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电池的性能指标

合集下载

手电筒的充电电池知识

手电筒的充电电池知识

手电筒的充电电池知识充电电池简介电池的主要性能指标1.安全性能影响最大的是爆炸和漏液,主要与电池的内压、结构和工艺设计有关(比如安全阀失效、锂离子电池没有保护电路等)。

2.容量按照IEC标准和国标规定,镍氢和镍镉电池是指在25±5℃的条件下,以0.1C充电16小时,以0.2C放电至1.0V时放出的容量。

锂离子电池是指在常温的条件下,以恒流(1C)、恒压(4.2V)充电3小时,以0.2C放电至2.75V时放出的容量。

容量单位:xx(Ah)或毫xx(mAh)3.内阻是指电流流过电池内部所受到的阻力。

充电电池的内阻很小,一般要用专门仪器测试。

充电态内阻和放电态内阻有差异,放电态内阻稍大,而且不太稳定。

内阻越大,消耗的能量越大,充电发热越大。

随着电池使用次数的增多,电解液消耗及活性物质减少,内阻会增大,质量越差,内阻增大越快。

4.循环寿命电池可重复充放电的次数。

寿命与容量成反比,与充放电条件密切相关,一般充电电流越大,寿命越短。

5.荷电保持能力指自放电率。

与电池材料、生产工艺和储存条件有关,一般温度越高,自放电率越高。

6.大电流放电能力主要与电池材料、生产工艺有关,一般用于动力电池。

充电电池的典型结构1.正极板2.负极板3.隔膜4.电解液5.钢壳/塑胶外壳充电电池的可靠性测试项目1.循环寿命2.不同倍率放电特性3.不同温度放电特性4.充电特性5.自放电特性6.不同温度自放电特性7.储存特性8.过放电特性9.不同温度内阻特性10.高温测试11.温度循环测试12.跌落测试13.振动测试14.容量分布测试15.内阻分布测试16.静态放电测试ESD电池常用标准镍镉电池:IEC60285-1999,GB/T11013-1996,GB/T18289-2000镍氢电池:IEC61436-1998.1/GB/T15100-1994/GB/T18288-2000锂离子电池:GB/T10077-1998/GB/T18287-2000或者SANYO或松下标准镍氢电池优点1.比能量密度高:是镍镉电池的1.5-2倍多。

电池技术指标

电池技术指标

电池技术指标电池技术指标:一、电压电池的电压是指在近似恒流放电条件下电池两极间的电势差。

通常表示为V。

电池的电压决定了电器的工作情况,如电压过低时电器无法正常工作。

电池的电压由内部正负极材料的特性决定,不同类型的电池具有不同的电压。

二、容量电池容量是指电池能够储存的电量,通常以安时(Ah)或毫安时(mAh)为单位。

其数值越大,该电池储存的电能就越多。

容量是评价电池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用户一般会根据设备的耗电量和使用时间来选择不同容量的电池。

三、循环寿命循环寿命是指电池充放电后,从初始容量开始,经历多少次充放电,电池容量降至其初始容量的80%。

循环寿命是衡量电池寿命的重要指标之一,与电池内部的材料和制造工艺有关。

对于常用的镍氢电池、镍镉电池以及锂离子电池而言,循环寿命分别为500~800次、300~500次、500次以上。

四、内阻电池内阻是指电池实际工作时,电池内部耗散掉的能量比例,通常用欧姆(Ω)来表示。

内阻越小,电池就越容易输出电能,反之则需要更多的电能来克服电池内部耗散掉的能量。

五、自放电率电池的自放电率是指通过电化学过程消耗其内部电荷的速率。

它是影响电池寿命和使用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般来说,电池型号越高、内部材料越好的电池,自放电率就越低。

六、温度特性电池的温度特性是指电池在不同温度下的工作性能。

温度特性与电池类型、内部材料、制造工艺等因素有关。

有些电池在高温下容易漏电,有些电池在低温下会失去部分容量,因此用户在选择电池时需考虑其温度特性。

总之,电池技术指标包括电压、容量、循环寿命、内阻、自放电率和温度特性等多个方面。

用户在购买电池时,应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不同性能指标的电池,以获得更好的使用效果。

agv充电电池参数

agv充电电池参数

agv充电电池参数
AGV充电电池的主要参数包括:
1. 容量:AGV充电电池的容量决定了其能存储的电量大小,通常以安时(Ah)为单位。

容量越大,电池可以提供的工作时间越长。

2. 电压:AGV充电电池的电压决定了其输出电压的大小。

充电电池的电压通常为直流电,常见的电压包括12V、24V、36V等。

3. 充电时间:充电电池的充电时间是指充电电池从完全放电到完全充满所需的时间。

充电时间通常以小时(h)为单位。

4. 循环寿命:循环寿命指的是充电电池可以进行多少次完全的充电和放电循环。

循环寿命通常以循环次数为单位。

5. 自放电率:自放电率是指在未使用期间,充电电池自行失去电能的速度。

自放电率越低,充电电池的储存寿命越长。

6. 工作温度范围:充电电池能够正常工作的温度范围。

工作温度范围通常以摄氏度(℃)为单位。

7. 重量:充电电池的重量对AGV的负荷能力有一定影响。

较轻的充电电池可以减轻AGV的负荷,提高其运行效率。

这些参数会根据不同的AGV应用和需求而有所差异,用户在
选购充电电池时需要根据具体要求进行选择。

同时,也要注意充电电池的品牌、质量和安全性等因素。

锂离子电池常用的性能参数

锂离子电池常用的性能参数

锂离子电池常用的性能参数(1)额定容量:指电池在出厂时在常温25℃环境下按照标准充放电工序测试,所能放出的最大电量,单位为mAh 或者Ah,一般由厂家自己规定;(2)剩余容量:指电池在一定的环境中使用,经过一阶段的使用结束后,以标准放电工序仍可放出的电量,表明了电池当前阶段的续航能力;(3)电动势:指电池处于平衡状态时正负电极的电位差,其大小由内部电化学反应所决定,与形状、大小等外在因素无关;(4)开路电压:电池在与外界电路断开时的正负极电位差;(5)端电压:电池与外界电路相连,即充电或带负载放电时的正负极电位差,充电时数值上总是高于开路电压,放电时数值上总是低于开路电压;(6)充电保护电压:指电池电压所允许的最大值,超过此电压会损伤电池寿命或者影响电池的安全性,充电时达到此电压即可认为已充满电量,具体数值一般由厂家决定;(7)放电保护电压:指电池电压所允许的最小值,低于此电压会损伤电池寿命或者影响电池的安全性,放电时达到此电压即可认为已放空电量,具体数值一般由厂家规定;(8)充放电倍率:指充放电过程中电流的大小,在数值上定义为: 充放电倍率=充放电电流额/定容量,工程测试中,常用C 来表征其数值的大小,如额定容量为10Ah 的电池以1C电流放电即表示放电电流为10A;(9)荷电状态:指电池剩余容量与额定容量的比值,常用百分比形式表示,表征电池当前状态下可吸收或释放电能的能力;(10)极化电压:指由电极反应导致的电池极化现象使电极电位偏离平衡电位,从而产生的电极电位差;(11)极化内阻:指由电极反应导致的内阻变化,包括电化学极化内阻和浓差极化内阻等,其值大小与电极材料和电化学本质相关; (12)欧姆内阻:指电池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接触电阻,其值大小与电池的制造工艺、电极结构相关;(13)电池内阻:由极化内阻与欧姆内阻共同组成;(14)循环寿命:在电池满电状态下的容量下降至某一规定值之前,电池可经历的充放电循环次数。

soc指标

soc指标

soc指标SOC指标(State of Charge)是用来表示电池电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现代社会中,电池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电动汽车、手机、笔记本电脑等。

而SOC指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对于电池的使用和管理至关重要。

SOC指标的定义是电池的实际容量与额定容量之比。

通常用百分比表示,即SOC=(实际容量/额定容量)×100%。

SOC指标的取值范围为0%到100%,表示电池目前的充电状态。

电池的SOC指标对于用户来说非常重要。

首先,它可以告诉用户电池的剩余电量,帮助用户合理安排使用时间,避免电量耗尽导致设备无法正常工作。

其次,SOC指标还可以提醒用户进行充电,避免电池过度放电而影响电池的寿命。

对于电池制造商和管理者来说,准确的SOC指标也是至关重要的。

它可以帮助制造商评估电池的性能和寿命,为产品设计和改进提供依据。

对于电池管理者来说,SOC指标可以帮助他们制定合理的充电和放电策略,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然而,要准确地测量和估计SOC指标并不容易。

目前常用的SOC估计方法有基于电压测量、基于电流积分和基于卡尔曼滤波等。

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例如,基于电压测量的方法简单易行,但对电池的性能变化和温度变化较为敏感;基于电流积分的方法可以更准确地估计SOC,但需要较复杂的电流测量装置;基于卡尔曼滤波的方法可以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但需要较高的计算能力。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SOC估计方法,并结合其他信息进行综合分析。

例如,可以通过结合电流测量、温度测量和电压测量等多种方法,提高SOC估计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利用电池,还可以通过SOC指标来进行电池健康状态的监测和预测。

电池的健康状态直接影响电池的性能和寿命。

通过对SOC指标的监测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电池的异常情况,如容量衰减、内阻增加等,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SOC指标作为电池电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充电电池的一些基本性能参数说明

充电电池的一些基本性能参数说明

充电电池的一些基本性能参数说明(图)2005-11-14 15:38:06 电源在线要问目前数码设备里面最核心的东西是什么,大家应该都知道是电源,而可以移动的设备,必然会使用电池,对于高耗电量的设备,不可充的电池因为其长期成本较高而不如可充电的划算,所以,大多数设备都选择了可充电的电池作为能量的主要来源。

目前主要使用的充电电池,按其内部化学物质成分来分,有三种,镍-铬电池(Ni-Cd),镍-金属氢(Ni-MH),以及锂离子(Li-Ion),由于前两种在使用特征上是非常相似的,所以一般都作为同一种来讨论,而电池具体的内部化学物质及反应专业性太强,不再此讨论。

先来介绍一下电池的基础术语。

等效串联电阻(ESR Equivalent Series Resistance):电池有内阻,稍微懂一点点的都知道。

安时容量(Amp-Hour capacity):电池上面表明的电池容量,通常是一千到二千左右,例如1600mAH,也就是是电池所能提供的总能量的大小。

C电流(C Current):就是安时容量除以小时,例如,1600mAH的电池,它的C电流就是1600mA。

1C充电,就是指1600mA充电,0.2C放电,就是指320mA放电。

平均电压(MPV Mid-Point Voltage),又名中点电压:电池放电达到50%的时候的电压。

放电终点电压(EODV End Of Discharge Voltege):电池用完的时候的电压,如果继续放电使电压降低,电池会坏掉。

能量密度(Energy Density):同样的电池所包含的能量大小的比较,一般分为两种,以重量来计算的重量密度,或者以体积来计算体积密度。

恒流充电(Constant Voltage):加到电池上的电压不变,而电流变化恒压充电(Constant Current):供给电池的电流不变,电压变化。

充放电电压曲线:(见图"电压曲线")电池的工作区域,就是图上曲线比较平滑下降的那段区域,放电过程是电压下降的过程,充电过程是电压上升的过程,通常人们所说的电池的1.5V和1.2V或3.6V,其实是指的中点电压,而不是电池恒压工作在这个电压。

电池质检报告

电池质检报告

电池质检报告
报告编号:20210802
报告日期:2021年8月2日
报告主体:电池产品
报告目的:
本报告旨在对电池产品进行详细的质检,包括电池的性能指标、安全性能、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和电池的外观等方面。

报告内容:
一、电池的性能指标
通过实验对电池的正负极电压、放电时间、内阻等性能指标进
行测试,测试方法采用国家标准GB/T18287-2013中的要求,测试
结果如下:
正极电压:3.7V
负极电压:-3.7V
放电时间:10小时
内阻:≤120mΩ
二、电池的安全性能
测试结果表明,电池产品在短路、过充电和高温等条件下均能正常工作,未出现特殊情况,且无泄漏和爆炸等安全问题。

三、电池的充放电性能
在不同的充电速率和放电速率下进行了测试,得到如下结果:
充电速率:
2C充电:3小时
1C充电:4.5小时
0.5C充电:8小时
放电速率:
2C放电:5小时
1C放电:10小时
0.5C放电:20小时
四、电池的外观
对电池产品的尺寸、表面处理、印刷等方面进行了测试,测试
结果如下:
尺寸:长55mm,宽25mm,高15mm
表面处理:无碎裂、划痕等问题
印刷:良好,无掉落、模糊等情况
总体评价:
本次电池产品的质检结果显示,该批电池产品优质稳定,性能
指标符合国家标准,安全性能稳定,充放电性能良好,外观光滑,无瑕疵。

建议用户使用时按照说明书中的注意事项来进行使用,
避免电池损坏或安全问题的出现。

报告结束。

充电电池标准

充电电池标准

充电电池标准本标准涵盖了充电电池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电学性能、安全性、充电特性、放电特性、环境适应性和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

1.物理性能要求充电电池的物理性能要求包括尺寸、重量、外观和结构等。

这些要求旨在确保电池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不会出现任何问题,如过热、过重或结构损坏等。

2.化学性能要求充电电池的化学性能要求包括电池的能量密度、容量、自放电率、寿命和充放电效率等。

这些要求旨在确保电池在正常充放电条件下能够提供足够的能量和容量,同时保证其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和良好的充放电效率。

3.电学性能要求充电电池的电学性能要求包括电池的内阻、电压、电流和电阻等。

这些要求旨在确保电池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能够提供稳定的电压和电流,同时保证其具有良好的电学性能和安全性。

4.安全性要求充电电池的安全性要求包括电池的过充保护、过放保护、过流保护和短路保护等。

这些要求旨在确保电池在异常充放电条件下能够自动切断电流,防止电池过热、膨胀或起火等安全问题的发生。

5.充电特性要求充电电池的充电特性要求包括充电方式、充电时间和充电效率等。

这些要求旨在确保电池在正常充电条件下能够快速充满电,同时保证其具有良好的充电特性和充放电效率。

6.放电特性要求充电电池的放电特性要求包括放电方式、放电时间和放电效率等。

这些要求旨在确保电池在正常放电条件下能够稳定地输出电流,同时保证其具有良好的放电特性和充放电效率。

7.环境适应性要求充电电池的环境适应性要求包括温度范围、湿度范围和振动适应性等。

这些要求旨在确保电池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能够稳定工作,同时保证其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和可靠性。

8.可靠性要求充电电池的可靠性要求包括循环寿命、储存寿命和可靠性测试等。

这些要求旨在确保电池在正常充放电条件下能够稳定工作,同时保证其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电池主要性能参数

电池主要性能参数

电池主要性能参数内容电池的主要性能包括电动势、额定容量、额定电压、开路电压、内阻、充放电速率、阻抗、寿命和自放电率。

电动势电动势是两个电极的平衡电极电位之差,以铅酸蓄电池为例,E=Ф+0-Ф-0+RT/F*In(αH2SO4/αH2O)。

其中:E—电动势Ф+0—正极标准电极电位,其值为1.690Ф-0—负极标准电极电位,其值为-0.356R—通用气体常数,其值为8.314T—温度,与电池所处温度有关F—法拉第常数,其值为96500αH2SO4—硫酸的活度,与硫酸浓度有关αH2O—水的活度,与硫酸浓度有关从上式中可看出,铅酸蓄电池的标准电动势为1.690-(-0.0.356)=2.046V,因此蓄电池的标称电压为2V。

铅酸蓄电池的电动势与温度及硫酸浓度有关。

额定容量在设计规定的条件(如温度、放电率、终止电压等)下,电池应能放出的最低容量,单位为安培小时,以符号C表示。

容量受放电率的影响较大,所以常在字母C的右下角以阿拉伯数字标明放电率,如C20=50,表明在20时率下的容量为50安·小时。

电池的理论容量可根据电池反应式中电极活性物质的用量和按法拉第定律计算的活性物质的电化学当量精确求出。

由于电池中可能发生的副反应以及设计时的特殊需要,电池的实际容量往往低于理论容量。

额定电压电池在常温下的典型工作电压,又称标称电压。

它是选用不同种类电池时的参考。

电池的实际工作电压随不同使用条件而异。

电池的开路电压等于正、负电极的平衡电极电势之差。

它只与电极活性物质的种类有关,而与活性物质的数量无关。

电池电压本质上是直流电压,但在某些特殊条件下,电极反应所引起的金属晶体或某些成相膜的相变会造成电压的微小波动,这种现象称为噪声。

波动的幅度很小但频率范围很宽,故可与电路中自激噪声相区别。

开路电压电池在开路状态下的端电压称为开路电压。

电池的开路电压等于电池在断路时(即没有电流通过两极时)电池的正极电极电势与负极的电极电势之差。

充电电池主要指标

充电电池主要指标

充电电池的主要指标:充电电池的主要性能指标1.安全性能安全性能指标不合格的电池是不可接受的。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爆炸和漏液。

爆炸和漏液的发生主要与电池的内压、结构和工艺设计(比如安全阀失效、锂离子电池没有保护电路等)及应当禁止的不正确操作(比如将电池投入火中)有关。

2.容量指在一定放电条件下,电池所能释放出的总电量。

按照IEC标准和国标,镍镉和镍氢电池在20±5°C条件下,以0.1C充电16小时后以0.2C放电至1.0V时所放出的电量为电池的额定容量,以C表示;锂离子电池在常温、恒流(1C)、恒压(4.2V)条件下充电3小时后再以0.2C放电至2.75V时所放出的电量为电池的额定容量。

电池容量的单位为mAh和Ah(1Ah=1000mAh)。

以AA 2300mAh镍氢充电电池为例,表示该电池以230mA(0.1C)充电16小时后以460mA(0.2C)放电至1.0V时,总放电时间为5小时,所放出的电量为2300mAh。

相应地,若以230mA的电流放电,其放电时间约为10小时。

3.内阻电池的内阻是指电流流过电池内部时所受到的阻力。

充电电池的内阻很小,需要用专门的仪器才可以测量到比较准确的结果。

一般所知的电池内阻是充电态内阻,即指电池充满电时的内阻(与之对应的是放电态内阻,指电池充分放电后的内阻。

一般说来,放电态内阻比充电态内阻大,并且不太稳定)。

电池内阻越大,电池自身消耗掉的能量越多,电池的使用效率越低。

内阻很大的电池在充电时发热很厉害,使电池的温度急剧上升。

对电池和充电器的影响都很大。

随着电池使用次数的增多,由于电解液的消耗及电池内部化学物质活性的降低,电池的内阻会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质量越差的电池上升越快。

4.循环寿命循环寿命即电池可经历的重复充放电的次数。

电池寿命和容量成反向关系,一般镍氢电池的循环寿命可达500次以上。

高容量电池的寿命则较短,不过也可达200次以上。

循环寿命还与充放条件密切相关,一般充电电流越大(充电速度越快),循环寿命越短。

锂电池参数

锂电池参数

锂电池参数
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可充电式电池,它的安全、环保和高能量密度表现出优异的性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计算机、手机电源、航天、电动自行车、电动工具和移动等多种
领域。

锂离子电池的参数包括容量、首次冲击电流和终极电压、充电时间、放电时间、工作
温度范围、最小放电容量、抗压强度等。

1、容量:容量是指锂离子电池能够从充电到放电所能容纳的能量,电池的容量受单
位面积能量密度、成膜质量、电池体积等因素的影响,以毫安时为单位刻度。

2、首次冲击电流:首次冲击电流也称初始断流量,指在一次冲击的过程中,电池的
最大放电电流,以安培为单位表示。

3、终极电压:终极电压是指在经过一段时间放电后,锂离子电池能够支撑的最小电压,以伏特表示。

4、充电时间:充电时间是指锂离子电池充电完成所需要的时间,一般用小时来表示。

6、工作温度范围:工作温度范围指锂离子电池在使用时允许的最低和最高温度,以
摄氏度为单位表示。

7、最小放电容量:最小放电容量是指锂离子电池最低放电容量,以毫安时为单位刻度。

8 、抗压强度:抗压强度是指电池能承受的最大外部压力,以兆帕(MPa)为单位表示。

新能源电池的技术参数

新能源电池的技术参数

新能源电池的技术参数
新能源电池是一种能够利用可再生能源进行充电的电池,它具有许多优点,如环保、高效、经济等。

为了了解和比较不同种类的新能源电池,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常见的技术参数。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技术参数:
1. 容量:电池的容量指的是电池能够储存的电荷量,通常以安时(Ah)为单位表示。

越大的容量意味着电池能够储存更多的能量,因此可以供电更长时间。

2. 电压:电压是指电池能够提供的电势差,通常以伏特(V)为单位表示。

电压越高,电池的输出功率也就越大。

3. 充电速率:充电速率是指电池能够接受的充电速度。

通常以C值为单位表示,C值等于电池容量的一部分。

例如,一个100Ah电池的1C充电速率等于100A。

4. 放电速率:放电速率是指电池能够输出的最大电流。

通常以C值为单位表示,C值等于电池容量的一部分。

例如,一个100Ah电池的1C放电速率等于100A。

5. 循环寿命:循环寿命是指电池能够进行多少次完全充电和完全放电循环。

循环寿命通常与电池的化学结构有关。

6. 自放电率:自放电率是指电池在未使用时自然放电的速度。

自放电率越低,电池保存能量的时间就越长。

这些技术参数可以帮助我们选择适合自己使用的新能源电池,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电池的性能和寿命。

锂离子电池主要性能指标、主要分类及电池容量衰减的原因

锂离子电池主要性能指标、主要分类及电池容量衰减的原因

锂离⼦电池主要性能指标、主要分类及电池容量衰减的原因锂离⼦电池是⼀种⼆次电池(充电电池),它⾸要依靠Li+ 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和脱嵌来作业。

在充放电进程中,Li+ 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和脱嵌:充电时,Li+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负极,负极处于富锂状况;放电时则相反。

锂离⼦电池⾃商业化以来,被⼴泛应⽤于便携式的电⼦产品中,如笔记本电脑,⼿机、数码相机等,可是随着能源和环境问题的⽇益严重,轿车敞开了从燃油到电动化的浪潮,锂离⼦电池是其动⼒的重要选择之⼀。

下⾯贤集⽹⼩编来为我们介绍更多关于锂离⼦电池的知识,包含:锂离⼦电池⾸要功能指标、⾸要分类、锂离⼦电池容量衰减的原因!⼀同来看看吧!锂离⼦电池⾸要功能指标1、电池的容量电池的容量有额外容量和实践容量之分。

电池的额外容量是指电池在环境温度为20℃±5℃条件下,以5h率放电⾄停⽌电压时所应提供的电量,⽤C5表明。

电池的实践容量是指电池在必定的放电条件下所放出的实践电量,⾸要受放电倍率和温度的影响(故严厉来讲,电池容量应指明充放电条件)。

容量单位:mAh、Ah(1Ah=1000mAh)。

2、电池内阻电池内阻是指电池在作业时,电流流过电池内部所遭到的阻⼒。

有欧姆内阻与极化内阻两部分组成。

电池内阻值⼤,会导致电池放电作业电压下降,放电时刻缩短。

内阻巨细⾸要受电池的资料、制造⼯艺、电池结构等要素的影响。

电池内阻是衡量电池功能的⼀个重要参数。

3、电压开路电压是指电池在⾮作业状况下即电路中⽆电流流过期,电池正负极之间的电势差。

⼀般状况下,锂离⼦电池充满电后开路电压为4.1—4.2V左右,放电后开路电压为3.0V左右。

经过对电池的开路电压的检测,能够判断电池的荷电状况。

作业电压⼜称端电压,是指电池在作业状况下即电路中有电流流过期电池正负极之间的电势差。

在电池放电作业状况下,当电流流过电池内部时,不需克服电池的内阻所构成阻⼒,故作业电压总是低于开路电压,充电时则与之相反。

充电电池的基本测试要求

充电电池的基本测试要求

充电电池的基本测试要求充电电池是一种被广泛用于许多电子设备中的重要组件。

为了确保充电电池的质量和安全性能,进行基本测试是非常关键的。

以下是充电电池的基本测试要求。

1.容量测试:容量是充电电池的重要指标之一,它表示电池能存储的电荷量。

容量测试可以通过测量电池的放电时间和放电电流来进行。

测试应当根据标准程序进行,以确保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2.循环寿命测试:循环寿命是指电池在充电和放电之间可以进行多少次循环。

这个测试可以用来评估电池的寿命和稳定性。

测试中,充放电条件应符合规定的标准并进行规定次数的循环。

3.充电效率测试:充电效率是指充电时电池所吸收的电能与充电器提供的电能之间的比率。

充电效率测试可以用来评估电池的能量转化效率和充电器的性能。

测试中应当使用准确的测量设备,并严格按照测试规程进行。

4.抗震性能测试:抗震性能测试用于评估电池的抗震能力,确保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短路、漏电等安全问题。

测试中应当模拟实际使用环境中可能遇到的振动、冲击等条件,并对电池是否存在安全隐患进行评估。

5.高温性能测试:高温性能测试用于评估电池在高温环境下的性能和安全性。

测试中应当将电池放置在规定的温度下,并对其容量、循环寿命等指标进行测试。

测试结果应该符合标准要求。

6.低温性能测试:低温性能测试用于评估电池在低温环境下的性能和安全性。

测试中应当将电池放置在规定的温度下,并对其容量、循环寿命等指标进行测试。

测试结果应该符合标准要求。

7.短路测试:短路测试用于评估电池在短路情况下的安全性能。

测试中应当模拟电池短路的情况,并观察其是否能够正常工作并保持稳定性。

测试结果应该符合标准要求。

8.过充保护测试:过充保护测试用于评估电池在充电时能否有效地防止过充。

测试中,应当将电池连接到充电器上,进行过充测试,并观察充电过程中电池的状态。

测试结果应该符合标准要求。

9.过放保护测试:过放保护测试用于评估电池在放电过程中能否有效地防止过放。

充电电池的主要性能指标

充电电池的主要性能指标

最新范本,供参考! 充电电池的主要性能指标1. 安全性能安全性能指标不合格的电池是不可能接受的。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爆炸和漏液。

爆炸和漏液的发生主要与电池的内压、结构和工艺设计(比如安全阀失效、锂离子电池没有保护电路等)及就当禁止的不正确操作(比如将电池投入火中)有关。

2. 容量指在一定放电条件下,电池所能释放出的总电量。

按照IEC 标准和国标,镍镉和镍氢电池在20±5ºC 条件下,以0.1C 充电16小时后以0.2C 放电至1.0∨时所放出的电量为电池的额定容量,以C 表示;锂离子电池在常温、恒流(1C )、恒压(4.2∨)条件下充电3小时后再以0.2C 放电至 2.75∨时所放出的电量为电池的额定容量。

电池容量的单位为mAh 和Ah(1Ah=1000mAh)。

以AA 2300mAh 镍氢充电电池为例,表示该电池以230mA(0.1C)充电16小时后以460mA(0.2C) 放电至1.0∨时,总放电时间为5小时,所放出的电量为2300mAh 。

相应地,若以230mA 的电流放电,其放电时间约为10小时。

3. 内阻电池的内阻是指电流流过电池内部时所受到的阻力。

充电电池的内阻很小,需要用专门的仪器才可以测量到比较准确的结果。

一般所知的电池内阻是充电态内阻,即使电池充满电时的内阻(与之对应的是放电态内阻,指电池充分放电后的内阻。

一般说来,放电态内阻比充电态内阻大,并且不太稳定)。

电池内阻越大,电池自身消耗掉的能量越多,电池的使用效率越低。

内阻很大的电池在充电时发热很厉害,使电池的温度急剧上升。

对电池和充电器的影响都很大。

随着电池使用次数的增多,由于电解液的消耗及电池内部化学物质活性的降低,电池的内阻会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质量越差的电池上升越快。

4. 循环寿命循环寿命即电池可经历的重复充放电的次数。

电池寿命和容量成反向关系,一般镍氢电池的循环寿命可达500次以上。

高容量电池的寿命则较短,不过也可达200次以上。

充电电池简介 电池的主要性能指标

充电电池简介 电池的主要性能指标

充电电池简介电池的主要性能指标1.安全性能影响最大的是爆炸和漏液,主要与电池的内压、结构和工艺设计有关(比如安全阀失效、锂离子电池没有保护电路等)。

2.容量按照IEC标准和国标规定,镍氢和镍镉电池是指在25±5℃的条件下,以0.1C充电16小时,以0.2C放电至1.0V时放出的容量。

锂离子电池是指在常温的条件下,以恒流(1C)、恒压(4.2V)充电3小时,以0.2C放电至2.75V时放出的容量。

容量单位:安时(Ah)或毫安时(mAh)3.内阻是指电流流过电池内部所受到的阻力。

充电电池的内阻很小,一般要用专门仪器测试。

充电态内阻和放电态内阻有差异,放电态内阻稍大,而且不太稳定。

内阻越大,消耗的能量越大,充电发热越大。

随着电池使用次数的增多,电解液消耗及活性物质减少,内阻会增大,质量越差,内阻增大越快。

4.循环寿命电池可重复充放电的次数。

寿命与容量成反比,与充放电条件密切相关,一般充电电流越大,寿命越短。

5.荷电保持能力指自放电率。

与电池材料、生产工艺和储存条件有关,一般温度越高,自放电率越高。

6.大电流放电能力主要与电池材料、生产工艺有关,一般用于动力电池。

充电电池的典型结构1.正极板2.负极板3.隔膜4.电解液5.钢壳/塑胶外壳充电电池的可靠性测试项目1.循环寿命2.不同倍率放电特性3.不同温度放电特性4.充电特性5.自放电特性6.不同温度自放电特性7.储存特性8.过放电特性9.不同温度内阻特性10. 高温测试11. 温度循环测试12. 跌落测试13. 振动测试14. 容量分布测试15. 内阻分布测试16. 静态放电测试ESD电池常用标准镍镉电池:IEC60285-1999,GB/T11013-1996,GB/T18289-2000镍氢电池:IEC61436-1998.1/GB/T15100-1994/GB/T18288-2000锂离子电池:GB/T10077-1998/GB/T18287-2000或者SANYO或松下标准镍氢电池优点1.比能量密度高:是镍镉电池的1.5-2倍多。

ncm电池参数

ncm电池参数

ncm电池参数随着电动车产业的高速发展,锂离子电池作为电动车的主要动力来源,其性能参数对于电池的选择和使用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NCM(锂镍锰钴酸锂)电池的参数,包括电压、容量、比能量、循环寿命和安全性能。

一、电压NCM电池的标称电压为3.6V,实际工作电压范围为3.0-4.2V。

其中,3.6V是锂离子电池化学反应的平衡电压,而3.0V是电池的最低工作电压,4.2V是电池的最高充电电压。

在充放电过程中,电池的电压随着电荷状态的变化而变化,但在工作电压范围内,电池的电压保持相对稳定。

二、容量NCM电池的容量指的是电池可以存储的电荷量,也是电池维持工作的时间。

一般来说,容量越高,代表电池具有更长的续航里程。

NCM电池的容量通常以毫安时(mAh)为单位来表示,常见的容量有100mAh、200mAh、500mAh等。

容量越大,电池存储的电荷量越多,续航里程也就越长。

三、比能量比能量是指单位体积或单位重量的电量储存能力,用于评估电池储能效率的重要指标。

对于NCM电池来说,通常以Wh/kg(每千克能储存的电量)或Wh/L(每升能储存的电量)来表示。

比能量越高,代表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可以提供更长的续航里程。

四、循环寿命循环寿命是指电池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循环充放电的次数。

对于NCM电池来说,其循环寿命一般表现为80%容量保持率的循环次数。

例如,一种NCM电池的标称循环寿命为1000次,即在经过1000次循环充放电后,电池的容量仍能保持初始容量的80%。

循环寿命越长,代表电池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五、安全性能作为一种高能量密度的电池,NCM电池的安全性能十分重要。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过充保护:NCM电池需要具备过充电流、过充电压保护等功能,以防止电池充电过程中发生过充现象,避免安全隐患。

2. 过放保护:NCM电池需要具备过放电流、过放电压保护等功能,以防止电池放电过程中发生过放现象,保护电池的寿命和安全性。

锂电池 指标

锂电池 指标

锂电池指标锂电池主要有以下六种性能指标:1.电池的开路电压2.电池的内阻3.电池的工作电压4.充电电压充电电压是指二次电池在充电时,外电源加在电池两端的电压。

充电的基本方法有恒电流充电和恒电压充电。

一般采用恒电流充电,其特点时在充电过程中充电电流恒定不变。

锂电池主要有以下六种性能指标:1.电池的开路电压2.电池的内阻低温高能量密度18650 3500mAh低温高能量密度18650 3500mAh比能量252Wh/kg,-40℃放电容量≥70%充电温度:0~45℃-放电温度:-40~+55℃-40℃支持最大放电倍率:1C-40℃0.5放电容量保持率≥70%3.电池的工作电压4.充电电压充电电压是指二次电池在充电时,外电源加在电池两端的电压。

充电的基本方法有恒电流充电和恒电压充电。

一般采用恒电流充电,其特点时在充电过程中充电电流恒定不变。

随着充电的进行,活性物质被恢复,电极反应面积不断缩小,电机的极化逐渐增高。

5.电池容量电池容量是指从电池获得电量的量,常用C表示,单位常用Ah 或mAh表示。

容量是电池电性能的重要指标。

电池的容量通常分为理论容量、实际容量和额定容量。

无磁低温18650 2200mAh无磁低温18650 2200mAh-40℃0.5C放电容量≥70%充电温度:0~45℃放电温度:-40~+55℃-40℃最大放电倍率:1C-40℃放电容量保持率:0.5C放电容量≥70%电池容量由电极的容量决定,若电极的容量不等,电池的容量取决于容量小的那个电极,但决不是正负极容量之和。

6.电池的贮存性能和寿命化学电源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在使用时能够放出电能,不用时能贮存电能。

所谓贮存性能对于二次电池来说为充电保持能力。

对于二次电池,使用寿命时衡量电池性能好坏的一个重要参数。

二次电池经过一次充电和放电,称为一个周期(或已此循环)。

在一定的充放电制度下,电池容量达到某一规定值之前电池能经受的充放电次数称为二次电池的使用周期。

ncm电池参数

ncm电池参数

ncm电池参数摘要:一、ncm电池简介二、ncm电池的主要参数1.容量2.电压3.充电倍率4.循环寿命5.安全性三、ncm电池的应用领域四、选购与使用ncm电池的注意事项五、总结正文:一、ncm电池简介cm电池,即三元材料锂电池,是一种采用镍、钴、锰三种元素作为正极材料的锂电池。

相较于传统的钴酸锂和锰酸锂电池,ncm电池具有更好的循环寿命、安全性和能量密度,因此在电子产品、电动汽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ncm电池的主要参数1.容量:ncm电池的容量是指电池在满电状态下所能储存的电能,通常以毫安时(mAh)或安时(Ah)为单位。

容量越大,电池的续航能力越强。

2.电压:ncm电池的电压是指电池在满电状态下的电压值。

一般而言,ncm电池的电压为3.6V或3.7V。

电压越高,电池的能量密度越大。

3.充电倍率:充电倍率是指电池在单位时间内可以承受的充电电流与电池容量的比值。

高充电倍率意味着电池充电速度更快,但同时也可能影响电池的循环寿命和安全性。

4.循环寿命:循环寿命是指电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充放电的次数。

ncm电池的循环寿命通常在500-800次左右,较高品质的电池循环寿命可达1000次以上。

5.安全性:ncm电池的安全性是选购电池时需要特别关注的指标。

优质的ncm电池应具备良好的过充、过放、短路等保护措施,确保电池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安全隐患。

三、ncm电池的应用领域cm电池凭借其优异的性能,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动汽车、储能设备等领域。

在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和智能家居等产业的快速发展,ncm电池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四、选购与使用ncm电池的注意事项1.选购时,应注意查看电池的容量、电压、充电倍率等参数,确保符合自己的使用需求。

2.选购时,关注电池的循环寿命和安全性,选择具有良好品质的电池。

3.使用时,避免电池过度充放电,定期检查电池状态,确保安全使用。

4.储存时,将电池放置在干燥、阴凉的地方,避免高温、潮湿环境。

充电电池的性能指标

充电电池的性能指标

The inspection specification of battery product ' s appearance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池外观工艺要求及检验方法,适用于公司来料、半成品、成品外观的检查。

2 引用标准GB2828-87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3 定义3.1 产品方位:3.1.1 A 面:指产品正面(即在使用过程中能直接看到的表面);3.1.2 B 面:指产品的四个侧面,不在直视范围,需将物品偏转450〜90o才能看到的部分;3.1.3 C 面:指产品底面,需将物品偏转90o 〜180o 才能看到的部分;3.1.4 五金:指输出及产品表面外露部分五金(金属触片);(说明:A 面与C 面是相对而言的,有时可互换,须根据产品结构特点而定。

)3.2 缺陷描述:3.2.1 色点:含色斑、砂眼、尘点等点状样覆于产品外表之品质不良缺陷;3.2.2 细碎划痕:没有深度的划痕;3.2.3 刮花(划痕):硬摩擦造成有深度或浅度的划痕;3.2.4 批锋:由于注塑等原因造成塑胶件边缘突起;3.2.5 缩水:由于注塑或产品结构原因造成塑胶件表面凹陷;3.2.6 压伤:由于模具表面不平整而造成零件局部表点状凹陷4 要求4.1检验步骤:A面-B面-C面-五金(依产品结构特点而定,亦可同时进行。

)4.2 检验标准:见表1 、表25 检验方法5.1 检验条件:5.1.1 距离:灯距离物品1.2〜1.5m 高;5.1.2 时间:时间3~5 s ,总体时间不超过15s ;5.1.3 照明:室内60W 日光灯下;5.1.4 位置:检视面与桌面成45o 角;上下左右转动15o 角内。

5.2 检测工具与要求:5.2.1 塞规:0.02~1.00mm ;5.2.2 菲林卡;5.2.3 卡尺:准确度:±0.02mm 。

6 品质判定来料及出货供检验的样品于交验的产品中随机抽取,采用GB2828-87(IL =H)的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其合格质量水平按AQL Cri. (0.0 ) Maj.(0.65)Min. (1.5 )规定对产品批进行处置;制程检验则实行全检或随机抽检,若发现品质不良则按相关程序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池产品外观检验标准Q/HST 0009—2006The inspection specification of battery product’s appearance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池外观工艺要求及检验方法,适用于公司来料、半成品、成品外观的检查。

2引用标准GB2828-87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3定义3.1 产品方位:3.1.1 A面:指产品正面(即在使用过程中能直接看到的表面);3.1.2 B面:指产品的四个侧面,不在直视范围,需将物品偏转45º~90º才能看到的部分;3.1.3 C面:指产品底面,需将物品偏转90º~180º才能看到的部分;3.1.4 五金:指输出及产品表面外露部分五金(金属触片);(说明:A面与C面是相对而言的,有时可互换,须根据产品结构特点而定。

)3.2 缺陷描述:3.2.1 色点:含色斑、砂眼、尘点等点状样覆于产品外表之品质不良缺陷;3.2.2细碎划痕:没有深度的划痕;3.2.3刮花(划痕):硬摩擦造成有深度或浅度的划痕;3.2.4批锋:由于注塑等原因造成塑胶件边缘突起;3.2.5 缩水:由于注塑或产品结构原因造成塑胶件表面凹陷;3.2.6压伤:由于模具表面不平整而造成零件局部表点状凹陷。

4要求4.1 检验步骤:A面→B 面→C面→五金(依产品结构特点而定,亦可同时进行。

)4.2 检验标准:见表1、表25检验方法5.1 检验条件:5.1.1 距离:灯距离物品1.2~1.5m高;5.1.2 时间:时间3~5 s,总体时间不超过15s;5.1.3 照明:室内60W日光灯下;5.1.4 位置:检视面与桌面成45º角;上下左右转动15º角内。

5.2 检测工具与要求:5.2.1 塞规:0.02~1.00mm;5.2.2 菲林卡;5.2.3 卡尺:准确度:±0.02mm。

6 品质判定来料及出货供检验的样品于交验的产品中随机抽取,采用GB2828-87(IL=Ⅱ)的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其合格质量水平按AQL Cri.(0.0)Maj.(0.65) Min.(1.5)规定对产品批进行处置;制程检验则实行全检或随机抽检,若发现品质不良则按相关程序处理。

目录第一章概论 (4)第一节电池名词 (4)一次电池 (4)二次电池 (4)其他电池 (4)额定容量 (4)额定电压 (4)开路电压 (4)内阻 (4)C (4)放电截止电压 (4)放电深度 (5)过充(放)电 (5)能量密度 (5)自放电 (5)循环寿命 (5)记忆效应 (5)CC/CV (5)涓流充电 (5)-△V (5)△V/△t (5)充放电率 (5)第二节充电电池种类 (5)镍镉电池(Ni-Cd) (5)镍氢电池(Ni-Mh) (6)锂离子电池(Li-lon) (6)铅酸电池(Sealed) (6)锂聚合物电池(Li-polymer) (6)第二章充电电池的主要性能指标 (6)第一节性能指标 (6)安全性能 (6)容量 (6)内阻 (7)循环寿命 (7)高率放电性能 (7)荷电保持能力 (7)第二节测试项目 (7)1、电池的可靠性测试项目有哪些 (7)2、电池的安全性测试项目有哪些 (8)第三节性能及测试问答 (8)什么是电池的放电残余容量 (8)什么是电池的标称电压、开路电压、中点电压、终止电压 (8)电池常见的充电方式有哪几种 (8)什么是电池的标准充放电 (9)脉冲充电对电池性能有什么影响 (9)什么是涓流充电 (9)什么是充电效率 (9)什么是电池的功率输出 (9)什么是二次电池的自放电,不同类型电池的自放电率是多少 (9)什么是24小时自放电测试 (10)什么是电池的内阻,怎样测量 (10)充电态内阻与放电态内阻有何不同 (10)什么是IEC标准循环寿命测试 (10)什么是标准耐过充测试 (11)什么是标准荷电保持测试 (11)什么是电池的内压,电池正常内压一般为多少 (11)什么是内压测试 (11)什么是短路实验 (11)什么是跌落测试 (11)什么是振动实验 (11)什么是碰撞实验 (12)什么是撞击实验 (12)什么是穿刺实验 (12)什么是高温加速实验 (12)什么是高温高湿测试 (12)什么是温升实验 (13)什么是温度循环实验 (13)什么是温度震荡实验 (13)什么是灼烧实验 (13)什么是IEC标准?电池常用标准有哪些 (13)第三章电池常见问题与分析 (13)充电的控制方法有哪些 (13)过充电对电池性能有何影响 (14)什么是过放电,过放电对电池性能有何影响 (14)电池、电池组放什么是过充电电时间短的可能原因有哪些? (14)电池使用寿命短的可能原因是什么 (14)不同容量的电池组合在一起使用会出现什么问题 (14)电池使用完后或长期不使用是否可以保存在用电器内吗? (14)什么是短路,短路对电池性能有何影响 (14)什么是记忆效应,怎样消除记忆效应 (14)电池出现零电压或低电压的可能原因是什么 (15)电池组零电压或低电压的可能原因有哪些 (15)电池、电池组充不进电的可能原因是什么? (15)电池、电池组无法放电的可能原因是什么 (15)电池充满电时温度为什么会急升,电压为什么会突降 (15)电池鼓底、凸肚、甚至漏液的可能原因是什么 (15)电池保护元器件的种类及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 (15)什么是电池的爆炸,怎样预防电池爆 (15)电池容量越高越好吗 (16)第四章几种主要充电电池 (16)第一节镍镉电池 (16)第二节镍氢电池 (17)第三节锂(Li-ion)离子 (19)第四节锂聚合物电池 (20)第五节镍氢电池与锂电池的差异 (21)第一章概论第一节电池名词电池:指通过正负极之间的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1、一次电池:指无法进行充电,仅能放电的电池,但一次电池容量一般大于同等规格充电电池,如锌锰、碱性干电池,锂扣电池,锂亚电池等。

2、二次电池:指可反复充电再循环的电池,如铅酸、镍镉、镍氢、锂离子、锂聚合物、燃料、锌、铝、镁空气电池等。

3、其它:燃料电池,物理电池,太阳电池。

4、额定容量:指电池在充满电后,空载状态下放电至截止电压时,所能释放出的电能量,一般以mAh或Ah(1Ah = 1000mAh)符号来表示。

电池长期使用后,释放的电量会下降。

容量由于充放电是在一定的C-倍率条件下进行的,因此电池的容量与C-倍率直接相关。

电池的额定容量是指0.2C条件下测试得到的电容量。

C-倍率越大,电池的放电率越小。

充电容量(Ah或者mAh)=充电电流×充电时间,放电容量(Ah或者mAh)=放电电流×放电时间。

一般而言,0.2C电流放电基本能够达到95%~100%放电率,而1C电流放电只能能够达到90%放电率左右,由于充电受电池原材料本身特性影响,相应需要多充一部分时间,大致是同等电流放电时间的120~160%,例如,NI-MH AA1800mAh,以0.2C(360mA)充电约需6~8小时,而以0.2C(360mA)放电约可以达到5小时。

5、额定电压:指电池正负极材料因化学反应而造成的电位差, 由此产生的电压值。

不同电池由于正负极材料不同,产生的电压是不一样的,电池电压会随着充电的过程而不断上升至某一值,会随着放电的过程而不断下降至某一值。

6、开路电压:指电池在无负载的情况下,电池正负极之间的电压。

开路电压与电池的剩余能量有一定的联系,因此,电池显示器是利用这种关系而制造。

7、内阻:指电池内部由化学材料自动生成的阻抗,内阻越小,电池的充放电性能越好。

电池内阻包含直流电阻和交流电阻。

影响电池内阻的因素有:①电解质的成份;②正负电极片中的成份配方;③正负电极片的几何面积以及比表面积;④金属基片(铜箔和铝箔);⑤电解液与正负电极片接口状态;⑥温度;⑦充电状态(电池的开路电压);⑧测量频率高低;⑨电池的内部结构设计。

8、C:用来表示电池充放电时电流大小的比率,即倍率。

如1200mAh的电池,0.2C表示240mA(1200mAh的0.2倍率),1C表示1200mA(1200mAh的1倍率)。

充放电效率也与C(倍率)相关,在0.2C条件下,聚合物锂电池的充放电效率应该在99.8%。

充放电效率=放电容量/充电容量× 100%9、放电截止电压:指电池充满电后进行放电,放完电时达到的电压(若继续放电则为过度放电,对电池的寿命和性能有极大的损伤)。

10、放电深度:与电池额定容量比较,放电量的比率。

11、过充(放)电:指超过电池规定的充(放)电状态,若继续充(放)电可能造成电池漏液或劣化。

12、能量密度:指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所释放的能量,一般用体积能量密度(Wh/L)和质量能量密度(wh/kg)表示。

13、自放电:电池充满电之后,在与外电路没有接触和常温放置的条件下,其电容量会自然衰减。

在储存过程中,电池蓄电容量会逐渐下降,其减少的容量与额定容量的比例,称为自放电率。

通常,环境温度对其影响较大,过高温度会加速电池的自放电。

电池容量衰减(自放电率)的表达方法为:%/月。

镍镉、镍氢电池的自放电率为20-25%/月,锂电池的自放电率为2-5%/月。

14、循环寿命:二次电池经历一次充放电称为一个周期或一次循环。

在一定的放电制度下,电池容量降至规定值之前,电池所经受的循环次数称为循环寿命。

二次电池在反复充放电的使用下,电池容量会逐渐下降,一般以电池的额定容量为标准,当电池容量降至其60%或80%时的充放电次数称为循环寿命。

15、记忆效应:电池的记忆效应是指在下一次充电时所能充电的百分比。

为了消除电池的记忆效应,在下一次充电之前,必须先完全放电,然后再充电。

只有这样,才能百分之百的充满电池。

镍氢、锂电池均无记忆效应。

16、CC/CV:CC即恒流,以固定的电流对电池充(放)电;CV即恒压,以固定的电压对电池充电,充电电流会随着电压的上升而下降。

对铅酸电池一般采用恒压方式充电,对镍镉、镍氢电池一般采用恒流方式充电,对锂离子电池一般采用先恒流(4.2V/节)后恒压方式充电。

17、涓流充电:指以小于0.1C电流对电池充电,一般在电池接近充满电时,进行补充充电时采用涓流充电方式充电,在此情况下,电池使用寿命较长。

18、-△V:这是在电池接近充满电时,电压达到一个峰值后,对其继续充电,电压会有瞬间的微量下降,一般在3~5mV之间,充电芯片多根据-△V值对电池进行控制。

19、△V/△t:这是在电池接近充满电时,电池表面温度会随着时间而快速上升,,以每分钟上升的温度作为充电截止条件,一般设定在每分钟上升1度作为截止点。

20、充放电率: 充电状态和放电深度都是电池保有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