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二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法律与生活》(必修二)必背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法律与生活》(必修二)必背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民事权利与义务1. 透视民法与民事法律关系民法作用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特点民事主体地位平等,民事权利与义务相一致,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诚信等原则意义民法强调独立人格、平等地位,追求权利明确、财产关系稳定与交易安全的社会秩序,凸显了文明、和谐、平等、诚信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民事法律关系含义是由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要素主体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自然人(公民)、法人或非法人组织客体是民事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它因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而有所不同内容就是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2. 解析民法基本原则必要性①社会成员的私人利益之间以及私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可能形成各种利益冲突。

②民法规定一系列基本原则,旨在确保各成员合理合法地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调整各方之间的利益关系调整范围民法基本原则是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和司法机关审理民事案件时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具体内容平等原则①内涵:民事主体不论职位高低、社会状况如何,在民法面前,所有个体一律平等。

②表现:民事主体法律地位平等、互不隶属,享有平等的法律人格;具体法律关系中的平等;自由平等地协商来确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平等地受到保护自愿原则①内涵:保障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时不被国家权力、其他民事主体非法干涉,享有充分的意志自由。

②表现:平等主体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确定,没有强制力影响,因欺诈、胁迫等手段而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是违背自愿原则的,受欺诈方或者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予以撤销公平原则①内涵:民事主体应依据社会公认的公平观念从事民事活动,以维持民事主体之间的利益均衡。

②要求:对利益或损害的分配在主观心理上应持公平的态度;反对暴力,要求民事活动的结果不能显失公平,否则就应以公平为尺度加以平衡;要求民事案件处理的结果应当符合公平正义的要求诚信原则①内涵:是道德标准的法律化,对于民事活动的公平进行具有普遍的控制作用。

高中政治会考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会考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二政治会考必修2《政治生活》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1、我国国体及本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它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2、我国人民民主的特点:广泛性、真实性广泛性表现在:民主主体和民主权利的广泛性。

真实性表现在:有制度、法律、物质保障和人民利益日益充分实现上。

3、公民政治权利和义务1)公民的政治权利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2)公民的政治性义务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遵守宪法和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4、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①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②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③坚持个人利益、集体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5、公民的政治参与:民主选举, 民主决策, 民主管理, 民主监督1) 民主选举2)民主决策①民主决策的方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

②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A、有助于决策者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决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增强决策的科学性,避免决策的片面性B、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提高落实决策的自觉性,推动决策的实施3)民主管理的重要形式有农村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4)民主监督方式: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新形式(监督听证会、网上评议政府、民主评议会等)原则:①敢于同恶势力作斗争;②采取合法的方式;③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6、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的区别?(1)是否遵循法律、法规(2)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3)是否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

第二单元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1、政府的宗旨: 为人民服务2、.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 对人民负责。

(如何做到——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了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3、我国政府的职能:①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②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③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④提供社会公共服务4、我国政府的作用:一方面,人们的公共生活受到政府的管理;另一方面,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高中政治必修二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二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二第四单元总结一、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1主权国家(1 )构成要素: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

其中最重要的是主权。

(2)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3 )基本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2•国际组织(1 )分类:世界性的和区域性的;政府间和非政府间的。

(2)积极作用:促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调解国际争端,缓解国家之间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

3•联合国(1)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2)积极作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实行人道主义援助。

(3)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

二、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1•国际关系及其决定性因素(1 )基本形式:竞争,合作与冲突。

(2 )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

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根源2•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1 )内容: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2)要求: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三、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1•时代的主题(1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2)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

(3)有效措施: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有利于世界和平发展的国际新秩序。

2•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1)意义:世界向多极化发展,是建立在多种力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基础上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2 )国际竞争: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四、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我国的外交政策(1)决定因素: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

(2)基本内容:宗旨就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基本目标是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基本立场是独立自主;基本准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第四单元复习提纲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第四单元复习提纲

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一、国际社会的成员1、主权国家(1)构成要素。

包括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其中最重要的是主权。

主权是一个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2)权利和义务。

①基本权利。

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②履行义务。

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等义务。

2、国际组织(1)类型。

依据不同的标准,可分为政府间的和非政府间的,世界性的和区域性的。

(2)作用。

促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调节国际争端,缓解国家间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等等。

(3)联合国。

①宗旨。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②作用。

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实行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如何适应国际形势发展的需要发挥更大的作用,联合国面临着诸多挑战。

③中国在联合国中的作用。

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支持联合国的改革,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在一系列全球性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1、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1)内容和形式。

国际关系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有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军事关系等。

国际关系的形式是多样的,竞争、合作和冲突是其基本形式。

(2)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权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任何国家都不应以维护本国国家利益为理由,侵犯别国的主权和安全,于涉别国的内政。

2、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1)我国国家利益的主要内容包括: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

(2)我国在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的同时,尊重其他国家正当的国家利益,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二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思维导图)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二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思维导图)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二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走近国际社会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国际社会的构成主权国家含义对内具有最高管辖权,对外具有独立权的国际社会成员分类按国家性质分: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按经济发展程度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构成要素构成要素: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主权是最重要的国家构成要素:主权是一个国家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的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未被国际社会承认主权的地区国际组织含义国际组织是国家、地区或民间团体,出于各种特定目的,通过签订条约或协议的方式,建立有一定规章制度的团体分类政府、非政府世界性的、区域性作用对国际组织的作用要做具体分析许多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促进国家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调节国际争端,缓和国家之间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活跃在联合国舞台上的中国联合国是世界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联合国的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联合国会员国应遵循的原则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集体协作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确保非会员国遵守上述原则联合国的作用和局限性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实行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联合国局限性:如何适应国际形势发展以发挥更大作用,需要改革中国在联合国的活动表明中国是负责任的国家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一贯遵循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支持按照联合国宪章精神进行工作,支持联合国的改革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在世界裁军、环境保护,保障人权、解决地区冲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国际关系的含义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叫国际关系最主要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国际关系的内容和形式国际关系内容: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军事关系等国际关系的形式是多样的。

政治必修2第四单元第十二课综合复习总结

政治必修2第四单元第十二课综合复习总结

政治必修2第四单元第十二课综合复习总结高中思想政治复习课应达成温故知新的目标,下面是WTT给大家带来的政治必修2第四单元第十二课综合复习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政治必修2第四单元第十二课复习一、经济全球化趋势1、经济全球化,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如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文化人才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经济风险全球化、跨国公司全球化等。

其中最主要的表现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

(1)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与协作不断深化、加强,世界各国的生产相互联系、相互协作,各国的生产活动成为世界生产链条中的一个环节。

2生产的全球化有利于世界各国充分发挥优势,节约社会劳动,使生产要素达到合理配置,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2)贸易全球化将极大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国际贸易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强大物质基础。

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具体表现为,它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2、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

(1)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

这是因为发达国家具有经济和科技上的优势,掌握着推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现代信息技术,主导着世界市场的发展,左右着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

(2)经济全球化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这种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

一边是发达国家财富的不断积累,一边是发展中国家贫困的不断加剧。

(3)经济全球化增加了国际风险。

经济全球化在促进各国经济合作的同时,也使得一个国家的经济波动可能殃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政治 必修二 第四单元笔记

政治 必修二 第四单元笔记

必修二:政治生活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一、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1、主权国家⑴主权:①主权国家的地位:在当代国际社会中,主权国家是最基本的成员,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②主权国家的特性:国家最高权力的至高无上性,国家最高权力的独立性③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是构成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其中最重要的是主权⑵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的基本权利:①独立权②平等权③自卫权④管辖权⑶主权国家的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2、国际组织:联合国⑴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①维护国际和平和安全②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③促进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的国际问题④作为协调各国活动的中心⑵原则:①各会员国主权平等②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③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④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⑤集体协作⑥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⑶地位:当代国际社会中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⑷作用: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和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实行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但是,联合国也有其局限性。

二、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1、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竞争、合作与冲突三、和平和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1、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2、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3、建立国际新秩序:⑴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⑵目的:①保障各国享有主权平等和内政不受干涉的权利②保障各国享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③保障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④保障各个民族和各种文明共同发展的权力⑶内容:①政治上互相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②经济上互相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③文化上互相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④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⑤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四、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五、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1、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际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我国外交政策⑴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⑵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独立自主的含义:独立自主就是在国际事务中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对国际问题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我国在对外活动中坚持独立自主的主要表现:①捍卫我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在涉及民族尊严和国家利益问题上,绝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②我国处理一切对内对外事务的独立自主权利神圣不可侵犯,决不允许别国以任何借口侵犯我国主权、干涉我国内政③不依附于任何大国,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不搞军事集团,不联合一个国家去反对另一个国家④处理国际问题,根据其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态度和政策⑤尊重别国人民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生活方式)⑶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核心: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第四单元知识点体系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第四单元知识点体系

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1)国际社会的成员考点96 主权国家考点97 国际组织考点98 联合国(2)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考点99 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考点100 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3)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考点101 时代的主题考点102 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考点103 中国政府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4)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考点104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宗旨和立场考点105 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考点106 我国的外交成就及其原因考点107 我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一、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家组织1.主权国家⑴地位: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

⑵划分:①按国家性质划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②按经济发展程度划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③中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⑹地区:国际上还有一些区域因不具有国际社会承认的主权,被称为地区2.国际组织:⑴地位:国际社会的重要成员。

⑵产生:国际组织是国际关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其形成和发展反映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要求,也表明人类交往日益频繁和人类面临的问题日益复杂。

国际行政组织的出现,适应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需要;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组织的迅猛增加,则适应了新科技革命带来的经济全球化的需⑷.分类①联合国:一般性、世界性、政府间②欧盟、东盟、非盟、上合组织:一般性、区域性、政府间③国际奥委会:专业性、世界性、非政府间④石油输出国组织:专业性、世界性、政府间⑤世贸、世卫、世行、世界货币基金组织:专业性、世界性、政府间⑥世界红十字会:专业性、世界性、非政府间⑦亚太经合组织:专业性、区域性、政府间⑧成立较早的国际组织:国际电报联盟(1865年)万国邮政联盟(1874年)国际铁路货运联盟(1890年)⑨世界上第一个世界性的国际组织:国际联盟(1920年)⑩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1945年)⑸机构:①全体成员参加的大会是议事和决策机构,享有广泛的权力,包括审核财政预算和决算、选举执行机构成员和最高行政官员、制定和修改组织章程、接纳新成员、审议各机构的年度报告等。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第四单元: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第四单元: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
的共同目标,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 ②严格履行核安全国际义务,积极对外提供核 安全援助,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
• ③强化核安全能力建设,承担核安全国家责任, 符合我国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也符合世界各 国的共同利益。
• ④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消除核恐怖主义根源, 有利于建立国际新秩序。
第三单元:综合探究
1、和平发展道路的含义
2.中国为什么要走和平发展之路? 3.和平发展的中国给世界带来了什么? 4.为了中国的和平发展,我们能做什么?
一、中国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的内涵P109
通过自身的努力和自主创新,采取和 平的方式增加财富,实现自身的发展, 而不是通过掠夺、攫取别国财富来实 现。
中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奉行防御性 的国防政策,致力于维护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 定,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军事威胁。这表明( ) ①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②我国在国际社会中居于主导地位 ③我国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我国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和合作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B
• (2012年高考天津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近年来,伊朗核问题、朝鲜核问题、日本福岛核泄露 事故等使国际社会对核安全更加关注.核材料流失和扩 散、核恐怖主义威胁、核能开发利用中的风险控制等核 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解决上述问题,实现核能全面和平 利用,是国际社会的共同目标。
• 2012年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 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1]
• 人类命运共同体旨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 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 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全球价值观包含相互依存的国际权 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知识点大全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知识点大全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知识点大全第一章政治思想- 1.1 古代中国的政治思想1.1 古代中国的政治思想- 1.1.1 夏商周政治思想- 1.1.2 儒家政治思想- 1.1.3 道家政治思想- 1.1.4 法家政治思想- 1.2 各国政治思想1.2 各国政治思想- 1.2.1 古希腊罗马政治思想- 1.2.2 教政治思想- 1.2.3 启蒙思想- 1.2.4 社会主义政治思想- 1.2.5 市场经济民主政治思想- 1.2.6 民族主义政治思想第二章国家政治制度- 2.1 国家政治制度的类型2.1 国家政治制度的类型- 2.1.1 国家政权的分类- 2.1.2 国家政体的分类- 2.1.3 国家政权制度与国家政体的关系- 2.2 中国的政治制度2.2 中国的政治制度- 2.2.1 中国的领导地位- 2.2.2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2.2.3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体制- 2.2.4 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第三章政党团体和社会组织- 3.1 党派政治3.1 党派政治- 3.1.1 中国- 3.1.2 中国国民党- 3.1.3 中国民主同盟- 3.2 社会团体和社会组织3.2 社会团体和社会组织- 3.2.1 人民团体- 3.2.2 社会团体- 3.2.3 社会组织- 3.2.4 政府非政府组织第四章政治决策机制- 4.1 决策的主体4.1 决策的主体- 4.1.1 国家机构的作用- 4.1.2 权力机关的作用- 4.1.3 各种决策机制的比较- 4.2 决策的程序4.2 决策的程序- 4.2.1 决策的形式- 4.2.2 决策程序的特点- 4.2.3 决策程序的改革与完善以上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的知识点大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中政治必修二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易错知识点集锦

高中政治必修二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易错知识点集锦

高中政治必修二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易错知识点集锦1、国际组织是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

(×)分析:国际社会的成员包括: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

其中,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也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

2、国家力量相同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国家利益是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分析:在国际关系中,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由于国家具有阶级性,一个国家的利益首先体现了占统治地位阶级的利益。

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

国家力量,又叫国家实力,综合国力,是主权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3、弱国无外交。

(×)分析:主权国家不论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平等的一员,在国际社会享有平等权。

各成员国有不干涉他国内政、外交的义务,弱国的利益也应当得到尊重和保护。

在各成员国坚持联合国宗旨和原则的基础上,弱国也可以发展对外交往,推行本国的外交政策,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

4、国家力量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因此,国家力量越强大,越能发挥比较大的积极作用。

(×)分析:国家力量越强大,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的作用既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因此,不能片面的说发挥比较大的积极作用。

5、世界多极化已形成。

(×)分析:世界多极化是一种趋势,正在形成的过程中,还没完全形成。

6、战乱和冲突是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

(×)分析: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最大障碍。

许多地区的战乱和冲突与某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关。

7、中国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联合国所进行的各项工作,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的一切活动。

(×)分析:对于联合国中符合联合国宗旨和原则的,也符合我国的国家利益和原则立场,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工作和活动,我国积极支持和参加。

而对于不符合联合国宗旨和原则的,与我国的原则和立场背道而驰的工作和活动,我国就不予以支持和参加。

高中政治必修2第四单元知识框架复习Microsoft PowerPoint (课堂PPT)

高中政治必修2第四单元知识框架复习Microsoft PowerPoint (课堂PPT)

环保上相互帮助,共同呵护地球家园
4


当多
今 国 际
极 化
形:
势 的 一
不 可
个逆
突 出



国际格局
表现:世界正在形成若干个政治经济 力量中心
意义: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国际竞争的实质: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 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我国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综合国力
5
国家性质
独立 制定依据:国家利益决定
自主
的和
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平外 交政
基本目标
维护我国独立和主权, 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策 主要内容:基本立场 独立自主
基本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 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6
实行人道主义援助
2
内容: 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
国 际 关 系
基本形式: 合作、竞争、冲突
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 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利
决定因素国家利益 益对立是冲突的根源。
维护国家利益不应侵犯别国主权和
安全,干涉别国内政
坚定的维护我国国家利益(是正当、正义的)
第四单元 国际社会(国际关系)
• 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家组织) • 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利益 • 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 • 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 • 我国的外交政策
1
基本要素:人口、领土、政权、主权
生命和灵魂
主权国家 基本权利:独立、平等、自卫、管辖
国 (基本成员) 际
义务:不侵犯、不干涉。和平解决争端
(包括安全、政治、经济利益)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思想政治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第一框题: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一、广泛真实的民主1、国家的含义:从起源上讲,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从本质上讲,国家都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2、国家的根本属性:阶级性。

3、国家的性质,是由占统治阶级地位的阶级的性质决定。

我国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4、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5、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6、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1)广泛性:民主主体广泛;民主权利广泛。

(2)真实性: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保障;广大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

7、人民民主专政的职能:对少数敌人实行专政。

8、民主与专政的关系:(1)民主:“在一定阶级范围内”(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民主总是属于统治阶级,这是国体意义上的民主)“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政体意义上的民主)“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统治阶级的民主就是被统治阶级的专政)。

(2)专政:主要依靠暴力实行的统治。

(3)人民民主和专政是辩证统一的,相辅相成。

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统治阶级的民主是被统治阶级的专政。

二、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正义的事情1、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1)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立国之本。

人民民主专政作为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已被写入宪法。

(2)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2、人民民主专政新的时代内容:(1)突出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国家职能;(2)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内条件和国际环境了;(3)重视法制建设,依照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4)发展人民民主,加强民主制度建设。

第二框题: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一、政治权利与自由1、政治生活的全部内容,是以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为基础。

政治必修2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政治必修2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政治必修2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当代国际社会是高中政治必修二课本的最后一个单元的内容,重点知识点需要学生牢记,下面店铺给大家带来政治必修2第四单元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政治必修2第四单元第一课知识点1、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及基本权利和义务:(1)构成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人口、领土、政权、主权,其中主权是最重要的要素。

(2)主权国家享有的基本权利:独立权,主权国家有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干涉的权利。

平等权,主权国家不论大小,强弱,也不论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在国际法上的地位一律平等。

自卫权,主权国家拥有保卫自己的生存和独立的权利管辖权,主权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都具有管辖的权利(3)主权国家必须履行的主要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2、联合国的宗旨、原则、作用(理解):(1)宗旨:维护国际和平和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2)联合国及其会员国应遵循的原则:A各会员国主权平等B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C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D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 E集体协作 F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 G确保非会员国遵守上述原则(3)联合国的作用: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实行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联合国也有局限性。

3、我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和作用(1)地位: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2)作用:中国一贯遵循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

支持按照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支持联合国的改革。

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

在世界裁军、环境保护,保障人权、解决地方冲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在联合国的活动表明中国是负责任的国家。

4、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要素:(1)在国际关系中,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2)由于国家具有阶级性,一个国家的利益首先体现了占统治地位阶级的利益。

高中政治必修二必背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二必背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二必背知识点总结近年来,高考政治对于学生的选择性突显出来,同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政治学科也逐渐提升到了“必修二”的地位。

那么,在这门学科中,有哪些必须重视、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呢?接下来,我们来给大家总结一下。

第一章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概述1.马克思主义创立的历史背景和意义2.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基本问题5.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时代背景第二章毛泽东思想概述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背景和历史地位2.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点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4.社会主义改造理论5.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6.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今天的意义第三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道路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5.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主要任务和路径第四章党的基本路线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基本路线2.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的基本路线3.党的基本路线在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和时代意义第五章党的组织、领导和制度1.中国共产党的组成和性质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体制3.中国共产党的全面从严治党4.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第六章国家政治制度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保障和发展第七章国家的根本任务1.国家安全2.国家改革与发展3.军队和国防建设4.外交与国际事务以上是高中政治必修二课程的必背知识点。

对于学生而言,政治学科的学习不仅仅在于了解这些基础知识,还需要将其抽象的理论联系到实际,同时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注重对现实社会的观察和分析,这样才能够将政治理论转化为自己的认识和实践,更好地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在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第三、四单元复习资料大全重难点汇总知识点总结归纳【最新版】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第三、四单元复习资料大全重难点汇总知识点总结归纳【最新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第三、四单元知识点总结1、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性质:是我国国家权力机关。

地位: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

职权: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如果是全国人大则在前面加“最高”二字)2、人大代表的法律地位------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人大代表的产生----人大代表由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选举产生,、产生和任期。

人大代表的任期-----五年。

3、人大代表与人民的关系:一方面,人大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行使国家的权力。

另一方面,人大代表要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注意: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人民是间接行使者。

4、人大代表的权利:人大代表代表人民在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有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和质询权。

人大代表的义务: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5、民主集中制体现?(1)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在人民代表大会的活动中,法律的制定和重大问题的决策,由人大代表充分讨论,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民主决定。

对违反人民意志和利益的或不称职的代表,人民有权依照法律程序予以罢免。

(2)在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3)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关系上,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和地位:含义: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

高中政治必修二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二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二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高中政治必修二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一、国际社会的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主权国家:1、当代国际社会中,主权国家是最基本的成员,是国际关系主要参加者。

2、三种类型的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

3、人口(基本)、领土(发展不可少的条件)、政权、主权是构成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其中最重要的是主权。

主权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4、国家主权两个特性:对内国家最高权力的至高无上;对外国家最高权力的独立性。

5、主权国家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义务:履行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其国际争端等义务。

国际组织6、国际组织:一些国家、地区或民间团体,处于各种特定目的,通过签订条约或协议的方式,建立了由一定规章制度的团体。

7、国际组织也使国际社会主要成员,主要机构、职权、活动程序以及成员单位的权利与义务,都已正式条约或协议为依据。

8、国际组织的作用:促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合作;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调解国际争端,缓解国家间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等等。

联合国9、联合国: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取得胜利的产物。

191个成员国过,国际社会中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①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②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③促进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民福利性质的国际问题④作为协调各国的活动中心。

12、作用:①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实行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②有局限性。

如何适应国际形势发展的需求发挥更大的作用,联合国面临诸多挑战,其改革任重道远。

13、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支持联合国的改革,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在世界裁减军队、环境保护、保障人权和解决地区冲突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高中人教版必修二政治第四单元思维导图

高中人教版必修二政治第四单元思维导图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
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政治生活:自觉参与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
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
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
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
第二单元
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
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
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
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
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我国的政党制度
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 执政为民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我国的宗教政策
第四单元
当代国际社会
走近国际社会
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
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
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
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
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
我国外交政策的目标和宗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政治必修二第四单元总结
一、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
1.主权国家
(1)构成要素: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

其中最重要的是主权。

(2)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3)基本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2.国际组织
(1)分类:世界性的和区域性的;政府间和非政府间的。

(2)积极作用:促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调解国际争端,缓解国家之间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

3.联合国
(1)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2)积极作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实行人道主义援助。

(3)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

二、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1.国际关系及其决定性因素
(1)基本形式:竞争,合作与冲突。

(2)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

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根源
2.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1)内容: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2)要求: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三、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
1.时代的主题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

(3)有效措施: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有利于世界和平发展的国际新秩序。

2.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1)意义:世界向多极化发展,是建立在多种力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基础上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2)国际竞争: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四、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我国的外交政策
(1)决定因素: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

(2)基本内容:宗旨就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基本目标是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基本立场是独立自主;基本准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
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3.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1)要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努力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

(2)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关系,不断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

(3)要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永远不称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