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哥特式建筑的发展与影响
什么是哥特式建筑
什么是哥特式建筑简介哥特式建筑是一种起源于中世纪欧洲的建筑风格,其特点是高大而修长的尖形拱顶、飞扶壁、尖顶、玫瑰花窗等。
它在12世纪到16世纪的欧洲大陆广泛流行,并对后来的建筑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讨论哥特式建筑的起源、特点、发展和影响等方面。
起源哥特式建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2世纪,它起源于法国的圣丹尼大教堂的建造。
圣丹尼大教堂是由修道院主持圣西尼所兴建,为了改造老旧的教堂,他采用了新的建筑设计和施工技术。
这项创新包括灵巧的拱顶和扶壁的结构,使得建筑物能够更高更大。
特点尖形拱顶哥特式建筑的最显著特点是尖形拱顶。
尖形拱顶提供了更大的内部空间,使得建筑可以更高大,并为垂直布局提供了支持。
通过使用更强大的建筑材料,如石头和玻璃,哥特式建筑师能够建造更高的建筑物。
飞扶壁哥特式建筑还采用飞扶壁的结构,通过将建筑物上部的重量传送到地面,减少了底部压力。
飞扶壁通常以弧形或锯齿形的形式出现在建筑物的墙上,使建筑物看起来更加细长。
玫瑰花窗玫瑰花窗是哥特式建筑中的另一个特点。
它们是由彩色玻璃制成的大型窗户,通常呈现出花朵或花瓣的形状。
玫瑰花窗不仅增加了建筑物的美观性,还允许进入更多的自然光线。
尖顶哥特式建筑还常常使用尖顶,使得建筑物的顶部更加高耸。
尖顶通常用作钟楼或塔楼的形式出现,为建筑物增加了垂直的元素。
发展在13世纪和14世纪,哥特式建筑风格迅速在欧洲各地传播并发展。
从法国开始,它很快蔓延到英国、德国、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地。
不同地区的哥特式建筑在细节和风格上有所不同,各地的建筑师根据当地的文化和传统加以改良和发展。
然而,随着文艺复兴时期的到来,哥特式建筑逐渐衰落。
新的建筑思潮、技术革新以及人们对古典艺术的追求使得哥特式建筑逐渐被取代。
到了18世纪,哥特式建筑几乎完全落寞。
然而,在19世纪的浪漫主义运动中,哥特式建筑重新受到关注和推崇。
影响哥特式建筑不仅在欧洲大陆上发展壮大,也对全球的建筑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哥特式建筑和文化影响
哥特式建筑和文化影响哥特式建筑是中世纪欧洲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不仅代表了建筑风格的一种发展,也代表了中世纪欧洲人的文化信仰和审美情趣。
哥特式建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2世纪,它在欧洲广泛流传了三个世纪,最终演变成了各种纪念碑性建筑和宫殿。
哥特式建筑的主要特征是尖拱形的拱顶、细长的窗户、精细的装饰和高大的尖塔。
这些元素有助于创造出一种神秘、宏伟和庄严的氛围,对于中世纪基督教徒来说,这种气氛是他们信仰的体现。
哥特式建筑在设计上也更注重自然光线的利用,兴建在较大的空间内,营造出一种开放、透明和轻盈的感觉。
哥特式建筑的文化影响也是巨大的。
在中世纪,它是基督教艺术的一个重要分支,不仅在教堂、修道院和寺庙中广泛运用,也逐渐涉及到城市规划、广场、桥梁和城墙等方面的建筑设计。
哥特式建筑的美学理念和艺术手法也影响到了当时的文学、音乐、绘画和雕塑等艺术领域。
文学方面,哥特式建筑的影响表现在了中世纪诗歌和故事中。
比如,德国作家高尔德的《青年维特的烦恼》中的故事和人物就都弥漫着哥特式建筑的气息。
这个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个情感复杂、思想敏锐而内向的青年,他和自然、社会和自己的内心产生了冲突。
小说中的场景和氛围也被描述得非常具有哥特式建筑的特点,塔楼、拱形门和窗户、尖顶等设计元素成为了小说中的重要符号。
音乐方面,哥特式建筑的影响表现在了近代流行音乐中。
20世纪初,日尔曼民谣运动中流行起了一种名为“哥特”的音乐风格,它主要借鉴了哥特式建筑的神秘、诡异和幽暗的氛围。
这种音乐风格的标志是吉他、低沉的男声和惊恐的声音效果,它在德国和英国等地广受青年人欢迎,成为了现代哥特文化的奠基之作。
绘画方面,哥特式建筑的影响表现在了中世纪之外,特别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艺术当中。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们从哥特式建筑中汲取了诸多灵感,他们把拱形和穹顶等元素运用到了自己的绘画中,营造出一种压抑、紧张和神秘的氛围。
一些大师级别的艺术家如达芬奇、拉斐尔以及鲁本斯等都是可以在他们的作品中看到哥特式建筑的影子的。
浅谈哥特式建筑
浅谈哥特式建筑的起源与发展•一、简介:•哥特式建筑是一种兴盛于中世纪高峰与末期的建筑风格。
它由罗曼式建筑发展而来,为文艺复兴建筑所继承。
发源于十二世纪的法国,持续至十六世纪,哥德式建筑在当代普遍被称作“法国式”(OpusFrancigenum),“哥德式”一词则于文艺复兴后期出现,带有贬意。
哥德式建筑的特色包括尖形拱门、肋状拱顶与飞拱。
宗教与哥特式建筑•在西方历史中,宗教占据着主要的地位,西方宗教建筑作为宗教信仰的标志和表现形式,是信徒与“上帝”沟通的场所,而哥特式建筑又在西方宗教建筑中占据这重要的地位。
•二、各国哥特式经典建筑•在哥特时期,每一个城市都是以自己的教堂为傲,每一个教堂都是当地人民的血汗结晶,而人们的精巧的工艺,天才的思维,全被最完美地融合在当时唯一合法的艺术创造里,在诸多方面被压制的人类,唯有在教堂的建造上可以任凭自己的发挥,肆意奔放,于是,艺术被充实在哥特堂的灵魂里。
•法国巴黎圣母院•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英国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三、哥特式宗教建筑的发展历史•早期:11世纪中叶,哥特式建筑在法国兴起。
在当时法国一些教堂已经出现肋拱顶和飞扶壁的雏形。
一般认为第一座真正的哥特式教堂是1143年巴黎郊区的圣丹尼教堂。
为以后许多教堂效仿。
•经典时期:12世纪末到13世纪中叶。
•晚期:辐射状哥特式和火焰式哥特式发展。
直到16世纪被文艺复兴风格代替。
•复兴:18世纪20年代,哥特式装饰风格复兴,主要体现在室内装饰上。
四、哥特式建筑的特点•1、总体装饰特色(1)尖肋拱顶(2)飞扶壁(3)花窗玻璃(4)十字平面(5)门雕(6)束柱(7)整体结构体系•2、玫瑰花窗的应用与发展:•玫瑰窗是哥特式建筑最壮观的建筑图式之一,其图样多年来从车轮变成玫瑰花,再从玫瑰花变成火焰。
装饰风格已经随着曲线花窗格变得更为繁复华丽,当然这主要是英国透过贸易和十字军东征与东方接触频繁的结果,形成一种精彩多变的花样。
哥特式建筑欧洲的宗教艺术
哥特式建筑欧洲的宗教艺术哥特式建筑:欧洲的宗教艺术哥特式建筑是中世纪欧洲宗教建筑的重要流派,其独特的风格和雄伟的气势使其成为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大亮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哥特式建筑的起源、特点以及对欧洲宗教艺术的影响。
一、哥特式建筑的起源哥特式建筑起源于12世纪的法国,并迅速传播到整个欧洲大陆。
其起源可以追溯到罗曼式建筑的演变。
罗曼式建筑注重厚重稳固的建筑结构,在建筑形式上没有太多的创新。
而哥特式建筑则突破了罗曼式建筑的限制,注重建筑的垂直感和空间感,使用了更多的拱形结构,使建筑更加纤细、轻盈。
二、哥特式建筑的特点1. 纤细的拱形结构:哥特式建筑采用了更多的尖拱形结构,使建筑物看起来更为纤细,营造出一种向上的动感。
这种拱形结构的运用,也使得建筑的内部空间显得更加宽敞明亮。
2. 飞扶壁和飞拱:为了支撑更高的建筑物,哥特式建筑引入了飞扶壁和飞拱这两个特殊的结构。
飞扶壁是沿着外墙面向外凸出的墙体,起到支撑和分担重力的作用。
飞拱则是连接飞扶壁和主体建筑物的拱形结构,使整个建筑呈现出一种轻盈的视觉效果。
3. 十字架平面布局:哥特式教堂通常采用十字架的平面布局,即由一个长形的中殿和两个交叉的横向走廊组成。
这种布局使教堂的空间分隔得更为清晰,同时也符合基督教教义中对十字架的象征性意义。
三、哥特式建筑对欧洲宗教艺术的影响1. 宗教表达的媒介:哥特式建筑以其庄严的氛围和壮丽的艺术形式成为宗教仪式和宗教信仰的重要表达媒介。
教堂内部的高耸拱顶、彩色玻璃窗以及镶嵌细致的雕塑等艺术元素,使信徒更加沉浸于宗教仪式的氛围中。
2. 彩色玻璃窗的运用:哥特式建筑中的彩色玻璃窗被视为艺术的巅峰之作,其透过色彩的折射和投射,表达了圣经故事和宗教教义。
这些彩色玻璃窗不仅使教堂内部充满神秘感和神性,同时也是当时玻璃工艺和绘画艺术的结合体现。
3. 亲近自然的要素:哥特式建筑着重表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通过使用大量的自然元素,如植物图案的雕塑和壁画,突出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论文--哥特式建筑赏析
哥特式建筑赏析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
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
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最负著名的哥特式建筑有巴黎圣母大教堂、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英国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一)哥特式建筑的历史背景自公元12世纪到公元15世纪,城市已成为各个封建王国的政治、宗教、经济和文化中心,这一时期兴起了封建社会大发展的产物——哥特式艺术。
其开始于建筑方面,而后才追件波及到雕刻和绘画。
它发展的重点是从追求建筑的效果而转向绘画的效果:早期哥特式雕刻和绘画都是巨大建筑的一部分,而晚期的建筑和雕刻则追求片面装饰性的效果,不再追求结实和简洁的处理。
哥特式建筑(Gothic architecture)是以法国为中心发展起来的。
在12—15世纪,城市手工业和商业行会相当发达,城市内实行一定程度的民主政体,市民们以极高的热情建造教堂,以此相互争胜来表现自己的城市。
另外,当时教堂已不再是纯属宗教性建筑物,它已成为城市公共生活的中心,成为市民大会堂,公共礼堂,甚至可用作市场和剧场。
在宗教节日时,教堂往往成为热闹的赛会场地。
确切说,开始于1140-1144年间路易七世的长玺官苏热重修圣德尼教堂之时。
圣德尼教堂表明了一种新的建筑风格,这种风格从本质上区别于罗马式建筑:首先,后者有着结实而厚重的墙壁,而前者具有轻盈、纤细的结构。
罗马式的教堂建有沉重的拱顶,其稳定性取决于足够厚实的墙壁,以支撑各种各样的压力和应力。
其次在罗马式建筑中,窗户总是很小,而现在,窗户的尺寸大大增加,允许空前规模的采用彩色玻璃画。
第三,圣德尼教堂的片面遵循了带有呈放射分布的礼拜堂的后堂回廊式型制,但这些礼拜堂不再像早先建筑那样呈孤立的单元。
(二)哥特式建筑的技术成就哥特式建筑所显示的技术成就,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具体地感受到。
首先是外部造型。
哥特式建筑特别是教堂,外观的基本特征是高而直,其典型构图是一对高耸的尖塔,中间夹着中厅的山墙,在山墙檐头的栏杆、大门洞上设置了一列布有雕像的凹龛,把整个立面横联系起来,在中央的栏杆和凹龛之间是象征天堂的圆形玫瑰窗。
英国建筑哥特式与维多利亚风格
英国建筑哥特式与维多利亚风格英国建筑历史悠久,几经演变,形成了多种独特的建筑风格。
本文将重点探讨英国建筑中的哥特式与维多利亚风格,以及它们的特点和影响。
一、哥特式建筑哥特式建筑起源于12世纪,是中世纪晚期的一种建筑风格,主要流行于12世纪后期至16世纪。
哥特式建筑的主要特点是浪漫主义和宗教性质的结合,追求高耸的尖顶、飞拱形状和垂直线条。
其中,英国的哥特式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特征脱颖而出。
1. 英国哥特式建筑的特点英国哥特式建筑注重立体感和垂直线条,呈现出宏伟、庄严的气势。
它的建筑元素包括尖顶、穹顶、窗花形状、飞拱等。
另外,英国哥特式建筑的外观常使用灰色或深色石材,给人一种古朴而神秘的感觉。
2. 英国哥特式建筑的代表作品英国有众多著名的哥特式建筑,其中包括威斯敏斯特教堂、诺里奇大教堂和约克大教堂等。
这些建筑物结合了哥特式建筑的特点和英国本土的建筑传统,形成了独特的英国哥特式风格。
二、维多利亚风格维多利亚风格是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在英国流行的建筑风格,以女王维多利亚的名字命名。
这一时期的建筑风格多样,各种传统和当代元素相互融合,展现了维多利亚时代的繁荣与进步。
1. 维多利亚风格的特点维多利亚风格注重对称、装饰和细节。
它的建筑元素包括尖顶、阳台、雕花立面、复杂的屋顶线条等。
维多利亚时代的建筑往往采用砖石结构,给人一种坚固和稳重的感觉。
2. 维多利亚风格的代表作品伦敦的威斯敏斯特宫和巴黎的艾菲尔铁塔等都是维多利亚风格的代表作品。
这些建筑物展示了维多利亚时代的繁荣和优雅,成为当时社会文化的象征。
三、哥特式与维多利亚风格的影响哥特式和维多利亚风格在英国建筑史上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后世的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哥特式建筑强调宏伟和垂直感,维多利亚风格注重细节和装饰。
这两种风格的结合影响了后世建筑的设计理念,为现代建筑创造了丰富的样式和元素。
2. 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哥特式建筑与宗教紧密结合,强调信仰和虔诚。
哥特式建筑代表建筑
哥特式建筑代表建筑哥特式建筑作为中世纪欧洲最具代表性的建筑风格之一,注重细节和尖顶设计,独特的建筑形式和风格使其成为了建筑界的经典之作。
本文将通过对哥特式建筑的风格、特点以及历史背景的介绍,探讨为何哥特式建筑代表了建筑。
一、哥特式建筑的风格与特点哥特式建筑风格起源于欧洲的中世纪时期,它以结构的垂直向上和充满力量感的设计风格而闻名。
它的主要特点包括高大而细长的尖顶、巨大的彩绘玻璃窗和精雕细琢的雕塑装饰。
哥特式建筑通常采用巨大的拱顶和尖顶,使整个建筑向上延伸,给人以一种屹立不倒的感觉。
这种设计风格在中世纪的宗教建筑和城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哥特式建筑讲究线条的流畅和优雅,以及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它通过雕塑、花纹和拱形等细节装饰来增加建筑的趣味性和美感。
建筑师们通过高大的尖顶和巨大的彩绘玻璃窗创造了一个宏伟而庄严的空间,让人感到敬畏和心旷神怡。
二、哥特式建筑的历史背景哥特式建筑的产生和发展与欧洲的宗教状况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在11世纪到15世纪的中世纪时期,教堂在欧洲的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哥特式建筑作为当时宗教建筑的主要风格,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与此同时,中世纪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也为哥特式建筑的兴起提供了条件。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需要建造更大、更宏伟的教堂来容纳更多的信徒。
哥特式建筑的设计风格能够满足这些需求,使建筑更加雄伟和庄严。
三、哥特式建筑的代表作品哥特式建筑的代表作品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要数法国巴黎的圣母院和英国伦敦的威斯敏斯特教堂。
这两座建筑不仅是哥特式建筑的杰作,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经典之一。
圣母院建于1163年,是一座庄严而壮观的大教堂。
它以巨大的彩绘玻璃窗、细腻的雕塑装饰和高大的尖顶而闻名。
圣母院的建筑结构非常复杂,体现了哥特式建筑风格的精髓。
威斯敏斯特教堂是英国最重要的宗教建筑之一,也是英国君主加冕的场所。
它以其高大的尖顶和精美的雕塑而闻名于世。
威斯敏斯特教堂的建筑风格独特,它巧妙地将中世纪的建筑技术与新的构造方法相结合,创造出了一个宏伟而精致的建筑。
哥特式建筑对欧洲建筑的影响
2020·04一、“哥特”一词的由来及哥特式建筑起源哥特人是以畜牧业为主的东日耳曼人部落的一支部族。
因哥特人曾大败罗马帝国并将罗马城洗劫一空,“哥特”一词有了野蛮的象征意义。
该词最早于文艺复兴时期用于代指建筑风格,后流行于整个欧洲,在发展中渐渐失去了贬低之意。
哥特式建筑最早发源于法国,由罗曼式建筑逐步发展而来,16-17世纪后逐渐衰落。
二、哥特式建筑的主要特征及形成原因哥特式建筑风格最早形成于11世纪后期,法国圣德尼教堂是哥特式建筑的代表。
哥特式建筑此后以法国为中心,在整个中世纪欧洲不断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建筑特色。
(一)结构特色及成因1.两圆心尖券和尖拱两圆心尖券和尖拱是在古罗马圆形拱券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左右两端的圆弧分别由两个圆心决定,在最高处连接,互相支撑,构成尖角。
之所以运用这种结构,一是因为“尖券与横拱、边拱等构成的结构系统能够使侧推力由拱顶直接传递到承重结构”,使结构更加轻巧,简化施工,节省材料;二是因为这种结构避免了跨度变化而造成拱券高度变化,打破了技术因素的限制。
哥特式建筑因此能不断突破建筑高度,凭其高峻森严的形象令人心生敬意。
2.骨架券简化古罗马建筑的十字拱,减轻拱顶质量形成框架式,即为骨架券。
“骨架券的基本单元是在一个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子上做双圆心骨架尖券,四边和对角线上各一道”。
将骨架券作为拱顶的承重结构,其余部分利用石板架在券上,再用泥土填充缝隙。
哥特式以前的建筑,拱顶都很厚重,导致墙体剖切面上窄下宽,完全依靠墙面承重,墙面因此无法大面积开窗,建筑内部昏暗。
3.飞扶壁飞扶壁可直接连接到顶部肋架券的起脚部位。
飞扶壁可以平衡拱顶给墙面带来的侧推力,加之骨架券的使用,使侧墙不必因负重而建造得又高又厚,中厅因此可以设置较大的侧高窗,让光线可以充足地进入到建筑内。
飞扶壁跨越下部附属空间使下方的空间也可以利用,大多建造为小礼拜室。
(二)内、外部处理及成因1.玻璃花窗解决承重问题后,大面积的玻璃窗取代墙壁,光线开始成为影响建筑内部环境氛围的关键因素。
欧洲哥特式建筑艺术及其对中国建筑的影响
欧洲哥特式建筑艺术及其对中国建筑的影响欧洲哥特式建筑艺术是中世纪时期欧洲兴起的一种建筑风格,以其优雅、神秘和壮丽的外观而闻名于世。
它对中国建筑的影响虽然间接,但却是不可忽视的。
本文将从建筑形式、装饰元素和中国建筑的演变等方面探讨欧洲哥特式建筑艺术对中国建筑的影响。
首先,欧洲哥特式建筑在建筑形式上对中国建筑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哥特式建筑倡导高耸的建筑结构,采用弯曲的拱形和尖顶,形成了标志性的竖直线条。
这种结构在欧洲大教堂的设计中得到充分展示,如巴黎圣母院、科隆大教堂等。
虽然中国传统建筑强调水平感,注重平衡和谐,但在明清时期,随着对外交往的增加,杂色色多曲线飞栏等元素逐渐融入中国建筑中,从而与哥特式建筑形成一些相似之处。
其次,欧洲哥特式建筑艺术在装饰元素上对中国建筑有一定的启示。
欧洲哥特式建筑注重细节和装饰,常常运用复杂的花纹、雕刻和玻璃窗等元素,使建筑物更加华丽而精致。
这种装饰风格在中国的建筑中得到了推广,特别是在明清时期的宫殿建筑和寺庙中,可以看到菱形格子窗、彩塑、砖雕等装饰元素的运用。
哥特式建筑的装饰元素对中国建筑起到了一定的启发,丰富了中国建筑的装饰风格。
此外,欧洲哥特式建筑对中国建筑的演变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在明清时期,欧洲传教士引入了哥特式建筑的概念和技术,对中国建筑形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受欧洲哥特式建筑艺术启发,中国的建筑开始借鉴西方的建筑理念,逐渐向现代化发展。
例如,清朝时期的西式建筑就采用了哥特式建筑的柱式、拱门和尖顶等形式,形成了独特的中西融合风格。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欧洲哥特式建筑并没有在中国形成独立的流派,而只是对中国建筑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这种影响相对较小,主要体现在装饰元素和一些外观细节上。
中国传统建筑的体系和风格主要还是基于自身独特的文化和审美标准发展起来的。
综上所述,欧洲哥特式建筑艺术对中国建筑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虽然这种影响相对较小,但它在建筑形式、装饰元素和中国建筑的演变等方面都有所体现。
哥特式建筑个人认识和理解
哥特式建筑个人认识和理解一、引言哥特式建筑,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卓越的技术成就,在建筑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本篇文档将深入探讨哥特式建筑的各个方面,包括其风格特点、历史背景与发展、结构特点与技术革新、象征意义、与其他建筑风格的比较、对后世的影响与传承,以及审美价值。
二、建筑风格特点哥特式建筑的显著特点主要包括飞拱、高大的窗户和尖顶。
这种设计使建筑物显得更加高耸挺拔,具有强烈的垂直感。
同时,细长的窗户和尖顶设计增强了建筑的神秘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历史背景与发展哥特式建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2世纪的法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哥特式建筑逐渐成为欧洲主流的建筑风格。
这一风格的建筑一直持续到16世纪,期间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和完善。
四、结构特点与技术革新哥特式建筑的又一特点是其独特的结构设计。
例如,飞拱的设计减轻了建筑物的重量,同时扩大了室内的空间。
此外,哥特式建筑在建筑材料和技术方面也有所创新,如采用石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以及在建筑技术上采用骨架券等。
五、哥特式建筑的象征意义哥特式建筑不仅仅是物质的体现,它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高耸的建筑形象常常被用来象征着宗教的崇高和神圣,而尖顶则被视为通向天国的象征。
此外,细长的窗户也被视为对知识和光明的追求。
六、与其他建筑风格的比较与罗马式建筑相比,哥特式建筑更加注重垂直性和尖顶设计,显得更加高耸挺拔。
与文艺复兴式建筑相比,哥特式建筑更加神秘、幽暗和精细。
比较不同风格的建筑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各种风格的特点和差异。
七、对后世的影响与传承哥特式建筑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的设计理念和技术革新对后来的建筑风格产生了影响,如巴洛克和洛克克等风格都可以看到哥特式建筑的影子。
其次,哥特式建筑的元素也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建筑设计,如高耸的尖顶和细长的窗户等。
这些元素不仅增强了建筑的美感,也赋予了它们独特的个性和风格。
八、哥特式建筑的审美价值哥特式建筑的审美价值在于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精细的工艺。
建筑风格知识:哥特式建筑风格——深度研究与分析
建筑风格知识:哥特式建筑风格——深度研究与分析哥特式建筑风格——深度研究与分析哥特式建筑风格是指一种在欧洲出现于12世纪末17世纪初的建筑风格,这种风格特征是高耸且苗条的尖拱形和窗户、瘦削的尖塔、复杂的拱形和窗户、和刻有复杂装饰的浮雕石刻。
哥特式建筑风格的本质是一个教派和文化运动,以无与伦比的教堂建筑为标志。
本文将深入研究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历史起源、特征及其世界影响。
一、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历史起源哥特式建筑起源于法国,在12世纪末13世纪初在法国应用,随后在欧洲许多地方流行。
现代的哥特式建筑是基于15世纪到17世纪的建筑风格的改进。
哥特式建筑风格在中世纪欧洲的建筑中,极为受欢迎,并经过数百年的传承,成为了文艺复兴时期以后各国建筑的重要样式之一。
哥特式建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罗马时代的拱形构造和哥特人所采用的拱形结构。
哥特式建筑在12世纪中叶开始出现,其首要特征之一便是庞大而高大的教堂,结构上能够支撑完整的墙壁和巨大而让人难以置信的拱顶。
这种建筑风格也有别于更早期的罗曼式建筑,后者在结构上较为简单并且在装饰上,使用较为简单的图案和花纹,而哥特式建筑则使用更加复杂的图案和花纹,并且更高大的建筑结构给人一种巨大而深刻的情感体验。
二、哥特式建筑风格的特征哥特式建筑的起源的确是因为教堂内部需要较大的空间来容纳更多的人,同时也为摆放大型装饰品提供了大量的空间。
而哥特式建筑的其它特点也因此逐渐形成,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尖拱形:哥特式建筑的最明显的特征之一,是在窗户、钢梁、弓形护栏中应用了许多尖锐而复杂的拱形。
2、突出的塔楼:哥特式建筑著名的塔楼,是其体系的核心。
塔楼突出在的建筑上方,有两个功能:一是标示工程项目的位置,二是为建筑提供了壮丽的结构。
3、高窗:哥特式建筑在窗户上采用比例精确且艺术感强的形式,窗户的整体尺寸较大,高窗则充分利用窗户提供的自然光线。
窗户的上部构造中有许多美丽的弓形、装饰性垂直支撑和飞拱。
4、中殿:哥特式建筑典型的教堂结构包括中殿,这是一种中央轴线对称的结构,使人们能够站在一个固定的位置,感受到教堂内部的所有细节。
哥特式建筑研究报告论文
哥特式建筑研究报告论文哥特式建筑研究报告论文引言:哥特式建筑是中世纪欧洲晚期出现的一种建筑样式,其特点是高大的拱形支撑结构、尖顶式屋顶和精美的装饰。
哥特式建筑在当时极为流行,无论是教堂、城堡还是市政厅,都可以看到其影子。
本论文将重点研究哥特式建筑的起源、特点以及对后世建筑的影响。
一、起源与发展哥特式建筑起源于12世纪法国,最早出现在圣丹尼大教堂的重建中。
在此之前,罗马式建筑是欧洲主导的建筑风格,建筑主要以圆拱为特征。
然而,哥特式建筑在设计上更为复杂和独特,其出现颠覆了当时的建筑规范。
哥特式建筑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早期哥特式、高高哥特式和后期哥特式三个阶段。
早期哥特式建筑以圣丹尼大教堂为代表,高高哥特式建筑以巴黎圣母院为代表,后期哥特式建筑以巴黎圣母院的改建为代表。
二、特点1. 纵向拉伸:哥特式建筑最显著的特点是建筑的纵向拉伸,使建筑物显得更高大,形成了建筑的垂直性。
这一特点源自于哥特式建筑师对建筑的神圣性和力量的追求。
圣母院的尖顶和飞扶壁都是纵向拉伸的体现。
2. 拱形结构:哥特式建筑使用了更加轻巧的石拱结构,大大减轻了建筑的重量。
圆拱和尖拱作为主要的建筑元素,使得建筑更加稳定和坚固。
3. 尖顶式屋顶:哥特式建筑的屋顶通常采用尖顶式,造型独特。
尖顶式屋顶不仅加强了建筑的纵向感,也使建筑更加具有装饰性,并且在修道院和教堂中常用于标示信仰的符号。
4. 精美的装饰:哥特式建筑的装饰非常精美,常常使用尖形窗户、雕花和镂空的石雕等。
装饰元素往往取材于宗教、自然和民间传说等,体现了建筑师对细节的关注和精神内涵的追求。
三、影响哥特式建筑对后世的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哥特式建筑开创了一种新的建筑语言,奠定了后世建筑的发展基础。
其纵向拉伸的特点以及使用尖顶式屋顶的风格,影响了后来的建筑师,如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米开朗基罗。
此外,哥特式建筑的装饰风格也影响了后世。
建筑师们在设计时注重细节和装饰的精美,从而为后来的建筑风格如巴洛克和洛可可等奠定了基础。
哥特建筑风格
哥特建筑风格哥特建筑风格是欧洲中世纪时期兴起的一种建筑风格,它以其独特的尖拱形、高耸的尖塔和精美的雕刻而闻名于世。
作为中世纪哥特文化的杰作,哥特建筑在西方建筑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索哥特建筑风格的起源、特点以及其在历史和艺术上的意义。
起源哥特建筑起源于12世纪的法国,很快就传播到欧洲其他地区。
起初,哥特建筑是为了解决封建时代日益增长的城市人口而诞生的。
由于城市人口的增长,教堂作为基督教的中心和社区的凝聚力也需要更大的空间来容纳信徒。
哥特建筑师们通过引入新的结构和设计元素,成功地创造了大规模的教堂。
特点哥特建筑的最显著特点就是尖拱形。
尖拱不仅使建筑物看起来更高,还有助于将重量传递到更远的支持点,从而实现更轻盈和开放的结构。
此外,哥特建筑还注重垂直线条的表达,比例感和装饰细节。
尖塔是哥特建筑另一个标志性的特征,它们通常高耸入云,威严而壮观。
细节雕刻在哥特建筑的门廊、墙体和拱顶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们常常描绘圣经故事和神圣的符号,使建筑充满了艺术和宗教的元素。
历史和艺术意义哥特建筑在历史和艺术上都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标志着欧洲中世纪文明的高度发展。
哥特建筑的宏大规模和精细工艺显示了当时的技术水平和审美追求。
其次,哥特建筑为后世的建筑风格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影响。
从文艺复兴到现代建筑,哥特风格的元素可以在许多建筑中找到。
最后,哥特建筑也与宗教有着密切的关系。
教堂是哥特建筑的主要形式,它们成为信仰的象征和精神的寄托。
哥特建筑风格的代表作品欧洲有许多著名的哥特建筑作品,每座建筑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魅力。
以下是一些著名的哥特建筑:1. 城堡地区的圣维特教堂(捷克共和国,布拉格):这座宏伟的教堂是捷克哥特建筑的代表,其高塔和华丽的雕刻赢得了许多游客的赞誉。
2. 巴黎圣母院(法国,巴黎):这座教堂是法国最著名的哥特建筑之一,它在维多利亚·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3. 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梵蒂冈城国):这座宏伟的教堂是天主教的中心,它的建筑风格融合了哥特和文艺复兴的元素。
欧洲哥特式建筑的发展与传承
欧洲哥特式建筑的发展与传承欧洲哥特式建筑是中世纪早期至晚期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广泛应用于教堂、城堡以及市政建筑等。
它的特点是高大而宏伟的尖顶、尖拱形的门窗和精巧复杂的花窗玻璃。
哥特式建筑在欧洲历史上独树一帜,它不仅是建筑的杰作,也是人们对宗教的执着追求和审美观念的产物。
1. 中世纪的欧洲哥特式建筑欧洲哥特式建筑起源于12世纪的法国,当时的天主教会追求庄重与庄严,并借此表达对上帝的敬畏之情。
因此,哥特式建筑在材料选择、建筑结构和装饰风格上都体现了这种特点。
它采用了石材和玻璃等材料,使建筑更加坚实耐用,同时又利用尖拱形窗户和尖顶来形成独特的造型,以及尖拱形门窗的巧妙设计,使得室内光线充足,创造了一种庄严而神秘的氛围。
2. 欧洲哥特式建筑的演进与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欧洲哥特式建筑逐渐演进并传播到了整个欧洲。
它不仅在法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还出现了不同的地区特色的哥特式建筑。
比如,英国的哥特式建筑更加注重装饰和细节,德国的哥特式建筑更加偏向于工程和结构。
这些不同的特点丰富了欧洲哥特式建筑的发展,使它成为了中世纪欧洲最重要的建筑风格之一。
3. 欧洲哥特式建筑的传承与影响欧洲哥特式建筑的传承是由建筑师和工匠们的努力和创造力推动的。
他们通过不断尝试和实践,增加了建筑的高度、宽度和稳定性。
同时,他们还在装饰和细节方面创新,使建筑更加富丽堂皇。
哥特式建筑的传承不仅体现在具体的建筑上,还影响了后来建筑风格的发展。
比如,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们受到欧洲哥特式建筑的启发,将其特点融入到了新的建筑风格中,创造出了别具一格的文艺复兴建筑。
4. 当代的欧洲哥特式建筑尽管现代建筑风格多种多样,欧洲哥特式建筑仍然保持着一定的影响力。
在当代,一些新建的教堂和政府大楼仍然采用了哥特式建筑的元素,以传承欧洲历史的精华。
此外,欧洲哥特式建筑也成为了世界各地建筑师的灵感之源。
许多国家的旅游景点中,都可以看到仿古的哥特式建筑,吸引着无数游客前往参观。
哥特时期对欧洲建筑和城市规划的影响
哥特时期对欧洲建筑和城市规划的影响在欧洲历史的长河中,哥特时期是一个极为特殊的时期。
它是中世纪时期的一个潮流,兴起于10世纪,在12世纪达到了巅峰。
在这一时期,欧洲文化艺术得到了极大的繁荣,建筑和城市规划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哥特时期建筑哥特时期建筑是欧洲中世纪时期的一种典型建筑风格,它是古代罗马建筑和拜占廷建筑的延续,同时又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和创新。
哥特时期建筑并不是在一夜之间形成的,而是在数百年的漫长过程中慢慢发展的。
哥特时期建筑的特点是将建筑物打造成一个整体,采用轻盈的柱子和弓形拱形,使建筑物内部空间得到了更好的利用。
同时,哥特时期建筑的外观也有很强的装饰效果。
哥特时期建筑最著名的代表作便是法国巴黎的圣母院,在这座大教堂中,我们可以看到哥特时期建筑的典型特征。
哥特式建筑对欧洲城市规划的影响在哥特时期建筑兴盛的同时,城市规划也开始得到了重视。
在哥特时期,欧洲城市的规模和数量都得到了极大的扩展。
并且,城市规划也得到了更为科学的规划方式。
哥特时期建筑对欧洲城市规划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哥特时期建筑的兴起,使得城市规划更加注重美感和装饰效果。
城市中的各种建筑都开始采用哥特式建筑的风格,使得城市变得更加均衡和协调。
其次,在哥特时期,人们注重城市规划的整体性。
他们将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统一起来,从而实现城市规划的统一性和整体性。
这种设计思想,对于现代城市规划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最后,在哥特时期,城市中的城墙和城门得到了更为完善的建设。
城镇中的建筑也开始采用哥特式建筑风格,使得城市更加稳固和坚实。
这种城市规划,在整个欧洲历史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总结在欧洲历史的长河中,哥特时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
这个时期,建筑和城市规划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哥特式建筑作为欧洲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了整个欧洲的文化艺术,对于现代文化艺术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同时,哥特式建筑还对欧洲的城市规划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城市规划思想,在现代城市规划中也得到了重视和发展。
英国哥特式建筑
英国哥特式建筑在英国的城市景观中,我们常常看到壮丽而庄重的哥特式建筑。
这些建筑具有独特的特点,凭借其雄伟的风格和浓重的历史氛围,吸引着众多游客和建筑爱好者。
一、哥特式建筑的起源和特点哥特式建筑是一种源自中世纪的建筑风格,起源于12世纪的法国,后来迅速传播到英国及其他欧洲国家。
这种建筑风格在欧洲大陆称为“法式风格”,但在英国,人们习惯称之为“哥特式风格”。
哥特式建筑的主要特点是其高耸的尖顶、突出的尖拱形门窗和复杂的雕刻装饰。
这些建筑不仅展现了当时技术的高度发展,还体现了宗教信仰和社会秩序的力量。
这些建筑在设计上注重垂直线条的表现,以突显其庄重和庄严感。
二、英国哥特式建筑的代表性建筑1.威斯敏斯特教堂作为伦敦的地标建筑,威斯敏斯特教堂是英国哥特式建筑的代表之一。
这座教堂建于11世纪晚期至16世纪,是英国最重要的教堂之一。
它的尖顶和精美的装饰使其成为观光客和宗教朝圣者的热门景点。
2.诺曼底庄园诺曼底庄园位于北约克郡,是一座精美的中世纪城堡,充满着神秘氛围。
它的建筑风格是一种独特的哥特式石造结构,坐落在壮丽的乡村风景中。
游客们可以欣赏到古老的城堡和围墙,以及精美的雕刻和尖顶。
3.牛津大学英国著名的牛津大学也有许多哥特式建筑,如基督堂和圣约翰学院等。
这些建筑融合了教育和宗教的元素,代表了中世纪学术的辉煌时代。
三、哥特式建筑对英国社会的影响哥特式建筑不仅仅是美的象征,它还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英国的历史和文化。
这些建筑是英国历史的见证者,承载着贵族、教堂和大学的文化传统。
它们不仅是宗教活动场所,还是国王加冕仪式、贵族婚礼和葬礼的重要场所。
另外,这些建筑还为英国的旅游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每年吸引着数以百万计的游客。
四、现代哥特式建筑的独创性虽然哥特式建筑诞生于中世纪,但现代建筑师们通过借鉴和演绎,使其风格得以保留和发展。
现代哥特式建筑致力于保持传统的线条和形式,同时融入现代建筑技术和理念。
这些建筑既重视历史遗产的保护,又呈现出现代建筑的创新思维。
哥特式建筑的历史与文化特点
哥特式建筑的历史与文化特点哥特式建筑是西方建筑史上一种重要的建筑风格,其兴起和发展不仅是欧洲文化史上的重要事件,而且对后来的建筑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建筑风格的起源、特征特点、社会文化背景等方面探讨哥特式建筑的历史与文化特点。
一、起源与发展哥特式建筑产生于12世纪末期的法国巴黎,源于当时新兴的修道会所建的教堂。
哥特式建筑是一种借鉴古罗马建筑艺术而创造出的新的建筑艺术,同时也吸收了早期的罗曼式建筑风格的因素。
哥特式建筑既保持了古典建筑的稳重和庄严,又充分表现了中世纪欧洲的宗教情绪和文化内涵,充分展现了欧洲文化发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哥特式建筑的风格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高尚的空间感哥特式建筑的室内空间设计以挑高为主,用高度展示丰富的宝座、圣经故事、窗户以及其他雕塑作品。
此种空旷的空间设计有效地表达了中世纪欧洲基督教宗教情结,显示出身处于这样宏伟而高尚的建筑中会增加人们对上帝的敬畏和崇拜。
2. 壮观的立面与尖拱弧形哥特式建筑的立面设计显得雄伟壮观,其主要特征为采用尖拱弧形结构,使建筑显得更具重量感,同时也增强了建筑的耐久性及美感。
3. 花托和雕塑哥特式建筑中充分利用了花托和雕塑来装饰其墙壁和拱顶。
这些用石头和雕塑具体化的人形象征着上帝的住所,会增添文化气息给建筑。
二、社会文化背景哥特式建筑的创立与欧洲的文化传统与宗教传统密切相关。
中世纪欧洲的文化传统是以基督教为中心的,这也是哥特式建筑创立的主要原因。
在接受基督教教化的过程中,欧洲的文化和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民众心态和信仰的改变促进了哥特式建筑的出现。
同时,哥特式建筑也受到欧洲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影响。
在欧洲的军事、政治、社会经济方面取得的重要成就和发展,为哥特式建筑的创作和闪耀奠定了基础。
三、哥特式建筑的文化意义哥特式建筑是欧洲文化史上的“巨匠之作”,并对全球建筑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了体现:1. 宗教艺术的代表哥特式建筑是基督教体系中的宗教艺术之一,它通过建筑不仅是修士和神职人员的工作场所,也是教区民众所表达敬畏和崇拜上帝的场所。
哥特式建筑研究报告
哥特式建筑研究报告
哥特式建筑是中世纪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它起源于12世纪,主要流行于13世纪至16世纪。
哥特式建筑以高耸的尖顶、尖
拱窗和复杂的装饰为特点,它的设计和结构表现了当时人们对于宗教和上帝的虔诚与威严。
本文将对哥特式建筑的特点、发展历程以及其在欧洲建筑史上的地位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哥特式建筑的特点体现在建筑设计和结构上。
哥特式建筑采用了许多新的技术和设计元素,例如尖拱窗、高耸的尖顶和螺旋形的铁塔。
这些设计使得建筑物看起来更加高大、庄重和宏伟。
而在建筑结构方面,哥特式建筑采用了飞扶壁和扶壁拱,这种结构形式可以分散建筑物的重量,使建筑物更加稳固。
其次,哥特式建筑在欧洲建筑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哥特式建筑代表了中世纪欧洲的宗教文化和政治权力。
许多哥特式大教堂和城堡成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物,体现了教会和王权的威严与权力。
同时,哥特式建筑也标志着中世纪欧洲城市化的进程,它的设计和结构影响了后来的建筑风格,如文艺复兴和巴洛克。
最后,哥特式建筑的发展历程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初期哥特式,它出现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代表建筑物有巴黎圣母院和圣丹尼斯教堂。
第二阶段是高峰哥特式,出现在13世
纪至14世纪,代表建筑物有巴黎圣母院和科隆大教堂。
第三
阶段是晚期哥特式,出现在14世纪末至16世纪初,代表建筑物有米兰大教堂和西班牙的哥特式宫殿。
总之,哥特式建筑作为中世纪欧洲建筑的一种重要风格,它的设计和结构体现了那个时代人们对于宗教和威严的追求。
哥特式建筑的特点和发展历程影响了后来的建筑风格,成为欧洲建筑史上的一个重要篇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哥特式建筑的发展与影响
【摘要】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世纪到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哥特式教堂的结构体系由石头的骨架圈和飞扶壁组成,总体的风格特点是空灵纤瘦、高耸、尖峭。
那空灵的意境和垂直向上的形态是基督教精神内涵的最确切的表述,而高且直、空灵、虚幻的形象,似乎直指上苍,启示人们脱离这个苦难、充满罪恶的世界,奔赴“天国乐土”。
总之哥特式建筑体现了创造者无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现在的艺术设计也产生了不少的启发与影响。
【关键词】哥特式教堂建筑传统文化启发与影响
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世纪到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
自公元12世纪到公元15世纪,城市已成为各个封建王国的政治、宗教、经济和文化中心,这一时期正是哥特式艺术发展的巅峰时期。
“哥特”原是指野蛮人,哥特艺术就是野蛮艺术之义,是一个贬义词,在欧洲人眼里罗马式才是正统艺术,但哥特式建筑凭借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哥特式建筑外观的基本特征是高而直,其典型构图是一对高耸的尖塔,中间夹着中厅的山墙在山墙檐头的栏杆大门洞上设置了一列布有雕像的凹形盒,把整个立面横联系起来在中央的栏杆和凹形盒之间是象征天堂的圆形玫瑰窗,与此同时建筑的立面越往上划分越为细巧,形体和装饰越见玲珑。
内部空间的特点哥特式教堂的平面一般为拉丁十字形,但中厅窄而长,瘦而高,教堂内部导向天堂和祭坛的动势都很强教堂内部的结构全部裸露.近于框架式,垂直线条统率着所有部分,使空间显得极为高耸象征着对天国的憧憬。
教堂的结构体系由石头的骨架圈和飞扶壁组成。
其基本单元是在一个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子上做双圆心骨架尖券,四边和对角线上各一道,屋面石板架在券上,形成拱顶。
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在不同跨度上做出矢高相同的圈,拱顶重量轻,交线分明,减少了券脚的推力,简化了施工;飞扶壁则是由侧厅外面的柱墩发券,平衡中厅拱脚的侧推力,为了增加稳定性,常在柱墩上砌有尖塔。
由于采用了尖券、尖拱和飞扶壁,哥特式教堂的内部空间高旷、单纯、统一,装
饰细部如华盖,壁龛等也都用尖券做主题,建筑风格与结构手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第一个哥特式建筑是在法国国王的领地上诞生的,之后整个欧洲都受到“哥特化”的影响,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
通常所认为的第一座真正的哥特式教堂是巴黎郊区的圣丹尼教堂。
这座教堂四尖券巧妙地解决了各拱之间的拱顶结构问题,有大面积的彩色玻璃窗,为以后许多教堂所效仿。
法国哥特式教堂平面虽然是拉丁十字形,但横翼突出很少,其外观上的显著特点是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尖塔和尖顶,整个教堂向上的动势很强,雕刻极其丰富。
兰斯主教堂、沙特尔主教堂、亚眠主教堂和博韦主教堂一起,被称为法国四大哥特式教堂。
英国的哥特式建筑出现的比法国稍晚,且不像法国教堂那样矗立于拥挤的城市中心,力求高大,控制城市,往往位于开阔的乡村环境中,作为复杂的修道院建筑群的一部分,比较低矮,与修道院一起沿水流方向伸展,装饰更自由多样。
英国教堂的工期一般都很长,其间不断改建、加建,很难找到整体风格统一的。
英国哥特时期的世俗建筑成就很高。
在哥特式建筑流行的早期,封建主的城堡有很强的防卫性,城墙很厚,有许多塔楼和碉堡,墙内还有高高的核堡。
15世纪以后,王权进一步巩固,城堡的外墙开了窗户,并更多地考虑居住的舒适性。
德国最早的哥特式教堂之一科隆主教堂于1248年兴工,由法国人设计,有法国盛期的哥特式教堂的风格。
德国教堂很早就形成自己的形制和特点,它的中厅和侧厅高度相同,既无高侧窗,也无飞扶壁,完全靠侧厅外墙瘦高的窗户采光。
拱顶上面再加一层整体的陡坡屋面,内部是一个多柱大厅,马尔堡的圣伊丽莎白教堂就是这种教堂的代表。
德国还有一种只在教堂正面建一座很高钟塔的哥特式教堂,著名的例子是乌尔姆主教堂。
它的钟塔高达161米,控制着整个建筑构图,可谓中世纪教堂建筑中的奇观。
意大利的哥特式建筑于12世纪由国外传入,主要影响于北部地区。
意大利没有真正接受哥特式建筑的结构体系和造型原则,只是把它作为一种装饰风格,因此这里极难找到“纯粹”的哥特式教堂。
意大利教堂并不强调高度和垂直感,正面也没有高钟塔,而是采用屏幕式的山墙构图。
屋顶较平缓,窗户不大,往往尖券和半圆券并用,飞扶壁极为少见,雕刻和装饰则有明显的罗马古典风格。
意大利最著名的哥特式教堂是米兰大教堂,它是欧洲中世纪最大的教堂之一。
教堂
内部由四排巨柱隔开,中厅高出侧厅很少,侧高窗很小,内部比较幽暗,建筑的外部全由光彩夺目的白大理石筑成。
高高的花窗、直立的扶壁以及 135座尖塔,都表现出向上的动势,塔顶上的雕像仿佛正要飞升。
西边正面是意大利人字山墙,也装饰着很多哥特式尖券尖塔,但它的门窗已经带有文艺复兴晚期的风格。
在意大利,哥特从来不曾真正流行,14世纪很快被文艺复兴风格取代。
随后文艺复兴席卷欧洲,只有在北欧的几个国家继续建造哥特教堂,形成独特的木制哥特建筑。
在力学上,哥特建筑利用线性框架来分割体积、传导受力的特点被文艺复兴风格继承,由此诞生了佛罗伦萨和罗马的伟大穹顶,特别是拱上设穹顶的新技术;在美学上,由于晚期哥特教堂飞扶壁很多,使室内外风格差异极大;作为装饰增设的拱肋划分空间并形成一种繁缛的风格。
这两点都被巴洛克建筑继承
哥特建筑重视线条的特色在后来的哥特复兴建筑得到重现,但色彩鲜艳的特点则被抛弃。
我们时代的设计基本趋向就是追求现实的生活。
我们已经更进一步地认识了现实生活因此我们也不再去建造教堂了。
浪漫主义者的大胆豪举.对我们也没有什么意义了。
我们只感到他们创造的形式空虚。
我们的时代不是激情的时代,我们珍视理智和现实主义更超乎突发的热情。
我们必须满足我们时代的人们现实主义和功能主义的要求。
只有这样.我们的建筑物才能体现我们时代的内在力量。
如果把古罗马沉重的水道桥与现代轻巧得像蛛网般的钢架相比,或把厚重的拱顶与薄壁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我们就能看出,我们时代的建筑在形式和表现手法上与过去的建筑有多么悬殊的区别。
现代的工业化施工方法是促进了这种发展。
最初的几座哥特式建筑物.在它们的罗马风式样的同类的建筑中间必定好像是一些不速之客。
我们应该学会借鉴和吸收各种传统文化.从中提炼和发展它的风采应用到现代设计中。
由此可见,在艺术与科学之间的现代设计,必然在发展中不断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不断采用最新的科技成果,创造更新的设计文化。
外国设计史期末论文
浅析哥特式建筑的发展与影响
姓名:宋亚慧
学号:20094190423
班级:艺术设计四班
院系:艺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