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细节》读后感
教育的细节读书心得
教育的细节读书心得老子曾经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天下的难事都是从容易开始做起的,天下的大事都是从细枝末节处一步步形成的。
下面是的教育的细节读书心得,欢迎阅读!教育的细节读书心得(一)在放暑假前,我在自己的办公桌时,偶然发现桌上还有一本崭新的书,原来,这学期我还没有认真读过一本书。
于是,借着这次放暑假的时间,我鼓起了勇气把它带回去读。
在朱永通教授所著的《教育的细节》一书中,说到的很多观点都是非常值得我们老师思考的。
每当我翻开书时,仅仅读了几十页,便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此书犹如教育迷途中的一座灯塔,让我及时找到了方向。
书中讲到一个“以柔刻刚”的案例,阅读后,我一直记忆犹新。
现在在写读书心得时,我又想到这个案例,依然颇有感触。
朱教授讲到:龙岩一中有一个姓林的语文老师,个子很矮,在一堂课上有三个男生搞恶作剧,把两个黑板擦都放到林老师看得到却够不到的地方。
但是林老师整堂课和往常一样仍在黑板上写满了板书却没有提黑板擦的事。
临下课在回顾这节课的内容时拿出手帕把黑板擦得干干净净,并对学生说,这些板书老师擦掉,是为了告诉你们:知识,只有留在你们的心中才有价值,因为留在心中的知识是不用擦,也永远擦不掉的。
下课后三名男生主动跟林老师承认了错误。
这个故事我们见证了矮个子林老师的伟岸,也让我们看见“美好的教育背后迷人的东西——教师个人的功底和修养”。
林老师这种以柔刻刚的教育方式值得我们每一位老师学习。
但是,想一想我们身边的老师是否都有林老师这种魅力和修养呢,答案是否定的。
如果我是林老师,遇到这种情况时,我只会揪出这几个男生臭骂一顿,然后要求他们把黑板擦拿下来,接下来,才继续上课,我想大部分老师都会这样做,但我们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感受,他们的上课情绪就会收到影响,老师的情绪也会不好,恶作剧的那三个男生也不一定会得到教训,可能还会适得其反。
在看《教育的细节》,朱教授有一节提到“自迟到看教育文化”。
《教育的细节》读后感
《教育的细节》读后感•相关推荐《教育的细节》读后感(精选36篇)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
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育的细节》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育的细节》读后感篇1这些天读了朱永通《教育的细节》一书,这本书从五个部分叙述——“活在观念里” “守住教育的重心” “一厘米之变” “教育中的习以为常” “过有思考的较教书生活” ,文字朴实、真挚,正如网络评论的那样“能穿透灵魂、体现育人智慧” ,是一本关于教育的有价值值得阅读的好书。
其中的点点滴滴的生活事例给这本教育学专著赢来了很多的吸引力,让工作在教育一线的我产生种种共鸣,作者对我们教育一线中看似平常的现象的深度解读让人敬佩,更受其感染愿做那个1厘米的改变者。
在看到《一厘米之变》这一章节时,前引中的这几句话觉得说得特别好:坚持一厘米之变,即从能改变的地方开始,一厘米一厘米地努力去改变。
小如一厘米的改变,如果它挑战了习以为常的教育行为中反教育的“习惯无意识”,积少成多,就能引发更多更大的改变。
教育改革悠悠万难,细思量,并非“顶层设计”不够美妙亦非推广力度跟不上,而是再铿锵的改革步伐,几无例外要止步于观念性的“习惯无意识”。
常听人说,我们不能改变这个世界,就改变自己。
事实上,改变自己,也就间接改变了这个世界,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的一分子。
但改变自己,谈何容易!每个人都活在观念性的“习惯无意识”里,对太多太快的改变,有平天生的恐惧感,抵制是出于自我保护的必然反应。
所以,古人概叹: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好在是“难移”,而非不能移。
古人所叹之“难”,一则难在看见自已需要改变的地方,这需要自觉和反思;二则难在找到改变自已的恰当方式,这需要智慧和坚持。
作为整日忙碌的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一线教师,能在一地鸡毛式的工作中,觉察到一个个看似很小的教育行为,可点滴积累并逐步成为难解的大问题,对于我个人只是努力去改变自己,期待今天迈出的一小步,明天可以收获一片蓝天。
教育的细节读后感
教育的细节读后感教育的细节读后感教育的细节读后感1《细节决定教育成败》是20xx年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周增文。
本书主要讲述了细节在教育的成败问题上所起到的作用,提示读者不要忽视细节问题。
书中谈到观察不到细节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不善于捕捉细节的教育是缺乏技巧的教育。
记忆中不存储细节的教育是缺少真爱的教育,睁开你的眼,观察你的孩子,这是一种教育。
拿起你的笔,记录下他们的成长,也是一种教育。
这种无声的细节教育带给你有声的教育成果。
这种无声的细节带给你有声的教育成果。
周增文先生写的《细节决定教育成败》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和引导,书中的很多东西也值得我们去借鉴和参考。
那细节提高孩子的自学能力,家长如何提高孩子的自学能力呢?1、要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老子曾说过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阅读速度是阅读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
要培养孩子快速阅读的能力,应采取四种方法。
一要教孩子扩大视觉覆盖面,采取线式或面式阅读方法。
这种能力,需要长时间的锻炼与培养才能获得。
线式阅读是指以词组或单句以单位阅读,一次眼停,视觉范围是一行字词,视觉广度加大,视觉相应提高。
培养孩子快速阅读的能力,就要让孩子逐渐学会面式阅读,用浏览的方法读书。
二要减少发音动作和杜绝来回阅读。
本书作者将通过自己多年的教学心得告诉你,每一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天赋和可塑性,只要我们善于引导和培养,“问题学生”也会变成有出息的好孩子。
教育就像可用一张白纸,读完一行挡住一行,有意识的增加速度。
经过这样的训练,可矫正“来回读”的毛病,并可以逐步提高阅读速度。
三要教会孩子抓关键词和关键句。
书中的许多话语如:“认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所谓绝招,是用细节的功夫堆砌出来的”、“我强调细节的重要性。
如果你想经营出色,就必须使每一项最基本的工作都尽善尽美。
”、“一些不经意中流露出来的‘小节’往往能反映一个人深层次的素质”等,阅读的时候可以在阅读中提高感悟的能力。
教育的细节读书心得7篇
教育的细节读书心得(经典)7篇利用寒假时间拜读了朱永通先生新作《教育的细节》,感触尤深。
这部书是深入教育现场多年观察和思考的结集,“散发着亲切的泥土气息”。
这部作品是一个独立教育研究者在常识的框架内的平实述说,说出了教育的本质,是以敏锐的眼光,透视了教育行为中的真善美和虚假丑。
读完之后能明晰什么是好的教育,什么是好的学校,什么是好的教师,感受一种“梦在远方,路在脚下”的平静和力量。
整本书没有高深的理论,抛却新潮的术语,瞩目于教育的小事、细节,带你抵达教育现场,为教育做最真实、深刻的“侧写”——这些书评都极为中肯。
感触最深的是书中《平等观念在哪儿》一文,学生向老师问好,老师一脸漠然或最多居高临下地点点头,是不是小事?小到不可能影响学校在区里、市里的排名,却可能给学生留下一辈子的心理阴影——因为这是让学生忘不掉的细节;某数学老师偏爱某个学生(很不幸,刚好是个富豪家庭的孩子)也是小事,却让其他学生都讨厌她的课,班里数学成绩年级最差——这位老师可能绞尽脑汁也不会想到是这么个原因。
《润泽的座位》一文中,班级学生数为奇数时,怎么安排那一个单独的座位,永通问过许多校长,竟问不出答案——校长哪有心思考虑这么小的事。
作者不动声色地真实记录这些年他在教育界的所见所闻,他在那冷冷地说着,尤其是那篇《三个词汇里的学校文化》,那个转自崔永元的关于贫困地区孩子没见过足球、清洗足球的故事,让我笑出了眼泪,笑过之后,眼泪却还止不住地往下流——在当下充满“荒诞”的中国教育场,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太多。
这样的事情我也常常看到、听到,许多来咨询的家长向我诉苦时,我发现他们说的也都是小事,而对这些小事我却无能为力。
例如,孩子班里新来了一位老师,来了十天还叫不出孩子们的名字;教师节那天,不谙世事的孩子毫不遮掩地向班主任说,要去送礼物给新老师,班主任听了脸一沉,居然不同意孩子去送礼物。
晚上孩子把事情告诉妈妈,妈妈一夜未眠,倒不是为礼物没送出去,只为孩子以后如何在这位老师“手下”学习、生活而担忧。
教育的细节读后感5篇
教育的细节读后感5篇教育的细节读后感篇1今天,孙老师说要让我们读一本叫《教育的55个细节》的书,我们都很奇怪。
我们带着好奇的心情去看了这本书中的5篇文章:《吃饭时保持良好的习惯》、《主动帮他人捡起他人掉落的东西》、《餐后要负责自己的垃圾》、《收到别人递的东西要说谢谢》、《和他人相碰要着动说对不起》。
我觉得文章讲得很有道理。
我最喜欢《餐后要负责自己的垃圾》一文。
因为平时我们在学校食堂用餐时总会偷偷讲话,有时将唾沫星子溅到别人的碗里,很不卫生。
吃完饭我们的餐桌还要别人帮忙清理,也很不应该。
我们应该要养成良好的的饮食习惯和必要的卫生习惯。
教育的细节读后感篇2第一次借到这本书,只是轻慢的浏览了一下,没什么感觉。
当这本书再次传到我手中的时候,这么一本书不看那不是浪费吗?当我看下去的时候,我发现书中讲述的全是教育细节,细节中见精神。
这些细节都是为了唤醒学生的心灵,唤醒内心深处的善良,唤醒青春的激情,唤醒年少的斗志,唤醒深埋心中的正义……心醒了,就会看看这个美丽的世界;心醒了,就会审视自己的生活;心醒了,就会扬长避短……教育就是要唤醒,就是要唤醒心灵。
第一辑:唤醒心灵需要智慧有了智慧,教育能柳暗花明;有了智慧,教育能曲径通幽;有智慧,教育能润物无声。
教育智慧从何而来?在经年累月的教育实践中,我们以崇高的教育理想、坚定的教育信仰、丰富的教育理论作经,以健全的人格、深广的爱心、广博的知识为纬,启迪心灵,陶冶情操,开启心智,为学生幸福度日,合理做人(鲁迅语)奠基,酿造出一杯杯最香醇的教育智慧之酒。
……第二辑:唤醒心灵需要爱爱,是教师最美的语言;爱,是教育的灵魂;爱,是教育的生命。
这份真爱来自于人性,更来自心灵。
这份教育来自责任,更来自天职。
它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它是成功教育的基石。
教师的爱,无处不在。
一个善意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细微的动作,一句鼓励的话语……手执爱的钥匙,走进学生心灵的秘密花园,迎接我们的将是鸟语花香。
2024年读《教育的细节》有感
读《教育的细节》有感读书是一种享受。
有人说,读一本好书就仿佛和一位大师对话。
以前觉得这句话很平淡,现在,读了朱永通先生的《教育的细节》后我感触颇深,也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读书的根本在于读出自我,而《教育的细节》这本书让我感受颇深的就是细节的力量。
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细节不只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存在于我们的教育教学中。
作为一名教育者,我认为教育的细节就是一种教育的理念、一种善解人意的教育方法。
把教育细节落实到位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者从教育细节出发,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做一个温暖的教育者。
“教育无小事,细节见本心。
”朱永通先生在《教育的细节》里,字里行间流露着对教育细节的关注和对教育行为过程的反思。
教育是一项非常细腻的工作,它关系到学生的未来,因此需要我们教育者用耐心、用细致去守护学生,用爱心去浇灌学生,从而让学生开出灿烂夺目的花朵。
“教育是一门‘爱的艺术’,学校从来不是仅仅用来传授知识的冷冰冰的地方,教师的工作也不单是知识工作,更是情感工作。
所以,苏霍姆林斯基常常语重心长地对教师‘灌输’这样的观念:‘你不是教物理,而是教人学物理。
’”受了苏霍姆林斯基这句话的启发,我在给学生讲课时,更多地采用合作探究的形式,不把学生当什么都不懂的“小屁孩”,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听取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把他们当成有思想、有想法的个体。
平时布置学生背诵道法知识点的时候,注意学生背诵的细节问题,让学生分层背诵,利用优生带差生的形式反复背诵。
当学生犯错了批评时,一针见血,指出错误的关键,一次性教育到位,然后鼓励其找出错因,“对症下药”,并不断鼓励他从细节小事入手,仔细审题、做题,以至全对。
作为一名教育者,我深深感受到教育细节对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
有可能是我们不经意间的一次表扬,也可能是上课无意间眼神的碰撞交流,又或许是课下一次平常的肯定或关怀……这些小细节都有可能影响到学生。
教育的细节读书心得体会三篇-读书心得体会
教育的细节读书心得体会三篇-读书心得体会教育的细节读书心得体会一“细节决定成败”是一句耳熟能详的话,这句话对幼儿园的教育尤为重要。
教师的每一个行为、每一句话语,传递出的积极的或消极的意义,对稚嫩而敏感的幼儿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书中的每一个事例都很贴近我们的教学生活,以下就将我的体会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正话”为何总要“反说”在这个案例中对于幼儿不好的行为,教师想运用过了“正话”反说的方法制止一些幼儿的不好的行为,如:当活动中有幼儿在说话时,王老师说:“还有谁没有做好?还有谁在那里说话?”幼儿暂时安静了一会,又开始说话。
当一名幼儿将绘画作品画到桌子上,王老师说“你真够可以啊,都能在桌子上作画了,行为艺术啊!”结果不仅没有达到效果,反而其它的小朋友也学着在桌子上乱画。
在案例中教师说的这些语言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有时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时老师也会说出上面的话语。
在案例中这些语言明显是无效的,并没有达到效果。
那为什么我们还会说呢?在这本书中进行了分析。
对于教师而言,一些教师对幼儿说话随便,很少考虑自己说出的话对幼儿的身心影响。
教师的心情处于消极状态时,会用“正话反说”的形式来宣泄自己的情绪。
对于幼儿而言,6岁以下的幼儿,他们理解反语的能力还十分有限,特别是小班中班的幼儿,他们很难理解反语背后的真正含义。
我的感悟:教师在指导幼儿教育行为的时候,应该先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尊重、信任幼儿,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要给幼儿正面、积极的心理暗示,要正话正说。
老师还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耐心的指导幼儿的行为。
二、你终于做对了这是一个操作活动的案例,活动中幼儿操作时教师没有关注指导幼儿,而是忙于给完成的幼儿贴一朵小红花。
当有一个能力弱的幼儿操作空白的时候,教师没有通过提问进行指导,而是运用表情暗示,让这个幼儿最终完成操作。
最后,老师还说了一句“你终于做对了”。
这虽然是一个小细节,在案例的后面却反映了教师的理念及行为。
教育的细节的读书心得体会(精选22篇)
教育的细节的读书心得体会(精选22篇)教育的细节的读书心得体会篇1陈鹤琴老先生说,孩子是充满活力和成长的,有潜力和创造力,只要善于引导就可以成才,我认为这是有道理的,所以记住了这句话。
今后,我将以此为教学指导,通过生动的活动进行教学,让学生快乐地学习。
“活教育”的教学原则之一是,在学校的所有活动中,孩子应该被允许做他们自己能做的事情。
没有哪个孩子不爱活动,也没有哪个孩子不喜欢自己做的事情。
当他自己做这件事的时候,他与事物有了直接的接触。
有了实践的经验,他知道做事情的困难,从而认识到事情的本质。
当一个孩子知道动手的好处时,他的兴趣就会越来越强烈,兴趣就会越来越浓厚,想做的事情就会越来越多,这样他做事情的能力就会越来越强,他整个人就会越来越自信。
“生教育”的教学理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积极的鼓励胜过消极的制裁。
没有一个人不喜欢别人说他的好话,也没有一个人喜欢别人说他的坏话。
这种心理是每个人都有的,我们可以用这种心理来鼓励孩子如何表现,如何学习。
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育应该像春风化雨露一样滋润每一个孩子的心灵,让幼苗长成参天大树。
小学语文教学涉及面广,知识点琐碎,学生的教育可以从细节入手,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入手。
所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有的同学成绩不好,但是声音条件很好,可以让他带同学去读课文。
一些学生有很强的表达能力,可以提前布置作业。
让他们在课前五分钟讲一个小故事。
有些同学性格内向,但字迹工整干净,对于这些好地方应该及时表扬。
人生最大的乐事,就是在成长的关键时期遇上一个好老师,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而且要有良好的语言艺术。
让我们花更多的时间去了解学生,找出学生的闪光点,欣赏孩子才是真正爱孩子的。
《活教育》就像一个巨大的宝藏,值得仔细阅读。
教育的细节的读书心得体会篇2前一段时间有幸读了《新教育》这本书让我深刻的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激发心灵深处最美好的憧憬。
古语云:“书读百遍,其意自现”,身为教师给学生的示范只停留在读一遍题目,又怎么能期待我们的学生认真审题呢?我们不能因为自己在备课时候充分把握了教材。
2024年《教育的细节》课外书读书心得
2024年《教育的细节》课外书读书心得《教育的细节》是一本非常有启发性的书籍,作者在书中细致地剖析了教育中的一些关键细节,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
下面我将结合自身的教育经历和阅读心得,谈谈我对这本书的感悟。
首先,书中提到了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作者认为,在当今社会,知识的获取已经不再是难题,而是如何将这些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的问题。
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灌输知识。
这一观点让我深思,因为我在学校里的教育过程中,经常感觉到只是在接受知识的灌输,缺乏对实际问题的思考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其次,书中讨论了教师的角色和责任。
作者认为,教师应该是学生的引路人,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和思考。
这让我想起了我的一位老师,他总是能够用生动的教学方式引起我们的兴趣。
他会组织学生们进行讨论和实践活动,让我们亲身体验知识的魅力。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对知识的学习更加主动和深入。
这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真正关心学生,用心对待他们的学习,才能真正成为一名好的教育者。
此外,书中还探讨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作者指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任教育者,家庭环境和教育方式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发展。
家长应该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关心他们的学习和成长。
同时,家庭教育也需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合作能力,教会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与我自己在家庭教育方面的体验相呼应。
我记得小时候,父母总是鼓励我主动学习,并给予我自由探索的空间。
他们也会与我进行沟通和讨论,帮助我解决问题。
这种家庭教育方式使我从小就养成了主动学习和思考的习惯,对我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最后,书中提到了教育中的一些细节问题,如评价方式和教室氛围的营造。
作者指出,传统的考试评价过于强调记忆和机械化的掌握,不能真正反映学生的能力和潜力。
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评价方式也应该更加多样化和灵活。
教育的细节读书心得体会
教育的细节读书心得体会最近读了朱永通先生的《教育的细节》一书,感触颇深。
书中没有长篇大论的教育理论,而是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教育小故事,揭示了教育中容易被忽视的细节,让我对教育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
教育无小事,事事皆教育。
书中提到的很多细节,看似微不足道,却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
比如,教师的一个不经意的眼神、一句随口而出的评价,都可能在学生的心中种下一颗种子,影响他们的自信心和价值观。
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作为教师,我们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因为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书中有一个故事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一位老师在课堂上提问,一个平时成绩不太好的学生举起了手,老师犹豫了一下,还是让他回答了问题。
但当这个学生回答错误时,老师随口说了一句:“你怎么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就是这一句话,让这个学生从此再也不愿意主动回答问题了。
这个故事让我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我们是否也曾在不经意间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也许我们认为只是一句无心之语,但对于学生来说,可能就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教育的细节还体现在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上。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有着不同的性格、兴趣和学习能力。
我们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和要求所有的学生,而应该因材施教,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需求。
比如,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我们可以提供更具挑战性的任务,激发他们的潜力;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我们要给予更多的耐心和帮助,鼓励他们逐步克服困难。
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教育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获得成长和进步。
在班级管理方面,细节同样重要。
一个整洁有序的教室环境,可以让学生心情愉悦,提高学习效率;一套合理的班级规章制度,可以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自律能力。
而这些细节的落实,需要我们老师用心去思考和设计。
比如,如何安排班级的座位,既能保证公平,又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如何制定班级的奖惩制度,既能起到激励作用,又能让学生心服口服。
这些看似琐碎的事情,其实都蕴含着教育的智慧。
《教育的细节》读后感
《教育的细节》读后感《〈教育的细节〉读后感》读完《教育的细节》这本书,我仿佛经历了一场奇妙的心灵之旅。
书中没有那些高深莫测的教育理论,有的只是一个个真实而细腻的教育细节,就像发生在我们身边一样,亲切又熟悉。
作者通过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揭示了教育的真谛。
这让我不禁想起了自己上学时的一段经历。
那时候,我读初中,我们的班主任是一位姓王的老师。
王老师教我们数学,他身材高大,总是带着一副黑框眼镜,看起来很严肃。
一开始,大家都有点怕他。
记得有一次数学考试,我的成绩很不理想,心里特别沮丧。
本以为王老师会狠狠地批评我,可没想到,他把我叫到了办公室,没有大声训斥,而是轻轻地让我坐下。
他拿出我的试卷,一道题一道题地跟我分析,声音温和而有耐心。
“这道题啊,你看,其实就是公式没记住。
别灰心,多做几道类似的题巩固一下就好啦。
”他指着试卷上的错题说。
我低着头,不敢看他的眼睛,心里却暗暗感动。
他没有责备我,而是在帮我找问题,教我解决的方法。
还有一次,上数学课的时候,我因为前一天晚上没睡好,一直在打瞌睡。
王老师看到了,没有当场点名批评我,而是在讲完一个知识点后,讲了一个小笑话。
同学们都哈哈大笑起来,我也一下子清醒了。
后来我才知道,那个小笑话是王老师专门为了让我清醒讲的。
王老师还特别注重培养我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有一次,他组织了一场数学竞赛,让我们自由分组。
我和几个成绩不太好的同学一组,心里特别没底。
可王老师却鼓励我们说:“别担心,大家一起努力,说不定能创造奇迹呢!”在准备竞赛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难题,但是大家互相帮助,一起讨论,一起解决。
王老师也会时不时地过来给我们一些指导和建议。
最终,我们小组居然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那时候,我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自豪和喜悦。
王老师对我们的关心不仅仅在学习上,还在生活中。
有个同学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冬天的时候还穿着很单薄的衣服。
王老师知道后,默默地买了一件棉衣送给他。
那个同学接过棉衣的时候,眼里闪着泪花。
《教育的细节》读后感推荐(3)篇2024年
《教育的细节》读后感推荐(3)篇2024年〖《教育的细节》读后感第【1】篇〗最近,我认真阅读了《给教师的建议》捧读此书,给我很多收获,带给我教学上许多建议,在原来教学中的许多疑虑一下烟消云散,里面收入的教育小故事,涉及教育的各个方面,有教师教育孩子的心得,有课堂上意外发生后的随想,有转变观念的体会,有关爱孩子的收获……读着书中的故事,我不由联想到了自己,如果我遇到了类似的情况,我会如故事中老师一样对待如此的学生吗?当意外发生时,当学生的行为已经超越了底线,我会如何呢?我会和故事中的老师一样一笑了之,灵活的对付,还是会大发雷霆,以自己的威严压载学生个性的闪现?我不得而知,但是我已经在慢慢转变我自己,慢慢融入到孩子们中间,成为他们最为可亲的朋友。
读过此书,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后一章节:不要放弃任何一个孩子。
其中讲到“优秀的老师,让差生变好,让好生更优秀。
学生失败的同时,我们也失败了。
”反省自己,我所教的班里差生较多,每次上课他们都会思想开小差,跟不上进度,久而久之,他们就成了我的眼中钉,肉中刺,轻者无视他们的存在,重者惩罚他们,现在想来感到很惭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长,都有自己的分工,自己的生存方式,何必强求十指一样长呢?我们作为教师,不是只培养参天大树,而是让每朵小花都开得灿烂。
他爱音乐,就让他成为一名音乐家;他爱美术,就让他成为一名小画家……那样,我们才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为了一切学生。
教育故事,就像长河里的涓涓溪流,平淡而又长远;教育故事,平常中包藏着经典,蕴含着永远。
每天,每周,每月,记录一个小故事,将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呈现出来,可以帮助更多的老师拓宽视野,提升修养。
让我们一起,记录下身边发生的一个个教育故事,提升自己,更为他人提供一个范例。
相信我心一定有收获。
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
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太多,而做为年轻教师的我知道的东西又太少了。
教师只有再度做为学生,拿起书本,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与时俱进,不断以全新的眼光来观察和指导整个教育过程。
读《教育的细节》有感[优秀范文5篇]
读《教育的细节》有感[优秀范文5篇]
《教育的细节》是一本引人入胜的读物,它唤起了我对精致教育的认知。
这本书深入探讨了教育中每一个细节细微的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影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作者赫尔默斯先生以他自己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作为基础,总结出了教育的核心原则:质量、耐心、持之以恒、多元化、合作和鼓励。
通过本书,我首先意识到,在教育中,每一个细节都是十分重要的。
教师们需要注意教学内容的质量,不能忽略任何一个细节,以免影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此外,教师们需要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建立正确的学习习惯,以提高学习效果。
同时,教师们也要培养学生具备持之以恒和勇气的精神,使学生在每个阶段都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以保持长期的学习动力。
此外,本书还提出,教育中的多元化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们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社会背景、学习习惯等个体特点,拓展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
另外,教师们还应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让他们彼此相互帮助,品德上间接影响,促进共同学习。
最后,本书还提到,在教育中鼓励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们应注意在过程中鼓励学生,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保持自信,坚持学习的动力,而学校则可以通过奖状、荣誉称号等方式表彰优秀的学生。
《教育的细节》让我明白,只有做到对教育的每一个细节都认真、精准地进行规划和操作,才能实现有效的教育。
这本书激
发了我对精致教育的渴望,让我有信心依靠自身努力实现此目标。
教育的细节读书心得体会三篇-读书心得体会
教育的细节读书心得体会三篇-读书心得体会教育的细节读书心得体会一“细节决定成败”是一句耳熟能详的话,这句话对幼儿园的教育尤为重要。
教师的每一个行为、每一句话语,传递出的积极的或消极的意义,对稚嫩而敏感的幼儿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书中的每一个事例都很贴近我们的教学生活,以下就将我的体会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正话”为何总要“反说”在这个案例中对于幼儿不好的行为,教师想运用过了“正话”反说的方法制止一些幼儿的不好的行为,如:当活动中有幼儿在说话时,王老师说:“还有谁没有做好?还有谁在那里说话?”幼儿暂时安静了一会,又开始说话。
当一名幼儿将绘画作品画到桌子上,王老师说“你真够可以啊,都能在桌子上作画了,行为艺术啊!”结果不仅没有达到效果,反而其它的小朋友也学着在桌子上乱画。
在案例中教师说的这些语言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有时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时老师也会说出上面的话语。
在案例中这些语言明显是无效的,并没有达到效果。
那为什么我们还会说呢?在这本书中进行了分析。
对于教师而言,一些教师对幼儿说话随便,很少考虑自己说出的话对幼儿的身心影响。
教师的心情处于消极状态时,会用“正话反说”的形式来宣泄自己的情绪。
对于幼儿而言,6岁以下的幼儿,他们理解反语的能力还十分有限,特别是小班中班的幼儿,他们很难理解反语背后的真正含义。
我的感悟:教师在指导幼儿教育行为的时候,应该先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尊重、信任幼儿,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要给幼儿正面、积极的心理暗示,要正话正说。
老师还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耐心的指导幼儿的行为。
二、你终于做对了这是一个操作活动的案例,活动中幼儿操作时教师没有关注指导幼儿,而是忙于给完成的幼儿贴一朵小红花。
当有一个能力弱的幼儿操作空白的时候,教师没有通过提问进行指导,而是运用表情暗示,让这个幼儿最终完成操作。
最后,老师还说了一句“你终于做对了”。
这虽然是一个小细节,在案例的后面却反映了教师的理念及行为。
《教育的细节》读后感(推荐3篇)
《教育的细节》读后感(推荐3篇)《教育的细节》读后感【第1篇】今年寒假,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读了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
这本书记载了李老师从教25年的经验与收获,书中从作者步入岗位初期写起,从青涩写起,到有一定的经验,到经验丰富,满腹经纶,将自己的成长与成熟一步步介绍给了我们。
读后,使我受益匪浅。
李镇西的教育思想和智慧,对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学生思想工作、学生心理健康、语文教学的理念和实践,都有其独到的见解。
他的观点,他对班级的管理,使我感动,折服。
同时,使我这个颇有一定教龄的教师,从中找到了前进的方向,更看到了未来和希望。
在这里,我可以找到教育的最新理念;在这里我可以学到宝贵的经验总结。
从李老师成长的印记中,我们可以看到自己进步的影子;从他的成功教育案例中,我找到了一些适合我们的方法。
它让我明确了作为一名教师的目标,那就是成为一位勇于自我批评、善于积累、善于反思、有爱心、勇于挑战、有目标的老师!有人说,爱是一盏灯,黑暗中照亮前行的你;爱是一首诗,冰冷中温暖渴求的心房;爱是夏日的风,冬日的阳,春日的雨,秋日的果。
是啊,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教育理念《爱是永恒的教育理念》,正是证明了这一点。
他把自己所有的爱,全部倾注给了他所热爱的教育事业,25年如一日,爱生如子,用他那“激情燃烧的岁月”,谱写着一幕幕爱的篇章。
他把自己融入到班级这个集体大家庭里,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里面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学生的喜怒哀乐,去赢得学生的信任与敬佩。
对照李镇西的教育方法,我发现: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着很多不当之处。
例如: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由于急于求成,常常忍不住对学生发火,缺乏教育的技巧;有时,对完不成作业的学生,缺少耐心辅导,缺少个别引导,使学生对我敬而远之,师生之间缺乏代沟。
通过读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我对比反思自己,深感愧疚,觉得自己与一个好老师的差距太大。
《教育的细节》读后感【第2篇】也许对于我来说,最开心的就是迎来了寒假。
《教育的细节》读书心得15篇
《教育的细节》读书心得15篇《教育的细节》读书心得1我读完朱永通老师的《教育的细节》,感受到朱老师伟岸的身躯内藏了一颗敏感细腻的心。
《教育的细节》中有许多处说出了我的心声,说出了我想表达却表达不清的东西,引起我极大的共鸣。
为此我做了大量的摘录,比如:“学校的风格是一种说不出的味道,一个人的品位就是这种味道长时间培养起来的。
有时候,一所学校的味道有可能在学生的记忆里嵌留一辈子。
”“任何一所学校的细节,都不是与生俱来的,往往和它的'文化有疏密不一的联系。
看一所学校是否有人文气息,不用去琢磨那些贴在墙上给人看的标语或理念,也不用费心去加减乘除一个个考核指标的得分,有时一个细节,就足以说明问题了。
”前段时间,电视剧《太阳的后裔》成为热门话题,剧中传递了许多正能量的东西。
剧中有一个细节对我触动很大,就是余震发生时,年轻的李医生为保全自己撇开一时半会儿也救不了的伤员而逃离废墟。
事后这件事一直折磨着他的内心,在地震过后他不仅没有向家人报平安,连即将临盆的妻子都没有联系,他一脸愁苦抑郁地不断投入更危险的工作,在工作中寻找救赎,直到那位伤员原谅了他,他才解脱,心灵如释重负,微笑重返脸庞。
这个细节没有明显的说教,而是通过人物的自责、内省、自救而诠释人生的意义。
正如《教育的细节》中所说:“坚持一厘米之变,即从能改变的地方开始,一厘米一厘米地努力去改变。
小如一厘米的改变,如果它挑战了习以为常的教育行为中反教育的‘习惯无意识’,积少成多,就能引发更多更大的改变。
在我看来,与其整日期盼外在强有力的制度变革来改变一切,不如向内求和向外做,秉持一厘米之变的信念和行动。
”一部充满正能量的电视剧可以赢得那么高的点击率,对年轻人的影响那么大,不得不让身为教育者的我们反思:对孩子的道德教育应该如何进行才有效?学生的成长是如此的美妙和神奇,它不仅愉悦着教师的心灵、推动着学生自己的发展,也带给家长们信心和希望。
学生是成全和成就教师的贵人。
《教育的细节》读后感
《教育的细节》读后感(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合同协议、条据文书、规章制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legal docu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教育的细节》读后感看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
读《教育的细节》有感
读《教育的细节》有感读《教育的细节》有感(精选46篇)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
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教育的细节》有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读《教育的细节》有感篇1自从学校启动“读书月”活动以来,我研读了朱永通教授所著的《教育的细节》一书,翻开书,仅仅读了几十页,便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此书犹如教育迷途中的一座灯塔,让我及时找到了方向。
阅读《教育的细节》让我感受到细节力量之磅礴,书中朱教授讲述了很多生活的案例:有他女儿教育成长的真实经历,有他到各地学校的所见所闻,有他担任校长期间的治校方略。
朱教授剖析和研读这些案例时,把教育观念的变革和实践操作的创新紧密结合,观点鲜明,理念新颖;在讲述时,有的娓娓道来,有的当头棒喝,有的义愤填膺,有的嗤之以鼻,但都能鞭辟入里,让人耳目一新,受益匪浅。
年初朱教授来我校讲学时讲到一个“以柔刻刚”的案例,我一直记忆犹新,现在书上又提到这个案例,我依然颇有感触。
朱教授讲到:龙岩一中有一个姓林的语文老师,个子很矮,在一堂课上有三个男生搞恶作剧,把两个黑板擦都放到林老师看得到却够不到的地方。
但是林老师整堂课和往常一样仍在黑板上写满了板书却没有提黑板擦的事。
临下课在回顾这节课的内容时拿出手帕把黑板擦得干干净净,并对学生说,这些板书老师擦掉,是为了告诉你们:知识,只有留在你们的心中才有价值,因为留在心中的知识是不用擦,也永远擦不掉的。
下课后三名男生主动跟林老师承认了错误。
这个故事我们见证了矮个子林老师的伟岸,也让我们看见“美好的教育背后迷人的东西——教师个人的功底和修养”。
林老师这种以柔刻刚的教育方式值得我们每一位老师学习。
但是,想一想我们身边的老师是否都有林老师这种魅力和修养呢,答案是否定的。
就在今年4月中旬万宁市第二中学就发生了一起数学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拳打脚踢的事件。
起因是学生上课打瞌睡被老师发现并叫醒,而学生不满随手拿书砸向老师,进而爆发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冲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的细节》读后感
泰安第二十一中学陈丽霞
拜读朱永通先生新作《教育的细节》,感触尤深。
这部书是深入教育现场多年观察和思考的结集,“散发着亲切的泥土气息”。
这部作品是一个独立教育研究者在常识的框架内的平实述说,说出了教育的本质,是以敏锐的眼光,透视了教育行为中的真善美和虚假丑。
读完之后能明晰什么是好的教育,什么是好的学校,什么是好的教师,感受一种“梦在远方,路在脚下”的平静和力量。
整本书没有高深的理论,抛却新潮的术语,瞩目于教育的小事、细节,带你抵达教育现场,为教育做最真实、深刻的“侧写”——这些书评都极为中肯。
感触最深的是书中《平等观念在哪儿》一文,学生向老师问好,老师一脸漠然或最多居高临下地点点头,是不是小事?小到不可能影响学校在区里、市里的排名,却可能给问好的学生留下一辈子的心理阴影——因为这是让学生忘不掉的细节;某数学老师偏爱某个学生(很不幸,刚好是个富豪家庭的孩子)也是小事,却让其他学生都讨厌她的课,班里数学成绩年级最差——这位老师可能绞尽脑汁也不会想到是这么个原因。
《润泽的座位》一文中,班级学生数为奇数时,怎么安排那一个单独的座位,永通问过许多校长,竟问不出答案——校长哪有心思考虑这么小的事……
作者不动声色地真实记录这些年他在教育界的所见所闻,他在那冷冷地说着,尤其是那篇《三个词汇里的学校文化》,那个转自崔永元的关于贫困地区孩子没见过足球、清洗足球的故事,让我笑出了眼泪,笑过之后,眼泪却还止不住地往下流——在当下充满“荒诞”的中国教育场,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太多。
这样的事情我也常常看到、听到,许多来咨询的家长向我诉苦时,我发现他们说的也都是小事,而对这些小事我却无能为力。
例如,孩子班里新来了一位老师,来了十天还叫不出孩子们的名字;教师节那天,不谙世事的孩子毫不遮掩地向班主任说,要去送礼物给新老师,班主任听了脸一沉,居然不同意孩子去送礼物。
晚上孩子把事情告诉妈妈,妈妈一夜未眠,倒不是为礼物没送出去,只为孩子以后如何在这位老师“手下”学习、生活而担忧。
在书中作者指出;当前教育存在一些误区比如,无视过程,无视原理,无视他人的情感和感受,遇事不及思索,甚至随心所欲”。
于一些随意的教育细节中灭失了学生的天知,我与此有着很深的共鸣。
现在读读朱老师的作品,我发现,这个问题其实也体现了很多老师,平时对一些教育细节的忽视,其中包括对学生内心的仔细观察,渐渐的导致自己累积了一些教育的“恶习”,生出许多“反教育”的行为,灭失学生的天性,这其实是极为可怕的,教育方式方法的选择很多时候取决于对细节的观察与领悟!
朱永通《教育的细节》一书共五辑——“活在观念里”“守住教育的重心”“一厘米之变”“教育中的习以为常”“过有思考的较教书生活”,文字虽很朴实,却正如网络评论的那样“能穿透灵魂、体现育人智慧”,确实是一本教育界的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