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达“动态对等理论”述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奈达“动态对等理论”述评
摘要:奈达的翻译理论对我国翻译界影响颇大,他提出的动态对等理论,在译界被广泛接受。这一理论从交际效果出发,强调以读者为中心,重视读者的反应。但这一理论忽视了语言的个性和特殊性、语际转换的复杂性、文化的差异性、以及原文形式及语篇的多样性。本文尝试对功能对等理论进行了全面解读和分析。
关键词:功能对等读者的反应
Abstract:The translation theories of Nida have exerted great influence on Chinese tran slation scholars, and his “Dynamic Equivalence”has been accepted widely. Starting from the effects of communication, this theory emphasizes reader-centered perspective,and attaches importance to readers’response, which neglects the specialties and individualities of the language, the complexity of conversion from one language to another,the form of original text and the diversity of discourse. This paper tries to give an overall interpretation and analysis of “Dynamic Equivalence”.
Key words:Dynamic Equivalence; readers’response
1 引言
尤金·奈达是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因提出动态对等理论而享有
盛名。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他的理论就介绍到中国,并成为西方理论中被介绍的最早、最多、影响最大的理论。其功绩在于:“1、把信息论与符号学引进了翻译理论,提出了动态对等的翻译标准;2、把现代语言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应用到翻译理论中来;3、在翻译史上第一个把社会效益(读者反应)原则纳人翻译标准之中”(周仪、罗平[1],1999:32-33)。他提出的动态对等这一开放式的理论,打破中国传统译论中静态分析翻译标准的局面,为我们建立新的理论模式提供的方向。国内无数翻译理论研究者与翻译教师对之趋之若鹜,并在中国翻译界形成了“言必称奈达的局面”。这些现象足以表明奈达在中国译界中的地位。
2 动态对等的合理性
在《翻译理论与实践》(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一书中,奈达[2](1969)指出动态对等就是指“译语读者与源语读者的心理反应要极为相似。”他主张翻译不必受原语中语言形式的各种束缚,在接受语中要考虑读者的反应,翻译要在内容上与原语内容对等,反对因辞害义的形式对等(formal correspondence),主张翻译就是译意(Translating means translating meaning),使得译文内容最接近原文(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因此,检验翻译的标准不在于原文与译文语言形式的对比,而在于原语读者和译语读者的反应是否趋于一致。“动态”就是指要有两种关系之间的对等:一方面,原语作品和原文读者的关系;另一方面,译文作品与译文读者的关系。动态对等要求不同语言
表达的相同信息要在不同读者群中产生完全相同的效果。在这一理论中,奈达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原语的信息”(郭建中③,2000:65)。奈达有关翻译的定义指明翻译不仅是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翻译传达的信息既有表层词汇信息也有深层的文化信息。“动态对等”中的对等包括四个方面:(1)词汇对等;(2)句法对等;(3)篇章对等;(4)文体对等。在这四个方面中,奈达认为“意义是最重要的,形式其次”(郭建中[3],2000:67)。形式很可能掩藏原语的文化意义并阻碍文化交流。由于“动态”这个表达容易引起人们的误解,后来在上个世纪70年代,奈达又进一步用“功能对等”替代了“动态对等”。“功能对等”在突出文本内容信息传递的同时,也提出了尽可能的追求形式上的对等,明确指出形式也是信息的一个部分。“动态对等”和“功能对等”内涵基本相同,都强调译语接受者对译语信息的反应应该和源语接受者对原文的反应基本相同。到了上个世纪90代,奈达进一步完善了他的理论。考虑到双语交流中语言、文化等因素的差异,奈达提出对等的两个层次:最高层次的对等和最低层次的对等。所谓最高层次指译文读者应能以与原文读者相同的方式理解和欣赏译文,这只是翻译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最低层次的对等指译文读者应能透过对译文的理解,而想象到原文读者是如何理解和欣赏原文的,这是翻译对等的最低限度(Nida[4],1993:118)。在奈达看来,翻译的目的就是寻找与原文最接近、最自然的对等语。他的见解无疑是正确的,译文必须符合译语的习惯,才能使译文接受者获得与原文接受者基本相同的感受,从而取得交际的效果。可以看出,奈达非常重视读
者的反应,他期望两种语言的接受者产生尽可能相同的反应。奈达的动态或功能对等理论实质上是等效翻译理论,强调以读者为中心;这与以文本为中心的等值翻译理论,其出发点是不同的。
3 动态对等的局限性
3.1 动态对等忽视了语言的个性和特殊性
由于母语和所学外语所属文化的不同,一个具有相同指称意义的词汇、表达式、句子等承载不同的文化意义。汉语和英语属于不同的语系。汉语属汉藏语系,为意合语言,形散神聚,以意驭文,以神驭形;英语属印欧语系,为形合语言,以形驭意。英汉两种语言在词的生成、词的意义、句子结构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从词汇的角度讲,两种语言中词语的语义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邓炎昌,刘润清[5],1989:163):
1)一种语言中的某些词,在另一语言里没有对应词。例如,汉语的“干部”一词,与英语中的cadre, official, administrator等都存在一些语义差异,不能完全对应。一种文化特有的事物,在另一种语言中也找不到对应的词,如汉语的“琵琶”、“二胡”、“粽子”等词似乎也找不到英语中的对应词。
2)在两种语言里,有些词语表面上似乎指同一事物或概念,其实指的是两回事,如英语中的individualism和汉语中的“个人主义”(高一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