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语文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作家作品知识考核与精读课文相关的古代与现代作家 作品基本知识。
? 4、课文阅读分析考核精读课文的主要观点、思想内容、 写作特点、语言修辞等,要求既能从整体上领会掌握课文, 又能结合课文的有关段落进行分析论述。
? 5、文字表达考一篇800字左右的作文,不限文体但诗歌除 外。
二、28篇精读课文的考核要求 课文阅读分析的总体考核要点:
《庄子》、《史记》、《孟子》、《离骚》
002 《谏太宗十思疏》
? 魏征(580-643)
? 唐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以敢 于直谏著称于史,史称“诤臣”。言论见 于《贞观政要》
◇著作有《隋书》绪论,《梁书》《陈书》 《齐书》总论,主编《群书治要》
◇疏:奏议的一种,封建时代臣子向国君陈 述意见的一种文体。
第一部分:28篇精读课文 讲评
? 扣紧大纲要求 ? 突破难点,把握重点 ? 关照课后练习及考点 ? 围绕文本,适当延伸,增强记忆
001养生主
? 1、庄子,名周,战国时期道家 学派代表,主张顺任自然、反对 人为。 2、庄子》一书共33篇,多采用寓 言,有?寓言十九?之称,行文 想象丰富,辞藻瑰丽,极富浪漫 主义色彩。 3、?养生主?即养生之道。主: 君主、木主 根本、要旨、精 神
A孟子、B庄子、C韩非子、D墨子
4、?踌躇满志? 这个成语出自——
A《庄子·养生主》、 B《谏太宗十思疏》、 C《徐 文长传》、 D《国殇》
5、庄子在诸子百家中所代表的是 ——学派。
A道家、B儒家、C法家、D墨家
6、庖丁解牛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
归纳法、演绎法、比较法中的类比法、பைடு நூலகம்较法中的对比法
7、 ?肯綮?一词出自 ——
踌躇满志等成语的含义。
文本结构
? (1 ):庖丁解牛的场面及高超的技术。 (事实铺垫)
? (2、3):庖丁技术之所以高超的原因。 (对比、类比)
? (4):文惠君得出养生之道。(结论: 主旨)
启示: 世上的事物错综复杂,但只要掌握了事物的规律,
顺任事物的自然之理,就能把事情办好。
词语、句子
? 文言虚词:为、乎、然、于 ? 文言实词:神遇:精神感知。 族:聚也,众也-普通。 ? 句子: ? 乃中《经首》之会:中[zhòng,符合],会,各种乐器聚合而发
? 1、把握并归纳课文的主旨,理解其思想认识意义。 ? 2、领会课文的主要写作特点或艺术表现手法,如议论文
的论证方法,说明文的说明方法,记叙文、小说中的叙事 方法、景物和人物描写方法,诗文作品的情景交融、比兴 象征等抒情方法,要求能联系课文有关段落进行具体分析。 ? 3、熟记课文中的关键词或富于艺术表现力的精彩词句, 对其含义及其表达作用给出简要说明。 ? 4、识记并理解课文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比拟、 对偶、排比、夸张、反语、用典、借代、暗示、层递、设 问、反诘等,并能具体说明其表达作用
延伸
本文主要掌握内容
? 1、中心论点:掌握规律、顺任自然。“臣之 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 2、论证方法: 比较法 ? A、对比论证(三年前与现在的我:良庖、族
庖与我) ? B、类比论证(解牛之熟练过程类比掌握自然
规律以应对错综复杂之事物 -养生亦然) ? 3、使用论据:事实论据
大纲要求: 理解本文中心观点所具有的普遍意义,识记本文以寓言故事为论据 的喻证法的论证特点,分析本文所能概括出的庖丁解牛、游刃有余、
大学语文
2011专升本考前辅导班
大纲理解:一、考试的基本要求:
? 大学语文的考试范围和基本内容,限于本考试大纲规定的 28篇精读课文,但泛读课文可用作阅读理解的例题材料, 具体考试内容包括:
? 1、语言知识考核文言文课文中常见的文言虚词、实词和句 式,现代文不考语言知识。
? 2、文体知识考核文言文课文所涉及的古代文体分类及其 主要形式特征,现代文不考文体知识。
出具有一定旋律的音乐节奏。 ?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判断句,道,术也,方法、规律。进,
前也,超越。 ? 官知止而神欲行:视觉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
? 批大郤,道大窾:批,击也,道,導(导)也。
? 技经(筋脉经络 )肯(会意。小篆字形从肉,从冎(guǎ)省。本 义:着骨之肉)本作肎,骨间肉肎肎着也。──《说文》。俗字误作 肯。)綮(筋骨结合处)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 良庖岁更刀,割也;判断句,技术好的厨师每年更换一把刀,(是因 为)用刀割断筋肉(刀因此受损);
1、有?寓言十九?之称的作品是
练习
A《诗经》、B《庄子》、C《战国策》、D《孟子》
2、在先秦诸子散文中,最富有浪漫色彩和文学特色的是
A《孟子》、B《庄子》、C《老子》、D《荀子》
3、先秦诸子中,文风以想象丰富、辞藻瑰丽、汪洋恣肆而著 称的是——
? 用伐根以求树茂、塞源以求流长来比喻国君不居安思危、戒奢以 俭而求国家长治久安之荒谬;
?覆舟?等 , 也是正反对举。这些正反对举 , 构成一系列对比 关系, 使是非、得失相得益彰 , 因而本文的说理显得非常透彻、 鲜明.
◆比喻论证。如 : 文章开篇三句,一二句先设喻,第三句担揭
示正意。)
考点
? A、修辞手法·比喻:
? 用树木繁茂须固其根本、水流远长须浚其泉源来比喻国君要想国 家安定就必须积其德义;
? 奏议,古代臣属进呈帝王的奏章的统称, 包括奏、议、疏、表、对策。
写作 背景
? 1、理解本文三个论证层次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 (一、
提出论点、论述君王积德义对治国安邦的意义;二、分析君 王不能居安思危的原因危害;三告诫君王厉行?十思?,弘 扬德义。提出观点 —分析原因 —解决问题)
? 2、分析“十思”之论中所包含的君应自戒自谦,民可
载舟覆舟的对应关系。(十思之论,强调居安思危,重视
载舟覆舟的道理,认识到人民力量的伟大,强调君王的道德 修养对治国安邦的意义)
? 3、理解本文喻证法和对比法相结合的论证特点(
? ◆ 正反对比论证。如 : 在第一段中 , “固本?与?伐根? , “浚
源?与?塞源? , “积其德义?与?德不厚? , 国家安定与不 安定等 , 就是正反对举;又如第二段中 , “善始者实繁?与 ?克终者盖寡? , “取之易?与?守之难? , “竭诚待下?与 ?纵情傲物? , “吴越为一体?与?骨肉为行路? , “载舟?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