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阅读链接,升华情感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慈母情深》精品教学反思[小编整理][修改版]
第一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慈母情深》精品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参考1)慈母情深在上《慈母情深》这节课时,我积极引导起学生去挖掘、品味文中的语言,指导其抓住文中母亲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体会慈母情深,感受到“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在我的启发引导下,学生的理解达到一定的高度和深度,从课后学生的“心灵絮语”中我看到了学生的内心深处与作者产生的共鸣,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油然而生。
虽然课堂上我认为自己的引导启发做得比较到位,但是总觉得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一、对于作者的写作背景没有让学生充分去搜集资料,没有让学生了解当时的中国普通百姓家庭生活状况,没有让学生去了解中国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状况,去认识那个时候一分钱都很有用处,知道一元钱可以做很多事情,让学生的心灵去走近那个时代,感受到那个时代人们生活的艰难。
如果这样学生会更能好地了解“母亲”挣钱的不易,毅然给钱,足见慈母情深。
二、在处理“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这个问题时,学生找到了相关的语句,但我没有组织学生进行深入讨论,谈出他们自己独特的理解,没有适时引导,做到台下台上互动,凸显“生本教育”这一理念。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母爱的慈祥,母爱是深沉的,母爱也是伟大的、无私的。
这种爱,作为子女永远也报答不了,正如唐代诗人孟郊所写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在教学过程中,我所提的问题学生们都能够回答出来,而且都很准确。
学生的回答很有个性,见解独特。
学生感情投入,与作者产生了共鸣。
很多精彩答案很出乎我的意料。
我和孩子们一起经历了母爱的洗礼。
表面上看,课是比较顺利地上完了,其实,我心里很清楚,还有很多的细节处理得太粗糙,还有许多的地方没有深入研讨下去,还有一些情感没能被激发出来,还有很多的机会没有留给学生,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弥补。
(教学反思参考2)慈母情深《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走遍天下书为侣》优秀教案
《走遍天下书为侣》优秀教案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会认会写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文章,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及内容。
【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及品读把握作者以书为侣的理由及阅读的方法,并从中受到启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培养爱书读书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深刻理解作者以书为侣的原因及阅读的方法,并从中培养爱书读书的兴趣和能力。
三、教学过程(一)名言导入同学们,让我们来说一说关于读书的名言吧。
老师先来一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说的是书籍中有无限的宝藏。
(学生: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说的是读书的重要性;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说的是阅读的方法;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说的是要多读书。
)老师觉得大家的积累还是比较丰富,理解也有自己的心得,继续保持。
今天我们也要去学习一篇关于读书的文章,我们一起以书为侣开启我们的旅行吧!(板书课题)(二)初读感知1、学生分享预习生字词预习成果,教师检查补充。
2、齐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表达顺序,并具体说说都有哪些内容。
(顺序:作者先是提出一个假设并自己做了回答,独自旅行会选择带一本书;然后给我们介绍了为何带一本书的理由;接着告诉我们她将如何读这一本书;最后总结、号召我们读书。
具体的内容:作者说到自己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主要是因为一是作者对书有浓厚的感情,把书视为自己的挚友、家园,二是不管看多少遍,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的东西。
说到自己“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作者的方法是:1.首先要带着思考去读,对书中的人物和故事多问几个为什么;2.学会欣赏品味,还要问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3.反复阅读,找出自己忽略和疏漏的地方;4.做好读书笔记,理出自己有所收获的清单;5.由书推想作者,联想到作者的生活经历,人生阅历等。
)(板书:以书为侣、理由、方法;朋友故园、发现新知;思考发问、细致品味、查缺补漏、罗列清单、想象作者)(三)深入研读1、同学们,浏览全文,自由朗读,互相讨论一下,作者是怎样一步一步让我们理解文章的道理的。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组第18课《慈母情深》教学反思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组第18课《慈母情深》教学反思略读课文的教学策略——谈我教《慈母情深》课前思索:略读课文的现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略读教学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精读课文是主阵地,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和阅读方法,而略读课文是精读课文的补充与延伸。
略读课文的教学,该怎样上?上到什么程度?什么该讲什么可以不讲……向来困惑着我们。
课前,我读得更多的不是教材教参,而是专家、大师们的略读课文教学的建议和观点。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但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
”叶老的阐述,十分精辟地指出了精读与略读的关系,精读是略读的准备,略读是精读的应用,告诉我们略读课文才是最终的目的。
这令我茅塞顿开,明确了教学目标应以运用为旨。
崔峦、钱正权老师等“略读课文应粗放,追求一课一得。
”“略读课文教学应实现两个迁移,一是单元组情感上的迁移,二是单元组学习方法上的迁移。
”等主张都让我备课时眼界大开。
而对于学生来说,略读课文就是运用和实践自己在精读课文中多学到的知识和阅读方法,是语文学习在学生身上的内化和积累。
最后我的课堂定位是:使这节课的设计能上出略读课文的特点,简约而不简单。
精略交互,略而不简。
看来略读课要想上好,调好“味”是最为关键。
备课关键:单元导语和阅读提示人教版教材的特点是每个单元贯穿一个主题,每一个主题单元开篇都设有“导语”。
导语不但点明了本组的专题,而且提示了学习要求和学习要点。
这是一块重要的课程资源。
制定教学目标时,要紧扣单元的重点。
略读课文跟精读课文相比,还有一个特别之处,那就是每篇略读课文前面都有一小段通俗简洁的阅读提示。
很多老师往往忽略了它的存在,认为其无足轻重,殊不知这简短的一段话,却是学习略读课文的关键,是老师教好略读课文,学生学好略读课文的指路灯。
首先,阅读提示将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贯穿起来,既呼应了单元导语,又使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形成一个整体。
披文入境,以情动人——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情境化设计教学例谈
语文课堂YUWEN KETANG教师•TEACHER2021年1月Jan.2021披文入境,以情动人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情境化设计教学例谈薛瑞俤(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第三中心小学,福建宁德352100 )摘要: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按照双线结构进行编排:一条是“人文主题”线,另一条是“语文要素”线,较好地实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使语文教科书“范本”编排更显科学化。
单元情境化设计是小学语文“范本”教学的重要特征,文章以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为例,阐述在单元情境化设计下,如何以学生为 视角,紧扣文本,拓展延伸,结合课后习题的设计,更好地把握人文主题,落实语文要素。
关键词:情境化设计;“范本”;人文主题;语文要素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20-07-25文章编号:1674-120X(2021 ) 01-0023-02单元情境化设计是小学语文“范本”教学的重要特征,旨在将学生引向真实的语文生活世界,它区别于从目标出发 加以控制的传递既有知识、技能的教学。
本文以统编版语文 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例,谈谈在单元情境化设计下,如何 更好地把握人文主题,落实语文要素。
一、以学生为视角,打开情感突破口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以"爱国情怀”为主题,编排了精读课文{古诗三首》《少年中国说(节选)》《圆明园的毁灭》和略读课文《小岛》。
四篇课文所涉;^的年代、人物、事件各异,贯穿其中的是中国人代代相传的i国情怀,表现了中国人对国家兴衰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五年级的学生,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但是本单元课文所涉及的历史比较久远。
比如《古诗三首》,由于时代隔阂,学生对诗句的理解仅停留在字面上,对诗中 表达的爱国情感体会不深;又如《圆明园的毁灭>,圆明园 已经消失,无法再现,学生对圆明园的了解大多仅仅停留在 零散的文字、图片上;再如《少年中国说(节选)>,文中 生僻字较多,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之间的关系,四字韵文比 喻的手法以及象征意义等,都影响了学生对文本所表达的炽 烈情感的理解。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备课
五年级语文(yǔwén)上册第一单元(人教版新课标)1、窃读记学习(xuéxí)目标a.认识(rèn shi)“窃、腋”等7个生字(shēngzì),会写“窃、炒”等14个生字,正确(zhèngquè)书写“支撑、倾盆大雨、饥肠辘辘”等词语.b.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热爱读书的思想感情.c.重点感悟描写“我”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读书名言.2.自学生字新词.3.课件出示相关句子.第一课时直奔“窃读”.整体感知1.同学们,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知道“窃读”可以换成一个什么词?(偷读),你知道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2.整体感知课文.a.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b.认读生字词.c.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d.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我”因无钱买书而偷偷躲在书店看书.) 品味“窃读”,感受渴望1.边默读课文边用“_____”划出描写“我”是怎样“窃读”的语句.读一读句子,说一说体会.(小组交流、汇报.)2.重点品读文中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a.“我跨进店门……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1)画出句中表示动作的词.(2)感悟形象:从这一系列的动作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b.“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1)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2)“饿狼”给我们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却把自己比作“饿狼”,那样“贪婪地读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表现出作者如饥似渴地读书.)(3)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验吗?说一说.(4)结合生活体验,相机指导朗读.c.“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1)读了这句话,你发现了什么?(一般人物的神态和内心是一致的,从神态描写可以看出心理活动,可这句话中,神态和内心是不一致的.)(2)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突出了作者酷爱读书已经达到了入魔的程度.)d.美读升华:你能把自己对“窃读”的理解与感悟读出来吗?生读,师评:同学们的朗读,把一个渴望读书、热爱读书的孩子展现在我们的面前.那大家知道,“窃读”时,“我”的心理有一种怎样的感受吗?3.自主品读“窃读”的滋味.a.课件出示句子:“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b.从课文中找到有关语句,自主交流:“我”为何快乐,又惧怕什么?c.相机指导朗读.深悟“窃读”,回归整体观察课文插图,刚才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书店“窃读”,在你的眼里,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生答.)确实是这样,她为了读书可以忍受饥肠辘辘、腿酸脚木,为了读书可以连跑几家书店才看完一本书,为了读书可以克服任何的困难!让我们再次读好课文,共同品味“窃读”的“快乐”与“惧怕”.第二课时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导人: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我”是怎样“窃读”的,请同学们把印象深刻的句子再读一读.2.学生自由读文.3.这节课我们要探究是什么原因鼓励“我”窃读.合作探究,深入研读1.合作小组研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要求(课件显示):a.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b.交流课前搜集的读书名言,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2.汇报交流.3.总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人如果放弃了读书,那是多么可怕的事!让我们时刻铭记这句至理名言——“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4.诵读句子.回归整体,理清层次1.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大家明白了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记叙这件事的吗?2.尝试分段,说说每段的主要意思.积累内化,课外拓展1.自选感兴趣的、最欣赏的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进行美读积累,并摘抄在作业本上.2.根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自选活动,感受阅读的快乐。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阅读与理解及答案全面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阅读与理解及答案〔全面〕一、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老天不负苦心人,他的儿子考取了.送我去入学的时候,依旧是那只小船,依旧是姑爹和父亲轮换摇船.①不过父亲不摇橹的时候,便抓紧时间为我补缀棉被,因我那长期卧病的母亲未能给我备齐行装.我从舱里往外看,父亲那弯腰低头补缀的背影挡住了我的视线,这个船舱里的背影也就分外明显,永难磨灭了!不仅是背影时时在我眼前显现,鲁迅笔底的乌篷船对我也永远是那么亲切.虽然姑爹小船上盖的只是破旧的篷,远比不上绍兴的乌篷船精致,但姑爹的小渔船仍然是那么亲切,那么难忘……②我什么时候能够用自己手中的笔,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1.对以下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卧病:因病躺下B.行装:出门时带的衣服C.精致:精巧细致2.选段是写父亲和姑爹送“我〞去.3.以下选项中,对画线句子①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母亲生病了,不能给“我〞准备好行装.B.父亲利用间隙,抓紧时间,为“我〞补缀棉被.4.父亲在小渔船上摇橹、做饭、补缀棉被,他为什么这样做.5.读画线句子②,“我〞为什么想“画〞小船呢?说说你的理解?二、课内阅读.太阳〔节选〕①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的温度很高,外表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②太阳〔〕离我们很远很远,〔〕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鸟、兽、虫、鱼才能生存、繁殖.〔〕没有太阳,地球上〔〕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1 / 10 动物.我们吃的粮食〔〕蔬菜〔〕水果〔〕肉类〔〕穿的棉〔〕麻〔〕毛〔〕丝〔〕都和太阳有密切的关系〔〕埋在地下的煤炭,看起来好似跟太阳没有关系,其实离开太阳也不能形成,由于煤炭是由远古时代的植物埋在地层底下变成的.③地面上的水被太阳晒着的时候,吸收了热,变成水蒸气.空气上升时, 温度下降,其中的水蒸气凝成了无数的小水滴,飘浮在空中,变成云.云层里的小水滴越聚越多,就变成雨或雪落下来.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关联词.2.在第②自然段的〔〕内加上标点符号.3.选文第①自然段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4.请结合实际说说太阳与地球的密切关系.三、课内阅读.父亲说:“花生的好处〔chM chD〕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1近l匕〕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马上分〔辨辩〕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我们谈到深夜才散. 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1.我会划去文中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和字.2.父亲把花生和〔〕、〔〕、〔〕相比,说明花生没有〔〕,却具有〔〕.3.父亲对“我〞的希望是什么?请用横线画出来.4.下面对父亲的话理解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父亲不喜欢桃子、石榴、苹果的果实,认为它们比不上花生的果实好吃.2 / 10B.父亲认为桃子、石榴、苹果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际用处.C.父亲认为花生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新鲜、美丽的外表露在外面,即使成熟了,也无声无息,不急于表露,这种品格确实可贵.5.作者在父亲的启发下,由落花生领悟到了做人的道理是人要〔〕,不要〔〕的人.四、课内阅读.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别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文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岛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国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梦想的境界里.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1.照样子,写词语.亭台楼阁、、奇珍异宝、、2.第1自然段最后一句写出了人们漫步圆明园的感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文中画“〞的句子是一个句,在文中起到的作用.4.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5.本文标题为“圆明园的消灭〞,为什么在内容上却用大量的笔墨描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3 / 10五、课内阅读白鹭〔节选〕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 而且太不寻常了.然而白鹭却由于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那么嫌长,减之一分那么嫌短,素之一忽那么嫌白,黛之一忽那么嫌黑.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似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厘.・・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1.选文第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话,你认为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2.找出画横线局部的内容在下文中的具体表达,画“—〞.3.选文中加点的“好似〞一词是否多余?请谈谈你的看法.4.人们猜想白鹭站在树顶“望哨〞,作者同意这样的猜想吗?为什么?5.以下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第五段运用了一连串的排比句式,突出了白鹭体态的匀称和色彩的协调B.本文通过赞美白鹭,表达了作者爱寻常之美、爱平凡之美的思想感情.C.最后一段从静态角度刻画了一幅白鹭晚飞图.4 / 10六、课内阅读.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突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到处都是〔〕.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我注意地看着,眼睛〔〕,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确实是鸟的天堂啊!1.上文选自课文??,作者是.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3.用“〞画出表示鸟多得让人看不过来的句子.4.“大的,小的〞这是写了鸟的,“花的,黑的〞这是写了鸟的.“有的……有的……有的……〞这是写了鸟的.5.最后一句话第一个“鸟的天堂〞是指,第二个指.七、课内阅读.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屋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马上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节选自?落花生?5 / 101.画线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是.2.父亲希望我们做怎样的人?3.你觉得以下事物可以形容人具有怎样的品格?〔写出关键词即可〕胡杨荷花八、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他有事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能拿得动的东西,〔〕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运不走的,就〔〕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括号内.任意实在但凡统统2.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在全文中起到的作用是:.3.“掠走〞“搬运〞“毁掉〞这三个词语写出了英法联军在圆明园的破坏行径,三个词语的顺序能否打乱呢?同学们众说纷纭,请你判断他们的说法,在正确的说法后面打“J〞,错误的后面打“义〞.〔1〕不能打乱,三个词语一步步地写出了侵略者的贪婪、无耻,还从侧面说明了圆明园很大,奇珍异宝很多.从而揭示出侵略者践踏文明的残暴面目,令人痛恨.〔〕〔2〕能打乱顺序,这几个词语都表达出侵略者行径的残暴和野蛮,揭露出侵略者的罪大恶极.〔〕4.选文最后一句话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5.而今,当你站在圆明园的废墟上时,你会有哪些感想呢?动笔写下来吧.6 / 10九、课内阅读.圆明园中,有的殿堂,也有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口如海宁的安澜园口苏州的狮子林口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口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口如蓬岛瑶台口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梦想的境界里.圆明园〔〕建筑宏伟,〔〕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按原文填空,并加上标点、填入关联词. 2.第一自然段主要写;第二自然段主要写. 3.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话是句,起的作用. 4.读了选文后,你有哪些感受?十、课内阅读.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顺眼了.他们说,蔺相如怕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对他们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他们说:“当然秦王厉害! "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由于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我们俩闹不和,〔〕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7 / 10 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从此以后, 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1.写出括号里应填上的恰当关联词,并用这个关联词写一句话.2.写出以下词语的近义词.削弱——进攻——同心协力——3.不改变句子的意思,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换一种说法.4.从文中选一个词语作为这个小故事的标题:5.你认为蔺相如处处避让廉颇,做法对不对,为什么?6.结合本文段,说说你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答案上1. B2.入学3. B4.为了省吃俭用供“我〞上学5.小船上承载了父亲对我的爱.二、1.虽然但是如果就2.、、、 , 、、、 , o3.采用了打比方、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作用:这段话先采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太阳会发光,发热的特点表现出来,再用具体的数字说明太阳温度高, 十分准确地写出了太阳“热〞的特点.8 / 104.①有了太阳,生长在地球上的植物才能生长、开花、结果;②有了太阳,生长在地球上的动物才能生存、繁殖;③人类的吃穿住行都跟太阳有密切的关系.三、1. chu lu 辩2.桃子石榴苹果外表美内心美3.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4. C5.做有用的人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四、1.笔墨纸砚花草树木疾风劲草名山大川2.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比热爱之情.3.过渡承上启下4.由于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5.作者用较大的篇幅描写圆明园辉煌的过去,是为了突出侵略者消灭圆明园的罪行,这样写更能激发人们对侵略者的仇恨和对祖国的热爱.五、1.统领全文,突出文章中央;以诗作喻,写出白鹭精巧、美丽的特点.2.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那么嫌长,减之一分那么嫌短,素之一忽那么嫌白,黛之一忽那么嫌黑.3.不多余.“好似〞是有些像的意思,白鹭装饰了水田,水田包容了白鹭,“好似〞这个词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和美感,假设去掉那么与实际情况不符了. 4.不同意.①从文中“可它真是在望哨吗〞这个疑问中可以看出,如果作者同意这个说法,就不会有疑问了:②“望哨〞的说法太过有目的性,而作者欣赏的是白鹭的悠然自得的美.5.C六、1.鸟的天堂巴金2.鸟声鸟影应接不暇3.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4.体型颜色姿态9 / 105.大榕树鸟栖息的好地方七、1.比照2.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3. 顽强高洁八、1.但凡统统实在任意2.承上启下3. J 义4.对圆明园消灭的可惜和悲哀5.我看着圆明园的废墟,我想大声说:“唉!多好的建筑啊,现在全没了.这里曾是一所金碧辉煌的建筑,现在留下的只有几根破柱子了."我想,那里曾是一座雕刻十分精美的小桥,现在留下的只有一堆破烂,这里缺一块砖那里缺一块砖的破桥了……这些都是谁干的?是侵略军.当时他们的武器十分先进, 不费吹灰之力就闯了进来.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振兴中华!让他们不敢再来侵略我们.九、1.金碧辉煌玲珑剔透热闹街市田园风光,,,,,,不但还2.圆明园内风格迥异的建筑,迷人的景色圆明园内收藏的历史文物和奇珍异宝3.过渡承上启下4.侵略者不仅烧毁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而且破坏了璀璨的文明!这是中国名族多少代人的智慧的结晶啊!十、1.如果;就如果不能考100分,我就要回家挨爸爸批评了.2. 减弱攻打齐心协力3.秦王我都不怕,不会怕廉将军.4.负荆请罪5.蔺相如做得对,他处处避让,是以赵国的大局为重.6.喜欢蔺相如,由于他宽容,大度.10 / 10。
5年级上册语文18.《慈母情深》教案
这是一位贫苦的母亲。从“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可以看出来。
这是一位知书达理、伟大的母亲。从“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可以体会出来。
再如,这是一位勤劳的母亲,这是一位慈祥的母亲,这是一位无私的母亲,这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通过对文中描写母亲的外貌、语言、动作等句段的读悟,我们深深地感受到这位母亲的慈祥与善良,这位母亲对孩子深沉的爱。
四、感情朗读,升华情感
1、选取自己感受深的语句读,读出对伟大母爱的赞颂以及对母亲的热爱和感激。
2、指名有感情朗读,教师相机指导。
学情分析
根据本文特点,结合新的课程理念,课堂教学应注重以人为本,以读为本,尊重“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大胆放手,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自主感悟,合作交流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升华情感,提高阅读能力。
理念与方法
课前自主设计多媒体课件、集图片、音频文字于一体,让学生通过深情的图片、文字、音频,通过互动感受母爱的伟大。
这是一位辛劳的母亲。从“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可以看出来。
这是一位善良、关爱孩子的母亲。从母亲的同事认为“我”是要钱买闲书,劝阻她给“我”钱时,母亲却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这位母亲家境这么贫寒,挣钱又这么艰辛,却慷慨地给“我”钱买书,形成鲜明的对比,其中包含着深沉的母爱。
学生去读,在读中去感受情感。
听课后“阅读链接”《纸船──寄母亲》的朗读,(课件9)感受冰心奶奶热爱母亲,怀念母亲的思想感情。
人教版统编五年级语文上册15《小岛》教学设计教案
人教版统编五年级语文上册15《小岛》教学设计教案人教版统编五年级语文上册15《小岛》教学设计教案篇一15.小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本课的11个生字,理解词义,积累词语。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感知战士们的精神品质,从而受到思想熏陶。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想象情境,探究课文内容。
2.品读、抓住人物的语言、行动,体会其对祖国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海防战士的爱岛爱国之情,激发我们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
重点、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想象、感知,理解课文内容。
2.反复朗读,品析将士的言行,体会将士们第祖国海岛的热爱。
教学准备:ppt。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在异国他乡的游子,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祖国母亲;驻扎在海岛上的边防战士,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祖国对海岛的爱。
我们一起来学习《无名岛》,感受边防战士的情感。
二、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准生字的字音,辨别字形。
2) 理解词义,了解文章的内容。
2.小组交流讨论。
3.班内交流讨论。
1) 读准生字的字音,辨别字形。
瞒(mán)域(yù)艇(tǐng)矛(máo)盾(dùn)哼(hēng)喉(hóu)咙(lóng)勺(sháo)搅(jiǎo)舀(yǎo)2)理解词语。
凝视:聚精会神的看。
沉吟:低声吟咏(文辞、诗句等);(遇到复杂或疑难的事)迟疑不决,低声自语。
3) 文章的内容引导学生注意文章的相关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中心事件。
理清文章思路:第一部分(1~10)将士们在岛上借助大棚种出了蔬菜。
第二部分(11~25)将士们共享劳动成果。
第三部分(26)将军向“地图”,行了一个军礼。
三、再读课文,学生质疑问难1.学生自读,提出疑难问题。
2.交流归纳疑难问题。
四、课堂小结请同学们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将士们的情感。
2023年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2023年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1.相识3个生字。
理解词语“失魂落魄、响彻云霄、龟裂”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励学生背诵自己喜爱的段落。
3.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爱与和善和我对母亲的感谢、酷爱与崇敬之情。
教学的重难点:要着重引导学生通过描写母亲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的语句,体会平凡母亲的宏大,感受宏大的母爱,激发酷爱母亲的思想感情。
课前打算:有关于作者的资料、写有课文新词的小黑板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我们刚学了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感受到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父爱进发出的巨大力气;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感受到的母爱又是怎样的呢?今日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将使你感受到母爱的深厚。
2、板书课题:慈母情深(学生齐读课题.两遍)释词:“慈”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慈母”呢?学生动手查字典,然后指名回答。
3、阅读课文的导读部分,明确学习要求。
4、展示资料,简介作者学生先介绍各自搜集的作者资料,然后老师可作适当的补充。
(梁晓声,当代作家.1979年起先发表作品,梁晓声的创作以小说为主,现已创作长篇小说六部.其作品大多被香港、台湾出版,并译为英、日、法、俄等国文字.著有短篇小说集《天若有情》《白桦树皮灯罩》《死神》,中篇小说集《人间烟火》,长篇小说《一个红卫兵的自白》《从复旦到北影》《雪城》等.其短篇小说《这是一片奇妙的土地》《父亲》,及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分获全国优秀小说奖)。
二、检查预习,沟通感受:1、指名读课文,检查学生朗读课文状况。
2、出示小黑板;学习生字(先自由读,再指名来读,再全班齐读)3、重点理解词语:失魂落魄、响彻云霄、龟裂(留意多音字“龟”在这里的读音)4、默读课文思索:课文主要讲什么?(动笔写在课本上)5、预习了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总体印象)过渡:课文是怎样表现母亲的深情的呢?三、品读课文,感受母爱1、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读课文,画出描写母亲外貌和语言的语句,在自己感受特殊深刻的地方作简洁的批注。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8课慈母情深教学建议
20XX年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8课慈母情深教学建议学生先介绍各自收集的作者资料,然后教师可作适当的补充。
梁晓声:1949年出生于哈尔滨一个建筑工人家庭,山东荣城人。
197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
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梁晓声的创作以小说为主,现已创作长篇小说六部。
至1994年初已发表六百余万字。
其作品大多被香港、台湾出版,并译为英、日、法、俄等国文字。
他的名字被收入到英、美、澳三国“世界名人录”。
著有短篇小说集《天若有情》、《白桦树皮灯罩》、《死神》,中篇小说集《人间烟火》,长篇小说《一个红卫兵的自白》、《从复旦到北影》、《雪城》等。
其短篇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父亲》,及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分获全国优秀小说奖。
现在儿童电影制片厂任职,任儿童电影制片厂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2、开火车朗读课文,注意正音。
3、交流预习感受:⑴课文主要讲什么?⑵预习了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4、质疑:课文是怎样表现母亲的深情的呢?三、品读课文,感受母爱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画出描写母亲外貌和语言的语句,在自己感受特别深刻的地方作简单的批注。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⑴感受最深的地方是哪些?依据学生发言,让学生读中体会,其主要为:①“我穿过一排派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
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
”(反映出妈妈工作的辛劳,劳动环境极差。
)②“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
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
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
我的母亲……”(这段话突出了母亲工作的劳累,还看出母亲为“我”的到来感到惊讶;通过省略号还可以体会到“我”为母亲这样的劳动而感动,为自己冒然要钱而内疚。
)③“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说明母亲的钱来之不易,是一点一点劳动得来的。
通过“龟裂”一词看出母亲的艰辛。
)④“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从中可以看出母亲为儿子爱读书而兴奋不已。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18 慈母情深第一课时【设计理念】语文是一种感悟的艺术,一些感性的文字的堆积,所以语文的学习就应该透过文字的躯体,透视文字的灵魂,体会作者真情的流淌,生命的呼吸,记忆的闪烁。
教学中注重以人为本,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自主感悟,合作交流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升华情感,提高阅读能力。
在学生了解了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试着独立阅读,通过探究慈母之情“深”在那儿?从而体会到母亲的慈祥,善良和伟大。
感受伟大的母爱,激发热爱母亲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学会感悟,学会感受,学会感恩。
【教学目标】1、认识和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聋、脊背、龟裂”等词语。
并且再现到课文中加深感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感受到“慈母情深”。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抓住描写母亲外貌、动作、语言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的慈祥与善良,感受到“慈母情深”。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多种方式的解读,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情深”,提高阅读能力。
【课前准备】课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朴实引入,感悟解题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节选自作家梁晓声小说中的一篇文章——《慈母情深》。
(板书课题。
)1、齐读课题。
2、读到“慈母”这个词语,你会很自然地联想到什么?(名言,画面,诗句等。
)把这种感觉读进去。
3、母爱是平凡的,时刻在我们身边,母爱是伟大的,只要你怀着一颗感恩地心,一定会发现这平凡中的伟大会到这一点,再读课题。
4、从课题中,你可以读出,作者笔下的“慈母情”是怎样的哪?(题眼:“深”)你还想知道些什么?(作者为何用深来表达慈母情?作家笔下的慈母情深在哪儿?)5、提示导学:自由读学习提示,明确要求。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快速的默读课文,边读,边找,在哪些字里行间体会到了慈母情深?然后,用波浪线把这些句子恭恭敬敬地划出来。
2、了解故事的内容。
愿望、挣钱、塞钱、凑钱。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阅读扩展阅读写景文章中的思想感情
五年级阅读上八、体会写景文章中的思想感情【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梳理、总结体会写景文章思想感情的方法,整理出体会写景文章思想感情的系统化方法。
2、培养学生自我整理知识的能力以及用准确、简洁的语句进行个性化表述的能力。
3、学生能把学会的写作方法尝试运用。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品读文章,体会文章写景的技巧,学习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点生动传神地进行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55分钟)第一关【积累关】1、激趣导入《幼学琼林》如一幅长长的画卷,集中展示了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与文化的各个侧面,令我们如同置身于中华古国悠悠的文明长廊中。
漫步在文史科第中,穿越于人事天地间,可以让我们触及到那些历史所沉淀下来的精华。
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书中的精美片段吧!尝试读一读句子,解决不认识的字词,在读熟的基础上,理解意思并背诵。
2、诵读背诵《格言警句》,挑选自己理解最深刻的一句与同学分享,并表达自己的理解。
3、趣味成语学生自由完成填空,然后全班交流。
分组回答,加分奖励。
第二关【知识关】一、什么是写景?写景,就是用语言文字把人们看到的、听到的和接触到的各种自然景物具体地、生动地描绘出来,以此来烘托环境气氛,突出文章的中心或衬托人物的心情,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
阅读写景文章,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能促进对文章的理解,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写景文章中心思想的表现方式: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三、片段练习《荷花》,体会作者写作时的情感,分组回答问题。
四、小结:怎样体会写景文章中的思想感情呢?应做到以下三点:1、进入情境,做好情感铺垫。
2、读文章想画面。
3、从对景物的描写中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第三关【练习关】一、《泉城》说到济南,自然会想到济南的七十二泉。
这些泉有的白浪翻滚,好像银花盛开;有的晶莹剔透,好像明珠散落;有的声音洪大,听起来如虎啸狮吼;有的声音低细,听起来如秋雨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