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分解演示教学
九年级化学课题一《空气》教学设计
【课堂练习】
详见多媒体课件
【课堂总结】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本节课内容
【作业布置】
1.学校作业:完成本节课相应作业P32 1、2、4题
2.家庭作业:理解并识记本节课内容;识记并默写:氧气、氮气、红磷、五氧化二磷的化学符号;预习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P28-32
4.教师引导学生由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①红磷燃烧生成了五氧化二磷固体。②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5.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误差分析。
6.教师播放视频,师生总结归纳空气的组成。
活动三、教师讲解物质的分类
活动目的:让学生认识纯净物和混合物,并能予以区别。
教师讲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和特点,并播放视频,学生归纳。
【新课学习】
活动一、教师介绍拉瓦锡并播放其测定空气组成的实验。
活动目的: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化学家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另一方面让学生初步理解拉瓦锡测定空气组成的实验原理。
活动二、教师利用多媒体资源讲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
活动目的:让学生理解“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的原理、装置。能准确描述出实验现象并获得结论。
1.教师讲解课本实验2-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装置,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一些常见化学仪器。
2.教师播放视频资源,向学生讲解该实验的原理。
学生观看视频,了解实验原理。
3.教师播放实验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观看实验视频,记录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①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②集气瓶冷却到室温,打开止水夹,瓶内水面上升约1/5.
教学重点
用探究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课题1 《空气》说播课教学课件 (共46张PPT)
教学过程
讲授新课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1.空气发现史
17 世 纪 中叶以 前,人 们对空 气认识 模糊
18世纪 70年代 普利斯 特里和 舍勒发 现氧气
1772年 卢瑟福 发现了
氮气
1774年 拉瓦锡 证明空 气中含 有氧气 和氮气
1892年 雷利发 现氩, 并获得 诺贝尔 物理奖
教学过程
讲授新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说出空气的成分及其含量;理解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
过程与方法
通过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探究,体会定量研究的实验方法, 体验信息化技术在实验中的优势。
情感态度价值观
增加学习兴趣和科学探究欲,体会科学家严谨求是的实验态度。
教学效果及反思
75 %
需要改进的地方
(1)教师把控时间的能力有待提高。
90 %
(2)学生实验时,教师怎样巡视指 55
%
导才有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25 %
谢
聆谢
听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2.空气的成分及其含量 学生阅读、总结。 设计意图:了解空气发现史,提升了学生科学精神的核心 素养。
教学过程
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①
②
回顾经典
拉瓦锡 实验
亲历探究 实验2-1
③
教师演示
数字化 实验
教学过程
1.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实验
运用动画模拟拉瓦锡的测定 空气成分实验,理解实验原理和 实验设计思路,体会实验推理的 严密和证据链的完整。
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
教法与学法
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
初中化学第二单元 课题1 《空气》课件ppt
C.氧气
D.二氧化碳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B.空气是一种纯净物 C.可用燃这的木条鉴别空气,氧气和氮气三种气体 D.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主要包括二氧化硫,二氧 化氮,二氧化碳等
78‰
氮气
氦氖氩氪氙氡
稀有气体
0.03‰ 其他气体和杂质
二氧化碳
混合物与纯净物
混合物 定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叫混 合物 特点:混合物的各种成分保持着它们各自的性质,无 固定化学符号
如:空气,海水
纯净物 定义: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纯净物 特点:可以用化学符号表示
如:氮气用N2表示,氧气用O2表示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
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 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他把少量汞放在密 闭的容器里连续加热12天,发现有一部分银 白色的液态汞变成红色粉末,同时容器里空 气的体积差不多减少了1/5。他研究了剩余 4/5体积的气体,发现这部分气体既不能供给 呼吸,也不能支持燃烧,他认为这些气体全 部都是氮气(拉丁文原意是“不能维持生命”)。 拉瓦锡又把在汞表面上所生成的红色粉末收 集起来,放在另一个较小的容器里再加强热, 得到了(化学符号Hg)和氧气(化学符号O2,), 而且氧气的体积恰好等于密闭容器里所减少 的体积。他把得到的氧气加到前一个容器里
坏,形成酸雨等
主要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一氧
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
(PM10)和细颗粒物(PM2.5)及臭 氧等。
我们怎样保护空气
使用清洁能源 积极植树,种草 向周围的人宣传,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尽量低碳出行 ......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第1课时)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以生活中的空气现象为例,引导学生关注空气的重要性。
2.提问:“空气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这些物质各占多少比例?”引发学生思考。
二、自主学习
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空气的组成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三、实验探究
1.教师演示空气成分实验,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7.情感教育,培养责任感:通过课堂讲解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到空气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其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责任感。
8.课后作业,巩固提升: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课后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升解题能力和思维品质。
具体教学设想如下:
1.导入新课:以空气污染案例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关注空气质量,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探讨空气保护的方法和措施,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七、课堂小结
1.学生总结本
八、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撰写小论文,探讨空气保护的重要性。
二、学情分析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以下学情分析:
1.知识基础:学生在八年级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关于空气的基础知识,如大气层、气压等,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学生对空气的组成及其性质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需要在本节课中进一步学习。
1.完成课后练习题: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涵盖空气的组成、体积分数、空气污染等方面,让学生在解答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2.撰写小论文:以“空气保护,从我做起”为主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探讨空气污染的危害、保护措施以及自己在环保方面的责任。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字数在500字左右。
5.学习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运用图表、思维导图等学习方法,提高知识整理和总结能力。
《第二单元 课题1 空气》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空气》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空气的基本概念、组成成分及其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能够理解空气中的氧气、氮气等主要成分的特性和用途,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日常生活中与空气相关的现象。
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内容:1. 空气的组成及各成分的比例;2.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3. 实验操作流程和观察分析。
难点内容:1. 理解抽象的化学概念;2. 掌握实验操作技巧,准确记录实验数据;3. 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情境中。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包括空气的组成、各成分的作用、相关实验等内容;2. 实验器材:集气瓶、导管、烧杯、酒精灯等;3. 安全防护用品:实验服、护目镜等;4. 相关知识资料:空气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措施等资料。
通过安全培训。
该培训将详细介绍这些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及相关知识资料的重要性。
在培训中,将详细解释实验服的设计原理和在实验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正确穿戴和保养。
同时,也会讲解护目镜的防护原理和在不同实验环境下的适用性,以及如何选择适合的镜片。
对于空气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措施的资料,将进行全面的阐述。
将会指出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如呼吸道疾病、生态破坏等。
同时,也会详细介绍防治空气污染的各种措施,如工业排放控制、绿色出行、植树造林等。
这些知识的普及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而在日常生活中采取积极的行动。
通过这次培训和学习,参与者将更加了解安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和空气污染的防治措施,从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和环境保护意识。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课堂开始之初,教师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主题——空气。
教师可以先提问:“同学们,你们每天呼吸的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随后通过PPT展示空气的图片或短视频,帮助学生快速聚焦本节课的主题,同时引出本课的重要知识点。
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分解演示教学
Hale Waihona Puke 1、汽车安全气囊是空气中含量最
多的气体是( B )
A 氧气
B 氮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
课堂练习
2、在100升空气里氧气的体积大约是( C ) A 78升 B 78% C 21升 D 21%
3、空气中氧气与氮气的体积比约为( B ) A 4:1 B 1:4 C 1:5 D 5:1
实验现 象分析
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形成白烟;瓶 内氧气被消耗,气压减少,打开弹簧夹后水就倒流
回瓶内。
得出 结论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 如何书写文字表达式:
例如: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红磷 + 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反应物 反应条件 生成物
实验中的问题:
1. 先在集气瓶底放少量水的原因是什么? 吸收生成的五氧化二磷固体,防止污染空气.
4给车胎打气涨起来1空集气瓶在盛满水的水槽中向下压集气瓶内的水无法上升到顶部2空集气瓶在盛满水的水槽中侧立有气泡冒出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所用的装置1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的贡献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一空气的组成实验现象红磷发出产生
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分解
一、空气的组成
;
(5)实验后集气瓶中水少于1/5,,误差产生的原因可能
是
;
二、空气
主要成分
(一).空气的组成(按体积分数计算)
空气 成分 休积 分数
氮气 氧气 N2 O2
78% 21%
稀有 气体 0.94%
二氧化 碳 CO2
0.03%
其他气体 和杂质
0.03%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2单元课题1《空气》精品ppt课件
新课讲解
思考 2.集气瓶中的水上升到约1/5后,不能继续上升,说明 剩余气体有什么性质? 集气瓶中水上升至约1/5后,不再上升说明剩余的气体 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不溶于水。
新课讲解
归 纳 1.进入水的体积小于集气瓶总体积的1/5的原因
(1)红磷熄灭后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2)装置漏气; (3)红磷的量不足; (4)有部分水留在导管中未进入集气瓶; (5)燃烧一定程度时,瓶内氧气含量小,红磷不能 继续燃烧。
联系
混合物 由几种纯净物组成
不固定 无固定符号
空气,海水
新课讲解
典例分析
例 化学概念之间具有并列、包含、交叉等关系,如图所示概念
M 和 N 之间是包含关系。下表选项中,所列概念之间的关系符合
图中所示包含关系的是( C )
选项
A
B
C
D
M 化学性质 空气 稀有气体 混合物
N 物理性质 氢气 氖气 纯净物
冷冻剂
制氮肥、化工原料
给食品包装袋 充气、保护气
新课讲解
3.稀有气体 (1)稀有气体是氦、氖、氩、氪、 氙等气体的总称。 (2)稀有气体无色、无味,化学 性质很不活泼。 (3)用途:保护气、电光源激光 技术、低温麻醉。
新课讲解
典例分析
例 下列空气成分中,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且通电时会发出不
同颜色光的是( D )
草等。 4.空气质量日报
(1)空气质量日报的内容:包括空气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 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等。
(2)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 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等。
新课讲解
典例分析
例 以下不列入空气质量监测标准的项目是( A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优秀教学案例
4.环保意识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引导学生关注空气质量报告,了解空气污染的成因和危害,并探讨防治措施。通过这样的教学内容,我旨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他们能够主动关注和参与环境保护工作。
(二)问题导向
1.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空气的组成和性质,如“空气中有哪些成分?”“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是多少?”“空气为什么具有稳定性?”等。
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如“为什么氧气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有哪些作用?”等,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3.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如“如何改善空气质量?”“如何减少空气污染?”等,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空气的组成成分,了解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及作用。
2.了解空气的性质,包括稳定性和污染物等,能运用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学会运用实验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掌握实验操作技能。
4.能够运用所学的空气知识,对空气质量进行评价和析。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5.教学反思与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与评价,让学生思考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这样的教学策略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自我反思的习惯,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自我调整能力。
这些亮点体现了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注重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通过问题导向、小组合作等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此外,注重环保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关注和参与社会问题。最后,通过教学反思与评价,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和自我调整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这些亮点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好的体验和成长。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优秀教学案例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将通过展示图片、邀请学生分享等方式,引发学生对空气问题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讲授新知环节,我将运用实验、多媒体等技术,生动形象地讲解空气的知识,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气体性质和用途。
4.反思与评价: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总结自己在空气知识学习中的优点和不足,明确改进方向。同时,教师通过观察、点评、测试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这种反思与评价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能力,提高学习能力。
5.作业小结:布置关于空气保护的文章写作作业,要求学生在文章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这种作业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又巩固了他们在课堂上学到的空气知识。同时,教师通过批改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4.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空气污染的实例,加深学生对空气问题的认识。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定一个与空气知识相关的研究主题。
2.引导学生围绕研究主题进行讨论,如空气质量指数、室内空气净化等。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反馈,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气体的性质和用途等。
作为特级教师,我深知教学目标的重要性,它不仅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更是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因此,在制定本章教学目标时,我注重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紧密结合,力求在教学中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知识与技能方面,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空气的奥秘,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有关空气问题的能力,如空气质量、空气污染等。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优质课优秀教学案例(共2课时)
在反思与评价方面,我将在课程结束后,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鼓励学生提出改进意见,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不仅关注他们的知识掌握程度,还要关注他们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表现。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空气污染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空气污染的严重性。
在问题导向方面,我将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空气的组成和各成分的性质,如“空气由哪些气体组成?它们各自的体积分数是多少?”引导学生思考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以及如何正确进行实验操作。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组合作方面,我将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负责研究空气中的一个成分,如氧气、氮气等。鼓励学生通过讨论、实验等方式,深入了解所负责的成分的性质和用途。组织小组间的交流和分享,让学生互相学习,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讲解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包括分解过氧化氢、加热氯酸钾和加热高锰酸钾等方法。
4.通过实例和生活现象,讲解空气中各成分的性质和用途,如氧气的助燃性、氮气的稳定性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负责研究空气中的一个成分,如氧气、氮气等。
2.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实验等方式,深入了解所负责的成分的性质和用途。
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教学设计广州市西关外国语学校陈军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空气的成分,并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②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
③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治有所认识。
认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科学实验,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记录、分析和讨论实验现象,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②观察和分析演示实验,初步学会描述实验过程和现象的方法。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体会实验中的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的方法。
③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及交流表达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①使学生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激发学生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②培养学生的化学兴趣二、教材分析[教材中的地位作用]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空气入手,从空气的学习进而进入空气中的氧气以及学习氧气的制取。
这是本单元的设计思路。
空气是我们身边的化学物质,以空气作为接触具体物质知识的开端,是符合“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科学教育”的原则的。
本课题包含了三部分,即“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保护空气”。
这三部分内容相互联系,并逐步深入。
本课题让学生进行“关心空气质量”的调查与研究,既加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又有利于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通过本课题的学习,为认识下一单元的另一种身边的化学物质“水”打下基础。
这节内容承前启后,把“空气中的主要成分,空气中各成分所占的比例,空气中其他的非气体的物质”等理论知识,与检验、测定等的实验活动有机地结合,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精神的好材料。
[学情分析]初中生在学习化学之前,对空气和氧气已有较为丰富的常识。
这些是他们以前积累的知识,但从化学学习的角度来看,就显得零碎、不够深入。
课前应了解学生有关的具体知识情况,以便从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出发,在教学过程中,恰当的处理教材及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导试验车 冷冻剂
制氮肥 化工原料
食品充气包装 保护气
猜想:
你觉得作为食品防腐的气体除了氮气, 还可以用什么气体?常温下要具备什么要 求?
二氧化碳 1、化学性质稳定 2、来源广泛成本低 3、无毒
3、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
(1)稀有气体是氦氖氩氪氙等的总称(混合物) (2)稀有气体无色、无味,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3)用途:保护气、电光源、低温麻醉
五、空气的污染及其防止
1.空气中有害物质 有害气体:二氧化硫(SO2)、一氧化碳(CO)、 二氧化氮(N02)
粉尘(可吸入颗粒物PM2.5—PM10)
2.污染的三大类型
SO2、NO2等 氟利昂等 CO2含量增加
酸雨 臭氧空洞
温室效应
3.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煤燃烧排放的烟气 CO2 SO2
机动车尾气的排放 NO2
3、下列的水属于纯净物的是( D ) A矿泉水 B自来水 C河水 D浮有冰的水
四、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1、氧气的用途: 曾经叫“养气”
(1)供给呼吸(2)支持燃烧
2、氮气的性质和用途
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熔沸 点低。密度:1.251g/L
化学性质 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 (不活泼)
问:空气是一种物质吗?
不是,空气由N2、O2、CO2、稀有气体、 杂质气体等混合而成的。
三、物质的分类
混合物:由几种物质混合而成的,各物质间 不发生反应。例如:空气、海水等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例如:N2、O2、CO2
注意:
1例、如混:合空物气中中各的物氮质气各、氧自气保、持二着氧各化自碳的等性都质保。持着
实验现 象分析
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形成白烟;瓶 内氧气被消耗,气压减少,打开弹簧夹后水就倒流
回瓶内。
得出 结论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 如何书写文字表达式:
例如: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红磷 + 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反应物 反应条件 生成物
实验中的问题:
1. 先在集气瓶底放少量水的原因是什么? 吸收生成的五氧化二磷固体,防止污染空气.
序号填在横线上)
√ √ ①氧气;②氮气;③红磷;④空气;⑤水;⑥盐水;
√ ⑦五氧化二磷;⑧汞;⑨自来水;⑩二氧化碳
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B) A 空气中分离出来的稀有气体 B 部分结冰的蒸馏水 C 食盐水 D 75%的医药酒精
2、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 于混合物的是 D( ) A.氮气 蒸馏水 B.铁矿石 食盐水 C.氢气 CaCO3 D.二氧化碳 空气
各自的性质。
2、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比较
组成
纯净物
混合物
只有一种成分 由几种纯净物组成
组成性质 表示方法
举例
固定
有化学符号
氧气(O2) 氮气 (N2 )
不固定 无固定符号 空气,海水
P
o2
红磷+氧气
点燃
P2O5
五氧化二磷
纯净物 纯净物
纯净物
课堂练习
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④⑥⑨
,
属于纯净物的是 ①②③⑤⑦⑧⑩ .(把
3、2008年北京奥运会若用大型遥控飞艇作广告。 为了安全,艇内充入的气体最好是( C )
A.氢气 B.氧气 C.氦气 D.二氧化碳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②澄清石灰水放空气中变浑浊:空气中有二氧化碳
1、汽车安全气囊是空气中含量最
多的气体是( B )A 氧气B 氮气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
课堂练习
2、在100升空气里氧气的体积大约是( C ) A 78升 B 78% C 21升 D 21%
3、空气中氧气与氮气的体积比约为( B ) A 4:1 B 1:4 C 1:5 D 5:1
土地荒漠化引起的沙尘暴
烟尘(可吸入颗粒物)
1、夏天从冰箱里拿出一瓶饮料, 放在空气中,饮料外壁会潮湿,
课堂练习
说明空气中含有( C ) A.氮气 B.氧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碳
2、理要在一充满空气的瓶子中,将其中的氧气
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气体的成分。下列物质在
瓶中燃烧可达到目的的是( D)
A.木灰 B.硫磺 C.铁丝 D.红磷
练一练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①在集气瓶中加少量水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 在燃烧匙中装足量红磷,夹紧止水夹④点燃红 磷,伸入集气瓶中塞紧橡皮塞⑤待集气瓶冷却 后打开止水夹
(1)步骤④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2)步骤⑤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为
;
(3)该实验得出空气组成的结论是
;
(4)该实验剩余气体的性质有
;
(5)实验后集气瓶中水少于1/5,,误差产生的原因可能
是
;
二、空气
主要成分
(一).空气的组成(按体积分数计算)
空气 成分 休积 分数
氮气 氧气 N2 O2
78% 21%
稀有 气体 0.94%
二氧化 碳 CO2
0.03%
其他气体 和杂质
0.03%
水蒸气(H2O)
证明空气成分 问:
①酥脆的饼干在空气中放置逐渐变软: 空气中有水蒸气
5.能用铁代替红磷进行反应吗?为什么? 不能,因为铁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1.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瓶内剩余气体具有怎 样的性质?
剩余气体是氮气,可以得出其性质是: 氮气N2是一种__无___色_无___味的气体, _难___溶于水. 常温下化学性质_稳__定___;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
2、水倒流回集气瓶大于1/5,可能的原因是: ①装置的止水夹没夹紧 ②点燃红磷后缓慢伸入集气瓶中
2.这个实验中,红磷过量的原因是什么? 使集气瓶内的氧气完全反应.
3.水倒流回集气瓶小于1/5,可能的原因是: ①.装置漏气; ②.红磷的量不足; ③.点燃红磷后没有立即伸入集气瓶中; ④.没有完全冷却就打开了弹簧夹;
4.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可以用木炭代 替红磷进行反应吗? 为什么?
不能,木炭燃烧生成CO2气体,填充了氧气的体 积,使瓶内气压不变,水不能倒流入集气瓶内.
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分解
一、空气的组成
1、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的贡献
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空气由 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 约占空气体积的1/5
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所 用的装置
2、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实验 现象
红磷_燃__烧__,发出 黄白光 ,产生_大__量__白__烟_; 冷却到 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烧杯中的水倒流回集气瓶内,约占瓶内气体体积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