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食用单宁编制说明

合集下载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木糖醇酐单硬脂酸酯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木糖醇酐单硬脂酸酯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木糖醇酐单硬脂酸酯》(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标准起草的基本情况(包括简要的起草过程、主要起草单位、起草人等)简要起草过程:1.标准任务下达后,天津科技大学针对制定食品添加剂木糖醇酐单硬脂酸酯国家标准的具体工作进行了认真研究,确定了总体工作方案,并于2014年6月,成立了标准起草工作小组。

2.起草工作组收集和查阅了相关标准和技术资料,并由起草小组组织撰写标准文本和编制说明。

3.标准起草工作组于2014年9月,把完成整合的标准初稿上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秘书处。

主要起草单位:天津科技大学起草人:孙平二、标准的重要内容及主要修改情况本标准无技术内容上的修改,只对其格式进行了修改。

主要调整内容说明如下:1.参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工作程序手册》对原标准整体内容进行了格式转化。

2.新标准中,增加了“1范围”,去掉“可用于食品作乳化剂、渗透剂、增稠剂”;3.新标准中,增加了“2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4.在新标准的“3技术要求”中,用“3.1感官要求”替代原标准中的“外观”,并添加了“要求”和“检验方法”;5.在新标准的“技术要求”中,用“3.2理化指标”替代原标准中的“项目和指标”,并添加了“检验方法”;在“技术要求”的“3.2理化指标”中的“重金属”、“砷(以As计)”、“镍(以Ni计)”的单位由原标准中的“%”改为“mg/kg”;6.在新标准中,用“附录A“替代”2试验方法”;后文中,所有公式中相同的物理量按出现顺序重新编制下标,质量(g)用m表示。

7.在新标准的“附录A”中,以“A.1鉴别试验”替代“2.1鉴别”;8.在新标准的“附录A”中,用“试剂和材料”替代“仪器与试剂”;9.去掉试剂的标准编号;10.在新标准中,;;11.在新标准的“附录A”中,用“分析步骤”替代“测定方法”,并将“;12.在新标准的“氢氧化钾”的“0.05mol/L”替代“0.05N”;13.在新标准中,用“酸值(以KOH计)的测定”、“皂化值(以KOH计)的测定”、“羟值(以KOH计)的测定”分别替代“酸值的测定”、“皂化值的测定”、“羟值的测定”;14.在新标准中,用“A.3.3 结果计算”替代“,并用“式(A.1)”替代“式(1)”,用“w1”替代“X”,“V”的标注用“试样消耗氢氧化钾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替代“试样消耗氢氧化钾标准溶液的体积,ml”,“V1”的标注用“空白消耗氢氧化钾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替代“空白消耗氢氧化钾标准溶液的体积,ml”,删除了原标准中的“N--氢氧化钾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增加了“c1--氢氧化钾标准滴定溶液的摩尔浓度”,用“M”替代原标准的“56.1”并标注为“氢氧化钾的摩尔质量,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M(KOH)=56.10]”,“m1”的标注以“试样量,单位为克(g)”替代“试样量,g”,增加了“试验结果以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复合食品添加剂通用标准编制说明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复合食品添加剂通用标准编制说明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复合食品添加剂通用标准》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与项目编号、参与协作单位、简要起草过程、主要起草人及其所承担的工作(一)任务来源与项目编号、参与协作单位根据卫政法函[2010]162号通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复合食品添加剂通用标准》的制定工作列入2010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

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共同组织了该标准的制定工作.参与本标准起草的单位有: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中国CDC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及部分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

(二)简要起草过程1)按照卫监督食便函[2009]375号和卫政法函[2010]162号通知要求,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作为标准制定的组织单位及主要起草单位对复合食品添加剂通用标准制定工作进行了认真研究,从2009年10月到2010年4月间多次召开由行业专家、生产和应用企业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并通过传真、电子邮件等形式多方征求对制定标准的意见和建议。

在此基础上,组成由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相关人员、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和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等专家参加的标准起草工作组。

2)起草工作组在广泛调研我国复合食品添加剂生产、应用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复合食品添加剂产品的生产水平和经营情况,确定该通用标准的基本框架,包括:标准名称、使用范围、定义和术语、命名原则、要求和标识等内容,形成标准草案的基本框架。

3) 起草工作组依据座谈会以及其他形式所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多次对该标准草案进行研讨并修改文本,于2010年4月中旬完成标准草案修改稿。

2010年4月底,又邀请相关部门人员参加征求意见座谈会,在进一步采纳相关建议的基础上,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

(三)主要起草人及其所承担的工作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为:齐庆中、薛毅、李惠宜、杜雅正、孙谨、杜鉴、严卫星、王竹天、张俭波、王华丽。

食品添加剂标识通则编制说明2011.09.16

食品添加剂标识通则编制说明2011.09.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标识通则》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与项目编号、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协作单位、主要起草人、简要起草过程《食品安全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食品添加剂应当有标签、说明书和包装,且规定了食品添加剂应当标识的内容。

根据《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和卫生部《2011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卫办监督函〔2011〕668号)的要求,卫生部委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承担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标签通则》的工作。

卫生部《2011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卫办监督函〔2011〕668号)的要求,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作为标准制定的牵头单位,组织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及部分食品添加剂生产、使用企业形成标准起草工作组。

起草工作组主要成员包括:樊永祥、刘文、张俭波、王华丽、张霁月、李强、戴岳、初侨、马爱进、刘鹏。

起草人员负责标准制定工作的组织、协调,相关资料的查阅、收集,标准文本及编制说明的起草、撰写,组织召开研讨会,通过电子邮件、传真等方式,征集、整理和归纳相关的意见和建议。

起草工作组在广泛调研我国食品添加剂生产、使用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目前食品添加剂生产、使用和经营情况,对食品添加剂标签标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

从2011年5月到2011年7月间,标准起草工作组对食品添加剂标签通则制定工作进行了认真研究,多次召开由行业专家、生产和应用企业代表参加的研讨会,研究相关问题,听取监管部门、行业协会、研究机构和企业意见,并通过电子邮件等形式多方征求对制定标准的意见和建议。

起草工作组依据研讨会以及其他形式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多次对该标准草案进行研讨并修改文本,于2010年6月中旬完成标准征求意见稿。

二、与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其他标准的关系当前我国对食品添加剂标签进行管理有《食品安全法》和质检总局《食品添加剂生产监督管理规定》(总局令第127号)进行规定。

食品安全企业标准编制说明

食品安全企业标准编制说明

备案号:220045S-2017 有效期至:2020年03月01日Q/HJSW 吉林省宏久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保健食品原料西洋参提取物Q/HJSW0005S-2017220045S—20172017 03 01 2020 03 01**保健食品原料西洋参提取物1 范围本标准适用供生产保健食品用的西洋参提取物,以西洋参为原料,经提取、过滤、浓缩、干燥、批混、包装等主要工艺加工制成的保健食品原料西洋参提取物.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应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4789。

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 4789。

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测定GB 4789。

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 4789.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 5009。

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灰分的测定GB 1674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保健食品GB/T 5009.11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方法GB 5009。

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方法GB/T 5009。

17 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方法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 6543 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9681 食品包装用聚氯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GB/T 28118 食品包装用塑料与铝箔复合膜、袋SN/T 0270 出口商品运输包装纸板桶检验规程GB 17405 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JJF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剂量检验规则《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 (2003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保健食品标识规定》卫生监发[1996]第38号3 技术要求3.1 原料要求应符合以下要求和国家动植物检验检疫、生产经营许可管理等方面的规定。

食品安全企业标准编制说明

食品安全企业标准编制说明

食品安全企业标准编制说明单位名称营口旺运红酒业有限公司单位地址辽宁省营口市鲅鱼圈区熊岳镇站前标准名称水果酒标准主要起草人姜春白永君工作概况:因为目前尚无该类产品的国家或地方标准,所以制定本企业标准作为指导生产和产品检验的依据。

标准主要内容的确定依据(如技术指标、参数、公式、性能要求、试验方法等统计数据)1、本标准依据GB 10789《饮料通则》将产品定义为水果酒。

2、本标准中主要理化及卫生指标参照GB 15038《葡萄酒、果酒通用分析方法》及GB15037《葡萄酒》,并结合本产品的特性制定。

与GB15037标准指标的比照:项目Q/YWJ 0002S-2015 GB 15037 备注感官指标1、感官要求:1.1 色泽:具有所含水果应有的色泽。

1.2澄清透明,无明显悬浮物1.3滋味和气味:具有纯正和谐的水果香、酒香和植物香1、感官指标:1.1澄清透明,无明显浮力物1.2滋味和香气:具有纯正、优雅、怡悦和谐的果香和酒香,酒体完整。

理化指标2、理化指标2.1 山梨酸钾按GB2760执行2.2;铅按GB2762执行2.3 卫生指标按GB2758执行2.4 分析方法按GB15038执行2、理化指标2.1 山梨酸钾按GB2760执行2.2 铅按GB2762执行2.3卫生指标按GB2758执行2.4 分析方法按GB15038执行卫生指标按GB2758执行按GB2758执行展青霉素按GB2761执行无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质量应符合相应的标准和有关规定,使用品种和使用量符合GB 2760食品添加剂质量应符合相应的标准有关规定,使用品种和使用量符合GB 2760净含量应符合国家《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规定应符合国家《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规定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按GB 12965规定执行无3、试验方法分别依据相应的国家标准规定的检验方法执行。

与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关系:本标准符合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在实施过程中如遇与国家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相抵触之处,自动废止本标准中相抵触部分,以国家标准为准。

食品安全企业标准编制说明

食品安全企业标准编制说明
本标准不存在低于国家(行业、地方)强制性、推荐性标准的情况。
4、食品添加剂:按GB2760的规定执行。
二、检验方法
1、感官要求:通过目测、鼻嗅、口尝等方法进行检验。
2、理化指标:水分按GB5009.3规定执行;食盐按GB5009.44规定执行;酸价按GB5009.229规定执行;谷氨酸钠按SB/T10371-2003中5.2.1规定执行;过氧化值按GB5009.227规定执行;铅按GB5009.12规定执行;镉按GB5009.15规定执行;总神、无机神按GB5009.11规定执行;亚硝酸盐按GB5009.33规定执行;其他污染物按GB2762规定执行;沙门氏菌按GB4789.4规定执行;金黄色葡萄球菌按GB4789.10规定执行;副溶血性弧菌按GB4789.7规定执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按GB4789.30规定执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按GB4789.6规定执行;采样和检验后样品处理按GB4789.1执行。
3、食பைடு நூலகம்添加剂:按国家相关标准进行检测。
与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关系:
本企业标准的制定符合食品安全法及相关法规规定的要求,企业标准中所引用的标准现行有效,其内容与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强制性标准无抵触。
铅指标W0∙8mg∕kg,严于GB2762的20%,其他参数等效采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本标准低于国家(行业、地方)标准的原因:
标准主要内容的确定依据(如技术指标、参数、公式、性能要求、试验方法等统计数据):一■、产品指标:
1、感官要求:按产品实际情况确定了复合调味酱的感官指标,对其色泽、组织形态、气味与滋味、杂质做了规定。
2、理化指标:
2.1水分、食盐、酸价及谷氨酸钠按照产品特点、生产工艺及检验试验的结果而制定。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编制说明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编制说明

公告 批准 的食 品添加 剂使 用 规定 清理 整 合 和重 点解 决 标 其 铝 色 淀 、 蓝 及 其 铝 色淀 、 豆 红 、 糖 色 、 花 黄 浸 靛 黑 焦 菊
准实 施过 程 中 出现 的急需 解决 的问题 作 为本 次 修订 的主 膏 、 黄素 等 ) 用 规定 , 加 了“ 叶 使 增 固体饮 料 按稀 释倍 数 增 要工 作 内容 。工作 组按 照 食 品安 全 国家标 准 的相关 要 求 加使 用 量 ” 的备 注 , 使相 应 的 固体饮 料 能够 按 照标 准规 定
规 范 了标 准 名 称 . 定 了标 准 的框 架 格 式 . 2 0 确 将 0 7年 至 使 用 这些 添加 剂 。 21 0 0年 卫 生 部 公 告 批 准 的 食 品 添 加 剂 使 用 规 定 与
6 对 于一 些 果 冻 中的食 品 添加 剂 使 用 规定 , 增 加 、 在 G 2 6 — 0 7进行 了整 合 修订 ,根据 风 险评估 的原 则 和 了“ B 7 0 20 如用 于果 冻粉 , 冲 调倍 数增 加使 用 量 ” 使 相应 的 果 按 , 国内外食 品添加 剂生 产 、 用 的实 际情 况 , 部分 食 品 添 冻 粉 能够按 照标 准规 定使 用这 些 添加剂 。 使 对
丙 酯 、特 丁基 对苯 二 酚 主要在 含 油脂 食 品 中 的使 用 规定 增 加 了“ 以油脂 中 的含 量 计 ” 的备 注 , 以更 加 准 确 的 表 达 8、 据 J C A 对 对 羟 基 苯 甲酸 酯 类 及 其 钠 盐 的最 根 EF
新 安全性 评价结 果和 国际 、 国外 该类食 品添加 剂使 用规定
政 策 法 规
P OL CY & L l AW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的编制说明

食品安全企业标准编制说明模板

食品安全企业标准编制说明模板

烟台市食品安全企业标准编制说明模板《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一)起草单位、起草人、审定人(二)简要起草、审定过程如,为了……,我公司生产××食品,由于该食品没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也没有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为了保证食品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 ×、……的规定,按照《北京市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办法(试行)》要求,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通过……,特制定该食品的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二、食品类别说明有相关食品分类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应说明该食品在这些标准中所属的类别;没有相关食品分类标准的,应根据企业标准中“术语与定义”的表述自行确定食品类别。

使用了对确定安全性指标有特殊意义的原辅料、生产工艺、包装材料的,应进行详细表述,如苹果、山楂、酸水解植物蛋白、氢化植物油,罐头加工工艺,熟肉制品的熏、烧、烤工艺,水产制品的熏、烤工艺,采用镀锡薄板容器包装。

在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食品分类系统中属于× × ×,食品分类号为× × ×。

如果没有此食品则表述为在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食品分类系统中没有包含此类食品。

例1,“在GB2760食品分类系统中属于复合调味料,食品分类号为12.10”;例2,“在GB2760食品分类系统中属于蛋黄酱,食品分类号为12.10.02.01”。

在GB276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食品分类系统中属于× × ×,如果没有此食品则表述为在GB276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食品分类系统中没有包含此类食品。

.在GB29921《食品中致病菌限量》食品分类系统中属于× × ×,如果没有此食品则表述为在GB29921《食品中致病菌限量》食品分类系统中没有包含此类食品。

食品安全企业标准编制说明

食品安全企业标准编制说明
本标准低于国家(行业、地方)推荐性标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原因:无。
3、菌落总数的检测按GB4789.2执行,大肠菌群按GB4789.3中的平板法执行,霉菌和酵母菌按GB4789.15执行,样品采样及处理按GB4789.1规定的方法进行。
与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关系
1、本标准内容与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条款无抵触。
2、本标准总铅≤0.16mg∕kg,严于GB2762-2017标准中食用淀粉的指标要求的20%。
3、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和酵母等同采用GB31637∙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淀粉》的指标。
二、试验方法
1、感官要求:根据产品特点参照GB31637规定的方法执行。
2、水分的检测按GB5009.3规定的方法执行,灰分按GB5009.4执行,蛋白质按GB/T22427.10执行,细度按GB/T22427.5执行,斑点按GB/T22427.4执行,PH按GB/T8884附录A执行,白度按GB/T22427.6执行,铅按GB5009.12执行,二氧化硫残留量按GB/T22427.13执行,氢鼠酸按GB5009.36执行。
食品安全企业标准编制说明
标准名称
食用复配淀粉
标准主要起草人
刘炳继、卢品芳、李益群、陈一郴、钟凤花、李耀平、檀毅光、郭小燕
工作概况(包括标准的制定目的,主要工作过程)
本标准适用于以谷类淀粉、薯类淀粉、豆类淀粉、葛根淀粉、藕淀粉、羊羿淀粉、预糊化淀粉等食用淀粉中的一种或多种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食品添加剂醋酸酯淀粉、磷酸酯双淀粉、氧化淀粉、酸处理淀粉、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羟丙基淀粉、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乙酰化双淀粉己二酸酯、氧化羟丙基淀粉、磷酸化二淀粉磷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经混合、搅拌、分装而成的食用复配淀粉(非即食)。

GB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啤酒相关修订内容解读

GB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啤酒相关修订内容解读
G B2760.2014 《食品安全国 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啤酒相 关修 订 内容解读 杜绿君
201 4年 1 2 月 24 日 , 国 家 卫 生 计 生 委 发 布 了 用 (啤 酒 属 发 酵 酒 )。
2014年 第 21号 公告 ,内容 为 GB2760—2014《食
N一【N一(3,3 二 甲 基 丁 基 )】-L—OC一 天 门 冬
三 氯 蔗 糖 类 在 GB2760—2014 中 继 续 保 留 , 并 新 剂 )” ,只 有少量 增减 ,和 啤 酒工业 关 系不 大。 原
加 了 以下 四种 食 品添 加 剂 ,可 在 “发 酵 酒 ” 中应 GB2760—201 1规 定 的 氨 水 、 氮 气 、 二 氧 化 硅 、 二
这 四 种 新 允 许 使 用 的 食 品 添 加 剂 在 新 产 品 开
但 涉 及 到 啤 酒 工 业 , 则 基 本 保 留 了 GB2760— 发 中 也 许 可 以 发 挥 一 定 作 用 。
201 1的 相 关 内 容 , 未 受 变 更 影 响 。 GB2760—
(2)“表 A.2 可 在 各 类 食 品 中 按 生 产 需 要 适 量
原 GB2760—201 1规 定 的 啤 酒 可 用 加 工 助 剂 : 不 溶 性 聚 乙 烯 聚 吡 咯 烷 酮 、 硅 胶 、 聚 苯 乙 烯 、 聚 二 甲 基 硅 氧 烷 及 其 乳 液 、 卡 拉 胶 、 离 子 交 换 树 脂 、 硫 酸 、 硫 酸 锌 、 食 用 单 宁 仍 保 留在 GB2760—201 4中 ,其 中硫 酸 锌 的功 能 原 为 螯合 剂 、 絮 凝 剂 , 又 增 加 了 发 酵 用 营 养 物 质 , 更 有 利 于 啤 酒 工业 使 用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生产卫生规范(编制说明)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生产卫生规范(编制说明)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生产卫生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标准起草的基本情况(包括简要的起草过程、主要起草单位、起草人等)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1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卫办监督函〔2011〕668号)的要求,由上海市食品生产监督所和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组成起草组,行业内多家食品添加剂企业参与了起草工作,共同承担《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生产卫生规范》的起草制定工作。

标准主要起草人:巢强国、钟全斌、王皓、熊巍、桑鲁青、唐雄彪等。

起草组自2011年成立以来召开多次会议,先后讨论了标准起草的原则、框架、基本内容、核心条款等内容,走访了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实地了解不同类型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的生产现状和生产许可证发证审查要求,2012年初步汇总起草了标准初稿。

2013年在GB1488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企业生产卫生规范》颁布后,根据卫计委的要求,对原标准初稿以GB14881为基础进行了调整修改,并充分听取食品添加剂行业监管部门、科研机构、行业协会和食品添加剂企业等多方面意见,并对收集的意见进行了逐条处理,形成征求意见稿。

二、标准的重要内容及主要修改情况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在我国境内从事食品添加剂生产过程中原料采购、加工、包装、贮存和运输等环节的场所、设施、人员的基本要求和管理准则。

本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已考虑了各类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和加工的要求,一般情况下不再制定某类食品添加剂专项卫生规范。

3.术语和定义GB 14881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本标准不再另行规定。

4.选址及厂区环境选址部分直接引用GB 14881的相关规定。

参照GB14881相关规定的基础上,根据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有不同类型,有的本身就是化工企业,同时生产化工产品和食品添加剂,为了避免发生交叉污染,也避免化工企业的脏、乱现象,对厂区环境提出具体的基本要求。

5.厂房和车间参照GB 14881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对部分化工企业可能会使用化学物质及危险化学品或产生有害气体等作出相应规定。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食用单宁编制说明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食用单宁编制说明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食用单宁》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一)任务来源、起草单位、起草人(卫办监督函[2012]512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2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号),《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固化单宁》被列入2012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项目计划(项目编号为spaq-2012-34)。

项目承担单位为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待定。

负责标准技术资料查询、收集及对比,检测方法的验证比对,样品检测及数据整理,标准文本及编制说明的起草、撰写,行业内征求意见,组织标准的初审讨论会及标准报送等。

(二)简要起草过程1. 标准任务下达后,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和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针对制定固化单宁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具体工作进行了认真研究及调研,确定了总体工作方案,并组建了标准起草工作组,由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负责起草标准文本及编制说明。

2. 起草工作组首先查阅相关的国内外技术标准资料,其中按照GB 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规定,包含三种单宁产品:固化单宁、食用单宁和单宁酸。

同时,工作组调研了国内市场产品的实际情况,发现“固化单宁”是以植物纤维素或其它物质为载体,与单宁物质结合制备而成,由于固定化用的载体不同,产品各异,只是“食用单宁”的应用方式,且目前国内企业大多直接生产高纯度的单宁,“固化单宁”几乎没有生产应用,两者的功能及使用范围也类似,“单宁酸”是用作香料批准的,与“固化单宁”性质和功能完全不同。

综上所述,工作组提出项目调整申请,建议更改标准名称为“食用单宁”,在第一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食品添加剂分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上通过了该申请。

3. 在标准制定过程中,起草工作组认真研究参考了国内外标准法规文件,为了确保产品国内外贸易的正常需求,结合目前国内市场产品的实际情况,初步确定了产品的质量技术指标和相应的试验方法,形成了标准草案。

食品安全企业标准编制说明

食品安全企业标准编制说明
第1页
广东省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广州市)
理化
指标 铅 …… ……等
限量
制订依据
注:应提供制定这个指标及限量的出处 (列出标准编号及标准名称,如为基础标 准还应说明参考的食品类别)。
微生物
指标
限量
制定依据
霉菌
……等
采样方案a及限量
n
c
m
M
沙门氏菌
……等
注:a.样品的采样及处理按GB 4789.1执行。
广东省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广州市)
《××××××××》食品安全企业标准编制说明
一、企业标准中的食品安全指标严于国家标准或者地方 标准的相应规定(严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指标和其他食品安全指
标制定依据,如为基础标准应详细说明参考的具体食品类别)。 例:本品为果味饮料,设定铅的限量值为0.2mg/L,严于GB 2762
如:GB 15266-2009 运动饮料……
单位名称 编制日期
第3页
n为同一批次产品应采集的样品件数;c为最大可允许超出m值的样品数;m为致病菌指标可接受水平的限量 值;M为致病菌指标的最高安全限量值。
第2页
广东省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广州市)
五、修订指标的说明(若
修订后
修订原因
六、参考的国内外相关标准或有关资料(详细列出引用的产品 标准)。如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标准制定的企业标准,须附所采用 标准原文及译文各一份。
中饮料类0.3mg/L的限量规定。 二、产品配料(包括食品添加剂)如下(按GB 7718配料表
4.1.3.1.2 各种配料应按制造或加工食品时加入量的递减顺序一一 排列;加入量不超过2%的配料可以不按递减顺序排列;原辅料使用食 品添加剂应详细逐一说明能在该产品中使用的依据):

《食品安全企业标准》编制说明

《食品安全企业标准》编制说明

《食品安全企业标准××》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一)起草单位、起草人(二)简要起草过程及意义如,为了……,我公司计划生产××产品。

由于该产品无相同产品或同类产品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或其他国际/国外标准),为了保证食品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的规定,按照《北京市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办法(试行)》要求,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通过……,特制定该产品的企业标准,作为产品生产、检验、贮存和销售的依据。

……二、与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情况的说明如,我国现有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食品中最大农药残留限量》(GB2763)、……等国家标准与本企业标准密切相关,均作为规范性引用文件。

……三、产品的原料和工艺要求(一)原料的技术要求说明使用的所有食品原料,按照添加量递减排序。

如,产品使用××为主要原料,辅以××、××、××、××、××、××、……,应符合现行有效的标准要求。

1. ××应符合GB××××的规定。

2. ×××应符合GB/T××××的规定。

3. ×××应符合SB/T××××的规定。

4. ×××应符合NB/T××××的规定。

5. ×××应符合……的规定。

……(二)产品的生产工艺说明详细生产工艺。

如,产品以××为主要原料,××、××、××、××、××、××为辅料,经××、××、××、××、××、××等工艺加工制成。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松香甘油酯和氢化松香甘油酯》编制说明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松香甘油酯和氢化松香甘油酯》编制说明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松香甘油酯和氢化松香甘油酯》编制说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松香甘油酯和氢化松香甘油酯》(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与项目编号、参与协作单位、简要起草过程、主要起草人及其所承担的工作(一)任务来源与项目编号、参与协作单位按照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下达2008年国家标准补助项目经费第三批通知》要求,2009年3月,卫生部将1项食品添加剂质量标准-“食品添加剂松香甘油酯和氢化松香甘油酯(GB 10287-88)”的修订工作委托给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承担。

项目编号为:20081027-Q-469。

研究所(二)修订标准的目的意义和编制工作的简要过程食品添加剂松香甘油酯和氢化松香甘油酯是以特、一级的脂松香、氢化松香为原料,经与食用级的甘油酯化反应,再经蒸汽除嗅处理而得到的。

可用于果汁(味)型饮料、胶姆糖基础剂、乳化香精,以及畜禽脱毛处理。

1988年,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和南京市卫生防疫站起草了GB12087-88《食品添加剂松香甘油酯和氢化松香甘油酯》,标准发布实施以来,对提高产品质量、规范市场行为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随着生产的发展、工艺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提高,产品质量已较标准制订时有了较大提高,用户对产品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标准中的部分内容与当前的生产实际也有一定的脱节,如原标准中未对产品的感官指标进行规定,一些技术指标与实际产品指标不符,相关指标的检验技术也有了很大的发展,部分条款已不适合生产实际,没有规定生产过程的控制,使得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一些含有硫、酚等有害添加剂的产品,存在潜在的食品安全隐患,以及包装形式的规定不适合目前市场要求等,因此原有的标准亟需进行修订。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接受任务后,立即和协作单位广西梧州日成林产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标准起草小组,以走访生产企业和信函的方式联系了国内主要的食品添加剂松香甘油酯和氢化松香甘油酯的生产企业,调查了部分企业对标准的修订要求,还收集了部分样品用于检验分析,掌握了第一手资料。

食品安全企业标准编制说明修改后

食品安全企业标准编制说明修改后

食品安全企业标准编制说明企业名称:标准名称:标准编号:一、标准工作过程本公司根据市场需求和所在区域的自然资源,计划生产XXXXX产品。

通过公司总经理xxxx,及研发部门xxx。

XXX年xxx月xxx日在本公司会议室,研究决定,制定本标准。

为了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确保产品质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规定,特制订该产品的企业标准,作为企业组织生产的依据。

研发人员首先查阅了有XXXX等的资料及信息,经过反复研发、试制,初步确定了产品的工艺参数及质量指标,然后在实验室进行工艺修正,样品试制及质量检测试验,取得实验室参数,最后进行严格的中试样品试制,样品经检测合格后,最终确定产品的工艺及质量标准的各项指标。

根据本产品的生产特点,以国家、地方推荐或强制性标准和产品的检验结果作为制定本标准的依据,对公司的产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同时,征求了相关部门的意见,起草制定本标准,报省食品安全主管部门备案。

二、制定标准的原则和依据本标准编制遵循“先进性、实用性、统一性、规范性”的原则,尽可能与国际通行标准接轨,注重标准的可操作性,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规定,以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为主要依据,充分考虑本企业XXXXX 的客观实际需要,并参照相关国内和国际各类标准准予以制定。

本标准的格式按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原则进行编制。

本标准符合现行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行业、地方)标准要求。

三、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依据(一)参考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调味料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DBS22/007-2014《非发酵型半固体调味料》标准。

《调味料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中规定了半固体(酱)调味料生产加工企业按照市场准入的要求需要达到的检验项目和检验方法。

及DBS22/007-2014《非发酵型半固体调味料》标准中的要求。

四川省食品安全企业标准文本及编制说明 模版

四川省食品安全企业标准文本及编制说明 模版

备案号:有效期至:Q/×××(食品标准名称)Q/×××00××S-2011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1)...Q/×××00××S-2011前言前言部分应视你公司的具体情况给出下列信息:依据《食品安全法》及《标准化法》规定,按照卫生部《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办法》要求,本公司组织起草了《…….》标准,………..说明你的产品与对应的国家、行业标准或其他文件的一致性程度;没有国家、行业标准也应说明。

说明标准代替或废除情况;如: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Q/×××-200×。

说明标准与前一版本相比的重大技术变化;如:本标准与Q/×××-200×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说明标准中的附录哪些是规范性附录,哪些是资料性附录;下列信息必须给出:本标准由(××××公司名称)提出。

如集团公司统一使用一个企业标准,还应写明其他适用的食品企业名称。

本标准起草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食品名称)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品名称)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名称)(说明产品由什么什么原料组成、经过什么样的工艺生产、产品的属性(如:饮料、罐头)是什么?)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中引用的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食品添加剂说明书

食品添加剂说明书

食品添加剂说明书篇一:申请备案产品的说明书和生产加工工艺资料;企业原辅料、食品添加剂的种类、来源和使用方法等资料;出口食品生产企业生产加工工艺1蜂蜜系列工艺流程图★关键控制点(CCP) 2蜂蜜系列系列生产加工工艺流程图说明3蜂产品系列工艺流程图★关键控制点(CCP)4蜂产品系列生产加工工艺流程图说明篇二:进口食品添加剂产品说明进口食品添加剂产品说明我司就报检号___________项下的进口食品添加剂,确认如下:1. 产品名称:采用相关标准的通用名称:2. 产品类别:1-着色剂、2-防腐剂、3-甜味剂、4-乳化剂、5-营养强化剂、6-增味剂、7-被膜剂、8-抗结剂、9-酸度调节剂、10-面粉处理剂、11-稳定剂和凝固剂、12-抗氧化剂、13-增稠剂、14-漂白剂、15-膨松剂、16-胶基果糖中基础剂物质、17-护色剂、18-水分保持剂、19-消泡剂、20-酶制剂、21-食品用香料、22-加工助剂、23-食用香精、24-乳化香精、25-咸味香精、26-营养强化剂、27-复配食品添加剂、28-其他; 3. 产品编码:产品CNS、INS或FEMA编码;4. 产品使用标准:应填写如GB2760-XX或GB14880-XX 等,并请注明所在表格位置或页码;5. 产品质量标准:应填写产品标准如辣椒红GB10783-XX;6. 产品物理性状:包括颜色和存在形态,存在形态请填写:1-拌合性粉末状、2-微胶囊型粉末状、3-油溶性液体状、4-水溶性液体状、5-浆膏状、6-其他。

二、产品成分说明填表说明:1. 成分名称:应按照含量由大道小排列的顺序逐一填写各单一鞥分的通用名称、辅料的名称;2. 食品添加剂中所使用的辅料可不填写成分别类、成分编码、成分使用标准、成分质量标准、成分使用范围,在备注栏中标明“辅料”;3. 成分类别:应按成分的功能区分,参照上表的产品类别代码;4. 成分编码:成分CNS、INS或FEMA编码;5. 成分使用标准:应填写如GB2760-XX或GB14880-XX 等,并请注明所在表格位置或页码;6. 成分质量标准:应填写具体产品标准如辣椒红GB10783-XX’ 7. 成分使用范围:各成分使用范围应相同;8. 备注:复配食品添加剂应在备注栏中标注发挥产类类别主要功能或全部功能的成分; 9. 辅料应在备注栏中标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食用单宁》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起草单位、起草人
(卫办监督函[2012]512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2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
号),《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固化单宁》被列入2012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项目计划(项目编号为spaq-2012-34)。

项目承担单位为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待定。

负责标准技术资料查询、收集及对比,检测方法的验证比对,样品检测及数据整理,标准文本及编制说明的起草、撰写,行业内征求意见,组织标准的初审讨论会及标准报送等。

(二)简要起草过程
1. 标准任务下达后,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和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针对制定固化单宁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具体工作进行了认真研究及调研,确定了总体工作方案,并组建了标准起草工作组,由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负责起草标准文本及编制说明。

2. 起草工作组首先查阅相关的国内外技术标准资料,其中按照GB 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规定,包含三种单宁产品:固化单宁、食用单宁和单宁酸。

同时,工作组调研了国内市场产品的实际情况,发现“固化单宁”是以植物纤维素或其它物质为载体,与单宁物质结合制备而成,由于固定化用的载体不同,产品各异,只是“食用单宁”的应用方式,且目前国内企业大多直接生产高纯度的单宁,“固化单宁”几乎没有生产应用,两者的功能及使用范围也类似,“单宁酸”是用作香料批准的,与“固化单宁”性质和功能完全不同。

综上所述,工作组提出项目调整申请,建议更改标准名称为“食用单宁”,在第一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食品添加剂分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上通过了该申请。

3. 在标准制定过程中,起草工作组认真研究参考了国内外标准法规文件,为了确保产品国内外贸易的正常需求,结合目前国内市场产品的实际情况,初步确定了产品的质量技术指标和相应的试验方法,形成了标准草案。

之后,工作组对标准草案进行了充分讨论研究,并对标准中采用的试验方法进行了验证,多次完善标准讨论稿,形成了行业内标准征求意见稿。

二、与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其他标准的关系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食品添加剂食用单宁作为助滤剂、澄清剂、脱色剂,用于黄酒、啤酒、葡萄酒和配制酒的加工工艺、油脂脱色工艺。

本标准的制定在参照国际国外标准的基础上,参考了原行业标准《食用单宁酸》(L Y/T 1641-2005)、《单宁酸分析试验方法》(L Y/T 1642)的技术内容,同时根据国内产品质量的实际情况,符合《食品安全法》、《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等我国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要求。

标准文本中引用的相关标准如下:
GB/T 601 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GB/T 602 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T 603 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 5009.7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中铅的测定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三、国外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情况的说明
经查询,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 2009 单宁酸)、美国食品化学品法典(FCC VIII 单宁酸)、日本食品添加物公定书(第八版植物单宁)均公布了食品添加剂食用单宁相关的质量规格标准。

本标准主要参考了JECFA,同时结合国内产品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表2是国内外食用单宁相关质量标准中技术指标的对比情况。

表2是国内外食用单宁相关质量标准中试验方法的对比情况。

表1:国内外食用单宁相关标准技术指标对比表
表2:国内外食用单宁相关标准试验方法对比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