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文学作品的教学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文学作品的教学策略

第一章小语教材中文学文本(名家名篇)特点第一节文学文本的功能定位

文学文本不同于文章体文本,它“有远功”而“非实用”。它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它以理想主义精神、丰富的情感、高雅的审美,烛照人类世界,唤醒人类的良知。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观照,打动人的灵魂,使人们对“真”、“善”、“美”境界怀着永恒的向往和追求。

文学文本真正是“个性化”、“风格化”创作。每个作家几乎都有自身独特的表现手段和表达方式。因此对文学作品的解读要遵循个性化、风格化原则。

但语言的魅力是每个名家名篇(著)共同的特点。可以说,丰富、诗意、含蓄的语言特色体现在不同风格的作家笔下。因此,从文学语言入手,能够感受到每一个作家独特的创作魅力。

第二节结合小语教材中的文学文本(名家名篇)进行具体分析

以小语教材中鲁迅、老舍、巴金、萧红、许地山、史铁生、冯骥才、苏叔阳、托尔斯泰、安徒生、屠格涅夫等名家创作文本为例,从文学名篇(著)鉴赏角度,谈文学文本解读原则和策略。

小语选文主要分为【实用文(也叫文章体)文本和文学文本(名家名篇)】。对于不同的文体,教学方式、教学目的、教学手段皆有很大区别。本讲稿仅就文学文本(亦称“名家名篇”)的思想文化内涵、教学特点等展开论述,希望通过对入选不同版本的部分名家名篇的剖析,来探究这类文本的教育教学价值。

本文所指的小语名家名篇指的是非古诗文、儿童文学、外国文学的中国现当代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包括散文和小说,但入选小学语文课本大都已经节选或改动)。这些文本基本安排在小学高年级学段,就是为了到初中大量接触现当代文学作品而作的铺垫。

小语名家名篇文本选入各版本小学语文教材的主要有:鲁迅《少年闰土》;老舍《趵突泉》、《猫》、《林海》、《养花》、《草原》;巴金《海上日出》、《繁星》、《鸟的天堂》;萧红《火烧云》、《我和祖父的园子》;叶圣陶《爬山虎的脚》;许地山《落花生》;朱自清《匆匆》;秦牧《仙人掌》;绮君《桂

花雨》;苏叔阳《理想的风筝》;峻青《海滨仲夏夜》;肖复兴《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苏叔阳《理想的风筝》;史铁生《秋天的怀念》;宗璞《黄河魂》;林海音《冬阳·童年·骆驼队》;陈慧瑛《梅花魂》;郭峰《松坊溪的冬天》;张抗抗《城市的标志》等。

这些名家名篇作品,在语文课本中不同于一般的记叙或说明文体,都体现出较独特的文化思想内涵,作品具有较深厚的人文背景以及深沉、含蓄、繁复、多重的审美价值,情感抒发表现独特;文学性特征鲜明。

第二章文学文本(名家名篇)文本教学策略分析第一节文学文本(名家名篇)的教学价值分析

为了“立人”的目标:(以“立人”为中心的教育观)

“母语文化”是每个国家、每个民族的“灵魂归宿”。无论身居何处的中国人拥有自己的“精神家园”,而这一切离不开他们从小接受的中国文化的熏陶。

语文作为一门学科,它担负着塑造民族灵魂、建设精神家园的巨任,因此它也是我们终身享用的文化资源。

孔子说;人生有三不朽: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再次立言。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先生在1980年上海举行的语文教学研究会上讲话时说:如果允许复旦大学单独招生的话,我的意见是第一堂先考语文,考后就判卷子。不合格的,以下的功课就不要考了。语文你都不行,别的是学不通的。苏步青先生作为一名数学家文学修养极高;此外,像陈省身、竺可桢、钱学森、茅以升、华罗庚、高士其、杨振宁等这些科学家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他们记忆中都留有学生时代语文教师的难忘印记。他们的科普散文活泼生动,引经据典饶有风趣。竺可桢的《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茅以升的《桥的运动》、高士其的《我们肚子里的食客》等。杨振宁在1956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获,作为一名科学家,他身上却有很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这对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都有很大影响。

曾经有人问爱因斯坦,对一个科学家来讲什么素质是最重要的。爱因斯坦回答说:“良心”;诺尔曼·白求恩小时候被爷爷问到什么是医生最重要的素养,他回答说是“医术高明”,爷爷摇头告诉他,“医术高明固然重要,但对一个医生来讲,最重要的是他要有一颗‘爱心’”。这句话影响了白求恩的一生。

爱因斯坦在《悼念玛丽·居里》中说:

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做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自然科学离不开语文基础。因为语文是文化资源。一个人的语文水平高低反映了一个人的基本素养。现代学科的严格分工造成许多不健全人格。“文化人格”不健全的结果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为做实验的“硫酸泼熊”案,过了公共英语三级的孩子性格“古怪”,重点中学实验班学生为了体验“竞争”的“残酷”,开学抢座位,考完试重排照片,把成绩排后的同学叫“人渣”······,这样的学生感情上的冷漠也是触目惊心的。而这些也许并不是道德层面上的问题。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这里说的工具性指的是语文的应用性;人文性指的是语文的精神内涵。】

“语文”是指“语言”和“文字”,即包括“听、说、读、写”教学。语文教学要“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语文素养指的是一个人在语文学习方面的综合素质,包括:知识面,理解力,感悟力,文化修养等综合要素。良好语感指的是对语言的敏锐感受,对词句的情感把握,对语言外在美及内在美的认识。语文素养和良好语感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需要大量阅读和大量背诵,天长日久才能形成。语文教师任重而道远。语文教师是最难当的。综合素质要求极高。要做到学识渊博、人品高尚,做人和做学问的统一。语文教师要言行一致,用生命点燃学生心灵。当前语文教学的应试性质严重损害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感到语文“味同嚼蜡”、“索然无味”。

弊端出现原因:

第一:有些语文教师文化底蕴缺乏,把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讲得“面目可憎”或者“枯燥肤浅”或者“政治色彩浓重”,让学生感受不到文章应有的审美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