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年教师基层挂职锻炼的几点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青年教师基层挂职锻炼的几点思考
组织青年教师到基层挂职是提高他们专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的有效途径。为此,近年来各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积极组织青年教师到基层一线挂职锻炼,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影响挂职锻炼效果。目前解决青年教师挂职存在的问题,科学有效地提升基层挂职锻炼成效,需要加强管理和制度建设,增强推动力;需要青年教师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执行力。
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重任,需要一支学术素养较高、研究视野开阔、学术研究成果前沿、教学艺术精湛的师资队伍。青年教师已经成为高校教师的主体,如何提高青年教师缺少实践技能这一“软肋”问题,是摆在高校领导面前急需考虑研究的课题。有计划的组织安排青年教师赴基层进行挂职锻炼,则是破解难题的重要方法之一。
一、青年教师基层挂职的重要作用
(一)锻炼作风、培养能力
青年教师挂职能够亲身体会基层工作状态,开阔视野,拓宽思路,提高处理问题、协调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锻炼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作风,提高实践能力。在实践中锻炼,在锻炼中提升。基层接触的都是具体工作,坚持多听、多看、多想、多问。适应基层、体验基层、感悟基层,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实际工作能力才能切实得到增强。
(二)增强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挂职锻炼可以深切感受良好工作氛围,了解基层规章制度和真实的奋斗目标,油然而生爱岗敬业的思想。通过挂职锻炼的社会实践,真正体验社会脉搏,增强理论的创造性。
二、青年教师基层挂职现状及原因
(一)学校的理念与管理不到位,缺少相应制度建设
目前,高校对青年教师到基层挂职锻炼随意性强,缺乏有效组织、监控和保障措施。很多高校由教师自己寻找挂职单位,自己决定挂职期间工作、学习的内容,锻炼效果反馈渠道单一,教师与学校脱离状态;很多高校没有科学的教师挂职培训规划,缺乏与基层接收单位的沟通与合作机制,不能有效沟通和磋商,使得挂职锻炼实效性不强很多高校还未建立挂职管理与考核办法,没有形成完善的激励机制,影响挂职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影响挂职锻炼效果。
(二)挂职锻炼教师的状况欠佳
许多青年教师对于挂职锻炼意义和具体操作认识不清,在挂职中存有“过客”思想,以“局外人”身份观望,只当“观察员”,不承担工作;有的教师带着“镀金”倾向而去,把挂职锻炼当作是晋升或评奖砝码,没有真心投入其中;还有的教师人去了基层心不在基层,更谈不上科学工作,及时适应新岗位新环境,敷衍了事,不在状态。究其原因除客观因素外,主观因素是主要原因。参加挂职锻炼的教师,双重身份、双重任务,既为人师,要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又是基层一线“业务人”,承担基层交给的工作任务。这两种身份如不能顺利调整,或时间安排不当,直接影响挂职效果。身份转换受挂职方式、时间牵扯,还受挂职教师心态影响。如何科学合理安排挂职方式、时间,快速融入基层岗位,成为高校和青年教师应重点研究思考的课题。
三、增强教师挂职锻炼实效性策略
(一)高校加强领导,增强推动力
做好挂职锻炼规划,完善青年教师选派机制。学校成立统一管理教师挂职领导机构,制定一年或几年教师基层挂职规划,有步骤有计划分期分批实施,本着“公平公开,择优选派”原则,优先考虑那些素质好、责任心强、专业知识扎实、科研能力强的教师进行挂职;健全管理制度,建立长效机制。高校应制定科学有效的教师挂职管理办法和跟踪调巡机制,完善评价制度与激励机制。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用“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战略眼光制定青年教师挂职锻炼管理制度,使其作到发展型、常态化,切实达到目标,落到实处。
(二)教师重视实践,增强执行力
挂职教师要珍惜实践机会,充分认识挂职锻炼是提高教师素质与能力的最有效、最重要途径之一,是一种难得的人生历练。高校也要协调与基层的关系,挂
职岗位应与教师从事专业结合,与教师开展的科研结合,营造愉快和谐的锻炼环境,让教师尽快地进入角色,适应新环境,主动发挥其良好积极性、创造性,心情舒畅地进行挂职锻炼,使挂职锻炼“名至实归”。
(三)基层搭建好平台,增强吸引力
高校要“主动出击、真诚合作”,积极探索搭建合作平台,只有搭建好平台,才能做好其他工作。
1.做好专业剖析、市场调研
高校与基层建立挂职合作要在共享双方资源优势的基础上,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故而,高校要从本校实际出发,剖析研讨专业特点和教师队伍特点,深入调研市场,分析出与专业及教师队伍对口或相关的基层单位作为挂职合作对象。再深入研究基层单位的发展状况、开发项目、工作环境等基本情况,清楚对方需求什么、教师能够为他们提供什么服务、得到怎样的创造价值。
2.共建挂职合作运行机制
结合高校与基层单位实际情况共同建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多赢”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挂职教师对基层单位员工培训、技能人才培养、提高管理水平、技术革新、成果转化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基层单位应解决青年教师挂职期间“做什么”、“怎样做”问题,通过提供具体岗位,让教师真正参与经营管理、技术改造、科研开发等。基层单位要与学校、教师签订《挂职协议》,视挂职教师为自己的员工,按要求进行管理。考核他们的敬业精神、劳动纪律、工作态度、团结协作、技能水平、工作成效等,挂职结束要为教师写出书面评定和总结,有力保证教师挂职锻炼取得实效。
总之,挂职锻炼推动青年教师成长成才,是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业务能力,拓宽研究视野的重要路径,对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推进高教改革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