从身材和服饰两个方面来看。
首先从身材上来讲,大多是面如满月,丰润圆胖,在今人看起来唐代妇女的比例多少有些失调;从服饰上则表现为宽大、长衣,连发髻也是高耸直立,从而更加彰显了丰腴的体态。
浅谈唐代仕女画中的“唐妆”之美
浅谈唐代仕女画中的“唐妆”之美作者:高歌来源:《东方教育》2018年第13期一、唐代仕女画中的服饰之美唐代仕女的服饰多姿多彩,唐代是一个自由开放的社会,张萱、周昉所创造的贵族妇女美的典型被后世称为“唐妆”。
(一)张萱仕女画中的服饰之美唐朝被称为“万国衣冠拜冕旒”的王朝。
唐代前中期的妇女大多穿小头的鞋子和较窄的衣服,披帛半臂低胸;晚唐时期的妇女流行穿曳地宽松的装束。
张萱是唐代中期著名的人物画家。
他的著作有《揭练图》、《按乐仕女图》、《號国夫人游春图》等。
在《捣练图》中可以看出张萱的线条运用上很是讲究,这种线条后来被称之为“琴弦描”。
张萱能巧妙的运用不断变化的线条来表现不同的质感,这也体现了中国画中线描丰富的表现力和强大的包容性。
张萱的画色彩艳丽、细作晕染,被世人称为“张家样”。
张萱的仕女画中唐代裙装的特点很明显,被唐代诗人称之为“时世妆”。
袒露半胸,上着宽袖的对襟衫,下着华美的长裙,华贵精致的织绣帔帛披于肩上,这些服饰元素在后世被视为唐代服饰的主流审美。
(二)周昉仕女画中的服饰之美张萱之后的著名画家周昉,他的风格被世人称为“周家样”。
周昉的名作《簪花仕女图》中的贵妇人们都穿着这种“绮罗纤缕见肌肤”袒胸的大袖衫。
唐朝早期的服饰较为窄小,到唐朝中后期都演变成了宽大的衣服。
周昉在描绘这些衣服时,赋彩技法娴熟。
尤其是对于纱衫的表现更是完美,通过设色时色彩深浅的变化和在白色纱衫着色后,沿衣纹勾白线的技法,充分表现出纱衫的质感,准确地表现出衣衫之间叠压关系。
二、唐代仕女画中的头饰之美自古人人皆梳发髻,唐朝饰物更是讲究华美,而且喜欢将发髻加高。
唐朝的贵妇人们大多喜欢用假发来增加发量,头发上再装点首饰。
(一)千姿百态的发型唐代妇女对发型的讲究促使了发型千姿百态的特点。
“高祖宫中有半翻髻、乐游髻,明皇帝宫中有双环望仙髻,回鹘髻,贵妃作愁来髻。
贞元中有归顺髻,又有闹扫妆髻。
长安城中有盘桓髻,又抛家髻及倭堕髻”。
当时发髻还有百合髻,堕马髻和螺髻等等。
唐代仕女画的服饰美解读
唐代仕女画的服饰美解读唐代仕女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大流派,以描绘唐代社会上层妇女为主要题材,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唐朝成就最大的著名画家吴道子的仕女画作品。
唐代仕女画的服饰美是唐代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细致入微的绘画技巧表现了唐代上层妇女的优美体态、妩媚风姿和精致服饰,展示了唐代女性的美丽和品位,成为现代时尚的重要文化源泉之一。
唐代妇女的服饰具有多样性和时尚性,经历了两个时期的演变。
第一个时期:唐初时期,隋代的服饰风格还未完全淘汰。
唐初时期的妇女衣着多朴素,服装上装饰较少。
唐中期是唐代妇女服饰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唐代文化艺术繁荣的时期,此时女子服饰色彩丰富多彩、造型华美多姿。
而唐朝时期的在位皇帝武则天对妇女的服饰风格和款式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二个时期:唐末时期的女子服饰已经发生了变化,胡服的影响开始减弱,早期汉服再次流行。
唐代末期的服饰更为丰富、绚丽多彩,妇女的服饰从更多方面反映了当时社会发展的情况。
唐代妇女的服饰主要包括发饰、上衣、裙褙、鞋履等。
发饰:唐代发饰是妇女社会地位高低和贞操高洁的标志。
高等饰品包括发钗、发簪、发环、发箍等,低等的主要是头绳和头花。
上衣:唐代女性上衣种类很多,常见的有衣、窄衫、褡衫、背心、前襟衫、罗衣等等。
上衣的款式更推崇宽松、宽大的设计,套裙式、露肩式都很流行。
裙褙:唐代裙褙不仅受到贵族阶层的喜爱,也是大众化的。
唐代流行的裙褙有朝裙、曳裾、襦裙、长裙、窄裙等。
鞋履:唐代妇女的鞋履文化是非常重要的。
常见的有鸭口靴、月白靴、伦敦靴、桃核鞋等,每种鞋子都各自有特色。
唐代妇女服饰的色彩多彩斑斓,以红色为主,紫、绿、青、黄、黑等色也被广泛应用。
综上所述,唐代仕女画的服饰美是唐代文化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影响可以在今天的服饰设计中仍然得到体现。
唐代的服饰美不仅是一种文化瑰宝,也是一种传承至今的时尚美学。
云想衣裳花想容――醉谈唐代女性服饰
云想衣裳花想容――醉谈唐代女性服饰――醉谈唐代女性服饰如果说中国古代男子服饰的主题是实用与庄重,那么女子服饰的风格则是浪漫多姿,而唐代女子服饰则是其中最为绚丽的篇章。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极盛期,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对外交往频繁,世风开放。
加之域外少数民族风气的影响,唐代妇女所受束缚较少。
在这独有的时代环境和社会氛围下,唐代妇女服饰,以其众多的款式,艳丽的色调,创新的装饰手法,典雅华美的风格,成为唐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唐代女子服装,分衣裙、冠帽、鞋履几类。
唐制规定,女服分四种,朝服、公服、祭服、常服。
前三种为后妃命妇女官于朝会、祭祀等正式场合穿着的大、小礼服,后者为日常穿着。
唐代女子常服,基本上是上身是衫、襦,下身束裙,肩加披帛。
衫为单衣,襦有夹有絮,仅短至腰部。
裙子长而多幅。
此外还有袄、半臂、缦衫等。
袄为夹衣,长于襦而短于袍。
半臂是短袖的紧身上衣,套于衫外,流行于唐前期。
缦衫是女子歌舞时穿在外面的罩衣,短小易脱。
其衣裙颜色丰富多彩,以红、绿、紫、黄色最为流行,如时人所云"红裙妒杀石榴花"、"藕丝衫子藕丝裙"、"折腰多舞郁金裙"等,衫、襦、袄、裙上多有织文和绣文,如唐诗所描述:"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罗衫叶叶绣重重,金凤银鹅各一丛"。
衣料有丝绸、棉布、葛、麻、毛等,而以丝绸最为常用。
此外,"时世妆",袒领服、男装、胡服也是重要服饰。
"时世妆",即时装,唐初女子衣衫小袖窄衣,外加半臂,肩绕披帛,紧身长裙上束至胸,风格简约;盛唐时,衣裙渐宽,裙腰下移,服色艳丽;至中晚唐时,衣裙日趋宽肥,女子往往褒衣博带,宽袍大袖,色彩靡丽。
袒领服、男服、戎装和胡服,在唐代尤其是盛唐时期的妇女中广为流行。
袒领服为一种半袒胸的大袖衫襦,衣料为纱罗制品,时人形容为"慢束罗裙半掩胸"、"参差羞杀雪芙蓉"、"绮罗纤缕见肌肤"等,下配以曳地长裙,充分体现了唐代女子的婀娜身姿和自然之美。
追溯唐朝历史上的胖美人_武则天
追溯唐朝历史上的胖美人_武则天唐朝是历史上最开放的朝代,唐朝有着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唐朝在世界上的影响深远,甚至到今天我们依然在某些方面望尘莫及,徒生感慨。
盛唐时期女人以胖为美,这一点毫无疑义,让我们翻开历史的卷轴,穿越千年去追忆盛唐丽人的风采。
1.有迹可寻的唐代丽人1.1仕女图中的唐代丽人1.1.1《虢国夫人游春图》,纵51.8厘米,横148厘米,辽宁省博物馆。
此图为宋摹本,原作已失,摹本犹存盛唐风貌。
此图描绘的是天宝十一年,再现唐玄宗的宠妃杨玉环的三姊妹盛装出游。
画面描写了一个在行进中的行列,人马疏密有度,以少胜多。
1.1.2《捣练图》纵51.8厘米,横140.8厘米,1860年火烧圆明园后被掠夺并流失海外,现藏美国波士顿博物馆。
《捣练图》是唐代画家张萱之作。
此图描绘了唐代妇女在捣练、络线、熨平、缝制劳动操作时的情景。
线条工细遒劲,设色富丽,其人物造型丰腴。
1.1.3《簪花仕女图》纵46厘米,横180厘米,辽宁省博物馆。
画中贵妇身披透明轻纱,内着长裙,体态丰腴端庄,雍容华贵。
1.1.4《宫乐图》纵48.7厘米,横69.5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中描绘的是后宫嫔妃围坐于一张巨型的方桌四周,她们圆润的脸上洋溢着幸福、洒脱、自然。
1.2栩栩如生的唐代陶俑这是一件唐彩绘贵妇俑,此陶俑乍看之下并无什么特别之处,但细细赏之,便可发现其虽经历史的洗礼,陶俑身上描绘的纹饰所剩无几,脸部的彩绘也将消失殆尽,却难掩其雍容气度。
其稍显慵懒的造型,丰肥的脸颊,宽大的长裙下丰满的身形以及嘴角微微显露出的满足的微笑,突显出其养尊处优、雍容华贵的气质。
1.3古玉美女这是一件唐代玉圆雕女俑,从她丰腴的脸颊和稍显宽大的长袍可以看出唐朝时期人们的审美倾向。
1.4.1武则天唐代历史上最引人注目、最具争议、最成功的女人,就属武则天了。
据《旧唐书外戚传》载:公主丰硕,方额广颐,多权略,则天以为类己。
《资治通鉴》亦载:公主方额广颐,多权略,太后以为类己。
唐代仕女图妆容发式
六、面料
绫锦 斜纹为基本织纹 缂丝 绫(素) 缭绫
唐朝官员在宴会服
作业
找三款以唐代服装元素设计的现代服装, 解释其中的元素
以胖为美—雍容富态、健康自然
雍容富态、健康自然成了隋唐美女的主 导性标准。 女性体态美是额宽、脸圆、体胖,健康 是当时人们欣赏的一种妇女之美。
女性穿着相当暴露,大有西方现代“性 感”倾向。
质料贵,色彩艳,式样多,装饰精美 腰节线
掩乳高腰线 乳下高腰线 自然腰
上身无内衣,披纱罗
唐后期
长: 拖地 丰: 多幅为佳 6幅 面料:丝织品/鸟羽 颜色
石榴红 深红、杏黄、绛紫、月 青、草绿 间色裙
4)半臂与披帛
半臂
最先宫女用→民间←家规严、不用/中唐后渐少 短袖 长至腰节以上 对襟 胸前系带 少 数套穿
12丶血晕妆:“血晕妆”是唐代长庆年间 京师妇女中流行的一种面妆。以丹紫涂染 于眼眶上下,故名“血晕妆”
13丶北苑妆:“北苑妆”是缕金于面。略 施浅朱,以北苑茶花饼粘贴于鬓上。这种 茶花饼又名“茶油花子”以金箔材料制成, 表面缕画各种图纹。流行于中唐至五代期 间,多施于宫娥嫔妃。
面妆
早在战国时期,女性们就开始“着粉施朱”。 在古代多以白粉来做妆粉, 妆粉的原料为:米粉、铅粉、石膏粉或滑石粉。
2)胡帽演变
幂褵 →帷帽→胡帽 浑脱帽
初 游牧之家,小牛 上开一孔,去骨肉 以皮充皮→皮馄饨 唐人 较厚锦缎或乌羊毛制成 帽顶尖
3)流行
《唐书.五行志》: 天宝初 贵族及士 民好为胡服胡帽 妇人则簪步摇钗, 领袖窄小 裙腰→自然腰节位 置 披帛→窄如飘带 秀润妖媚之气→盛 唐雍荣丰腴之风 缠足
唐代女性风采概览心得体会
唐代女性风采概览心得体会一说到唐代的妇女,我第一想到的就是她们的体型应该都是属于比较肥胖的吧!因为在唐朝那个以胖为美的朝代,谁能不随大流呢?根本不用去在乎自己的体型有多大;不在乎自己的体重有多重;不在乎吃多了会长胖;不用为了减肥而刻意去节食,那该有多好呀!不像我们今天这个以瘦为美的时代,大家都追求的是身材的苗条,追求S 形的完美曲线,弄得自己每天都要练体型,跑步。
最忍受不了的是好多女生为了减肥,每周只吃水果来充饥,还每天坚持跑步,哎,看着都心疼。
为了减肥,简直可以说是在用生命去减肥了。
每每看到身边有这么一些“执着”的人,我真心对他们说一句:朋友,你这是何苦呢?你要是出生在唐朝那该多好呀!你就不用那么辛苦啦!现在我们来谈谈唐朝妇女的服饰。
由隋入唐,中国古代的服装发展至全盛时期,政治的稳定、经济的发达、生产和纺织技术的进步、对外交往的频繁等,促进了服饰的空前繁荣。
服装款式、色彩、图案等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崭新局面,而这一时期的女子服饰,可谓中国服装中最为精彩的篇章。
它的冠服丰美华丽,装饰奇异纷繁,雍容华贵、富丽堂皇、体现了唐代女服的开放性特点,令人目不暇接。
大唐二百余年的女子服饰形象,可主要分为襦裙服、男装、胡服三种配套服饰。
这无疑给唐代的女子带来了美,带来了美丽。
唐代女子的装束,不光为当时的人们所崇尚,甚至于今日人们观赏唐代服饰,也觉得异常兴奋。
现在我们来浅谈一下唐代妇女的地位。
由于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实行,特别是在程朱理学出现之后,封建的伦理道德观念对人们的束缚越来越严重。
古代女子的地位虽然不高,但是也并非是一成不变,妇女的地位还是有曲折的变化。
在唐朝,妇女的地位相对较高。
在知识素养方面:唐朝是一个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的时期,经济文化的发展都迎来了一个高峰时期。
文化上的发展为唐代的妇女提供了读书的条件。
下层的妇女可以从佛教的俗讲中学到一定的文化知识,唐代打破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观念,得到了更多的教育,具有了相对较高的知识素养。
唐宋元文艺中的女性形象及其意义
唐宋元文艺中的女性形象及其意义唐宋元时期是中国文化的黄金时代,也是文艺的鼎盛时期。
在古代文艺中,女性形象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们既是男性英雄的妻子、母亲、女儿,又有着自己独特的形象,展现着女性的美与智慧,在文学艺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唐宋元文艺中的女性形象及其意义。
一、唐代女性形象在唐代文艺中,女性形象丰富多彩,她们被神化、被赞美、被感慨。
她们的形象可以是才女,可以是君主的女儿,也可以是人民的代表。
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当时的“杨贵妃”。
杨贵妃是唐玄宗的昭容,传说她美丽非凡、才干过人,可谓当时世间男人心目中的完美女性形象,但又因其引发内乱而闻名于世。
然而,她是唐代文学艺术中的重要女性形象,她的形象体现了当时社会对美女的崇拜和对明君的期望。
此外,唐代文学中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女性形象。
例如,《长恨歌》中的武则天,她是唐朝唯一的女皇帝,她的形象展现了女性在政治权力上的价值;《梁祝》中的梁山伯和祝英台,她们的形象展现了女性的坚贞不屈和爱的力量。
唐代女性形象无论在形象上还是在内涵上都是十分丰富的,对后世女性形象的塑造有极大的影响。
二、宋代女性形象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重要时期,女性在这一时期的地位开始发生变化,女性形象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
宋代的女性形象大多表现为温柔、贤惠、传统的纯洁,反映出宋代文化中“民本”的思想观念。
宋代著名诗人辛弃疾就曾写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样脍炙人口的诗句,将月亮塑造成了女性形象,在材料上碰撞了美好的女性形象和民族精神。
除此之外,宋代文艺中也有一些突破传统的女性形象。
如《宋画》中写到的女画家芸娘,她的形象展示了女性在艺术上的天赋和才情,被誉为“女中之龙”;纪君祥之妻《岳阳楼记》中的那位女性形象,她追求知识、有自我主张,成为了宋代妇女地位变化的象征。
三、元代女性形象元代是中国文化艺术的繁荣时期,也是一些具有深刻内涵的女性形象涌现出来的时期。
元代诸子比较开放,蔡京的《论语说》中,“三从四德”渐渐成为被推崇的信息。
夸女人容颜不老的诗句
夸女人容颜不老的诗句一.形容女性人不老的诗句1、《清平调·其一》。
唐代: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译文:见云之灿烂想其衣裳之华艳,见花之艳丽想人之容貌照人。
若不是在群玉山头见到了她,就是在瑶池的月光下来相逢。
2、《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唐代: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译文:人人都说江南好,游人应该在江南待到老去。
春天的江水清澈碧绿比天空还青,游人可以在有彩绘的船上听着雨声入眠。
江南酒家卖酒的女子长得很美,卖酒撩袖时露出的双臂洁白如雪。
年华未衰之时不要回乡,回到家乡后必定悲痛到极点。
3、《越女词其一》。
唐代:李白。
长干吴儿女,眉目艳新月。
屐上足如霜,不著鸦头袜。
译文:长干里吴地的姑娘,眉目清秀,娇艳可比明月。
木屐上那双不穿袜子的脚,细白如霜。
4、《女冠子·含娇含笑》。
唐代:温庭筠。
含娇含笑,宿翠残红窈窕,鬓如蝉。
寒玉簪秋水,轻纱卷碧烟。
雪胸鸾镜里,琪树凤楼前。
寄语青娥伴,早求仙。
译文:女道士含着娇态含着笑,翠眉已薄胭脂淡,青丝鬓发轻如蝉翼,身姿窈窕动人。
头上的玉簪寒如秋水,身边的帷幕轻纱如卷碧烟。
坐到梳妆台前,鸾镜中的她轻衣薄裳,肌肤胜雪,美丽性感;站在凤楼前,她亭亭如玲珑玉树,袅袅如弱柳扶风。
她希望美丽的同修女道们,早日成为神仙。
5、《女冠子·昨夜夜半》。
唐代:韦庄。
昨夜夜半,枕上分明梦见。
语多时。
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
半羞还半喜,欲去又依依。
觉来知是梦,不胜悲。
译文:昨天深夜里,你在我的梦里翩然出现了。
我们说了好多好多的话,发现你依旧还是那么美丽、可爱,像从前一样面若桃花,频频低垂的眼睑,弯弯的柳叶眉。
看上去好像又有些羞涩,又有些欢喜。
该走时却又频频回首,依依不舍。
只到醒来才知道是大梦一场,身边依然空空,自己依然是形单影只的一个人,心中不觉涌起难忍的悲哀。
唐朝以胖为美
唐朝以胖为美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隋唐时期:雍容富态、健康自然雍容富态、健康自然成了美女的主导性标准。
女性体态美是额宽、脸圆、体胖,健康是当时人们欣赏的一种妇女之美。
这一时期,女性穿着相当暴露,大有西方现代“性感”倾向。
从魏晋时期开始,女性之美开始获得了独立的价值,得到欣赏和珍视。
荀粲曾说“妇女德不足称,当以色为主”。
在这种美德独立宣言的鼓舞下,女性开始走向对于美的自觉的追求。
这一时期的女子,大多穿着广袖短襦,曳地长裙。
腰部束以“抱腰”,并且用衣带来装饰,当时还流行在头上插戴花钗和“步摇”,这样走起路来衣袂飘飘,环佩叮当,进一步强调了女性的温婉妩媚,婀娜多姿。
在化妆上,最盛行的是在额间点上一个红色或黄色的“花子”以做装饰,“花子”形状各异,以叶子或花朵形状为主。
花木兰从军后回到家中,“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就是这种装饰的体现。
隋唐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国力强盛、文化繁荣,对外开放,对内宽松,妇女的束缚也相对较少,因此女性之美也相应地呈现出了雍荣华贵的景象。
唐代女子以丰腴的体态为美,加上高耸的发髻,飘扬的披帛,显得华丽大方,充分体现了女性美上的“盛唐气象”。
她们的打扮是中国历代女性中最为大胆和性感的。
这在唐代名画《簪花仕女图》中可得到印证。
图中所画的女子,云鬓蓬松,上戴硕大的折枝花朵,并簪上步摇钗,衣着轻薄的花纱外衣,另佩轻纱彩绘的披帛,内衣半露,上有大撮晕缬团花,袒胸露臂。
这种性感的装束在中国古代可谓空前绝后。
唐代女性着装极其自由,宽袖窄袖,华服胡服,女装男装,皆从其便。
因此,当时女子还盛行胡服打扮,翻领窄袖长袍,腰系皮带,上挂各种金属饰件,内穿条纹窄腿长裤。
在化妆上,唐代女子流行画浓晕蛾翅眉,高而上扬的眉型,更加增添了女子的风韵。
第二种答案:中国人引以为自豪和骄傲的大唐朝,实际上也是鲜卑族和汉族共同创造的一个伟大王朝,是草原狼性格和华夏文明精粹的伟大结晶,达到了古代华夏文明之巅。
唐朝人眼中美丽的女性是什么样
唐朝人眼中美丽的女性是什么样?“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唐朝人眼中美丽的女性是什么样的呢?《唐语林》记载唐玄宗给太子选妃时,曾明确提出要挑选“长洁白”的女子;《本事诗》记载宁王李宪看中邻居卖饼者之妻,是因为她“纤白明媚”。
这些大概基本上反映了唐朝人的审美观。
它符合中国古代对女性美的一般要求标准,那就是:长、白、美。
长一身材修长,白一皮肤白皙,美一容貌姣好。
中国古代的美人标准主要是这么几条,唐朝人并不例外。
其它如“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一类唐人在诗词、著述中反复歌咏的小口、细腰、素手、纤足等等秀丽、纤巧的美女形象,也大体与各代类似。
但是,唐朝的女性美又有它的特色。
唐人欣赏修长、洁白、纤秀,但并不喜欢林黛玉式的病弱,他们又很崇尚女子的健康、英武甚至丰硕美(这只是说一代时尚,并非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如此)。
关于这一点,证据很多,己为人所习知。
看一看唐人绘画、雕塑中的女性形象,她们确实个个都是面如满月、肌肤丰盈,而那些戎装骑射女子更别有一番勃勃英姿,很少有瘦弱的形象。
这正是唐人审美观和真实生活的写照。
唐代的第一美人杨玉环也正是以丰腴之美与汉代的瘦美人赵飞燕以“燕瘦环肥”并称二美的。
这种审美情趣来自社会生活和一代世风:唐代社会物质生活比较富足,所以体态丰腴的女性居多;社会风气开放而有北朝尚武遗风,女性外出活动较多,并常参加骑射一类活动,因而往往体质健康,身姿英挺。
这种现实影响了人们的审美情趣。
而审美观和时尚又反过来使得女性刻意追求这种美,至少不必因为“楚王好细腰”而饿饭,这就更助长了女子健康、英武、丰硕美的倾向。
与审美观密切相关的服饰与化妆,是女性生活重要的一部分。
有关唐代女性服饰、化妆的论著很多。
唐代女装无论贵贱大体上都是由衫、裙、帔三大件构成。
上面衫子下摆系在裙腰中,裙子多半肥大,裙长拖地,常用六幅布帛制成。
肩上披帛,称“帔服”,飘垂在腰间。
还常在衫子外加穿“半臂”一一即短袖上衣,多半用较好的织物制作,主要用作装饰。
唐朝美女标准
唐朝美女标准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辉煌灿烂的时代,而唐朝美女更是成为了后世传颂的经典形象。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女性才能符合唐朝美女的标准呢?首先,唐朝美女标准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外貌端庄秀丽。
唐代的审美标准非常注重女性的容貌,他们认为女子应该有一张秀美的面庞,皮肤白皙细腻,眉目如画,娇小玲珑,举手投足间流露出一种高贵典雅的气质。
在当时的社会中,外表的美丽和气质的高雅被视为一个女子的重要品质,因此唐朝美女往往都是外貌端庄秀丽的典范。
其次,唐朝美女标准中还包括了才情兼备的要求。
唐代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女子们不仅要具备出色的外貌,还应该有一定的才学和文化修养。
她们应该能够诗词歌赋,懂得音乐舞蹈,通晓礼仪知识,甚至还要懂得一些文学艺术和书法绘画。
唐朝美女往往都是才情兼备,内外兼修的女子,她们不仅仅是外表的美丽,更是内在修养和才情的体现。
此外,唐朝美女标准中还包括了对品德的要求。
唐代社会非常重视女子的品德修养,他们认为一个女子应该温柔贤淑,善解人意,懂得孝顺和谦和。
唐朝美女不仅仅是外表的美丽和才情的卓越,更是内心深处的善良和美德的体现。
她们应该懂得尊重长辈,关爱子女,善待家人,待人宽厚大度,为人正直善良,这样的品德修养才能成为唐朝美女的标准。
最后,唐朝美女标准中还包括了对服饰的要求。
唐代的服饰十分讲究,女子们穿着华丽的衣裳,佩戴精美的首饰,化妆打扮得体,这也成为了唐朝美女的标准之一。
她们应该懂得穿着得体,化妆得宜,不仅要符合时代的审美标准,更要展现出自己的个性和魅力。
总的来说,唐朝美女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评价体系,不仅仅是对外貌的要求,更包括了才情、品德和服饰等多个方面。
唐朝美女是一个综合性的形象,她们不仅仅是外表的美丽,更是内在修养和才情的体现。
这种标准也影响了后世对美的追求,成为了中国古代美女形象的经典之一。
形容女人气质优雅漂亮的古诗词句子
古代诗词中有许多关于女性优雅气质的描写,这些句子常常以华丽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古人对女性美好形象的向往和赞美。
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些形容女人气质优雅漂亮的古诗词句子,领略古人如何以诗为笔,描绘女性的美丽风姿。
1. 纤手把琵琶,心事远随他。
——唐代诗人白居易《赠汪伦》这句诗中通过描写女子弹奏琵琶的场景,表现了她纤纤玉手和深情思念的神秀气质, 深情的形象恰如其分。
2. 素手把芙蓉,羞颜如昼花。
——唐代诗人杜甫《赠芙蓉枝》此句以芙蓉花来比喻女子,形容了她娇柔婉约的容颜和羞怯的神态, 体现了女性的柔美和端庄。
3. 清歌宜楚楚,细雨似蓬莱。
——唐代诗人王之涣《秋风词》这句诗中以“清歌”和“细雨”来形容女子,清新细腻的意境和高洁脱俗的气息,展现了女性的优雅和仙风道骨。
4. 唇未噤,一徊心地,玉颜未改。
——唐代诗人杜牧《江南逢李龟年》这句诗以“玉颜未改”来形容女子容颜依旧,表现了她端庄娴静的气质和恬淡的态度,透露出古代妇女的风韵。
5. 纤腰三尺,翠袖一双。
——唐代诗人杜牧《秋夕》这句诗中以“纤腰”和“翠袖”来形容女子婀娜多姿的身材和华丽的服饰,展现了她的美丽婉约之美。
6. 青鬓粉黛,梨花瘦。
——唐代诗人皮日休《李郎杀虏》此句通过“青鬓”、“粉黛”和“梨花瘦”来描绘女子的娴静清秀之貌, 形象鲜明而婀娜多姿。
7. 佯娥对空翠,宛洛含情脉。
——唐代诗人许浑《杨柳枝》这句诗中以“佯娥”和“宛洛”来形容女子轻盈柔美的形象, 展现了她的妩媚风姿和娇羞含情。
8. 蘂色含风,芳凝浅笑语。
——唐代诗人李商隐《蝶恋花》此句以“蘂色”和“芳凝”来描述女子的容颜和微笑, 彩艳文雅的形象展现了她娇艳动人的美丽。
9. 世人谁便,菱花含露送红簪。
——唐代诗人王之涣《东园驿》这句诗中以“菱花含露”来描绘女子的容颜和风姿,透露出她的清丽秀雅之美。
10. 葛巾梳素髮,衣裾文绣。
——唐代诗人韦庄《女冠子》这句诗以“葛巾”和“衣裾文绣”来描绘女子的打扮, 展现了她的端庄典雅之美。
高级古风大唐女子图鉴PPT
唐朝女性蹴鞠的性质以娱乐为主,以踢出高 度、变化花样为能事,俗称“白打”,深受 唐代宫廷女性的喜爱。
热爱运动
盛唐时期社会环境稳定、风气开放,女性的 整体身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与之相对的, 越来越多的女性参与到体育活动中。
生 活 之 美
调琴啜茗
唐代宫廷仕女宴乐生活, 仕女九人围坐一 桌,左方立着侍奉的女孩两人,桌上陈列 着蔬果、酒具,有的饮酒,有的作乐。
ZHANG
HUI
SAN
绘 画 之 美
容貌丰腴
流丰半 动腴罩 多而半 姿华露 。贵的
。透 而明 用织 笔衫 和, 线使 条人 却物 细形 劲象 有显 神得 ,
绘
画
之
衣浓 着丽
美
的的
装设
饰色
,,
都头
极发
尽的
工钩
巧染
之、
能面
事部
衣着华丽
;的 晕
色
、
绘画中发现女性美
绘 画
女性美在画中得不到展示,很大程度上并非出于绘画技法的限
戏人轻一 曲间盈种
。
创新妆容
采顶饰胆色唐 。峰在,,朝
,华这雍女 非贵些容性 常和使华妆 具雍得贵容 有容女、非 大上性新常 国到的奇有 风了装大特
靓装出行
纵年子唐 马间骑代 畅,马文 游妇之化 更女风空 是靓盛前 司妆行开 空露,放 见面开, 惯、元女 。
女着男装
流女这技猎女 行着些娱、性 时男比乐打经 尚装较活马常 。以剧动球骑
,准 柔则
美,
,养
张出
唐代服饰,充满朝气,令人振奋 又使人心醉的服饰。其色彩也非 浓艳不取,各种鲜丽的颜色争相 媲美,不甘疏落寂寞,再加上金 银杂之,愈显炫人眼目。
唐代女子服饰
《中国民俗史.隋唐卷》【女子篇】唐朝的女子十分爱美,尤其是上层贵族以及宫中的女子。
因此,唐朝流行于市井的时尚,都是从宫中流传开来的,所以说,那个时候宫中的嫔妃、皇族是引领时尚的先锋。
一、妆容一般妇女面部化妆是搽白粉(唐代宫中以细粟米制成“迎蝶粉”)为底,显得皮肤白皙细嫩,两腮涂胭脂红,搽胭脂后白里透红,使女性更加妩媚动人。
(一)花钿、额黄、面靥1、花钿她们在眉间贴花钿,俗称“花子”,亦称为面花、贴花,是贴在脸上、眉间的小装饰,所谓“脸上金霞细,眉间翠钿深”。
起源于南朝宋,花钿有红、绿、黄三种颜,以红色为最多,以金、银制成花形。
在唐代,花钿的样式颇多,有菱形、圆形、月形。
各种美丽的花钿,如下:在唐朝制作花钿的材料,可以是纸、锡箔、鱼鳞、茶油花饼等,以梅花最为多见。
而以蜻蜓翅膀最为特别。
宋代陶谷所著《潸异录》中说:“后唐宫人或网获蜻蜓,爱其翠薄,遂以描金笔涂翅,作小折枝花子。
”——参考百度2、额黄额黄妆盛行在南北朝和唐朝,用黄颜料画月形,宫中尚鸦黄和蜂黄。
额黄是在额头涂上黄粉。
这种黄粉应该是以植物或矿物原料制成的化妆品,涂抹在额头成为风尚,涂黄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到唐朝蔚为时代风尚。
唐朝诗人笔下将涂黄称为“粉蝶蜂黄”之美。
李商隐诗云:“何处拂胸资粉蝶,几时额黄籍蜂黄。
”黄装可涂于额头、眉间、眉上。
据文献记载,妇女额部涂黄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为染画,一种为粘贴。
染画是用毛笔蘸黄色染画在额上。
其具体染画方法又分两种:一种为平涂法(额部全涂);一种为半涂法,在额部涂一半,或上或下,然后以清水过渡,由深而浅,呈晕染之状。
粘贴法较染画法容易,这种额黄是用黄色材料剪制成薄片状饰物,使用时以胶水粘贴于额上即可。
由于可剪成星、月、花、鸟等形,故又称“花黄”。
《木兰辞》中:“对镜贴花黄。
”3、面靥面靥是用丹红或墨色在脸颊上点痣状圆点,或钱状、星形的一种流行化妆方式。
面靥起初并不是为了妆饰,而是宫廷生活中的一种特殊标记。
浅谈美轮美奂的唐代妇女装束
的冠服 ,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服饰史 留下 了光辉灿烂的篇章 。唐 裙装 受盛世风俗的影响 ,有加半 臂 ,佩披 帛,这种配套装束使
代衣饰 ,特 别是女子装扮 ,没有扭捏造作 之姿 ,色彩搭 配也并 襦裙装 显得 更加婀娜动人 。 本文就据 “ 服罗裙”浅谈唐代女 襦 非浓艳媚俗 ,鲜丽而饱满 ,不落 俗套。再加上金银 宝玉巧妙 的 子 服 饰 的 样 式 。 配搭 , 发耀 人眼 目, 愈 光彩华 美而大方稳 重 , 不失大 国风范 。 其
一
图案纹饰 ,冠以飞禽走兽 ,仙花奇蕙 ,祥 云瑞 光等 等 ,真可谓
“ 衣 只应 天 上 有 ” 此 。
襦 衫
襦衫又 叫上衣 ,长 到腰 部 ,很短 ,通 常被收扎在齐腰的裙
唐 朝服饰对 后世影响深远 , 具有其无 与伦 比的文化艺术价 带里 。外可加 套半臂衫 、袄等 。 值和精神风貌 。 它显示 了唐代文化 的高峰期和全盛时期的状态 ,
唐开放包容 的外 交政 策 ,与世界各 国、各族广泛交往 ,文化艺 襦服 罗裙是 汉族女子基本 的服饰样式 ,即上穿短小襦 衫 ,
术上博采众长 ,特 别是 服饰装束上的不拘一格 ,无数美妙绝伦 下 系长 裙 ,称 作 上 衣 下 裳 。异 于 其 他 朝 代 的 是 ,唐 代 女 子 的 襦
—
—
—
』0 2—— 服饰艺术
浅 谈美轮美奂的唐代妇女装束
文 /刘 佳
唐代服饰展现给人们的是 自由大方又不失庄严礼仪的视 觉感 受。 其色彩浓艳 或素洁 皆可 , 万紫千 红 ,争奇 斗妍 , 活泼中不失典雅 。再加上金银珠玉的大量配饰 , 愈加使人熠熠生辉 , 美妙绝伦 。正可
谓一派空前 绝后 的大唐盛世美人美景。
对唐朝美女体态的赞美
对唐朝美女体态的赞美“盛唐气象”深刻地体现在唐人对美人的审美观上:“长洁白”中国历史上不同时代对美人的审美标准也不尽相同。
所谓“环肥燕瘦”,就代表了对美人的两种不同审美观。
中国古代历史上没有哪个时代的美人,能像唐朝的美人那样美得大气,美得自信,美得不可方物。
今天我们形容一个女人是“白富美”,这是极高的赞誉。
而唐人对美人的审美标准是:“长洁白”。
是不是有点像?长是指身材修长,白是指皮肤白皙,美是指容貌姣好。
“盛唐气象”深刻地体现在唐人对美人的审美观上:唐人不崇尚瘦之美,女子以丰腴的体态为美,崇尚健康自然美,高耸的发髻,飘扬的披帛,精致的服饰与妆容,开放自由的思想......这一切使得唐代美人具有雍容华贵、仪态万方的绝世姿容。
如果用一种花卉来形容唐代的美人,那就是牡丹。
她们的打扮是中国历代女性中最为大胆和性感的。
这在唐代名画《簪花仕女图》、《虢国夫人游春图》中均可得到印证。
清平调·其一唐:李白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注:见到云就联想到她华艳的衣裳,见到花就联想到她艳丽的容貌;春风吹拂栏杆,露珠润泽花色更浓。
如此天姿国色,不是群玉山头所见的飘飘仙子,就是瑶台殿前月光照耀下的神女。
“云想衣裳花想容”,李白这首诗词非常非常美,美到了既是描写了牡丹的姣态,名贵,也以花喻人,描写出杨贵妃的绝世天资。
为何唐朝对美人的审美观会是这样呢?首先主要是是因为帝国的强盛。
大唐帝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隆盛昌明的巅峰。
在大一统的基础上励精图治、拓展疆域、巩固政权、重用人才,统治者重视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和统治集团内部的建设与稳定,使得唐王朝繁荣富强、开明宽容,对外开放,对内宽松,妇女的束缚也相对较少,因此女性之美也相应地呈现出了雍容华贵的景象。
其次这与唐朝的发源地——中国西北地区有着很大的关系。
隋唐继承北朝而来,然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动乱的时期,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代妇女之美
【摘要】唐代妇女的迷人风采,纵是时过境迁,还是让我们这些现代人叹服和沉醉,唐代妇女的审美情趣是对汉族文化的一种反动,唐代服饰开化袒露,既反映了唐朝的繁荣昌盛,也体现了唐朝女子的勃勃生机,充满活力。
【关键词】唐代女性审美服饰演变
唐代墓葬中出土的三彩女俑千姿百态,其形象或雍容华贵,或婀娜多姿,或安详自在,唐代妇女的迷人风采,纵是时过境迁,还是让我们这些现代人叹服和沉醉,而极具时代感的华彩服饰,更是洋溢着青春之美和生命的活力,也是我们了解唐代妇女服饰和发现她们内心的实物资料。
自唐代起就有文献记载唐代妇女是以身体丰满作为审美的重要组成部分。
比如《宣和画谱》记载:“周昉为贵游子弟,多见贵而美者,故以丰厚为体。
”从周昉的《簪花仕女图》的画中可以得到印证,从嬉戏的贵族妇女到侍立的侍女无不身体丰满,与魏晋时期的纤弱之美形成强烈的反差。
唐三彩女俑从另一个角度来强化了文献记载。
唐代地区出土的唐三彩贵妇俑,大多面如满月,丰润圆胖;从服饰上来看表现为宽大、长衣,连发髻也是高耸直立,从而更加彰显了唐代妇女的丰腴体态。
而让“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贵妃是“环肥之美”的典型代表,与汉成帝的妃子赵飞燕形成强烈反差,这两人代表古代中国截然不同的美女观。
三门峡唐墓出土的一件三彩女坐俑(图1),垂发束髻,面部圆润丰满,穿绿色连衣裙,胸前系绿色绶带,肩披白巾,双脚相交,双手交叉置于左膝,坐于束腰圆墩之上,静止的坐像却传神地体现了一个唐代贵妇人的落寞,也是唐代“以胖为美”审美观的一个缩影。
唐代妇女这种独特的审美趣味首先要归结于唐代的强盛和繁荣,因为强盛和繁荣才会极大地激发一个民族的自尊和自信心,才会不拘一格地接受新的事物包括审美趋向。
但“以胖唯美”的唐代审美观绝不仅仅归结到唐代的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和文化昌盛,应该还有深层的原因。
只有撇开传统文化中的“魏晋风度”,从强悍的游牧文化中来梳理,我们才发现唐代妇女的审美情趣是对汉族文化的一种反动。
另外借助丝绸之路这条中西文化交流的文化长廊,唐人的视角已经超越磐埂在亚欧大陆之间的大沙漠和高耸的帕米尔高原,锁定在遥远的西亚和欧洲,而同时代的这个地区女人都是丰满健硕、展现并漾溢着健康的肤色和精神气质!当这些地区的女人随着悠远的驼铃、跨越千山万水一路东来进入中原、进入茶舍酒肆受到汉人上层贵族争相追逐时,当这些民族的女子身姿和服饰成为一种时尚时,唐代的女子不可能不受到影响。
袒胸装的出现与唐代女子常服的特点有关。
《新唐书·舆服志》提到:“半袖、裙、襦者,东宫女史常供奉之服也。
”因此襦裙装为唐代妇女尤其是中上层妇女典型的传统服饰,特点是身着短袖的上衣和长长的裙子。
襦裙装最大特点是开胸低,裙的束腰很高,而肩上披短小宽松的帔帛,上下衣的长短宽窄形成鲜明对比。
这种束腰很高、开领很低的襦裙装是在中国传统服饰的基础上吸收了古希腊服饰
文化的结果,古希腊认为理想女性的特征是高耸的乳房和丰满的臀部,在荷马史诗中被称为“高系腰带”的女性,其形象就是束腰很高,从而突出优美的身体特征,这一传统后来被西亚和中亚吸收并影响到这一地区女性的审美,唐代由于丝绸之路的畅通,西域文化渗入中原,唐人吸收了胡人的服饰审美倾向,和原有的汉服完美地结合,创新了襦裙装这种新的唐代妇女服饰,从而恰当地展现了唐代女性的魅力。
袒胸襦裙装出现在盛唐,开始多为歌舞伎女所穿,后来贵族妇女开始注意并很快垂青。
由于这种服饰的流行,所以在唐代诗人的笔触下,对其的描述也多了起来。
比如周濆的《逢邻女》:“日高邻女笑相逢,慢束罗裙半露胸”,方干的《赠美人》:“粉胸半掩疑暗雪,长留白雪占胸前”,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盛唐女子为摆脱礼教的束缚而进行的大胆尝试和自我意识的初步觉醒。
服饰文化是民族特征的最直接和外在的表现之一,传统服饰内敛含蓄,只有唐代服饰开化袒露,既反映了唐朝的繁荣昌盛,也体现了唐朝女子的勃勃生机,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1]《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8月
[2]《中国历代妆饰》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