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氧发酵制沼气课件

合集下载

生物质能利用原理与技术---第三章厌氧过程与沼气技术PPT课件

生物质能利用原理与技术---第三章厌氧过程与沼气技术PPT课件
有机物是覆盖地表植被在阳光作用下的产物,从光合作用的角度来说,沼气是 一种可再生能源。
厌氧过程:
有机物被厌氧菌在厌氧条件下分解产生甲烷和二氧化碳的过程。
.
25
1 厌氧过程的基本原理
早在19世纪人们就已经知道沼气的产生是一个微生物学过程。1965年美国微 生物学家Hungate教授创立了严格厌氧微生物培养技术,人们逐步开始认识到沼 气发酵的本质,揭示了沼气发酵的微生物学原理:
表2.几种有机物质的产气速度
为了使天然有机物质易于分解,以加强发酵菌的营养,要求培养基(为沼气微生 物提供生存营养的固性物质)有较大的反应表面,所以必须将含有不溶性物质的 原料粉碎。
.
42
产气率分为原料产气率、料液产气率、池容产气率几种
① 原料产气率:是指单位原料重量在整个发酵过程中的产气量口说明在一定的 发酵条件下,原料被利用水平的高低,或发酵原料的产沼气能力。原料产气 率的表示方法有三种:
.
44
4.料液浓度
料液中干物质含量的百分比为料液浓度 一般要求:夏季浓度在6%左右;冬季浓度在8%左右。
发酵料液的浓度太低或太高,对产生沼气都不利,因为: ① 浓度太低时,即含水量太多,有机物含量相对减少,会降低沼气池单位容积
中的沼气产量 ② 浓度太高时,即含水量太少,不利于沼气细菌的活动,发酵料液不易分解,
.
30
③ 产甲烷阶段
有机酸、 醇以及二 氧化碳和
氨等
产甲烷微生物群
甲烷+二氧化碳
随后,这些有机酸、醇以及二氧化碳和氨气等物质又被产甲烷微生物群利用,分 解形成甲烷和二氧化碳。
注意:
上述三个阶段的界线和参与作用的沼气微生物都不是截然分开的。尤其是液化和 产酸两个阶段,许多参与液化的微生物也会参与产酸过程。因此,有的学者把沼 气发酵基本过程分为产酸(含液化阶段)和产甲烷两个阶段。

厌氧发酵制沼气

厌氧发酵制沼气
启动时一次投入大量原料。 产气量下降,添加新料,排出旧料
3 两步消化工艺 第一反应器:酸化, 第二反应器:严格厌氧,产甲烷 大幅度提高了产气率,效率高
四、厌氧消化装置 1 水压式沼气池
水压式沼气池在我国有60多年运行历史,主要池型。 结构与工作原理 图5-9 ➢ 埋设与地下,立式圆筒形发酵池。 ➢ 主要结构包括加料管、发酵间、水压间、导气管等。
率低,产气量下降 • 磷:含量 1/1000 有机物
3.搅拌
搅拌避免局部酸积累。:机械,充气,充液搅
拌。
搅拌对发酵产气率的影响表9-10
3.温度 低温发酵:<20度,随自然温度变化,产气低,不能灭病原菌。 中温发酵:37度,甲烷菌最佳活性温度区。 高温发酵:53度,甲烷菌最佳活性温度区。产气最高,但是需要加热保
温,管理复杂。
4.pH值 甲烷菌要求pH很窄,一般发酵在6.8~7.5。最佳7.0~7.2
容易破坏pH, 需要一定的碱度。---------------用石灰调节
添加新料时候
5.搅拌 扩大微生物与有机物的接触 搅拌避免局部酸积累。 ----机械,充气,充液搅拌。
6 添加物和抑制物 添加磷矿粉等促进厌氧发酵,提高产气量。 添加微生物生长需要的微量元素,钾,纳,镁等 调整C/N比加入的碳源,氮源 避免重金属,有毒物质的混入
厌氧发酵制沼气
厌氧发酵也称沼气发酵或甲烷发酵 有机物在厌氧细菌作用下转化为甲烷(或称沼气)的
过程。 ➢ 自然过程。 ➢ 厌氧发酵工艺:采用人工方法,创造厌氧细菌所需的营
养条件,使其在一定设备内具有很高的浓度,厌氧发酵过程 则可大大加快。 ➢厌氧消化的特点: 生产过程全封闭,可控性好,降解快 资源化效果好 易操作,不需供氧 产物可用作化肥,饲料,堆肥原料 可杀死传染病菌 厌氧生物生长率低,效率低,会产生恶臭气体。

厌氧发酵原理 ppt课件

厌氧发酵原理 ppt课件

厌氧发酵原理
(3)pH值及酸碱度 由于发酵系统中的CO2分压很高 (20.3~40.5kPa),发酵液的实际pH值比在大气 条件下的实测值为低。一般认为,实测值应在 7.2~7.4之间为好。
(4)毒物 凡对厌氧处理过程起抑制或毒害作用的物质, 都可称为毒物。
厌氧发酵原理
(二)控制条件 (1)生物量
厌氧发酵原理
生化阶段 物态变化
生化过程
菌群
有机物厌氧消化过程
Ⅰ 液化(水解)
大分子不溶态 有机物转化为 小分子溶解态
有机物

酸化(1)
酸化(2)
小分子溶解态 有机物转化为 (H2+CO2)及 A、B两类产物
B类产物转化为 (H2+CO2)及
乙酸等
Ⅲ 气化
CH4、CO2等
发酵细菌
产氢产乙酸细菌 甲烷细菌
厌氧发酵原理
概述 原理 主要构筑物及工艺
厌氧发酵原理
在断绝与空气接触的条件下,依赖兼性厌氧菌和专性厌 氧菌的生物化学作用,对有机物进行生物降解的过程, 称为厌氧生物处理法或厌氧消化法。
厌氧生物处理法的处理对象是: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 城镇污水的污泥、动植物残体及粪便等。
厌氧发酵原理
厌氧生物处理的方法和基本功能有二: (1)酸发酵的目的是为进一步进行生物处理提供易生物
厌氧发酵原理
当有机负荷率适中时,产酸细菌代谢产物中的有 机酸基本上能被甲烷细菌及时地吸收利用,并转化为 沼气,溶液中残存的有机酸量一般为每升数百毫克。 此时消化液中pH值维持在7~7.5之间,溶液呈弱碱性。 这种在弱碱性条件下进行的厌氧消化过程称之为弱碱 性发酵状态,它是一种高效而又稳定的发酵状态,最 佳负荷率应达此状态。

《沼气发酵原理》PPT课件

《沼气发酵原理》PPT课件
定的水分、温度和厌氧条件下,经 微生物发酵转换而成的一种方便、 清洁、优质、高品位的气体燃料。
一.沼气的概念与特性
❖ 沼气的来源 沼气发酵是自然界中普遍而典型
的物质循环过程,按其来源不同, 可分为天然沼气和人工沼气两大类。
一.沼气的概念与特性
❖ 沼气的成分
沼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含量一般 为50%~70%。另外还含有二氧化 碳和少量的硫化氢、氢气、一氧化碳、 氮等气体;其中二氧化碳约占30%~ 40%,其他成分含量很少。
5.调节好发酵原料酸碱度
沼气发酵启动过程中,一旦发生酸化 现象,往往表现为所产气体长期不能点 燃或产气量迅速下降,甚至完全停止产 气,发酵液的颜色变黄。
6.启动与放气试火
选择晴天将预处理过的原料和准备好 的接种物混合在一起,立即投入池内, 并按浓度要求加水、封好活动盖。无拱 盖的沼气池将原料从水压间的出料口通 道投入池内。沼气池便开始启动。
(七) 持续的搅拌
静态发酵沼气池随着发酵 时间的推移,由下向上逐步 分成沉渣层、活性层、清液 层、浮渣层。
沼气池的静止状态
静态沼气池技术问题
●静态发酵导致池内原 料严重结壳、沉淀、分 层。 ●发酵间存在“微生物 贫乏区”、“发酵盲区” 和“料液短路”。 ●清渣困难,导致沼气 池因出料难而报废。 ●池温低,产气少,不 能全年用气。
6、启动与放气试火
初期所产生的气体主要是原料经酸化作用产生 的二氧化碳,同时池内还有大量空气,因而气 体中的甲烷含量低,通常不能燃烧。所以,当 沼气压力表上的水柱达到30~40厘米水柱时, 应放气试火。第一次排放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 碳和空气,甲烷含量很少,一般点不着。当压 力表再次上升到20厘米以上水柱时,应进行 第二次放气,并开始试火,如果能点燃,说明 沼气发酵已经正常启动,以后即可使用。一般 封池3天后即可点燃。

厌氧发酵原理 ppt课件

厌氧发酵原理  ppt课件
厌氧发酵是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利用兼性厌氧菌和专性厌氧菌对有机物进行生物降解的过程。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城镇污水的污泥、动植物残体及粪便等。厌氧发酵的主降解的基质,后者则旨在进一步降解有机物并生产气体燃料。在厌氧消化过程中,复杂有机物经历液化、酸化、气化三个阶段,由不同的细菌群接替完成。为了确保厌氧消化过程的正常进行,需要控制一系列条件,包括营养与环境条件(如有机物浓度、氧化还原电位、温度、pH值及毒物控制)以及生物量和负荷率等。特别是氧化还原电位,是反映厌氧环境的重要指标,不同温度下的厌氧消化系统对其有不同要求。同时,温度和pH值也是影响微生物生命活动的重要因素,需要严格控制。通过这些控制措施,可以确保厌氧发酵过程的高效稳定运行,实现有机物的有效降解和气体燃料的生产。

厌氧发酵原理PPT课件

厌氧发酵原理PPT课件
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
其他影响因素
有毒物质
有毒物质如重金属、硫化物、氨氮等 对厌氧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具有抑制 作用,需要控制有毒物质的浓度在适 宜范围内。
氧化还原电位
氧化还原电位是影响厌氧发酵的重要 因素之一,它关系到厌氧微生物的电 子传递和能量代谢。适宜的氧化还原 电位范围一般在-100~-300mV之间。
有机负荷 = (进入反应器的有机物质量 / 反应器中污泥质 量)×(反应器体积 / 反应器内污泥体积)
低有机负荷
低有机负荷条件下,厌氧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速率较低,发酵 产气效率较低。此时需要延长发酵时间或增加反应器体积来提
高产气效率。
高有机负荷
高有机负荷条件下,厌氧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速率较快,发酵 产气效率较高。但是高有机负荷条件下容易产生泡沫和浮渣等
06
厌氧发酵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厌氧发酵技术的发展趋势
高效厌氧反应器
随着技术的进步,高效厌氧反应器的设计和应用将更加广泛,以提高厌氧发酵的效率和 稳定性。
新型厌氧微生物的发现与应用
随着微生物学研究的深入,更多新型厌氧微生物将被发现并应用于厌氧发酵领域,以拓 展厌氧发酵的应用范围。
生物信息学技术的应用
厌氧发酵的应用领域
能源生产
厌氧发酵是生物能源生产的重要 方式,如生物燃气、生物燃料等。
废物处理
厌氧发酵可用于处理城市固体废物、 农业废弃物等,实现废物资源化利 用。
有机废水处理
厌氧发酵也可用于有机废水处理, 降低污染负荷,同时产生能源。
厌氧发酵的优缺点
优点
厌氧发酵能够将有机废弃物转化 为有价值的能源和资源,减少环 境污染,同时为可再生能源生产 提供途径。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厌氧发酵)ppt课件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厌氧发酵)ppt课件

(4)有毒物质
①重金属离子对甲烷发酵的抑制-使酶发生变性或者 沉淀。与酶结合产生变性;与氢氧化物使酶沉淀。
②阴离子的毒害:主要是S2- ,来源:无机硫酸盐还 原;蛋白质分解释放出S2-。
③氨的毒害: [NH4+]>150mg/L ,发酵受抑制。
物质浓度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Ca2+ , Mg2+ ,Na+ ,K+ 重金属Cu2+ ,Ni2+ ,Zn2+ , Hg2+ ,Fe2+ H+和OH ―
n 原料的收集和预处理; n 接种物的选择和富集; n 沼气发酵装置形状选择; n 启动和日常运行管理; n 副产品沼渣和沼液的处置等技术措施。
1、传统沼气发酵工艺类型
(1)根据发酵温度分类 高温发酵:产气率高,但CH4比例低且不稳定; 中温发酵:产气率较高,能量回收较理想,应用普遍。太阳
能保温。
④甲烷化阶段:乙酸和H2 被甲烷细菌(乙酸分解甲
烷细菌和H2氧化甲烷细 菌)利用生成甲烷。
(四)、影响发酵的环境条件
(1)温度因素:随着温度升高有机物分解速度加快,产气量增大。 温度变化范围为(±1.5~2.0)℃。
①低温发酵:低于20℃ ,产气量低,受气候影响大,不加料情 况下35d。
②中温发酵: 37℃ ,产气量约1~1.3m3/(m3 ·d);发酵时间20d , 卫生化低。
n 浮沉式气罩由水封池和气罩两部 分组成。当沼气压力大于气罩重 量时,气罩便沿水池内壁的导向 轨道上升,直至平衡为止。当用 气时,罩内气压下降,气罩也随 之下沉。
n 特点: 将发酵间与贮气间分开, 具有压力低、发酵好、产气多等 优点。 顶浮罩式沼气贮气池造价 比较低,但气压不够稳定。侧浮 罩式沼气贮气池气压稳定,比较 适合发酵工艺的要求,但对材料 要求比较高,造价昂贵。

《沼气基本知识》课件

《沼气基本知识》课件
03
厌氧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沼气主要包括甲烷、二氧化 碳和少量硫化氢等气体。
厌氧发酵微生物
01 厌氧发酵微生物主要包括厌氧细菌、产甲烷菌等 。
02 厌氧细菌将复杂的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有机物, 产甲烷菌则将简单有机物转化为甲烷。
03 厌氧发酵微生物在厌氧环境中生存,对氧气敏感 ,需要在严格厌氧的环境中进行培养。
03
沼气发酵工艺
厌氧消化器类型
完全混合式厌氧消化器(CSTR )
工作原理是原料与发酵后的沼液混合在一 起,具有较高的有机负荷率,适用于处理 含悬浮物高的原料。
推流式厌氧消化器(PFR)
工作原理是原料在反应器内沿一定方向流 动,适用于处理低悬浮物、高有机物含量 的原料。
升流式固体反应器(USR)
高效厌氧反应器(EGSB)
厌氧发酵过程
厌氧发酵过程可以分为水解、酸化、产氢产乙酸和甲烷化四个阶段。
水解阶段是将复杂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水溶性有机物;酸化阶段是将水溶性有机物转化为酸;产氢产乙 酸阶段是将酸转化为乙酸和氢气;甲烷化阶段是将氢气和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
厌氧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沼气可以用于能源利用,如燃烧发电、供热等,同时也可以用于化工生产,如合 成氨、甲醇等。
为了保持反应器内的均 匀混合,需要定期搅拌
或混合。
定期排泥并回流部分沼 液以维持反应器的稳定
运行。
厌氧消化器启动与维护
01
启动前的准备
清洗和消毒反应器,准备接种污泥 和接种物。
监测与调整
定期监测沼气产量、沼液成分和发 酵产物,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03
02
接种污泥
将接种污泥加入反应器中,启动厌 氧消化过程。
无毒无味
沼气无毒、无味,但其易燃易爆,需要在特定的条件下储 存和使用。

厌氧处理原理培训PPT课件

厌氧处理原理培训PPT课件
厌氧处理原理培训
目录
• 厌氧处理原理简介 • 厌氧处理的基本原理 • 厌氧处理工艺流程 • 厌氧处理的优缺点 • 厌氧处理的实际应用案例
01 厌氧处理原理简介
厌氧处理的概念
01
厌氧处理是一种生物处理技术, 利用厌氧微生物在无氧或低氧条 件下将有机物转化为沼气、二氧 化碳和有机酸等物质的过程。
02
农业废弃物处理
农业废弃物如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如果得不到妥善处理,会对环境造成严 重污染。厌氧处理技术可以用于农业废弃物处理,将其转化为沼气和肥料。
通过厌氧处理技术,可以将农业废弃物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沼气,用于发电或供热 ;同时将厌氧消化后的残渣加工成有机肥料,用于农业生产,实现废弃物的资源 化利用。
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
高浓度有机废水含有大量的有机物, 如纤维素、淀粉、糖类等,如果直接 排放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厌氧处 理技术可以有效地处理高浓度有机废 水。
VS
厌氧处理技术可以将高浓度有机废水 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沼气和二氧化碳, 同时将废水中的有毒物质转化为无害 或低害的物质。该技术在高浓度有机 废水处理中具有高效、低能耗、环保 等优点。
高处理效率。

在UASB中,废水中的有机物被 颗粒污泥吸附并分解为沼气,沼 气可从反应器顶部排出并进行收
集利用。
UASB反应器的设计需考虑颗粒 污泥的培养和维持,以保证处理
效果和沼气产量的稳定性。
膨胀颗粒污泥床反应器(EGSB)
膨胀颗粒污泥床反应器是一种改进型的UASB反应器,通过增加反应器的高度和减小底部面 积来提高传质效率。
02 厌氧处理的基本原理
厌氧微生物的种类与特性
厌氧微生物种类繁多,包括产 甲烷菌、硫酸盐还原菌、产氢 产乙酸菌等。

《厌氧发酵原理》课件

《厌氧发酵原理》课件

作用
01
特点
02
应用
03
厌氧球菌
厌氧球菌是一类非常普遍的厌氧微生物,能够利用多种有机物作为碳源和能源。 作用 厌氧球菌具有较高的耐酸性和耐氧化剂的能力,能够在酸性环境和含有较高浓度氧化剂的环境中生长。 特点 厌氧球菌在食品工业、制药工业、污水处理等领域有广泛应用,也是厌氧消化过程中常见的微生物之一。 应用
产氢产乙酸阶段
VS
产甲烷阶段是厌氧发酵过程中的最后一个阶段,主要将乙酸和氢气转化为甲烷和水。
详细描述
在产甲烷阶段,乙酸和氢气在甲烷菌的作用下被转化为甲烷和水。这一阶段的进行需要严格的厌氧环境,因为甲烷是易燃易爆的气体,且对环境有温室效应。产甲烷阶段的产物甲烷是重要的能源物质,可用于生产天然气或作为燃料。
溶氧控制
提高微生物活性
厌氧发酵的未来发展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
通过改进发酵工艺,提高厌氧发酵的能源转化效率,降低能耗和成本。
优化发酵工艺
选育具有高转化效率和耐受性的菌种,提高厌氧发酵的产率和质量。
高效菌种选育
采用新型生物反应器技术,提高微生物与底物的接触面积和混合度,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
氧化还原电位控制
控制厌氧发酵过程中的氧化还原电位,以满足不同厌氧菌的生长需求。
控制反应条件
1
2
3
选择活性强、适应性好的厌氧菌种,并控制适当的接种量,以提高厌氧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活性。
接种量与接种质量
根据微生物的生长需求,补充适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
营养物质添加
在适当范围内控制厌氧发酵过程中的溶氧量,避免对厌氧菌产生抑制作用,同时促进好氧菌的代谢活动。

沼气发酵的基本原理和工艺培训课件(ppt52页)

沼气发酵的基本原理和工艺培训课件(ppt52页)

控制产酸与产甲烷阶段的速度平衡一般是通过控制S和X 来实现,如: 消化器启动时:1 投入原料底物的浓度不能太高,尤其是葡
萄糖类等物质不能太多。 2 投入大量厌氧活性污泥,是消化器内一开
始就有很多产甲烷菌群。 消化器运行阶段:1 控制消化器负荷,即每单位体积消化器
每日投入有机物的量波动不能太大。 2 设法减少消化器出料是产甲烷菌的流失。
以上这些措施也要根原料的不同、不同的厌氧消化工艺 等因素相配合使用。
1.2 沼气发酵的条件
沼气发酵就是培养和积累厌氧消化细菌,使细菌具有良好的生活条 件;只有首先做到了这一点,才有可能得到较好的沼气生产率或污水净 化效率。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要求多种条件,其中条件主要包括发酵原料、 厌氧活性污泥、消化器负荷、发酵温度、PH值、碳氮比、有害物的控制 及搅拌等。
1.2.1 沼气发酵原料:
发酵原料既是产生沼气的底物,又是沼气发酵细菌赖以 生存的养料来源
(1)原料类型
原料类型 可溶性的 低固体的
中固体的 高固体低木质的
高固体高木质的
固体物质含量 (%) 〈1
1-5
6-20 〉20
〉20
举例
酒精滤液, 豆制品废水 酒醪,丙丁 醪,鸡,猪 舍冲洗水 牛粪,马粪 玉米秸,生 物质垃圾 杂白场,锯
主要内容
1 沼气发酵基本原理 2 沼气发酵工艺装置
1 沼气发酵基本原理
1.1 沼气发酵细菌:目前公认的沼气发酵过程
复杂有机物(多糖、脂类、蛋白质等)


可溶性物质(糖类、脂酸、氨基酸等)






丙酸、丁酸等

长链脂肪酸


厌氧发酵制沼气PPT演示课件

厌氧发酵制沼气PPT演示课件
在产酸阶段,产氢、产醋酸细菌把前一阶段产生的一些可溶性有机 物进一步分解成挥发性脂肪酸(丙酸、丁酸、乳酸、长链脂肪酸) 醇、酮、醛、CO2和H2等。 在产甲烷阶段,产甲烷菌将第二阶段的产物进一步降解成甲烷和 CO2,同时利用产酸阶段产生的H2将部分CO2转化成甲烷。
6
堆肥有机
厌 物微生物 氧 消 化 原 理
• 解:
M TS
W2 W1
100% 1.95 100% 19.5% 10
WTS W M TS 1000 1.95% 195(kg)
13
原料的碳氮比 混合原料碳氮比的计算
14
常用发酵原料的碳氮比
15
例:人粪和猪粪各100kg,配合成碳氮比为25:1的 混合发酵原料,需稻草多少kg?
细胞物质 有机酸,醇类,O2, NH3,H2S等,能量, 微生物
细胞物质 CO2,CH4等,
能量
7
堆肥有机
厌 物(C、N、
氧 消
O、H、P、 S等)

细胞物质(微生物繁殖)
有机酸、醇类、 CO2 、 H2S 、 NH3 、 能量
细胞物质 CO2 、 CH4 等,能量


酸性发酵阶段
碱性发酵阶段
两段理论
在发酵液中添加少量的ZnSO4、磷矿粉、炼钢渣、炉灰等,有助于促进厌 氧发酵,提高产气量和原料利用率。同时添加少量K、Na、Mg、Zn、P等 元素也能提高产气率。但是有些化学物质能抑制发酵微生物的生命活力, 含氮化合物(蛋白质、氨基酸、尿素等)过多,抑制甲烷发酵(加碳源, 调节C/N);Cu、Zn、Cr等重金属及氰化物也会抑制厌氧消化
进 酶的反应速度,有利于纤维素等大分子化合物的分解。 2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堆肥有机
厌 物微生物 氧 消 化 原 理
细胞物质 有机酸,醇类,O2, NH3,H2S等,能量, 微生物
细胞物质 CO2,CH4等,
能量
堆肥有机
厌 物(C、N、
氧 消
O、H、P、 S等)

细胞物质(微生物繁殖)
有机酸、醇类、 CO2 、 H2S 、 NH3 、 能量
细胞物质 CO2 、 CH4 等,能量
➢ 易操作,与好氧处理相比,厌氧消化处理不需要通风动 力,设施简单,运行成本低;
➢ 产物可再利用,用作农肥、饲料或堆肥化原料; ➢ 可杀死传染病细菌; ➢ 厌氧过程中会产生H2S等恶臭气体; ➢ 厌氧微生物的生长速率低,常规方法的处理效率低,设
备体积庞大;
厌氧消化原理
有机物厌氧消化一般可分为水解、产酸、产甲烷三个阶段,每一阶 段各有其独特的微生物类群起作用。水解阶段起作用的细菌称为发 酵细菌,产酸阶段起作用的细菌是醋酸分解菌。这两个阶段起作用 的细菌统称为不产甲烷菌。产甲烷阶段起作用的细菌是产甲烷细菌。


酸性发酵阶段
碱性发酵阶段
两段理论
发酵原料 生活垃圾、有机污泥、人畜粪便、农林废物。
常见发酵原料的理论产气量 甲烷产气量为: E=0.37A+0.49B+1.04C
式中E:每克发酵原料的理论产甲烷量,L; A、B、C:分别为每克发酵原料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
脂肪类化合物的重量g。 二氧化碳理论产量为: D=0.37A+0.49B+0.36C
厌氧消化发展
➢ 我国厌氧消化技术的应用也有较长的历史。从50 年代末期,就在农村地区开始兴建沼气池。据报 道,目前全国建成的沼气池有700万个左右;有 5.2%的农村人口使用沼气能源照明和炊事。近20 年来,许多城市也相继建成了大型厌氧消化设施, 用来处理城市污泥和粪便。
厌氧消化技术的主要特点
➢ 过程可控性、生产过程全封闭; ➢ 资源化效果好,低品位的生物能转化为高品位的沼气;
➢ 化粪池
➢ 厌氧发酵历史:
➢ 1630年,欧洲海尔曼发现有机物腐烂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可燃气体---沼气。
➢ 1896年,英国小城Exeter以污泥为原料建立厌氧消化池,沼气用于街道 照明。
➢ 19世纪80年代,中国广东沿海出现简易沼气发酵池,19世纪末出现瓦斯 库。
➢ 20世纪初,中国台湾罗国瑞从事天然瓦斯研究,于1920年建8m3小型沼 气池。
常见沼气发酵原料的组分和理论产气量
发酵料浆的配制
• 根据料浆中所要求的总固体百分含量,计算加水量。
MTSXXM10% 0
• 式中:MTS-沼气发酵料浆中总固体百分含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X-各种原料(包括水)的重量;

M-各种原料总固体的百分含量。
• 例题:人粪100kg,含总固体量20%;猪粪100kg,含总固 体量20%;稻草98.9kg,含总固体量90%。将其配置成总 固体含量为6%的发酵料浆,需加多少水(W)?
• 解:根据上6 式% 有 :1 0 2% 0 0 1 0 2% 0 0 9.9 8 9% 0 1 0 10 0 9.0 9 8 W
• 原料的产气率和甲烷含量
常用总固体的量作原料单位表示原料的产气量。
• 原料的总固体百分含量和总固体量
M TS
W2 W1
100%
WTS W M TS
式中:MTS-发酵原料总固体百分含量, W1—发酵原料样品重量, W2—样品在105土2℃条件下烘干衡重量, W—发酵原料重量, WTS—发酵原料所含总固体量。
在水解阶段,发酵细菌对有机物进行体外酶解,使固体物质变成可 溶于水的物质,然后细菌再吸收可溶于水的物质,并将其酵解成为 不同产物。
在产酸阶段,产氢、产醋酸细菌把前一阶段产生的一些可溶性有机 物进一步分解成挥发性脂肪酸(丙酸、丁酸、乳酸、长链脂肪酸) 醇、酮、醛、CO2和H2等。
在产甲烷阶段,产甲烷菌将第二阶段的产物进一步降解成甲烷和 CO2,同时利用产酸阶段产生的H2将部分CO2转化成甲烷。
发酵原料
干稻草 鲜人粪 鲜猪粪
碳素占原料重量,%
42 2.5 7.8
氮素占原料的重 量,%
0.63 0.85 0.60
碳氮比(C:N)
67:1 3:1 13:1
K
Ci Xi
Ni Xi
K4% 2X12.5% 107 0 .8% 10 02:5 1 0.6% 3X10.8% 5100 0 .6% 100
➢ 20世纪50年代,中国推广沼气,有机废料厌氧消化产沼气有较大发展是进 20多年的事情。
➢ 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农村沼气建设迅速发展。1996年底,全国建 池农户600万户以上,建成大中型沼气池460多座。仅大中型沼气池年处 理有机废物达3000万吨左右。
➢ 1980年,欧共体委员会曾经预测,欧洲10% --15%的能源将由新的替代 能源产品提供,使得厌氧消化技术的研究重新受到人们的注目。
• 例题:有1000kg猪粪,从中称取10g样品,在105℃烘至恒 重后的量为1.95g,求其总固体百分含量和总固体量。
• 解:
MTSW W1 210% 011.90510% 01.95% WTSWMTS10010.9% 519(k5g)
原料的碳氮比 混合原料碳氮比的计算
常用发酵原料的碳氮比
例:人粪和猪粪各100kg,配合成碳氮比为25:1的 混合发酵原料,需稻草多少kg?
8.2厌氧发酵制沼气
厌氧消化发展
➢ 厌氧消化是指在厌氧微生物的作用下,有控制地使废物中可生 物降解的有机物转化为CH4、CO2和稳定物质的生物化学过程。 由于厌氧消化可以产生以CH4为主要成分的沼气,故又称为甲烷 发酵
➢ 人类应用厌氧消化技术的历史十分悠久。早期大多是在农村利 用人畜粪便和一些农业废物进行小规模的厌氧发酵,产生的沼 气用于家庭取暖、照明和炊事等。厌氧消化技术最初的工业化 应用是作为粪便和污泥的减量化和稳定化手段得以实施的。厌 氧消化处理可以去除废物中30-50%的有机物,并使之稳定化。
X19.9 8(k)g
影响厌氧消化的因素
➢ 在有机物的厌氧消化过程中,各个不同反应的反应阶 段是相互衔接的,产甲烷菌、产酸菌和水解细菌的活 动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厌氧消化过程应该对以下几个 因素加以控制。
影响厌氧消化的因素
(1)厌氧条件
厌氧消化最显著的一个特点是有机物在无氧的条件下被某种微生物 分解,最终转化成CH4、CO2。O2对产甲烷细菌有毒害作用,因此 需要严格的厌氧环境,判断厌氧程度可用氧化还原电位(Eh)表示, Eh应维持在-300mV左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