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师生关系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小学师生关系综述

小学师生关系综述
个项目为是非选择题,3个项目为开放式笔答题。问卷的同质
性信度系数为0.98。
[5]
3.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般是用SPSS进行的。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一)小学师生关系的发展特点
1.
总体发展水平
有研究调查指出,新时期我国中小学师生关系总体上体现
了师生间尊师爱生的优良传统,体现出教师敬业、乐教、爱生,学
同孤独感水平的小学生在师生关系支持性
、合作性与冲突
维度上差异显著;传统的师生关系缺乏师生之间的平等、尊

、信任、民主的气氛。这种师生关系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能
动性和自尊心,师生关系经常处于对立和冲突之中。这势必
不利于小学生良好健康的情绪发展。现代教育观念重视构
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
强调建立平等、尊重、信任的积极关系,
[18]
杨继平的研究表明,教师对学生的支持、关心、鼓励和期望有
利于促进儿童自尊的发展

[19]
5.
对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
小学阶段是人际关系形成的最初阶段,也是重要阶段。人
际关系影响人的性格、情感、快乐、幸福、心理健康等,也与个
人日后的成功和生活质量关系最为密切。
[20]
师生关系作为小
学生学校生活中的一种重要人际关系
量表上逐一回答,每个项目从

完全不是这样”到“完全是这


分别计为1~5分。各维度计平均分,各维度分数之和为量
表总分。
[3]
2.学生评定量表。学生评定量表多是参照Pianta等人的
STRS问卷,在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访谈的基础上编制的。如杨
雪梅参考
Pianta(1994)的问卷并在对学生和教师进行访谈的

关于师生关系的研究综述

关于师生关系的研究综述

关于师生关系的研究综述师生关系一直以来都是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话题,关系着教育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健康成长。

师生关系良好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业成绩、学习动机和情感态度等方面。

对师生关系进行研究,探讨师生关系的特点、影响因素和改善措施,对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对师生关系进行综述分析,希望可以为教育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一、师生关系的特点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关系。

在这种关系中,师生之间存在着权力、知识传授、情感交流、思想引导等多种交互作用。

师生关系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权威性:师生关系是一种权力关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拥有较高的权威性,学生通常会受到教师的指导和影响。

2. 教学性:师生关系是一种教学关系,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科知识,还要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3. 情感性:师生关系是一种情感关系,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关心、支持、理解和信任的情感联系。

4. 互动性:师生关系是一种互动关系,教师和学生之间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多种形式的交流和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二、师生关系的影响因素师生关系的好坏与教学效果、学生健康成长密切相关,其影响因素涉及到教师、学生、课堂教学和学校环境等多个方面。

1. 教师因素: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和师德师风等对师生关系产生着重要影响。

教师的人格魅力、情感态度和沟通技巧也会直接影响着师生关系的发展。

2. 学生因素:学生的性格、家庭环境、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等对师生关系的形成和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学生是否尊重教师、是否愿意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等都会直接影响师生关系的发展。

3. 课堂教学因素: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环境等都会对师生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

如果教师能够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和互动环境,就有利于师生关系的良好发展。

三、师生关系的改善措施针对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进行改善,以促进师生关系的良好发展。

关于师生关系的研究综述

关于师生关系的研究综述

关于师生关系的研究综述师生关系一直是教育领域的热门议题之一。

师生关系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同时也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和个人成长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对师生关系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对此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有一定了解。

研究师生关系可以从多个角度展开,包括情感维度、认知维度和行为维度等。

情感维度的研究主要关注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情感投入程度。

一些研究发现,师生之间的积极情感关系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适应,而负面情绪如冷漠和敌对则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学生对教师的依恋程度也是情感维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认知维度的研究则关注教师对学生的认知评价和期望以及学生对教师的认知看法。

研究发现,教师对学生的高期望可以促使学生更高的学习动机和学业成就,而学生对教师的积极认知则对教师的教学效果有重要影响。

行为维度的研究重点在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行为。

研究发现,教师的支持性行为和指导性行为对学生的学习成就和学习动机有显著影响。

教师的控制性行为和惩罚性行为则与学生的学习成就和学习动机呈负相关。

除了以上几个维度的研究,一些研究还关注了其他与师生关系相关的因素,如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师的性别、年龄、文化背景等个人特征。

这些因素也被发现与师生关系以及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一定关联。

师生关系的研究是一个复杂而有意义的课题。

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而研究不同维度的师生关系可以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师生关系的机制,以及如何优化师生关系来促进学生的发展。

跨文化研究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方向,因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师生关系可能存在差异。

师生关系是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希望本文的综述可以对相关研究的进展和未来方向有所启示。

关于师生关系的研究综述

关于师生关系的研究综述

关于师生关系的研究综述在教育领域中,师生关系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也关乎教师的教育情感和专业发展。

对师生关系进行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也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本文将对师生关系的研究现状和相关理论进行综述,探讨师生关系的特点、影响因素以及建设方法,旨在为教育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一、师生关系的特点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的一种社会关系,具有多方面的特点。

师生关系是一种权威关系。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作为学生的指导者和引导者,拥有一定的权威和支配地位,学生则处于被指导和被引导的地位。

这种权威关系决定了师生之间存在一定的职权关系,师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方式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和规范。

师生关系是一种情感关系。

师生之间有情感的沟通和交流,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投入会影响学生的情感认知和情感体验。

而学生也会通过对教师的认可和信任来建立自己的情感认知和情感表达。

师生关系是一种互动关系。

在教育活动中,师生之间的互动是不可避免的,教师需要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来完成教学任务,而学生也需要通过与教师的互动来获取知识和技能。

师生之间的互动方式和效果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师生关系是一种相互影响的关系。

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育情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而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也会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满意度。

师生之间的相互影响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双方共同努力来实现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师生关系的影响因素师生关系的好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教师因素、学生因素和环境因素等。

教师的因素对师生关系有着重要的影响。

教师的教育情感、教学风格、教学技能等方面都会影响师生关系的品质。

一位温暖亲和的教师容易获得学生的信任和喜爱,而一位严厉苛刻的教师则容易引起学生的敌对和抵触。

学生的因素也对师生关系有着重要的影响。

学生的个性、性格、家庭环境等方面都会影响他们与教师的相处方式和交流效果。

关于师生关系的研究综述

关于师生关系的研究综述

关于师生关系的研究综述
在教育领域,师生关系一直是广受关注的话题。

正确的师生关系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
成绩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因此,研究师生关系对于改善教育质量具有重
要意义。

本文将综述近年来关于师生关系的研究成果,包括师生之间的互动、沟通和情感
交流等方面。

师生互动
师生互动是师生关系的基础。

学生可以在师生互动中感受到师生对他们的关注和关心,从而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师生互动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认
知和情感发展有显著影响。

例如,Morales等人(2017)研究发现,在师生互动方面得分较高的学生获得的学术成绩也较高,并且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较强。

沟通能力
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双方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

教师应该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学
生的需求和问题,并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学生也应该主动地向教师倾诉自己的问题并寻
求帮助。

研究发现,良好的沟通能力有助于改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成绩。

情感交流
情感交流包括师生之间的信任、理解和尊重。

学生可以通过情感交流感受到老师的真
诚和关怀,从而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我重视感。

研究表明,情感交流不仅对学生的学习
成绩有影响,还对其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有重要意义。

例如,Feldman等人(2016)的研究表明,良好的情感交流可以促进学生的人际沟通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他们的自
尊和自信。

结语。

小学师生关系综述

小学师生关系综述

小学师生关系综述一、前言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小学阶段教育的重要保障,优质教学效果的达到也有赖于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良好的师生关系背景下,学生就会身心愉悦,同时学习兴趣也会大大提高,从而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发展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大多数低年级学生在入校初期都存在情绪焦虑的问题,而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民主的生活环境,学生也能在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中得到充分的关爱与安全感,从而在学校中能自由、自主、愉快的成长。

良好的师生关系还能帮助建立学生与学生之间良好的同伴关系,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中,教师为学生做出了一个正确的关系建立示范,学生与教师能保持良好关系,那么在处理同伴关系中,也同样能得心应手,他们在与教师的良好交往中学习到了人际交往的技能。

所以师生关系对于小学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小学教育的重要保障,不良的师生关系则会阻碍学生的身心发展,不利于学生认知、社会性的发展。

因而,对于小学阶段师生关系问题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二、相关的基本概念(一)师生关系的基本内涵在小学的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一种最基本、最亲密、最重要、最深切的人际关系。

能否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将直接影响学生身心的发展,并且将进一步影响小学教育的效果。

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中,也包括教学关系、心理关系、个人关系和伦理关系。

将这四种关系再进行分类,可以把师生关系分为:以完成教育任务为目的的工作关系、以组织结构形式而发生的组织关系、为满足交往需要的人际关系和以情感、认知为表现形式的情感关系。

任何一种人际关系都是在一定的人际互动和交往中形成的,师生关系是在师生互动中形成的关系。

所以根据以上分析,师生关系就是在师生互动中形成的由工作关系、组织关系、人际关系和情感关系构成的动态系统。

(二)师幼关系的基本类型许多研究显示,由于教师与学生之间个体的差异使得现实中师生之间的关系呈现出多种不同的形态类型模式。

斯若弗和他的同事在对师生关系研究中发现,即使是受过较高层次专门训练的教师,在与同一班级的单个孩子结成师生关系时,也有一些鲜明的类型区别,具体表现为:①温暖型的,②参与型的,③支持型的,④冲突型的,⑤控制型的。

关于师生关系的研究综述

关于师生关系的研究综述

关于师生关系的研究综述师生关系一直以来都是教育领域中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业表现、心理健康和个人发展。

良好的师生关系也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满意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师生关系也不断发生着新的变化和挑战。

对师生关系进行深入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改善这一关键的教育关系。

师生关系不仅仅是教育过程中的一种互动关系,它还涉及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信任和尊重。

其影响因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教师、学生和学校环境三个方面。

师生关系的好坏,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努力,同时也需要学校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支持。

下面我们将从这三个方面展开对师生关系的研究综述。

一、教师对师生关系的影响教师是师生关系中的重要一方,他们的态度、行为和教学方式都会对师生关系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教师的情感表达对师生关系起着决定性作用。

研究表明,教师对学生的情感表达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关键,而且这种情感表达应该是真诚、热情和无条件的。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不应该因为学生的个人特点、家庭背景或者学习能力差异而对学生产生偏见。

而且,教师的情感表达也是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

教师的行为方式和教学方式也对师生关系产生重要影响。

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

教师在课堂上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态度和对待学生的公平性都会影响师生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是师生关系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传统的“以权威”的教育方式已经不再适应当今社会对教育的需求。

现代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主学习,因此教师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需求、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提倡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给学生更多的选择和空间。

学生是师生关系中另外一个重要的一方。

学生的个性特点、家庭背景、学习状态等因素都会对师生关系产生影响。

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是影响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

研究发现,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行为的内部动力,而学习态度又是学生学习动机的外在表现。

小学师生关系状况研究、问题及改进策略综述

小学师生关系状况研究、问题及改进策略综述

小学师生关系状况研究、问题及改进策略综述摘要:现在教育越来越受重视,人们越来越关注教育问题。

师生关系的研究也就成了各个阶段教育需要面临的重要课题。

研究师生关系的现状,对比不同阶段师生关系特点及问题,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帮助教师与学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师生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 教师学生关系问题策略一、引言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产生关系,每个人都是不同角色的扮演者。

学校是儿童社会化的主要场所,教师是学校与儿童发生交互作用的重要载体,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即师生关系是儿童生活中的一种重要的人际关系。

1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和老师都有自己的角色定位,他们之间的关系就是我们所说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研究是教育工作者一直都很关注的事情。

顶岗实习的时候我发现我在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时存在问题,相信有很多新入职的老师以及在职很多年的老师在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我也在实习过程中了解到了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师生关系不仅影响了教学质量,还影响了学生和老师的身心健康发展。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和指挥棒,师生关系对于课堂教学的影响重大,关系到学生兴趣的培养。

2基于期刊论文的检索,全面梳理小学师生关系的现状、问题和策略研究。

主要内容涉及核心概念定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策略。

后续会拓展研究师生关系的问题以及相对应的策略。

二、师生关系核心概念(一)有关师生关系相关核心概念研究1.师生关系从众多文献可以看出,每个人对师生关系的理解都是有各自的看法,对师生关系的界定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意见。

她们都认为师生关系贯穿教育过程,在具体关系上有了不同表述。

杜丽眼中的师生关系是反映社会政治、经济、道德的一个多因素关系体系。

她觉得在教育教学中师生关糸既包括了教师与学生的认识,情感,行为等,也包括了教与学的关系从而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

高静眼中的师生关系是社会人际关系在学校的具体化,它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为条件,以“教”与“学”的需要为基础贯穿整个教育过程。

关于师生关系的研究综述

关于师生关系的研究综述

关于师生关系的研究综述1. 引言1.1 研究背景师生关系是教育领域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议题,它关系到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态度等诸多方面。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变革,师生关系也在不断演变。

在传统教育中,师生之间往往是一种严肃的权威关系,学生需要听从老师的教导。

而在当今教育中,师生关系更多地强调双向交流、合作与尊重。

这种转变不仅体现了教育理念的更新,也反映了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和期待。

随着教育学科的不断深入研究和发展,师生关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一方面,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习效果。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亲近关系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信任和尊重,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个性发展。

深入研究师生关系对教育实践和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2000字】1.2 研究目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教师的教学效果。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师生关系的各个方面,包括其历史演变、对学习和教学的影响、重要性、影响因素以及改善策略。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师生关系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和价值,为提升教育质量和促进学生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希望通过本研究可以为教育工作者、学生家长以及研究者提供启示和帮助,促进师生关系的健康发展,推动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1.3 研究意义师生关系是教育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对学生的学习、发展和成长具有深远的影响。

在当今社会中,教育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而师生关系作为教育的核心要素之一,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有效性和质量。

深入研究师生关系的意义不仅有助于改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够对教师的职业发展和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通过深入探讨师生关系的研究意义,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师生之间的互动与影响,有助于发现潜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

研究师生关系的意义还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需要关注教育过程中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信任建立。

关于师生关系的研究综述

关于师生关系的研究综述

关于师生关系的研究综述师生关系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能够促进学习效果,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师生关系的建立和维护,探讨了师生关系对学生学业成绩、情感健康、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影响。

本文将对近年来关于师生关系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教育实践和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一、师生关系的定义和重要性师生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互动和信任关系。

师生关系的建立和维护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还能够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学校适应能力和社交能力。

良好的师生关系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减少学校欺凌和不良行为的发生。

二、师生关系的影响因素1. 师生沟通师生之间的沟通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

教师应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的需求,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

在沟通中,教师还要给予学生鼓励和支持,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2. 师生互动师生之间的互动也是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

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平等、尊重的关系,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教师还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和成长,与学生保持密切联系。

3. 师生情感教师应该对学生怀有正面的情感,认识和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给予学生充分的关怀和爱护。

这样一来,学生会感受到来自教师的温暖和关爱,更加愿意与教师建立良好的关系。

1. 学业成绩研究表明,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投入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相反,不良的师生关系会导致学生对学习产生厌恶情绪,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

2. 情感健康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减少学生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有研究表明,良好的师生关系还可以减少学生的攻击性行为和退缩行为,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3. 社会适应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融入集体生活,增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关于师生关系的研究综述

关于师生关系的研究综述

关于师生关系的研究综述师生关系是教育领域中一个重要的议题,一直备受关注。

研究师生关系的起点可以追溯到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的学说。

从哲学、社会学、心理学三个方面来探究师生关系的现状和重要性。

一、哲学视角哲学家自古就注重师徒的传承和培养。

《论语》中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就体现了儒家重视师生关系的思想。

而在西方哲学中,苏格拉底的导师形象被视作“理想的教育人物”的代表。

他把教育看成一种引导,关注个体的发展,强调启发式的学习方式,体现了一种生命如河的思想。

因此,哲学视角认为,师生关系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对于身心健康的发展至关重要。

二、社会学视角社会学视角认为,师生关系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社会作用,因为它涉及到社会结构中的权力、互动和认同等方面。

研究发现,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与学生学业、创造力、自尊心以及个人意识的发展有关。

同时,它能够促进学生情感的成长和稳定,降低不良情绪和叛逆的倾向,以及预防学生学业失常和退学的情况发生。

社会学视角还进一步指出,师生关系的特点和动态变化对于学生评价信任的形成和维持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对学生未来的人际关系和生涯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总之,师生关系是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领域。

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三个视角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和作用。

同时,研究表明,教师应该加强与学生之间联系的密切性和生命体验,倾听学生的各种问题和困惑,引导他们在学习方面健康地发展。

对于师生关系的研究,应继续深入,拓展并探索出更多有效的策略和方法,以帮助教育工作者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引导学生实现个性化的发展。

关于小学儿童师生关系的研究综述

关于小学儿童师生关系的研究综述

关于小学儿童师生关系的研究综述小教(1)班 20110207107 高乐一、概念的界定(一)基本概念师生关系是童年期儿童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人际关系。

很多研究表明,师生关系不仅能够影响童年期儿童的自我、情绪、学习等方面的发展,而且对童年期儿童其他类型的人际关系如同伴关系、亲子关系等也具有重要影响。

与幼儿园教师相比,小学教师更为严格,既引导儿童学习、掌握各种科学知识与社会技能,又监督和评价学生的学业、品行。

与中学教师相比,小学教师的关心更加具体而细致,也更具有权威性。

由于小学师生关系的特殊性,小学教师对儿童的影响是重大而深远的。

人际交往通常是双向性的,师生交往也同样如此,教师的教学水平、个性等影响着学生,而学生的学业成绩、活动表现、外貌等也影响着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1.小学儿童对教师的态度在初入学的小学儿童心目当中,教师的地位至高无上,他们对教师往往是崇拜加绝对服从。

低年级儿童的这种绝对服从心理有助于他们很快学习掌握学校生活的基本要求。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独立性和评价能力也随之增长起来,从三年级开始,儿童道德判断进入可逆阶段,学生不再无条件服从、信任教师了,而是开始辩证地对待教师的言行,师生间的亲密程度也开始下降。

并且一般来说,在小学阶段,女生与教师的关系要比男生与教师的关系更为亲密。

调查还发现,小学生最喜欢的教师往往是讲课有趣,喜欢体育运动、严格、耐心、公正、知识丰富、能为同学着想的教师。

2.教师的期望许多研究指出,教师期望具有广泛的影响,如学习能力很差的学生,教师以积极的态度来教他们,可以使他们闭教师以消极的态度进行教学的学生学的更好。

一一个学生收到教师对其IQ分数的过高评价,则其阅读能力显著高于那些被教师评价其为IQ过低的学生。

教师的期望如何传递给学生?有关研究发现,当教师对学生有高期望时,他们就表现出更和谐、更愉快的态度,更经常表现友好的行动,微笑,点头,注视学生,与学生的谈话更多,提问更多,并提供较多的学习材料,提供更多的学习材料,提供更多的学习线索,经常重复问题,对学生给予密切关注,等待学生回答的时间也更长,更经常赞扬学生。

小学师生关系研究综述

小学师生关系研究综述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为满足交往需要而建立的心理关系,它体现了儿童的人际交往力、社会适应力,影响着儿童的社会化进程、课业成绩和学校教育行为。

[1](873)昭幼明认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是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还有减压的功能。

[2]近年来我国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小学师生关系进行了研究,本文在这些研究论文和资料的基础上,主要从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主要观点等维度,对小学师生关系的相关研究做一个简单的梳理和综述,以期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研究方法通过对中国期刊网上搜索的文献研究,笔者发现,对小学师生关系的研究所使用的方法主要可以归结为两类:第一是采用文献分析、经验总结等思辨性的方法进行理论探索,第二是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进行实证研究。

问卷调查主要对师生关系的特点进行描述性研究,目前主要采用的测量工具是:1.教师评定量表。

目前国外测量工具多采用Pianta 等人编制的Student —Teacher RelationshipScale(STRS),分为亲密性、冲突性和依赖性三个维度。

这是一个教师评定量表,目前被广泛使用。

比如王耘等在参考Pianta 等人的师生关系量表的基础上,编制了适合小学生的师生关系量表,量表有28个项目,由班主任老师按照自己与学生关系的实际情况,在五点量表上逐一回答,每个项目从“完全不是这样”到“完全是这样”分别计为1~5分。

各维度计平均分,各维度分数之和为量表总分。

[3]2.学生评定量表。

学生评定量表多是参照Pianta 等人的STRS 问卷,在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访谈的基础上编制的。

如杨雪梅参考Pianta(1994)的问卷并在对学生和教师进行访谈的基础上,编制了24个项目的师生关系问卷,以亲密性、冲突性、合作性、支持性、满意度作为师生关系问卷的维度。

[4]而杨继平则是在参考郑日昌等人“学生与教师相处的行为困扰的诊断”问卷基础上,编制了师生关系问卷,由小学生根据自己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感受到的教师与学生的教学关系、情感关系和地位关系作出回答。

关于中小学师生关系的研究的文献综述

关于中小学师生关系的研究的文献综述

关于中小学师生关系的研究的文献综述摘要:本文章主要以知网中对中小学国内外师生关系的相关研究文章为本文对象,试图理清国外师生关系与国内师生关系的异同,整理出良好的师生关系模式,以及预示今后的师生关系的研究新趋向。

通过文章初步了解师生关系在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及所处的地位,以时间为脉络,对中小学师生关系的相关研究发现作一个简单的回顾性综述。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师生关系、前言:近年来教师行业得到的重视越多越多,师生关系也成为了很多教育学者研究桌上的热菜,是中国现代教育研究内容体系的重要部分。

不同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到教师能发挥的作用,以及教育目的的完成。

通过不停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我国独具特色的中小学师生关系的构建理念、方法、模式已初步形成,但还存在很多缺陷。

今后应在国家中小学师生关系发展的总趋势下,采用更加科学化的方法,系统,持续地研究中小学师生关系问题。

一、对国外师生关系的相关研究关于师生关系的研究从20世纪50年代末就开始了至今已经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

对师生关系的系统研究,从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一定程度上受到20世纪80年代伍贝斯(Wubbels)等人关于教师人际交往行为研究的影响。

1985年,伍贝斯,克雷通(Creton)和霍梅耶斯(Hooymay-ers)将利里(Leary)的人际关系诊断模型(model of Interpersonal Diagnosis of Personality)引入到教学中,改造成了以影响性和接近性为维度的教师交往行为模型(Model for In teipersonal Teacher Behavior)并编制出了以这一模型为基础的教师互动问卷(Questionnaire on Teacher In teraction).从此,风靡全球的师生关系研究便展开了。

2002年3月20日,武广久发布了对美国中小学生师生关系点滴的研究。

他通过对几件很平常的几件事去发现其中的师生关系及起到的作用。

师生关系研究综述

师生关系研究综述

师生关系研究综述
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句话“学无止境”,而师生之间的关系也不能被忽视,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飞速进步,师生关系研究受到了重视,并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

本文对近年来师生关系研究的理论和实证进行综述,旨在为改善师生关系及其相关问题提供科学参考。

首先,本文介绍了师生关系的定义和概念,可以确定师生关系是实证研究的基础。

据可以推断,师生关系应该包括师生双方的行为、思想、感受等方面,以及这种关系的征和影响机制。

其次,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师生关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近年来,社会学家致力于理论上研究师生关系,指出师生关系应该为建构性、欣赏性和帮助性,并且强调师生关系应当建立在充分尊重师生双方的基础上。

另一方面,心理学家也对师生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师生关系的建立应基于双方的信任、理解和尊重,这种关系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表现。

此外,运用管理科学的视角,学者分析了师生关系影响学校绩效的具体原因。

最后,本文介绍了在改善师生关系中应用的实用技巧。

实际上,师生关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应涉及到行为学、心理学和管理科学等多学科领域。

在研究工作中,学者应采取多种措施来改善师生关系,如增加师生间的交流、增进师生之间的友谊和尊重、改善师生的教育环境等,以促进师生关系的发展。

综上所述,本文综述了师生关系的理论及实证研究,并提出了改
善师生关系的有效技术。

通过对师生关系的整体了解,可以使教师更好地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以促进学生取得最佳的学习成果,从而推动社会的整体发展。

关于师生关系的研究综述

关于师生关系的研究综述

关于师生关系的研究综述1. 引言1.1 研究背景师生关系一直以来都是教育界的重要议题。

在教育实践中,师生关系被认为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和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对师生关系的重视也日益增强。

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增强教师的教学效果,提高整体教育质量。

研究师生关系对于改善教育环境、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师生关系的研究仍存在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

当前的师生关系研究大多集中在定性分析和案例研究上,缺乏系统性的总结和理论构建。

现有研究大多关注师生之间的互动行为,较少涉及内在的心理动机和情感因素。

有必要深入研究师生关系的内在机制和影响因素,为教育改革和教学实践提供更深入的理论支持。

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将对师生关系的定义、影响因素、特点以及对学生学习和教师工作的影响进行综述分析,旨在为未来的师生关系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深入探讨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分析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总结师生关系的特点,探讨师生关系对学生学习和发展以及教师工作和教学的具体影响。

通过对师生关系的细致研究,旨在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更好的指导和建议,促进师生关系的良好发展,促进教育事业的进步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2. 正文2.1 师生关系的定义及重要性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起的互动关系,是教育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师生关系的良好与否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教育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师生关系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增强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师生关系密切与否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互动,有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从而更好地进行个性化教学。

师生关系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

小学师生关系状况研究、问题及改进策略综述

小学师生关系状况研究、问题及改进策略综述

小学师生关系状况研究、问题及改进策略综述小学师生关系状况研究、问题及改进策略综述摘要:现在教育越来越受重视,人们越来越关注教育问题。

师生关系的研究也就成了各个阶段教育需要面临的重要课题。

研究师生关系的现状,对比不同阶段师生关系特点及问题,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帮助教师与学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师生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 教师学生关系问题策略一、引言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产生关系,每个人都是不同角色的扮演者。

学校是儿童社会化的主要场所,教师是学校与儿童发生交互作用的重要载体,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即师生关系是儿童生活中的一种重要的人际关系。

1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和老师都有自己的角色定位,他们之间的关系就是我们所说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研究是教育工作者一直都很关注的事情。

顶岗实习的时候我发现我在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时存在问题,相信有很多新入职的老师以及在职很多年的老师在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我也在实习过程中了解到了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师生关系不仅影响了教学质量,还影响了学生和老师的身心健康发展。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和指挥棒,师生关系对于课堂教学的影响重大,关系到学生兴趣的培养。

2基于期刊论文的检索,全面梳理小学师生关系的现状、问题和策略研究。

主要内容涉及核心概念定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策略。

后续会拓展研究师生关系的问题以及相对应的策略。

二、师生关系核心概念(一)有关师生关系相关核心概念研究1.师生关系从众多文献可以看出,每个人对师生关系的理解都是有各自的看法,对师生关系的界定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意见。

她们都认为师生关系贯穿教育过程,在具体关系上有了不同表述。

杜丽眼中的师生关系是反映社会政治、经济、道德的一个多因素关系体系。

她觉得在教育教学中师生关糸既包括了教师与学生的认识,情感,行为等,也包括了教与学的关系从而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

关于师生关系的研究综述

关于师生关系的研究综述

关于师生关系的研究综述【摘要】师生关系一直是教育领域中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通过研究现有文献,探讨了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及其对学生学习和教学质量的影响。

师生互动是师生关系的核心,良好的师生互动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包括师生之间的沟通、互信以及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等。

为改善师生关系,可采取加强教师培训、建立师生互信的机制等策略。

师生关系的研究为教育实践提供了宝贵的启示,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师生关系的影响机制及其在不同教育环境下的表现。

【关键词】师生关系、研究综述、师生互动、学生学习、教学质量、影响因素、改善策略、启示、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师生关系一直是教育领域关注的重要议题。

师生关系的良好与否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教育实践中,师生之间的互动状况往往反映出学校文化和教学氛围的健康程度。

传统上,师生之间被赋予明确的角色和权力关系,师为教,生为学,师生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一种上下级、权威与服从的特点。

在当今社会,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师生关系也在不断演变。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师生之间不应该仅仅是一种单向的传授与接受关系,而应该是一种互动、合作与共同成长的关系。

对师生关系的研究变得愈发重要。

本文旨在对师生关系进行综合性的研究,探讨其在教育实践中的重要性,分析师生互动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探讨师生关系对教学质量的影响,分析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并提出改善师生关系的策略,旨在为教育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1.2 研究目的师生关系的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师生之间的互动,分析师生关系对学生学习和教学质量的影响,探讨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以及提出改善师生关系的策略。

通过这些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师生关系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也可以为学校和教育机构提供有效的管理方式和教学方法。

师生关系的研究目的是为了促进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需求和特点,提高教学的个性化和差异化水平,从而为学生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师生关系研究综述徐猛(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上海 200062 [摘要]近年来我国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小学师生关系进行了研究。

在这些研究论文和资料的基础上,主要从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主要观点等维度,对小学师生关系的相关研究做一个简单的梳理和综述,以期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小学;师生关系;述评[中图分类号] G62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2277-(2012)03-0066-04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为满足交往需要而建立的心理关系,它体现了儿童的人际交往力、社会适应力,影响着儿童的社会化进程、课业成绩和学校教育行为。

[1](873)昭幼明认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是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还有减压的功能。

[2]近年来我国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小学师生关系进行了研究,本文在这些研究论文和资料的基础上,主要从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主要观点等维度,对小学师生关系的相关研究做一个简单的梳理和综述,以期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研究方法通过对中国期刊网上搜索的文献研究,笔者发现,对小学师生关系的研究所使用的方法主要可以归结为两类:第一是采用文献分析、经验总结等思辨性的方法进行理论探索,第二是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进行实证研究。

问卷调查主要对师生关系的特点进行描述性研究,目前主要采用的测量工具是:1.教师评定量表。

目前国外测量工具多采用 Pianta 等人编制的 Student—Teacher Relationship Scale(STRS),分为亲密性、冲突性和依赖性三个维度。

这是一个教师评定量表,目前被广泛使用。

比如王耘等在参考 Pianta 等人的师生关系量表的基础上,编制了适合小学生的师生关系量表,量表有 28 个项目,由班主任老师按照自己与学生关系的实际情况,在五点量表上逐一回答,每个项目从“完全不是这样”到“完全是这样”分别计为 1~5 分。

各维度计平均分,各维度分数之和为量表总分。

[3]2.学生评定量表。

学生评定量表多是参照 Pianta 等人的STRS 问卷,在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访谈的基础上编制的。

如杨雪梅参考 Pianta(1994)的问卷并在对学生和教师进行访谈的基础上,编制了 24 个项目的师生关系问卷,以亲密性、冲突性、合作性、支持性、满意度作为师生关系问卷的维度[4]而杨继平则是在参考郑日昌等人“学生与教师相处的行为困扰的诊断”问卷基础上编制了师生关系问卷,由小学生根据自己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感受到的教师与学生的教学关系、情感关系和地位关系作出回答。

问卷有 17 个项目,其中 14个项目为是非选择题,3 个项目为开放式笔答题。

问卷的同质性信度系数为 0.98。

[5]3.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般是用 SPSS 进行的。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和观点(一)小学师生关系的发展特点1.总体发展水平有研究调查指出,新时期我国中小学师生关系总体上体现了师生间尊师爱生的优良传统,体现出教师敬业、乐教、爱生,学生尊师、好学,家长重教重学的特点。

[6]可是,王晓华等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师生关系的各个维度以及知觉类型上,教师知觉和学生知觉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

从总体上来说,教师知觉到的师生关系要比学生知觉到的师生关系更为积极。

[7]而王耘的研究结论则是:从师生交往的类型分布来看,积极的师生关系类型占 43.3%,而冲突型和冷漠型已达 56.7%。

[3]2.性别差异师生关系在性别差异维度的研究结论比较一致。

杨继平的研究把师生关系分为情感关系、教学关系和地位关系三个维度,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的学生在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中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其教学关系和地位关系存在显著差异。

男生的师生关系困扰程度在三个维度上的平均得分都高于女生,而且男生和女生的师生教学关系和地位关系的平均得分存在显著差异。

[5]王耘和王晓华的研究认为男女学生在师生关系的亲密性和反应性上有显著差异, 女生的师生关系比男生更为积极。

[8]高玲和杨继平也认为在学习动机和师生关系方面,男女学生的性别差异显著。

[9]另外杨雪梅的研究结论是:师生关系的冲突性存在性别差异;男生的冲突性显著高于女生的冲突性。

[4]宋德如和刘万伦得出的研究结论是:师生关系亲密性总体呈现随年级升高下降的趋势,且存在性别差异,女生在亲密性上得分比男生高。

[1](877)3.年级差异研究者在年级差异上的研究结论整体比较一致。

在杨继平的研究中,在师生之间教学关系维度上,六年级学生的平均得分与其他年级学生的均分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而三至五年级的学生在此维度上的均分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各年级的平均得分明显地表现出随着年级的增高而增加的趋势。

在师生之间情感关系和地位关系两个维度上的平均得分,五、六年级的学生比三、四年级的学生平均分高,存在显著差异。

三年级与四年级的学生在这两个维度上没有显著差异。

同时,在这两个维度上也存在着平均得分随着年级的增高而增高的趋势。

这说明,高年级学生更多地体验到与教师之间关系的困扰。

[5]王耘和张红川的研究表明,随着年级的上升,学生中积极师生关系类型的比例逐渐下降,而消极师生关系类型的比例逐步上升。

[3]王耘和王晓华的研究也表明小学生的年级与其师生关系有显著的联系。

五年级学生表现出高亲密、高反应和高冲突的特点,而六年级则表现出低亲密、低反应和低冲突的特点。

[8]此外,杨雪梅通过问卷调查得出研究结论,认为师生关系的支持性、合作性和亲密性存在年级差异;对师生关系问卷经因素分析抽取出支持性、亲密性、冲突性、合作性四个维度。

二年级的师生关系的支持性、亲密性和合作性维度的得分显著高于四年级,而四年级显著低于六年级。

[4]杨继平和高玲的研究也认为,不同年级学生在师生关系的三个维度上(情感关系、教学关系、地位关系)的困扰程度均存在显著差异。

高年级学生在教学关系维度和情感关系维度上比中年级学生感受到更多困扰。

[9]但是邹红认为小学生的师生关系没有显著的年级差异。

(二)师生关系对小学生发展的影响1.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许多研究表明良好的师生关系(如亲密型)有利于儿童形成对学校的积极情感态度,积极参与班级、学校活动,与同学形成积极的情感关系,发展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较高的社会适应能力;不良的师生关系(如冲突型、依赖型)可能使儿童产生孤独的情感,对学校的消极情感、在学校环境中表现退缩、与老师同学关系疏远以及攻击性行为等,从而影响其学业行为和成就,进而造成辍学、心理障碍等现象。

杨雪梅认为师生关系的亲密性、冲突性与小学生的孤独感显著相关;不同孤独感水平的小学生在师生关系支持性、合作性与冲突维度上差异显著;传统的师生关系缺乏师生之间的平等、尊重、信任、民主的气氛。

这种师生关系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自尊心,师生关系经常处于对立和冲突之中。

这势必不利于小学生良好健康的情绪发展。

现代教育观念重视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强调建立平等、尊重、信任的积极关系,这既是基础教育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也是促进儿童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4]2.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师生关系作为儿童人际关系的一部分, 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内容,它体现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并影响儿童的学业成绩和学校行为。

[11]有研究者认为不良的师生关系影响儿童的自我概念和学业成绩。

[12]而有的研究认为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以及平等的师生地位关系将有利于提高个体的学业成就状况。

[9]并且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学习和减少学生问题行为的关键因素。

[13]学生的生情感关系和地位关系与学生的学习成绩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 它们能很好地预测学业成就状况。

[9]师生关系影响教师教与学的积极性,影响课堂教学气氛,影响教学信息的传输, 影响学生学业成绩和个性社会化的发展。

[14]学生的学业表现与师生关系特点有显著的联系,学业表现好的学生有更积极的师生关系。

[8]另外,Birch 等人(1997)研究发现,师生关系好的学生有更好的学业成就。

[15]3.对学生学校适应性的影响学校适应是学生顺利完成学校任务并良好地度过学校生活的程度,可以用情感、学业和行为(人际关系)三方面的指标来衡量。

不同师生关系类型的学生对学校的喜欢程度有很大的差异。

在学校喜欢维度,亲密型师生关系的学生得分显著高于一般型和冲突型师生关系的学生,冲突型师生关系显著低于亲密型和一般型师生关系的学生;师生关系对学校喜欢有显著的正向的预测作用,对学校回避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10]刘万伦以学校喜欢、环境适应和学校适应为指标,考察了师生关系与学生学校适应性的关系,发现:(1)中小学生学校适应性与师生关系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2)师生关系是影响学生学校适应性的重要因素。

其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亲密性、主动性、合作性;年龄也影响学生的学校适应性,但程度较小。

4.对学生自我概念的影响自我概念(self-concept)是个体关于自己的特点、能力、外表、态度、情感和价值等方面的整体认识,即个体把自己视为客观对象所作出的知觉。

[16]王耘和林崇德等研究表明:(1)师生关系与小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密切相关;(2)师生关系对自我概念的不同方面的预测作用不同, 师生关系的不同方面对自我概念的预测作用有明显的差异;(3)亲密型师生关系比冲突型和冷漠型师生关系更有利于学生的自我概念发展,相对而言,冷漠型师生关系对小学生的自我概念发展最具不良影响。

[17]还有研究表明,在师生交往中,教师对学生行为的评价、情绪反应和行为表现,影响着学生对自己的体验和评价,尤其对学生个性发展中诸心理因素,如自我意识和自尊心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18]杨继平的研究表明,教师对学生的支持、关心、鼓励和期望有利于促进儿童自尊的发展。

[19]5.对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小学阶段是人际关系形成的最初阶段,也是重要阶段。

人际关系影响人的性格、情感、快乐、幸福、心理健康等,也与个人日后的成功和生活质量关系最为密切。

[20]师生关系作为小学生学校生活中的一种重要人际关系, 对小学生的亲子关系和同伴关系都有重大影响。

[21]研究发现,师生关系对亲子关系、同伴关系有很大影响,并影响其同伴交往的主动性、交往能力及社会地位等;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儿童不良的亲子关系有一定的弥补作用。

[22]杨雪梅在小学生师生关系和其孤独感的研究中发现,师生关系的亲密性与小学生的纯孤独感、社交需要未满足感、同伴地位评价和社交能力评价均显著相关;师生关系的支持性与小学生的孤独感显著相关;师生关系的冲突性与小学生的纯孤独感、社交需要未满足感和同伴地位评价显著相关。

[4]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儿童的人际行为。

亲密的师生关系与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有显著相关;依赖的师生关系与儿童的孤独行为和消极的学校态度有较高相关;冲突的师生关系与儿童的反社会行为有较强的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