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第七章 语言演变与语言分化

合集下载

语言学纲要第七章 语言的演变与分化

语言学纲要第七章 语言的演变与分化
词汇的基础非常稳固。它表现在两方面: 1 词汇 中的基本词汇部分反映交际中最常用的基本概 念,很不容易起变化; 2构造新词的材料除了外 语借入成分之外,几乎都是语言中古已有之的 成分,构成新词的格式也是语言中现成的格式。


词汇的发展不会带来语音和语法的立刻变 化。
几十个音位的排列组合完全能够满足语言表 达的需要。即使词汇数量增多,也不会立刻影 响到音位系统。 词汇的增减也不会影响到句法规则的改变, 新的词可以用于旧有的结构中,虽然有的词消 失了,但是句法规则还存在于许多其他词语中, 因此不会随之消失。



五四时期形成国语运动,与白话文运动相辅而行。 国语运动收效甚微。 解放后推广普通话。

二、共同语
共同语是社会打破地域隔阂、走向统一时出现的 语言形式。在多数情况下,共同语就是过去的 通用语。


一种语言的共同语是在某一个方言的基础上形 成的。一个方言可能由于政治地位(如北京 话)、经济地位(伦敦方言)、文化地位(意 大利多斯岗方言,但丁、薄伽丘、彼特拉克等 大文豪用这种方言写成了著名的作品)而成为 共同语的基础方言。 但要使这一方言取代其他方言而实现语言的统 一,必须有经济的基础。


三、社会方言

各种言语社团在全民语言的基础上产生各 有自己特点的语言分支或语言变体,这就 是所谓社会方言。 社会方言是社会内部不同年龄、性别、职 业、阶级、阶层的人们在语言使用上表现 出来的一些变异。


社会方言的数量难以确切说明。有多少个 言语社团就有多少社会方言,言语社团的 数量是难于确切统计的。

方言、次方言、土语。 究竟多大的差别才算不同的方言?这没有 统一的标准,俄语、英语等内部方言差别 比较小,而汉语方言间差别大。

语言学纲要(修订版)第七章 语言演变与语言分化

语言学纲要(修订版)第七章 语言演变与语言分化

二、语言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和语言的演变 语言的演变与社会的变化、人们的交际息息相关,但 是语言发生怎样的变化,还是由语言系统内部的各种因素 的相互关系决定的,难以从社会或人际交流的因素中寻找 直接的答案。 语言是符号系统,它内部的各种因素处于对立统一的 关系之中,相互间呈现一种平衡的状态。如果其中某一种 因素因为要满足新的表达要求,或受到其他语言的影响, 或由于孩子学话的偏离,或者其他什么原因而发生变化, 破坏了原有的平衡,那么系统内的有关部分就会重新调整 相互间的关系,达到新的平衡。
地域方言 一个社会的生产力有了特别的进步,通常 会伴随着人口的突然增长和疆域的日益扩大。由于自然灾 害、战争等原因,一个社会的一部分居民也可能大规模的 集体迁徙到很远的另一个地方。在古代交通不发达的条件 下,以上两种情况都会造成一个社会出现不同地域范围内 的经济政治相对独立和交际上的不均匀。于是,一个地区 内发生的语言变化不大容易传播到其他地区去,使得各地 区使用的本来相同的语言的共同点不断减少、不同点不断 增加,形成同一语言在不同地域上的分支。而如果扩张后 的地域仍然处于同一个国家共同体之中,仍然使用共同的 文字和书面语,各地在政治、经济相对独立的同时就仍然 会保持一定的联系,虽不完全统一却也不完全分化。在社 会不完全分化的条件下,语言的地域分支就会一方面保持
语言词汇的变化虽然灵敏,但它的基础仍然非常稳固。 这表现在两方面:第一,词汇中的基本词汇反映交际中最 常用的基本概念,它是很不容易起变化的,如“天、山、 水、日、月、人、手、头、身、大、小”等。第二,除了 从外语借入的成分以外,构造新词所用的材料(词根、词 缀等)几乎都是语言中古已有之的成分,构成新词的格式 也是语言中现成的格式,所以绝大部分.新词都是原有材料 按原有格式的重新组合,是大家似曾相识的东西。

语言的演变与分化

语言的演变与分化

• 语言地理学还有助于进行方言分区。如:
3、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的区别
• (1)确定的范围不同。地域方言以地域的分布确 定范围,社会方言以社会分工、集团的不同确定 范围。 • (2)表现的特点不同。地域方言的特点主要表现 在语音系统上。社会方言的特点基本表现在一般 词汇上。 • (3)发展的方向不同。地域方言在一定条件下可 以发展成独立的语言,而社会方言在任何条件下 都不可能发展成独立的语言。
• (6)研究地域方言的意义
• 1)汉语方言中蕴藏着大量引人瞩目的语言现象, 对于普通语言学的探讨,是非常重要的素材。 • • 2)汉语方言和民族共同语是同源异流的关系。运 用比较语言学的方法,科学地提示方言与共同语 的对应关系,找出其中的规律性。
• 3)汉语方言的材料是汉语史研究的重要依 据。 • 4)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方言中蕴涵着丰富 的文化历史内容。 • 5)考证古代文献的作者,如果别的线索缺 少或不足时,方言学知识往往可以帮忙。
• (二)台州片:乐清清江、天台、三门、 临海、仙居、黄岩、温岭、玉环 • (三)东瓯片:温州、乐清、瑞安、平阳、 文成、苍南部分、青田东、洞头北 • (四)婺州片:金华、兰溪、义乌、东阳 • (五)处衢片:丽水、云和、景宁、龙泉、 泰顺、遂昌、衢州、江西上饶
• 二、吴语特点 • (一)语音
• 全浊声母、单韵母、入声
(二)亲属语言
• 1、定义:从同一种语言分化出来的彼此有 同源关系的几种独立的语言。 • 2、分类: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根据各种语 言的来源(即亲属关系)划分的,一般称 为谱系分类法。 • 按亲属关系的亲疏程度把语言分成: • 语系→语族→语支→语群四大谱系
• 被语言学界公认为独立语言的大致为2790 种。由于这2790种语言中有70%左右没有 相应的文字,而且大部分使用人数并不多, 而语言学家分析并研究过的语言更只有500 种左右。使用人口超过6000万的大语种只 有13个: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 牙语、阿拉伯语、印地语、日语、印尼语、 德语、孟加拉语、葡萄牙语、意大利语。

语言学概论——历史语言学

语言学概论——历史语言学

第七章语言的发展(演变)(历史语言学)第一节语言的起源一、关于语言起源的假说近代科学的兴起尤其是达尔文进化论的出现,使语言起源的神学解释已为学者们抛弃。

18世纪以后的学者们陆续提出了关于语言起源的各种各样的理论。

主要的有这么几种:(一)各种声音论1)摹声论。

即“汪汪说”(bow-wow theory)或“叮咚说”(ding-dong theory)。

2)感叹论。

即“呸呸说”(pooh-pooh theory)。

3)劳动叫喊论。

即“咳哟说”(yo-he-ho theory)。

上述各种理论都有一定道理,因为各种语言里都有一些摹声词和感叹词等,但任何语言里这类词占的比例都很小,绝大多数词的起源都是无法用这类理论来解释的。

(二)社会契约论主张契约论的学者是从人类交际的需要来考虑语言的起源的。

但这种理论不合乎逻辑,既然没有语言,没有交际工具,彼此之间又凭什么来讨论来商议呢?不过,这种理论看到了语言的一个本质特点——语言的社会性。

(三)手势论手势论只能说明人类在产生有声语言之前,主要是用手势、体态等进行交际,但不能说明有声语言是由手势等变来的。

因为手势等不具备有声语言所必须的声音材料,不可能变成声音。

(四)劳动创造论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两部著作中曾对语言起源的问题进行过论述。

劳动创造论的基本观点有三点:第一,语言、思维、人、人类社会是同时产生的;第二,语言是在人们的劳动中,由于交际的需要而产生的;第三,人类的语言从产生时起就是有声语言。

语言的产生必备三个条件:即生理条件、心理条件和社会条件。

第二节语言的发展一、语言要素的发展语言的发展是指新的语言的产生和旧的语言要素消亡的现象。

(一)语音的发展语音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1.语音区别性特征的变化语音的发展变化,首先表现在语音区别性特征的变化上。

比如上古汉语,在发音部位上没有唇齿这一区别性特征。

大约在10世纪前后,汉语发音部位中才出现了唇齿这一区别性特征。

第七章 语言演变与语言分化

第七章 语言演变与语言分化
官话方言
吴方言
湘方言 赣方言
客家方言
粤方言 闽方言
八大方言区:闽方言——闽南方言、闽北方言
十大方言区:晋语区、徽语区、平话区(广西中部一带 )
12
四、亲属语言和语言的谱系分类

亲属语言:从同一种语言分化出来的几种独立的语言, 彼此有同源关系。

祖语/母语/原始语/原始共同语——子语/后代语 原始汉藏语 ———— 汉语/藏语(姊妹语言)
苗:苗语、布努语 瑶:瑶语 未定:畲语

苗瑶

16

我国境内的语系分布: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境内各民族语言分属于汉藏 、阿尔泰、南亚、马来-玻利尼西亚和印欧等语系,此外 还有一些系属不明的语言。
17
18
第七章 复习与小结
一、简答: 1. 语言演变的原因是什么?(外因、内因,3因素) 2. 语言演变的两大特点是什么? 3. 语言分化的三种情况是什么? 4. 世界语言主要有哪些语系? 二、填空 1. 汉语的七大方言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黑话是一种特殊的______方言,具有强烈的______性。 3. 从语言谱系来看,彝语属于_____语系____语族;法语属 于_____语系_____语族;阿拉伯语____语系____语族。 4. 中国境内分布的语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谱系分类:根据语言是否来自同一语言的分化及分化的
辈分等级而对语言做出的分类。

世界语言谱系
13
世界主要语系:
汉藏语系 印欧语系 阿尔泰语系 南岛语系(马来-玻利尼西亚语系) 南亚语系 达罗毗荼语系 乌拉尔语系 高加索语系 闪-含语系 (阿非罗-亚细亚语系) 班图语系(尼日尔-科尔多凡语系) 尼罗-撒哈拉语系 科依桑语系(霍布督、布须曼语系) 美洲印第安诸语言(语群) 澳洲诸土著语言(语群) 西伯利亚诸语言(语群)

语言学概论:第七章__语言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

语言学概论:第七章__语言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
语言学概论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汉语被字句的产生到定型的过程


萌芽于战国末期,汉代慢慢使用开来:(未出现施事) 万乘之国,被围于赵。《战国策•齐策》 国一日被攻,虽欲事秦,不可得也。同上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史记• 屈原列传》 大约到了汉末,被字句才有了施事者,且施事者的位 置放在了被字和动词中间: 五月二十日,臣被尚书召问。 蔡邕《被收时表》 祢衡被魏武谪为鼓吏。 《世说新语•言语》 可见,汉语被字句的产生到定型的过程经历了三四百 年的时间。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语言学概论

古代汉语单音节词占优势,但是那时音位数量多 音位组合也多,词在语音形式上仍有区别。 机:居依切,平声,微韵,见母; 基:居之切,平声,之韵,见母; 交:古肴切,平声,肴韵,见母; 娇:举乔切,平声,宵韵,见母; 尖:子廉切,平声,盐韵,见母; 娘:古闲切,平声,山韵,见母。
语言学概论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各南方方言的产生时期
吴语的最早源头可到先周时代,以太伯和仲雍为 代表的北方移民,南徙到当时较落后的江南地区 (相当于今天苏南无锡、镇江一带)。吴语作为 一种独立的方言在以《世说新语》为代表的南北 朝时代的文献中已经有非常明确的记载。 由于北方移民带来的北方话的影响,较古老的吴 语特征在从北向南递减的,而最古老的吴语特征 则保留在今天的闽语里。或者说闽语的底子是古 吴语。
语言学概论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语言符号是音义结合,符号之间必须保持有效的 区别,如果这种区别性受到干扰、破坏,语言系 统将会发生变化: 1.藏语:浊音清化、前缀辅音脱落→声调产生。 2.汉语:单音节→音节结构复杂→音节结构简化→ 多音节→轻音、儿化、词缀。 古英语、古法语有复杂的变格、变位系统,现已 大大简化,这种语法面貌的改变是语音弱化和脱 落的结果。是由语音演变引起的连锁反应。

语言学概论 第七章语言演变与语言分化

语言学概论 第七章语言演变与语言分化
• 常见的“--子”后缀(袜子、帽子、饺子)消失了,名词出 现一系列的重叠,来表示喜爱、亲昵的感情色彩。
Ø语言风格变体的存在增加了社会方言的丰富性 和多样性。
(二)地域方言
• 地域方言,通常指方言,是一种语言在不同地区的变体, 也是全民语言在不同地域的变体,是统一的全民语言的 分支。
• 地域方言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各个方面, 尤以语音差别最突出,汉语普通话和地域方言最大的差 别是在语音上。
Ø听得懂、听不懂不能作为划分方言的标准。
• 如斯拉夫语族的国家,操俄语、乌克兰语、白俄 罗斯语、波兰语、塞尔维亚语的人相互间可以通 话,但却是不同的语言。
• 汉语的北方方言与吴、湘、赣、客、粤、闽方言 之间的差别比较大,相互间很难通话,但却是同 一种语言的不同方言。
5. 确定是语言还是方言的标准:
• 6.商阜片:商丘市区、睢县、鹿邑等,f和sh不分,如“喝 水”称作“喝fei”。
• 7.信蚌片:信阳市区、淮滨、罗山、安徽蚌埠,“俺爸俺 妈”听起来像“阿爸阿妈”,且无翘舌音。
• 8.汾河片:三门峡市、渑池、灵宝等,如“脖子”叫“婆航”、 “膝盖”叫“哭气盖”。
3.方言岛
• 方言岛,是语言学的一个术语,由于历史上大规 模移民,使外来的方言势力占据了原来某方言区, 形成被原方言区包围着的独立的方言孤岛。 • 如美国的唐人街就是英语包围汉语的方言岛,四 川官话区域中的湖南话小区,就是方言岛。
Ø交际要求语言保持稳定的状态,不允许一下子 发生大的变化。所以语言的演变只能采取渐变的 方式,不允许突变。 如斯大林所说:“语言从旧质过渡到新质不是经 过爆发,不是经过消亡现存的语言和创造新的语 言,而是通过新质要素的逐渐积累,也就是经过 旧质要素的逐渐死亡来实现的。”

语言学概论第七章

语言学概论第七章

地域方言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方言,如北京话、 广州话等。 从同一种语言中分化出来的各个语言,叫做“亲 属语言”。亲属语言有共同的来源,这些语言之 间的关系叫做亲属关系。 一种语言或地域方言内部同一定的社会特征或社 群相关联的变体和特点称之为“社会方言”。阶级、 阶层、职业、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宗教等社 会因素都有可能对语言产生影响。
第七章 语言的发展
一、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语言依存于社会,社会交际活动的需要是 语言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社会的进步会推动语言的发展。社会的分 化和统一会推动语言的发展演变。社会之 间的接触也会推动语言的发展演变。
二、语言随着社会的分化而分化 一个统一的语言会随着社会的分化而分化: 社会的地域分化会导致语言的地域分化, 在一种语言的内部形成不同的“地域方 言”,在一定的社会政治历史条件下还可 能形成不同的“亲属语言”;社会的社群 分化会导致语言的社群分化,在一种语言 或方言内部形成不同的“社会方言”。
三、语言随着社会的统一而统一 语言的统一有两种情况:一是一种语言逐 步消除方言分歧而走向统一。积极推广民 族共同语。(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二是几种不

语言演变与语言分化

语言演变与语言分化



语言中语音、词义、语法系统内部的各要素之间,以 及这些系统彼此之间,都有互相联系和互相制约的关系, 局部的变化往往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如把山西汾阳话、北京话和隋唐时的中古音:


三、语言演变的特点 渐变性和不平衡性是语言演变的两大特点。 稳固和变化这两个对立的要求都是语言作为交际工具 的性质决定的。所以语言的演变只能采取渐变的方式,不 允许突变。 语言系统的各个子统与社会发展的联系有很大的不同。 与社会和交际联系最直接的是词汇,也即词汇对社会发展 和交际需求的反应最灵敏,变化比较快。相比之下,语音 和语法就稳定得多。它们的变化速度是不平衡的。同时, 在词汇、语音的内部,不同方面的变化速度也是不平衡的。


词汇演变既灵敏又稳固的两个方面,一般词汇变化快 而基本词汇(特别是基本词根)和构词法变化慢,既是语言 演变不平衡性的体现,也是语言渐变性的体现。 语言中成千上万的词都是通过有限的语音形式表达出 来的。在一种语言里,几十个音位的排列组合完全能够满 足语言表达的需要。即使词汇发生急剧的演变,也不会对 音位系统产生明显的影响,或者说不会很快地带来影响。 也即,语音子系统音位及其聚合格局的变化很慢,相对稳 固。

不仅语音、语法、词汇各个子系统及各子系统的不同 方面的变化速度不平衡,就是同一子系统同一方面的语言 现象,由于所处的条件不同,其变化速度也可能是不平衡 的。比如北京话的辅音音位/k//ts/两组音在与韵母组合的时 候只有开、合二呼,而/tɕ/组只有齐、摄二呼,那是由于tɕ 组是从/k//ts/两组变来的:开、合二呼前的/k//ts/保持不变, 齐、撮二呼前的/k//ts/变成了/tɕ/,这是辅音声母在不同介 音之前的变化的不平衡,是演变不平衡性在语音子系统内 部的具体表现。

第七章 语言演变与语言分化

第七章  语言演变与语言分化

第七章语言演变与语言分化一、语言演变的原因和特点(一)语言演变的原因外部因素社会的发展是语言发展变化的基本条件1.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发展变化必然受到社会发展变化的影响。

2.语言作为认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作为社会成员之间相互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必须适应因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新的交际需要,与社会的发展保持一致。

内部因素语言作为一个系统,其内部各要素之间是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一种要素的变化必然影响到另一种要素的变化。

语言系统内部各要素的相互影响决定着每一种语言的特殊方向。

(二)语言演变的特点1.语言发展的渐变性2.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1)语言系统内部各个组成要素发展变化的速度不一样,有的发展变化快,有的发展变化慢,即使是同一组成要素内部各组成成分之间发展也是不平衡。

词汇最快,语音比较慢,语法比较稳定。

(2)语言在不同地域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方向不一样。

二、语言的分化语言随着社会的分化而分化1社会方言:社会内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阶级、阶层的人们在语言使用上表现出来的一些变异,是言语社团的一种标志。

2.地域方言:一种语言由于语音、词汇和语法等的差异在不同地区形成的地域分支或变体,简称方言。

方言形成的原因:(1)地理条件。

(2)社会政治经济历史等方面的因素。

(3)语言内部各要素发展不平衡的结果。

方言之间的区别主要在语音方面,词汇和语法相对较小。

3.亲属语言:从一种语言分化出来的几种独立的语言,彼此有同源关系。

各亲属语言之间在语言要素和语言成份里或多或少地保留了一些同出一源的痕迹。

4.语言的谱系分类语言的“谱系分类”:根据语言是否来自同一语言的分化及分化的辈分等级而对语言作出的分类。

(根据语言的亲属关系对语言所作的分类。

)凡是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组成一个语系。

同一语系中的语言还可以根据它们的亲属关系的亲疏远近依次分为语族、语支、语群、语言等。

语系的形成是一种语言长期地、不断地分化发展的结果:原始基础语(母语)分化为不同的语族,一个语族又分化为不同的语支乃至语群,一个语支或语群再分化为不同的语言。

语言学概论第七章语言的起源与发展

语言学概论第七章语言的起源与发展

一,语言的起源语言的起源的两层意思:⑴具体语言的形成⑵人类语言的产生㈠恩格斯关于语言起源的理论⒈著作:《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⒉基本观点:劳动决定了产生语言的需要和可能,劳动创造了语言⒊劳动决定产生语言的可能的原因:⑴劳动促进人类发音器官的演化,使原始人能逐渐发出许多清晰的声音,为语言符号提供了必要的声音材料。

⑵劳动促进人类思维的发展,使语言所必需的意义要素得以形成。

㈡关于语言起源的另外几种学说⒈手势说(gesture theory)代表人物:苏联马尔⒉摹声说(onomatopoeic theory)又称:汪汪说或布谷说代表人物:德国保罗⒊感叹说(exclaimation theory)又称:呸呸说代表人物:古希腊伊壁鸠鲁中国刘师培黎锦熙(叹词起源论)⒋社会契约说(social charter theory)也叫:社会约定论代表人物:古希腊迭奥多尔·西齐列斯基《世界史》:认为互相商定每一个事物记号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⒌劳动呼声说(labour shout theory)又称:咳唷说代表人物:法国语言学家诺瓦雷㈢探索语言起源的新途径⒈人与猿类的比较⒉儿童学说话⒊失语症:美国语言学家雅可布逊(R·Jackobson)二,语言发展的一般情况㈠马克思关于语言发展的理论⒈语言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发展,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人们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中得到发展。

⑴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不可能脱离社会和作为社会动物的人而存在和发展⑵语言是在发挥它的交际只能,也就是被人们的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得到发展⒉语言是不断发展的,但语言各要素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斯大林指出:①语言是随社会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发展的。

语言随着社会的死亡而死亡。

②语言中最主要的东西的它的语法构造和基本词汇。

⒊不同语言可能具有某些共同的规律,但构成语言发展的主要是差别。

⑴不同语言具有某些共同的规律和规定。

⑵各种语言之间存在差别。

2016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

2016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

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语言是一种特殊的区别于其他的社会现象,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的思维工具,一视同仁地为全社会服务,使人们相互了解并调整他们在人类活动中的一切范围中的共同工作,是从言语中概括出来的社会所公认的词语和规则的总和言语是个人说话的行为和结果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组合关系:在语言结构的同一层级上组合起来的各个单位之间形成的关系,编结而成聚合关系:在语言结构中某一环节上能互相替换,具有某种相同作用的各个单位之间形成的关系,分类而成第三章语音和音系语音:人类器官所发出的能够承载一定意义的并为人能理解的语言的物质表达形式语音单位:音素:是从音质(物理)角度划分出来的超语言或方言的最小的线性的语音单位音位:特定语言或方言中有区别语素或词的语音形式和意义的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语音集合体)音节:语流中最小的发音单位也是听觉上能自然辨别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国际音标:语音学教师协会于1888年制定公布的一套记音符号音素和符号一一对应不含混简单易学完备统一发音器官:分为动力(肺)、发音体(声带)、共鸣腔(口鼻咽)各部分协同动作产生语音元音:气流通过声门使声带发生振动发音器官的其他部位不形成任何阻碍,保持均衡紧张气流经过咽腔、口腔时畅通无阻,较弱辅音:气流通过声门使声带发生振动发音器官的某一部位形成阻碍,成阻部分特别紧张气流必须克服阻碍通过口腔或鼻腔,较强音位变体:处于互补关系中的相似的音素彼此不对立(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可归为同一个音位它们就被看成为同一个音位在不同位置上的代表(同一个音位的不同变异形式)条件变体:两个音素处在互补关系中,是同一个音位的两个变体且需在语音上相似,彼此的差别能用出现的环境来解释出现条件受环境制约自由变体:有的语言或方言中处在同样位置上的几个音可以自由替换而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音质音位:以音素为材料从音质的角度分析非音质音位: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音高、音强、音长音位的区别特征:音位之间的对立表现为一对或若干对发音特征的对立是能区别音位的语音特征聚合群:一种语言的音位不是孤立的,也不是杂乱积集在一起的它们总是以一定的方式对立又相互联系构成一个完整的该语言的音位系统语流音变:语流中一个音受前后音或者说话的快慢、高低、强弱等因素的影响在发音上产生某种变化同化:语流中两个临近的不同的音其中一个受到另一个的影响而变得跟它相同或相近顺:同化音在前,被同化音在后逆:被同化音在前,同化音在后异化:两个相邻或相近的音其中一个受另一个影响变的得不同或不相近顺:异化音在前,被异化音在后逆:被异化音在前,异化音在后弱化:语流中一个较强的音由于所处的地位或受临近的音的影响变成较弱的音清音浊化、前后元音向央元音靠拢、复元音变成单元音脱落:有些较弱的音或不重要的音在发音时丢失了或者为了发音的方便而省去某些音增音:在语流里连续发音时有时加入没有的音换位音峰:处在紧张度的强峰阶段,即音节中心的领音位置音谷:渐弱阶段的尾端和另一次肌肉紧张阶段的开端之间的地方第四章语法语法:用语法形式组织各级语法单位并在组织过程中产生语法意义的规则内容包括词法(构词法、构形法)和句法(组词成句的规则)性质包括抽象性、稳定性和民族性语法单位:存在于具体的语句中凡是能在组合的某一位置上被替换下来的片段语素: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词:造句时能够自由运用的最小单位词组:句子里面作用相当于词本身又是词组成的大于词的单位句子:最大的语法单位语言用于交际时最小的使用单位功能分类为**类,存在内部差异语法规则:词是造句中可以自由运用的最小单位,以词为枢纽,可把语法规则分为两类组合规则:包括构词法和句法是横向的用于表达的线性关系有层次性、递归性和开放性聚合规则:语法单位分类和变化的规则词类和词形变化是纵向的用于归类的替换关系语法形式:能够把语法单位组织起来并能在组织过程中产生语法意义的语言形式语法手段:有共同特点的语法形式的聚合综合手段:内部屈折、异根、重叠分析手段:语序、虚词、语调语法意义:语法形式在组织一定语法单位的过程中产生的意义高度抽象、由语法形式体现、不独立存在,依附于一定词汇意义上语法范畴:语法意义的聚合性数格体时态句型/句式:从一个个具体的句子中概括出来的数量有限的句子构造模式变换:运用一定的规则把一种句式变为另一种句式的方法被转换的句式:基本句式转换的:转换句式它们之间是平行句式之间的转换关系原则:深层意义不变表现实词之间的语法关系句法同义:几种句子格式深层意义相同或相近句法多义:同一个句式表示几种不同的语义关系第五章语义和语用词汇:是一种语言中词和固定词组的总汇,是集合体词汇意义:简称词义,是以语音形式固定下来的,人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主观评价;以及词在特定使用范围中产生的意义。

语言学概论

语言学概论
例:蜀地古语词 古诗的押韵
语言学概论
• 语言发展不平衡性的原因
1、词汇与社会的联系最为紧密,最为直接,对社会的反应也
最为灵敏。
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消失,人们观念的改变等,这些
随时都会在词汇中反映出来,表现为新词的产生、旧词的消
亡和词义的发展变化等。
例:大量计算机网络新词
语言学概论
2、由于各地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不一
出现这种确定姓名方式的原因
人数 担心重复 一种时尚 体现男女平等 觉得好听、顺耳 体现家庭完美 其他 65 63 72 62 142 3 百分比 (%) 17.7 17.1 19.6 16.8 38.6 0.8
语言学概论
语言学概论
蜀地古语词“粑”、“瞄”等考察分析
古语词 现代用词
• 粑
饼、馍、馒头、油条、花卷、糕
• 特点:各种要素处于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之中,各自既具有 相对独立性,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相互间呈现一种平衡的
状态,如果某一因素发生了变化,就破坏了原有的平衡,其
它因素也要相应地变化以达到新的平衡,这样就引起了语言 的变化。
语言学概论
例:单音节词的双音化 • 想:想念、思想、想法、梦想、妄想 • 民:人民、公民、选民、草民、小民、民 族、民主、民权、民情、民意
用原来旧有的词根和构词规则来建造的,而旧有词根与 语音的联系、构词规则二、语言的分化
一种语言内部分成几种不同的方言,或者这些方言进而
分成几种不同的语言,这种现象,叫做语言分化。
语言学概论
1、语言分化及其原因
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分化而分化的,也就是说,社会的分化是语言分化的原因。
发展不平衡性特点在地域上的反映。如现代汉语

语言学概论,第七章 语言演变与语言分化

语言学概论,第七章 语言演变与语言分化

第二节 语言的分化
二、社会方言 2、分类 1)语言的年龄变体 由人们年龄上的差别而产生的语言变体。 个人的年龄变体 群体的年龄变体

第二节 语言的分化
二、社会方言 2、分类 2)语言的性别变体 说话人因性别上的不同而产生的语言变体。 生理特征不同;行为、服饰、礼节方面的 规范不同
第二节 语言的分化
二、社会方言 2、分类 6)黑话(隐语) 秘密团体以隐秘的方式传情达意而产生的语言变体。 内部一致性 强烈排他性 搬石头——绑架儿童 请观音——绑架青年妇女 洋票——绑架外国人 拷票——拷打人质 剪票——断指、剪耳 撕票——杀死人质

第二节 语言的分化

1)语言的各个要素发展速度不平衡。(词汇>语 音>语法) 2)语言的同一要素内部发展速度不平衡。(一般 词汇>基本词汇) 3)不同时期语言发展速度不平衡。(社会变动越 大,语言变化越剧烈) 4 )不同地域的语言(方言)发展速度不平衡。 (中国北方>中国南方) 5)不同社会方言发展速度不平衡。(儿童方言> 青年方言>老年方言)


汉语从双唇塞音声母分化出唇齿音声母 Nhomakorabea大约开 始于 9世纪或更早,到 12 世纪完成,经历了大约 三百年。

“他”由先秦的无定代词演变成第三人称代词经历 了大约一千多年。先秦古籍中的“他”有两种写 法:它、他,本来的意义是“别的”。例如: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 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 西汉和东汉前期,“他”字的意义和用法仍然和 先秦一样;东汉后期,开始发生变化,指“别 人”,到了唐初,“他”字开始具有第三人称代 词的语法功能,盛唐以后确立起第三人称代词的 地位。

第七章 语言演变与语言分化

第七章  语言演变与语言分化


⑥方言的发展 ⑦研究方言的意义 对推广普通话有重要意义; 对在方言区工作的外地人掌握方言有重要意义; 方言材料为研究语言的历史提供了可靠的宝贵资料。


2、亲属语言
① 定义 从同一种语言中分化出来的几种独立的语言,彼
此有同源关系,称之为亲属语言。这些语言之间的关系称作 亲属关系
New York City, Washington, D.C: Center for Applied Linguistics)一文

②职业的差别 《中国语文·山西理发社群行话的研究报告》.侯精一
1988.2。

行话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作为全民语言的一种 补充性的交际工具服务于自己所属的社群。
因阶级、阶层、职业、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宗教等社会
特征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社会集团。

语言分化为三种不同的类型:


①地域方言;②亲属语言;③社会方言。
(一)地域方言和亲属语言
1、地域方言
①同一种语言由于语音、语汇和语法等方面的差异 而在不同的地区形成的地域分支或变体。

②方言形成的原因:是社会的不完全分化和语言的发 展演变共同作用的结果。

语言发展演变在地域上的不平衡性是一种语言分化 出不同的地域方言和亲属语言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节 一 语言随社会的分化而分化

语言的分化
社会的分化有两种类型:
①社会的地域分化
指的是一个统一的社会在其发展
过程中,在地域上逐渐分化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部分

②社会的社群分化
指的是在一个统一的社会内部,
③孩子学话的偏离;
④其他什么原因
我在Shopping时顺手买了一份《南方周末》,哇噻! 真是帅呆了。特别是《新生活》,好Yeah好In啊,Show 给老婆看,也说酷毙了,难怪人气急升。要不是晚上喝

修订版《语言学纲要》第七章语言演变及分化

修订版《语言学纲要》第七章语言演变及分化

第七章语言的演变和分化一、名词讲解社会方言——社会方言是社会内部不一样年龄、性别、职业、阶级、阶层的人们在语言使用上表现出来的一些变异,是语言社团的一种标志。

人们平常说的“官腔”“干部腔”“学生腔”“娃娃腔”等等的“腔”,都是对某一语言社团在语言表达上的一些共同特点的概括,表示这种“腔”就是一种社会方言。

工农公众称自己说的为“大白话”,称知识分子说的为“字儿话”,这本质上也是对社会方言的一种平常的说法。

?地域方言——由一种语言分化而来的地域变体称为地域方言,简称方言。

“方言”是一个总的看法,在它下面还可以够分出各种“次方言”,在“次方言”下面又能够分出各种“土语”。

家眷方言——从同一种语言分化出来的几种独立的语言,相互有同源关系,我们称它们为家眷语言。

比方汉语和藏语来自史前的原始汉藏语,它们同出一源,是家眷语言。

谱系分类——依照语言可否来自同一语言的分化及分化的辈分等级而对语言做出的分类。

二、填空1、语言演变的两大特点是(渐变性)和(不平衡性)。

2、汉语的七大方言是指:(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闽方言)。

3、黑话是一种特其他(社会)方言,它有强烈的(排他性)。

4、语言谱系结构的层次一般有(语系)、(语族)、(语支)、(语群)。

5、从语言谱系来看,彝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法语属于(印欧)语系(罗曼)语族;阿拉伯语属于(闪含)语系。

三、简答题1、举例说明为什么社会、人际交流是语言演变的基本条件。

语言是人类组成社会的条件之一。

和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社会的发展是语言演变变化的原动力。

社会的发展是语言发展变化的基本条件和富强动力,主要表现在:(1)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其发展变化必然要碰到社会发展变化的影响。

语言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人类社会由初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落后到先进的发展,都会推动语言的发展。

社会的分化、一致、相互接触也会相应地引起语言的分化、一致和接触。

语言演变与语言分化PPT精选文档

语言演变与语言分化PPT精选文档
19
2.2地域方言形成的原因:
地理条件。 社会政治经济历史等方面因素。 语言系统内部各要素发展不平衡的结果。
20
2.3 地域方言的差异
地域方言之间的差别主要体现在语音上, 其次是词汇,最小的是语法。
21
2.2.1地域方言在语音上的差异 方言在语音上的差异很大。
以汉语为例。与普通话相比,闽、粤方言 的变异较大,吴方言次之,客家、赣、湘 方言又次之。
28
如果同源而有差异的几种语言形式不处于 一个统一的社会中,一般应算作不同的语 言。例如,说俄语、乌克兰语、波兰语、 塞尔维亚语的人彼此可以通话,但是,由 于分属于不同的国家,是不同的语言。
29
当然,也有几个不同的民族说同一种语言 的情况,比如,英语,英国、美国,以及 印度、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 的官方语言(之一)都是英语。
17
小结
社群的分化会带来两个直接后果:一是会 在不同的社群之间造成程度不同的社会距离; 二是会在社会上形成与特定社群相关联的社会 行为规范,从而影响人们的言语行为,以至产 生语言分歧。
18
2. 地域方言
2.1地域方言的定义:地域方言是同一语言 在不同地域的分支,是共同语的地域变体, 是语言发展不平衡性特点在地域上的反映。
41
高加索语系分布在高加索一带。包括高加索语、 格鲁吉亚语等。
达罗毗荼语系分布于印度南部、斯里兰卡北部、 巴基斯坦等地。包括泰米尔语、马拉雅拉语、 坎纳拉语、泰卢固语和布拉灰语等。 达罗毗荼语系跟印度其他语言没有亲属关系 。
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也叫“南岛语系”, 分布在北自夏威夷,南至新西兰,西自马达加 斯加,东至马克萨斯群岛的广大地区。包括高 山语、马来语、印度尼西亚语、爪哇语等。

第七章 语言演变与语言分化

第七章 语言演变与语言分化

• 三、语言演变的特点 • 渐变性和不平衡性
• 语言各子系统的变化速度:词汇>语音> 语法 • 词汇演变既灵敏又稳固的两个方面: • 一般词汇变化快 • 基本词汇(特别是基本词根)和构词法变 化慢 • 语音:音值的变化相对快一点
第二节 语言的分化
• 一、语言随着社会的分化而分化
• 社会方言:各个言语社团的语言在全民语 言基础上产生的各有自己特点的语言分支 或语言变体。 • 地域方言(简称作“方言”):同一语言 在不同地域上的分支。
• 亲属语言:从同一语言分化出来的、存在 于社会完全分化条件下的、说话人认同为 不同语言的地域分支。
• • • • •
拉丁语
法语 意大利语 西班牙语 葡萄牙语 罗马尼亚语
பைடு நூலகம்
• 二、社会方言 • 社会内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阶级、 阶层的人们在语言使用上表现出来的一些 变异。 • 年龄、性别:女国音 • 职业:木工、医药界、戏曲界、科学界 • 阶级/阶层:法国贵族 • 黑话
• 方言间的词汇差异:名实异同 • 向日葵:唐山:日头转 • 承德:朝阳转 • 任丘:望天转 • 济南:朝阳花 • 昌乐:向阳花 • 莒县:转日葵 • 栖霞:转日莲 • 邵阳:盘头瓜子
• 四、亲属语言和语言的谱系分类 • 原始汉藏语:祖语、母语、原始语、原始 共同语
• 汉语、藏语:后代语、子语、姊妹语言 • 谱系分类:根据语言是否来自同一语言的 分化及分化的辈分等级而对语言做出的分 类。 • 祖语(母语)——语族——语支——语群— —语言
• 三、地域方言 • 方言——次方言——土语 • 区分方言和语言的社会因素:
• ①社会是否完全分化,是否有共同的文字 和书面语; • ②语言认同的心理因素(语言认同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语言的分化
二、社会方言 2、分类 1)语言的年龄变体 由人们年龄上的差别而产生的语言变体。 个人的年龄变体 群体的年龄变体

第二节 语言的分化
二、社会方言 2、分类 2)语言的性别变体 说话人因性别上的不同而产生的语言变体。 生理特征不同;行为、服饰、礼节方面的 规范不同

1)语言的各个要素发展速度不平衡。(词汇>语 音>语法) 2)语言的同一要素内部发展速度不平衡。(一般 词汇>基本词汇) 3)不同时期语言发展速度不平衡。(社会变动越 大,语言变化越剧烈) 4 )不同地域的语言(方言)发展速度不平衡。 (中国北方>中国南方) 5)不同社会方言发展速度不平衡。(儿童方言> 青年方言>老年方言)

语言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以至于引起语言的发 展,主要有以下两种表现: 1、语言符号的区别性受到干扰,会引起语言系统 的变化。 古汉语的语音系统比较复杂,如中古时期声母就 有36个,比今天普通话的21个要多一半以上;声 调也有8个,比今天的普通话多一倍。因此,古汉 语的词以单音节为主就不会区别不开。但随着汉 语的语音发生了浊音清化、大部分辅音韵尾消失、 调类减少等变化,北京话(官话)的音节(包含 声调的区别)大致只有1000多个,这就出现了单 音节词难以区别的困难,因此,北京话(官话) 逐渐过渡到以双音节词为主。

第二节 语言的分化
二、社会方言 2、分类 3)语言的职业变体(行业语) 由说话人不同的职业而产生的语言变体。 语言的职业变体主要体现在词汇上。 京剧演员:生、旦、净、末、丑、二簧、 西皮 学生:开夜车、吃鸭蛋

第二节 语言的分化




二、社会方言 2、分类 4)语言的阶层变体 由说话人不同的社会地位而产生的语言变体。 上层阶级(沙龙语言、客厅语言): 我擦了擦鼻涕。——我轻松了一下鼻子。 这只杯子有臭味。——这只杯子行为不好。

2、语言某一要素内部的局部变化,往往会引起语 言系统内部相互联系和制约关系的连锁反应。 如汉语语音发生了浊音清化、大部分辅音韵尾消 失、调类减少等变化,使得汉语的整个语音系统 发生了变化,同时也影响到词汇系统。古汉语以 单音节词为主,当然单音节词只能由一个语素构 成,属于单纯词,而语音系统的简化导致以双音 节词为主,双音节词就既可能由一个语素构成也 可能由两个语素构成,这就出现了由两个语素构 成的合成词。发展到今天合成词反而占了汉语总 词量的绝大多数,汉语的词汇系统起了巨大的变 化。




语音、词汇、语法各系统内部的发展也是不平衡 的。如语法中格的范畴,古英语名词、代词和形 容词都有主格、宾格、属格(又称所有格)、与 格和工具格五种。发展到现代英语,代词还保留 三种格:主格、宾格和属格(如I、me、my); 名词则只剩下两种格:通格和属格(如 john 和 john’s)。 同一语言现象在不同地区的发展速度和方向可以 不一样。如古汉语有八个声调,其中入声在今天 的北方方言区中已经基本消失了(晋语除外), 但在吴方言、粤方言等南方的方言区中还存在。
第七章 语言演变与语言分化
第一节 语言演变的原因和特点
第一节


语言演变的原因和特点
一、社会、人际交流是语言演变的基本条件
1、一个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由落后到先进的发展,必然会带来语言的发 展。
第一节


语言演变的原因和特点
一、社会、人际交流是语言演变的基本条件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事物、新概念层出不穷, 人们的思维愈来愈细致复杂,这些都会向交 际提出新的要求,推动语言的不断丰富词汇, 改进语法。


汉语从双唇塞音声母分化出唇齿音声母,大约开 始于 9世纪或更早,到 12 世纪完成,经历了大约 三百年。

“他”由先秦的无定代词演变成第三人称代词经历 了大约一千多年。先秦古籍中的“他”有两种写 法:它、他,本来的意义是“别的”。例如: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 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 西汉和东汉前期,“他”字的意义和用法仍然和 先秦一样;东汉后期,开始发生变化,指“别 人”,到了唐初,“他”字开始具有第三人称代 词的语法功能,盛唐以后确立起第三人称代词的 地位。
3、方言和亲属语言的区分 1)主要依据语言使用者的心理,并不决定 于语言差异的大小。这种语言认同心理 的异同一般取决于社会分化程度的异同。 2)社会是否完全分化也不是决定语言认同 心理的唯一因素,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 语言异同的大小也起作用。
4、语言的谱系分类 1)谱系分类:根据语言的亲属关系对语言 所作的分类,叫语言的谱系分类。 2)谱系分类的层次: 语系—语族—语支—语群—语言—方言— 次方言-土语

第二节 语言的分化
四、亲属语言和语言的谱系分类 1、定义 从同一种语言分化出来的几种独立的语言, 彼此有同源关系。

2、方言和亲属语言的异同 共同点:从语言演变及其与社会的关系看, 方言和亲属语言都与单一社会在地域上 分化相关,都是由单一语言分化而来的。 不同点:方言是同一语言在地域上不完全 分化而形成的语言分支;亲属语言是单 一社会在地域上完全分化而形成的语言。

第二节 语言的分化


三、地域方言 语音: n,l 声调 词汇: 我(普通话)——俺(济南话)——莪(山西人) 小孩儿(北京话)——细伢子(湖南话)——小干(苏州 话) 语法(词序、虚词): 客人(普通话)——人客(广东话) 干菜(普通话)——菜干(广东话) 很气(普通话)——气不过(湖南话)

第二节 语言的分化
一、语言随着社会的分化而分化 社会方言:在同一地区居住的居民因年龄、 性别、职业、文化程度、阶级等的社会因 素的不同而产生的小社团语言差异 地域方言:同一语言在不同地域的分支 亲属语言:从同一种语言分化出来的几种 独立的语言

第二节 语言的分化
二、社会方言 1、定义 社会内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阶级、 阶层的人们在语言使用上表现出来的一些 变异,是言语社团的一种标志。

二、语言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和语言的演变 语言发展的方式,是由语言系统内部各种因素 的相互关系决定的,与社会发展没有直接的联 系。语言作为系统,内部各要素相互处于一种 平衡的状态,才能保持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如 果其中一种因素为了新的表达需要等原因而发 生变化,就会破坏原有的平衡,而此时与这种 变化有关的其他因素就会重新调整相互的关系, 以达到新的平衡。

3、人与人交流时的创新要求、省力要求也必然 会使得语言变化和调整。 亲属称谓中有因生辰八字相克而产生的改称现象, 比如称父为“伯”,称母为“姊”。这种改称现 象是因禁忌而引起的。 又如“蜘蛛”在浙江省许多地方称“蟢”,是因 为“蟢”所结的网被认为像八卦,以为是喜兆, 所以又被称作“喜子”、“喜蛛”,这是宗教或 迷信心理所致。 总之,社会的发展是语言不平衡性。 不平衡性是指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各系统的 发展有快有慢,甚至各系统内部的发展也有快有 慢,此外,同一语言现象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方向, 在不同地区也可以不一样。

语言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中,与社会发展联系最 密切的最直接的是词汇,所以,词汇对社会发展 的反映最灵敏,变化也最快。语音、语法与社会 发展的联系明显不如词汇,因而变化相对较慢。
二、社会方言 3、特点 1)一个人掌握社会方言的数量,决定于他 的社会活动的广度和深度; 2)一个人因交际环境的不同、交际对象的 差异而在语言的使用上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3)社会方言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词汇方面。

第二节 语言的分化
三、地域方言 1、定义 同一语言在不同地域的分支。 2、特点 语法的差别比较小,词汇的差别比语法大, 语音差异最显著。

从现代汉和古代汉语的比较中可以看出, 虽然由于古代许多事物的消失,一些古词 也随之消亡了,但随着更多新事物的出现, 大量的新词不断出现,如“手机”、“短 信”、“电子邮件”等,词的语音形式也 从单音节过渡到双音节为主并出现了大量 的多音节。此外,还有组词造句的格式也 多样化了。
2、社会的分化、接触或统一必然会造成语言相应的变 化。 由于我国对外交流的不断开放,汉语在最近几年大量从 其他语言特别是英语中吸收新词汇,甚至有打破汉语音 节结构和书写形式的现象,如 x 光、 UFO 、 windows 操作系统等等,清辅音实际上充当了韵尾。这种现象在 普通话中本来是不允许的。同时,在书写上已经打破了 汉字的一统天下。从另一方面来说,英语也向汉语借了 不少词,如 Kungfu (功夫)、 chaumian (炒面)等, 这些词的语音形式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汉语普通话的音节 结构。
5、世界语系 1)汉藏语系:包括汉语、侗台、苗瑶、藏缅四 个语族 2)印欧语系:包括日尔曼、印度-伊朗、拉丁 三个语族 3)闪-含语系——阿拉伯语 4)阿尔泰语系——土耳其语、蒙古语 5)马来-玻利尼西亚语系(南岛语系)——印度 尼西亚语 6)澳斯特罗-亚细亚语系(南亚语系) 7)高加索语系 8)乌拉尔语系 9)达罗毗荼语系
第二节 语言的分化
二、社会方言 2、分类 6)黑话(隐语) 秘密团体以隐秘的方式传情达意而产生的语言变体。 内部一致性 强烈排他性 搬石头——绑架儿童 请观音——绑架青年妇女 洋票——绑架外国人 拷票——拷打人质 剪票——断指、剪耳 撕票——杀死人质

第二节 语言的分化



三、语言演变的特点
1、渐变性。

语言是“约定俗成”的,而且是人类最重要的
交际工具。虽然语言由于社会发展和语言内部
各因素的影响在不断向前发展,但如果变动过
快或过大,使大部分人都无法在交际中准确地 使用,就不能很好地起到交际的作用。

词汇对社会发展的反映最灵敏,变化相对最快, 但它的基础仍十分稳固。一是基本词汇反映了交 际中最常用的基本概念,因而很不容易起变化; 二是构造新词的材料除了少数从外语接入外,几 乎都是语言中古已有之的成分,而且构成新词的 格式也使语言中现成的格式。依次绝大部分新都 是用原有的材料按原有的格式重新组合,使人似 曾相识,具有明显的渐变性特征。 至于语音和语法,其发展速度要比词汇缓慢得多。 其中语法的发展是最缓慢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