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苍山西坡崖画
发展乡村旅游心得体会三篇
![发展乡村旅游心得体会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7b1182575901020206409c4d.png)
发展乡村旅游心得体会三篇篇一:发展乡村旅游心得体会休闲是指在非劳动及非工作时间内以各种“玩”的方式求得身心的调节与放松,达到生命保健、体能恢复、身心愉悦的目的的一种业余生活。
休闲是指在非劳动及非工作时间内以各种“玩”的方式求得身心的调节与放松,达到生命保健、体能恢复、身心愉悦的目的的一种业余生活。
在这个寒假里,我自己学习和了解有关休闲方面的一些内容,选择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作为研究和调查对象。
在半个月里我查阅了大量文献和数据,终于有了较为深入认识,同时也得到了很多收获。
大量的资料和全国各地的发展实践证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可以充分开发农业资源,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延长农业产业链,带动农村运输、餐饮、住宿、商业及其他服务业的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致富农民,而且可以促进城乡人员、信息、科技、观念的交流,增强城里人对农村、农业的认识和了解,加强城市对农村、农业的支持,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可见,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开发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一)、促进了城市资金向农村转移。
改变中国农村面貌的最终解决办法,是资金农村流动,无论是政府资金还是社会资金,无论是建设资金还是消费资金。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就是让社会资本和城镇消费向农村流动的最好载体。
目前中国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企业,除了小型农家乐是自身投资外,城镇的民间资本是投资主体,也还有少量政府投资建设的基地。
这些投向农村的资金,是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力量。
与此同时,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消费群体不是农村的农民而是城镇的市民,促进了城镇的资金到农村休闲、旅游、购买农产品等等,活跃了农村经济。
(二)、带动了基础设施建设。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景点,基本上是选择乡村较好的环境和资源开发出来的,但并没有现成的公共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状况不是很好。
这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企业,在前期开发的时候,绝大多数都整修、硬化或建设了乡村干道,有的还进行了山地护坡、水渠改造等其它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神秘古朴的云南弥勒彝族崖画
![神秘古朴的云南弥勒彝族崖画](https://img.taocdn.com/s3/m/1c724a6127284b73f2425072.png)
神秘古朴的云南弥勒彝族崖画作者:宋正才来源:《群文天地》2013年第05期弥勒彝族崖画,位于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县巡检镇彝族支阿哲人聚居区,有金子洞坡崖画、下高甸大岩子岩画、老虎山崖画三幅。
金子洞坡崖画于1985年被发现,之后又相继在金子洞坡崖画附近发现下高甸大岩子岩画、老虎山崖画。
1985年,红河州文物管理所根据红河州民族研究所童家昌、弥勒县巡检镇上架格村王国余两位彝族同志的反映:“弥勒县巡检司镇度假村有个金字洞坡,在坡的崖壁上有5个彝文。
”据他们称,自己虽然懂点彝文,但这几个彝文字都有几个不认识,也不知道整句彝文的含义。
红河州文物管理所根据这一线索,于1985年5月上旬派范冕、白刊宁两位文物管理专干前往弥勒调查,在弥勒县文化馆宋正才同志,弥勒县文教局、弥勒县民族事务委员会等有关部门的协助配合下,克服重重困难通过两次艰苦的徒步寻找,终于在弥勒县西南方南盘江以东人迹罕至、荆棘丛生、崇山峻岭的巡检镇独家村东的金子洞发现了一面巨大的崖面。
该地地貌特征为石灰岩上覆盖红壤,石灰岩断裂部形成了崖面,崖面较平整,宽14米,高20米,坐东面西偏东20度,在10米以上的崖面渐渐往前倾斜,形成一幅沿状崖厦,使崖面免遭雨淋。
在崖壁的左上方距地面2.2米处,赫然出现赤红色的五个彝族文字。
文物管理人员根据“有字必有画”的设想,通过仔细查找又在字的左右两边,特别是右面宽阔的崖面上发现了一些与文字颜色相同的各种人物形象画及彝族文字,调查人员均一并做了记录、描摹。
同时5月24日,调查人员又再一次实地勘察,弄清了崖画周围的地形方位、民族分布状况和历史传说。
金子洞坡崖画地处南盘江东岸高寒山区七公里处的群山之中,距东面的公路干线约25公里,交通不便,人烟稀少,附近只有一个22户人家的彝族阿哲人聚居村寨,山间无终年长流水,世居民族为彝族支阿哲人。
经调查人员实地走访上架格和独家村的几位阿哲老人,得知有关金子洞的民间传说:金字洞坡是一个吉祥的地方,在岩洞里埋藏着几驮金子,谁要是找着洞口进去,那金光闪闪的金字就归谁所有。
大理苍山洱海景点介绍
![大理苍山洱海景点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1041a4b0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a7.png)
大理苍山洱海景点介绍
大理苍山洱海是大理白族自治州的著名景点,主要包括苍山和洱海两个部分。
苍山,也被称为点苍山,因山色苍翠而得名。
它由十九座海拔都在3500米以上的山峰组成,峰顶上终年积雪,景色壮丽。
“苍山雪”是大理风花雪月四景之一。
在苍山顶上,还有不少高山冰碛湖泊,以及18条溪水,它们夹在19座山峰之间,缓缓东流,注入洱海。
洱海是大理的另一个著名景点,它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北部。
虽然被称为“海”,但其实是一个湖泊。
洱海在古代文献中曾被称为“叶榆泽”、“昆弥川”、“西洱河”、“西二河”等。
它的形状像人的耳朵,因此取名为“洱海”。
洱海属澜沧江水系,汇水面积2565平方千米,平均容水量为28.2亿立方米,平均水深10.5米,最深处达20.5米。
湖水从西洱河流出,与漾江汇合注入澜沧江。
洱海有许多景点,如小普陀、南诏风情岛、罗荃半岛、双廊等,“洱海月”是大理的另一景。
总的来说,大理苍山洱海是大理白族自治州的著名景点,拥有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历史。
大理苍山旅游景点
![大理苍山旅游景点](https://img.taocdn.com/s3/m/e7c81670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41.png)
大理苍山旅游景点
1.洱海:大理的标志性景点之一,是云南省五大淡水湖之一。
在洱海岸边散步或乘船游览,可欣赏到湖泊周围的美景。
2. 神仙谷:位于苍山东麓,是一个以神话传说为主题的景区。
游客可以在这里观赏到瀑布、奇石和峰林等景观。
3. 三塔寺:坐落在苍山山麓,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佛教古刹。
寺内佛像和建筑均有独特的风格,值得一看。
4. 水车园:位于苍山山脚下,是一座展示水力发电工艺和苍山清溪水利文化的公园。
游客可以在这里了解自然和人文历史。
5. 大理古城:位于洱海边缘,是一个保存完好的历史文化古城。
游客可以在城内欣赏到各种建筑风格和文化遗产。
6. 苍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苍山的自然风光非常迷人,这个自然保护区是保护苍山生态环境的重要地方。
在这里,游客可以欣赏到极具特色的苍山植被和动物。
以上景点只是大理苍山的一部分,这里还有许多其他值得一游的地方和活动。
无论您是喜欢自然风光还是历史文化,都可以在大理苍山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景点。
- 1 -。
对云南省麻栗坡县大王岩崖画研究之浅见
![对云南省麻栗坡县大王岩崖画研究之浅见](https://img.taocdn.com/s3/m/ab6eed535acfa1c7aa00cc48.png)
对云南省麻栗坡县大王岩崖画研究之浅见作者:雷丽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15年第11期【摘要】对云南省麻栗坡县大王岩崖画的研究,一直以来,不同的学者和专家各自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各持己见。
本文是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归结阐述前人的观点和看法,提出自己的建议。
目的是打造好大王岩崖画这个民族文化艺术精品,更好地促进麻栗坡县第三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云南省;麻栗坡县;大王岩崖画;介绍;阐释;建议【中图分类号】J218.6 【文献标识码】A云南省麻栗坡县大王岩崖画,据有关学者和专家考证说有4000多年的历史,属新石器时代时期的文化艺术,可能是麻栗坡县先人留下的文化遗产和文化艺术精品,曾被国内外不少学者和专家慕名而来考察研究,称其为“色彩的奇迹,崖画的精品”。
云南省麻栗坡县大王岩崖画,在《中国岩画发现史》一书中有简单介绍,在《云南艺术史》一书中也有简单说明。
《文山学院学报》将其作为封面,且从2007年以来,连续发表了4篇全方位探讨麻栗坡县大王岩崖画的学术论文,在一定范围内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
从上述这些介绍方面可见,麻栗坡县大王岩崖画在中国崖画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和所产生的影响。
下面,笔者总结前人的观点,阐述自己的拙见,对麻栗坡县大王岩崖画的初步了解和看法谈谈自己的浅见,以教于方家。
一、画面介绍麻栗坡县大王岩崖画,位于麻栗坡县城东面的羊角脑山东南端。
画点为南北走向,地处东经104°42′20.2′′、北纬23°07′38.7′′之间,海拔1130米。
离河面约150米。
分第一区即Ⅰ号、第二区即Ⅱ号画点。
1983年发现Ⅰ号画点。
研究确定为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
岩画依天然石壁绘制,画作于一岩下石壁上。
第一区即Ⅰ号画点,岩壁面向正南,岩壁总高20余米,崖画距地面3.5米。
崖画现有画面高6.44米、宽5.04米,面积32平方米。
画像使用了黑、红、白三种颜色绘制,可见图像25个,其中人物13个、牛2头、动物1只、花蕾图案8个和用作装饰的几何纹图等纹饰。
闲谈漾濞苍山古崖画
![闲谈漾濞苍山古崖画](https://img.taocdn.com/s3/m/fe03b2ad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47.png)
闲谈漾濞苍山古崖画闲谈漾濞苍山古崖画作者:茶庆军闲谈之一:历史说:让我们同行吧!1995年发现于苍山西麓漾濞彝族自治县金件村松林社后山坡上的古崖画(已定名为“漾濞苍山古崖画”),是迄今为止大理州境内发现的唯一一处古崖画,其构图之集中、完整,在国内崖画中也实属罕见。
崖画发现后,引起了各界的极大关注,各方人士包括一些专家、学者纷至沓来,并各抒己见,一时间,有关该崖画的文章纷纷见诸报端刊头,为漾濞古文化有研究掀起了一道可喜的波澜。
遗憾的是,这些涉及崖画的文章往往介绍性的多,深入探讨的少;单方议论的多,多角度系统研究少;主观臆断的一家之言多,科学权威考证少。
使该崖画的研究在一时难以获得突破性的进展的情况下很快降了温。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在一阵喧嚣之后,苍山西坡显得更加寂静,千年崖画也似乎成了文人雅士案头的古玩装饰……“是住带来远古的呼唤,是谁留下千年的期盼,难道说还有赞美的歌?这就是久久不能忘怀的思念……”当我们唱起这首歌,想起有识之士关于“旅游资源开发要注重挖掘文化内涵”的呼吁的时候,我们仿佛听到了一个觉悟的呼唤:来吧,让我们一起关心崖吧!闲谈之二:“不知经历几千秋”的金牛金牛,村名,位于漾濞彝族自治县县城东7公里的漾濞江东岸,为省级风景名胜区石门关风景区的关口村,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博南古道的必经之地。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八》中所述“北行五里,有村居类而成巷,为金屯”指的就是这里。
至今,村内还保留着一段较为完整的古道石板路,马蹄斑斑,行之,令人顿生思古之幽情。
据说金牛村子里过去曾有一个酷似卧牛的大石头。
“金牛一名就是因此而得名的。
从明代学者李元阳《石门山记》里《石门山在点苍山背,嘉靖甲寅春,予约雪屏赵中丞、史城扬江津,遵洱海历天桥出宿漾濞村,翌午至金牛屯饭,当孔道有石如牛,村因得名……”的记述中,可以看出,此事不假。
当地还传说,当年新都状元杨慎(升庵)因议礼廷杖谪戌永昌,途经此地时,还曾为石牛赋诗一首:“怪石生来恰似牛,不知经历几千秋,风吹遍体无毛动,雨打周身似汗流。
试析沧源崖画的艺术特色
![试析沧源崖画的艺术特色](https://img.taocdn.com/s3/m/841b71f94693daef5ef73dbe.png)
崖 画 点 的 总 长 度 约 为 9 米 ,共 计 约 40 方 0 0平
米 。崖 画 里的 图形 数量 多 , 目前 能辨 认 出来 的
图像 约 有 1 0 个 。表 现 的 题 材 有 狩 猎 、采 1 0
集 、放牧 、战 争 、宗 教( 祀 ) 祭 、舞蹈 、杂 技表 演 等社 会 生活场 景 。表现 的 图像 内容 有人 物 、 动 物 、房 屋 、树 木 、舟 船 、山 坡 、道 路 、洞
了解 ,笔 者从 写 实性 、识 别性 、象征 性 、审美 性 四个方 面来 分析 沧源崖 画的艺 术特 色 。
丰 收稿 日期 :2 0- 0 3 0 9 1- 1 作者简 介 :杨军【 8- ) 1 0 9 ,男 ,云南楚雄 人 。临沧 师范高等专科 学校艺术与体 育系助教 .研究方 向艺术 设
摘
临沧
670) 700
要 :沧源 崖画作 为古老 的原始 绘画 ,是距今 30 多年前 新石器 时代的产 物 。崖画的 内容 丰 00
富 ,形象生动 ,深刻地反映了沧源佤族原 始先 民的社会 生活状况 。沧源崖 画的数量多 、规 模大 、内容
丰富 、表现独特 ,在我国西南地 区的 原始美术 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是研 究佤 族文化和 云南少数 民族艺 术的一把钥匙 。从造 型艺术的角度分 析 ,沧源崖 画突出了写实性 、识别性 、象征性 、审美性的艺术特
黎 贡 山南端 ,与缅 甸接 壤 的阿 佤 山地 区 的沧源
佤 族 自治县境 内 ,是 云南 史前 时期 保 存崖 画艺 术最 丰 富的地 区 ,也 是云 南最 主要 和最 具 代表 性 的史前 绘 画艺 术 。主要分 布 在 临沧 市沧 源佤 族 自治县 的勐 来 、勐 省 、糯 良 、勐 角 的四 个 乡 镇 境 内 。从 1 6 年 至 今 共 发 现 了 l 个 崖 画 95 1 点 ,这 1 个 崖 画 点 散 布 在 地 处 澜 沧 江 支 流 的 1 小 黑 江 和 穿 流 沧源 县境 内的 勐 董 河 的 河 谷 地 区 。崖 画点 的 范 围东 西 长 约 2 公 里 ,南 北 宽 5 约1 0公 里 ,分 布 较 为 集 中 , 崖 画 画 在 海 拔 100~ 1 0 米 的悬崖 岩厦 的石 灰岩崖 壁 上 。 0 0 7
探访苍山崖画
![探访苍山崖画](https://img.taocdn.com/s3/m/00cb1030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f1.png)
探访苍山崖画作者:常泽荣来源:《大理文化》2024年第01期一种前所未有的冲动,在我记忆的深处无数次唤醒,却不曾抵达,是梦想也是一种追求,3500多年前的时光,在我的脑海里无数次遇见,是一块石头,一块记载着远古时期的生产生活的画像,在梦里一直猜想,一直在刻画,不知道用什么样的语言才可以表达,我从未有过的向往。
因一次去石门关拍摄美食烤羊的机遇里,团队的同伴提到苍山崖画,我说一直很想去,几个同伴也异口同声说没去过,机遇难得,大家在商量后就邀约一同前往,因为大家都没有去过,所以自然对路线并不熟悉,我联系了一个当地经常带人去的向导,车只能开到山脚村子边,听向导说从停车的地方到崖画我们需要一个半小时,如果是他一个人半个小时就可以到达,我听起来感觉比较轻松,也没有往心里去。
下车整装后就出发,一路爬坡,路非常狭窄,也没有多少人走过的样子,路两边都是粘粘草,一路走一路粘在衣服上,边走边拿却怎么也拿不完,我爬了20多分钟山路以后,就感觉气喘得非常厉害,只能慢慢走走停停,原来一直向往的梦想,也开始有点打折扣了,有点不想走的思想在作祟,由于很久没有爬山,体力透支得很快,全身大汗淋漓,脸涨得通红。
身上又背着器材和水,觉得越来越沉,同伴们一直等着我,自己都感到不好意思,告诉他们先走,向导说不能这样,容易迷路会危险的,可以看得出来他很有耐心,总是说慢慢的不急,可是我们下午3点钟才出发,路上耽误太多就会影响回来的时间,这久天黑得很早,基本7点就看不见了,我心里也急一直给自己下决心,不能拖后腿,一定要加快步伐,咬着牙关迈开脚步努力向上走去,可是腿脚总是不争气,走一会就要歇一歇,让怦怦跳动的心脏平息一下,喘喘气又开始走。
一路上地里有着几间砖房,还有一些坟地,据向导说其中一个埋葬着一位团长,我们走到坟墓前瞻仰了一会,那些砖房是以前守核桃用的,现在核桃价格不行,也就没有人来了。
真的不敢想象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他们的吃苦耐劳和热爱土地的精神,值得敬畏,向导说他们年轻时候经常到山里砍柴、砍木料,都是用人运回家,现在生活好了,用电气化做饭,柴也不用了,生态越来越好,他介绍他是护林员,每一天都要到山上来巡护森林,说爬山习惯了,不觉得累,每一天他负责的片区林区平安,他才心安,说得我肃然起敬,特别敬佩他每一天的付出,我原来也从事过林业工作,非常懂得巡山护林的艰辛与不易,面对风吹日晒从不放弃,不完成任务坚决不休息,这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担当。
石门关简介1
![石门关简介1](https://img.taocdn.com/s3/m/2498e6781eb91a37f1115cea.png)
石门关简介在大理苍山背后的江边,有两座高数百米的断崖峡谷,形如两扇巨大的石门,清流飞瀑,奔泻而出,是一处神奇的景观。
周围巉岩壁立,峡谷深邃,谷地溪流湍急。
石门关实为鬼劈神凿,异境开天,具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石门关是一处典型的峡谷地貌景观,发源于苍山玉局峰的金盏河,从峡谷中间奔驰而下。
隘谷呈V字形,北石壁最高处海拔2321.8米(金鞍寺),南石壁最高处海拔1760米。
至大瀑布海拔约2000米。
隘谷长约1200米,其中,隘口石门长约600米,顶部宽约100米,岩壁高200—500米。
石门关岩石为片麻岩和大理岩,它的南侧称翠屏山,北侧称清凉山,周围植被主要有次生云南松、滇油杉、南烛、小铁仔、老鸦泡灌丛林,峡谷内有野芭蕉、枫杨、旱冬瓜、樟、麻栎等亚热带绿阔叶林。
石门关为漾濞古十六景之一,即“天开石门”。
大理苍山石门关景区,位于大理点苍山西坡漾濞县境内,是苍山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苍洱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距昆明市约399公里,距大理市24公里,距漾濞县城8公里,景区规划面积28.2平方公里。
景区于1993年经省政府审定,公布为省级风景名胜区;于2001年评定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着名景观有雾锁石门、福国晚钟、澄明虚谷、崖涧幽兰、霞客忘归、碧潭溅玉、万卷天书、凌云栈道、玉皇涌翠、苍山夕照等多个景点。
石门关旅游区集雄、险、奇、秀、幽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人文景观为一体,景区内有雄奇的高山峡谷、险峻的悬崖峭壁、清澈的瀑布溪流、壮美的高山草甸以及变化万千的神奇气象等自然景观;有古寺、古塔、古崖画、古栈道以及佛教、道教、伊斯兰教三教集一山的特有人文景观;有以彝族为主的打歌对调、火把节、民族服饰、刺绣等民族风情文化,有以烤全羊、烤鸡及地方“土八碗”等为主的饮食文化。
目前,大理漾濞苍山石门关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正循序渐进的对景区进行生态修复式规划与开发,预计投资十亿元人民币,按5A级景区标准规划建设包括中国西部独有的体验型高空栈道和世界高差最大的旅游客运索道在内的1个游客中心,2条旅游景观公路,7大游览、休闲、度假旅游片区,3大配套服务设施。
繁衍与死亡的盛典
![繁衍与死亡的盛典](https://img.taocdn.com/s3/m/5b45f8d1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9f.png)
2010.06DALI CULTURE●樊润香与死亡的盛典,其先民早在两汉,史称“、昆明”。
唐代。
元,定称为、内涵、最古老》、被彝族称为《古。
独有文化和,是稀存而珍贵。
随着时代的定亲”、从族内“定娃娃,漾濞彝族、讨亲、拜亲、回门等几个传统过程。
比如,某家男青年相中了某家青年女子,可请族中一位媒人或者长辈去提亲,也有男女双方情投意合,相互说定后再请媒人去提亲的。
还有完全是自由恋爱不要媒人直接由男方携带粮、酒、烟、茶等礼物去提亲的。
不论用何种提亲方式,只要女方家收下礼物,就说明联姻有望,然后即进行定亲。
定亲时,携带的礼物有酒、肉、茶、烟、米等,一只大红公鸡,衣服数套。
席间女婿改口尊称女方父母为“爹”、“妈”,表示婚姻关系已初步确定。
随后男女双方到当地政府领取结婚证书,正式确立婚姻关系,并择定讨亲时日,讨亲又称迎亲,对于新娘来说又称“过门”。
旧时讨亲,有送一头彩礼牛的习俗,今已革除,但仍要送钱、米、酒、肉等彩礼,数量多少视男方经济情况,由双方经媒人协商而定。
讨亲由陪郎、媒人同往娶亲。
人数包括新郎,要单数,俗谓“去单来双”。
如是“聂苏”支系讨亲,新婚男青年要披红结绣球,女青年要脸蒙红面纱。
旧时讨亲都用马,现今视2010.06DALI CULTURE 交通情况,用车或步行。
女方家送亲都要吹唢呐,送亲人数要双数(不含新娘)。
陪嫁衣物装入箱柜时,要装盐、茶、米、豆及“土基”少许包起,同时装入箱柜,次日出嫁送亲点火一把,以示其女从今以后成家立业。
新婚3天“回门”,“回门”不在娘家过夜(路远者不依此俗)。
建国前,漾濞彝族有极少数的有钱人家子弟实行一夫多妻制。
新中国建立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规定,废除多妻制,一律实行一夫一妻制。
寡妇可改嫁,鳏夫可续弦。
旧时崇尚早婚早育,多子多女,数代同堂。
现在传统的旧观念已经改变,提倡晚婚晚育,优生优育。
丧葬习俗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彝族特色。
漾濞彝族有腊罗、聂苏、诺苏泼三个支系,这三个支系的丧葬基本代表了漾濞彝族的丧葬习俗。
大理苍山景点介绍
![大理苍山景点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4c82b6ce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7d.png)
大理苍山景点介绍大理苍山景点介绍大理苍山位于中国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是中国最著名的山脉之一。
苍山东西绵延约50公里,是滇西地区重要的旅游胜地。
苍山峻秀险峭,山势雄伟壮观,被尊称为“云南第一山脉”。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大理苍山的几个著名景点。
第一个景点是“镜湖”。
镜湖位于大理古城的西北面,是大理苍山主峰鹤龙潭的出眾之处,湖泊静谧如镜,故得名“镜湖”。
湖水平静如镜,映照着神秘的的苍山冈。
湖岸陈列有大量黑龙潭的奇石,每一块石头都有其特殊之处。
镜湖也是大理苍山的主要水源之一,是大理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泊之一。
第二个景点是“鹤龙潭”。
鹤龙潭位于苍山脚下镜湖的边缘,是大理苍山的主峰之一。
鹤龙潭的水源来自于苍山的冰川,清澈见底。
湖中有翠岛、黑白鹤等景点,尤其以黑白鹤最为著名。
黑白鹤是大理的特有鸟类,体态高雅,为它得名。
游客可以在湖上划船,欣赏湖光山色,感受自然的壮丽。
第三个景点是“小普陀寺”。
小普陀寺位于苍山脚下鹤龙潭旁,是古代文化名胜,素有“小普陀”之称。
寺内香烟袅袅,宛如仙境。
小普陀寺供奉有观世音菩萨,寺内有精美的雕塑和壁画,彰显了佛教文化的瑰丽和神秘。
游客可以在小普陀寺中静坐冥想,感受佛教的祥和与慈悲。
第四个景点是“蝴蝶泉”。
蝴蝶泉位于苍山的腹地,是一个以蝴蝶为主题的公园。
这里的蝴蝶品种繁多,有上百种。
蝴蝶泉公园为游客提供了一个领略自然之美的机会,游客可以在花海之间追逐蝴蝶,亲近自然的美好。
蝴蝶泉也是大理苍山地区最适合休闲度假的地方之一,适合游人漫步其中、放松心情。
第五个景点是“观音洞”。
观音洞位于苍山主峰附近,是大理苍山一个非常著名的观光景点。
观音洞内有许多佛像、壁画,以及人们对观音菩萨的供奉。
洞内风景宜人,别有洞天。
游客们可以在洞内瞻仰佛像,祈福祷告,感受宗教的力量和人间的虔诚。
除了以上介绍的几个著名景点之外,大理苍山还有许多值得一游的地方,比如茶马古道、贝叶寺、情人谷等等。
无论你是想追溯历史、探寻文化,还是想融入自然、领略山水之美,大理苍山都能满足你的需求。
佤族崖画有着怎样的历史?佤族崖画简介
![佤族崖画有着怎样的历史?佤族崖画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b9a204c9b14e852458fb5788.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佤族崖画有着怎样的历史?佤族崖画简介导语:绘画的原料是用赤铁矿粉和动物血,加上含胶质的植物液体调合而成。
在灰色的石灰岩崖壁上赭红色的图画,当地佤族人称为“梁典姆”,意为岩石绘画的原料是用赤铁矿粉和动物血,加上含胶质的植物液体调合而成。
在灰色的石灰岩崖壁上赭红色的图画,当地佤族人称为“梁典姆”,意为岩石上的画。
图案中可辨认出1099个图形,其中人物813个,动物109个,房屋26座,道路15条,各种表意符号37个,还有树木、舟船、太阳、云朵、山峦、大地、手印等图案,多为狩猎和采集场面,也有舞蹈、战争等内容,真实生动地再现了先民们劳动、文化、社会生活的各种场面,构图简练,古朴自然,粗犷奔放。
从图像的线条推测,先民作画时,大的部分用手指作画、细的则用树枝、竹片描绘。
人物图形的描绘,均守正百律,以单色勒和单线加平涂,省却五官等细部剪影式手法绘制,通过变化多端的四肢表现人物所从事各种活动。
其中部分有头饰、尾饰,所绘人物使用的工具多为竹、木、石、角制品。
动物则强调角、尾、耳等特征,牛的双角、象的长鼻、猪的肥肚、虎豹之类的长尾,都有形象的表现。
从崖画的图像看,几乎概括了原始氏族社会从旧石器时代向新时期时代过渡后,从渔、猎、采集经济发展到驯化动物和培植植物的社会生活画面。
每个画面都有一个中心内容,真实地描绘了一幅原始生活的百态图,古朴、形象、生动。
反映了佤族先民的智慧和丰富的想象力。
图形个体小的只有5厘米,大的可达30厘米。
各地点图像距地面2至10米左右,画面大的高3米,长27米,画幅小者为数个零散图形组成,大者图形数以百计。
大的崖画点可分为若干画区和画面。
沧源崖画的总面积约400多平方米。
生活常识分享。
《苍山漾濞》阅读答案
![《苍山漾濞》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f69c68f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8c.png)
苍山漾濞一第一次听说漾濞,名字多水,小城一定水气汪汪吧。
果然来自一条江,就叫漾濞江。
站在高处就会发现,小城在漾濞江的臂弯中睡姿很美。
你或许还不知道,这城这水,都在大名鼎鼎的苍山之上。
苍山是经过20亿年书写的地质之书。
3000多年前的苍山崖画,让我听到石头的声音:葱茏的树木,生活的茅屋,动物的跳跃,人物的奔跑。
一个个史前文化密码,告知这里早就有了人类的快乐表达。
进入漾濞,会进入茶马古道引出的秘密,领略民族历史的情怀。
你看,顺着苍山碧水走去,就有一个石门向我们敞开。
苍山生出柔润多姿的洱海,却也造就如此宏阔的山门。
石门是生之门,是山之花,是石之诗。
风走到这里,出现绝望的断裂,断裂的还有一团云,一半挂在崖下,一半飘去远方。
崖端悬着几棵树,完全处在风口浪尖上。
不知是哪只鸟,慌乱中把坚毅的种子吐在了岩缝间。
一些树叶使劲儿张扬..,无论怎样,都扬不到上边去。
却有一只鸟,像蓝色的箭镞,从乱叶中射向天空,到了崖顶,鸟儿变成了红色,它浴在了一片霞光里。
一条茶马古道,在深深的峡谷下逶迤而出。
没有这道石门峡谷,古道不知要盘绕多少山峰。
唐代,这里是吐蕃翻越苍山进入洱海区域的必经之地,也是唐军征讨的必由之路。
至宋代,段思平统军经石门,翻越苍山建立大理国。
忽必烈仍走石门,灭了大理国。
石门关就如打开的史书,书页哗哗作响。
而响得最多的,是马帮汉子的吼唱与驼铃的叮当。
细细长长的漾濞老街,犹如一道弯眉镶嵌..在漾濞江一侧,卵石铺就的街道两旁,多数老建筑风骨犹存,坚守着漾濞曾经的兴盛。
作为西南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老街接待过数不尽的马帮和商贾,一路辛劳的人们,走进一家家熟悉的客栈与小店,鼾声与酒香搅和在一起,歌谣与月光搅和在一起,构成漾濞老街的独特一景。
小孩子学着马锅头在街上一边跑着一边唱:“汉德广,开不宾,度博南,越兰津……”站在高处放眼望去,古老的漾濞气质依然,真可谓“百里漾江百里画,千年古道千年城”。
二打开苍山西坡的封面,如火的浪漫让你觉得,整个苍山都要被这热情点燃。
大理苍山西坡崖画
![大理苍山西坡崖画](https://img.taocdn.com/s3/m/c0186e11a300a6c30c229f7b.png)
大理苍山西坡崖画--许斌一、崖画遗址大理苍山西坡崖画,位于云南省大理州漾濞县石门关附近,海拔2070米,1994年被发现。
1998年被例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漾濞县石门关距大理市下关城区二十九公里,地处一个大的岩体段裂地带,故而生成了许多陡崖裂谷。
这里气候湿润、空气爽洁,是当地的风景旅游区。
由石门关向南步行约行两公里,沿着羊肠便道蜿蜓而上,就到了苍山崖画的遗址。
遗址是一块硕大的沉积岩石。
一端埋在山腹中,另一端向外平行伸出,在伸出的最前端是一个垂直的切面,顶部石沿向外突出,呈帽沿形状,故当地人称之为“帽沿石”。
岩石切面高8.2米,上部宽8.7米,下部宽18米,崖画就附着在这个切面上。
除一部分被岩逢中溢出的腐蚀性岩浆覆盖以外,现存的崖画约有7平方米左右,分布在高4米,宽5.5米的范围里。
(图一)二、绘制技术崖画主要使用赤红色矿物质颜料绘制,其中手形和个别人形是黄色绘制的。
据分析,所用的颜料应是赤色的矿铁粉末。
其中、可能加入了动物血和植物胶。
在上部的牛形图上,这种颜料被使用的很厚,在一些个别部位厚度有2.5毫米,是用较宽的软物质快速涂上去的。
下部的崖画用色较薄,是染与点的交替。
可能使用了用羽毛做的笔具,使线形的粗细变化明显。
根据现场的分析试验,崖画上的手掌形图象,是直接用手粘满颜料印到石壁上的。
三、崖画图像崖画的图象有上下两部分。
上部分的图象现在仅存一个牛的残缺图形。
下部的图象比较丰富密集。
现存能分辨的人形、动物、和手掌形图象约有210个左右,体量最大的人形高38厘米,小的8厘米。
画面一共分为4组,成“品”字形分布。
第1组画面是“品”字形的上部;(图二)。
画面的左边是一株较高的树形图;一条树形曲线,周围是被排列得均等的圆点与树形相连。
在旁边自上而下画有10个人形,像是在树上行走。
图像形态生动,极赋有想象力。
右边描绘了20个动物图象,形态安静,靠前的一个体量较大,无细节刻画,只在树下的一只动物头上,画有向上的双耳。
沧源崖画名词解释
![沧源崖画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38cbd4ca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6b.png)
沧源崖画名词解释
沧源崖画,被誉为“现代藏区最完整的壁画”,自1996年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
保护单位。
这套壁画历史悠久,超过1000多年,可以追溯到西夏王朝的时期。
它
位于藏南沧源地区,截至今日,有200多处保存得比较完整的壁画,共计近4500块,是中国最完整的壁画之一。
这些壁画涵盖了西夏王朝、高比、回鹘回镇、拉夏、穆泰穆泰五国、蒙古、明清时期等历史悠久的时期。
沧源崖画以它的鲜活的图像、鲜艳的色彩,以及它表达的生活内容深刻地反映了当时藏族社会的繁荣和文化。
它们涉及了藏传佛教宗教文化、宗法传承、吉尼技艺及农牧生活、牧歌传说等等。
沧源崖画多以宗教内涵为主,主要是佛教相关的,尤其是《大势至菩萨本愿经》中描绘的场景,它以大势至菩萨禅定、菩萨救度众生等传说形象,刻画出藏传佛教中精神观念,反映了藏族佛教文化的精髓,把前代各宗祖师的开疆圣经、千古荣耀的缩影发掘得淋漓尽致。
沧源崖画,是藏族千树万树之春,以其独特的色彩、画风,传承了历史悠久中华文明。
它描绘出一个充满活力、神秘且充满故事的文化景观,阐释着藏传佛教的深刻内涵,把古老传承留下的精髓融入当代社会,开拓和传承了藏人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原奇葩——沧源崖画——兼谈崖画的档案价值及其整理
![高原奇葩——沧源崖画——兼谈崖画的档案价值及其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8bed2034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4e.png)
高原奇葩——沧源崖画——兼谈崖画的档案价值及其整理苗素江
【期刊名称】《云南档案》
【年(卷),期】1999(000)004
【摘要】@@ 1965年考古学家汪宁生首先在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勐来乡发现了崖画,此后有关部门又在沧源县境内的勐董河下游两岸的群崖上,以及勐省镇、糯良乡等地发现了崖画.
【总页数】2页(P15-16)
【作者】苗素江
【作者单位】云南省档案馆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7
【相关文献】
1.基于沧源崖画的少数民族水墨人物画创作 [J], 刘勇
2.傩戏傩仪:古人驱赶飞碟的仪式:兼释千古之谜沧源崖画 [J], 白剑
3.长江第一大湾发现重要古崖画群金沙江古崖画又有新发现 [J], 和力民
4.再论云南沧源崖画的族属——兼与邱钟仑同志商榷 [J], 段世琳
5.从云南沧源崖画舞蹈图谈中国民族舞蹈之‘圆’ [J], 邓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人类童年的艺术崖画之秘
![人类童年的艺术崖画之秘](https://img.taocdn.com/s3/m/dabbc634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b2.png)
人类童年的艺术崖画之秘
陶红
【期刊名称】《大观周刊》
【年(卷),期】2006(000)014
【摘要】“失去的人们已经沉默,然而岩石会说话”。
这是对人类岩画艺术巧妙而由衷的赞美。
岩画,有时也被褪为摩崖石刻,它是早期人类的作品,是冰河时期的艺术。
【总页数】3页(P38-40)
【作者】陶红
【作者单位】《大观周刊》记者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81
【相关文献】
1.人类童年艺术的交响曲——古希腊文学艺术魅力永久之思考 [J], 于良红
2.论艺术人类学视野中的盘瑶神像画 [J], 黄建福
3.红石岩彝族人类起源神话崖画初探 [J], 曹定安
4.试析沧源崖画的艺术特色 [J], 杨军
5.艺术人类学视野下的沧源崖画 [J], 王彦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沧源崖画调查续记
![沧源崖画调查续记](https://img.taocdn.com/s3/m/54bb60ec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df.png)
作者: 林声
出版物刊名: 文物
页码: 41-45页
主题词: 沧源崖画;临沧地区;首次发现;调查;新发现;地点;云南;动物;图形;公路
摘要: <正> 在云南西南边陲沧源县境内,分布着多处古老的崖画。
自1965年首次发现以来,曾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注意。
1978年7月,根据临沧地区文教局提供的线索,我们进行了第二次调查,又发现了两个新点,现简介如下: 一第一次调查发现的六个地点均在勐董至勐省大桥的公路之西,这次新发现的两处(第七、第八地点)位于公路之东(图一)。
崖。
苍山西坡别样景
![苍山西坡别样景](https://img.taocdn.com/s3/m/6e5a1d98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f7.png)
苍山西坡别样景
映子;雷同苏
【期刊名称】《今日民族》
【年(卷),期】2000(000)001
【摘要】编语:换个角度看,旅游者常常会发现不一样的风景。
追求“不同”,正是旅游的妙趣所在。
在寻常物象中,还有些什么样的“非凡”?这一次,我们将绕到苍山的另一面。
【总页数】3页(P47-49)
【作者】映子;雷同苏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928.9
【相关文献】
1.漾濞县苍山西坡脉地大花园生态休闲旅游区风景资源调查及评价 [J], 余淅蕾
2.云南大理苍山西坡红瘰疣螈身体状况与繁殖时间研究 [J], 魏雅文;韦建福;夏桂华;敬凯
3.隐居在树上的“小仙女”——苍山西坡珍稀物种黄花独蒜兰 [J], 杨木华(文/图)
4.苍山西坡 [J], 彭钢
5.苍山西坡上帝留在人间的大花园 [J], 郭子雄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闻回应稿例子
![新闻回应稿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6a344dca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9d.png)
新闻回应稿例子新闻回应稿例子 1人物消息:张龙龙刷新我校25年的跳高记录本报讯又是一场欢呼,10月13日上午,研究生院研一学生张龙龙在我校男子组跳高比赛中以1.83米的优异成绩打破了尘封25年的1.81米的原记录.张龙龙每年都参加运动会,除了大二那一年的失常发挥,其余每届都是跳高赛的冠军.但是往年他都没能破前辈创下的记录.对此,他说:“那一直是我的目标.”在前面的预赛中,他都过的比较轻松,一脸从容淡定样子.到最后的决赛,剩下他一个挑战记录的时候,他往后退,拉长了助跑的距离,助跑前,他站在那里看着标杆,若有所思.第一跳,由于他的脚没有收缩好,碰到了标杆,标杆掉下来了.第二跳,是他又拉长了助跑的距离,在助跑点注视标杆很久,似乎在和标杆对话,他跑过去了,脚收缩的很好没有再碰到标杆,腰部发力到位,可是他的手却又碰到了标杆.还剩最后一次机会,要是还没有过,破记录的目标就只能等到明年了.从什么下来后,他缓缓走到起跑点,一直往后退,退了很长一段距离后,他站定,做好起跑的姿势后又起身放松一下,再俯身,他凝视着标杆,看了许久.终于,他冲过去了,在起跑点一跃,过了以完美的姿势!在事后看视频时发现,这一跳超过了一米八三的标杆好多,于是他给自己定的下一年目标是冲刺一米九.,2011/8/1113:18:47分数给我吧新闻回应稿例子 1新闻,以前是最不喜欢看的。
从小到大一直喜看动画片和泡沫剧。
现今过了年已是十五岁的大姑娘了,大人们常说我不懂事,我也常因自己脾气不好,或是不会处理事情而烦恼。
一句“见识太少”终于让我找到了曙光,从此便开始喜欢上新闻。
和以前相比,只有学习真的让我明白了很多知识,我成为了学科带头人,但我在生活上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
虽然读书也可以帮助你了解社会,毕竟作家歌颂的是生活中的真善美,还有我喜欢看的漫画。
他们还歌颂正义和善良,贬低和拒绝邪恶的力量。
在这样的环境影响下,我的心一直活在白云里,以至于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心依然幼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理苍山西坡崖画--许斌一、崖画遗址大理苍山西坡崖画,位于云南省大理州漾濞县石门关附近,海拔2070米,1994年被发现。
1998年被例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漾濞县石门关距大理市下关城区二十九公里,地处一个大的岩体段裂地带,故而生成了许多陡崖裂谷。
这里气候湿润、空气爽洁,是当地的风景旅游区。
由石门关向南步行约行两公里,沿着羊肠便道蜿蜓而上,就到了苍山崖画的遗址。
遗址是一块硕大的沉积岩石。
一端埋在山腹中,另一端向外平行伸出,在伸出的最前端是一个垂直的切面,顶部石沿向外突出,呈帽沿形状,故当地人称之为“帽沿石”。
岩石切面高8.2米,上部宽8.7米,下部宽18米,崖画就附着在这个切面上。
除一部分被岩逢中溢出的腐蚀性岩浆覆盖以外,现存的崖画约有7平方米左右,分布在高4米,宽5.5米的范围里。
(图一)二、绘制技术崖画主要使用赤红色矿物质颜料绘制,其中手形和个别人形是黄色绘制的。
据分析,所用的颜料应是赤色的矿铁粉末。
其中、可能加入了动物血和植物胶。
在上部的牛形图上,这种颜料被使用的很厚,在一些个别部位厚度有2.5毫米,是用较宽的软物质快速涂上去的。
下部的崖画用色较薄,是染与点的交替。
可能使用了用羽毛做的笔具,使线形的粗细变化明显。
根据现场的分析试验,崖画上的手掌形图象,是直接用手粘满颜料印到石壁上的。
三、崖画图像崖画的图象有上下两部分。
上部分的图象现在仅存一个牛的残缺图形。
下部的图象比较丰富密集。
现存能分辨的人形、动物、和手掌形图象约有210个左右,体量最大的人形高38厘米,小的8厘米。
画面一共分为4组,成“品”字形分布。
第1组画面是“品”字形的上部;(图二)。
画面的左边是一株较高的树形图;一条树形曲线,周围是被排列得均等的圆点与树形相连。
在旁边自上而下画有10个人形,像是在树上行走。
图像形态生动,极赋有想象力。
右边描绘了20个动物图象,形态安静,靠前的一个体量较大,无细节刻画,只在树下的一只动物头上,画有向上的双耳。
动物四周都画有人形,把动物围在中间,看似放牧的场景。
第2组画面位于“品”字的右下方;(图三)。
中心部位是三个多边形,中间的一个四周画有“光芒纹”。
由其引出的直线分割出的两个小空间里,匡着两组一大一小的人形,用线挺直,有肃目感。
其中两个体量大的人形是岩画中少有的。
最右边是一个动物图象,背上长有长刺。
沿着动物图象向下,描绘有很多体量小、动态性大的人形,连成一道边框围着画面。
在画面的下部出现了两个横躺着的人形,其中一个的头压在右下部的一个多边形上。
内容描述复杂,神秘。
第3组画面位于“品”字形的中部;(图四)。
图象主要是人形与手掌印的组合。
图形的分布较松散。
在画面的上部是一个形态特别的人形,成女性特征,双脚叉开侧身而坐,左手向前伸出,似在示意;右手向后打开,侧脸的头上戴有冠状的饰物。
在画面右下边点状弧形线的内外,分布着大小形态各异的人形近30个,手掌印20多个。
手印主要压在人形身后,人形的分布比较随意。
在上部还有一组双人图形,显示的象是一个家庭;(图六)左边是一个侧身抱着幼儿的女性图像,一腿抬起、一腿落地,面对着右边的一个正面直线人形。
双人身后压有三个手印。
画面的中心部分和左边,均等的分布着大面积的小点。
象是描绘田野。
第4组画面是“品”字形的左部;(图五)。
现存为竖形,最下部是30多个舞蹈的人形,分五层排成队列。
向上是岩画中体量最高的人形之一,下身画有三只脚,双手边似画有俩个婴儿,身后是三个较淡的黄色人形。
画面最上部是一个动物图象,头部拴有一根绳索拉向画面右边,四周画有点状的围栏。
接着是明确的房屋图像。
看上去是一种架在木桩上的房屋。
在画面右上角,有一人形,明显的描画有男性生殖器。
看上去应是连向右部面画面内容的人形。
可惜这部份已被岩浆毁坏。
从相互比较看、四组画面图象的差异很大,各自在横向的沿续中、被用曲线串连成一个大的整体。
由于画面的下部分已斑驳严重,许多小的人形已难辨认。
在崖画里体量最高的人形有三个,(都是38厘米高)有俩个出现在第2组画面的两个小空间里,(图三)另一个出现在第4组画面的舞蹈人形中。
(图五)四、思想内容画面各组的极大差异、显现出岩画表现了丰富的思想内容;包含了叙述性、象征性、与现实性手法的思想内容的组合。
笔者在这里仅通过画面的图像特征,对崖画的内容作初步的分析与推测;第1组画面的描绘初看给人以童话的联想,通常看过此图的人都形像的把这幅画面称之为“摘果图”。
笔者用这组图中的人形与其它部分的人形做了比较,发现一个明显的差异;即果树周围的人形、头的比例都比较大,腰身的比例较短。
其它区域里的人形,都是被拉长的直角形。
只有这里的人形被描绘得圆滑饱满,呈现出儿童的形象特征。
在这里,显然作者是在描绘儿童。
在一棵结满果食的树上描绘儿童;是要揭示什么呢?在早期岩画里,通常反映生活资料的内容图象都表现得比较直观清楚(如狩猎、舞蹈),但反映人类自身生殖蕃衍的内容,大都用象形象征的方式,使我们不易辨认。
这幅图笔者以为应该是作者运用象征的方式,表现部落当中人口的生产;用植物果的繁殖来揭示部落人口的生殖蕃衍,表现了部落时期生殖崇拜的主题。
从艺术的角度看;这样的构思表现极赋审美情趣。
(图二)在横向展开的崖画中,这幅画面被放在上部的统领位置,显现出其思想内容的重要地位。
在画面的果树旁边,有许多被人形包围着的动物,这些动物的描绘、大与小的体量差异十分显著,应该是在表现饲养家畜的繁殖;即生活资料的繁殖。
第2组画面从图形的描述看、是叙事性的。
(图三)画面的构架严整、图形肃目、充满神秘与压抑感。
中心的多边形与四个被匡住的人形显现出是描述狭小的空间。
崖画中三个最高大的人形,在这里出现了两个。
分别匡在上述的两个小空间里,他们应该是部落历史上不寻常人物,是部落首领的先辈?从画面及右上角远古动物的图像看,这组画面应该是在回顾过去,回顾过去部落在洞穴狩猎时期的生活和部落祖先悠久历史。
下部有很多动态性的人群,可能是描述狩猎、或是战争?两个倒在地上的人形,使画面内容有着复杂与悲壮的气氛。
第3组画面的内容安排较为随意松散,(图四)画面上无数小点的散布与描画,表现出已经是有着土地、和植物的农耕时代的生活场面。
画面空间显现宽阔,图形分布随意。
在这幅画面的显著位置;有男人女人、以及幼儿和家庭的生活图象;(图六)。
这样的图形,在整幅岩画中是绝无仅有的。
与上部的“生殖图”联系起来看,显现出了家庭、婚姻、和爱情的主题。
在这组画面的其它部分,大量分布着手印与人形的组合图形,大都是叠压,并且都是右手印。
这样的图形,在崖画的中心段落里不断地重复,是要表现什么呢?笔者测量了这些手掌印的长度,手的中指长度都在6.5至7厘米左右,这样小的手形应当不是男性的手。
在岩画现场,笔者请男女同事分别按了手掌印与岩画上的比较;发现崖画上的手印和现场女性的手印大小一致,而男性的手印则比崖画上的长出4厘米左右。
这是否说明崖画上的手印都是女性的呢?如果是,笔者是否可以推测;崖画上手印与人形的组合,是在揭示部落内男人与女人的婚姻从属关系呢?在没有文字的时代,手掌印应该代表着更深的从属意义。
女性的手印在这组画面上所表现的内涵,应不仅仅是从属的婚姻关系,还应该与部落繁殖壮大的现实意义密切相关。
从第3组画面的左边是被岩浆毁坏的部份。
接着后面是第4组画面;(图五)。
第四组画面的内容比较明朗;队列性的人形组合与高大的首领形像,显示出自信昂扬的精神氛围。
在这里、人们有了固定的住宅,有了饲养的家畜,与欢乐的人群构成一体,展现了一个发展壮大的部落群体。
与前边的画面内容相比较,第4组画面的内容与之有着鲜明的反差;在激昂的气氛中,一个壮大的部落走向新生活的场景,应该是叙说一个部落发展图卷的结束篇。
从上述对四组画面的初步分析看;崖画的思想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大体上包含了;狩猎生活、对祖先的追述、农耕生活、部落内婚姻家庭、生殖主体女人的从属、生殖、壮大强盛的部落等多项内容。
这些内容在崖画里被穿插的形线分割,又被联系成一个整体,按照先叙古的时间顺序,从右向左展开,在连环的结构中形成一个带状的画面,展现一个部落从狩猎游牧发展到农耕时代的历史性的生活画卷。
五、艺术风格苍山崖画的图像语言使用的是“投影式”。
除极个别以外,主要是正面显示。
崖画的人形描绘,没有局部特征的刻画,多用直线的概括。
这样简洁的人形概括使画面上突出显示了空间和环境特征的描绘表达。
同时、也形成了苍山崖画朴素的造型风格。
虽然每一组画面的语言风格是一致的,但在整体上,右边画面人形坚挺,在板实的构架里透出压抑与神秘的空间氛围;左边的人形显示出周密的按排和重复的人形力量。
中部的人形和手印、象是在自由的散落中被曲线包围,在自然中透出柔和的生活旋律。
这样的节奏起伏在画面的沿续中构筑形成了丰富的视觉对比。
画面内容的表现,在时间与空间的跨越中溶思想性、与现实性为一体,包含了像征性、叙事性、与现实性的艺术形式,把跨越时空的思想内容组织编织成一个整体,形成一幅思想内容完整的,主题性风格的崖画作品。
向我们展现了早期人类丰富的视觉语言的表现手法。
其主题性与结构性,在早期人类的“石壁文化”中,是不多见的。
六、结束语大理苍山西坡崖画,是大理地区历史最悠久的绘画;是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考古的重要发现。
它的画面所包含的丰富的思想内容,是研究我国西南边疆地区古代民族历史、宗教和文化艺术史的珍贵史料;也是我们的祖先留下的一份珍贵的文化艺术遗产。
2005年7月,大理州文化局组织大理州文管所、大理州博物馆,联合对苍山崖画进行了遗址测绘和崖画原尺寸复制。
上文是笔者在参与复制过程中的一些感知和对画面图像的初步认识。
不妥之处,请专家学者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