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乡土中国的基本问题及其出路 (1)
关于《乡土中国》的深度解读
关于《乡土中国》的深度解读
《乡土中国》是鲁迅先生的作品之一,通过对中国乡村社会的
观察和揭示,深入剖析了中国社会的问题和现象。
本文将对该作品
进行深度解读,重点探讨其主题和观点。
主题
《乡土中国》的主题可以概括为对中国乡村社会的批判和反思。
鲁迅通过对乡村现象的描述和分析,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黑暗和
不公,以及乡土文化的束缚和迷信。
他试图唤起人们对社会问题的
关注和改变。
观点
1. 乡村社会的压迫和不公
鲁迅在《乡土中国》中揭示了乡村社会的封建压迫和不平等现象。
他指出了土豪劣绅的存在以及他们对农民的剥削和压迫。
通过
对农民的生活状况和遭遇的描述,他呼吁社会对农民权益的保护和尊重。
2. 乡土文化的束缚和迷信
另一个重要的观点是乡土文化对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束缚。
鲁迅批评了乡村社会中存在的封建迷信和旧有观念对人们的影响。
他认为这些观念限制了人们的思想和进步,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3. 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改变
《乡土中国》中鲁迅展现了他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对社会改变的呼吁。
他通过对乡村社会的揭示,提出了改革和进步的思考。
他希望通过改变社会的现状,让人们摆脱封建社会的束缚,追求自由和平等。
总结
《乡土中国》是一部深刻揭示的作品,通过对乡村社会的观察和分析,鲁迅提出了对封建社会和乡土文化的批判。
他的观点和呼
吁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对于我们理解中国社会的现状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福建省泉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高中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泉州市高中教学质量监测高一语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理解当前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是制定和推进合理化农村政策的基础,因为正确理解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是准确判断和把握乡村末来发展方向的前提。
在当前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问题上有着两种范武:一是依然用“乡土社会”的眼光来看当前的乡村社会;二是认为如今的乡村已焕然一新,彻底蜕变为“新乡土社会”。
人情、礼俗、熟悉关系色彩已渐渐蜕去,乡村社会已变迁为现代性的“个体化”社会。
然而,从中国乡村社会的变迁历史和现实经验看去,经历了革命、改造、改革和市场转型的乡村社会,既不是传统的乡土社会,也不是现代性的新乡土社会,而是转型并留存部分乡土特征的后乡土社会。
后乡土中国是从乡村社会的历史传统和发展经验中提炼出的一个理想型概念,目的就是用来概括和理解当前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
就理论意义而言,后乡土中国概念是对费孝通乡土中国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从实践意义来看,后乡土中国理论旨在为乡村社会发展的基本形势和问题及出路的判断提供一个分析性框架。
后乡土中国理论对当前乡村社会基本性质概括为:家庭农业、村落和熟悉关系依然在乡村存在和维续,这反映出乡村社会保留着部分“乡土性”特征;当前乡村出现的“大流动”现象,意味着不流动的乡土已经变迁,流动性成为后乡土性的突出特征;伴随着乡村流动,乡村结构也已出现了分化和多样化。
此外,随着国家农村建设的推进和深入,乡村社会空间的公共性越来越强。
费孝通将乡土中国的基本问题界定为农民的劳动和收入能否维持其生存安全的问题,即温饱问题。
《乡土中国》问题探究--优秀
4.私人道德的维系 道德观念是在社会生活的人自觉应当遵守社会行为规范的信念。它包括 着行为规范、行为者的信念和社会的制裁。它的内容是人和人关系的行为规 范,是依着该社会的格局而决定的。从社会观点说,道德是社会对个人行为 的制裁力,使他们合于规定下的形式行事,用以维持该社会的生存和绵续。
在团体格局中,道德的基本观念建筑在团体和个人的关系上。团体是个 超于个人的“实在”,不是有形的东西。我们不能具体地拿出一个有形体的 东西来说这是团体。它是一束人和人的关系,是一个控制各个人行为的力量, 是一种组成分子生活所依赖的对象,是先于人和人而又不能脱离个人的共同 意志……这种“实在”只能用有形的东西去象征它、表示它。在“团体格局” 的社会中才发生笼罩万有的神的概念。团体对个人的关系就像神对于信徒的 关系一样,它是个有赏罚的裁判者,是个全能的保护者。
能在一定地域上集聚了,那是因为社群需要的土地面积,因人口繁殖,也得 不断扩大,扩大到一个程度,住的地方和工作的地方距离太远,阻碍着工作 效率时,这个社群就不能不在区位上分裂。这是以土地可以无限扩张时说的, 事实是,每个家族可以向外开垦的机会很有限,人口繁殖所引起的常是向内 的精耕,精耕受着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限制,逼着社群分裂。分出来的部分 人口另外到别的地方去耕地。
《
乡
土
中
国
单 击
》
此 处
问
添 加
题 探
副 标 题
究
阅读任务一:什么是乡土社会?为什么说中国社会是乡土社会?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 乡土社会是在自然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自然而然形成的以家族为基本生产 和生活单位的社会大结构。 作者从中国社会的基层入手,一语道破中国乡土社会的乡土性,所谓乡 土就是指在进行小农业生产的广大农村,那里居住着中国绝大多数农民,他 们黏着土地,与土地相依为命,在辛勤劳作的耕耘下,靠大自然的风调雨顺 来获得生存的基本手段,古谚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典型地描述了乡土 社会对大自然和客观环境的依赖。
对乡土中国衰落的思考
对乡⼟中国衰落的思考乡⼟中国,是传统价值观视⾓下的、由乡⼟⽂化占⽀配影响、以乡村为主要体现和展⽰背景的中国传统社会存在状态。
乡⼟中国的⽂化、礼仪和秩序是中国⼏千年历史传承的动⼒和源泉。
⾃民国以降,乡⼟中国体系虽受西潮影响,但根基尚在。
惟四九年之后则迅速⽡解,令⼈叹息。
⼀、乡⼟中国何以衰落?乡⼟中国衰落的原因有以下⼏⽅⾯:第⼀、乡绅精英阶层消亡,乡⼟管理失序,道德约束失效中共建政后,通过党的领导,剥夺了乡绅阶层的社会管理权,也铲除了乡绅存在的政治⼟壤。
建⽴在乡绅管理基础上的乡⼟⾃治⼟崩⽡解,道德约束让位于党政强势控导,伴随历次政治运动,原有的乡⼟治理结构荡然⽆存。
第⼆、政府长期实⾏不公正政策,资源投⼊偏重城市,造成乡村衰落⼆元化的不公正政策,使乡村严重落后于城市的发展。
在收⼊分配、医疗、教育、基础设施投⼊、社会保障等各⽅⾯,乡村均承受了巨⼤的不公正待遇。
国家、社会包括城市,对农村亏⽋太多!并且⾄今都未进⾏认真的补偿。
乡村和农民最⾟苦的付出,换来的不过是最微薄的回报。
乡村长期被放在次等地位,⽆法与城市相⽐,遂逐渐衰落。
第三、农民被“落后”,弱势地位造成农民利益受损并引发乡村空壳化农民因为不公正的政策,待遇⽆法与市民相⽐,物质条件与教育机会等均落后于城市居民。
更主要的是,在阶级论中,农民被定义为落后阶层,农民没有维护⾃⾝利益的话语权,农民利益长期受损。
从各级官员,到城市市民,包括⼯⼈、知识分⼦、军⼈、商⼈等各类⾮农阶层,都在汲取着农民的营养,却很少思考如何回报!农民处在最弱势的地位,⾃然⽆法主导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法扭转乡⼟中国的没落。
同时农民的这种弱势地位,⼜逼迫农民和农民后代,通过上学、⼊伍、经商、打⼯等各种⽅式逃离农村(⽽不是反哺农村),进⼀步加剧了农民的落后状况和乡村的衰落。
第四、新时期盲⽬城市化是压倒“乡⼟中国”的最后⼀根稻草城市化在官员眼中,意味着投资和消费,利⽤城市化抬升GDP,是恶质的政绩观。
乡土中国结束语
乡土中国结束语乡土中国,既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个寄托着人们情感的符号。
乡村是源头,是拥有无限潜能的宝库,承载着中国历史文化的记忆,孕育着中华民族的血脉。
本文以回顾乡土中国的历史发展和挑战,展望乡村振兴的未来,并以独到的视角阐述乡土中国的重要性和意义。
一、乡土中国的历史发展乡土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它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古以来,中国农耕文明就发源于乡村,这里孕育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包括民间音乐、舞蹈、戏剧、绘画等。
乡村生产方式的发展,推动了城市化进程,让城市与乡村在发展中互相促进。
二、乡村中国面临的挑战然而,在现代化进程中,乡村中国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是人口流失和老龄化问题。
大量年轻人涌向城市,导致乡村人口减少,劳动力不足。
同时,乡村老龄化问题也日益严重,这给乡村经济和社会带来了巨大压力。
其次是乡村资源匮乏和环境污染问题。
过度开采和不合理利用资源,导致土地退化、水源减少等环境问题。
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村生活方式的改变,也给乡村环境带来了压力和破坏。
再次是农业生产方式和乡村经济结构的单一化。
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大规模农业、农业产业化等势力的崛起,导致乡村经济主要依赖于农业,乡村产业结构单一,缺乏多元发展。
三、乡土中国的未来展望乡土中国的未来展望在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
这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和乡村居民的共同努力。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乡村的扶持力度,提供更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
同时,政府还需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教育医疗条件等,提高乡村发展的整体水平。
其次,社会各界应加强对乡村的关注和支持。
企业可以投资乡村产业,推动乡村产业升级和转型。
非营利组织和社会团体可以开展志愿者活动,助力乡村发展。
同时,媒体和公众也应关注乡村问题,推动乡村振兴的呼声蔓延。
最后,乡村居民应树立自信心,积极参与乡村发展。
乡村居民可以发扬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乡土中国的文化遗产。
他们还可以创业就业,发展农村经济,提高自身生活水平,不断推动乡土中国的发展。
后乡土中国的基本问题及其出路
后乡土中国的基本问题及其出路作者:陆益龙来源:《社会科学研究》2015年第01期〔摘要〕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和基本问题是农村社会学研究的核心问题。
从乡村社会转型的历史和经验事实来看,经历了革命、改造、改革和市场转型的中国乡村社会,其基本性质是后乡土性的。
后乡土中国主要体现为:家庭农业、村落和熟悉关系的存在及维续意味着部分“乡土性”特征的留存;不流动的乡土演变为大流动的村庄;乡村结构的分化和多样化;乡村社会空间的公共性越来越强。
后乡土中国所面临的基本问题是农民何以获得公平的市场机会问题。
后乡土中国的未来出路在于从制度、文化和市场的协调关系上激活有利于乡村劳动力转化为有效率发展的运作机制。
〔关键词〕乡土中国;后乡土中国;基本问题;未来出路〔中图分类号〕C91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15)01-0116-08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和基本问题是什么?这个问题可以说是农村社会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无论是对乡村的“微型社会学”研究〔1〕,还是宏观实证调查研究,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更深入、更准确地把握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和基本问题。
这个问题之所以如此重要,一是认识论规律使然,我们认识事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透过各种现象去把握事物的本质;二是学科传统使然。
费孝通曾在《乡土中国》和《江村经济》的研究实践中提出这个问题,实际为农村社会学研究提出了一个永恒而又变迁的议题,永恒是指这个问题需要永远留在农村社会学研究者的心中,变迁是指随着乡村社会的变迁,研究者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思考和重新认识此问题。
本文旨在结合“乡土中国”的理论传统并从乡村社会转型的过程和经验事实中提炼出“后乡土中国”概念,以此来理解当前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探讨面临的基本问题及解决出路。
一、何为后乡土中国“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在“江村经济”和“禄村农田”的“微观社会学”研究基础上提炼出的一个理想型(ideal type)概念。
乡土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探索(一)
乡土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探索(一)摘要:中国作为一个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乡土”国家,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在其“后发”国家的发展定位以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充分认识到解决“三农问题”仍然是其实现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关节点。
专家学者们对此做了许多理论和实践努力,本文试图以理论指导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探索出一条融合“乡土”工业化、渐进式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关键词:乡土中国现代化三农问题前言费孝通先生在论述中国社会现代化的问题中一再强调,“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农民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
参见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5]一些人对此会有不认同,认为乡土性是一个落后的属性,它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甚至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障碍。
对于农民,负面的声音或许更多,他们甚至被一些人看做是延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罪魁祸首,认为他们的贫穷落后牵制住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他们小农意识浓重,极易满足现状,带着根深蒂固的保守和狭隘。
我想,这些人一定是误解了,误会了中国的农民和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片土地。
殊不知,正是这乡土,孕育了中华文明,养活了中华民族这一人口繁众的族群;正是中国的农民,养活了现代化城市里满是现代性的人们。
虽然说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三农问题”的确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三农问题”迟迟得不到有效的解决也的确影响到了中国的现代化发展,但是,我们也应该要承认,“三农”在中国现代化的起步发展阶段,乃至今天都发挥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新中国建立伊始,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经济的腾飞,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力发展工业显然是一个更好的突破口。
这时农业便主动地退居次位,担负起了后援保障的职能。
从此,中国进入了一个以农业积累支持工业发展,牺牲农业、农村利益发展工业的漫长的时期。
1952-1978年,国家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从农业和农村抽取了8000多亿元资金。
乡土中国书评-精选文档
乡土中国书评一、中国社会的乡土性乡土中国已经经历了土地革命这一重要的制度变迁,建国后又经历社会主义改造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之后又经过家庭承包责任制改革,如今正经受市场化转型的冲击,其结构特征的变迁在所难免。
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由于乡土社会的主体一农民主要靠种地谋生,他们与泥土分不开,依赖于土地,同时又受制于土地,“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
所以,乡村里的人基本是不流动的。
因此乡土社会就具有稳定性。
农村里的步子是较缓慢而又闲适的,他们只需按照一年又一年相同的习惯去做某些熟习的事情,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收获,什么时候参加某种祭拜仪式,这些都是按固有的文化传统所传下来的,而这些固有的文化传统又是能够满足人们生存的。
政府对乡土社会的某些条件进行改造来引导农民去实现自己的欲望,以使社会平衡。
所以,在后面的内容里,作者依据乡土社会稳定性与独立性的特点,进一步论证得出,商业在传统的农业社会,难以得到充分发展。
国家从宏观层面也颁布了包括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发展在内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旨在加快农村地区的发展。
随着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深入实施,城市时代下的“后乡土中国”不仅迫切需要扭转农村地区日渐衰微的发展形势,而且还面临着如何坚守和延续“乡土中国”乡土性特征的挑战。
二、差序格局:推浪格局重复交错的人际网络在东方传统社会下,社会生活中人与人关系呈现为另一种格局,费孝通先生将之概括为“差序格局”。
差序格局与团体格局是有区别的,前者界限模糊,后者界限分明;前者以自我为中心,具?w的、界限分明的只有己,克己乃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德行,后者讲求平等观念和宪法观念,界限分明的是团体,团体中各分子的地位相等,个人不能侵犯大家的权利,团体亦不能侵犯个人的权利。
团体格局体现为很强的组织性,差序格局表现出很大的分散性。
“在我们传统里群的极限是模糊不清的‘天下,国是皇帝之家,界限从来是不清不楚的,不过是从自己这个中心里推出去的社会势力里的一圈而已。
乡土中国的专业术语和问题
乡土中国的专业术语和问题乡土中国是指中国农村地区的特色和文化。
在乡土中国中,有许多专业术语和问题,这些术语和问题涉及到农村经济、农民生活、乡村建设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一些乡土中国的专业术语和问题。
一、专业术语1.农户:农户是指农村居民家庭,主要依靠农业生产或农村非农产业生产维持生活。
2.村集体经济:村集体经济是指农村集体组织所从事的经济活动,包括农业生产、农村工业、农村服务业等。
3.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指对农村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等进行改革,推动农村土地资源的流转和集约化经营。
4.“三农”问题: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总称,包括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农民收入低等问题。
5.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政府近年来提出的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民生活的重要战略,旨在推动乡村现代化发展。
二、问题1.农村贫困问题:农村贫困问题是乡土中国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主要表现为农民收入低、基础设施薄弱、教育医疗水平低等。
2.农业现代化问题:农业现代化问题是指农村农业发展相对滞后,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产品质量和安全难以保证等问题。
3.农民工问题:农民工问题是指农村劳动力流失到城市工作的问题,涉及到农民工工资待遇、社会保障等方面。
4.农村环境污染问题:随着农村工业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包括水源污染、土壤污染等。
5.乡村旅游开发问题:乡村旅游开发是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但在开发过程中也存在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等问题。
总结:乡土中国的专业术语和问题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农村经济、农民生活、乡村建设等。
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论述百练:乡土中国·乡土本色后乡土中国的基本问题及其出路
论述百练:乡土中国·乡土本色后乡土中国的基本问题及其出路材料一: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我在上文所说的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
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
我想我们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
地方性是指他们的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
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
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
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
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
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
熟悉是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
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摩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
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
“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
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
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
规矩不是法律,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
从俗即是从心。
换一句话说,社会和个人在这里通了家。
“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
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
这样才发生法律。
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
“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中得到信任。
后乡土中国的基本问题及其出路
国 已经 来临。也就 是说 , 当前 中国基层 乡
村 社 会 的基 本 性 质 是 后 乡土 性 的 。
从 历 史 变 迁 的经 验 事 实看 , 从2 0世 纪
吻合 ; 三是 “ 新” 与“ 旧” 相对立 , 将 乡村 社 会 变迁与发展经验概括 为 “ 新” 的, 难 免 有 价
4 O年 代 到今 天 ,中 国 乡村 社会 已经 经历 了 4次 重 大 的历 史 变 迁 , 即 革命 、 改造 、 改 革和
中经 常性学 习获得并遵 守的。
既 然 乡 土 中 国理 论 是 从 2 0世 纪 三 四
乡村 的 关 系性 质 发 生 了改 变 。 生 活 在 村 落 者 和 思 想 家 丹 尼 尔 ・ 贝尔 的 “ 后 工 业社 会 ” 里 的社 员 的 活 动 已经 不 仅 受 制 于 村 落 , 而 理 论 中 “ 后” 的所 指 , 即 指 一 种 类 型 的 社 会 且 还 受 国 家计 划和 集 体 的制 约 。 所以 , 村 落 经 过 变迁 和 发 展 之 后 所 处 的 阶段 性 质 。后
与时俱进 的。那 么 , 当 下 中 国基 层 乡 村 社 村家庭联产承包 责任制 改革 ,到 2 0世纪 乡村 社 会 的 基 本 性质 已经 变 化 , 那 又 属 于 产 告 别 了人 民 公社 的集 体 经 营体 制 , 回归 到 个 体 农 户 自主经 营体 制 。 “ 农 村 家庭 承 包
专家讲坛 ◇
村里 人在 熟悉 的环 境 中 自然而 然地 明 白
态 。经 过人 民公社 化 改造 的 乡村 社 会 , 不 仅 农业 生 产经 营方 式发 生 了彻 底 改 变 , 从 个 体
那 么 , 为何 要 用 后 乡 土 中 国理 论 来 解 释 乡村 社 会 的基 本 性 质 ? 乡村 社 会 的性 质
《乡土中国》:一本书的解读
《乡土中国》:一本书的解读《乡土中国》: 一本书的解读
简介
《乡土中国》是一本由费孝通所著的社会学著作,于1947年
出版。
本书通过对中国农村社会的深入研究,探讨了中国传统农村
社会的特点和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对中国农村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重点内容
1. 中国农村社会的特点:
- 家族和乡村社会的重要性
- 地方自治和土地所有制
- 人际关系和社会网络的复杂性
2. 中国农村社会的问题:
- 封闭性和保守性
- 地域差异和不平等
- 人口迁移和农村空心化
3. 中国农村社会的发展思考和建议:
- 保留和传承乡土文化
- 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
- 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影响与启示
《乡土中国》对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引起了学
术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本书的解读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中国农
村社会的视角,让我们更好地认识中国社会的多样性和发展挑战,
同时也为中国农村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思考和启示。
结论
《乡土中国》是一本重要的社会学著作,通过对中国农村社会
的解读,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社会的复杂性和农村发展的问题。
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对中国农村社会的深入思考和启示,对于推动
中国农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阅读《乡土中国》后的思索
阅读《乡土中国》后的思索引言《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的一部经典著作,对中国农村社会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探讨。
本书通过对中国乡土社会的实证研究,揭示了乡土社会的特点、问题及其发展路径。
在阅读完《乡土中国》后,我对中国乡土社会的现状和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以下是我的一些思索。
乡土社会的特点1. 土地依赖性:在乡土社会中,土地是人们生活和发展的基础。
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使得土地成为了乡土社会最重要的资源。
2. 亲情关系的重要性:乡土社会中,亲情关系是人们相互联系的纽带。
家族、宗族在乡土社会中具有很高的地位,人们的社会地位和身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族背景。
3. 传统观念的束缚:乡土社会中,传统观念对人们的行为和思想具有很大的影响。
传统观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乡土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4. 乡土认同感:在乡土社会中,人们对家乡有着强烈的认同感。
这种认同感使得乡土社会具有较高的凝聚力和稳定性。
乡土社会面临的问题1. 土地资源紧张:随着人口的增长,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导致农民的土地权益受到侵犯。
2. 农村人口流失:由于城市化的推进,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导致农村劳动力短缺,农村经济发展缓慢。
3. 乡村教育问题:乡村教育资源匮乏,优质教师流失,导致乡村教育质量不高,影响农村孩子的未来发展。
4. 乡村治理困境:乡村治理体系不完善,基层干部腐败现象严重,导致农村社会秩序混乱。
乡土社会的发展路径1. 改革土地制度:通过改革土地制度,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 发展农村经济: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投入,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收入。
3. 加强乡村教育:提高乡村教育投入,吸引优质教师,提高乡村教育质量。
4. 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提高乡村治理水平,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结语《乡土中国》为我们揭示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现状、问题和发展路径。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乡土社会的重要性,积极探索乡土社会的发展道路,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而努力。
乡土中国总结归纳
乡土中国总结归纳乡土中国,指的是中国的农村地区,是中国国土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乡土中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民俗和社会经济特点。
本文将对乡土中国的特点进行总结归纳,从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生态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农村经济方面乡土中国的农村经济以农业为主导,农民是经济的基础和主体。
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主要以农业、畜牧业、渔业等为主,农民通过耕种土地、养殖牲畜和捕捞渔获等方式谋生计。
农民的收入主要来自农田的种植和农产品的销售。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和农业科技等也逐渐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开发农村旅游资源、加工农产品和引进新的农业科技,乡土中国可以实现农民的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社会文化方面乡土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农村地区的传统文化、民俗风情和乡村节庆活动都展现了浓厚的乡土风情。
从传统的农耕文化到各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乡土中国的文化多样性得以体现。
此外,乡土中国的社会关系也与城市有所不同。
农村地区的社会关系相对较为密切和稳定,人们更加注重亲情、邻里关系和乡邻同胞之间的关系。
乡土中国的社会文化特点给农村地区注入了特有的人文气息。
三、环境生态方面乡土中国的环境生态是中国的绿色宝库。
农村地区的山川田野、河流湖泊和林地组成了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
农田和农村自然环境的一体化也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尽管乡土中国的环境生态优势明显,但也面临一些问题。
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受到了农业面源污染、农药使用和生活垃圾处理等问题的影响。
因此,保护乡土中国的环境生态,加强农业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总结:乡土中国作为中国国土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自身独特的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生态特点。
农村地区以农业为基础的经济结构,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丰富多样,环境生态资源丰富但也需要加强保护。
为了实现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社会和农民共同努力,合理规划利用乡土中国的资源,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
《乡土中国》思考与探究
《乡土中国》思考与探究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的一部经典社会学著作,它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深入探讨了中国农村社会的特点、变迁和困境。
以下是对《乡土中国》的思考与探究:
1.社会结构:费孝通先生在书中详细描述了中国农村的社会结构,包括家
庭、氏族、村落等基本单位。
他强调了中国农村社会结构的封闭性和稳定性,这种社会结构对于农村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产生了深刻影响。
2.礼治秩序:费孝通先生提出了“礼治秩序”的概念,认为中国农村社会
秩序的维持主要依靠传统的礼仪和习俗,而不是依靠法律和制度。
这种礼治秩序对于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和谐起到了重要作用。
3.差序格局:费孝通先生提出了“差序格局”的概念,认为中国农村社会
的交往关系是以个人为中心的,人们之间的亲疏程度是根据血缘、地缘和业缘等因素来划分的。
这种差序格局对于农村社会的组织和管理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
4.文化传承: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国农村文化的传承方式主要是通过家庭
教育和社区教育来实现的。
这种文化传承方式对于农村居民的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念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5.社会变迁:费孝通先生在书中也探讨了中国农村社会的变迁问题,他认
为中国农村社会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转型和变革。
这种社会变迁对于农村社会的未来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总之,《乡土中国》是一部深入探讨中国农村社会特点、变迁和困境的经典社会学著作。
通过对中国农村社会的深入观察和分析,费孝通先生揭示了中国农村社会的文化、社会结构和历史变迁等方面的特点,对于我们深入了解中国农村社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乡土中国书中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
乡土中国书中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乡土中国书是由费孝通先生所著的一本关于中国农村问题的经典著作。
书中通过对中国农村现实情况的调查和观察,提出了解决农村问题的具体方法。
以下是对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书中提出的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的概括和分析。
首先,在乡土中国书中,费孝通先生提出了“土地改革”的重要性。
他认为,土地问题是中国农村问题的根源所在。
在农村社会中,土地是农民的生计来源,土地问题直接影响着农民的生活和产业发展。
费孝通先生主张进行土地制度改革,通过实行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确保农民对土地的持有和使用权,提高农民的土地收益,增加农民的农业生产积极性和收入。
其次,书中强调了农村市场的重要性。
农村市场是指农民参与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场所,也是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
费孝通先生提出了“去北京,到自己的土地上去”的口号,强调农民要发展本地特色产业,利用农村资源和土地优势,开拓农村市场,增加农民的收入和就业机会。
他还提出了“小额分散”和“点对点”的经营模式,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在原有的农业生产基础上发展农村工业和服务业,实现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
另外,费孝通先生对农村教育的发展也提出了重要观点。
他认为,农村教育是农村发展的基础,农民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技术能力才能更好地参与经济发展和农村建设。
因此,他主张提高农村教育的投入和质量,建设优质的农村小学和初中,培养农民的基本文化和职业技能,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此外,费孝通先生还强调了农村组织的重要性。
他认为,农村组织是农村发展的保障,是农民实现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的重要平台。
费孝通先生主张发展农村合作组织和农民合作社,通过集体经济的方式,提高农民的生产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增加农民的财产和收入。
他还提出了“共同富裕”的理念,鼓励农民间的互助合作和资源共享,实现农村的共同发展和繁荣。
最后,费孝通先生强调了政府的作用。
他认为,政府是农村问题解决的主导力量,需要积极推动农村问题的解决和农村发展的进程。
《山乡巨变》寻找乡土中国的未来方向
《山乡巨变》寻找乡土中国的未来方向山乡巨变寻找乡土中国的未来方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中国乡村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巨变。
城市的发展为农村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如何寻找乡土中国的未来发展方向,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本文将从农业发展、乡村治理、传统文化保护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振兴乡村经济,推动农业现代化作为伟大的农业大国,中国的乡村发展离不开农业的振兴。
农业现代化是乡村振兴的核心。
首先,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农业科技创新可以推动农业从传统的人工劳动向现代化的机械化、智能化转变,提高生产力水平。
其次,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的交通、通信、供水等基础设施水平,为农业生产提供保障。
同时,要加强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和营销,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入。
二、建立有效的乡村治理体系乡村治理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
一方面,要加强乡村政府的能力建设,建立服务型、法治型的乡村政府,提高政府的决策水平和效率。
另一方面,要倡导社会组织的参与,发挥社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
社会组织可以起到补充政府职能的作用,激发乡村的活力。
此外,要加强农民的自治意识,推动农民组织建设,增强乡村居民的议事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三、保护传统文化,传承乡土记忆乡土中国的未来方向,离不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传统文化是乡村的精神支撑和独特符号。
应该积极保护和挖掘乡土文化资源,加强对乡土文化的研究和传承。
通过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加强乡村青少年的文化熏陶,培养他们的乡土情怀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同时,要注重保护乡村的历史建筑和风貌,将其列入文物保护范围,传承乡土记忆。
四、实现城乡共享,推动农村社会进步实现城乡共享是乡土中国的未来方向之一。
城市和乡村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城乡之间应该实现良好的互动和共享。
首先,要加强城市与乡村的发展衔接,促进城市延伸型和乡村转型型发展。
其次,要加强农村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缩小城乡差距。
乡土中国研究报告结尾
乡土中国研究报告结尾乡土中国研究报告结尾综上所述,“乡土中国”是一个复杂而多样的概念,它既涵盖了地理、历史、文化等多个层面,也反映了中国农村地区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这一概念的提出和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国农村地区的发展,推动实施农村振兴战略。
首先,乡土中国研究使我们认识到中国农村地区的多样性与地域差异。
每个农村地区都有其独特的自然环境、社会结构和经济特点。
了解这些差异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规划和实施相关政策,也有利于保护和传承乡土文化。
其次,乡土中国研究揭示了农村发展的新动力和关键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村地区面临着土地利用、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诸多挑战。
同时,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社会转型等也成为了农村发展的关键问题。
只有深入研究这些问题,才能够找到解决之道。
第三,乡土中国研究指导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乡村振兴是当前中国的重要战略,也是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途径。
乡土中国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思路和方法,通过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发挥乡土资源和文化优势,激发农村发展的新活力。
最后,乡土中国研究对农村社会的稳定和民生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农村地区的稳定和农民的幸福感是乡村振兴的基础。
研究乡土中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解决农村社会问题,提高农村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未来,我们需要继续加强对乡土中国的研究,挖掘其更深层次的意义。
同时,我们也需要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为中国农村地区的发展和乡村振兴作出更大贡献。
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相信“乡土中国”这一概念将为中国农村地区的繁荣和发展带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和基本问题是什么?这个问题可以说是农村社会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无论是对乡村的“微型社会学”研究,还是宏观实证调查研究,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更深入、更准确地把握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和基本问题。
这个问题之所以如此重要,一者是认识论规律使然,我们认识事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透过各种各样的现象去把握事物的本质。
二者是学科传统使然。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曾在《乡土中国》和《江村经济》的研究实践中提出这个问题,实际为农村社会学研究提出了一个永恒而又变迁的议题,永恒是指这个问题需要永远留在农村社会学研究者的心中,变迁是指随着乡村社会的变迁,研究者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思考和重新认识这个问题。
本文旨在结合“乡土中国”的理论传统并从乡村社会转型的过程和经验事实中提炼出“后乡土中国”概念,以此来理解当前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探讨其面临的基本问题及解决出路。
一、何为后乡土中国“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在“江村经济”和“禄村农田”的“微观社会学”研究基础上提炼出的一个理想型概念。
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费孝通构建的乡土中国理论,实际就是为了回答“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是什么”这一问题,而对此问题的回答是:“从基层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因此,乡土中国即指中国基层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是乡土性的,确切地说,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是乡土性的。
那么,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乡村为何是乡土社会呢?或者说,乡土性究竟具有什么样的内涵呢?费孝通赋予乡土性质三个主要维度:一是社会主体的非流动性,二是社会空间的地方性,三是社会关系的熟悉性。
由于乡土社会的主体———农民主要靠种地谋生,他们与泥土分不开,依赖于土地,同时又受制于土地,“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
所以,乡村里的人基本是不流动的。
而且,“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
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往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
事实上,乡土社会的非流动性所反映的客观现实是农民的农耕生计模式,以及与这一生计模式相联系的社会与文化生活形态。
依赖土地而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难以摆脱土地空间的束缚,只能世代定居,一代代繁衍下去,很少有变动。
乡土社会空间的地方性是相对于乡土社区的基本单位为村落而言的,即农民聚村而居的现象和事实。
一方面,乡土社会的地方性反映农民的活动范围受到生活空间的限制,即农民的各种活动主要限制于村落之中;另一方面,地方性还表现为因生活空间的限制而产生较为孤立和隔膜的社会交往圈子,亦即以村落为边界的“社会圈子”。
如果说农民依赖土地而进行的农业生产代表的是乡土社会的“土”的性质,那么,农民生于斯、死于斯的村落空间,则集中体现出乡土社会的“乡”的性质,因为这里是他们的家乡,这里的生活“乡里乡亲”。
从社会关系性质来看,乡土社会是熟悉的社会或熟人社会,这与现代城市的陌生人社会呈现本质的差异,城市里的人与人之间即便相互认识,也不一定相互熟悉对方的底细,而在乡土社会里,人和人之间都是相互知根知底的,这种“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
在相互熟悉的基础上,乡土社会的信任关系得以形成。
乡土社会熟悉性的、信任的社会关系,反映出乡村社会两个典型的特征:一是规矩的内生性,即乡土秩序所赖以形成的规则基础是在村落内自然形成的,后乡土中国的基本问题及其出路DOI:10.16324/ki.jcts.2015.02.006村里人在熟悉的环境中自然而然地明白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也就是礼俗规则。
乡村秩序主要靠礼俗规则维持,村民与外在法律规则相距遥远并不熟悉,更谈不上依法理规则行事。
二是规矩的习得性,即村民遵守礼俗规矩,不是靠专门的机构来灌输和施教,而是在亲密交往中经常性学习获得并遵守的。
既然乡土中国理论是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乡村社会的经验现实中提炼和总结出来、用以解释当时基层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问题,经验现实并非静止的,而是与时俱进的。
那么,当下中国基层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是否发生了改变呢?如果说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已经变化,那又属于什么性质的社会呢?经历了革命、改造、改革和市场转型的中国乡村社会,不可能独善其身,性质保持不变。
如今,乡村社会的“乡土本色”逐渐淡去,后乡土性色彩越来越明显,后乡土中国已经来临。
也就是说,当前中国基层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是后乡土性的。
从历史变迁的经验事实看,从20世纪40年代到今天,中国乡村社会已经经历了4次重大的历史变迁,即革命、改造、改革和市场转型。
首先,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过程中,由共产党领导、在农村推进的土地革命到1952年年底除个别地区外已基本完成。
农村土地革命不仅彻底打破了农村以往的土地占有格局,而且伴随着土地所有制性质发生的变化,乡村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也发生了质的变化。
从这个意义上说,乡土社会的“土”的性质无疑也发生了变化。
尽管农民依赖土地从事农业生产未改变,但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显然已不同从前。
其次,从1949年开始到1956年基本结束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目标是要把个体农业生产改造为合作化的集体农业,也就是模仿苏联的农业模式。
到1956年年底,全国96.3%的农户已进入合作社,其中87.8%的农户迈进高级合作社。
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实际上是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推向了巅峰状态。
经过人民公社化改造的乡村社会,不仅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发生了彻底改变,从个体农户经营走向了集体经营,而且也使乡村社会空间的地方性发生转变,乡镇变为人民公社,村落变为生产队,村民变为社员,这些变化不仅仅是形式上的,而且还意味着国家与乡村的关系性质发生了改变。
生活在村落里的社员的活动已经不仅受制于村落,而且还受国家计划和集体的制约。
所以,村落从地方性走向了公共性和政治性,政治活动已广泛地嵌入到村落社会活动之中。
最后,发端于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到20世纪80年代初已在全国农村普遍推进,农业生产告别了人民公社的集体经营体制,回归到个体农户自主经营体制。
“农村家庭承包责任改革不仅改变了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体制,而且对农村社会内部的阶级阶层结构变迁产生了巨大影响,集体经济中的平均主义关系和结构随着土地承包和个体农户的独立经营而发生了重大转型。
”而且,经营体制的改革也拓展到乡村社会生活领域,乡村社会生活的政治性逐渐褪色。
尽管农村改革后的农业生产回归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经营,但这个家庭经营已不再是传统乡土社会的小农生产,而是既有传统性又有计划性的家庭农业,因为农业生产依然是在集体土地所有制和农产品统购统销框架下进行的。
还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在东南沿海地区乡村,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乡村社会出现“离土不离乡”的发展新趋势。
由此可见,一些地区的乡村社会,农业不再是唯一的甚至不是主要的经济活动,乡村已演变为“亦工亦农”的社会空间。
既然中国乡村社会经历革命、改造、改革和市场转型的变迁过程,费孝通概括的乡土性内涵都在一定意义上发生了变化,那么,当下的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可以用什么理论来加以概括和解释呢?从社会转型的历史和现实经验来看,中国乡村社会已经具有后乡土性,后乡土中国就是对当下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的理论概括和解释。
那么,为何要用后乡土中国理论来解释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乡村社会的性质为何是后乡土性的?后乡土中国是基于乡土中国理论和中国乡村转型与发展经验而提炼的一个理想型概念,“后”的含义类似于美国著名的学者和思想家丹尼尔·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理论中“后”的所指,即指一种类型的社会经过变迁和发展之后所处的阶段性质。
后工业社会并非指工业的终结,而是指工业发展之后社会将以服务业为主。
所以,后乡土中国并不是说乡土的完全终结,而是指乡土性特征部分维续的情况下,乡村社会结构所发生的转型。
有学者用“新乡土中国”来描绘当前中国乡村社会的形态,笔者在这里不用“新”字而用“后”字,主要有这样一些理由:一是“新乡土中国”只是一种描述和提法,并没有对费孝通“乡土中国”理论加以发展,尤其是把乡土本色与新乡土相提并论,存在着逻辑悖论;二是“新”字有着“替代”的含义,而与社会变迁与发展过程的意思不太吻合;三是“新”与“旧”相对立,将乡村社会变迁与发展经验概括为“新”的,难免有价值倾向和政治性意义。
作为一种理论解释,后乡土中国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将当前乡村社会理解为后乡土性社会:第一,家庭农业、村落和熟悉关系的存在和维续,使得乡村社会保留着部分“乡土性”特征,而没有彻底转型为城镇化的社会。
目前,农村地区的广泛存在,而且他们与城镇社会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一客观现实表明了乡村社会的乡土性特征依然存在,只不过是部分地保留和延续着。
因为乡村只有部分人口从事农业、部分时间生活在村落、部分熟人规则演变为交易规则。
第二,不流动的乡土演变为大流动的村庄。
如果说封闭性、不流动是乡土社会的最突出特征,那么,流动性则是后乡土社会的典型表征。
流动性的意义不仅仅是乡-城之间的空间位移,而且还包含职业、社会地位的流动性,以及乡村社会空间的变动性。
流动给乡村社会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很多问题都是与流动密切相关的,因而流动是理解后乡土社会的重要视角,同时也是值得关注和深入研究的现象。
第三,乡村结构的分化和多样化。
在城镇化、市场化的大背景下,乡村社会结构正在分化。
无论在区域层次,还是在村落、家庭和个体层次上,乡村社会的发展水平、职业结构及阶层结构都有了较大的分化,并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
例如,在村落层次上,有些村落成为工业化的村落,有的成为“城中村”,有的在土地整理中变成了合并的新村,有的则成了“空巢村”,有些村在城市扩张中彻底消失。
在职业结构方面,乡村居民并非清一色地从事着农业,大量外出打工者在多种行业从事着非农业活动。
第四,从农村建设和乡村治理角度看,乡村社会空间的公共性越来越强。
伴随着国家农村建设的推进和深化,以及乡村治理体制的变革,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越来越多地进入乡村社会,使得乡土社会空间的地方性逐渐弱化,而公共性则越来越强。
也就是说,如今的乡村为越来越多的公共力量和公共活动提供了空间,乡村已不只是村民自己活动的空间了。
后乡土中国是乡土中国变迁和转型后的一种状态,两者处于历史发展的因果链上,而不是彼此对立的两个社会类型。
二、后乡土中国的基本问题费孝通的《江村经济》虽是一部经典村庄民族志,但人类学的民族志研究并不会仅仅停留在对微型单位的全面描述上,而是要在微观考察基础上,揭示一些具有普遍性或共性的问题。
费孝通对江村的微型社会学研究,真正的目的就在于揭示和探讨乡土中国的基本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