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说课ppt

合集下载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ppt课件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ppt课件

第二章 声现象
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是东林书院名联,其中涉及的发声体分别是( A )
A.气体、液体、固体
B.气体、气体、固体
C.气体、液体、气体
D.固体、液体、气体
2.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鼓面很快就停止发声,其原因是( C )
A.手将声音吸收了
B.手不能传播声音
不足之处
2.古战场上,探马将耳朵贴在地面听便能及早发现敌情,这是因为( D ) A.空气不能传递声音 B.固体能够传递声音 C.空气传声比固体更快 D.固体传声比空气更快 3.(原创题)学生联谊会上,鼓乐团的表演气势磅礴。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B ) A.鼓声主要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B.鼓声主要是由鼓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C.鼓声是经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朵的 D.由于设计师对剧场的混响时间的合理设计,才会使现场观众感觉鼓声的气势磅礴
探究点三 声速
[典例3] 请看以下声速表中几种物质中的声速。
(单位:m/s)
水(5℃)
1 450
水(15 ℃)
1 470
水(20 ℃)
1 480
海水(25 ℃)
1 531
冰 软橡胶(常温)
软木 铁(棒)
3 230 40~50
500 5 200
分析表格中信息,推断: (1)声速大小可能与 介质的温度有关;依据是 声音在5 ℃,15 ℃,20 ℃的水中传播速度不同 。 (2)声速大小可能与 介质的种类 有关;依据是 声音在水、海水、冰、软木等不同介质中传播 .
探究点二 声音的传播 [典例2]
如图所示,将电铃扣在抽气盘上的玻璃钟罩内,通电后可以看到电铃振动,同时听到电铃发出 的声音。此时的声音主要是通过 空气 和玻璃钟罩传播的;用抽气设备抽钟罩内的空气,在抽 气的过程中,电铃仍在振动,铃声音量变化情况是 音量逐渐变小 ,最后几乎听不到,推理可知: 真空 不能传声,声音的传播需要 介质 。 [变式1] 下列实例中,通过液体传声的是( B ) A.将耳朵紧贴桌面,轻敲桌子,听到清晰的敲桌声 B.人潜没在水中,可以听到声音 C.课堂上同学们听到老师的讲课声 D.人用正在发音的音叉抵住牙齿,也能听到声音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共28张PPT)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共28张PPT)

空气(0 C)
空气(15 C) 空气(25 C)
o o
o
331
340 346
海水(25 C)
冰 铜(棒)
o
1531
3230 3750
软木
煤油(25 C) 水(常温)
o
500
大理石
3810
5000 5200
1324 铝(棒) 1500 铁(棒)
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也就是说声音是 以一定的速度传播的
知识拓展
(6)在运动会上,小明进入了100米短跑决赛。在比赛
时,他做好起跑准备后,一听见终点线处的发令枪响他
便像离弦的箭一样飞奔出去。请你帮他计算当他起跑时 ,终点处裁判手里的秒表显示已经过了多长的时间?
答案:假设当时的气温是15℃左右,则秒表显示已经
过了约0.29s,他是吃亏了还是占便宜了?如果你是 小明你会怎么做?
(3)由此推想,声音是 怎样产生的?
体都在振动
声音是由物体 的振动产生的
演示实验一:音叉的振动
把音叉的振动用乒乓球放大
我们用转换法把不
容易观察到的现象 间接表现出来。
物体的振动 产 声音是由于___________ 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 振动 ,当振动停止时,发 ______ 停止 。 声也______
2.歌词“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中的 水 。 空气 、马的声带 发声体分别是 ______ _________、_____
3.遇到大风的天气,路旁架设的电线会嗡嗡地 振动 而产生的。 响,这种声音是由于电线 ______
知识拓展
(1)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 )
注 意: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共20张PPT)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共20张PPT)

一、声音的产生
自然界中处处有声音
一、声音的产生
活动1:摸Leabharlann 自己的声带,读课本上76页第一句话,体会并说出手 上的感觉。 活动2:在桌面上放一些笔,桌面敲击桌面让它发出声音,说出听 到和看到的现象? 活动3:正在发生的音叉紧靠挂在线上的乒乓球,说出看到的现象 ?
说话时声带在振动
乒乓球多次 桌子发声同时笔被弹起 被弹开
水壶中的空气柱振 动而发声
玻璃杯中的空气柱 振动而发声
一、声音的产生
振动可以发声.如果将发声的振动记录下来,需要时再让物体 按照记录下来的振动规律去振动,就会产生与原来一样的声 音,这样就可以将声音保存下来.
唱片上记录声音的沟槽
二:声音的传播
情景一:电视剧《怒晴湘西》中有这样一个镜头:陈玉楼将耳 朵贴在地面上,能听到来自远处地下的的声音。陈玉楼听到的 声音是由哪些介质传播的? 情景二:唐代诗人胡令能的《小儿垂钓》中有这样两句诗,路 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鱼听到的声音是由哪些介质 传播的?
[交流讨论]箜篌(弦乐器)、笛子(管乐器)、木琴(打击乐 器)各是靠什么发声的?
弦乐器 (琴弦振动)发声
管乐器 (空气柱振动)发声
打击乐器 (乐器本身振动)发声
一、声音的产生
下列乐器是靠什么发声的?
一、声音的产生
下列情况是靠什么发声的?
往开水瓶中倒水的时 候,为什么会有声音
敲击盛水的玻璃杯,为什 么会有声音
下课!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3年9月15日
4.古代打仗时,士兵常常枕着箭筒睡在地上,这是因为敌人突 袭的马蹄声可以通过 固体 传到士兵的耳朵里,而且它与空气 相比,传声 快 (选填“快”、“相同”或“慢”)。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PPT课件(初中科学)19张)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PPT课件(初中科学)19张)
声音也可以再气体中传播,但不能 在真空中传播。 许多科幻电影都有太空中战争的场面, 你认为在太空中能听到爆炸的声音吗? 为什么?
实验:用土电话打电话:请一个学生对着杯子轻声说一句话, 让对方同学听,最后让对方同学说出话的内容。 分析土电话:你认为是什么物体将声音传到对方耳朵的?
我们通过实验发现: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
总结: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介 质——能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介质。
声波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那么声音是以什 么情势在介质中传播的呢?
1、在水槽中盛上水,用一枝铅笔不 断轻触水面,水面上就会形成一 圈一圈的水波,向外传播。水槽 中的软木塞会Biblioteka 样运动?2、了解烛焰的摇晃情况
总结:与水波的传播类似,声 音以声波的情势向四周传播。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
动而产生的。 固体液体和蔼体振动能发出声音,振动
能发出声音。
我们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固 体、液体和蔼体都能作为声源。
蝉又名知了。自古以来,人们对蝉最感兴 趣的莫过于它的鸣声。你知道蝉是怎样发 声的吗?
雄蝉有发声器,它会鸣叫。 雄蝉发声也是靠物体的振动 的原理,其腹部下有一层薄 薄的发音膜,当发音肌收缩 时,引起发音肌振动。
第一声沿铁管壁传播,第二声是沿空气传 播的,因为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大于 空气,所以铁中传播的声音先入耳。
声音在气体中传播最
慢,在固体中传播最快。
在15℃的空气中,声音
每秒传播340米,气温
每升高1 ℃,每秒传播 的距离约增加0.6米。
在不同介质和温度下声 音每秒钟传播的距离
现象2:在雷雨交加的夏天,一声响雷后, 往往是雷声轰轰不断。这又是什么现象呢?
1、声音以波的情势通过 介质将声源的振动向外传播,这个波叫声波。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ppt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ppt

熟悉无线通信中声音处理的关键技术,如调制解调、信道编码等,并
了解其原理和应用。
音乐与声音艺术
音乐的基本要素
掌握音乐的基本要素,如旋律、节奏、和声等,并了解 其在音乐中的表现和应用。
声音艺术的基本概念
熟悉声音艺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并了解其创作方 法和技巧。
声音在影视艺术中的应用
熟悉声音在影视艺术中的应用,如配乐、音效、旁白等 ,并分析其在影视作品中的表现和作用。
06
总结与展望
总结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并通过介 质进行传播。
人类对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机制的研究 已经有了悠久的历史,并取得了许多重 要的成果。
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随着距离的增加 ,声音会逐渐减弱。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和方式不 同,例如在固体中传播速度较快,在液 体中次之,在气体中较慢。
未来对于声音的研究将会涉及到 更多的领域和方面,例如音乐、 语言、动物声音等等。
THANKS
声波的传播速度
声波的传播速度取决于介质的性质和状态,例如温度、压力和密度。
声波的反射、折射和干涉
当声波遇到障碍物或不同介质时,会发生反射、折射和干涉等现象。
02
声音的传播
声音传播的介质
固体介质
01
声音可以通过固体介质传播,如木材、金属、塑料等。在固体
中,声波传播速度较快,能量损失较小。
液体介质
02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ppt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声音的产生 • 声音的传播 • 声音的测量与计量 • 声音的应用 • 声音的污染与防护 • 总结与展望
01
声音的产生
声音的本质
1
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机械波,可以在气体、 液体和固体中传播。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精品课件ppt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精品课件ppt

05
声音的干涉与衍射
声波的干涉
01
02
03
波的叠加
当两个或多个声波相遇时 ,它们的振动幅度相加或 相减,形成干涉现象。
干涉图样
干涉现象在空间上形成明 暗相间的条纹,称为干涉 图样。
干涉的应用
利用干涉现象可以检测微 小的位移、测量精度等。
声波的衍射
波的绕射
声波遇到障碍物时,会从障碍物边缘绕过去,这种现象称为衍射。
03
声音的传播
声波传播介质
01
固体介质
声音可以在固体介质(如木材、金属等)中传播,其传播速度相对较
快,但会受到介质的密度和弹性影响。
02
液体介质
声音在液体介质(如水、石油等)中传播速度比在固体中稍慢,但具
有较好的能量衰减特性。
பைடு நூலகம்
03
气体介质
声音在气体介质(如空气、氢气等)中传播速度较慢,但可用于远程
吸声材料通过将声能转化为热能 来实现吸声效果,当声波进入材 料内部后,引起纤维振动,消耗 声能。
吸声材料
吸声材料多为软质材料,如海绵、 泡沫、玻璃纤维等。
声音的反射
反射系数
反射系数是衡量材料反射性能 好坏的主要参数,与材料的密 度、弹性模量、表面平整度等
因素有关。
反射原理
声音反射是声波遇到材料表面 时,由于材料表面的反射作用 而使声波返回原介质的现象。
学生积极参与互动、 表现优秀
本课程的互动性强,学生们通过课堂 讨论、小组合作、实验操作等方式积 极参与到学习中来,表现出优秀的团 队合作精神和科学素养。
本课程的展望与未来发展
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方 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理念 的不断更新,本课程将不断更新教学 内容和方法,紧跟学科发展前沿,更 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社会发展 的需要。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课件ppt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课件ppt
详细描述
声悬浮技术可以通过实验进行演示,当声波的频率和幅度达到一定值时,可 以使得物体悬浮在空中。声镊技术则是利用声波对物体进行非接触式控制, 可以实现夹持、移动等操作,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05
声音与其他物理量的关系
声音与温度
声音在高温环境下传播速度更快
随着温度的升高,空气分子的平均热运动速率增加,声速也随之增大。
噪音
无规律的声音,如交通工具、机械 等。
超声波
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具有很 强的穿透能力和方向性。
次声波
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具有很强的 穿透能力和方向性。
02
声音的传播
声波及其性质
声波的振动
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机械波。
声波的频率
声波的频率决定了声音的 音高,频率越高声音越尖 锐。
声波的振动一次所传播的距离,以米(m)为 单位。
3
声音的振幅
声波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以米(m)为 单位。
声音的产生机制
01
02
03
机械振动
物体的振动导致声音的产 生。
声源
物体振动时,会推动周围 介质振动,形成声波。
声波传播
声波通过介质传播,引起 介质中质点的振动。
声音的分类及特征
乐音
有规律的声音,如音乐、乐器等。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课件 ppt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声音的产生 • 声音的传播 • 声音的接收与处理 •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中的特殊现象 • 声音与其他物理量的关系 • 教学反思与展望
01
声音的产生
声音的物理属性
1 2
声音的频率
声波的振动次数,以赫兹(Hz)为单位。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PPT精品课件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PPT精品课件

1.背景。
(1)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坚持独_裁__和__内__战_____的方针,
阴谋发动新的大规模内战,以消灭人民革命力量。 栏

(2)抗战胜利后,人民要“求_和__平_____、反对内战”。
链 接
2.主要表现。
(1)中共中央提出“和平、________、团结”的口号。 民主
2.第二条战线的含义、特点及意义
课堂小练习
• 某科学探测船想测出海底深度,向海底垂 直发射声波,经过4s收到返回的声波信号, 那么该处的海洋深度是多少米?这种方法 能否用来测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 (1500m/s)
课堂小练习
• 甲在铁水管的一端敲一下,乙把耳朵贴在 另一端先后听到三下响声,这三下响声传 播的介质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
就是属于那个营垒。中间的地位是已经不再存在
了。”
——摘编自《中国民主同盟历史文献》
①成果: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协议内容
包 括 改 组 国__民___政__府_________ 、 召 开 国 民 大 会 、 实 施 《___和__平__建__国__纲__领___》、整编全国军队、制定宪法等。
• 丁: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在共鸣箱上,响声明 显增大。
课堂小练习
• 木匠在房屋顶上敲打钉子,平均每秒钟敲4 次,小明恰巧看到木匠把钉锤举到最高处 时,听到敲钉的声音,问小明和木匠相距 至少有多远?
到此结束, 谢谢大家!!!
一、声音的产生
• 1、声音是由物体_____产生的。 • 2、任何发声的物体都在 _____ 。振动停止,

三大战役

(1)经过“________”,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
链 接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课件(共34张PPT)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课件(共34张PPT)

9.贝多芬在丧失听力的情况下,是利用 了_固__体__传__声方式,用牙咬住一根木棒的一 端,另一端固定在钢琴上,进行创作。
10.某人对着山谷对面的山峰喊了一声, 1.5 s后听到了回声,求人与山峰之间的 距离。
作业
1. 列举生活中有趣的声音传播及回声现象。 2. 用纸杯或饮料筒、细绳制作土电话。
刚才的声音好听吗?
歌词中唱到的发声的物体有哪些?
风 马的声带 黄河水
吼 叫 咆哮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问题思考:
1.声音是怎么产生的?怎样通过实验来验证你 的猜想?什么叫声源?链接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什么?真空能不能传声?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是否相同?链接 3. 在一个较长的钢管一端敲击一下,在钢管 的另一端能听到几次声响?链接 4.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链接 5.回声现象发生的条件是什么?链接
s 1 vt 2
【回顾与总结】
声音的产生——振动
介质:固体 、液体 、气体 都能传声。
声音的传播
真空 不能传声。
声速:常温时,在固体中较大 ,
在气体中较小 。
声音的反射——回声:现象、听到回声的条件 人怎样听到声音——声波
1. 声音的产生是由于物体的 振动。 2. 锣发声的时候,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消 失了,这是因为( )B。
返回 人耳是怎么样听到声音的呢?
【提出问题】
1. 雷雨天,我们总是看见闪电一闪即逝,而 后却听到隆隆不绝的雷声,你知道为什么吗? 2. 在空旷的房间里说话,为什么比在野外说 话要响亮的多?
回声
【信息快递】
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被反射 回来,这种现象叫回声。 听到回声的条件:回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到达人耳比原声晚 0.1 s以上,人耳才能听到回声。如果相差 不到0.1 s,回声就会和原声混在一起,使 原声加强。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PPT课件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PPT课件
第二章 声现象
第1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
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各种声音
奇妙的声音现象
马叫 蝉叫 羊叫 公鸡打鸣 虫子叫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重点)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重点) 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重点)
对于声音,同学们想知道哪些问题呢?
考点三:声音的传播速度和回声
典型例题 3
D 6. 在相同的条件下,声音在下列三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
A.铝、海水、空气 B.铝、空气、海水 C.空气、铝、海水 D.以上说法都不对
迁移训练 3 7.下表是某些介质中的声速v.
(1)分析表格中的信息,推断: ①声速大小可能跟___温__度___有关;依据是:_声__音__在__5_℃__、__1_5_℃__、__2_0_℃__的__水__中__传_播__的__速__度__不_同__.
水中的鱼会被岸上的说话声吓跑
结论: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
渔民利用电子发声器捕鱼
思考2:声音又能在固体中传播吗?
听远处驶来的列车声
结论: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土电话” 传声
1.声是靠介质传播的。 2.声能靠一切固体、液体、气体等介质传播。 3.真空不能传声。
声的传播需要物质,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
敲鼓声是怎样在空气中传播的?
根据公式s=___v_t_/2___,计算出海水深度为___1_5_3_1__m.
s V=
t
思考: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的速度是否一样快呢?
一些介质中的声速 v( m/s)
空气(15℃) 空气(25℃) 软木(25℃) 煤油(25℃)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共19张PPT)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共19张PPT)

把两张课桌紧紧地挨在一起。一个 同学轻敲桌面,另一个同学把耳紧贴 在另一张桌面上倾听,能听到敲击声 吗?
将两张桌子离开一个小缝,重复以 上实验,这时能听到敲击声吗?
结论: 固体能传播声音
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吗?你能设计 一个实验来验证吗?
★将两块铁块放在水槽的水中互相撞击, 你能听到撞击声吗?
★把手机放在塑料袋中,用绳子扎紧放 在水中,用另一只手机呼叫能听到声音 吗?
2、在一根充满水的长铁管的一端用榔头敲 击一下.在另一端能够听到几次声音( C) A.一次 B.二次 C.三次 D.四次
……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_振__动__,人是靠_声__带__振__动
发声的。我们通常听到的声音是靠 空传气播
的。声音的传播需要__介__质_。 2、在敲响大古钟时,同学们发现,停止撞击大钟,
25
346
铝 25
5000
30
349
铁 25
5200
空气中气温每升高1℃,每秒传播的距离约增加0.6米
5200米
346米 空气
1500米 水 钢材
声音在不同的介质(25 ℃ ) 中每秒传播的距离。
印第安人在狩猎时,他们伏在 地面上,通过聆听声音来预测即 将来到的牛群,他们这么做的原 因是什么?
1、铁路巡道工把耳朵贴在铁轨上倾听,可 以及早发现从远处驶来的火车,这是因为声 音在__固__体___中比在___空__气_中传播得快。
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 称为声音的介质。
1、常言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
耳。
空气
其雨中的声风带声、雨声、读书声分别是______、
___和_____空物气体振动产生的声音。这些声音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说课PPT课件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说课PPT课件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说教学过程
探究活动三: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举例说明声音可以传播的 介质有哪些?必须举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中找出答案。 目的是让学生亲自总结出声音的传播介质- 固体、液体、气体
说教学过程
探究活动四:老师用真空铃实验装置给学生演示真空中 声音能不能传播这个实验。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先用多媒 体课件播放“真空中的闹钟”实验,然后组织学生讨论, 分析,总结得出结论:真空不能传声,同时引导学生了 解这种实验探究的方法叫:理想化推理法。 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真空不能传声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22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第二章声现象 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一:声音的产生:声音是有物体的震动产生 二: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1:介质-固体、液体、气体 2,真空不能传声。 三:声速:15℃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声 速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关于声速,先引导学生知道,声音传播的快慢用声速表达, 接下来提问:声速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然后组织学生阅读 小资料,通过学生讨论交流后,老师引导学生归纳知识点:声 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
目的是通过观察、思考的方式总结声速概念,并总结出固体 液体和气体中声音传播速度的大小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学生情况 教学目标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一、产生:物体振动 二、传播:通过介质
(真空不能传声) 气体 液体 固体
三、应用
谢 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8年经典名言 1、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亲和力。 2、不求与人相比,但求超越自己,要哭就哭出激动的泪水,要笑就笑出成长的性格! 3、在你内心深处,还有无穷的潜力,有一天当你回首看时,你就会知道这绝对是真的。 4、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的了不起,也永远有人比你更强;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的不幸,永远有人比你更加不幸。 5、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6、放弃该放弃的是无奈,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无能;不放弃该放弃的是无知,不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执着。 7、不要轻易用过去来衡量生活的幸与不幸!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可以绽放美丽的,只要你珍惜。 8、千万别迷恋网络游戏,要玩就玩好人生这场大游戏。 9、过错是暂时的遗憾,而错过则是永远的遗憾! 10、人生是个圆,有的人走了一辈子也没有走出命运画出的圆圈,其实,圆上的每一个点都有一条腾飞的切线。 11、没有压力的生活就会空虚;没有压力的青春就会枯萎;没有压力的生命就会黯淡。 12、我以为挫折、磨难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邹韬奋 13、你不能左右天气,但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改变容貌,但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预见明天,但可以珍惜今天。 14、我们总是对陌生人太客气,而对亲密的人太苛刻。 15、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16、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夜深人静,问问自己,将来的打算,并朝着那个方向去实现。而不是无所事事和做一些无谓的事。 17、逆境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会日渐的茁壮。 18、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鲁迅 19、所谓天才,那就是假话,勤奋的工作才是实在的。——爱迪生 20、做一个决定,并不难,难的是付诸行动,并且坚持到底。 21、不要因为自己还年轻,用健康去换去金钱,等到老了,才明白金钱却换不来健康。 22、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烦恼都是自己内心制造的。 23、命运负责洗牌,但是玩牌的是我们自己! 24、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25、成功,往往住在失败的隔壁! 26、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27、人生是一场旅行,在乎的不是目的地,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 28、伟大的事业不是靠力气、速度和身体的敏捷完成的,而是靠性格、意志和知识的力量完成的。 29、人生最大的喜悦是每个人都说你做不到,你却完成它了! 30、在实现理想的路途中,必须排除一切干扰,特别是要看清那些美丽的诱惑。 31、激情,这是鼓满船帆的风。风有时会把船帆吹断;但没有风,帆船就不能航行。 32、滴水穿石不是靠力,而是因为不舍昼夜。
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一章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教学设计
1.教学内容分析
5.教学过程设计
2.学生情况分析
4.教学策略设计
3.教学目标分析
1.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教学内容 学生情况 教学目标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1.教材分析
一、地位与作用
1.学习物理的第一节课, 是“声现象”的基础知识 2.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科学之旅
有趣的声
第一章 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二、我们怎么听到声音 三、声音的特性 四、噪音的危害和控制 五、声的利用
第二章 光现象
1.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教学内容 学生情况 教学目标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1.教材分析
二、教材特点
(1)编排以探究为主,注 重过程 (2)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新 课标理念。
传播
1.声音能通过气体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1.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学生情况 教学目标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2
科学探究、形成概念
图片展示、演示实验
传播
2.声音能通过液体传播
1.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学生情况 教学目标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2
科学探究、形成概念
类比猜想,自主实验
1.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学生情况 教学目标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课程 标准
通过实验探究, 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教学 重点
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 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
1.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学生情况 教学目标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兴趣 直觉兴趣、操作兴趣 特点 知识 学习《自然科学》时 基础 简单“认识”过声音 认知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困难 教学难点 声音通过介质传播
1.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Block Diagram 1.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学生情况 教学目标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教法
学法
提出问题 猜想假设 实验探究 分析论证 归纳总结
媒体
图片 视频 实物 感性材料 抽象——直观
1.实验探究法 2.讲授法
1.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学生情况 教学目标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1 2 3 4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科学探究、形成概念 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应用思考、拓展思维
1.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学生情况 教学目标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1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学生情况 教学目标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2
科学探究、形成概念
产生
传播
1.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学生情况 教学目标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2
科学探究、形成概念
思考、猜想 实验探究
产生
传播
分析论证,归纳总结 ▲声音由振动产生
1.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教学内容 学生情况 教学目标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1.教材分析
2
科学探究、形成概念
提出问题,视频引导
3.声音能通过固体传播
传播
归纳总结,引入概念
▲声音通过介质传播
突破难点
1.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学生情况 教学目标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3
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1.声音是由振动产生
突出重点
2.声音通过介质传播
4
应用思考、拓展思维
想一想:为何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1.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Hale Waihona Puke 1.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学生情况 教学目标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声音是 由振动产生 2.知道声音通 过介质传播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猜想、实验
以及多媒体演示, 探究声音产生与 传播条件 2.初步掌握科学探 究的方法与步骤
情感、态度 价值观
1.激发求知欲、
培养兴趣 2.养成自主探 究主动获取知 识的习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