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15.自然灾害与防治
2014全国高考地理真题整理——自然灾害(有答案)
专题九 自然灾害特训一.选择题1.【2014高考天津卷】在图2所反映的季节里,造成我国华北地区旱灾的原因( )A.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B.水资源短缺,农田需水量大C.降水量较少,土壤干燥 C.植被稀少,涵养的水源少 解析:图中所示的月份是5月份,此时正值华北地区春耕时节以及冬小麦生长旺盛季节,对水需求量大。
从雨带移动规律看,春季雨带还在华南地区,正在逐步北进,而华北尚未进入雨季。
水源短缺,容易造成旱灾,对农业生产不利,故B 项正确。
华北地区是典型的季风气候,春季增温快,蒸发量较大,春季华北尚未进入雨季,降水量较少,土壤干燥,但这些并不一定会造成旱灾,故A 、C 项错误。
植被的多少对旱灾的影响较小,故D 项错误。
2.【2014高考天津卷】为了减轻未来可能发生强烈地震造成的损失,断裂带附近的城市制定建筑防震标准应主要考虑( )A.震级B.震中距C.烈度D.震源深度[解析] 地震烈度表示地震对地表及建筑物等影响的强弱程度。
一个地区的烈度,与该次地震的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有关,因此,城市制定防震标准应主要考虑烈度,【2014高考重庆卷】图1示意三峡库区滑坡频率(月滑坡次数占全年滑坡次数的百分比)与月均降水量关系。
读图l ,完成3~4题。
3. 图1表明该区滑坡多发的诱因是( )A .年降水量少B .夏季降水多C .冬季降水少D .降水季节分配均匀4. 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岸滑坡几率增大,主要是因为水库水体的( )A .流速减小B .流速加大C .水位涨落D .水位稳定此题需要发挥联想,水位的涨落会加速库岸的风化,同时涨水时水体对库岸有支撑作用,而退水是这个作用消失,从而引起库岸滑坡。
【2013高考重庆卷】图1是47°N 部分地点海拔与年降水量对照图,读图1回答问题 月均降水量 滑坡频月均降水量滑坡频率图1 2520151050 0 60 50 40 30 20 10 0100 200300400500600 700 800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800 125 127 129131 133 135 东经(°) 年降水量(m m ) 海拔(m )降水量 海 拔 图1 甲 乙 5.乙地所在地形区春季影响农作物生长的突出自然灾害是( )A .虫害B .冻害C .滑坡D .洪水 乙地纬度高春季北方冷空气活动依然频繁,受冷空气影响容易发生低温冻害;而冬季的积雪不足以产生洪水的危害;纬度高 气温低 病虫害少;春季降水少,平原地形更不会发生滑坡。
高考地理中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减灾措施有哪些
高考地理中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减灾措施有哪些自然灾害是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在高考地理中也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了解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减灾措施,不仅有助于我们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更重要的是能够增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应对灾害的能力,保护生命和财产安全。
一、气象灾害(一)洪涝灾害洪涝灾害是由于暴雨、洪水等原因导致的河水泛滥、淹没陆地的现象。
预防洪涝灾害的措施包括:1、修建水利工程,如水库、堤坝等。
水库可以在雨季储存多余的雨水,在旱季放水灌溉,起到调节水量的作用;堤坝能够阻挡洪水,保护沿岸地区。
2、加强河道整治,定期清理河道淤泥,拓宽河道,保证水流畅通。
3、建设排水系统,城市中完善的排水管网能够迅速排除雨水,减少内涝的发生。
减灾措施主要有:1、及时发布预警信息,通知居民做好防范准备,如转移财产、撤离危险区域等。
2、组织救援力量,营救被困人员,提供食品、饮用水等基本生活物资。
3、洪水过后,进行卫生防疫工作,防止传染病的传播。
(二)干旱灾害干旱是指长期无雨或少雨导致的土壤缺水、农作物生长受到影响的灾害。
预防干旱的措施有:1、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等,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2、修建蓄水工程,储存雨水和地下水,以备干旱时期使用。
3、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种植耐旱作物。
减灾措施包括:1、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通过向云层播撒催化剂增加降雨量。
2、调配水资源,从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向干旱地区调水。
3、对受灾地区提供抗旱物资和技术支持,帮助农民恢复生产。
(三)台风灾害台风是一种强烈的热带气旋,会带来狂风、暴雨和风暴潮。
预防台风的措施主要有:1、加强台风监测和预报,及时发布台风预警信息,让居民提前做好防范。
2、加固建筑物和基础设施,如房屋、桥梁、电线杆等,提高其抗风能力。
3、在沿海地区建设海防林,减弱台风的风力和海浪的冲击。
减灾措施包括:1、组织人员撤离危险区域,转移到安全的避难场所。
2、对受灾地区进行紧急救援,修复受损的基础设施,恢复供电、供水和通信。
自然灾害与防治(高考真题含答案44道2012—2014年)..
高考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含答案44道)试题汇编(2012—2014年)2012年高考地理真题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考点1: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包括自然灾害及其影响;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1.(2012广东卷文综5)下图所示为我国东南部某地出现的灾害现场,其灾害类型是A.泥石流B.地面沉降C.陨石坠落D.滑坡【答案】A【解析】仔细看图,可以清楚看到公路一侧山体整体移动——滑坡。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地质灾害类型2.(2012浙江卷自选)【自然灾害与防治12】(10分)读美国本土主要自然灾害示意图。
图中阴影部分①—④代表不同的灾害类型。
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灾害类型与序号对应正确的是(单选,3分)A.①龙卷风②海啸③飓风④暴风雪B.①海啸②暴风雪③龙卷风④飓风C.①海啸②飓风③龙卷风④暴风雪D.①飓风②龙卷风③暴风雪④海啸(2)下列关于美国本土自然灾害发生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单选,3分)A、飓风一般发生在春季B、暴风雪主要发生在冬季C、海啸一般发生在白天D、龙卷风主要发生在夜晚(3)龙卷风能把地面上的物体或人畜“吸”起卷入空中,往往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试从地形与气候角度分析美国本土龙卷风多发的原因。
(4分)【解析】(1)考查美国本土自然灾害分布及主要类型;(2)考查美国本土自然灾害时间规律;(3)考查美国本土龙卷风多发的气候、地形原因。
【答案】:(1)C(2)B(3)地形:平原地形有利于冷暖空气长驱直入。
气候:春夏季;向大陆输送的暖湿空气与来自西部的干燥冷空气相遇,积聚到一定强度后产生龙卷风。
(2012天津卷文综2、3)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2),回答2题。
3.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图2所示区域最适宜发展的产业部门是A.水产品养殖B.棉花种植C.林产品加工 D.水力发电【解析】本题考查农业区位条件知识。
从图中经纬度可知该地纬度较高,根据图例可知该地林地众多,因此适宜发展林产品加工业。
高考地理总复习开卷速查(四十三)自然灾害与防治
开卷速查(四十三) 自然灾害与防治1.(2014·浙江名校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0分)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当年在南美洲智利沿海考察期间,第一次经历了地震。
他感觉到大地在脚下跳舞,一开始他还以为是自己身体不适,产生了幻觉,然而原本坚硬的地面开始了颤抖,这个现象唤醒了达尔文的地质学经验。
他描述道:地震突如其来,持续了2分钟。
这场地震将一堆海底的贻贝提高至海平面上的2.5米处。
(摘编自《达尔文与进化论——纪念达尔文诞辰200周年》) 请问,为什么达尔文以前没有经历过地震?假如这次地震发生时达尔文正在安第斯山区的山坡上,他应该如何保护自己?解析:达尔文为英国人,英国地处板块内部,因而地震较少。
在山坡上遇到地震要及时抱住树木等以防滚下山坡,造成伤害;也可趴在垂直于等高线的坡下,同时注意防范滚石、滑坡等次生灾害。
答案:达尔文是英国人,英国处于板块内部,地壳稳定,不易发生地震,所以达尔文考察以前没有经历过地震。
如达尔文在安第斯山脉的山坡上遇到这次地震,他应该及时抱住树木或者抓住灌木、草墩等,防止地震将他摇翻,滚下山坡,造成不测;如果没有可抓之物,应该头朝山顶脚朝山谷垂直于等高线趴下,仰望山顶,躲开滚石;应该避免裂缝、陡崖和沟谷,以防滑坡和崩塌。
2.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图(单位:m)。
读图回答问题。
(10分)(1)从地质、地形的角度简要分析该地易发生滑坡的原因。
(2)据图说明滑坡造成的主要危害。
解析:第(1)问,据图可知,滑坡体上方存在断层,下方存在采石场,破坏了山坡的稳定性;滑坡体所在的山坡等高线稠密,坡度较陡。
第(2)问,滑坡可对滑坡体前缘的河道、道路、村庄和农田造成破坏。
答案:(1)等高线密集,坡度大,为山脊地形;顶部有断层发育;底部有采石区,破坏了坡面地形的稳定性。
(2)阻塞河道;摧毁村庄和农田;冲毁道路等。
(两点即可)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0分)民政部、国家减灾办于2014年1月公布了2013年全国自然灾害基本情况。
2014年高考地理冲刺自然灾害
2014年高考地理冲刺——自然灾害与防治一、地质灾害1.地震[成因]影响烈度(地震破坏程度)的因子:震级;震源深浅;震中距;地质构造;建筑的抗震能力;发生时间;发生地点。
[危害]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危害最大。
次生灾害——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表物质滑落,阻塞河道形成堰塞湖。
[措施]加强对地震的监测和预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加强宣传,提高民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加强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加强国际合作等。
【示例1】可采取哪些措施以“缩小”地震灾情?加强地震监测与预报;采取有效的避震措施;增强房屋等建筑物的抗震性;增强抗震意识;提高震后救灾应急能力等。
(答出两点即可)2.崩塌【示例1】长江下游某城市边缘分布着丘陵,丘陵的基岩上有黄土覆盖(如图11所示)。
近年来,由于城区扩展,大量开挖山坡,该地在夏季暴雨后曾发生多起黄土崩塌、滑坡灾害。
阅读图文资料,简要分析该地黄土崩塌、滑坡多发的原因。
黄土垂直节理发育,孔隙度大,人工开挖边坡,破坏了坡面地形的稳定性。
暴雨容易诱发坡地黄土崩塌;雨水下渗,在基岩和黄土之间容易形成滑动面,造成黄土滑坡。
3.滑坡、泥石流[成因]说明崩塌、滑坡多发原因,一般从三个方面,一是地表破坏、破碎,二是地形坡度陡;三是外力作用,如暴雨,地震等(如气候湿热,风化强,多暴雨)泥石流——特定的地质形态和坡度;大量的泥沙、石块;集中的水源。
[危害]加速地表侵蚀,造成水土流失(生态破坏);破坏农田、城镇与村庄、工矿企业、道路等;造成人畜伤亡。
[措施]加强监测预报,建立应急预警机制;修建护坡工程,锚固山体;植树种草;确定潜在发生灾害的位置;加强对山体的观察;对高风险区的居民及时疏散迁移。
【示例1】某段高速公路(G)经过单面山(顺向山)地区,地质剖面如右图所示。
为防止滚石、滑坡等灾害,对施工立面H进行了加固,还在L坡面上打入“岩锚”。
以固定表层岩层。
2010年春,该单面山的上部山体大规模滑落,导致约200米长的公路被毁。
2014-15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解析·环境保护
2014-2015年高考试题分项版解析环境保护1.(2014·新课标I卷)(10分)[环境保护]坡耕地上的切沟由流水侵蚀而成,下图为切沟景观指出切沟对坡耕地的危害,并提出防止措施。
2.(2014·新课标II卷)(10分)[环境保护]中华秋沙鸭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鸟类,目前全国只有1000只左右,中华秋沙鸭生活在河流与小型湖泊等湿地中,主要以淡水鱼、虾等为食。
以长白山某河流作为繁殖地的中华秋沙鸭种群,春季为50只左右,秋季迁徙时,数量增至200只左右。
但只有近百只到达赣东北的越冬池,二第二年春季只有50余只返回繁殖地。
分析中华秋沙鸭在迁徙途中不断死亡,导致数量减少的可能原因,并提出保护对策。
3.(2014·北京卷)维护和平、发展经济、保障民生和保护环境是人类共同的任务,需要世界各国的积极参与。
工业革命在给英国带来财富的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大气污染。
1952年12月的伦敦烟雾事件震惊世界。
(1)分析气候对英国大气污染的影响。
(10分)4.(2014·福建卷)【环境保护】图16示意流经某城市小河水污染程度与流量、降水的关系。
读图回答问题。
(1)说出小河水污染的变化特点,简析该次水污染形成的原因(9分)(2)简述防治该河水污染可采取的措施。
(6分)(2014·山东卷)5.(10分)[地理—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植被浅沟常布置在城市道路两侧,不透水地面的周边和大面积绿地内等处,可与城市雨水管网或集水池相连,其表面一般种草进行覆盖。
图12为植被浅沟示意图。
指出植被浅沟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2014·江苏卷)6.[环境保护]我国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表明:我国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镉、汞、铅3种重金属污染物含量呈现从西北到东南、从东北到西南方向逐渐升高的态势。
图23为甲城市不同功能区土壤中4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及用此4种元素计算出的综合污染指数。
2014年高考自然灾害与防治精讲精练-教师版
自然灾害与防治复习要点(知识点+真题训练)一、地质灾害(一)地震1、两个概念:震级表示地震的大小;烈度表示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是有多个烈度。
烈度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及地震波所通过区域的地质条件、地面建筑等多种因素有关2、两大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环太平洋地带3、我国地震多发的原因: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剧烈。
(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4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的原因可能有:①震级大,破坏性大;②浅源地震;③震中附近城市分布多,人口集中;④发生的时间可能在夜间;⑤诱发其他灾害等。
5、我国地震的空间分布特点:(我国)东重西轻(原因:东部人口、建筑物以及城市等密集,经济发达,资产密度大;西部人烟稀少)因震死亡人数减少(原因:科技进步,防震、抗震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抗震能力提高),经济损失加重(原因:经济飞速发展,单位面积上的资产密度加大)6、某处多地震的原因:第一种答法,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或者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地壳运动活跃。
第二种答法,位于XX 板块与XX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7、减灾措施:①非工程性措施: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和减灾意识;②建立灾害监测预报体系;③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④加强国际合作等。
⑤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⑥实施岩土体改造加固工程,防止诱发次生灾害。
8、危害:①房屋倒塌,人畜伤亡,地面裂缝,喷沙冒水,山石滚落崩塌;②诱发其他灾害,如水灾、火灾;毒害气体排放以及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
③引发瘟疫。
9、我国地震造成的人口死亡数下降,但经济损失上升?①地震预测,建筑物搞震性加强,民众的防震意识加强;②经济飞速发展,单位面积上的资产密度加大,灾害损失上升。
对点训练1.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发生里氏8.0级地震,震中位于汶川县映秀镇。
2014地理真题(新课标ⅱ)(含答案解析版)
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Ⅱ)一、选择题:共44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建起了“握手楼”(如图)据此完成1~2题.1.(4分)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A.吸引外来人口定居B.吸引市民周末度假C.增加自住房屋面积D.出租房屋增加收入2.(4分)“握手楼”的修建反映该中心城市()A.居住人口减少B.城市房价昂贵C.人居环境恶化D.城区不再扩大总部位于江苏徐州(约34°N,117°E)的某企业承接了甲国(如图)价值7.446亿美元的工程机械订单.据此完成3~5题.3.(4分)甲国位于()A.欧洲B.非洲C.北美洲D.南美洲4.(4分)2011年6月21日,该定单的首批产品从徐州发货.这一日,徐州与甲国首都相比()A.徐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较高B.徐州的白昼较短C.两地正午物影方向相同D.两地日出方位角相同5.(4分)该批产品运往甲国,最近的海上航线需经()A.好望角B.苏伊士运河C.巴拿马运河D.麦哲伦海峡降水在生态系统中被分为蓝水和绿水.蓝水是形成径流的部分(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绿水是被蒸发(腾)的部分,其中被植物蒸腾的部分称为生产性绿水,被蒸发的部分被称为非生产性绿水.据此完成6~7题.6.(4分)下列河流中,绿水比例最大的是()A.塔里木河流域B.长江流域C.雅鲁藏布江流域D.黑龙江流域7.(4分)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下列措施中,使绿水中生产性绿水比重提高最多的是()A.水田改旱地B.植树造林C.覆膜种植农作物D.修建梯田如图示意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理位置.读图,完成8~9题.8.(4分)科隆群岛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是该群岛()A.地处赤道附近B.远离大陆C.构造运动强烈D.地形复杂9.(4分)科隆群岛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鼠蜥的共同家园,主要因为该群岛()A.气温日较差大B.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C.地处热带但受寒流影响D.气候垂直差异明显如图示意某岛的地理位置,读图,完成10~11题.10.(4分)图示岛屿西南部降水丰沛,主要是因为()①盛行西风②地形抬升③暖流增湿④反气旋控制.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11.(4分)下列农业生产类型中,最适宜在图示岛屿发展的是()A .水田农业B .迁移农业C .种植园农业D .畜牧业三、解答题12.(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4届高三地理专题课件全案:自然灾害与防治
(2)防灾减灾的措施。 ①非工程性措施。
②工程性措施:是指通过修建防灾工程,改变自然灾害系统,
最终达到减灾的目的。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方
式
实
例
通过岩土体改造工程、疏排水工程,加
改变地表环境,
防治或减轻自然 灾害的强度
固稳定变形土体,防止滑坡、泥石流等 地质灾害的发生; 通过植树造林等生物工程措施,防风固
(或增加)
主要发生在„„季节;„„季节多发,„„
季节较少
(2)气象灾害成因。 分析角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答题模板
长时间没有降水(持续性降水)导致干旱 自然原因 (洪涝);季风区气候,降水不稳定加剧了 旱涝灾害 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加剧了灾害的发生, 人为原因 如毁林开荒、围湖造田等 灾情分析 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故经济损失较大
少灾害损失
1.(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区域位于我国江南丘陵区。
分析图中居民点易遭洪灾的原因,并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
【解析】洪灾多发生于降水多、暴雨集中且河流沿岸地势低平
的地区;从材料中可以提取气候类型及特征,从图中可以提取 居民点位于地势低平的河流沿岸地区,故多洪灾;应对措施可 以采用治理措施(修水库、修堤坝等)和躲避措施(远离洪灾 多发区)。 答案:原因: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多暴雨。居民点地处 谷底河边,其河流上游地区集水面积较广。暴雨时流水在谷底
自 然 原 因
流域广,支流多;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含沙量 水系 增大;中下游多为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 特征 排水不畅 水文 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特征 气候 有些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 特征 水泛滥
2014高考地理及解析(全国卷Ⅱ地理)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文综地理)[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 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上建起了“握手楼”(图1)。
据此完成1~2题。
图11.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A.吸引外来人口定居B.吸引市民周末度假C.增加自住房屋面积D.出租房屋增加收入1.D[解析] 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占用了大量的耕地,农业用地规模缩小,土地价格上涨;人口增多,住房紧张,房租上涨,农民为了增加经济收入,建楼房以供出租。
2.“握手楼”的修建反映该中心城市()A.居住人口减少B.城区房价昂贵C.人居环境恶化D.城区不再扩大2.B[解析] 城市化过程中,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导致住房紧张,房租上涨,地理位臵优越、交通通达度好的中心城市的房租尤其昂贵,城市周边地区房租相对廉价,较适合低收入人群的需求。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 总部位于江苏徐州(约34°N,117°E)的某企业承接了甲国(图2)价值7.446亿美元的工程机械订单。
据此完成3~5题。
图23.甲国位于()A.欧洲B.非洲C.北美洲D.南美洲3.D[解析] 从图中可知,甲国西部的经线是70°,东部的经线是60°,经度由东向西增大,为西经;北部的纬线是10°,南部的纬线是0°,纬度由南向北增大,为北纬。
60°W~70°W、0°~10°N属于南美洲的范围。
4.2011年6月21日,该订单的首批产品从徐州发货。
这一日,徐州与甲国首都相比()A.徐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较高B.徐州的白昼较短C.两地正午物影方向相同D.两地日出方位角相同4.A[解析] 徐州经纬度大约为34°N、117°E,位于甲国首都偏北方向;6月21日是夏至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大约位于23.5°N,徐州的正午太阳高度为79.5°,甲国首都的正午太阳高度为76.5°,故徐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较高,选项A正确。
2014-2016高考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15 自然灾害与防治(含解析)
专题15 自然灾害与防治【2016年高考题】(2016•新课标Ⅰ卷)43.【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古乡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上游地区有6条冰川,沟谷有厚度达300多米的堆积物。
中游河谷狭窄。
冰川末端深入森林带。
每年夏秋季常有冰川泥石流暴发,其破坏力在世界上是罕见的。
分析古乡沟夏秋季节冰川泥石流破坏力巨大的原因。
【答案】深厚的松散堆积物提供了异常丰富的物质条件;夏秋气温高,冰川强烈消融。
此时降水较为丰沛,冰川融水与降水叠加,提供了极为丰沛的水源;狭窄的河谷,巨大的落差,积累了巨大的能量。
【名师点睛】该题以青藏高原东南部古乡沟冰川泥石流为背景材料,以文字信息展示给学生,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结合文字材料,分析古乡沟夏秋季节冰川泥石流破坏力巨大的原因。
注意抓住关键词“夏秋季节”、“破坏力巨大”,仔细思考关键词的用意所在。
(2016•新课标Ⅱ卷)43. [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10分) 江苏省里下河地区总面积1.35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3米,其东面的通榆运河比里下河地区高1~2米,北面的黄河故道比里下河地区高5米,南面是新通扬运河和沿江高沙地,西面是高耸的京杭运河大堤,因此里下河地区易发洪涝灾害,图8示意里下河地区位置和河网分布。
提出里下河地区防治洪涝灾害的措施。
【答案】开挖入海新河,改造河网,分散水流;(3分)建设水利枢纽工程,洪涝期间排水;(3分)修筑蓄洪(水库),加强湖泊对洪水的调节能力;退耕还湖;加强预报监测;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4分,答出其中2项即可得满分。
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评分,但本部分不得超过4分【名师点睛】该题主要考查防治洪涝灾害的措施,阅读材料,分析出该地洪涝灾害的原因,对症下药需找措施即可。
可以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两方面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2016•新课标Ⅲ卷)43.[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10分)河南省按水文气象特点可分为5区。
2014各地自然灾害与防治模拟题汇编(含答案)
2014届高三模拟试题分项版自然灾害与防治1.(10分)【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01年5月1日20时30分左右,重庆市武隆县县城江北西段发生山体滑坡,造成一幢8层居民楼房垮塌。
造成79人死亡,数人受伤。
材料二:2011年1月,一系列的骤发洪水和泥流在巴西里约热内卢附近的塞拉纳山地区爆发,建筑、道路等被破坏。
现近14,000人无家可归,759人死亡,400人失踪,这是巴西史无前例最恶劣的一次自然灾难。
材料三:香港1100多平方公里面积,山地占60%,大量民居、道路依山而建。
与内地许多地方一样,香港每年都会发生山体滑坡,曾经发生过一天死亡138人的大灾难,这一天“1972年6月18日”被称为香港山体滑坡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1)简述滑坡给三地带来的危害。
(4分)(2)三地滑坡都发生在城区,城市化过程中人类活动是如何影响滑坡的?(6分)2.(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3年3月26日17时20分许,深圳福田区商报东路景洲大厦小区过道发生地陷,路面出现直径5米的大坑,约四层楼深。
一名保安掉入坑中,被救出后抢救无效死亡。
事发地2米远处是深圳报业集团的一在建工地。
在我国《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地面沉降被定义为“缓变性地质灾害”,目前全国遭受地面沉降灾害的城市超过50个,华北地区尤为严重,累计损失高达三千多亿元。
材料二下图为华北某城市附近地面沉降量等值线分布图(单位:mm)。
(1)指出图示地区地面沉降幅度的分布特点,并简析其主要成因。
(6分)(2)针对该地区的地面沉降,除了加强宣传和监测外,你还能为该地区的地面沉降防治工作提出哪些合理的建议?(4分)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寒潮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其在我国的表现是北方的冷空气大规模向南侵袭。
寒潮会带来大范围急剧降温和偏北大风的天气。
我国气象部门规定:冷空气侵入造成的降温,24小时内超过10 ℃,而且最低气温在5 ℃以下,则称此冷空气过程为一次寒潮过程。
2014高中地理高考题自然灾害
(2014海南)25.(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初春气温逐渐升高,山坡上的冻土层和积雪融化,并因重力作用向下移动,形成泥流。
规模较大的泥流能摧毁或掩埋植被、建筑物、道路灯。
图13所示区域年降水量约1500—1700毫米,年雨日约180天,甲地海拔约1000米,平原平均气温约4℃,公路西端海拔约3000米。
山地1500米以上分布着云杉、冷杉林,林下土层深厚。
分析图示区域公路西半段初春多发泥流灾害的原因。
(十八)(2014年上海)泥石流是我国一种多发的地质灾害,常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
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0分)一批地理工作者对我国华北某省山区进行泥石流危险性评估,划定了该区泥石流的高危区、中危区和低危区分布范围。
45、该地区泥石流哪几个月份发生的概率比较高?为什么?(4分)46、判断图中○1、○2、○3所示区域,哪一个是泥石流高危区,并说明理由。
(6分)(2014年福建)B.【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图15示意洪涝年份鄱阳湖与长江相连河段的水位变化。
读图回答问题。
(1)说出滨湖地区洪涝灾害最可能发生的时间,简析产生洪涝灾害的自然原因。
(9分)(2)简析滨湖农业区防治涝灾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6分)(2014年山东)4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农业生产以草地畜牧业为主。
20世纪50年代以来耕地面积比重增加。
该地区是我国冰雹天气多发地区,但近60年来冰雹天气次数呈下降趋势,冰雹成灾次数却呈明显上升趋势。
图11为三江源地区1950-2011年各月雹灾累积次数统计图。
⑴简述三江源地区冰雹灾害的年内分布特征。
⑵分析近60年来三江源地区冰雹成灾次数呈上升趋势的原因。
(2014年全国I)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图9所示区域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断裂带,2013年4月20日,这里发生了7.0级强烈地震,2013年4月21日夜至24日,震区出现多次降雨,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发生了严重的次生地质灾害。
2014年高考地理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专题17 自然灾害与防治
1.广东省地处东南沿海,易受台风和暴雨袭击,下图甲为在珠江口沿岸登陆的“某台风路径示意图”,图乙为“广东省社会经济易损性示意图”,图丙为“该省防洪标准示意图”,读图结合相关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读图甲回答:(1)台风过境A地前后,该地气压和风速有何变化?(2)该台风在A、B两地引发的主要次生灾害有何不同?(3)简述B地区为减少洪水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的危害应采取的措施。
读图乙和图丙回答:(4)指出图中A地区防洪标准与社会经济易损性的关系,并分析原因。
2.“地裂缝”是地面裂缝的简称。
是地表岩层、土体在自然因素(地壳活动、水的作用等)或人为因素(抽水、灌溉、开挖等)作用下,产生开裂,并在地面形成一定长度和宽度的裂缝的一种宏观地表破坏现象。
由于地裂缝活动对建筑物破坏的难以抵御性,地裂缝灾害防治主要以避让为主。
西安市是我国地裂缝集中分布区,根据地表出露形迹和多种勘察手段确定,市区的地裂缝带有11条,如下图所示。
据此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分析地裂缝对西安城市发展的影响。
(2)针对西安市的地裂缝危害,请提出防治措施。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0年8月7日23~24时的1小时内,甘肃舟曲的降雨量达77.3 mm,位于舟曲的三眼峪沟流域(最高点海拔3 828 m,最低点海拔1 340 m)和罗家峪沟流域(最高点海拔3 794 m,最低点入河口处为 1 330 m),暴雨形成强大洪水依次冲毁两条沟内的天然堆石坝和人工拦挡坝,形成规模巨大的泥石流,冲毁房屋5 500余间。
材料二图1为舟曲泥石流发生区域示意图,图2为被泥石流损害的舟曲县城。
(1)分析此次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形成的自然原因。
(2)说出此次泥石流造成的危害。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内蒙古自治区草原工作站发布2009年草原鼠害调查情况:全区春季草原鼠害危害面积达10 715万亩,严重危害面积为5 225.6万亩。
位于呼伦贝尔草原的新巴尔虎右旗鼠害面积达800多万亩,占全旗草场的40%。
(2014~2016年)自然灾害与防治
自然灾害与防治三年高考真题(2016~2014年)1.(2016·新课标全国Ⅰ,42,10分)莫干山近年以“民宿”开发而蜚声中外,“民宿”是指利用农民空闲房屋,为消费者提供配套乡野休闲、养生的新型酒店模式。
莫干山民宿旅游起步于2007年,受政府政策鼓励,逐步形成了以吸引高消费人群为主体的旅游目的地。
某民宿经营者说:“目前来乡里居住及游玩的多数来自大城市,以家庭及情侣为主,他们不仅来吃农家饭,还喜欢和我们聊天,喜欢下田上山体验农活。
”2015年,莫干山已有民宿200多家,年营业收入达1.7亿元,下图示意莫干山的位置。
分析莫干山“民宿”旅游快速发展的原因。
(10分)2.(2016·新课标全国Ⅱ,42,10分)篁岭(下图)是美丽的山居村落,位于婺源东北部,篁岭因“晒秋”闻名遐迩。
当秋日的阳光把晒楼唤醒的时候,一家家晒楼把鲜红的辣椒,翠绿的豆角,金黄的玉米、稻谷、黄豆……晒起来,让整个山村变成色彩斑斓的画卷。
篁岭人家“晒秋”没什么讲究,赶上什么就晒什么,恨不得把整个秋天的收获都晒起来。
分析“篁岭晒秋”的旅游价值及开发的有利条件。
(10分)3.(2016·新课标全国Ⅲ,42,10分)香榧是一种名贵干果,因其原产区和主产区在浙江诸暨东北部的枫桥地区(位置见下图),又称枫桥香榧,这里打造香榧森林公园,每年夏季以举办“香榧节”为契机,吸引杭州、绍兴、宁波等城市的游客。
分析枫桥地区借香榧发展旅游业,把客源地定位在周边城市的主要原因。
(10分)4.(2016·江苏地理,30C,10分)下图是我国厦—漳—泉(厦门、漳州、泉州)区域旅游景区与重要旅游资源分布示意图。
现有旅游线路L1(厦门—马洋漂流—温泉度假村—野山谷生态乐园—厦门)和旅游线路L2(厦门—鼓浪屿—清源山—大地土楼群—厦门)。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区域生态旅游景区总体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高考地理 专题通关系列 自然灾害
【2014年高考通关·名师难点透视15】自然灾害与防治真题1.(2013年高考·山东卷·第33题·10分)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
读图回答(1)—(2)题。
(1)对比甲、乙两地,指出泥石流灾害发生概率较大的地点,并说明理由。
(2)若丙地发生泥石流,据图说明可能造成的主要危害。
【试题解析】该题以区域图为载体,以泥石流的发生为切入点,考查地质灾害链发生条件及其可能造成的危害。
本题从知识点角度来看是考查“地质灾害的成因和危害”,从能力角度来看,是考查“读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和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经纬度对该区域定位是解答本题的前提,明确泥石流的发生条件及造成的危害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预测2014年高考将以世界或我国某一热点区域时事材料为背景或以区域图、等值线图和统计图等形式切入,考查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水文灾害等相关知识。
【答案 】(1)甲地。
地形坡度较大;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
(2)冲毁铁路;阻塞河道。
考点1自然灾害的形成及其危害考点2 典型自然灾害产生的原因及应对措施真题2 .(2013年高考·新课标Ⅰ卷·第43题·1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区域位于我国江南丘陵区。
分析图中居民点易遭洪灾的原因,并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
【试题解析】该题以等高线地形图为载体,以人们关注的洪灾问题为核心,考查主要气象灾害形成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本题从知识点角度来看是考查“典型自然灾害产生的原因及应对措施”,从能力角度来看,是考查“获取材料、图形信息,调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阐释地理事项的能力”。
自然灾害这一专题从考查内容上,侧重于我国自然灾害的考查,主要涉及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文灾害的成因、分布、危害、预防措施的考查;从形式上,以某重大自然灾害为载体,以图文资料方式呈现信息,让学生结合基本知识作答,多以近年发生的自然灾害的地理事实为背景材料考查相关内容,具有明显的生活化、时代性特征,题目多以综合题的形式出现,分值10分,难度一般不大,但知识要求和能力要求都紧扣课程标准。
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 第二十二单元 自然灾害与防治-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试题
第二十二单元自然灾害与防治考点一地质灾害1.[2015某某文综,13(3),8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上图所示甲、乙两地2014年先后发生了地震,相关情况见下表。
地点地震时间震级震源深度地形状况植被状况人员财产损失甲8月6日16:30 6.5级12 km 高山峡谷稀疏大乙10月17日21:496.6级 5 km 丘陵为主茂密小甲地损失比乙地大,主要是由于甲地的地震引发了灾害,此灾害是如何形成的?请利用表中两条信息加以说明。
(8分)答案滑坡(崩塌;泥石流)A信息:高山峡谷地区;说明:山体坡度大,岩体不稳定。
B信息:植被稀疏;说明:地表松散物质裸露,容易滑落。
C信息:地震发生时间为8月;说明:正值雨季,降水多。
若答滑坡,则ABC任答两条。
若答崩塌,则AB必答。
若答泥石流,则C必答,AB任答一条。
2.(2015某某文综,45,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556年1月23日24时左右,某某关中地区发生8.0级以上地震。
据《明史·五行志》记载:“某某、某某、某某同时地震,声如雷。
某某、华州、朝邑、三原、蒲州等处尤甚。
或地裂泉涌,中有鱼物,或城郭房屋陷入地中,或平地突成山阜,或一日数震,或累日震不止。
河、渭大泛,华岳、终南山鸣,河清数日。
官吏、军民压死八十三万有奇。
”据材料分析此次地震导致重大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
(10分)答案地震震级高,烈度大;地震发生在午夜,人员来不及反应;地震波及X围广、人口多;房屋倒塌严重;次生灾害(水灾)严重。
考点二气象灾害与其他灾害圣劳伦斯河(图a)是一条著名的“冰冻之河”。
图b示意蒙特利尔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
据此完成下题。
1.(2015课标Ⅱ,11,4分)减少该河凌汛危害的可行措施是( )①加深河道②绿化河堤③分段拦冰④拓宽河道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 C2.(2015课标Ⅰ,43,10分)图a示意某地区地形及M城位置,图b示意M城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高考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16 自然灾害与防治(2014广东卷)2.近年来,我国南方沿海出现“填海造房风”,所建“海景房” 将吸引居民居住在海岸线附近。
“海景房”面临的灾害风险最小的是A.台风引发风暴潮B.寒潮造成冰冻C.海岸受侵蚀后退D.地表下沉塌陷【答案】B【解析】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受寒潮影响小,所以“海景房”面临的灾害风险最小的是寒潮造成冰冻。
(2014新课标I卷)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图9所示区域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断裂带,2013年4月20日,这里发生了7.0级强烈地震,2013年4月21日夜至24日,震区出现多次降雨,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发生了严重的次生地质灾害。
图9说明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次生地质灾害严重的原因。
【答案】图示区域(地处断裂带)岩石破碎,山高、坡陡、谷深,强烈地震造成震区岩石松动、破裂,形成崩塌、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降雨致滑坡、崩塌加剧,引发泥石流。
【解析】材料所示,该地区位于断裂带,即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地震,岩石整体性易遭破坏;又该地区多暴雨,所以易诱发滑坡、泥石流。
(2014重庆卷)图1示意三峡库区滑坡频率(月滑坡次数占全年滑坡次数的百分比)与月均降水量关系。
读图1,完成5-7题。
5.图1表明该区滑坡多发的诱因是:A.年降水量少B.夏季降水多C.冬季降水少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答案】B【解析】据图可知,滑坡频率与降水量基本呈正相关的关系,该区域滑坡多发且集中在夏季,与该地夏季降水量多明显相关。
故选B。
6.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岸滑坡几率增大,主要是因为水库水体的A.流速减小B.流速增大C.水位涨落D.水位稳定【答案】C【解析】三峡水库建成蓄水后,水库水体水位发生了很大改变,而其都会导致滑坡发生可能性上升,故选C。
7.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区渔业天然捕捞量增加,其主要原因是A.水生植物增加B.水体富营养化C.鱼的种类增加D.水面面积扩大【答案】D【解析】水体体积变化大以及水面面积扩大,增加了鱼的生存空间,因此使渔业捕捞量增加。
故选答案D。
【点评】本题组考查主体为三峡库区,库区的建成对滑坡、渔业生产的影响。
重点在于对图的解读以及流域工程对生态环境、农业生产的影响。
(2014年北京卷)图4示意某河谷断面经历的一次洪水过程。
读图,回答第6、7题。
6、该河谷A、岩层①比岩层②形成年代早B、岩层②比岩层①易受侵蚀C、是断层上发育形成的向斜谷D、呈“V”型,适宜修建水库7、本次洪水A、水位上升时,河流搬运作用减弱B、水位下降时,河流含沙量增加C、流量增大时,河流堆积作用增强D、河流侵蚀作用使河床加宽变深【答案】6、A 7、D【解析】6、图示岩层①位于岩层②的下面,表明形成时间较早,而图示岩层①受流水影响,侵蚀较严重,岩层②出露河谷处,岸线较平直,所以岩层①比岩层②易受侵蚀;该处是断裂形成的谷地,故选A。
7、水位上升的中期,沉积物较少,表明河流搬运作用较强,水位下降时,沉积物较多,表明泥沙沉积,河流含沙量减少;流量增大时,河流侵蚀作用强;而河流对河底和两岸的侵蚀,使得河床加宽加深。
故选D。
(2014江苏卷地理)图5是某地山体滑坡后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的影像。
读图回答9 -10题。
9.图中堰塞体垮塌后可能会淹没下游沿岸居民点.可快速确定需要转移人口区域的技术是A.遥感( R) B.地理信息系统( I) C.全球定位系统( P) D.北斗导航系统(BD) 10.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海拔由高到低的排序是A.甲>乙>丙>丁B.甲>丙>丁>乙C.乙>丁>丙>甲D.乙>丙>甲>丁【答案】8、B 9、D【解析】9、地理信息系统(GIS)可以利用数据模拟预测自然灾害影响的区域范围、危害程度,给受灾人员、财产的安全有效转移提供依据,故答案选B。
10、从图中可以看出乙接近于山上的雪线,海拔最高,丙高于堰塞湖湖面,甲位置与堰塞湖湖面高度相当,丁位于堰塞湖下游,海拔最低,故选D。
(2014新课标II卷)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福建低山丘陵区是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多发区,图9示意该区域1990-2006年地质灾害各月多年平均发生的次数。
概括该区域地质灾害月际分布特点,说明6月、7月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差异的自然原因【答案】:特点:每个月都有地质灾害发生,5-6月相对集中,其中6月份发生次数最多。
原因:福建省低山丘陵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6月份降水多且多暴雨,易引发地质灾害。
7月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降水少,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少。
【解析】:本题考查地质灾害发生的特点及地质灾害和气候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点评: 难度系数中等。
(2014天津卷)结合图文材料,回答7-9题。
图4所示甲乙丙三地都是淤泥质海岸,且属于地壳持续下沉区。
7.经考证发现,近30年来,甲地海岸线基本稳定,乙地海岸线向海推进,丙地海岸线向陆后退。
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三地海岸的A.地貌形态B.泥沙沉积量C.河网密度D.抗侵蚀能力【答案】:B【解析】:因三地都是淤泥质海岸,所以泥沙沉积量的多少影响海岸线的进退。
地壳持续下沉区,入海泥沙淤积的速度与地壳下沉的速度大体相当时,海岸线基本稳定。
甲地附近有含沙量较大的海河入海,乙地附近有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入海,丙地附近河流入海泥沙量最少。
8.为了减轻未来可能发生的强烈地震造成的损失,断裂带附近的城市制定建筑防震标准应主要考虑A.震级B.震中距C.烈度D.震源深度【答案】:C【解析】:“强烈地震造成的损失”用烈度衡量。
(2014福建卷)B.[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图15示意洪涝年份鄱阳湖与长江相连河段的水位变化。
读图回答问题。
(1)说出滨湖地区涝灾最可能发生的时间,简析产生涝灾的自然原因。
(9分)(2)简述滨湖农业区防治涝灾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6分)【答案】(1)可能发生在6月~9月(夏秋季节)。
地势低洼,排水不畅;6月~9月雨季,降水多且集中;河湖均处于高水位,且河流水位更高,湖水难于外泄,甚至河水倒灌入湖。
(2)完善抗洪排涝系统;合理退田还湖;培育、推广耐涝作物;调整耕作制度和土地利用方式,减少灾损面积;开展防灾减灾教育,提高监测预警水平。
(答三点即可)【解析】(1)本题考查洪涝灾害的成因。
自然原因降水集中、地势低平是形成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
根据图示图中6月-9月河流和湖泊的水位都较高,长江流域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所以夏秋季节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2)本题考查自然灾害的防治。
洪涝灾害的防治可以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以及农业技术等方面进行分析。
工程措施有修建分洪工程等,非工程措施有加强监测预报、提高民众的防灾减灾意识等。
(2014山东卷)44、(10分)[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农业生产以草地畜牧业为主。
20世纪50年代以来耕地面积比重增加。
该地区是我国冰雹天气多发地区,但近60年来冰雹天气次数呈下降趋势,冰雹成灾次数却呈明显上升趋势。
图11为三江源地区1950-2011年各月雹灾累积次数统计图。
⑴简述三江源地区冰雹灾害的年内分布特征。
⑵分析近60年来三江源地区冰雹成灾次数呈上升趋势的原因。
【答案】:⑴年内分布不均(雹灾发生在4-10月,其他月份无雹灾);主要集中在5-9月;8月最多。
⑵冰雹对种植业的危害大于畜牧业;该区种植业面积增大。
【解析】:灾害的年内分布特征,一般从均匀或不均、集中在什么时间进行说明。
影响成灾次数变化的主要因素有灾害天气、区域内生产生活的变化情况。
(2014海南卷)25.(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初春气温逐渐升高,山坡上的冻土层和积雪融化,并因重力作用向下移动,形成泥流。
规模较大的泥流能摧毁或掩埋植被、建筑物、道路灯。
图13所示区域年降水量约1500—1700毫米,年雨日约180天,甲地海拔约1000米,平原平均气温约4℃,公路西端海拔约3000米。
山地1500米以上分布着云杉、冷杉林,林下土层深厚。
分析图示区域公路西半段初春多发泥流灾害的原因。
【答案】(公路北侧)山高(坡度大,高差数百米到千米以上)坡长,(2分)且土层深厚、含水量大(降水量大、雨日多、有植被保护);(2分)冬季气温低于0℃,土层冻结,有积雪;(3分)初春升温快,冻土层和积雪快速融化。
(3分)【解析】从泥石流发生条件并结合图文信息来分析:土源丰富(土层深厚)、坡度大(公路北侧山地海拔较高且坡度长)、水源丰富(出春,气温回升快,山上积雪和冻土融化,提供水源)等。
(2014上海卷)(十八)泥石流是我国一种多发的地质灾害,常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
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0分)一批地理工作者对我国华北某省山区进行泥石流危险性评估,划定了该区泥石流的高危区、中危区和低危区分布范围。
45、该地区泥石流哪几个月份发生的概率比较高?为什么?(4分)46、判断图中1、2、3所示区域,哪一个是泥石流高危区,并说明理由。
(6分)【答案】:45、月份:7、8、9月。
原因:该地地处华北地区,7、8、9月为一年中降水频度和强度比较大的月份,在其他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这段时间更易发生泥石流灾害。
因此发生泥石流的概率也较其他月份高。
46.判断:①所示区域为高危区。
理由:与西北坡相比,该山脉东南坡坡度更陡,松散碎屑物更多;且东南坡为迎风坡,降水频度和强度大于西北坡,东南坡有一断层,断层活动更易诱发松散碎屑物失稳,因此更容易发生泥石流灾害(降水活动与断层两点任答一点即可)【解析】:45.题干所示华北地区,雨季在7、8、9月集中且强度较大,泥石流发生除地形等基本条件外,主要诱发因素是降水。
故可知答案。
46.结合图2,①②两处地势比③陡,①处更陡,结合图1,①且位于东南部——迎风坡、断层、陡。
故可见答案。
(2014浙江自选)“自然灾害与防治”模块(10分)“冷湖”是丘陵地区山谷中冬、春季节微风晴夜因近地面空气的长波辐射冷却而形成的近地面逆温现象。
我国江南丘陵山谷中出现的“冷湖”经常使种植的柑桔遭受冻害。
图1为冬、春季节微风晴夜江南丘陵山谷出现的气温分布模型,a,b,c,d代表等温线,且数值a>b>c>d。
图2为江南丘陵山谷一次超强寒潮过境的微风晴夜测得的不同地形部位气温变化过程曲线。
读图,完成(1)一(3)题。
(1)春季江南丘陵山谷地形中通常最早出现植物发芽、开花的地方是(单选,3分)A甲B.乙C丙D.丁(2)江南丘陵地区大量种植柑桔,柑桔受冻害的临界低温是一9 °C。
图2中,若按“冷湖”逆温垂直递增率1°C/10m计算,则该山谷种植柑桔的地方到谷底的相对高度至少为(单选,3分)A. 24mB. 40mC. 6mD. 60m(3)为预防遭受“冷湖”冻害,你认为应该选择怎样的地形条件种植柑桔?(4分)【答案】12、(1)D(2)A(3)南坡(阳坡);坡中部;向南开口的围椅状小盆地(任答两点)【解析】(1)考查逆温对植物发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