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常用检验项目意义
神经系统检查的临床意义
度或被动运动时肌肉的阻力, 度或被动运动时肌肉的阻力,肌张力障碍表现 两种形式: 两种形式: 肌张力增高:表现为肌肉紧张, 肌张力增高:表现为肌肉紧张,被动活动阻 力大,关节活动度小, 力大,关节活动度小,多见于椎体系或基底节 病变时,前者如中风后遗症, 折刀样; 病变时,前者如中风后遗症,呈折刀样;后者 如震颤麻痹, 铅管样或齿轮状。 如震颤麻痹,呈铅管样或齿轮状。 肌张力减低:表现为肌肉松弛, 肌张力减低:表现为肌肉松弛,被动活动时阻 力小,关节活动度大,见于下运动神经元瘫痪、 力小,关节活动度大,见于下运动神经元瘫痪、 小脑疾病或深昏迷。 小脑疾病或深昏迷。
病变表现为: 病变表现为:
感觉障碍 运动障碍
5、面神经:为混合神经,其运动纤维分布于 面神经:为混合神经,
面部表情肌,其感觉纤维传导舌前 的味觉冲 面部表情肌,其感觉纤维传导舌前2/3的味觉冲 动。 检查方法:皱额,闭眼,露齿,鼓腮,吹哨。 检查方法:皱额,闭眼,露齿,鼓腮,吹哨。 味觉检查:伸舌,涂以有味的液体( 味觉检查:伸舌,涂以有味的液体(酸、甜、 咸均可),患者用记号表示液体的味道。 ),患者用记号表示液体的味道 苦、咸均可),患者用记号表示液体的味道。 面神经麻痹可分中枢性,周围性两种, 面神经麻痹可分中枢性,周围性两种,临床 表现不同。 表现不同。 中枢性损害:多见脑炎、脑血管意外、 中枢性损害:多见脑炎、脑血管意外、脑 肿瘤。 肿瘤。 周围性损害:病变同侧麻痹, 周围性损害:病变同侧麻痹,多见于面神 经炎。 经炎。
神经内科实验室检验的临床应用
神经内科实验室检验的临床应用神经内科实验室检验是对神经系统相关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分析患者的生物标志物和检测结果,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病情、评估疾病进展,以及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探讨神经内科实验室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常用检测项目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神经内科实验室检验的重要性神经内科实验室检验在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神经内科涉及的疾病范围广泛,包括中风、癫痫、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症等。
这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需要准确、可靠的实验室检验结果作为辅助依据。
神经内科实验室检验可以提供关于神经系统功能、炎症反应、代谢状态等方面的信息,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疾病类型和严重程度。
比如,通过测定脑脊液中的蛋白质和细胞数目,可以确定是否存在脑膜炎或脑脊液异常,并对疾病进行进一步诊断。
此外,血清标志物的检测也可以用于评估疾病的预后和疗效,以及监测治疗过程中的变化。
二、神经内科实验室检验的常用项目1. 脑脊液检查:脑脊液检查是神经内科实验室中常用的一种检测方法。
通过穿刺腰椎或者脑室,采集脑脊液样本,并对其中的蛋白质、葡萄糖、白细胞计数等指标进行测定。
脑脊液检查可以帮助判断炎症性疾病、感染性病变、神经系统损伤等情况。
2. 神经电生理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是评估神经系统功能的重要方法之一。
常用的神经电生理检查项目包括脑电图(EEG)、脑诱发电位(EP)、神经肌肉电图(EMG)和脑磁图(MEG)等。
这些检查可以用于评估癫痫、脑卒中、神经肌肉疾病等的电活动变化,帮助医生诊断疾病和制定治疗方案。
3. 血清标志物检测:血清标志物检测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测方法,通过采集患者的外周血样本,检测其中相关的蛋白质、酶学指标、神经递质等物质的浓度变化。
这些血清标志物可以反映疾病的炎症程度、代谢状态以及细胞毒性等,对诊断和治疗疾病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
三、神经内科实验室检验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神经内科实验室检验也在不断发展。
神经系统检查的临床意义
神经系统检查的临床意义之阿布丰王创作一.一般检查一般检查即内科学检查,在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上,常有重要意义,以下几个方面必须特别注意:(一)意识状态:意识是大脑的一种高级活动,是对外界环境和自身发生的信息给予有意义反应的神经过程。
意识障碍有以下几种形式:1.嗜睡:这是一种轻度的意识障碍。
2.意识模糊:表示为意识的清晰度减低,呈朦胧或混浊状态。
3.昏睡状态:处于昏睡中,其意识并未完全丧失。
4.昏迷:为对外环境和自身发生的信息给予有意义反应的神经过程的丧失。
(二)精神状态:在神经疾病中,罕见以下几个方面的精神症状:1.感知障碍:如听、视、嗅幻觉。
2.记忆障碍:罕见为记忆减退和遗忘。
3.情感障碍:表示为强哭,强笑,欣快,淡漠及情绪不稳定。
4.智能障碍:检查方法为:知识提问,计算力,理解力,判断力,智能障碍分轻,中,重度(鲁钝,痴愚,痴人)。
二、语言功能言语障碍,即表示为失语症。
失语症多为混合性,宜分别检查。
1.运动性失语:不克不及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想,而保管对语言的理解能力,病变多在优势半球的额叶。
2.感觉性失语:对语气的感受。
鉴别和理解有障碍,而自发语言流利,病变多在优势半球颞叶。
3.命名性失语:能了解事物的特征与用途而丧失称呼人名或物名的能力。
病变多在优势半球颞枕部。
4.全面性失语:语言的表达与理解能力全部障碍。
三、颅神经检查十二对颅神经检查,在许多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中是有重要意义的,在掌握检查方法的同时,应复习其解剖和生理功能,使能在临床实践中逐步作到准确地定位。
1.嗅神经:为传导嗅觉的感觉神经。
用有气味的非刺激物质,分别测试病员的两个鼻孔意义:一侧嗅觉丧失,应警惕神经病变,如嗅沟脑膜瘤或颅底骨折,双侧嗅觉丧失多为鼻腔病变或无临床意义。
2.视神经:为传导视觉的感觉神经:检查包含视力,视色觉,视野及眼底,神经科注重视野及眼底检查。
视野:视野机或对比检查法:注视前方,眼球不动时,能看到的范围。
神经内科常用化验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课件
脑的寄生虫感染时,可见较多的嗜酸性粒细胞。
学习交流PPT
10
脑脊液标本
蛋白质:
正常人CSF蛋白质含量为150~ 450mg/L。
学习交流PPT
11
脑脊液标本
CSF蛋白明显增高常见于化脓性脑膜炎、结 核性脑膜炎、格林—巴利综合症(蛋白-细 胞分离现象)、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 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及椎管梗阻等, 尤以椎管梗阻时增高显著。
男 120~160g/L,女 110~150g/L; 4)血小板:(100-300)X109/L。
学习交流PPT
19
血液标本
白细胞包括:中性白细胞(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中性分叶核 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单核细胞。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高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 大出血、严重组织 损伤、慢性粒细胞膜性白血病及安眠药中毒等。
学习交流PPT
24
血液标本
凝血七项
3)纤维蛋白原(FIB):2-5g/L。主要反映 纤维蛋白原的含量
4)凝血酶时间(TT):秒数:10-18S, 需与 正常对照超过3s以上异常。主要反映纤维 蛋白原转为纤维蛋白的时间 。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减少多见于某些传染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 胞缺乏症等。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早期、长期使用肾上腺 血常 规皮质激素后。
淋巴细胞增高见于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结核病、疟疾、慢性淋 巴细胞白血病、百日咳、某些病毒感染等。
淋巴细胞减少见于淋巴细胞破坏过多,如长期化疗、X射线照射后 及免疫缺陷病等。
学习交流PPT
16
脑脊液标本
潘氏试验
又称Pandy试验,是指脑脊液中的蛋白测 定,也称球蛋白定性试验,其原因是脑 脊液在病变时,蛋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多为球蛋白增加,在潘氏试验中球蛋白 遇酚而变性,出现沉淀而成阳性。
神经内科常见化验项目及解读
概述
由肝、脂肪组织和小肠合 成,参与胆固醇和胆固醇 脂的合成,为细胞供能并 储能。
参考值
0.56~1.70 mmol/L ≤1.70 mmol/L为合适水平 >1.70mmol/L为升高 临床意义 (同TC)
Bile
A-I
LCAT
A-I Nascent HDL FC ABCA1 Macrophage
概述TC广泛存在于各种组织和血液之中,它是合成胆
汁酸、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和维生素D的原料,也 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之一。
参考值 成人 ≤ 5.17 mmol/L 为合适水平
5.20~5.66 mmol/L 5.69mmol/L 为边缘水平 升高
临床应用↑见于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肾病综
参与的凝血因子多,全部来源于血液,反应步骤复杂缓慢 (约5~10min)。 内源性凝血从因子Ⅻ激活开始。 当第一阶段内源性凝血途径的各种凝血因子,特别是Ⅷ、 Ⅸ、Ⅺ因子含量严重减低如各型血友病时,每导致凝血时 间的延长。
内、外源两条凝血途径一旦各自激活Ⅹ因子之后就 沿着一条共同的途径而进入其后的第二、第三阶段。 第二阶段:凝血酶原激活物使凝血酶原激活为凝血 酶。 第三阶段:凝血酶再激活纤维蛋白原为纤维蛋白, 凝血即告完成。
轻度:HB<低限至90g/L 中度:60~90g/L 重度:30~60g/L 极度:<30g/L
90 60 30
轻度
中度
重度
极度
一、红细胞生成不足 (一)骨髓造血障碍 造血干细胞复制和分化异常 再生障碍性贫血障碍性贫血 异常细胞或组织骨髓浸润 骨髓病性贫血 原因不明或多种机制 慢性系统性疾病伴发的贫血 (二)细胞分化和成熟障碍 DNA合成障碍 叶酸及(或)维生素B12缺乏所到的巨幼细胞贫血 血红蛋白合成障碍 血红素合成缺陷 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珠蛋白合成缺陷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海洋性贫血) 二、红细胞破坏过多 (一)红细胞内在缺陷(遗传性缺陷) (二)红细胞外来因素(获得性因素) 三、失血 急性失血 慢性失血
神经内科常用化验检查结果临床意义PPT课件
血钙水平异常可能导致神经元兴奋性异常,进而诱发癫痫发作,化验检查中如发现血钙 水平异常,可能提示癫痫的风险增加。
帕金森病与化验检查结果关联
帕金森病与血清铁蛋白
血清铁蛋白水平降低可能与帕金森病的 发生有关,化验检查中如发现血清铁蛋 白水平降低,可能提示帕金森病的风险 增加。
VS
帕金森病与甲状腺功能
尿常规检查对神经内科疾病诊断的意义
尿糖
用于筛查糖尿病,糖尿病可引起周围神经病 变和脑血管并发症。
尿蛋白
反映肾脏功能,与脑血管疾病预后相关。
生化检查对神经内科疾病诊断的意义
要点一
血糖、血脂
要点二
肝肾功能
评估脑血管疾病风险,高血糖、高血脂可加速动脉粥样硬 化。
了解患者整体健康状况,对药物使用和疾病预后有指导意 义。
05 神经内科常用化验检查结 果临床意义总结
化验检查结果在神经内科疾病诊断中的重要性
血常规检查
脑脊液检查
通过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等指标判断 是否存在感染、贫血等症状,有助于诊断 脑膜炎、脑梗塞等神经系统疾病。
通过脑脊液的压力、常规和生化检查,有 助于诊断脑膜炎、脑瘤、脑出血等神经系 统疾病。
肌电图检查
详细描述
生化检查中的肝功能和肾功能指标可以反映患者的代谢和 排泄功能,对于调整药物剂量和预防药物中毒具有指导意 义。
总结词
评估营养状况
总结词
检测电解质平衡
详细描述
生化检查中的白蛋白、前白蛋白等指标可以反映患者的营 养状况,对于指导营养支持和评估疾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免疫学检查对神经内科疾病治疗的意义
02 神经内科常见疾病与化验 检查结果关联
脑梗塞与化验检查结果关联
神经内科常用化验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神经内科常用化验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神经内科是研究神经系统疾病的科室,通过化验检查可以辅助诊断、评估疾病的程度及预后,并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下面将就神经内科常用的化验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进行详细介绍。
1.血常规:血常规是评估炎症、感染及贫血等情况的重要指标。
在神经内科中,一些疾病如多发性硬化症、颅内肿瘤、中风等,可以通过血常规来检测是否存在感染、自身免疫疾病及其他炎症反应等。
2.C-反应蛋白(CRP):CRP是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具有敏感性和特异性高的特点。
在神经内科中,CRP常用于判断是否存在感染性疾病,如脑膜炎、脑脓肿等。
3.红细胞沉降率(ESR):ESR是一种常用的炎症指标,可检测血液中红细胞沉降速度。
在神经内科中,ESR可以帮助评估炎症反应的程度,如脑膜炎、脑炎等炎症性疾病。
4.血糖:神经内科中的一些疾病,如糖尿病、低血糖等,都与血糖水平有关。
通过检测血糖水平,可以及时诊断这些疾病,并调整相应的治疗措施。
5.电解质:电解质的平衡对于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在神经内科中,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电解质指标,如钠、钾、钙、镁等,可以了解患者是否存在电解质紊乱的情况,如低钠血症、低钙血症等。
6.肝功能指标:肝脏在机体内有着重要的代谢和解毒功能。
在神经内科中,肝功能检查可以评估肝脏是否受损,并辅助判断一些疾病的程度和预后,如肝性脑病、药物性肝损伤等。
7.肾功能指标:大脑对肾功能的要求较高,肾脏的异常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在神经内科中,通过检测肾功能指标,如肌酐、尿素氮等,可以评估肾脏的过滤功能,及时发现和处理肾脏疾病。
8.血脂指标:一些疾病,如脑卒中、脑血流灌注不足等,与血脂异常有关。
在神经内科中,通过检测血脂指标,如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可以评估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相关风险因素。
9.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在神经系统功能中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在神经内科中,通过检测血液中的微量元素指标,如锌、铜、铁等,可以了解患者是否存在相应元素的缺乏或过多情况,及时进行调节和治疗。
神经内科常见化验项目及解读
急性失血后贫血 同缺铁性贫血
维生素B12缺乏或吸收障碍——巨幼细胞贫血 维生素B12是核蛋白合成及髓鞘形成必须的辅酶, 其缺乏引起血红蛋白DNA和髓鞘合成障碍,进而导 致贫血和神经病变——这是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 重要病因之一
红细胞参数检测 白细胞参数检测 血小板检测
分类名称 中性粒细胞
PT延长: (1)先天性凝血因子异常,如因子Ⅱ、Ⅴ、Ⅶ、Ⅹ减少及 纤维蛋白原减少。 (2)后天性凝血因子异常,如严重肝病、维生素K缺乏, DIC后期,使用双香豆素抗凝时。 PT缩短:主要见于血液高凝状态时,如DIC早期、脑血栓形 成、心肌梗死等。
INR是从凝血酶原时间(PT)和测定试剂的国际敏感指 数(ISI)推算出来的 采用INR使不同实验室和不同试剂测定的PT具有可 比性,便于统一用药标准。 INR可有效监测使用抗凝药物的效果,例如华法林 (Warfarin)。通常使用抗凝治疗预防有心房纤维 性颤动的患者的卒中;也用来预防静脉血栓的复发。
参考范围: 成人:4.0~10.0×109/L 儿童:5.0 ~ 12.0×l09/L 6个月~ 2岁婴儿:11.0 ~ 12.0×109/L 新生儿:15.0 ~ 20.0×l0 9/L
生理性增多 病理性增多
◦ ◦ ◦ ◦ ◦ 急性感染或炎症:化脓性感染常见 严重组织损伤:手术、心肌梗塞 急性失血、溶血 急性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粒细胞白血病、恶性肿瘤 某些感染:流感、麻疹、风疹;伤寒 某些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缺 理化损伤:射线、氯霉素、抗肿瘤药 自身免疫性疾病:SLE 脾功能亢进:各种脾肿大
主要功能 变形性 防御和抵抗 渗出性 病原菌侵袭 趋化性 嗜酸性粒细胞细胞 吞噬作用 吞噬功能 (消除过敏原) 杀菌作用 嗜碱性粒细胞 通过颗粒释放 致敏 (参与过敏反应) 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参与细胞免疫功能 B淋巴细胞参与体液免疫功能 单核细胞 吞噬清除功能、参与免疫反应 白细胞生成调节、抗肿瘤活性
神经系统检查的临床意义
神经系统检查的临床意义之阿布丰王创作一.二.一般检查一般检查即内科学检查,在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上,常有重要意义,以下几个方面必需特别注意:(一)意识状态:意识是年夜脑的一种高级活动,是对外界环境和自身发生的信息给予有意义反应的神经过程.意识障碍有以下几种形式:1.嗜睡:这是一种轻度的意识障碍.2.意识模糊:暗示为意识的清晰度减低,呈朦胧或混浊状态. 3.昏睡状态:处于昏睡中,其意识并未完全丧失.4.昏迷:为对外环境和自身发生的信息给予有意义反应的神经过程的丧失.(二)精神状态:在神经疾病中,罕见以下几个方面的精神症状:1.感知障碍:如听、视、嗅幻觉.2.记忆障碍:罕见为记忆减退和遗忘.3.情感障碍:暗示为强哭,强笑,欣快,淡薄及情绪不稳定.4.智能障碍:检查方法为:知识提问,计算力,理解力,判断力,智能障碍分轻,中,重度(鲁钝,痴愚,痴人).二、语言功能言语障碍,即暗示为失语症.失语症多为混合性,宜分别检查.1.运动性失语:不能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想,而保管对语言的理解能力,病变多在优势半球的额叶.2.感觉性失语:对语气的感受.鉴别和理解有障碍,而自发语言流利,病变多在优势半球颞叶.3.命名性失语:能了解事物的特征与用途而丧失称号人名或物名的能力.病变多在优势半球颞枕部.4.全面性失语:语言的表达与理解能力全部障碍.三、颅神经检查十二对颅神经检查,在许多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中是有重要意义的,在掌握检查方法的同时,应复习其解剖和生理功能,使能在临床实践中逐步作到准确地定位.1.嗅神经:为传导嗅觉的感觉神经.用有气味的非安慰物质,分别测试病员的两个鼻孔意义:一侧嗅觉丧失,应警惕神经病变,如嗅沟脑膜瘤或颅底骨折,双侧嗅觉丧失多为鼻腔病变或无临床意义.2.视神经:为传导视觉的感觉神经:检查包括视力,视色觉,视野及眼底,神经科注重视野及眼底检查.视野:视野机或比较检查法:注视前方,眼球不动时,能看到的范围.典范的视野改变病例,有助于正确的定位诊断.眼底:主要观察视神经乳头的色泽及鸿沟,视神经乳头鸿沟模糊或消失,提示颅内高压的可能.3.动眼、滑车、外展神经支配眼内外肌运动的神经,由于眼外肌麻痹,眼球位置变动,外周物象不能落到视网膜对应点上,而呈现视物成双(复视).眼外肌麻痹多见于颅外伤、颅底动脉瘤.4.三叉神经:为传导头面部感觉及支配咀嚼肌运动的混合神经.三叉神经感觉纤维受安慰时,该神经分布区域呈现疼痛.感觉纤维的破坏性症状,暗示为该神经分布区感觉减退或消失.三叉神经运动支损害,可呈现该侧颞肌、咀嚼肌萎缩无力.三叉神经周围性损害,常由炎症或颅底及桥小脑角肿瘤引起.三叉神经核性损害,罕见于脑干脑炎、脑干肿瘤.5.面神经:为混合神经,其运动纤维分布于面部脸色肌,其感觉纤维传导舌前2/3的味觉感动.检查方法:皱额,闭眼,露齿,鼓腮,吹哨.味觉检查:伸舌,涂以有味的液体(酸、甜、苦、咸均可),患者用记号暗示液体的味道.面神经麻痹,可分中枢性,周围性两种,临床暗示分歧.中枢性损害:多见脑炎,脑血管意外,脑肿瘤.周围性损害:病变同侧麻痹,多见于面神经炎.6.听神经:为感觉神经,由司听觉的耳蜗神经与司平衡的前庭神经组成.检查:听表或音叉试验(气骨导比).正常或者神经耳聋者气导>骨导,传导性耳聋者骨导>气导.前庭功能损害时呈现眩晕、呕吐、眼球震颤,受损后呈现闭目直立症(+),多见于内耳性眩晕、椎动脉脑梗及听神经瘤.眼球震颤可分为跳动,摆动二种.为向一个方向快速,向另一方向缓慢的不自主往返运动.多属病理性,眼球震颤以水平性多见,又可见旋转及垂直性眼震,桥小脑肿瘤、椎动脉系脑供血缺乏可呈现. 7.舌咽神经,迷走神经,二者均为混合神经.舌咽神经的运动纤维支配软腭,感觉纤维支配舌后1/3的味觉.迷走神经运动纤维支配咽喉部横纹肌,感觉纤维分布广泛:耳廓、耳道、咽喉、气管、食管及胸腹部的内脏.检查法:注意发音嘶哑,有无饮水呛咳、吞咽困难,观察悬壅垂是否居中,软腭高度是否一致,咽反射是否存在及测舌后1/3的味觉.意义:一侧受损,暗示为饮水呛咳,软腭上抬差,悬壅垂偏健侧.双侧受损,暗示为发音嘶哑、吞咽困难、咽反射消失、舌肌萎缩.罕见于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桥小脑角肿瘤及椎基底动脑供血缺乏等.8.副神经:为运动神经,支配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运动,支配转头、耸肩举措.一侧副神经受损,会呈现肩下垂、肌萎缩等,独自的副神经损害少见.多见舌咽、迷走神经损害相伴,可见于颈椎骨折、脊髓空洞症患者.9.舌下神经:为运动神经,支配舌肌运动.受损一侧呈现舌肌萎缩、舌肌震颤,双侧舌下神经麻痹呈现舌体不能伸出,可见于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颅底蛛网膜粘连、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四.运动功能检查1.肌力:即肌收缩力,为判断肌力,采纳六级分度.观察肢体活动情况,以判断有无瘫痪.检查方法:要求病员作一定举措.加以相反方向的抗力,以观察肌群的力量.2.肌张力:即没有随意收缩时,肌肉的紧张度或主动运动时肌肉的阻力,肌张力障碍暗示两种形式:肌张力减低:暗示为肌肉松弛,主动活动时阻力小,关节活动度年夜,见于下运动神经元型瘫痪、小脑疾病或深昏迷.肌张力增高:暗示为肌肉紧张,主动活动阻力年夜,关节活动度小,多见于椎体系或基底节病变时,前者如中风后遗症,呈折刀样;后者如震颤麻痹,呈铅管样或齿轮状.3.不自主运动:不能被意识控制的随意肌发生的不自主、无目的的举措.抽搐:系呈现于一定肌群的反复刻板的抽动,罕见于基底节病变或癔病.痉挛:指继续性不随意肌肉收缩.可为癫痫发作或缺氧、癔病等暗示.舞蹈、手足徐动症:为肢体不规则、无节律、无定型、无目的的运动.多见于基底节受损的暗示.震颤:两组拮抗肌交替收缩而发生的不自主、节律性颤动.静止时发生的细小快速震动,称静止性震颤,见于震颤麻痹.活动肢体时发生的震幅较年夜的晃动性震颤,称举措性震颤.4.共济运动:在正常肌力运动的情况下,使运动得以坚持准确、协调、平稳.这种功能障碍称为共济失调.1.指鼻试验:让病员伸直上肢,然后屈肘,以食指触自己的鼻尖.在接近鼻尖时呈现粗年夜震颤,为小脑受损的暗示.2.轮替试验:让病员用双手作快速旋前、旋后的重复举措.小脑受损时,患肢笨拙、缓慢、节奏破坏.3.跟膝胫试验:病员仰卧,令其抬起一腿,再放置另一腿膝盖上,沿胫骨向下滑行至脚背,小脑受损时,举措不协调.4.直立试验:让病员脚跟、脚尖并拢直立,双手平举,异常时,病员站立不稳,常倒向患侧,为小脑受损的暗示.五、感觉功能检查:神经系统的损害常以感觉障碍的形式反应出来1.浅感觉:为外界安慰直接作用于皮肤、粘膜的感觉.痛觉:让病员闭目后,用年夜头针轻刺皮肤温觉:让病员闭目后,用试管盛冷、热水触及要检查的皮肤触觉:让病员闭目后,用棉花轻触要检查的皮肤2.深感觉:为安慰肌肉、关节、肌腱等处本体安慰感受器能引起的感觉位置觉:让病员闭目后,伸屈其远端关节,测试感觉震动觉:将震动的音叉置于接近皮肤的骨突处,测试有无震动的感觉精细感觉:即皮质感觉,须在深、浅感觉基本正常的情况下进行皮肤定位、平面觉、形体觉、二点分辨觉感觉障碍的定位:末梢型、神经干型、传导束型六、反射是人体最简单、最基本的神经系统活动浅反射:安慰皮肤或粘膜引起的反射角膜反射、咽反射、腹壁反射、提睾反射腹壁反射:以钝器于腹部上、中、下两侧皮肤由外向内快速举措,引起相应腹肌收缩,锥体束损伤时,腹壁反射减弱或消失提睾反射:由下向上轻划年夜腿皮肤内侧,引起同侧睾丸收缩,锥体束受损时反射减弱或消失深反射:肱二头肌:检查者以手指置于其肱二头肌腱上,叩击手指,引起前壁屈曲运动.反射弧通过肌皮神经及颈5-6节段肱三头肌:叩击尺骨鹰嘴上方肱三头肌腱,引起前臂伸直运动.反射弧通过桡神经及颈6-7节段膝反射:叩击髌韧带,引起小腿呈伸直运动.反射弧通过股神经及腰2-4节段踝反射:叩击跟腱,引起足蹠曲.反射弧通过坐骨神经和骶1-2节段在神经科临床上,深反射分类为:消失、减弱、正常、活跃、亢进.分别以:-,+,++,+++,++++暗示.病理反射:锥体束病变时,呈现正凡人所不能见到的反射巴宾斯基:以钝器划足底外侧沿皮肤,从足跟至足掌前内侧.若拇趾背屈,其余四趾扇形分开则为阳性,提示锥体束损害,可见于中风、昏迷、脑膜炎病人.等位征:查多克:足背外侧沿皮肤,于外踝下划向足背奥本海姆:以食指、中指压胫骨前沿,从上而下推滑戈登:用手捏压腓肠肌等位征阳性,意义同即是巴宾斯基征霍夫曼:以食指、中指夹住病人中指,以拇指叩击病人中指指甲.病人其余手指屈曲为阳性,为上肢锥体束征.七、脑膜安慰征是脑膜受安慰的体征.是脑膜炎最重要的体征,也见于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高压和脊神经根附近有异物存在时.1.颈肌抗力试验:下颌不能贴近前胸2.克匿格氏征:屈髋、屈膝各成100O角,然后向上板直小腿,伸屈受阻八、步态在自然步行时或沿直线行走时,观察其步态1.交叉步态:法式小,两足跟向内,足尖向外.因股内收肌张力过高,两腿呈交叉状进行.罕见于脑性瘫痪及脊髓不完全性横贯损害时.2.画圆步态:患侧肌张力增高,屈曲困难,绕向外方呈弧形向前移动,如画圆状.见于偏瘫时.3.共济失调步态:步态不稳,跨步年夜,摇摆不稳呈醉汉状.小脑病变时可呈现.4.摇摆步态:因骨盆带肌无力,行走时下肢抬举无力,靠扭动骨盆带动法式,呈鸭步步态,见于假性肌肥年夜性肌营养不良患者.5.慌张步态:肌僵直姿位障碍,躯干前倾,上肢摆动消失,法式小而快,难于立即止步,见于震颤麻痹患者.。
神经内科常用化验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血液标本
衬底1
STEP1
STEP2
血小板计数增高,见于血小板增多症、脾切除后、急性感染、溶血、骨折等。
血小板计数减少,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尿毒症等。
血小板临床意义:
衬底1
血液标本
肾功能 尿素: (2.1-7.8)mmol/L 临床意义: 升高表示急慢性肾炎、重症肾盂肾炎、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慢性肾功能障碍,心衰、休克、烧伤、失水、大量内出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前列腺肥大、慢性尿路梗阻等 。
衬底1
肾功能
尿酸:(90-420)μmol/L
2
Pandy试验临床意义:
脑脊液标本
衬底1
白细胞计数(WBC):成人( 4~10 )×109/L;
红细胞(RBC):男性为( 4.0~5.5 )X1012/L, 女性为( 3.5~5.0 )X1012/L;
血红蛋白(HGB或 Hb): 男 120~160g/L,女 110~150g/L;
血小板:(100-300)X109/L。
CSF放置后有纤维蛋白膜形成,见于结核性脑膜炎。
02
云雾状:
脑脊液标本
衬底1
脑脊液标本
细胞数 正常CSF白细胞数为(0-5)×106 /L ,主要为单核细胞。
衬底1
白细胞增加,多见于脑脊髓膜和脑实质的炎性病变;
1
白细胞明显增加且以多个核细胞为主,见于急性化脓性脑膜炎;
2
白细胞轻度或中度增加,且以单个核细胞为主,见于病毒性脑炎;
2
<80mmH2O 提示颅内压降低。
3
神经内科常用检验项目的意义
第二十页
B-型钠尿肽 (BNP)
BNP是一个含32个氨基酸的多肽,主要来源于心室。 是在心室容积扩张和压力负荷增加时,由心室释放 的一种心脏神经激素。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浆BNP 水平增高,且增高的程度与心功能不全的程度有关。 血浆BNP水平可反映患者早期心功能受损的情况, 对心衰早期诊断、不同程度心衰患者评估、心衰治 疗疗效监测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第十九页
斑块破裂形成血栓
血浆D-二聚体(D-Dimer)定量测定
D二聚体主要反映纤维蛋白溶解功能。
增高或阳性见于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如高
凝状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肾脏疾病、器官移植 排斥反应、溶栓治疗等。 只要机体血管内有活化的血栓形成及纤维溶解活动, D-二聚体就会升高。心肌梗死、脑梗死、肺栓塞、 静脉血栓形成、手术、肿瘤、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2凝血酶原时间(PT):秒数:11-14S ,需与正常对照超过3s 以上异常。活动度:80-120% INR:0.8-1.2。主要反映外源性凝 血系统状况
3纤维蛋白原(FIB):2-4 g/L。主要反映纤维蛋白原的含量
4凝血酶时间(TT):秒数:12-16S, 需与正常对照超过3s以上异常。
主要反映纤维蛋白原转为纤维蛋白的时间 。
第七页
糖化血红蛋白:
是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与血糖结合
的产物。
通常可以反映患者近8~12周的血糖控制情 况
6.1-7.9为标准,也就是说凡检查的人正常 值只要维持在这样的范围之内,就可以定论 其正常值标准了。
第八页
心肌损伤指标
主要是反映心脏功能的一个检查项目。
神经系统检查的临床意义
神经系统检查的临床意义一.一般检查一般检查即内科学检查,在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上,常有重要意义,以下几个方面必须特别注意:(一)意识状态:意识是大脑的一种高级活动,是对外界环境和自身产生的信息给予有意义反应的神经过程。
意识障碍有以下几种形式:1.嗜睡:这是一种轻度的意识障碍。
2.意识模糊:表现为意识的清晰度减低,呈朦胧或混浊状态。
3.昏睡状态:处于昏睡中,其意识并未完全丧失。
4.昏迷:为对外环境和自身产生的信息给予有意义反应的神经过程的丧失。
(二)精神状态:在神经疾病中,常见以下几个方面的精神症状:1.感知障碍:如听、视、嗅幻觉。
2.记忆障碍:常见为记忆减退和遗忘。
3.情感障碍:表现为强哭,强笑,欣快,淡漠及情绪不稳定。
4.智能障碍:检查方法为:常识提问,计算力,理解力,判断力,智能障碍分轻,中,重度(鲁钝,痴愚,白痴)。
二、语言功能言语障碍,即表现为失语症。
失语症多为混合性,宜分别检查。
1.运动性失语:不能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想,而保存对语言的理解能力,病变多在优势半球的额叶。
2.感觉性失语:对语气的感受。
鉴别和理解有障碍,而自发语言流利,病变多在优势半球颞叶。
3.命名性失语:能了解事物的特征与用途而丧失称呼人名或物名的能力。
病变多在优势半球颞枕部。
4.全面性失语:语言的表达与理解能力全部障碍。
三、颅神经检查十二对颅神经检查,在许多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中是有重要意义的,在掌握检查方法的同时,应复习其解剖和生理功能,使能在临床实践中逐步作到准确地定位。
1.嗅神经:为传导嗅觉的感觉神经。
用有气味的非刺激物质,分别测试病员的两个鼻孔意义:一侧嗅觉丧失,应警惕神经病变,如嗅沟脑膜瘤或颅底骨折,双侧嗅觉丧失多为鼻腔病变或无临床意义。
2.视神经:为传导视觉的感觉神经:检查包括视力,视色觉,视野及眼底,神经科注重视野及眼底检查。
视野:视野机或对比检查法:注视前方,眼球不动时,能看到的范围。
典型的视野改变病例,有助于正确的定位诊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浆脂蛋白磷脂酶测定
? 人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 (),是一种在动脉粥 样硬化斑块中常见的炎症酶,在血管类疾病预防 中被用做治疗标记物。
? 脑卒中患者血浆水平显著升高,并与临床判断脑 卒中的其他生化指标呈正相关关系,表明血浆水 平的高低与脑卒中的发生具有密切关系,其可以 成为脑卒中疾病独立的预警因子,而且可以是一 个全新的治疗脑卒中的有效靶点,对脑卒中的临 床诊断、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纤维蛋白原(): 。主要反映纤维蛋白原的含量 凝血酶时间():秒数, 需与正常对照超过以上异常。主要
反映纤维蛋白原转为纤维蛋白的时间 。
肝功能的注意检查事项
? 、空腹检查 ? 肝功能检查多项测定值与饮食有一定关系。因此肝功能检查前一
天晚餐应避免饮酒,不要进食高脂肪、高蛋白食物,晚上点后不要再 进食,检查当天不能吃早餐。肝功能检查应为空腹时抽血,空腹时间 一般为~小时。 ? 、禁止剧烈活动 ? 肝功能检查当天早上不能进行体育锻炼或剧烈运动,应到医院后 安静休息分钟后再抽血化验。 ? 、尽量避免在静脉输液期间或在用药小时内做肝功能检查 ? 如果身体条件允许,最好在做肝功能检查前~天停药。通常用药 剂量越大,间隔时间越短,对肝功能检查结果的干扰越大。影响肝功 能检查结果的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氯丙嗪、水杨酸制剂等。 ? 、不能食用含有丰富胡萝卜素、叶黄索的食物 ? 肝功能检查前一天,食用含有丰富胡萝卜素、叶黄索的食物会使 血清呈黄色,影响黄胆指数测定结果;高脂肪餐可使血脂增高,因此需 在抽血前小时禁止食用含脂肪类膳食。
神经内科常用检验 项目的意义
? 血细胞分析 ? 肾功能 ? 凝血四项 ? 肝功能 ? 糖化血红蛋白 ? 心肌损伤指标 ? 血沉
真空采血管采血过程
? 凝血管→血常规管→血沉管→生化管。注: 血常规管要在第二管采血(有血液培养最 优先采时血常规为第三管)。所有真空采 血管采完血后都要轻微颠倒~次,不能振 摇。
? 引起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的主要原因有 遗传和环境营养两种因素。环境营养因素 指代谢辅助因子如叶酸、维生素、缺乏, 这些因子在同型半胱氨酸代谢反应中为必 需因子,均可导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 发生。
?
超敏反应蛋白
? 超敏反应蛋白( ,)是血浆中的一种反应 蛋白,又称为高敏反应蛋白。
? 反应蛋白是由肝脏合力的预测因子之一。
? 魏氏法
? <岁:男性 ,女性 ; ? >岁:男性 ,女性 ;
? 临床意义 ? 病理性增快见于急性细菌性感染或炎症、结核、风湿、心
肌炎、组织损伤及坏死(手术、心梗)、恶性肿瘤、高球 蛋白血症、贫血。 ? 生理性改变:岁以下儿童、妇女月经期、妊娠个月以后至 分娩后周及老年人可增快,高原居民可减慢。
? 血同型半胱氨酸 ? 超敏反应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 是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内的血红蛋 白与血糖结合的产物。
? 通常可以反映患者近~周的血糖控制情况
? 为标准,也就是说凡检查的人正常值只要 维持在这样的范围之内,就可以定论其正 常值标准了。
心肌损伤指标
? 主要是反映心脏功能的一个检查项目。
血沉
通常以红细胞在第一小时末下沉的
距离表示红细胞的沉降速度,称为 红细胞沉降率,即血沉()
? 通过多种途径参与了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和发展的病理生理 过程,早期的显著增高是提示预后不良的敏感指标,脑梗 死患者超敏反应蛋白浓度的高低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评分呈正相关。
? 颅脑损伤后超敏反应蛋白升高幅度和持续时间是反映颅脑 损伤严重程度和观察疗效的理想指标。
? 另外,研究显示超敏反应蛋白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明显 相关,早期监测超敏反应蛋白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缺 血性脑卒中有警示意义。
? 血浆脂蛋白磷脂酶测 定
? 血浆二聚体 ? 型钠尿肽 ? 脑脊液
血同型半胱氨酸()
? 同型半胱氨酸在临床上的应用主要作为心血管疾 病,尤其是冠状动脉粥硬化和心肌梗塞的危险指 标,它的浓度升高程度与疾病的危险性成正比
? 一般正常空腹血浆总水平为~μ。研究表明:每 升高脑卒中风险升高,缺血性心脏病风险升高; 每降低脑卒中风险降低,缺血性心脏病风险降低 .
稳定粥样斑块 含量低 可能有严重管腔狭窄 较少的炎症细胞
:, .
不稳定粥样斑块 含量高 可能轻微的管腔狭窄 大量的炎症细胞
稳定粥样斑块
粥样斑块早期
:, .
不稳定粥样斑块
斑块破裂形成血栓
血浆二聚体()定量测定
? 二聚体主要反映纤维蛋白溶解功能。
? 增高或阳性见于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 如高凝状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肾脏疾病、 器官移植排斥反应、溶栓治疗等。
? 只要机体血管内有活化的血栓形成及纤维溶解 活动,二聚体就会升高。心肌梗死、脑梗死、 肺栓塞、静脉血栓形成、手术、肿瘤、弥漫性 血管内凝血、感染及组织坏死等均可导致二聚 体升高。特别对老年人及住院患者,因患菌血 症等病易引起凝血异常而导致二聚体升高。
型钠尿肽 ()
? 是一个含个氨基酸的多肽,主要来源于心室。是 在心室容积扩张和压力负荷增加时,由心室释放 的一种心脏神经激素。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浆BN P水平增高,且增高的程度与心功能不全的程度 有关。血浆BNP水平可反映患者早期心功能受 损的情况,对心衰早期诊断、不同程度心衰患者 评估、心衰治疗疗效监测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血常规: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 板
? .红细胞():男性为( ~ )^,女性为 (.~.) ^;
? .血红蛋白(或 ):男 ~,女 ~; ? .白细胞计数 ():成人×^~ ×^,新生儿:× ^~
×^。 ? .血小板正常值:() ^.
肾功能:
? 血肌酐() ? 参考值:正常情况:成人 男~μ 女~μ 小儿~μ
全血~μ。 ? 临床意义:增加:肾衰、尿毒症、心衰、巨人症、
肢端肥大症、水杨酸盐类治疗等。减少:进行性 肌萎缩,白血病,贫血等 ? 血糖: () ? 血钠: () ? 血钾: () ? 血钙: ()
凝血四项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秒数,需与正常对照比较超过 以上异常。主要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状况
凝血酶原时间():秒数 ,需与正常对照超过以上异常。活 动度 。主要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统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