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数学教学反思-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青岛版(五年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教学反思:

这一内容,教材与以前的编排有了较大的改变。例1首先呈现了一个具体的问题情境,用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分别铺边长6厘米与边长8厘米的正方形,问正好可以铺满哪个正方形?这一编排的用意我认为大概是让学生通过现实的问题,在操作中来理解公倍数的概念。但是细细分析这一情境我们不难发现,这一情境现实的成分并不多。试想生活中有多少这样的做事方式呢?我想生活中无论是铺地砖还是地板都应该是根据面积的大小来选择材料,而不是根据材料来确定面积。再说这一问题也容易使人产生歧义。为什么非要像课本上一样的铺法呢?(一律横着放),我有些横着放,有些竖着放,有什么不可以的呢?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一情境承载的意义又有多大呢?

基于以上考虑,在实际的教学中我按照自己的思考进行了教学的设计。

简述如下:

1、出示下列各式

5×7=35 8×6=48

63÷7=9 32÷4=8

6、小组讨论、交流

7、汇报

8、在汇报的基础上揭示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9、思考:

(1)24是4和5的公倍数吗?为什么?40呢?

(2)如果让你找4和5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你打算怎样去找?

10、练习:(突出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让知识回归生活)从本课的实话情况来看,学生较好地理解了公倍数与最小公倍的含义,也较好地掌握了用列举的方法找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在对比与反思中进一步优化了找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方法。练习中通过解决现实的问题对这一部分知识的价值有了深深的体验。无疑,这样的教学是有效的。

也许,有些人会认为,你这样的设计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我们的教学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是的,一度,我们曾忽视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数学走入了纯数学的误区,而失去了它生活的气息。我们在冷静反思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时候,又应该怎样正确理解“现实的,有意义”的这一句话的含义呢?是不是数学课一开始就要创设一个现实的生活情境呢?如果不创设这样的生活情境,而

改为唤醒学生已有经验,就不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呢?我想,“现实的、有意义的”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如果我们的教学能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切合学生现实的状况,能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有效建构,对学生来说就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并不是只有具体的生活情境才是现实的,有时适当的回忆、复习也是现实的,有意义的。让我们正确理解“现实的、有意义的”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