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存款准备金率对市场的调控

合集下载

对我国近年频繁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看法

对我国近年频繁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看法

对我国近年频繁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看法一、我国频繁使用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原因1.这些年来我国国际贸易持续顺差,导致了了国际收支的持续顺差,大量外汇涌入国内,造成我国金融体系中流动性过剩,银行超额准备金较多,同时也面临着人民币升值的国际压力,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是中央银行回收流动性的有效操作工具。

2.目前我国的其他货币政策工具,如公开市场政策与国外发达国家之间还有一定的距离,而较为成熟的存款准备金制度可以有效地防范金融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兼具资本充足和存款保险的职能,一举多得,因而是我国当前较为有效的可选工具。

3.管理通胀预期,防范经济过热的风险。

从各项数据上看,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一轮经济上升周期。

在中国经济强劲恢复,并且通胀压力迅速上升的情况下,产生了经济过热的风险。

需求趋旺使得中国部分上游行业可能会出现短缺,并导致原材料成本上升较快,这会增加通胀压力,因而有效控制信贷并回收流动性是经济刺激政策退出的第一步。

二、我国频繁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带来的影响央行每一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就可以冻结回笼上千亿的人民币,减少商业银行的可用资金,从而控制贷款增速,引导投资的合理增长,防止我国固定资产增长过快。

具体影响如下:1.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股市的影响。

我国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资本市场来说,短期有压力,但长期是一个利好。

存款准备金率上调,有利于银行股以及大市值股票,有望加速资本市场风格转换。

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目的是收缩和缓解流动性过剩、抑制信贷和投资过快增长、优化金融资产结构。

但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资产泡沫和价格抑制作用比较明显,准备金率的上调有利于抑制资产价格上涨,对于股市不利。

2.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对保险业的影响。

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一货币政策通过银行存款、同业拆借、证券投资以及外汇资金运用等多种渠道间接地作用于中国保险业,对保险公司的经营活动具有很大的影响,对保险公司的经营活动提出新的挑战和要求。

论我国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控

论我国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控

级收取差别保 费的作法 , 都有约束金融机构信贷过度扩张的作
用, 促使金融机构本着 质量 、 益 、 场的原则进行 经营 , 效 市 有利
于形成金融运行和货 币政策调控 的市场基础。
二 、 国存 款 准 备 金 率 的历 次调 整 及 原 因 我
1 我 国存 款 准备 金 的历 次调 整 、
要, 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进行 了 3 次的调整。18 年央行把法 8 95 定存款准备率定为 1%, 0 随后的两三年内, 由于严重的经济过热 和通 货膨胀 , 央行在两 年内两次上调 法定存款准 备金率 , 以起 到紧缩银根 、 抑制通胀的作用 。19 9 6年我国经济实现 “ 软着陆 ”
从 18 95年 2 1 年 3月 ,央行根据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需 01
8 4 < 当代经济)0 1 - 2 1 #5月( 下)
型_●l--I●_●--l■●-l-●■-N I 目●■■■l_■■● 卫 ECO  ̄TC -_ _ O

C O N T EM P O R A RY
SLeabharlann ●■_() 1流动 } 生过剩 我国国际收支顺差额逐年快速增长 。 0 0 2 1 年我国外贸进出 口总值 2 7 7 92. 6亿美元 , 比上年同期增长 3 . 4 %。到 2 1 年末 , 7 00 我国外汇储 备余额突破 2 . 8万亿美元 , 而且短期来看 , 外汇储 备
的激增 , 以选择 的货 币政 策工具主要有 控制信 贷规模 、 可 法定 存款准备金率 、 公开市场操作 、 利率工具等。央行可通过公开市
调 控货 币供应量。
2 存 款 准 备金 的发 展 历 史 、
准备金比 率下降 。在这种压 力下 , 央行不得不将法定存款准备

央行存款准备金率对股市的影响

央行存款准备金率对股市的影响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中文):关于央行准备金率调动对股市影响的研究Title: The Analysis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Adjustment of Central-Bank Reserves to Stock Market学院金融学院年级专业2009级保险学学生姓名郑逸洲学号090142876指导教师茆训诚完成日期2012 年5月股市被喻为是反映宏观经济状况的“晴雨表”。

然而,我国经济强劲增长,股市却在达到6000多点以后一直萎靡不振,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相背离反映中国股市具有弱的“晴雨表”功效。

07 年至08 年前后两年间,我国的股票市场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剧烈波动,与此同时,为调控宏观经济,中央银行连续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次数频繁,幅度之大,前所未有。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作为央行行使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之一,主要直接针对货币市场的流动性,进而通过信贷等机制影响实体经济。

但事实上,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也间接地影响着虚拟经济,特别是股票市场。

本文借用相关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对存款准备金率变动的股票市场影响和传导机制进行规范研究,旨在探究股价变动随准备金调动之间的规律。

关键词:存款准备金率、股市、货币政策1、引言 (4)1.1研究的背景 (4)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4)1.2.1研究目的 (4)1.2.2研究意义 (4)2、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5)2.1相关概念和理论回顾 (5)2.1.1存款准备金 (5)2.1.2 股票价格 (5)2.1.3货币政策 (6)2.2文献综述 (6)3、分析 (8)3.1存款准备金率对股市影响的现状及其面临的问题 (8)3.1.1存款准备金率对股市影响的现状 (8)3.1.2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机构所面临的问题 (9)4、存款准备金率调动对股市影响分析 (10)4.1准备金调动无法刺激股市的原因分析 (10)4.2相关建议及措施 (10)5、结论 (11)1、引言1.1研究的背景中国的宏观经济增长自03 年来进入了新一轮上升周期,特别是从07 年开始,经济运行开始出现逐渐由偏快演变为过热的倾向。

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的背景与现实分析

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的背景与现实分析

35《商场现代化》年月(中旬刊)总第55期一、存款准备金率概述1.存款准备金率的一般概述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资金,金融机构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及存款准备金率包括两部分,中央银行规定的存款准备金率被称为法定存款准备率,与法定存款准备率对应的准备金就是法定准备金。

超过法定准备金的准备金叫做超额准备金,超额准备金与存款总额的比例是超额准备率。

超额准备金的大小和超额准备率的高低由商业银行根据具体情况自行掌握。

世界上,美国最早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缴存存款准备金。

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初始作用是保证存款的支付和清算,之后才逐渐演变成为货币政策工具,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供应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能直接冻结商业银行资金,抑制银行信贷资金过快增长。

2.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的作用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可以调节货币供给总量。

一方面,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会直接影响货币乘数。

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将增加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削弱商业银行的贷款能力,减小货币创造乘数,缩小货币扩张的规模;反之则相反。

另一方面,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会直接影响银行的超额储备规模。

当准备金率上升时,商业银行的部分超额储备转化为法定储备,从而商业银行的存款创造能力下降;反之则相反。

二、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历史调整状况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是在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后建立起来的,二十几年来,存款准备金率经历了十六次调整。

我国的法定准备金存款不能用于支付和清算,金融机构按规定在中国人民银行开设一般存款账户,统称备付金存款账户,用于资金收付。

在2006年中为控制银行信贷,缓解流动性过剩状况,央行先后3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进入2008年,截止到2008年4月25日,为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中国人民银行连续3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率变动对金融市场流动性的影响分析

存款准备金率变动对金融市场流动性的影响分析

存款准备金率变动对金融市场流动性的影响分析存款准备金率是央行用来调控货币供应量和金融市场流动性的重要工具。

当存款准备金率发生变动时,将对金融市场带来一系列的影响。

本文将分析存款准备金率变动对金融市场流动性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后果。

一、存款准备金率的定义与变动机制存款准备金率是指银行机构需按一定比例保留在央行的存款储备。

央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有效控制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和货币供应量。

当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银行的可贷款资金减少,流动性降低;当央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银行的可贷款资金增加,流动性增强。

在实际操作中,央行通常通过两种方式改变存款准备金率:一是改变公告存款准备金率,即公告央行规定的存款准备金率;二是进行定向降准或定向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即根据特定要求向特定金融机构进行调整。

二、存款准备金率变动对金融市场流动性的影响1. 影响货币供应量存款准备金率的改变,直接影响到银行体系的贷款能力。

当存款准备金率上调时,银行体系的贷款资金减少,货币供应量下降;相反,当存款准备金率下调时,银行体系的贷款资金增加,货币供应量增加。

因此,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对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产生较大的影响。

2. 影响资金价格存款准备金率变动还会对资金价格产生影响。

当存款准备金率上调时,银行体系的贷款资金减少,导致了市场上的资金供给相对减少,从而增加了资金价格;相反,当存款准备金率下调时,银行体系的贷款资金增加,导致了市场上的资金供给相对增加,从而降低了资金价格。

3. 影响利率水平存款准备金率变动对金融市场利率水平也产生一定影响。

当存款准备金率上调时,银行体系的可贷款资金减少,导致了银行对外贷款的成本增加,从而推升市场利率水平;相反,当存款准备金率下调时,银行体系的可贷款资金增加,导致了银行对外贷款的成本降低,从而压低市场利率水平。

4. 影响金融市场信贷环境存款准备金率变动对金融市场的信贷环境也有一定影响。

当存款准备金率上调时,银行体系的贷款资金减少,导致了信贷紧缩,企业和个人难以获得足够的贷款资金,从而制约了经济的发展;相反,当存款准备金率下调时,银行体系的贷款资金增加,信贷环境相对宽松,企业和个人能够更容易地获得贷款资金,从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存款准备金率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研究

存款准备金率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研究

存款准备金率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房地产市场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广泛关注。

在宏观调控的过程中,存款准备金率作为一种货币政策工具,被广泛运用于调节经济发展与金融风险之间的平衡。

然而,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与房地产市场之间的关系一直备受争议。

本文将探讨存款准备金率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并分析其中的原因和机制。

一、存款准备金率对房地产市场的直接影响存款准备金率作为一种制衡金融风险的手段,通过调整该率来影响银行贷款规模和利率水平。

在房地产市场中,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对于开发商和购房人来说,都会直接产生影响。

首先,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会导致银行的贷款能力下降,进而限制了开发商的土地购置和开发活动。

这会导致土地市场的供应减少,进而影响到房地产市场的供需关系。

在供应减少的情况下,房地产市场的房价通常会出现上涨。

其次,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还会对购房人的贷款利率产生直接影响。

当存款准备金率上调时,银行存款准备金的增加会导致银行贷款利率的上升,这会使购房人的购房成本增加,进而对房地产市场的需求产生抑制作用。

相反,当存款准备金率下调时,购房人的购房成本将降低,刺激了房地产市场的需求。

二、存款准备金率对房地产市场的间接影响除了直接影响外,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还会通过多种渠道间接影响房地产市场。

首先,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会对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产生影响。

当存款准备金率上调时,商业银行需要拿出更多的存款用于存款准备金,这会导致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上升。

为了维持盈利能力,商业银行倾向于提高贷款利率,这将传导到房地产市场的贷款利率上,从而影响购房人的购房成本和购买力。

其次,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还会影响到购房人的信贷活动。

当存款准备金率上调时,银行贷款的成本上升,对购房人的信贷条件产生压力,使得购房人需求下降,房地产市场的销售量也出现下降。

相反,当存款准备金率下调时,银行贷款的成本下降,购房人的信贷条件改善,刺激了房地产市场的销售。

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研究

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研究

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研究近年来,中国一直致力于调控货币供应量,以保持经济稳定和平衡。

其中,存款准备金率政策被广泛应用并产生了显著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并分析其重要性和作用。

存款准备金率是中央银行规定的商业银行必须按照一定比例保留的存款。

这一政策的调控是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水平来实现的。

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的影响直接体现在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上。

首先,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对货币供应量产生着直接影响。

当存款准备金率上调时,商业银行需要保留更多的存款,可贷款金额相应减少,从而降低了货币供应量。

相反,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则会释放更多的存款给商业银行,增加其贷款能力,推动货币供应量扩大。

因此,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可通过直接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来影响货币供应量。

其次,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对货币乘数产生着间接影响。

货币乘数是指商业银行根据存款准备金率创建货币的能力。

存款准备金率上调会降低商业银行的货币乘数,从而抑制了货币供应量的增长。

反之,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则会提高货币乘数,促进了货币供应量的扩张。

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可以影响货币乘数的变化,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的波动。

此外,存款准备金率政策还可以对货币供应量的结构产生影响。

不同类型的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会导致不同规模和速度的货币供应量变化。

例如,对大型商业银行或小型农村信用社的存款准备金率调控不同,将对不同经济领域和地区的货币供应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因此,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的调整可以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将货币供应量的结构调整得更为合理和稳定。

此外,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对金融市场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存款准备金率政策调整的预期会引起金融市场的波动。

市场预期存款准备金率上涨,则会导致市场对货币供应紧缩的恐慌,进而影响市场利率和资金流动性。

相反,若市场预期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则可能引发市场对货币供应扩张的预期,从而对市场产生积极的影响。

因此,中央银行需要在制定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时,充分考虑市场预期的影响,并采取适当的沟通和引导策略。

存款准备金与宏观调控

存款准备金与宏观调控

存款准备金与宏观调控关键词:存款准备金利率 CPI 宏观调控摘要:随着我国输入型CPI持续上升,3月份我国CPI已经达到5.4%,面对这一经济发展过热的现象,我国政府近期多次上调银行准备金率,目的是收缩流动性,减少市场上的货币总量,抵制通货膨胀。

如此强烈的金融手段究竟会对我国经济形势造成怎样的影响,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存款准备金率:金融机构必须将存款的一部分缴存在中央银行,这部分存款叫做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占金融机构存款总额的比例则叫做存款准备金率。

打比方说,如果存款准备金率为7%,就意味着金融机构每吸收100万元存款,要向央行缴存7万元的存款准备金,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为93万元。

倘若将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到7.5%,那么金融机构的可贷资金将减少到92.5 万元。

在存款准备金制度下,金融机构不能将其吸收的存款全部用于发放贷款,必须保留一定的资金即存款准备金,以备客户提款的需要,因此存款准备金制度有利于保证金融机构对客户的正常支付。

随着金融制度的发展,存款准备金逐步演变为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当中央银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时,金融机构可用于贷款的资金增加,社会的贷款总量和货币供应量也相应增加;反之,社会的贷款总量和货币供应量将相应减少。

央行决定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是对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旨在防止货币信贷过快增长。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也进一步凸显,投资增长过快的势头不减。

而投资增长过快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货币信贷增长过快。

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可以相应地减缓货币信贷增长,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央行表示,在国民经济继续快速增长,消费需求稳定增长,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对外贸易增势强劲,财政收入大幅提高的同时,经济运行中仍然存在投资需求进一步膨胀、货币信贷增长仍然偏快、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等问题。

央行对目前经济调控政策选择论文

央行对目前经济调控政策选择论文

央行对目前经济调控政策的选择摘要:2010年第四季度至今,中国人民银行频繁使用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政策进行宏观经济调控。

本文从货币政策调整的背景和原因出发,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对比了存款准备金率与利率工具。

关键词: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利率2011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围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这一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认真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交替使用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以及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加强流动性管理和货币信贷总量调控,维持经济平稳发展。

一、存款准备金率与利率变动的政策调整及其经济背景中央银行主要使用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工具进行货币政策的调整,2011年初至今,已经历经四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二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

出台这些政策的原因、背景主要有以下几点:(一)货币总量快速扩张,流动性充裕。

2010年末,广义货币(m2)余额72.58万亿元,同比增长19.7%,我国货币总量快速扩张态势明显,急需央行出台稳健的货币政策改善流动性充裕的现状。

(二)信贷规模增长迅猛,通货膨胀压力较大。

2010年12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同比增长4.6%,央行通过相应的货币政策,对银行信贷发出明确的紧缩信号,防止银行信贷增长过快或失衡和通货膨胀。

(三)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带来潜在风险。

2010年全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41415亿元,几乎每月保持20%以上的增长率。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加,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但是,地方融资平台等问题也随之浮现,特别是固定资产中房地产的投资增速不容小视。

二、从内部因素角度比较存款准备金率与利率(一)传导机制央行所调整的是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存款规定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政策对货币供应量的调控机制是:中央银行调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一方面会增加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缴存的法定存款准备金,从而降低了商业银行信用扩张的基础;另一方面法定存款准备金上调会使货币乘数减小,从而降低商业银行信用扩张的倍数。

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对市场的影响

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对市场的影响

离1 O月 1 9日央 行 上调 存贷 利率
02 .5个百 分点 不 到 两 个 月 时 间 ,
减 少 ,利 息
支 出都 相 应
央 行 两 度 推 出收 缩 银 根 的举 措 ,
足见 其 抗 击通 胀 的决 心。 但相 对
虑。 在 具体 措 施 上 , 中国 在 加 大
阻 止热 钱 流 入 力度 的 同 时 ,对 内 则有针 对性地 适度 收紧银根 。 存 款准 备 金 率是 金 融 机 构按 规 定 向中央 银 行 缴纳 的存 款准 备
21 0 0年 0 1月 l 日 8
1 .0 65 1 .0 60
1 .0 55
1 .O 70 1 .0 65
l 0 6.0
0.0 5 0.0 5
0.0 5
1 .0 35 l .O 3 5
1 .0 35
l .0 35 l .0 35
1 .0 35
0O .O 00 .0
中 国人 民银行 决定 ,从 2 1 00 年1 1月 2 9日起 ,上 调存 款 类金
后 ,引 发 了全 球 的 强 烈反 弹 和广
部 分 是风 险: 放 贷 款。 当 t
泛 批评 。 专 家指 出 ,美联 储 的政 策将 令 美 元 汇率 持 续 走 低 ,导致
热钱 大 量 涌入 新 兴经 济 体 的 资本 市 场 ,给相 关 国家和 地 区带 来输 入 性通 胀 风 险 ,并 给全 球 经 济 复 苏 带来 隐患。 中国及 其 他 新 兴经
理 遵j 点薹 董 财频 . ≯ 热
表 1近年来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情 况
大 型 金融 机构 数据 上 调时 问
中 小金 融机 构

存款准备金率对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

存款准备金率对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

存款准备金率对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参考文献:技术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百度百科。

专业班级:姓名:首先我们要想了解存款准备金率对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先来了解一下国家的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是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宏观调控分为直接调控和间接调控两种方式直接调控,即国家运用行政手段直接协调和控制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直接调控,即国家主要运用经济手段,通过市场机制,影响和引导企业的经济行为,以达到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

其次我们再来看一下宏观调控的特点有哪些:1.市场不是万能的2.市场具有固有的弱点和缺陷:(1)自发性:表现:a生产经营者追求自身利益(唯利是图)b不正当经济行为危害:a两极分化b社会矛盾,不利于社会经济健康发展(2)盲目性:原因:a生产经营者不可能掌握社会各方面信息b无法控制经济变化的趋势危害:a经济波动b资源浪费表现:一哄而上(下)(3)滞后性:原因:a事后调节b时间差危害:a经济波动b资源浪费宏观调控的必要性:1.市场不是万能的,市场有其固有的缺陷和弱点2.不仅要有市场调节,还要有宏观调控3.宏观调控可以克服市场的缺陷4.二者结合,保证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我们再来看一下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如下: 促进经济健康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国家宏观调控目标的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

只有综合运用各种宏观调控手段,统筹安排,才能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有了目标那么我们再来看一下对于这些目标我们有什么手段可以去解决它们:宏观调控的手段如下:.一:经济手段(1)含义: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而影响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措施(2)外沿: 经济政策:价格、税收、信贷、利率、汇率、产品销售、产业、扶贫、货币等政策经济计划:年度计划、五年计划、十年规划(3)作用:经济政策: 调动企业、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生产的发展经济计划: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经济发展起重要调控作用二:法律手段(1)含义: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2)市场经济法制性(3)作用:a。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调控的分析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调控的分析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调控的分析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指央行规定商业银行需按一定比例将客户存款存放在央行保管的一种制度。

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央行可以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进行调控。

下面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调控进行分析。

首先,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可以影响商业银行的流动性。

当央行调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需要将更多的存款存放在央行,导致其流动性减弱。

流动性的降低将会增加商业银行的融资成本,使其对信贷资金的需求减少,从而抑制了信贷规模的扩张。

相反,当央行调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取出部分存款放贷,增加了银行的流动性,会提高商业银行对信贷的供给能力,进而扩大信贷规模。

其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也会影响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

资本充足率是指商业银行自身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的比例,是衡量商业银行风险承受能力的重要指标。

调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会使商业银行部分存款无法用于放贷,导致其资产收缩,资本充足率下降。

当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过低时,央行可能会限制其信贷规模,以避免潜在风险对金融体系的冲击。

相反,当央行调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可以更多地使用存款放贷,增加了资产规模,提高了资本充足率,有利于扩大信贷规模。

此外,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也会对商业银行的利润产生影响。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高会减少商业银行可使用于放贷的存款,从而使商业银行的投资收益减少,对利润产生负面影响。

相反,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降将增加商业银行的可用存款,增加了商业银行的投资机会,可能会提高利润水平。

最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调控的效果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例如,经济增长、利率水平和货币政策等因素都可能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产生影响。

因此,单纯依靠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来调控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并不是一个完全可靠的手段,央行还需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进行调控。

综上所述,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调控具有重要影响。

实证分析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经济的影响

实证分析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经济的影响

实证分析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经济的影响摘要:存款准备金率是金融机构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率。

近年来,受到全球性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等恶劣情况的影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我国频繁使用货币政策工具调节宏观经济。

存款准备金率作为我国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是一种强有力的货币政策工具,文章从存款准备金率的作用、近年来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情况分析了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经济的影响。

要分析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经济的影响,首先得理解存款准备金和存款准备金率这两个名词。

存款准备金,也称为法定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存款准备金率则是金融机构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率。

存款准备金率作为我国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是一种强有力的货币政策工具。

“中央银行依不同情况,规定存款准备金比率,要求商业银行按所吸纳存款的一定比例提取存款准备金,并同时管理准备金,以保证商业银行资产流动性,提高其清偿能力,保持金融稳定。

”本文从存款准备金率的作用、近年来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情况分析了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经济的影响。

一、存款准备金的作用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早期的银行没有最低的存款准备金限制,吸纳的存款可以全额作为贷款放出去。

这样,银行贷款放得多,利润也多。

问题是银行自己没有留下现金,如果存款人要求提款,银行一时拿不出足够的现金偿付,就会丧失信用,也就危及了银行生存的根本。

当经济危机来临的时候,很多储户不知道银行能否撑过经济危机,所以纷纷把钱取出来掌握在自己手中,结果就是发生大规模的银行挤兑。

这时,拿不出现金偿付的银行就更面临破产关门的危机。

全世界最开始实行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是美国,美国法定了最低存款准备金,要求银行必须从存款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保留在自己手中,不允许借贷,以备必要时偿付储户。

存款准备金政策有效性分析论文

存款准备金政策有效性分析论文

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有效性分析中图分类号:f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2)08-000-02摘要这几年来,我国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政策工具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在2006年至2008年之间,中国央行为了抑制货币信贷,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商业银行资金流动性过剩等严重问题,连续19次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其中,存款准备金政策因为具有货币乘数效应会给国家金融和经济带来较大的影响,所以存款准备金常常成为中央银行谨慎使用的货币工具。

但是我国央行却频繁使用这一效果猛烈的货币政策工具。

关键词存款准备金 cpi 货币乘数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一、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操作原理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组织为保证客户或者企业提取存款而准备的在中国中央银行的存款。

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政策的运行原理集中体现在它对商业银行的信用贷款和存款乘数的调节上。

存款数量与存款乘数相乘的结果就是商业银行的存款增加总额。

当央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及其他机构可用于存贷款的资金增加,社会的货币供应量也相应增加;相反,社会的货币供应量将相对地减少。

二、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实践2010年1月到2011年10月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持续上涨, 2011年10月的cpi指数有所回落,但仍然高居5.5%。

而在2010年1月到2011年10月这段时期内,我国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由16%上涨到21.5%,增长幅度达到5.5%。

从目前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来看,虽然我国不断地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并且上调的幅度和频率在我国政策调控史上都是少有的,但我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依然处于高位,没有得到预期的下降。

所以,从通货膨胀的角度看来,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实行效果并不显著。

三、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运行低效的原因分析在此,我们将存款准备金运行低效的原因分为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1.内因方面(1)我国计提法定存款准备金的方式不合理我国计提法定存款准备金的方法不能准确,真是地反映各家金融机构的存款水平。

我国变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我国变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我国变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关键词: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股票市场货币政策引言一、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存款准备金制度是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为保证货币的流动性而准备的资金。

存款准备金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

法定存款准备金是根据央行规定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向中央银行上交的准备金,这部分是强制性的。

而超额存款准备金是超出法定存款准备金的部分,即超额存款准备金是存款准备金与法定存款准备金之间的差额。

在实行中央银行制度的国家中,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常常被认为是最重要的货币政策制度之一。

央行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来影响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总量,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最后影响到整个宏观经济。

当一个国家通货膨胀较为严重时,央行会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

当整个经济处于衰退时期,央行一般会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等金融机构按照规定向中央银行缴存的准备金占存款总额的比率。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越高,商业银行需要向中央银行缴存的存款准备金就越多。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与派生存款的关系表达为:D=E*(1/r)其中D为派生存款,E为原始存款,r在这里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1/r则是基础货币的扩张系数。

从上式可以看出,货币乘数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成反比。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越大,货币乘数就越小,存款货币的扩张能力也就越小。

目前,我国证券市场通过股权分置改革、股指期货的推出以及创业板的成立等重要的市场改革,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市场成熟度,与之相应的市场规模和发展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市场的功能和作用也在不断地完善之中,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将影响我国金融体系的发展。

同时,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证券市场价格指数的变化。

由于公开市场业务和再贴现政策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局限性,现在我国频繁地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来对我国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近十年存款准备金率调控的回顾与展望——基于阶段性视角的分析

近十年存款准备金率调控的回顾与展望——基于阶段性视角的分析

以调 整 存 款 准 备 金 率 对 其 是 一 剂 猛 药 。但 在 国 内, 由于存 在 超 额 准备 金 , 款 准 备 金 的作 用 被 存
大 大 的弱化 了 。正是 因为 这种 不规 范使 得某 种意
义 上 我 们 可 以运 用 这 个 工 具 控 制 货 币 供 应 量 的 过度 扩 张 。同时 , 行小 幅上 调存 款 准 备 金率 不 央
1.%。近 十年里 , 备金 率在 20 、02年 始终 85 准 0 12 0 保 持 19 制定 的 6 99年 %的水平 ,于 20 03年开 始 第 一 次 调控 , 调 控 幅度 为 l , 其 % 而后 准 备 金率 一
直平稳 上 升 ,上调 幅度 基 本维 持 05 . %的水 平 , 在 20 0 8年 9月 2 日达 到 新 的高 点 1 .%。 此后 准 5 75
传 统 理 论 与我 国实 践 背 景 的差 异 , 对 近 十年 准 并 备金率 的走势进 行 回顾 和分 析 。


我 国存 款 准备 金率调 控概 况
数据 来源 : 根据 中 国人 民银行 网站 ( w . e o . ) 据整 w wp . v n 数 bg o
理得 出。
( ) 一 存款 准备金率 已成 为货 币政 策常备 工具 在传 统 的货 币政 策理 论 中 , 中央 银行 主要 的
9月 )
20 0 1年至 2 0 0 8年 间 ,随着 我 国 国际 贸易 顺
数 据 来 源 : 据 中 国 人 民 银 行 网 站 ( w . cg v n 数 据 整 根 w wp . . ) b oe
差扩 大 ,外 汇储 备不 断攀 升,基 础 货 币投 放 压 力 增 加 ; 固定 资 产 投 资 的活 跃 , 致 银 行 信 贷需 而 导 求 猛 增 , 内经 济 出现 过 热 的 苗 头 , 国 通货 膨 胀 的 风 险较 大 。为 此 , 央行 由稳健 的货 币政 策 逐 渐转 向适 度从 紧的 货 币政 策 ,连 续 2 1次调 整 金 融机 构 存 款 准备 金 率 , 款 准 备金 率 渐渐 成 为 缓解 货 存 币投放 压力 的 常备工 具 。 1 备金 率上 调 的政 策 目标 . 准 频 繁 小 幅 的 上 调存 款 准 备 金 率 一 方 面是 替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作用及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作用及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

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及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作用摘要:货币政策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人民银行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宏观调控部门,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我此次论文的目的是阐述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具体作用。

论文的第一部分,我对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进行了概述,具体涉及到货币政策的含义,内容及特点,在明确对象的概念及特点的情况下我才能更好的引申出货币政策的作用及价值。

第二部分我详细介绍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产生的作用,具体分为了6个作用,其中还涉及到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及国际收支平衡等货币政策既定的目标,通过对目标的分析,我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作用有了更详尽的理解。

关键字: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物价稳定经济增长一、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概述(一)含义货币政策(Monetary Policy)也就是金融政策。

它是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信用量或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

货币政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1.狭义的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合。

2.广义的货币政策:指政府、中央银行和其他有关部门所有有关货币方面的规定和采取的影响金融变量的一切措施。

(包括金融体制改革,也就是规则的改变等)(二)内容1.货币政策作用过程来看:包括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货币政策中介指标、货币政策有效性等内容。

2.货币政策作用范围来看:a)信贷政策:对信用行为进行管理而采取的方针和措施:调节社会信用总量和结构。

b)利率政策:对市场利率的一般水平进行调节,是间接调控信用规模的手段。

c)外汇政策:中央银行控制和调节汇率实施外汇管制。

控制国际资本流动和平衡国际收支的方针和措施。

(三)特征1.货币政策是一种宏观经济政策。

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金融市场的影响研究

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金融市场的影响研究

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金融市场的影响研究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成为了央行调控货币市场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深入探讨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并分析其在影响货币供给、市场流动性和利率水平方面的作用。

一、影响货币供给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直接关系到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和流动性,从而影响货币供给。

当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需要更多的资金用于存款准备金,这样就减少了可供贷款的资金量,从而对货币供给产生了抑制作用。

相反,当央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将有更多的资金可供贷款,货币供应量增加。

因此,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货币供给的影响直接决定了经济的流动性和资金流动的灵活性。

二、影响市场流动性市场流动性是金融市场的重要指标之一,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市场流动性产生直接影响。

当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的可贷款资金减少,市场流动性相应收紧,导致货币市场利率上升,借款成本增加。

这使得市场参与者更加谨慎,投资意愿减弱,资金流动减缓。

相反,当央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时,市场流动性增加,货币市场利率下降,借款成本降低,投资活动得以加强。

因此,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市场流动性的调控可促进或抑制金融市场的活跃度和稳定性。

三、影响利率水平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利率水平的影响是金融市场中最直接的表现之一。

当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提高,借款利率上升。

这意味着企业和个人在贷款时需要支付更高的利息,从而增加了借款成本,对经济活动产生了抑制作用。

相反,当央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降低,借款利率下降。

这将促使企业和个人增加贷款投资,降低借款成本,刺激经济增长。

因此,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利率水平的影响直接关系到金融市场的稳定和久经济的发展。

综上所述,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金融市场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它通过影响货币供给、市场流动性和利率水平,调控着金融市场的活跃度和稳定性。

因此,央行应根据当前经济形势和政策目标来合理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以实现有效的金融市场调控和经济稳定发展的目标。

存款准备金率频繁调整的原因及经济效应分析

存款准备金率频繁调整的原因及经济效应分析

存款准备金率频繁调整的原因及经济效应分析【摘要】近几年,中央银行频繁使用存款准备金率这一货币政策工具来进行宏观调控,并在控制货币信贷,市场流动性及通货膨胀等方面取得较好的效果。

本文在介绍存款准备金率运行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存款准备金率频繁使用的原因,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及其局限性。

【关键词】存款准备金率货币政策通货膨胀一、引言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中央银行规定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存放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占金融机构存款总额的比例叫做存款准备金率。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来收缩或扩张信用,实现调控宏观经济的目的。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从1984年公布以后,最初使用并不频繁,从1984~2005年总共才使用7次。

但从2006年7月至2012年5月,我国中央银行共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38次。

尤其从2007年开始,中国中央银行对存款准备金率进行频繁调整。

2007年1月份到2008年6月份,我国经济面临着增长过热和通货膨胀的压力,这期间,中国人民银行共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6次。

但是,到了2008年下半年,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出现紧缩现象,中国人民银行也相应下调4次准备金率。

然而,到了2010年初,我国面临的通货膨胀压力再次增大,房地产泡沫逐渐呈现,为了应对经济再次过热的风险,中国人民银行从2010年1月起开始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到2011年6月已连续上调12次,使得存款准备金率达到历史最高点,其中大型金融机构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高达21.5%。

2011年7月后,物价过快上涨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不断升级,这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可能将不断显现,我国经济形势变得不容乐观。

于是中国人民银行于2011年12月开始下调存款准备金率,2012年又下调两次存款准备金率。

从图1可以看出,近几年来,中央银行运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的力度是空前的。

二、存款准备金率频繁使用的原因分析从宏观经济来看,首先,这根源于我国经济发展结构不尽合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存款准备金率对市场的调控摘要:近几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持续发展,国内生产总值稳定增长,但与此同时由于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贸易顺差过大等导致经济过热的风险也逐渐加大。

中央银行从 2007 年开始频繁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来控制银行信贷,缓解流动性过剩状况。

自 2007 年至 2011 年下半年,中央银行先后共计 31 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从调整前的 9%大幅上涨至 21.5%,存款准备金率达到历史高点。

本文主要从存款准备金政策的调控机理、传导机制和该制度的政策效应、对经济的影响两方面来考察。

关键字:存款准备金率;传导机制;政策效应引言存款准备金,是中央银行根据法律规定,要求各商业银行按一定的比例将吸收的存款存中央银行开设的准备金账户,对商业银行利用存款发放贷款的行为进行控制。

商业银行缴存准备金的比例,就是准备金率。

我国中央银行,即中国人民银行从2007-2011年,先后对存款准备金率进行了31次调整,对大型金融机构的调整中,上调27次,下调4次,达到历史最高21.%。

而2011年11月以后,又经历了两次下调,达到现在的20.5%。

一、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演进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资金,金融机构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制度是在中央银行体制下建立起来的,世界上美国最早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缴存存款准备金。

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初始作用是保证存款的支付和清算,之后才逐渐演变成为货币政策工具,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供应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我国在1984年开始实施存款准备金制度,规定存款准备金率为3档:企业存款20%;农村存款25%;储蓄存款40%。

由于比例过高,且存款的流动性越强准备金率越低,并不合理,于是1985年改为统一的10%。

1987年上调为12%,1988年再上调为13%。

1989年进一步规定银行需在13%的法定准备金之外,再缴存5% 的备付金。

1998年,经国务院同意,对存款准备金制度进行改革,准备金率下调至8%。

这一改革标志着中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已经开始成为间接调控下的一项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而不仅仅只是中央银行集中资金的一种手段。

我国最近一次对存款准备金制度进行调整是在 2004 年 4 月 25 日,为了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促进金融机构稳健运行,防范金融风险,督促金融机构逐步达到资本充足率要求、降低不良贷款比率,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实施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

二、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传导机制(一)近期我国频繁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表1 2007-2011年我国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次数统计年份调整总次数上调次数下调次数2007 10 10 02008 9 5 42009 0 0 02010 6 6 02011 6 6 0共计31 27 4在中央银行的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中,存款准备金政策是作用效果最强、影响范围最广、使用频率相对较低的工具。

存款准备金政策通过货币乘数作用于货币供应量,在通常情况下,存款准备金率微小的变化就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大幅变化。

在西方发达国家,存款准备金政策在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手段中一般不常用,却为何在我国成了常用工具?存款准备金率之所以成为现阶段我国货币政策的常用工具,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存在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流动性过剩等问题,银行超额准备较多,提高准备金率是消除流动性过剩的一种有效且成本低的货币政策工具。

(2)我国公开市场操作和再贴现工具还存在结构性缺陷和操作技术局限,使得我国中央银行只能依赖存款准备金制度作为主要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

(3)我国货币供给量是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存款准备金政策是影响货币供给量的重要货币政策工具。

(4)存款准备金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兼具资本充足和存款保险的职能,因而是我国当前较为有效的可选工具。

(二)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政策传导机制存款准备金政策产生效用的一般机理为:为抑制(或刺激)经济增长,减少(或增加)货币供应量→调高(或调低)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减少(或增加)→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和全社会投资规模缩小(或扩大)→货币乘数缩小(或扩大)→市场货币供应量减少(或增加)→市场利率提高(或降低)→投资、消费支出减少(或增加)。

具体体现如下:1.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中央银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后,一方面迫使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缴存更多的存款准备金,从而降低商业银行信用扩张的基础;另一方面存款准备金率上调会使货币乘数减小,从而降低商业银行信用扩张的倍数。

2.对利率水平的影响。

当中央银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后,会降低货币乘数进而影响商业银行信用扩张的能力,从而降低社会的货币供应量。

3.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的“宣告效应”。

存款准备金率的历次调整都充分体现了中央银行对国内整体宏观经济形势发展的判断以及政策导向,因此必然会对金融机构及社会公众关于经济发展形势的预期产生影响,并使其能够大致按照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图调整自己的判断和决策,从而最终也对中央银行的政策目标的实现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也即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的“宣告效应”。

存款准备金政策一方面直接冻结了商业银行一定数量的流动性,另一方面通过改变货币乘数,产生多倍收缩或扩张货币的作用。

相对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而言,存款准备金率的微小调整能够成倍的扩大或缩小货币供应量的能力。

三、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效应分析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的效果主要从中介指标的传递效果和最终政策目标的实现情况这两方面进行评价。

中介指标的传递效果主要从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和贷款变动情况来考察,政策目标主要从物价水平的变动情况来考察。

(一)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传导效果1.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表2 2007-2011年存款准备金率及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从上图可以看出,在2007-2011年期间经历了两轮持续且频繁的上调准备金率的过程,分别是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以及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其中前一阶段准备金率总计上调幅度达8.5%,后一阶段上调幅度也达到6%,而广义货币供给量M2在此期间依然保持了明显增长的趋势。

前一个上调阶段,广义货币供应量M2由2007年1月的351498.8亿增长至2008年6月的443141亿,增幅达26.07%;后一个上调阶段,广义货币供应量由2010年1月的625609.3亿增长至2011年6月的780800亿,增幅达24.81%。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2007 年至 2011 年间中央银行频繁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来回收流动性的效果并不显著。

据统计,中央银行每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0.5个百分点,大约可以冻结流动性 1600 亿人民币左右,从 2007 年 1 月至 2011 年6 月,央行共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14.5 个百分点,理论上来说可以冻结流动性约50000 亿,但实际上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反而在此期间持续增长了近 122%。

2.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对金融机构信贷规模的影响。

表3 2007-2011 年我国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年度金融机构本币贷款余额(万亿)同比增长(%)2007 22.77 16.422008 32.01 17.952009 39.97 31.742010 50.92 19.702011 43.48 14.00从银行的信贷规模变动情况来看,从2007年到2011年五年间,我国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一直处于上升趋势。

2007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为27.77万亿元,同比增长率为16.42%,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6.17万亿元,同比增长16.10%,增幅比上年末高1.03个百分点。

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3.63万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多增4482亿元。

2011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已增长至43.48万亿元,同比增长率为14%,比上年末高0.9个百分点;全年累计增加5.44万亿元,同比多增2125亿元。

简单计算可得2011年相比2007年贷款余额共计增长15.71万亿,增长了56.57%。

3.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对物价指数的影响。

表4 2007年至2011年间消费者物价指数同比与存款准准备金率的变动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统计数据,我国2007年至2011年年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别为4.8%、5.9%、5%、3.3%和5.4%。

由表4所示,2007年中连续10个月突破了3%的警戒线,且从2007年8月份起,我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指数就高居6%以上。

2008年上半年的CPI 指数继续上扬,6月有所回落,但仍高居7%以上。

而自进入2011年,CPI同比持续上涨,由2011年1月的4.9%增至6月的6.5%,反映了我国现阶段物价水平不断攀升,通胀压力进一步扩大。

对比同期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的幅度来看,自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存款准备金率由9%上调至17.5%,增幅达94.44%,而CPI同比指数在此期间不断攀升,从2007年1月的2.2%增至2008年4月的8.5%,累计增长2.86倍。

(二)影响存款准备金政策有效性的因素1.利率因素。

较高的准备金利率的存在影响了准备金率调控的有效性。

首先,央行对商业银行准备金存款支付利息形成了一部分基础货币,扩大了基础货币的投放渠道,加大了对基础货币调控的难度。

其次,央行对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支付利息,认为地提高了货币市场利率水平的底线,降低了商业银行资金运用的成本和盈利压力。

最后,对存款准备金支付利息降低了商业银行保持超额准备金的成本,造成了超额准备金过高。

2.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

货币政策是国家重要的宏观调控工具之一,其有五大功能。

但在实际操作中,许多货币政策实现都相互矛盾。

以我国现状为例,要保持GDP每年8%的高速增长率,必然导致货币发行量加大,社会投资增加,商业银行放贷动机增加,最终导致物价上涨。

四、存款准备金变动的经济后果(1)存款准备金率上调政策对银行业的影响。

目前人民银行对存款准备金支付的利率远低于市场利率,相对于银行信贷和债券资产而言,存款准备金属于低收益资产,因此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的确会对银行业的盈利能力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2)存款准备金政策对流动性管理的影响。

近几年来,存款准备金政策在管理流行性方面发挥了较为关键的作用。

但是存款准备金率是偏重总量调控的政策工具,在灵活性方面仍显不足,而且商业银行对超额存款准备金的方向操作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效果。

(3)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对中小企业的影响。

央行整个调整可能对通货膨胀有好处,但对企业资金周转,就带来一定的难度,给外贸企业资金周转也带来困难,内销企业也一样,一些小规模的企业,银行贷不到的话,就会向民间借贷资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