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鸦片战争》PPT
合集下载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共20张PPT)
——《中国近代现代史》
①根本原因:西方列强想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以达到鸦片贸易合法化的目的。 ②直接原因:英联络美法两国向清政府提出修约、扩大侵略权益的要求,但遭到清政府拒绝。 ③导火索:“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二、两次鸦片战争
2.第二次鸦片战争
(2)结果:
项目 割地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割九龙司一区俄国抢占大面积领土
闭关自守,愚昧无知
殖民扩张
二、两次鸦片战争
1.第一次鸦片战争
(1)根本原因:打开中国大门,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原料;
中英正当贸易:中国顺差(出超),英国逆差(入超)
正当贸易
英国无法获利
走私鸦片
中国自给自足的自 然经济对外国的工业品具 有顽强的抵抗力和清政府 实行闭关政策的限制,使 英国不可能在中国为自己 的商品打开市场,因而出 现贸易逆差。
《虎门条约》
片面最惠国待遇
破坏了中国的贸易主权
二、两次鸦片战争
1.第一次鸦片战争 【知识拓展】中美《望厦条约》及中法《黄埔条约》
中美《望厦条约》
美国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亦称“中美望厦条约”、“中美五口贸易章程”。1844年7月 3日美国专使顾盛与清两广总督耆英在澳门附近望厦村签订,附有《海关税则》,主要内容有:扩 大领事裁判权范围、强化协、医院,美国军舰 可任意到中国沿海各港口“巡查贸易”,同时美国具有12年后修约的权利。
侵入广东海面-进攻厦门-攻占浙江定海-天津白河口南下广东
阶段二(1841年初~1842年8月): 强占香港岛-进攻镇江-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屈辱求和
二、两次鸦片战争
1.第一次鸦片战争
(4)结果:
条约
内容
对中国的影响
①根本原因:西方列强想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以达到鸦片贸易合法化的目的。 ②直接原因:英联络美法两国向清政府提出修约、扩大侵略权益的要求,但遭到清政府拒绝。 ③导火索:“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二、两次鸦片战争
2.第二次鸦片战争
(2)结果:
项目 割地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割九龙司一区俄国抢占大面积领土
闭关自守,愚昧无知
殖民扩张
二、两次鸦片战争
1.第一次鸦片战争
(1)根本原因:打开中国大门,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原料;
中英正当贸易:中国顺差(出超),英国逆差(入超)
正当贸易
英国无法获利
走私鸦片
中国自给自足的自 然经济对外国的工业品具 有顽强的抵抗力和清政府 实行闭关政策的限制,使 英国不可能在中国为自己 的商品打开市场,因而出 现贸易逆差。
《虎门条约》
片面最惠国待遇
破坏了中国的贸易主权
二、两次鸦片战争
1.第一次鸦片战争 【知识拓展】中美《望厦条约》及中法《黄埔条约》
中美《望厦条约》
美国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亦称“中美望厦条约”、“中美五口贸易章程”。1844年7月 3日美国专使顾盛与清两广总督耆英在澳门附近望厦村签订,附有《海关税则》,主要内容有:扩 大领事裁判权范围、强化协、医院,美国军舰 可任意到中国沿海各港口“巡查贸易”,同时美国具有12年后修约的权利。
侵入广东海面-进攻厦门-攻占浙江定海-天津白河口南下广东
阶段二(1841年初~1842年8月): 强占香港岛-进攻镇江-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屈辱求和
二、两次鸦片战争
1.第一次鸦片战争
(4)结果:
条约
内容
对中国的影响
《两次鸦片战争》PPT优秀课件
这一伟大行动,是以林则徐为代表,第一次向世界表示中国人纯洁的道德心和反抗侵略的坚决性……——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
(三)虎门销烟
一、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
把能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利益的大批商品,全部给予销毁……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罚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要迫使它开放更多的港口,要保护我们天经地义的合法贸易! ——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在议会上的讲话
经济
相继完成工业革命商品经济发达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军事
船坚炮利、热兵器
装备陈旧、冷兵器
外交
殖民扩张
闭关锁国
综合
进入先进的工业时代
停留在落后的农耕时代
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
东印度公司自中国输往英国的茶叶,1760—1764年为42,065担,到1830—1833年达到235,840担,是前者的六倍。英国自中国输入土布,1817—1818年度值395,237两白银,1830—1831年度值386,364两白银,英国输出中国的棉纺织品则较少,1821—1822年度值9,807两白银,1830—1831年度值246,189两白银,入超很大。进口多于出口,形成巨大的收支逆差。——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3.徐继畬与《瀛寰志略》
在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政治环境中,作为统治阶级的一员,徐氏对西方世界的民主制度予以介绍,并大胆加以赞扬,更表现出其超人的胆识与非凡的胸怀。——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瀛寰志略》
★ 最高统治者
和议之后,都门仍复恬嬉,大有雨过忘雷之意。海疆之事,转喉触讳,绝口不提。即茶坊酒肆之中,亦大书“免谈时事”四字,俨有诗书偶雨之禁。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鸦片战争》
问题:马戛尔尼此行的真正使命是什么?
(三)虎门销烟
一、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
把能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利益的大批商品,全部给予销毁……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罚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要迫使它开放更多的港口,要保护我们天经地义的合法贸易! ——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在议会上的讲话
经济
相继完成工业革命商品经济发达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军事
船坚炮利、热兵器
装备陈旧、冷兵器
外交
殖民扩张
闭关锁国
综合
进入先进的工业时代
停留在落后的农耕时代
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
东印度公司自中国输往英国的茶叶,1760—1764年为42,065担,到1830—1833年达到235,840担,是前者的六倍。英国自中国输入土布,1817—1818年度值395,237两白银,1830—1831年度值386,364两白银,英国输出中国的棉纺织品则较少,1821—1822年度值9,807两白银,1830—1831年度值246,189两白银,入超很大。进口多于出口,形成巨大的收支逆差。——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3.徐继畬与《瀛寰志略》
在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政治环境中,作为统治阶级的一员,徐氏对西方世界的民主制度予以介绍,并大胆加以赞扬,更表现出其超人的胆识与非凡的胸怀。——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瀛寰志略》
★ 最高统治者
和议之后,都门仍复恬嬉,大有雨过忘雷之意。海疆之事,转喉触讳,绝口不提。即茶坊酒肆之中,亦大书“免谈时事”四字,俨有诗书偶雨之禁。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鸦片战争》
问题:马戛尔尼此行的真正使命是什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课件(-共52张PPT)
俄国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末开始,通 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了150多万平方千 米的中国领土,相当于15个浙江省的面 积,3个法国,12个捷克斯洛伐克!
《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内容
比较分析《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 为通商口岸 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 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 特权
2. 《北京条约》的签订
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安定门,控制北京城, 迫使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
《北京条约》主要内容 ①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 ②增开天津为商埠。 ③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④赔款额大幅增加。
圆明园遗址
能抢的都抢了, 能烧的都烧了, 就剩下这些石头了!
英、法号称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本 在地质球上上某却个如角此落里野有蛮着、一贪个人婪间,奇对迹:我它们叫国夏家宫。犯 …西都…下体人了现民在的滔这想天座象大宫力殿所罪中能。。创我造…们的…一有赞切一同几天雨乎,是两果神个的话强观性盗点的闯东入, 了夏对宫侵,一略个者进的行洗罪劫行,无另比一个痛放恨火;焚烧但。是…,…我在历们 史的对审当判台时前国,家一个的强的盗落叫后做法也国非,常另一痛个心叫。做今英国天, 。…我…们我相一信定解要放了努的力法学国习、涤真荡本了领污泥,浊把水祖的国法国建 一天定是设会一得把定这 会空笔 来前不 到强义 的之。大财,归实还现给被中抢华劫民过的族中的国重,新这一崛 ——起[。法国]维克多.雨果《致巴特力尔上尉》
1.背景:第二次在中国内战(太平天国运动) 期间
2.侵略国:第一次是英国,第二次是英、法、 俄、美 3.规模:第二次更多国家参与,时间更长,范围 更广
4.危害:第二次危害更大(使中国丧失大量土地; 圆明园被焚毁;列强的侵略势力进入内地)
《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内容
比较分析《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 为通商口岸 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 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 特权
2. 《北京条约》的签订
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安定门,控制北京城, 迫使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
《北京条约》主要内容 ①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 ②增开天津为商埠。 ③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④赔款额大幅增加。
圆明园遗址
能抢的都抢了, 能烧的都烧了, 就剩下这些石头了!
英、法号称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本 在地质球上上某却个如角此落里野有蛮着、一贪个人婪间,奇对迹:我它们叫国夏家宫。犯 …西都…下体人了现民在的滔这想天座象大宫力殿所罪中能。。创我造…们的…一有赞切一同几天雨乎,是两果神个的话强观性盗点的闯东入, 了夏对宫侵,一略个者进的行洗罪劫行,无另比一个痛放恨火;焚烧但。是…,…我在历们 史的对审当判台时前国,家一个的强的盗落叫后做法也国非,常另一痛个心叫。做今英国天, 。…我…们我相一信定解要放了努的力法学国习、涤真荡本了领污泥,浊把水祖的国法国建 一天定是设会一得把定这 会空笔 来前不 到强义 的之。大财,归实还现给被中抢华劫民过的族中的国重,新这一崛 ——起[。法国]维克多.雨果《致巴特力尔上尉》
1.背景:第二次在中国内战(太平天国运动) 期间
2.侵略国:第一次是英国,第二次是英、法、 俄、美 3.规模:第二次更多国家参与,时间更长,范围 更广
4.危害:第二次危害更大(使中国丧失大量土地; 圆明园被焚毁;列强的侵略势力进入内地)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刚要上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共38张PPT)
结果 中美《望厦条约》
中法《黄埔条约》 原因
与
第二次鸦片战争 经过及结果:第一阶段→《天津条约》
因 应
第二阶段→《北京条约》
“师夷长技以制夷”:林则徐、魏源、徐继畬
虎门销烟
虎门1销83烟9年3月,林则徐到达广州查禁鸦片。4月至5月,收缴
英国、印度和美国商人的鸦片2万多箱。从6月3日至25日,在 林则徐亲自主持下,将全部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二、两次鸦片战争
1、鸦片战争(1840—1842年)
第一阶段:
广东(1840年6月) → 厦门 → 浙江定海 → 天津白河口 → 和谈
【思考】从多元史观看中国近代通商口岸的开放
全球史观: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迫使中国纳入资本主 义世界殖民体系
文明史观:是中国学习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窗口,最早接受 西方民主思想,但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一定冲击
社会史观:传统农业文明与先进工业文明最早交汇的地方, 在带来重大变化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一系列问题
△徐继畬与《瀛寰志略》
冲击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天朝上国美梦破碎
因应
反抗外来侵略 向西方学习
洋务运动
知识给人以力量, 愚昧也给人以力量, 有时甚至是更大的 力量。
课堂小结
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
鸦
第一阶段
片 战 争
第二阶段
鸦片战争
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
的 冲 击
两次鸦片战 争
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魏源
“师夷长技以制夷” 夷之长技有三:一战 舰,二火器,三养兵 练兵之法。
——《海国图志》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 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 三养兵练兵之法”—《海国图志·序》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课件(共34张PPT)
2、直接原因(借口):英--“亚罗号事件”
法--“马神甫事件” 中国市场
3、起止时间: 1856~1860年 4、开始标志:英军炮轰广州 5、结果:
攻占天津、北京,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6、罪行: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北京 天津
战争的进程:
1、第一阶段(1856年—
1858年) 1856年10月
学习目标
1.了解英法两国发动侵华战争,英法联军火烧 圆明园、逼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等基本史 实。 2.认识近代中国遭受的深重苦难是列强入侵和
腐朽黑暗的专制统治造成的;初步形成分析
历史问题的能力。
新课探究
目标导学一 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1.第二次鸦片战争
材料展示: 《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打开了中国的国门, 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 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发了疯似的”,“只要中国人 每年需用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 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
赔偿英国400万两白银, 法国200万两 增开十口通商,外国军 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 岸自由航行
英法各增至800万两 增开天津
其他权利
允许外国公使驻京,并 可在通商口岸设领事馆; 承认《天津条约》 外国人可到内地游历、 有效 经商、自由传教
影响: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半封建的程度加深
第二次鸦片战争
1、背景
条约》
相同
扩大
加深
历史八年级上册( RJ )教学课件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导入新课
新课探究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导入新课
诗歌朗读
我希望你以军人的身份再生
---致额尔金勋爵
法--“马神甫事件” 中国市场
3、起止时间: 1856~1860年 4、开始标志:英军炮轰广州 5、结果:
攻占天津、北京,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6、罪行: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北京 天津
战争的进程:
1、第一阶段(1856年—
1858年) 1856年10月
学习目标
1.了解英法两国发动侵华战争,英法联军火烧 圆明园、逼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等基本史 实。 2.认识近代中国遭受的深重苦难是列强入侵和
腐朽黑暗的专制统治造成的;初步形成分析
历史问题的能力。
新课探究
目标导学一 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1.第二次鸦片战争
材料展示: 《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打开了中国的国门, 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 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发了疯似的”,“只要中国人 每年需用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 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
赔偿英国400万两白银, 法国200万两 增开十口通商,外国军 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 岸自由航行
英法各增至800万两 增开天津
其他权利
允许外国公使驻京,并 可在通商口岸设领事馆; 承认《天津条约》 外国人可到内地游历、 有效 经商、自由传教
影响: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半封建的程度加深
第二次鸦片战争
1、背景
条约》
相同
扩大
加深
历史八年级上册( RJ )教学课件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导入新课
新课探究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导入新课
诗歌朗读
我希望你以军人的身份再生
---致额尔金勋爵
两次鸦片战争ppt课件
中美《望厦条约》
中法《黄埔条约》
条约内容及危害
补充概念
领时事间裁判权条,约又名称称 “治外法权主”要即内英容国侨民、商人同中危国害人发生冲
突,或在中国犯法,或成为割被让告香,港只岛能由英国驻中破国坏的了领中事国的去领裁土判主,权中
国 “18政4片2府年面不最中得惠英过《国问南待,京破遇条约坏”》了:中是赔协国指款定的一2关1司税0国0法万的主银通元权商。、航海、加中重国税了开收人始或民丧公负失民担关法税自律主地权
目
录
贰 两个世界的对决——两次鸦片战争
叁 鸦片战争的冲击——开眼看世界
*两国礼物有哪些特点和区别? *其背后又隐含两国怎样的国情呢?
● 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英王乔治三世派遣乔治·马戛尔尼勋爵来华访问,并携带了 600箱礼物,共19宗、590余件。在当时,外国使者来华,皆被称为“四夷来朝”, 须行“朝贡之礼”,马戛尔尼使团也不例外。同时清王朝本着“薄来厚往”的原则, 分别赏赐英王及使臣、随员一行丝绸绒、瓷器、玉器及各类工艺品三千多件。具体清 单如下:
线索二:各阶级的救亡图存运动
鸦片是被放在驼背上带到了中国,而它最终折断了这个民族的脊梁。 ————(美)特拉维斯·黑尼斯三世、(美)弗兰克·萨奈罗《鸦片战争: 一个帝国的沉迷和另一个帝国的堕落》 异域奇珍、药品——毒品
阿芙蓉(即鸦片)可以治疗痢疾、瘫痪、中风。——《回回药方》 鸦片主治“泻痢、脱肛不止,能涩丈夫精——李时珍《本草纲目》 饱闻食罂粟,能涤胃中热。问邻乞嘉种,欲往愧屑屑。——种罂粟 宋·李复
1815
1048272
1816
2452511
1820
1898863
1823
659998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30张PPT)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
一、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二、两次鸦片战争三、开眼看世界
1.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2.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
本课时间轴
虎门销烟
鸦片战争
中美《望厦条约》
中英《虎门条约》
中法《黄埔条约》
详见教材93页历史纵横各地民众自发抵抗侵略军恩格斯指出:“这是一场维护中华民族生存的人民战争。”
二、两次鸦片战争
4.反侵略斗争
这次战争为何被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根本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
(三)探究:两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1)两半社会性质:使中国从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两大社会矛盾:民族矛盾:中华民族与外国列强的矛盾 阶级矛盾:人民大众与封建主义的矛盾(3)双重革命任务:反侵略、反封建民族独立: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求得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4)政治:把不平等条约强加在中国身上,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严重侵犯(5)经济:自然经济开始并逐步解体,沦为列强的经济附庸,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6)思想:主张向西方学习。
二、两次鸦片战争
(一)第一次鸦片战争
1840年6月,英国远征军总司令懿律率军舰40余艘,士兵4000多名,开进广州海口,发动侵略战争。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清政府组织了抵抗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但最终战败
2.过程
二、两次鸦片战争
(一)第一次鸦片战争
问题:1856年,时隔14年,为何战火再起?
两次鸦片战争
一、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二、两次鸦片战争三、开眼看世界
1.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2.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
本课时间轴
虎门销烟
鸦片战争
中美《望厦条约》
中英《虎门条约》
中法《黄埔条约》
详见教材93页历史纵横各地民众自发抵抗侵略军恩格斯指出:“这是一场维护中华民族生存的人民战争。”
二、两次鸦片战争
4.反侵略斗争
这次战争为何被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根本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
(三)探究:两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1)两半社会性质:使中国从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两大社会矛盾:民族矛盾:中华民族与外国列强的矛盾 阶级矛盾:人民大众与封建主义的矛盾(3)双重革命任务:反侵略、反封建民族独立: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求得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4)政治:把不平等条约强加在中国身上,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严重侵犯(5)经济:自然经济开始并逐步解体,沦为列强的经济附庸,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6)思想:主张向西方学习。
二、两次鸦片战争
(一)第一次鸦片战争
1840年6月,英国远征军总司令懿律率军舰40余艘,士兵4000多名,开进广州海口,发动侵略战争。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清政府组织了抵抗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但最终战败
2.过程
二、两次鸦片战争
(一)第一次鸦片战争
问题:1856年,时隔14年,为何战火再起?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 课件(28张PPT)
二、几无悬念的结局 ——看过程
阅读教材98页—99页,填写表格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目的 起止时间
导火索
打开中国市场 1840-1842 虎门销烟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1856-1860 亚罗号事件
侵略国家 英国
英国、法国
签订条约《南京条约》《虎门条约》
《望厦条约《黄埔条约》
《天津条约》《北京条 约》中俄《北京条约》 《瑷珲条约》
中国顺差(出超)英国逆差(入超)
单位:千万元
1
0
1818年
1820年
英国输华总值
1827年
1831年
中国输英总值
探究思考:
在长达半个世纪的过程中,英国多次试图打开中 国市场,均未获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天朝上国观念 闭关锁国 …… 封闭的小农经济,独立于世界市场之外。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建立;
强邻环伺,扣响国门
材料三:1776年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国富论》提 出:平等的自由贸易才能使利益最大化。
1852年自由贸易成为英国国策。
阅读材料,英国对外理念是什么? 英国 理念:平等的自由贸易;
材料四:乾隆致英王乔治三世赦谕:朕批阅表文,词 意诚恳,具见尔恭顺之诚,深为嘉许。……天朝物产 丰富,无所不有,原不假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面对这场战争
民众的反应
材料五:1841年,英国士兵到广州三元里抢劫财物、屠 杀村民,激起当地民众愤怒,一万多民众组织结集起来, 向英军围攻袭击。民众手持大刀、长矛等传统兵器,重 重围困英军。直到广州知府出面,广州民众才撤走。这 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民众大规模自发保卫家园抵抗 外来侵略的战斗。
鸦片战争期间,民众的表现说明了什么问题?
人教版必修2019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共39张PPT)
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鸦片战争)
1.原因
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工业原料 ——根本原因
虎门销烟
2.经过
——直接原因 (战争借口)
直逼天津
查办林则徐 与英国议和
攻陷定海
第一阶段
进攻厦门 封锁珠江口
1840年6月— 1841年8月
逼近南京
进吴淞, 占镇江
厦门 定 海宁 波失守
第二阶段 1841年秋—
1842年8月
展示《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内容
比较分析《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 商口岸
《北京条约》是在清政府承认 《天津条约》继续有效的基础之 上,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
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 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额大幅度
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增加。
根据表格内容,谈谈你对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 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的理解。
第二次鸦片战争影响
使中国丧失了更多主权,英国、法国、美国 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 下游地区,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中国 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四、师夷长技以制夷
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魏源(1794~1857年),清代启蒙思想家、政治 家、文学家,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行者 之一。名远达,字默深,又字墨生、汉士,号良 图,汉族,湖南邵阳隆回人,道光二年举人,二 十五年始成进士,官高邮知州,晚年弃官归隐, 潜心佛学,法名承贯。魏源认为论学应以“经世 致用”为宗旨,提出“变古愈尽,便民愈甚”的 变法主张,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总结出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新思想。
3.影响
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近史的开端。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课件(共28张PPT+视频)
➢赔款额也大幅增 加
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 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及
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
记》:巴尔什湖以东以南 共150多万
44万多
平方公里
60多万
约
1860年中俄《北京万条 约》:乌苏里江以东, 包括库页岛
40
19世纪80年代以后:中俄《改 订条约》中国西北部,7万多
统编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40年 1842年
战火重燃
1856年 1860年
鸦片战争
= 《南京条约》 “万年和约”
割地 割香港岛给英国
赔款 赔款2100万银元
通商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 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议税
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 税,由双方协定
英国驻广州领事硬说“亚罗”号是英国船, 要求中国方面释放被捕人员,并谎称中国士 兵扯掉英国国旗,要求向英方赔礼道歉。两 广总督叶名琛为避免事态扩大,同意释放被 捕人员,但拒绝道歉。
马神甫事件
“马神甫”即马赖,法国天主教神甫。他从广州非法潜 入广西西林县,为非作歹,1856年2月被当地官员逮捕处死。
不满足既得利益,企 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 场,扩大侵略权益
徐继畬与《瀛寰志略》
八
国
甲
联
第 二
午 中
军 侵
鸦 片 战 争
次 鸦 片 战 争
日 战 争
华
铭记历史 勿忘国耻 把握今天 自信自强 开创未来 披荆斩棘
当教学堂目标巩固
1.“有一天,两个强盗走进了圆明园,一 个抢掠,一个放火。可以说,胜利是偷盗 者的胜利,两个胜利者一起彻底毁灭了圆
第一课:两次鸦片战争PPT课件
晚清时期 中国开始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一八四0——一八六四)
欧美社会
晚清社会
十九世纪前期
英国率先完 成工业革命 ,资产阶级 迫切要求海
外市场。
经济落后, 政治腐败, 阶级矛盾尖锐
对外殖民扩张
闭关 政策
中英鸦片 战争
中国战败, 开始沦为 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
五六十年代
世界资本主义 迅速发展,出 现世界性经济 危机,各国急
社会经济阶级状况的变化
(二) 经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逐步卷入资本主
义世界市场。
阶级:中国无产阶级在19世纪四十至五十年代
产生于外商企业中(通商口岸的码头工人和外轮雇用
的中国海员)
近代新思潮的兴起
(三)1.主要代表人物:林则徐 魏源等
2.特点: 突破了传统封建的自闭意识: 对西方的学习从“器物”方面开始,着眼点
南京 镇江 上海
定海
九江
广州
琼州
厦门
汕头
香港岛
淡水
台湾 (台南)
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 背景 从18c中期起,在中英正当贸易中,中
国处于出超地位 目的 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危害 大量白银外流,威胁清朝统治
中国的禁烟运动 林则徐虎门销烟 显示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
林则徐的禁烟运动
开创了侵略者
附件协国领片在用主治同门且专其面的的是定家面事 通物 缉 理 所 、 理大不享,英范关一在最裁 商料 嗣 。 属 宁 商英受 而 国 围平税中惠判 口。 后 家 波 贾君自国范 在 能 又等犯驻国国权 岸事今 世 眷 、主今围 中 够 扩的的取了中待租宜大 袭 , 上派以主 英 片 大片司侨得遇地… 皇 主 寄 海设后法国要不面到面法民新造帝位居等领… ,主或 的是平享政最商的屋准者大五事大权有等受治惠成 领沾特不人将常清处、皇关条特主国为 事权”香远沿港管帝同得通约别权待被 去严往美规相伴,。港据海口事恩中过商里权等遇重中、定关关告 裁英一守之,等准、,利一。问国危应中,,系国, 判岛主广贸官大航却;切自害享法这结人。就给掌州易住英只 ,中有之样成海只而方此发可予 , 、 通该国的间,了国能 中、规且面,商以生主平条各共大 任 福 商舞人税 定 享 ,只品由国权等约国同“冲英 便 州 无出民和收 了 受 因要英政(权也侵侵一国 立 、 碍城代掠突等 缔 特 此任在)有略华国府体夺君 法 厦 ,邑,方 约 权 说何国,同者的均原,际后样利伙料交中的害
(一八四0——一八六四)
欧美社会
晚清社会
十九世纪前期
英国率先完 成工业革命 ,资产阶级 迫切要求海
外市场。
经济落后, 政治腐败, 阶级矛盾尖锐
对外殖民扩张
闭关 政策
中英鸦片 战争
中国战败, 开始沦为 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
五六十年代
世界资本主义 迅速发展,出 现世界性经济 危机,各国急
社会经济阶级状况的变化
(二) 经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逐步卷入资本主
义世界市场。
阶级:中国无产阶级在19世纪四十至五十年代
产生于外商企业中(通商口岸的码头工人和外轮雇用
的中国海员)
近代新思潮的兴起
(三)1.主要代表人物:林则徐 魏源等
2.特点: 突破了传统封建的自闭意识: 对西方的学习从“器物”方面开始,着眼点
南京 镇江 上海
定海
九江
广州
琼州
厦门
汕头
香港岛
淡水
台湾 (台南)
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 背景 从18c中期起,在中英正当贸易中,中
国处于出超地位 目的 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危害 大量白银外流,威胁清朝统治
中国的禁烟运动 林则徐虎门销烟 显示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
林则徐的禁烟运动
开创了侵略者
附件协国领片在用主治同门且专其面的的是定家面事 通物 缉 理 所 、 理大不享,英范关一在最裁 商料 嗣 。 属 宁 商英受 而 国 围平税中惠判 口。 后 家 波 贾君自国范 在 能 又等犯驻国国权 岸事今 世 眷 、主今围 中 够 扩的的取了中待租宜大 袭 , 上派以主 英 片 大片司侨得遇地… 皇 主 寄 海设后法国要不面到面法民新造帝位居等领… ,主或 的是平享政最商的屋准者大五事大权有等受治惠成 领沾特不人将常清处、皇关条特主国为 事权”香远沿港管帝同得通约别权待被 去严往美规相伴,。港据海口事恩中过商里权等遇重中、定关关告 裁英一守之,等准、,利一。问国危应中,,系国, 判岛主广贸官大航却;切自害享法这结人。就给掌州易住英只 ,中有之样成海只而方此发可予 , 、 通该国的间,了国能 中、规且面,商以生主平条各共大 任 福 商舞人税 定 享 ,只品由国权等约国同“冲英 便 州 无出民和收 了 受 因要英政(权也侵侵一国 立 、 碍城代掠突等 缔 特 此任在)有略华国府体夺君 法 厦 ,邑,方 约 权 说何国,同者的均原,际后样利伙料交中的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1. 经济:外国商品输入冲击了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赔款使清政府财政负担加剧; 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 政治:中国国家主权被破坏(领土完整、关税主权等); 传统的朝贡制度被打破; 打开了我国东南沿海门户,便利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入侵。
3. 外交:国际地位下降,被动挨打。 4. 思想:西学东渐。 5. 社会:社会性质发生转变,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虎门销烟
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 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 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 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 银』。
命卿为钦差大 臣,赴广东查 禁鸦片。
虎门销烟
1839年3月,林则徐到达广州查禁鸦片。4月至5月,收缴英国、印度和美国商 人的鸦片2万多箱。从6月3日至25日,在林则徐亲自主持下,将全部鸦片在虎门海 滩当众销毁。
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主义的矛盾。
第二次鸦片战争原因
根本原因:列强为继续扩大在华利益 直接原因:清政府拒绝其全面修改条约的要求 导火索:“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第一阶段
1856年,英军进攻广州,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随后,法国也加入侵华战争。 英法联军攻陷广州,继而北上进逼天津。1858年,清政府被迫分别与英法两国签 订《天津条约》,主要内容包括:
社会性质——半殖半封,程度加深 政治上——丧失更多领土、主权 经济上——便利了列强的商品输出 清政府——中外反动势力勾结、洋务运 动奠定基础
【思考】从多元史观看中国近代通商口岸的开放
全球史观: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迫使中国纳入资本主 义世界殖民体系
文明史观:是中国学习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窗口,最早接受 西方民主思想,但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一定冲击
攻占巴士底狱
政
治
方
《权利法案》
面
道光皇帝
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君主专制,日益腐败
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
经 济 方 面
相继完成工业革命,商品经济发达
落后的自然经济,财政入不敷出
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
铁甲战舰
军 事 方 面
木制舰船
船坚炮利
装备陈旧,军备废弛
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
1840年的中国和世界形势图
中法《黄埔条约》
法国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亦称“中法黄埔条约”、“中法五口贸易章 程”。1844年10月24日法国专使刺萼尼与清两广总督耆英在广州黄埔签订,附有 《海关税则》,规定:法国享由协定关税、五口通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 遇等特权;准许法国人在通商口岸建造教堂,还逼迫清政府解除了西方宗教的禁令。
外 交 方 面
殖民扩张
闭 关 政 策
闭关自守,愚昧无知
19世纪济 军事 外交 综合
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君主专制,日益腐败
相继完成工业革命,商品经济发达 落后的自然经济,财政入不敷出
先进的船工坚炮业利 文明 VS 落后装备的陈旧农,军耕备废文弛明
殖民扩张
闭关自守,愚昧无知
社会史观:传统农业文明与先进工业文明最早交汇的地方, 在带来重大变化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一系列问题
分别签订《北京条约》,主要内容包括:
1.承认《天津条约》有效;
2.增开天津为商埠;
3.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4.对英、法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圆明园遗址
【思考】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继续
扩大
根本目的一致——打开中国市场 手段过程相似——坚船利炮、武力征服 战争结果相同——清政府败,签订不平 等条约,丧失众 多主权
1.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沿江沿海十处通商口岸; 2.赔偿英法巨额白银; 3.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 4.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同行。
第二阶段
不久,英法两国不满清政府指定的进京换约路线,再起冲突。英法联军接连
攻陷天津、北京,火烧圆明园,咸丰帝逃往热河。1860年,清政府又被迫与英法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
【课程标准】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01. 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
目
——战前的实力对比
02. 两次鸦片战争
录
——鸦片战争的进程
03. “师夷长技以制夷”
——鸦片战争的冲击
01 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 ——战前的实力对比
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
鸦片战争
第一阶段:
广东(1840年6月) → 厦门 → 浙江定海 → 天津白河口 → 和谈
第二阶段:
1841年初强占香港岛 广东 — 东南沿海
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条约
内容
对中国的影响
割香港岛给英国
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开了割让 土地的先例
《南京条约》
赔款2100万银元
资本主义迅速崛起
封建统治,危机四伏
02 两次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的进程
鸦片战争前中英正当贸易情况表
单位:万两(白银)
年度
英国输华总值
中国输英总值
中英贸易中国 出入超情况
1765—1769
119.29
219.06
出超99.77
1796—1799
537.30
572.00
出超34.7
1830—1833
破坏了中国的贸易主权
【知识拓展】中美《望厦条约》及中法《黄埔条约》
中美《望厦条约》
美国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亦称“中美望厦条约”、“中美五口贸易章 程”。1844年7月3日美国专使顾盛与清两广总督耆英在澳门附近望厦村签订,附 有《海关税则》,主要内容有:扩大领事裁判权范围、强化协定关税原则;还规定 准许美国人在通商口岸建立教堂、医院,美国军舰可任意到中国沿海各港口“巡查 贸易”,同时美国具有12年后修约的权利。
773.50
995.03
出超261.98
鸦片的危害
1. 毒害身心
吸食鸦片让人身体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使人终日神 志不清。
2. 白银外流
1821-1840年间,中国白银外流至少在1亿元以上,平均 每年流出500万两白银,相当于清政府每年总收入的1/10。
3. 腐蚀国家机器
破坏社会安定,加速吏治败坏。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 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开了勒索赔款的恶例,加重了人民 负担,阶级矛盾尖锐
打开了中国东南沿海的门户,便利 了资本主义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
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 物的关税,由双方协定
《五口通商章程》 领事裁判权
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虎门条约》 片面最惠国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