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文征明书法 小楷全集(文徵明小楷一共有多少本字帖都是什么名字)
文征明小楷书法集(五)
文征明小楷书法集(五)文征明小楷书法集(五)
湘君湘夫人图
纵100(8厘米横35(6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画湘君与湘夫人,是根据屈原《楚辞?九歌》中的《湘君》、《湘夫人》篇创作的。
湘君和湘夫人为湘水之神,或云为尧的两个女儿。
作者自称此图仿赵孟顺和钱选,其实是他自己的创作。
文徵明不仅擅长画山水、花卉、兰竹,亦工人物,但其人物画极为罕见,此图是他的人物画代表作。
人物作唐妆,高髻长裙,有飘飘御风之态。
形象纤秀,设色以朱碟白粉为主调,极其淡雅,用笔精工,线条作高古游丝描,细劲流畅。
画面不设背景,作者利用画面的空白,衬托了人物款款而行的动态。
格调清古幽淡。
文征明《致吴愈十扎》
文征明尺牍《偶适溪楼帖》
文征明小楷人瑞颂
书法扇面纸本
楷书四屏绢本
书法镜心绢本估价:,30,000至,50,000
题识:嘉靖丁亥十月望前一日,长洲文徵明书于停云馆。
钤印:衡山居士、徵、明。
文征明小楷书法集(三)
文征明小楷书法集(三)文征明小楷书法集(三)
《落花诗册》生成于公元十五世纪末,起因是明四家之一的沈周,因老年丧子赋得《落花诗》十首以寄托哀思,吴中士人皆有唱和。
一时吟咏落花,数量之多,非他人可比,令吴门诗坛热闹非常,引入瞩目。
沈周、唐寅等人皆有落花诗册书法传世,此为文徵明小楷抄录的《落花诗册》。
此册笔力劲健挺拔,瘦劲精匀,流露出“险劲瘦硬、崛起削成”的欧阳询书意,堪称精品。
文徵明小楷归去来辞
文徵明《小楷归去来兮辞》纸本13.7×16.1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文徵明小楷四山五十咏。
文徵明小楷《草堂十志》(高清大字原完整版)
文徵明小楷《草堂十志》(高清大字原完整版)原完整版:草堂十志原文:文征明书《草堂十志》释文嵩山草堂者,盖因自然之谿阜,以当墉洫;资人力之缔架,复加茅茨。
将以避燥湿,成栋宇之用;昭简易,叶乾坤,可容膝休闲。
谷神全道,此其所以贵也。
及靡者居之,则妄为剪饰,失天理矣。
歌曰:山为宅草为堂,芝室兮药房。
罗蘼芜拍薜荔,荃壁兮兰砌。
蘼芜薜荔成草堂,中有人兮信宜常。
读金书饮玉液,童颜幽操长不易。
枕烟庭者,盖特峰秀起,意若枕烟。
秘庭凝霛(灵),窈如仙会,即扬雄所谓爰清爰静游神之庭是也。
可以超绝世纷,永洁精神。
及机士登焉,则寥閴惚怳,悲怀情累矣。
歌曰:临泱漭背青荧,吐云烟兮合窈冥。
怳歘翕兮沓幽霭,意缥缈兮群仙会。
窈冥仙会枕烟庭,竦魂形兮凝视听。
闻夫至诚必感兮祈此巅,舒颢气,养丹田,终仿佛兮覿群仙。
羃翠庭者,盖崖巘积阴,林萝沓翠,其上绵冪,其下深湛。
可以王神,可以冥道矣。
及喧者游之,则酣谑永日,汩其清而薄其厚矣。
歌曰:青崖阴丹涧曲,重幽叠邃隐沦躅。
草树绵幂翠蒙茏,当其无亭在中,当其有幂翠庭,神可谷道可冥。
幽有人弹素琴,白玉徽兮高山流水之清音,听之愔愔澹忘心。
樾馆者,盖即林取材,基巅拓架,以加茅茨,居不期逸,为不至劳,清谈娱宾,斯为尚矣。
及荡者鄙其隘阒,苟事宏麗,乖其实矣。
歌曰:紫岩隈清谿侧,云松烟茑兮千古色。
芳藿蘼荫蒙茏,幽人架馆在其中。
卧风霄坐霞旦,藿蘼蒙茏依樾馆。
粤有客兮时戾止,樵苏不爨清谈而已,永岁终朝常若此。
洞元室者,盖因岩即室,即理谈元室反成自然,元斯洞矣。
及邪者居之,则假容窃次,妄作虚诞,竟生异言。
歌曰:岚气肃兮峦翠沓,阴室虚灵户若帀。
谈空空兮核玄玄,披蕙帐促萝筵。
洞元室,秘而幽,贞且吉,道于斯兮可冥,绎妙思洞兮草元经,结幽兮在黄庭。
倒景台者,盖太室南麓,天门右崖,杰峰如台,气凌倒景。
登路有三,皆可少憩,或曰三休台,可以会驭风之客,皈绝尘之子,超越真神,荡涤尘襍(杂),此其所以绝胜也。
及世人登焉,则魂散神越,目极心伤矣。
明文徵明小楷《老子列传》
明文徵明小楷《老子列传》
展开全文
欢迎重视并共享:我爱简笔画!
墨迹手机字帖-明文徵明小楷《老子列传》卷-合适手机赏识临摹书法字帖
《老子列传》凡34行,书于明世宗嘉靖十七年(1538年)六月十九日,时年69岁。
均钤“徵”、“明”朱文连珠小印。
文征明书法初师李应祯,后广泛学习前代名迹,篆、隶、楷、行、草各有造就。
尤拿手行书和小楷,温润秀劲,法度严谨而意态生动。
虽无雄壮的气势,却具晋唐书法的品格,也有自己的必定面貌。
小楷笔划悠扬,节奏平缓,与他的绘画风格谐和,有“明朝榜首”之称。
文征明在书法史上以兼善诸体出名,尤拿手行书和小楷,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上评论说:“ 待诏(文征明)以小楷名国内,其所沾沾者隶耳,独篆不轻为人下,然亦自入能品。
所书《千字文》四体,楷法绝精工,有《黄庭》、《遗教》笔意,行体苍润,可称玉版《圣教》,隶亦妙得《受禅》三昧,篆书斤斤阳冰家声,而楷有小法,可宝也。
”
文征明书法温润秀劲,慎重老成,法度严谨而意态生动。
虽无雄壮的气势,却具晋唐书法的品格。
他的书风较少具有火气,在尽兴的书写中,往往流露出温文的儒雅之气。
或许宦途崎岖的遭际消磨了他的英年锐气,而大器晚成却使他的风格日趋稳健。
文征明是继沈周之后的吴门画派的首领,门人、弟子很多,构成当时吴门地区最大的绘画流派。
太美了,文徵明小楷《草堂十志》高清版(附释文)
太美了,文徵明小楷《草堂十志》高清版(附释文)文徵明,明代著名书法家,字征明,号衡山居士,苏州人。
文徵明在书法艺术上博采众长,各体皆能,尤精小楷,诚如明代名家王世贞所云:『待诏小楷师二王,精工之甚。
』这件小楷草堂十志,字迹清秀、婀娜多姿,亦是其传世之作中的一件精品。
此件册页纵23.2厘米,横28.4厘米,钤有乾隆、嘉庆、宣统内府鉴藏印,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文徵明《草堂十志》是文式小楷典范,她用笔温润清秀、舒缓自在,结字谨严、自然舒展,婀娜多姿、秀丽灵动,平正清和,在不激不厉中风规自远,通篇气质典雅,气息流畅,朗朗一股清气,且书卷气浓郁,足可见文徵明书写时挥洒自如、从容自在、心手双畅,读来让人感到心神愉悦,如沐春风。
文徵明《草堂十志》高清帖高清大图加载较慢,请耐心等候嵩山草堂者,盖因自然之谿阜,以当墉洫;资人力之缔架,复加茅茨。
将以避燥湿,成栋宇之用;昭简易,叶乾坤,可容膝休闲。
谷神全道,此其所以贵也。
及靡者居之,则妄为剪饰,失天理矣。
歌曰:山为宅草为堂,芝室兮药房。
罗蘼芜拍薜荔,荃壁兮兰砌。
蘼芜薜荔成草堂,中有人兮信宜常。
读金书饮玉液,童颜幽操长不易。
枕烟庭者,盖特峰秀起,意若枕烟。
秘庭凝霛(灵),窈如仙会,即扬雄所谓爰清爰静游神之庭是也。
可以超绝世纷,永洁精神。
及机士登焉,则寥閴惚怳,悲怀情累矣。
歌曰:临泱漭背青荧,吐云烟兮合窈冥。
怳歘翕兮沓幽霭,意缥缈兮群仙会。
窈冥仙会枕烟庭,竦魂形兮凝视听。
闻夫至诚必感兮祈此巅,舒颢气,养丹田,终仿佛兮覿群仙。
羃翠庭者,盖崖巘积阴,林萝沓翠,其上绵冪,其下深湛。
可以王神,可以冥道矣。
及喧者游之,则酣谑永日,汩其清而薄其厚矣。
歌曰:青崖阴丹涧曲,重幽叠邃隐沦躅。
草树绵幂翠蒙茏,当其无亭在中,当其有幂翠庭,神可谷道可冥。
幽有人弹素琴,白玉徽兮高山流水之清音,听之愔愔澹忘心。
樾馆者,盖即林取材,基巅拓架,以加茅茨,居不期逸,为不至劳,清谈娱宾,斯为尚矣。
及荡者鄙其隘阒,苟事宏麗,乖其实矣。
文征明道德经小楷
文征明道德经小楷
道德經
道德經,始終謳述的是「道」,是中國古代哲學的經典之一,作
者不祥,曾經有許多討論和猜測。
該經的內容強調了「道」的重要性,主張人們應該遵從「道」的指引,隨時保持謙虛、包容、柔和、靈活、沈穩、清明、善良、自然等態度。
這些都是人們在修養自己、與他人
相處、引領社會的過程中所需要的常識。
下面是文征明先生書寫的道
德經小楷:
道德經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
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
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
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
長短相形,高下相傾,
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
行不言之教,
萬物作焉而不辭,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
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文徵明四体千字文高清版
文徵明四体千字文高清版一、介绍1.1 文徵明文徵明(1470年-1523年),字子安,号松雨,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他是明代中期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被誉为”文人三杰”之一。
1.1.1 文徵明的生平•1470年,文徵明出生在江西吉安的一个士族家庭。
•1489年,文徵明进入明成祖朝的国子监学习。
•1501年,文徵明参加科举考试并获得进士称号。
•1506年,文徵明因为不满明武宗朝的腐败现象,放弃了官职,开始以艺术为业。
•1523年,文徵明逝世。
1.2 四体千字文四体千字文是文徵明创作的一篇千字文,以楷、隶、篆、行四种字体写成。
这是文徵明在书法艺术上的一次探索和创新,也被认为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件珍贵艺术瑰宝。
二、四体千字文的意义2.1 体现文徵明的独特风格文徵明以其擅长四种字体的书法而闻名,四体千字文正是他将这四种字体融入到一篇文章中的杰作。
这篇作品不仅展示了他卓越的书法技艺,也彰显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
2.2 表达文化内涵四体千字文通过千字文的形式,传承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之作。
每个字都蕴含着深厚的意义和象征,展示了中国文字和文化的丰富内涵。
2.3 丰富书法形式四体千字文的创作,使文徵明的书法形式变得更加多样化。
通过四种不同的字体,他展示了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丰富了书法的表现形式。
三、四体千字文的结构3.1 篆体部分篆体部分是四体千字文的开头部分,也是最为独特的一部分。
篆字作为古代的一种字体,有着古朴、雄浑的风格,给人一种庄重的感觉。
3.1.1 篆体部分的特点•线条遒劲有力,筆画簡潔而厚實。
•字形方正,符合篆書的特點。
•筆劃多為橫、豎、撇、捺,角度明確。
3.2 隶体部分隶体部分是四体千字文的第二部分,隶字作为古代的一种字体,有着流畅、优美的特点,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
3.2.1 隶体部分的特点•线条流畅而有韵律感。
•字形流畅,书写风格自由灵动。
•斜线和直线的组合运用巧妙,装饰性较强。
3.3 行楷部分行楷部分是四体千字文的第三部分,行楷是一种书写速度较快、形状较简化的字体,给人一种轻快的感觉。
文徵明小楷《莲社图记》
文徵明小楷《莲社图记》文徵明的小楷特别精细工整,主要来源于钟繇、王羲之、王献之和虞世南、褚遂良、欧阳询,法度谨严、笔锋劲秀、体态端庄,风格清秀俊雅,晚年八十岁以后的小楷,尤其见功夫。
他的传世墨迹很多,有小楷《前后赤壁赋》、《顾春潜图轴》、《离骚经九歌册》;行书有早期的《南窗记》,中期的《诗稿五种》,晚期的《西苑诗》。
他的所有的作品,都笔笔工整,即使是快到九十岁时,也是如此,这在我国书法家中是极为少见的。
《莲社图记》册为文徵明1530年作。
此卷结体精密而有宽绰之致,似不经意而有山阴家范,公书中之上驷也。
东晋时(317—420),山西代县著名高僧慧远(334—416)于江西庐山东林寺偕同僧人慧持、慧永、道昺、昙恒、慧睿、昙诜、道敬、道生、昙顺等九人,番僧佛驮跋陀罗、佛驮耶舍二尊者,及刘程之、雷次宗、周续之、宗炳、张诠、张野等共十八人结社精修念佛三昧﹐誓愿往生西方净土﹐又掘池植白莲﹐史称“白莲社”,赴会者则合称为“莲社十八贤”。
这一佛教逸事遂被后世文人和书画家反复题咏,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个重要的创作母题。
就绘画而言,自唐代以来,就有诸多画家依据“莲社”之事进行绘画创作,其中唐人作品早已失传,具体史料阙如。
迄今流传较广的《莲社十八贤图卷》原为北宋画家李公麟(1049—1106)作于元丰三年(1080)的一幅宗教绘画,清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曾著录该图,其后元人赵孟(1254—1322)亦曾绘制过同一主题的画作,说明“莲社图”是一个中国绘画史上常见的创作母题。
文徵明小楷《莲社图记》册,纸本,纵25.5厘米,横9.8厘米。
《莲社图记》册为文徵明1530年作。
钤印:文征明印、悟言室、停云。
溥儒题“此卷结体精密而有宽绰之致,侣不经意而有山阴家范,公书中之上驷也。
宝之当何如哉?乙未(1955年)秋七月旅夜题”。
文徵明小楷《落花诗卷》(苏州博物馆藏)
文徵明小楷《落花诗卷》(苏州博物馆藏)明文徵明小楷《落花诗卷》14.5x193.3cm 苏州博物馆藏文徵明《落花诗卷》两种在传世的文徵明小楷《落花诗卷》中,有两件几乎可称是“双胞胎”之作。
一为苏州博物馆藏《落花诗卷》(以下简称“苏博本”),金粟藏经纸本,内纵14.5厘米,横193.3厘米。
曾著录于顾文彬《过云楼书画记》卷四。
卷上有清人钱泳、吴云两家鉴藏印,拖尾纸上有顾文彬、费念慈二跋。
另一为香港艺术馆藏《落花诗卷》(以下简称香港本),原为香港收藏家刘均量先生虚白斋旧藏,尺寸不详。
未见著录。
卷上有近现代人张凝祥、容文蔚、鹤山冯氏等人鉴藏印。
两件《落花诗卷》相同之处为:沈周《落花诗》十首,文徵明和答十首,徐祯卿和答十首,沈周《再和徵明昌穀落花之作》十首,吕秉之《和石田先生落花十首》,沈周《三答太常吕公见和落花之作》十首。
文徵明弘治甲子(1504年,文氏三十五岁)十月跋记。
全卷共计六十首七律《落花诗》。
沈、文《落花诗》均刊刻于两家诸种诗文集中,但墨迹本与刻本在文字、诗篇次序等方面多有不同。
两卷墨迹还有不同之处:苏博本均署款“文璧”;香港本一处署款“文璧”,而跋记中则均署款“文壁”或“壁”(计有四处)。
苏博本首行为:“詠得落花诗十首。
沈周启南。
”香港本首行为:“赋得落花诗十首。
沈周。
”苏博本引首为“停云生”(白文半印),卷中三处接缝纸间钤椭圆朱文印“停云”,跋末署款下钤“文璧印”(白文)、“悟言室印”(白文)。
香港本引首为“停云”(白文长方印),跋末署款下钤“文璧印”(白文)、“衡山”(朱文)。
两卷墨迹除诗篇次序有所不同外,最主要是跋记文字有诸多不同。
下列以香港本录跋文,()中文字为苏博本有,而香港本无,或文字有异:弘治甲子之春,石田先生赋落花之诗十篇,首以示壁(璧),壁与友人徐昌榖(甫相与叹艳)属而和之。
先生喜,从而反和之。
是岁,壁(璧)计随南京,谒太常卿(加禾)吕公,(相与叹艳),又属而和之。
先生益喜,又从而反和之。
文徵明小楷《落花诗册》
文徵明小楷《落花诗册》文徵明小楷《落花诗册》文征明(1470-1559),原名壁,字征明。
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征仲。
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
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
生于明宣宗成化六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年九十岁,曾官翰林待诏。
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
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真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落花诗册》生成于公元十五世纪末,起因是明四家之一的沈周,因老年丧子赋得《落花诗》十首以寄托哀思,吴中士人皆有唱和。
一时吟咏落花,数量之多,非他人可比,令吴门诗坛热闹非常,引入瞩目。
沈周、唐寅等人皆有落花诗册书法传世,此为文徵明小楷抄录的《落花诗册》。
书画中国 |此册笔力劲健挺拔,瘦劲精匀,流露出“险劲瘦硬、崛起削成”的欧阳询书意,堪称精品。
作者唐寅刹那断送十分春,富贵园林一洗贫。
借问牧童应没酒,试尝梅子又生仁。
若为软舞欺花旦,难保余香笑树神。
料得青鞋携手伴,日高都做晏眠人。
夕阳黯黯笛悠悠,一霎春风又转头。
控诉欲呼天北极,胭脂都付水东流。
倾盆怪雨泥三尺,绕树佳人绣半钩。
颜色自来皆梦幻,一番添得镜中愁。
春风百五尽须臾,花事飘零剩有无。
新酒快倾杯上绿,衰颜已改镜中朱。
绝缨不见偷香椽,堕溷翻成逐臭夫。
身渐衰颓类如此,树和泪眼合同枯。
时节蚕忙擘黑时,花枝堪赋比红儿。
看来寒食春无主,飞过邻家蝶有私。
纵使金钱堆北斗,难饶风雨葬西施。
匡床自拂眠清昼,一缕烟茶飏鬓丝。
坐看芳菲了闷中,曲教遮护屏展风。
衙蜂蜜熟香粘白,梁燕巢成湿补红。
国色可怜难再得,酒杯何故不教空。
忍看马足车轮下,一片西飞一片东。
崔徽空写镜中真,洛水难传赋里神。
国色自来多命薄,桃红又见一年春。
已无锦帐围金谷,漫把青鞋踏曲尘。
绕树百回心语口,明年勾管是何人?天涯晻溘碧云横,社日园林紫燕轻。
桃叶参差谁问渡,杏花零落忆题名。
文征明小楷千字文放大版
文征明小楷千字文放大版1. 引言文征明(1470年-1559年),明代着名书法家,擅长小楷书法。
他的作品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小楷圣手”。
其中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就是《千字文》。
《千字文》是一篇具有丰富内涵的古代识字教材,通过千个汉字的排列顺序,给人们提供了学习、了解和记忆汉字的有效方式。
本文将对文征明小楷千字文进行放大版的讨论和赏析。
2. 文征明小楷千字文的背景和意义2.1 背景介绍2.1.1 文征明文征明是明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作品在独特风格和技巧上都具有独到之处。
他的小楷书法以其遒劲有力、工整匀称而闻名,对后世书法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2.1.2 千字文《千字文》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识字教材,由南北朝时期的赵翼所作。
它以千个不重复的汉字构成,文字难度逐级递增,旨在通过学习和记忆这些汉字,提高人们的识字能力。
2.2 文征明小楷千字文的意义2.2.1 独特的书法风格文征明在书写《千字文》时,采用了他独特的小楷书法风格。
他笔力雄健,结构严谨,字形工整,线条饱满。
这种独特的风格使得《千字文》在艺术上独树一帜。
2.2.2 传承和创新文征明通过书写《千字文》,不仅传承了这一古代经典的文化资源,而且对其进行了创新。
他在书写过程中,加入了自己的艺术创造,使得作品更具个性和艺术性。
2.2.3 推动了汉字文化的发展《千字文》作为一种识字教材,为广大民众提供了学习汉字的有效方式。
文征明通过书写放大版的《千字文》,使得汉字的形式更加醒目、突出,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汉字,推动了汉字文化的发展。
3. 文征明小楷千字文放大版的特点和技巧3.1 字体放大文征明小楷千字文放大版相对于原作来说,字体更加醒目和突出。
通过放大字体的尺寸,使得每个汉字都能够清晰地展现出来,让人一目了然。
3.2 笔画加粗在放大版中,文征明使用了略微加粗的笔画。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字形的线条饱满感,使得每个字都充满力量和稳重感。
3.3 结构严谨文征明在书写放大版的《千字文》时,注重字形的结构严谨。
文徴明-小楷离骚经(带释文)
小楷离骚经淘宝特卖此卷是文征明85岁时所写的小楷书作。
计有《离骚经》、《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司命》、《山鬼》、《涉江》共8部分,每部分均有标题。
末有文征明自己之题识,自述书写时的情况:余自年来多病习懒,旧业荒废。
每见古人遗墨便足相叹赏,几不可了。
自念髦衰,于此道渐远,或笑八十老翁旦暮人耳,何可以自来耶?双梧以素卷书久矣,稽之箧笥,今岁检出书此。
最后是书写时间乙卯十月廿又四日.《离骚经》是文征明小楷的代表作,鹿评曾在此卷后题跋云:文待诏小楷为有明书家之冠,此又文书小楷之冠,洵至宝也。
《离骚经》的楷法极其温纯精美。
他的模画起笔总喜欢耀其锐锋,用纤细如针的尖锋;而收束处回锋圆转又似针之尾。
尽管这种笔法曾经受人指摘,但是,文征明完全沉酣于这种笔法中,年既老而不衰,他在这种不忌露锋的起笔中,体味到某种快感、美感和创新的欣慰。
他似乎在自己文静闲雅的性情中把闪烁的艺术灵光从这锋芒中显现出来,把这一笔法焊在自己艺术个性书风的模式上,成为鲜明特色的一部分。
释文:離騷経帝高陽之苗裔号朕皇考曰伯庸攝提貞扵孟陬号惟庚寅吾以降皇覧揆余扵初度号肇錫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則号字余曰靈均紛吾既有此内美号又重之以修能扈江蘺與辟芷号纫龝蘭以為佩汩余若将不及号恐年嵗之不吾與朝搴阰之木蘭号夕攬洲之宿莾日月忽其不淹号春與龝其代序唯草木之零落号恐美人之遟暮不撫壮而弃穢兮何不攺其此度乗騏驥以馳騁号来吾導夫先路昔三后之純粹兮固眾芳之所在襍申椒與菌桂号豈維紉夫蕙茝彼尭舜之耿介号既遵道而淂路何桀紂之昌披号夫唯捷徑以窘步惟黨人之偷樂号路幽昧以險隘豈余身之憚殃号恐皇輿之敗績忽奔走以先後号及前王之踵武荃不察余之中情号反信讒而齌怒余固知謇謇之為患号忍而不中道而改路初既與余成言号後悔遯而有佗余既不難夫離别号傷灵修之数化余既滋蘭之九畹号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與揭車号襍杜衡與芳芷冀枝葉之峻茂号願竢時乎吾将刈雖萎绝其亦何傷号哀眾芳之蕪穢眾皆競進以贪婪号憑不厭乎求索羌内恕己以量人号各興心而嫉妒忽驰骛以追逐号非余心之所急老冉冉其将至号恐修名之不立朝饮木蘭之墜露号夕餐龝菊之落英苟余情其信姱以練要号長顑頷亦何傷擥木根以结茝号贯薜荔之落蘂矫菌桂以纫蕙号索胡绳之纚纚謇吾灋夫前修号非世俗之所服雖不周扵今之人号願依彭咸之遺则長太息以掩涕号哀人生之多艱余雖好修姱以鞿羁号謇朝誶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号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号虽九死猶其未悔怨靈修之浩荡号终不察夫人心眾女嫉余之蛾眉号謠諑謂余以善滛固時俗之工巧号偭规矩而改錯背繩墨以追曲号競周容以為度忳鬱悒余侘傺号吾獨窮困乎此時也寧溘死以流亡号余不忍為此態也鸷乌之不羣号自前代而固然何方圓之能周号夫孰異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号忍尤而攘詬伏清白以死直号固前圣之所厚悔相道之不察号延佇乎吾将反迴朕車以複路号及行迷之未遠步余馬扵蘭皋号驰椒丘且焉止息進不入以離尤号退将修吾初服製芰荷以為衣号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号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号長余佩之陆離芳與澤其襍糅号唯昭质其猶未虧忽反顧以游目号将徃觀乎四荒佩繽纷其繁餙号芳菲菲其彌章人生各有所樂号余獨好修以為常雖體觧吾猶未變号豈余心之可懲女嬃之嬋媛号申申其詈予曰鲧婞直以亡身号终然夭乎羽之野汝何愽謇而好修号纷獨有此姱節薋菉葹以盈室号判獨離而不服眾不可户說号孰云察余之中情世並舉而好朋号夫何茕獨而不予聽依前聖之節中号喟憑心而曆玆濟沅湘以南征号就重華而陳詞啟九辯與九歌号夏康娱以自縱不顧難以圖後号五子用失乎家巷羿滛逰以佚田号又好射夫封狐固亂流其鲜终号浞又貪夫厥家澆身被服疆圉号縱欲而不忍日康娱而自忘号厥首用夫顛隕夏桀之常違号乃遂焉而逢殃后辛之菹醢号殷宗用而不长汤禹嚴而祗敬号周論道而莫差舉賢而授能号循繩墨而不頗皇天無私阿号覽民德焉錯輔夫維聖哲以茂行号苟德用此下土瞻前而顧後号相觀人之計極夫孰非義而可用号孰非善而可服阽余身而危死号覽余初其猶未悔不量鑿而正枘号固前修以菹醢曾歔欷余鬱悒号哀朕時之不當攬茹蕙以掩涕号霑余襟之浪浪跪敷衽以陳辭号耿吾既淂此中正駟玉虬以乘鷖号溘埃風余上征朝發軔扵蒼梧号夕余至乎縣圃欲少留此靈瑣号日忽忽其将暮吾令義和弭節号望崦嵫而勿迫路漫漫其修遠号吾将上下而求索飲余馬扵咸池号總余辔乎扶桑折若木以拂日号聊湏臾以相羊前望舒使先驅号後飛廉使奔屬鸞皇為余先戒号雷師告余以未具吾令鳳凰飛騰号又继之以日夜飄风屯其相離号帥雲霓而来御紛緫緫其離合号班陸離其上下吾令帝閽開關号倚閶闔而望予時曖曖其将罷号结幽蘭而延佇世溷濁而不分号好蔽美而嫉妒朝吾将濟扵白水号登閬風而絏馬忽反顧以流涕号哀高丘之無女溘吾游此春宫号折瓊枝以繼佩及榮華之未落号相下女之可詒吾令豐隆乘雲号求虙妃之所在觧佩纕以結言号吾令蹇修以为理紛緫緫其離合号忽緯繣其難遷夕歸次扵窮石号朝濯髪乎洧盤保厥美以驕傲号日康娱以滛遊雖信美而無禮号来違弃而改求覽相觀扵四極号周流乎天余乃下望瑶臺之偃蹇兮見有娀之佚女吾令鴆為媒号鴆告余以不好雄鳩之鳴逝号余猶悪其佻巧心猶豫而狐疑号欲自適而不可鳳凰既受詒号恐高辛之先我欲遠集而無所止号聊浮游以逍遥及少康之未家号留有虞之二姚理弱而媒拙号恐導言之不固時溷濁而嫉賢号好蔽美而稱悪閨中既邃遠号哲王又不寤懷朕情而不發号余焉能忍與此終古索瓊茅以筳篿兮命靈氛為余占之曰兩羙其必合号孰信修而慕之思九州之愽大号岂唯是其有女曰勉遠逝而無狐疑号孰求美而釋女何所獨無芳草号爾何懷乎故宇時幽昧以昡曜号孰云察余之美惡人好悪其不同号惟此黨人其獨異户服艾以盈要号謂幽蘭其不可佩覽察草木其猶未淂号豈珵羙之能當蘇糞壤以充幃号謂申椒其不芳欲從靈氛之吉占号心猶豫而狐疑巫咸将夕降号懷树糈而要之百神翳其備降兮九疑繽其并迎皇剡剡其揚靈号告余以吉故曰勉升降以上下号求矩矱之所同汤禹儼而求合号挚臯繇而能調苟中情其好修号何必用夫行媒說操築扵傳巖号武丁用而不疑吕望之鼓刀号遭周文而淂舉甯戚之謳歌号齊桓聞以该輔及年歲之未晏兮時亦猶其未央恐鷤鴂之先鸣号使百草之不芳何瓊佩之偃蹇号眾薆然而蔽之唯此黨人之不亮号恐嫉妒而折之時繽紛其變易号又何可以淹留蘭芷變而不芳兮荃蕙化而為茅何昔日之芳草号今直为此蕭艾也豈其有他故号莫好修之害也余以蘭為可恃号羌無實而容長委厥美以從俗号苟淂列乎眾芳椒專佞以慢慆号樧又欲充其佩幃既干进而務入号又何芳之能祗固時俗之從流号又孰能夫變化覽椒蘭其若玆号又况揭車與江蘺唯玆蘭佩之可貴号委厥美而歴玆芳菲菲而難虧号芬至今猶未沫和調度以自娱号聊浮游而求女及余飾之方壮号周流觀乎上下靈氛既告余以吉占号歴吉日乎吾将行折瓊枝以為饈号精瓊爢以为粻為余驾飛龍号襍瑶象以為車何離心之可同号吾将遠逝以自疏邅吾道夫崑崙号路修遠以周流揚雲霓之晻藹号鸣玉鸞之口龝口龝朝彂軔于天津号夕余至乎西極鳳凰翼其承旂号高翱翔之翼翼忽吾行此流沙号遵赤水而容與麾蛟龍使梁津号詔西皇使涉予路修遠以多艱号騰眾車使径待路不周以左轉号指西海以为期屯余車其千乘号齊玉軑而並馳驾八龍之婉婉号載雲旗之逶迤抑志而弭節号神高馳之邈邈奏九歌而舞韶号聊假日以媮樂陟升皇之赫戲号忽臨睨夫舊邦僕夫悲余馬懷号蜷局顧而不行亂曰已矣哉国無人莫我知号又何懷乎故都既莫足與為羙政号吾将從彭咸之所居九歌六首東皇太一吉日号辰良穆将愉号上皇撫長劍号玉珥璆锵鸣号琳琅瑶席号玉瑱盍将把号瓊芳蕙肴蒸号蘭藉奠桂酒号树浆扬枹号拊鼓疏缓節号安歌陳竽瑟号浩倡靈偃蹇号姣服芳菲菲号满堂五音紛号繁會君欣欣兮樂康雲中君浴蘭湯号沐芳華采衣号若英靈連蜷号既留爛昭昭号未央蹇将憺号壽宫與日月号齊光龍駕号帝服聊翔游号周章靈皇皇号既降焱遠舉号雲中覽冀州号有餘横四海号焉窮思夫君号太息極勞心兮忄蟲忄蟲湘君君不行号夷猶蹇誰留号中洲羙要眇号宜修沛吾乘号桂舟令沅湘号無波使江水号安流望夫君号歸来吹参差号誰思駕飛龍号北征邅吾道号洞庭薜荔拍号蕙綢蓀橈号蘭旌望涔陽号极浦横大江号揚靈揚靈号未極女嬋媛号為余太息横流涕号潺湲隐思君号陫侧桂櫂号蘭栧斵冰号積雪采薜荔号水中搴芙蓉号木末心不同号媒勞恩不甚号輕絕石濑号浅浅飛龍号翩翩交不忠号怨長期不信号告余以不間朝骋骛号江皋夕弭節号北渚鳥次号屋上水周号堂下捐余玦号江中遗余珮号灃浦采芳洲号杜若将以遺号下女時不可号再淂聊逍遥号容與湘夫人帝子降号北渚目眇眇号愁予嫋嫋号龝風洞庭波号木葉下白薠号騁望與佳期号夕張鳥何萃号蘋中罾何為号木上沅有芷号澧有蘭思公子号未敢言慌惚号遠望觀流水号潺湲麋何為兮庭中蛟何為号水裔朝馳余馬号江皐夕濟号西澨聞佳人号召予将騰駕号偕逝築室兮水中葺之号以荷蓋荃壁号紫壇播芳树兮成堂桂棟号蘭橑辛夷楣号药房罔薜荔号為帷擗蕙櫋号既張白玉号為镇疏石蘭以為芳芷葺号荷屋繚之号杜蘅合百草号寔庭建芳馨号廡門九疑繽号並迎靈之来号如雲捐余袂号江中遺余褋号澧浦搴汀洲号杜若将以遺号遠者時不可号驟淂聊逍遥号容與司命龝蘭号蘪蕪羅生号堂下綠葉号素華芳菲菲号襲予夫人自有号美子蓀何為号愁苦秋蘭号青青綠葉号紫莖满堂号羙人忽獨與余号目成入不言兮出不辭乘回風号載雲旗悲莫愁号生别離樂莫樂号新相知荷衣号蕙带倐而来号忽而逝夕宿号帝郊君誰須号雲之際與汝游号九河衝飈起号水揚波與汝沐号咸池晞汝髪号陽之阿望美人号未来臨風怳号浩歌孔盖号翠旌登九天号撫彗星竦長劍号擁幼艾荃獨宜号為民正山鬼若有人号山之阿被薜荔号带女蘿既含睇号又宜咲子慕余号善窈窕乘赤豹号從文貍辛夷車号結桂旗被石蘭号带杜蘅折芳馨号遺所思余處幽篁号终不見天路險難号獨後来表獨立号山之上雲容容号而在下杳杳冥冥号羌晝晦東風飘号神靈雨留靈修号憺忘歸歲既晏兮孰華余采三秀号于山間石磊磊号葛蔓蔓怨公子号悵忘歸君思我号不淂間山中人号芳杜若飲石泉号蔭松柏君思我号然疑作雷填填号雨冥冥猨口龝口龝号狖夜鳴風颯颯号木蕭蕭思公子号徒離憂九章一首涉江余幼好此奇服号年既老而不衰带長鋏之陸離号冠切雲之崔巍被眀月号佩寶璐世溷濁而莫予知吾方高馳而不顧駕青虬号驂白螭吾與重华游号瑶之圃登崑崙号餐玉英與天地兮比壽與日月号齊光哀南夷之莫吾知号旦余濟乎江湘乘鄂渚而反顧兮欸龝冬之緒風步余馬号山臯低余車号方林乘舲船余上沅号齊吴榜以擊汰船容與而不進号淹回水而疑滞朝彂枉渚号夕宿辰陽苟余心其端直号雖僻遠之何傷入溆浦余邅廻号迷不知吾之所如深林杳以冥冥号乃猨狖之所居山峻高以蔽日号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紛其無垠号雲霏霏而承宇哀吾生之無樂号幽獨處乎山中吾不能變心而從俗号固将愁苦而終窮接舆髡首号桑扈臝行忠不必用号贤不必以伍子逢殃号比干葅醢吾又何怨乎今之人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卜居屈原既放三年不得複見竭智盡忠蔽鄣扵讒心煩意亂不知所從乃徃見太卜鄭詹尹曰余有所疑願因先生决之詹尹乃端策拂龜曰君将何以教之屈原曰吾寧悃悃款款朴以忠号将送徃勞来斯無窮乎寧誅鉏草茅以力耕乎将游大人以成名乎寧正言不諱以危身乎将從容富貴以媮生乎寧超然高舉以保真乎将哫訾栗斯喔咿嚅唲以事婦人乎寧廉潔正直以自清乎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韋以挈楹乎寧昻昻若千里之駒乎将泛泛若水中之鳧乎與波上下偷以全吾軀乎寧與騏驥抗軛乎将随駑馬之迹乎寧與黄鵠比翼乎将與雞鶩争食乎此孰吉孰凶何去何從世溷濁而不清蟬翼為重千钧為輕黄鐘毁弃瓦釜雷鳴讒人高張賢士無名吁嗟嘿嘿号誰知吾之廉貞詹尹乃釋策而謝曰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眀數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用君之心行君之意龜策誠不能知此事渔父屈原既放游扵江潭行吟澤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與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世人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渔父曰聖人不凝滞於物而能與世推移世人皆濁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鋪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為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蒙世俗之塵埃乎渔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遂去不複與言余自年来多病習懶舊業荒廢每見古人遗墨便足相歎賞幾不可了自念髦衰扵此道漸逺或咲八十老翁旦暮人耳何可以自束耶雙梧以素券索書幺矣稽之篋笥今嵗檢出書此然比来風濕交攻臂指拘窘不複向時便利矣乙卯十月廿又四日徴眀識。
课程资料:文征明小楷研究
文徵明小楷1小楷《醉翁亭记帖》,纸本轴,纵53.5厘米,横28.6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醉翁亭记》是宋代欧阳修谪于安徽滁州期间,修建醉翁亭后,写下的脍炙人口的名篇,历来书家多有发挥题写。
這幅《醉翁亭记帖》是文征明八十二岁时(一五五一)书写,全文精整挺秀,铁画银鉤。
书后有长跋,谈到当时书法上的体验与书欧阳修“醉翁亭記”的原由。
欧阳修从韩愈的文章得到启发,文征明也希望从钻研王羲之的书迹中,追求如不食人间烟火,冰清玉骨的感受。
2《小楷离骚经九歌卷》(局部)纸本纵23.0厘米横263.0厘米小楷前后赤壁赋86高龄3《》4文徵明小楷《太上老君说常清净经》、《老子列传》合册,纸本,纵20.9厘米,横11厘米,每页8行,正文每行18字。
现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
首页为工笔水墨老子像,题蝇头小楷一行:“长洲文徵明写像。
”《太上老君说常清净经》凡37行,书于明世宗嘉靖十六年(1537年)七月十二日,时年68岁。
《老子列传》凡34行,书于明世宗嘉靖十七年(1538年)六月十九日,时年69岁。
均钤“徵”、“明”朱文连珠小印。
5文徵明小楷《莲社图记》册,纸本,纵25.5厘米横9.8厘米6文徵明小楷《落花诗册》《落花诗册》生成于公元十五世纪末,起因是明四家之一的沈周,因老年丧子赋得《落花诗》十首以寄托哀思,吴中士人皆有唱和。
一时吟咏落花,数量之多,非他人可比,令吴门诗坛热闹非常,引入瞩目。
沈周、唐寅等人皆有落花诗册书法传世,此为文徵明小楷抄录的《落花诗册》。
此册笔力劲健挺拔,瘦劲精匀,流露出“险劲瘦硬、崛起削成”的欧阳询书意,堪称精品。
7文徵明小楷《草堂十志》各纵23.2、横28.4厘米。
故宫博物院这件草堂十志,字迹清秀、婀娜多姿,亦是其传世之作中的一件精品。
此件册页纵二十三点二厘米,横二十八点四厘米,钤有乾隆、嘉庆、宣统内府鉴藏印,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文徵明小楷书法艺术考从小楷书法产生到臻于完善,在历史上形成了几个发展高峰.魏晋时期由钟繇和王羲之等书家推动形成的魏晋初创高峰,将小楷书法正式引入书法艺术的大家庭中,并且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隋唐时期有大唐众书家和抄经高手形成的唐代成熟高峰,在这一时期中,小楷书法与楷书的成熟同时完成,达到了"法"的完备;元代赵孟糖等书家形成的元代中兴高峰和明代祝允明,文徵明,董其昌等书家形成的明代复兴,承传高峰,在这两个时期,小楷书法已经很难再像魏晋,隋唐时期那样辉煌和壮美,但是,小楷艺术自身的魅力和审美意味依然吸引着大批书家拼其全力,奋斗终生去开拓小楷书法艺术的新境界.这些小楷书法发展高峰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小楷书法的发展,也促进了其他书体的发展,承传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精神和民族艺术灵魂的血脉.有明一代是书家辈出的时代,祝允明,文徵明,王宠,唐寅,仇英,董其昌,徐渭,张瑞图,黄道周等等都是大书家.在书法史上都闪着耀眼的光辉.在小楷的技艺上,这些书家大都有着不俗的建树,当然明代小楷书法执牛耳者首推文徵明.正如朱和羹《临池心解》所言:"明楷以文衡山第一."的确,文徵明的小楷成就直接延续了元代赵孟颊小楷高峰的成就和影响,亦发扬了魏晋,隋唐小楷的古朴天真和谨严法度.在文徵明以后的时代,文徵明的小楷书风和书家风范一直影响着无数的后学,直至现在和将来.文徵明(1470--1559),原名壁,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正德末以岁贡生诣都,授翰林院待诏,故又称"文待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宣宗成化六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年九十岁.堪称我国古代书坛画界的老寿星,德高望重,影响颇大.应该说是勤奋最终成就了文徵明的书法艺术.文徵明的勤奋是有据可查的,《中国古代书画图目》(文物出版社出版)和周道振先生编着的《文徵明书画简表》两本书收录文徵明传世书画作品有千余件之多.这个数量在我国古代书画家存世作品中实属罕见.而且,其涉猎书画的门类相当广泛,绘画中的山水,花鸟,工笔与小写意,水墨和重彩;书法中的行书,草书,楷书无所不精,尤其是小楷书法更是不与凡同,九十岁的老人依然可以写一手漂亮的小楷,的确让人景仰.明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说:"待诏以小楷名海内."此评价文徵明当之无愧.从前人着录和现存的作品来看,文徵明一生的小楷书法学习和创作大体上分为三个时期:五十岁以前广博学习的时期,五十至六十岁融会贯通的时期,六十岁以后成熟和发展的高峰期.文徵明传世小楷书法作品年代分布表①、3岁以前31—4岁41—5岁51—6岁61—7岁71—8岁81—9岁总计作品191536494352205数量文徵明小时候学习特别刻苦.据《明史》本传记载,在"郡学"念书时,同学们多背着老师玩乐,他却埋头临写《千字文》,每日多达十本之多.②、稍长受其父知友吴宽的影响写苏体,后受他岳父李应祯的影响,学宋元的笔法较多.李应祯乃当时名士,对书学颇有研究,造诣很深,文徵明的书法最得力于李氏在理论和方法上的指导和严格要求.据文徵明自己说,一次李氏见他写字带有苏东坡的笔意,便大声斥责说:"破却工夫,何至随人脚踵,就令学成王羲?118?之,只是他人书耳!"③、另有一次李氏对文徵明说:"吾学书四十年,今始有得,然老无益矣,子起及目力壮之时为之."后文徵明在一题跋中记起此事说:"因极论书之要诀,累数百言,凡运指凝思,吮毫濡墨,与字之起落转换,小大向背,长短疏密,高下疾徐,莫不有法."(见《文待诏题跋?跋李少卿帖》)可见,李应祯的指导对文徵明书法学习产生了深远影响.文徵明早年楷书习字是很宽泛的,除临摹智永外,对唐代欧阳询的楷书用功很深,同时受李应祯的影响宋元的笔法学习也很多.在他五十岁以前写的楷书里,主要是受欧阳询和赵孟烦的影响,字里行间偶或有颜真卿和倪瓒的面貌.④、从所见文徵明早年传世作品看,欧的面貌在这一时期是比较多的.这一时期的小楷,起笔露锋,结字略呈扁势,严整规范,但是风格不统一,显得不够灵活.梁嵫说:"⑤、文衡山小楷初学欧,力趋劲健,而板滞之气未能尽脱."可见,文徵明早年的小楷书法尚未确立一个完整的体系,也未形成臻善的个人书法风格.但其书法的定位是非常鲜明的,尽量不受时人的影响,学习历代优秀的法帖,走的完全是赵孟的学书之路,这于他崇拜赵孟烦的书艺有直接关系.⑥、下面这些小楷书法就是文徵明二十岁至五十岁时的作品.书《落花诗》清张培敦补,跋倪瓒《江南春》,跋张灵画《落花诗》,《落花诗》与画合卷,《甲子杂稿》,跋《江山初霁图》,书杜启撰《重修姑苏志后序》,跋《烟江叠嶂图》,跋《苏轼五帖?苏过一帖》,《明故中书舍人徐君墓志铭》,题王羲之《七月帖》,跋钱良佑书吴仲仁《春游图》,跋欧阳修《付书局帖》,《铁崖诸公花游倡和诗》,《圣主得贤臣颂》,跋《落木寒泉图》,《落花诗》并图,跋《湘君湘夫人图》,跋周文矩《重屏会棋图》,《书唐人绝诗扇面》②文徵明五十岁以后官翰林院待诏时,为适应职务上的要求,写比较工整的字.丰坊说他"书写亦是一种修持——兼说文徵明小楷书法孙稼阜任何一门技艺,达到极致时,都通于“道”,道是指一种普遍的规律,是可打破门类区别而对话的“语言”,所谓万事“理通”。
文征明小楷《前后出师表》,难得一见
文征明小楷《前后出师表》,难得一见
文征明小楷《前出师表》
文征明小楷《后出师表》
文征明(1470-1559),原名壁(或作璧),字征明。
文征明小楷师法晋唐,力趋健劲。
明谢在杭《五杂俎·卷七》称赞文征明小楷:“无真正楷书,即钟、王所传《荐季直表》、《乐毅论》皆带行笔。
洎唐《九成宫》、《多宝塔》等碑,始字画谨严,而偏肥偏瘦之病,犹然不免。
至本朝文征仲先生始极意结构,疏密匀称,位置适宜。
如八面观音,色相具足。
于书苑中亦盖代之一人也。
”他的大字有黄庭坚笔意,苍秀摆宕,骨韵兼擅。
与祝允明、王宠并重当时。
文征明出身于官宦世家,早年也曾数次参加科举考试,均以不合时好而未被录取。
54岁时由贡生被荐为翰林待诏。
居官四年辞归。
自此致力于诗文书画,不再求仕进,力避与权贵交往,专力于诗文书画艺术30余年。
享年90岁,其诗、文、画无一不精。
人称是“四绝”的全才。
晚年声望极高。
文徵明书法全集 2 2版 共收录74帖
文徵明书法全集 2 2版,共收录74帖篇一:引言文徵明书法全集2.2版,是一部集文人气质与艺术技巧于一体的经典之作。
全集共收录74帖,展现了文徵明书法创作的全貌和深度。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文徵明书法进行全面评估和探讨,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艺术珍品。
一、文徵明书法的历史背景文徵明,明代著名文人、书法家,是我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
他不仅在文学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而且在书法艺术上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文徵明书法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意境,被誉为“文人书法”的代表作品。
在明代儒学盛行的背景下,文徵明书法融合了儒家的精神内涵和个人情感,成为当时书法艺术的独特风格。
二、文徵明书法的艺术特点文徵明书法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碑帖的继承与创新:文徵明书法在创作过程中,既继承了古代碑帖的雄浑刚劲,又加入自己的个性与意境,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2. 气韵生动:文徵明书法作品富有生活气息,线条流畅自然,意境深远,给人以清新自然之感。
3. 情感表达:文徵明书法作品中融入了丰富的情感和人文情操,展现了文人的高尚情操和儒家的理念。
三、文徵明书法全集2.2版的收录内容文徵明书法全集2.2版共收录74帖,这些作品涵盖了文徵明书法创作的全貌和深度。
这些作品既有着历史纪实的价值,又堪称艺术品的典范。
在这部全集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文徵明书法艺术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对于书法爱好者和艺术研究者来说,无疑是一部珍贵的文化遗产。
四、文徵明书法的影响与意义文徵明书法作为我国书法艺术的瑰宝,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
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内涵丰富的意境,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艺术遗产和学习资源。
文徵明书法作为文化符号,也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人文精神,对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承文明遗产具有重要意义。
五、个人观点与总结文徵明书法全集2.2版的问世,为我们了解和研究文徵明书法提供了难得的资料。
通过对这部全集的研读和品味,我们能更加深入地了解文徵明书法的魅力和特点,感受到其艺术的魅力和内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文征明书法小楷全集(文徵明小楷一共有多少本字
帖?都是什么名字?)
(明)文征明书法小楷全集
文征明(1470-1559),原名壁,字征明。
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征仲。
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曾官翰林待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
生于明宣宗成化六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年九十岁。
擅长诗文书画,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
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真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在绘画上,师法沈周,典雅秀丽,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文徵明-小楷《落花诗册》一、文徵明小楷评价1.文徵明的小楷造诣最高。
主要师法传为王羲之的《黄庭经》、《乐毅论》以及钟繇《宣示》,王献之《十三行》等,又能融入唐人小楷笔法于一炉,形成“温纯精绝”的自家风貌。
——佚名2.文徵明以兼善诸体闻名,尤擅小楷和行书。
他的小楷师承晋唐各家,主要学于钟繇、王羲之、王献之、虞世南、褚遂良、欧阳询等,不仅精细工整、法度严谨纯熟,且笔锋劲秀、风格俊雅。
至八十岁后的小楷尤见功力。
——佚名3.古无真正楷书,即锺、卫所传《荐季直表》、《乐毅论》,皆带行笔,自唐《九成宫》、《多宝塔》等碑,始字画谨严,而偏肥偏瘦之病,犹然不免。
至国朝文征仲先
生始极意结构,疏密匀称,位置适宜。
如八面观音,色相俱足。
于书苑中亦盖代之一人也。
——明·谢在杭4.文徵明在小楷书法上的造诣为明代中后期的书法“中兴”开启了先河,并有推波助澜之功,其从赵孟頫远窥晋唐神韵,一改“台阁体”束缚
的时代积习,在痴守法度的前提下,于绳墨中寻求书法的逸趣,以此追寻小楷书法至真至纯的神化的境界。
——齐观闪《以文徵明小楷《草堂十志》为鉴—谈毕业创作(小楷书法)体会》5.高远《文徵明小楷书风及价值研究》:文徵明小楷书法于统一风格中又有微妙变化。
以其为官为界:早期:泛学众家,风格多样,但却牢守法度。
用笔尖利外露,较多棱角。
中期:少波磔,多温润。
一面受“台阁”时风的影响尚工整。
一面受欧体影响,谨严劲健,却又失之紧密板滞。
晚期:回归晋唐,主宗二王,在对“法”的实践认识中升华:用笔从板滞工整趋于超逸灵动;章法布白由紧密峻峭趋于宽展舒和,于方正平稳中寓多变体势;温润精良的文氏书风至此独立与成熟。
6.赵岩《文徵明小楷研究》:纵观其(文徵明)小楷艺术的发展可分为前后四个时期:第一阶段(50岁前),属于广博学习的时期,在摸索中不断前进;第二阶段(50-60岁),为风格渐成的时期,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的艺术特色;第三阶段(60-80岁),是日臻成熟的时期,书写风格趋于稳定;第四阶段(80-90岁),乃炉火纯青的阶段,达到人书俱老的最高境界。
二、文徵明小楷图谱
(一)第一阶段(50岁前)属于广博学习的时期,在摸索中不断前进(早期:泛学众家,风格多样,但却牢守法度。
用笔尖利外露,较多棱角)003–文徵明–小楷跋人日诗画图–(1505年36岁,上海博物馆)009–文徵明–小楷明故中书舍人徐君墓志铭–(1510年41岁)015–文徵明–小楷铁崖诸公花游唱和诗–(1514年45岁,江西省博物馆)018–文徵明–小楷落花诗–(1516年47岁)020–文徵明–小楷跋湘君湘夫人图–(1517年48岁,辽宁省博物馆)
(二)第二阶段(50-60岁)为风格渐成的时期,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的艺术特色(中期:少波磔,多温润。
一面受“台阁”时风的影响尚工整。
一面受欧体影响,谨严劲健,却又失之紧密板滞。
)025–文徵明–小楷跋深翠轩图卷–(1519年50岁)030–文徵明–小楷千字文刻本(采真馆法帖)–(1520年51岁)036–文徵明–小楷跋观音变相图–(1523年54岁)042–文徵明–小楷跋十七帖–(1525年56岁)052–文徵明–小楷琴赋(蕉石鸣琴图跋)–(1528年59岁,无锡市博物院)057–文徵明–小楷跋猗兰室图卷(猗兰小景图卷)–(1529年60岁,北京故宫博物院)059–文徵明–小楷跋古木苍烟图–(1530年61岁)(三)第三阶段(60-80岁)是日臻成熟的时期,书写风格趋于稳定(晚期:回归晋唐,主宗二王,在对“法”的实践认识中升华:用笔从板滞工整趋于超逸灵动;章法布白由紧密峻峭趋于宽展舒和,于方正平稳中寓多变体势;
温润精良的文氏书风至此独立与成熟。
)063–文徵明–小楷赤壁赋–(1530年61岁)064–文徵明–小楷莲社图记册–(1530年61岁)066–文徵明–小楷跋斗鸡图–(1531年62岁)073–文徵明–小楷跋松下高士图(停云馆言别图)–(1531年62岁)081–文徵明–小楷跋祝允明临兰亭序–(1532年63岁)089–文徵明–小楷跋关山积雪图卷–(1528-1532年59-63岁,台北故宫博物院)095–文徵明–小楷跋烹茶图–(1534年65岁)096–文徵明–小楷跋品茗图–(1534年65岁)099–文徵明–小楷跋西斋话旧图–(1534年65岁)101–文徵明–小楷跋祝允明草书赤壁赋册–(1534年65岁)112–文徵明–小楷跋张即之书汪氏报本庵记册–(1535年66岁)113–文徵明–小楷千字文–(1535年66岁)126–文徵明–小楷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1537年68岁)128–文徵明–小楷老子列传–(1538年69岁,天津艺术博物馆)131–文徵明–小楷赤壁后赋卷–(1539年70岁,上海博物馆)134–文徵明–小楷王涯宫中词扇面–(1540年71岁,台湾国立历史博物馆1983年展出)141–文徵明–小楷跋赵孟頫书汲黯传–(1541年72岁)142–文徵明–小楷宫保白楼先生吴公传册刻本–(1541年72岁)151–文徵明–小楷修竹赋(修竹仕女图款)–(1542年73岁)158–文徵明–小楷琴赋册–(1543年74岁,无锡文苑2006秋拍)171–文徵明–小楷前后赤壁赋册刻本–(1545年76
岁)175–文徵明–小楷孝经(仇英画)–(1546年77岁)(四)第四阶段(80-90岁)乃炉火纯青的阶段,达到人书俱老的最高境界。
202–文徵明–小楷千字文(选自四体千字文)–(1547-1550年78-81岁,朵云轩)207–文徵明–小楷归去来兮辞–(1551年82岁,北京故宫博物院)208–文徵明–小楷后出师表刻本–(1551年82岁)209–文徵明–小楷醉翁亭记–(1551年82岁,台北故宫博物院)225–文徵明–小楷盘谷叙–(1553年84岁)235–文徵明–小楷离骚经册–(1554年85岁)241–文徵明–小楷后赤壁赋–(1555年86岁)242–文徵明–小楷离骚经册–(1555年86岁,憨斋吴南生)245–文徵明–小楷泥金金刚般若波罗密经–(1556年87岁)252–文徵明–小楷跋万岁通天帖–(1557年88岁)附一:文徵明–小楷落花诗册附二:文徵明–小楷四山五十咏
文征明的小楷造诣最高,主要师法传为王羲之的《黄庭经》《乐毅论》以及钟繇《宣示》,王献之《十三行》等,又能融入唐人小楷笔法于一炉,形成“温纯精绝”的自家风貌。
文徵明小楷一共有多少本字帖?都是什么名字?文徵明一
生以小楷所书作品,不计其数,既有大量的题跋、墓志,又有《千字文》这样的蒙文;至于《赤壁赋》、《雪赋》、《月赋》、《出师表》、《洛神赋》、《古诗十九首》、《归去来辞》、《离骚》、《九歌》、《桃花源记》、《北山移文》、《秋声赋》以至《西厢
记》等这样的名篇都曾书写过,有的更是一书再书;所书佛、道类名篇如《金刚经》、《心经》、《佛遗教经》、《道德经》、《清静经》、《老子列传》等亦有多件传世。
收藏于各大博物馆的有:《醉翁亭记帖》、《离骚经九歌卷》、《归去来兮辞》、《太上老君说常清净经》、《老子列传》合册、《莲社图记》册、《落花诗册》、《草堂十志》、《南华经》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