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优秀6篇)
![桂林山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00e7c28f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71.png)
桂林山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优秀6篇)《桂林山水》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景,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激发学生热爱我们祖国山河壮美的情感。
(2)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3)学会按提纲背诵课文。
(4)学习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具体描写写一处景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课文二、三自然段,抓住漓江水和桂林山的特点是教学重点。
学习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具体描写写一处景物,是教学的难点。
课时安排整课计划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会生字,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桂林山水的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写作方法,指导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学习按提纲指导背诵;学习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写作方法写一处景物。
教具准备写有重点句段投影片若干张;《桂林山水》录像带。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意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要带大家到一个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桂林去玩。
我想,那里的山,那里的水,那里的迷蒙云雾,那里的绿树红花,一定会使你以为走进了迷人的画卷。
现在老师要和你们一起去领略它独特的美。
坐稳你们的小船,我们开始出发了。
你们看------(放录像)(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游览了桂林山水后你们有什么感觉?(桂林的山水太美了)是呀,桂林山水确实很美,那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作者笔下的桂林山水(板书)。
2.自读课文,请听好老师的要求:读准字音,找出新词,对不懂的词句,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或者请教同学、老师。
好现在开始读。
3.抽读课文。
师:谁想读?(找四个同学每人读一个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桂林山水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学生读后交流。
那人们又是怎样称赞着桂林山水的呢?桂林山水甲天下(板书)。
甲是什么意思?(天下第一)师:很好。
也就是说桂林山水的美天下第一。
(三)品读课文,触发情感。
1、课文哪几段分别写桂林的山和水的?2、学习第二自然段:师:现在我们先来欣赏漓江的水。
请大家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把自己喜欢的句子划出来。
2023年《桂林山水》优秀教案四篇
![2023年《桂林山水》优秀教案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0a882456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9c.png)
2023年《桂林山水》优秀教案四篇《桂林山水》优秀教案篇1设计理念: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注重情境的熏陶和感化,通过引导学生与文本多次对话,用立体化的文本去撞击学生的心扉,使学生在优美的语言环境中感悟、积累、应用。
设计特色:“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读中入境,读中悟境”是本堂课的主要特色。
就教学而言,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读得充分,悟得深刻,述得到位;就方法而言,教师指导学生的方法教学形式多样;就目的而言,目标明确,层次分明,遵循了“感知---积累---顿悟”的教学思想。
设计意图: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从而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教学要求:1、通过看图、学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从而受到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教育,陶冶爱美情趣。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观察、想象、理解、表达能力。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理解、体会漓江水“静、清、绿”和桂林山“奇、秀、险”的特点。
通过读和观景移情法,感受多媒体信息以及语言提供的想象情景,让学生尽情地品味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去年暑假,老师有幸去广西桂林游玩。
那里满眼的画山绣水,真是大自然的千古绝作,就连山石、河流、小桥、树木几乎都流传着一段段动人的传说。
今天,就让我们随着课文,一同去感受桂林秀丽的山水风光。
齐读课题《桂林山水》二、整体感知,带入情境带着愉悦的心情自由朗读课文,解决生字和词语。
读了课文,此时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整体感知,提炼评价)能借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评价桂林山水吗?(“桂林山水甲天下”,解释“甲天下”)有句话说得好,“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的美景能与天堂相媲美, 而桂林的山水敢称天下第一。
这桂林山水真的有如此美丽吗?就让我们坐上木船,赶快去欣赏一番吧!三、漓江的水1、小船缓缓地行驶着,一江碧水映入了我们的眼帘,这便是美丽的漓江水。
桂林山水教案4篇
![桂林山水教案4篇](https://img.taocdn.com/s3/m/90bdca6c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72.png)
桂林山水教案4篇桂林山水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会8个生字,能正确读下列词语:漓江无瑕翡翠峰峦雄伟屏障竹筏波澜壮阔水平如镜连绵不断2.情感目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美的情感。
3.技能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领悟作者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排比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课文的二三自然段分别具体讲述了桂林水的特点和山的特点,理解用对比突出水美山美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对课文最后一段内容的理解和作者感情的体会。
[教具设计]DVD光盘[设计特色]在读中整体感知课文,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流程]一、巧用视频,开课激趣:1、播放万里长城、颐和园图片,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对美景的向往,从而引入课题。
教师边展示桂林地区图边解说: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桂林的山水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呢?就让我们乘上竹筏小舟,一起驶入那美丽的山水画卷当中吧。
2、(播放桂林山水视频)让学生观看桂林山水视频,让学生用一句话说出画面的内容?(生自由发言3-4个)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课文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可以用我们以前学过的几种学习课文内容的方法中选择你喜欢的,也可以自己创造新方法。
一会儿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学习成果。
2、小组学习(播放3分钟轻柔舒缓的音乐)三、选用视频,品读课文,感悟山水之美导语:同学们学习得很认真。
接下来就让我们开始今天的桂林之行吧!现在我们把刚才的学习做一个汇报,哪个小组先来汇报?(一)巧用视频,诵读水之清碧1.先让学生感情朗读汇报的课文,再谈谈自己的感受2.其他同学谈感受。
(此时适时播放桂林的水视频让学生进一步感悟漓江水的特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播放漓江水特点的句子,指导学生朗读。
(学生朗读时,让学生参与评价)(1)学生朗读,师生评议,教师进行示范。
出示: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桂林山水 教案4篇 《桂林山水》优秀教案
![桂林山水 教案4篇 《桂林山水》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ec2e27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a4.png)
桂林山水教案4篇《桂林山水》优秀教案下面是收集的桂林山水教案4篇《桂林山水》优秀教案,供大家品鉴。
桂林山水教案1【教学内容】教学课文的2、3、4节,理解课文内容,积累好词、好句、好段,并能背诵这3小节。
【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理解桂林山与水的特点,以及作者是怎样将山与水的特点写具体的。
2、能够背诵课文的2、3节。
3、积累有关描写桂林的好词、好句、好段。
4、通过配乐朗读,让学生能抒发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
【教学重点】1、通过朗读理解桂林山与水的特点,以及作者是怎样将山与水的特点写具体的。
2、能够背诵课文的2、3节。
3、积累有关描写桂林的佳句。
【教学难点】怎样将桂林山与水的特点写具体的。
【教学课时】第2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节课,我们知道了桂林山水甲天下,回忆一下,甲是什么意思?二、新课传授过渡:人们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来看课文。
(打开书,看第二节)1、学第2节:⑴ 桂林有一条玉带似的漓江环绕其间,它有些什么特点呢?请听课文录音,边听边思考,漓江的特点是什么?请各用一个字概括出来。
(听录音、看录像)看录象时配上理查德的钢琴曲,让学生从音乐与画面中感受桂林之美。
真美啊!它有些什么特点呢?(静、清、绿)⑵ 文中是怎样具体描写这些特点的呢?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句子,老师读前半句,全班一起读后半句。
出示句子:漓江的水真静啊翡翠。
① 作者为什么要在静、清、绿前加上真字呢?② 比较句子。
两句话有什么不同?③ 用赞美的语气读第二句。
⑶ 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将这些特点写具体的呢?那么文中将什么比作了什么?(出示翡翠,介绍光泽,颜色)这样比有什么好处?⑷ 这句话除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还运用了什么方法?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能使人加深印象,读起来郎郎上口。
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分句,有感情地读。
⑸ 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分句,读一读:① 水真静啊,想一想哪些词应该读轻点?再读一遍。
② 读得真好,将江底的沙石读成重音,还有哪个字应该读得拖一点?③ 很好,将一块翡翠读成重音,突出了真绿。
《桂林山水》优秀教案(精选15篇)
![《桂林山水》优秀教案(精选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4ce5cf9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0c.png)
《桂林山水》优秀教案《桂林山水》优秀教案(精选15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桂林山水》优秀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桂林山水》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知与能力:⑴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了解桂林山水的各自的特点;会理解比喻句并能说出运用比喻句的好处,培养学生积累语言和表达语言的能力。
⑵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了解桂林山水的各自的特点。
培养学生积累语言和表达语言的能力,使其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2、过程与方法:⑴借助多媒体课件,遵循从整体到部分再回归整体的原则,采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的方法体会文本之美、意境之美。
⑵借助多媒体课件,在伙伴帮助及教师的个别指导下,会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受文本之美。
3、情感与态度: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引出课题、读题。
2、学生交流课外收集的资料。
二、借助媒体、整体感知1、多媒体课件配课文录音,学生畅谈自己对桂林山水的感受。
2、适时请A生谈谈对这篇课文的初步感受,及时给与鼓励。
三、学习课文二、三小节1、轻声读课文二、三小节,找出描写桂林山水的句子。
2、学习描写桂林水的句子,体会桂林的水静、清、绿的特点。
3、学习描写桂林山的句子,体会桂林的山奇、秀、险的特点。
4、学生质疑、解疑:⑴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给与关注,给与点拨,让A生知道课文第二节写桂林的水静、清、绿的特点,第三节写桂林的山奇、秀、险的特点。
⑵在伙伴的帮助下,让A生尝试朗读有关句子,体会句子之美。
四、创设情景、练习表达1、教师创设游客游览桂林山水的情景,启发学生当导游介绍桂林山水的美景。
2、学生自由准备。
3、请学生以导游的身份介绍:在学生准备过程中,教师对A生给与个别指导,能说出桂林水和桂林的山的各自特点。
五、畅谈感受,总结全文1、再请学生谈谈自己对桂林山水的感受。
2023年桂林山水 教案4篇_5
![2023年桂林山水 教案4篇_5](https://img.taocdn.com/s3/m/d3c4e0e9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41.png)
2023年桂林山水教案4篇桂林山水教案篇1一、教材简析《桂林山水》是四年级下册中的一篇的精读课文。
课文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先总体提出“桂林山水甲天下”,再分别对桂林水和山的特点进行了形象生动的描写,最后又用“这样的山围绕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和“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两句总结,使读者对桂林山水产生了一个完整的美好的认识,既照应了课文开头,又丰富了“甲天下”的内涵。
二、教学目标(l)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景,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美的情感。
(2)学会运用段落大意归并法,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学会按提纲背诵课文。
(3)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15个词语的意思。
(4)能仿照句式写景物。
三、教学重点、难点学习课文2、3自然段,学会运用段落大意归并法归纳课文主要内容是__的教学重点。
学习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写作方法写一处景物,是教学的难点。
四、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举一反三法、朗读体会法五、教具准备小黑板、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要带大家到一个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桂林去玩。
我想,那里的山,那里的水,那里的云雾迷蒙,那里的绿树红花,一定会使你以为走进了迷人的画卷。
同学们,想不想去领略那神奇秀丽的桂林风光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桂林山水》。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I .出示《桂林山水》的图片,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桂林山水的奇丽风光,课文语言的优美。
2.出示小黑板,提出预习要求:(1)读通课文,自学生字、词。
(2)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 桂林的山有什么特点?(3)课文可分几段? 依据是什么?3.检查预习情况,轮读课文。
4.学生质疑问难(教师根据疑难归纳有价值的问题) 。
(三) 举一反三学课文,品词赏句悟感情。
1.学习第一自然段。
齐读第一自然段,提问:“桂林山水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它和全文有什么关系?在一定的语境中辨析近义词“观赏”与“欣赏”。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精选8篇)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精选8篇)](https://img.taocdn.com/s3/m/c8fb0647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25.png)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精选8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可爱的小编给大伙儿整编的《桂林山水》教学设计【精选8篇】,仅供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篇一【设计理念】在网络运行的多媒体信息技术条件下,体现学生在对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各种信息的浏览、比较、感悟、加工的同时进朗读、精思、吸纳、交流的自主探索的学习过程,领悟桂山水的特点及作者的写作特色,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方法,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设计特色】情境生动,信息丰富,平等交流,自主探索,以读促写。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伴着音乐利用播放祖国风景名胜的图片,揭题后,让学生登录桂林网站,了解桂林的历史、特点。
设计意图:在诗情画意的情境中,学生初步感悟到祖国河山的壮美,了解到桂林山水历史悠久,闻名天下,为后面的学习、朗读、理解打下良好基础。
二、观看网络视频,整体感知课文1、围绕理解“桂林山水甲天下”,让学生看网络视频,听课文朗读。
然后学生再自读课文,边读边想,确定符合自己学习实际情况的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学生在看、听、读、想中,领略了桂林山水的美,欣赏了课文的语言之美,意境之美,激发起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学习目标的交流与确定,使学生学有方向,学有收获,学习更主动。
2、理清课文结构,找出中心句:围绕中心句让学生上网搜集、浏览相关资料,再口头综述所看到的资料、景象。
设计意图:对语文的学习须建立在一个整体感悟的基础上,不能把课文内容弄得支离破碎。
所以,学生抓住中心句,知道了学习的重点,也可以围绕中心句收集信息,浏览资料,准确理解课文。
归纳、描述所浏览的资料是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同时可进行创新思维、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三、指导学习第二段1、学生先看图、读书、质疑,利用电子邮件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找出并理解描写漓江水的特点的句子。
四年级语文《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桂林山水》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cbe093c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2b.png)
四年级语文《桂林山水》教学设计四年级语文《桂林山水》教学设计四年级语文《桂林山水》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1.通过本课学习,知道桂林山水的特点,初步理解桂林山水形成的原因。
2.初步感受桂林山水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对推动当地社会开展的作用。
3.通过本课的学习,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课前调查,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课堂展示,老师帮助学生归纳、提炼,提升学生的桂林山水的认识,激发学生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对探究大自然的浓重兴趣。
【教学难点】理解桂林山水的成因。
【教学准备】1.学生根据老师要求搜集有关桂林山水特点的图片、文字资料。
2.制作反映桂林山水成因的课件。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我们幅员辽阔的祖国大地上,有着数不清的美景胜境。
先看看山吧。
著名的五岳是各具特点,还有天下第一山——黄山、难识真面目的庐山等座座都令人流连忘返;再看看水,浩浩荡荡、滚滚东流的第一大河长江,中华民族的摇蓝黄河振撼人心,秀美的西湖,明镜般的天池又让人心旷神怡。
正是这样的山山水水将祖国大地装典得格外美丽。
〔课件展示1〕在祖国众多美景中有一处非常特别,她的山水极为巧妙地交融在一起,她以雄奇秀逸的丰采,使每一位到这游览的人的心灵受到触动,古往今来,许多文人用最美妙的语赞美她,讴歌她。
老师这儿就有一首诗,我给大家读读:诸峰如笋拔垢起,碧玉含翠竖云端。
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
在老师的描绘中你们知道这是我国哪个著名的风景区了吗?〔板书:桂林山水〕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第七课《桂林山水》,共同去领略那儿的独特景象。
二、新授第一部分:理解桂林的地理位置、历史、名称由来。
1.既然我们要去桂林玩耍,首先就要理解一些桂林的根本情况。
请同学们翻开课前老师发的阅读材料。
阅读材料上的这段话就是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内容先请大家:〔1〕读一读这段文字〔2〕指一指:地图中桂林的位置〔3〕算一算:桂林距今有多少年的历史。
2023+214-1=2224年〔4〕说一说:桂林名称的由来可以个人完成,也可以互相讨论。
《桂林山水》的优秀教案4篇
![《桂林山水》的优秀教案4篇](https://img.taocdn.com/s3/m/1742e9c6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e2.png)
《桂林山水》的优秀教案4篇《桂林山水》的优秀教案篇1教学要求:⒈通过朗读、背诵课文,了解桂林美丽的山水,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啊”的音变,读好比喻句及排比句。
⒊学习通过对看到的、感到的、想到的进行描写的方法,把句子写具体。
⒋学会本课10个生字,积累词语。
重点理解“拔地而起”、“连绵不断”、“波澜壮阔”、“形态万千”、“危峰兀立”等词。
⒌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朗读,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体会课文是如何把它们写具体的。
根据句子结构及句式的特点把握语调及语速。
掌握“啊”的读音。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⒈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出示),因此,我们乘着木船,荡舟漓江,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⒉“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天下第一)⒊下面,我们要随着作者的视线,一起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在“山”和“水”下作重点记号··)二、自学课文,理清__思路⒈出示表格:前字韵母“啊”的发音举例a、o、e、i、ü ya 真绿啊、真奇啊u、ao、ou wa 真秀啊n na 真险啊ng nga 真静啊、真清啊⒉出示自学要求:⑴读通课文,读准字音;⑵你觉得课文是按什么结构来写的?思考怎样给课文分段;⑶桂林的山水有哪些特点?请用小圈圈出。
⒊检查自学⑴指名四人朗读⑵你觉得课文是按什么结构来写的?给__分成四段。
板书:总起分述总结⑶桂林的山水有哪些特点?板书:水:静清绿山:奇秀险请你用文中引用的一句古诗来总结__。
板书: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完成板书提纲:总起:甲天下静水清桂林山水分述:绿奇山秀险总结: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三、导学第二节⒈分小组自学课文第二节,从以下几个方面把课文读懂:词义,结构(分层),修辞手法,语言文字,朗读语气等等,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来学习,谈谈学习的体会,也可以提出不懂的地方,在大组交流时提出。
目的:读出感情,理解语言文字,作者是怎样把漓江水的特点写具体的。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4篇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4篇](https://img.taocdn.com/s3/m/79764331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1e.png)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自学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4.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思想感情,陶冶爱美的情趣。
教学重点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及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习的自学能力。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有着数不清的美景胜境。
既有令世人称奇的人文景观,也有风光秀美的自然景色。
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走进如诗如画的《桂林山水》。
”(二)视频欣赏。
(配乐朗读课文,并配以桂林山水的画面。
)(三)层层探究。
围绕文章的中心“桂林山水甲天下”。
启发、引导学生学习漓江水的特点是什么?课文是怎样具体描写的?等问题,层层深入组织教学。
1、漓江水的特点是什么?学生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找这一段共写了几句话?哪一句写了漓江水的特点?(找学生读一读)写出了漓江水几个突出的特点?分别用一个字概括各是什么?然后交流自读情况,了解漓江水“静、清、绿”这三个特点。
2、在归纳出漓江水的三个特点的基础上,逐一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是怎样具体形象地描写漓江水这三个特点的。
通过相应图片,给学生以直观印象,加深课文理解。
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描写漓江水的特点的句子,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漓江水“静、清、绿”这三个特点。
3、齐读第二段的第一句,让学生体会作者在第二段的开头不直接写漓江水的特点,却写“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明确写法:通过对比,强调漓江的水有它独特的美。
(四)学生自学。
教师在领学第二段的基础上,让学生按照学习第二段的方法,带着下面几个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自学第三段。
1.桂林的山有什么特点?课文是怎样具体描写这些特点的?2.第一句在第三段中的作用是什么?3.体会桂林山的特点,并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每组推选一个代表读。
桂林山水教案4篇
![桂林山水教案4篇](https://img.taocdn.com/s3/m/e78d711e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fb.png)
桂林山水教案4篇【必备】桂林山水教案4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写教案需要留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桂林山水教案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桂林山水教案篇1一、导入课文,学习首节1、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甲”是什么意思?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意思。
2、为什么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呢?桂林的山水毕竟有什么特别之处呢?下面我们就一同去桂林巡游一下,让我们一起走近桂林的山,走近桂林的水,信任游完后,你会有一个满意的答案的。
二、初步感知桂林的山水1、先让我们伴着漂亮的音乐,来欣赏一组精彩的桂林山水图片。
演示:“配乐欣赏”。
2、欣赏同时老师做以下文字说明:桂林的山美,水也美,瞧!青山浮水,绿水映山,这山,这水是那么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了桂林甲天下的美景:这是螺蛳山,它多像是一只倒扣着的大海螺啊!象山的夜景多美丽啊!这是苹果山,它像不像一只又大又圆的苹果。
烟雨朦胧的漓江,又是另一番景象。
这是雪狮岭,一只多么伟武的大狮子啊,仔细看它的眉眼都依稀可辨呢!绿山绿水,让人觉得好像走进了仙境。
嗬!一只多么逼真的大骆驼!美丽的象山,它可是桂林的象征哟!三、加深对山水特点的理解1、让我们从桂林的美景中回来,回到课文中,先来了解美丽的漓江:⑴介绍漓江:如诗如画的漓江是桂林山水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发源于桂林市东北兴安县的猫儿山,它如同一条秀丽的玉带般一路流经桂林、阳朔,始终到桂林东南部的平乐县,全长有170多千米。
如诗如画的漓江之所以这么美丽,是由于它有三个特点,你们能在课文中找出吗?结合同学回答,板书:(静、清、绿)同学齐读描写三个特点的句子。
⑵静:①请同学们来看插图:看,漓江的水是那么静,水面上几乎没有一丝波纹,简直就像是……,你能不能用一个比方句来形容一下漓江水的静?演示:“桂林的水”。
(点击略缩图可放大)让同学们体会漓江不的静。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锦集14篇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锦集14篇](https://img.taocdn.com/s3/m/e3131a8a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bb.png)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锦集14篇《桂林山水》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记住字形,理解字义,并学会正确书写部分生字。
2.使学生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知道桂林是个风景优美的旅游胜地。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1.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想象其美景。
2.运用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品词析句,使学生入情临境地朗读、理解和品味课文。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描写景物、写景抒情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想象、理解、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上一学期我们一起游览了蜿蜒盘旋的万里长城、走进了著名的皇家园林颐和园,感受到了我们祖国山河的壮美。
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走进桂林看一看。
(课件出示:桂林山水风景图片)欣赏了桂林山水的景色,你能说说自己的感受吗?学生谈出自己的感受。
同学们都觉得真美啊,下面我们就跟随作者乘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美丽的桂林山水。
(板书课题:桂林山水)学生齐读课题。
二、自学课文,初步感知。
(一)课件出示自读要求,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并动手画一画你喜欢的或觉得写的美的句子。
2、再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怎样的叙述方法来写的?3、用自己的话概括自然段的段意,同桌或小组内相互说一说。
4、指名读自学提示后学生按要求自学课文,初步感知。
(二)检查自读情况。
1、课件出示下列词语,学生开火车读,及时正音。
无暇攀登骆驼泰山屏障奇峰罗列危峰兀立连绵不断波澜壮阔峰峦雄伟怪石嶙峋2、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想读那句就读哪句,想读哪段就读哪段。
教师及时鼓励学生。
3、指名说说课文的叙述顺序,抽生说说段意。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总分总)三、学习课文,感受美景。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读了课文后,谁能用文中的一句话把桂林山水的美概括出来?(桂林山水甲天下)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天下第一)。
虽然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的美天下第一,但毕竟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2024年小学语文《桂林山水》教学设计(精选8篇)
![2024年小学语文《桂林山水》教学设计(精选8篇)](https://img.taocdn.com/s3/m/e59ed3e8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15.png)
2024年小学语文《桂林山水》教学设计(精选8篇)小学语文《桂林山水》教学设计篇1课文从“桂林山水甲天下”讲起,既概括说明了桂林山水在祖国名胜中的地位,又交代了作者观赏桂林山水的缘由。
然后,用对比的方法描述了漓江水、桂林山的突出特点。
最后,把桂林的山和水联系起来,作为一个完美的整体,展现在读者面前。
1.知识与技能:(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玩赏、无暇”等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1)通过看图、学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2)学习文章的叙述方法(“总-分-总”);(3)领悟作者抓住主要特点,运用对比、排比、比喻等修辞方法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课文的语言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山水的意境美,体会课文的语言美。
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方法。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唤起他们阅读的兴趣。
本课通过看图、学文,让学生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体会作者表达的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通过反复朗读,达到入情入境、情景交融。
同时,还要让学生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从中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PPT2课时第一课时(略)第一课时主要教学内容是: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整体感知课文。
第二课时(详)一、激情导入,激发兴趣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写景佳作《桂林山水》。
先让我们伴着优美的音乐,来欣赏一组精彩的桂林山水图片。
桂林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一座美丽的城市。
从古至今引得不少文人墨客写下很多诗文赞美它,如唐代诗人杜甫就曾留下“风景宜人处:‘独桂林’”,宋代诗人范成大也曾有“桂林之奇,天下第一”的诗句。
有关《桂林山水》的优秀教案三篇
![有关《桂林山水》的优秀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0bce653b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72.png)
有关《桂林山水》的优秀教案三篇教学目的:1、运用自制CAI课件展示画面,让学生感受桂林山水之美,提高同学们的观察力、理解力和想象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3、抓住“静”、“清”、“绿”、“奇”、“秀”、“险”,理解桂林山水的独特美。
学习“总—分—总”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1、图文结合,理解“波澜壮阔、水平如静、峰峦雄伟、拔地而起、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屏障”等词语的意思。
2、通过画面展示和朗读,品味桂林山水的秀美。
3、想像“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是怎样的景象。
教学难点:1、图文结合,理解“波澜壮阔、水平如静、峰峦雄伟、拔地而起、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屏障”等词语的意思。
2、对观察到的及合理的想象能流畅地表达出来。
教具准备:自制多媒体计算机课件(高亮度投影设备或大屏幕彩电一台和视频展示台)。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激发学习兴趣出示课件:播放一些风景胜地的图片,(红叶似火的香山,峰峦雄伟的泰山,神奇峻秀的黄山。
水平如镜的西湖,波澜壮阔的大海,幽深壮美的三峡。
)让学生初步感知祖国河山是如此多娇。
师谈话:同学们看了录像,有很多同学又喜欢去旅游,到过很多地方,知道了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景色优美壮观。
有无数名山大川像一颗颗珍珠撒落在祖国大地上。
这节课老师带你们到以山水秀丽闻名的广西桂林去旅游,欣赏那里的秀丽风光。
好不好?(好)请同学们边听朗读看画面,边想:课文主要描写了什么?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出示课件,配画配乐的课文范读,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桂林山水之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看图、欣赏、理解、学文。
(采取变序法教学)的确,桂林山水非常美,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美景的?1、学习第二自然段(1)初读,整体感知自读课文,学生质疑。
你读懂了什么?把不懂的提出来与同学交流。
(2)观察,以说代读运用CAI课件帮助学生理解漓江水的独特美。
精选《桂林山水》优秀教案14篇
![精选《桂林山水》优秀教案14篇](https://img.taocdn.com/s3/m/77aa1341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90.png)
《桂林山水》优秀教案精选《桂林山水》优秀教案14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桂林山水》优秀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桂林山水》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知道桂林山水的特点,初步了解桂林山水形成的原因。
2、初步感受桂林山水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对推动当地社会发展的作用。
3、通过本课的学习,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课前调查,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课堂展示,教师帮助学生归纳、提炼,提升学生的桂林山水的认识,激发学生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对探索大自然的浓厚兴趣。
教学难点:了解桂林山水的成因。
教学准备:1、学生根据教师要求收集有关桂林山水特点的图片、文字资料。
2、制作反映桂林山水成因的课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我们幅员辽阔的祖国大地上,有着数不清的美景胜境。
先看看山吧。
著名的五岳是各具特点,还有天下第一山——黄山、难识真面目的庐山等座座都令人流连忘返;再看看水,浩浩荡荡、滚滚东流的第一大河长江,中华民族的摇蓝黄河振撼人心,秀美的西湖,明镜般的天池又让人心旷神怡。
正是这样的山山水水将祖国大地装典得格外美丽。
(课件展示1)二、新授第一部分:了解桂林的地理位置、历史、名称由来。
1、既然我们要去桂林游玩,首先就要了解一些桂林的基本情况。
请同学们打开课前老师发的阅读材料。
阅读材料上的这段话就是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内容先请大家:(1)读一读这段文字(2)指一指:地图中桂林的位置(3)算一算:桂林距今有多少年的历史。
20xx+214-1=2214年(4)说一说:桂林名称的由来可以个人完成,也可以互相讨论。
2、学生回答,老师相应补充:(1)请学生来指图。
(评价)能不能再给大家说说桂林在哪个自治区,在什么方位?(2)桂林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她不仅是驰名中外的风景旅游城市,从古至今还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云集在此,所以又有“文化城”的美称。
《桂林山水》优秀教案
![《桂林山水》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011894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aa.png)
《桂林山水》优秀教案【实用】《桂林山水》优秀教案4篇《桂林山水》优秀教案篇1教学要求:1、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品读文字语言,根据自己的理解,感悟桂林山水的独特美。
2、通过录像等想象手段创设情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领会作者具体形象地描绘景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探究桂林山水的美,品读体验教学过程:一、导入情境,激发兴趣。
1、启发谈话:今天,我们一起去广西著名的游览胜地桂林领略一下那里的山水风光。
2、课件演示。
学生观看。
3、桂林旅游局需要一批宣传员对那里的山水风光进行宣传,大家来出个主意,该怎样宣传?二、整体感知,明确目标。
1、自读课文。
找出文中最能反映作者的感受的一段话。
2、读一读最后一句话,理解甲的意思。
理解整句话的意思。
说说为什么这段话最能反映作者的感受。
3、提出目标。
三、学生质疑,讨论筛选。
1、学生提出问题。
2、讨论筛选。
四、合作探究,品读体验。
(一)、提出学习方法。
教师指导方法。
(二)、小组合作讨论。
(三)、交流:探究词句,品读体验。
(研究桂林的水)1、小组交流:桂林的水:(1)、抓住水的特点静,清,绿来概括说说桂林的水的特点。
(2)、感悟出自己最深的地方,可以抓住一个方面具体来分析。
看课件同时感受。
(与大海,西湖进行比较。
)(3)、同时指导朗读。
2、积累语言,美读欣赏。
(1)、教师引读。
学生接读。
注意读啊。
(2)、熟读成诵,尝试配音。
自由练习。
看课件配音诵。
3、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宣传桂林的水。
(四)、按照以上方法学习研究桂林的山。
1、学习说一说学习方法。
2、学生自学。
3、交流。
(1)、抓住山的特点进行交流。
(结合泰山,香山来比较。
)(2)、读一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
同时进行分析。
(3)、可以用简笔画一画最喜欢的形状。
同时想象。
看课件。
进行朗读。
并积累语言。
(4)、通过学习多种形式宣传桂林的山。
五:总结。
板书设计:大海西湖泰山香山水桂林山(甲天下)静清绿奇秀险《桂林山水》优秀教案篇2一、创设情景,诱发美1、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祖国的东西南北中,处处都有迷人的景色。
《桂林山水》的优秀教案3篇
![《桂林山水》的优秀教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593cdfd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e1.png)
《桂林山水》的优秀教案3篇《桂林山水》的优秀教案篇11.教材分析《桂林山水》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教科书语文第十一册第一单元中的第1课。
本单元以写景为主,《桂林山水》是开篇的精读课文,描绘了桂林山水的旖旎风光,赞美了祖国的锦绣河山.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文以“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按“漓江水—桂林山”的顺序展开,用饱醮激情的笔触直抒胸臆,在一连串的对比与排比中,通过众多的比喻,巧妙地勾勒出桂林山水的独特风貌,可谓情景交融,形神兼备。
本篇课文的主要意图一是使学生借助课文感受祖国山河和祖国语言的美;二是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直接表达、间接表达__思想感情的方法。
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通过品读积累大量的优美词句,同时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认识排比句,领悟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描写景物的方法。
并能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积累语言。
(2)情感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对桂林山水独特的美的感受,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情感。
体会蕴含在词句中的热爱之情。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团队协作的精神。
(3)能力目标:在多元的教学环境下,利用教师准备好的课件和学生自己搜集来的资料来领略漓江的水、桂林的山那一番独具特色的美,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表达、朗读能力、想象能力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教学重点与难点课文第二、第三两个自然段分别具体描绘了桂林水、山的特点,是全文的主体,也是重点。
要让学生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及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的。
最后一段是一个比喻句,中间又夹着一个排比句。
(教案 ) 这句话的意思是桂林的山水像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
山水是画的主体,空中的云雾迷蒙,山间的绿树红花,江上的竹筏小舟则是点缀。
多美的一幅山水画!大自然这位雕塑家以鬼斧神工,雕刻出如此巧夺天工的画卷,作者简直入迷了,乘着木船,荡舟漓江,感觉到自己走进了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沉浸在桂林山水的幽静美之中。
桂林山水教案15篇
![桂林山水教案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3b5ef02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92.png)
桂林山水教案桂林山水教案15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桂林山水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桂林山水教案1桂林山水学习目标:①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②积累课文优美的语段,初步体会排比句式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初步认识分号。
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④通过看图、学文,感受桂林山水独特的风景,感受大自然的美,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课前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揭题。
二、朗读感悟。
①展示课件,让学生欣赏画面,听课文录音朗读。
②伴随录音,轻声朗读课文。
③学生自由朗读。
④小组内轮流朗读,相互评读.帮助正音和顺句。
⑤师生引读。
以第二自然段为例:师:漓江的水真静啊──生: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师:漓江的水真清啊──生: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师:漓江的水真绿啊生: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
师生合: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⑥小组内学生相互进行引读。
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让学生畅谈桂林山水的美。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做适当的评价和点拨。
三、理清文章思路。
师:读了这篇课文,你能察觉到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吗?能不能给课文列出一个写作提纲?②学生浏览课文,动笔列提纲。
②归纳。
四、根据上述提纲练习背诵。
五、质疑问难。
引导学生从字词的理解、文章的表达等方面提出疑问。
六、师生共同解决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出下列问题:①“甲天下”“翡翠”“瑕”等词语的意思是什么?②为什么在写漓江水和桂林山之前要先写“大海”“西湖”“泰山”“香山”?根据问题引导学生共同对话,在对话中解决问题。
第二课时一、品味词句和表达方式师:桂林山水风光秀美,作者描绘的语言也美,你能感觉到哪些词句特别能引起我们欣赏的兴趣?学生浏览课文,动笔圈点批注。
学生相互交流。
交流前,教师做一次示范;“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一句,作者连续用了三个相同的句式,读起来有一种节奏感、音韵美,听着这些句子真让人陶醉。
《桂林山水》教案
![《桂林山水》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eb9423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58.png)
《桂林山水》教案《桂林山水》教案15篇《桂林山水》教案1【教学要求】1、通过看图、学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从而受到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教育,陶冶爱美情趣。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观察、想象、理解、表达能力。
3、理解重点词句。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1、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想象其美景。
2、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教具准备】挂图、投影或电影、录像。
【教学过程】一、写生字和词语二、指名读课文下面,我们接着上节课来学习第四自然段。
三、我们观赏了漓江的水,观赏了桂林的山,总的有什么感觉?作者又有什么感受?(学习第四自然段)1、看图或投影,启发学生把山、水联系起来读感受。
2、看看作者有什么感受?⑴ 画出感受最深的句子:“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⑵ 理解“画卷”“连绵不断的画卷”及“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画卷”绘画长卷,一般要卷起来收藏。
“连绵不断”,接连不断。
“连绵不断的画卷”,即很长很长的画卷。
从桂林到阳朔,航程83公里,沿途都是青山绿水,美不胜收,说桂林山水是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十分贴切。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道出了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是一种美的享受,充满情趣,与开头的“桂林山水甲天下”相呼应)3、练习朗读第四自然段读出荡舟漓江,被桂林山水所陶醉的感情。
四、自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然后讨论1、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的内容和开头的“桂林山水甲天下”有什么关系?第一段总的说人们赞美“桂林山水甲天下”,引起我们对桂林山水的向往,急于阅读下文。
后三段讲作者荡舟漓江看到的景色。
第二、三两段分别描述漓江的水,桂林的山,使读者对那里的山和水有深切的感受。
第四段则将桂林的山和水联系起来,使我们读了在头脑中形成连绵不断的活动画面,深深感到桂林山水的确是天下第一。
2、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想象“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是怎样一种景象,体会“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感觉,然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桂林山水》优秀教案
![《桂林山水》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923f91c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50.png)
《桂林山水》优秀教案《桂林山水》优秀教案内容九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作者收集整理的《桂林山水》优秀教案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桂林山水》优秀教案篇1【预设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桂林山水的优美风景,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2、培养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学会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写作方法。
3、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会读啊的变音,理解峰峦雄伟、奇峰罗列等词语的意思。
【学习过程】一、欣赏音乐、图片,揭示课题1、学生欣赏音乐《我想去桂林》,试问:那位歌手为什么这么想去桂林呀? (桂林的山水非常的美;桂林的山水甲天下)你们去过桂林吗?看过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吗?老师这里有桂林山水的图片,想不想看呀?2、学生欣赏配乐图片,给学生视觉和听觉的美感。
师:美吗?你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或几句话来赞美一下这几幅图或其中一幅图吗?3、揭题,板书课题:过渡:是呀,多美的山山水水,这就是桂林,一提到桂林,在人们的脑子里就出现那挺拔峻峭的孤峰,倒影清翠的漓江,一切都像神话中的故事那样奇特,怎不令人神往。
自古以来,文学家以脍炙人口的诗句吟咏它,绘画家以使人迷恋的丹青描绘它,摄影师以令人神往的镜头记录它。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桂林山水这篇课文,和作者一道去观赏桂林的山水,好吗?(板书课题:桂林山水)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读通课文,找出作者游览桂林后的感受的句子。
2、反馈:⑴ 检查生字、新词。
⑵ 指名分段读课文。
(再思考作者游览桂林后感受)⑶ 交流反馈:(课件出示最后一段内容)三、欣赏图片,感悟文本1、自读自悟,感受文本之美:⑴ 思考: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感觉,桂林的'山水到底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再次读一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向我们描绘桂林山水的特点的。
找出相关句子,喜欢的可以多读几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有关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感受桂林山水的美。
2、认识本课的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教学设想】
全文是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来组织安排材料的。
开篇引用“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赞语,作为全文的总起句,既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引出后文,又说明了“我们”来观赏的原因。
接着分述桂林的山和水。
分述山和水,都运用了“总──分”的写法。
写水,用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与漓江对比;令人神往的大海和西湖衬托出漓江的独特与美,之后分述漓江水“静、清、绿”的三个特点。
写山,用峰峦雄伟的泰山、红叶似火的香山与桂林的山对比;风景名胜泰山、香山的衬托突出桂林群山的'与众不同,然后分述桂林群山“奇、秀、险”的三个特点。
最后,总起来描写桂林山水:
山绕水,水映山,云雾、绿树红花、竹筏小舟点缀其间,构成一卷看不完的画卷。
篇末的两句诗──“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是全文的总结句。
总结句与总起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相呼应,即总结了全文的主要内容,点明了中心思想,又照应了前文“我们乘着木船”和“竹筏小舟”,使得全文结构严谨,浑然一体。
考虑到桂林山和水这两个自然段的结构相同,所以在教学完漓江水的特点时,让学生自己学会学桂林山的内容。
【教学重点】
课文第二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今天,老师先带领大家欣赏祖国的名山大川。
出示图片。
感受祖国山水美。
接下来,咱们要去的就是被誉为“山水甲天下”的桂林。
二、初读感知课文
1、听录音范读。
2、自由读文,要求读通课文。
3、指名读文,从文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山水很美……
4、桂林山水美,水美指的是漓江的水美。
哪里写出漓江的水美,哪里又写到桂林山的美?
三、精读课文,学习水美
1、自由读第2自然段,说说漓江水的特点,并圈出表示漓江水
特点的词。
(静、清、绿)
2、作者是怎么样来写漓江水静、清、绿的?找出有关句子。
3、指导朗读。
范读,指名读,引读,齐读。
4、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排比。
使文章结构非常严谨。
5、练习:
校园的花________;校园的花_________;校园的花____________。
6、再读第2自然段,想想第1句话写了什么?对于漓江的水来说有什么用?
7、小结学法:
在这一个自然段里,我们学习了漓江水,接下来,让你们自己动手动脑来学习桂林山的美。
不过在学习之前,我们要先明确一下学习方法及步骤:
⑴找出表示桂林山的特点的词。
⑵想想作者是怎么样来写桂林山美的。
找出有关句子,并试着有感情朗读。
⑶作者运用了哪些写作上的方法?
⑷写大海与西湖,对漓江水来说有什么作用?
四、迁移运用,自学新知
1、出示:
⑴桂林的山有什么特点?圈出概括特点的词。
⑵找出句子,说明桂林山的特点。
⑶想想作者在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⑷写泰山与香山,又是为了什么?
2、检查学习结果。
五、整合山水,学习背诵
1、你认为漓江的水美,还是桂林的山美?
2、出示:
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3、读这段话,作者是怎么概括桂林山水的?
4、“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5、作者用怎么样的语句构成了这连绵不断的画卷?在这里作者在写法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写作有顺序,空中──山间──江上。
句子对称。
)
6、试背诵课文。
六、拓展知识,学习导游
1、今天,我们已经游览了桂林山水,现在有一批老师要去桂林,你可是现成的导游啊。
说一说作为一名导游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2、出示资料:
桂林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东北部,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享有“山水甲天下”之美誉。
桂林地区属岩溶地貌。
特殊的地貌与景象万千的漓江及其周围美丽迷人的田园风光融为一体,形成了独具一格、驰名中外的“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桂林山水”。
桂林美最美的是漓江。
它发源于桂林东北兴安县的猫儿山,流经桂林、阳朔,至平乐县恭城河口,全长170公里。
由桂林至阳朔84
公里的漓江,像一条青绸绿带,盘绕在万点峰峦之间,犹如一幅百
里画卷。
这一景区的主要景点有象鼻山、斗鸡山、净瓶卧江、奇峰林立、父子岩、龙门古榕、大圩古镇、磨盘山等。
3、想一想该怎么样来导游桂林山水?自由试说。
4、指名导游。
七、课堂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