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2.12用计算器进行运算》说课稿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2.12用计算器进行运算》说课稿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2.12用计算器进行运算》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2.12节《用计算器进行运算》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概念、运算律和运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学会使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运算,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能力,对有理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的计算能力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对有理数的运算仍然感到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方法,能够熟练使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有理数的运算方法,计算器的使用。

2.教学难点:熟练使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计算器、教学卡片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复习有理数的运算方法,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用计算器进行运算。

2.讲解演示:讲解计算器的使用方法,演示如何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运算。

3.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进行计算器操作,互相交流学习,解决实际问题。

4.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答。

5.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计算器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6.课堂练习:布置一些有理数运算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有理数运算方法2.计算器的使用3.实际问题解决八. 说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2.6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第2课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2.6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第2课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2.6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2.6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第2课时)。

在这一节中,学生需要掌握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相关运算。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运算规则。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基本概念,包括正数、负数、整数、分数等,并对有理数的加减法有了初步的了解。

然而,对于加减混合运算,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法则。

2.培养学生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法则。

2.难点:如何运用这些运算规则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PPT。

2.准备一些实际的例子,用于讲解和练习。

3.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例如,小华买了一本书,原价是25元,然后又买了一支笔,价格是10元,请问小华一共花费了多少钱?2.呈现(15分钟)通过PPT,展示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法则,并通过具体的例子,讲解这些法则的应用。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实际的运算,以巩固所学的知识。

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也可以分组进行。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可以设置一些难易不同的问题,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5.拓展(10分钟)通过一些综合性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可以让学生设计一个购物预算,或者计算一个长方形的面积等。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1《有理数》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1《有理数》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1《有理数》教案一. 教材分析《有理数》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有理数的定义、分类以及有理数的运算。

有理数是中学数学中的基础概念,对于学生理解数学的本质和后续学习其他数学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实数、方程、函数等知识的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和分数的基本知识,对运算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理解有理数的定义和分类方面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理解有理数的概念,并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掌握有理数的分类。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有理数的定义,掌握有理数的分类。

2.能够进行有理数的运算。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有理数的定义和分类。

2.有理数的运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概念和运算;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问题和案例。

2.准备教学PPT。

3.准备黑板和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整数?什么是分数?整数和分数有什么关系?从而引出有理数的概念。

2.呈现(15分钟)呈现有理数的定义和分类,让学生了解有理数的四种类型:正整数、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

并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分类。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进行有理数的运算练习,包括加、减、乘、除等。

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题目,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讨论,从而加深对有理数运算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填空题和选择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内容。

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易错题,让学生在解答过程中发现问题,从而加深对有理数概念和运算的理解。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有理数和无理数有什么关系?从而引出实数的概念。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总体介绍学习内容牵涉到4个领域: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课题学习。

基本内容是突出发展的阶段性:所有的知识只是一个起步,不要求学生在刚刚学完相应的知识后就达到«标准»所提出的目标。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编写意图——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主要特点:提倡从操作到思考、想象的学习方式,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编写意图——帮助学生了解有理数产生的必要性,有理数的意义,能够从事有理数运算,体会“数的扩张”的一致性和特殊性,让学生能够从事有理数运算。

主要特点:突出有理数及其运算产生的背景和形成过程。

第三章字母表示数编写意图——帮助学生建立符号感,认识代数。

主要特点:代数式及其运算意义的建立,渗透函数思想,(通过数据转换器让学生领会和把握函数思想)第四章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编写意图——了解基本几何元素及其相互关系。

主要特点:关注知识与方法形成的过程。

(比如:关注度量线段和角的大小的方法)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编写意图——帮助学生认识方程的含义,掌握解方程的方法,了解应用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过程。

主要特点:更注重突出建立方程模型的想法,体现“寻找等量关系”建立方程模型的意义。

第六章生活中的数据编写意图——帮助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发展统计意识。

主要特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有关概念,统计过程。

第七章可能性编写意图——帮助学生了解随机现象,可能性大小(概率)的含义。

主要特点:突出实验概率的方法(不是从理论到理论,而是通过实验活动帮助学生体会概率的基本想法)下面是分章介绍: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一、内容特点。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教案一. 教材分析《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这一章主要介绍了有理数的概念、分类及有理数的运算规则。

内容涵盖了有理数的概念、分类、加减乘除运算、乘方运算等。

这部分内容是整个初中数学的基础,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后续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章内容时,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运算能力,对数学概念有一定的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有理数的概念和分类理解不深,对于有理数的运算规则容易混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学生概念的理解和运算规则的训练。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掌握有理数的分类。

2.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能够熟练进行计算。

3.理解有理数的乘方运算规则,能够进行相应的计算。

4.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有理数的概念和分类。

2.有理数的运算规则,特别是乘方运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例、练习、讨论等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2.准备练习题,包括基础题和拓展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复习小学学过的加减乘除运算,引出有理数的概念和分类。

2.呈现(15分钟)讲解有理数的概念和分类,示例说明有理数的运算规则。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引导学生掌握运算规则。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有关有理数的运算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讲解有理数的乘方运算规则,让学生进行相关的计算。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有关有理数运算的题目,让学生课后巩固。

8.板书(课后整理)整理本节课的主要板书内容,方便学生复习。

教学过程每个环节所用时间共计50分钟,剩余10分钟用于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解答疑问。

针对以上教案对教学情境和教学活动的分析如下:一、教学情境本节课的主题是有理数及其运算,我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2.4有理数的加法(第1课时)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2.4有理数的加法(第1课时)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2.4有理数的加法(第1课时)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中的2.4节“有理数的加法”是整个第二章的重要内容,也是整个初中数学的基础。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本质,并能够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和分数的基本概念,对数学运算有一定的认识和基础。

但是,他们对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特别是对于一些特殊情况的理解和处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本质,并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2.让学生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本质,能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有理数加法的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的掌握和应用。

2.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本质,能够灵活处理一些特殊情况。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从实际问题出发,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2.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提高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际问题,用于导入和巩固环节。

2.准备PPT,用于呈现和讲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3.准备练习题,用于让学生进行操练和巩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呈现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尝试解决,从而引出有理数的加法问题。

例如,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甲以3km/h的速度向东走,乙以5km/h的速度向北走,经过2小时后,两人相距多远?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并进行讲解。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是:同号相加,取相同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绝对值不等的异号加减,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零;一个数同零相加,仍得这个数。

2019-2020年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

2019-2020年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

2019-2020年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一、本章教材分析:本章主要内容是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及其运算,从引入负数开始,首先介绍有理数的基本概念,然后依次讲述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以及乘方运算的意义、法则和运算,并能运用有理数及其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以及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运算并能运用计算器进行实际问题的复杂运算。

本章的重点是有理数的运算,难点是对有理数运算法则的理解,学习有理数运算的关键,就是有理数加法和乘法中符号的确定。

本章的内容是初等数学的重要基础,无论是有理数的有关概念还是运算,在初中数学、高中数学以及其它门学科的学习中,都是离不开的。

学生在学习本章的知识时,往往会感觉本章知识不难,但在考试中却发现这一章知识的得分并不高,因此在讲授本章知识时,教师要注意从具体情景出发,使学生了解知识的来源和形成,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从而达到能熟练掌握知识技能并应用其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2.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3.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4.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5.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三、设计思路:1.借助生活中的实例,从扩充运算的角度引进负数,然后使用正负数表示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2.借助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有理数的运算.通过归纳学生总结运算法则和运算律.为了避免因为小数、分数运算的复杂性而冲淡学习的重点,以整数运算的学习为出发点,然后过渡到含有小数、分数的运算.利用有理数运算解决实际问题.3.探索计算器的使用,利用计算器解决复杂数据的实际问题,探索数学规律.——归纳、猜测、描述、验证、计算、尝试、交流.四、教学建议:1.有理数概念和运算含义的教学应尽量从实际问题引入,注重对运算含义的理解.2.鼓励学生自己归纳运算法则和运算律.自己的思考与表达——交流,形成较为规范的语言——规范的语言.3.注重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删除繁难的笔算.4.注重使用有理数及其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五、课时安排:全章总计19课时第1节——数怎么不够用了(1课时);第2节——数轴(1课时);第3节——绝对值1课时;第4节—有理数的加法2课时;第5节——有理数的减法1课时;第6节——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2课时;第7节——水位的变化1课时;第8节——有理数的乘法2课时;第9节——有理数的除法1课时;第10节——有理数的乘方2课时;第11节——有理数的混合运算2课时;第12节——计算器的使用1课时;回顾与思考2课时。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2.5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2.5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2.5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的2.5节内容主要讲述了有理数的减法。

这部分内容是继有理数的加法、乘法和除法之后的又一重要运算。

有理数的减法在日常生活和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有理数减法的基本概念、运算规则以及减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概念、加法、乘法和除法运算。

但是,对于减法运算,学生可能还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和不理解的地方。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辅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规则,能够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有理数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2.教学难点:有理数减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讲授法:讲解有理数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有理数减法解决问题。

3.小组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多媒体教学:运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有理数减法的运算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导入新课:通过复习有理数的加法、乘法和除法运算,引出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2.讲解新课:讲解有理数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举例说明减法运算的过程。

3.案例分析: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有理数减法解决问题。

4.小组合作: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和交流,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这一章节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的重要内容,主要介绍了有理数的概念、分类、大小比较、加减乘除运算及其应用。

本章内容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对后续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和分数的基本知识,对运算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有理数的概念、分类、大小比较等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逐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负数和分数的运算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的概念、分类、大小比较方法。

2.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3.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有理数的概念、分类、大小比较。

2.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方法。

3.运用有理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

2.使用实例和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知识。

3.分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4.教师讲解和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和克服难点。

六. 教学准备1.准备PPT和教学课件,用于展示和讲解。

2.准备实例和练习题,用于让学生练习和巩固。

3.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和任务,用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引入实例,如温度、海拔等,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这些实例与有理数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呈现(15分钟)使用PPT和教学课件,呈现有理数的概念、分类、大小比较等内容,并进行讲解和解释。

通过丰富的实例和图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练习,教师给予指导和讲解。

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运算方法。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2.1有理数》x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2.1有理数》x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2.1有理数》x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2.1《有理数》是整个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主要介绍了有理数的概念、分类和运算。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数的认识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有理数的概念和运算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有理数的概念,能够对有理数进行分类。

2.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方法。

3.能够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有理数的概念和分类。

2.有理数的运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教学法和练习法,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2.实例和练习题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问题驱动,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数,比如身高、体重、温度等,这些数都属于什么类型?从而引出有理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课件,呈现有理数的定义、分类和运算方法。

引导学生关注有理数的符号表示和性质,如正负号、绝对值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运用有理数的运算方法计算各组题目。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一些典型题目,让学生上黑板演示解题过程,其他学生跟学。

通过这种方式,巩固学生对有理数运算方法的掌握。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购物时的找零、温度转换等。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拓展学生思维。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有关有理数运算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案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2.4有理数的加法(第1课时)x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案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2.4有理数的加法(第1课时)x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案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2.4有理数的加法(第1课时)x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有理数的加法,这是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在教材中,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掌握有理数加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课堂之前,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概念,对于加法的运算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有理数加法的规则和运算方法,可能还不够系统和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加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能够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3.能够理解和应用有理数加法的规则。

四. 教学重难点1.有理数加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有理数加法中的正负号处理。

3.有理数加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从而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方法。

同时,结合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和提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PPT,内容包括有理数加法的定义、运算规则和练习题。

2.准备黑板,用于板书和演示。

3.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提高学生的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方法。

例如:小华买了3本书,每本书5元,又买了2本书,每本书3元,请问小华一共花了多少钱?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有理数加法的定义和运算规则。

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加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进行有理数加法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方法。

4.巩固(5分钟)通过PPT,展示一些有理数加法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巩固。

教师选取部分题目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有理数加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师培训: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有理数及其运算》教材分析

教师培训: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有理数及其运算》教材分析
2.掌握有理数简单的混 合运算(以三步以内 为主)
3.删除了目标3
整理课件
2.6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2001年课标:
2011年课标:
1、能进行包括小 1、能进行包括小数
数或分数的有 理数的加减混 合运算。
或分数的有理数的 加减混和运算。
2、能根据具体问 2、能根据具体问题
题,适当运用 列式进行有理数的
学生极易把0给漏掉,所以明确
00,00,00 即可以理解0的
绝对值是它本身,也可以理解是它的相反数。
整理课件
二、算理的要求
根据教材的变化, 对于算理的要求增强了, 这也是现在课堂的重心, 是思维的有效呈现, 也是学生思维培养的核心。
整理课件
以有理数的加法 为例: (1)“算理”和“算法多样化”体现 在,让学生提供实际背景和新的情景来 表示-3+(-5)和-5+3? (2)给予充分的时间保障。 (3)用正负电子的形象直观演示 (4)数轴点动态移动的ppt展示
பைடு நூலகம்
(2) (-3)+2 = -1
(3) 3+(-2) =1
(4) (-4)+4 =0
整理课件
三、运算的落实 对于每个学生都能正确运算, 是我们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 仍是难点, 是我们需要反复琢磨的。
整理课件
(1)运算中符号出现问题最多。 采用措施:不求结果,只求符号的专项训练。 (2)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归纳。 如加法:①定类型②定符号③定加减。 如加法简便运算优先考虑顺序: ①凑相反数 ②凑十(消个位)③凑整 ④ 凑 同号。
整理课件
教材分析:
一、概念理解
1 、有理数:
有理数的整分的分类和正负的分类, 0在两种分类中的位置, 这是难点。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2.11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说课稿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2.11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说课稿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2.11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主要介绍了有理数及其运算。

在本节课中,我们将学习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混合运算是指包含了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多种运算的数学问题。

这一部分内容是对之前所学有理数运算的巩固和扩展,同时也是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数学问题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面对的是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基本概念和简单的运算方法,对数学问题有一定的分析能力。

但是,对于混合运算这种涉及多种运算方法的问题,他们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混合运算的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解决混合运算问题。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数学学科的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解决混合运算问题。

2.教学难点:对于复杂混合运算问题,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分析问题,选择合适的运算方法进行求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网络资源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混合运算的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复习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运算,引导学生进入混合运算的学习。

2.讲解:讲解混合运算的定义和基本方法,通过示例让学生了解混合运算的求解过程。

3.练习:布置一些典型的混合运算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检验他们对混合运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4.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更复杂的混合运算问题,激发他们的思维创新能力。

5.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混合运算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6.作业:布置一些混合运算问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2.1有理数》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2.1有理数》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2.1有理数》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是整个初中数学的基础,而2.1节“有理数”更是这一基础中的基础。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有理数的定义、分类和基本性质,为后续的数的运算、方程的求解等知识点奠定了基础。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不仅需要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概念,还需要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实数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有理数的定义、分类和性质,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概念,并能够运用有理数解决实际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的定义,掌握有理数的分类和基本性质。

2.能够运用有理数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有理数的定义和分类。

2.有理数的基本性质。

3.有理数的运算。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有理数的定义和性质。

2.利用实例和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有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2.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运用有理数解决。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问题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实数的概念,进而引出有理数的定义。

例如:“你们知道实数包括哪些类型吗?那么有理数是实数的一部分,它又是怎样的数呢?”2.呈现(15分钟)通过讲解和示例,呈现有理数的定义、分类和基本性质。

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提问,以理解有理数的概念。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有理数进行计算。

例如:“小明有2.5个苹果,小华给了小明1个苹果,请问小明现在有几个苹果?”4.巩固(10分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有理数的定义和性质。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2.6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第2课时)》说课稿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2.6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第2课时)》说课稿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2.6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第2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2.6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第2课时)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法则,以及如何运用这些法则进行计算。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基本方法,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学情分析面对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对有理数的概念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对加减乘除运算有了基本的了解。

然而,对于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他们可能还存在一些困惑和误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规则,并通过实例让他们感受和理解运算的实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法则,并能够运用这些法则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学生能够培养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对数学学科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法则及其运用。

2.教学难点:理解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规则,并能够灵活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授法、引导法、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等,进行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复习有理数的基本概念和加减运算规则,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讲解:讲解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法则,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3.练习:让学生进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练习,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4.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5.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法则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便于他们理解和记忆。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将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测验成绩等多方面进行。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2.2数轴》说课稿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2.2数轴》说课稿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2.2数轴》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的2.2节《数轴》是本章的重要内容,也是整个初中数学的基础。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数轴的定义、特点以及数轴上的基本运算。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数轴的概念,能够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并进行简单的运算。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实数的概念,对实数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数轴这一概念,他们可能是第一次接触,因此需要通过实例和图片来帮助他们理解。

此外,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学习了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但是对于在数轴上进行运算可能还没有接触过,因此需要教师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进行引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数轴的定义,掌握数轴的特点,能够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并能够进行数轴上的基本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和图片,学生能够自主探索数轴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数轴的定义、特点以及数轴上的基本运算。

2.教学难点:数轴上的加减运算,以及数轴与实数的关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中,我将采用讲授法、自主探索法、合作交流法等教学方法。

同时,我会利用多媒体课件和数轴教具来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轴的概念和运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数轴的概念。

例如,小明从家出发,向正北方向走了5公里,然后又向正南方向走了3公里,问小明现在离家多少公里?2.新课导入:介绍数轴的定义和特点,通过实例和图片,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数轴的概念。

3.自主探索:学生自主探究数轴上的加减运算,教师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进行引导。

4.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发现,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5.总结提高: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数轴的特点和运算规则,帮助学生形成系统性的认识。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2.12用计算器进行运算》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2.12用计算器进行运算》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2.12用计算器进行运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2.12用计算器进行运算》这一节主要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基本使用方法,能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有理数运算,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学会使用计算器,并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但对计算器的使用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熟悉计算器的各个功能键,并学会如何利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运算。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基本使用方法,能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有理数运算。

2.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有理数运算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计算器的基本使用方法,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2.难点:如何利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示范法”、“实践法”、“问题驱动法”和“小组合作法”进行教学。

教师通过示范引导学生学会使用计算器,学生通过实践掌握有理数运算,问题驱动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计算器,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接触到计算器。

2.设计相关实例,用于引导学生运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运算。

3.准备课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计算器的功能和基本使用方法,引导学生关注计算器在数学运算中的应用。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实例展示如何利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运算,引导学生学会使用计算器。

实例包括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以及解决实际问题。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利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运算。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组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检验自己对计算器的熟练程度和对有理数运算的掌握。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说课稿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2.3绝对值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说课稿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2.3绝对值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说课稿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2.3绝对值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2.3绝对值,本节课主要介绍了绝对值的概念、性质及其应用。

绝对值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表示一个数在数轴上的投影到原点的距离。

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绝对值的概念和性质,能够解决一些与绝对值相关的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概念和运算法则,对数轴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理解和应用绝对值方面可能会存在一些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绝对值的概念和性质,并通过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逐步掌握绝对值的应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绝对值的概念,掌握绝对值的性质,能够运用绝对值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绝对值的概念和性质。

2.难点:绝对值的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教学方法,结合数轴、图片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理解绝对值的概念和性质,并通过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数轴引导学生回顾数轴的概念,为学生学习绝对值打下基础。

2.新课导入:介绍绝对值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绝对值的含义。

3.性质探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活动,发现绝对值的性质。

4.例题讲解: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绝对值的应用。

5.练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7.课后作业:布置一些与绝对值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绝对值的概念2.绝对值的性质3.绝对值的应用八. 说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练习题、课后作业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重点关注学生对绝对值概念和性质的理解,以及运用绝对值解决问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教材分析
一、本章教材分析:
本章主要内容是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及其运算,从引入负数开始,首先介绍有理数的基本概念,然后依次讲述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以及乘方运算的意义、法则和运算,并能运用有理数及其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以及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运算并能运用计算器进行实际问题的复杂运算。

本章的重点是有理数的运算,难点是对有理数运算法则的理解,学习有理数运算的关键,就是有理数加法和乘法中符号的确定。

本章的内容是初等数学的重要基础,无论是有理数的有关概念还是运算,在初中数学、高中数学以及其它门学科的学习中,都是离不开的。

学生在学习本章的知识时,往往会感觉本章知识不难,但在考试中却发现这一章知识的得分并不高,因此在讲授本章知识时,教师要注意从具体情景出发,使学生了解知识的来源和形成,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从而达到能熟练掌握知识技能并应用其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2.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
3.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
4.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5.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三、设计思路:
1.借助生活中的实例,从扩充运算的角度引进负数,然后使用正负数表示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
2.借助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有理数的运算.通过归纳学生总结运算法则和运算律.为了避免因为小数、分数运算的复杂性而冲淡学习的重点,以整数运算的学习为出发点,然后过渡到含有小数、分数的运算.利用有理数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3.探索计算器的使用,利用计算器解决复杂数据的实际问题,探索数学规律.
——归纳、猜测、描述、验证、计算、尝试、交流.
四、教学建议:
1.有理数概念和运算含义的教学应尽量从实际问题引入,注重对运算含义的理解.2.鼓励学生自己归纳运算法则和运算律.
自己的思考与表达——交流,形成较为规范的语言——规范的语言.3.注重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删除繁难的笔算.
4.注重使用有理数及其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五、课时安排:全章总计19课时
第1节——数怎么不够用了(1课时);
第2节——数轴(1课时);
第3节——绝对值1课时;
第4节—有理数的加法2课时;
第5节——有理数的减法1课时;
第6节——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2课时;
第7节——水位的变化1课时;
第8节——有理数的乘法2课时;
第9节——有理数的除法1课时;
第10节——有理数的乘方2课时;
第11节——有理数的混合运算2课时;
第12节——计算器的使用1课时;
回顾与思考2课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