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设计原理与方法课后题答案资料
历年路面设计考试答案
一、沥青方面1、试叙述沥青路面几种主要的破坏现象?在确定柔性路面设计方法时是如何考虑的?(1990)答:沥青路面的损坏可以分为三类:1)裂缝类-路面结构的整体性受到破坏;2)变形类-路面表面的现状改变;3)表层损坏类。
其中,常见的损坏有:层陷,车辙,疲劳开裂,反射裂缝和低温裂缝,松散和坑槽,泛油和推移。
通常认为,疲劳开裂、车辙(永久变形)和低温开裂是导致路面结构破坏的三项最主要的损坏模式,在设计中应予考虑。
为控制路基路面结构的总变形,防止沉陷、车辙等整体强度不足的损坏,采用弯沉指标――路面竣工第一年路基路面结构表面实际回弹弯沉值l s≤该路面容许回弹弯沉值l d;为防止沥青混凝土和整体性材料基层疲劳开裂,采用弯拉指标――沥青混凝土面层和整体性基层底面的弯沉应力σm≤材料的容许弯拉应力σr。
i.沥青路面的主要损坏现象有那些?试详细说明其产生原因以及减少或克服这些损坏现象、改善路面性能、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应采取的措施(2000 )ii.沥青路面早期损坏现有哪些?试详细说明其产生原因及为减少或克服这些损坏现象、改善路面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水稳定性而应采取的措施。
(2001/11 2001/11)答:损坏类型:沥青路面早期水损坏现象及其原因较为复杂,且因地而宜,可分为三大类,13种主要损坏类型。
(一)裂缝类:1、横向裂缝:其产生的原因是温度变化和地基的纵向不均匀沉降,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横向裂缝绝大部分是反射裂缝2、纵向裂缝:产生原因是压实不好,路基或基层出现沉降,混合料摊铺时纵向施工搭接质量不好,或基层的反射裂缝以及荷载重复作用的结果。
3、龟裂:产生原因是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由于沥青层路面结构强度不足,结构组合不合理;基层排水不良,沥青混合料老化,或低温变硬、变脆等;横纵向裂缝出现后继续扩展,北方冰雪和南方多雨地区更是严重。
4、块状裂缝:面层材料的低温收缩和沥青老化以及砂砾基础的不均匀性。
(二)变形类:5、车辙:外因是渠化交通和荷载作用次数的增加,内因是沥青混凝土的高温稳定性和抗塑性变形能力差6、波浪和拥包:材料组成设计差,施工质量差,使面层材料不足以7、沉陷:地基未充分固结造成的继续沉降或地基压实不足造成路面的大面积沉陷8、隆起:冻胀、盐胀、膨胀土胀起,路面材料推移拥起。
华南理工大学路基路面工程习题与参考答案
路基路面工程复习题参考答案〔要点-结合要点阐述〕〔华南理工大学交通学院〕1、对于综述题-需要结合要点阐述2、不完整的参见教案与课本第一章总论1、对路基路面的要求对路基基本要求:A 结构尺寸的要求,B 对整体结构〔包括周围地层〕的要求C 足够的强度和抗变形能力,D 足够的整体水温稳定性对路面基本要求<1>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2>具有足够的水温稳定性<3>具有足够的耐久性和平整度<4>具有足够的抗滑性<5>具有尽可能低的扬尘性<6>符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的几何形状和尺寸2、影响路基路面稳定的因素-此章节容需要学后再看水文水文地质气候地理地质土的类别3、公路自然区划原则3个4、路基湿度来源5、路基干湿类型的分类?一般路基要求工作在何状态?6、路基平均稠度和临界高度7、路面结构层位与层位功能面层:直接承受行车车轮作用与自然因素底作用,并将所受之力传递给下层,要求路面材料有足够的力学强度和稳定性,并要求表面平整、抗滑、防渗性能好。
基层:主要承受车辆荷载的竖向力,并把由面层传下来的应力扩散到垫层和土基,故必须有足够的力学强度和稳定性与平整度和良好的扩散应力性能。
垫层:起排水隔水、防冻和防污等多方面作用,而主要作用是调节和改善土基的水温状态,扩散由基层传递下来的荷载应力的作用。
8、各类路面的特点参见教案高速公路、一般公路第二章行车荷载、环境因素、材料的力学性质1、什么叫标准轴载?什么叫当量圆?路面设计中将轴载谱作用进行等效换算为当量轴载作用的轴载。
〔我国标准轴载为双轮组单轴重100KN的车辆,以BZZ-100表示〕当量圆:椭圆形车辆轮胎面积等效换算为圆2、什么叫动载特性水平力振动力瞬时性3、自然因素对路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温度与其温度变化水4、路基工作区?路基工作区-路基某一深处,车轮荷载引起的垂直应力与路基土自重应力引起的垂直应力相比所占比例很小,仅为1/10~1/5时,该深度围的路基5、回弹模量?K? CBR?回弹模量:土基在荷载作用下产生应力与与其相应的<可恢复>回弹变形比值;K:土基顶面的垂直压力与该压力下弯沉的比值。
路基路面习题答案
路基路面习题答案路基路面习题答案【篇一:路基路面阐述题答案】p class=txt>①排水设计要因地制宜、全面规划、因势利导、综合整治、讲究实效、注意经济,充分利用地形和自然水系。
一般情况下,地面和地下设置的排水沟渠宜短不宜长,以使水流不过于汇集,做到及时疏散,就近分流。
②各种路基排水沟渠的设置,应注意与农田水利相配合,必要时可适当增设涵管或加大涵管孔径,以防农业用水影响路基的稳定性,并做到路基排水有利于农田灌溉。
③设计前必须进行调查研究,查明水源与地质条件,重点路段要进行排水系统的全面规划,考虑路基排水与桥涵布置想配合,各种排水沟渠的平面布置与竖向布置相配合,做到综合整治,分期修建。
对于排水困难和地质不良的路段,还应与路基保护与加固相配合,并进行特殊设计。
④路基排水要防止附近山坡的水土流失,尽量不破坏天然水系,不轻易合并自然沟渠和改变水流性质,尽量选择有利地质条件布设人工沟渠,减少排水沟渠的防护与加固工程。
对于重点路段的重要排水设施,以及土质松软和纵坡度较陡地段的排水沟渠,应进行必要的防护与加固。
⑤路基排水要结合当地水文条件和道路等级等具体情况,注意就地取材,以防为主,既要稳固适用,又必须讲究经济效益。
2.试述土质路基机械化施工组织应注意哪些方面?p154 ①建立健全施工管理体制与相应的组织机构。
②制定完善的施工技术与机械技术管理制度,实行科学管理。
③深入调查研究,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计划和工艺设计,保证指挥准确及时,各环节配合得当,各工序协调一致。
④正确选择施工机械及其技术操作方案。
⑤在机具设备有限的条件下,贯彻抓住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把注意力量集中在重点工程上。
切勿平均使用力量,齐头并进,以免延误工期,造成浪费。
⑥加强技术教育,实行技术考核,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与技术水平。
3.试述路堤分层填筑方案应满足哪些基本要求?p151 ①不同土质分层填筑。
②透水性差的土填筑在下层时,其表面应做成一定的横坡,以保证来自上层透水性填土的水分及时排除。
城市道路设计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城市道路设计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既是城市交通的起点又是交通的终端的城市道路类型[D]A.城市快速路B.城市主干路C.城市次干路D.城市支路2.一般在城市市区和建筑密度较大,交通频繁地区,均采用[C]A.明沟系统B.人工疏导系统C.暗管系统D.混合式系统3.交通标志三要素中,颜色在选择时,主要考虑了人的[C]A.生理效果B.习惯思维C.心理效果D.舒适依赖感4.超高横坡为3%,纵坡为4%,那么合成坡度为[C]A.1%B.3%C.5%D.7%5.下列情况可考虑设计集散车道的是[A]A.通过车道交通量大B.两个以上出口分流岛端部相距很远C.三个以上出口分流岛端部相距很远D.所需的交织长度能得到保证6.某十字交叉口的红灯20秒,黄灯3秒,绿灯15秒,该交叉口的信号周期为[B]A.20秒B.41秒C.15秒D.38秒7.在环形平面交叉中,中心岛不宜采用的形状是[B]A.圆形B.长方形C.椭圆形D.卵形8.下列不属于主线横面的是[D]A.车行道B.路缘带C.分车带D.路旁建筑物9.管道埋深最小覆土厚度一般不小于()m。
[D]A.0.9B.0.6C.0.3D.0.710.基本通行能力是指理想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下,在单位时间内一条车道或道路上某一点能通过的[A]A.最大小客车数B.最大大客车数C.最小大客车数D.最小小客车数11.环道不用设的是[D]A.左转车道B.交织车道C.右转车道D.集散车道12.候驶车道不包括[D]A.直行车道B.直左车道C.直右车道D.斜左车道13.下列不属于非机动车的是[B]A.自行车B.公交车C.三轮车D.板车14.以下哪项不属于交通标志的主标志[B]A.警告标志B.辅助标志C.禁令标志D.指示标志15.快速路出入口一般情况下应设在。
[B]A.主线行车道的左侧B.主线行车道的右侧C.跨线桥等构造物之后D.主线的上坡路16.道路通行能力的研究主体不包括[D]A.机动车B.非机动车C.行人D.驾驶员17.平交口信号灯的颜色不包括:[D]A.红B.黄C.绿D.紫18.以下哪项不是交通标志的要素[B]A.颜色B.长度C.形状D.符号19.人行通道上的红灯代表:[A]A.停B.行C.缓行D.无意义二、多选题:1.城市道路分类有[ABCD]A.快速路B.主干路C.次干路D.支路2.道路网的基本类型[ABD]A.方格网B.自由式C.井型D.放射环型3.下列属于交通岛的有[ABCD]第1页共3页A.分隔岛B.中心岛C.安全岛D.导流岛4.设臵人行道时应考虑的问题的有[ABD]A.与行人自然流向一致B.尽量与车行道垂直C.设在道路中间段处D.尽量靠近交叉口5.城市道路雨水排水系统包括[ACD]A.明沟系统B.暗沟系统C.暗管系统D.混合式系统6.减少或消灭冲突点的方法[ABC]A.实行交通管制B.采用渠化交通C.修建立体交叉三、简答题:1、三路和四路互通式立体交叉形式三路:喇叭形环形不完全定向型完全定向型四路:苜蓿叶式环型菱形2、行人安全设施有哪几种?人行过街地道、人行天桥、交叉口护栏与人行道护栏、人行横道。
路基路面思考题和答案资料
1.公路设计中,对路基路面有哪些要求?1.承载能力:强度、刚度; 稳定性:自然平衡破坏的稳定性、水稳定性、温度稳定性等;耐久性:疲劳、损伤、老化衰变;表面平整度; 表面抗滑性能2.影响路基路面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并简要说明它们是如何影响的?1)地理条件;2)地质条件;3)气候条件;4)水文和水文地质条件;5)土的类别。
总之,地质条件是引起路基路面破坏的基本前提,水则是造成病害的主要原因。
3.我国公路用土的划分依据是什么?是怎样划分的?划分依据:根据土的颗粒组成,塑性指数和土中有机质含量分类:分类:巨粒土、粗粒土、细粒土、特殊土4.为什么要进行公路自然区划?我国公路的自然区划原则是什么。
区分不同地理区域自然条件对公路工程影响的差异性,便于道路工作者在路基路面结构类型选择以及设计、施工和养护中采取合适的设计参数和技术措施,保证路基路面的强度和稳定性。
以自然气候因素的综合性和主要性相结合为原则。
1.道路工程特性相似性原则:即同一区划内,在同样自然因素下筑路具有相似性。
2.地表气候区划差异性原则:即地表气候是地带性差异与非地带性差别的结果。
3.自然气候因素既有综合又有主导作用的原则:即自然气候变化是多种因素作用结果。
但其中又有某些因素起着主导作用。
5.按力学性能,道路路面可分为哪几种?各有何特点?按结构力学性能和设计方法分类:1、柔性路面:柔性路面总体刚度较小。
路面结构由各种未经处治的粒料基层和沥青面层、碎砾石面层或块石面层组成。
2、刚性路面:用水泥砼作面层或基层的路面结构。
路面结构抗弯拉强度高,具有较高的弹性模量,呈现出较大的刚度。
3、半刚性路面:用水泥、石灰等无机结合料处治土或碎砾石,用含有水硬性结合料、工业废渣修筑的基层,在其上铺筑面层形成的路面。
刚度介于柔性路面和刚性路面之间。
6.路基的干湿类型分哪几种?划分依据是什么?设计中如何确定路基的干湿类型?干燥、中湿、潮湿、过湿。
干湿类型由分界稠度WC1、WC2、WC3来划分。
路面工程习题参考答案
路面工程(第五版)习题参考答案备注:综述题有些只给了大纲,需要加以展开论述。
第一章路面工程概述(课本第一章相关部分)1、路面的功能要求包括哪几个方面?A.强度和刚度(承载能力)B 稳定性(水温稳定性)C 耐久性D 表面平整E 抗滑F 环保性-少尘、低噪音G 辨识性-色彩、车道改变2、对路面有哪些基本要求?(1)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2)具有足够的水温稳定性(3)具有足够的耐久性和平整度(4)具有足够的抗滑性(5)具有尽可能低的扬尘性(6)符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的几何形状和尺寸3、路面结构为什么要分层,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沥青混凝土路面如何进行分层?行车荷载和自然因素对路面的影响,随路面结构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弱,对结构层材料的强度、抗变形能力和稳定性的要求也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弱。
按照使用要求、受力状况、土基支撑条件和自然因素影响程度的不同划分。
通常分为面层、基层和功能层。
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水泥混凝土面板),基层(可分几个亚层),功能性垫层沥青混凝土路面:分层更细,面层、基层均可分几个亚层、在路基与基层间可设功能层。
4、路面结构层位与层位功能(沥青路面与水泥路面不同)面层:面层是直接同行车及大气接触的表面层次,它承受较大行车荷载的垂直力、水平力和冲击力的作用,同时还受到降雨的浸蚀和气温变化的影响,因此,同其它层次相比,它应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抗变形能力和较好的水稳定性与温度稳定性,且应耐磨、不透水,表面还应有良好的抗滑性与平整度。
基层:主要承受由面层传来的车辆荷载垂直力并将其扩散到下面的路基(含垫层及土基),因此,它也应具有足够的强度与刚度,并应具有良好的扩散应力的能力;基层受大气影响较面层小,但仍可能受地下水及面层渗入雨水的浸湿,故也应具有足够的水稳定性;同时,为保证面层平整,它还应具有较好的平整度。
功能层:为保证面层与基层免受土基水温状况变化的不良影响或保护土基处于稳定状态必要时设置功能层。
路基路面课后答案
路基路面课后答案【篇一:路基路面习题和答案】p> 1公路是承受行车荷载的结构,它主要由、、、、、和组成; 2公路根据使其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个等级;这些等级的公路构成了我国的公路网。
其中为、公路网骨干线, 和为公路网内基本线,为公路网的支线。
3公路设计是由和两大内容组成;4现代交通运输由、、、及五种运输方式组成;二、选择题三、判断题1.公路根据使其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级公路五个等级;()第一章答案一、填空1路基、路面、桥涵、隧道、排水系统、防护工程、交通服务设施所2五,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三级,四级公路3线形设计、结构设计4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运输三、判断题四、名词解释1公路: 公路是一种线形带状的三维空间结构物,包括路基、路面、桥涵、隧道等工程实体 2路基: 公路路基是在天然地面上填筑成路堤(填方路段)或挖成路堑(挖方路段)的带状结构物,主要承受路面传递的行车荷载,是支撑路面的基础3、路面: 公路路面是用各种材料或混合料,分单层或多层铺筑在路基顶面供车辆行驶的层状结构物第二章一、填空题1路基施工的基本方法可分为、、、2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路基横断面分为和两类;3路基宽度是指在一个横断面上的宽度,一般是指行车道与路肩宽度之和;两路肩外缘之间4路基断面的基本形式有、和;5为了保证路基稳定和行车安全,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等路基附属设施,这些都应视为路基主体工程不可缺少的部分;6公路横断面的组成:内容包括:、中间带、、边坡、、截水沟、以及专门设计的取土坑、弃土堆、等。
7路基填挖的断面积是指断面图中与所围成的面积。
8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路肩包括和两部分;二、三、四级公路的路肩一般只设。
9路堤一般有、、、和五种形式。
10路堑一般有、和三种形式。
11横断面面积的计算方法一般有、、和二、选择题1路肩的主要作用是()a.保护行车道b.供行人、自行车通行和临时停放车辆c.保护路基边坡d. 引导驾驶员的视线2可用于拍底线水和地面水的排水设施是a排水沟 b暗沟 c渗沟d蒸发池3在路基的施工过程中,“挖余”的处理方法是()a调至其他断面利用或弃土废方 b从其他断面调土 c从路外借土 d 利用本桩的土填挖平衡4断面设计的基本要求是()a稳定性 b经济性 c规范性 d兼顾性。
路面设计简答题
路⾯设计简答题⼀、试⽐较路⾯设计⽅法中的⼒学-经验法与经验-⼒学法的优缺点。
我国现⾏路⾯设计规范是采⽤的哪⼀种设计⽅法?答:⼒学-经验法⾸先将路⾯结构模型化(简化为理想模型的结构图式或⼒学模型),并将⾏车荷载和环境因素的作⽤典型化(转化为代表值或等效当量值),采⽤结构分析理论(弹性层状体系理论或弹性地基板理论等)和计算⽅法(解析法或有限元法等),建⽴起荷载和环境作⽤于路⾯结构的应⼒和位移反应之间的计算模型和公式,作为分析各结构设计变量对使⽤性能指标影响程度的⼿段,检验是否达到或超过预定使⽤性能的⼯具。
所选⽤的使⽤性能指标(设计标准),往往是可以⽤⼒学指标如应⼒、应变、弯沉等表征的结构性能。
⽽设计标准和各项设计参数的选取,都需通过试验路标定和使⽤经验验证或修改。
经验-⼒学法(经验法)主要是通过修建试验路,通过观测道路⾏车荷载试验,获得相应道路使⽤性能指标数据,从⽽建⽴⼒学指标同荷载参数和使⽤性能的关系,⽤来设计路⾯结构的厚度。
本⽅法重在试验,适应于新建道路,⽽旧路改造就很难使⽤。
车辆荷载不同,不同地⽅的⽓候环境,⽔⽂地质不同,在各地⼤量修建试验路进⾏⼤量的试验,其费⽤⾮常昂贵,难以承担。
同时经验法对新材料的应⽤很难适应,对具体材料的实际性能很难较好的利⽤。
对路⾯性能的预测也不够准确。
具有较多的缺点,但在现代路⾯发展初期做为路⾯设计的⼀种过渡⽅法,却是⼀种很好很成熟的⽅法。
⼆、路⾯设计必须满⾜哪些使⽤性能?路⾯设计的任务是什么?按⼯程经济学的观点,并结合路⾯⼯程的具体实际,简述寿命周期费⽤的组成。
答:路⾯设计必须满⾜哪些使⽤性能有:承载⼒、表⾯抗滑性、稳定性、耐久性、表⾯平整度。
路⾯设计的任务:是以最低的寿命周期费⽤提供⼀种路⾯结构,它在设计使⽤期内能按⽬标可靠度满⾜预定的使⽤性能要求。
同时,这种路⾯结构所需的材料、施⼯技术和资⾦,符合当地所能提供的条件和经验。
路⾯的全寿命⽤期费⽤包括:修建费⽤、养护费⽤、改造费⽤、⽤户费⽤。
路面设计原理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长安大学
路面设计原理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长安大学长安大学第一章测试1.沥青路面的稳定性主要包括()。
A:高温稳定性 B:结构稳定性 C:低温抗裂性 D:水稳定性答案:高温稳定性;结构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2.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层组合较为简单,一般由混凝土面层、基层或垫层组成。
()A:对 B:错答案:对3.沥青路面通常包括沥青面层、基层、底基层、垫层等。
()A:错 B:对答案:对4.按照路面面层的使用品质,材料组成类型以及结构强度和稳定度,可将路面分为:高级路面、次高级路面、中级路面、次中级路面和低级路面。
()A:对 B:错答案:错5.沥青路面基层分为上基层、底基层,基层按材料不同可分为结合料稳定类整体型基层和粒料类基层。
()A:对 B:错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车辆行驶时,作用在路面上的力只有垂直压力和振动冲击力。
()A:错 B:对答案:错2.静荷载的大小与车辆总质量及轮轴的形式有关。
()A:错 B:对答案:对3.轮胎压力大小对路面厚度影响很小,所以一般无需考虑轮胎压力()A:对 B:错答案:错4.当量轴载系数是车辆轴载通过路面一次所产生的损伤与标准轴载通过一次所产生的损伤之比。
()A:错 B:对答案:对5.对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沥青路面采用轴载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认为指数用13 B:法国认为指数用10 C:澳大利亚认为指数用8 D:奥地利认为指数用7答案:中国认为指数用13;法国认为指数用10;奥地利认为指数用7第三章测试1.我国公路自然区划采用什么级分区()。
A:3 B:2 C:4 D:5答案:32.下列哪项不是路面湿度变化的影响因素()。
A:大气降水和蒸发 B:潜水 C:地面水 D:温度答案:潜水3.采用弹性层状体系理论对半刚性基层对沥青路面的温度应力进行分析的基本假设中,假设沥青面层材料是什么材料()。
A:光滑 B:连续 C:均匀 D:各向同性答案:连续;均匀;各向同性4.沥青面层具有较好的温度消减作用,面层对温度的消减作用与面层的厚度有关。
路面设计原理与方法课后题答案
路面设计原理与方法1.柔性路面,刚性路面定义,结构特性,二者在设计理论与方法上有何主要区别在柔性基层上铺筑沥青面层或用有一定塑性的细粒土稳定各种集料的中、低级路面结构,因具有较大的塑性变形能力而称这类结构为柔性路面。
它的总体结构刚度较小,刚性路面采用波特兰水泥混凝土建造,用水泥混凝土作面层或基层的路面结构。
它的分析采用板体理论,不用层状理论。
板体理论是层状理论的简化模型。
它假设混凝土板是中等厚度的平板,其截面在弯曲前和弯曲后均保持平面形状。
如果车轮荷载作用在板中,无论是板体理论,还是层状理论均可采用,两者将得到几乎相同的弯拉应力和应变。
如果车轮荷载作用在板边,假定离板边距离小于0.61m(2ft),只能用板体理论分析刚性路面。
层状理论之所以适用于柔性路面而不适合于刚性路面,是因为水泥混凝土的刚性比HMA大得多,荷载分布的范围很大。
而且刚性路面有接缝存在,这也使得层状理论不能适用。
刚性路面和柔性路面不同,刚性路面可以直接铺设在压实的土基上,或者铺设在加铺的粒料或稳定材料层上。
柔性路面设计以层状理论为基础,假设各层在水平方向是无限的,且是连续的。
刚性路面由于板的刚度大和存在接缝,设计基础采用板体理论。
如果荷载作用在板中,层状理论同样也能用于刚性路面设计中。
2.机场道面、道路路面各有什么特点。
二者在功能和构造方面有什么主要区别?各自的设计原理与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机场道面的功能性能包括平整度、抗滑性能(对于跑道和快滑道)、纵横坡和排水性能等。
道面使用要求: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表面具有足够的抗滑能力⏹表面具有良好的平整度⏹面层或表层无碎屑机场道面是指在民用航空运输机场飞行区范围内供飞机运行使用的铺筑在跑道、滑行道、站坪、停机坪上的结构物。
由于飞机运行方式对安全使用的要求高、飞机荷载重量和轮胎接地压力大于车辆荷载等原因,机场道面一般采用热拌热铺沥青混凝土。
最多采用的热拌沥青混凝土结构是连续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也有少数OGFC,SMA的应用也较为广泛。
道路设计常见问题答案
最小值
4.中央分隔带型式
中央分隔带可以设计成凹型或凸型,凹型用于宽度大于4.5m的中间带,凸型用于小于或等于4.5m的中间带。对于分离式路基横断面的中间带宽度宜大于4.5m。分隔带缘石的型式分为平齐式和斜式两种,中间带宽度≥4.5m时用平齐式,<4.5m时用斜式。中央分隔带不应设凸起的缘石,由于排水或其它原因而需设置时,应采用具有低而圆滑外形不会引起车辆弹起的斜式缘石。不得在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中央分隔带上采用栏式缘石。
整体式断面分离为分离式断面后和分离式断面汇合为整体式断面前的一段距离内,当分离式断面两相邻路基边缘之间的中间距离小于中间带宽度时,应设置不同宽度的中间带。
中间带宽度 表2-7
设计速度 (km/h)
120
100
80
60
中央分隔带
宽度 (m)
一般值
最小值
左侧路缘带
宽度 (m)
一般值
最小值
中间带宽度
(m)
2)为发生机械故障或遇到紧急情况的车辆需要临时停车提供位置;
3)提供侧向余宽,有利于安全,增加舒适感;
4)可供行人、自行车通行;
5)为设置路上设施提供位置;
6)作为养护操作的工作场地;
7)在不损坏公路构造的前提下,也可作为埋设地下设施的位置;
8)改善挖方路段的弯道视距,增进交通安全;
9)使雨水能够在远离行车道的位置排放,减少行车道雨水渗透,减少路面损坏。
公路等级
一级公路
设计速度(km/h)
100
80
60
车道数
6
4
6
4
4
路基宽度
(m)
一般值
最小值
-------
------
华南理工大学《道路勘测设计》习题及参考答案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交通运输工程硕士研究生《路线设计原理与方法》思考题1.地形与自然特征、交通量、车辆、速度是公路路线的设计依据。
试分析这四个要素对公路路线设计的影响。
答:(1)地形与自然特征是反应了公路的地形及地质特点,而地形地质是公路选线的重要依据。
它直接影响路线的走向及设计指标。
(2)交通量用来来确定道路的车道数、宽度及公路的等级,它也是评价服务水平、通行能力的依据。
(3)车辆类型尺寸对公路系统的安全营运有很大影响,是公路几何设计的重要控制因素。
设计采用标准车辆。
(4)速度主要指设计速度与运行速度,以车辆的实际运行速度作为线形设计速度,可以保证在一个设计区段内行车速度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2.交通量、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三者的关系是什么?答:交通量是确定交通量用来来确定道路的车道数、宽度及公路的等级,它也是评价服务水平的依据。
通行能力是指某一路段最大所能承受的交通量。
交通量越大,需要的车道数越多,反之,需要的车道数越少。
车道数越多,车道宽度越大,通行能力越强,反之,通行能利越弱。
交通量越接近通行能力服务水平就越差,反之,服务水平越高。
3.平曲线最小半径、道路最大纵坡这些指标是如何确定的?在设计中一般怎样考虑?答:平曲线最小半径是根据按设计速度,能保证其安全行驶的最小半径。
道路最大纵坡是按公路等级和自然条件等因素所限定的最大纵坡值。
最大纵坡主要考虑载重汽车的爬坡性能和通行能力。
设计根据设计时速及道路等级,平曲线半径在满足最小半径的基础上,尽量取大值,但不宜超过10000米。
纵坡在小于最大纵坡的基础上,尽可能缓,但一般宜大于最小排水纵坡,坡长不能超过坡度相应的最大坡长。
4.汽车行驶轨迹有哪些特征?道路线形由哪些要素组成?设计中为什么要求线形各要素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在设计中如何做到线形各要素之间的协调与配合。
答:汽车的行驶轨迹特点:(1)轨迹是连续的,光滑的。
(2)轨迹是的曲率是连续的。
(3)轨迹的曲率变化率是连续的。
路面工程习题参考答案2018
路面工程(第五版)习题参考答案备注:综述题有些只给了大纲,需要加以展开论述。
第一章路面工程概述(课本第一章相关部分)1、路面的功能要求包括哪几个方面?A.强度和刚度(承载能力)B 稳定性(水温稳定性)C 耐久性D 表面平整E 抗滑F 环保性-少尘、低噪音G 辨识性-色彩、车道改变2、对路面有哪些基本要求?(1)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2)具有足够的水温稳定性(3)具有足够的耐久性和平整度(4)具有足够的抗滑性(5)具有尽可能低的扬尘性(6)符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的几何形状和尺寸3、路面结构为什么要分层,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沥青混凝土路面如何进行分层?行车荷载和自然因素对路面的影响,随路面结构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弱,对结构层材料的强度、抗变形能力和稳定性的要求也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弱。
按照使用要求、受力状况、土基支撑条件和自然因素影响程度的不同划分。
通常分为面层、基层和功能层。
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水泥混凝土面板),基层(可分几个亚层),功能性垫层沥青混凝土路面:分层更细,面层、基层均可分几个亚层、在路基与基层间可设功能层。
4、路面结构层位与层位功能(沥青路面与水泥路面不同)面层:面层是直接同行车及大气接触的表面层次,它承受较大行车荷载的垂直力、水平力和冲击力的作用,同时还受到降雨的浸蚀和气温变化的影响,因此,同其它层次相比,它应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抗变形能力和较好的水稳定性与温度稳定性,且应耐磨、不透水,表面还应有良好的抗滑性与平整度。
基层:主要承受由面层传来的车辆荷载垂直力并将其扩散到下面的路基(含垫层及土基),因此,它也应具有足够的强度与刚度,并应具有良好的扩散应力的能力;基层受大气影响较面层小,但仍可能受地下水及面层渗入雨水的浸湿,故也应具有足够的水稳定性;同时,为保证面层平整,它还应具有较好的平整度。
功能层:为保证面层与基层免受土基水温状况变化的不良影响或保护土基处于稳定状态必要时设置功能层。
路面设计原理与方法作业第一次
第一题:计算分析沥青路面设计时应力指标(剪应力、拉应力)与应变指标之间的关系,分析路面结构类型(柔性基层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与指标类型选择的关系。
应力、应变指标间关系在沥青路面设计中,首先是计算路表轮隙中心处路表计算弯沉值ls应小于或等于设计弯沉值ld,同时验算轮隙中心或单圆荷载中心处的层底拉应力,应小于或等于容许应力。
应力应变应该满足广义胡克定律:由前三个式子可得,正应变不是仅由对应的正应力引起的,是由三个方向的正应力共同决定的,但它们的权重不同。
三种典型路面结构设计选取的指标类型分析柔性基层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所选用基层材料不同,对路面结构受力的影响也仅在于基层模量不同。
为了简化问题,准确分析路面结构类型与指标类型之间的关系,本文选取了三种典型的路面结构,以代表柔性基层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刚性基层沥青路面。
为了便于比较,三种典型结构所选用的面层材料、土基材料均相同,层间接触状况及各层厚度也完全相同,唯一的区别在于基层模量。
具体的结构设计方案与力学参数如下所示:结果分析:(1)就结构内最大拉应力而言,柔性路面在面层层底拉应力最高,半刚性路面与刚性路面在基层层底的拉应力水平较高。
(2)就结构内最大拉应变来说,柔性路面的沥青层底拉应变水平远高于其它2类路面,因此,柔性路面必须对该指标进行控制;半刚性路面与刚性路面在面层主要是受压状态。
(3)从结构内剪应力的角度来看,3类沥青路面的剪应力水平均较高,尤其是在路面表层。
由此得到的控制指标如下:(1)对于柔性基层沥青路面,其面层层底处于较高水平的受拉状态,弯拉应力与弯拉应变均较大,此外,柔性基层沥青路面顶部的剪应力水平也较高,面层容易产生剪切破坏。
由此,建议采用沥青层底拉应力、沥青层底拉应变、面层剪应力,作为沥青路面设计的控制指标。
(2)对于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沥青层以受压为主,沥青层底拉应变水平较高,面层仍处于高剪切状态,而半刚性基层层底承受了太多结构弯拉应力,对基层受力较为不利,极易有基层层底产生裂缝向上扩散。
路面设计原理与方法作业--第二次
1.什么是永久性路面,请根据国内外的实际提出永久性路面的基本要求与结构组合?基本概念:永久性沥青路面是指只需定期更换路面表层(能将病害限制在表层), 而不需进行结构性修复或重建,且使用寿命大于50 年的沥青路面。
它可以看作是全厚式沥青混凝土路面和高强度厚沥青路面的发展。
发展历史:早在20世纪60年代,北美地区已经开始修建全厚式和加厚式沥青路面结构。
全厚式路面是一种直接修筑在土基上的沥青路面结构;加厚式路面是在土基与路面间加入一个相对较薄的粒料基层。
这类路面的主要优点是总厚度比有常规基层的沥青路面结构更薄,同时可以减少疲劳裂缝的可能性,并使路面可能发生的破坏限制在路面结构的上部。
这样,当路表面的破坏达到某一临界水平时而只需换表面层,不需要改变路面标高。
这是一种最经济的路面维修方式。
近年来在材料选择、混合料设计、性能测试和路面结构设计等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可以使道路管理部门通过周期性地更换沥青面层来获得沥青路面结构更长的服务性能(超过50年),这就是所谓永久性路面的概念。
这项技术的核心是按功能合理设置路面结构层:要求路面结构的面层具有抗车辙、不透水和抗磨耗的能力,中间层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基层要具有抗疲劳和耐久的能力。
欧洲:欧洲永久性路面的设计基本理念:获得40年使用年限;结构设计要考虑设计标准轴载、荷载、轮胎压力、容易维修、施工适应性及施工速度、安全、耐久和可再生性能等。
道路部门在设计施工中需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并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该路面具有以下特点:①初期修建费用很高,日常养护费较少,总费用效益比最大;②设计使用年限至少40年;③路面损坏只发生在表面层,不存在结构性破坏;④只需要日常养护,不需进行结构性大修。
美国: 美国永久性路面的设计理念是:设计的沥青路面能够使用50年以上,采用较厚的沥青层柔性路面,降低了传统的沥青层层底开裂并避免了结构性车辙。
由于道路的损坏仅限于路面顶部(25~100mm),因此,只需要进行定期的表面铣刨、罩面修复,而使沥青路面在使用年限内不需要大的结构性重建。
路基路面工程课后答案答案
《路基路面工程》习题答案0总论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回弹模量加州承载比2.干燥中湿潮湿过湿3.干燥或中湿4.土的颗粒组成特征土的塑性指标土中有机质存在巨粒土粗粒土细粒土特殊土5.柔性路面刚性路面半刚性路面二、名词解释1.在路基某一深度Za处,当车辆荷载引起的垂直应力与路基路面自重引起的垂直应力之比很小,仅为1/10~1/5时,该深度Za范围内的路基称为路基工作区。
2.回弹模量指路基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应力与其相应的回弹应变的比值。
3.路基临界高度是指在最不利季节,当路基分别处于干燥、中湿或潮湿状态时,路床顶面距地下水位或长期地表积水位的最小高度。
三、简答题1.路基工作区内,土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对保证路面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极为重要,对工作区深度范围内的土质选择和路基的压实度应提出较高的要求。
路基工作区深度可能大于或小于路基填土高度。
当工作区深度大于路基填土高度时,行车荷载的作用不仅施加于路堤,而且施加于天然地基的上部土层,因此,天然地基上部土层和路堤应同时满足工作区的要求,均应充分压实。
2.⑴正确设计路基横断面。
⑵选择良好的路基用土填筑路基,必要时对路基上层填土作稳定处理。
⑶采取正确的填筑方法,充分压实路基,保证达到规定的压实度。
⑷适当提高路基,防止水分从侧面渗入或从地下水位上升进入路基工作区范围。
⑸正确进行排水设计(包括地面排水,地下排水,路面结构排水以及地基的特殊排水)。
⑹必要时设计隔离层隔绝毛细水上升,设置隔温层减少路基冰冻深度和水分累积,设置砂垫层以疏干土基。
⑺采取边坡加固,修筑挡土结构物,土体加筋等防护技术措施,以提高其整体稳定性。
3.在路基路面设计中,把路基干湿类型划分为四类:干燥、中湿、潮湿和过湿。
可采用路床范围内的平均稠度或路基临界高度来进行确定。
4.它既具有一定数量的粗颗粒,使路基具有足够的强度和水稳定性。
又具有一定数量的细颗粒,使土具有一定的黏聚力,而不过分松散,粒径级配较好。
遇水干得快,不膨胀,湿时不黏着,雨天不泥泞,易形成平整密实的路基,是筑路的理想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面设计原理与方法1.柔性路面,刚性路面定义,结构特性,二者在设计理论与方法上有何主要区别在柔性基层上铺筑沥青面层或用有一定塑性的细粒土稳定各种集料的中、低级路面结构,因具有较大的塑性变形能力而称这类结构为柔性路面。
它的总体结构刚度较小,刚性路面采用波特兰水泥混凝土建造,用水泥混凝土作面层或基层的路面结构。
它的分析采用板体理论,不用层状理论。
板体理论是层状理论的简化模型。
它假设混凝土板是中等厚度的平板,其截面在弯曲前和弯曲后均保持平面形状。
如果车轮荷载作用在板中,无论是板体理论,还是层状理论均可采用,两者将得到几乎相同的弯拉应力和应变。
如果车轮荷载作用在板边,假定离板边距离小于0.61m(2ft),只能用板体理论分析刚性路面。
层状理论之所以适用于柔性路面而不适合于刚性路面,是因为水泥混凝土的刚性比HMA大得多,荷载分布的范围很大。
而且刚性路面有接缝存在,这也使得层状理论不能适用。
刚性路面和柔性路面不同,刚性路面可以直接铺设在压实的土基上,或者铺设在加铺的粒料或稳定材料层上。
柔性路面设计以层状理论为基础,假设各层在水平方向是无限的,且是连续的。
刚性路面由于板的刚度大和存在接缝,设计基础采用板体理论。
如果荷载作用在板中,层状理论同样也能用于刚性路面设计中。
2.机场道面、道路路面各有什么特点。
二者在功能和构造方面有什么主要区别?各自的设计原理与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机场道面的功能性能包括平整度、抗滑性能(对于跑道和快滑道)、纵横坡和排水性能等。
道面使用要求: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表面具有足够的抗滑能力⏹表面具有良好的平整度⏹面层或表层无碎屑机场道面是指在民用航空运输机场飞行区范围内供飞机运行使用的铺筑在跑道、滑行道、站坪、停机坪上的结构物。
由于飞机运行方式对安全使用的要求高、飞机荷载重量和轮胎接地压力大于车辆荷载等原因,机场道面一般采用热拌热铺沥青混凝土。
最多采用的热拌沥青混凝土结构是连续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也有少数OGFC,SMA的应用也较为广泛。
由于机场沥青混凝土道面所要求具备的强度条件、耐久性、抗滑性能等,在道路路面工程中所采用的沥青表处、沥青贯入碎石等面层结构不适用于机场道面。
机场沥青混凝土道面中面层和底面层一般采用密级配沥青混凝土。
沥青碎石结构可用于机场沥青混凝土道面底面层。
由于飞机的荷载和轮胎压力比公路车辆的荷载和轮胎压力大很多,因此机场道面通常比公路路面厚一些,而且需要较好的面层材料。
无论是公路路面,还是机场道面,任何力学设计方法对荷载和轮胎压力的作用均可自动予以考虑。
然而,采用力学法应注意以下不同的地方:(1)、机场道面的荷载重复作用次数通常小于公路路面的荷载重复作用次数。
对于机场道面,由于飞机的左右偏离,一组机轮通过若干次只认为是重复作用一次;而对于公路路面,一个车轴通过一次即认为是重复作用一次。
实际上公路荷载并不是作用在同一位置,这个情况在破坏极限中用增加荷载容许重复次数加以考虑。
对柔性路面的疲劳引入一个修正系数,而对刚性路面的疲劳引入一个当量损伤率。
(2)、公路路面设计采用移动荷载,以荷载作用时间作为输入量描述其粘弹性特性,以荷载重复作用下的回弹模量作为输入量描述其弹性特性。
机场道面设计在跑道中部采用移动荷载,在跑道端部采用静荷载,因此,跑道端部的道面厚度大于中部的厚度。
(3)荷载作用位置离公路路面边缘很近,而离机场道面外边缘很远,对这一点在柔性路面设计中是不考虑的。
如果荷载距边缘0.6~0.9m(2~3ft),边缘影响是很小的,层状理论仍然可以应用。
不过,在刚性路面设计中这种情况应该考虑。
波特兰水泥协会用板边荷载设计公路路面(PCA,1984),而用板中荷载设计机场道面(PCA,1955)。
美国民用航空局考虑采用板边荷载,但是因荷载在接缝处的传递作用,板边应力减少了25%(FAA,1988),所以将荷载施加在纵缝,而不是施加在道面外侧边缘。
即使荷载能在某种情况下作用在机场道面的外侧边缘,由于荷载重复作用次数很小,也可以忽略不计。
上述论点是建立在按疲劳假设进行设计和板边及板中应力大于接缝处应力这个事实基础上的。
如果设计是根据接缝处板角弯沉产生的冲刷来进行的,以上这个论点就不正确了。
(公路路面所用的设计原理同样可以用于机场道面,只是要考虑飞机的横向偏离对荷载重复作用次数的影响,以及在跑道端部采用静荷载。
)3.何为路面结构损坏和功能损坏,简述其发展形成过程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结构性损坏是由于路面结构承载能力降低引起的,反映在表面上就是各种结构裂缝(如龟裂,块裂,纵裂和横裂),功能性损坏是由于路面提供给道路用户的服务能力下降引起的,平整度和抗滑性能降低和车辙加深。
随着道路的使用,路面老化,路面的服务能力下降,出现功能性损坏,如果此时不进行预防性养护,修补,损坏范围影响扩大,逐渐发展成结构损坏。
结构损害是破碎或变形,可能不会马上,但随时间会引起服务性能的更加降低。
4.简述美国AASHO试验路提出的耐用性指数PSI与路面使用品质的内在联系路面耐用性指数PSI(Present Serviceability Index)是根据路面使用性能,对路面作出定量评价的方法P290(路面设计原理与方法)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是指路面所能提供的行车条件。
路面使用性能可以由路面使用者的综合感受来进行评价。
路面使用性能好,行驶舒适,路面使用者对路面的评价就高。
美国在对路面使用者进行大量调查研究之后,提出了路面服务性能指标(即使用性能指标)PSI〔Pavement Serviceability Idex〕。
调查结果说明,影响路面使用性能的第一因素是平整度,其次是道路裂缝,最后是车辙。
路面的平整度是全路的综合性评价指标,除了道路本身外,还与线内桥梁的桥面铺装、伸缩缝的安装、过渡段(即桥头涵顶)的处理质量有密切的关系,这些问题要处理不好,其服务性能指标就受影响,使用性能就差。
要提高路面的使用性能,主要应从改善平整度,减少路面裂缝和车辙等方面着手,而要达到这些目的,我们必须从路面设计(包括结构体系和面层设计)、材料设计和施工作业等方面去考虑,而这三个方面的因素又是相互影响和关连的5.何为路面设计的系统分析方法?6.分析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的种类与作用接缝的种类:缩缝、胀缝和施工缝和纵缝。
缩缝保证因温度和湿度的降低而收缩时沿该薄弱断面断裂,从而避免产生不规则的裂缝。
缩缝又可以分为不设传力杆的假缝型缝和设传力杆的假缝型缩缝,其中对于前者,两侧面板的荷载主要通过接缝断面处骨料颗粒的相互啮合作用来传递。
而对于后者,传力杆的作用主要是用于增强面板的传荷能力,确保面板的整体性,提高路面的平整性和使用品质。
胀缝保证板在温度升高时能部分伸张,从而避免产生路面板在热天的拱胀和折断破坏。
胀缝必须沿路面板横断面全部断开,且保留部分空隙,使得路面板膨胀时有伸长的余地。
因为胀缝无法依赖骨料颗粒传递荷载,因此必须设置传力杆。
目前各国都趋于不设或少设胀缝,但在一些特殊位置,如道路尽头,沥青路面与水泥混凝土路面接头位置,桥头引道等仍需要设置胀缝。
施工缝主要用于施工间断时的路面板接头处理,通常做成平头接缝或企口缝,在路面顶部同假缝式的缩缝一样做成凹槽,用于填塞填缝材料,在路面厚度一半处设置传力杆。
纵缝是平行于混凝土路面行车方向的那些接缝。
纵缝是按车道宽度划分,纵缝可以做成平缝或企口缝。
纵缝一般都应设置拉杆,主要作用是为了保证纵缝两侧路面板在纵缝位置的紧密联系,不会沿路拱横坡向两侧滑动。
7.分析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种类及各自的特点水泥混凝土路面种类有:不配筋的素混凝土路面、配筋的钢筋混凝土路面、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预应力混凝土路面、组合式(双层式)混凝土路面、钢纤维混凝土路面、碾压混凝土路面等。
普通混凝土路面(JPCP)所有普通混凝土路面都应设置间距较小的缩缝,在接缝处通过传力杆或集料嵌锁作用传递荷载。
钢筋混凝土路面是指为防止可能产生的裂缝缝隙张开,板内配置有纵横向钢筋(或钢丝)网的混凝土路面。
设置钢筋网的主要目的是控制裂缝缝隙的张开量,把开裂的板拉在一起,使板依靠断裂面上的集料嵌锁作用而保证结构强度,并非增加板的抗弯强度,因此不能增强路面结构。
但是允许采用较大的缩缝间距,适用于当混凝土板的平面尺寸较大,或预计路基或基层有可能产生补均匀沉陷,或板下埋有地下设施等情况时。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的特点是沿纵向配置连续的钢筋,除了在与其它路面交接处或临近构造物附近设置胀缝以及视施工需要设置施工缝外,一般不设横缝的混凝土面层。
一般适用于高速公路或一级公路和机场混凝土道面。
预应力混凝土路面。
混凝土的抗拉能力差而抗压能力强。
混凝土路面所需厚度由与混凝土抗拉强度有关的抗折强度控制。
预先给混凝土施加一个压应力,将使车辆荷载产生的拉应力大为减少,因此混凝土所需厚度也可以减少。
预应力混凝土路面产生裂缝的可能性很小,横缝也少,因而维护工作量少,路面使用寿命长。
预应力混凝土在机场道面上用得比公路路面要多,因为机场道面减薄的厚度比公路路面减薄的厚度更多些。
公路预应力路面的厚度通常是按预应力钢筋有足够保护层的最小要求确定的。
组合式混凝土路面板即利用当地品质较差的材料修筑板的下层,而用品质较好的材料铺筑板的上层。
以降低造价。
根据双层混凝土路面上下层板之间结合程度的不同,有结合式、分离式、和部分结合式三种形式。
钢纤维混凝土路面是在混凝土中掺入一些低碳钢、不锈钢纤维或其它纤维(如塑料纤维、纤维网等),即成为一种均匀而多向配筋的混凝土。
它的物理力学性质比普通混凝土的好的多,特别是它的抗疲劳强度、抗冲击能力和防止裂缝的能力更好,所以它的路面厚度可以减薄35%~45%,而缩缝间距可以增至15~20m ,胀缝与纵缝可以不设。
另外它的使用寿命长,养护费用少。
碾压混凝土路面是一种含水率低,通过碾压施工工艺达到高密度、高强度的水泥混凝土。
与普通水泥混凝土相比节省大量的水泥,且施工速度快,养生时间短、强度高,具有很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根据我国的施工水平,全厚式碾压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难以达到规定的要求。
因此一般适用于二级及其以下等级的公路。
8.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传荷能力用何种评价指标最佳,请给出检测方法。
混凝土路面板的接缝所具有的,将车轮荷载由接缝一侧直接承受的板向接缝另一侧非直接承受荷载的板块进行传递的能力,称为接缝的传荷能力。
表征接缝传荷能力的直接指标是接缝两侧所承受的荷载之比值。
采用实际承受荷载比值来表征接缝的传荷能力,对于荷载分配的实际状况难以量侧,所以也无法对各种接缝的传荷能力以及板体的应力、应变状态作定性、定量分析。
为此提出了间接指标:挠度比值和路面板边缘最大应变比值。
从实际测量效果与直观感觉来看,挠度比值比应变比值更能准确地量侧,易于被人们接收,且应用于计算分析也较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