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基层政府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科目:行政法学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年级2012专业法学班级大连瓦房店学号******姓名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依法行政是现代法制国家政府行使权力时普遍奉行的基本原则,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和根本标志。
只有依法法行政,才能保证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但是,当前依法行政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严重影响了依法行政进程和依法治国目标的实现.因此,必须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保证依法行政落到实处,保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目标如期实现。
一、依法行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党的十五大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我们党领导人民治国的基本方略。
依法行政既是依法治国的重要方面,也是社会各界的普遍要求。
因此,立法步伐明显加快,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己经初步形成并日趋完善。
据有关资料透露,20多年来全国人大及常委会制定的法律约400个,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约1000个。
这些法律法规的出台和实施,规范和调整了社会法律关系,有力地推进了中国社会进步和经济的发展。
但是,在实际推进依法行政的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必须认真研究,尽快予以解决。
(一)政府对依法行政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明确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和政府各部门要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充分认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真正把依法行政作为政府运作的基本准则。
各地方、各部门的行政首长作为本地方、本部门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加强对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领导,一级抓一级,逐级抓落实。
但从现状看,首先在省市政府的考核体系中,始终未把依法行政作为独立指标进行考核,由此使各级政府不能对依法行政产生足够的重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政府对依法行政的推进。
其次中国是世界上经历封建社会最长的国家,长期封建人治思想和中央集权制度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影响很深,在政府管理中,重人治轻法治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各级政府对行政权利的喜好还没有消除,基层政府在处理矛盾、发展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时偏好行政权力,而不重视依法行政。
依法行政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含5篇)
依法行政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含5篇)第一篇:依法行政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内容提要依法行政,是指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权限,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各项社会事务,依法进行有效管理活动。
它要求一切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都必须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在法定职权的范围内,充分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行政职能,做到既不失职、又不越权,更不能非法侵犯公民的合法利益,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依法行政。
一是依法行政的内涵;二是实行依法行政的必要性;三是目前我国在依法行政中存在的问题;四是做好依法行政的对策。
依法行政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马佩党的十六大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并明确提出“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推进依法行政。
”十六届四中全会由进一步提出依法执政,以及国务院出台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均对依法行政提出了新的要求。
目前,我国的依法行政还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因此,深入分析我国依法行政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对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依法治行政的研究,对于实现我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化进程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依法行政的内涵依法行政,是指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权限,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各项社会事务,依法进行有效管理活动。
它要求一切国家行政机关和工作人员都必须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充分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行政职能,做到既不失职,有不越权,更不能非法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
二、实行依法行政的必要性我们的国家是法治的国家,依法治国尤为重要。
然而,依法行政与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是紧密联系的,没有依法行政,依法治国很难实现。
只有实现依法行政,我们的国家权力的行使才意味着实现法治化,才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人民的合法权益也才能得到切实保护,从而真正实现权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因此实行依法行政至关重要。
基层央行推进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基层央行推进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一、问题概述依法行政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石,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保障。
在新发展阶段下,央行基层机构面临一系列依法行政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部分基层机构法律风险意识不强,存在侥幸心理,不具备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部分基层机构法律文书质量不高,存在理解不深刻、逻辑不严密、表述不精准等问题;三是部分基层机构执行法律程序不严格,存在流于形式、随意执法等问题;四是部分基层机构在服务环节中未能完全遵守法规,存在信息泄露、程序不规范等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央行基层机构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依法行政得到真正落实。
二、对策分析(一)加强法制意识培养要树立“法律道德优先”的理念,切实维护法律尊严和合法权益。
加强对法律知识的学习,提高法律素养和风险意识。
加强考核和激励机制,对于杜绝违法行为和弘扬合法精神的工作有所倾斜和鼓励。
(二)规范法律文书撰写要引导基层工作人员梳理法律文书撰写流程,制定规范的文书模板,规定标准的文书内容、格式、结构和附表,提高文书效率和质量。
同时,建立严格的审核制度,加强内审、外审和反馈,确保文书无误,杜绝文书纠错。
此外,要培养法律文书的语言表述能力,尽量用精简的语言表达法律精神,让法律文书更加生动。
(三)完善执行程序要加强基层机构对法律执行程序的规范,制定详细的执法标准,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确保依法依规开展工作。
对于违规行为要重罚,对错案冤错要及时纠正,以保证法律公正。
要在执行过程中建立完善的信息记录、咨询和反馈机制,规范公开背景信息,让执行程序更加透明可视。
(四)加强信息保护要建立健全的信息保护制度,完善信息保密政策,确保客户信息安全。
加强信息管理与监管机制,加强网络安全和通讯安全,绝不能泄露用户信息。
在服务过程中要加强客户隐私保护,谨慎使用个人隐私信息,确保信息安全合法。
三、结论基层央行推进依法行政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是当前央行深化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关键问题之一。
当前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中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推进(tuījìn)依法行政工作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梁长海近年(jìn nián)来,在赣州市委、市政府的统一(tǒngyī)领导和上级政府法制机构的正确指导下,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大局,以实施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为主线,以建设法治政府为目标,强化领导,狠抓落实,把加强依法行政的各项要求落实到政府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认真扎实地加以推进,全社会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为我市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为推动全市追赶与跨越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近年来我市依法行政工作(gōngzuò)的现状(一)强化领导,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提供(tígōng)坚强有力保障我市始终坚持把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作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法治政府的一项重大举措,作为一项战略性、基础性、全局性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在每年召开的市人大会议、市政府全体(扩大)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等重要会议上,市长都要对依法行政工作提出明确具体要求,依法行政成为每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必要内容。
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经常听取政府法制工作汇报,经常过问依法行政工作。
2004年开始,市政府将行政执法工作纳入市政府目标管理体系。
同时,进一步健全了法制工作机构,充实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经费支持。
自2006年以来,我市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常务副市长为副组长,人事、监察、审计、财政、发展改革、法制办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组织协调、跟踪检查、督促落实等日常工作。
各乡镇政府、行政执法部门均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并指定专人负责,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行政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领导保障。
在落实《纲要》的过程中,我市各级各部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每年均制定了年度依法行政工作要点,做到了有部署、有检查、有总结,推动了依法行政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
当前基层政府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当前基层政府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推进依法行政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是加快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的根本途径。
最近,我们深入部分区、县政府进行依法行政工作调研,通过召开部分区县政府领导、行政执法部门负责人、街道办事处(乡镇)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等形式,就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实施六年来基层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基本情况;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及基层行政执法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等做了调研。
调研工作结束后,笔者重点针对当前制约基层政府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做了一些分析:一、依法行政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颁布后,各区、县政府按照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加强对依法行政工作的组织领导,紧紧围绕贯彻落实《西安市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五年规划》,制定推进依法行政实施意见,落实工作措施,强化监督指导,以依法行政考核为抓手,扎实有效地全面推进各项工作,依法行政取得显著成效。
但是,区、县政府推进依法行政工作还存在诸多突出问题,不同程度地制约依法行政深入推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有的领导干部和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意识、法治观念与依法行政的要求还不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与依法行政的冲突比较明显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基层政府及部门领导推进依法行政的意识不断增强,但在处理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依法行政的关系上,还存在模糊的认识,没有真正认识到依法行政是国家赋予行政机关管理经济社会的主要手段,有的认为依法行政是软指标、软任务,有的甚至认为依法行政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束缚,缺乏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责任感、使命感。
个别部门存在领导不重视、制度不健全、工作开展不力等问题。
比如,有的地方大力号召发展乡镇企业,而乡镇企业主为了节省成本,利益趋动,致富心切,往往违法占地,不主动先进行用地审批,部分领导为了发展经济,对这类违法行为听之任之,违法带动辐射效应,导致更多的违法占地行为发生。
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和核心,也是难点和重点。
实现依法行政,要树立依法行政的观念,提高行政执法的透明度,提高政府决策的公众参与度。
关键词:依法行政;行政执法;严格执法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和核心,也是难点和重点。
近几年来,随着法律的逐步健全和完善,行政执法部门的法制意识与日俱增,执法机关普遍能执法守法、依法行政。
一、近年来依法行政工作开展情况1.依法行政工作制度逐步健全始终把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作为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提升科学开展水平的重要举措。
一是完善依法行政工作长效机制。
二是制定相关制度,确保依法行政工作顺利开展。
三是加强目标考核管理。
四是进一步落实依法行政年度报告制度。
将依法行政作为政府工作报告的重要内容。
2.清理行政许可事项及收费,减少行政审批结合上级关于清理取消、下放和合并的决定,对行政审批事项进行全面清理汇总。
对保存实施的行政审批事项,在法定办理时限的根底上进一步压缩办理时限。
3.落实领导干部学法制度,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把领导干部学法和执行人员轮训工作作为提高依行政意识和能力的重要举措,不断加大学习培训力度,使广阔领导干部的法制意识和执法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4.积极开展法制宣传和培训工作一是加强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依法行政宣传。
以开展大型宣传活动、报告会以及播送、电视等方式宣传报道。
二是加大行政执法人员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力度。
通过培训,使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领导干部自身法制观念有待进一步加强个别执法部门领导不能正确理解依法行政工作内涵,依靠老经验、老习惯等开展工作,与依法行政不相适应的“人治重于法治〞的执政理念还普遍存在。
对普法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缺乏,成员单位相互配合不够,作用发挥不明显,普法力度不大,法制意识不强,应付思想、形式主义仍一定程度存在。
2.法制队伍建设重视不够,法制机构力量薄弱由于受机构编制限制,法制办的工作力量难以保证,开展工作力不从心。
依法行政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及对策
依法行政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及对策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民主法制建设的进一步加强,国家机关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工作得到了促进与加强。
但在我的日常行政管理工作中,深感其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本文仅就依法行政工作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及其对策作初步探讨,以求促进这项工作的完善和发展。
一、当前依法行政工作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及成因1、行政执法体制不顺,影响了执行效果。
主要表现:一是政企不分现象严重。
如工商部门自己管理市场,自己又办市场,人为形成监督的失控,给少部分人营私舞弊提供可乘之机。
二是行政执法部门纵向集权,条块分割,部门壁垒,相互间缺乏协调配合,结果造成执法形不成合力,相互制肘,办事效率低下。
三是交叉过多,职责不清。
如对个体户的管理,涉及到工商、税务、物价、卫生等多家执法部门,由于对同种法律行为有多个执法部门的交叉,多种不同执法依据的交叉,客观上造成了行政执法者的不作为、乱作为或难作为。
2、现行法律、法规和规章本身存在的问题,容易使执法工作出现差错。
有些行政执法部门至今还没有明确的、专门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作为行政执法的依据,有的执法机关根据实际情况作了一些规定,但没有经有权机关批准,无法律效力。
某些法律、法规与规章之间缺乏相互协调和统一,管理职责和权限不清,如有的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规章之间不一致,使行执法者难以适从。
有些法律、法规的一些条款很原则、抽象;有的对行政违法行为的处罚机关缺乏明确的规章,致使执行起来不便操作;有的条款弹性很大,极易造成畸轻畸重,还有一些法律、法规滞后于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新情况,给行政执法工作带来困难。
3、行政方式上的特殊性,容易使人们习惯于按个人意志办事,忽视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
行政权力行使的主要特点是首长负责制,是命令和服从,这就造成执法者在具体行政执法活动中要对部门负责,无论这种行政行为是合法的是非法的,都要去执行。
因此,按红头文件事,按上级意图办事,仍是各级政府官员的共识。
浅析基层政府依法行政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及解决对策
浅析基层政府依法行政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及解决对策第一篇:浅析基层政府依法行政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及解决对策浅析基层政府依法行政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及解决对策【内容摘要】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内容。
基层政府作为依法行政的“第一道防线”,基层群众作为最大的执法客体,其行政人员和群众法律意识及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依法治国进程,本文就当前基层政府依法行政存在的困难及对策作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依法行政困难对策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内容,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
依法行政是指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权限,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各项社会事务,依法进行管理活动。
它要求一切国家行政机关和工作人员都必须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充分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行政职能,做到既不失职,又不越权,更不能非法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
身为在基层工作十多年的行政人员,根据自己的工作实践和切身体会,认为当前基层政府依法行政存在诸多困难,仔细分析存在的困难具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和人为的原因。
1、基层政府依法行政的现状当前,由于基层群众普遍法律意识淡薄,文化素质偏低,部分基层群众对依法行政一窍不通,不懂法,不守法,也不学法,只遵循地方风俗习惯,无视法律的存在,导致执法行政工作开展困难。
特别在工业发达地区,工农矛盾纠纷突出,个别不法群众,为了个人利益,挖尽心思敲诈企业,有“打一年辛苦工还不如敲诈一笔轻松钱”的说法,若不能满足他们的心愿,就煽动群众集体闹事,煽动群众集体上访。
同时,一些基层执法人员对依法行政的理解不够透彻,实施不够习惯,多数行政手段仍停留在上世纪末。
在实施行政管理的过程中,一些人没有搞清楚依法行政与维护群众利益的关系,把依法行政与依法治民等同起来,认为依法行政的客体就是人民群众。
因此,在管理活动中,偏重于规范公民行为,而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约束往往考虑不多。
基层政府依法行政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基层政府是我国政权体系中最基层的政权单位,是依法管理、依法行政的最前沿阵地,同人民群众的接触最经常,联系最直接,因此,在强调“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今天,切实抓好基层政府依法行政工作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迫切的社会需要。
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和亲身体验,认为当前基层政府依法行政的难点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客观现实的原因,当然更不能排除人为的原因。
在此,笔者发表一点个人的见解,以求各位老师和专家指正。
一、当前基层政府依法行政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认识不到位、法律意识较为淡薄。
一是少数领导干部特别是中层领导干部,在实际工作中,重人治轻法治,工作上,喜欢凭主观臆断下命令,不愿按法律规定办事,定指标、下任务、做决策不注重科学性、合法性,而以“摘官帽”、“一票否决”等手段强制推行“长官”意志,下级为了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指标任务,不得不忽视法律,采取一些非法的行政手段,进而造成工作失误。
个别地方少数领导,为了本地区、本部门甚至个人的利益,对违法行为不闻不问,包庇纵容,对正常的执法横加干涉,致使一些地区违法活动猖獗。
如假冒伪劣产品成灾,小煤窑屡禁不止,事故不断等就是最好的证明。
二是少数行政执法人员滥用职权,把法律赋予的职权当成一种为我所用的“工具”,对自己有利时就执行,对自己不利时抛到一边,我行我素。
有些执法人员对一些法规的处罚条款记得很清楚,其他条款模糊不清。
三是相当一部分群众只要求享受权利,不自觉履行义务,有利的事就想方设法地“占”,不利的事就不顾大局地“闹”,在税费征收、征地、拆迁及补偿等工作中这样的事屡见不鲜。
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长期在封建社会统治下,人们受封建特权和小农经济的思想影响较深,加上法制教育普及不够深入,导致了人们还不能完全适应法制时代的要求。
(二)法制不完备,法制体系不完善。
一是一些法规部门利益色彩浓厚。
我国目前的一些行政法规,大多由中央和省级行业管理部门草拟,一些部门在草拟过程中,考虑本部门利益的多,考虑全局利益的少,致使相当部分法规规章带有浓厚的部门色彩,甚至经常出现法规规章打架的现象。
基层政府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模版)
基层政府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模版)第一篇:基层政府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模版)基层政府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县乡(镇)两级政府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中的基础环节,是依法管理、依法行政的前沿阵地,同人民群众的接触最经常,联系最直接。
作为我国基层政权组织的县乡(镇)两级政府其依法行政存在哪些问题?对策有哪些?对此,笔者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基层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基层政府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政府对依法行政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明确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和政府各部门要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充分认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真正把依法行政作为政府运作的基本准则。
各地方、各部门的行政首长作为本地方、本部门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加强对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领导,一级抓一级,逐级抓落实。
但从现状看,首先在省市政府的考核体系中,始终未把依法行政作为独立指标进行考核,由此使各级政府不能对依法行政产生足够的重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政府对依法行政的推进。
其次中国是世界上经历封建社会最长的国家,长期封建人治思想和中央集权制度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影响很深,在政府管理中,重人治轻法治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建国后,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使行政权力“上管天,下管地,中间还要管空气”,至今虽然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也经过了二十几年,但各级政府对行政权利的喜好还远远没有消除,基层政府在处理矛盾、发展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时偏好行政权力,而不重视依法行政。
最后基层领导干部自身法律知识的欠缺,也往往使他们认识不到依法行政的重要性,导致在基层依法行政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依法行政意识淡薄。
依法行政在我国是一个全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是带有方向性和全局性的工作,做好依法行政工作就必须使依法行政成为自觉的行为,并使之真正融入到行政管理的各个环节和领域中去。
基层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
基层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内容提要】要建设“法治杭州”,构建和谐社会,打造“生活品质之城”,各级政府及其行政机关都必须依法行政,确保各项行政管理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保证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保障社会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
作为依法行政“前哨阵地”的区、县政府,加强党委对依法行政工作的领导,改革和完善民主化和科学化的行政决策机制,理顺行政管理体制和规范行政行为,建立有效的行政监督机制不断强化监督,增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法律思维,不断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这样才能有效的解决当前基层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中的“六个不适应”问题,建设“法治杭州”、构建和谐社会、打造“生活品质之城”目标的实现才会有根本性地保障。
【关键词】基层依法行政问题对策区、县人民政府是我国政权体系中的基层单位,是依法管理、依法行政的最前沿阵地,同人民群众的接触最经常,联系最直接,因此,在强调“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今天,切实抓好基层依法行政工作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迫切的社会需要,也是建设“法治杭州”和“生活品质之城”的关键环节。
本文拟就当前基层依法行政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一、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意义依法行政是建设“法治杭州”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六大把政治文明作为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明确了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依法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市委作出建设“法治杭州”的决定,就是具体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具体举措;市政府作出建设“法治政府”的部署,是建设“法治杭州”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了各级政府与行政机关都要依法行政,通过依法行政确保建设“法治杭州”目标的实现。
依法行政要求一切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都必须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充分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行政职能,做到既不失职,又不越权,更不能非法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
众所周知,行政权的行使最密切地关系着社会公共利益和公民个人利益,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国家公共权力,按照法律、法规赋予的职权,对管理相对人采取直接影响其权利义务的行为,或者对管理相对人的权利义务的行使和履行情况直接进行监督检查并作出处理结果的行为,最容易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文章标题: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引言依法行政是指政府和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法规开展工作,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行政活动。
然而,在实际的行政工作中,依法行政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整改这些问题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二、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1. 法律知识不足在一些基层政府和行政机关,存在着法律知识不足的问题。
工作人员在处理案件或者办理事务时,对相关法律法规了解不够,导致执行不到位,甚至出现依法行政不彻底的情况。
2. 行政裁量权滥用一些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裁量权时,存在滥用的情况。
在一些特定情况下,行政机关在执行政策时将裁量权过度放大,超越了法律规定的范围,导致依法行政的失衡。
3. 行政程序不规范在一些行政机关的日常工作中,由于程序不规范,导致了一些行政行为的不合法。
例如在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过程中,程序不规范导致了一些违法行为的发生。
4. 法律责任不落实面对一些违法行为,有关行政机关对法律责任的落实不到位。
对于一些违法行为的查处和追责不力,使得依法行政意识不足。
三、整改措施1. 加强法律教育培训针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加强法律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和法治意识。
使他们在日常工作中能够严格依法行政,做到依法行政不偏离。
2. 规范行政裁量权加强对行政裁量权的监督和管理,规范行政机关行使行政裁量权的范围和程序,避免滥用行政权力,确保依法行政的公正性和平衡性。
3. 完善行政程序加强对行政程序的规范管理,确保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程序性。
明确行政程序的流程和标准,做到依法行政程序合法、公正和透明。
4. 加强法律责任落实对于违法行为,要加强法律责任的追究和执行,严肃查处违法行为,形成对违法行为的震慑,提高依法行政的执行力度。
四、总结依法行政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在实践中必然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
但只要我们不断加强法律意识,规范行政行为,加强法律教育和监督,便能逐步解决存在的问题,推动依法行政向更加规范、公正和透明的方向发展。
基层反映:基层政府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为此建议:
1.加大普法教育,强化法治意识。建立基层领导干部包括临聘岗位干部法律知识学习培训长效机制,将培训情况、学习成绩作为考核内容和任职晋升的依据之一;定期组织一线行政执法人员参加相关执法法律知识培训,将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评判其执法工作能力的标准之一。重点解决国家公职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崇尚法律、相信法律的意识,切实提高其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能力。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创新普法宣传方式,增强普法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多渠道、多方式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注重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强对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宣传报道,让群众参与到依法行政中,监督着政府职权的行使。
4.行政执法监督乏力。在权力监督问题上,历来就有“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下级监督太难”的困境。目前,对政府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一是外部监督,主要来自同级党委的监督、人大的依法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媒体的舆论监督、社会的群众监督,以及因提起诉讼而受到的司法监督,但这些均属事后监督,存在滞后性。二是上级的行政复议,其是行政机关内部自我层级监督的有效路径,但由于行政机关上下级之间自成一体,许多具体行政行为是下级行政机关贯彻上级行政机关意图所为,甚至是事先请示上级行政领导首肯后所为的,在这种情况下,上级行政机关所进行的复议活动往往流于形式,根本无法保证该监督的公正性,导致许多失职、不作为及违法违规行为难以得到及时纠正和处理。三是内设政府法制机构监督,但常因人员编制不足,内设机构职能不明确,从而力度不足乃至形同虚设。
基层乡镇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原因及对策建议
基层乡镇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原因及对策建议基层乡镇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原因及对策建议依法行政是法制国家政府行使权力时普遍奉行的基本原则,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和根本标志。
要依法治国,建设主义法治国家,一切政府机关都要必须依法行政,市场条件下,每个参与者都处于平等的位置,从市场主体到商品交换,都依靠加以保障,对破坏市场秩序的行为加以制裁。
乡镇一级政府是我国最基层的一级政府机构,现阶段推进基层政府机构依法行政工作的重点在于乡镇一级政府能够有效提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由此笔者针对当前制约乡镇一级政府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做了一些分析:一、依法行政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一)相当部分法律法规质量粗糙,执行难度大从我国现有的行政法律体系来看,乡镇一级行政执法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
但从实际工作情况看仍然存在一定问题,一是许多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法律法规至今得不到修改,而这些法律法规已经不能适应或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如:《户口登记条例》是五十多年前计划经济时代制定的,却至今得不到修改,其中的许多条款都已经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是法律、法规过于原则,制定的实施细则出台滞后,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
如:《地方人民政府组织法》中规定乡镇人民政府“保障少数民族的权利和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但如何实施这项工作却没有明确规定。
(二)依法行政工作体制不顺畅推进依法行政,必须构建完善、系统、顺畅的工作体制。
目前依法行政工作的主管部门是各级政府法制机构,从机构设置情况看,政府法制机构的设置为国家、省、市、县四级,乡镇一级政府未设置专门的机构。
从人员分配来看,以我省为例:省政府法制办机关行政编制25名,抚州市政府法制办机关行政编制11名,我县法制办目前只有2人。
由此可以看出,依法行政工作体制呈现出上强下弱的“倒三角”态势,这种状况势必影响基层依法行政工作的开展。
二是对“事”不对“人”,影响政府法制机构权威。
浅谈乡镇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乡镇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依法行政,是指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权限,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各项社会事务,依法进行有效管理的活动。
乡镇人民政府是我国政权体系中最基层的政权单位,是依法管理、依法行政的最前沿阵地,同人民群众的接触最经常,联系最直接,因此,在强调“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切实抓好乡镇依法行政工作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迫切的社会需要。
一、乡镇人民政府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一)执法机构管理混乱,队伍素质不高1、乡镇机构管理的制约。
乡镇干部大多身兼多职,工作点多面广,面面俱到,既是计生员又是农技员,有时还要根据中心工作的需要兼任其它工作,乡镇干部一般都还要联系村,本部门的行政工作只是其中的小部分.乡镇政府人员流动性大,每年都有人员调进调出,每三五年就要轮换一次工作岗位,其间,有阶段性工作来了,又抽去成立一个工作小组干其它与本业务无关的工作。
在这种情况下,有的乡镇统筹协调措施不配套,缺乏统一管理指挥,对各部门是否依法行政放松了监管。
2、执法队伍素质不高.公务员作为行政机关的组成要素,本身不是行政机关,不具有独立法律人格,但行政机关的职权是通过公务员实施的.因此,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水平。
当前,在乡镇公务员中,极少有从全日制大专院校毕业的人员,而大量的乡镇干部都是高中以下学历,他们在个人素质锻炼方面相对要欠缺些,对法律知识的学习也仅限于短期的培训班,而法律是成系统、成体系的博大精深的知识。
仅仅依靠短期的突击培训是难以吸收、消化和具体操作的。
这样,自身素质的不足,加上客观上学习深度的不够,造成了乡镇执法主体法律意识淡薄和个人素质低下。
盲目行政,充分暴露了个人素质的欠缺.导致违法行政、土法行政实践屡见报端.执法不到位,定性不准确。
部分执法人员不严格执法,程序混乱,工作不认真履行职责,敷衍草率,使违法者有可乘之机,钻法律空子,进行不合法行为,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推进依法行政基层治理效果不明显的整改措施
依法行政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而基层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基础环节,对依法行政的推进尤为重要。
然而,目前依法行政在基层治理中的效果并不明显,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需要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和困难1.1 法律意识淡薄。
一些基层政府和行政执法部门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不强,对法律法规的理解和应用不够到位,导致依法行政的执行和落实存在偏差。
1.2 制度建设不完善。
部分地区和部门的依法行政制度建设还不够健全,相关制度缺失和不够完善,影响了依法行政的有效开展和实施。
1.3 监督机制不健全。
对于依法行政工作的监督机制还不够健全,监督力度不够,导致一些违法行为得不到及时纠正和惩处。
二、整改措施2.1 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教育。
加强对基层政府和行政执法部门工作人员的法律法规宣传培训,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法规素养,增强依法行政的执行力和落实效果。
2.2 完善制度建设。
加强对依法行政制度的建设和完善,细化相关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的依法行政管理体系和工作流程,确保依法行政的规范实施。
2.3 健全监督机制。
加强对依法行政工作的监督机制建设,健全监督体系和工作机制,加大对依法行政的监督力度,确保法律法规的有效执行和落实。
三、工作要求3.1 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政府和行政执法部门要高度重视依法行政工作,加强对依法行政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督促检查,确保整改工作的落实效果。
3.2 加大宣传力度。
加大对依法行政工作的宣传力度,增强社会公众对依法行政的认知和支持度,营造浓厚的依法行政氛围。
3.3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建立健全依法行政长效机制,形成长效机制运行机制,确保依法行政工作的持续性和可持续发展。
四、落实效果4.1 提升政府执行力。
通过加强依法行政工作,提升政府执行力和治理能力,为社会经济发展和稳定做出更大贡献。
4.2 增强人民裙众获得感。
通过整改措施的落实,增强人民裙众对依法行政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增进政府和民众之间的信任和认同。
基层乡镇政府依法行政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
基层乡镇政府依法行政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国家法律体系的完善,农村乡镇政府及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正逐年提高。
但是,要全面推进农村乡镇政府的依法行政,任务还相当繁重。
目前,我就本人工作所在的乡镇政府依法行政工作进行了调查,找出了一些存在的现状问题。
一、农村基层乡镇政府依法行政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行政事务没有完全依法行政1、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的管理方式在乡镇基层干部的头脑中仍然很浓。
行政命令、行政强迫在部分乡镇政府工作中仍然存在,部分乡镇干部头脑中没有依法行政意识,不习惯依法从政,不愿依法说服,不坚持依法办事,甚至随心所欲,法律有规定不按法办事,变相违法违规的行为经常发生。
政令不畅,有法不依是农村基层政府以下的办事机构在依法行政工作中最大毛病。
2、面对当前新形势下的农村工作任务,仍留恋过去的工作方法。
虽然农业税取消后,乡镇干部的工作相对来讲轻松了一些,但是计划生育、社会稳定等工作也越来越难,而且都是“一票否决”,样样工作压头,个个任务都必须完成。
乡镇政府的行政管理万能,行使行政权包罗万象。
过去几年在落实计划生育、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收缴农业税任务等方面工作中,习惯于用高压政策和行政命令,而面临新形势下的农村工作,我们的基层政府和基层干部采取老办法不行,新办法不灵,软措施不顶用,随之而来的还是采取了过去不依法行政的硬措施,因为乡镇干部履行职责没有完全地依法行政,前几年农村乡镇的工作也就出现了恶性循环。
3、干部的素质还不适应依法行政工作的需要。
当前乡镇干部队伍大多是大中专毕业生和退伍军人,其中退伍军人安置到乡镇政府工作的就占了近三分之一,虽然乡镇干部知识水平比以往有了提高,但由于退伍军人在乡镇政府工作的人员多,加大多数干部没有经过专门的法律知识培训,法律水平不高,对有关农村的法律法规不了解,依法办事的能力不强,不能适应乡镇政府依法行政工作的需要,也与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不相符。
乡镇依法行政的难点及对
乡镇依法行政的难点及对策分析乡镇人民政府是我国政权体系中最基层的政权单位,是依法管理、依法行政的最前沿阵地,同人民群众的接触最经常,联系最直接,因此,在强调"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今天,切实抓好乡镇依法行政工作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迫切的社会需要。
依法行政就是指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必须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既不失职,也不越权,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
笔者在农村工作多年,根据自己的实践和亲身体验,认为当前乡镇人民政府依法行政的难点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客观现实的原因,当然更不能排除人为的原因。
在此,笔者不揣冒昧,发表一点个人的见解,以求各位老师和专家指正。
一、乡镇人民政府依法行政的难点分析(一)乡镇执法人员法律意识和个人素质不高是依法行政的瓶颈。
当前,在乡镇35周岁以上的工作人员中,极少有从全日制大专院校毕业的人员,而大量的乡镇干部都是高中以下学历,他们在个人素质锻炼方面相对要欠缺些,对法律知识的学习也仅限于短期的培训班,而法律是成系统、成体系的博大精深的知识。
仅仅依靠短期的突击培训是难以吸收、消化和具体操作的。
这样,自身素质的不足,加上客观上学习深度的不够,造成了乡镇执法主体"依法"行政的先天残缺。
2001年5月,我乡自期村委会小石桥村一村民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在发窝街参与三名外地骗子设下的骗局-------"套三环"。
结果上当受骗,其身上从亲戚家借来准备用于给妻子治病的600元人民币被骗一空,派出所民警接到群众报案后随即将行骗人及该村民一并带回派出所处理,结果本来是受害者的该村民被当作是参与赌博的违法人员而被罚款200元的治安处罚。
类似的案件还很多,都暴露出了行政执法人员尤其是基层行政执法人员法律意识的不足。
同样,一些乡镇干部大摆"官老爷"架子,认为自己是一方"土诸侯",遇事不分青红皂白,惟我独尊,我行我素,奉行"顺我者荣耀,逆我者倒霉",盲目行政,充分暴露了个人素质的欠缺。
基层政府在依法行政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基层政府在依法行政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徐 婷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摘 要!依法行政是我国依法治国的核心与关键,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依法行政的思想也为各级政府不断重视。
推进依法行政,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
基层政府能否切实做到依法行政,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政府依法行政的整体水平和法治政府建设的整体进程。
在基层政府尤其是在一些较为偏僻的地方,基层政府依法行政依然有着诸多问题,该文针对我国基层政府在依法行政中存在的问题做一简要分析,并提出了初步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基层政府 依法行政 问题 对策一、当前基层依法行政存在的主要问题1.基层政府充当不同的利益角色时易产生的利益冲突。
基层政府在行政中,一般要充当以下不同的利益角色:一是作为上级和中央政府的一级行政管理机关,基层政府代表的是国家利益。
二是以该地区公众的委托∀∀∀代理人身份,基层政府作为社会公众的代表机关,代表的是辖区公众的利益。
另外,基层政府作为一个单位,又代表着单位的小集团利益,其行政管理人员作为自然人,还代表其私人利益。
这四种利益在本质上应该是一致的,但当它们发生冲突的时候,常常是牺牲公众利益来维护国家利益,而两者均容易受小集团利益和私人利益的侵害。
当利益资源稀缺时,私人利益还会损害小集团利益,领导职私人利益还会损害分领导职私人利益。
这其中,社会公众利益最容易受到盘剥,领导职私人利益最容易获得膨胀。
所以,以权谋私就经常发生,老百姓的利益难有保障。
2.基层政府行政管理职能模式僵化。
基层政府的行政管理大多为经验型,其职能模式突出表现为政治行政和管理行政两种。
这两种模式都很容易将行政引向以国家或社会的代表者的身份自居,逻辑地将行政定位于统治者和管理者的行为,从而拥有对一切事务的支配权。
作为行政主体的行政机关几公务员必然成为社会主人,社会法治和善恶在他们眼中自然不屑一顾,他律和自律不可能有效地制约行政权力。
一些基层政府时常以#法治∃为幌子,动用公检法司等强制机关,强迫农民种这种那,强行征收这费那费,而对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和要求,则置若罔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基层政府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推进依法行政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是加快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的根本途径。
最近,我们深入部分区、县政府进行依法行政工作调研,通过召开部分区县政府领导、行政执法部门负责人、街道办事处(乡镇)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等形式,就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实施六年来基层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基本情况;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及基层行政执法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等做了调研。
调研工作结束后,笔者重点针对当前制约基层政府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做了一些分析:一、依法行政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颁布后,各区、县政府按照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加强对依法行政工作的组织领导,紧紧围绕贯彻落实《西安市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五年规划》,制定推进依法行政实施意见,落实工作措施,强化监督指导,以依法行政考核为抓手,扎实有效地全面推进各项工作,依法行政取得显著成效。
但是,区、县政府推进依法行政工作还存在诸多突出问题,不同程度地制约依法行政深入推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有的领导干部和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意识、法治观念与依法行政的要求还不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与依法行政的冲突比较明显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基层政府及部门领导推进依法行政的意识不断增强,但在处理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依法行政的关系上,还存在模糊的认识,没有真正认识到依法行政是国家赋予行政机关管理经济社会的主要手段,有的认为依法行政是软指标、软任务,有的甚至认为依法行政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束缚,缺乏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责任感、使命感。
个别部门存在领导不重视、制度不健全、工作开展不力等问题。
比如,有的地方大力号召发展乡镇企业,而乡镇企业主为了节省成本,利益趋动,致富心切,往往违法占地,不主动先进行用地审批,部分领导为了发展经济,对这类违法行为听之任之,违法带动辐射效应,导致更多的违法占地行为发生。
(二)行政复议在解决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发挥不明显近年来,基层群众“信访不信法”成主流,行政复议在解决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发挥不明显。
在调研过程中,各区、县政府普遍对此反响强烈。
比如某县2009年全县信访案件达到840件,其中行政纠纷500多件,涉法涉诉150多件,而县法院受理行政案件2件,县政府法制机构受理行政复议案件18件,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仅占行政信访(行政纠纷)的4%。
产生这样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五点:一是行政复议工作的宣传力度不够。
二是基层干部业务综合素质低是诱因。
不能从根本上掌握复议和信访制度的关系,该复议的按信访处理了,应选择行政复议直接处理的问题反被信访搞的复杂化,形成缠访、重访、越级访。
三是制度定位存在偏差。
信访救济不是解决行政争议的最有效途径,行政争议要纳入依法解决的渠道,行政复议和信访的功能定位背离依法行政的整体要求。
四是行政复议机构设置薄弱是瓶颈。
一方面信访工作量大,与之相对的行政复议悄然无息,行政复议机构的设置仅停留在法制机构兼职,实为内设和名义上的合署办公,区、县政府重信访轻复议的现象普遍存在。
五是解决信访问题的方式欠妥。
为了维护社会稳定,为了降低越级上访的数字,地方政府往往给上访群众一定的优待政策,致使上访户得到不应得的利益,导致部分群众争先效仿,信访量逐年加大,形成恶性循环,有的甚至将上访做为敛财的途径,为社会的稳定埋下了隐患。
(三)市级行政执法部门和区、县行政执法部门还存在职责交叉、事权划分不明晰现象市政府机构改革后,部分市级行政执法部门和区、县行政执法部门均成立了行政执法监察大队。
部分领域市级部门和(区)县级部门还存在事权划分不明晰的现象。
比如市药监局有药品稽查大队、食品稽查大队,区、县药监部门也有执法中队;市交通局有交通运输管理站,区、县交通部门也有交通运输管理站等。
部分区、县部门反映,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区、县政府要对辖区负责,而按照《行政许可法》规定则是“谁许可,谁监管”,导致行政执法出现难题。
同时,部分市级部门重许可、轻监管的现象比较严重,区、县相关职能部门意见比较大,由市级部门实施许可,由区县部门实施监管,也违背了行政许可法“谁许可,谁监管”的原则。
(四)行政执法体制不顺,基层行政执法人员编制、行政执法经费保障机制与依法行政的要求还不相适应近几年来,一些重要的行政执法部门陆续被上划为垂直管理部门。
县级政府作为辖区内依法行政工作的第一责任主体,对其辖区的行政执法状况承担主要责任。
面对行政执法部门不断上划的现实,垂直管理部门之间、垂直管理部门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行政执法争议不断增多,区、县政府推动依法行政工作的难度和压力不断增加。
尤其是受人员编制所限,基层行政执法人员组成极其复杂,有的还存在临时聘用人员,影响了行政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
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严重制约了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
如某县水政监察大队编制仅为4人,要对全县辖区水资源管理实施有效管理,显得力量极其薄弱。
部分区、县政府部门行政执法经费不足,直接影响到行政执法质量。
(五)行政执法环境比较严峻,暴力抗法事件屡有发生在这次调研的过程中,大多数基层行政执法部门反映当前行政执法环境比较严峻,暴力抗法现象时有发生。
主要表现在城建规划、国土、交通、水务、城管执法等方面。
比如,在城管综合行政执法领域,暴力抗法事件频繁发生,致使执法人员遭受人身伤害,造成不良的社会后果。
又如,某县交通局在治理超限超载执法行动中,今年4至5月,18名行政执法人员先后被打伤。
产生暴力抗法的原因比较复杂,除暴力抗法者法制观念淡薄且素质低下、法规规定的惩处力度不大等表层原因外,还有社会利益分配不平衡、社会保障不到位、城市基础设施配置欠缺等深层次问题。
尤其是在经济利益趋动下,基层群众在对已有利的事情上要求依法行政,在对自己非法利益造成损害时就与法律要求背道而驰。
公民道德素养、法律素养,全社会法制意识的提高迫在眉睫。
(六)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存在薄弱环节,政策的贯彻落实在村一级组织存在阻力在和部分乡(镇)负责人座谈了解到,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
主要表现在基层群众法制观念淡薄,违法占地、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等现象时有发生,基层两委会的作用发挥不够明显,导致国家政策在村一级实施遇到阻力。
有的村委会受经济利益驱动,违法出卖宅基地,导致监管出现困难。
在贯彻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过程中,工作难开展,遇到的困惑和难题不少。
(七)区、县政府法制机构建设与依法行政的要求不相适应区、县级政府一般都设立了法制机构,但人数普遍偏少,机构挂靠在区县政府办,兼职过多,机构建设明显与其承担的依法行政工作任务不相适应。
部分行政执法部门未专设法制机构,而且由于法制专业人员匮乏,依法行政缺乏必要的指导,不利于推进基层依法行政工作。
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对策建议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在下一步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中,围绕贯彻落实国务院《纲要》、《决定》精神,针对当前依法行政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应有针对性地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扎实搞好依法行政宣传教育工作,努力提高行政机关人员依法行政能力,提高公民遵纪守法意识《纲要》出台后,我市重点抓了领导干部和行政执法人员的依法行政宣传教育工作。
在下一个推进依法行政五年规划中,要重点明确依法行政宣传教育工作要“两手抓”:一方面要继续抓好政府公务人员依法行政的宣传教育,全面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律素质。
应把全面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法律素质作为提高依法执政能力和依法行政水平的重要内容,加强执法人员法律业务知识培训,加大考核和督查力度,努力提高行政执法人员执法水平,特别是应提高领导干部的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
市、区、县政府要认真落实好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逐步提高应用法律手段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的能力。
要重点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任职前法律知识考查和测试制度,对拟任政府及其部门的领导干部,依法行政考查和测试结果要作为任职的依据。
另一方面要在全体公民中抓好依法行政的宣传教育。
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和政府网站加大普法和法制宣传教育力度,重点加强行政法规的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重视法律、遵守法律的观念和意识,积极引导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营造依法行政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二)加强行政复议工作,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在解决行政争议中的主渠道作用,切实解决基层群众信“访”不信法的问题一是要大力宣传行政复议法及其实施条例,通过多种途径向基层群众普及法律知识,消除群众一味追求信访的误区。
二是要加强行政复议机构建设,尽快推行行政复议委员会制度,合理配置行政复议机构人员,将懂法律、懂业务、工作认真负责有实践经验的人员,充实到行政复议机构中,实行培训考核和持证上岗制度。
三是正确处理行政复议与信访的关系。
负责办理信访案件的人员要主动负责,将符合行政复议条件的,及时引导当事人进入复议程序办理。
四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有依法解决问题的浓厚意识,创造条件充分支持、重视、发挥行政复议作用。
要注重加快体制改革,创新行政争议解决方法方式,理顺管理体制,正确看待信访,将信访纳入法制的轨道,实行行政复议优先、提升行政复议的权威,探索与依法行政相适应、综合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的新体制新机制。
要综合运用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仲裁、信访、人民调解等渠道化解矛盾。
(三)改革行政执法体制,深入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切实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执法的问题要按照“适当下移行政执法重心,减少行政执法层次”的原则,合理划分上下级行政执法部门之间的权限。
深入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制,梳理分解行政执法岗位职责,完善行政执法内部工作程序,健全评议考核制度,过错责任追究制度,案卷评查制度等,实现权责统一。
要加强对行政执法活动的监督,实行重大行政处罚审核备案制、行政执法过错追究制等。
大力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逐步扩大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领域和事项,积极探索建立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制度,坚决取消那些带有浓厚计划经济色彩,没有任何科学依据,也没有显示必要性的许可项目。
同时,要对行政收费,尤其是行政许可收费作全面细致的研究,吸收借鉴国外有关行政收费的理论和理念,纠正目前在管理和收费上的一些片面认识和做法。
(四)完善行政执法经费保障机制,合理确定行政执法单位人员编制,从源头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决定》提出的“市县行政执法机关履行法定职责所需经费,要统一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规定,严格执行罚缴分离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
市、区、县政府要根据行政执法实际情况,定期对行政执法单位的人员编制做出调整,对行政执法任务重的单位要从编制上予以倾斜,对行政执法任务相对较轻的单位,要及时减少编制,确保行政执法资源的合理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