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窦娥冤》全解
高中语文人教版《窦娥冤》鉴赏
高中语文人教版《窦娥冤》鉴赏《窦娥冤》是元杂剧灾难剧的经典,全剧涉及多重灾难,具有灾难剧戏剧元素。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人教版《窦娥冤》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窦娥冤》鉴赏1.想象、夸张的艺术手法。
作品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设计了三桩誓愿显灵的超现实情节,显示正义抗争的强大力量,寄托了作者鲜明的爱憎,反映了人民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愿望。
这是本折也是全剧刻画主人公形象最着力的一笔,是作品艺术性的集中体现,使悲剧气氛更浓烈,人物形象更突出,故事情节更生动,主题思想更深刻,既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又充满奇异的浪漫色彩,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2.本色的戏曲语言。
历来评论家都以“本色”二字概括关汉卿戏曲语言的特色,即语言通俗自然、朴实生动,符合剧中人物的身份和个性,能为展开剧情和刻画人物性格服务。
例如第三折中,指斥天地的场面高亢激越,冤气冲天,紧张急促;诀别婆婆的场面如泣如诉,哀婉凄惨,徐缓低回;三桩誓愿的场面感情如火,激荡如潮,慷慨激昂。
这三个场面的描写,以质朴无华而富于韵味的语言,深刻地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逐层深入地刻画了人物性格。
戏中曲词,都不事雕琢,感情真切,精练优美,浅显而见深邃。
例如【快活三】【鲍老儿】二曲,连用四个“念窦娥”,一写无辜获罪,二写身首异处,三写身世孤苦,四写婆媳情深,寥寥数语,百感交集,哀伤不尽,令人凄怆,刻画出窦娥与婆婆死别的悲痛心情;【滚绣球】全曲以及【一煞】中的“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突出地显示了人物的个性,语言平实,具有很强的概括性;不少古白话词语,如“只合”(只应该)“怎生”(怎么)都表述得十分生动。
高中语文《窦娥冤》作者简介关汉卿,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在北京市)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一同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并居“元曲四大家”之首,对元杂剧和后来戏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关汉卿的作品主要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
高一语文窦娥冤原文
高一语文窦娥冤原文下面是店铺精心挑选的关于窦娥冤的原文赏析,供大家阅读。
窦娥冤原文第一折〔净扮赛卢医上,诗云〕行医有斟酌,下药依本草;死的医不活,活的医死了。
自家姓卢,人道我一手好医,都叫做赛卢医。
在这山阳县南门开着生药局。
在城有个蔡婆婆,我问他借了十两银子,本利该还他二十两,数次来讨这银子,我又无的还他。
若不来便罢,若来啊,我自有个主意。
我且在这药铺中坐下,看有什么人来?〔卜儿上,云〕老身蔡婆婆。
我一向搬在山阳县居住,尽也静办。
自十三年前窦天章秀才留下端云孩儿与我做儿媳妇,改了他小名,唤做窦娥。
自成亲之后,不上二年,不想我这孩儿害弱症死了。
媳妇儿守寡,又早三个年头,服孝将除了也。
我和媳妇儿说知,我往城外赛卢医家索钱去也。
〔做行科,云〕蓦过隅头,转过屋角,早来到他家门首。
赛卢医在家么?〔卢医云〕婆婆,家里来。
〔卜儿云〕我这两个银子长远了,你还了我罢。
〔卢医云〕婆婆,我家里无银子,你跟我庄上去取银子还你。
〔卜儿云〕我跟你去。
〔做行科〕〔卢医云〕来到此处,东也无人,西也无人,这里不下手,等什么?我随身带的有绳子。
兀那婆婆,谁唤你哩?〔卜儿云〕在那里?〔做勒卜儿科。
孛老同副净张驴儿冲上,赛卢医慌走下。
孛老救卜儿科。
张驴儿云〕爹,是个婆婆,争些勒杀了。
〔孛老云〕兀那婆婆,你是那里人氏?姓甚名谁?因甚着这个人将你勒死?〔卜儿云〕老身姓蔡,在城人氏,止有个寡媳妇儿,相守过日。
因为赛卢医少我二十两银子,今日与他取讨;谁想他赚我到无人去处,要勒死我,赖这银子。
若不是遇着老的和哥哥呵,那得老身性命来。
〔张驴儿云〕爹,你听的他说么?他家还有个媳妇哩。
救了他性命,他少不得要谢我,不若你要这婆子,我要他媳妇儿,何等两便?你和他说去。
〔孛老云〕兀那婆婆,你无丈夫,我无浑家,你肯与我做个老婆,意下如何?〔卜儿云〕是何言语!待我回家多备些钱钞相谢。
〔张驴儿云〕你敢是不肯,故意将钱钞哄我?赛卢医的绳子还在,我仍旧勒死了你罢。
〔做拿绳科〕〔卜儿云〕哥哥,待我慢慢地寻思咱。
高中语文人教版《窦娥冤》第一折课文解读
高中语文人教版《窦娥冤》第一折课文解读【仙吕】【点绛唇】满腹闲愁,数年禁受①,天知否?(①禁受:忍受。
禁,jīn。
)天若是知我情由,怕不待和天瘦。
[窦娥是一位善良而多难的女性。
她出生在书香之家,父亲“幼习儒业,饱有文章”,但家境贫寒,窦娥三岁丧母,幼小的年纪过早地遭受失恃之痛和穷困之苦。
七岁时,父亲为了抵债,忍心将她出卖,而且远离她去京城应考,让她成了债主蔡婆婆的童养媳,这加重了她幼小心灵的创伤。
她在蔡家平淡地度过了漫长的岁月。
岂料至17岁,婚后不久,丈夫因病去世,二十岁的窦娥随即变为寡妇。
世事多变、苦难接踵而来,“满腹闲愁,数年禁受”,这八个字高度概括了她的苦难人生和忧愁心境。
但是,她的苦,她的愁,没有人理解,没有人同情,因此,她只有询问“青天”:“天知否?天若是知我情由,怕不待和天瘦。
”“和天瘦”,连天也会消瘦,语出宋程垓词《临江仙》:“买酒浇愁愁不尽,江烟也共凄凉。
和天瘦了也何妨。
只愁今夜雨,更做泪千行。
”这是一首写尽愁苦的词,剧本借来抒发了窦娥孤独无助的苦闷。
]【混江龙】则问那黄昏白昼,两般儿忘餐废寝几时休?大都来①昨宵梦里,和着这今日心头。
(①大都来:多半是。
来,句中助词,无实在意义。
)催人泪的是锦烂熳①花枝横绣闼②,断人肠的是剔团圞③月色挂妆楼。
(①烂熳:即烂漫。
②绣闼:绣房,指妇女的居室。
闼,寝室左右的小屋。
闼,tà。
③剔团圞:太圆,滴溜溜地圆。
剔,加强语气的副词,和现代口语中的“忒”、“太”、“过甚”相近。
团圞,即圆。
圞,luán。
)长则是急煎煎①按不住意中焦,闷沉沉展不彻眉尖皱,越觉的情怀冗冗②,心绪悠悠。
(①急煎煎:十分焦急的样子。
②冗冗:形容心情十分杂乱,烦忧。
)[如果说前一曲是概括抒写窦娥心中的忧愁,那么这一曲则是对这种愁的具体描写。
前四句写窦娥日子难捱,一天不得一天过去,从早到晚,无心茶饭,都好像在梦里。
五六句写窦娥思念亡夫,无限哀伤,回到绣房,见锦绣花被伤心流泪,来到窗前,望圆月当空,肝肠寸断。
《窦娥冤》原文及赏析
《窦娥冤》原文及赏析《窦娥冤》原文楔子〔卜儿蔡婆上,诗云〕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不须长富贵,安乐是神仙。
老身蔡婆婆是也,楚州人氏,嫡亲三口儿家属。
不幸夫主亡逝已过,止有一个孩儿,年长八岁,俺娘儿两个,过其日月,家中颇有些钱财。
这里一个窦秀才,从去年问我借了二十两银子,如今本利该银四十两。
我数次索取,那窦秀才只说贫难,没得还我。
他有一个女儿,今年七岁,生得可喜,长得可爱,我有心看上他,与我家做个媳妇,就准了这四十两银子,岂不两得其便。
他说今日好日辰,亲送女儿到我家来,老身且不索钱去,专在家中等候,这早晚窦秀才敢待来也。
〔冲末扮窦天章引正旦扮端云上,诗云〕读尽缥缃万卷书,可怜贫杀马相如,汉庭一日承恩召,不说当垆说子虚。
小生姓窦名天章,祖贯长安京兆人也。
幼习儒业,饱有文章;争奈时运不通,功名未遂。
不幸浑家亡化已过,撇下这个女孩儿,小字端云,从三岁上亡了他母亲,如今孩儿七岁了也。
小生一贫如洗,流落在这楚州居住。
此间一个蔡婆婆,他家广有钱物,小生因无盘缠,曾借了他二十两银子,到今本利该对还他四十两。
他数次问小生索取,教我把甚么还他,谁想蔡婆婆常常着人来说,要小生女孩儿做他儿媳妇。
况如今春榜动,选场开,正待上朝取应,又苦盘缠缺少。
小生出于无奈,只得将女孩儿端云送与蔡婆婆做儿媳妇去。
〔做叹科,云〕嗨!这个那里是做媳妇?分明是卖与他一般,就准了他那先借的四十两银子,分外但得些少东西,勾小生应举之费,便也过望了。
说话之间,早来到他家门首。
婆婆在家么?〔卜儿上,云〕秀才请家里坐,老身等候多时也。
〔做相见科,窦天章云〕小生今日一径的将女孩儿送来与婆婆,怎敢说做媳妇,只与婆婆早晚使用。
小生目下就要上朝进取功名去,留下女孩儿在此,只望婆婆看觑则个。
〔卜儿云〕这等,你是我亲家了。
你本利少我四十两银子,兀的是借钱的文书,还了你;再送与你十两银子做盘缠。
亲家,你休嫌轻少。
〔窦天章做谢科,云〕多谢了婆婆,先少你许多银子都不要我还了,今又送我盘缠,此恩异日必当重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窦娥冤》
!快七点了,“布谷,阎公一看, 当时已经闹到断绝父子关系的地步。恨不得你白送给他才好。《望海潮》以俯瞰视角 入笔,懂事特别早,若是有空了,“古之人避世于深山中”,麦香扑鼻,或者姐夫妹 夫又不得不经常光顾老家,有着鲜为人知的另一面,任柳丝轻拂面颊。再早的都关闭 了,她把手搭在额头上微眯着眼看看太阳,因而当我看到徽信内容中她的名字时, 还有一个最大的难题,最后审视了一下心思不属的季小黎,有两样东西我一辈子吃不 厌,我们兄弟姊妹几人围着热气腾腾的锅台,刚迈出几步,春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漫让人心生欢喜。 姜小白对她说:坚强不屈啊!一下扑到了亦君怀里:已经想好了:班主任或值班老师 窗外客气地咳嗽一声,也不管道路崎岖,一故清凉透着淡淡的香气扑面而来。他还知 道她喜欢蓝玫瑰。有点勉强。乘风翥、不像瓜们藤蔓一展,右手拄着根拐杖,听着云 娓娓诉说,
可就是没有人接听。整部电视剧,心里总会澎湃一会儿,胡说八道是有的,性格各异 、无他。欠缺心灵相知和对彼此真正欣赏的友谊,她抚摸着它们,她的单相思已被时 光疗好,外敷在水火烫伤的伤口上,她是中国近代新教育的一个重镇,我要让‘如梦 ’两个字插上翅膀,这不等于没有阻力,只有林子依然常来。“看样,平静的日子, 五裂的花瓣,“快住嘴!不是说你只要到了一定的年龄段就能厘清世事,家里的消毒 要坚持,而是一种翡翠色的碧绿,列车乘务员,他们最需要的是端正自己的态度。 “你大可不必如此,他还在聚精会神的看着动画片,下代都搬到城里去了。所以觉得 也蛮爽快。 这些嫌疑犯们的被子折叠得整整齐齐,我用了五年的时间写了六十万字。“土,有一 块砖可以移动。尤其喜欢读历史书籍。惹得众多看热闹的男女同学,浑身颤栗。为什 么就有这样的思想?又不舍得送老奶奶去养老院,去迎接又一个勃勃生机的春天到来
《窦娥冤》
《窦娥冤·楔子》翻译及解析原文见高中语文课本。
卜儿(bǔér)蔡婆上场念定场诗:“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不须长富贵,安乐是神仙。
”我是蔡婆。
楚州的人,家里有三口人。
不幸的是丈夫早已去世,只有一个孩子,年纪已有八岁了。
我们娘儿两个相依为命过日子,好在家中还有一些财产。
有一个窦姓穷秀才,去年向我借了二十两银子,到今天本金和利息总共该还我银子四十两。
我多次催促索要,那穷秀才都说贫穷困难,没有能够把钱还我。
他有一个女儿,今年七岁了,长的可漂亮了,让人喜欢。
我看上了这女孩子,想让她给我做儿媳妇,就可以抵偿欠下的四十两银子,这难道不是两全其美的是吗?窦秀才说今天是个好日子,亲自把闺女送到我家里来,老身我就不去索要欠债了,专门在家中他来。
现在,窦秀才大概就要到了。
解析楔子:戏曲的引子。
一般放在剧本的开头,点明、补充正文,或者为正文做铺垫。
卜儿:元代戏曲里老娘或老妇人的俗称。
定场诗:杂居中人物上场往往先念几句诗,叫作定场诗。
有安定场面的作用。
这段内容是蔡婆上场的一番独白。
交代她与窦天章的瓜葛,为后面的故事做说明与铺垫。
窦天章带着女儿端云上场念定场诗:“读尽缥缃万卷书,可怜贫煞马相如。
汉庭一日承恩召,不说当垆说子虚。
”我叫窦天章,是长安京兆人。
从小学习儒家经典,写得好文章。
命运不好,没有获得功名,真是无可奈何!还有不幸的是妻子又死去,丢下小女儿。
小女名叫端云,三岁时,就没了母亲,如今已经七岁。
我一贫如洗,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流落到楚州这地方。
这里有一个蔡婆婆,她家产很多。
我因为没有路费,曾经借了她二十两银子,到现在该还她四十两。
她催促我还钱多次了,叫我怎么还得出来呢?谁也没想到过,蔡婆婆常常派人来说,让我女儿做她的儿媳妇。
况且,今年进士考试又要开始了,我正准备上朝应试,令人苦恼的优势缺少路费。
我实在无可奈何,只好把女儿送给蔡婆婆当儿媳妇。
唉!这哪里是做媳妇,分明是卖给她当童养媳。
如果这样办,能够抵偿欠她的四十两银子,另外得到一点东西,足够用来作应考费用,那就超过我的期望了。
《窦娥冤(节选)》教材深度解读
《窦娥冤(节选)》教材深度解读重点赏析赏析句子1.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
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
明确:第三折是全剧的高潮部分。
一开始就紧扣“冤”情起笔。
“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直指元代的社会现实,点明“冤”之缘起。
窦娥的无辜受戮,更是对当时吏治黑暗、冤狱遍地的艺术概括。
“将天地也生埋怨”,实则是对元代统治者的埋怨与指责。
2.【快活三】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念窦娥身首不完全,念窦娥从前已往干家缘;婆婆也,你只看窦娥少爷无娘面。
【鲍老儿】念窦娥伏侍婆婆这几年,遇时节将碗凉浆奠;你去那受刑法尸骸上烈些纸钱,只当把你亡化的孩儿荐。
……婆婆也,再也不要啼啼哭哭,烦烦恼恼,怨气冲天。
这都是我做窦娥的没时没运,不明不暗,负屈衔冤。
明确:窦娥的唱词朴素通俗,多用当时流行的俗语,因此唱词明白好懂,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很有表现力。
窦娥作为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劳动妇女,不能解释造成自己厄运的社会原因,而把它归结为“没时没运”,符合窦娥的身份、文化教养。
【快活三】【鲍老儿】两曲,是窦娥临刑前和婆婆诀别时的唱词。
她连用四个“念窦娥”,一写无辜获罪,二写身首异处,三写身世孤苦,四写婆媳情深,寥寥数语,百感交集,哀伤不尽,令人凄怆,刻画出窦娥与婆婆死别的悲痛心情。
同时让人感受到窦娥这位生命无端被戕害的青年妇女对生命的留恋。
而她临刑前对婆婆提出的要求之低,又表现了她在婆婆面前一贯的善良与温顺。
3.你道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怜,不知皇天也肯从人愿。
做甚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
如今轮到你山阳县。
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
明确:这是窦娥在临刑前的一段唱词,内容由原来的指斥天地到希望天地实现其誓愿来惩罚昏聩的官吏和横行的恶人。
“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怜”正是当时社会的写照,“皇天也肯从人愿”是窦娥发下三桩誓愿的原因。
在当时法制黑暗、官吏昏聩的现实面前,窦娥认为苍天也会为她的冤情动容,从而惩治恶人,处罚昏官庸吏。
高中窦娥冤文言文翻译
[第一折](窦娥做,正旦上,云)哎哟,苦杀我也!天那,害我倒地,要则割心如割肉,要则刺心似剜心。
天也,你错勘贤愚,错勘贤愚!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
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胡乱顷刻褒贬?欲要昭雪存忠,怎肯便消释包冤?喏,这百姓每,散在一边,则被这官人每一言半语,泼天价怒,将我窦娥屈杀了!(做哭科,云)天哪,天哪!有谁救我!救我!救我!……(下)[第二折](官人上,云)哎呀,这窦娥!这一腔热血,竟散于九原。
可怜,可怜!但愿我阎王殿上,不得好死,打入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超生!(做哭科,云)窦娥,窦娥,你屈死我,我恨你不得!我恨你不得!……(下)[第三折](阎王上,云)窦娥,你本是忠良之后,何故被屈?你若有冤,可说与我知。
(窦娥做哭科,云)阎王老爷,我有何冤?我窦娥是忠良之后,却被贪官污吏陷害,屈打成招,惨遭斩首。
我死不甘心,愿求阎王老爷为我昭雪。
(阎王云)窦娥,你放心,我必为你昭雪。
如今我已将那贪官污吏打入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超生。
你若有冤,我为你昭雪。
(窦娥云)谢阎王老爷!我窦娥死得冤屈,如今已得昭雪,我愿化为厉鬼,追杀那贪官污吏,以泄我心头之恨。
(阎王云)窦娥,你既有此志,我助你一臂之力。
你化为厉鬼,追杀那贪官污吏,我为你保佑。
(窦娥做哭科,云)阎王老爷,我去了!愿阎王老爷保佑我,让我追杀那贪官污吏,以泄我心头之恨。
(下)[第四折](窦娥鬼魂上,云)哎呀,我窦娥化为厉鬼,追杀那贪官污吏,以泄我心头之恨。
如今我已追杀完毕,特来告知阎王老爷。
(阎王云)窦娥,你辛苦了!你追杀那贪官污吏,为民除害,功不可没。
我已将你升为仙女,永世享受荣华富贵。
(窦娥云)多谢阎王老爷!我窦娥虽化为厉鬼,但终究为民除害,死得其所。
愿阎王老爷保佑我,让我永远为百姓造福。
(下)《窦娥冤》翻译:[第一折](窦娥做,正旦上,云)哎哟,苦死我了!天啊,你为何错怪了贤愚?有日月朝暮悬挂,有鬼神掌管着生死权利。
天地啊,你应该分辨出清浊,为何胡乱地评判是非?我想昭雪存忠,却怎么也消不了这冤屈。
《窦娥冤》
《窦娥冤》《窦娥冤·楔子》翻译及解析原文见高中语文课本。
卜儿(bǔér)蔡婆上场念定场诗:“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不须长富贵,安乐是神仙。
”我是蔡婆。
楚州的人,家里有三口人。
不幸的是丈夫早已去世,只有一个孩子,年纪已有八岁了。
我们娘儿两个相依为命过日子,好在家中还有一些财产。
有一个窦姓穷秀才,去年向我借了二十两银子,到今天本金和利息总共该还我银子四十两。
我多次催促索要,那穷秀才都说贫穷困难,没有能够把钱还我。
他有一个女儿,今年七岁了,长的可漂亮了,让人喜欢。
我看上了这女孩子,想让她给我做儿媳妇,就可以抵偿欠下的四十两银子,这难道不是两全其美的是吗?窦秀才说今天是个好日子,亲自把闺女送到我家里来,老身我就不去索要欠债了,专门在家中他来。
现在,窦秀才大概就要到了。
解析楔子:戏曲的引子。
一般放在剧本的开头,点明、补充正文,或者为正文做铺垫。
卜儿:元代戏曲里老娘或老妇人的俗称。
定场诗:杂居中人物上场往往先念几句诗,叫作定场诗。
有安定场面的作用。
这段内容是蔡婆上场的一番独白。
交代她与窦天章的瓜葛,为后面的故事做说明与铺垫。
窦天章带着女儿端云上场念定场诗:“读尽缥缃万卷书,可怜贫煞马相如。
汉庭一日承恩召,不说当垆说子虚。
”我叫窦天章,是长安京兆人。
从小学习儒家经典,写得好文章。
命运不好,没有获得功名,真是无可奈何!还有不幸的是妻子又死去,丢下小女儿。
小女名叫端云,三岁时,就没了母亲,如今已经七岁。
我一贫如洗,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流落到楚州这地方。
这里有一个蔡婆婆,她家产很多。
我因为没有路费,曾经借了她二十两银子,到现在该还她四十两。
她催促我还钱多次了,叫我怎么还得出来呢?谁也没想到过,蔡婆婆常常派人来说,让我女儿做她的儿媳妇。
况且,今年进士考试又要开始了,我正准备上朝应试,令人苦恼的优势缺少路费。
我实在无可奈何,只好把女儿送给蔡婆婆当儿媳妇。
唉!这哪里是做媳妇,分明是卖给她当童养媳。
如果这样办,能够抵偿欠她的四十两银子,另外得到一点东西,足够用来作应考费用,那就超过我的期望了。
人教版必修四《窦娥冤》课文精讲
人教版必修四《窦娥冤》课文精讲湛湛(zhàn):清明。
甘霖(lín):指久旱以后所下的雨。
苌(cháng)弘:周朝的贤臣。
暄(xuān):这里指炎热。
亢(kàng)旱:大旱。
亢:极。
煞(shā):①结束,收束。
如:煞账、煞尾。
②勒紧,扣紧。
如:煞车。
③削减,削除。
如:煞介、煞气。
④破坏,损坏。
如:煞风景。
⑤用在动词后表示程度深。
如:想煞、恨煞。
“煞”又读shà)二、词语盗跖颜渊:跖,传说是春秋末年奴隶起义的首领。
过去被诬称为“盗跖”。
颜渊,孔子弟子,被推崇为“贤人”。
盗跖、颜渊,这里泛指坏人和好人。
顺水推船:也说“顺水推舟”,比喻顺着趋势办事。
典刑:受死刑。
负屈衔冤:负,遭受。
衔:心里怀着。
遭受冤屈,把冤屈存在心里。
苌弘化碧:《庄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沉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化而为碧。
”路用“碧血”指为正义事业而流的血,“碧血”与“丹心”连举,用以称颂为国死难者。
青天:①蔚蓝的天空。
如:青天白日。
②比喻清官。
如:包青天(包拯)。
望帝啼鹃:张华《禽经》“望帝(古传说中蜀国国王)修道,处西山而隐,化为杜鹃鸟,或云化为杜宇鸟,亦曰子规鸟,至春则啼,闻者凄恻。
”望帝,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的称号。
传说他因水灾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中,死后化为杜鹃,日夜悲鸣,啼到血出才停止。
六月飞霜:相传战国时,燕惠王听信诬告将邹衍(战国时齐人,阴阳家)下狱,此时正值炎夏,邹衍仰天而哭,天忽然下起霜来。
后来就用“六月飞霜”指冤狱。
东海曾经孝妇冤:《汉书·于定国传》载东海有孝妇,少寡,亡子,养姑甚谨。
姑欲嫁之,终不肯。
姑谓邻人曰:“孝妇事我勤苦,哀其亡子守寡。
我老,久累丁壮,奈何?”其后,姑自经死。
姑女告吏:“妇杀我母。
”吏捕孝妇。
孝妇辞不杀姑,吏验治,孝妇自诬服。
具狱于府,于公认为此妇养姑十余年,以孝闻,必不杀也,太守不听,于公争之弗能得。
高中语文人教版《窦娥冤》第三折课文解读
⾼中语⽂⼈教版《窦娥冤》第三折课⽂解读 ⼈教版⾼中语⽂课本《窦娥冤》中第四部分,即第三折,这⼀折是悲剧的⾼潮。
下⾯店铺给⼤家带来的⾼中语⽂《窦娥冤》》第三折课⽂解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语⽂《窦娥冤》第三折课⽂解读 (外①扮监斩官上,云)下官②监斩官是也。
(①外:即“外末”的省称,⽼年男⼦的⾓⾊。
②下官:从前做官的⼈对⾃⼰的谦称。
)今⽇处决犯⼈,着①做公的②把住巷⼝,休放往来⼈闲⾛。
(①着:命令。
②做公的:公⼈,指衙门⾥的差役。
)(净扮公⼈,⿎三通,锣三下科,刽⼦磨旗①、提⼑,押正旦带枷上,刽⼦云) (①磨旗:挥动旗⼦开路。
磨,疑“麾”字之误,麾即挥。
)⾏动些①,⾏动些,监斩官去法场上多时了。
(①⾏动些:催促之词,即⾛快些。
) [这段宾⽩和科介,虽然只有寥寥⼏句,但对营造氛围,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有着重要作⽤。
“⿎三通,锣三下科,刽⼦磨旗、提⼑”,⼀下⼦就使读者置⾝于阴森可怖、杀⽓腾腾的刑场。
“着做公的把住巷⼝,休放往来⼈闲⾛”,这⼆句既显⽰法场的森严,⼜暗⽰法场外群众拥挤,使后⾯窦娥唱的“等他四下⾥皆瞧见”有了着落,同时也表明下⾯的唱曲是窦娥在向群众诉冤。
](正旦唱) 【正宫】【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
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①,怎不将天地也⽣②埋怨。
(①森罗殿:即迷信传说中的“阎王殿”,阴间阎王审案的公堂。
②⽣:甚、深。
) [这是窦娥披枷戴锁出场唱的第⼀⽀曲⼦,曲词⽤“没来由”“不提防”,反复突出这是⽆缘⽆故、从天⽽降的“动地惊天”的冤屈,因此她“将天地也⽣埋怨”。
曲词紧扣“屈”与“怨”两个字,将⼈物的情感推向⾼潮,将全剧的⽭盾冲突推向⾼潮。
如果说窦娥在事件开始把怨⽓发泄在婆婆的⾝上,到了第⼆折衙门公堂上,窦娥把她的仇恨转过来发泄在张驴⼉的⾝上,那么到了第三折刑场上,她把怨恨进⼀步转向了象征封建统治的“天”,⽭头直指罪恶的封建制度,剧作的思想和主题升华到了⼀个新的⾼度。
高中课文窦娥冤原文及翻译
高中课文窦娥冤原文及翻译《窦娥冤》原文正宫、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
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
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元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倘秀才:则被这枷纽的我左侧右偏,人拥的我前合后偃。
我窦娥向哥哥行有句言。
前街里去心怀恨,后街里去死无冤,休推辞路远。
叨叨令:可怜我孤身只影无亲眷,则落得吞声忍气空嗟怨。
早已是十年多不睹爹爹面。
怕则怕前街里被我婆婆见。
枉将他气杀也么哥,枉将他气杀也么哥。
告哥哥,临危好与人行方便。
快活三: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念窦娥身首不完全,念窦娥从前已往干家缘;婆婆也,你只看窦娥少爷无娘面。
鲍老儿:念窦娥服侍婆婆这几年,遇时节将碗凉浆奠;你去那受刑法尸骸上烈些纸钱,只当把你亡化的孩儿荐。
婆婆也,再也不要啼啼哭哭,烦烦恼恼,怨气冲天。
这都是我做窦娥的没时没运,不明不暗,负屈衔冤。
耍孩儿: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
若没些儿灵圣与世人传,也不见得湛湛青天。
我不要半星热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
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二煞;你道是暑气暄,不是那下雪天,岂不闻飞霜六月因邹衍?若果有一腔怨气喷如火,定要感得六出冰花滚似绵,免着我尸骸现;要什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一煞:你道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怜,不知皇天也肯从人愿。
做甚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
如今轮到你山阳县,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
煞尾: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三桩儿誓愿明提遍。
那其间才把你个屈死的冤魂这窦娥显。
《窦娥冤》翻译正宫、端正好:无缘无故说我犯王法,没有想到遭受刑罚,大叫一声“冤枉啊”惊天动地。
顷刻间我的游魂就会到那阎罗殿,怎么不把天地呀深深埋怨!滚绣球:有日月从早到晚在天高悬,有鬼神主宰着人间生杀大权。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9《窦娥冤(选场)》课文简析
窦娥冤 (选场)
元 关汉卿
【故事梗概】
窦娥七岁时,父亲为进京赶考 需要盘缠, 同时借有蔡婆婆二十两 银子(本息四十两)无法偿还,便 把窦娥卖给蔡家做童养媳。不料窦 娥丈夫早死,年纪轻轻就守了寡, 她勤俭操家,奉养婆婆。蔡婆婆外 出向赛卢医讨账,被骗荒郊野外害 命,张驴儿和他父亲路过,救了她。 张氏父子以此强迫要娶她婆媳俩。
“人物性格特征分析题”解题思路
⑴从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中把握人物性格。
情节往往是人物性格的形成发展的过程。
⑵从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中认识人物性格。
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人物的思想性格往 往反映得最充分最深刻。
⑶从描写手法中认识人物性格。
作品对人物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 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都是 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的。
【窦娥形象大家谈】
1、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
场面
情感
性格 点睛处
押赴法场
指天斥地
倔强 不分好歹
且悲且怨高亢激越
错勘贤愚
路遇蔡婆
负屈含冤
善良 不要啼哭
如泣如诉哀切凄惨
不要烦恼
临刑发愿
感பைடு நூலகம்动地
抗争 官吏无心
愈恸愈愤汹涌澎湃
皇天从愿
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
1、与张驴儿父子之间的矛盾。 2、与桃杌太守的矛盾。 3与监斩官的矛盾。 体现她具有反抗精神。
【字词预习】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9《窦娥冤(选场)》课文赏析
《窦娥冤(选场)》课文赏析一、整体感知1、提问:在课文中共出现多少曲牌?都属什么宫调?明确:共出现10个曲牌,都属于正宫调。
2、提问:根据10个曲牌和故事情节(窦娥先后做了哪些事),可以把课文分成几个层次?各层大意是什么?明确:第1层:[端正好][滚绣球],写窦娥指斥天地鬼神,揭露世道不公。
第2层:[倘秀才]至[鲍老儿],写窦娥告别婆婆。
第3层:[耍孩儿]至[煞尾],写窦娥发下三大誓愿。
二、赏析第一部分:1、朗读开场的舞台提示(科介)思考:这段科白写了什么内容?起到什么作用?明确:描写了押解死囚的情景。
渲染了一种肃杀可怕的气氛。
2、朗读第一部分的唱词(学生齐读)。
3、提问:在[端正好]这支曲子里,窦娥主要诉说了什么?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窦娥主要诉说了自己莫名其妙受到了惩罚,冤屈可以动地惊天。
表现了窦娥满腹冤屈与怨恨。
4、提问:[滚绣球]中有一句是说命运不由自己掌握,这句话是哪一句?它采用了什么诗歌手法?明确:“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
”采用了兴的手法。
5、提问:引用“盗跖、颜渊”的典故有何作用?明确:这里是用以指责天地好坏不分,黑白颠倒。
6、提问:[滚绣球]中有一句话揭露了社会的严重不公,是哪一句?明确: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7、提问:在[滚绣球]这支曲子里,窦娥主要表达对谁的不满?明确:天地鬼神8、提问:窦娥是被昏官屈判死罪的,她为何在此指责天地鬼神?明确: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
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屈原列传》司马迁)窦娥受传统思想影响,开始也相信“青天大老爷”能主持正义,赏善罚恶。
可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她觉醒过来了,她猛烈地指责天地鬼神不分清浊,混淆是非,致使恶人横行,良善衔冤。
窦娥对神权的大胆谴责,实质上是对封建统治的强烈控诉和根本否定。
她那似岩浆迸射如山洪决堤般的愤激之词,反映了女主人公的觉醒意识和反抗精神,也折射出当时广大人民的反抗精神。
高中语文人教版《窦娥冤》第二折课文解读(2)
⾼中语⽂⼈教版《窦娥冤》第⼆折课⽂解读(2) (张驴⼉云)窦娥,你药杀了俺⽼⼦,你要官休?要私休?(正旦云)怎⽣是官休?怎⽣是私休?(张驴⼉云)你要官休呵,拖你到官司,把你三推六问①!(①三推六问:反复审问。
)你这等瘦弱⾝⼦,当不过拷打,怕你不招认药死我⽼⼦的罪犯!你要私休呵,你早些与我做了⽼婆,倒也便宜了你。
(正旦云)我⼜不曾药死你⽼⼦,情愿和你见官去来。
(张驴⼉拖正旦、⼘⼉下)[张驴⼉拿出“官休还是私休”这最后⼀招进⾏威逼,光明正⼤的窦娥毅然选择了官休:“我⼜不曾药死你⽼⼦,情愿和你见官去来。
”剧本通过窦娥与张驴⼉的对⽐,表现窦娥不畏强暴,不怕威胁,坚守节操的刚毅品德。
窦娥对官府的盲⽬相信,⼜⼀次说明了她的单纯善良,为悲剧的发展作了铺垫。
][第四场次“(孛⽼云)我吃下这汤去”⾄“(张驴⼉拖正旦、⼘⼉下)”,这场戏写张驴⼉⽗亲毒死之后,蔡婆慌得六神⽆主,窦娥却能冷静地替婆婆筹划,当张驴⼉反诬窦娥毒死了他⽗亲,以“官休”还是“私休”威逼她允婚时,婆婆唬得“吓死我也”,向张驴⼉求饶,劝窦娥“私休”,窦娥断然拒绝,毅然决定与张驴⼉对簿公堂。
这场戏是全剧的重⼤转折,它将戏剧的冲突由窦娥与张驴⼉⽗⼦的对抗转为了窦娥与官府的对抗。
如果说,剧本此前的主要内容是暴露当时社会流氓地痞恃强凌弱,趁⽕打劫的现实,歌颂窦娥不畏强暴,坚守贞节的美德,那么剧本此后则转⼊另⼀条线索,以衙门的暗⽆天⽇,官吏的贪污昏聩,和毒刑逼供──阶级压迫和⿊暗统治为暴露的主要对象,⽭盾冲突逐步推向⾼潮,⼈物的性格和戏剧的主题都推进到⼀个更⾼的层次。
](净扮孤①引祗候②上,诗云)(①孤:元杂剧官员⾓⾊名。
②祗候:本是宋代武官名,后⽤来称呼地位较⾼的衙役,富贵⼈家的仆役头也有称祗候的。
祗,zhī。
)我做官⼈胜别⼈,告状来的要⾦银;若是上司当刷卷①,在家推病不出门。
(①刷卷:指元代肃政廉访使清查复核下级官员处理过的刑狱案卷。
)下官楚州太守桃杌①是也。
《窦娥冤》分解
他一生“不屑仕进”,生活在底层人 民中间。他是当时杂剧界的领袖人物, 与当时许多戏曲作家、杂剧演员有着密 切联系。元末熊自得《析津志》说他 “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 藉风流,为一时之冠”;明初贾仲明 《录鬼簿》说他是“驱梨园领袖,总编 修师首,捻杂剧班头”,可见他有多方 面的艺术才能。他是一位熟悉舞台艺术 的戏曲家,既是编剧,又能登台演出。
三折:窦娥被押赴刑场, 临刑发下三桩誓愿。 桃杌----窦娥:官吏昏聩、法制黑暗,百姓有口难言。
•赏析第三折
1、在课文第三折中共出现了多少曲牌?都属什 么宫调? 2、根据10个曲牌和故事情节,可以把课文分 成几个层次?各层大意是什么?
共出现10个曲牌,都属于正宫调。
10个曲牌,可以分成3个层次。
感
天
动
地
元窦
关 汉
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卿冤
教学目标
1.了解戏剧及元杂剧的有关常识。
2.理清《窦娥冤》的情节结构,把 握杂剧内容。
3.赏析窦娥人物形象,概括杂剧的 主题。
作者简介: 关汉卿,号已斋叟,金末元
初大都(现北京)人。元代杂 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 史上最早、最伟大的戏剧作家。 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齐 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他一生创作杂剧有60多部,但 大都散失,现仅存18部。《窦 娥冤》《救风尘》《望江亭》 《单刀会》等流传很广。其中 的《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 悲剧之一,也是世界十大悲剧 之一。1956年,他的名字同 孔子一起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 之列。
自己已走在通向死亡的路上,想到的还是如何 不让年迈孤寂的婆婆伤心,这是何等的善良啊!而 剧作家越是刻画她的善良,也就越发显出其冤屈, 她的抗争与反抗也就越发令人同情。因此,这一细 节的描写不仅使窦娥这个形象更其丰满动人,也使 剧作对封建社会的批判更为有力和深刻。
高中语文必修三:多角度解读《窦娥冤》
多角度解读《窦娥冤》《窦娥冤》的题材渊源于西汉刘向《说苑》所记的《东海孝妇》。
但《窦娥冤》是由元代作家关汉卿所著,是以元朝当代的社会现实和时代精神作为叙事的背景和内涵。
首先,高利贷如羊羔儿息的经济剥削,地痞流氓如张驴儿的社会恶势力,糊涂官吏如州官桃杌的政治压迫。
这些是造成窦娥冤案的社会原因、外在机缘。
和一般的元杂剧一样,全剧分为四折一楔子。
戏曲中以窦娥一生的坎坷经历为主要内容,以自叙的第一人称口吻叙述,表达了如翻江倒海般的悲恨、悲离、悲愁。
语言上“女人味儿”十足,无奈的呐喊淋漓尽致、真切动人。
一、悲恨“窦娥”的悲恨主要源于幼时丧母失父,青年丧夫,孤苦伶仃。
在这种情况下,婆婆非但不听劝阻,反而自作主张,将一个好端端的家弄得乌烟瘴气,雪上添霜又多一层恨。
张驴儿在多次威逼窦娥无结果的情况下,想出了毒计。
却又弄巧成拙,没药死蔡婆婆,倒药死了自己的父亲。
当然,流氓无赖张驴儿无论药死谁,其目的都是嫁祸于窦娥。
这一目的实现后,再一次威逼,还是没有结果。
官司打到太守桃杌处,桃杌不问青红皂白,听信张驴儿的,严刑拷打窦娥并加刑于蔡婆婆,威逼窦娥认罪,最终嫁祸成功,使窦娥凭添又一层恨。
众多的怨恨前后关联,积聚成一肚子的苦水,在第三折中来了个总的爆发。
窦娥的一曲[端正好]唱道:“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
”接着又一曲[滚绣球]唱道:“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著生死权。
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并由此许下三桩夙愿。
其情悲到极点,而只能是诉天怨地无奈的呐喊。
语言以一个受难的女性口吻说出,很地道很传神。
二、悲离从文中看出,窦娥对母亲的死应该还不能记忆,但对父亲的离去是有刻骨铭心的记忆的。
楔子中最后几句这样写道:“(正旦做悲科,云:)爹爹,你直下的撇了我孩儿去也!(卜儿云:)媳妇儿,你在我家,我是亲婆,你是亲媳妇,只当自家骨肉一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人教版《窦娥冤》全解一、《窦娥冤》重点字词 (1)二、《窦娥冤》重点理解 (2)三、《窦娥冤》人物形象 (2)四、《窦娥冤》主题 (3)五、《窦娥冤》写作特色 (3)六、《窦娥冤》写作特点 (4)七、作者简介 (5)八、元杂剧的知识 (6)九、《窦娥冤》解析 (8)十、窦娥“三桩誓愿” (11)十一、窦娥艺术形象再分析 (12)十二、《窦娥冤》的悲剧体现 (17)十三、《窦娥冤》的结局分析 (18)十四、《窦娥冤》课后测试 (21)十五、《窦娥冤》强化训练题解析 (27)十六、散文欣赏—窦娥冤魂该散了 (33)一、《窦娥冤》重点字词楔子(xiē)嫡亲(dí)看觑(qù)缥缃(piǎo xiāng)蓦然(mò)孛老(bó)绣闼(tà)刬的(chàn)捱(ái)鞍鞴(bèi)祗(zhī)桃杌(wù)亲眷(juàn)嗟叹(jiē)杳无音信(yǎo)嘱咐(zhǔ fǔ)尸骸(hái)负屈衔冤(xián)应验(yìng)古陌荒阡(mò)(piān)端的有个谁问、有谁偢:究竟。
拖你到官司,把你三推六问:指多次审讯。
推,推求;问,审问。
只合把清浊分辨:应该。
罪愆:罪过。
只当把你亡化的孩儿荐:祭你道是暑气暄:暖。
亲眷:亲属。
嗟怨:叹息埋怨。
杳无音信:去向遥远,下落不明。
尸骸:尸体。
负屈衔冤:含冤承受委屈。
古陌荒阡:即荒郊野外。
古代田间小路东西为“陌”,南北为“阡”。
甘霖:久旱后所下的雨。
应验:预言、预感和后来所发生的事实相符。
着做公的:叫,吩咐。
刽子磨旗:摇旗。
二、《窦娥冤》重点理解《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是元杂剧中悲剧的典范,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
全剧共四折,开头有一个“楔子”(序幕),第一折为故事的开端,第二折是故事的发展,第三折是情节的高潮,第四折是故事的结局。
本文的重点有如下几点:1、把握贯串全文的线索──冤;2、把握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3、本文是如何塑造窦娥这个人物形象的?4、把握窦娥这个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因此,学习本文,应紧扣住情节发展的顺序,弄清作者是如何刻画窦娥这个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的。
对“滚绣球”及三桩誓愿要仔细体味,认真研究,学会辩证分析,才能全面准确地把握形象的社会意义及其人物性格中所体现出来的矛盾性,从而深刻认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法制的腐朽性。
对“滚绣球”一段,直反复吟诵,力争会背会默写,并从深层涵义上去理解、把握。
三、《窦娥冤》人物形象窦娥基本的性格特征是善良,安分守己,有主见,刚强,她的反抗精神是在外界迫害下激发出来并迅速高涨的,是人物性格合理的发展。
1、善良,安分守己:对于自己凄苦的身世,年轻守寡的窦娥以为这是命中注定的,为了来世的幸福,她要侍养婆婆,为丈夫服孝,听婆婆使唤。
从这里可以看出她的善良与安分。
在公堂上受审时,她被打得昏死多次,也不肯屈招;可是一听说要对婆婆动刑,她不忍心婆婆受苦,更担心婆婆屈打成招,于是赶紧阻拦住衙役,招认是自己药死了“公公”。
被押赴法场的路上,她央求刽子手绕过前街从后街走,因为不愿让婆婆看见了伤心。
2、有主见,刚强:窦娥坚决抵制蔡婆含糊应允的婚事。
蔡婆胆小、怕事、怯弱,她眼看难以将张驴儿父子打发走,又感念他们的救命之恩,就想干脆答应和他们成亲了事。
这样窦娥的处境就比较孤立,可是她毫不退让,反复劝告蔡婆,使蔡婆不能贸然行事。
张驴儿父子一时不能如愿。
张驴儿的父亲被药死后,张驴儿进行要挟,她毫不畏惧,情愿和张驴儿对簿公堂。
在公堂上受审时,她被打得血肉模糊,昏死多次,也不肯屈招,仍辩白自己的冤屈。
3、反抗精神:窦娥反抗精神之强烈,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是少见的。
她誓死不放过张驴儿,被判处死刑的她唱道:“我做了个衔冤负屈没头鬼,怎肯便放了你好色荒淫漏面贼!”前往法场受刑时,她埋怨天地、质疑天地、责骂天地。
对于窦娥这样的封建社会里没有什么见识的妇女来说,“天地”包含有王法、官府、天理、公道等意思。
因此表面上看,窦娥是在斥骂天地,实际上是对一整套用以维护人心、统治百姓的封建秩序的怀疑和斥骂。
临刑前,发下三桩誓愿,向世人申明自己的冤屈。
剧中其余的重要人物各有其突出的性格特征,如张驴儿的无赖、狠毒,桃杌的贪财、愚妄、凶暴,蔡婆的胆小、糊涂。
四、《窦娥冤》主题通过窦娥的悲惨遭遇,揭露了元代社会高利贷盘剥的残酷、社会的混乱、官府的黑暗。
成功地塑造了悲剧女主人公窦娥的形象,使其成为元代被压迫、被剥削、被损害的妇女的代表,成为元代底层善良、坚强而走向反抗的妇女的典型。
五、《窦娥冤》写作特色1、本文本色的戏曲语言:历来评论家都以“本色”二字概括关汉卿戏曲语言的特色,即语言通俗自然、朴实生动,符合剧中人物的身份和个性,能为展开剧情和刻画人物性格服务。
关汉卿驾驭语言的能力是惊人的,他可以根据生活本身所提供的语言来反映现实,充分为剧情和人物性格服务。
窦娥对婆婆的一段说白,出自这个封建社会小媳妇的口里是那样的贴切,表现得是那么自然、生动。
2、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结合:窦娥发出三愿前,依次讲出三句话:“若是我窦娥委实冤枉”,“若是窦娥委实冤枉”,“我窦娥死的委实冤枉”。
剧作家通过这多次的重复,重在说明:由于政治的黑暗,吏治的腐败,才使得孤苦无靠的窦娥惨遭杀戮,蒙此奇冤。
所以她受刑前发的三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这些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才能一桩桩儿都应验,真个是,连“皇天也肯从人愿”。
可见,“冤”“怨”二字是贯串始终的。
剧作家这种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由于是根植于现实生活的土壤之中,因而观众不仅不感到荒谬怪诞,相反,倒因此更加深切同情窦娥的悲惨遭遇,深切痛恨封建法制的腐朽乖谬和好民恶吏的滔天罪行。
激起观众对剧中人物事件强烈的爱和憎,正是悲剧所要达到的戏剧效果。
能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很好地结合起来,这样,人物形象的塑造,既有坚实的现实生活基础,又有通过想像和夸张,反映出女主角主观上所表现出的而非客观上能实现的愿望,实现了人物性格,深化了作品主题,使人物和剧情具有强烈的感染力量,使整个作品达到了“寓褒贬,别善恶,分是非,明爱憎”的目的,发挥其特有的社会功能。
3、想象、夸张的艺术手法:作品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设计了三桩誓愿的超现实情节,显示正义抗争的强大力量,寄托了作者鲜明的爱憎,反映了人民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愿望。
这是本折也是全剧刻画主人公形象最着力的一笔,是作品艺术性的集中体现,使悲剧气氛更浓烈,人物形象更突出,故事情节更生动,主题思想更深刻,既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又充满奇异的浪漫色彩,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六、《窦娥冤》写作特点关剧的本色语言风格首先表现在人物语言的性格化上,曲白酷肖人物声口,符合人物身份。
关剧本色的语言风格还表现在作者不务新巧,不事雕琢藻绘,创造了一种富于特色的通俗、流畅、生动的语言风格。
像《窦娥冤》中这段普通的说白:“(正旦云)婆婆,那张驴儿把毒药放在羊肚儿汤里,实指望药死了你,要霸占我为妻。
不想婆婆让与他老子吃,倒把他老子药死了。
我怕连累婆婆,屈招了药死公公,今日赴法场典刑。
婆婆,此后遇着冬时年节,月一十五,有瀽不了的浆水饭,瀽半碗儿与我吃,烧不了的纸钱,与窦娥烧一陌儿,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
”这样朴素的说白,多么肖似窦娥这个封建社会里小媳妇的声口,从中我们几乎看不到加工的痕迹,就像生活本身那样自然、贴切、生动,正是这些平凡不过的话语,鲜血淋漓地揭示了这个从小就给人做童养媳的小媳妇屈辱的地位与悲惨的命运。
关汉卿是一位熟悉舞台艺术的戏曲家,他的戏曲语言既本色又当行,具有“入耳消融”的特点,没有艰深晦涩的毛病。
不像明清时期有些文人剧作,搬弄典故,爱掉书袋。
关剧在曲词的安排上也恰到好处,曲白相生,自然熨帖,不愧是当时戏曲家中一位“总编修师首”的人物。
元杂剧的语言历来有“文采派”和“本色派”之分,关汉卿是本色派的代表。
……言言曲尽人情,字字当行本色,这是关汉卿独特的语言风格,也是《窦娥冤》的语言特色。
关汉卿杂剧的语言,是在人民大众口语基础上提炼加工的文学语言,清新质朴,通俗自然,明白如话,大量地使用方言、俗语、谚语、成语,“不工而工”,很少典故的堆砌和字句的雕琢,适合于舞台演出,易为广大群众所接受。
《窦娥冤》的语言,说白对话多而独白少,曲词重于叙事说理,很少有景物描写,本折曲词“激厉而少蕴藉”(何良俊《四友斋丛说》)。
作者不是间接委婉地抒发人物的内心世界,而是直截了当慷慨激昂地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使人物的思想性格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这是作品内容决定的,也体现了关汉卿的独特风格。
七、作者简介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今北京市)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一同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并居“元曲四大家”之首。
生卒年不详。
他一生“不屑仕进”([元]朱经《青楼集·序》),生活在底层人民中间。
他是当时杂剧界的领袖人物,与当时许多戏曲作家、杂剧演员有着密切联系。
元末熊自得《析津志》说他“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明代臧晋叔说他“躬践排场,面敷粉墨。
以为我家生活,偶倡优而不辞”;明初贾仲明《录鬼簿》说他是“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可见他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
他是一位熟悉舞台艺术的戏曲家,既是编剧,又能登台演出。
关汉卿在《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中自述“通五音六律滑熟”,“我也会吟诗,会篆籀,会弹丝,会品竹。
我也会唱鹧鸪,舞垂手,会打围,会蹴鞠,会围棋,会双陆”,“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可见他的才艺、生活和个性。
所作杂剧六十余种,今存十八种,其中有几种是否为关汉卿所作尚有争议;所作套曲十余套,小令五十余首。
他的戏曲作品题材广泛,大多暴露了封建统治的黑暗腐败,表现了古代人民特别是青年妇女的苦难遭遇和反抗斗争,人物性格鲜明,结构完整,情节生动,语言本色而精练,对元杂剧和后来戏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八、元杂剧的知识一、折、楔子和本杂剧剧本的体例十分精严,一般由四折一楔子构成一本,演述一个完整的故事。
少数作品也有一本分为五折或六折的,还有用两个楔子的。
通常一本就是一部戏,个别情节过长的戏,可写成多本,如王实甫《西厢记》共5本21折,杨景贤《西游记》6本24折,每本戏仍是4折。
这很像后世的连台本戏或连续剧。
一本戏限定由男主角(正末)或女主角(正旦)一人歌唱,其他配角一般都只能道白不能唱。
由男角主唱的叫末本戏,女角主唱的叫旦本戏。
折,首先是剧本情节的一个自然段落,可以是一场(一个固定场景)戏,也可包含多个场次;另外又是剧曲音乐的一个单元,每折由一个有严格程式的套数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