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的公共政策—问题与对策
我国的公共政策——问题与对策——以城市化发展为例摘要长时期以来,我们一直把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看待为一个孤立静态的过程,然而,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全新的公共问题的不断涌现,传统的政策观念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了。
伴随政策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必须意识到,公共政策系统是一个科学严密的系统,公共政策过程是一个动态可持续的过程,因此,我们必须秉承全新的政策理念对我国目前的公共政策现状进行全面的研究与深入的反思。
关键词:出发点制定执行评估与监控良性循环一、导论公共政策是指掌握公权力的主体,对社会的各个公共领域所作出的政治行为或规定的行为准则。
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过程实则是一个关乎全社会的利益分配过程,是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重要手段,因此公共政策具有影响上的权威性、范围上的普遍性、强制性、目的性、实践性等特征,旨在实现对社会资源与公共利益的有效分配、合理导向、科学管制与完备调控。
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关系到全体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是一个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
我国的公共政策系统经过了长期的磨砺与发展,已然形成了自身较为成熟与完善的框架体系,然而,不可忽视的是,我国的公共政策系统在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依然有许多亟待解决与完善的问题。
下面,以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相关政策问题为例,来论述一下我国公共政策系统的问题与对策。
二、我国的公共政策现状(以城市化发展为例)(一)城市化的重要意义与我国现状城市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农村地区逐步演变成城市地区、城市人口不断增长的过程。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农村渗透和传播、人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从根本上来说,城市化是生产力进步引起人们生产、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转变的过程。
城市化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标志,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文化、科技等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我国公共政策执行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我国公共政策执行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摘要:公共政策的落实与执行是指公共机构或政府人员,为了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而采取的各种行动。
一个政策能否顺利执行直接影响到它既定目标的实现,是实现政策的唯一途径。
然而,政策的执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我国政府在公共政策执行这一重要的环节中,仍存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使执行效果偏离政策的最终目标并引起了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的无序和混乱等政策失真现象。
如何改善现有的缺陷,探索出解决对策并保证公共政策的有效实施,正是我们如今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公共政策;执行偏差;对策一、我国公共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一)公共政策内容的偏离。
实际上相违背的执行措施,妨碍公共政策的全面实施。
?政策的执行过程中,执行部门难免会考虑自身利益而偏离执行政策的内容。
擅自改动部分政策内容,存在选择性执行或者替代性执行,当需要执行的政策与负责执行的机关、部门存在利益冲突时,执行机关就制定与上级机关公共政策表面相一致,(二)公共政策执行不到位。
给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重大损失。
?甚至有时会出现负面效应,?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还存在着象征性执行。
只做表面文章,没有具体措施,对国家的公共政策阳奉阴违。
直接使政策被搁置,使政策成了一纸空文。
抑或对上级政策虎头蛇尾,消极执行。
,甚至还存在私自抵制执行。
致使一些政策在执行中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三)公共政策扩大化执行扩大化执行指的是公共政策在执行中,为自身利益而盲目扩大原政策外延,将一些相近或者相似却不可行的政策与原政策捆绑执行,从而扩大了原政策的内容,使政策的调控对象、范围、目标等都有所扩大。
它改变了原政策的功能,超越了原政策的目标,影响了目标实现。
二、公共政策执行中存在问题的原因(一)我国政治和行政体制的影响依然较依赖传统的政策制定和执行体制。
尚未形成科学化、民主化政策决策的机制。
政策制定、执行、评价、监督各要素间缺少独立且又相互协调整合的运行机制。
许多政策存在“拍脑袋决定”,缺乏科学严谨的考察和专业的论证,有些政策甚至仅仅依靠领导者的智慧和经验决策来确定。
我国公共政策执行不力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企业家天地2009年8月公共政策执行,简言之,是公共政策执行的主体为了达到预定的公共政策制定的目标,而采取各种措施和手段作用于公共政策调整的对象,使公共政策具体内容变为现实的行动过程。
陈振明教授认为“所谓政策执行是指政策执行者通过建立组织机构,运用各种资源,采取解释、宣传、实验、实施、协调与监控等各种措施,将政策观念形态的内容转化为实际效果,从而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行为过程。
”[1]260“政策执行的有效与否事关政策的成败。
”[1]254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公共政策执行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政策自身质量、政策资源、执行主体、目标群体、制度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中,“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稳定性、全局性和长期性”[2]333,制度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它常被定义为“人类在其中相互影响的框架”[3]195或“一系列人为设定的行为规则”[4]16。
本文将着重探讨以制度因素为重点的阻碍我国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多种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公共政策执行不力的表现形式公共政策执行不力是指,公共政策执行往往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导致政策的执行与政策制定时的初衷相违背,有时甚至出现过度偏离的现象。
也有人把这种现象叫做执行阻滞,例如丁煌认为:“政策执行阻滞是指政策执行过程中各种消极因素相互作用、凝聚合流所形成的妨碍政策顺利实施乃至造成政策执行过程停滞不前,进而导致政策目标不能圆满实现甚至完全落空的阻力合力及其运作方式。
”[5]32其具体表现形式主要有:1、政策表面化。
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只是被宣传一通,而未被转化为具体的操作性措施,使政策所产生的作用大大低于政策目标的要求。
2、政策局部化。
政策执行者在执行政策中对政策的精神实质或部分内容任意进行取舍,有利则执行,不利则曲解、抛弃,导致政策无法真正得到贯彻落实,甚至出现与初衷相悖的结果。
3、政策扩大化。
政策执行者在执行过程中附加了一些原政策目标所没有规定的不恰当内容,致使政策的调控对象、范围、力度、目标超越政策原定的要求,影响了既定政策目标的有效实现。
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偏差及对策
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偏差及对策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制定了大量的公共政策,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政策效果,有力地推动了国家政治经济发展。
但有些政策由于执行中各种制约因素而大打折扣,从而导致政策执行的效力不尽人意,无法达到预期目标。
故而,剖析政策执行过程,分析因果联系,探讨解决对策,是有效执行政策的关键,对保证我国公共政策目标的顺利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执行过程的角度研究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公共政策、政策执行、执行偏差、对策一、公共政策执行的含义公共政策执行是公共政策方案被采纳之后,把公共政策内容转变现实的过程,也就是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
公共政策执行本质上是遵循指令所进行的变革,是为了实现政策目标而重新调整行为模式的过程,是将一种政策付诸实施的各项活动。
也可以说,公共政策执行既是实现政策目标的唯一途径,也是检验政策质量的重要标准,然而,许多的政策在执行的过程中存在着偏差现象。
公共政策执行偏差,是指执行者在实施政策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其行为效果偏离政策的目标并产生了不良后果的政策现象。
下面分析产生这些偏差的原因,并给出纠正偏差的建设性对策。
二、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的原因(一)公共政策本身不合理政策实施的成功与失败,首先取决于政策本身是否科学合理。
就一般情况来看,敏感的政治性政策、直接涉及人们利益分配和调整的经济政策、竞争性和敌对性的外交政策及军事政策、涉及领域众多的综合性政策,创新性较强的政策等,大部分都属于比较复杂的政策。
所以政策本身内容是否科学合理相当的重要。
首先,政策内容不合理主要体现在政策目标缺乏可行性、目标僵化和目标缺乏前瞻性。
其次,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影响政策的执行成本和公正公平。
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紧密相连,若政策执行犹豫不定,不但是使政策执行成本增加,而且会影响政策的公正公平,使政策失去公信力。
最后,政策的配套影响政策执行的整体性。
政策执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因此,它需要多方面的政策措施与之相配套,形成完整的政策执行体系。
浅析我国公共政策执行监督的困境及对策
浅析我国公共政策执行监督的困境及对策【摘要】我国公共政策执行监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实践中却存在种种困境。
在宏观层面,权责不明、监督机制不完善是主要问题;在微观层面,监督资源匮乏、监督手段不足也是阻碍监督工作的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加强权责明晰,完善监督机制,并增加监督资源投入,完善监督手段。
尽管我国公共政策执行监督仍面临着诸多困境,但只有积极应对这些困境,加强监督工作,才能实现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
我们需要认识到这些困境,并采取相应对策,不断提升监督的效果,以确保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和持续改进。
【关键词】公共政策执行监督、困境、权责明晰、监督机制、监督资源、监督手段、对策、有效执行1. 引言1.1 我国公共政策执行监督的重要性我国公共政策执行监督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公共政策执行监督是保障政府公信力和效能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政府执行政策的监督,可以有效避免腐败现象的发生,确保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公正性和透明度,增强政府的管理能力和决策效果。
公共政策执行监督是促进政策有效性的关键环节。
只有通过监督评估政策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才能确保政策的实施效果和目标的达成。
公共政策执行监督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必要手段。
通过对政策执行过程的监督,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类不公平现象,保障社会资源的公平分配,促进社会稳定和和谐发展。
我国公共政策执行监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通过强化监督工作,确保政策执行的公平公正和效果,才能更好地实现国家的发展目标和人民的福祉。
1.2 公共政策执行监督存在的困境公共政策执行监督存在的困境主要包括宏观层面困境和微观层面困境。
在宏观层面上,权责不明和监督机制不完善是主要问题。
公共政策执行涉及多个部门和层级,但各部门之间的权责划分不清晰,导致责任不落实、推诿扯皮现象频发。
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体系不健全,监督效果较为有限,监督过程中存在漏洞和盲区,容易造成监督失灵。
在微观层面上,监督资源匮乏和监督手段不足是主要问题。
公共政策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公共政策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第一章:公共政策的基本概念公共政策是政府为实现公共利益而采取的行动和措施的总称。
公共政策是政府为社会公共利益而制定的计划、方案和措施,包括社会经济政策、社会文化政策、社会保障政策、环境保护政策、城市规划政策、人口控制政策等各种领域的政策。
公共政策实施是政府的重要职能,是对政府执行力和社会管理能力的检验。
实施公共政策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涉及到多方面的问题和难点。
第二章:公共政策实施过程中的问题1. 实施方案缺乏实效性很多公共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方案不具备实效性的问题,这进一步导致公共政策效果的不尽如人意。
主要表现在实施方案不够具体、操作性差、实施时间节点不够明晰等方面。
2. 社会参与不够广泛公共政策离不开社会参与的支持和配合。
然而,一些政策实施与征求问题意见阶段较少开展与公众的沟通交流,在实施过程中社会参与度不够广泛,反映或者重大意见无法得到充分的理解,导致公共政策的贯彻实施效果差异较大。
3. 资金来源渠道狭窄很多公共政策的实施离不开资金的保障,但是政府的财政支出并不总是能满足所有政策执行的资金需求。
由此衍生的问题是资金来源渠道过于狭窄,影响了政策执行过程中的资金保障效果,直接造成公共政策无法执行的难题。
4. 管理机构职责不清公共政策实施过程中,机构协调不够紧密,管理职责不够清晰,进一步导致实施流程的不顺畅。
政策执行部门之间存在职责不明确,权责不清晰,信息共享不够及时等问题,搞乱了政策执行的效率和效果。
5. 社会媒体宣传不够全面公共政策实施过程中,由于社会媒体宣传、舆论引导等工作不够全面和健全,对于公共政策效果展示和推广的工作也逐渐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第三章:公共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对策1. 提高公共政策实效性政府应该制定具体、可行性强、可度量的实施方案,避免制定过于模糊和不具体的方案,同时加强对公共政策实施的监测、评估和统计,经常根据实际情况以及社会意见推进个要素的政策实施过程,提高公共政策实效性。
地方政府在公共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
温家宝总理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要求“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不断提高行政能力和管理水平”。
地方政府的行政和管理问题,归结起来就是地方政府执行公共政策的问题。
地方政府是地方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行政管理的重要层次,处于“宏观之末、微观之首”,既是公共政策执行者,也是公共政策执行的对象,在公共政策的执行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当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民主政治建设的稳步推进,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也进入了健康发展的轨道,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
但是,用党的十六大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提高行政效率”和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来衡量,地方政府在公共政策执行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概括起来,主要反映在八个方面:一是行政管理体制不尽合理,地方政府职能还未根本转变。
政府机构虽然进行了多次改革,但仍然存在着机构重叠、职能交叉、政企不分、政事不分、执法主体不明确、监督与执行混为一体等现象,政府职能还没有完全转到搞好经济调节、加强市场监管、进行社会管理、开展公共服务上来,政府管了许多应该由企业、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去管的事情,而该管的一些事情却没有管好,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状况仍有发生。
二是依法行政方面有差距。
突出反映在有的地方政府领导及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与依法行政的要求不适应,民主作风与依法行政的要求不适应,规章制度与依法行政的要求不适应,工作方法与依法行政的要求不适应,导致不依法办事、执法违法、以权代法、以言代法等现象发生。
三是科学民主决策机制不完善。
有的地方政府不能准确领会国家宏观政策和判断把握市场经济形势,作决策订措施时不遵循客观规律,执行公共政策时不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做得不够,不能充分发扬民主,决策机制不健全,政策缺乏连续性,存在着“朝令夕改”的现象。
公共政策执行中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公共政策执行中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公共政策的执行是实现政府目标和改善公众生活的关键环节。
然而,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包括执行的阻力、效果评估的困难、差异化执行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公共政策的执行效果,各国政府需要采取一系列针对性的对策。
首先,公共政策执行中的问题之一是执行阻力。
政策的成功实施通常要面对来自多个方面的阻力,如政治行为、不愿意接受改变、官僚体系的阻碍等。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加强沟通合作:政府应与各利益相关方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包括市民、行业协会、非政府组织等。
通过广泛的参与和开展多方合作,能够减少阻力来源,增加政策的成功实施机会。
2. 完善政策制定过程:在政策制定的过程中,政府应广泛征求公众意见,提高透明度。
同时,应进行详尽的实证研究和评估,以确保政策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其次,公共政策执行中的问题之二是效果评估的困难。
很多时候,政策执行结束后,对政策效果的评估和监测变得困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制定评估指标:政府应制定明确的评估指标和标准,以便对政策执行后的效果进行量化评估。
政府还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建立适合本国情况的评估框架。
2. 提高数据共享:政府应建立起完善的数据共享平台,以便于政策执行后的数据收集和评估。
政府还可以与学术机构或独立机构合作,进行独立的评估和监测。
最后,公共政策执行中的问题之三是差异化执行。
很多时候,政策在不同地区或群体中的执行效果存在差异,这给政策执行带来了挑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个性化执行: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时,应考虑到不同地区或群体的差异性。
通过个性化的执行方案,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地区或群体的需求,提高政策执行的效果。
2. 增强监督能力:政府应加强对政策执行的监督,确保政策在各个地区和群体中得到均等的执行。
政府还可以加强对地方政府和政策执行机构的指导和培训,提高他们的执行能力。
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的问题与对策
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的问题与对策公共政策是政府对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各方面进行的有计划和有组织的行动,并通过特定的方法和手段,影响社会活动中各利益诉求者的行为和利益分配方式,以达到政府既定目标的一些规定和行为。
因此,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对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迁,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一、公共政策制定的问题与对策1. 缺乏参与和民主公共政策制定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满足公民的需要和期望,但如果在制定过程中缺乏广泛的参与和民主,很可能导致政策与公民的需要和期望脱离实际。
因此,政府应该积极推行公开、透明、高效、民主的政策制定模式,倾听和参考各方声音,确保政策的公平性、合理性和科学性。
同时,推动社会组织和公民参与政策制定,形成多元化、开放式的决策过程。
2. 官僚主义和手段型思维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官僚主义与手段型思维的问题十分突出。
官僚主义问题表现在政策制定者的权威性、封闭性与自我保护性等方面;而手段型思维问题则表现在政策制定者将手段作为目的,忽略了政策与现实的关系。
针对这一问题,政府应该坚持以公共利益为核心,促进上下联动和多部门合作,通过政策创新和实现政策目标,建设性地解决问题。
同时,建立健全的政策评估体系,强化对政策实施的审查和监督,不断完善和改进政策。
3. 利益分配不均公共政策不仅要解决社会问题,还要货币和非货币的资源能够合理分配,并对社会错综复杂的利益诉求进行协调和认真地考虑。
但是,利益分配的不均会影响政策实施的质量和效果,因此政府应该加强与各利益关联方的沟通和交流,强化政策宣传和公众教育,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实现政策资源合理利用。
此外,政府还应该注重政策衔接、协调和整合,提高政策效应的协同性。
二、公共政策执行的问题与对策1. 执行缺乏有效措施公共政策执行是政策最终实现的过程,但常常会受到执行机构和官员素质、资源配置等问题的影响,导致执行结果与预期不符。
当前我国政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及政策建议
“官僚制”作为我们现行政府组织的最基本形式,在我国公共政策制定与 执行的过程中发挥着体制性基础的作用。但不得不承认它所具有的科层制的明 显性质,在我国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起着相应的反作用,而这一点最突出的表 现就是传统封建官僚思想仍然在政策执行或者监控 部门中广泛存在。比如在公 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对公共政策执行的过程和执行的结果不管不问,使得下级 行政部门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只是简单应付了事或者象征性地执行,从而导致公共 政策原本希望实现的目标无法达到,公共政策的效果也无法有效发挥。再比如 在
2.2我国公共政策监控机制的完善5
2.3化解我国公共政策执行中利益冲突的对策6
参考文献8
1
1.1
1.1.1
(1)公民参与意识不足
政治文化是公共政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公共政策的执行有重要影响。 在我国,传统政治文化经过儿千年的发展,至今仍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政治观 念与政治行为。受传 统政治文化的影响,中国民众在心理上积淀而成的“权威 崇 拜”“与世无争”等意识形态根深蒂固。表现出來则是 公民政治冷漠感强,公民 在日常生活中大多不关心政治生活,权利意识和参与意识不足,这必然导致我 国政策执行过程中公民参与不足的问题。
公共政策的执行过程中,负责制定和执行的相关公共政策部门不认真关注公共 政策执行的实际结果,只看重本部门的内部利益,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将公 共利益抛在脑后,忽视公共政策执行和落实的最终行政效率。
1.2.3
在对公共政策监控的过程中,监控主体应该由谁來问责和如何问责是我们 应该探讨的重要问题。问责不清和问责不到位直接影响着公共政策执行的效果 好坏及公共利益的实现与否。对于一项公共政策的执行而言,它不是简单的由 单一组织或部门來完成,一般都是由各职能部门其至行政机构以外的相关执行 主体來进行,这就会出现政策执行和监控主体的权责错乱,更容易在政策执行 过程中出现问题而互相推诿责任的现象,主要责任人不清晰。作为公共政策的 目标群体和监督主体,广大人民群众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人民群众应该是 问责的最广泛主体。但真正在公共政策的具体执行和监控过程中,下级行政机 构 的问责主体往往是上级行政机构,出现重大问题也只是上 级领导追究责任, 而不是被人民群众问责,这就造成了人 民群众这个主要问责主体无权问责而缺 位的情况。
我国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我国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我国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摘要: 公共政策执行在整个行政管理活动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作为政府调控社会成员之间利益关系,实现公共利益的合理分配及具体行政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公共政策越来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以后,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都将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置身于一个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中去。
这也对我国公共政策的制定、实施等领域提出了新的挑战。
如今,我国政府在公共政策执行这一重要的环节中,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具体表现为政策执行偏误,即政策执行者在实施公共政策的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使执行效果偏离政策的最终目标并引起了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的无序和混乱等政策失真现象。
如何改善现有的缺陷,探索出解决对策并保证公共政策的有效实施,正是我们如今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公共政策执行偏误政策失真一、引言公共政策执行是在政策方案接受之后,国家行政机关及其组成人员通过运用各种手段,将其内容转化为现实从而实现公共政策目标的一种行为。
公共政策执行是公共管理活动的中心环节,是实现政策目标、解决政策问题以及实现社会公共资源权威性分配的主要途径。
美国公共行政学者艾利森曾指出:“在达到政府目标的过程中,方案确定的功能只占10 % , 而其余90 %取决于有效的执行”。
这表明公共政策执行在公共政策活动及其生命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然而,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常常导致公共政策执行出现偏误,政策目标不能预期实现。
由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等方面的原因,目前在我国这一问题尤为严重。
在当前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研究并解决我国的公共政策执行出现偏误问题,无疑是个十分重要紧迫的重大现实问题,对于提高我国公共政策执行效率有着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我国公共政策执行偏误的主要表现在整个公共政策的生命周期之中,政策执行是一个相当关键的环节,它决定了公共政策产生的直接而又实际的效果。
我国公共政策执行中问题与对策研究
我国公共政策执行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一、引言公共政策是政府解决公共问题、实施公共管理、增进公共福利、实现国家长远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要工具。
公共政策的执行处于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它必然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我国从中央到地方都制定了很多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的公共政策,但是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不仅严重地影响了公共政策目标的实现,还破坏了正常的政策秩序,甚至削弱了党和政府的合法性。
目前我国处于转型时期,众多社会问题都依赖于政府有效地制定并执行相关的政策。
公共政策执行在我国的政治和公共事务中所具有的特殊功能,远远大于西方国家。
关于公共政策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但是,人们也发现许多社会问题的解决并不缺乏科学有效的公共政策,而是缺乏有效、全面和坚决的公共政策执行机制。
因此对于我国公共政策执行中的问题与对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我国公共政策执行中的问题1、象征性执行在公共政策实施过程中,政策执行主体只做表面文章,搞政策宣传而不采取政策执行措施,不落实执行政策的组织、人员、资金,被动地等待上级的新政策,观望上级态度和其他部门的执行情况。
象征性执行不仅影响了政策目标的实现,而且恶化了政策执行环境,增加了解决政策问题的难度。
同时也损害了中央政府的形象,降低了中央政府的威信和政策的整合力。
2、选择性执行公共政策具有整体性原则,只有其内部各个部分相互支持,相互配合,才能达成政策目标。
而一些公共政策执行主体在政策执行时根据自己的利益需求对上级政策原有的精神实质或部分内容任意进行取舍,只选择执行对自身有利的政策,其余则被遗弃。
这种”断章取义,为我所用”行为的后果是政策的内容残缺不全,变形失真,政策目标难以实现,甚至收到与政策初衷完全相悖的效果。
这一现象在基层政府中尤为普遍,它事实上否定了政策制定机关的权威,颠倒了国家利益与集体利益、中央利益与地方利益的关系,窃取了国家利益而使地方利益得到满足,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公共政策执行难的原因及对策浅析
浅析我国目前公共政策执行难的原因及对策摘要:公共政策执行难是当前各级政府面临的普遍问题。
笔者翻阅有关资料,就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关键字:公共政策、执行难、原因、对策“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1公共政策作为政府的一项行为准则,无疑具有强制实行的特征,因此,它的出台和实施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无疑是具有不可辩驳的性质。
然而,在现代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现实的情况却又告诉我们,公共政策在实际的实行过程中很多却往往收不到其应有的效果,有的甚至出现与之相悖的抵制现象,于是,公共政策执行难的问题便摆在眼前。
问题的出现都有其原因,公共政策的执行难问题也同样存在一定的原因。
相同地,每个问题的存在,也必然有其解决的办法。
下面笔者就这个问题作如下分析和讨论。
一、公共政策执行难的原因公共政策执行难在另一种程度上又可称为政策失效。
政策失效是指决策方案在实施过程中遇到抵触,不能完全按照决策的设计执行下去,决策执行结果不同程度地偏离了政策目标。
就政策失效的概念来讲,公共政策执行难的直接后果就是决策不能按照目标的方向进行。
不能按照预期地目标执行,政策就会处于闲置状态,处于闲置地政策,仍然放到社会管理当中,就很容易沦为个人或者小部分集体者的利益攫取的门径。
像这种沦落了的公共政策,不但不会起到应有的积极效应,而且还很有可能引发社会危机。
西方新自由评论的公共选择学派指出了“公共政策由于政府自身利益存在而引起的公共政策失效,加剧了市场的失灵,带来了更大的资源浪费,甚至引发了社会灾难,这就是非市场缺陷及政府失败的一个基本表现。
”2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可以知道,公共政策的失效往往具有以下几方面地原因:1、决策者本身的问题。
公共政策本身应该以公共利益为依据,但是现实中公共利益的标准难以确定。
这就给决策方带来了很大麻烦。
而由于决策者本身的价值观念和取向的限制,决定了其制定出来的政策的局限性。
浅析公共政策过程中公民参与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公共政策过程中公民参与的问题及对策我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发展,“互联网+”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入到经济、社会各领域中,即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和整合促进国民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而公民网络政治参与也是践行“互联网+”的重要形式之一。
互联网极大地拓宽了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渠道,同时也促使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热情不断高涨。
然而,公民在网络政治参与过程中表现出一些非理性、无序性行为,使政府和公民之间的交流沟通无法正常进行。
本文从政策制定层面出发,从我国公民参与面临的主要障碍进行分析,并在其基础上提出提升我国公共政策过程中公民尝试通过法律和道德等路径加以规范,从而实现政策过程中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一、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网络参与的定义在戴维·米勒所编著的《布莱克维尔政治思想百科全书》中,公民参与被定义为参与制定、通过或贯彻公共政策的行动。
具体来说,公民网络参与就是在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公民能够参与进来,并能够对公共政策的制定、评估和监督产生作用。
通过对国内学者的研究,可以对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进行如下定义: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就是我国公民在使用手机、电脑等媒体的过程中,依赖互联网技术,以电子邮件、后台留言、微信微博等途径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并对公共政策提出意见和建议。
二、我國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公民网络参与带来的双重影响(一)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公民网络参与带来的积极影响互联网的开放性进一步增强了公民对于政治权利的追求。
由于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系统,所有公民都可以参与其中,浏览与自身利益相关的信息,并发布自身诉求,而这个过程也极少受到外界的约束和影响。
也就是说,“互联网+”政治参与给公民提供了一个突破时间和空间的信息获取与发布平台,使公民能够更加快捷地了解政府所发布的最新公共政策,并参与到公共政策的制定中,这种便利也提升了公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
(二)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公民网络参与带来的消极影响网络带来公民政治参与的非理性和情绪化。
浅析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困境及对策
浅析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困境及对策【摘要】公民参与公共政策是一种民主参与的重要方式,可以增加政策的合法性和实施效果。
在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困境,如缺乏信息透明度、民意不被充分听取、参与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困境,我们可以提出一些对策建议,如加强信息公开和公众教育、建立更为开放和多样化的参与机制、积极倡导公民社会的发展等。
只有通过不断探索和完善,才能进一步促进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深入发展。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重要性不可低估,只有通过积极参与,才能实现更加民主、公平和有效的决策。
【关键词】关键词: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困境、信息透明度、民意听取、参与机制、对策建议、重要性。
1. 引言1.1 介绍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重要性公民参与公共政策是现代社会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与民众之间互动沟通的桥梁。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可以增强政策的合法性和可行性,提高治理效果,实现政府与民众的互信互动。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还可以帮助政府更好地了解社会民意和需求,更加贴近民生,更加科学合理地制定政策方案。
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公民参与公共政策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只有充分发挥公民的主体作用,让民众有机会参与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才能更好地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伟大梦想。
加强和改进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机制和方式,提高公民参与的质量和效果,对于推动国家长期稳定发展、建设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困境1. 缺乏充分的信息透明度: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政府部门往往未能及时公布相关信息,导致公民无法获取充分的信息,难以了解政策的内容和影响。
这种信息不对称导致了公民的参与意愿和能力受到限制。
2. 民意不被充分听取: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政府部门往往只倾听特定利益群体的声音,忽视了更广泛公民的意见和需求。
这种情况下,公民参与的渠道和机会受到限制,导致公共政策的制定缺乏代表性和公正性。
《公共政策执行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范文
《公共政策执行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篇一一、引言公共政策是政府为解决社会问题、调整社会关系、实现公共利益而采取的一系列行动准则和措施。
政策的执行是政策过程的关键环节,其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政策目标的实现和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然而,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各种问题,影响政策的实施效果。
因此,对公共政策执行中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于提高政策执行效率、实现政策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二、公共政策执行中的问题1. 政策执行力度不足政策执行力度不足是公共政策执行中常见的问题。
这主要表现为政策执行过程中的拖延、敷衍了事、执行不力等现象。
其原因可能是执行机构的人员配置、资源分配不足,或者是执行机构对政策的理解和执行力不够。
2. 政策执行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是导致政策执行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政策执行过程中涉及到的利益相关者众多,各方的信息掌握程度不同,导致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决策困难、执行偏差等问题。
3. 政策执行中的监督机制不健全政策执行的监督机制不健全也是公共政策执行中的问题之一。
这表现为监督机构不独立、监督力度不够、监督过程不透明等问题,导致政策执行过程中的违规行为无法得到及时纠正。
三、对策研究1. 加强政策执行的力度为了解决政策执行力度不足的问题,需要从政策执行的资源和人员配置入手。
首先,要确保执行机构的人员配备和资源分配充足,以满足政策执行的需求。
其次,要加强执行机构对政策的理解和执行力,通过培训、宣传等方式提高执行人员的政策意识和执行力。
2. 完善信息沟通机制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需要完善信息沟通机制。
这包括加强政策制定者与执行者之间的沟通、加强执行机构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沟通等。
通过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决策困难和执行偏差。
3. 健全政策执行的监督机制为了健全政策执行的监督机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确保监督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使其能够独立地行使监督职能;其次,加强监督力度,对政策执行过程中的违规行为进行及时纠正;最后,加强监督过程的透明度,使公众能够参与到监督过程中来。
公共政策执行难的原因及对策浅析
公共政策执行难的原因及对策浅析公共政策的执行难是指在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是制定者和执行者之间的合作不顺畅,或者是在执行过程中遇到了预期之外的挑战。
公共政策的执行难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政策制定的过程可能存在一些缺陷。
一些政策制定者在制订政策时并没有充分考虑到执行方面的问题,导致政策难以在实际中执行。
此外,政策制定者可能也没有充分了解相关的社会和经济现实,使得他们的政策很难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其次,执行机构可能存在能力不足或不配合的问题。
一些执行机构可能缺乏足够的资源和能力来有效执行政策,或者缺乏对政策的充分了解和认同。
此外,一些执行机构可能存在内部利益冲突,导致他们在执行政策时不积极配合或拖延执行。
此外,一些执行难的原因还包括社会和经济环境的不稳定性。
政府实施政策的环境可能会发生变化,如政治形势、经济状况和社会需求的改变等,这将会对政策的执行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政策的实施可能会受到困扰,导致执行难。
解决公共政策执行难的对策如下:首先,政策制定者应该在制定政策时充分考虑执行的可行性。
政策制定者应该广泛征求相关各方的意见,包括执行机构、相关利益相关者和专家等,以确保政策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此外,政策制定者应该通过分析实际情况和数据,确保政策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其次,政府应该加强执行机构的能力和配合。
政府应该向执行机构提供足够的资源和支持,以确保他们有足够的能力来执行政策。
此外,政府应该加强对执行机构的监督和评估,确保他们按照政策要求履行职责。
此外,政府应该积极应对社会和经济环境的变化。
政府应该及时调整政策,以适应变化的环境。
此外,政府应该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和合作,以增强政策的可持续性和有效性。
最后,政府应该加强公众的参与和监督。
政府应该倾听公众的意见和建议,以确保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合理性和公正性。
此外,政府应该加强对政策执行过程的监督和评估,及时纠正执行中的问题和困难。
论公共政策执行的障碍与对策
论公共政策执行的障碍与对策公共政策的执行是政府工作的重要环节,但在实践中常常面临各种障碍。
本文将从政府机构、资源问题和利益相关者等方面,分析公共政策执行的障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首先,政府机构的问题是公共政策执行的一个主要障碍。
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不畅通、协同工作欠缺等问题常常导致政策执行的困难。
此外,政府机构中的官僚主义现象也影响了政策的执行效果。
为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一方面,建立起跨部门合作的机制是重要的一步。
政府应设立相关的沟通和协调渠道,确保政策信息在各部门之间及时流通,并加强协同工作,提高政策的执行效率。
另一方面,减少官僚主义现象对政策执行的影响。
政府应加强对官员的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执行能力,同时建立一套科学的激励与考核机制,激励官员积极主动地落实政策。
其次,资源问题也是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一个重要因素。
资源的稀缺性和分配不均等问题常导致政策执行的困难。
为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一方面,政府应加强预算管理和资源配置。
通过精确的预算规划和合理的资源配置,确保政策所需的资源得到充分保障,避免执行过程中出现资源缺乏的情况。
另一方面,政府可以引入市场机制来解决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
通过引入竞争机制,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确保资源的公平分配,从而有效推动公共政策的执行。
最后,利益相关者的影响是公共政策执行的又一个重要障碍。
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分歧和冲突常常导致政策的推进受阻。
为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一方面,政府应加强与利益相关者的沟通与协商。
通过与利益相关者进行积极主动的沟通和协商,找到各方的利益平衡点,减少利益冲突,推动政策的执行。
另一方面,政府可以加强对利益相关者的监管和管理。
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监督机制,确保利益相关者按照政策要求进行行动,并对违规行为进行惩处,从而减少利益相关者对政策执行的阻碍。
综上所述,公共政策执行面临着诸多的障碍,但通过建立跨部门合作机制、加强预算管理和资源配置、加强与利益相关者的沟通与协商以及加强对利益相关者的监管和管理等对策,可以有效克服这些障碍,保证公共政策的顺利执行。
论公共政策执行的障碍与对策
论公共政策执行的障碍与对策公共政策执行是政策运行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
只有政策得到了有效的执行,制定政策时确立的政策目标才能够实现,政策问题才能得以解决。
但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障碍,无法取得预期的政策效果,甚至导致政策执行失败,因而,只有找出并分析影响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因素,才能克服其不利影响,促进政策有效执行。
一、公共政策执行的障碍分析1.政策执行主体的问题(1)政策执行者的自身利益需求。
公共政策执行主体是人,有自身利益的追求和行为倾向,难以做到绝对的价值中立;一项政策威胁到自身利益,执行主体就有可能抵制这一政策,甚至恶意对某项政策进行歪曲、篡改。
凡是对本地区、本部门有用有利的政策则传达、贯彻;凡是对本地区、本部门无用无利的政策内容则不贯彻、不传达。
当执行者千方百计使政策的执行效果偏向自己的利益取向时,就可能使原有的决策达不到既定的目标,直接影响政策的有效执行。
(2)政策执行者素质欠缺。
公共政策执行者的政策水平、行为意向、工作态度、知识结构、和组织能力等构成了影响和制约公共政策执行的重要因素。
执行者的素质要是低下,必然影响和阻碍公共政策的执行。
主要表现为:一是对政策精神理解不透,因知识水平有限,对中央和上级的有关政策浅尝辄止,凭经验主观片面理解和执行政策,使政策执行不能正确的体现政策目标;二是对政策贯彻不及时,行动迟缓,消极待命,思想道德素质低下,以权谋私,弄虚作假,地方保护主义思想严重;三是业务素质低下,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公共政策不能有效的贯彻执行,从而产生公共政策执行者的行为近视,思维滞后,执行僵化。
(3)政策执行主体之间沟通协调不畅。
政策执行机构组织间如果沟通或协调不畅,就会导致政策执行障碍,从而导致政策执行中的失实,乃至失误。
各执行主体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协调,不同执行主体之间职能不清,交叉、重叠或错位,造成相互推诿、相互指责、多头执行或执行中断的混乱局面,给政策执行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硕士研究生期末考试
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从洮南市兴安家园物业管理案例谈起
2016级公共管理专业郭春娟公共政策执行是一定的机构或人员,为了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而采取的各
种行动,如发布命令、拨付款项、订立契约、收集资料、传递信息、委派人员、创设机构等。
在诸多活动中,最重要的是组织政策执行人员,向社会解释政策
方案,采取具体的行动措施实现政策目标三项内容;公共政策执行又是一定的
组织行为,即政策执行人员的行为都是按照明确的组织结构和组织原则,依据
一定的权力和职责分配关系,遵循系统的运行程序和方式进行的,而政策执行
中,政策执行主体与社会之间的联系也都体现为整体互动;公共政执行的组织
结构与行动功能是相互联系的,不可分割的整体。
政策执行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管理活动,需要不同执行机构和执行人员的共
同参与和密切配合,需要调动并利用人力、财力、物力、时间、信息、权威等
多种资源,需要综合使用行政、法律、经济等各种手段。
由于不同的政策执行
机构具有不同的职责范围和管理权限,不同的政策执行人员在知识、经验、智力、观念、利益、性格和观察问题的角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在政策执行过程中
难免出现意见分歧、利益矛盾和冲突摩擦。
而这些矛盾、冲突和摩擦往往给政
策执行带来种种障碍。
除了执行机构与执行人员,公共政策的执行还受政策本身、公共政策执行体制与机制、目标群体与政策执行环境等因素影响,因此,
众多因素交织在一起,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
洮南市是地处吉林省内偏北方向的一个小城市,自2005年棚户区改造这
一惠民工程在东北三省轰轰烈烈展开以来,居住环境和居住质量得到改善,城
市功能得到提升和完善,城区落后面貌得到改善。
居民告别平房生活,开始楼
区生活,构建新型的邻里关系,由原有的独门独院以家庭为单位“关门闭户”
各自生活转变为接受物业统一管理,有更多的公共利益空间需要打理,也出现
了平房区没有过的问题,诸如业主与物业管理之间的问题。
我国的物业管理服
务起步较晚,尽管在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扩大就业和再就
业等方面起到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物业管理服务也不断地寻求进步,但因为
牵涉的利益方(政府、社区、物业公司与业主)过多,物业管理仍存在一些不
容忽视的问题。
团结街道辖区内的兴安家园属于第一批接受改造而建成的楼区之一,在物
业管理方面显现的问题在城市小区中具有典型的代表性。
自2011年居民回迁
入住后,兴安家园共经历3任物业。
第一任物业开始按住房面积收费,后经居
民强烈反对后改为每户每月14元,但因收费减少导致服务项目减少等问题,
居民仍然不愿交物业费,最终导致物业公司于2013年中撤离该小区,并且卷
走部分业主预交的物业费,引起居民强烈不满,从此也对物业失去信任。
同年,以王景孝,张德福等为首的居民代表就小区陆续显现的工程“后遗症”通过各
种渠道寻求解决办法,当时未过工程保修期。
居民通过信访等方式表达诉求后,住建局等部门为居民联系开发商进行协调,开发商允诺将工程遗留问题一一解决,但迟迟没有兑现。
社区发起居民投票选出以王景孝为首的七位代表成立业
主委员会,共同管理物业事务,半年后,居民反映院内及楼道卫生打扫情况不佳,且服务态度变差,导致只有100余户交物业费的状况,同时,居民也将反映工程遗留问题的责任全部放在物业人员身上,要求他们必须为居民上访,问
题解决不了就反对他们做物业。
2014年7月,经社区多次调解,居民仍不肯
交物业费,兴安家园再次弃管。
为了保证居民的正常生活环境及秩序,经过多
方努力,2014年年末,现任物业负责人周经理接手小区物业服务。
接手后,
居民对比之前的物业服务,感觉环境有所改善,物业费交纳情况有所好转,但
对过去物业的各种不满与不信任以及对现任物业的各种意见,导致很多人继续
不交物业费。
而2014年也是全市业主与物业公司矛盾集中爆发的一年,引起
市领导重视,这些问题由大众议程转为政府议程。
一、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物权法》《物业管理条例》对业主及物业管理公司双方均具有约束效力,是确保双方利益的条例,同时,政府部门也承担着相应的监督与管理责任,但相关的公共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
1.机械执行。
物业管理公司在供给服务的同时,不考虑相关要素的制约,想当然要价,导致管理方案失败。
兴安家园属于学区房,故租房户较多,流动性大,物业费定档太高不好收取;同时全市人均生活水平不高,同样不适宜收取过高的物业费用;物业管理发展较大城市慢,因此按居住面积收费这种公平的方式并不为居民接受。
2.附加执行。
物业公司在提供服务过程中,对政策的解读添加了主观色彩,对业主提出了很多附加条件。
兴安家园最初规划时没有停车场地,第二任物业管理者私自将楼区内空地划分为多个车位,出售给部分业主,并允许业主破坏地面安装车位锁,将出售车位的钱放入腰包后,并不进行车位的后期管理,小区很多未买到与已买到车位的业主矛盾冲突不断,导致业主与物业管理者之间矛盾升级。
3.选择执行。
物业管理公司积极维护自身权利,却选择性的避开提供优质服务的义务。
自2011年至2014年这四年间,业主与物业公司之间的矛盾总是一方强调居民不交物业费,而另一方强调物业公司并未提供满意服务。
4.敷衍执行。
市主管机关与相关机构及社区,在物业管理方面,有扶持以及监督物业管理的责任,表面都遵守管理法规进行工作,但出了事互相扯皮、推诿责任,体现出的是机制的不健全,权责不清,导致管理失序。
兴安家园开发商遗留问题引发的一系列物业管理危机,居民与物业管理人员均多次上访城建局、质监局等相关部门,结果却是各单位之间你推我,我推你,无人接手。
兴安家园业主曾就开发商遗留问题多次上访,各相关单位接待后做出的承诺或是推托后不了了之或是只做一部分。
如业主反映的顶楼防水问题,多次上访后,城建部门联系相关部门来做防水时只做了一栋楼便收工了(共四栋)。
5.抵制执行。
兴安家园第二届物业管理人员后期服务质量下降后遭到居民抵制,但物业管理人员不再提供正常物业服务的同时,还依然占据物业房,聚众玩麻将,声称是对居民不交物业费的报复,激化了原有的矛盾,严重违反了《物业管理条例》。
二、政策执行出现问题的原因
1.公共政策执行资源不充足。
全市存在多种物业费档次:8元/月,12元/月,20元/月,65元/月等等,不同收费档次的服务项目划分不科学,究其根本,政府部门并没有针对物业费的收取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如提供哪些项目的服务应收取多少钱。
缺乏这一统一的标准,使得业主与物业公司发生纠纷时想诉诸法律都无据可依。
新建小区物业管理设施不配套,旧居民区物业管理严重滞后新建和在建住宅小区共用配套设施不全,存在着垃圾站点、公厕、公共停车棚、电子监控等公用配套设施没有按标准规划设计落实到位的问题。
兴安家园最后一任物业,曾有过改善小区环境的计划,但由于物业费收取不全,向街道办及环卫部门请求帮助,却因为资源不足而中止计划。
2.政策执行者的职业道德素质不高。
经统计,洮南市大部分小区物业专业管理人员少,所谓物业管理公司徒有虚名,无相关资质,一来无法提供合格服务,二来业主没有保障,一旦发生纠纷,物业管理人员很容易“隐身逃遁“。
3.利益调整不合理。
利益分配和调整不合理,政策对象就会采取不合作态度,有意抵制政策。
以兴安家园为代表的业主与物业管理方的矛盾发展过程中,曾有一段政府出台了一个具体的物业管理办法,以社区中第三方介入,协助物业管理方入户劝说业主交物业费,但在入户过程中,居民多数并非无理躲逃物业费,而是理智指出物业服务的不足方面,并责问相关部门为何只单方面帮助物业公司讨要物业费,却不帮助业主维权。
三、应对政策执行中问题的对策
1.公共政策的制定坚持法制化、民主化、科学化。
注意不同层次、不同功能的政策配套,随时根据客观环境变化调整具体政策法规,避免政策僵化。
2.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立有效政策执行机制。
建立上下级、各部门之间的整合协调机制,建立健全合理的信息沟通机制,与政策监督控制机制,多方面确保物业公司提供更符合业主要求的服务,同时保障业主与物业公司双方出现矛盾时,能找到合理的上诉渠道。
3.着力提高政策执行人员的素质,建立一支高效的执行队伍。
无论是物业管理部门,还是物业公司工作人员,均要求提高职业素质,以确保好的政策能够得到好的执行效果。
4.加大政策执行资源的投入,让政策落地时不再捉襟见肘。
从人力、物力多方面为物业管理提供支持,才能使物业服务更加完善。
5.公平合理的分配和调整利益,兼顾各方正当利益。
权利与义务相关配套,不能只维护物业管理公司的利益,而不考虑业主的合理要求,物业方提高服务
质量,业主自然会交齐物业费用。
因此政策执行过程中一定要协调好双方的利益。
6.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增大政策公开透明化,从而提高政策认同感。
有了良好的群众基础,才方便政策的深入展开。
政策执行者有效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做好宣传和解释工作,使政策对象吃透政策,减少抵触情绪,才能自觉地接受与服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