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 队列研究

合集下载

队列研究实习教案

队列研究实习教案

队列研究实习教案章节实习33队列研究讲授内容一、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二、队列研究的资料分析课时安排2学时教学目的掌握内容:前瞻性队列研究的设计原理、用途、实施过程、人年计算,RR、AR、AR%、PAR%的概念和意义熟悉内容:熟悉队列研究的常见偏倚和控制,。

了解内容:了解其优缺点重点重点:前瞻性队列研究的设计原理、用途、实施过程难点难点:队列研究偏性的防止,队列研究的质量控制。

教法举要例证、提问、案例、板书教具准备与理论课教师讨论,了解理论课讲授情况准备一份所带小组学生名单教学参考资料李立明主编《流行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四版1999李立明主编《流行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五版2003王建华主编《流行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2004教学后记教学过程:教师活动教学内容学生活动备注【复习】】【讨论课题】】实习33队列研究队列研究(cohortstudy)又称为群组研究,是将特定的人群按其是否暴露于某因素或按不同暴露水平分为n个群组或队列,追踪观察一定时间,比较两组或各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差异,以检验该因素与某疾病有无因果联系及联系强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队列研究由于被观察对象在疾病出现以前先分组,然后随访一段时间观察再比较其结局,故有人称之为随访研究(follow-upstudy)。

队列研究原理示意图(略)队列研究的特点1.在时序上是由前向后的,属于前瞻性研究。

队列研究在疾病发生前开始进行,要往后随访一段时间才能发现病例。

2.属于观察性对比研究。

暴露与否是客观、自然存在于研究人群的,而不是人为确定的,这一点可以与实验性研究相区别。

3.研究对象按暴露与否进行分组,而不是按是否发病进行分组的,这一点与病例对照研究正好相反;也不是随机分组的,这与实验性研究不同。

4.从病因链的角度来看,队列研究是从因到果的研究,在病因推断上合乎逻辑推理的顺序,其结果的可靠性强。

实习内容【课题一】问题1:讲述队列研究的特点来判断此题目为队列研究回答:队列研究的定义与特点阅读课题思考回答问理论课内容精讲,为后续做题打基础问答式,活跃课堂气氛,掌握同学理解情况10分10分先由同学思考通过提问的方式加深其对知【板书】】问题2:强调发病密度的适用条件与公式发病密度是一定时期内的平均发病率。

实习-队列研究1

实习-队列研究1

• 13. 队列研究的基本特征是:

A.调查者必须在研究人群发病或发生
死亡前开始研究,并同时确定暴露状况

B.调查者必须根据疾病或死亡发生前
就已经存在的暴露因素对研究人群分组,并追
踪该人群中的新发病例或死亡者

C.被观察队列人群出现免疫或生化变
化即终止观察

D.调查者必须选择病例和合适的对照,
并确定暴露组发病的危险是否大于非暴露组
24、某商贸学校对男性面包专业学生20年皮 肤患病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6826人中罹 患过手湿疹114人,其他专业14494人罹患 过手湿疹人数为71人。此研究是什么性质 的研究?请列出资料整理表,计算相关效
应指标,说明其流行病学意义,并得出研 究结论。
谢谢
23、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
研究对象:面包专业学生 对照: 其他专业学生 研究因素: 湿面团
• E.归因危险度为50%
17. 队列研究的最大的优点是:
A.省钱、省力
• B.发生选择偏倚的可能比病例对照

研究少
E
• C.因果现象发生的时间顺序合理
• D.容易控制混淆因子的作用
• E.研究的结果常能代表全人群
C
18. 哪一项是队列研究? • A. 缺钙儿童分为两组,一组补钙一组对照观
察补钙效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B. 肺癌病例组与对照组调查吸烟与其他因素
与肺癌的关系。 • C.高血压组和对照组观察冠心病累计发病率差
异。 • D.调查社区高血压与冠心病的患病率。 • E. 比较两种药物治疗高血压的疗效。
• 19. 相对危险度(RR)是指: • A.暴露组与对照组的患病率比 • B. 暴露组与对照组的发病率差

队列研究实训报告

队列研究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队列研究是一种流行病学研究方法,通过追踪研究对象的暴露状况和结局发生情况,分析暴露与结局之间的关联性。

为了提高学生对队列研究的理解和实践能力,我们组织了一次队列研究实训活动。

本次实训以社区慢性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慢性病与生活方式之间的关联性。

二、实训目的1. 了解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掌握队列研究的实施步骤和注意事项;3. 提高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能力;4.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三、实训内容1. 队列研究概述实训首先介绍了队列研究的基本概念、类型、优点和局限性,使学生对队列研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2. 研究设计根据研究目的,我们确定了研究对象为社区慢性病患者,暴露因素为生活方式,结局为慢性病的发生和发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将研究对象分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进行长期随访。

3. 研究实施(1)确定研究对象:通过社区调查,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病患者。

(2)收集资料:采用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的方式,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生活方式和慢性病相关指标。

(3)建立数据库:将收集到的数据录入数据库,并进行整理和分析。

4. 数据分析采用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主要分析内容包括:(1)描述性统计分析:对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暴露因素和结局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2)暴露与结局之间的关联性分析: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等统计方法,分析暴露因素与慢性病发生和发展之间的关联性。

(3)风险比和置信区间计算:计算暴露组与非暴露组慢性病发生率的比值比(OR)和95%置信区间。

(4)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曲线。

四、实训成果1. 学生掌握了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能力;3. 学生提高了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4. 实训成果为慢性病预防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依据。

五、实训总结本次队列研究实训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的。

队列研究实习(纪文艳)

队列研究实习(纪文艳)
率的差异需要进行统计学检验,当发 病率较高时,可以用U检验或卡方检验;当发病率较低时, 可以用二项分布的方法比较。 SMR的检验方法 1)计算总体SMR的95%可信区间
当死亡数D较小时,查表法: Lp,Up SMR上下限:Lp/E(D),Up/E(D) 当D>50时,正态近似法:
x ua x
2)对样本SMR与1 的差别做假设检验
可把观察死亡数看作为均数是期望死亡数E的Possion分布变量, 只要期望死亡数E不太小(如≥10),就可用 (D E)2 正态近似法u=(D-E)/E,或 2 x E V=1
计算暴露与疾病关联强度大小的指标、 公式和含义
1)相对危险度/率比(relative risk, RR) : 反映暴露与发生(发病或死亡)关联强度的指标。 RR=Ie/I0 表明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的危险是非暴露组的多少倍。 RR95%CI
第六章 队列研究(实习)
目的
1.深入理解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
2.掌握队列研究资料的基本整理方法。
主要内容

队列研究基本原理 病例对照研究基本原理 队列研究与病例对照研究的联系与区别 几个定义与常用指标的计算 资料分析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按工作性质分类)

病例(病家)调查 暴发调查: (1)传染病

PAR%与RR的关系
Pe ( RR 1) PAR% 100% Pe ( RR 1) 1

Pe表示人群中有某种暴露者的比例

人时:观察人数*观察时间,常用人年为单位。 人年计算方法: 1)以个人为单位计算; 2)近似法; 3)寿命表法
3)标化率,标化死亡比(standardized mortality, SMR): 当研究对象数目较少,结局事件的发生率较低时,无论观察时 间长短,都不宜直接计算率,而是以全人口发病(死亡)率为 准,算出该观察人群的理论发病(死亡)人数,即预期发病 (死亡)人数(E) ,再求观察人群中实际发病(死亡)人数 (O)与此预期发病人数之比,即得标化发病(死亡)之比。 SMR=研究人群中观察死亡数(O)/标准人口(全人口)预期死 亡数(E) SMR意义:该人群死于~的危险是相应一般人群的~倍

队列研究实习PPT课件

队列研究实习PPT课件

纵向设计
数据收集是在一段时 间内进行的,以观察 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 的关系随时间的变化。
大样本量
为了获得可靠的结论, 队列研究通常涉及大 量的人群样本。
病因推断
通过比较暴露与未暴 露人群的疾病发生率, 可以推断暴露因素与 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
队列研究应用
队列研究应用
队列研究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医学、公共卫 生、环境科学等。
数据质量控制
采取措施确保数据质量和准确性,如进行数据核 查、纠正误差等。
ABCD
数据收集方法
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设计选择适当的数据收集方 法,如问卷调查、体检、生物样本检测等。
伦理和法律问题
遵守伦理和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数据收集的合 法性和安全性。
03
队列研究分析方法
描述性分析
描述性分析
01
对研究数据的基本特征进行描述,包括频数、百分比、均值、
随着全球卫生合作和交流的加强,队列研究的国 际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推动全球健康研究的进 步。
队列研究未来发展方向
加强队列研究的长期跟踪和随访
未来队列研究将更加注重长期跟踪和随访,以揭示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发展趋势和规律。
结合多学科领域开展跨学科研究
队列研究将进一步结合生物学、遗传学、环境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开展跨学科的研究, 以揭示健康问题的复杂性和因果关系。
实例三:癌症队列研究
总结词
基因组学、生物标志物、生存分析
详细描述
癌症队列研究结合基因组学和生物标 志物检测技术,深入探究癌症发生发 展的分子机制,同时通过生存分析, 评估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和预后,为 个性化治疗提供依据。
05
队列研究优缺点
优点

队列研究资料分析.

队列研究资料分析.
常见形式有 • 内对照:选择一组研究人群,其中暴露于所研究
因素的对象作为暴露组,其余非暴露者即为对照 组。 • 外对照:选择职业人群或特殊暴露人群作为暴露 人群时,往往不能从这些人群中选出对照。 • 总人口对照:是外对照的一种,利用整个地区现 成的发病或死亡资料。 • 多重对照 本研究采用的是内对照。
图6—1
图6—1 剂量效应关系曲线图
吸烟量(支/日)
表6-4 英国男医生各种死因的危险性与 吸烟之间关系 (1951~1961)
2. 吸烟与肺癌之间是否有因果关系?说明理由,如想进 一步说明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还需作什么研究?
美国“吸烟与健康报告”委员会提出(1964) (1)关联的时间顺序 (2)关联的强度 (3)关联的特异性 (4)关联的一致性或可重复性 (5)关联的连贯性或合理性
AR = Ie - I0=7.525%-0.51%=7.015%
AR的意义:表示暴露与非暴露 人群比较, 所增加的疾病发生数量;或者如果暴露去 除,则可使发病率减少多少,因此AR在疾 病预防中很有意义。
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R%)是指暴露人群中 由暴露因素引起的发病在所有发病中所占的 百分比。
暴露组累积发病率=1079/14338=7.525% 对照组累积发病率 =387/75898=0.51% Χ2=3713.84,P<0.01,两组差异显著。
问题9:计算RR、AR和AR%值,并说明它们在该课 题中的具体意义。
队列研究资料归纳表
病例 非病例 合计
暴露组 a
b
a+b=n1
非暴露组 c
d
c+d=n0
合计 a+c=m1 b+d=m0 a+b+c+d

流行病学实习5 队列研究

流行病学实习5  队列研究

实习5 队列研究[目的]深入理解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掌握队列研究资料的基本整理分析方法。

[时间] 3学时[内容]一、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队列研究是在靶人群中抽取一个样本,按目前或过去某个时期内是否暴露于所研究的疑似病因(暴露)或其不同的水平而将研究对象分成不同的组,各组除暴露于该因素情况不同外,其它与发病或死亡有关的因素基本相似,随访观察一段时间后,比较各组某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用以研究暴露与后来发病或死亡危险的关联。

[课题一]为了证实非职业性环境接触青石棉与恶性肿瘤,特别是肺癌和间皮瘤危险的关系,对大姚县青石棉污染区和作为对照的同省无石棉污染的禄丰县(两县在民族构成、生活习惯、文化教育、地理气候以及性别和年龄构成上均具有可比性)进行了既往9年(1987年1月1日一1995年12月31日)的死亡率调查,结果见表6-1。

表6-1 接触青石棉与恶性肿瘤发病的关系调查人数观察人年死亡人数(死亡率,1/10万人·年)全肿瘤肺癌间皮瘤胃癌肠癌暴露组4543 39430.05 72(182.60)21(53.26)7(17.75)6(15.22)6(15.22)非暴露组5626 48236.48 60(124.39)12(24.88)0(2.07)*9(18.66)3(6.22)合计10169 87666.53 132 33 7 15 9注:*假设非暴露组中有1例间皮瘤,死亡率则为2.07。

问题:上述研究属于何种类型的流行病学研究,回顾性队列研究与病例对照研究有何区别和联系?[课题二] 表6-2是弗明汉心脏病研究中心对血清胆固醇含量与冠心病发病关系的部分资料。

研究者首先检测了1045名33—49岁男子的血清胆固醇含量,然后按其水平高低分为5组,随访观察10年后计算各组冠心病10年的累积发病率。

问题:上述研究属于何种类型的流行病学研究,与“课题一”比较,两者的相同点及区别何在?结合“课题一”和“课题二”深刻体会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及流行病学中暴露的含义。

队列研究实习

队列研究实习

计算暴露与发病的关联强度
1、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 又称危险比(risk ratio)或率 比(rate ratio),是暴露组发病率 (或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 (或死亡率)的比值。
队列研究资料资料整理表
组别 暴露组 病例 a 非病例 b 合计 a+b=n1 发病率 a/n1=Ie
某市HBsAg与原发肝癌关系的资料整理表
组别 HBsAg + HBsAg -
肝癌 250 95
345Leabharlann 非肝癌 99750 189990 5
1999655
合计 100000 1900000
2000000
合计
习题3 假定某研究发现,在500名吸烟者 中有50人患了肺癌,而800名非吸烟 者中有10人患了肺癌,请回答: ① 这是哪种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② 绘出资料整理表格 ③ 计算联系强度指标 ④ 分析吸烟与肺癌的关系!
即实际死亡人数与预期死亡 人数之比。 当以全人群资料作为对照时, 研究对象数量较少且发病率较低
时不宜计算率。此时计算SMR。
第四节 队列研究的优缺点
一、优点 1.属由“因”至“果”观察,论证因果关系 的能力强。 2.可计算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的发病率,能测 量两组间的相对危险度和特异危险度,直 接估计暴露因素与发病的关联强度。 3.一次调查可观察多种结局。 4.暴露因素的作用可分等级,便于计算“剂 量-反应关系”。
累积发病率的适用条件: 样本量大,人口稳定,资料比较 整齐。
变化范围:0~1
某人群在观察其内的发病人数 发病密度 观察其内观察对象的人年数
发病密度的含义: •该人群发生的新病例数 •该人群的大小和发生这些例数所经历的时间 •一定的人时(人年)数可来自不同的人数与不

流行病学实习队列研究

流行病学实习队列研究

研究对象的来源
描述研究对象的来源,如 医院、社区、企业等。
样本量的确定
依据统计学原则计算所需样本量,以获得足够的统计效能。
考虑潜在的混杂因素和交互作用,确保样本量能够满足这些需求。
研究期限的设定
队列研究的期限应足够长,以观察足够数量的结局事件发生。
考虑研究对象的失访率,适当延长研究期限以减少偏倚。
05
队列研究的案例分析
研究背景介绍
要点一
研究背景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心血管疾病(CVD)的发病率 和死亡率逐渐上升。CVD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 经济和心理负担。因此,开展队列研究对于预防和控制 CVD至关重要。
要点二
研究目的
本案例分析旨在通过队列研究探讨CVD的危险因素, 为预防和控制CVD提供科学依据。
01
02
0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研究周期长
患者失访率高
成本较高
队列研究需要长时间的跟踪和观 察,因此研究周期相对较长,可 能影响研究的效率和结果。
由于患者可能因为各种原因离开 队列,导致失访率较高,可能对 研究结果产生影响。
队列研究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和财力支持,因此成本相对较高 。
数据质量难以保证
数据可靠性问题
队列研究中的数据主要依赖于患者的回忆 和医生的记录,因此可能存在可靠性问题 。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选取研究对象
根据研究方案,选取适合的研究对 象,确定研究样本量和样本代表性

制定研究方案
根据研究问题,制定详细的研究方 案,包括研究设计、研究对象、研 究方法等。
收集数据
采取适当的调查方法,如问卷调查 、临床检查、实验室检测等,收集 研究所需的数据。

实习四 队列研究

实习四   队列研究

2020/9/5
20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
过去
现在
历史性队列
将来
回顾性收集已有的历史资料
双向性队列
继续前瞻性收集资料
前瞻性收集资料
前瞻性队列
时间顺序
2020/9/5
21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
经典案例
Richard Doll & Austin Bradford Hill
吸烟-肺癌
开创了生活方式的研究领域 开辟了慢性病病因学研究的新天地
变化范围 0~∞ 适用条件 不能得到历年人口资料
研究方法
原始研究
二次研究
观察性研究
实验研究
Meta 分析、系统 评价、指南等
描述性研究
分析性研究
随机对照试验 非随机对照试验
横断面研究 病例报告等
病例对照研究
队列研究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
描述性研究 分析性研究 实验性研究
综合判断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
提出病因线索 形成病因假设
检验病因假设
验证病因假设
横断面研究
生态学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 队列研究 现场试验
临床试验
确认因果关系的最后环节
队列研究 概 念
是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之一。它将特定人群分 为暴露于某因素与非暴露于某因素或不同暴 露水平的亚组,追踪观察一定时间,比较两 组或各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以检验该因素 能影响发病的假设。 又称前瞻性研究、发病率研究、纵向研究随 访研究、定群研究。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
出现某种结局(疾病)
特定人群 范围内的 研究对象
不出现某种结局 出现某种结局(疾病)
研究开始
图7-2 队列研究的结构模式图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

实习六队列研究资料分析流行病学教材

实习六队列研究资料分析流行病学教材

在实习过程中,我与团队成员共同合作, 相互学习,提高了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问题解决能力
职业素养提升
面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我学会了独 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工作效 率。
实习期间,我更加明确了职业发展方向, 对未来的职业生涯有了更清晰的规划。
对未来学习的建议与展望
深化专业知识
建议进一步深入学习流行病学和统计学相关知识,提高分析能力。
未来展望
未来队列研究将更加注重研究的长期性和深入性,拓展研究领域和应用范围,为人类健康 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02
队列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研究对象的选取
总结词
选择合适的研究对象是队列研究的关键步骤,需要考虑研究目的、研究问题、研究资源和可行性等因 素。
详细描述
在选择研究对象时,需要考虑其代表性、可及性和可行性。代表性是指研究对象能够代表目标人群的 特征和状况,可及性是指研究对象的获取是否方便和可行,可行性则是指研究对象的数量、质量和 究条件的满足程度。
特点
队列研究能够提供病因和疾病联系的 直接证据,并可估计暴露因素的相对 危险度,适用于长期观察和大规模人 群研究。
队列研究的重要性
病因研究
01
队列研究有助于揭示疾病的病因,为预防和控制疾病提供科学
依据。
疾病监测
02
通过队列研究,可以监测疾病的流行趋势和变化,为制定公共
卫生策略提供数据支持。
药物研发
数据采集方法
采用科学、可靠的方法采集数据,确保数据的准 确性和完整性。
数据质量控制
建立严格的数据质量控制标准,对数据进行核查、 校对和清洗,避免误差和偏倚。
数据存储与备份
妥善存储数据,并定期备份,以防数据丢失或损 坏。

卫生统计学课件:队列研究实习课

卫生统计学课件:队列研究实习课

问题2. 该研究的研究假说、暴露因素及研究结局分别
是什么? 研究假设:非职业性环境接触青石棉可能导致恶性
肿瘤特别是肺癌和间皮瘤的发生。
暴露因素:非职业性环境接触青石棉。
结局:恶性肿瘤如肺癌、间皮瘤等的发生。
问题3. 选取研究人群的方法属于暴露人群还是普通 人群?
该研究人群属于暴露人群; 选择研究人群的两种基本方式:
胃癌 15.2
18.7
0.81
-3.5
23.46
肠癌 15.2
2.219
6.85
13.0
85.40
以全肿瘤为例:
Ie=(72/39430)×105/10万人年=182.60/10万人年 Io=(60/48236) ×105/10万人年=124.39/10万人年 RR= Ie / Io =1.47
课题二解答
1. 课题二属于何种类型的研究? 该研究属于前瞻性队列研究。 2. 与课题一回顾性队列研究相比,二者的的相同点与
区别何在? 相同点: 两种方法均属于队列研究,性质均为前瞻性,为分 析性流行病学研究。
二者的区别为:
前瞻性队列研究的人群在现在按照暴露与否进入不 同队列,而回顾性队列研究的人群在过去某个时间 进入队列;
课题一解答
问题1. 上述研究属于何种流行病学研究?该类研究与 病例对照研究有何区别和联系?
该研究属于回顾性队列研究,与病例对照研究区别: ⑴ 病例对照研究按照按照是否患病进行分组,回
顾性队列研究按照暴露与否进行分组; ⑵ 病例对照研究的目的是比较两组某因素暴露率
是否有差别,而回顾性队列研究则比较两组发病率/ 死亡率是否有差别;
暴露组 非暴露组
合计
队列研究资料归纳整理表

实习队列研究1

实习队列研究1

C 指具有某种社会现象或行为
D 可以是对健康有害的也可以是有益的某些因 素
12
12.队列研究的目的包括 BDE A 描述疾病的分布 B 检验病因假设 C 早期发现病人,以利早期治疗 D 评价预防措施效果 E 研究疾病的自然史
13
• 13. 队列研究的基本特征是:

A.调查者必须在研究人群发病或发生
19
• 19. 相对危险度(RR)是指: • A.暴露组与对照组的患病率比 • B. 暴露组与对照组的发病率差
C. 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发病率比 • D.暴露组与对照组的发病率比 • E. 以上都不是
D
20
20. 一个队列研究得到了下列率: 全体男医生肺癌的发病率为0.94‰, 所有吸烟男医生的发病率为1.30‰, 非吸烟男医生的发病率0.07‰。根 据此资料你可计算哪些指标?
死亡前开始研究,并同时确定暴露状况

B.调查者必须根据疾病或死亡发生前
就已经存在的暴露因素对研究人群分组,并追
踪该人群中的新发病例或死亡者

C.被观察队列人群出现免疫或生化变
化即终止观察

D.调查者必须选择病例和合适的对照,
并确定暴露组发病的危险是否大于非暴露组

E.以上均不是
AB
14
B
• 14. 某单位某病因死亡人数÷全人口中某 病因死亡占全部死亡之比例乘以某单位实 际全部死亡数为:
E.相对危险度
8
8.一项关于宫颈炎与宫颈癌关系的队列研究结
果表明,患有宫颈炎的病人发生宫颈癌与未
患宫颈炎者的RR值为4。那么,在患有宫颈
炎人群中,由于宫颈炎引起的宫颈癌的危险
度增加:
A
A. 75%

队列研究实训报告心得体会

队列研究实训报告心得体会

一、前言队列研究作为一种重要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在公共卫生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次实训报告主要围绕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方法、步骤及实际应用等方面展开,通过实际操作和理论学习,使我受益匪浅。

以下是我对队列研究实训的心得体会。

二、实训内容概述1. 队列研究的基本概念队列研究是一种前瞻性研究,通过观察一组人群在一段时间内暴露于某种因素与未暴露人群的结局差异,来评估该因素与疾病发生之间的关联性。

本次实训主要围绕队列研究的四个基本要素展开:暴露因素、结局指标、暴露人群和时间。

2. 队列研究的分类根据暴露因素和结局指标的不同,队列研究可分为以下几类:(1)按暴露因素分类:按时间顺序分为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和生态学研究;按暴露因素性质分为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

(2)按结局指标分类:按结局指标的性质分为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

3. 队列研究的方法与步骤(1)确定研究目的和假设;(2)选择研究对象和暴露因素;(3)确定结局指标;(4)收集数据;(5)进行数据分析;(6)得出结论。

4. 实际应用案例本次实训以某地某病为例,进行队列研究。

通过收集病例组和对照组的暴露因素、结局指标等信息,分析暴露因素与疾病发生之间的关联性。

三、实训心得体会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本次实训,我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理论学习阶段,我对队列研究的概念、分类、方法及步骤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才发现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

只有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掌握队列研究的方法和技巧。

2. 数据收集的重要性在队列研究中,数据收集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只有准确、完整地收集数据,才能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本次实训使我认识到,在数据收集过程中,要注重以下几点:(1)明确研究目的和假设,确保数据收集的针对性;(2)制定详细的调查问卷或访谈提纲,提高数据收集的效率;(3)规范数据收集流程,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流行病学教学课件:实习三 队列研究

流行病学教学课件:实习三 队列研究

发病人数
发病密度
观察人年
(例)
(/10000人年)
RR
RR95%CI
27180
51
28354
95
28757
104
18.8 33.5 36.2
28079
53
28306
82
27907
115
18.9 29.0 41.2
AR
AR%
问题5 解释上述各指标的含义
中、高TC水平组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分别为低TC水平组的1.79( 95%CI:1.27-2.51)及1.93(95%CI:1.38-2.70)倍。中、高TC水平组的人 TC水平如果降低到<4.40mmol/L,可以分别减少14.9(/10000人年)及17.5 (/10000人年)的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中、高TC水平组人群因较高TC水 平而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分别占总发病的44.1%及48.2%。
防治,使得研究结果具有普遍性意义 4. 有组织的人群团体:一般人群的特殊形式,有组织,便于收集随访资料, 职业和经历相似,具有可比性
对照人群 1. 内对照:当研究变量为定量变量时,按暴露剂量分级,以最低暴露剂量水平人
群为对照组,选定的研究对象既包含了对照组又包含了对照组,选取对照省事 2. 外对照:当选择职业人群或特殊暴露人群为暴露人群时,需在该人群之外选择
行分析,较省时省力。
暴露组与对照组的基本情况见表3-2
应调查 人数
表3-2 接触青石棉与各种肿瘤的发病情况
失访 人数
实际调查 人数 人年数
全肿瘤
死亡人数 肺癌 间皮癌
胃癌
肠癌
暴露组
非暴露 组
合计
4598 5641

流行病学实习队列研究

流行病学实习队列研究

研究时间取决于队列研究的时间长度 和随访时间。队列研究的时间长度通 常为数年甚至数十年,而随访时间则 取决于暴露因素的作用持续时间和研 究的精度要求。
研究时间和样本量的大小都需要根据 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规划和设计,以确 保研究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03
流行病学实习队列研究的分析方法
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
总结疾病分布情况
队列研究特点包括:1)从因到果的研究,即从暴露因素到结局的关联研究;2) 需要确定一个暴露因素和一个结局,并收集暴露和结局的信息;3)在时间上, 从暴露到结局的观察期;4)可计算暴露与结局关联的相对危险度等指标。
队列研究的分类和实施流程
队列研究可分为前瞻性队列研究和回顾性队列研究。
前瞻性队列研究是从现在开始收集数据,根据暴露因素分组,然后追踪各组人群直到结局发生或达到 研究结束时间;回顾性队列研究是根据结局发生的时间分组,收集各组人群的暴露因素信息。
流行病学实习队列研究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流行病学实习研究概述 • 流行病学实习队列研究的基本概念 • 流行病学实习队列研究的分析方法 • 流行病学实习队列研究的实例展示 • 流行病学实习队列研究的结论与展望
01
流行病学实习研究概述
流行病学实习的目的和意义
1 2 3
培养科研素养
流行病学实习通过系统的科研训练,培养学生 具备严谨的科研思维和扎实的实验技能,提高 学生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的素养。
分析性研究
分析性研究是流行病学实习中最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主要包括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等。
实验性研究
实验性研究是流行病学实习中较为少用的研究方法之一,主要包括临床试验和社区干预试验等。
02
流行病学实习队列研究的基本概念

队列研究实习

队列研究实习

以及 RR95%的可信区间,并对计算结果进行解释,体会 RR 与 AR 的
区别和联系。 2、根据上表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参看教材75-77页
1、U检验结果可知,暴露组肺癌的发病率高于对照组 (P<0.05 );
2、RR=53.26/24.88=2.14,结合其95%CI(1.0695~ 4.2815) 可认为暴露者发生肺癌的危险性是非暴露者的2.14倍。
请说出相对危险度(RR)、归因危险度(AR)的 意义
Question 4
请说出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R%)、人群归因危险 度百分比(PAR%)的意义
【课题一】为了证实非职业性环境接触青石棉与恶性肿瘤,特别是肺癌和 间皮瘤危险的关系,对大姚县青石棉污染区和作为对照的同省无石棉污染 的禄丰(两县在民族、生活习惯、文化教育、地理气候以及性别和年龄构 成上均具有可比性)进行了既往 9 年(1987 年 1 月 1 日~1995 年 12 月 31 日)的死亡率调查,结果见表 6-1。
实习:队列研究
( Cohort Study )
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Study starts Exposure
Disease occurrence
time
Characteristics 特点
* Observational * Need control * Causes-Occurrence * Cause-effect
血清胆固醇(mg/dl)
观察人数
病例数
累积发病率(%)
114~
209
2
0.96
194~
209
11
5.26
214

流行病学实习4队列研究

流行病学实习4队列研究

图示
出现某种结局
不出现某种结局
特定人群 范围内的 研究对象 暴露组 暴露状况 非暴露组 出现某种结局
不出现某种结局
二、基本思想:
如果某因素是某病的危险因素,那么暴 露于该因素的人群经过一定时间后,其发病 的比例一定高于未暴露人群,且暴露于该因 素的机会越多则发病风险越高。反之,如果 该因素不是危险因素,那么暴露与非暴露人 群的发病率无差异或差异无统计意义。
3. 双向性队列研究 在历史性队列研究之后, 继续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叫双向性队列研究 (ambispectivecohort study)。
特点:
• 这种研究具有上述两种研究的优点,在一定 程度上弥补了它们的不足。
★ 确定设计方法的原则 1.前瞻性队列研究 (1) 有明确检验假设; (2) 所研究疾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一般不应低于5‰; (3) 有把握获得观察人群的暴露资料; (4) 有确定发病或死亡等结局的简便而可靠的手段; (5) 有把握获得足够数量的观察人群,并且该人群能被长 期随访观察而取得完整可靠的资料; (6) 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2)一般人群
• 指某行政区划或地理区域内的人群中暴露于所研究因素的 人作为研究人群。 • 选择指征:������ 无特殊暴露人群或不需要特殊暴露人群;������ 所研究的因素 与疾病是人群中常见的;������ 计划观察一般人群的发病情 况。
(3)有组织的人群
• 指作为一般人群的特殊形式,如医学会会员、工会会员 等某些群众组织或专业团体成员,参加人寿保险或医疗 保险的人员等。 • 优点:便于有效率地收集随访资料。 • 缺点:研究结果有一定局限性。
队列研究资料的整理表 病例
暴露组 非暴露组 合计 a c a+c=m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