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

八年级下道德与法治知识要点复习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我国宪法如何体现“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一基本原则的?①宪法确认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②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③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④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实现的保障措施。

⑤宪法规定国家的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3.怎样尊重和保障人权?①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②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

③审批机关、检察机关要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④国家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

4.宪法是怎样组织国家机构的?①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国家的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监察机关等都是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的,对其负责,受其监督。

②宪法授予国家机构特定的职权,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职权。

③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5.为什么要规范权力运行?①权力是把双刃剑,用得好造福于民,用不好滋生腐败,贻害无穷。

②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6.怎样规范权力运行?/国家机关如何正确行使权力?①让人民监督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②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程序合法。

第二课保障宪法实施1.为什么说宪法是根本活动准则?①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②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③执政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

2.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宪法与其他法律有哪些不同?①内容:宪法所规定的内容具有全局性、根本性特点,其他法律规定的是一般性,某一方面的问题。

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③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完整版)人教版部编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知识点归纳

(完整版)人教版部编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人教版(部编)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公民权利保障书P21.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

P32.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如何规定的?确定国家性质:宪法第一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 宪法第二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 P44.宪法规定的我国的经济制度保证了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P45.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P56.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

它对各级国家机关有什么要求?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P67.在我国,人权主体很广泛: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8.我国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包括平等权、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P79.现代法治国家立法的基本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

P7-810.国家应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2)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3)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4)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2020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知识点总结

2020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知识点总结1.1《公民权利的保障书》1.宪法的概况(1)宪法作用: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四个方面)(2)宪法的核心价值: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

(3)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权力属于人民2.宪法明确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依据(1)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2)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3)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4)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5)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努力为人民服务。

3、人权概况(1)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2)我国享有人权的主体: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

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3)人权的内容: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4、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1)总体要求:要求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2)具体要求:①立法方面: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②执法方面: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

③司法方面: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核心知识总结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核心知识总结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核心知识总结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3.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5.宪法规范权力运行。

任何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的权力。

6.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7.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

8.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

9.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

10.为什么宪法要规范国家权力运行?(权力需要制约的原因。

)(1)必要性: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

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2)重要性: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3)宪法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

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4)意义:只有依法规范权力运行,才能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11.宪法的地位。

(1)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2)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3)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12.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能凌驾于宪法之上,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13.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

14.怎样理解“根据宪法,制定本法”?(1)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

(3)其他法律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

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15.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不受监督的权力将导致腐败。

16.应怎样加强宪法监督?(1)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监督机制和程序,使其更好担负起宪法监督职责。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第二课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第二课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第二课一、内容概括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主要围绕着“成长中的我”这一主题展开。

这一课详细探讨了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种种困惑与问题,以及面对这些问题时,应如何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去应对。

课程内容首先介绍了成长的过程不会一帆风顺,每个人都会面临各种挑战和难题,这是生活的一部分。

接着课程强调了我们需要有自我认知,了解自己的情绪变化和身心成长的特点,这对我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然后课程指出了在成长过程中,我们需要学习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包括家庭、朋友、同学等。

如何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如何处理冲突和分歧,这些都是我们成长过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此外课程还强调了我们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好”与“坏”,并学会如何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

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在遇到困难时寻求帮助,无论是来自家人、朋友还是老师,都要勇于向他们寻求支持和指导。

这一课是帮助我们认识自己,理解成长的过程,学习处理人际关系,以及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课程。

它让我们明白,成长虽然会有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我们以正确的态度去面对,就一定能够克服。

1. 回顾上一课的知识点,为新课打下坚实基础上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真是让人印象深刻,现在回想起来,那些知识点就像是稳固的基石,为我们今天的学习铺就了坚实的道路。

我们了解了法律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知道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的重要工具。

同时我们也学习了一些基本的法律原则,比如公平、正义和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这些原则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认识世界的道路。

现在我们要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入学习,探究更多关于法治的知识。

让我们把上一课的知识点牢牢记在心中,为接下来的学习之旅加油助力吧!2. 简要介绍第二课的主题和重要性第二课主要是关于“权利与义务”的主题这一课的内容在整个单元中扮演着承上启下的重要角色。

说起这一课的重要性,咱们可以说,它就像一座桥梁,连接着我们对生活中权利和义务的基本认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第一单元知识点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第一单元知识点

一、法:
1、法是一种规则,它在社会里起到调节个人行为和社会关系的作用。

2、法是指定定义和解释每一个人所处社会环境的规则。

3、法律可以分为民法、刑法等,分为习惯法、普通法、行政法等,
分为国家法律、地方法律等。

二、道德:
1、道德是社会互动中最重要的规范之一,是一般普遍遵守的公共规
范和基本准则。

2、道德是指人们共同接受的道德规范,它包括行为准则、伦理原则
和行为道德。

3、道德体现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该遵守的一般准则,它可以指导
人们的行为,增强公民的道德责任感。

三、法律与道德:
1、法律和道德都是社会生活中重要的行为规范,但二者有各自的不
同之处。

2、法律注重客观实践,强制执行,是外在性的行为规范;而道德是
一种内在的行为规范,它不仅与法律相协调,还受到道德情感的影响。

3、法律是有效的社会生活规范,而道德是坚实的道德基础,两者缺
一不可。

四、公民道德:
1、公民道德是指社会成员应该尊重的国家法律和诚实守信的义务。

2、公民道德是公民在国家和社会中应当具备的保持秩序和社会公正
的行为准则。

3、公民道德有许多形式,包括爱国主义、忠诚、尊重、诚实、守信、友好、依法行事等。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1--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精华版)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如何规定的?(简称为“国体”) 我国宪法第一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 3、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4、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对各级国家机关有什么要求? 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5、我国享有人权的主体有哪些?受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有哪些?(1)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

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2)宪法保护的人权的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6、国家应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 (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2)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3)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4)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7、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是怎样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8、除人大这样的权力机关外,我国还有哪些国家机关?它们与权力机关的关系是怎样的?(1)我国还有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监察机关。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1、为什么在法制宣扬日要大力宣扬宪法,维护宪法权威?答:①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表达,是我国的根本大法;②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③宪法是一切组织与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④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与法律效力;2、(标准国家权利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这是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3、我国宪法的根本原则是什么?答: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这是我国宪法的根本原则。

4、宪法如何确保国家权利属于人民?答:①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②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利属于人民的经济根底。

③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利的根本途径与形式。

④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根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根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⑤宪法规定国家武装力气属于人民。

5、一切权利属于人民这一原则对中学生有什么启示?答: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我们要依法主动参加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6、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如何规定的?答:中华人民共与国是工人阶级指导的、以工农联盟为根底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华人民共与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7、我国经济制度的根底是(消费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8、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

9、人权的本质内容与目的是(人的自由、同等地生存与开展)。

10、人权的主体与内容是什么?答:人权的主体特别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

不仅爱护个人,也爱护群体。

人权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同等权与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化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11、敬重与保障人权成为我国宪法原则,对各级国家机关有什么要求?或国家为何要敬重与保障人权?答:①敬重与保障人权成为我国宪法原则,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敬重与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制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与自由。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第二课 第三课 第四课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第二课 第三课 第四课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第三课第四课第三单元人民当家作主第五课我国基本制度1、现阶段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它是由什么决定的?(1)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

2、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形式和作用分别是什么?(1)地位:我国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形式: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3)作用:在多种所有制经济中发挥主体作用。

3、我国国有经济的含义,地位和作用分别是什么?(1)含义:国有经济是生产资料属于全体人民共同所有的一种经济形式。

(2)地位: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3)作用: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对于提供公共服务、发展重要前瞻性战略性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支特科技进步和保障国家安全等,具有关键作用。

4、我国集体经济的含义、地位和作用分别是什么?(1)含义:是生产资料属于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一种经济形式。

(2)地位: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作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对于广泛吸纳社会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和实现共同富裕等具有重要作用。

5、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形式和作用分别是什么?(1)形式: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

(2)作用:在支撑经济增长、增加税收、扩大就业、促进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6、国家对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或态度是怎样的?这两种经济的地位如何?(1)公有制经济:①对于国有经济,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

②对于集体经济,国家保护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鼓励、指导和帮助集体经济的发展。

(2)非公有制经济: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3)地位:在我国,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如何规定的?我国宪法第一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4、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对各级国家机关有什么要求?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5、我国享有人权的主体有哪些?受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有哪些?(1)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

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2)宪法保护的人权的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6、国家应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2)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3)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4)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7、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是怎样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8、除人大这样的权力机关外,我国还有哪些国家机关?它们与权力机关的关系是怎样的?(1)我国还有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思维导图 重点知识)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思维导图 重点知识)课件

4、人民、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
权力机关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民 代


选举代表组成
大 会
产生 对其负责
监督
人民政府(行政机关) 监察委员会(监察机关)
人民法院(审判机关) 人民检察院(检察机关)
5.我国国家机构实行什么原则? 民主集中制原则
表现?
①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 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
逻辑结构
构成和内容
根本活动准则 为什么
最高
对一切组织和个人
怎么做
法律地位
依宪治国 最高法律效力 地位

依法治国首先是
对一切法律和法规
关系
法律权威
法律效力



宪 法
宪法监督 为什么
加强
怎么做


需要
捍卫宪法尊严 树立宪法信仰
宪 法 至 上
宪法意识
为什么 怎么做
增强每个公民
1.维护宪法权威的原因?
②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关系方面,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 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③在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决定时也要实行民主集中制。
6.宪法为什么要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 ①任何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的权利。 ②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 腐败,贻害无穷。 ②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7.宪法如何规范权力的运行? ①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法无授权不可为) ②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必须依 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倭。(法定职责必须为) ③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权力行使按程序) ④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权力行使不任性)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思维导图 重点知识)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思维导图 重点知识)课件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民意志的统一坚持依宪治国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加强宪法监督体认宪法价值领会宪法精神增强宪法意识捍卫宪法尊严为什么怎么做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对公民权利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对国家权力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保障公民权利两条宪法原则组织国家机构规范权力运行规范权力运行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逻辑结构为什么怎么做人权实质内容和目标人权广泛性特点主体内容怎么做人民和人大关系人大和其他国家机关关系为什么怎么做基本原则怎么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外化于行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
单元整体架构
坚持宪法至上
为什么
怎么做
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
第二课 保障宪法实施
党的主张和人 民意志的统一
治国安邦 的总章程
坚持 依宪治国
加强 宪法监督
体认宪法价值,领会宪法精神 增强宪法意识,捍卫宪法尊严
本单元的主要教育目标是引导学生体认宪法价值, 明确宪法地位,维护宪法权威,树立宪法至上理念。
①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②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 人民的根本利益。 ③如果宪法没有权威,法治的权威就树立不起来;如果宪法受到 漠视,人民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
2.如何维护宪法权威?
①坚持 依法治国 首先要坚持 依宪治国 ,坚持 依法执政 首先要坚 持 依宪执政 。 ②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构都必须 以宪法为行为准则 。 ③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维护 宪法权威 ,捍卫 宪法尊严 , 保证 宪法实施 ,都不得有 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 ,一切违反宪法的行 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4、人民、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知识点总结

1 第一单元宪法总纲一、思维导图二、基础知识1、核心价值追求:授予并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2、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尊重和保障人权3、宪法的本质:人民意志的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4、宪法的内容: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5、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6、宪法是法制统一的基础,是中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

7、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8、规范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9、人权主体很广泛: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10、我国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包括平等权、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11、现代法治国家立法的基本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

三、重要知识1、※宪法地位:①宪法为公民权利的保障书②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③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

④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2、宪法如何保障权利属于人民?①宪法规定国家性质保障权利属于人民。

宪法规定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②宪法规定国家经济制度保障权利属于人民。

宪法规定我国是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

③宪法规定国家政治制度保障权利属于人民。

规定我国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④宪法规定公民基本权利,保障权利属于人民⑤宪法规定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3、※我国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①(科学立法)国家的立法活动中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及侵权责任尊重和保障人权,保证立法的科学性、民主性②(严格执法)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③(公正司法)审判机关、检查机关要独立行使审判权、检查权。

④(全民守法)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文化,增强法治观念,形成守法氛围。

4、我国国家机构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主要体现:①在国家机构与人民关系方面:人民选举产生的国家机关在同级国家机构中居主导地位。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1-2单元知识点知识点归纳复习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1-2单元知识点知识点归纳复习

2018八年级下道德法制知识点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2)“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成为宪法的原则。

2、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是什么?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3.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如何规定的?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4.为什么宪法是人民权力的保障书?(1)宪法确保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2)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

5、宪法如何确保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1)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

(2)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3) 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先发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公民实现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5)宪法还哦对顶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6)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

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任应尽的责任。

6、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7.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对各级国家机关有什么要求?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8.我国享有人权的主体有哪些?受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有哪些?(1)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

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2)宪法保护的人权的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新版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汇总

新版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汇总

新版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人生观和价值观- 人生观的基本内涵- 人生观的培养途径- 价值观的内涵和体现方式- 价值观的培养途径第二单元:合理消费- 消费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合理消费的意义和原则- 合理消费的方法和技巧- 不良消费行为的危害第三单元:科学种地- 科学种地的意义和目标- 科学种地的基本原则- 科学施肥、科学用药、科学除草的方法和技巧- 对农业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第四单元:从石油到石油化工- 石油的来源和分类- 石油的开采和矿产分布- 石油化工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石油化工产品的应用和发展第五单元:工业能源与节能- 工业能源的种类和特点- 工业能源利用的问题和现状- 节能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节能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第六单元:生活中的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酸碱中和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特征- 常见的生活中的化学反应及其应用- 化学反应对环境和生活的影响第七单元:新闻与报道解读- 新闻的基本特点和分类- 新闻报道的特点和结构- 阅读新闻的方法和技巧- 媒体素养和负责任的媒体使用第八单元:参与政治生活- 政治生活的基本内涵和特点- 个人参与政治生活的意义和途径- 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做一位负责任的公民的要求第九单元:消防安全与自救互救- 火灾的基本原因和发展过程- 火灾对人们生命财产的危害- 消防安全的基本知识和应急措施- 自救互救的重要性和方法第十单元:维护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和现状- 保护个人网络安全的原则和技巧- 遵守网络道德的重要性和具体要求- 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的方法和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
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如何规定的?
我国宪法第一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我国宪法是如何确认“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一基本原则的?
(1)宪法确认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3)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
式。

(4)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5)宪法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人民间接行使国家权力)
▲我国通过建立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
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实质)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的权利。

▲我们要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当担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4、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
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5、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对各级国家机关有什么要求?
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
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6、我国享有人权的主体有哪些?受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有哪些?
(1)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

不仅
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2)宪法保护的人权的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
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7、国家应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
(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我国宪法规定了公
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
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立法机关在立法过程中应当依据宪法,规范立法权的
行使,丰富公众参与立法的形式,保证立法的科学性、民主性。


(2)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
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3)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4)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8、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是怎样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
受人民监督。

9、除人大这样的权力机关外,我国还有哪些国家机关?它们与权力机关的关系是怎样的?
(1)我国还有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

(2)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

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

▲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我国的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

▲人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

10、宪法是如何组织国家机构的?(宪法是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力实现的?)
(1)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这是宪法的基本原则。

人民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产生人大代表,由人大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样的国家权力机关,由它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2)宪法通过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守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力的实现。

11、我国国家机构组织和工作的原则是什么?这一原则又是如何贯彻执行的?
(1)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2)我国国家机构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主要体现为: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在国
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中央和地方的国
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
性的原则;在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决定时,实行民主集中制。

12、我国宪法是如何规范权力运行的?
(1)宪法不仅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相应的职权,而且严格规范职权的行使。

任何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的权力。

国家权力必须
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使权力、
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

(2)宪法和法律还规定了国家权力行使的程序,要求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

凡不按法定程序行使权力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3)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4)只有依法规范权力运行,才能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13、为什么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贻
害无穷。

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
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第二课保障宪法实施
1、我国宪法的组成和基本内容分别是什么?
(1)组成:我国现行宪法除序言外,设有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
和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共四章一百三十
八条。

(2)基本内容: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
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
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2、为什么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宪法集中体现人民的共同意志,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
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如果宪法没有权威,法治的权威就树立
不起来;如果宪法受到漠视,人民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

一切组织和个人都
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
法实施。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能凌驾于宪法之上,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
必须予以追究。

3、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是如何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的?
中国共产党坚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法治作为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坚持依法治国首
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党既领导人民制定宪
法法律,也领导人民执行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

4、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是怎样的?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
律效力。

(1)从内容上看,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