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院《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编码及课程名称
课程编码:3281103612
课程名称:中国传统文化概论(General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二、学时及学分
总学时数:36 学分:2
三、适用专业及开设学期
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开设学期:第5学期
四、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是思想政治专业的素质拓展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达到以下目标:使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中国悠久而丰富的文化内容,扩展知识,理清脉络,进一步认识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在了解、认识中国文化的基础上,引发学生思考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创新问题;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大学生对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灿烂文化成就有一个宏观的、明确的把握,从而引发他们关心和思考对中国文化的继承、创新和发展问题以及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问题。
五、课程的基本要求
在知识方面,要求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中华先民创造出的历史悠久、成就灿烂的文化,以补充学生知识链条的缺失,使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正确理解和分析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文明的渊源,提高自身文化创新的信心和本领;掌握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大势,领悟中国文化主体精神。在能力方面,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中国文化的发展历史,认识中国文化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具备从文化角度分析问题和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能力;学生能够对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进行比较,具备全人类文化的眼光来看待各种文化现象的能力。
六、课程教学内容
导言(共2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理解文化的涵义和特征,掌握中国文化的概念、涉及范围、功能作用,以及学习的目的、意义和方法,充分认识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从而端正学习的态度,为以后该课程内容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
1. 文化的涵义
2. 文化的分类
3. 文化的特征
4.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
5. 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1. 文化的基本概念
2. 文化的基本特征
难点:1. 大学生对待中国文化的态度
第一章中国文化依赖的经济基础与社会政治结构(共4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树立一种文化与环境交互影响的观念,使其了解地理环境与文化的辨证关系。了解中国古代商业、手工业、发展状况,中国文化所植根的经济基础。理解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结构的特点,掌握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结构的特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和中华民族的心理结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
1.1 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1.2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形成和延续的影响
1.3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1.4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1.5 宗法制度的产生与确立
1.6 专制制度与中国社会政治结构
1.6.1 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
1.6.2 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 1. 地理环境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2. 宗法观念对中国社会政治结构的渗透
3. 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
难点:1. 地理环境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2. 宗法制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影响
3.君主专制制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
第二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共3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对传统文化发展历程的回顾,了解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发展脉络,不同历史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特点,掌握一些重要的文化现象,对传统文化形成系统认识。
(二)教学内容
2.1 中国文化的发生
2.2 从神本走向人本
2.2.1 殷商神本文化
2.2.2 周人的文化维新
2.3 春秋战国: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
2.4 秦汉:一统帝国与文化一统
2.5 魏晋南北朝:乱世中的文化多元走向
2.5.1 玄学的兴起
2.5.2 佛教的传播:佛教融进了南北朝文化系统
2.6 隋唐:隆盛时代
2.7 两宋:内省、精致趋向与市井文化勃兴
2.8 明清:沉暮与开新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 1.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政策及文化成就
难点:1.春秋战国的文化背景及诸子百家的学派特征
2. 隋唐文化气派及艺术成就
3. 两宋士大夫文化特征及成就
4. 明清文化特征及成就
第三章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与传统伦理道德(共3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传统伦理道德与中国文化的关系,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精神,借鉴和继承中国古代优秀的传统美德,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充实自我。
(二)教学内容
3.1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3.2 重人轻神的人文主义精神
3.3 追求崇高的人格精神
3.4 “以天下为己任”的忧患意识
3.5 厚德载物的宽容精神
3.6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 1.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精神
2. 中国传统美德
难点:1. 各种文化精神的事实描述和价值评判
2. 当今的道德建设中如何批判地借鉴传统伦理道德
第四章儒家学说(共5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