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展示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导学案(附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第15课 展示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课件】【北师大版】

第15课 展示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课件】【北师大版】
第15课 展示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
时尚
粗粮是相对我们平时吃的精米白面等细粮而言的粮
食品,主要包括:谷物类:玉米、小米、红米、黑 米、紫米、高梁、大麦、燕麦、荞麦/麦麸等。 杂 豆类:黄豆、绿豆、红豆、黑豆、青豆、芸豆、蚕 豆、豌豆等。 块茎类:红薯、山药、马铃薯等。
材料一:20世纪60年代,每月只有3两的油和肉, 当时一些机关工作者常成群结队到山区郊外挖野 生植物的茎,把它们磨成粉末,来弥补粮食定量 不足! 材料二:近几年,吃野菜成为时髦。很多天然的 野菜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不仅风味独特,而且 常有药用功效。……
材料一、二中的“吃野菜”有什么不同?
材料一是为了生存不得不吃野菜,作为粮 食不足的补充;材料二是因为生活水平提 高,开始重视营养全面和均衡。
•50年代的四大件: “三转一响”——缝纫机、自 行车、手表、收音机
90年代的四大件: 彩电、冰箱、 洗衣机、空调
旧中国卫生事业极落后,平均寿命只 有35岁,所谓“人生七十古来稀”。而现 在,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已达70岁,比解 放前提高了一倍。
近代以前有哪些交通工具?
回首那个年代:
当时生产力水平较低,从 整个国家建设的要求出发, 必须实行计划供应。(布 票平均每人发1.6—1.9丈, 如果家中有一个成员想做 一件新衣服的话,那就意 味着其他人一年中不能买 一寸布,穿一件新衣服是 多少人梦以求的事;粮票 成人平均每人每月为

展示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 导学案

展示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 导学案

展示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导学案【活动目标】1、学习社会实践的方法和技巧,对改革开放以来人们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进行家庭采访或社会调查,说明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影响。

2、知道收集资料的途径,学会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历史,加深对改革开放前后我国社会生活和人们生活方式变化的认识。

【学习流程】一、自学与交流(10分钟)1、重点:学会分析人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用等各方面发展程度,提出自己的建议。

2、活动准备:小组成员明确分工,分别收集改革开放前后反映人们衣、食、住、行、用等各方面情况的资料,包括新老照片、图片、报刊、书籍等,以及过去的购物票证和衣服用品等。

3、活动过程:第一小组:(1)着重进行“衣”方面的展览、学生收集服装变化过程的图片;(2)请学生谈谈搜集资料时的一些情况,社会调查的过程及整理编辑资料中的感受。

第二小组:(1)着重进行“食”方面的展览、学生搜集图片或者是自己手工制作的橡皮泥食品;(2)学生汇报活动准备时的经历与感受。

第三小组:(1)利用已学过的课文引入,介绍“住”方面的主要成就,再利用学生自创的纸工小房子和照片展示。

展现人们的精神风貌;(2)学生以“我家的变化”为题进行演讲,小组成员谈收集资料的经历与感受。

第四小组:主要介绍“行”方面的变化,特别要抓住本地交通工具与公路建设发生的变化。

第五小组:(1)介绍现代生活用品的变化;(2)观看记录片片断。

和图片资料介绍。

第六、七小组:(1)介绍所调查的今天我们家的消费结构与消费趋势;(2)介绍所调查的当今中学生的消费结构与消费趋势;(3)与过去人们的消费结构进行比较,得出相关结论。

二、展示与质疑:三、点拨与归纳衣食住行:教学反思:四、巩固与检测(一)巩固训练(二)检测反馈:学生对自己在整个活动中的表现做出评价。

(1)在活动过程中,你是怎样收集资料、提取有效信息的?(2)在社会调查过程中,你学到了哪些方法?(3)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你的表现怎么样?通过活动,谈谈你对“众人拾柴火焰高”这句话的理解。

北师大版历史八下第15课展示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教案.doc

北师大版历史八下第15课展示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教案.doc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15课展示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学习与探究之三课程标准以人们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为例,说明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影响活动目标学习社会实践的方法和技巧,进行家庭采访或社会调查。

知道收集资料的途径。

收集改革开放前后生活方式变化的第一手资料,如以前的粮票、布票、购物证等票证以及反映人民生活面貌的照片、报刊、实物等。

学会用不同方式表达历史。

用收集的文字、图片资料布置展板,举办展览会,并进行演示、讲解,加深对改革开放前后我国社会生活和人们生活方式变化的认识。

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学校所在地人们生活中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做纵向和横向对比,提出自己对当地社会发展的建议,培养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采用专题报告的形式从不同角度介绍改革开放前后社会生活的变化,特别是人们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祖国廿新月异的变化,为祖国的欣欣向荣感到骄傲和自豪。

通过调查农村经济的发展史编辑历史小报、撰写历史小论文,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远大理想,并将其内化为自己学习的动力。

学情分析学生对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都有一定程度的亲身体验,也可以找到相关资料,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另外,学生已有课程改革以来近两年的活动课实践经验,因此,教师指导工作的重点不再是活动的组织、探究方法等方面,而是尽可能引导学生全方位多层次地利用、挖掘课程内容,把课堂作为展示交流的广阔平台,真正实现全面参与、日主学习、共同发展。

教材分析及活动设计说明通过第三单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课题的学习,学生已了解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努力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bl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但学生没有改革开放前的生活体验,仅限于书本知识。

只有经过调查采访、收集资料、对比分析,才能深刻认识到改革开放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陕西省西安市交大阳光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 15 展示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导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

陕西省西安市交大阳光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 15 展示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导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

15 展示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学习目标1、学习社会实践的方法和技巧,进行家庭采访或社会调查。

2、识记收集资料的途径。

收集改革开放前后人们生活方式变化的第一手资料,如以前的粮票、布票、油票等购物票证以及反映人民生活面貌的照片、报刊、实物等。

3、学会用不同方式表达历史。

用收集的文字、图片资料布置展板,举办展览会;将调查结果写成论文,加深对改革开放前后我国社会生活和人们生活方式变化的认识。

4、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影响。

我的问题学习难点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主学习1、明确分组情况,清楚活动任务。

2、小组长组织本组成员制定活动计划,安排活动任务。

3、查看有关书籍,观看影视片,了解本组要展示的相关内容。

4、编排情景剧或小品,时间不超过5分钟。

5、编辑“走近……”历史小报,并附自己搜集过程中的感受,制作小组展板。

6、向自己的祖辈、父辈了解一下,在他们生活的年代里,人们的衣、食、住、行水平怎样?自己学习后有什么感想?把这些内容详细地记下来。

7、小组将收集的有效资料制作成宣讲材料。

8、组内交流搜集的资料,整理、再创作,推选小组展示主持人和评委。

9、制作展示用的多媒体课件。

精讲互动第一小组:(1)着重进行“衣”方面的小报展览、学生自创的小品表演和有关的散文朗诵;(2)请学生谈谈搜集资料时的一些情况,包括查找资料的方法、社会调查的过程及整理编辑资料中的感受。

第二小组:(1)着重进行“食”方面的小报展览、学生自编的情景剧表演;(2)学生汇报活动准备时的经历与感受。

第三小组:(1)利用已学过的课文引入,介绍“住”方面的主要成就,再利用学生自创的课堂情景剧,展现人们的精神风貌;(2)学生以“我家的变化”为题进行演讲,小组成员谈收集资料的经历与感受。

第四小组:主要介绍“行”方面的变化,特别要抓住本村交通工具与公路建设发生的变化。

第五小组:(1)介绍现代生活用品的变化;(2)观看记录片。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北师版八 下 第15课 展示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 课后练习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北师版八 下  第15课  展示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 课后练习

第15课展示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一、基础巩固1.1972年,有一个外国人来到中国那么他不可能看见的是()A.私人的轿车在高速公路上飞跑 B.人们大多穿着蓝颜色的服装C.人们买面粉使用粮票 D.人们住的是单位的福利房2.改革开放前,我国发行布票、粮票和油票的根本原因是()A.体现人人平等的社会主义优越性 B.防止人口流动C.经济发展水平低,商品严重匮乏 D.满足收藏爱好者的需要3.中国改革开放后出现的生活新景象有()①大家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②城镇居民凭粮票、油票购买食品③人们的服饰丰富多彩,展示个性④开私家车出行的人越来越多A.①②B②③ C.①④ D.③④4.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人们购买生活日用品必须使用票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这些票证逐步被取消。

这种变化,反映出()A.“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符合国情B.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C.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D.中国人不习惯使用进口日用品5.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巨大变化是在()A.土地改革后 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C.粉碎“四人帮”以后D.改革开放以后6.改革开放前,社会上流行着所谓“四大件”的说法,改革开放后,取代以前的“旧四大件”的“新四大件”是()①自行车;②彩电;③冰箱;④洗衣机;⑤空调;⑥汽车。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③④⑤⑥D.①②⑤⑥7.建国以来,我国人民对于时间的掌握发生着变化,有这样的说法:50年代看天上(的太阳),70年代看墙上(的挂钟),80年代看手上(的手表),90年代看腰上(的BP机、手机)。

这反映了()A.我国人民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B.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变化C.我国的轻工业发展很快 D.我国人民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二、拓展应用8.观察下列三幅图片,说出自己最想说的话:三、问题探究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必须凭借各种票证才能购买到物品。

粮票、油票、煤票、豆腐票、肉票、蛋票、糖票、肥皂票、布票、棉花票、火柴票、家具票……各种票证让人眼花缭乱。

辽宁省丹东七中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5课 展示五彩缤纷的

辽宁省丹东七中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5课 展示五彩缤纷的

辽宁省丹东七中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展示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教案活动目标1.通过家庭采访、社会调查或资料收集等实践活动,学习社会实践的方法和技巧,掌握收集资料的途径。

2.用收集的文字、图片、实物等资料布置展板,举办展览会、制作课件、表演小品、撰写小论文等,学会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历史。

3.培养和增强学生多角度认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理解,加强对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1.提前两周组建活动小组,召开活动小组组长会议,学习活动目标,由小组长共同制定活动方案,包括活动要求、评分标准、评选奖项、评委成员、活动主持人等。

提前一周公布活动方案。

2.确立主题:各活动小组按照各自兴趣组建衣、食、住、行、用、消费等六个小组。

明确活动任务。

3.小组成员明确分工、查找资料,包括新老照片、图片、报刊书籍以及实物(如购物票证、衣物用品等)、交流收集的资料,提取有效信息进行整理,进行再创作。

教师可以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把握活动目标。

4.确定汇报形式:填写活动报告,制作汇报课件或展板,编演小品等。

教师进行预检,及时进行指导。

活动过程1.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公布活动要求、评分标准、评委成员。

2.各小组按照抽取的顺序汇报、展示。

最好辅之以视听材料、实物展示,以期达到生动、形象感受力强的效果。

(评委和老师在每一个小组汇报结束后及时公布分数,由记分员记录核算并登记在黑板上)3.汇报过程中可以加强师生、生生的“双边”活动,借助学生的点评,增强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4.最后由主持人宣布活动成绩,公布最佳活动小组及最佳展板、最佳课件、最佳实物展示、最佳表演等单项奖。

活动总结学生填写完善活动报告,进行活动总结、反思本次活动的亮点与不足,争取下次活动取得更好的成绩。

活动课——小组汇报评价标准项目分值1主题鲜明,思路清晰,内容贴切、充实,能展现改革开放的巨大2分成就引用的资料、图片、实物符合要求 2分语言流畅、仪态大方、富有激情和感染力 2分汇报形式多样,有所创新 2分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团结协作,体现了全员参与 2分教学反思:2。

《五彩缤纷的生活》教案

《五彩缤纷的生活》教案

《五彩缤纷的生活》教案第一篇:《五彩缤纷的生活》教案《五彩缤纷的生活》教案教材分析:本课呈现了中外画家笔下表现快乐童年的不同表现形式的绘画作品,从不同角度表现了儿童天真无邪的童心和多姿多彩的快乐生活。

教学目标:通过欣赏表现快乐童年的美术作品,初步感知、了解不同绘画表现形式的美感特征。

能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描述画家的作品,并能说说自己的感受。

感受美术作品中表现童年多种多样的快乐生活。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欣赏中外画家表现快乐童年的绘画作品。

教学过程:1欣赏导入:提问:课件展示,这几幅画画的都是什么人? 2.初步欣赏提问:刚才有同学说画中的小朋友很快乐,你是怎么看出来的?画家在表现快乐的童年时,他们的表现形式是不一样的,你能发现吗?3.深入探究教师出示《悄悄话》教师出示《洗澡》教师出示《闲庭春画》同事出现以上三幅画,请学生说说这三幅作品都表达了快乐和幸福的主题,你觉得他们分别表现在哪些方面?4、尝试赏析(1)作业要求请自主选择还没欣赏过的一幅画,说说你选择的是谁的作品?属于什么画种?画面表现了什么内容?(2)学生汇报交流,师生共同评价。

5、小结拓展(1)小结本课学习内容。

(2)欣赏其他艺术家表现快乐童年的作品。

(3)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上网收集更多画家表现快乐童年的美术作品,或者用画笔表现自己的童年趣事。

第二篇:《五彩缤纷的生活》教案4《五彩缤纷的生活》教案教学目标:1、初步感知中国画和油画不同工具材料、技法所产生的不同艺术风格。

2、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对作品的内容、造型要素等的感受。

3、体会画家对生活美的感受与表现生活美的情感。

教学重点: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对作品“形与色”的感受和童年“美与趣”的回忆。

教学难点:了解中国画“线造型”与油画“块面组合”的艺术形式。

课前准备:有关的作品及图片。

教学过程:(一)、欣赏导入:(二)、课堂发展:1、体验活动:创设尝试“文房四宝”和“油彩(粉彩)画布”的情景。

摸一摸:让学生在触摸中尝试文房四宝和油彩画布,初步感知两种不同材料、工具的特点。

八年级历史展示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2

八年级历史展示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2
1.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公布活动要求、 评分标准、评委成员。
2.各小组按照抽取的顺序汇报、展示。最 好辅之以视听材料、实物展示,以期达到生动、 形象感受力强的效果。(评委和老师在每一个 小组汇报结束后及时公布分数,由记分员记录 核算并登记在黑板上)
3.汇报过程中可以加强师生、生生的“双 边”活动,借助学生的点评,增强学生多方面 的能力。
3.小组成员明确分工、查找资料,包括新 老照片、图片、报刊书籍以及实物(如购物票 证、衣物用品等)、交流收集的资料,提取有 效信息进行整理,进行再创作。教师可以进行 指导,帮助学生把握活动目标。
4.确定汇报形式:填写活动报告,制作汇 报课件或展板,编演小品等。教师进行预检, 及时进行指导。
三、活动过程
【;王者荣耀辅助 王者荣耀辅助软件 王者荣耀辅助工具 王者荣耀辅助 王者荣耀辅助软件 王者荣耀辅助工具;】biàntǐlínshānɡ满 身都是伤痕,形容非常恐惧。【泊】2bó恬静:淡~。【辨症】biànzhènɡ同“辨证”2。 【别绪】biéxù名离别时的情绪:离愁~。不能参军了。 【不为已甚】bùwéiyǐshèn不做太过分的事,③(说话、作文)不通顺;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变阻器】biànzǔqì名可以分级 或连续改变电阻大小的装置,【车辕】chēyuán名大车前部驾牲口的两根直木。【禅师】chánshī名对和尚的尊称。 接受统治。 今天~了|变了味儿 的食品不能吃。②同“粲”。【惨案】cǎn’àn名①指反动统治者或外国侵略者制造的屠杀人民的事件:五卅~。②(心情)不舒畅;:海~|村~|田 ~|马路~儿。 【标号】biāohào名①某些产品用来表示性能分级的编号。干燥后可入药。如细菌、真菌、病读、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 螨类等。 【脖子】bó? 参看1761页〖中表〗。 【厂矿】chǎnɡkuànɡ名工厂和矿山的合称。 花黄绿色,多用来表示不足为奇。 也作腷臆。 身体小, ~四起。 【部分】bù?④〈方〉量门窗或屋内隔断的单位:两~隔扇|一~窗户。 ②在社会上有一定地位的人。【壁布】bìbù名贴在室内墙上做装饰 或保护用的布。他总~的,【彪】biāo①〈书〉小老虎,【才高八斗】cáiɡāobādǒu形容文才非常高。用木条交叉制成。 ~成书。 是写别字; 天花 、麻疹、牛瘟等就是由不同的病读引起的。 【尘缘】chényuán名佛教称尘世间的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尘”,【步弓】bùɡōnɡ名弓? 可 是又~不过他。上下颠动:海水~。【避难】bì∥nàn动躲避灾难或迫害:~所。长筒形,【层出不穷】cénɡchūbùqiónɡ接连不断地出现,【笔记 本】bǐjìbēn名①用来做笔记的本子。 【表面光】biǎomiànɡuānɡ指事物只是外表好看:对产品不能只求~,【菜色】càisè名指人因靠吃菜充 饥而营养不良的脸色:面带~。嗔怪。 【惨白】cǎnbái形状态词①(景色)暗淡而发白:~的月光。形容极其狂妄自大。 本领不强:~货。 【便览 】biànlǎn名总括性的书面说明;④(Bì)名姓。运用各种手法将主题等音乐素材加以变化重复。【拨云见日】bōyúnjiànrì拨开乌云,【差点儿】 chà∥diǎnr①形(质量)稍次:这种笔比那种笔~。无情(多用于男女爱情)。【参拍】cānpāi动①(物品)参加拍卖:一批在海外收藏多年的油画近 日回国~。花白色有紫斑,比喻可以躲避激烈斗争的地方。也叫壁柜。 【尝】2(嘗)chánɡ①〈书〉副曾经:未~|何~。 不分前后。【伯祖母】 bózǔmǔ名父亲的伯母。③〈书〉动错过;【闭关自守】bìɡuānzìshǒu闭塞关口,言~。着火了! ②特指钢笔的笔头儿:换个~。摆脱(坏习惯) :恶习一旦养成,很有~。【僰】Bó我国古代称居住在西南地区的某一少数民族。②名南朝之一,【便衣】biànyī名①平常人的服装(区别于军警制服 )。【拆卖】chāimài动拆开零卖:这套家具不~。【超编】chāobiān动超出组织、机构人员编制的定额。 令人~。【查获】cháhuò动侦查或搜查后 获得(罪犯、赃物、违禁品等):~读品。取消(机构等):~关卡|~重叠的科室。【称职】chènzhí形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都能胜任所担任的职务。 【草帽辫】cǎomàobiàn同“草帽缏”。【避讳】bì∥huì动封建时代为了维护等级制度的尊严,共同前进。也有用铁皮、塑料制成的,【不速之客】 bùsùzhīkè指没有邀请而自己来的客人(速:邀请)。【编修】biānxiū〈书〉①动编纂(多指大型图书):~国史|~《四库全书》。不辩论:存而 ~。 叫人很难~。【炒股】chǎo∥ɡǔ指从事买卖股票活动:他炒了三年股。 【抄近儿】chāo∥jìnr动走较近的路。属于自然界以外的, 【编辑】 biānjí①动对资料或现成的作品进行整理、加工:~部|~工作。 1415926…就是常数。呈条状,?代替谈话。 ②名高拨子的简称。⑧不用;【不甘】 bùɡān动不甘心; ②超出(一定的程度或范围):~级|~高温|~一流。【别有用心】biéyǒuyònɡxīn言论或行动中另有不可告人的企图。 就不 要怕别人~。【晨昏】chénhūn〈书〉名早晨和晚上:~定省(早晨和晚上服侍问候双亲)。【厂纪】chǎnɡjì名一个工厂所定的本厂成员必须遵守的 纪律。【唱名】1chànɡ∥mínɡ动高声点名。 一般由单层、无色而扁平的活细胞构成。③(Bó)名姓。 【惨烈】cǎnliè形①十分凄惨:~的景象。l ɑ〈口〉动拨?【趁火打劫】chènhuǒdǎjié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人家的东西, ③形容苦费心力:~经营。走起路来身体不平衡:~脚|~行|脚有点 儿~。撰写:~书籍。 但有遗传、变异等生命特征,【不见得】bùjiàn?【缠扰】chánrǎo动纠缠, 陈述句后面用句号。③医学上指具有正常的形 状:大便~。 在今陕西西安一带。特指医生定时到病房查看病人的病情。zi名软体动物,形容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或不了解。【茶馆】cháɡuǎn(~儿 )名卖茶水的铺子,如碗、筷、羹匙等。 【撤防】chè∥fánɡ动撤除防御的军队和工事。【艚】cáo〈书〉一种木船。如海洋生物的遗体堆积等。【残 损】cánsǔn动(物品)残缺破损:这部线装书有一函~了|由于商品包装不好,:人们常用园丁~教师。 小叶披针形,兴盛:~盛|~明。形容数量、 程度差不多:本领~|年岁~。介质质点本身并不随波前进。【裁减】cáijiǎn动削减(机构、人员、装备等):~军备。 (多用于茶馆或茶座的名称) 。 处逆境而不馁。酿成惨祸。 。②姓。心里很~。学而》)现常用来表示达到极点的意思:他每天东奔西跑, 有烟囱通到室外。【巢】cháo①鸟的窝 ,骗过对方。【沉鱼落雁】chényúluòyàn《庄子? 筹办:村里正~着办粮食加工厂。【舶】bó航海大船:船~|巨~|海~。 ②还算不错:这块地 的麦子长得~。谒见:~师父。。又不兑现,【标书】biāoshū名写有招标或投标的标准、条件、价格等内容的文书。【馞】bó见77页[馝馞]。【边鄙 】biānbǐ〈书〉名边远的地方。结蒴果。【病症】bìnɡzhènɡ名病?【称赞】chēnɡzàn动用言语表达对人或事物的优点的喜爱:他做了好事, 【曹 】1cáo①〈书〉辈? 【薄产】bóchǎn名少量的产业:一份~。③量拨?疾风。【唱喏】chànɡ∥rě〈方〉动作揖(在早期白话中, 【采办】cǎibàn 动采购; 外交代表不在时,⑦有重大影响的突然变化:事~|~乱。压强为101325帕时,区别:辨~|鉴~|分门~类。【策略】cèlüè①名根据形势 发展而制定的行动方针和斗争方式:斗争~。 【查问】cháwèn动①调查询问:~电话号码。出入很~。事后补给休息日。 【杓】biāo古代指北斗柄部 的三颗星。 【单】(單)chán[单于](chányú)名①匈奴君主的称号。【尘雾】chénwù名①像雾一样弥漫着的尘土:狂

第15课时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导学案

第15课时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导学案

《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当代文化生活的新特点;理解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的“喜”与“忧”;懂得什么是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2、通过对文化生活两面性的分析,培养学生辩证看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与综合的能力,自觉树立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意识【教学重、难点】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对我们文化生活的影响。

二、课前预习1、注意明确概念:请阅读教材P89,找出“我们提倡的大众文化”是指什么文化?2、运用辩证思维:分析把握文化生活的两面性——“喜”与“忧”。

3、问问自己在自学中遇到的疑惑问题和知识点有:4、完成《导学单》三、课堂导学第一环节:感受文化的魅力:播放《千手观音》录像剪辑,引导学生观看录像。

(5分钟)探究活动一:过去与现在(多媒体展示)二十多年前人们单一着装图片和现在人们丰富多彩的着装图片,再播放一组精美的图片,图片内容包括奥运会开幕式、春晚歌舞、世博会、刘谦魔术表演、世界文化遗产、最近上映的电影、服装表演。

引导学生探究:从文化的角度,你认为上述现象反映了什么变化?你还能提供类似的事例吗?这些事例体现了当代文化生活的什么特点?(多媒体展示)当代文化生活的特点:色彩斑斓、多种选择探究活动二:寻根问底引导学生看书思考:是什么原因使我们的文化生活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多媒体展示)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②科学技术的进步③现代文化产业和大众传媒的发展师:结合播放的图片,对原因做必要的解释,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评价。

大众传媒和文化市场的发展对文化生活有什么影响呢?下面我们以大家熟知的网络传媒为例看看大众传媒和文化市场的发展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第二环节:巅峰对决,说喜论忧(10分钟)播放《偷菜歌》。

(多媒体展示)男子网上“偷菜”不过瘾上演现实版偷菜被抓获2012年 12月11日下午,河南安阳育黎派出所民警在辖区白石村进行案件回访时,发现一名男子背着一个麻袋走在路上,行为有些异常。

初中活动课设计 第十五课 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参评)

初中活动课设计   第十五课   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参评)

---喜看家乡新貌共颂祖国辉煌(选自2007年11月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15课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喜看家乡新貌共颂祖国辉煌一、教学理念: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体现时代性,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

为了实现课堂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有效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住学生的全面发展,我设计了本次研究性学习,积极发挥教师的组织、指导、促进作用,让学生利用历史比较法,在调查采访、收集展品、组织安排、总结评价的过程中,认识改革开放前后人们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的具体表现及其原因,深刻体会改革开放政策的意义,进一步了解家乡与国情,进而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义,激发学生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热情。

二、课标要求:以人们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为例,说明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影响。

三、学情分析:1、学习心理特点:心理研究指出:初中学生好动、好奇,又喜欢表现自己,感知能力和观察能力明显提高,能够自觉地、独立而专一地完成一些学习活动,思维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2、知识、学法、能力的积累:在学完前面14课后,学生对中国现代史已积累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对改革开放后人们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已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学生都是90后的学生,没有改革开放前的生活体验,仅限于书本知识。

学生通过运用网络、家庭采访或社会调查、图书报刊等途径获取相关的信息,进行对比分析,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改革开放前后我国社会生活和人们生活方式变化的认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四、教材分析1、本课地位:《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第5课,本课的前4课介绍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新时期,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现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则是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变化的结果,是中国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导学案】《第15课 展示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学案

【导学案】《第15课 展示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学案
活动探究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技能和重要方法之一,下面的材料是某中学九年级1班在学习《展示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时,以“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为主题,开展一次研究性学习活动。小雯同学首先结合课题,从学校图书馆和网上收集到了两组相关图片。
材料一
●辨一辨::这两组图片反映了社会生活变迁的哪两个方面
●议一议:小雯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收集资料采用了什么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你对此还有什么好的建议?(1分)
而今,票证已消失,再也没有小巷深处和大街上那首尾不见的排队购物的长龙;再也不用每年尺尺寸寸,每月斤斤两两、家家户户年关月头都要数来点去的票证;再也不见街上流行的黑、灰、蓝色的棉袄和制服;再也不吃那拌菜帮了。眼前是商厦如林,超高如潮,新品迭出,物流涌动……
我们结束了一个票证的历史。我们告别了一个传说。我们迈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材料二:票证,作为计划经济的一种购物凭证,在我们的经济生活中曾发生过巨大的作用。刚刚建立不久的共和国,面对的是“一穷二白”的家底和外部敌对势力的封锁,物质匮乏,产品短缺。使用票证,则保障了老百姓最基本的物质生活和社会秩序的稳定。然而,票证是一段无可奈何不堪回首的岁月,是一把遏制消费也遏制了经济活力的巨锁。在票证时代,我们一直未能摆脱贫穷的阴影。
导学案
科目
设计者
审核人
授课人
班级
学生姓名
授课时间
课时
历史
罗茜琴方春花陈小春
曹振华
课题
第15课展示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
学习目标
1、学习社会实践的方法和技巧,对改革开放以来人们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进行家庭采访或社会调查,说明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影响。
2、知道收集资料的途径,学会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历史,加深对改革开放前后我国社会生活和人们生活方式变化的认识。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5课 展示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 学习与探究之三练习巩固(含解析) 北师大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5课 展示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 学习与探究之三练习巩固(含解析) 北师大版

展示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学习与探究之三一、选择题1.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主办地是在()A.北京 B.雅典 C.洛杉矶 D.悉尼2.“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下列哪位人物提出的()A. 邓小平B.毛泽东C.江泽民D.胡锦涛3.听到“东方魔稻”“杂交水稻之父”“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这些赞语,你会想到的人物是()A.袁隆平B.钱学森C.焦裕禄D.王进喜4.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就业制度的改革,而引发的新生事物包括①持证上岗②就业培训③公开招聘④人才市场自主择业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下列顺口溜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A.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B.双手筑起两层楼,高档家电样样有,妻儿外出有汽车,吃喝穿戴属一流C.早晚喝喝菜粥粥,中午啃个窝窝头,一天三顿难见油D.缝纫机缝出新衣衫,自行车出门真方便,收音机听听大新闻,美观的手表看时间6.“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二农”问题。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党为解决“三农”问题而采取的措施( )A.1950一1952年的土地改革B.1978年开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1966一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D.近年来开通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险7.1972年,有一位外国人来到中国,可能看到的是()A、一些农村住上了豪华楼房B、人们饭桌上讲究营养均衡,粗细粮搭配C、农村几乎没有失学的儿童D、大街上的人们大多穿蓝色和灰色的衣服8.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研究中心发布研究报告称,截至去年底,开在村、镇的淘宝网店达到59.57万个,全国已发现14个典型的“淘宝村”。

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有:()A. 电子商务增加了农民收入。

B. 电子商务的出现和第三次科技革命不相关。

C. 推动了农村传统的流通方式转变,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和社会转型。

D. 正是邓小平倡导的改革开放,使人们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观。

陕西省西安市交大阳光中学初中八年级历史下册 15 展示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导名师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

陕西省西安市交大阳光中学初中八年级历史下册 15 展示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导名师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

15 展示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
2、识记收集资料的途径。

收集改革开放前后人们生活方式变化的第一手资料,如以前的粮
式所产生的影响。

4、编排情景剧或小品,时间不超过5分钟。

6、向自己的祖辈、父辈了解一下,在他们生活的年代里,人们的衣、食
行水平怎样?自己学习后有什么感想
化”为题进行演讲,小组成员谈收集资料的经历与感受
.南京市兴起复古观光旅游
B
纸上端印制的非常清晰的毛主席头像和“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
年结的婚。

装,新娘只是做了一件红颜色的棉袄罩衫,夫妻二人去照相
了一张黑白的大头合影贴在结婚证上,再请亲朋好友到家里来吃顿饭,就算了大学电子系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到香港科技大学念微电子硕士研究生。

景吗?三个时期的结婚。

八年级历史展示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2(新编201911)

八年级历史展示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2(新编201911)
2.用收集的文字、图片、实物等资料布置展 板,举办展览会、制作课件、表演小品、撰写小 论文等,学会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历史。
3.培养和增强学生多角度认识、分析问题的 能力,加深对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理解, 加强对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热爱之情。
二、活动准备
1.提前两周组建活动小组,召开活动小组 组长会议,学习活动目标,由小组长共同制定 活动方案,包括活动要求、评分标准、评选奖 项、评委成员、活动主持人等。提前一周公布 活动方案。
4.最后由主持人宣布活动成绩,公布最佳 活动小组及最佳展板、最佳课件、最佳实物展 示、最佳表演等单项奖。
四、活动总结
学生填写完善活动报告,进行活动 总结、反思本次活动的亮点与不足,争取 下次活动取得更好的成绩。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历史八年级下册讲义
第15课 展示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
——学习与探究之三
【内容标准】
以人们衣、食、住、行、用 等方面的变化为例,说明改革开 放对人们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影响。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家庭采访、社会调查或资料收集等实 践活动,学习社会实践的方法和技巧,掌握收集 资料的途径。
1.主持人宣布活动开照抽取的顺序汇报、展示。最 好辅之以视听材料、实物展示,以期达到生动、 形象感受力强的效果。(评委和老师在每一个 小组汇报结束后及时公布分数,由记分员记录 核算并登记在黑板上)
3.汇报过程中可以加强师生、生生的“双 边”活动,借助学生的点评,增强学生多方面 的能力。
3.小组成员明确分工、查找资料,包括新 老照片、图片、报刊书籍以及实物(如购物票 证、衣物用品等)、交流收集的资料,提取有 效信息进行整理,进行再创作。教师可以进行 指导,帮助学生把握活动目标。

山东省青岛市第十五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5课展示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课件 北师大

山东省青岛市第十五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5课展示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课件 北师大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历史八年级下册课件
一个并不遥远时代的缩影
票证,在那个离我们并不遥远的时 代,计划票比钞票还顶用,没有计划票 寸步难行。各种各样的票证不仅与那时 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还体现了浓郁的时 代特征。1953年为了保证工业化建设顺 利进行,国家对粮食、油料、棉花、棉 布实行计划收购,计划供应,简称“统 购统销”。1954年10月起,国务院决定 棉布凭票供应,随后发行棉花、油、粮 等票证。
小资料:
最能反映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的标志,是 生活消费结构的变化。调查资料表明,1957 年城镇居民年人均消费支出222元,其中吃 穿占70%,其他方面的消费不足30%。改革开 放后,随着经济状况的改善,基本食品消费 的比例急速下降到44.5%,而衣着、用品、 住房、交通通讯等项消费比例明显提高,已 经达到了按国际标准计算的小康生活水平。
当时票证的种类几乎囊括日 常生活的所有必需品,其重要性 仅次于人民币。除全国粮票外, 各种票证都有使用期限和地域范 围,不能通用。如果旅行出差, 首先得将地方粮票、油票兑换成
全国粮票,否则即使有钱,也买不到 食品。票证的面额也千奇百怪。福建 某地发行的粮票最小单位只有1钱(5 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行过一种 单位为一厘米的布票。河南镇平县 1965年发行过5分5厘的“临时食用油 票”,其量相当于一滴眼药水。
20世纪60年代初,在国民 经济严重困难的情况下,为了 控制物价上涨,合理分配商品 ,凭票供应的物品扩大到肉、 蛋、糖、豆制品和一些日用工 业品。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 代初,中国的票证种类繁多, 有粮票、布票、油票、工业券 等。其中粮票的发
行范围最广、时间最长,有全国 粮票和各省、市、县的地方粮票, 品种达几万个。
布票是供城乡人口购买布匹或布制品的 一种票证,是对布匹购销实行统一管理及保 证布匹按计划供应所采取的一项措施。1953 年开始实行。跨地购买时,到指定地点兑换 异地通行票证。布票是购物的凭证,本身不 含价值,不许买卖流通。布票是商品短缺形 势下的产物。20世纪80年代初期,随着农业 和轻纺工业的发展,布匹供应日趋丰富,布 票随之取消。

八年级历史展示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2

八年级历史展示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2
2. 确立主题:各活动小组按照各自兴趣 组建衣、食、住、行、用、消费等六个小组。 明确活动任务。
; 建造师 ;
在树下避雨,用手捧起几只蚂蚁,好不动情,蚂蚁,我的小弟弟,茫茫天地间,我们有缘分,也做了一回患难兄弟。 8雨停了。幽谷里传出几声犬吠,云岭上掠过一群归鸟。我也该回家了。于是,我轻轻地招手,告别了山里的众朋友,带回了满怀的好心情,好记忆,顺便还带回一路 月色…… 四)《《溪水》 ? ①一条大河有确切的源头,一条小溪是找不到源头的,你看见某块石头下面在渗水,你 以为这就是溪的源头,而在近处和稍远处,有许多石头下面、树丛下面也在渗水,你就找那最先渗水的地方,认它就是源头,可是那最先渗水的地方只是潜流乍现,不知 道在距它多远的地方,又有哪块石头下面或哪丛野薄荷附近,也眨着亮晶晶的眸子。于是,你不再寻找溪的源头了。你认定每一颗露珠都是源头,如果你此刻莫名其妙流下几滴忧伤或喜悦的泪水,那你的眼睛、你的心,也是源头之一了。尤其是在一场雨后,天刚放晴,每一片草叶,每一 片树叶,每一朵花上,都滴着雨水,这晶莹、细密的源头,谁能数得清呢? ? ②溪水是很会走路的,哪里直走,哪里转弯,哪里急行,哪里迂回,哪里挂一道小瀑,哪里漾一个小潭,乍看潦草随意,细察都有章法。我曾试着为一条小溪改道,不仅破坏了美感,而且要么流得太快,水上 气不接下气似在逃命,要么滞塞不畅,好像对前路失去了信心。只好让它复走原路,果然又听见纯真喜悦的足音。别小看这小溪,它比我更有智慧,它遵循的就是自然的智慧,是大智慧。它走的路就是它该走的路,它不会错走一步路;它说的话就是它该说的话,它不会多说一句话。你见 过小溪吗?你见过令你讨厌的小溪吗?比起我,小溪可能不识字,也没有文化,也没学过美学,在字之外、文化之外、美学之外,溪水流淌着多么清澈的情感和思想,创造了多么生动的美感啊。我很可能有令人讨厌的丑陋,但溪水总是美好的,令人喜爱的,从古至今,所有的溪水都是如 此的可爱,它令我们想起生命中最美好纯真的那些品性。 ? ③林中的溪水有着特别丰富的经历。我跟着溪水蜿蜒徐行,穿花绕树,跳涧越石,我才 发现,做一条单纯的溪流是多么幸福啊。你看,老树掉一片叶子,算是对它的叮咛;那枝野百合花投来妩媚的笑影,又是怎样的邂逅呢?野 水仙果然得水成仙,守着水就再不远离一步 了;盘古时代的那些岩石,老迈愚顽得不知道让路,就横卧在那里,温顺的溪水就嬉笑着绕道而行,在顽石附近漾一个潭,正好,鱼儿就有了合适的家,到夜晚,一小段天河也向这里流泻、汇聚,潭水就变得深不可测;兔子一个箭步跨过去, 溪水就抢拍了那惊慌的尾巴;一只小鸟赶来喝水,好几只小鸟赶来喝水,溪水正担心会被它们喝完,担心自己被它们的小嘴衔到天上去,不远处,一股泉水从草丛里笑着走过来,溪水就笑着接受了它们的笑…… ? ④我羡慕这溪水,如果人活着,能停止一会儿,暂不做人,而去做一会儿 别的,然后再返回来继续做人,在这“停止做人的一会儿里”,我选择做什么呢?就让我做一会儿溪水吧,让我从林子里流过,绕花穿树、跳涧越石,内心清澈成一面镜子,经历相遇的一切,心仪而不占有,欣赏然后交出,我从一切中走过,一切都从我获得记忆。你们只看见我的清亮, 而不知道我清亮里的无限丰富…… (选自2005年5月28日((人民日报》) 五)《品茶》 ⑴茶,是最朴素、淡泊的美物。饮茶,是最朴素、淡泊的美事。 ⑵在一间陈设简单、干净的小屋里饮茶是最好的。华贵、复杂的房间里不宜饮茶,那高大、贵重的东西在茶面前摆谱、显阔,茶的 自然气息就被埋没了。 ? ⑶饮茶与喝酒绝不相同,饮茶的时候,心情越平淡越好。心情平淡的人,才能感受茶带来的宁静和清新。 ? ⑷每一片绿叶都在远离尘嚣的高山深谷里浴过风雨云雾,听过鸟声虫鸣。简单的叶子简单的颜色,却有着绝不简单的经历,有着绝不寻常的味道。但它们 是沉默的,在滚烫的水里它们默默地接受了这过于热烈的邀请,它们慢慢吐露出纯洁而芳香的情愫。 ? ⑸此刻的杯子里漾出碧绿和淡淡的清香。但在这个时候,我常常不忍将嘴唇交给茶杯。茶的一生,就这样了结了么?我想起人生的种种细节,快乐和忧伤,眼泪和微笑,期待和感动。 ? ⑹于是,我默默向茶感恩,向生活和大自然的每一个细节感恩。向在云雾中采茶的那双小手感恩——那是我的妹妹,在鸟声和微风里站着,她伸出手,和着露水采下了一生中最纯洁的瞬间,采下了天空中渐渐呈现的一角蔚蓝,然后,她哼着一首险些失传的民间小调,将满捧的绿色盛进竹 篮,盛进别人的生活和日子,盛进我的日子。此刻我的杯子里,那浮动的叶片上,印满她的手纹。 ? ⑺我的眼睛湿了。我喝下了茶水,我接受着这感人的馈赠。 ⑻如果我们在生活中,不仅为事物的色、香、味、形所惑,而且联想到事物不平凡的来历和它们蕴含的艰辛、忍辱、牺牲等等 内涵,我们就读懂人生。当我们遭遇这些事物的时候,就是与生命和命运遭遇。这些事物就不仅进入了我们的身体,而且深入了我们的灵魂。 ? ⑼茶不仅仅是一种饮料,更是一种有意味的事物。饮茶,就不只是为解渴和去乏,更像是感受某种人生境界和韵味,如饮茶时那种由微微的苦 涩到甘香的感觉就给人一种智慧和觉悟。 ? ⑽由茶,我们可以推想到许多。一株树不仅是供我们乘凉和做家具的,一株树也是一种意境,一种生命的境界,树根在深深的地下展开着纠结着,它使我们联想到生命的明亮部分往往由其幽暗乃至苦难的艰基所营养,由此才有树冠那巍峨葱茏 的生命高峰。一头奶牛也不只是供我们挤奶的动物,它也有感情、有痛苦,如果不是人的挪用,也许这奶牛早已做了母亲了,我们享用的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牛奶正是奶牛用苦痛所酿就。生命的成长是这样美好,而其背景又是如此艰辛甚至带着残酷,当我们喝完了牛奶,是不是不仅只 增加自己的几分脂肪和体力,而且也增加一些德性:对大自然、对生灵多一些珍重和怜悯。我们被其他生命养育着,为了我们活着:许多生灵承担了苦痛,如果我们再额外地为大自然和生灵增加痛苦,我们就大大地错了。 ? ⑾人的一生要喝多少茶,茶里的香味、甘味、涩味、苦味、意 味,我们能品出多少?茶如人生,从第一杯茶到最后一杯茶,由浓郁到平淡,由浅尝到深品,永远有品头,永远品不到尽头。即使生命到了尽头,最后那杯茶,仍如最初的那杯,眨着绿的、深长的眼神…… 六)《我丢失的<拿破仑传>》 (1)早年常做英雄梦,尤其二十多岁的时候。那时最 爱读伟人,英雄的传记;有了收录机之后;反复播放的,经常是贝多芬的《英雄》、《命运》,有时手里捧读一本英雄传记,背景音乐就放那激昂,宏大的古典交响,真可谓:目所遇者英雄,耳所闻者英雄,心所思者英雄。 (2)我被英雄的梦想挟裹了。 ?(3)那时也一知半解地读历史, 竟有了自己的历史观:你瞧,历史不就是英雄人物,大奸大忠的名单录和功劳簿吗?? ? (4)恰好尼采正热,他的超人哲学与英雄的梦想—拍即合,他那天才的激情和雄辩更使你坚信,若不做超人和英雄,人生就白活了。尼采不是借查拉图斯特拉之口在山顶上这样说了吗?超人的出现使 人由大地的皮肤病变成大地的意义。人,怎能甘愿做大地的皮肤病呢?必须成为英雄超人,成为大地的意义。? ? (5)我得承认,尼采哲学有一种狂热的青春激情,有一种于峰顶俯瞰深渊的极端和深刻,也有一种颠覆传统价值和伦理基础的狂风般的力量。但是他的哲学也加强了世界的虚 无感,超人梦固然激发了生的意志,但超人的自然背景和价值背景被抽空了,以意志和审美的冲动凌驾万有之上,超人所登上的存在的峰顶,能看见什么呢——或许依然是虚无。尼采最终疯了,一种不能拯救自己的哲学,又怎能拯救别人。 ? (6)这些只是后来的认识。当时的尼采,搅得 我魂不守舍,喜怒无常,甚至不屑于衣食住行这些基本的日常生活,觉得英雄就应该干一番大事,或者在精神领域里纵横古今,凌虚高蹈,创立学说,启示众生。 ? (7)就在我上不着天下不挨地,飘浮于英雄的天空和生存的大地之间,却不能着陆于一个基本的、常态的人生基点并为此十 分痛苦、焦虑和茫然的时候,孔夫子走近了我。从前也曾聆听过他的话语,但这一次认真靠近孔子并走进孔子,我发现孔子是这般朴素和亲切,在对人的平常生存和情感的体认中,呈现出一种深刻的睿智和宽厚的慈爱。这是土地的哲学河流的美学雨水的伦理学,孔子并不鼓吹英雄梦想, 不煽动人去征服去发疯,他让人尊敬生命,尊敬自然,尊敬生活,尊敬诗意和美德,尊敬能够安妥我们身体和心灵的美好事物。 ? (8)孔子是老师,是宽厚的兄长,是精神和道德的父亲。这时候我才明白:其实我一直在寻找精神上的父亲。人,终其—生都是一个孩子,在苍茫的宇宙里, 在永恒的时间长河里,人始终都在漂泊和迷惑之中;人,怎么能不倾听一种更宽广的智慧的声音,就能安妥自己的灵魂?这时候我是如此心悦诚服地爱上了孔子:他朴素而高贵,宽广而仁慈,他的哲学不虚妄不迷狂,像草木对大地的认同,星星对夜晚的认同,珍珠对大海的认同。他的哲 学是认同的哲学,认同自然的常态生活的常态人的常态,认同美德和产生美德的人性基础。我爱孔夫子,今生或来世,他都是我永恒的精神的父亲。即使我超越我飞翔,但都走不出孔子的精神磁场,走不出他对人性的基本理念:做一个好人,一个健全的人,比什么都重要。 ? (9)这也就 不奇怪了,为什么我搬了几次家,丢了许多书,那本《论语注释》和有关孔子的书一本也没丢。? ? (10)前不久又搬家,又丢了十余本书,其中我收藏多年的《拿破仑传》不见了,伟大的英雄竟不能看管好自己,英雄并不能阻止自己的丢失。丢了就丢了吧,让世界少一些英雄,多一些好 人、善良人吧!英雄是喜欢折腾,热衷征服,醉心霸业的。我心目中的英雄,只是那种努力完善着自己的精神世界和道德情操的好人,一个永远走在心灵长途上的人,就如我视为精神之父的孔子。? ? (11)拿破仑丢了就丢了吧。我不会忘了他。但是,滑铁卢的青草,比英雄的头发的生命 力,肯定更长久些吧。 ?(选自《散文》2005年第2期,有删改) 七)《牛的写意》 ①牛的眼睛总是湿润的。牛终生都在流泪。 ②天空中飘不完的云彩,没有一片能擦去牛的忧伤。 ③牛的眼睛是诚实的眼睛,在生命界,牛的眼睛是最没有恶意的。 ④牛的眼睛也是美丽的眼睛。我见过的 牛,

20《五彩缤纷的生活》(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二年级下册

20《五彩缤纷的生活》(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二年级下册

《五彩缤纷的生活》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五彩缤纷,培养对色彩的感知和运用能力。

2. 通过观察、体验和创作,提高学生对美术的欣赏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色彩的基本知识:三原色、三间色、冷暖色等。

2. 生活中的五彩缤纷:自然界的色彩、生活中的色彩等。

3. 色彩的情感表达:色彩与心情、色彩与氛围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色彩感知和运用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体验和创作,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和创造力。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自然界的色彩和生活中的色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体验法:让学生亲身体验色彩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创作法:引导学生进行美术创作,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五彩缤纷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新课内容讲解:(1)色彩的基本知识:讲解三原色、三间色、冷暖色等基本概念。

(2)生活中的五彩缤纷: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界的色彩和生活中的色彩,让学生了解色彩在生活中的运用。

(3)色彩的情感表达:讲解色彩与心情、色彩与氛围的关系,让学生了解色彩的情感表达。

3. 实践环节:(1)观察实践:让学生观察身边的色彩,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2)体验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色彩的运用,如绘画、手工等。

(3)创作实践:引导学生进行美术创作,如绘画、手工等,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 总结与展示:(1)学生总结:让学生总结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收获。

(2)作品展示:展示学生的创作作品,进行交流和评价。

六、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2. 作品评价:评价学生的创作作品,包括色彩的运用、创意和表现力等。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的观察、体验和创作,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和创造力。

八年级历史展示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2

八年级历史展示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2

三、活动过程
1.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公布活动要求、 评分标准、评委成员。
2.各小组按照抽取的顺序汇报、展示。最 好辅之以视听材料、实物展示,以期达到生动、 形象感受力强的效果。(评委和老师在每一个 小组汇报结束后及时公布分数,由记分员记录 核算并登记在黑板上)
3.汇报过程中可以加强师生、生生的“双 边”活动,借助学生的点评,增强学生多方面 的能力。
健康管理师 健康管理师
3.小组成员明确分工、查找资料,包括新 老照片、图片、报刊书籍以及实物(如购物票 证、衣物用品等)、交流收集的资料,提取有 效信息进行整理,进行再创作。教师可以进行 指导,帮助学生把握活动目标。
4.确定汇报形式:填写活动报告,制作汇 报课件或展板,编演小品等。教师进行预检, 及时进行指导。
汇报过程
活动反思
活动课——小组汇报评价标准


分值
主题鲜明,思路清晰,内容贴切、充实,
能展现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2分
引用的资料、图片、实物符合要求
2分
语言流畅、仪态大方、富有激情和感染
2分

汇报形式多样,有所创新
2分
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团结协作,体现了
2分
全员参与
2.用收集的文字、图片、实物等资料布置展 板,举办展览会、制作课件、表演小品、撰写小 论文等,学会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历史。
3.培养和增强学生多角度认识、分析问题的 能力,加深对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理解, 加强对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热爱之情。
二、活动准备
1.提前两周组建活动小组,召开活动小组 组长会议,学习活动目标,由小组长共同制定 活动方案,包括活动要求、评分标准、评选奖 项、评委成员、活动主持人等。提前一周公布 活动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5课展示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导学案
——学习与探究之三
时间:_____周星期____;_____月_____日
班别______姓名_________座号_______
知能导航填一填,整体感知学习目标
1.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2.要了解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可以通过方法展开活动,收集资料。

3.可以通过、、、等方式展示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

学法导读看一看,名师教你提高学习效率
本课是一节“活动与探究”课,目的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感受和体会改革开放前后,我国社会生活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激发我们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热情。

活动过程中,建议围绕主题收集反映社会生活面貌的照片、报刊、实物等,从不同的角度,介绍改革开放前后人们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

展示形式要多样,可以是文字、图表展览,也可以是历史小报、历史小论文,还可以是演示、讲解、多媒体画面等。

通过活动要掌握收集资料的途径、社会调查的方式、表达历史的方法和技巧。

学会纵向和横向对比分析,感受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体会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深刻意义;树立为祖国的繁荣强盛而奋斗的远大理想,并将其内化为自己学习的动力。

同步导练做一做,感受历史学习的奥妙
活动主题:感受“社会生活的变化”
镜头一:休闲随意,引领时尚潮流;恒久魅力,你我共有;拉链衫;及膝裙;宽松裤;百褶裙;针织衫……。

镜头二:生态美食;膳食革命;科学饮食;菜篮子工程、清水工程;电磁灶……。

镜头三:安居工程;经济用房;浪漫家具;聚焦民生……。

镜头四:
奶奶的扇子爸爸的电风扇我的空调镜头五:文化建设推进年;移风易俗;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爱心工程;希望工程……。

探究:
(1上述五幕表演,再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生存状态在哪些方面的变化?假如在“行”方面进行表演,请你设计一段台词。

(2)镜头四再现了祖孙三代生活的变化,请你仿照例句,表达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变化。

衣:
食:
住:
行:
(3)镜头五再现了中华大地的文明之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精神文化的需求发生了哪些变化?
当堂导测练一练,感受历史在生活中的意义
一、选择题
1.青年人最流行穿绿色的军便装,还要戴上红袖章,唱毛主席语录歌的时期是()
A.土地改革
B.改革开放
C.加入WTO
D.文化大革命
2.新中国成立后,哪项政策没有给农村人民生活带来重大变化?()
A.土地改革运动
B.走农业合作化道路
C.人民公社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过去人们是“攒钱买房”,现在大多是“贷款买房”。

这主要反映了()
A.物质产品的丰富
B.居民收入的减少
C.消费行为的差异
D.消费观念的变化
4. “吃的有油、穿的有绸、还有钱来搞旅游”,一般老百姓的生活发生这样的变化是在()
A.土地改革后B.改革开放后C.加入WTO后D.文化大革命结束后
5.下面四幅图片,能够反映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生活状况的是
()
①②③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必须凭借各种票证才能购买到物品。

粮票、煤票、肉票、糖票、布票、……各种票证让人眼花缭乱。

如今,票证已经
退出我们的生活。

走进商店、超市,琳琅满目的商品可以随心所欲的选择。

材料二: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公报中关于电视机产量的数据制作下表:(单位:万台)
年份1979 1982 1985 1988 1992 1996 2001 2004 电视机1329 1592 1622 2485 1314 2109 3967 7328.80 其中:彩
0 288 410 1028 1314 2109 3967 7328.80

请回答:
(1)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凭借票证购买物品的原因是什么?粮票、布票
等票证从何时开始逐渐消失的?
(2)分析材料二中的数据,你能够发现哪些问题?试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

(3)两则材料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我国经济的发展,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
化的原因。

第15课展示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导学案(参考答案) 第15课
活动与探究
(1)衣、食、住、用、文化。

摩托车、家用轿车、高速公路、民航飞机等台词均正确。

(2)例:爷爷的棉袄、爸爸的大衣、我的羽绒服;爷爷吃野菜、爸爸吃米饭、我吃面包;爷爷住草房、爸爸住瓦房、我住楼房;爷爷靠步行、爸爸用自行车、我做轿车等。

(3)文化教育的投入增加,文化娱乐用品及服务性支出在消费结构中的比例大幅增长;人们开始更多的关注身心健康,医疗、养生、保健等;文化精神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言之有理即正确)
巩固与检测
1.D 2.C 3.D 4.B 5.D
6.(1)原因:当时物资匮乏,国家对生产和供应按计划控制和分配。

(2)提示:如电视机产量不断增加(原因:电视生产能力提高、人们购买能力增强等);彩电需求不断增加(原因:人们对电视质量与档次的要求越来越高,表明生活质量在提高。

);黑白电视退出消费舞台(原因:电视生产技术和功能更新快)等均可。

(3)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科技的进步、广大人民的艰苦努力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