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带放大器(王正齐)
一种低噪声高增益宽带视频对数放大器

一种低噪声高增益宽带视频对数放大器
王守祥
【期刊名称】《微电子学》
【年(卷),期】1995(25)6
【摘要】着重介绍了一种用于电子对抗系统(ECM)预警雷达接收机中的低噪声高增益宽带视频对数放大器的设计原理、制造工艺及其应用,进一步考察了国内外整机系统的发展现状,综合介绍了目前国内外视频对数放大器(LVA)的发展及其在整机系统中的应用前景。
【总页数】5页(P22-26)
【关键词】放大器;视频对数放大器;模拟集成电路
【作者】王守祥
【作者单位】电子工业部第24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722.58;TN431.1
【相关文献】
1.一种平坦高增益的宽带低噪声放大器设计 [J], 商锋;李亚军;樊红宛
2.一种L波段宽带、平坦高增益低噪声放大器研究 [J], 严评;厉志强;贾玉伟;朱菲菲
3.一种新型的高增益超宽带低噪声放大器 [J], 吕瑛;康星朝
4.一种平坦高增益的宽带低噪声放大器设计 [J], 商锋;李亚军;樊红宛
5.一种高增益、低功耗的超宽带低噪声放大器 [J], 刘丹丹;马铭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分档切换的射频宽带放大器的设计

基于分档切换的射频宽带放大器的设计
刘力
【期刊名称】《信息技术》
【年(卷),期】2014(38)12
【摘要】针对现行的增益放大器对于低频10M赫兹和高频段的放大特性不能满足增益的一致性,同时每个增益放大器都需级联才能满足0 ~ 60dB可调,但级联会产生指标的降低的问题,文中提出一个射频宽带增益放大器.其高频段模块电路是由输入电路、三级16dB放大电路和四选一切换器、增益可调放大器和输出驱动电路组成的模拟电路构成,系统控制模块以STC单片机为主,可完成增益设定、控制四选一切换器、增益可调电路等功能.测试结果表明文中提供的射频宽带放大器,相比传统的射频宽带放大器,在提供较低频段和高频段增益放大且提供增益一致性的同时,能够提供更高的线性度.
【总页数】4页(P188-190,195)
【作者】刘力
【作者单位】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阜阳卷烟厂,安徽阜阳236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14
【相关文献】
1.射频宽带放大器设计在电子竞赛指导中的应用 [J], 马延军;朱代先;庞立华;张红
2.射频宽带放大器设计 [J], 熊天润;王建卫
3.基于AD8367射频宽带放大器设计的分析 [J], 赵晨洋;刘明宇;姜珺;樊亚南
4.一种增益可控的射频宽带放大器设计 [J], 胡雄风
5.射频宽带放大器的设计 [J], 王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超宽带功率放大器概述

超宽带功率放大器概述王行建【期刊名称】《电子测试》【年(卷),期】2017(000)014【摘要】Ultra-wideband power amplifier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mmunication system.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lassification and main parameters of power amplifier,briefly introduces the design of ultra-wideband power amplifier,and introduced the latest research status of ultra-wideband power amplifier at home and abroad.%超宽带功率放大器是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阐述了功率放大器的分类和主要参数,简要介绍了超宽带功率放大器的设计,并介绍了国内外超宽带功率放大器的最新研究现状.【总页数】2页(P102,104)【作者】王行建【作者单位】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41【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1~4GHz 80W GaN超宽带功率放大器 [J], 杨文琪;钟世昌;李宇超2.0.35-2GHz GaN HEMT超宽带高效率功率放大器设计 [J], 韩娜; 廖学介; 杨秀强; 庞玉会3.短波跨倍频程超宽带E类功率放大器设计 [J], 高凯仑; 叶焱; 刘太君; 许高明; 陆云龙4.基于改进简化实频技术的超宽带功率放大器设计 [J], 刘国华;周国祥;郭灿天赐;程知群5.基于GaAs工艺的超宽带混合集成功率放大器 [J], 胡俊;陈晓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放大器AD603模块

放大器AD603模块目录1. 模块功能 (2)2. 工作原理 (2)3. 内部结构 (3)3.1 AD630运放芯片 (3)3.2 TLV5618 DAC芯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放大器AD603电路原理图 (4)4.1放大器AD603模块原理图 (4)4.2放大器AD603模块印制版图(顶层) (5)4.3放大器AD603模块印制版图(底层) (5)4.4放大器AD603模块印制版图(丝印层顶层) (5)4.5放大器AD603模块印制版图(丝印层底层) (5)5. 参考文献 (6)6. 使用方法 (6)7. 测试数据和截图 (7)8. 其他 (7)1. 模块功能AD603是一种具有程控增益调整功能的芯片,是一个低噪、90MHz带宽增益可调的集成运放,如增益用分贝表示,则增益与控制电压成线性关系,压摆率为275V/μs。
它提供精确的、可由管脚选择的增益,它的增益是线性变化的,且在温度和电源电压变化时有很高的稳定性,增益变化的范围40dB,增益控制转换比例25mV/dB,响应速度为40dB,变化范围所需时间小于1μs。
AD603内部包含一个七级R-2R梯形网络组成的0dB到-42.14dB的可变衰减器和一个固定增益的放大器,此固定增益放大器的增益可通过外接不同反馈网络的方式改变,以选择AD603不同的增益变化范围。
增益在-11~+30dB时的带宽为90Mhz,增益在+9~+41dB时具有9MHz带宽。
该集成电路可应用于射频自动增益放大器、视频增益控制、A/D转换量程扩展和信号测量系统。
2. 工作原理AD603内部结构图如图2.1.1所示。
AD603由一个可通过外部反馈电路设置固定增益GF(31.07~51.07)的放大器、0~-42.14dB的宽带压控精密无源衰减器和40dB/V的线性增益控制电路构成。
一种GaN双管芯宽带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一种GaN双管芯宽带功率放大器的设计赵家敏;安士全;张瑞【摘要】针对超宽带(1~5 GHz)20 W功率放大器的设计要求,使用了一种可行的实现方法,即采用小信号S参数法对两个Triquint公司的TGF2023-02管芯进行宽带匹配电路设计,并制作了一款宽带功率放大器.测试结果表明,带内增益>10 dB,饱和功率输出20 W,测试数据与仿真结果吻合,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性.【期刊名称】《电子科技》【年(卷),期】2017(030)012【总页数】3页(P9-10,16)【关键词】TGF2023;宽带匹配;功放;小信号;双管芯【作者】赵家敏;安士全;张瑞【作者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38研究所微波技术部,安徽合肥230031;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38研究所微波技术部,安徽合肥230031;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38研究所微波技术部,安徽合肥23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722.7+5功率放大器是雷达、信息对抗、通讯等发射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有源相控阵技术的发展以及多功能射频综合体制的兴起,系统应用中对功率放大器提出了宽带、小型化、低成本、通用性、模块化设计等诸多应用需求[1-4]。
近年来兴起的以GaN和SiC为代表的宽禁带功率放大器,以其宽带宽、高功率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5-6]。
Triquint公司的GaN管芯覆盖频率DC-18GHz,选取任意频段做匹配电路设计,可设计成通用化、模块化、宽带的功率放大器[7]。
本文针对Triquint公司的TGF2023-02管芯开展宽带电路设计,对并联的两个GaN管芯利用小信号S参数法进行输入输出阻抗的宽带匹配电路设计,设计了一款1~5 GHz的宽带功率放大器,并根据仿真结果进行了实际电路的制作和测试。
功率放大器设计的方法一般分为3种:基于大信号模型的谐波平衡仿真(Harmonic Balance Simulation)设计,基于负载牵引的阻抗匹配电路设计和基于小信号参数的电路仿真[8-9]。
宽带放大器

2010年TI杯模拟电子系统专题邀请赛宽带放大器(A题)队伍编号:参赛学校:参赛学生:指导教师:025211南京师范大学杨昊吕晨阳张沁枫王兴和孙航嘉2010年8月26日宽带放大器(A题)摘要:本作品由前置放大、中级放大、末级功率驱动、峰值检测、电源管理及人机界面这些模块所组成,具有宽带数字程控和AGC功能,整个系统以5V 单电源工作。
在前级放大电路中,用单位增益稳定宽带反馈型放大器OPA820和宽带压控放大器VCA810放大输入信号,在电压放大一定的倍数后,经过末级THS3091驱动50Q的负载。
VCA810勺使用方便了调整增益,THS3091的使用提高了驱动电路带负载的能力。
应用MSP430寸增益进行预置和控制,稳定性好,可控范围大。
电路设计综合应用了电容去耦、滤波、使用屏蔽线传输信号等抗干扰措施以减少放大器的噪声并抑制咼频自激。
经验证,本方案完成了全部基本功能和发挥功能。
关键词:宽带放大峰值检测AGC1系统方案1.1 方案比较与选择1.1.1增益放大电路的方案方案一:使用分立的三极管等元件搭建输入缓冲电路和增益放大的电路。
优点是成本低廉,易于购置。
为了满足固定增益40dB的要求,可以采用多级放大电路实现。
但时是大量采用分立元件比较容易在高频时产生自激振荡,可能会增加电路的调试时间,同时短时间内手工制作难以保证可靠性及指标。
方案二:使用OPA820作为阻抗匹配和前置放大器,中间级用VCA810动态调节增益。
此方案电路简单,可靠性高。
VCA运放的压控放大特性更增加了整个电路的可控动态范围至-20dB-60dB,既可以方便的做进一步的幅值微调和增益提高;也可以配合测量的峰值形成AGC电路。
综上,我们采用方案二,设计简洁高效灵活稳定的放大电路。
1.1.2功率输出电路的方案方案一:使用功率三极管和普通的运放组成升压输出复合放大器,这种电路可以将运放的标称摆幅扩展的更大,同时将负载驱动提升到100mA以上。
一种超宽带可重构功率放大器单片微波集成电路[发明专利]
![一种超宽带可重构功率放大器单片微波集成电路[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452c2ee1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89.png)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1385870.7(22)申请日 2020.12.01(71)申请人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地址 210016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中山东路524号(72)发明人 陶洪琪 王光年 王嘉文 闫俊达 庄园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代理人 施昊(51)Int.Cl.H03F 3/20(2006.01)H03F 3/193(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超宽带可重构功率放大器单片微波集成电路(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宽带可重构功率放大器单片微波集成电路,包括控制功放单元、平衡功放单元、超宽带移相网络以及第一~第三超宽带耦合器。
所述平衡功放单元包括镜像的两个功放单元,控制功放单元的输出功率对平衡功放单元中的两个功放单元的负载阻抗进行有源负载调制,实现超宽带可重构。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CN 112543006 A 2021.03.23C N 112543006A1.一种超宽带可重构功率放大器单片微波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功放单元、平衡功放单元、超宽带移相网络以及第一~第三超宽带耦合器;所述第一超宽带耦合器的输入端与射频输入口连接;所述超宽带移相网络的输入端与第一超宽带耦合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功放单元的输入端与超宽带移相网络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超宽带耦合器的输入端与第一超宽带耦合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平衡功放单元包括镜像的两个功放单元,两个功放单元的输入端分别与第二超宽带耦合器的两个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超宽带耦合器的输入端分别与控制功放单元的输出端和两个功放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第三超宽带耦合器的输出端与射频输出口连接;所述控制功放单元、平衡功放单元、超宽带移相网络以及第一~第三超宽带耦合器均为超宽带结构;所述控制功放单元的输出功率对平衡功放单元中的两个功放单元的负载阻抗进行有源负载调制,实现可重构。
一种专用宽带低噪声前置放大器

一种专用宽带低噪声前置放大器
张旭光
【期刊名称】《集成电路通讯》
【年(卷),期】2001(000)001
【摘要】描述了一种专用双极单片宽带噪声前置放大器。
该放大器的开环增益60dB-3dB带宽2.5MHz,等效输入噪声电压1.6V√Hz。
【总页数】5页(P1-5)
【作者】张旭光
【作者单位】中国兵器工业第214研究所,蚌埠23304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722.71
【相关文献】
1.一种622Mbps低噪声前置放大器 [J], 贾英江;王维斌
2.一种低噪声电荷灵敏前置放大器的研制 [J], 苏杭;封常青;郑其斌;朱丹阳;金西;刘树彬;安琪
3.一种低噪声快电荷灵敏前置放大器的研制 [J], 苏弘;周波;李小刚;马晓莉
4.心电图机专用IC—CMOS低噪声前置放大器的设计 [J], 李联;姜黎
5.一种低噪声前置放大器的电路设计 [J], 王彬;李健;肖姿逸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宽带放大器作者:王正齐陈华奇邓如岑(华中科技大学)编号:1-16赛前辅导老师:尹仕文稿整理辅导老师:肖看本设计利用可变增益宽带放大器AD603来提高增益和扩大AGC控制范围,通过软件补偿减小增益调节的步进间隔和提高准确度。
输入部分采用高速电压反馈型运放OPA642作跟随器提高输入阻抗,并且在不影响性能的条件下给输入部分加了保护电路。
使用了多种抗干扰措施以减少噪声并抑制高频自激。
功率输出部分采用分立元件制作。
整个系统通频带为1kHz~20MHz,最小增益0dB,最大增益80dB。
增益步进1dB,60dB以下预置增益与实际增益误差小于0.2dB。
不失真输出电压有效值达9.5V,输出4.5V-5.5V时AGC控制范围为66dB。
方案论证与比较1 增益控制部分方案一: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场效应管工作在可变电阻区,输出信号取自电阻与场效应管与对'V的分压。
采用场效应管作AGC控制可以达到很高的频率和很低的噪声,但温度、电源等的漂移将会引起分压比的变化,用这种方案很难实现增益的精确控制和长时间稳定。
方案二:采用可编程放大器的思想,将输入的交流信号作为高速D/A的基准电压,这时的D/A作为一个程控衰减器。
理论上讲,只要D/A的速度够快、精度够高可以实现很宽范围的精密增益调节。
但是控制的数字量和最后的增益(dB)不成线性关系而是成指数关系,造成增益调节不均匀,精度下降。
2所示,使用控制电压与增益成线性关系的可编程增益放大器图1 方案一示意图PGA ,用控制电压和增益(dB )成线性关系的可变增益放大器来实现增益控制。
用电压控制增益,便于单片机控制,同时可以减少噪声和干扰。
综上所述,选用方案三,采用集成可变增益放大器AD603作增益控制。
AD603是一款低噪声、精密控制的可变增益放大器,温度稳定性高,最大增益误差为0.5dB ,满足题目要求的精度,其增益(dB )与控制电压(V )成线性关系,因此可以很方便地使用D/A 输出电压控制放大器的增益。
2 功率输出部分根据赛题要求,放大器通频带从10kHz 到6MHz ,单纯的用音频或射频放大的方法来完成功率输出,要做到6V 有效值输出难度较大,而用高电压输出的运放来做又很不现实,因为市面上很难买到宽带功率运放。
这时候采用分立元件就能显示出优势来了。
3 测量有效值部分方案一:利用高速ADC 对电压进行采样,将一周期内的数据输入单片机并计算其均方根值,即可得出电压有效值:∑==ni iUNU 121此方案具有抗干扰能力强、设计灵活、精度高等优点,但调试困难,高频时采样困难而且计算量大,增加了软件难度。
方案二:对信号进行精密整流并积分,得到正弦电压的平均值,再进行ADC 采样,利用平均值和有效值之间的简单换算关系,计算出有效值显示。
只用了简单的整流滤波电路和单片机就可以完成交流信号有效值的测量。
但此方法对非正弦波的测量会引起较大的误差。
方案三:采用集成真有效值变换芯片,直接输出被测信号的真有效值。
这图2 方案三示意图输入缓冲样可以实现对任意波形的有效值测量。
综上所述,我们采用方案三,变换芯片选用AD637。
AD637是真有效值变换芯片,它可测量的信号有效值可高达7V ,精度优于0.5%,且外围元件少,频带宽,对于一个有效值为1V 的信号,它的3dB 带宽为8MHz,并且可以对输入信号的电平以dB 形式指示,该方案硬件、软件简单,精度也很高,但不适用于高于8MHz 的信号。
此方案硬件易实现,并且8MHz 以下时候测得的有效值的精度可以保证,在题目要求的通频带10kHz ~6MHz 内精度较高。
8MHz 以上输出信号可采用高频峰值检测的方法来测量,但是由于时间关系,高于8MHz 的信号我们未能测量显示。
4 自动增益控制(AGC )利用单片机根据输出信号幅度调节增益。
输出信号检波后经过简单2级RC 滤波后由单片机采样,截止频率为100Hz 。
由于放大器通频带低端在1kHz ,当工 作频率为1kHz 时,为保证在增益变化时输出波形失真较小,将AGC 响应时间设定为10ms ,用单片机定时器0来产生10ms 中断进行输出有效值采样,增益控制电压也经过滤波后加在可变增益放大器上。
AGC 控制范围理论上可达0~80dB ,实际上由于输入端加了保护电路,在不同输出电压时AGC 范围不一样,输出在4.5~5.5V 时AGC 范围约为70dB ,而当输出为2V ~2.5V 时AGC 范围可达80dB 。
5 系统整体框图理论分析与参数计算1 电压控制增益的原理AD603的基本增益可以用下式算出:Gain (dB) = 40 V G + 10屏蔽盒功放电路隔离其中,V G 是差分输入电压,单位是V ,Gain 是AD603的基本增益,单位是dB 。
从此式可以看出,以dB 作单位的对数增益和电压之间是线性的关系。
由此可以得出,只要单片机进行简单的线性计算就可以控制对数增益,增益步进可以很准确的实现。
但若要用放大倍数来表示增益的话,则需将放大倍数经过复杂的对数运算转化为以db 为单位后再去控制AD603的增益,这样在计算过程中就引入了较大的运算误差。
2 AGC 介绍AGC 是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简称,常用在收音机、电视机、录像机的信号接收和电平处理电路中。
它的作用是当信号较强时,使其增益自动降低;当信号较弱时,又使其增益自动增高,从而保证输出信号基本稳定。
3 正弦电压有效值的计算 AD637的内部结构如图4所示:根据AD637芯片手册所给出的计算真有效值的经验公式为:⎥⎦⎤⎢⎣⎡=rms IN rmsV V V 2 其中:IN V 为输入电压,rms V 为输出电压有效值。
系统各模块电路的设计1 输入缓冲和增益控制部分图4 AD637的内部结构图图5 输入缓冲和增益控制电路由于AD603的输入电阻只有100Ω,要满足输入电阻大于2.4kΩ的要求,必须加入输入缓冲部分用以提高输入阻抗;另外前级电路对整个电路的噪声影响非常大,必须尽量减少噪声。
故采用高速低噪声电压反馈型运放OPA642作前级跟随,同时在输入端加上二极管过压保护。
如图5所示,输入部分先用电阻分压衰减,再由低噪声高速运放OPA642放大,整体上还是一个跟随器,二极管可以保护输入到OPA642的电压峰峰值的不超过其极限(2V)。
其输入阻抗大于2.4kΩ。
OPA642的增益带宽积为400MHz,这里放大3.4倍,100MHz以上的信号被衰减。
输入输出端口P1,P2由同轴电缆连接,以防自激。
级间耦合采用电解电容并联高频瓷片电容的方法,兼顾高频和低频信号。
增益控制部分装在屏蔽盒中,盒内采用多点接地和就近接地的方法避免自激,部分电容电阻采用贴片封装,使得输入级连线尽可能短。
该部分采用AD603典型接法中通频带最宽的一种,如图6所示,通频带为90MHz,增益为-10~+30dB,输入控制电压U的范围为-0.5~+0.5V。
图6 AD603接成90MHz带宽的典型方法增益和控制电压的关系为1040)(+⨯=U AG dB一级的控制范围只有40dB ,使用两级串联,增益为20240140)(+⨯+⨯=U U AG dB增益范围是-20dB ~+60dB ,满足题目要求。
由于两级放大电路幅频响应曲线相同,所以当两级AD603串联后,带宽会有所下降,串联前各级带宽为90MHz 左右,两级放大电路串联后总的3db 带宽对应着单级放大电路 1.5db 带宽,根据幅频响应曲线可得出级联后的总带宽为60M.。
2 功率放大部分电路如图7。
参考音频放大器中驱动级电路,考虑到负载电阻为600Ω,输出有效值大于6V ,而AD603输出最大有效值在2V 左右,故选用两级三极管进行直流耦合和发射结直流负反馈来构建末级功率放大,第一级进行电压放大,整个功放电路的电压增益在这一级,第二级进行电压合成和电流放大,将第一级输出的双端信号变成单端信号,同时提高带负载的能力,如果需要更大的驱动能力则需要在后级增加三极管跟随器,实际上加上跟随器后通频带急剧下降,原因是跟随器的结电容被等效放大,当输入信号频率很高时,输出级直流电流很大而输出信号很小。
使用2级放大已足以满足题目的要求。
选用NSC 的2N3904和2N3906三极管(特征频率T f =250~300MHz )可达到25MHz 的带宽。
整个电路没有使用频率补偿,可对DC 到20MHz 的信号进行线性放大,在20MHz 以下增益非常平稳,为稳定直流特性。
我们将反馈回路用电容串联接地,加大直流负反馈,但这会使低频响应变差,实际上这样做只是把通频带的低频下限频率从DC 提高到1kHz ,但电路的稳定性提高了很多。
本电路放大倍数为:AG ≈1+R10/R9整个功放电路电压放大约10倍。
通过调节R10来调节增益,根据电源电压调节R7可调节工作点。
3 控制部分这一部分由51系列单片机、A/D 、D/A 和基准源组成,如图8所示。
使用12位串行A/D 芯片ADS7816和ADS7841(便于同时测量真有效值和峰值)和12位串行双D/A 芯片TLV5618。
基准源采用带隙基准电压源MC1403。
4 稳压电源部分图7 功率放大电路图8 数字部分框图 图9 电源部分电源部分输出±5V, ±15V电压供给整个系统。
数字部分和模拟部分通过电感隔离。
电路原理如图9所示。
抗干扰措施系统总的增益为0~80dB,前级输入缓冲和增益控制部分增益最大可达60dB,因此抗干扰措施必须要做得很好才能避免自激和减少噪声。
我们采用下述方法减少干扰,避免自激:1 将输入部分和增益控制部分装在屏蔽盒中,避免级间干扰和高频自激。
2 电源隔离,各级供电采用电感隔离,输入级和功率输出级采用隔离供电,各部分电源通过电感隔离,输入级电源靠近屏蔽盒就近接上1000uF电解电容,盒内接高频瓷片电容,通过这种方法可避免低频自激。
3 所有信号耦合用电解电容两端并接高频瓷片电容以避免高频增益下降。
4 构建闭路环。
在输入级,将整个运放用较粗的地线包围,可吸收高频信号减少噪声。
在增益控制部分和后级功率放大部分也都采用了此方法。
在功率级,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避免高频辐射。
5 数模隔离。
数字部分和模拟部分之间除了电源隔离之外,还将各控制信号用电感隔离。
6 使用同轴电缆,输入级和输出级使用BNC接头,输入级和功率级之间用同轴电缆连接。
实践证明,电路的抗干扰措施比较好,在1KHz~20MHz的通频带范围和0~80dB增益范围内都没有自激。
系统软件设计及流程图本系统单片机控制部分采用反馈控制方式,通过输出电压采样来控制电压增益。
由于AD603的设定增益跟实际增益有误差,故软件上还进行了校正,软件流程如图10所示:图10 软件流程图系统调试和测试结果1 测试方法0dB,使输出信号幅度和输入信号幅度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