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态变化测试卷
《物态变化》测试卷(含答案)
《物态变化》测试卷〔含答案〕考试时间:100 分钟;总分:100 分题号一二总分得分留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复选择题时,选出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复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完毕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 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共40.0 分〕1.如下图的以下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 )A. 枝头结霜B. 山间起雾C. 雪人变小D. 海面结冰2. 小美同学对冰和石蜡分别加热,并通过试验过程中记录的试验数据绘制成两种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以下分析正确的选项是()A.水的凝固点是0℃,BC段的物质是固液共存状态B.甲图象中的DE段是物质的熔化过程C.乙图象是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D.甲图中AB、CD段物质在吸热,BC、DE段物质没有吸热3.在标准大气压下,把一块零下15℃的冰放在一杯5℃的水中,过一段时间后,水中仍留有一块冰,此时能说明杯中( )A.水的温度和冰的温度都是0℃B.水的温度高于冰的温度C.冰的温度低于水的温度,水的温度是0℃D.不知水和冰的质量,无法确定冰和水的温度4.关于热现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冬天户外用温度计测量铁块和木块的温度,铁块的温度比木块的低B.夏天翻开冰棒包装纸冒出的“白气”,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的小水珠C.冬天我们呼出的“白气”与夏天冰棒冒出的“白气”形成缘由不一样D.秋天早晨的“大雾”,是夜间从地面冒出的“白气”5. 如下图,甲试管装酒精(酒精沸点为78℃),乙试管装水,将两试管同时放入盛水的大烧杯中,对大烧杯加热直到里面的水沸腾一段时间,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甲试管内的酒精和乙试管内的水都不沸腾B.甲试管内的酒精和乙试管内的水同时沸腾C.甲试管内的酒精先沸腾,乙试管内的水后沸腾D.甲试管内的酒精会沸腾,乙试管内的水不沸腾6.依据如图所供给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以下推断正确的选项是( )物质熔点/℃沸点/℃酒精−117 78水银−39 357铅328 1740A.80℃的酒精是液态的B.−39℃的固态水银吸热,温度肯定不变C.气温接近−50℃时,应选用水银作温度计的测温液体D.铅的凝固点时温度为−328℃7. 在标准大气压下,如下图用水浴法做“冰的熔化”和“碘升华”的试验.标准大气压下,冰和碘的熔点分别是0 ℃和113.5 ℃.比照两试验有以下推断:(1)冰和碘在物态变化过程中都需要吸取热量;(2)冰和碘都经受了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这两个推断( )A. 只有(1)正确B. 只有(2)正确C. (1)和(2)都正确D. (1)和(2)都错误8.以下现象中物态变化推断正确的选项是( )A.初秋的早晨,草叶上消灭露珠属于熔化现象B.晒在太阳底下的湿衣服变干是液化现象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是汽化现象D.冬天的早晨,树叶上的霜是凝固现象9.关于与自然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B.C. D.A. 水结冰— —凝固,吸热 C. 露的产生— —汽化,吸热B. 雾的生成— —液化,放热 D. 霜的形成— —升华,放热10. 关于物态变化,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汽化B. 蒸发和沸腾都是在液体外表和内部同时发生的汽化现象,都是吸热的C. 早晨,路边的草上结有露珠,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分散成的小水滴D. 从冰箱内取出的冰棍四周会冒“白气”,这里的“白气”是水蒸气11. 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当珍惜每一滴水。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 物态变化测试卷有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卷有答案一、选择题(共18道总分36分)1、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实例中,属于凝华的是()2、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3℃的是()A.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温度B.宿迁市冬季最冷的室外温度C.健康成年人的体温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3、有一种"固体粮虫净",放在粮仓里能预防粮食生虫,"固体粮虫净"过一段时间会变小,在这个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凝华B.升华C.熔化D.汽化4、在下图中,表示非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5、对下列图中物理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吸收热量B.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放出热量C.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放出热量D.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吸收热量6、如图所示温度计的使用情况中正确的是()A.B.C.D.7、甲、乙两盆水里都有冰块,甲盆里比乙盆里冰块多些;甲盆放在阳光下,乙盆放在背阴处。
在两盆里的冰块都还未完全熔化时,那么〔〕A.甲盆水的温度比乙盆高B.乙盆水的温度比甲盆水的温度高C.两盆水的温度相同D.不用温度计测量无法比较两盆水的温度8、炒菜时如果发生油锅起火现象,下列做法中最不应该的是()A.立即向锅内倒入冷水来灭火B.立刻盖上锅盖C.加一些冷油,降低温度D.将蔬菜倒入油锅内9、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图可能是海波的熔化图象B.乙图可能是松香的凝固图象C.丙图可能是铜的熔化图象D.丁图可能是石英的凝固图象10、对锅加热,锅内的水持续沸腾时,水面上的"白气"并不明显。
如果突然停止加热,水面上很快出现许多"白气"。
这是因为A.沸腾时水不蒸发B.沸腾时水面上的蒸气温度高于100℃C.停火后大量水蒸气液化的小水珠D.停火后水开始大量汽化的水蒸气11、下列事例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A.初春,早晨出现浓雾B.夏天,洒在室内地上的水不见了C.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D.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12、如图是我市新宁崀山八角寨美景:峰峦浓雾缭绕,若隐若现,令人心旷神怡。
《第三章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三套)
《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一)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在摄氏温标中,一个人正常的体温约为()A.0℃ B.4℃ C.37℃ D.100℃2.有位同学从寒暑表读得室温是-3℃,正确的读法是()A.负摄氏3度 B.摄氏零下3度C.零下3度 D.零下3摄氏度3.如图温度计使用正确的是()4.给体温计消毒,下列方法可行的是()A.用自来水清洗 B.在沸水中煮C.用酒精棉擦洗 D.在酒精灯上烧5.某同学取出一支示数为38.7℃的体温计,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而直接测量自己的体温,若他的实际体温是36.5℃,则他读出的结果应该是()A.38.7℃ B.36.5℃ C.75.2℃ D.2.2℃6.下列关于自然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是汽化现象B.夏天的傍晚,草叶上的露珠是熔化形成的C.秋天,浓雾消散是汽化现象D.北方的冬天,树枝上的雾凇是凝固形成的7.下列图像中,能正确描述晶体熔化的是()8.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用地膜覆盖农田B.给盛有饮料的瓶子加盖C.把湿衣服晾晒在通风向阳的地方D.农业灌溉中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9.下列各种现象,需要放出热量的是()A.北方冬天户外冰冻的衣服变干B.春天冰雪消融C.用电吹风将湿头发吹干D.深秋,清晨草地上出现霜10.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主动利用科技知识改善生活环境的意识逐渐增强。
如图所示的四幅图片场景,是人们应用物理知识改善生活环境的几种做法,其中主要是用来降温的是()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11.甲流肆虐全球,严重威胁人们健康。
如图是在预防甲流中我们常常使用的汞体温计。
它是利用液体的性质来工作的。
12.温泉的开发是人们利用地热的一种形式。
冬天,温泉水面的上方笼罩着一层白雾,这是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滴;雪花飘落到池水中立刻不见踪影,这是雪花成水融入温泉水中。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海波的熔点是48℃,那么48℃的海波是()A.固态B.液态C.固液共存 D.以上三种状态都有可能2.夏天游泳时,在水里并不觉的凉,而上岸后觉得凉,这是因为()A.水的温度比气温高得多B.人刚上岸,还没有习惯岸上的环境C.人体热量一部分传递到空气中D.上岸后,人身上的水蒸发时从身体表面吸收了热量3.如图所示,烧杯与试管中均装有水,用酒精灯加热烧杯底部,当烧杯内的水沸腾后,则试管中的水()A.同时沸腾B. 温度达到沸点,不会沸腾C.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D. 稍后也沸腾了4. 下列物质中,由水蒸气凝华而形成的是()A. 霜B.雾C. 露D.雨5.下列各种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A. 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B. 早晨有浓雾C.屋顶上的瓦上结了一层霜D.水结成了冰6.用铁锅能熔化锡,而不能用锡锅熔化铁,这是因为( )A.铁的密度比锡小B.铁比锡硬C.铁传热比锡快D.铁的熔点比锡高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没有一般温度计时,可以用体温计测沸水的温度B.温度计的玻璃泡应与容器底充分接触C.应当把温度计从水中取出来读数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8.图中表示物质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其中表示晶体凝固的是( )9.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升华现象的是()A.放在口袋里的樟脑丸变小了B.冰冻的衣服在低于0℃时也能变干C.霜的形成D.碘放在火上烤一烤,产生紫色的气体10. 在26℃的室内将温度计从装有酒精的瓶中取出,它的液柱将会()A.立即上升B.先上升后下降C.先下降后上升D.一直不变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7小题,每空2分,共28分)11.北方冬天,户外的人不断地呼出“白气”,这是呼出的遇到冷空气形成的水珠。
12.实验室常用固态二氧化碳(干冰)来获得低温,这是因为二氧化碳在_ __时热的缘故。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卷(含答案)一、单选题A.体温计是利用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A.在−190℃时氮是液态B.将液氮和液氧放在−200℃的环境中,慢慢提高温度,氮气会比氧气更快分离出来C.在标准大气压下,可以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沸水的温度D.将液态氮置于25℃的环境中,液态氮会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8.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和对应解释,正确的是()A.用久了的固体清新剂会变少——液化B.烧开水时,壶嘴冒出的“白气”——升华C.冰柜里拿出的冰棒上粘着“白粉”——凝华D.从冰箱里拿出冷藏后的鸡蛋,一会儿发现它变湿了——汽化9.人们常用75%的酒精给物体消毒,需要用酒精擦拭物体表面,并让酒精作用3min的时间。
为了让酒精蒸发得更缓慢,达到规定时长,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A.擦拭酒精后把物品放在通风处B.擦拭酒精后把物品放在向阳处C.擦拭酒精后用吹风机向物品吹热风D.擦拭酒精后把物品放在阴凉处10.小明同学在家中学习炒菜时,发现透明的锅盖里边,有水不断地从锅盖顶部往下流,锅盖里边的水所经历的物态变化过程是()A.先液化后汽化B.先汽化后液化C.先熔化后液化D.先升华后液化11.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5min时该物质已全部熔化B.该物质是晶体,熔点是80℃C.该物质的熔点高于它的凝固点D.BC段的特点是无需吸热但温度不变12.“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的智慧,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谷雨”:雨的形成是升华现象B.“白露”: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C.“霜降”: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D.“大雪”:雪花形成是凝华现象二、填空题14.海波物质的熔点为48℃,意思是说,只有把海波加热到时,海波才能熔化。
当18.中秋节小明买了盒“雪月饼”,为了保持低温,工作人员在月饼包装盒内装入了一定量20.北方的冬天,菜窖里常放几桶水,这样做的目的是:当温度降低时,可以利用水在21.如图是一款疗伤喷雾剂,医学上针对外伤的疼痛常用“冷疗法”治疗。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测试卷-人教版(含答案)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卷-人教版(含答案)一、选择题。
1、0℃的冰和0℃的水相比较()A.0℃的冰冷些B.0℃的水冷些C.两者的冷热程度相同D.二者的状态不同,无法比较2、小明的玩具灯笼里的灯泡不亮了,爸爸检查后发现是电路板的线断了,于是爸爸用电烙铁把断开的电路重新焊接好,则焊锡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B.先熔化后凝固C.凝固D.先凝固后熔化3、如图所示是某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的温度-时间图象,下列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A.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是40 ℃B.在0至5 min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C.在BC段物质不放热,温度保持不变D.在CD段物质处于液态4、下图中水的凝固图象是()。
5、在探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图主要用来探究()A.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温度的关系B.蒸发的快慢与气压的关系C.蒸发的快慢与液体表面积的关系D.蒸发的快慢与空气流动速度的关系6、下列实例中,通过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气体液化的是()A.一次性打火机中的液体B.蒸饭的锅口上方喷出“白气”C.喝开水时眼镜片模糊D.从冰箱中拿出的饮料外壁“出汗”7、以下关于蒸发与沸腾的说法正确的是()A.都要吸热,所以都有降温致冷作用B.都是将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C.都需要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D.都在液体的表面发生8、一提到“雾凇”,许多人总会联想到东北地区,其实甘肃省的一些地区也会遇到这个现象.如图为天水出现的“雾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雾淞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B.雾凇和冰的形成过程一样C.雾凇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D.雾凇形成的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9、在实验室里,同组的小红同学不慎将一支水银温度计打破,亮晶晶的水银像珍珠一样的洒落在实验桌上,此时你应该()A.坚持把实验继续做下去,不要受到这些水银的干扰B.帮助小红赶紧用手把这些水银捡起来交给老师C.立即报告老师,请老师及时处理D.用纸盖上这些水银,下课再处理10、冰的熔化温度为0 ℃,则0 ℃的水()。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卷(含答案)一、单选题1.以下是小明估计的常见温度值,其中合理的是()A.顺昌学校教室的室温约为50℃B.人体感觉比较舒适的气温约为5℃C.洗澡时淋浴水温约为80℃D.健康成年人的体温约为37℃2.如图所示,温度计三次测得液体A、B、C温度分别是32℃、33℃和37℃,则液体较准确的温度是()A.34℃B.32℃C.37℃D.33℃3.疫情期间,如图所示的体温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关于该体温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每次使用后必须用沸水消毒B.读数时不能离开人体C.分度值是1℃D.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4.用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热水的温度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计的感温泡可以碰到容器壁B.将感温泡浸入热水马上读出温度C.读数时温度计可以离开被测热水D.读数时如图所示,测量数据偏大5.天宫课堂上,王亚平老师将一个液体球“变”成了固体球。
这一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和吸放热情况是()A.熔化吸热B.凝固放热C.液化吸热D.凝华放热6.如图为我国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晒干”,所描述的物态变化是()A.液化B.熔化C.汽化D.凝固7.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日恰逢我国二十四节气的“立春”,倒计时以二十四节气为序,惊艳世界。
以下节气中蕴含的物态变化知识正确的是()A.“雨水”——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要放出热量B.“寒露”——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要放出热量C.“霜降”——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要吸收热量D.“大雪”——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要吸收热量8.如图表示某晶体的物态变化过程,其中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物态。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为气态B.甲→乙的过程需要放热C.乙→丙的过程与露珠形成过程相同D.BC段对应的温度为该晶体的熔点9.如图所示,自然界中的雪、雾、露、霜等现象,都是水这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形成的。
对这些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B.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C.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D.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10.中华古诗文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卷-人教版(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卷-人教版(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温度的描述中,符合实际的是( )A.发高烧时人体温度可达50℃B.冰箱冷藏室的温度为0℃C.饺子煮熟即将出锅时温度为100℃D.加冰的可乐温度为-20℃2.下图是四位同学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3. 下列四个有关生活实例的分析正确的是( )A. 北方寒冷的冬季玻璃窗上会产生冰花,是凝固现象B. 晾晒在太阳光下的湿衣服不久会变干,是沸腾现象C. 炒菜前滴入热锅的小水滴很快不见了,是升华现象D. 医务工作者戴的护目镜内侧产生水珠,是液化现象4.如图是某物质的物态变化过程图像,以下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A.该物质是非晶体B.在ab 段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在bc 段处于沸腾状态D.c 到d 是熔化过程5.下列事例中,能使蒸发变慢的是( )A. 用电热吹风机将头发吹干B. 农业灌溉中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C. 将湿衣服晾晒到向阳、通风的地方D. 用扫帚把洒在地面上的水向周围扫开6.干旱的沙漠中,甲壳虫掌握了一种独特的获取水的方法.日落以后的几个小时,甲壳虫的体温会降到周围的气温以下,它们将头插进沙里,然后背朝着晚风吹来的方向,水珠就会在甲壳虫背上形成(如图所示),当水珠越聚越多时,这些水珠就会沿着弓形背滚落入甲壳虫的嘴中.水珠的形成属于下列物态变化的哪一种( )A.熔化B.液化C.汽化D.凝华7.洗完澡后看到洗澡间的镜子上变得非常模糊,打开窗户,过一会镜子又变得清亮起来,这种现象先后经历的过程是()A.汽化熔化B.熔化汽化C.汽化液化D.液化汽化8.很多宾馆的卫生间装有热风干手器,洗手后用它可以很快把手烘干,如图所示.这里使水分快速蒸发的主要原因是( )A.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B.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并提高了水的温度C.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D.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9.自然界的水循环过程包括很多物态变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雪上上的冰雪在温度升高时逐渐消融-----液化B.海洋里的水经太阳晒变成水蒸气------升华C.水蒸气在高空中遇冷空气形成小水滴-------液化D.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形成雪-------凝固10.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过程中,放出热量的是( )A.冬天哈出的“白气”B.正在消融的冰雪C.夏天湿衣服晾干D.放入衣箱中的樟脑球变小二、填空题11.有一支没有甩过的体温计示数如图所示,用这支体温计给两个体温分别是38.2℃和39.1℃的感冒病人测量体温,则体温计的示数分别是和.12.沥青路面在烈日下由硬变软,在这个过程中沥青的温度不断升高,说明沥青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13.夏天,从冰箱中取出饮料瓶,可观察到瓶子表面有许多小水珠,擦干后很快又形成,这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是-25 ℃,降水量很小,但这里的空气却很湿润,这是由于冰发生了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在这个过程中,冰需要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14.滚烫的油锅不小心滴入了水珠,你会发现油花四溅,这是因为水的沸点比油的沸点________(填“高”或“低”)的结果.而我国古代铁匠师傅锻造兵器时,常将烧得发红的铁器放入冷水中“淬火”时,会听到“嗤嗤”声,同时看到水面上冒出一股“白气”,在这个过程中水先后发生了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物态变化.15.游泳者出水后,由于水分蒸发的缘故导致身体会感到冷,此时他会不由自主地将身体蜷缩起来,这其实是为了(选填“加快”或“减慢”)水分蒸发。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物体吸收了热量,则物体的温度()A.一定升高B.一定降低C.一定不变D.可能升高,也可能不变。
2.用嘴对着镜子“哈气”,镜面会变得模糊,但经过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了,在这个过程中的物态变化是()A.先汽化后液化B.先液化后汽化C.先凝华后升华D.先凝固后熔化3.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如图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的加热,当烧杯中冰块有大半熔化时,则试管中的冰( )A.也熔化一部分B.全部熔化C.一点都不熔化D.无法确定4.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晶体的是( )A.冰和水B.铜和固态水银C.玻璃和石蜡D.海波和松香5.关于雨.露.霜.雾跟物态变化的关系,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雨是水液化形成的B.露是水汽化形成的C.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D.雾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6. 温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以下一些常见的温度值,你认为合理的是( )A. 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B.人体正常体温是39℃C.沸水的温度一定是100℃D.适合人们洗澡水的温度约70℃7.下面关于常用温度计的使用中,错误的是()A.温度计不能用来测量超过它的最高刻度的温度B.温度计的玻璃泡要跟被测物体充分接触C.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D.读数时,要把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再读数8.南极的最低气温可达—88.3℃,科考队员要测量南极的气温,应选用( ) (几种物质的熔点:酒精—117℃水银—39℃煤油—30℃冰0℃)A.体温计B.煤油温度计C.酒精温度计D.水银温度计9.将一盆冰水混合物放在太阳底下,冰开始熔化,当水面还有冰浮着时,则( )A.冰的温度升高,水的温度不变B.冰的温度不变,水的温度升高C.冰.水的温度都升高D.冰.水的温度都不变10.下列现象描述一定质量的水在不同条件下蒸发快慢的情况,其中最能说明水蒸发快慢跟水的表面积有关的是()A.温度不同的水,分别装入相同的容器中,放在同处,蒸发快慢不同B.温度相同的水,分别装入相同的容器中,放在不同处,蒸发快慢不同C.温度相同的水,分别装入口径不同的容器中,放在同处,蒸发快慢不同D.温度相同的水,分别装入口径不同的容器中,放在不同处,蒸发快慢不同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7小题,每空2分,共26分)11.寒冷的冬天,冰雕展览会的冰雕作品的质量会一天天减小,这是现象。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 物态变化测试卷(带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卷(带答案)一、选择题(共18道总分36分)1、寒冷的天气里人们呼出了"白气",不久又看不见了,这其中涉及到的物态变化是()A.只有液化B.只有汽化C.先液化后汽化D.先汽化后液化2、在海上想要获得淡水,可采用如图所示的"充气式太阳能蒸馏器"。
它是通过太阳照射充气物内的海水,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形成水珠,收集即可。
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先汽化后液化B.先沸腾后凝固C.先液化后汽化D.先蒸发后沸腾3、当室内温度为20℃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如图中哪幅图基本反映了温度计的读数随时间的变化()A.B.C.D.4、对下列自然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春天,大雾在太阳的照射下散去,这是汽化现象B.夏天,农作物上露珠的形成,这是凝华现象C.秋天,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需要吸热D.冬天,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变成小冰粒,需要吸热5、下列过程中,属于凝华的是()A.初春,冰雪融化汇成溪流B.仲夏,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C.深秋,清晨草地上出现霜D.严冬,湖水结成冰6、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的温度,图2-3所示的几种做法中正确的是()7、(2015•贵州)小明在六盘水某学校实验室测得水的沸点是98℃,则该学校所在地大气压值()A.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B.大于1个标准大气压C.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D.水的沸点与大气压无关8、给体温计消毒的正确方法是A.用开水煮B.用酒精灯加热C.用自来水冲洗D.用酒精棉花擦9、(2015•庆阳)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A.雾凇的形成B.樟脑丸变小C.屋檐下的冰凌D.冰棒周围的白气10、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的温度,如图所示的几种做法中正确的是()11、在沙漠中,可以利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应急取水,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A.熔化凝华B.凝固汽化C.汽化液化D.熔化液化12、在两杯水中都有没熔化的冰块,一杯放在阳光下,一杯放在阴凉处,此时,对两杯水的温度进行比较,判断正确的是()A.在阳光下的水温度高B.在阴凉处的水温度高C.两杯水温度一样高D.无法比较13、夏天,冰棍周围冒"白气",关于"白气"形成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冰升华形成的水蒸气B.冰熔化形成的小液滴C.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D.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液滴14、架设两套完全相同的(如图甲所示)加热装置,两套装置的试管中分别装有少量的相等体积的M固体和N固体.它们的加热时间﹣﹣温度曲线如图乙所示(M为实线,N为虚线),在35min内M物质从固体熔化成了液体,N物质始终是固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种加热方法一般称为"水浴法"优点是被加热物质受热经较均匀,缺点是加热温度一般不会超过100℃B.由图乙知,M、N肯定都是晶体C.由图乙知,M、N肯定都是非晶体D.由图乙知,M肯定是晶体,N肯定是非晶体15、以下事例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A.春天,冰封的河面消融B.夏天,剥开包装纸后冰棍会冒"白气"C.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后镜片上会蒙上一层水珠D.酒精擦在皮肤上感觉到凉快16、冰在熔化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吸收热量,温度不变B.内能不变,比热容不变C.比热容、内能、温度都不变D.比热容变大、内能增加,温度升高17、铺设柏油马路时,需要把沥青由固态熔化成液态.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这一过程的是()A.B.C.D.18、去年,我国部分地区发生了严重旱灾,为缓解旱情,相关部门采用了在空气中喷洒干冰的方法人工增雨.干冰使空气中得水蒸气变成小冰粒,冰粒在下降时变成雨滴的过程分别属于()A.凝华熔化B.凝华液化C.凝固熔化D.凝固液化二、填空题(共10道总分30分)19、如图所示,在大容器A和小容器B内都盛有水,在容器A底部加热使A内水沸腾,继续加热,容器B内水的温度______(能/不能)达到沸点,____(能/不能)沸腾。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 物态变化测试卷(带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卷(带答案)一、选择题(共18道总分36分)1、细心观察会看到水在一年四季发生着奇妙的变化,下列现象的描述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A.初春,湖面上的薄冰层开始融化,汇成溪流B.仲夏,在景区草坪上喷雾装置在工作C.暮秋,树枝上结了一层霜D.隆冬,泼向空中的热水瞬间成冰2、如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A.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B.盛夏,草叶上形成"露珠"C.深秋,枫叶上形成"霜"D.严冬,树枝上形成"雾凇"3、目前家庭汽车保有量越来越高,以下跟汽车有关的热现象中说法错误的是()A.汽车玻璃起"雾"影响行车安全,是车内水蒸气液化形成的B.冬天排气管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C.汽车水箱中加入适量酒精降低了水的凝固点,防止水结冰胀破水箱D.空调制冷时,制冷剂汽化吸热、液化放热,将车内的"热""搬"到车外4、冰棍是人们喜爱的一种冷饮,有关物态变化过程和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冰棍制作的最后一个步骤是凝华过程B.从冰箱拿出的冰棍包装袋上"白粉"的形成是凝固过程C.打开包装袋,冰棍周围出现的"白气"是汽化现象D.吃冰棍解热是因为熔化过程吸热5、我们身边有许多美丽的自然现象,下图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6、下列所描绘的自然景象涉及到的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的是()A.初春,池塘上结了一层黄薄冰B.盛夏,打开冰棍纸见到"白气"C.深秋,树枝上结了一层薄霜D.严冬,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7、如图所示,在两个相同的试管甲和乙中分别装入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水,然后将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通入试管甲的水中,水蒸气在甲中几乎全部液化,待甲中的水面上升一段高度后,停止通入水蒸气.测出此时甲中水的温度为t,以下能验证水蒸气液化放热的操作是()A.测出乙中的水温并与t比较B.测出烧瓶中的水温并与t比较C.将烧瓶内开水倒入乙中直至与甲中水面相平,摇匀后测出乙中水温并与t比较D.将另一杯开水倒入乙中直至与甲中水面相平,摇匀后测出乙中水温并与t比较8、如图所示是海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已知海波的熔化温度是48℃,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海波在AB段处于固态B.海波在BC段既不吸热也不放热C.海波在BC段为固液共存的状态D.海波在CD段吸收热量9、小李妈妈炒菜的时候发生油锅起火现象(如图3),下列做法中你认为最不应该的是:A.加一些冷油,降低温度B.立刻给油锅盖上锅盖C.立即向锅内倒入冷水来灭火D.立即将蔬菜倒入油锅内10、以下温度最接近25℃的是()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B.人的正常体温C.人感到舒适的房间温度D.盛夏中午的室外温度11、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主动利用科技知识改善生活环境的意识逐渐增强.如图所示的四幅图片场景,是人们应用物理知识改善生活环境的几种做法,其中主要是用来降温的是()A.景区喷雾B.人造雪景C.撒盐融雪D.人工降雨12、下列现象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A.拿出冰柜的饮料瓶外出现的水珠B.绕在半山腰的云雾C.春天早晨操场边树叶上的露珠D.身上的汗水变干了13、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夏天扇风扇感觉凉爽,是因为扇风扇可以降低室内温度B.在南极考察站测量气温时要用酒精温度计,是因为酒精的凝固点较低C.下雪时护路工人可以通过在雪上撒盐的方法促使雪熔化,说明撒盐可以提高雪的熔点D.夏天从冰箱里拿出的冰会冒"白气",这是升华现象14、(2015·德州武城质检)生活中关于热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A.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露珠,这是液化现象B.电冰箱内侧壁会看见附有一层白色的冰晶,这些冰晶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C.打开冰箱门,看见门前冒白气,这是汽化现象D.北方的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这是汽化现象15、用高压锅煮粥,熄火后用冷水将锅冷却,拿去限压阀后打开锅盖,可以看到锅内的粥仍在沸腾。
第三章物态变化 达标测试卷 答案版
第三章 物态变化达标测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在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测量单位中,属于温度的单位是(B)A.kmB.℃C.dBD.s2.下列温度值的估测,正确的是(A)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约为37 ℃B.水的沸点是100 ℃C.淋浴时的适宜水温是60 ℃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 ℃3.下列物质属于晶体的是(B)A.蜡B.海波C.松香D.沥青4.冬天打开装有热水的保温杯杯盖,杯口处出现“白雾”,形成“白雾”的物态变化是(B)A.汽化B.液化C.升华D.凝华5.绝对温度(T)与摄氏温度(t)的关系是T=(t+273)K,绝对温度100 K 相当于(A)A.-173 ℃B.-100 ℃C.273 ℃D.100 ℃6.下列四个实例中,能够使蒸发加快的是(D)A.将水果放在低温冷藏柜中B.将新鲜的蔬菜封装在保鲜袋中C.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D.将新采摘的辣椒晾晒在阳光下7.自然现象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图中属于凝固的是(C)8.如图所示,下列情景中所描述的物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B)A.糖汁变“糖画”是熔化B.樟脑丸“消失”是升华C.湿手被“吹干”是液化D.冰棒冒“白气”是汽化9.下列对诗句中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D)A.“欲渡黄河冰塞川”,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B.“一蓑烟雨任平生”,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C.“窗含西岭千秋雪”,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D.“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10.水循环伴随着水的物态变化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A.海水吸热升华成水蒸气B.水蒸气吸热液化成小水滴C.小水滴放热凝华成小冰晶D.小冰晶吸热熔化成雨水11.加热某固体,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A.第7 min时,物体处于固态B.ab过程是熔化阶段,温度保持不变C.bc过程是沸腾阶段,吸热,温度升高D.该物质是非晶体12.下表列出了几种晶体的熔点,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C)固态氢-259 ℃固态酒精-117 ℃固态水银-39 ℃金 1 064 ℃钢 1 515 ℃钨 3 410 ℃A.在-268 ℃时,氢是固态B.白炽灯的灯丝用钨制成,不容易熔化C.纯金掉入钢水中不会熔化D.水银温度计在-40 ℃时不能使用13.在“探究固体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在0~35 min内对物质加热,得到如图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试卷(一)一、选择题1.摄氏温标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A. 0 ℃B. 10 ℃C. 40 ℃D. 100 ℃2.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法中正确的是A. B. C. D.3.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A. 41℃ B. 39℃ C. 35℃ D. 30℃4.当晶体的温度正好是熔点或凝固点时,它的状态为()。
A. 固态 B. 液态 C. 固液共存态 D. 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5.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中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物质为非晶体B. 该物质的熔点是80℃C. 在第5min时物质已全部熔化D. 第10min时物质处于液态6.下列物体属于晶体的是( )A. 钢铁 B. 玻璃 C. 蜡块 D. 沥青7.水无常形,变化万千。
如图-5所示的各种自然现象,在形成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A. B. C. D.8.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B. 冰变成水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C. 冬天呼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D. 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升华现象,需要放热9.在古代唐朝的皇宫里,夏天由宫女推动高大的水车,将水洒在宫殿的房顶上,水再顺房顶四周流下,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 为了新奇B. 为了美观C. 为了清洁房顶D. 为了解暑降温。
10.很冷的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走进温暖的室内,眼镜变模糊了,这是因为()A. 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凝华成的小水珠附着在眼镜上B. 眼镜上有灰尘C. 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眼镜片上D. 镜片导致水发生汽化蒙在玻璃上11.如图所示,在装水的大烧杯A中,浮着一个盛适量水的试管B,对大烧杯持续加热,当大烧杯中的水沸腾时温度达100℃,则试管中的水()A. 温度能达到100℃,也能沸腾B. 温度能达到100℃,但不能沸腾C. 温度不能达到100℃,不能沸腾D. 不能确定是否沸腾12.关于沸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 物态变化测试卷(带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卷(带答案)一、选择题(共18道总分36分)1、小聪学习了物态变化的知识后,对生活中的下列现象进行了解释,其中正确的是()A.冬天,教室窗玻璃上的小水珠出现在玻璃的外表面B.电风扇吹风,人感到凉爽,是因为电风扇降低了空气的温度C.忘记盖灯帽的酒精灯内的酒精越来越少是汽化现象D.夏天会看到打开包装纸的雪糕周围冒"白气",这是雪糕中的冰先升华为水蒸气后再液化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春天,早晨经常出现大雾,是液化现象B.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儿表面出现水珠,是熔化现象C.深秋,枯草上出现的霜,是凝固现象D.冬天,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是汽化现象3、固态酒精、煤油、水银的熔点分别是-117℃、-31℃、-39℃,南极的最低气温可达-89℃,要测量南极的气温应该选用A.水银温度计B.煤油温度计C.酒精温度计D.上述温度计均可4、下列措施中,为了减慢蒸发的是()A.将地面上的积水向周围扫开B.将湿手放在干手器下吹干C.将湿衣服晾在通风的地方D.将新鲜蔬菜装入保鲜袋5、有一支用过后未甩的体温计,其示数为39℃。
用这支体温计先后去测两个体温分别是38℃和40℃的病人的体温,体温计显示的示数分别是()A.38℃,39℃B.39℃,40℃C.38℃,40℃D.39℃,39℃6、如图,把一块金属镓放在手心,它很快就变成了一颗晶莹的液滴,像雨后荷叶上的水珠,在手心里滚来滚去。
据此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镓的熔点低于手的温度B.金属镓熔化,需要吸热C.金属镓熔化过程中温度升高D.可以用金属镓来制作餐具7、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A.春天,墙壁上会"流汗"B.夏天,地上洒的水一会儿变干了C.秋天,花叶上晶莹的露珠D.冬天,树枝上结的雾凇8、下列"物态变化"与其吸热、放热的关系正确的是()A.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要吸热B.冰化成水是熔化现象,要吸热C.寒冷冬天呼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要吸热D.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要放热9、食用冻豆腐时发现豆腐内有许多小孔,在小孔形成的过程中,发生的主要物态变化是A.凝固和熔化B.液化和升华C.凝华和熔化D.凝固和汽化10、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A.同时沸腾B.稍后也沸腾了C.温度达到沸点,不会沸腾D.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11、祖国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达标测试卷(答案版)
第三章《物态变化》达标测试卷(时间60分钟,总分7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游泳时为了谨防抽筋现象,最适宜的水温是(C)A.10 ℃B.20 ℃C.28 ℃D.40 ℃2.如图所示是一种从空气中制水的设备,温度较高的空气被吸入到温度较低的铜管中,其所含的水蒸气在铜管中冷凝成水。
该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A.液化B.凝华C.升华D.汽化3.某同学取出一支示数为39.7 ℃的体温计,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而直接测量自己的体温,若他的实际体温是36.5 ℃,则他读出的结果应该是(B)A.36.5 ℃B.39.7 ℃C.76.2 ℃D.无法读数4.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冬,在使用冷暖空调的房间的窗户玻璃上,一般会出现凝结水珠的现象。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A.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小水珠总是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内表面B.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小水珠总是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外表面C.夏天小水珠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冬天小水珠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外表面D.夏天小水珠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外表面,冬天小水珠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内表面5.下列是小李同学在劳动实践活动中采取的系列措施,其中为了减缓蒸发的是(D)①使用酒精灯加热,不使用时盖上灯帽②植树时剪掉多余的枝叶③把洗过的衣服晾晒在通风处④培育玉米苗时盖上地膜⑤将收割的小麦摊开晾晒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④6.甲、乙两盆水里都有冰块,且温度稳定,现将甲盆水放在阳光下,乙盆水放在阴凉处,一段时间后,两盆水里的冰都未熔化,则(C)A.甲盆水的温度比乙盆水高B.乙盆水的温度比甲盆水高C.两盆水的温度一样高D.无法判断哪盆水温度高7.在如图温度计所示的恒温环境下进行实验。
将温度计放入一杯冰水混合物中(冰是晶体),从温度计放入开始计时,放入时间足够长,下列示意图可能反映了温度计内液体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的是(A)A B C D8.如图所示为寒暑表,40 ℃与10 ℃两条刻度线相距AB=6厘米,刻度线C与刻度线B相距BC=3厘米。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 物态变化测试卷(带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卷(带答案)一、选择题(共18道总分36分)1、把新鲜的柑橘装入塑料袋中密封不容易变干,说明A.液体蒸发的快慢跟液体的温度有关B.液体蒸发的快慢跟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有关C.液体蒸发的快慢跟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有关D.液体蒸发的快慢跟液体本身质量的大小有关2、将干冰投入装水的玻璃瓶中时,发现水在剧烈"沸腾",瓶口出现大量"白气",此"白气"是()A.干冰升华产生的大量白色二氧化碳气体B.干冰升华放热使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C.干冰熔化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D.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3、以下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把﹣10℃的冰拿到10℃的房间里,它会立即熔化B.把水加热到沸腾后停止加热,水将继续沸腾C.夏天,揭开棒冰包装纸后,棒冰会冒"白气",是一种液化现象D.电灯泡用久了,其内壁发黑是由于金属蒸气凝固而造成的4、一瓶冰冻的矿泉水置于常温下,表面会变湿,这属于物态变化中的()A、熔化B、汽化C、凝华D、液化5、下列温度值最接近实际的是()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是39℃B.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是25℃C.洗澡时淋浴的适宜水温是60℃D.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盐水的凝固点是0℃6、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6℃的是()A.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温度B.商河县冬季最冷的室外温度C.健康成年人的体温D.冰熔化时的温度7、夏天,向盛有牛奶的杯内充入少量液态氮,可以快速制成一杯看似"热气腾腾"的冰激凌,贸然食用易冻伤食道。
看似"热气腾腾",其实是()A.液氮汽化后形成的氮气B.液氮凝固后形成的固态氮C.冰激凌中的水汽化后形成的水蒸气D.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后形成的小水滴8、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熔化的是()A.水沸腾时水面上方出现"白气"B.盘子里的水晾干了C.湖水表面结冰D.铁块化成铁水9、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寒冷的冬天早晨,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水凝固形成的B.灯泡用久后会变黑,是因为灯丝先升华后凝华形成的C.冬天在室外看到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汽化后形成的D.冷却物体时,用0℃的冰和0℃的水效果一样,是因为它们温度相同10、小册在家煮汤圆,有关煮汤圆过程中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刚从冰箱冰冻室取出的速冻汤圆没有内能B.汤圆内能增大是通过热传递方式来实现的C.汤圆在煮的过程中体积变大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D.汤圆煮熟关火后水不再沸腾是因为为水分子停止运动11、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冬天湖面结冰B.烧开水时壶嘴冒出的"白气"C.白炽灯用久了灯丝会变细D.冰箱冷冻室里的"白霜"12、在北方寒冷的冬季,室外气温一般在﹣20℃以下,把在室外冻得冰冷的一个冻裂拿到温暖的屋子里,一会儿冻裂上全是水珠,则出现的现象可能是()A.空气中的水蒸气遇见冷的冻梨液化成了小水珠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见冷的冻梨凝固成了小水珠C.空气中的水蒸气遇见冷的冻梨熔化成了小水珠D.空气中的水蒸气遇见冷的冻梨升华成了小水珠13、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如下图所示的四种方法中正确的是14、温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物态变化测试题及答案
物态变化测试题(含答案)一、填空题(除2小题外每小题3分,2小题2分,计44分)1.摄氏温标是以通常情况下_______的温度规定为0 ℃,在通常情况下_______的温度规定为100 ℃2.健康人正常体温的平均值为36.8 ℃,读作_____3.火箭在大气中飞行的时候,它的头部跟空气摩擦生热,温度可达几千摄氏度,在火箭头上涂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发生_____并且汽化,这两种物态变化过程都要_____,使火箭头部温度不致过高.4.我们知道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为____________,在柏油、松香、明矾、玻璃中_____是晶体.5严冬之夜在玻璃室内一侧出现“冰花”_____;放在箱子里的卫生球变小了____ _;夏天从冰箱中拿出冰棒,看见周围有“白气”_____;铁水浇成铁杆_____ 6.被100 ℃的水蒸气烫伤要比被100 ℃的开水烫伤严重得多,这是因为_____ _____.7.汽化的方式有_____和_____,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_____和_____.8.自然现象中看到的露是一种_____现象,它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晚间气温低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炎热的夏天,发现中暑患者后,常常把患者扶至通风处,并在患者身上擦上酒精,这里用到的主要物理道理是:(1)_______(2)_______10.北方冬天菜窑里放几桶水,可以利用_____使窑里温度不至太低,菜不至冻坏.11.在箱子里存放毛衣、毛裤等毛料衣服时,为了防止虫蛀,常常要往箱子里放几个樟脑丸,到了穿衣服时,发现樟脑丸不见了,这个过程中樟脑丸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12.将碘的小颗粒放到烧杯里,上边盖一个玻璃皿,在杯底部加热时会看到有紫色的气体生成,同时玻璃皿底部有紫黑色碘颗粒生成,这两个现象反映了碘发生_____和_____.13.同一种晶体在同样的条件下,其凝固点和熔点_____,冰的熔点是_____,水的凝固点是_____.14.夏天,在地上洒水感到凉快,是利用_____来降低气温的,人们在盛暑天气大汗淋漓,是靠_____,保持体温不变的.15.居民使用的液化石油气,是在_____温下,用_____的方法把石油气液化后装在钢罐里的.二、选择题(共56分,每小题4分)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没有一般温度计时,可以用体温计测沸水的温度B.温度计的玻璃泡应与容器底充分接触C.应当把温度计从水中取出来读数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17.医用体温计使用后的消毒方法是A.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烤B.放在沸水中煮C.用酒精擦洗D.用清水冲洗18.0 ℃的冰与0 ℃的水相比较A.0 ℃的冰比0 ℃的水冷B.0 ℃的水比0 ℃的冰冷C.0 ℃的冰与0 ℃的水冷热程度相同D.无法比较19.我国首次赴南极考察队于1984年11月20日从上海启程,历时约3个月,横跨太平洋,穿越南北半球,航程26000多海里,在南极洲南部的高兰群岛乔治岛,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25 ℃,最低气温-88.3℃,在那里用的液体温度计是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这是因为A.酒精比水银颜色更浅B.酒精凝固点比水银熔点更低C.酒精密度比水银密度更小D.酒精气体无毒,水银气体有毒20.关于熔化和凝固,正确的说法是哪个A.固体在熔化时都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B.固体在凝固时都要放热,温度降低C.固体都有一定熔点D.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吸热,温度保持不变21.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以下作法错误的是A.将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水中,不碰到容器底或壁B.温度计放入水中待稳定后再读数C.读数时将温度计拿到亮处读数D.读数时视线与液柱上表面相平22.三支温度计甲、乙、丙,甲温度计置于空气中;乙温度计的液泡上包有含水的棉花团;丙温度计置于有密闭盖子的水杯内,经观察三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则下述结论中正确的是A.三支温度计都是准确的B.乙温度计肯定不准确C.甲、丙温度计肯定不准确D.至少有一支温度计是不准确的23.下列关于沸腾和蒸发的说法正确的是A.沸腾时吸收热量,蒸发不需吸收热量B.蒸发的快慢与温度无关,沸腾时汽化的快慢与温度无关C.蒸发时物体温度降低,沸腾时温度不变D.蒸发和沸腾都可以在液体表面进行24.夏天,有时能看到自来水管的表面出现许多细小的水珠,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夏天,金属会出汗”,对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下列解释中正确的是A.水管有孔,水渗了出来B.水是管中的水分子的扩散所致C.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水管上液化所致D.是水蒸发形成的25.下列实例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烧开水时壶嘴冒出“白气”B.深秋的早晨草上出现霜C.夏天扇扇子觉得很凉快D.吃冰棒可以解热26.用飞机向云层喷洒干冰(固体的CO2)是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以下列出几个物态变化过程:a.干冰迅速吸热升华;b.干冰吸热熔解;c.云层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雨滴;d.云层中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粒;e.水蒸气以干冰的核心凝结成雨滴;f.小冰粒下落遇暖气流熔化成雨滴,在这种人工降雨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过程为A.a、cB.a、d、fC.b、cD.e27.河面上常看到一层雾气,这是水经过了下面哪种物态变化形成的A.水先蒸发后液化B.水先汽化后凝华C.水蒸发成水蒸气D.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28.下列各天气现象形成原因正确的是A.露是水凝固形成的B.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C.霜是冰升华形成的D.雪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29.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拿一个带把的金属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烧一烧,然后再放入病人的口腔中,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给小镜子消毒B.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中空气液化C.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中水蒸气液化D.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中水蒸气凝固参考答案:1.冰水混合物 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2.36.8摄氏度3.熔化吸热4.有无熔点和凝固点;松香、明矾5.凝华升华液化凝固6.100 ℃的水蒸气液化时放出的热量多7.蒸发沸腾降低温度压缩体积8.液化凝结成小水珠附着在花草上而形成的9.蒸发吸热空气流动加快,蒸发加快10.凝固过程放热11.升华12.升华凝华13.相同 0 ℃ 0℃14.水蒸发吸热汗蒸发时从人体吸热15.常压缩体积16.D 17.C 18.C 19.B 20.D 21.C 22.B 23.D 24.C 25.A 26.B 27.A 28.B 29.C。
《物态变化》章末测试试卷3(附答案)
《物态变化》章末测试试卷3一、单选题(本题共有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列物态变化属于凝固的是( )A. 雾的形成B. 河道结冰C. 冰冻衣服晾干D. 露珠的形成2.密封的锤形玻璃泡内装有少量的碘颗粒,将玻璃泡浸入开水中,过一会儿玻璃泡内弥漫着紫红色的碘蒸气,下列现象中与上述碘发生的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A.正在消融的冰凌B.花朵上形成的露珠C.冬天冰冻衣服晾干D.冬天形成的雾凇3.有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
它在冰水混合物中的示数为4℃,在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的示数为94℃。
用这支温度计测得烧杯中水的温度是49℃,则这杯水的实际温度是()A.48℃ B.49℃ C.50℃ D.51℃4.有两支温度计,玻璃泡里装的水银一样多,但玻璃管的内径粗细却不相同,将它们插入同一杯热水中时,它们水银柱上升的高度和温度的示数分别是()A.上升的高度一样,示数相等B.内径细的升得高,它的示数也大C.内径细的升得高,但它们的示数相等D.内径粗的升得高,它的示数大5.预防新冠肺炎病毒时要测量体温。
若用如图所示这支未甩过的体温计去测量37℃与39℃的就诊者体温,则该体温计的示数先后分别是()A.37℃和39℃ B.37℃和38.5℃ C.37℃和37℃ D.38.5℃和39℃6.图甲为探究冰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为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实验装置。
已知标准大气压下,冰和碘的熔点分别是0℃和113.5℃,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冰和碘在发生物态变化的温度都要升高B.冰和碘都要经历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C.冰和碘在发生物态变化时都要吸收热量D.两者都采用了“水浴法”加热,目的都是为了均匀受热7.有关厨房里的物理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化石油气是用降温的办法把石油气液化装在钢罐里B.烧水做饭时,开水引起的烫伤往往比水蒸气烫伤更严重C.用高压锅更容易把食物煮熟是利用了液体沸点随气压增大而降低的原理D.食物油炸比水煮熟得更快,是由于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8.在25℃的室内将温度计从装有酒精的瓶中取出,它的示数会()A.立即上升B.先下降后上升再不变C.先上升后下降再不变D.一直不变9.如右图中,将A、B两个杯子放入水槽中,A倒扣入水中,B内有水,然后对水槽加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不能沸腾,B也不能沸腾B.A能沸腾,B能沸腾C.A 不能沸腾,B能沸腾D.A能沸腾,B不能沸腾10.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某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了两次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图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1.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B.雪人变小C.草叶上的露珠D.湖水干涸2.今年二月初以来,为缓解旱情,我市多次适时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即通过在空中喷洒“干冰”进行人工降雨.喷洒“干冰”的作用是( )A.使空气液化B.使二氧化碳液化C.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D.“干冰”熔化变为雨水3.以下温度最接近25℃的是( )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B.人的正常体温C.人感到舒适的房间温度D.南京盛夏中午的室外温度4.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 )A.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熔化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液化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干了——汽化D.水正在慢慢地结冰——凝华5.如图所示,表示晶体物质凝固过程的图像是( )6.夏天小明从冰箱里取出一瓶冰冻的矿泉水,放在干燥的桌面上.过了一会儿他发现桌面上有一摊水,你认为这些水的形成是( )A.液化现象B.汽化现象C.熔化现象D.升华现象7.下列做法是为了加快液体蒸发的是( )A.酒精灯不用时要盖上灯帽B.洗头后用电吹风把头发吹干C.农业灌溉中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D.蔬菜用保鲜膜包好后放人冰箱冷藏室8.下列是对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热现象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A.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水凝固放热防止菜被冻坏B.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了C.清晨花草上的小露珠是由于空气液化而形成的D.发烧时在身体上擦些酒精降温是因为酒精的温度低9.使用冷暖空调的密闭轿车车窗玻璃上,无论盛夏还是严冬,都有小水珠凝结,实际情况是( )A.小水珠总是凝结在窗玻璃的内表面B.小水珠总是凝结在窗玻璃的外表面C.夏天小水珠凝结在窗玻璃的内表面,冬天凝结在外表面D.夏天小水珠凝结在窗玻璃的外表面,冬天凝结在内表面10.100℃的水蒸气比100℃的开水对人体造成的烫伤更严重,是因为( )A.水蒸气是气体,更容易进入人体B.水蒸气比开水更热C.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大量的热D.水蒸气烫伤的面积比开水更大11.云是这样形成的:空气中的大量水蒸气遇到冷空气液化成极小的水珠或凝华成极小的冰晶,大量的小水珠和小冰晶浮在高空中,就形成了云.对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或凝华成小冰晶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前者吸热后者放热B.前者放热后者吸热C.两者均吸热D.两者均放热12.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都上升B.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C.晶体熔化时吸热,非晶体熔化时不吸热D.天上飘落的雪花,是非晶体13.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鸡蛋,常常看到鸡蛋先湿后干的现象,此现象反映的物态变化过程是( )A.先液化后蒸发B.先升华后蒸发C.先液化后升华D.先凝华后升华14.如图是对冰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不正确的是( )A.BC段是一个吸热过程B.冰的凝固点是0℃C.CD段表示该物质处于液态D.DE段表示已经停止加热15.下列事例中属于防止蒸发吸热产生危害的是( )A.没有汗腺的狗,酷暑时伸长舌头来散热B.身上的衣服淋湿后要换干衣服C.病人发烧时常用湿毛巾敷头部D.夏天在教室地上洒些水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16.寒冷的冬天,小明在跑步时嘴里呼出的“白气”是_____现象;夏天起风时,人感觉凉快是因为风加速了皮肤表面汗液的_______(填物态变化).17.“祥云”火炬燃料为丙烷气体,为了便于储存或携带,常温下可采用_______的方法使其液化,这一物态变化过程要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18.冰块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_______(选填“升高”“不变”“降低”或“可能升高”,下同);水在沸腾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_______.19.晾衣服时,充分抖开干得快,这是因为_______,蒸发越快;冬季的霜,是空气中水蒸气发生_______形成的.20.在炎热的夏天中午,取两只相同的茶杯,盛入等量清水,将A杯盖上杯盖,B杯敞开,如图所示.将它们放在通风良好的室内桌上,经过两个小时,_______杯中的水温较低,这是由于这杯水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更快所致.21.如图所示是水循环示意图,图中过程①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同时伴随着热;过程②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凝华和,同时伴随着放热.22.被称为“天路”的青藏铁路,在修建时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多年冻土对路基的影响,夏天气温上升,冻土层中的冰吸热就要,上面的路基就塌了.而冬天温度降低,冻土层的水结冰,上面的路基和钢轨就会鼓起来,一降一升,火车极易脱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工程技术人员设计的几种方案中,有一种是在铁路的两旁插了许多叫做热棒的柱子,整个热棒是中空的,里面装有液氨.当路基温度升高时,液氨吸收热量发生现象,上升到热棒的上端.通过散热片将热量传导给空气,此时气态氨放出热量发生现象,变成了液态氨,又沉入棒底,这样,热棒就相当于一个“制冷机”.23.夏天,剥开包装纸的冰棍会冒“白气”是_______(选填“汽化”或“液化”)现象;冰棍上出现白色的粉末,这是_______现象.24.小欣打开冰箱门,发现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这是水蒸气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这个过程中水蒸气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当他拿起湿抹布去擦时,抹布却粘在了侧壁上,这是因为发生了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25.假如你身处偏远海岛,缺乏生存所需的淡水怎么办?小明为你提供一种简便的海水淡化方法.在地面上挖一水池,往池内灌海水,按如图所示完成设备的安装,即可收集淡水.则:(1)阳光照射使池内海水加快_______,形成水蒸气.(2)水蒸气在塑料膜上_______,形成小水滴.三、实验题(共20分)26.(6分)下面是探究“海波熔化”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甲。
(1)将装有海波的大试管放入沸水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萘的温度上升速度较 (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和 。
(2)除图甲所示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细线和 。
(3)实验过程中,可看到烧杯中有“白气”冒出,“白气”是 (填序号)。
A .水蒸汽B .小水珠(4)温度计A 和B 分别测量海波和烧杯中热水的温度。
根据两个温度计的示数,我们绘制出了海波和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
由丙图像可知,在第8分钟时,大试管内的海波处于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第10分钟时,发现试管中仍有固态海波,通过分析图像,你认为第10分钟后海波的熔化将____(选填“继续”或“停止”)。
27.(6分)(1)在实验室里,三组同学测得纯水的沸点分别为97℃、93℃、102℃;有同学猜想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各组用的温度计有偏差(不准确),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方法验证这一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关键词:将/温度计/测出/如果/则)(2)小星要自制一支能测水沸点的温度计,现有表中所列的两种物质,他应选用表中的_______做测温物质,原因是该物质的_______点 .28.(8分)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1)常用温度计是利用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2)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用温度计测小烧杯中水的初温时的操作图.A 是操作过程,B 是读数过程,C 是读取的温度.①A 图中操作的错误是_______. ②B 图中读数的错误是_______.③若操作正确无误,根据C 图可知此时烧杯中水的实际温度是_______℃.(3)小明同学在利用如图D 所示的装置做实验时,发现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请你帮助他找出可能存在的原因.(写出两种即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 乙四、科学探究(共28分)29.(4分)小明发现,用如图方法做碘的升华实验时,很容易造成碘的熔化.通过查询,他们了解到酒精灯外焰温度约为500℃。
小明与他的同学们讨论后将实验进行改进:将装有固态碘的玻璃管放入沸水中,玻璃管中固态碘很快直接变成了紫色的碘蒸气,排除了碘熔化的可能性.(1)实验表明在碘升华和熔化时需要_________热量.(2)是什么因素影响碘的升华或熔化,你猜想的因素是____________.30.(5分)小明想从酒精和水的混合液中把酒精分离出来,他想,水的凝固点是0℃,酒精的凝固点是-117℃,于是他把混合液放人温度为-5℃的冰箱的冷冻室中,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后,取出的仍是混合液体,水并没有凝固,酒精没能分离出来.(1)请先对此进行分析:酒精与水混合后,凝固点(仍然/并不是)保持在其各自的原有水平。
(2)小明就此提出一个问题:水中加入酒精后混合液的凝固点怎样改变?对此问题你的猜想是:混合液的凝固点可能是()A、0℃B、-5℃C、0℃~ -5℃之间D、低于-5℃(3)小明为了完成探究,接下来应该采取的措施是()A、重复刚才实验再做一遍。
B、将混合液放入-5℃冷冻室更长时间再取出。
C、将混合液放入温度更低的冰箱进行实验。
D、取少量的混合液放入-5℃冷冻室进行实验31.(7分)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烧开水时从壶嘴冒出的“白气”,刚从冰箱中取出的雪糕周围也有“白气”,如图所示.(1)这里的“白气”实际是。
(2)两种“白气”的形成属于。
(物态变化)(3)请仿照示例说明这两种“白气”的成因.示例:冰花是由室内玻璃窗附近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烧开水时从壶嘴冒出的“白气”:雪糕周围也有“白气”:32.(12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汽车防冻液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为了确保安全,可用水循环进行冷却.实际上,水中往往还要加入不易汽化的防冻液(原液),加入防冻液后的混合液冬天不容易凝固,长时间开车也不容易沸腾.有关资料表明,防冻液与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凝固点、沸点不同,具体数值参见下表(表中防冻液含量是指防冻液在混合液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在给汽车水箱中加防冻液时,宜使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0℃~15℃,考虑成本费用等因素,混合液中防冻液的含量不宜过高.(1)汽车发动机水箱中加入防冻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关键词:升高/降低/凝固点/沸点)(2)在混合液中,如果防冻液含量由30%逐渐增大到90%,则混合液凝固点的变化情况是( )A.逐渐升高B.逐渐降低C.先升高后降低D.先降低后升高(3)若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15℃,对该地区汽车来说,在下列不同防冻液含量的混合液中,宜选( )A.30% B.40%C.60% D.90%(4)请在图中作出混合液沸点与防冻液含量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以推知,防冻液的含量达到75%时,混合液的沸点大约是_______℃.(5)长时间使用后,汽车水箱中的混合液会减少.与原来相比,混合液的沸点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其原因是()A、混合液体积减少,但防冻液含量不变,所以沸点不变B、混合液的沸点与混合液的体积有关C、防冻液更容易汽化,使防冻液含量减少D、水更容易汽化,使防冻液含量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