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之整体把握

合集下载

中考阅读题复习散文(二)思路、主旨

中考阅读题复习散文(二)思路、主旨

(2)关注过渡句。过渡句既要总结上文,还要开启下文, 所以会对上文概括,对下文总说。
例如:根据选文第②-④段的内容,概括作者描写的书院 清池所具有的特点。
④秀美而宁静,世间也许还有不少这样的池塘,但是,像 岳麓书院这一方清池那样富于文化意蕴的,恐怕还不多见吧?
过渡句,一般单独成段或者在下面部分的段首。
考题形式
直接概括全文或某一段落的主题。 如:(1) 本文的主旨是什么?请用最简洁的话概括。
(2) 理清文章思路,按示例试对②至④段内容用两 个字加以概括。
答题要点:
(1)能利用原文词语,尽可能使用; (2)没有原文词语可利用时,要注意语言文字表 达的准确性和层次性,要做到言简意赅又不漏掉答 题点。
如:① 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
② 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③ 文章主要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 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 1.尽量利用原文语句。 • 2.没有原文语句可利用时,要注意概括得全面、准确,
不要漏掉答题点。
基本答题思路:
叙事散文
(1)谁在什么情况下干什么事,怎么干,结果如何。
(2)所描绘的景物怎么样,有什么特点?
16.( l )张伯开始给人的感觉是一个很不起眼的“既瘦弱又邋遢”的 蔫耷汉,神情羞惑,穿着破旧,像个“落魄人”。可一握起鼓槌,他就成 了鼓神。这是先抑后扬。
(2)文章前面对中青年汉子们威风表演的描写,从正面衬托了鼓神。 (3)姑娘媳妇们口嚷“鼓神”往前推操张伯,打鼓汉子“一脸虔诚”送 鼓槌给张伯,后生们“满脸殷殷”望着张伯。这是用众人近乎崇拜的举动 正面衬托鼓神。 ( 4 ) “我”开始时以为张伯“也是像我一样的怕过年的落魄人”, “真不相信这样的蔫老头能敲击出什么花样来”,可“我”后来却为之震 撼了。这是侧面烘托鼓神。

散文阅读策略

散文阅读策略

散文阅读策略散文阅读注重考查与文本知识的衍接,其考查内容都能在文本中寻出影子,考生解答此类型题目时,应从整体上把握,理解文章主旨,进行归纳概括,并运用一些技巧进行表达。

1.策略之一:整体阅读文章,把握主旨考试散文阅读题的设置与平时语文教学是一致的,强调事例阅读。

解题时,首先要从整体出发通读全文,辨明是托物言志,还是阐示人生哲理?次看话题,是对社会现象的思考,还是对个人生活的感悟?是就历史作阐发,还是就现实作联想?进而把握文章主旨。

文章的主旨明白了,思路清楚了,才知晓每一段、每一句在整个文章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相互间的关系。

主旨是一篇文章的举目之“纲”,其主题思想往往是散文的灵魂所在,抓住了文章的主旨,也就是感受到了文章的沉思深意。

这样考生在答题时不致于偏离原本的文意,不使答案散形离神了。

散文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形散神聚”,抓住了散文的主旨大意就是抓住了散文的“神”。

2.策略之二:依据题目信息,抓散文的筋骨散文鉴赏是一种整体训练,所以文后的题目不是孤立命制而是相互联系的。

考生读题时一定要整体研读,把各题干之间的暗示信息利用起来,而不应看一道题做一道。

现在的命题趋势是主观性表达简答题增多,但有一点不变的就是题目的设制层层相扣,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往往逐层加深,这就需要考生在留意试卷题目时予以特别注意。

考生在看到题目时不要急着去做题,在接触题目之前,先揣摩、参悟一些重要的词语、句子。

开头、结尾是文章的重中之重,同学们应当一字一句重点研读。

另外散文创作往往由形象到概括,由表象到本质,叙述描写是它的血肉,抒情议论是它的筋骨,所以鉴赏分析散文一定要紧紧抓住那些抒情议论的句子,因为它们通常是全文的主旨所在。

教师要提醒学生在阅读时不妨用笔画一画以方便回头寻找。

这样有重点的圈画,便于再读时清晰明了,重点突出,更可节省时间去认真细致地答题。

3.策略之三:依据提供题目,潜心领悟精彩语句良好的阅读素质不仅体现在对文章的整体把握上,还体现在对局部的确认和理解上。

【寒假专题】散文阅读专项(解析版)

【寒假专题】散文阅读专项(解析版)

专题07 散文阅读(考点剖析+对点训练)考点剖析一、分析散文的结构思路1.整体把握第一步:通读,把握全貌。

抒情散文看情感变化;叙事散文看叙述的事件;记游散文看时空的变化。

第二步:段读,概括大意。

以段为单位细读,然后用一句简明的话把段意表示出来,看出文章思路。

第三步:分层,理清关系。

分析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划分文章层次,理清全文思路。

2.寻找线索并分析作用①寻找线索的方法。

a.明确常见线索类型。

游踪、事物、时间、情感,事件的发展等。

b.抓住关键位置。

如文章的标题,或者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或者议论抒情部分等。

②分析线索的作用线索有组织材料、贯穿全文、使结构清晰、情节集中、揭示主题等作用。

3.分析语段的作用①在内容主题方面。

内容角度,要考虑对人物刻画、情感表达、基调奠定等作用。

主题角度,考虑对主题的强化、深化、突出、揭示等作用。

②在结构思路方面。

考虑有总领全文、设置悬念、做铺垫、照应、过渡、总结上文等作用。

③在表达效果方面。

考虑表现手法、构思写法和表达效果,以及读者情感(加深印象、激发情感、产生共鸣、发人深思等)。

二、概括内容,分析形象1.归纳主旨“五抓手”①抓文章标题。

有的标题概括文章的中心,从而体现了文章的主旨,有的标题直接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②抓开头结尾。

有的开篇点题,统领全文,点明或暗示主旨,有的篇末点明或深化中心。

③抓议论抒情。

文中的议论和抒情句有画龙点睛之效果。

④抓段意层意。

有的主旨隐含在人物、景物、事件或者文章各部分之中,要做综合归纳,才能突出中心。

⑤抓写作背景。

有的文章主旨还需要了解、分析相关时代背景,了解其时代意义。

2.分析人物形象的角度①从记叙的事件中概括分析。

②从对人物的描写中概括分析。

③从作者的抒情议论中概括分析。

三、鉴赏散文的语言和手法1.理解意蕴第一步:理解字面义。

看其自身意义,看其有无修辞,看其内部结构。

第二步:看其在句中的搭配成分,看上下文有无提示。

第三步:含蓄的词句,可能包含多层含义,要结合情感、主旨多角度进行分析。

高考专题复习:散文整体阅读指导

高考专题复习:散文整体阅读指导

散文:整体阅读指导一、课程标准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不同体裁的优秀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并尝试文学写作,撰写文学评论,借以提高审关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学习目标与内容(1)精读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理解欣赏作品的语言表达,把握作品的内涵,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写作经历,发挥想象,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力求有自己的发现。

(2)根据诗歌、散文、小说、剧本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

(3)结合所阅读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写作的一般规律。

捕捉创作灵感,用自己喜欢的文体样式和表达方式写作,与同学交流写作体会。

尝试续写或改写文学作品。

(4)养成写读书提要和笔记的习惯。

根据需要,可选用杂感、随笔、评论、研究论文等方式,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和见解,与他人分享,积累、丰富、提升文学鉴赏经验。

二、散文阅读备考1.依据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文倾向,我们并不能就此断言散文阅读不会出现在2023年的高考试题中。

近两年,仍然有省市考查的是散文阅读,这些省市的命题特色有可能会被全国新课标卷借鉴吸收。

因此,在复习备考中仍然要对散文阅读给予足够的重视。

有鉴于此,我们近年来独立命题的部分省(市)的试题为例,来阐释散文文本考查的相关内容,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考情。

2.散文文本命题的特点——(1)选材:以中国散文为主。

所选散文内容上贴近生活,注重抒情性、哲理性,更加注重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

(2)题型:不管是小说阅读,还是散文阅读,题型都应该包括一道单项选择题和两道主观题。

其他省(市)独立命制的试题一般设置4~5道题,以主观表达题为主,有的试卷中全是主观题,有的试卷是一道多项选择题再加上若干道主观题。

从题型上来看,选择题(四选一或五选二)、简述题、探究题(发表自己看法之类的题目)居多。

读懂散文的三个方法

读懂散文的三个方法

读懂散文的三个方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散文是一种文学体裁,是以散文形式表达思想、感情和描述客观事物的一种文学形式。

在阅读散文时,很多人可能会觉得难以理解或把握其主题,那么该如何才能读懂散文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读懂散文的三个方法。

要认真阅读。

在阅读散文时,要仔细地阅读每一个字,每一个句子,以免错过关键信息。

散文是一种精心雕琢过的文章,作者在其中可能隐含了许多深层次的含义和思想,只有通过细心的阅读才能领会到其中的奥秘。

在阅读散文时,不要急于求成,要耐心地读下去,多琢磨,多思考,才能更好地理解其内涵。

要从整体上把握。

在阅读散文时,不仅要看重每个细节,还要注意把握散文的整体结构和主题。

散文通常会围绕着一个中心思想展开,通过描述、议论、描绘等手法,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要通过整体把握,找出散文的主题,理清线索,才能更好地读懂散文。

要注重感悟。

散文是一种富有情感和思想深度的文学形式,有时候需要深入作者的内心去理解。

在阅读散文时,不仅要把握表面的文字意义,还要通过感悟和想象去领会其中的情感和思想。

只有通过感悟才能更好地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才能把散文读得更加深刻、更加有味道。

读懂散文并不难,关键在于认真阅读、从整体把握和注重感悟。

只有通过这三个方法,才能更好地读懂散文,领略其中的魅力,获取其中的启迪,提高自己的审美素养。

希望以上介绍对大家在阅读散文时能有所帮助,让我们一起享受阅读的乐趣,领略散文的魅力吧!第二篇示例:散文是一种自由的文体,通过自由运用语言,描绘文字美感,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读懂散文需要一定的技巧,下面我们来谈谈读懂散文的三个方法。

第一,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

每篇散文都有其特定的写作背景,例如作者的身份、经历、情感等。

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和情感。

一位从农村来的作家可能在其作品中表现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对城市生活的向往。

读者可以通过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来更好地理解他的作品。

最新中考语文阅读复习指导第三部分考点攻略——写景抒情散文阅读之整体把握写景抒情文章的结构

最新中考语文阅读复习指导第三部分考点攻略——写景抒情散文阅读之整体把握写景抒情文章的结构

《春风过处》
梳理感情变化,整体把握文章:文章开篇抒情点题, 引出下文,描写了春风到来时的自然之景和乡村之景, 突出春天的生机和村庄的安详,表达了作者的喜爱和 赞美之情。
抓住景物特点,整体把握文章:文章描写了五种落日 《家园落日》 的特点,重在描写家乡田野间落日的景、物、人温暖
亲切的特点,表达作者对家乡的强烈热爱。
②北方四季泾渭分明,季节的风吹向大地,让人感受 到时令的变迁、植物的荣枯。每当春风到来时,整个大地 总会为之一振,苏醒,返青,拔节,生长。
③春风是一.寸. 一.寸. 地来到的,她边走边为大地褪去寒 衣,然后一. 点. 一. 点. 着上春色,直至冬衣褪尽,春色满园。
返回目录
④燕子每到春天便会跟随春风按时返回村庄,寻找它曾经的 家园。它们打扫干净亲手营造的巢房,白天在野外觅食,傍晚在 村街上游戏。春风中,家雀在墙头嬉闹,鹁鸪鸟在屋脊上追逐, 斑鸠在柳树枝头上下翻飞,上百只灰喜鹊在杨树、梧桐树的枝丫 上安营扎寨,远远望去,一个个喜鹊的家在春风中摇曳。
返回目录
2. 整体把握文章的方法:梳理感情变化。 (1)关注描写人物感情、态度的语句,做上标记,看看有没有可以 利用的原词原句。 (2)注意读题,用表示“感情”“态度”的词语进行概括。 (3)概括文章感情变化的语句要有连接词,要能表现出“梯度感”, 体现出“变化”,如在梳理文章的感情变化时,可以用上 “先”“然后”“最后”等连接词。
⑪傍晚的村庄安详静谧。春风向晚,袭来暖暖春意。远处西山 落日,霞光万道,近处炊烟袅袅,白云悠悠。小街整洁一新,小院 氤氲着浓郁的烟火气息。晚饭后,乡邻们打开微信,聊会儿天,再 看 一看天南海北的信息。鸟归巢,鸡上宿,牛羊归圈。
⑫春风过处,真是一派人间好景致!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散文阅读—归纳概括内容要点】“局部”“整体”两题型,先切后合要点清

【散文阅读—归纳概括内容要点】“局部”“整体”两题型,先切后合要点清

归纳概括内容要点——“局部”“整体”两题型,先切后合要点清【知识导图】对文章内容要点的概括在近几年高考中是考查的热点,是针对分析概括作品内容、主题而设的常见题型。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它又可分为局部概括(针对段落)和整体概括(针对全文)。

题型一局部概括“局部内容概括”既指概括一个段落的内容要点,也指概括多个段落(层次)的内容要点,包括段(层)意概括题、特点概括题(以概括散文中的人、物、环境的某种类型、某一方面的特点为主)和因果探寻题。

一、怎样判断是局部概括题(2017·北京卷)第二段写出了根河的哪些特点?有什么象征意义?(2015·重庆卷)作者用“甘森”的蒙古语意思引出其环境条件之苦,又写了新中国成立后甘森的发展之变,请分别予以概括。

(2015·北京卷)本文倒数第三段描写了哪些赏梅的情境?作者借此写出了梅题干花怎样的品质与格调?示例其他设问方式:(1)作者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2)根据××分析主要原因。

(3)作者为什么说××?请简要概括。

(4)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的?请分条概括。

明辨题型(1)题干中有“概括”“体现”等字样(2)题干中有“原因”“特点”等字样二、掌握技巧,找到解题钥匙对于局部概括题,可根据不同的命题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1.段(层)意概括题解答方法2.特点概括题“三步走”特点概括题要求概括的是散文中的人、物、景、情的特点(特征),是概括题中的常见题型之一。

第一步,审读题干,明确答题方向。

明确题干要求概括的是谁的特点,是人物特点还是景物特点;然后明确思维趋向。

(1)概括人物形象特点“三角度”①从记叙的事件中概括特点这一点与概括小说中人物形象特点需要从情节入手是一个道理。

②从描写中概括特点对于文中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外貌等的描写,特别是细节描写要重点关注,从这些描写中均可以提炼出人物形象的特点。

散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和方法整理

散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和方法整理

让知识带有温度。

散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和方法整理(散文)写人写事都只是表面现象,从根本上说写的是情感体验。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散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和(方法),仅供参考,喜爱可以(保藏)共享一下哟!散文阅读答题方法1.明确全文主旨。

通过“题目、开头、结尾”三位一体找(文章)的主旨。

另外还要留意散文阅读的题目、文中谈论抒情性语句和有主旨倾向的重要(句子)。

审清题干,明确题目要求。

2.留意讨论关键语句。

“关键语句”通常指以下几种语句:(1)从结构上说,指那些结构比较简单,对理解文意有直接影响的语句。

(2)从作用上说,指那些能点明主旨的语句,或能显示脉络层次的关键性语句,即人们常说的“文眼”。

(3)从内容上说,指那些内涵较为丰富而且具有提示性或引导性的语句。

(4)从表达上说,指那些比较含蓄的有深层含义的语句。

(5)从语句特点上说,指那些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等。

3.找到题干在原文中的位置,大体确定作答范围。

散文阅读主观试题的答案一般与题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的甚至就在题干的四周,准时找到题干所在的位置,就等于答对了该题的一半。

因此,落第1页/共3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实好题干所在的位置,有利于顺藤摸瓜,精确地确定该题的大致作答范围,为做出试题的答案奠定良好的基础。

4.缩小范围,认真取舍,做出答案。

依据对应句中相关的重要信息,提炼概括答案。

可采纳自组语言表述法(问作用好处的题)、摘取语句组合法、合并同类法、取主去次法、去偏取正法、抽象法、抓中心句法(指出缘由、概括特性要点的题)等。

在进行现代文阅读训练时,许多人能依据题干要求,找到文章中的关键信息,并筛选出来。

高考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理清“思路”,整体把握。

任何一篇语文散文作品都有其特有的行文思路,把握了文章的行文思路,有助于我们对文章思想内容、情感主旨的把握。

要理清思路,可从以下方面入手:1.概括段意、划分层次,能理清思路。

2.捕获“线索”,能理清思路。

散文阅读的基本方法

散文阅读的基本方法

散文阅读的基本方法1、整体感知(1)辨其类型是叙事、写景,还是咏史;是托物言志,还是自发人生哲理。

①写景散文——借景抒情——主旨在景人相通处。

②写人散文——因人抒情——主旨即对所写之人的感情。

③写物散文——移物就情——主旨即物人相通处。

④哲理散文——托物说理或直接说理——主旨即在物与理相通处。

(2)看话题,是对社会现象的思考,还是对个人生活的感悟;是就历史作阐发,还是就现实作联想。

(3)逐段概括内容大意,以辨清段落之间的关系,梳理思路,进而对文章的思路和结构框架形成明确的认识。

(4)研究主要表达技巧和重要语句,并获得正确的认识,这祥就可以看作对作品有了整体的理解。

2、注意几种关系。

(1)题目与文章。

文章的题目,都会接或间接地为我们答题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仔细地过滤阅读试题中的每个字,包括文章前后所标示的题目与出处。

(2)文章与文段。

要利用对每一文段理解的基础来形成对整个文章的总体把握,又要利用对文章的整体把握来加强对每一文段的准精深入的解。

(3)文段与中心句。

根据中心句的相关因子作答;根据对中心句的逻辑分析解题;根据中心句的关联判断解题。

(4)中心句与标志词。

利用文段里的中心句可以迅速准确地理解内容,此外,还可以利用一些标志性的词语来加快对文章的理解。

如:总之、进一步说、因此、所以、第一、一方面、原因之一、既、又、并且等等。

(5)题面与题眼。

题眼,是题目命制时的着眼点,能反映出命题者在设置这道题时的测试目的。

第一遍速读,作快速浏览,摄取各段大概意思,建立起对文章的整体认识,集中解决一个问题一一选文写的是什么?善于抓题目。

散文的题目往往有深层含义。

第二遍精读,养成动笔圈画的习惯,随读随把重要的词语、句子、段落用铅笔圈画出来。

在精读课文时,要抓关键段落、句子和词语。

要重视开头段、结尾段。

重视重要句子,如:主旨句、中心句、关键句、过渡句、感叹句、引用句等,尤其注意段首、段尾,画龙点睛的句子。

重视托物言志类哲理性散文中的议论抒情句,它们往往就是全文的主旨所在。

2023届高考散文复习专题第01讲 整体阅读指导 课件48张

2023届高考散文复习专题第01讲  整体阅读指导  课件48张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文本一:废名《放猖 》 文本二:废名《莫须有先生教国语》
文本一: 废名《放猖》
①故乡到处有五猖庙,其规模比土地庙还要小得多,土地庙 好比是一乘轿子,与之相比五猖庙则等于一个火柴匣子而已。(开 篇写五猖庙,先用对比的手法,拿五猖庙与土地庙作比较,又拿与 轿子、火柴匣子作比较,四者依次对比,突出了五猖庙规模之小。) 猖神一共有五个,大约都是士兵阶级,在春秋佳日,常把他们放出 去“猖”一下,所以驱疫也。(由写五猖庙,再写猖神,写放猖, 还是开篇点题的部分。)“猖”的意思就是各处乱跑一阵,故做母 亲的见了自己的孩子应归家时未归家,归家了乃责备他道:“你在 哪里“猖”了回来呢?”(这句写“猖”的意思,为了让读者明白, 又用母亲的责备孩子的话,来说明“猖”就是各处乱跑的意思。至 此,先写五猖庙,再写猖神,最后写放猖,点题有条不紊,解题层 次清晰。)
近年高考散文常见题型梳理
10、人称运用变化的作用
《窗子以外》2017年全国卷Ⅱ 6.作者交替使用“你”和“我”两个不同的人称,其中蕴涵着怎样 的态度?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分) 6.答案:①转“我”为“你”,“你”成为自我观察与描写的对象, 蕴含着作者冷静审视的态度;②使用“你”的同时,又使用了 “我”,蕴含着作者的自嘲与反思。
2023届高考散文阅读专题
第01讲 散文整体阅读指导
散文文体知识
1、散文的定义 凡是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概称散文。随着 文学概念的演变和文学体裁的发展,散文的概念也时 有变化,在某些历史时期又将小说与其他抒情、记事 的文学作品统称为散文,以区别于讲求韵律的诗歌。 现代散文是指除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之外的 其他文学作品。其本身按其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又可 分为杂文、小品、随笔等。

读好散文的方法

读好散文的方法

读好散文的方法
读好散文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注重整体阅读:在阅读散文时,要注重整体阅读,把握文章的主旨和思路,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情感。

不要局限于某个段落或句子,而是要从整体上理解文章。

2. 抓住关键点: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要抓住文章的关键点,如重点段落、关键词语等,这些是理解文章的重要线索。

通过抓住关键点,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意图。

3. 品味语言特点:散文的语言通常优美、精炼、富有感染力,要注意品味作者的语言风格和特点,感受语言的魅力。

同时,要注意语言的细节,如修辞手法、语气词等,这些都可以帮助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

4. 思考感悟:在阅读散文时,要善于思考和感悟,不仅要理解文章的字面意思,还要深入思考文章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感悟。

通过思考和感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意图。

5. 积累阅读经验:读好散文需要积累阅读经验,多读优秀的散文作品可以帮助提高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

同时,要注意总结阅读经验,形成自己的阅读方法。

总之,读好散文需要注重整体阅读、抓住关键点、品味语言特点、思考感悟和积累阅读经验等方面。

通过不断练习和总结,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

高考散文复习(整体把握之萨里娃姐姐的春天)

高考散文复习(整体把握之萨里娃姐姐的春天)
2、狠抓形象,明确主旨。作者对客观事物的描写存有自己 独特的态度或思想,而主旨却隐藏在字里行间,必须认真研 读。作者在写游记时并不是把游览中的见闻分毫不差地描绘 出来,而是经过了非常明确的截选,有目的性的进行描写, 我们必须稳准狠地抓住这些景物、场景或者人物。之所以要 这样做,是因为一切的截选和描写都为其主旨服务,是为了 集中、鲜明地表现中心。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对比衬托等 手法都是非常常见且重要的。因此,要探寻到文中隐晦的神, 必须理解文中散的形 。
20. 作者为什么说“你在没有走进这些胡同人家之前,关 于北京文化的理解,是不便言深 的”?请结合上下文具体 说明。(6分)
21. 作者久居北京,对北京文化既有亲切的感性体验,又 有学者自觉的理性思考。作者从提笼架鸟的老人、窗外的 西山、浏亮的鸽哨声等生活细节感知这座城市的文化精神。 试借助这种由表及里的感知方式,来谈谈你对自己所生活 的周边世界(如城镇、社区、学校、家庭等)的认识与思 考。要求:不要透露你所在学校的信息。(7分)
第二层(④~⑩),写萨丽娃姐姐回忆春天的故事,详细叙述了 老祖母对她的影响。
第④段也是引领句,引出萨丽娃姐姐对老祖母的深情回忆。 第⑤段写老祖母含辛茹苦的劳作场景,充分表现出她勤劳、坚 忍的性格特点。 第⑥段写游牧人家春季里接羔,羊羔与青草一起生长。作者表 达出的是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第⑦段“老祖母的腰是在春天累弯的”,写出了老祖母的辛苦。“老 祖母的劝奶歌是在春天里传给萨丽娃姐姐的”,传达出萨丽娃姐姐对老祖 母的真挚怀念之情。
一轮复习 现代文阅读
专题二 文学类文本·散文阅读
• 学习目标:
• 1.了解散文高考的命题方向。
• 2.把握散文整体阅读的方法,提高散文鉴赏 能力。
一、明确高考考什么: 考情回顾:近四年高考散文阅 读——考查点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2——结构思路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2——结构思路

高考文学类(散文)文本阅读 2 ——结构思路+例题分析【知识梳理】散文的结构思路是作者按照一定的条理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是作品的内容的外在体现。

通常包括文章整体结构、段落结构、段与篇的逻辑关系、段与段之间的关系等。

主要题型分四大类:整体——把握文章组织材料的线索,分析散文线索的类型和作用;梳理文章的思路脉络;文章谋篇布局思路。

局部——分析句段在文中的作用(需了解散文结构组织的技巧)。

一、题型1——行文线索分析(一)线索就是文章结构的脉络。

是文章前后内容中都有的某个共同的东西,回答的是“围绕什么展开”的问题。

它是作者组织材料的思路在文章中的反映。

文章中所用的各种材料,犹如一粒粒散珠,只有用线索把它们串起来,才能成为光彩照人的珠链。

(二)散文常见的线索类型及作用:(三)分析线索作用的思路第一步——“定线索”第二步——“两个角度”分析线索作用二、题型2——行文思路的分析(一)分析散文结构思路主要涉及分析综合能力,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决定了我们只有首先梳理清楚作品结构思路,才能理解散文内容。

行文思路分析就是梳理分析作者的这一构思布局。

高考考查行文思路分析题的侧重点在“梳理”上,又有两种考法:一是直接考查(即明考型),梳理行文思路;二是间接考查(即暗考型),梳理人物心理(感情)变化。

(二)行文思路行文思路是作者写作时为了深化和表达其思想感情而遵循的思维活动的线路,回答的是“先写什么、后写什么”的问题。

(三)行文思路分析的思路1.划分层次法——给全文划分层次,归纳层意,根据事件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梳理出明确的结构思路。

(先写……再写……接着写……最后写……)。

2.寻找线索法——先找出文章线索,再按照线索归纳梳理。

(文章紧扣……展开叙事,先写……再写……最后写……)3.心理词(感情词)组合法——结合文本的层次或线索,以心理(感情)变化为突破口,用心理词(感情词)串起合理的先后顺序。

有的心理词(感情词)可从原文中检索,有的则需要自己概括加工。

把握散文主旨的方法

把握散文主旨的方法

把握散文主旨的方法散文的体裁,其实是大可以随便的。

有破绽也不妨。

做作的写信和日记,恐怕也还不免有破绽,而一有破绽,便破灭到不可收拾了。

与其防破绽,不如忘破绽。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把握散文主旨的方法,供大家欣赏。

把握散文主旨的方法(一)当今应试教育散文的阅读质量关系到我们学生的成绩和生存的质量,因此,提高学生散文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

但是阅读任何一篇文章,其关键是要正确把握文章主旨。

那么怎样才能正确把握文章主旨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谈谈自己如下几个方面的认识。

一.从整体入手,了解内容方向对所读散文进行大致浏览,主要阅读散文的题目、开头、结尾,心中有一个文章的概貌。

确定所给材料是写社会人生哪个方面的,是抒发人生感情,还是讨论文艺问题;是重在叙事抒情、写景抒情、托物抒情,还是重在说理议论、追根溯源、辨明真伪。

有了这一步,文章的内容方向便了然于胸,从而为深入理解文意奠定了基础。

2007年浙江现代文阅读考题,乍一读,好像是游记,因为文章的开头说:“今春有路过故乡宜兴县,热情的主人在匆忙中陪我去看灵谷洞。

天微雨,主人感到有些遗憾。

车窗外,雨洗过的茶场一片墨绿,像浓酣的水彩画。

细看,密密点点的嫩绿新芽在亮;古树老干黑得像铁,柳丝分外娇柔,随雨飘摇……”但通览全篇,我们可以发现各段的一些词语,如第一段的“这个‘湿’字透露了画家敏锐的审美触角”,第二段的“因为雨,有些景物朦胧了,有些形象突出了,似乎那位宇宙大画家在挥写不同的画画,表达着不同的意境”,第三段的“我自学过水彩画和水墨图后,便特别喜欢画阴天和微雨天的景色,我不喜欢英国古老风格的水彩画”,第四段“现成的西方的和我国传统技法都很不适用”构成了全篇的内容主体,由此可以初步确定,文章是谈艺术创作的。

二.从特征入手,把握文章主旨通过以上阅读所得信息,要确定所读散文属于那种类型。

不同类型,其特点不同,考试中所回答的问题也不同,从而可以为后面的研读确定阅读方向。

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

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

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1.知识模式(储备)(1)、首句(段)——统领全文,提纲挈领,引出下文,为后文铺垫,埋下伏笔。

尾句(段)——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照应上文,前后呼应,言有尽而意无穷。

转承句(段)——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中心句(段)——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点睛句(段)——点明全文中心,统领下文;句子含意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

情感句(段)——抒发强烈内在情感,直抒胸臆。

矛盾句(段)——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却寄寓了深刻的用意。

揭示深刻内涵,表达深刻见解。

(2)、散文主体材料及穿插性材料作用:主体材料可更好地表现主旨;穿插性材料对主体性材料起着补充、丰富、拓展的作用,行文更活泼,曲折有致,丰富或深化主旨。

2、思维模式(1)、位置定位。

句段在文中、段中的位置不同,其作用不同。

材料所在段落的范围。

这些都是答作用题首先要思考的。

(2)、把握句段、材料的基本内容,以此作答,这是前提。

(3)、抓住句段及材料在上下文中的关联作用。

即使题干上没有要求说“具体”作用,在答题中也切不可笼统回答“承上启下”。

(4)、根据不同文本的内容安排,有时还要结合表现手法所起的作用考虑结构作用。

这类手法的作用还有“对比”“衬托”等。

3、答题模式结构上:常见的表现手法1.承上启下:既承接了上文……,又引起了下文……,由……过渡到……(物人,景情,事理),由……转而写到……2.引起下文:为下文写……埋下伏笔,为下文写……张本,为……进行了铺垫,呼应下文……,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3.总结上文:呼应上文……,点明了全文的主旨,并进一步……,卒章显志,表达了……4.线索:贯穿全文的线索,在文中x次出现,层层递进,逐层深入,把……感情推向高潮内容上:是为了写什么或为了说明什么(主要内容或主题),抒发了……情感,表现手法、用得比较生动的词句及其表达效果(2)、关于引文(引述、穿插性材料)在原文中的作用的答题模式。

散文阅读方法(整体阅读)优秀

散文阅读方法(整体阅读)优秀
专题一 读懂散文 ——快速阅读,整体把握
添加副标题
第二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阅读
文体知识
明确概念 何为散文?散文,是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哲理,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的一种文体。
认识散文文体特征
散文的特点: 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 取材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表现手法灵活多样:象征、衬托、对比等。 表达方式不拘一格:往往以抒情为主,把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融为一炉。 神聚:主题集中鲜明。
投身那蛮荒之地了。小船在漩涡中艰难前行,东坡触景生情,吟诗一首:“七千里外二毛人,十八滩头一叶身。山忆喜欢劳远梦,地名惶恐泣孤臣。长风送客添帆腹,积雨浮舟减石鳞。便合与官充水手,此生何止略知津。”看得出,老人的内心是郁闷、苍凉的。
七年之后,苏东坡蒙宋徽宗开恩,奉诏内迁。北归途中,他又一次登梅岭,穿行在古驿道上。在山头的一家村店休息时,一老翁问苏东坡的随从:“官为谁?”随从答:“是苏尚书。”老翁即走上前来,向东坡施礼,对他说:“今日北归,是天佑善人也!”东坡听了很受感动,
找线索的方法:
一要注意文章标题(有的标题直接揭示线索,有的标题包含线索的因素); 二要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 三要特别注意文中的议论抒情,因为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
散文的分类
01
抒情散文:写景散文(借景抒情) 、状物散文(托物言志) 记叙散文(叙事散文 ) 议论散文(哲理散文)
散文的线索 为了做到形散而神不散,散文在选材上应注意材料与中心思想的内在联系,在结构上应借助一定的线索把材料贯穿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散文线索就是文章结构的红线,抓住线索,也就抓住了作者的思路。 根据文章中心需要,可以以物为线,以事为线; 可以以人为线,以情为线;也可以以时间为线,以 地点为线。 散文中常见的线索有: 以含有深刻意义或象征意义的事物为线索; 以作品中的“我”为线索,由于写的都是“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侃侃而谈,自由畅达,使读者觉得更加真实可信,亲切感人。

高中散文答题技巧

高中散文答题技巧

高中散文答题技巧一一、理清“思路”,整体把握。

任何一篇作品都有其特有的行文思路,把握了文章的行文思路,有助于我们对文章思想内容、情感主旨的把握。

要理清思路,可从以下方面入手:1.概括段意、划分层次,能理清思路。

2.捕捉“线索”,能理清思路。

“线索”常有这样几种:①以中心事件为线索,②以感情为线索,③以具体事物为线索,④以时空变化为线索。

3.分析表现技巧的作用,也能理清思路。

文章中的照应、对比、衬托、穿插、虚实结合、欲扬先抑等表现技巧都体现了作者写文章的思路。

二、了解背景,透视创作历程。

作品是社会的折射,内容是背景的产物。

有不少散文的创作,往往受环境的影响。

因此,了解文章的相关背景,是阅读鉴赏散文的一把钥匙。

阅读《兽·人·鬼》(2000年春季),就必须认真阅读注释,分析背景材料。

抗战胜利后,国统区人民掀起了反内战运动,国民党当局却大行不义,倒行逆施,制造了臭名昭著的“一二·一”惨案。

闻一多先生十悲愤,坚决主张声援学生的爱国运动,对个别教授畏首畏尾,保全小我的做法极为不满,于是写了这篇文章。

透视创作历程,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思想感情,再对照原文,试卷中的问题就不难找到答案。

三、局部把握,抓住关键。

要想抓住文章的主旨或者是作者的情感,就要善于把握文章中的“关键词语”“关键句子”。

中心句,抒情句,议论句,过渡句,修辞句等在文中具有很强的概括力。

这些语句,或者是作者塑造形象的主要特点,或者是作者的主观情感,或者体现作者的观点态度。

因而,我们在阅读时要特别留心,必须重视这些语句的作用。

把握住这些语句,我们就能够很清楚的抓住文章的思路和作者的情感脉络。

文章的主旨也就清楚了。

四、明确技巧,提高答题效率。

阅读散文,掌握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可以提高阅读效率,提高答题的正确率。

常见有的:①比喻。

如“兽”“鬼”各指什么(《兽·人·鬼》);②反衬。

如《报秋》中用太阳花反衬玉簪花生命力之强;③对比;如《青菜》(1993年)中,“高高翘起的狗尾巴草”,“自我炫耀的灯笼草”,“凌空悬挂的黄瓜”,与紧紧依靠大地,朴素沉着的青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④象征。

散文的阅读方法及技巧

散文的阅读方法及技巧

散文的阅读方法及技巧散文是一种文学体裁,有着独特的魅力和表现形式。

以下是50条关于散文的阅读方法及技巧,并对每一条进行详细描述:1. 了解作者:在阅读散文之前,了解作者的背景和写作风格,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

2. 关注情感表达:散文常常以情感为主题,读者应该留心作者的情感表达,从中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共鸣。

3. 抓住精彩段落:散文中常有一些精彩的段落,读者可以留意这些段落,品味其中的语言之美。

4. 注重细节描写:细致的细节描写是散文的特点之一,读者应该注意那些精心描绘的细节,从中感受作者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5. 善于想象:散文常常以抒情的方式描绘景物或事物,读者可以借助想象力,还原作者所描绘的场景或情感。

6. 关注文学意义:散文中常蕴含着一定的文学意义,读者应注意作品中蕴含的寓意和象征。

7. 把握主题思想:每篇散文都有着自己的主题和思想,读者应该努力把握这些主题思想,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8. 琢磨修辞手法:散文中常常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读者可以留意这些修辞手法,品味其中的表达之美。

9. 注意结构布局:散文的结构和布局往往能反映出作者的思维逻辑,读者应该注意作品的结构,理解其中的布局和脉络。

10. 理清篇章脉络:散文通常分为多个篇章,读者应该理清每个篇章之间的脉络,把握作品整体的发展和结构。

11. 注重节奏韵律:散文的语言常常有着独特的节奏韵律,读者可以注意作品中的语言节奏,感受其中的音乐之美。

12. 多角度解读:同一篇散文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解读角度,读者应该从不同角度去解读作品,拓展对其理解的深度和广度。

13. 理解历史文化:某些散文作品可能涉及到历史文化背景,读者应该了解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以增进对作品的理解。

14. 品味悠久传统:中国散文有着悠久的传统,读者可以通过品味古典散文,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影响。

15. 关注当代作品:读者也应该留意当代散文作品,理解当代文学的发展和变化,感受现代生活的文学表达。

如何读懂散文

如何读懂散文

如何读懂散文:读散文要把握文章主体,读一篇文章没有着眼于全篇的木管,没有整体把握整体的意识,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

所谓整体把握,就是要把握整体文意和思路层次。

简单地说就是两个问题:1、内容——文章写了什么?根本把握文章内容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2、形式——文章是怎么写的?把握文章的构造层次和作者是如何开展思路的。

把握思路层次的方法有:1、寻找关键词、,画出各段落的中心句、首括句、结尾句,在文章构造上起过渡、连续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以及画龙点睛的句子,再将关键词句串联起来,从而把握文章的脉络思路。

2、捕捉文中的“线索〞,寻找文中表达时间、空间、人物、事件、感情的语句,从而把握文章脉络。

3、根据文体特征来理清思路构造。

不同形式的散文,它的思路构造是不同的。

根据文体特征,也可以较快地理清文章地脉络。

把握文意的方法1、关注标题,揣摩文意,标题往往蕴含一些重要的信息,有时甚至集中反映文章意旨。

2、观察首尾,整合信息。

文章首尾,往往会有意无意地表现或流出作者的表达意图或情感倾向。

阅读时要把开头和结尾联系起来思考,揣摩作者的想法从什么地方开场,到什么地方完毕。

如首尾一致,就要总结一样点在哪里;如首尾落差大,就要想想作者的感受和想法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这样,3、文章的整体意思就容易被我们捕捉。

扫描全文反复出现的关键词句和作者议论抒情的句子。

这往往和文章的中心主旨有联系,有时就是文章的中心。

找到这样的词语句子,文章的整体意思就容易捕捉了。

4、综合层意,概括文意。

阅读时能够逐段逐层地归纳内容层次要点,并把这些要点和内容联系起来,就能发现作者在要说什么了。

四类散文阅读要领1、叙事类散文该类散文很少有单一、完整、曲折的故事情节,它通常是选取生活中的某些片段、某些场面或者某些细节,以小见大,来反映社会和人生。

叙事类的散文特点,一是写真人真事,不虚构不夸饰,语言朴实,感情真切。

二是叙事可完整可零散自由灵活,以零散居多,零散才见出散文“散〞的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作品阅读需要两大能力,一是对文 本的认知理解能力,二是解题能力。解 题其实并无神秘之处,关键在于对文本 的认知理解能力。理解能力不够,任何 解题方法都不能真正起作用。
,整 体把握
考场阅读是一种快速的精阅读, 与平时的浏览或慢品有区别。它要求 能用 10 分钟左右的时间对一篇千字 文读两遍。
现代文阅读
散文阅读
专题一 散文整体阅读训练——快速 阅读,整体把握
专题一 散文整体阅读训练
一、认识散文文体特征
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 文学形式,是一种自由灵活、短小精悍、表 现真人真事真情的文体。近年来高考中的散 文,主要包括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写景散 文与哲理散文四类。 散文的主要特征有:
快速阅读要善于抓标题、开头、 结尾及意蕴深刻处,同时圈点勾画出 自己认为重要的段落和语句。
专题一 散文整体阅读训练
只有整体把握了全文,将文章的骨 骼、精髓看得透彻、明白,才能把命题人 的命题指向、意图看得清楚、明晰,才能 快速而准确地答题。
所谓整体把握,就是要把握整体文意 和思路层次。简单地说就是两个问题:(1) 内 容 —— 文 章 写 了 什 么 ? 基 本 把 握 文 章 内容和作者的写作意图。(2)形式——文章 是怎么写的?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和作 者是如何展开思路的。
专题一 散文整体阅读训练
快速阅读,整体把握思路层次的方法有:
1.寻找关键词句,画出各段落中的中心 句、首括句、尾结句,在文章结构上起 过渡、连续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 以及画龙点睛的句子,再将关键词句串 联起来,从而把握文章的思路。
2.捕捉文中体现时间、空间、人物、事件、 感情的语句,从而把握文章的脉络思 路。
专题一 散文整体阅读训练
(二)写人叙事散文 这类散文重在写人叙事。有时写人与叙 事很难分得开,故高考重点考写人散 文。阅读写人散文, 一要关注其文体特点: A.人物形象鲜明。写人散文以刻画人 物形象为主,与小说的重要区别是,散
文中的人物形象来自于生活,并非虚 构。
专题一 散文整体阅读训练
B.注重细节描写。写人散文因为篇幅 所限,一般没有长篇的叙事,所以就更 注重通过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 C.情感深切动人。写人散文,作者之 所以写这个人,是因为对这个人有着某 种深厚的情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专题一 散文整体阅读训练
二要关注其结构模式: A.开头:(1)感情化语言概括叙述。“我” 和该人,重点在该人。介绍该人,如肖像描 写。(2)两者关系及该人精神特质的议论。 B.中间:(1)一件事。从开头、发展到结尾, 细致叙述和描写。(2)几件事。每件事即每 层次前,可以用该人精神特质的一个因素领 起,以对该人的感情体验及整体议论来贯穿 几件事。 C.结尾:(1)重申特质,照应开头;(2)深化 感情关系,发出感慨。
3.扫描全文反复出现的关键词句和作 者议论抒情的语句。
文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句和作者议 论抒情的语句,往往与文章的中心主 旨有联系,有时就是文章的中心。 4.综合层意,概括文意。 阅读时能够逐段逐层地归纳内容层 次要点,并把这些要点和内容连续起 来,就能发现作者在说什么了。
专题一 散文整体阅读训练
三、快速阅读,整体把握训练 (一)写景状物散文
写景状物散文就是以写景状物为主的散 文。作者往往借助对自然之景、物的描绘、 抒情、议论来表达对时代、社会、人生的 认识与理解。 它是高考散文阅读的首选。下面我们重点 介绍它的读法。
专题一 散文整体阅读训练
1.要注意理清文章脉络,沿着从表象 到精神的顺序把握所写之“物”的特点。
2.要把握所写之“物”的外形特征和 内在品质,进而把握所言之“志”(情)。 作者对所写之“物”进行具体描绘,最 终目的不是单纯地赞美它,而是以它为 载体,表达自己特定的情感、志趣。
专题一 散文整体阅读训练
3.逐段归纳要点,把各段要点合并 起来思考,不仅能把握文意,还能 找出文章的思路脉络。
4.依据文体特征来理清思路结构。 不同形式的散文,它的思路结构是 不同的。根据文体特征,也可以较 快地理清文章的脉络。
专题一 散文整体阅读训练
快速阅读,整体把握文意的方法有: 1.关注标题,揣摩文意。
专题一 散文整体阅读训练
2.意境深远,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 抒情性强,情感真挚。作者借助想象与 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 地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 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 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 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专题一 散文整体阅读训练
3.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所谓优美, 就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生动活 泼,富于韵律美。所谓凝练,是说散 文的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 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 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 散文力求写景如在眼前,写情沁人心 脾。
专题一 散文整体阅读训练
二、快速阅读,整体把握点拨 (一)读懂,才能做题
标题往往蕴涵一些重要的信息,有时甚 至集中反映文章意旨。 2.观察首尾,整合信息。
文章首尾,往往会有意无意地表现或流 露出作者的表达意图或情感倾向。阅读 时要把开头和结尾联系起来思考。如首 尾一致,就要总结一下相同点在哪里; 如首尾落差较大,就要想想作者的感受 和想法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专题一 散文整体阅读训练
专题一 散文整体阅读训练
• 1.形散而神不散。“形散”主要是说 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 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 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 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 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 随意变化。“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 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 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 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 不是为更好地表达主题服务的。
专题一 散文整体阅读训练
3.把握内容类别,辨识表现手法。 状物类散文从内容上可分为托物喻 人、托物抒情、托物寓理三种。通过 描绘事物的特征而曲折地表现人物形 象风貌的,是托物喻人;通过描写客 观物象,委婉曲折地表达思想感情的, 是托物抒情;由具有某种特性的具体 之“物”联想开去,由此及彼地思考 社会人生,揭示深刻哲理的,是托物 寓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