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上课例题
基础工程课后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基础工程课后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1. 基础工程设计中,通常考虑的主要荷载是()A. 风荷载B. 地震荷载C. 恒载和活载D. 温度荷载答案:C解析:在基础工程设计中,恒载和活载是通常考虑的主要荷载。
2. 浅基础的埋置深度一般小于()A. 2mB. 3mC. 4mD. 5m答案:D解析:浅基础的埋置深度一般小于5m。
3. 下列基础形式中,不属于浅基础的是()A. 独立基础B. 桩基础C. 条形基础D. 筏板基础答案:B解析:桩基础属于深基础,其他选项均为浅基础。
4.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方法中,最常用的是()A. 理论公式计算B. 原位测试C. 规范表格D. 工程经验答案:B解析:原位测试是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最常用的方法。
5. 对于粘性土地基,基础宽度的增大,地基承载力()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不确定答案:A解析:对于粘性土地基,基础宽度增大,地基承载力增大。
6. 刚性基础台阶宽高比的允许值取决于()A. 基础材料B. 基础埋深C. 地基土性质D. 上部荷载答案:A解析:刚性基础台阶宽高比的允许值取决于基础材料。
7. 扩展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A. C15B. C20C. C25D. C30答案:B解析:扩展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
8. 地基变形计算中,对于框架结构应由()控制。
A. 沉降量B. 沉降差C. 倾斜D. 局部倾斜答案:B解析:对于框架结构,地基变形应由沉降差控制。
9. 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时,基底压力应按()计算。
A. 平均压力B. 标准值C. 设计值D. 最大值答案:C解析: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时,基底压力应按设计值计算。
10. 无筋扩展基础的高度由()确定。
A. 抗冲切承载力B. 抗弯承载力C. 抗剪承载力D. 抗压承载力答案:A解析:无筋扩展基础的高度由抗冲切承载力确定。
11. 下列哪种土的压缩性最高()A. 砂土B. 粉土C. 粘性土D. 淤泥质土答案:D解析:淤泥质土的压缩性最高。
基础工程(第二版)第三章例题
【例题3-1】某承重砖墙混凝土基础的埋深为 1.5m ,上部结构传来的轴向压力F k =200kN/m 。
持力层为粉质粘土,其天然重度γ =17.5kN/m 3,孔隙比e =0.843,液性指数I L =0.76,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k =150 kPa ,地下水位在基础底面以下。
试设计此基础。
【解】(1)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深宽修正先按基础宽度b 小于3m 考虑,不作宽度修正。
由于持力层土的孔隙比及液性指数均小于0.85,查表2-7,得ηd =1.6。
kPa178.0= )5.05.1(5.176.1150= )5.0(0d ak a -⨯⨯+-+=d f f γη (2) 按承载力要求初步确定基础宽度m 35.1= )5.120178(200= a min ⨯--=d f F b G k γ初步选定基础宽度为1.40 m 。
(3) 基础剖面布置初步选定基础高度H =0.3m 。
大放脚采用标准砖砌筑,每皮宽度b 1 = 60 mm, h 1 = 120mm ,共砌5皮,大放脚的底面宽度b 0 = 240+2×5×60 = 840 mm ,如图3-2所示。
(4) 按台阶的宽高比要求验算基础的宽度基础采用C15素混凝土砌筑,而基底的平均压力为【例题3-2】某厂房采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墙厚240mm ,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部的轴心荷载N =350kN /m ,弯矩M =28.0m/m kN ⋅,如图3-5所示。
条形基础底面宽度b 已由地基承载力条件确定为2.0m ,试设计此基础的高度并进行底板配筋。
【解】(1) 选用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20,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得f t =1.1Mpa ;底板受力钢筋采用HRB335级钢筋,查得y f =300MPa ;纵向分布钢筋采用HPB235级钢筋。
(2) 基础边缘处的最大和最小地基净反力:kPa133.0217.0= 0.20.2860.2350622min max j ⨯±=±=b M b N p(3) 验算截面I 距基础边缘的距离: ()m 88.024.00.221I =-⨯=b (4) 验算截面的剪力设计值:()[]()[]kN/m174.7= 0.13388.00.21788.00.220.2288.0 22min j I max j I II ⨯+⨯-⨯⨯=+-=p b p b b b b V (5) 基础的计算有效高度:mm 9.2261.17.07.1747.0t I 0=⨯=≥f V h 基础边缘高度取200mm ,基础高度h 取300mm ,有效高度h 0=300-40=260mm >226.9mm ,合适。
基础工程浅基础例题
例1:某柱下独立基础,基础底面尺寸3.0m ×2.5m ,上部结构传至基础的荷载效应:轴向荷载KN F k 1650=,基础埋深1.5m (不考虑相邻基础荷载的影响)。
解:基底压力计算:KPa A G F p k k k 2505.20.35.15.20.3201650=⨯⨯⨯⨯+=+= 基底附加应力:KPa p p c k 222195.12500=⨯-=-=σ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无相邻荷载影响,基础宽度1~30m 范围内,有地基变形沉降计算深度:m b b z n 33.5)5.2ln 4.05.2(5.2)ln 4.05.2(=-⨯=-=计算地基最终变形量的沉降经验系数由计算深度范围内土层压缩模量的当量值确定。
其压缩模量的当量值:∑∑=-siii s E A A E i A 为附加应力图形面积011)(p z z A i i i i i ••-•=----αα 基底下6m 深度内主压缩层有两层土:基础按矩形基础,2.15.2/0.3/==b l ,查表基础底面处:00=z ;查均布矩形基础角点下的平均附加应力系数表,得到: 25.00=-α粘土层底面: 15.2/5.2/,5.21===b z z ,查表1822.02=-α基础底面下6m 处:4.25.2/6/,61===b z z ,查表1036.03=-α 00000111822.1)01822.045.2()(p p p z z A =•-⨯⨯=••-•=--αα000112226644.0)1822.045.21036.046()(p p p z z A =•⨯⨯-⨯⨯=••-•=--ααMPa E A A E si ii s 0.52.76644.05.4822.16644.0822.1=++==∑∑- 地基沉降经验系数:2.1)45(470.13.13.1=-⨯---=s ψ例2:某建筑场地,地质资料如下:地表下第一层土为杂填土,厚2m ,重度16KN/m 3;第二层土,粉土厚4.5m ,粘粒含量%14=c ρ,饱和重度19.6KN/m 3,E s =7.2MPa ,试验测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f ak 165=;其下为较厚的淤泥质粘土:重度19KN/m 3,E s =2.4MPa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f ak 85=。
东南大学基础工程《浅基础例题与习题》
力值
基底处最大
pk max
k min
Nk (1 6e ) 933.5 (1 6 0.227 )
A
l 1.5 3.0
3
和最小压力
301.6kPa 1.2 113.3kPa 0
fa
282kPa
NO
20
(4)调整底面尺寸再算
取b=1.6m, l=3.2m
基底处总竖向力 Nk 830 201.63.21.15 947.8kN
18.6kN / m3 e 0.90
A
11
概念题 • 5. 按 《 建 筑 地 基 基 础 设 计 规 范 》
(GB50007 - 2002) 的 规 定 选 取 地 基 承 载 力深宽修正系数时,指出那些因素能影响 地基承载力深宽修正系数的取值: • (A) 土的类别; • (B) 土的重度; • (C) 土的孔隙比; • (D) 土的液性指数。
• 要求:计算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
5
• 解:
• 塑性指数
I p wL wp 35.2 23.2 12.0
• 液性指数
IL
w wp wL wp
26.2 23.2 12
0.25
• 查表2-5
η b=0.3、 η d=1.6
•
基底以上土的加 权平均重度
m
1h1 2h2
h1 h2
A、C、D 14
概念题
• 8. 对于p~s曲线上存在明显初始直线段的 载荷试验,所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 (A) 一定是小于比例界限值; • (B) 一定是等于比例界限值; • (C) 一定是大于比例界限值; • (D) 上述三种说服都不对。
D
15
《基础工程习题》重点题目
(10分)
其中:
h=4.1m;z=5.3m,a=0.307(查手册P566),
(10分)
其中:
∵ (5分)
∴也满足地基软弱下卧层的强度要求。
②基底合力偏心距
又∵恒载时: (10分)
Ⅱ类组合荷载时: (10分)
∴满足基底偏心距的要求。
③基础稳定性
由 的要求(5分)
y=3.1/2=1.55m;(5分)
答:用到的主要设备和工具有:①混凝土运输车;②混凝土泵送机;③吊车;④混凝土漏斗;⑤斗阀;⑥导管;⑦测绳;⑧导管锁卡;⑨混凝土泵送管;⑩混凝土连接管。
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辑,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解:① (2分)
② (2分)
③ (2分)
④ (2分)
⑤考虑桩的布置;对于矩形承台取n=12; 对于圆端形承台取n=13。(2分)
4.试标注图示两种沉井基础分别在水平推力作用下的转动中心位置A,并对水平力合力作用点高度作等效转换(即已知H1=88kN, H2=102kN, N1=1850kN, N2=1750kN, l1= l2=16m, e1= e2=0.25m, 求λ1=?λ2=?)。
要求验算:①地基承载力;②基底合力偏心距;③基础稳定性。
解:①地基承载力:
∵ +
A=3.1×9.9=30.69(m2)
(2分)
恒载时:
Ⅱ类组合荷载时:
(10分)
对于中密度中砂 ;
(10分)
其中:b=3.1m,h=4.1m,查表2-5得:K1=2.0,K2=4.0.
又∵ (5分)
∴满足地基持力层的强度要求。
解:
标注如图:A1位于Z01深处;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例题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例题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基础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掌握基础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理解基础工程的设计原理和方法;3.熟悉常见的基础工程设计规范。
4.能够运用基础工程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5.能够进行基础工程的设计和计算;6.能够撰写基础工程的设计报告。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精神;2.培养学生对基础工程安全的重视;3.培养学生对工程环境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基础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包括基础工程的定义、作用、分类及其特点。
2.基础工程的设计原理和方法:包括基础设计的依据、原则和方法,以及不同类型基础的设计计算。
3.常见的基础工程设计规范:包括各类基础工程的规范要求和相关标准。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基础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了解基础工程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基础工程的实验方法和技能。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的基础工程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和教学视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准备齐全的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我们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表现,评估其对基础工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以评估其对基础工程知识和设计方法的应用能力。
3.考试:进行期中和期末考试,以评估学生对基础工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基础工程例题及习题集
e 0.1W A 的条件,作用于基底的力矩最大值不能超过下列何值?(注:W 为基础底面的
抵抗矩,A 为基础底面积)。(06 年试题) 3、边长为 3m 的正方形基础,荷载作用点有基础形心沿 x 轴向右偏心 0.6m,则基础底面的
基底压力分布面积最接近于多少?(06 年试题)
例 5------持力层以及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确定基础底面积)
按 3m 计算; 2、土的重度取值问题(加权重度以及地下水的处理); 3、能够利用理论公式进行计算承载力的条件;
例 3 ------地基承载力的深宽修正
某混合结构基础埋深 1.5m,基础宽度 4m,场地为均质粘土,重度 17.5 kN m3 ,孔隙
比 e 0.8 ,液性指数 IL 0.78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k 190kPa ,则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
某轴心受压基础,相应于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上部结构传来的轴向力 Fk 780kN .地质剖
面如下,试确定基础底面积并验算软弱下卧层。
d 1.2m
Fk
15.7kN/m3
Es 2.6MPa
z 2m 第一步:地基承载力修正
18.6kN/m3 Es 10MPa fak 196kN/m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500 ηd=1.6
1、解:持力层承载力验算:
F F1 F2 G 2000 200 486.7 2686.7kN
M 0 M V h F2 a 1000 200 1.3 200 0.62 1383kN.m
e M 0 1383 0.515m 5.2 0.87m
为多少? 基础宽度大于 3m,埋深大于 0.5m,所以需要对承载力进行修正。
基础工程总例题
练习四——简答
• 2、下表给出了四种类型建筑物的条件,指 、下表给出了四种类型建筑物的条件, 出哪种建筑物需做沉降计算。 出哪种建筑物需做沉降计算。
练习五——简答
• 3、在各种荷载条件下,建筑物上部结构的荷载 、在各种荷载条件下, 传至基础底面的压力及土和基础的自重压力分 别见下表,基础埋置深度为3m, 别见下表,基础埋置深度为 ,基础底面以上 土的平均重度为12kN/m3。 土的平均重度为
f a = f ak + η d γ m (d − 0.5) = 115 + 1.0 ×10.6 × (19.7 − 0.5) = 318.5kPa
σ z + γ i z = 107.9 + 208.8 = 316.7kPa ≤ f a = 318.5kPa
[例]如图所示,某桩基础承受水平力H=200kN ,试 求桩的内力。 [解]设斜桩轴力为,垂直 桩轴力为:
Es1/Es2=8/1.6=5,θ=25º Gk=4×4×1.5×1.2=180+18=198kN/m
(6400 + 480) − 2 × (4 + 4) ×198 σz = = 107.9kPa o o (4 + 2 × 2 × tan 25 ) × (4 + 2 × 2 × tan 25 )
软弱下卧层经深度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第二章 练习一——选择
下列说法中,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 ;(B) (A)每项工程都必须进行地基承载力计算;( )所有的 )每项工程都必须进行地基承载力计算;( 工程都必须进行稳定性验算;( ;(C) 工程都必须进行稳定性验算;( )经常受水平荷载的 高层建筑和高耸结构要验算建筑物的稳定性;( ;(D) 高层建筑和高耸结构要验算建筑物的稳定性;( )建 造在斜坡上的建筑物和构筑物要进行稳定性验算。 造在斜坡上的建筑物和构筑物要进行稳定性验算。 下列基础( 2.下列基础( )必须进行天然地基及基础的抗震承 下列基础 载力验算: 载力验算: (A)砌体房屋; (B)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不存在软 )砌体房屋; ) 弱粘性土层的一般的单层厂房和单层空旷房屋; 弱粘性土层的一般的单层厂房和单层空旷房屋; (C) ) 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不存在软弱粘性土层的26米高一 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不存在软弱粘性土层的 米高一 般民用框架房屋; 度时, 般民用框架房屋; (D)7度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 ) 度时 90kPa的8层25米一般民用框架房屋。 米一般民用框架房屋。 的 层 米一般民用框架房屋 下列建筑物哪几类需要进行地基变形验算, 3.下列建筑物哪几类需要进行地基变形验算,地基承载 下列建筑物哪几类需要进行地基变形验算 力为100kPa? 力为 ? 层砌体承重结构;( 层的框架结构;( (A)6层砌体承重结构;( )6层的框架结构;( ) ) 层砌体承重结构;(B) 层的框架结构;(C) 35m高的烟囱;( )22层高层建筑。 高的烟囱;( 层高层建筑。 高的烟囱;(D) 层高层建筑
第三章建筑工程 第二节 桩与地基基础工程习题
第三章建筑工程第二节桩与地基基础工程例题与习题例题【例 2.1】某工程采用钢筋混凝土方桩基础,用柴油打桩机打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14根,方桩尺寸如下图2-4所示。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现场预制,混凝土场外运输,运距为3km,场外集中搅拌50m3/h。
编制工程量清单,并进行清单报价。
图2-4 [例2.1]图解:(1)钢筋混凝土方桩工程清单的编制工程数量=18.80×14=263.20m,其工程量清单见表2.14。
表2.14 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与计价表工程名称:某工程标段:第 1 页共 1 页(2)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工程工程量清单报价的编制该项目发生的内容:混凝土制作、运输,桩制作,打桩。
1)工程量计算。
预制钢筋混凝土桩的定额工程量按设计桩长(包括桩尖)乘以桩断面积,以体积计算。
即:工程量=0.60×0.60×18.80×14=94.75m3<100m3属小型工程。
2)综合单价计算。
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制作:套4-3-1;打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30m以内):套2-3-3。
单位工程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桩基础工程量在100m3以内时,打桩相应定额人工、机械乘以小型工程系数1.05。
混凝土搅拌:94.75×1.015=96.17 m3。
混凝土场外集中搅拌50m3/h:套4-4-1;混凝土运输5km以内:套4-4-3。
依据定额子目4-3-1和本地区市场价可查得,完成每立方米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制作工程人工费为22.34元,材料费为164.27元,机械费为7.04元;依据定额子目2-3-3(换)和本地区市场价可查得,完成每立方米打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30m以内)工程人工费为9.38元,材料费为5.03,机械费为92.87元;依据定额子目4-4-1和本地区市场价可查得,完成每立方米混凝土场外集中搅拌50m3/h工程人工费为1.68元,材料费为1.90,机械费为11.52元;依据定额子目4-4-3和本地区市场价可查得,完成每立方米混凝土运输5km以内工程机械费为27.47元。
(完整版)基础工程习题集与参考答案
( 基础工程习题集与参照答案)一、选择题1、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规定,计算地基承载力设计值时一定用内摩擦角的什么值来查表求承载力系数?A 设计值B标准值C均匀值2、砌体承重结构的地基同意变形值是由以下哪个值来控制的?A 沉降量B沉降差C局部倾斜3、在进行浅基础内力计算时,应采纳下述何种基底压力?A 基底净反力B基底总压力C基底附带压力4、当建筑物长度较大时,,或建筑物荷载有较大差异时,设置沉降缝,其原理是?A 减少地基沉降的举措B一种施工举措C减少不均匀沉降的建筑举措5、以下何种结构对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最敏感?A框架结构B排架结构C筒体结构6、框架结构的地基同意变形值由以下何种性质的值控制?A 均匀沉降B沉降差C局部倾斜7 、高耸结构物的地基同意变形值除了要控制绝对沉降量外,还要由以下何种性质控制?A 均匀沉降B沉降差C倾斜8、当基底压力比较大、地基土比较脆弱而基础的埋置深度又受限制时,不可以采纳?A 筏板基础B刚性基础C扩展式基础9 、沉降计算时所采纳的基底压力与地基承载力计算时所采纳的基底压力的主要差异是?A荷载效应组合不一样及荷载性质(设计值或标准值)不一样B荷载性质不一样及基底压力性质不一样(总应力或附带应力)C荷载效应、荷载性质及基底压力性质都不一样10、防备不均匀沉降的举措中,设置圈梁是属于A 建筑举措B 结构举措C 施工举措11、刚性基础往常是指A 箱形基础B 钢筋混凝土基础C 无筋扩展基础12、砖石条形基础是属于哪一类基础?A 刚性基础B 柔性基础C 轻型基础13、沉降缝与伸缩缝的差异在于A 伸缩缝比沉降缝宽B 伸缩缝不可以填实 C 沉降缝一定从基础处断开14、赔偿基础是经过改变以下哪一个值来减小建筑物的沉降的?A 基底的总压力B 基底的附带压力C 基底的自重压力15 、对于上部结构为框架结构的箱形基础进行内力剖析时,应按下述何种状况来计算?A 局部曲折B 整体曲折C 同时考虑局部曲折和整体曲折16、全赔偿基础地基中不产生附带应力,所以,地基中.A 不会产生沉降B也会产生沉绛C会产生很大沉降17、依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规定,需作地基承载力验算的建筑物的范围是。
基础工程施工例题(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建筑工程项目位于我国某城市,总建筑面积为10万平方米,地上8层,地下1层。
基础形式采用桩基础,桩径为600mm,桩长根据地质条件不同而有所差异。
现就该项目的基础工程施工进行如下例题。
二、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某建筑工程项目2. 建设地点:我国某城市3. 建设规模:10万平方米4. 基础形式:桩基础5. 桩径:600mm6. 桩长:根据地质条件不同而有所差异三、施工方案1. 桩基础施工流程(1)桩位放样:根据设计图纸,确定桩位,进行桩位放样。
(2)桩基施工:采用旋挖钻机进行桩基施工,包括钻孔、清孔、灌注混凝土等工序。
(3)桩顶处理:桩顶处理包括桩顶混凝土浇筑、钢筋绑扎、模板安装等。
(4)桩基检测:桩基施工完成后,进行桩基检测,确保桩基质量。
2. 施工技术要点(1)桩位放样:确保桩位放样准确,桩位偏差控制在±50mm以内。
(2)钻孔施工:采用旋挖钻机进行钻孔,确保孔径、孔深符合设计要求。
(3)清孔施工:钻孔完成后,进行清孔,确保孔底沉渣厚度不大于50mm。
(4)混凝土灌注: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80-220mm,确保混凝土质量。
(5)桩顶处理:桩顶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进行钢筋绑扎、模板安装,确保桩顶质量。
(6)桩基检测:桩基检测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桩身完整性。
四、质量控制措施1. 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掌握施工工艺和质量要求。
2. 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施工方案,确保施工质量。
3. 对桩基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序进行监控,如桩位放样、钻孔、清孔、混凝土灌注等。
4. 对桩基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对不合格桩进行处理,确保桩基质量。
五、安全措施1. 施工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2. 施工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确保施工机械操作安全。
3. 施工过程中,加强现场安全管理,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4. 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基础工程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2-1某建筑物场地地表以下土层依次为:(1)中砂,厚2.0m,潜水面在地表以下1m处,饱和重度;(2)粘土隔离层,厚2.0m ,重度;(3)粗砂,含承压水,承压水位高出地表2.0m (取)。
问地基开挖深达1m时,坑底有无隆起的危险?若基础埋深,施工时除将中砂层内地下水位降到坑底外,还须设法将粗砂层中的承压水位降几米才行?【解】(1)地基开挖深1m时持力层为中砂层承压含水层顶面以上土的总覆盖压力:20×1+19×2=58kPa承压含水层顶部净水压力:10×(2+2+2)=60kPa因为58<60故坑底有隆起的危险!(2)基础埋深为1.5m时承压含水层顶面以上土的总覆盖压力:20×0.5+19×2=48kPa≥承压含水层顶部净水压力=10×得:≤4.8m;故,还应将承压水位降低6-4.8=1.2m。
2-2某条形基础底宽b=1.8m,埋深d=1.2m ,地基土为粘土,内摩擦角标准值=20°,粘聚力标准值=12kPa,地下水位与基底平齐,土的有效重度,基底以上土的重度。
试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af。
【解】根据题给条件可以采用规范推荐理论公式来确定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
由=20°查表2-3,得因基底与地下水位平齐,故取有效重度,故: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cMdMbMfkcmdba29. 1441266.52.13.1806.38.11051.0=⨯+⨯⨯+⨯⨯=+ +=γγ2-3某基础宽度为2m ,埋深为1m 。
地基土为中砂,其重度为18kN/m ³,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21,试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a f 。
【解】由题目知,地基持力层为中砂,根据标贯锤击数N=21查表2-5,得:kPaf ak 286)250340(15301521250=---+=因为埋深大于d=1m>0.5m ,故还需对k f 进行修正。
《基础工程》课后习题答案
基础工程课后习题答案2-1 某建筑物场地地表以下土层依次为:(1)中砂,厚2、0m,潜水面在地表以下1m处,饱与重度;(2)粘土隔离层,厚2、0m,重度;(3)粗砂,含承压水,承压水位高出地表2、0m(取)。
问地基开挖深达1m 时,坑底有无隆起的危险?若基础埋深,施工时除将中砂层内地下水位降到坑底外,还须设法将粗砂层中的承压水位降几米才行?【解】(1)地基开挖深1m时持力层为中砂层承压含水层顶面以上土的总覆盖压力:20×1+19×2=58kPa承压含水层顶部净水压力:10×(2+2+2)=60kPa因为58<60 故坑底有隆起的危险!(2)基础埋深为1、5m时承压含水层顶面以上土的总覆盖压力:20×0、5+19×2=48kPa≥承压含水层顶部净水压力=10×得:≤4、8m ;故,还应将承压水位降低6-4、8=1、2m。
2-2 某条形基础底宽b=1、8m,埋深d=1、2m,地基土为粘土,内摩擦角标准值=20°,粘聚力标准值=12kPa,地下水位与基底平齐,土的有效重度,基底以上土的重度。
试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af。
【解】根据题给条件可以采用规范推荐理论公式来确定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
由=20°查表2-3,得因基底与地下水位平齐,故取有效重度,故: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cMdMbMfkcmdba29. 1441266.52.13.1806.38.11051.0=⨯+⨯⨯+⨯⨯=+ +=γγ2-3 某基础宽度为2m,埋深为1m。
地基土为中砂,其重度为18kN/m³,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21,试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a f 。
【解】 由题目知,地基持力层为中砂,根据标贯锤击数N=21查表2-5,得:kPa f ak 286)250340(15301521250=---+=因为埋深大于d=1m>0、5m,故还需对k f 进行修正。
基础工程例题
w wp
' 19.2 10 9.2kN / m3
基底以上土层的加权平均容重为:
m
h
1
3
i i
h
1
3
17.8 1.8 18.9 0.2 19.2 10 2.0 13.6kN / m 3 1.8 0.2 2
i
189 0.3 9.2 6 3 1.6 13.6 4 0.5 273.4kPa
e
d s 1 w0 w
2.72 1 0.32 9.8 1 1.0 0.83 0. 0.73 0.85 wl w p 37.5 17.3
查规范得:b=0.3,d=1.6 持力层的容重取有效容重
层次 土类 层底埋深 土工试验结果 1 2 填土 1.80m 粘土 2.00m 7.80m γ=17KN/m3 W0=32.0%,wl=37.5%,wp=17.3%,ds=2.72 水位以上γ=18.9KN/m3, 水位以下,γ=19.2KN/m3
解:(1)先确定计算参数 因b=8.5m>6.0m,按6m考虑。箱基埋深d=4.0m 确定修正系数的指标为孔隙比e和液性指数Il
解:(1)按轴心荷载初步确定基础底面积
Fk 1800 220 2 A0 10.4m f a G d 230 201.8 A 1.3 A0 13.5m
2
n l b 2, A b l 2b 2 b A 2.6m, l 2b 5.2m n
k
F
2507 pk 185.4kPa f a 230kPa满足 bl 5.2 2.6 所以,基础采用5.2m×2.6m底面尺寸是合适的
基础工程习题及答案
答案一一、问答1.说明膨胀土地基的变形特点及设计时应遵循的原则——膨胀土的粘粒成分主要由亲水矿物(如蒙脱石、水云母等)组成,吸水膨胀、失水收缩或反复胀缩是膨胀土地基的变形特点。
由于地基土的密度、天然含水量不同,加上气候、覆盖条件的差异,其变形可能是上升型变形,也可能是下降型变形,或者二者皆有。
对膨胀变形为主的地基,用增加基底压力、防止水渗入地基的措施最可靠,而对含水量较高的膨胀土地基,采用增加基底压力的方法不能采用,应以减少蒸发,防止地基土收缩下沉为出发点才是正确的。
2.如何区分多年冻土及季节性冻土,并说明地基土产生冻胀的原因及其危害。
冻土分为多年冻土(连续3年以上保持冻结状态)及季节性冻土(每年冻融交替一次)两大类,在我国北方及高海拔地区应考虑地基土的冻胀问题。
当地温降至0℃以下,土中上部所含重力水及毛细水先后冻结时,土体中的结合水不一定冻结(如土颗粒的外层结合水在-1℃左右才冻结,内层结合水-10℃以下才冻结),它会从水膜较厚处向水膜薄处移动,当土体中既存在结合水又有毛细水不断补给时,土中水分会从土体下部向冻结峰面聚集(称为水分迁移)而冻结,使上部土层的含水量增大,在冻结面上形成冰夹层及冰透镜体。
可见水分迁移并再冻结是引起地基土冻胀的主要原因。
土中水结冰胶结土粒形成冻土的过程中,地基土强度大增,压缩性降低。
当基础埋深处于地基土冻深范围内时,在基础的侧面及底面分别产生切向冻胀力及法向冻胀力,若基础上的荷载及基础自重不足以平衡切向及法向冻胀力时,基础会被抬起;当地温升至0℃以上,土体因冰融化使强度大幅度降低,压缩性大增,地基产生融陷。
由于地基土层厚度及性状分布不均、各处冻深发展不均衡、以及受房屋采暖的影响等,地基土的冻融变化会引起基础抬升或沉陷,造成建筑物墙体开裂而破坏。
3.浅基础按受力性能分类,各类基础包括哪几种?——浅基础按受力性能分为刚性基础(无筋扩展基础)及柔性基础。
刚性基础如:砖基础、毛石基础、毛石混凝土基础、灰土基础、三合土基础及素混凝土基础等。
基础工程施工案例题(3篇)
第1篇一、背景某住宅小区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
小区共分为8栋住宅楼,其中多层住宅楼6栋,高层住宅楼2栋。
项目地质条件复杂,地基土层主要为粉质黏土和砂土,地下水位较高,地基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
二、案例要求1. 地基处理方案选择:根据项目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案。
2. 基础施工方案设计:针对不同类型的住宅楼,设计合理的扩大基础、桩基础等施工方案。
3. 施工质量控制措施:针对地基处理和基础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
4. 施工进度安排:根据工程量和施工资源,制定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
三、解答1. 地基处理方案选择- 方案一:强夯法:适用于粉质黏土和砂土地基,能够提高地基承载力,降低地下水位。
- 方案二:预压法:适用于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基,通过堆载预压,提高地基承载力。
- 方案三:排水固结法:适用于软土地基,通过排水和固结,提高地基承载力。
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选择强夯法和预压法相结合的地基处理方案。
2. 基础施工方案设计- 多层住宅楼:采用扩大基础施工方案,开挖基坑,对基底进行处理,然后砌筑圬工或立模、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
- 高层住宅楼:采用桩基础施工方案,包括桩基施工、承台施工、地下室施工等。
3. 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地基处理:严格控制强夯法施工参数,确保地基承载力达到设计要求;严格控制预压法施工时间,确保地基固结度达到设计要求。
- 基础施工:严格控制基坑开挖、基底处理、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等环节,确保基础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 施工监测:对地基处理和基础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参数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4. 施工进度安排- 地基处理:计划工期为3个月。
- 基础施工:多层住宅楼计划工期为4个月,高层住宅楼计划工期为5个月。
- 总工期:12个月。
四、总结本案例通过对某住宅小区地基处理与基础施工的方案选择、设计、质量控制措施和施工进度安排进行分析,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参考。
《基础工程》设计计算案例题
《基础工程》设计计算案例题
1. 某建筑物基础底面尺寸为 3m×4m,基础理深 d=1.5m,拟建场地地下水位距地表 1.0m, 地基土分布:第一层为填土,层厚为 1 米,γ=18.0kN/m3;第二层为粉质粘土,层厚为 5 米, γ=19.0kN/m3,φk=22º,Ck=16kPa;第三层为淤泥质粘土,层厚为 6 米,γ=17.0kN/m3,φk =11º,Ck=10kPa;。按《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的理论公式计算基础持力 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其值最接近下列哪一个数值?
A.203.2kPa; B.212.1kPa; C.213.2kPa; D.217.4kPa.
8. 条形基础宽 2m,基底埋深 1.50m,地下水位在地面以下 1.50m,基础底面的设计荷载为 350KN/m,地基土分布:第一层土厚度为 3 米,天然重度 γ=20.0kN/m3,压缩模量 Es=12MPa; 第二层为软弱下卧层,其厚度为 5 米,天然重度 γ=18.0kN/m3,压缩模量 Es=4MPa;扩散 到软弱下卧层顶面的附加压力 pz 最接近于下列哪一个数值?
土,γ=18.2kN/m3,10.0-12.0m 粘土,γ=18.5kN/m3,以下为砾石。当地下水位由-0.5m 下降
至-6.0m 后,桩身所受的总负摩阻力为:
(注:桩周土负摩阻力系数 ξn:粉质粘土
取 0.3,淤泥质粘土取 0.2,粘土取 0.3)
(A) 219.0kN;
(B) 296.4kN;
限抗压强度平均值取 1.5MPa,强度折减系数取 0.3) (A) 175kPa; (B) 110kPa; (C) 90kPa; (D) 145kPa。
基础工程上课例题
1、某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为摩擦桩,桩径,桩长35m,土层分布及桩侧摩阻力、桩端土阻力如左图所示,桩端以上各土平均重度γ2=20kN/m3,桩端土容许承载力随深度修正系数k2=,求桩轴向承载力(取λ=,清底系数m0=2、某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桩径,桩端入粉土层,桩长,土层分:0~粉土,q s1=26kPa;~粉质粘土,q s2=18kPa;~粉土,q s3=28kPa;~粉质粘土,q s4=32kPa;~粉土,q s5=38kPa,q p5=1300kPa;试计算单储承载力特征值。
3、某工程采用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桩径1200mm,桩端进入中等风化岩,中等风化岩体较完整,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桩顶以下土层参数依次如表,求单桩极限承载力。
(取嵌岩段侧阻力和端阻力综合系数ψr=4、某桩下单桩独立基础采用混凝土灌注桩,桩径800mm,桩长30m,在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作用下,作用在桩顶的附加荷载Q=6000kN,桩身Es=×104N/mm2,不考虑承台分担作用,求桩基沉降量。
(取沉降系数ψ=,桩身压缩系数ξp=解:5:某端承型单桩基础,桩入土深度12m,桩径d=,桩顶荷载Q0=500kN,由于地表进行大面q=20kPa。
中性点位于桩顶下6m,试求桩身最大轴积堆载产生负摩阻力,负摩阻力平均值sn力。
解:由于桩顶荷载Q0产生的桩身轴力为中性点位置最大,其值Q,Q0加负摩阻力的下拉荷载为最大桩轴力:1、某基坑位于均匀软粘土场地。
土层主要参数:γ=m3,固体不排水强度指标c k=14kPa,3,挡墙宽度k=10。
基坑开挖深度为。
拟采用水泥土墙支护,水泥土管理方式为20kN/m为。
计算水泥土嵌固深度设计值。
2、某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厚,钢筋混凝土地面下设水平支撑,支撑平面间距,土层为粘土,γ=18kN/m3,=10,c=10kPa,试计算每根支撑的轴力。
钢筋布置图参考P44图2-7画法。
基础工程课后习题答案2(供参考)
2-1 某建筑物场地地表以下土层依次为:(1)中砂,厚2.0m ,潜水面在地表以下1m 处,饱和重度;(2)粘土隔离层,厚2.0m ,重度;(3)粗砂,含承压水,承压水位高出地表2.0m (取)。
问地基开挖深达 1m 时,坑底有无隆起的危险? 若基础埋深,施工时除将中砂层内地下水位降到坑底外,还须设法将粗砂层中的承压水位降几米才行?【解】 (1)地基开挖深1m 时 持力层为中砂层 承压含水层顶面以上土的总覆盖压力:20×1+19×2=58kPa 承压含水层顶部净水压力:10×(2+2+2)=60kPa 因为 58<60 故坑底有隆起的危险! (2)基础埋深为1.5m 时承压含水层顶面以上土的总覆盖压力:20×0.5+19×2=48kPa ≥承压含水层顶部净水压力=10× 得:≤4.8m ;故,还应将承压水位降低 6-4.8=1.2m 。
2-2 某条形基础底宽 b=1.8m ,埋深 d=1.2m ,地基土为粘土,内摩擦角标准值 =20°,粘聚力标准值 =12kPa ,地下水位与基底平齐,土的有效重度,基底以上土的重度。
试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a f 。
【解】 根据题给条件可以采用规范推荐理论公式来确定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
由=20°查表2-3,得因基底与地下水位平齐,故取有效重度,故:地基承载力特征值2-3 某基础宽度为2m ,埋深为1m 。
地基土为中砂,其重度为18kN/m ³,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21,试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a f 。
【解】 由题目知,地基持力层为中砂,根据标贯锤击数N=21查表2-5,得:因为埋深大于d=1m>0.5m ,故还需对k f 进行修正。
查表2-5,得承载力修正系数0.3=b η,4.4=d η,代入公式(2-14)得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4 某承重墙厚240mm ,作用于地面标高处的荷载m kN F k 180=,拟采用砖基础,埋深为1.2m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某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为摩擦桩,桩径1.0m,桩长35m,土层分布及桩侧摩阻力、桩端
土阻力如左图所示,桩端以上各土平均重度γ2=20kN/m3,桩端土容许承载力随深度修正系数k2=5.0,求桩轴向承载力(取λ=0.8,清底系数m0=0.8)
2、某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桩径0.4m,桩端入粉土层0.5m,桩长8.25m,土层分:0~4.5m粉土,q s1=26kPa;4.5~5.45m粉质粘土,q s2=18kPa;5.45~6.65m粉土,q s3=28kPa;
6.65~
7.75m粉质粘土,q s4=32kPa;7.75~12.75m粉土,q s5=38kPa,q p5=1300kPa;试计算单储承载力特征值。
3、某工程采用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桩径1200mm,桩端进入中等风化岩1.0m,中等风化岩体较完整,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41.5MPa,桩顶以下土层参数依次如表,求单桩极限承载力。
(取嵌岩段侧阻力和端阻力综合系数ψr=0.76)
4、某桩下单桩独立基础采用混凝土灌注桩,桩径800mm,桩长30m,在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作用下,作用在桩顶的附加荷载Q=6000kN,桩身Es=3.15×104N/mm2,不考虑承台分担作用,求桩基沉降量。
(取沉降系数ψ=1.0,桩身压缩系数ξp=0.6)
解:
5:某端承型单桩基础,桩入土深度12m,桩径d=0.8m,桩顶荷载Q0=500kN,由于地表进
q=20kPa。
中性点位于桩顶下6m,试求桩身行大面积堆载产生负摩阻力,负摩阻力平均值s
n
最大轴力。
解:由于桩顶荷载Q0产生的桩身轴力为中性点位置最大,其值Q,Q0加负摩阻力的下拉荷载为最大桩轴力:
1、某基坑位于均匀软粘土场地。
土层主要参数:γ=18.5kN/m3,固体不排水强度指标
c k=14kPa,φk=10︒。
基坑开挖深度为5.0m。
拟采用水泥土墙支护,水泥土管理方式为20kN/m3,挡墙宽度为3.0m。
计算水泥土嵌固深度设计值。
2、某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厚0.6m,钢筋混凝土地面下2.0m设水平支撑,支撑平面间距
3.0m,土层为粘土,γ=18kN/m3,φ=10︒,c=10kPa,试计算每根支撑的轴力。
钢筋布置图参考P44图2-7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