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记叙文阅读真题链接:理解句中重要词语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记叙文专项训练6—理解词语或句子含义

初中语文记叙文专项训练6—理解词语或句子含义

中考语文记叙文考点解析及专项训练6——理解词语或句子含义一、考点解读正确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句子的含义,是近年来各地中考阅读理解的常考题型。

所谓理解词语、句子含义,指的是既要说出词语、句子的表层意思,又要说出其深层意思。

二、考查形式典式:1.说说你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

2.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是什么?变式:1.体会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

2.揣摩下列各句,说说你对它的理解。

3.文章×段中画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谈谈你的理解。

4.联系实际说说你对画线语句的理解。

三、方法指导A.理解词语的含义1.品析词语或短语含义,常用方法有:(1)语境推敲法。

结合语境,认真推敲,揣摩出词语的确切意义。

(2)查找释句法。

有些词语比较抽象,作者往往在提出之后,对他们进行解释,而这些解释往往就是我们所要寻找的答案。

这些阐释性的句子往往在抽象词语之后,因此我们在解题时必须从下句中去找答案,由近及远地查找。

(3)明确指代法。

紧扣上下文语境;寻找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对象和范围,先近后远逐步梳理,先句内后句外、语段及至全文。

确定指代对象后,将其代入原句试读,看语意是否畅通,指称是否吻合。

(4)巧用修辞法。

即紧扣目标段,联系上下文进行合理推断,结合作者运用的比喻、反语、双关、夸张等手法,理解其深层含义。

答题格式:该词语的意思是……,其在句中的含义是……。

B.理解语句的含义(1)结合语境,前后勾连。

把句子放在文章的具体语境中来辨析,通过对具体句子前后句含意的分析来弄清所问语句的含意。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是中考现代文阅读中的一个重要考点,考查考生根据上下文语境领悟词语含义的能力。

所谓“文中”二字告诉考生应从整体上感知全文,并根据具体语境来把握词义。

所谓“重要词语”,是指词语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相比较而言的。

一般说来,以下词语是文中的重要词语:1、体现作者立场观点的词语;2、表现文章主题思想的词语;3、反映深层次含义的词语;4、反映具体语言环境的词语;5、对文章结构起照应连接作用的词语;6、比喻、借代等特殊的词语;7、根据语境随情而作别种义项的词语等。

一、使考生能根据语言环境,准确理解词语的临时义;二、使考生能把握词语的关涉对象,准确推断词语的指代义;三、使考生能熟练掌握理顺段落层次关系,把握段落语脉,准确推断词义或表达效果;四、使考生能分析比喻、拟人、借代等修辞,准确理解词语的修辞义。

教学方法:通过教师例题讲解,总结解题方法和规律,讲练结合,并进行思维拓展,针对该考点进行相应训练。

教学思路:常见题型→考点例析(答题指津、答题范式、参考答案→思维拓展→考点训练→教参答案●常见题型1.体会加点词语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或作用。

或“结合上下文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妙处。

”或体会加点词语“××”有着怎样的表达效果?2.加点的词语在文中具体指什么?或结合文意,谈谈你对加点词语“××”的理解。

3.把句子中的“××”改成“××”好不好?为什么?或“加点词语能否互换?为什么?”4.联系全文(上下文,体会(理解加点词语的含义。

或分析句子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深刻(深层含义。

或直接要求回答某词有什么含义?或根据语境,写出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5.结合全文的主题,本文中的“××”词象征什么?6.段中写“××”词语的用意是什么?7.对“××”词语的理解哪一项最恰当?8.对句子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进行赏析。

(7) 记叙文理解句子含义(1)

(7)   记叙文理解句子含义(1)

参考答案:“贪婪”“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我”吃瓜时的情态以及对家乡瓜果的喜爱。
集思广益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 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 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 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 就有无限趣味。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好听”一词突出反映了“我”进入新华书店时的喜悦心情。(3分) (2)一个“撞”字,形象地表现了“我”发现梦寐以求的词典的惊喜。(3分)
答题套路






这一类型的题目它都会要求考生“谈谈你的看法”, “你认为……”只要符合文题要求,所谈内容言之 成理即可得分 (1)表达时最好要有标志性语言。在答题时可以用 “我认为……。比如……”这样的标志性语言。先 用“我认为……。”言简意赅地表明自己的观点。 (2)、再用“比如”、“例如”之类的词语,运用 举例论证或道理论证来支撑自己的观点。这样,不 仅给阅卷老师留下观点鲜明之感,而且给人以条理 清楚,论证有力的良好印象。 (3)表达内容要紧跟时代步伐,贴近生活实际。 (4)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5)语言要通顺,表达要流畅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还原法
文中“人们喜爱回味幸福的标本,
却忽略了幸福披着露水散发清香的 时刻”的含义是什么呢?
含义是:人们往往在幸福降临的时
候并不珍惜幸福,失去幸福之后才 回味幸福、追寻幸福。作者希望人 们能珍惜幸福。
小结:理解重点词句的方法
1、联系文章的中心思想来理解。 2、联系人物形象理解。 3、结合作者的感情理解。 4、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含义。 5、联系修辞特点来理解词句的含义。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品析重要词语 答题模板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品析重要词语   答题模板

记叙文阅读(含小说、散文)考点四品析重要词语(此考点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通用。

)模板揭秘1.指出文中指示代词指代的对象。

①需要联系上下文加以概括。

②在原文中找出所指代的内容。

指示代词,要从上下文中找,先往前找,再往后找,而且由近及远地去找,即“取近不取远”。

非指示代词的指代则从理解词义入手,来把握指代的内容。

找出所指内容后,可用“代入法”检验,即把指代的具体对象和内容直接代入原句中,看与原文的思路、意思是否一致,以确定答案的正确性。

③明确指代内容的容量。

指代词的指代内容可多可少,可指代一个词、一个短语、句子、句群甚至段落。

④辨认指代内容的位置。

“这”“这个”“这些”是近指;“那”“那个”“那些”是远指;“某”“某类”是不定指。

⑤归纳指代内容的含义。

找关键词或关键句,二者都没有的情况下,统览相关指代内容,理清关系。

再将内容代入原文,看是否合理通顺。

2.理解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及作用。

含义:①双层含义法。

先理解词语字面意思,即词语的词典义;再理解词语的深层含义,即词语的修辞义或象征义。

②词语指代法。

③语境推敲法。

结合语境,认真推敲,揣摩确切意义。

④巧用修辞法。

即紧扣目标段,联系上下文进行合理推断,结合作者运用的比喻、反语、双关、夸张等手法,理解其深层含义。

如《背影》中,“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一句中的“聪明”就用了“反语”修辞,在文中是“愚蠢”的意思。

如果是比喻、借代、拟人需结合语境,寻找本体;如果是双关则要注意两层意思。

作用:“××”一词原指……,这里指……,形象地写出了……,起到了……的作用,表达了……的思想感情(人物……的心理)。

即明确词语原义→揣摩词语语境义→准确把握引申义(比喻义或象征义)→紧密联系文章主要内容(文中主要人物性格、品格,故事情节、细节等)→联系文章主旨。

3.品析词语的表达效果。

①修辞角度。

比喻——生动形象;拟人——生动形象;夸张——突出强调;排比——增强语势,加深情感等。

2020备战中考阅读专题训练:记叙文加点字词赏析

2020备战中考阅读专题训练:记叙文加点字词赏析

理解文章重要词语的作用(一)基本题型1.体会加点词语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或作用)。

2.结合上下文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妙处。

3.体会加点词语“××”有着怎样的表达效果?4.对句子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进行赏析。

(二)鉴赏角度从修辞角度、词语的运用、词的感情色彩角度来看表达效果:生动、形象、传神、准确地写出了……1.修辞角度、表现手法。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问、设问)●答题格式:该句运用了××(修辞)手法,“××”一词这里指……(语境义),写出了……【例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朱自清《春》“偷偷”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写出小草在不经意间已经破土而出的情态。

表现了作者对小草的喜爱之情。

2.用词角度。

(1)副词。

时间副词、程度副词等。

●答题格式:……词表示(时间长、惊讶、缓慢、强调),(表达效果)写出了……内容(在文中的内容),表达了……的情感。

【例】:真恨不得飞.上树梢,脸对脸亲口问问那咕咕啼鸣的鸟:“亲,你究竟..叫什么名字?”《谁能叫出你的芳名》“飞”把“我”比成鸟( 拟物),突出作者急切想知道鸟名的心情;“究竟”, 强调作者内心的急切。

(2)动词、形容词(更能表达一个人的思想情感、或者心理)●答题格式:运用……词(动词、形容词),(表达效果)写出了……内容(在文中的内容),表达了……的情感。

【例】:我很贪婪..地捧.了瓜果啃,母亲在一边心满意足....地看。

运用“贪婪”和动词“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大口大口吃瓜果时的情状,表达了“我”对家乡瓜果的喜爱之情。

“心满意足”准确地写出了母亲当时看我吃瓜果时的欣慰,表达了母亲对“我”的爱(3)叠词、拟声词。

【例1】:我“腾.”地站起来,电击了一般。

——《父亲的大学》虽然只是一个拟声词(象声词),却准确地描摹出了动作的突然性,表现了“我”听到消息之后的震惊、焦急与牵挂的心理。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方法策略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方法策略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考点解析版A能力要求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是现代文阅读的一个基本要求,也是中考现代文阅读考查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求考生在整体阅读、把握全文的基础上,分析把握词语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的、具体的含义,即词语的情境义。

B命题透视从近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看,本考点多以主观题形式进行考查,所选材料多是记叙文、议论文、散文、小小说以及自然科学短文,重点考查的词语主要包括:能体现作者立场观点、写作意图,表现作者感情倾向,反映深层含义的词语;起总领、照应或过渡作用的词语;反复出现或概括性极强的词语;有特殊指代义的词语等。

考查的内容是:理解词语的深层含义;分析词语的表达作用及效果;体会蕴涵在词语中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明确代词和具有临时指代作用的词语的指代义等。

C试题精选一、(2007年重庆中考试题)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

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老人是菲律宾华侨,在海外奋斗半生。

几经浮沉,衣锦还乡的他萌生了济世助人、造福梓里的念头。

于是,老人分别给家乡几所学校的校长写了信,希望每个校长能提供十来个学生的名单,以便他从中确定人选,作为资助对象。

家人嗔怪他的愚昧,既是捐助,何必把程序搞得这样复杂?不如来个快捷方式,譬如通过“希望工程”或者“春蕾计划”,干净利落地了却一桩心愿,岂不是更好?老人摇摇头说:“我的血汗钱只给那些配得到它的孩子。

”哪些孩子才有资格得到资助?是那些家庭贫困的孩子还是优秀生,抑或是特长生?谁也不知道老人心里的答案。

名单很快到了老人手里。

老人让家人买来了许多书,有《泰戈尔诗集》《纪伯伦诗集》《十万个为什么》等,分门别类地包装好,准备寄给名单上的孩子。

家人面面相觑:这样微薄的礼物是不是太寒碜了?大家断定书中自有“黄金屋”,可翻来覆去也没有找到夹在书中的纸钞。

只在书的第一页看到了老人的亲笔赠言:赠给品学兼优的学生xxx。

落款是老人的住址、姓名、电话和电子邮箱。

家人大惑不解,却也不愿忤逆老人的意愿,只好替他一一寄出那些书。

记叙文阅读——理解关键词句.

记叙文阅读——理解关键词句.

记叙文阅读(三)——理解关键句子的含义理解课文中含义比较深刻,对表达文章情感、思想有较大作用的句子,往往是教学中的重难点,也是平时考试常出现的考查内容。

很多学生都对理解句子的题目存在不少困惑。

总的来说:一是不懂怎样去理解——面对眼前的句子却不知从何处下手去体会理解它的意思;对句子的理解不全面,以偏概全;二是不懂怎样去表达——自己心里知道是什么意思,却不知道如何说清楚,写清楚等。

理解句子是读懂文章的基础。

一篇课文,并不是所有的句子都要学生一一去理解,那些应该重点理解的句子有难易之分,难懂的句子大致有这样几类:①内容距离生活实际比较远的;②结构较为复杂的;③含义比较深刻,对表达文章情感、思想有较大作用的。

理解句子的几种常用方法1、抓住句子中的关键性词语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

”“轻蔑”一词,把帝国主义国家瞧不起中国工程人员,对中国人的蔑视和嘲笑的嘴脸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2、联系上下文来理解……桑娜沉默了。

“沉默”是不做声的意思。

桑娜与渔夫对话时先后两次“沉默”。

第一次是桑娜与渔夫同时沉默。

渔夫回家了,渔网撕破了,面对刚刚从死亡线上挣扎回来的丈夫,桑娜不知道该如何告诉丈夫收养孤儿的事,所以选择了沉默;渔夫还沉浸在与海浪搏斗的恐怖中,心里尚存余悸,看到桑娜沉默,也不说话了。

第二次是桑娜把西蒙去世的消息告诉丈夫,她在等待丈夫的决定,所以又沉默了。

两次沉默,都反映了桑娜善良的心地。

3、联系实际,典型联想来理解“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可爱”是形容人的外表或者行为的,用“可爱”来形容地球是因为地球无私地养养育着人类,孕育万物;而“破碎”一般形容玻璃、陶瓷之类的易碎品,在这里可理解为因各种原因对地球的伤害。

与生活实际联系,这种的表达不仅使句子生动形象,同时又能引起人类的警觉,突出了保护地球的紧迫性。

4、从句子的修辞手法去理解你知道吗,这只可爱的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理解语段中重要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理解语段中重要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理解语段中重要词语和句子的含义(一)语段中重要词语的理解1、考点精析: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是阅读的基础,能在上下文语境中迅速地领悟词语的含义,是高水平阅读的一项重要标志,也是中考现代文阅读考查的一项重要内容。

这里的“文中”二字,一是指理解词语要有全局观念,从整体上把握全文;二是指要根据具体语境来把握词义。

所谓“重要词语”,是就词语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

所谓“词语的含义”,不是指一般的词典义,而是这个词语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的临时的、具体的、附加的、动态的、不同于词典义又与词典义有着某种内在联系的新的含义。

本考点的考查内容主要有:(1)把握词语的语境义;(2)理解词语在文中的表达作用;(3)把握代词和具有临时指代作用的词语的含义;(4)理解蕴涵在词语中的作者的特殊感情等等。

2、解题思路与技巧:1、结合语境,认真推敲现代文测试非常强调理解动态语言环境中的词语含义。

这种理解不是孤立静止的理解,而是对语言做活的理解分析。

我们知道,同样的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义往往是不同的。

因此,只有结合语境,认真推敲,才能揣摩出词语的确切意义。

2、遇到代词,从上查找代词的出现,往往是在所指代的事物、人物之后,因此代词指代内容的落实在本句中是找不到答案的。

代词的指代对象一般在上句或上文,因此我们解题时,必须从上句开始寻找,而且应当由近及远地去找。

3、由近及远,查找释句有些词语比较抽象,较难理解,所以作者往往在提出之后,对他们进行解释,而这些解释往往就是我们所要寻找的答案。

这些阐释性的句子往往在抽象词语之后,因此我们在解题时必须从下句中去找答案,由近及远地去找。

(二)、理解语段中句子的含义A、考点精析:所谓重要的句子,是就其在文章中的地位和作用相比较而言的。

它们之所以重要,或者是不同层次的中心句,或者是结构上的领起句、总结句和重要的过渡句,或者是表达上有特色的句子。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包括三层意思:首先是理解句子的表层意义,也即字面意义。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考点2 词语理解与赏析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考点2  词语理解与赏析
叙述抒情描写它们也根本记不得去年的事情也忘记了去年园子里有这么一个人关心过它们惦记过它们曾经得到过它们的一点提示运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作者直抒胸臆表达对园中虫子们的不舍之情流露出对它们的喜爱

教材设问学考点

考点针对练
教材设问学考点
考点探源
考向1 词语含义 (统编七下《阿长与〈山海经〉》思考探究)文中一些语句略带夸张。揣摩下 列语句,讨论括号里的问题。 然而我有一时也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 (这里用“空前”来修饰“敬意”,给你什么感觉?你怎么理解“敬意”在文 中的具体含义?)
词,贴 切 形 象 地 体 现 了 …… 的 特 征,表 达 了……的情感。
C.叠词:音律和谐,起到了加深语意的作用,读起来朗朗上口,富于音韵 美。
D.拟声词 :运用拟声词 “× ×”,生动形象地描写 了……的情态美, 流露出……的情感。 思路三:①运用的修辞手法→②修辞的作用→③表达的情感 注意:以上思路可直接用于概括组织答案
容,可用原文内容的关键字进行概括。
(2)联系主题释义法。词语在具体的词、句、篇中无法概括时,就需从文 章主旨和作者情感的角度进行分析概括。
(3)心理揣摩法。对表示人物心理活动的词语,可从词语所表现的人物心 理活动进行揣摩,从而概括其含义。
(4)近义词换词比较法。选用与该词本义相接近的词语,进行替换,将两 个词语进行比较,从而体会词语的含义和作用。 答题规范:“××”一词原指……(本义),这里指……(语境义),形象地写 出了……,表达了……。
走过去就行(!)。生命与生命,原是可以互相提示的(?)。∥ ⑧一场霜下来,园子一片惨白,好像一切都停下来了。草木把生命的力量转到 了地下的根须,春天的气息一来,它们就会萌发(?)。虫子呢?我宁愿相信它们 都活着。明年再露面,虫子们可能已脱胎换骨成另一副样子,当然,它们也根本记 不得去年的事情,也忘记了去年园子里有这么一个人,关心过它们,惦记过它们, 曾经得到过它们的一点提示。好在,这个人是记得的。 ⑨头顶的槐枝上面挂着只空蝉蜕,在微风中悠荡。那个吵闹了整个夏天的狡猾 家伙来个金蝉脱壳,不知去了哪里。我轻轻摘下它收起来,留到明年夏天,到时候 还给当初蜕掉它的主人———喂,你去年丢掉的衣服,我给你收起来了,现在还给 你……∥ ⑩我常去的这个园子不大,却盛下了我很多的思量(?)。

(全)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

(全)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考点内涵阐述】词语是知识信息的基本载体。

现代文阅读中,理解词义主要考查在上下文语境中词语含义的领悟,即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字面意义和隐含意义,理解同一词语在文中不同的指代意义。

它主要包括:1.能正确筛选多义词在文中的义项;2.能辨析文中的同义词、近义词的细微差别;3.能把握词语在特定语境中临时具有的含义。

4.能够把握指代词和临时具有指代作用的词在文中指代的具体内容;5.能够理解词语在文中的表达作用,具体说,就是作者为什么用这个词,这个词好在哪里,不用行不行,从而了解词语在文本中的作用。

【解题技法点拨】一、词语辨析技法同(近)义词的辨析,可从下述角度切入:1.从相异的语素分析。

如“废除、解除、破除”三个动词,重点是区分“废”“解”“破”三个相异的语素:废是废止不用的意思;解是去掉消除的意思;破是打破揭穿的意思。

2.从词义的轻重程度上辨析。

如“蔑视”比“轻视”意义要重一些。

“批判”比“批评”要重一些。

“监禁”比“拘留”更重一些。

3.从感情色彩上辨析词义的不同。

如“团结、结合、勾结”,“鼓舞、鼓动、煽动”,这两组词语中,第一个是褒义词,第二个是中性词,第三个词是贬义词。

4.从词义指称的事物范围大小来辨析。

如“边疆和边境”都指远离内地靠近国境的区域。

但“疆”比“境”的范围要大。

5.从语法特点上辨析。

(1)从词性上辨析。

如“英勇和英雄”,一个是形容词,一个是名词。

(2)从构词方法上辨析。

如“比赛和决赛”,一个是并列式,一个是偏正式。

(3)从担任句子成分上辨析。

“必须和必需”。

一个是能愿动词,作状语,一个是动词,作谓语。

二、词意解释技法解释词义常用的方法有:1.语素分析法。

先单个解释字的含义,然后组合起来理解整个词的含义。

2.同义换言法。

是以词解词的方法,即用浅显的概念去理解与之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较深奥的同一概念。

3.词义辨识法。

一个词的本义运用较少,更多的时候是其引申义,那么解答时,需辨清是比喻、借代或是以其他形式形成的语境义,认清来源才能做出正确的解释。

众里寻他千百度——中考记叙文阅读指导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及表达效果

众里寻他千百度——中考记叙文阅读指导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及表达效果

四、实战演练
• 实战演练1:
(2012年乌鲁木齐中考)
多说一两句话 麦父
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 (所是1)为从乡他邻进们诊开所的的。第一天开始,父亲就谆. .谆.告. 诫他,诊
(2)对他来说,这可谓是小. 菜. .一. 碟。
四、实战演练
课后作业: 阅读文章《少年护城河》,并完成练习。
用儿童在的课狡外. 的猾.时的候眼,光她察教觉我,们她跳爱舞我,们我,还并记没得有她存把心我要扮打成的女意孩思子。表
演跳舞的情景。 ——魏巍《我的老师》
结合语境,说说句子中加点词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含义
及表达效果。
三、解题指导
答案:“狡猾”本是贬义词,形容人很不老实。 但在这里是“调皮”“机灵”的意思,贬义褒用, 形象写出了“我”得意的神情,表现了孩子的天 真活泼可爱。
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及表达效果。
二、考题解析
• “结合语境”或 “文中” 指:
1、理解词语要有全局观念,从整体上把 握全文
2、根据具体语境把握词义
二、考题解析
重要词语:与文章密切相关的词语。 一般指: 1、与内容、主旨相关
2、体现作者情感、立场 3、有丰富内涵、深层次含义 4、包含修辞手法,增强表达效果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
三、解题指导
经典回放:
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教师蔡芸芝先生。 回想起来,她那时有十八九岁。嘴角右边有榆钱大小一块黑痣。 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 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 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
谢谢大家!
三、解题指导

中考语文记叙文高频考点专题训练:重要词语含义和赏析

中考语文记叙文高频考点专题训练:重要词语含义和赏析

中考语文记叙文高频考点专题训练:重要词语含义和赏析【常见题型】○1 加点词语在文中具体指什么?或结合文义,谈谈你对加点词语的理解。

○2 结合语境,说说句中加点词的含义及其作用。

○3 “XX”段中“XX”词语的用意是什么?○4 体会加点词语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或结合上下文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妙处;或体会加点词语有怎样的表达效果?○5 把句子中的“XX”词改成“XX”词好不好?为什么?……【解题思路】○1 理解词语含义方法。

表层含义(词典义+结合文章内容);深层含义(词不离句,结合语境;区别词典义,不离词典义;关注手法的运用;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2 赏析角度。

用词角度(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拟声词……词义大小、感情色彩);人物描写(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反语、……);表现手法(化动为静、化静为动、象征、对比……)。

【解题公式】词语含义和赏析=XX一词原意+这里指(结合内容说出它的意思,注意手法的运用)+写出了(对象)的某特点或状态+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例1】课外阅读《生机勃勃的太阳花》:在一层滚圆的绿叶下边,闪出三朵小花。

问题:试分析句中“闪”的表达效果。

答案:运用“闪”这个动词,表明速度之快和色彩之明艳(解释字词含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太阳花一见阳光即刻开放、艳丽夺目的特点(外),体现了太阳花的生机勃勃(内),表达了作者对太阳花的惊叹(感情)。

【例2】鲁迅《社戏》:这时候,小朋友们便不再原谅我会‘秩秩斯干’,却全都嘲笑起来了。

问题:如何理解“嘲笑”一词?答案:“嘲笑”原义是用言辞笑话对方,是贬义词。

这里贬词褒用,“嘲笑”是善意的,实际上是鼓励“我”大胆些、勇敢些,体现了孩童的天真无邪、率真活泼。

【例3】杨绛《老王》: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

也许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

中考语文-阅读题----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

中考语文-阅读题----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

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一、解释词语在文中的具体含义。

1.拆字组词法。

先解释构成该词的各语素的含义,然后组合起来理解整个词的含义。

【经典范例】生命的一抹(节选)少年时那种登高山、穷幽谷的劲儿,到现在还是兴趣不减。

而且,只要有一片静美的天地,我也能欣赏上老半天。

每天走过的小径,常年招展的椰影,一片明丽的阳光,一刻恬淡的宁静,一朵飞花,一叶新绿……这些都散发着沁人的香味,在平淡中自有醇厚的情趣在。

少年时,我喜欢攀登历史的雕像,去倾听巨人心灵的跃动。

现在,我觉得一声寒夜的叫卖,一句村野的俚语,都给我不少的认识。

生活于尘俗里,我常发现许多事物每一天都有新的意义,有时在绝对的静寂中,往往有和谐的天籁洋洋盈耳。

说是现实也好幻想也好,我总觉得这缤纷的世界,永远在启示我,充实我,美化我。

可是,美是什么?年轻时我说不出来,现在更不会说。

美是真理,美是永恒。

但是,真理像一种金色的蜥蜴,有时会改变颜色,而永恒是玄妙的,有时和刹那没有分别,这些都是我无法了解的问题。

不过,我愿我的生命,如同那蓝天中的一缕云,尽管是那么淡淡的、淡淡的一抹,于我已经足够。

问题:请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解释“这些都散发着沁人的香味,在平淡中自有醇厚的情趣在”一句中加点的词语“醇厚”的意思。

【解题思路】这是一个并列词语,依据上下文具体语境,拆字组词,醇为醇香、醇正的意思;厚为浓厚的意思。

合并组合即可得到答案。

“醇正浓郁”。

参考答案:“醇香浓厚”、2.词义替换法。

就是用浅显的词语去解释与之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较深奥词语的含义。

例如:奇异———奇特。

【经典范例】荔枝(节选)那一晚,正巧有位老师带着几个学生突然到我家做客,望着桌上这两盘水果有些奇怪。

也是,一盘沙果伤痕累累,一盘荔枝玲珑剔透,对比过于鲜明。

说实话,自尊心与虚荣心齐头并进,我觉得自己仿佛是那盘丑小鸭般的沙果,真恨不得变戏法一样把它一下子变走。

母亲端上茶来,笑吟吟顺手把沙果端走,那般不经意,然后回过头来对客人说:“快尝尝荔枝吧!”……说得那般自然、妥帖。

初中记叙文阅读 关键词句理解题

初中记叙文阅读 关键词句理解题

记叙文阅读专题二关键词句理解题(教师版本)题型内容:1、词语含义2、句子含义3、赏析句子考点一:理解文章重要词语的含义.题目1:结合语境,理解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公式:先解释词语的本义+再解释在文中的含义(具体指代的内容)题目2:指示代词“这”“那”所指的内容公式:1、答案一般是往前找,不会超出前三句;2、找到之后,将找到的内容放在指代词所在句中读一读,看是否适合。

考点二:理解文章重要句子的含义此类题型常考的句子类型及其作用:1、修辞句(比喻):方法:明确本体和喻体,把本体和喻体代入句中,用自己比较通俗的语言复述句子的意思。

例1: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风雨来了……答:“心中的风雨”是指人生路上的坎坷困境。

把母亲比作荷叶,“我”比作红莲,赞美了伟大的母爱:母亲是我们生命中永远为我们遮风挡雨的人2、双关句方法:一要答出本义,二要答出深层含义;例:《父亲的格言》中“不要为了几枚硬币而硌坏了自己的脚,那样自己走出的路就会歪歪扭扭。

”分析:“硬币”既指实际的硬币,也指小利益;“硌坏了自己的脚”有损于自己的品质,“路”既指现实的路,又指人生道路;“歪歪扭扭”指误入歧途。

3、富含哲理的句子:方法: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然后代入原句,用自己的话复述句意。

例1:解释下面句子的含义:·也许生命早期的记忆是一个人生活的根吧!答案:童年的生活经历可能影响着一个人一生的发展。

(或童年的生活是一个人成长的基础。

)4、言外之意句: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弦外之音,写出作者的真正用意。

例1:第二天,邻居表扬小强说:“你真是个勤奋的孩子呀,都晚上十一点了,你还在练琴。

”答:邻居的意思是,小强练琴太晚影响了大家的休息例2:西门子公司:本公司在世界各地的维修人员都闲得无聊。

答:例3:某公路交通广告:如果你的汽车会游泳的话,请照直开,不必刹车答:总结:此类题型常考的句子类型及其作用:1、修辞句(比喻、双关):方法:明确本体和喻体或双关义,把本体和喻体或双关义代入句中,用自己比较通俗的语言复述句子的意思。

记叙文阅读之分析重要词语的意思(二)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人教(上学期新课系列二)

记叙文阅读之分析重要词语的意思(二)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人教(上学期新课系列二)

2019年10月29日记叙文阅读之分析重要词语的意思(二)中考频度:★★★★☆┇难易程度:★★☆☆☆【2019年中考河南卷】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给母亲梳头发①这一把用了多年的旧梳子,滑润无比,上面还浸染着属于母亲的独特发香。

我用它给母亲梳头,小心谨慎,尽量少让头发掉落。

母亲背对我坐着,花白的发根清晰可见。

唉,曾经多么乌黑浓密的长发,如今却变得如此稀薄,只余小小一握在我的左手掌心。

②小时候,最喜欢每天早晨睁眼时看到母亲梳理头发。

那一头从未修剪过的头发,几乎长可及地,所以她总是站着梳理。

一把梳子从头顶往下缓缓地梳,还得用左手分段抓着才能梳通。

全部梳通之后,就在后脑勺用一条黑丝线来回地扎,扎得牢牢的;再将一根比毛线针稍细的钢针穿过,然后便把垂在背后的一头乌亮的长发在那钢针上左右盘缠,梳出一个均衡而标致的髻子;接着套上一个黑色的细网,再用四只长夹子从上下左右固定形状;最后拔去钢针,戴上有翠饰的簪子。

对于母亲梳头的动作,我真是百看不厌,心里好羡慕那一头长发,觉得她那熟练的一举一动很动人。

③母亲曾受过良好的教育,可是自我记事以来,她似乎是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家事上了。

她照顾父亲的生活起居,无微不至。

她对子女们也照顾得十分用心,向来是亲自上市场选购食物。

她还要在周末给我们洗晒球鞋,那些大大小小、黑黑白白的球鞋经常被整齐地放在阳台的栏杆上。

④母亲也很关心子女的读书情况。

她不一定指导每一个人的功课,只是尽量替我们处理好课业外的琐事。

我们房间里有一个专放文具的五斗柜,最上面的两个抽屉里,左边放着削尖的铅笔,右边则是用过的磨钝的铅笔。

兄弟姐妹放学后,每个人只需放入写钝的,取走削好的,便可各自去做功课了。

每一支铅笔都是母亲用小刀削好的。

现在回想起来,母亲未免太过宠爱我们了,然而我们当时却视此为理所当然而不知感激。

有一回,削尖的铅笔已被拿光,我竟为此与母亲斗过气。

家中琐碎事那么多,我真想象不出,母亲是在什么时间做这些额外的事情的。

中考记叙文思维导图 64理解句中重要词语

中考记叙文思维导图   64理解句中重要词语

题型㈡
解题思路 答题格式
① 释词语在名右的意思;
②分析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动作、神态、心理、心情。
注意:有些加点词语属于人物动作、心理或神态描写 的词语,分析时要从分析人物心理和心情的角度进行 分析。
“××”词在这里什么意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人物…… 动作、神态、心情、心理特点。
题型㈢
解题思路 答题格式
①指出运用的修辞手法或描写方法; ②分析写出人物或事物……心理、心情或特点品质。 注意:加点词语如果运用修辞手法或描写方法,要指 出方法,并分析写出人物或事物什么特点。
修辞或描写手法+特点分析。
分析词语的含义
解题思路 答题格式
① 层含义:指在文中写……内容; ② 层含义:分析人物心情品质或形象特点; ③抒发感情。 表层含义(内容)+深层含义(心理、特点、品质等)+抒发感情。
词语指代内容
解题思路 答题格式
①看位置:在前文找出指代内容,如果找不到再在后文找; ②个别情况根据上下文内容概括。 “××”词语代……
64理解句中重要词语
解释词语意思
解题思路 题格式
① 释词语本义; ②分析词语在句中的意思,写……的内容。 “××”词语原指……(本义),这里指……(语境义)。
分析词语的表达效果
题型㈠
解题思路 答题格式
①理解词语的本义;
②分析语境义,即在句中的含义。
③分析写出事物或人物的什么特点;
⑷抒发感情。
“××”词语原指……(本义),这里指……(语境 义),在这里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人物或事物…… 的品质或特点,(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记叙文阅读真题链接:理解句中重要词语
【中考真题链接㈠】
一张船票的温暖
崔立
①那是一个冬日的傍晚,码头处的风特别大,我站在长长的码头上的长廊前无助地徘徊着。

越过长江的码头的对岸,就是我想回的家。

②看着购票大厅上方大红色的显示屏,不停在显示着下一班船的时间和购票金额。

而我,却是一脸的茫然和无助。

出来时走得急,忘了带钱包,身上的钱根本不够买一张船票。

③我眼巴巴地看着排着队购票的人群,希望能遇上一个认识的人。

④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悄然蚕食着我那一点点的希望,看着越发变暗的天空和越来越少的购票者,我知道我的希望已经非常渺茫了。

接下来,我唯一该做的,就是赶紧去乘上公交车,回到我住的地方。

到明天一早,我再赶到码头来。

可我的住处离码头太远了,回去得转三辆公交车,花上两个多小时。

即便我在想着回去,我的眼光还是不自觉地在购票的人群中穿梭着。

⑤“先生,是不是有难处啊?”一个声音叫住了我。

⑥我看到一个戴着帽子的中年男人正看着我。

⑦我点了点头,告诉了男人没钱买船票的事。

男人问我需要多少钱。

⑧我说了个数字,男人二话没说就把钱掏给了我。

看着男人给的钱,我反而有些发愣了。

我居然问他,你为什么给我钱?
⑨男人笑了,说:“难道你不需要吗?”
⑩我从包里掏出纸、笔,要记下他的地址,好还他钱。

⑪男人制止了我,我有些急了,脸都涨得通红,说:“你不信我?”
⑫男人却摇摇头说:“不用还”。

男人想了想,又说:“下次如果你碰到像你今天这样没钱买船票的人,我希望你也可以像我一样帮助他,让这张船票的温暖可以一直延续下去。

”男人边说,边给我讲了一个故事,如我一样曾经窘迫的他,一次遭遇过的,关于一张船票的温暖的故事。

我点了点头,说:“好。


⑬之后,我还真在码头上碰到了如我一样需要帮助的人。

那是一个穿着有些时尚的学生,我能在他焦虑的目光中看出他和我以前一样的窘迫。

在他的惊讶中我毫不犹豫就给了他买船票的钱,在他一脸感激时我告诉了他如他一样的我以前的遭遇,并希望他能把这一张船票的温暖延续。

⑭那个学生很高兴地点着头,再三答应着。

⑮那次是我第一次帮助别人。

⑯而至今,我已记不清帮助过多少这样需要帮助的人。

但是不是他们真的会和我和曾经帮助过我的那个男人一样,去延续那一张船票的温暖,我始终有些怀疑。

⑰直到有一天,在购票排队的人群旁,有一个如我当年一样表情的人在不停徘徊着,满脸都是焦虑。

我刚想迈开步要去帮助他时。

在我身后的那个年轻人,居然先我一步走上了前。

⑱我很清晰地听到年轻人问清了那人的缘由,并且很快就把那人需要的钱给了他。

紧接着,我还听到年轻人和那人讲着一张船票的温暖延续的故事。

这很让我震惊。

⑲我不知道这个年轻人是被谁帮助过的,也许正是我帮助过的人帮助过的。

⑳其实,这已经不重要了。

㉑重要的是,我们帮助了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㉒这比什么都重要。

【试题】品味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①我眼巴巴地看着排着队购票的人群,希望能遇上一个认识的人。

②在他的惊讶中我毫不犹豫就给了他买船票的钱。

【答案】①“眼巴巴”是“急切盼望”的意思,形象地写出了“我”当时渴望遇到熟人并渴望得到帮助的焦急心情。

②“毫不犹豫”形容人在处理事情上非常果断,没有片刻迟疑的意思,写出了“我”给学生买船票的钱时的果断利落。

【中考真题链接㈡】
笔下犹能有花开
肖复兴
①秋末冬初,天坛里那排白色的藤萝架,上边的叶子已经落得差不多了。

想起春末,一架紫藤花盛开,在风中像翩翩飞舞的紫蝴蝶——还是季节厉害,很快就将人和花雕塑成另外一种模样。

②没事的时候,我爱到这里来画画。

这里人来人往,坐在藤萝架下,以静观动,能看到不同的人,想象着他们不同的性情和人生。

我画雪不入流,属于自娱自乐,拿的是一本旧杂志和一支破毛笔,倒也可以随心所欲、笔随意驰。

③那天,我看到我的斜对面坐着一位老太太,个子很高,体量很大,头戴一顶棒球帽,还是歪戴着,很俏皮的样子。

她穿着一件男士西装,不大合身,有点儿肥大。

我猜想那帽子肯定是孩子淘汰下来的,西装不是孩子的,就是她家老头儿穿剩下的。

老人一般都会这样节省、将就。

她身前放着一辆婴儿车,车的样式,得是几十年前的了,或许还是她初当奶奶或姥姥时推过的婴儿车呢。

如今的婴儿车已经“废物利用”,变成了她行走的拐杖。

车上面放着一个水杯,还有一块厚厚的棉垫,大概是她在天坛里遛弯儿,如果累了,就拿它当坐垫吧。

④老太太长得很精神,眉眼俊朗,我们相对藤萝架,只有几步距离,彼此看得很清楚。

我注意观察她,她也时不时地瞄我两眼。

我不懂那目光里包含什么意思,是好奇,是不屑,
还是不以为然?正是中午时分,太阳很暖,透过藤萝残存的叶子,斑斑点点洒落在老太太身上,老太太垂下脑袋,不知在想什么,也没准儿是打瞌睡呢
⑤我画完了老太太的一幅速写像,站起来走,路过她身边时,老太太抬起头问了我一句“刚才是不是在画我?”我像小孩爬上树偷摘枣吃,刚想下来,看见树的主人站在树底下等着我那样,有些東手就擒的感觉。

我很尴尬,赶紧坦白:“是画您呢。

”然后打开旧杂志递给她看,等待她的评判。

她扫了一眼画,便把杂志还给我,没有说一句我画的她到底像还是不像,只说了句:“我也会画画。

”这话说得有点儿孩子气,有点儿不服气,特别像小时候体育课上跳高,我跳过去了那个高度,另一个同学歪着脑袋说:“我也能跳。


⑥我赶紧把那本旧杂志递给她,对她说:“您给我画一个。

”她接过杂志,又接过笔,说:“我没文化,也没人教过我,我也不画你画的人,我就爱画花。

”我指着杂志对她说:“那您就给我画个花,就在这上面,随便画。

”她拧开笔帽,对我说:“我不会使这种毛笔我都是拿铅笔画。

”我说:“没事的,您随便画就好!”
⑦架不住我一再请求,老太太开始画了。

她很快就画出一朵牡丹花,还有两片叶子。

每个花瓣都画得很仔细,手一点儿不抖,我连连夸她:“您画得真好!”她把杂志和笔还给我,说:“好什么呀!不成样子了。

以前,我和你一样,也爱到这里画画。

我家就住在金鱼池,天天都到天坛来。

”我说:“您已经够棒的了,都多大岁数了呀!”然后我问她有多大岁数了,她反问我:“你猜。

”我说:“我看您没到八十岁。

”她笑了,仲出手冲我比划:“八十八啦!”
⑧八十八岁了,还能画这么漂亮的花,真让人羡慕。

我不知道我能不能活到老太太这岁数,能活到这岁数的人,身体是一方面原因,心情和心理是另一方面原因。

这么一把年纪了,心未与年俱老,笔下犹能有花开,这样的人并不多。

⑨那天下午,阳光特别暖。

回家路上,总想起老太太和她画的那朵牡丹花,忍不住好几次翻开那本旧杂志来看,心里想:如果我活到老太太这岁数,也能画出这么漂亮的花来吗?
【试题】品味下列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4分)
①我注意观察她,她也时不时瞄地我两眼
②她扫了一眼画、便把杂志还给我…
【答案】①瞄是偷偷看的意思,生动形象的表现出老太太俏皮的年轻心态,为后文老太太向我主动询可我是否在画她作铺垫。

②“扫”是粗略地看的意思,这里指老太太迅速地看了“我”的画,生动表现出她对我画作的认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