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术数(二)
张仲景治病的一个秘密:以数配药
张仲景治病的一个秘密:以数配药文源/上海中医药大学陈明明,成泽东,陈以国医圣张仲景治病有一个秘密:以数配药,现就以大枣为例!大枣首载于《诗经》,曰“枣”。
《神农本草经》中记载:大枣为上品,有“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助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久服轻身长年”之功。
仲景十分重视大枣的作用,也善用大枣,《伤寒论》共载方112首,应用大枣者4O首,其中三十枚1方,二十五枚1方,十五枚1方,十二枚28方,十枚2方,六枚2方,五枚1方,四枚4方,占总数的35.8%,仅在桂枝、生姜之后,可见仲景用枣配方范围广泛,且数量应用严格。
仲景治法悉本源于《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篇》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考其大枣的用量也应源于《内经》的象数,所以《伤寒论》中以大枣配方,数量上有诸多变化,究其用法并不徒设,本文试就其中的寓意,作一粗浅的探讨。
1 本于经络之数大枣的用数意与经络之数相应,《素问·阴阳别论篇》曰:“四经应四时,十二从应十二月,十二月应十二脉”。
《伤寒论》中大枣常用十二枚,恰好与十二经脉相应。
而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卫运行不离经脉,用数与十二相应意在调和营卫。
所以凡有营卫不和,皆用大枣十二枚。
如桂枝汤用于治疗风寒客于肌表营卫不和的太阳表虚中风证;小柴胡汤治疗伤寒邪在半表半里的少阳证及杂病见少阳证者。
太阳表虚中风,为营弱卫强;少阳邪在半表半里,营卫争之,均为营卫不和,皆用大枣十二枚以和营卫。
而《伤寒论》中用于调和营卫的,也多由桂枝汤和小柴胡汤来化裁,所以大枣也以十二枚的用法为多。
除此之外,治疗湿热兼表发黄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中大枣用十二枚也有此意。
2 和于脏腑象数象数与脏腑密切相关,《索问·金匮真言论篇》曰:“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数八⋯。
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其数七⋯。
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其数五。
张仲景的62个经验方
张仲景的62个经验方治癫痫方〔组成〕荆芥8克,全蝎10克,僵蚕10克,浙贝10克,橘络10克,白芍15克,甘草6克,云苓15克,白术12克,丹参15克,黄芪15克,蜈蚣2条。
〔用法〕共研极细末,每次3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小儿减半量。
〔功效〕益气祛痰,镇痫安神。
〔主治〕癫痫。
附:治癫痫民间验方黄豆2500克,地龙干30克,白胡椒30克,水5000克,慢火煲至干水,每天3次,食黄豆一握。
〔功效〕镇痫安神。
〔主治〕癫痫。
三十、治甲亢方〔组成〕太子参30克,麦冬10克,五味子6克,浙贝10克,玄参15克,生牡蛎30克,山慈姑10克,甘草5克。
〔功效〕益气养阴,化痰散结〔主治〕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亢。
〔加减〕肝郁者加柴胡、枳壳、白芍;心悸失眠者加夜交藤、熟枣仁、柏子仁;烦躁惊惕者加麦芽、大枣;汗多加浮小麦、糯稻根;手颤者加钩藤、首乌、白芍、鸡血藤;突眼加木贼、白蒺藜;气虚者加黄芪、白术、云苓、五爪龙;腎虚加旱莲草、女贞子、菟丝子、楮实子;血瘀者加丹参、丹皮。
三十一、治皮肌炎方〔组成〕青蒿10克,鳖甲30克(先煎),地骨皮30克,知母10克,丹皮10克,红条紫草10克。
〔功效〕滋阴清热。
〔主治〕皮肌炎,红斑性狼疮。
编辑新经络.三十二、治硬皮病方〔组成〕熟地24克,淮山药30克,云苓15克,山萸肉12克,泽泻10克,丹皮10克,阿胶10克(烊化),百合30克,太子参30克。
〔功效〕补腎健脾养肺,活血散结以治皮。
〔主治〕硬皮病。
〔加减〕心血不足者加熟枣仁、鸡血藤;胃阴虚者加石斛、金钗;痰湿壅肺者加橘络、百部、紫菀、五爪龙;兼血瘀者加丹参、牛膝;腎虚甚者加鹿角胶、鳖甲等;气虚者加黄芪;舌淡者加少许桂枝。
三十三、治糖尿病方〔组成〕淮山药90克,泽泻10克,云苓15克,山萸肉12克,生地12克,熟地12克,丹皮10克,玉米须30克,仙鹤草30克,黄芪30克。
〔功效〕益气养阴,降糖止渴。
〔主治〕糖尿病。
三十四、治地中海贫血方〔组成〕一方:吉林参6克,鹿茸片3克,炖服。
【秘方】张仲景治奇难杂症的秘方大全(二)
【秘方】张仲景治奇难杂症的秘方大全(二)61.风瘫:小灵丹。
治湿气风瘫等症。
能补十二经络。
起阴发阳。
开三焦,破积气,益子息,安五脏,除心热,壮筋骨,活气血,白发变黑.石中竹根半斤防风四两荆芥四两细辛一升四味和为一处绢袋盛贮罈内文武火煮,放阴处七日后服之每空心服半钟为限神效。
62.气块:妇人经脉不调,渐成症瘕,气块,并皆治之。
用香附一斤炒黄色艾半斤用好醋煮炒黄色,右二味磨末。
用醋打糊丸如桐子大。
每服五十丸,淡醋汤下。
日进二服。
忌生冷油腻等物。
或用当归正田七各三钱酒水煎服,治妇人气块良效。
63. 水臌:秘传水臌神方:用公鸡一只,用大麦连喂五天,取下鸡粪一升炒黄,好酒一瓶浸鸡粪,煮作一碗。
沥去渣令病人吃一碗,少时腹中气大转舒作鸣,从大便而出,其肿渐消。
如利未尽,再服一二次。
必然尽消。
如泻利不止,用田螺四个,酒啐煮吃。
即以温粥食之。
如肿消,再用肾气丸、六君子汤和平之药调理可也。
鸡屎善能逐水,而又通上性无微不入,将所蓄之水尽归大肠而泻。
此方夺造化之奇,诚万金不传之方也,此治水臌极效。
看法用白盐四两炒热,绢包放脐上,若水臌盐化为水,外再以手按之不起者水臌。
随手起者气臌,周身老黑色内有黑点者血臌,又身热如火,寒热如疟,腹胀脉大,先肢后腹,大便滑泄,阴茎肿烂,泻后青筋起,均属难治。
至于唇口黑,脾绝。
手足心平,肾绝。
肚脐翻笑胃陷。
皆为不治之症。
64.气臌:方用姜汁炒远志肉五钱,水煎服。
下气通即愈。
气喘水盛宜黑锡丹,吐酸附子理中加黄连。
又方:用鸡内金一副、沉香砂仁各三钱陈香橼五钱共为末。
每服一钱半,姜汤下神效。
65.血臌:血臌腹如抱瓮,用六君子加干姜川芎防己为末,以陈米荷叶汤泛丸,一月愈。
看法面色萎黄,爪纹白,多怒,善忘,口燥,便秘,胸紧,肋胀,腹疼等症,盐敷脐中,色变红者,血臌是也。
若胀成,腹大如箕。
遂不可救,每服三钱,日两服,夜一服。
服一月渐愈。
此执中央以运四旁法也。
66.癣疮:癣疮妙方。
土木槿皮三钱芦荟蛇床子尖槟榔各二钱生半夏炒白芨大枫子各三钱生大黄四钱炙甘草白杏仁番木鳖炒苦参雷丸硫磺各一钱半。
【偏方】张仲景奇难杂症偏方大全(一)
【偏方】张仲景奇难杂症偏方大全(一)一、糖尿病验方:老山野参三钱生淮山片三钱天花片三钱坎白术片二钱鲜海龙三钱水煎代茶连饮一星期。
二、糖尿病代茶方:正老山野参三钱白术片二钱淮山片五钱天花三钱玉竹二钱海龙五钱水八杯煎滚代茶饮。
三、糖尿病补方:正加南校燕面五钱水二碗炖服。
此乃专补充糖尿患者。
每日血液中所消耗之糖分及供养脾尺新陈代谢之效力。
四、补肾秘方:原装鹿尾巴一条羊福叶五钱海狗鞭一条正肉桂五分野山人参一两日本海龙干一两甘杞子五钱覆盆子五钱五味子一两酒川芎一两酒当归五钱北血茸五分北黄芪一两金锁阳一两日本海马干一两秦艽片五钱川续断五钱合浸米糠酒,又四分之一加仑浸三十天久即可饮。
五、补肾验方:西归头三钱冬虫草三钱老山野参二钱红杞子三钱北芪片三钱酒川芎三钱酒白芍二钱酒熟地二钱白芷片二钱合炕茸鸡一只。
每星期一次。
六、肾脏结石秘方:老山野参三钱白术三钱硇砂二钱血竭八分枳实五钱甘草二钱水二碗煎八分,渣碗六煎八分,再此方可长期服用。
七、风湿病验方:川大汗三钱羌活片三钱独活片三钱淮牛膝三钱入骨丹三钱五加皮二钱炒川芎三钱酒当归五钱酒熟地三钱老山泡参三钱汉防已三钱秦艽片三钱福元肉五钱炊乌枣五钱水酒各二碗煎一碗,渣碗六煎八分。
八、风湿病再验方:日本海龙三钱老山野参三钱白芷片五钱羌活片三钱川六汗三钱炒苍术三钱川木瓜三钱水二碗煎一碗,渣碗六煎八分。
九、治神经衰弱心脏无力验方:正辰砂三钱高丽参三钱生枣仁三钱野山人参三钱海龙干五钱海马干三钱远志肉二钱柏子仁二钱大枣七粒合猪心二粒炕二小时久。
每星期服二次。
十、心脏病衰弱特效药:正老山野参三钱正辰砂三钱日本海龙五钱合炖猪心一粒。
每星期服二三次。
十一、血压病验方:日本海龙三钱生地片三钱元参片三钱野山参三钱生杜仲二钱鲜玉竹三钱水煎代茶连饮一星期十二、胃病验方:春砂仁三钱广木香三钱老山野参二钱白芷片二钱肉豆蔻二钱炒苍术二钱水二碗煎一碗,渣碗半煎八分。
十三、珍珠八宝补胃散:正珍珠三钱琥珀二钱天竺黄三钱正麝香五分泡全虫一钱川茯神三钱活龙齿二钱春砂仁二钱正胆黄一钱正猴盖一钱正淮山二钱甘草粉二钱合共为细末每服一钱早晚各一次。
【秘方】张仲景留下的神奇秘方,专治疑难杂症
【秘⽅】张仲景留下的神奇秘⽅,专治疑难杂症岐黄名家经⽅1篇原创内容Official Account去学习岐黄名家经⽅⼤全⽼中医留下的专治妇⼥胳膊疼痛神奇秘⽅桂枝五钱甲珠三钱⽩芷三钱当归三钱川芎⼆钱桔梗⼆钱乳⾹⼆钱没药三钱防风⼆钱羗活三钱⽢草⼀钱黄酒引,⽔煎服⽼中医留下的治⼦宫⼤出⾎神奇秘⽅⽣芪五钱当归三钱⼭药三钱明党三钱贡膠三钱⿅膠三钱⾸乌四钱杞果⼆钱桑椹五钱贯仲炭五钱荆芥炭三钱莲房炭三钱川羗⼀钱⼤活⼀钱⽵茹三钱防风痰三钱桑螵蛸三钱⽣龙⾻三钱煅牡蛎三钱乌贼⼀钱半⽣姜引,⽔煎服,忌鱼。
轻者两剂,重者三、四剂即愈⽼中医留下的治⼦宫内膜炎及附件炎绝⽅⼤黄⼆钱芒硝七分丹⽪⼆钱苡仁⼆钱⽠⼦四钱⽩芍三钱⽢草⼆钱茯苓⼆钱桂枝⼆钱乳⾹三钱连召⼆钱双花四钱盐柏⼆钱西归三钱⽔煎服⽼中医留下的专治妇⼥病奇⽅专治妇⼈⼦宫毒性炎症,带下不断,有恶臭,⼦宫内膜溃疡,痛痒难忍,及⼦宫附属器肿胀,排卵不正常,久不妊娠等症。
明雄黄、五棓⼦、枯礬、⼤青盐(焙)各五钱,上梅⽚五分,共研枣⾁捣合为丸,如枣⼤,送⼊阴内,每丸可⽤五、六⽇。
⽼中医留下的治⼦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绝⽅适应症:左右侧⼩腹疼痛或耻⾻上⾯⼩⾻盆腔内作痛并有的触诊有硬块样的常年流⽩带或脓性分泌物等。
西归四钱川芎三钱⾚芍三钱丹⽪三钱没药三钱公英四钱灵脂三钱元柏三钱焦枝三钱双花三钱连召三钱⾹附三钱乌药三钱⾓霜三钱乳⾹三钱⽢草⼆钱⽔煎服⽼中医留下的治左瘫右痪神奇秘⽅天⿇四钱当归三钱黄芪三钱⽊⽠三钱杜仲七钱⾚芍三钱乳没各三钱灵脂三钱防风⼆钱灵仙⼆钱⽜⼣三钱续断三钱松节三钱萆薢三钱台乌三钱苍⽿⼦三钱虎胫⾻四钱(⿇油酥)以上各药泡酒七⽇后服,待酒服完,将药晒⼲研细,以红糖作丸,如樱桃⼤,每早晚服⼀次,每次⼗五丸,三剂愈。
⽼中医留下的治膀胱炎神奇秘⽅巨麦⼆钱扁蓄⼆钱猪苓⼆钱茯苓三钱灯⼼五分滑⽯⼆钱⽵叶⼀钱为引。
⽔煎服如果腹串痛加练⼦⼆钱,南茴⼆钱⽼中医留下的专治慢性风湿性关节痛绝⽅⽣川乌⽣草乌⽣细⾟⽣⽩芷各三钱⽣红花五钱猪⾁⼀⽄。
张仲景经方大全集
张仲景经方大全集1、治疗男子阳痿和女子性冷淡的基础方(出自《伤寒杂病论》--四逆散)柴胡 6克枳实 6克芍药 6克炙甘草 6克【注】将以上药加工成粉末,每次小半匙,每日三次。
2、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的方(出自《伤寒杂病论》--甘草泻心汤)甘草 12克黄芩 9克、干姜 9克、半夏 9克、大枣 12枚、黄连 3克3、治疗急性乳腺炎的方栝萎 30克酒当归 15克、白芷 6克、乳香 3克4、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基础方(出自《伤寒杂病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柴胡 12克龙骨 5克 6克牡蛎 5克黄芩 5克生姜 5克铅丹3克人参 5克、桂枝 5克、茯苓 5克、半夏 6克、大黄6克、大枣6枚常山 20克、远志 20克、苍术 20克注:铅丹要用棉布包好后和其他药一起煮。
5、治疗癫痫的基方(出自《伤寒杂病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柴胡 12克龙骨 5克黄芩 5克牡蛎 5克生姜 5克铅丹 3克人参 5克桂枝 5克茯苓 5克半夏 6克大黄 6克大枣 6枚常山 20克远志 20克苍术 20克注:铅丹要用棉布包好后和其他药一起煮。
6、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基础方(出自《伤寒杂病论》--大柴胡汤) 柴胡 12克黄芩 9克芍药 9克半夏 9克生姜 15克枳实 9克大枣 4枚大黄 6克7、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方(出自《伤寒杂病论》--大柴胡汤) 柴胡 12克黄芩 9克芍药 9克半夏 9克生姜 15克枳实 9克大枣 4枚大黄 6克8、治疗不孕症的基础方(出自《伤寒杂病论》--温经汤) 当归 6克、芍药 6克川芎6克、吴茱萸9克、人参6克桂枝 6克、阿胶 6克、牡丹皮 6克、生姜 6克甘草 6克、半夏6克麦冬9克【注】阿胶不要煮,待汤药煮好后再放入阿胶。
9、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的处方(出自《伤寒杂病论》--温经汤) 当归6克芍药 6克川芎 6克吴茱萸 9克人参 6克桂枝 6克阿胶 6克牡丹皮 6克生姜 6克甘草 6克半夏 6克麦冬 9克【注】阿胶不要煮,待汤药煮好后再放入阿胶。
张仲景术数二
(5)张仲景术数(二)万物有气即有数,有生成就有变化,人乃万物之中最贵者,先天十月怀胎河图是也,后天九九八十一变洛书是也,河图洛书两者合二为一与后天八卦相配之生命形成和演化过程就是人的气数,大至宇宙自然人类社会历史的演变,无不有气数的存在。
无病之人,人体气机升降有序,周而复始,患病之人,气机升降失衡,生命圆运动受阻,有始无终。
医者,必须通晓宇宙自然社会和人类的气数演化规律才能更好的临证治病。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仲景之后,除王叔和卫讯等少数人通晓仲景之旨外,千古无一人。
《伤寒论》研究史上百家争鸣的局面就是明证,正因为不明仲景撰着之旨,才有诸家见仁见智之说。
有人言百家争鸣促进了伤寒学说和仲景学说的发展,依我之见,在不明仲景撰着的情况下后世注释之着是在误导后学,引入歧途不得而返,诸多学子,苦无入门之捷径,张仲景术的问世,不但可释千古疑难,而且可获登堂入室之匙,可在最短时间内造就大批中医人才,中医之振兴指日可待并非虚言,待仲景方术大白于天下之时,《伤寒论》研究就可以划句号而告终。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人一出生其后天生命过程就呈有序性,动态性,周期性在逐渐演化发展,人的一生就好比是一罐煤气,其生命能量在逐渐的耗散,随着岁月的不断流逝,经过九九八十一变由少到老,待生命能量耗尽便气尽身亡,只剩一具无生命的躯体。
人身之魂“身未生时他先来,气未绝时他先去,当人破胞出头之时,哇的一声,即魂入窍之时-注:万物皆有灵,天地气交借父精母血而成身,魂一入窍,受后天木气(天一地二人三,人禀天地之气而生,人是三生的)与先天元性相合,假依真存,故婴儿落地时,无声者不成”。
“魂之为物,迁移不定,离此去彼,离彼来此,轮回不息”。
至于魄者,“借血气之灵,受金气而凝结—注:所谓天魂地魄,即天三地四,生后七七四十九日而始全,死后七七四十九日而始灭,世俗亡人,七七四十九日之期,正为此耳”。
游魂属8,鬼魄属4,男8女7,男逆女顺,故九变十化气数图始于8/4魂魄入,终于8/4魂魄出。
张仲景经方用量转换
度量衡在中医药方面,宋朝以前是汉制,宋朝到解放前用的是宋制。
仲景经方为汉制,据柯雪帆称量核实,用量换算如下:
斤=250克(或液体250毫升,下同)
两=15.625克
升=液体200毫升
合=20毫升
圭=0.5克
龠=10毫升
撮=2克
方寸匕=2.74克金石类药末约2克草木类药末约1克
半方寸匕=一刀圭=一钱匕=1.5克
一钱匕=1.5-1.8克
一铢=0.7克
一分=3.9-4.2克
梧桐子大=黄豆大
蜀椒一升=50克
葶力子一升=60克
吴茱萸一升=50克
五味子一升=50克
半夏一升=130克
虻虫一升=16克
附子大者1枚=20-30克中者1枚=15克
强乌头1枚小者=3克大者=5-6克
杏仁大者10枚=4克
栀子10枚=15克
瓜蒌大小平均1枚=46克
枳实1枚约14.4克
石膏鸡蛋大1枚约40克
厚朴1尺约30克
竹叶一握约12克
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你了解了当地的药物用量习惯后,按照《伤寒论》的比例套用,比如:北京的桂枝常用量是10g ,那么麻黄汤的剂量就是:15g、10g、5g,即符合的当地的用药习惯,又符合经方的用量。
【秘方】民间祖传张仲景偏方秘方大全,简单奇效
【秘方】民间祖传张仲景偏方秘方大全,简单奇效★心脑血管病:将上好的黑豆洗净,凉干,用好醋泡一个星期后即可以吃。
早、中、晚空腹吃,每次15粒。
★喑哑:用搪瓷容器盛上半斤食醋,里面加上三个生鸡蛋,然后煮10~15分钟,鸡蛋煮熟并保持沸腾。
接着去除蛋壳,再煮10~15分钟,最后把鸡蛋连同食醋一起服下。
★耳鸣:每天搓耳朵至少3次,只要有时间就搓。
先搓耳廓前部,就是靠脸近的地方9下,从上而下,然后是耳廓后部,也是9下,从上而下。
搓完耳朵后,再用食指堵住耳朵孔三两秒钟,然后松开。
★尿频:晚上临睡前,坐在床上,双脚下垂,宽衣解带,舌抵上腭,调匀呼吸,收腹提肛,两手对搓发热后,紧按腰眼,用力上下搓120次,次数越多越好。
★痢疾:大葱两根,去掉干皮和须根,生吃一根,第二天再吃一根,痢疾即可治愈。
★静脉炎:将捣成糊状的仙人掌连续7天涂抹在患处,血管肿痛处的淤血症状大部分痊愈。
剩下一点没好的地方,经过仙人掌切片的贴敷也很快康复。
★静脉曲张:静脉曲张在合并浅静脉炎的情况下,每天坚持早晚两次用大黄泡脚20分钟,半月即可有明显效果。
而完全静脉曲张,尤其是症状比较严重的时候,只使用大黄效果不佳。
★感冒:取紫皮大蒜切成片状,在百会、太阳穴、风池、迎香、合谷诸穴位按摩五分钟,然后在脚下涌泉穴按摩十五分钟,可治感冒。
感冒初期用此法效果佳,重感冒应配合吃药。
按摩后穴位表面皮肤形成大蒜薄膜,应保持四小时再洗净。
★牛皮癣:把大蒜放些盐捣烂如泥,敷在患处,用纱布盖好并用胶布固定,每天换新蒜泥一次。
一段时间后牛皮癣便可以消除,患处只留下一块深色的斑印。
★瘊子:将蒜瓣切成小块,用以擦抹患处,先是瘊子表面出现干痂,最后竟至完全脱落,患处光洁如初,不留任何痕迹。
★烫伤:取鲜大蒜捣浆。
用时先将患处用大蒜汁液擦拭,后用蒜泥敷。
较重者第一天可换药2~3次,以后每天1次,共治疗5~7天。
★瘙痒:取大枣20枚、绿豆100克、猪油一匙、冰糖适量,加水共煮至绿豆开花即可服用,每天服一剂,分次服下,一般服药3天即可减轻瘙痒感,10天内痊愈。
【秘方】张仲景152个绝密中医秘方(珍藏已久)
【秘方】张仲景152个绝密中医秘方(珍藏已久)1、近视秘方:陈皮150克,白莘茶100克,铁观音茶叶10克,桂皮20克,八角20克。
把陈皮、白莘茶、铁观音茶、桂皮、八角切碎或碾碎均匀掺合在一起,每次取用这种混合的配料4-5克开水浸泡或便秘怎么排便快又有效放入锅中加水煮沸,开水温凉时把水饮尽。
每天两次,早晚各一次。
2、各种上呼吸道感染引起气管炎,高烧,肺炎,肺脓肿等以痰多而稠:每日取薏苡仁100克加入20枚红枣煮粥,一天三次。
3、痤疮(又名青春痘便秘怎样可以快速排便):鲜仙鹤草、野荞麦(或金荞麦)、黄毛耳草若干,以水煮之,搽脸,特效。
治肺痨咯血:将鲜仙鹤草一两(干者,六钱)捣烂,加冷开水搅拌,榨取液汁,再加入白糖一两,一次服用。
4、不孕症:有人以山茱萸为主老年人总便秘是怎么回事治疗不孕症患者58例,其中服药后怀孕者43例,无效者15例,治愈率为74. 14%。
治疗方法:以山茱萸l2g为主,配以白术、茯苓各l2g,熟地l5g,紫河车20g。
水煎服,每天1剂,分早、中、晚3次口老人便秘的原因服。
1个月为1个疗程。
5、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用仙鹤草的茎叶制成200%的浓缩煎液。
用时先用阴道窥器扩张阴道,以洁尔灭棉球全面彻底洗擦阴道壁,然后将饱蘸仙鹤草液的棉球均匀地涂抹整个yin dao壁。
老年人便秘如何调理再塞以饱蘸仙鹤草液的特制带线大棉栓,放置3~4小时后,取出。
每日1次,7次为一疗程。
效奇佳6、1.口臭、口腔炎:石榴1个,剥皮取子,捣烂加水煎汁,含后咽下,日数次。
2.脱脏:石榴皮30克,明矶老人怎么治便秘15克,水煎,洗患处。
3.中耳炎:石榴花,熔干,加冰片少许,研细末,吹耳内。
4.久泻久病:陈石榴皮,熔干研为细末,每次服10克,米汤送服,1 日2次。
7、腰腿痛方:川连6G 桂皮4G生地4g鹿得了便秘怎么治疗比较好茸2G(可用鹿角霜代替)用白酒一斤浸泡10天早晚各饮用一盅治疗各种腰腿疼及关节痛.8、失眠:酸枣仁40克龙眼肉60克西洋参40克五味子40克大红枣60克枸杞子60克甘草30 克肉桂3便秘应该怎么调理0克冰糖250克。
从术数角度解读伤寒论
从术数角度解读伤寒论伤寒论是千古奇书,是活人之书。
在中医界备受推崇,为四大经典之一。
它首次确立了理法方药的完整治疗体系,被后世奉为圭臬,称为经方之祖,治病效如桴鼓。
这其中的道理和张仲景重视方术有很大关系。
张仲景在伤寒论序中两次提到方术。
“怪当今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
”在最后说。
“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次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
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
方术是张仲景的创造,是张仲景的秘术。
黄帝内经中没有提到方术。
只有术数。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做劳,故能形与神俱,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这里的术是道家修炼之术。
一、张仲景方术主要包括方药和术(象)数。
方药是中医理论的具体表现,而术(象)数不仅仅是方中剂量大小的具体表现,还代表脏腑和方位,气机升降等阴阳五行内容。
方药是根据症状以不同性味的药物配合五行生克制化原理组成方。
即五行(木、火、土、金、水)归属脏腑(肝、心、脾、肺、肾)、五方(东、南、中、西、北),五味(酸、苦、甘、辛、咸)、五季(春、夏、长夏、秋、冬)等。
在伤寒论中并没有特别强调药的作用,但重视五味归经和相互制化作用。
如在《金匮要略。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
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
”这个符合内经:“五味入口,各归其所喜,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的观点。
还有“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
那么实脾怎么实现治疗肝病的?“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则肝自愈。
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
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
经曰: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是其义也。
余脏准此。
”所以张仲景的“方术”是通过五味归属五脏,通过五行的生克制化承侮来实现的。
张仲景术数(二)
(5)张仲景术数(二)万物有气即有数,有生成就有变化,人乃万物之中最贵者,先天十月怀胎河图是也,后天九九八十一变洛书是也,河图洛书两者合二为一与后天八卦相配之生命形成和演化过程就是人的气数,大至宇宙自然人类社会历史的演变,无不有气数的存在。
无病之人,人体气机升降有序,周而复始,患病之人,气机升降失衡,生命圆运动受阻,有始无终。
医者,必须通晓宇宙自然社会和人类的气数演化规律才能更好的临证治病。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仲景之后,除王叔和卫讯等少数人通晓仲景之旨外,千古无一人。
《伤寒论》研究史上百家争鸣的局面就是明证,正因为不明仲景撰著之旨,才有诸家见仁见智之说。
有人言百家争鸣促进了伤寒学说和仲景学说的发展,依我之见,在不明仲景撰著的情况下后世注释之著是在误导后学,引入歧途不得而返,诸多学子,苦无入门之捷径,张仲景术的问世,不但可释千古疑难,而且可获登堂入室之匙,可在最短时间内造就大批中医人才,中医之振兴指日可待并非虚言,待仲景方术大白于天下之时,《伤寒论》研究就可以划句号而告终。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人一出生其后天生命过程就呈有序性,动态性,周期性在逐渐演化发展,人的一生就好比是一罐煤气,其生命能量在逐渐的耗散,随着岁月的不断流逝,经过九九八十一变由少到老,待生命能量耗尽便气尽身亡,只剩一具无生命的躯体。
人身之魂“身未生时他先来,气未绝时他先去,当人破胞出头之时,哇的一声,即魂入窍之时-注:万物皆有灵,天地气交借父精母血而成身,魂一入窍,受后天木气(天一地二人三,人禀天地之气而生,人是三生的)与先天元性相合,假依真存,故婴儿落地时,无声者不成”。
“魂之为物,迁移不定,离此去彼,离彼来此,轮回不息”。
至于魄者,“借血气之灵,受金气而凝结—注:所谓天魂地魄,即天三地四,生后七七四十九日而始全,死后七七四十九日而始灭,世俗亡人,七七四十九日之期,正为此耳”。
游魂属8,鬼魄属4,男8女7,男逆女顺,故九变十化气数图始于8/4魂魄入,终于8/4魂魄出。
张仲景术的组成结构
张仲景术的组成结构二人类个体差异气质分型理论模型(共十八型:男女各九宫卦命。
已有)三人体三阴三阳配脏腑天度气数图(已有)四人体三阴三阳配脏腑部位图(已有)五人体三阴三阳六病生成演化耗散结构图(已有)仲景方术在中医临床规范化诊疗模式以及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研究领域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仲景方术天机心法仲景生于汉季,“始受术于同郡张伯祖”,有其特定的文化背景,只有站在汉代历史角度去审视伤寒论才能明白理解仲景撰著的原意和方法,违反这一原则研究伤寒论其结果必然与仲景思路格格不入。
仲景方术的产生具有早期医学的显著特色,它是在天人合一,三才一体,道法自然,以及病乃先天医学观等哲学思想指导下,采用独特的象数思维方式,寓阴阳于象数,寄变化于神奇,贯通三才之道而置河洛八卦于一体,以数定象,因数明象,务穷宇宙人生造化之秘。
“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仲景将人置于天地时空大环境中加以观察和思考,根据日月运行以成岁的规律及其对人的影响,特别重视时间和空间的物质性,因万物的形成发展过程就是时间,而时间和空间具有高度统一的规律,要掌握生命的发展规律,唯有考察时间的变化,从而建立起时空划分理论模型。
在此基础上,人分阴阳,男女有别,老少各异,人类个体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人物之本出乎性情,性情之理甚微而玄,仁义礼智信善恶贪痴九质之徵,非圣人之察其能究之乎”?人类个体先天遗传气质差异无不影响着疾病的产生发展变化以及预后,所以建构人类个体差异气质分型理论模型就显得十分的重要,中西医学最大的差别就在于此,仲景先师的高明之处是在天人合一整体观思想指导下,运用分类比较方法,将时间和空间,人类个体,个体生命演化周期,疾病,方证等诸多因素,层层进行分类辨别,“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最终“观其病(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神农尝百草,医药有方,黄帝问天师,调剂多术,然亦有不疗之疾,究其因,病乃先天医乃后天,先天生成病,后天变化证,治病要治先天,河洛八卦昭示下的仲景方术可愈废疾,起大病,济世活人。
张仲景:最简单的脉诊法(把脉简易法)
张仲景:最简单的脉诊法(把脉简易法)每晚9点准时免费更新——以下是正文——摸脉和针灸,是人们心目中的中医学里最神奇的两门学问。
三根手指搭在手腕处,便知身患何病,小小银针扎一扎,便手到病除,你说神奇不神奇?《伤寒杂病论》里把脉象分为两大类:太过和不及。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第九》第1条:“师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
”伤寒大家胡希恕进一步解释说:“太过、不及皆是脉病,凡病脉不出此二类,出此则为平脉,故诊察之时,当细察太过、不及。
”胡希恕对脉象,有精致见解:平脉与病脉:在《伤寒杂病论》里,把无病健康人之脉称为平脉。
平,即平正无偏。
人若有病,脉失其平,即为病脉。
我们平常所说的浮、沉、迟、数、大、细等脉,皆为病病。
脉象分两大类:人体有病千变万化,如以阴阳属性来分,则不外阴阳两类。
同理,脉象虽极复杂多变,但概而言之,则不外太过和不及两类。
太过者,较平脉为太过也;不及者,较平脉为不及也,如浮、数、滑、大等,即属太过的一类脉,沉、迟、细、涩等,即属不及的一类(本人注:太过与不及,总以平脉为标准作参考)。
脉象的三个方面:脉动、脉体、血行脉有来自脉动方面者,如数、迟是也;脉有来自脉体方面者,如大、细是也;脉有来自血行方面者,如滑涩是也。
经络技巧公众号提示脉动、脉体、血行即脉象来自的三个方面,与上述之脉象两大类别,合之则为脉象生成的根源。
一、脉象的两大类:太过和不及1、太过脉:浮、数、实、动、促、大、长、弦、紧、滑、急、洪;共12种。
2、不足脉:沉、迟、虚、结、代、短、细、弱、缓、涩、伏、微、芤、革;共14种。
二、脉象的三个方面:(一)来自脉动方面的脉象:浮沉、迟数、虚实、结代、动促。
(二)来自脉体方面的脉象:长短、强弱、紧缓。
(三)来自血行方面的脉象:滑涩另外,还有复合脉(兼脉),如浮而数、沉而大、浮而大、沉而细等(如六经辨证中的太阳少阳合病、太阳阳明合病等,属于兼病),具体为:急脉(数之甚)、伏脉(沉之甚)、洪脉(大而实)、微脉(细而虚)、芤脉(浮大虚涩)、革脉(芤而弦)。
仲景方术推算法图
仲景方术推算法男卦命:11-x, 女卦命=15-(11-x) (x指出生年中除9、0外的各位数加权值且x<9)●∙∙肾1、肝3、心包3、脾5、肺7、心9●∙∙胃2、胆4、三焦4、大肠6、膀胱8、小肠8脏腑阴阳:耳、目、鼻开阳位主精气神无形之先天阳为五脏阴之用自内而出;先天阳-五脏阴之用。
口、二阴开阴位主传送出入有形之水谷后天阴为六腑阳之用自外而入;后天阴-六腑阳之用。
脏腑用药:●∙∙1、3、5、7、9补阳以滋阴;保胃气以存津液●∙∙2、4、6、8滋阴以养阳;固津液以密阳气。
◆∙∙阳旦者,升阳之方,以黄芪(一两水病;二两加-此为变;三两主制-此为常)为主;◆∙∙阴旦者,扶阴之方,以柴胡(四两小其制、八两大其制)为主;◆∙∙青龙三者,宣发之方,以麻黄(三两小其制;六两大其制)为主;◆∙∙白虎四者,收重之方,以石膏(八两小其制;十六两大其制)为主;◆∙∙朱鸟九者,表滋之方,以鸡子黄(一枚百合病;二枚少阴病;三枚温病)为主;◆∙∙玄武一者,温渗之方,以附子(一枚或六两少阴病-此为常;二枚湿病-此为变)为主;此六方者,为六合之正精,升降阴阳,变互金木,即济水火,乃神明之剂也。
注意:此主言其常,小言其变。
∙∙味辛皆属木(三),桂为之主,椒为火,姜为土,细辛为金,附子为水。
∙∙味咸皆属火(九),旋覆花为之主,大黄为木,泽泻为土,厚朴为金,硝石为水。
∙∙味甘皆属土(五),人参为之主,甘草为木,大枣为火,麦冬为金,茯苓为水。
∙∙味酸皆属金(四),五味[子]为之主,枳实为木,豉为火,芍药为土,薯蓣为水。
∙∙味苦皆属水(一),地黄为之主,黄芩为木,黄连为火,白术为土,竹叶为金。
此二十五味,为诸药之精,多疗诸五脏六腑内损诸病,学者当深契焉。
对男子而言太阳伤寒8/4内传厥阴7/3,太阳3/8内传太阴2/7,“若欲吐”知邪已传太阴也,故“为传也”。
对女子而言太阳伤寒4/8受邪内传少阴5/9,太阳8/3受邪内传少阳9/4,“若躁烦”知寒邪入里化热,或入少阴5/9,或入少阳9/4,“躁烦者”是“心躁烦”也,故也“为传也”。
张仲景类方总结
张仲景类方总结张仲景概述张仲景(150-219年),字景岳,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著名的医师、药师、医学家,被誉为中国古代医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所著的《伤寒杂病论》对后世的医学研究和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被誉为中医史上的经典之作。
张仲景的医术精湛,他对疾病的理解深刻并创立了多种类方,为后世中医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本文将对张仲景的几个代表性类方进行总结和介绍,以便更好地了解和运用这些经典的医学方剂。
1.【方剂一】桂枝汤方剂组成•桂枝 9克•草果(炙)6克•干姜 3克•大枣 12枚•炙甘草 6克主要功效桂枝汤是张仲景创立的最重要的方剂之一,主要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引发的寒热不退、头痛、身痛的症状。
具有祛风散寒、解表和里的作用。
适应症适用于伤寒初起,身体出现发热的表现,同时伴有恶寒、无汗、头痛等症状。
用法用量将以上药物加入适量的水中煎煮,取汤液饮服。
2.【方剂二】四逆汤方剂组成•茯苓 9克•甘草(炙)6克•干姜 6克•白术 9克主要功效四逆汤是治疗伤寒甚重,阳气虚亏、冷汗淋漓、四肢厥冷的疾病的经典方剂。
其作用是温阳散寒、解表固里。
适应症适用于伤寒初期,病情严重,身体出现寒战发热,同时伴有畏寒、汗出不减、肢冷等症状。
用法用量将以上药物加水煎煮,取汤液饮服。
3.【方剂三】小柴胡汤方剂组成•柴胡 6克•黄芩 6克•青皮 6克•生姜 3片•枳实 3枚•大枣 4枚•干姜 3克•甘草(炙)6克主要功效小柴胡汤是张仲景用来治疗胁痛、呕吐、恶心、头晕等情况的方剂。
其作用是疏肝解郁、调和营卫。
适应症适用于肝气郁结引起的疾病,具体表现为胸胁胀闷、恶心呕吐、舌苔黄等症状。
用法用量将以上药物加入适量的水中煎煮,取汤液饮服。
4.【方剂四】五子衍宗丸方剂组成•桂枝(制) 9克•细辛(制) 6克•炙甘草 3克•麝香 0.2克•附子(制) 6克•杜仲(制) 9克•肉桂 6克•枸杞子(炒) 12克主要功效五子衍宗丸是张仲景专为治疗阳痿早泄、遗精等男性疾病而创立的方剂。
张景岳古方八阵1-20
编号1 (仲景大承气汤一)方剂组成大黄, 四两. 厚朴, 半斤. 枳实, 五枚. 芒硝, 三合主治功效治阳明太阴伤寒, 谵语, 五六日不大便, 腹满烦渴, 并少阴舌干口燥, 潮热脉实者. 刘河间加甘草, 名三一承气汤作者见解右以水一斗, 先煮厚, 枳二物取五升, 去滓, 内大黄, 煮取二升, 去滓, 内芒硝, 更上微火一两沸. 分温再服, 得下, 余勿服编号2 (仲景小承气汤二)方剂组成即前大承气汤减去芒硝主治功效治病在太阴, 无表证, 汗后潮热狂言, 腹胀脉实, 六七日不大便, 喘满者作者见解水煎服编号3 (仲景调胃承气汤三)方剂组成大黄, 芒硝, 甘草, 各五钱主治功效治太阳, 阳明不恶寒, 反恶热, 大便秘结, 日晡潮热者. 凡阳明病有一证在经者, 当解肌; 入腑者, 当攻下作者见解此从近法. 每服三, 五钱, 水一大盏, 煎七分. 温服编号4 (仲景桃仁承气汤四)方剂组成桃仁, 十二枚, 去皮尖. 官桂, 甘草, 各一钱. 芒硝, 三钱. 大黄, 半两或一两主治功效治伤寒畜血, 小腹急, 大便黑而不通作者见解此从近法. 右B3咀, 作一服或分二服. 水一大盏, 煎七分. 温服编号5 (《良方》桃仁承气汤五)方剂组成桃仁, 半两, 去皮尖. 大黄炒, 一两. 甘草, 二钱. 肉桂, 一钱主治功效治瘀血小腹作痛, 大便不利, 或谵语口软, 漱水不咽, 遍身黄色, 小便自利, 或血结胸中硬满, 心下手不可近, 或寒热昏迷, 其人如狂作者见解右姜, 水煎, 发日五更服编号6 (当归承气汤六)方剂组成当归, 大黄, 各四钱. 甘草, 芒硝, 各二钱主治功效治燥热里热, 火郁为病, 或皮肤枯橾, 或咽干鼻干, 或便溺结閟, 通宜此方作者见解右B3咀. 入姜煎服编号7 (仲景大柴胡汤七)方剂组成柴胡, 半斤. 半夏, 半升. 黄芩, 芍药, 各三两. 生姜, 五两, 切. 枳实, 四枚. 大黄, 二两. 大枣, 十二枚主治功效表证未除, 里证又急, 汗下兼行用此作者见解擘. 右七味, 以水一斗二升, 煮取六升, 去滓再煎. 温服一升, 日三服编号8 (陶氏六一顺气汤八)方剂组成大黄, 枳实, 黄芩, 厚朴, 柴胡, 甘草, 芍药, 芒硝主治功效以代大小承气, 大柴胡, 大陷肫等汤之神药也. 此汤治伤寒热邪传里, 大便结实, 口燥咽干, 怕热谵语, 揭衣狂走, 斑黄阳厥, 潮热自汗, 胸胁满硬, 脐腹疼痛等证, 效不尽述作者见解水煎服. 欲峻者, 大黄后入. 凡伤寒过经, 及老弱或血气两虚之人, 或妇人产后, 有下证, 或有下后不解, 或表证尚未除而里证又急, 不得不下者, 用此汤去芒硝下之则吉. 盖恐硝性峻急, 故有此戒. 经云: 转药孰紧? 有芒硝者紧也. 今之庸医, 不分当急下, 可少与, 宜微和胃气之论, 一概用大黄, 芒硝乱投汤剂下之, 因兹枉死者多矣. 仲景云: 荡涤伤寒热积皆用汤液, 切禁丸药, 不可不知也编号9 (仲景大陷胸汤九)方剂组成大黄, 四钱. 芒硝, 三钱. 甘遂末, 二分主治功效治大结胸手不可按作者见解此从近数. 用水一钟半, 先煎大黄至一钟, 内芒硝, 煎一二沸去柤, 内甘遂末和匀服, 得利则止. 此药极峻, 必不得已而用之. 原方用大黄六两, 芒硝一升, 甘遂末一钱, 水六升, 如前法煮二升, 分二服. 得快利, 止后服编号10 (小陷胸汤十)方剂组成方在寒阵十六主治功效方在寒阵十六. 治小结胸, 正在心下, 按之则痛, 脉浮滑者作者见解水煎服编号11 (河间大黄汤十一)方剂组成大黄, 一两主治功效治泻痢湿热邪盛, 脓血稠黏, 里急后重, 日夜无度者作者见解右细剉, 好酒二大盏浸半日. 煎至一盏半, 去大黄, 分二服, 顿服之. 痢止, 一服; 如未止, 再服, 以利为度, 服芍药汤以和之. 痢止, 再服黄芩汤和之, 以撤其毒编号12 (《外科》大黄汤十二)方剂组成方在外科一六七主治功效治肠痈小腹坚肿作者见解编号13 (《金匮》大黄甘草汤十三)方剂组成大黄, 四两. 甘草, 一两主治功效治食已即吐. 按此汤必下焦胀实, 大便秘结不通, 而格拒吐食者方可用之. 若因胃虚而食已即吐者, 此则大非所宜, 用者不可误认作者见解右二味, 以水三升, 煮取一升. 分温再服编号14 (《金匮》大黄硝石汤十四)方剂组成大黄, 黄檗, 硝石, 各四两. 栀子, 十五枚主治功效治黄疸腹满, 小便不利而赤, 自汗出, 表和里实者宜用之作者见解右四味, 以水六升, 煮取二升, 去滓, 内硝, 更煮取一升. 顿服编号15 (《金匮》栀子大黄汤十五)方剂组成栀子, 十四枚. 大黄, 一两. 枳实, 五枚. 豉, 一升主治功效治酒疸心中懊EE, 或热痛作者见解右用水六升, 煮取二升, 分温三服编号16 (河间防风通圣散十六)方剂组成防风, 川芎, 当归, 芍药, 麻黄, 连翘, 薄荷叶, 大黄, 芒硝, 各五钱. 石啼, 黄芩, 桔梗, 各一两. 滑石, 三两. 甘草, 二两. 荆芥, 白朮, 栀子, 各二钱半主治功效治诸风潮搐, 手足瘈瘲, 小儿急惊便结, 邪热暴甚, 肌肉蠕动, 一切风热疥痢等疾作者见解右为末. 每服二钱, 水一大钟, 生姜三片, 煎六, 七分. 温服. 《医统》方各五分, 用水二钟煎服. 痰嗽加半夏. 闭结加大黄二钱. 破伤风加羌活, 全蝎各五分. 此方有四: 贾同知方无芒硝; 崔宣武方无芒硝, 有缩砂; 《疠疡机要》有白芷, 蒺藜, 鼠粘子, 甘草编号17 (双解散十七)方剂组成方在痘疹四二主治功效治痘疹表里俱实作者见解编号18 (牛黄双解散十八)方剂组成方在外科二百九主治功效治便痈热毒, 大小便秘作者见解编号19 (《局方》凉膈散十九)方剂组成大黄, 朴硝, 甘草, 各一钱. 连翘, 一钱半. 栀子, 黄芩, 薄荷, 各五分主治功效泻三焦六经诸火作者见解水一钟半, 加竹叶七片, 煎八分, 入蜜一匙, 和匀服编号20 (东垣凉膈散二十) 方剂组成方在痘疹八三主治功效解痘疹内热良方作者见解。
中医张仲景全部处方
中医张仲景全部处方咳嗽是呼吸系统受刺激时所产生的一种防御性反射活动.轻度咳嗽有利于排痰,一般不需用镇咳药,但严重的咳嗽,特别是剧烈无痰的干咳使病情加重或引起其它并发症,此时需在对因治疗的同时,加用镇咳药.针对长期咳嗽反复的情况可以用这个方子比较重,建议你不要按原方.现代一般换算是,一钱=3克.甘草4两就是120克了. 而汉代的一两和清朝的16两制又不一样.你按这个吧炙甘草(12克) 生姜(9克) 桂枝(9克) 人参(6克) 生地黄(50克) 阿胶(6克) 麦门冬(10克) 麻仁(10克) 大枣(10枚) 先用水浸半小时,然后大火15分钟,小火30分钟..可以二煎,就是喝完一次,加水再煲15分钟喝一次.一天可以喝两次..还要根据你的症状是否对症,如果比较严重,方子的量可以再修改.张仲景写了一本著名的方剂大全《伤寒杂病论2113》,伤寒杂病论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5261“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书中精选了4102三百多个方子,这些方剂的药物配伍比较精炼1653,主治明确.还有一篇可以御寒的食疗方子,叫做祛寒娇耳汤”不过祛寒娇耳汤其实就是把羊肉和一版些祛寒的药物放在锅里煮,熟了以后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的样子,再下锅,用原权汤再将包好馅料的面皮煮熟.也就是现在饺子的原型.1副药是1天量.《金匮要略》和《伤寒论》都是他写的.张仲景的药方里所说的一两是3克.人参9克、白术9克、炙甘草9克、干姜9克,水煎服.你好,根据你的描述,应该这样看,史书记载华佗、扁鹊医术高,但非常遗憾没有著作传世. 张仲景毫无疑问是医圣,其辩证和方药源于伊尹的汤液经,绝对经典.但针灸水平差了许多,否则伤寒论会更有看头. 孙思邈是中医史上唯一一个同时精通中药与针灸的医师,可惜晚生于仲景所以称不了医圣,但他的千金方是方剂史上的经典,而且他的医术没有背离正统中医. 相比之下李时珍差的远,他的本草纲目受人关注更多是因为外行人的以讹传讹,这本书部头虽大但很多地方背离了中医的本意,容易误导人入岔路. 所以,仲景和孙思邈并列(或者仲景微弱优势领先),华佗、扁鹊无法判断,李时珍根本不在同一个档次上.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祝你健康!。
《内经》钥匙—术数之学
《内经》钥匙—术数之学纵观古今《内经》“术数”之注释,多以“养生保健方法”而解,似乎已成定论。
如马莳《素问注证发微》:“术数者,修养之法则也。
术数,所该甚广,如呼吸按跷,及《四气调神论》养生、养长、养收、养藏之道,《生气通天论》阴平阳秘,《阴阳应象大论》七损八益,《灵枢·本神》长生久视,本篇下文饮食起居之类。
”张介宾《类经·摄生类一》:“术数,修身养性之法也。
”目前权威著作高校教参第二版程士德《内经》:“术数,本指权术、策略、治国方略等。
这里借指古人调摄精神,锻炼身体的一些养生方法。
术数,是对养生方法的总称”及李经纬、邓铁涛《中医大辞典》:“术数:①道家修身养性的一种方法。
一般指导引、按跷、吐纳等调摄精神、锻炼身体的措施。
《素问·上古天真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②指方术气数,即以阴阳五行生克制化之理,附会各种迷信之说,以制定人事和国家的气数”等。
以“养生保健方法”的术数,是不能解读《内经》的。
回到《内经》那个时代,即战国秦汉时期,读一读那个时代的著作,感受一下先哲们的思想境界,诸如《国语》、《管子》、《列子》、《春秋左传》、《周礼》、《礼记》、《周易》、《尚书》、《吕氏春秋》、《春秋繁露》、《淮南子》、《白虎通》、《史记》、《汉书》等诸子经史古籍后发现,术数并非完全如上述所释“养生保健方法”,而是指根据“阴阳五行生克制化之理,附会各种迷信之说,以制定人事和国家气数”的。
对于术数的概念,汉代班固给予了明确的归类与解释。
《汉书·艺文志》说:“数术者,皆明堂羲和史卜之职也。
史官之废久矣……故因旧书以序数术为六种”,即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
羲和,执掌天文历法的官吏。
史卜,指太史、太卜等官。
周寿昌《汉书注校补》:“史,是史巫之史;官,则太卜。
非载笔执简记之史官。
”顾实《汉志讲疏》:“此明数术之学出于史官,则今之江湖医卜星象之类。
改进版 仲景方术推算法
改进版xx方术推算法首先、了解人有阴阳九型十八种气质分型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
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五常者,仁义礼智信。
人受生于胞胎之中,三元养育,九气结形,九月神布,气满能声,十月神具,九天称庆。
九气者,水火木金土金木水土,人禀天地,命属阴阳,天之气,地之质,合而成人,故人有气质也。
受一天之气而生者,男阳明之人也,女少阴之人也,受二天之气而生者,男太阴之人也,女阳明之人也。
受三天之气而生者,男太阳之人也,女厥阴之人也。
受四天之气而生者,男少阳之人也,女太阳之人也。
受五天之气而生者,男少阴之人也,女少阴之人也。
受六天之气而生者,男阳明之人也,女阳明之人也。
受七天之气而生者,男厥阴之人也,女太阴之人也。
受八天之气而生者,男太阳之人也,女太阳之人也。
受九天之气而生者,男少阴之人也,女少阳之人也。
故人有阴阳九型十八种气质分型,有比较才有鉴别,分类比较思想是仲景撰著《伤寒杂病论》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它无不影响着疾病的产生和预后,是对三阳三阴六病生成演化规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物生谓之化,河图是也,物极谓之变,洛书是也,河洛生成变化之道,即是人之九变十化气数图是也。
观先后天之生成变化,即可知病证之转归,故曰:先天生成病,后天变化证,观其病证,知犯何逆,随病证而治之。
天之气对应气质类型表各类气质分型的六经属性定位到病与证:胃家寒,阳明肾虚;太阴胃弱,太阴里虚寒;太阳中风表虚;少阳化火证,半表半里;少阴寒化证,脾肾阳虚;阳明胃家实;厥阴杂病,病在肺肝;太阳伤寒表实;少阴热化证;阳明里虚热,病在大肠肾;阳明里实热另外,逢219生命演化期,必有大病。
其次、推算出男女各气质类型中的天之气,再推出气质类型。
男:10(9)-公元数之末两位数之和(超过10的两位数继续加)=X,这个X就是气质类型的天之气1900后2000年前用10减,2000年后用9减举例:男1974年生人10-(7+4)=10-11=10-(1+1)=8 8就是这个人的气质类型的天之气,以开始推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张仲景术数(二)万物有气即有数,有生成就有变化,人乃万物之中最贵者,先天十月怀胎河图是也,后天九九八十一变洛书是也,河图洛书两者合二为一与后天八卦相配之生命形成和演化过程就是人的气数,大至宇宙自然人类社会历史的演变,无不有气数的存在。
无病之人,人体气机升降有序,周而复始,患病之人,气机升降失衡,生命圆运动受阻,有始无终。
医者,必须通晓宇宙自然社会和人类的气数演化规律才能更好的临证治病。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仲景之后,除王叔和卫讯等少数人通晓仲景之旨外,千古无一人。
《伤寒论》研究史上百家争鸣的局面就是明证,正因为不明仲景撰著之旨,才有诸家见仁见智之说。
有人言百家争鸣促进了伤寒学说和仲景学说的发展,依我之见,在不明仲景撰著的情况下后世注释之著是在误导后学,引入歧途不得而返,诸多学子,苦无入门之捷径,张仲景术的问世,不但可释千古疑难,而且可获登堂入室之匙,可在最短时间内造就大批中医人才,中医之振兴指日可待并非虚言,待仲景方术大白于天下之时,《伤寒论》研究就可以划句号而告终。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人一出生其后天生命过程就呈有序性,动态性,周期性在逐渐演化发展,人的一生就好比是一罐煤气,其生命能量在逐渐的耗散,随着岁月的不断流逝,经过九九八十一变由少到老,待生命能量耗尽便气尽身亡,只剩一具无生命的躯体。
人身之魂“身未生时他先来,气未绝时他先去,当人破胞出头之时,哇的一声,即魂入窍之时-注:万物皆有灵,天地气交借父精母血而成身,魂一入窍,受后天木气(天一地二人三,人禀天地之气而生,人是三生的)与先天元性相合,假依真存,故婴儿落地时,无声者不成”。
“魂之为物,迁移不定,离此去彼,离彼来此,轮回不息”。
至于魄者,“借血气之灵,受金气而凝结—注:所谓天魂地魄,即天三地四,生后七七四十九日而始全,死后七七四十九日而始灭,世俗亡人,七七四十九日之期,正为此耳”。
游魂属8,鬼魄属4,男8女7,男逆女顺,故九变十化气数图始于8/4魂魄入,终于8/4魂魄出。
8/4 7/3 6/2 5/1 4/9 3/8 2/7 1/6 9/5 8/4 7/37/3 6/2 5/1 4/9 3/8 2/7 1/6 9/5 8/4 7/3 6/26/2 5/1 4/9 3/8 2/7 1/6 9/5 8/4 7/3 6/2 5/15/1 4/9 3/8 2/7 1/6 9/5 8/4 7/3 6/2 5/1 4/94/9 3/8 2/7 1/6 9/5 8/4 7/3 6/2 5/1 4/9 3/83/8 2/7 1/6 9/5 8/4 7/3 6/2 5/1 4/9 3/8 2/72/7 1/6 9/5 8/4 7/3 6/2 5/1 4/9 3/8 2/7 1/61/6 9/5 8/4 7/3 6/2 5/1 4/9 3/8 2/7 1/6 9/59/5 8/4 7/3 6/2 5/1 4/9 3/8 2/7 1/6 9/5 8/4气数图两对角线首数相加均为16,8/4曰伤寒,7/3曰杂病,仲景撰著时又恰值三元九运艮八运天之六气8/4伤寒主事,故仲景撰著名《伤寒杂病论》十六卷。
人始于8/4,终于8/4共99岁,先天生成病,后天变化证,病九年一变,证随年月日无时不在变,一年有四季,故有九十九乘四等于三百九十六条方法论。
仲景三百九十六条方法论是治疗百病的根本大法,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金科玉律。
仲景先师在九变十化气数图中,首先对伤寒与杂病进行分类并揭示这两种疾病产生的本质和传变路线以及其自愈日期。
宋本《伤寒论》将其论述条文置于第七条云“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即以下的表述形式:伤寒杂病8/4 7/37/3 6/2病有发热恶寒者无热恶寒者发于阳也发于阴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此为仲景先师示人以伤寒杂病之辩,太阳伤寒8/4内传厥阴7/3,厥阴杂病7/3内传阳明6/2,太阳伤寒病8/4七日自愈,厥阴杂病7/3六日可自愈。
历代医家对此条文极为重视,但对其文意的具体理解,则看法不一,争论不休,难以统一认识,遂使后学无所适从。
大致归纳诸家之说有如下几种观点:一.认为“发于阳”是病发于三阳经,“发于阴”是病发于三阴经。
二.认为“发于阳”是病发于太阳,“发于阴”是病发于少阴。
三. 认为“发于阳”是感受了风邪而发病,“发于阴”是感受了寒邪而发病。
上述三种说法,都与仲景思路格格不入,很难与临床相符,其实本条的重点是辨别一个本气自病而恶寒的病人,是太阳伤寒8/4,还是厥阴杂病7/3,是通过本条之辩证,充分体现仲景原书是伤寒与杂病共论之书,是融伤寒与杂病而一炉共冶的大经大法。
九变十化气数图,从整体上纵横观之,其人体生命周期过程中病证的动态有序演化规律就像一张鱼网,处于极顶位置的横病为纲,纵证为目,横病为本,纵证为标,横病先天生成,九年一变,纵证后天变化,逐年在变,纲举则目张。
六病定病位,九纲定病性。
《伤寒论》第一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是太阳病8/4和3/8的提纲之辩,是对太阳病伤寒8/4和太阳病中风3/8最典型临床症状的高度概括。
同理,第180条“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是阳明病6/2的提纲之辩,但不包括阳明病1/6,以区别于胃家寒和胃家虚之太阴病2/7。
第263条“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弦也”是少阳病4/9的提纲之辩。
第273条“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是太阴病2/7的提纲之辩,太阴病不包括脾5,脾5不属太阴,属少阴。
第281条“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只是少阴病5/1的提纲之辩,不包括“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证之少阴病9/5。
第326条“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是厥阴病7/3的提纲之辩。
以上六条仲景虽未明言提纲二字,但它确实是伤寒论的提纲条文,其表述形式有其特殊性,在气数图中处居高临下的位置,既表示三阴三阳六病的最典型临床表现,又表示生命过程不同的演化周期,还表示人身的不同部位,所以仲景在伤寒论中将其置于六病各篇之首,以示人辩病证而论治之道,明乎此则后世关于“提纲”和“非纲”的千年之争可休矣。
人禀九天1/6 2/7 3/8 4/9 5/1 6/2 7/3 8/4 9/5之气数而生,上属九星,下属九州,命系星辰18位,人生天地100年,若其时正,则身命高超,前程显达,若其时不正,则命贱身卑,沉沦漂泊。
仲景紧接着在《伤寒论》第2条“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和第3条“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论述太阳中风3/8和太阳伤寒8/4之辩,太阳中风3/8和太阳伤寒8/4是对太阳病的分类,不是伤于风叫中风,伤于寒叫伤寒,伤寒中风都是指本气自病即内伤病,而外邪侵袭人体,正气不足,抗邪无力也可以患病,那就是天之六气风寒暑湿燥火,风伤厥阴7/3,寒伤太阳8/4和3/8,暑伤少阴9/5和5/1,湿伤太阴2/7,燥伤阳明1/6和6/2,火伤少阳4/9。
本气自病即内伤病和外邪致病即外感病,其病同而证异,治法亦异,仲景有方有论,通晓三阳三阴之旨,才可明白仲景学说之真谛,关于三阳三阴之实质,暂且不表,以待后论。
仲景《伤寒杂病论》本来是为百病立法的临床医著,是集伤寒温病杂病于一体,理法方药俱全的大经大法,其396条方法论,字字珠玑,有方有证曰法,无方有证曰论。
但长期以来,世人由于不明仲景撰著之旨,不得仲景秘术,再加之宋臣林亿等人将一部完整的《伤寒杂病论》重编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分,遂使后人误解为《伤寒论》是专论外感伤寒的,《金匮要略》是专论杂病的,这种错误见解一直流传至今,影响极大,贻害后学。
学习研究《伤寒论》,首先要弄清伤寒和杂病的真正含义,在仲景时代,伤寒二字的意义是非常宽泛的,《难经》有言“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在这句话中,“伤寒有五”的“伤寒”二字是外感疾病的统称,“有伤寒”的“伤寒”二字是指麻黄汤证的伤寒,因汉时对疾病的分科,只将外感急性发热的疾病统称之为伤寒,除伤寒以外的疾病则统称为杂病,伤寒与杂病是两种不同的疾病。
至于仲景所称的伤寒,则是泛指,并非专指外感疾病之伤寒,它包括本气自病之伤寒(内伤病)和外邪致病之伤寒(外感病),因为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本气自病之伤寒是内伤病,即《难经》所言的“正经自病”,其病九年一变,其证逐年在变,而外邪致病之伤寒是外感病,其病证传变迅速,随时而变,按日计传,故此种伤寒“所以贵疗于早也”,明乎此则《伤寒》书可读矣。
《内经》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人之正气不足,抗邪无力则本气自病,外邪乘机而入,邪随体化而发病,如正值生命演化期是太阳伤寒8/4之人,邪随体化,则易从寒化,寒伤太阳,对于此种内外合邪致病之伤寒,仲景在《伤寒论》第4条云“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若欲吐,若躁烦,脉急数者,为传也”。
天之六气寒伤太阳8/4和3/8,故曰“伤寒一日,太阳受之”。
太阳病在人身之部位是从背项到头,司一身之表,太阳受病传与不传,病轻病重,医者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其传变路线对男子而言太阳伤寒8/4内传厥阴7/3,太阳3/8内传太阴2/7,“若欲吐”知邪已传太阴也,故“为传也”。
对女子而言太阳伤寒4/8受邪内传少阴5/9,太阳8/3受邪内传少阳9/4,“若躁烦”知寒邪入里化热,或入少阴5/9,或入少阳9/4,“躁烦者”是“心躁烦”也,故也“为传也”。
外邪致病之伤寒是外感病,人体受邪之后,其传与不传视正气的抗邪能力而定,若有上述之“若欲吐,若躁烦,脉急数者”便可知是传也。
紧接着第5条仲景云“太阳病二三日,其二阳证不见者,为不传”。
太阳病8/4其内传路线是一日太阳8/4,二日厥阴7/3,三日阳明6/2,四日少阴5/1,五日少阳4/9......,“二阳者”阳明6/2是也,病伤寒已两三天,对于男子而言伤寒8/4首传半表半里厥阴7/3,继传阳明6/2,对于女子而言伤寒4/8,首传少阴5/9,再传阳明6/1,两者二三日邪均传里入二阳即阳明6/2或6/1,若丝毫不见阳明征候出现,就可判断为不传,此二条有证无方是仲景大论,仲景用气数图示人以规矩方圆,并告治医者疾病的传变路线,惜此绝术湮没千年而不彰,遂使后人终不得仲景之旨。
在《伤寒论》中三阳三阴六病气数图的纵向发展过程,是疾病固有的,稳定的,必然的动态有序演化规律,其传变顺序是永恒不变的,医者必须明确其传变路线,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更好的临证服务,对于这种疾病的传变和转属,后世人在研究《伤寒论》时,由于不知仲景秘术,几乎无不言“传经”,其实“传经”之说有违仲景之旨,仲景六病各篇从无“传经”二字,也无“六经”之名,三阳三阴六病不是经络学说的“六经”,与经络无关,只有在用针灸辅助治疗时才称“经’,如《伤寒论》第8条“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